《*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数学教案

《*似数》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似数。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复*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通过复*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似值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内容。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似数吗?

  生:自己练*在练*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

  (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

  问: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

  (1)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学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汇报后,再同桌之间交流。

  (2)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用小数*似数的形式表述吗?能请你表示出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

  (5)出示租车说明,判断租多少辆车去出游?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似数》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3+0.74、1.25×8、0.25×0.4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似数。(投影出示)

  2.095、4.307、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似值。(板书课题:积的*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列式,板书:0.049×45。

  4、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运用

  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课后小结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课后*题

  1、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似数是3.58,准确值(三位数)可能是下面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3、两个因数的积保留整数的*似数是14,精确值可能是哪些数?个位上的数是4,十分位的数是4、3、2、1、0;个位上的数是3,十分位上的数是5、6、7、8、9。

  板书

  积的*似数

  2.45×2.5≈6.13(元)

  竖式

  答:

《*似数》数学教案3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归纳总结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11——12页《*似数》

  教材分析:

  *似数是在学生学*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似数,在本节知识学*中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似数的求法(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别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的方法。

  2、正确进行*似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

  找准数位,看清入舍,注意约等号。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似数

  (1)明确准确数和*似数。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

  师: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生答)

  师: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960万*方千米呢?

  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

  点拨: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准确数。

  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似数,一般来说*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准确数与*似数的判别。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似数进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小组汇报,交流。

  二、求一个数的*似数

  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似数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发言)

  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呢?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观察第一组数据小组讨论:①原数的个位是几?四舍五入后是几?它的十位有变化吗?说明什么?

  观察第二组数据小组讨论:②原数的十位是几?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提问:通过以上观察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呢?)

  学生尝试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棵。

  知识反馈,强调重点。

  小结: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如果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0”。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

  学生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似数。

  ①出示:148264≈()万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明方法。

  (提示:①找准数位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⑶用什么符号)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②学生两人结合互相出题,并检查。

  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三、作业设计

  (1)判断题

  ①新绛县人口有32万。()

  ②100000≈10万()

  (2)教材第12页第1题。

  在做之前,可以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学生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做完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一定顺序排列。

  (3)教材第12页第三题。(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

  (4)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49()835≈49万

  (5)课后延伸

  阅读13页数学知识,搜集信息,了解数的发展史。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似数

  35人→准确数约13亿→*似数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棵。

  148264≈()万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似数》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和*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似数》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似数。

  教具准备:

  相关数据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49()835≈49万


《*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小学数学《*似数》教案 (菁华3篇)

小学数学《*似数》教案1

  课题:

  *似数第8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和*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38万384204386685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四”第5~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似数》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似数》。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初步学*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良好学**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的前提,通过清晰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似数,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似数不同?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确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三、巩固应用

  1、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2、把1.463保留整数、把1.463保留一位小数和把1.463保留两位小数这三种说法的结果是否是一样的?

  3、小华的体重保留整数是45千克,他的体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中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方法的简洁,但也照顾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尊重学生的学*成果。

  四、感悟收获

  谈话: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说说本课的收获及体验)

  课后反思: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的指导者。本节的教学我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而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探索,实现高效率学*。

小学数学《*似数》教案3

  教学目标:

  教科书P96-97页的内容,求大数目的*似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似数。

  2、在认识*似数、理解*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似数的含义,增强对*似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准备:

  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似数

  1、读中感悟:

  (1)出示: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的数*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似数)

  回忆,交流。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似数。

  3、读数,判断*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

  ①《*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昆虫20069种。

  ②20xx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③江阴市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20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男性(人)女性(人)

  970889484204486685

  先把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级,它们各接*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似数吗?

  2、求*似数的方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板书:四舍五入法)

  什么叫四舍五入法呢?请你自学书P96页下方的一段话。

  交流,老师解释。

  例如484204通过分级,我们知道大约有四十几万,然后看万位后一位,千位上是4,比5小,四舍去,所以

  (板书48000048万)

  同样,486685怎样取*似数?学生说,老师板书。

  970889呢?自己坐在作业本上。注意格式。

  3、以万或亿作单位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万或亿作单位写*似数有什么好处?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由于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2)出示:2830001970000000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说思考过程。

  (3)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得出: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单位。

  三、巩固练*

  完成第97页的想想做做,师指名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似数,在班级里交流

  六、作业设计:

  1、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再写出*似数。

  705385199432089775

  2、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似数。

  834000000020680000000980000000

  七、课堂作业

  完成相应的《三级训练》。


《*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似数》数学教案范文5份

  《*似数》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求*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

  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似数?

  学生:10、 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似数。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似数,比如:20xx年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似数呢?

  [点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熟悉的学*材料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相互介绍的过程中,感受到*似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广泛应用,突出其学*价值。]

  二、学*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出示:38290)

  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2.归纳方法。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点评:“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新知识的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怎样用*似数表示”这一问题展开了大胆的、富有个性的讨论,自主探索出了“四舍五入”法,知识的建构水到渠成。而教师的点拨——“谁比较合适”对学生的进一步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

  3.练*。

  (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

  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

  (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似数。

  师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写数,一人说*似数。

  4.扩展。

  (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似数是多少?)

  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

  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点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验,迁移类推到新知识的学*中。通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似数的方法,即“看后面一位四舍五入”。]

  三、小结(略)

  四、课堂练*

  教科书第24~25页第4~6题(学生独立完成)。

  《*似数》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

  用“四舍五人”法写出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四舍五人”的含义。

  2、能运用“四舍五人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用*似数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用“四舍五人法”省略万或亿后面尾数,求出*似数。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与实际数值完全符合的数。如教室中有25张桌子,我们班24个男生,26个女生,像这些25、24、26都叫准确数。但在实际生活叶,有时我们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准确数。如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约是4149亿千克,世界人口约60亿,像这些都是*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用“四舍五人法”写出一个数的*似数。

  (二)学*新知

  1、明确“四舍五人法”

  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省略什么数?看什么位?怎样的情况采用五人法?四舍法呢?它们分别怎样操作?

  2、把下面各数四舍五人到万位。

  (1)出示182300,指名读数。

  (2)提问:这个数要四舍五人到万位,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尾数的最高位是什么?

  (3)操作:保留到万位,就是要省略尾数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现在千位是2,比4小,所以把2300舍去,*似数就是18万。182300≈18万,强调“≈”的读写法。

  (4)练*。784700≈( )万 94800≈( )万

  3、尝试改写2497300。

  (1)引导观察万后面尾数的最高位是几?你认为该怎样求它的*似数?

  (2)反馈评讲2497300≈250万。

  4、练*:297210≈( )万 2376500≈( )万

  5、想想怎样求省略万后面尾数的*似数?归纳方法

  (1) 看被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

  (2) 比较,选用四舍法还是五人法。

  (3) 写出得数。

  6. 把下面各数四舍五人到亿位。

  8470000000 460000000

  学生先尝试练*,说说改写的思路,然后自己小结求省略亿后面尾数的*似数方法。

  (三)巩固新知

  396400≈( )万 2380000000≈( )亿

  (四)课堂总结

  1、什么叫四舍五人法。

  2、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似数,主要看哪一位决定“舍”还是“人”。

  3、怎样写一个数的*似数?

  (五)作业

  《*似数》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似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似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似数。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似数。

  教学方法:

  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复*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3.45212.71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商的*似数”。(板书课题:商的*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似数了。看来取*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似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时,求商的*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似值和求积的*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

  不同点:积的*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似数;商的*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似数。

  师小结:求商的*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

  1.求商的*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似数》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二第3-5、7-8题。

  教学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似数。

  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00001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0000=500万1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似数的学*,怎样求一个数的*似数呢?

  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2.复*: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似数吗?

  3.教师出示例6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②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⑴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⑵在求*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⑶求出的*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数的*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④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

  ①同学们,我们学*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似数;我们还学*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求*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

  ①完成练*二第3、5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似数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二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似数》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似数。

  教具准备:

  相关数据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49()835≈49万


《*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有理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

《有理数》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

  此练*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有理数》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一、情境诱导

  在小学我们学*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

  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填完了吗?

  (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填完了吗?

  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点题并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附:自学提纲:

  1.xxxxxxxxxxx、xxxx、xxxxxxx统称为整数,

  2.xxxxxxx和xxxxxxxxx统称为分数

  3.xxxxxxxxxx统称为有理数,

  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分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整数可分为:xxxxx、xxxxxx和xxxxxxx,分数可分为:xxxxxxx和xxxxxxxxx.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xxxxxxx和xxxxxxxx.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

  (2)0.3不是有理数.

  (3)0不是有理数.

  (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杨桂花: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正整数

  B.0是最小的有理数

  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有理数》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题,复*、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有理数》数学教案4

  教学目的: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教程:

  一、复*提问:

  1、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

  西走3米记作__.

  2、已知a=-5,b=+3,

  ︱a︳+︱b︱=_

  已知a=-5,b=+3,

  ︱a︱-︱b︱=__

  -1012345678

  二、授新课

  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5米,又走了3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提问:这题有几种情况?

  小结: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两次都向东走,

  (2)两次都向西走

  (3)先向东走,再向西走

  (4)先向西走,再向东走

  根据小结,我们再分析每一种情况:

  (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5)+(+3)=+8

  (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3)+(-5)=-8

  (3)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3+5(+5)+(-3)=2

  (4)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3(-5)+(+3)=-2

  下面再看两种特殊情况:

  (5)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5(+5)+(-5)=0

  (6)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5)+0=-5

  小结:总结前的六种情况:

  同号两数相加:(+5)+(+3)=+8

  (-5)+(-3)=-8

  异号两数相加:(+5)+(-3)=2

  (-5)+(+3)=-2

  (+5)+(-5)=0

  一数与零相加:(-5)+0=-5

  得出结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3、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

  (-4)+(-5)(同号两数相加)

  解:=-()(取相同的符号)

  =-9(并把绝对值相加)

  (-2)+(+6)(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解:=+()(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

  =+4(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练*:

  口答:

  1、(-15)+(-32)=

  2、(+10)+(-4)=

  3、7+(-4)=

  4、4+(-4)=

  5、9+(-2)=

  6、(-0.5)+4.4=

  7、(-9)+0=

  8、0+(-3)=

  计算:

  (1)(-3)+(-9)(2)(-1/2)+(+1/3)

  解略

  练*:

  (1)15+(-22)=

  (2)(-13)+(-8)=

  (3)(-0·9)+1·5=

  (4)2·7+(-3·5)=

  (5)1/2+(-2/3)=

  (6)(-1/4)+(-1/3)=

  练*三:

  1、填空:

  (1)+11=27(2)7+=4

  (3)(-9)+=9(4)12+=0

  (5)(-8)+=-15(6)+(-13)=-6

  2、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0;

  (2)如果a<0,b<0,那么a+b0;

  (3)如果a>0,b<0,|a|>|b|,那么a+b0;

  (4)如果a<0,b>0,|a|>|b|,那么a+b0

  小结:

  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正确地进

  行加法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首先判断加法类

  型,再确定和的符号,最后确定和的绝对值。

  作业:课本第38页2、3

  第40页1、2

《有理数》数学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渗透转化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把记成,显示了乘方符号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学生学法:探索的性质→练*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运算.

  2.难点:运算的符号法则.

  3.疑点:①乘方和幂的区别.

  ②与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类比,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概念,教师出示探索性练*,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性质,教师出示巩固性练*,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记作,读作的*方(或的二次方);记作,读作的立方(或的三次方);那么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四次方.

  师:呢?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五次方.

  师:(为正整数)呢?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次方.

  师:很好!把个相乘,记作,既简单又明确.

  【教法说明】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大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是不断进行推广的,是由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得到的,是由计算正方体和体积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类推得到的.

  师:在小学对底数,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以后我们学*了有理数,那么还可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

  生:还可取负数和零.例如:0×0×0记,(-2)×(-2)×(-2)×(-2)记作.

  非常好!对于中的,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可以取任意有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

  【教法说明】对于的范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脑参与,并且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分层逐步说明可以取正数,可以取零,可以取负数,最后总结出可以取任意有理数.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中,取任意有理数,取正整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

  巩固练*(出示投影1)

  (1)在中,底数是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

  (2)在中,-2是__________,4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

  (3)在中,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4)5,底数是_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此组练*是巩固乘方的有关概念,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2)、(3)小题的区别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而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的相反数.为后面的计算做铺垫.通过第(4)小题指出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师: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业说,我们已经学过几种运算?分别是什么?其运算结果叫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前后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学*过五种运算,它们是: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结果:和、差、积、商、幂;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鼓励.

  【教法说明】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主动参与,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师: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如何进行乘方运算?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相互讨论,并在练*本上举例.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得出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

  2.练*:(出示投影2)

  计算:1.(1)2, (2), (3), (4).

  2.(1),,,.

  (2)-2,,.

  3.(1)0,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三个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对错,并予以鼓励.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比较这三组题中,每组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联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边巡视边做适当提示.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师加入某一小组.

  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与,与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何联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

  生: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

  师: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什么数?

  生: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

  师:你能把上述结论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生:(1)当时,(为正整数);

  (2)当

  (3)当时,(为正整数);

  (4)(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为有理数).

  【教法说明】教师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教师要始终给学生创造发挥的机会,注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的深刻.


《*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相邻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5篇)

  相邻数中班数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理解自然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1",比它后的一个数少"1";

  (2)在比较数量多少的基础上,能掌握6以内的相邻数;

  (3)发展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磁铁各7个,大数字卡1-7,小数字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请来了好多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磁铁宝宝,让我们数一数有几个磁铁宝宝。

  教师指导幼儿手口一到的点数。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比较数量的多少。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磁铁各六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磁铁不动,让三排磁铁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提问:"怎样才能排得到?"

  教师指导幼儿让三排的磁铁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三、分享经验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让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摆在桌面上。

  提问:"比6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6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教师引导幼儿6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6少1的5,排在6的前面,一个是比6多1的7,排在6的后面。

  四、幼儿再次操作

  玩一玩、摆一摆。

  组织幼儿讨论6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雪花片、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提问:"6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6的好邻居是5和7。

  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五、活动延伸

  在玩一玩、认一认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雪花片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绘画。

  相邻数中班数学教案 2

  活动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鸡、小猴、小熊、小狗、小猫图片各一张。

  2、小房子 5 座。

  3、1-5 的数字卡片若干。

  4、作业单人手一份。

  5、音乐《找朋友》。

  6、小爱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动物森林里的动物们搬家了,今天要请小朋友去认识一下它们的新家。那我们先去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动物搬家了呢?(教师逐一展示小动物)

  2、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新家吧!(教师展示 5 座标有数字的小

  房子,并把 5 只小动物分别送回家) 二、动物找邻居。

  小鸡住在 1 号房,小猴住在 2 号房,小熊住在 3 号房,小狗住在 4 号

  房,小猫住在 5 号房。

  提问:1、小熊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猴和小狗)

  2、小狗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熊和小猫)

  教师小结:动物宝宝们都有自己的邻居,那我们的数字宝宝有没有自己的邻居呢?

  三、发现 5 以内的相邻数。

  1、出示两颗小爱心和相应的数字 2,2 有两个邻居,一个是比 2 少 1 个的小邻居 1,另外一个是比 2 多 1 个的邻居 3(一边讲解一边出示相应的小爱心)。那么我们就说 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以此类推得出 3 和 4 的相邻数)。

  2、教师小结:相邻数是比某一个数大 1 或者小 1 的自然数,一般一个自然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个数。但是自然数 1 只有一个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1、给幼儿随机分发 1-5 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把卡片贴在胸前最明显

  的位置。

  2、播放音乐《找朋友》,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自由活动,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拿出一个数字,请贴了相应数字的幼儿去找自己的邻居(如: 教师拿出数字 3,那么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贴了数字 3 的小朋友就要去找 2 和 4),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五、幼儿操作作业单。

  1、教师讲解并演示作业单的做法。

  2、幼儿自主操作。

  3、教师完成作业单,请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是否正确。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有序的把作业单交给老师。

  活动总结

  1、通过活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帮助数字宝宝们找到邻居,也初步了解了相邻数这个概念。 2、在游戏环节,有的幼儿比较兴奋,需要老师提醒。

  3、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刚上中班的幼儿的年龄特征。

  相邻数中班数学教案 3

  设计说明: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字,孩子们对数字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的欠缺,因此对数序以及相邻两数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不熟练,而相邻数的学*可以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本节活动主要是使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合作,表演,游戏等活动,生动地学*相邻数,在玩中学,进一步认识数的概念教学目标:

  1、使孩子们同过观察,比较,表演,游戏等活动认识1—9各数的相邻数。

  2、通过学*相邻数,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表演的乐趣,对美的欣赏,对数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9相邻数》

  教学准备:

  1、绳子,大块的布,若干小泡沫垫子;小草,小花,用伞做的蘑菇(每个花和蘑菇上有一个数字),地毯。

  2、纸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触角,若干数字;数字娃娃的头饰。

  3、录音机,磁带,有打雷声、下雨声的音乐。

  4、小朋友会玩游戏《蝴蝶找花》。

  教学过程:

  一、老师、小朋友一起布置数字王国。

  1、把小泡沫垫子拼成T型舞台,把绳子牵起来,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地毯铺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伞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给蝴蝶翅膀涂上漂亮颜色。

  3、小朋友们选择角色进行装扮:蝴蝶戴上翅膀,挂上数字;数字娃娃戴上头饰,剩下的孩子做数字王国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数字王国做客。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字王国做客,数字王国里做多的是什么呀?(数字)是啊,每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数字,才能进入数字王国的。

  给每个小朋友脸上贴一个数字(1——9),进入数字王国,T型舞台前面的地上坐下来。

  三、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见面。

  师:咦,数字娃娃怎么不见呢?我们一起喊喊吧!

  1、数字娃娃(2)从布景后跳出来:“我在这里呢!”小朋友热情的和数字娃娃打招呼。

  2、数字娃娃(2)说:“接下来出来的是我的邻居,他的数字比我的数字少一个,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1)就出来。

  3、老师:数字娃娃(2)还有一个邻居,他的数字比数字娃娃(2)多一个,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3)就出来)1和3是2的邻居,也可以说1和3是2的相邻数)。

  4、依照此方法,1—9的数字娃娃有趣的出来。

  5、给数字娃娃按数序排好队。

  6、请数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过数字娃娃的数字和小朋友脸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观看蝴蝶的时装表演。

  1、师:今天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蝴蝶们还准备了一场时装表演呢!最先出场的是3号蝴蝶,大家欢迎!

  2、在动听的音乐声下,3号蝴蝶在T型台上表演。

  3、师:接下来出场的蝴蝶身上的数字和3号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小朋友说他们是谁呀?(2号和4号,可以反复强调2比3少一个,4比3多一个)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2号和4号蝴蝶出场!

  4、依照此方法1——9号蝴蝶都出场。

  五、小朋友和数字娃娃给蝴蝶献花。

  1、小朋友、数字娃娃、蝴蝶手牵手边成一个大圆圈。

  2、师:我们的蝴蝶表演的这么好,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献花)我们到草地上采一些漂亮的花送给它们吧!花上面的数字和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那朵花才能送给蝴蝶的。

  3、小朋友、数字娃娃采花,鲜花。(把花贴在蝴蝶的身上)

  六、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这样对幼儿的学*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相邻数中班数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说出数字间的关系。(多1或少1)

  三、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四、玩实物卡。

  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五、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延伸:

  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孩子对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这样对幼儿的学*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相邻数中班数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小房子10座,小动物形象10个(小猴、小鸡、老鼠、小青蛙、小狗、小牛等),数字卡片1~10。

  2、《粉刷匠》儿歌视频和《找朋友》音乐各一个。

  3、幻灯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用儿歌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唱《粉刷匠》放松一下

  师:我们是小小粉刷匠,刷了屋顶又刷墙,看我们刷的房子漂亮吗?

  幼:漂亮

  师:那数一数我们一共刷了多少座小房子(出示课件)

  幼:10座

  师:现在老师给这10做小房子装上门牌号,让我们的小房子更加整齐。

  师:就在我们刚才刷房子的时候,他们的主人回来了,看看他们都是谁?

  幼:小猴、小鸡、老鼠、小青蛙、小狗、小牛、象、熊猫、小猪、小马

  二、给小动物们找邻居

  师:小动物回到家后,看到自己的房子焕然一新,还安上了门牌号,可高兴了,都急急忙忙的进去看看。现在小朋友也来看看,你喜欢的动物和谁是邻居?

  (幼儿自由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邻居就是紧挨着他的小动物,那你喜欢的小动物房子的门牌号是多少,邻居的门牌号又是多少呢?

  (幼儿自由回答)

  三、讲解相邻数,和数字宝宝做游戏

  师:咱们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小动物也记住了自己和邻居的门牌号,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他们要出去买些吃的奖励我们(把小动物撤走)

  师:小动物刚走,门牌号上的数字宝宝们说话了,3号数字宝宝“你们还记得我的邻居门牌号是什么吗?”

  幼:2和4

  师:“谁在叫我”4号数字宝宝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看到3号数字宝宝说“干嘛,吵什么”“我在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看看他们还知不知道我们邻居的门牌号是什么。”数字宝宝4一听,来了精神,说“小朋友,我的邻居是谁?”

  幼:3和5

  师:“恭喜你,答对了!我的邻居就是紧挨着我的两个,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知道了吗?”

  幼:知道了

  师:刚才数字宝宝告诉我们他们的邻居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幼:相邻数

  师:嗯,刚才小朋友看样都仔细听了数字宝宝4的话。这时候,所有的数字宝宝都出来了,请小朋友着找找他们的`相邻数是多少(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我们助每个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的相邻数,那你发现每一个数字宝宝和他的相邻数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幼儿说出多1少1的关系)

  师:小朋友说的都对,每个数字宝宝的相邻数比他自己不是多1就是少1。数字宝宝们找到自己的相邻数,为了感谢我们,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当《找朋友》音乐停止后,两个或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四、巧答难题,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

  师:正当我们在玩的时候,小动物们回来了,听说我们小朋友刚刚学*了相邻数,准备用他们买的东西考考我们,看看这些东西,哪些是相邻数?

  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小动物们决定请我们一起去和他们吃这些好东西,来,让我们走吧!


《*似数》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中班数学教案 《相邻的数》(5)份

  中班数学教案 《相邻的数》 1

  活动目的: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助理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 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

  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 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2、 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其中一张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ⅹ的相邻数就是ⅹ和ⅹ?”。。。。。。活动结束。

  附一:故事《住宾馆》

  小动物们去旅游,来到了森林宾馆,要在宾馆休息。熊猫负责给小动物们分房子。熊猫把所有动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贪玩的小猴很晚才赶到。小猴跑到熊猫面前说:“我的钥匙呢?”熊猫管理员拿出了钥匙笑眯眯地说:“在这儿。给你,你是2号的邻居。”小猴一听:“2号的邻居我知道,不就是3号吗?拜拜!”不等熊猫把话说完一阵风似的就跑了。

  小猴拿着钥匙来到了3号房,可是3号房里面好象没有锁,小猴正纳闷,开门一看,呀,里面住着一只大老虎,可把小猴吓坏了,赶紧关上房门。小猴想:“一定是熊猫管理员搞错了。”可是熊猫管理员说2号的邻居有两个,不只是3号。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原来1号才是自己的房间,从此小猴知道了原来2号有两个邻居,一个是1号,一个是3号。

  小猴子刚找到自己的房间,小熊又拿着钥匙来找房间了,小熊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5号的邻居,可是5号的'邻居是谁呢?这下可把小熊难坏了。最终还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5号房的邻居。一个是4,一个是6,可是两个房间,到底哪一个是小熊的家呢?结果用钥匙一试,没有打开6号,却打开了4号,小熊的家原来是4号房,从此小熊也知道了,原来5号的邻居有两个,一个是4号,一个是6号,它自己住在4号房间。

  附二:说课稿

  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说课稿

  说教材:

  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简单的说可以包含了数、量、图形与空间、逻辑与关系四大领域。数以及数与数间的逻辑关系是事物各种属性关系在人脑中引起的综合反映,复杂且不易理解。在*日的游戏活动中观察发现,幼儿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经常听见小朋友说: “我的邻居家有个小弟弟,经常来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邻居,陆一是我的好朋友,她住在我家的旁边,我们是好朋友邻居。”“我**的办公室和开心哥哥的**的办公室挨在一起的,他们也是邻居,一起来接我们回家。”“米奇班和尼莫班是我们史努比班的邻居,因为我们挨得最*。”同时,在区角游戏中,幼儿对操作中出现的相邻数的练*都能够完成,只不过没有形成相邻数这一概念(比如在“火车接龙”的游戏中,幼儿知道3号车厢应该放在2号和4号车厢的中间,5号车厢应该放在4号和6号车厢的中间)。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我设计了这堂《5以内的相邻数》的教学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和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说分析:

  经过了小、中班的学*,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的序数》、《5以内数的形成》等,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根据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所要学*的知识和法则应避免由教师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给他们,而是应该安排成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将通过故事讲述和表演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相邻数的过程中,我们将以帮助小动物找房间为导线,让幼儿自主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

  说目的: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制定了以下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认知)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认知)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能力)

  说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说过程:

  1、 开始部分:通过拍手游戏和幼儿讲讲说说,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2、 基本部分:

  (1)“兴趣是幼儿学*最好的老师”,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讲述和表演,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并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并帮助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2) 幼儿自主探索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复*5以内数的形成,“ⅹ添1就是ⅹ,ⅹ比ⅹ少1”为后面理解5以内相邻数(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打下基础。

  (4) 幼儿操作,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说教法与学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对象。”为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本活动中采用、故事讲述法、情景表演法、猜测法、模仿法、游戏法、操作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提问方式也将采用个别提问、小组提问和集体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让幼儿在听听、猜猜、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学*,获得知识和经验。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的说课还很粗糙,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活动反思:

  1、 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A、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属于新授课,在选材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的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和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了解但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的现状,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以故事讲述和故事表演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的形式运用较好,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中将问题解决。

  B、在活动的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复*“邻居关系”、数的排列、数与数的关系,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遵循了幼儿数学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学*2的相邻数是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从而为探索3、4、5的相邻数作铺垫。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2、通过本次观摩活动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收获:

  (1)通过这次的观摩活动,首先让我学*到更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法,故事讲述和表演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对幼儿数学学*和数学思维训练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jojo老师精心布置的场景,准备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和头饰等。

  (2)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3)数量充足、色彩鲜艳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中班数学教案 《相邻的数》 2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学*5以内数的相邻数。

  二、提高幼儿探索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四、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一、3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各5个。

  二、1——6数字头套

  活动过程

  (一)5的相邻好朋友。

  1、 教师分别取3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3排,中间的1排不动,请幼儿讨论如何能让3排圆片一排比一排多1个。

  2、 引导幼儿数一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扣子右边。请幼儿说一说比5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

  (教师让幼儿指出来)

  3、 引导幼儿理解,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是4,排在5的前面,一个是比5多1的是6,排在5的后面。

  (二)游戏:“找朋友”。

  1、请幼儿头上戴上数字分组,每组6人。

  2、请每组幼儿从1——6的数字宝宝中选一位数字宝贝站出来找出它的邻居。

  教师:请数字5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4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3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2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

  幼儿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和拍手的声音配合。

  (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幼儿交换头套,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中环节一就是通过点子卡了解相邻关系,幼儿也通过点子卡认识了、理解了。而我想引导幼儿运用完整地话语表述而导致幼儿绕在了这一环节。由于幼儿怎么说都不完整,幼儿也越来越没有信心,这时我采用师示范的方法来引导。然而因为自己的示范的语言不够简练,太复杂,促使幼儿不能及时消化运用,如“5的相邻数是 4,4比5少1,6比5多1 ;5的相邻数是4和6,这样比前1个多1,比后一个少1的顺数称为相邻数。由此得出,师自己首先要有思考,要运用最简单的方式,适合幼儿理解表述的方式进行示范,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清晰地要求,有效地学*。

  在活动中我太急于说出相邻数的关系了。没有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我以后上课时应该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让幼儿进一步的思考,让幼儿自己发现,达到熟练巩固的效果。

  中班数学教案 《相邻的数》 3

  活动目标

  1.学*4、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和5的相邻数。

  2.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以及思维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1-37,2-23,2-24

  2、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先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1朵黄花,

  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提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

  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

  (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4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

  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珠珠、4个珠珠和数字3和4,

  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个珠珠和数字5,

  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5。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

  提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

  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学*5的相邻数依次方法,让幼儿体验、操作、学*。

  3、游戏:找朋友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

  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

  找对了共同庆贺。

  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

  教师讲评,自然下课。

  中班数学教案 《相邻的数》 4

  设计说明: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字,孩子们对数字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的欠缺,因此对数序以及相邻两数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不熟练,而相邻数的学*可以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本节活动主要是使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合作,表演,游戏等活动,生动地学*相邻数,在玩中学,进一步认识数的概念教学目标:

  1、使孩子们同过观察,比较,表演,游戏等活动认识1—9各数的相邻数。

  2、通过学*相邻数,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表演的乐趣,对美的欣赏,对数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9相邻数》

  教学准备:

  1、绳子,大块的布,若干小泡沫垫子;小草,小花,用伞做的蘑菇(每个花和蘑菇上有一个数字),地毯。

  2、纸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触角,若干数字;数字娃娃的头饰。

  3、录音机,磁带,有打雷声、下雨声的音乐。

  4、小朋友会玩游戏《蝴蝶找花》。

  教学过程:

  一、老师、小朋友一起布置数字王国。

  1、把小泡沫垫子拼成T型舞台,把绳子牵起来,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地毯铺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伞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给蝴蝶翅膀涂上漂亮颜色。

  3、小朋友们选择角色进行装扮:蝴蝶戴上翅膀,挂上数字;数字娃娃戴上头饰,剩下的孩子做数字王国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数字王国做客。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字王国做客,数字王国里做多的是什么呀?(数字)是啊,每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数字,才能进入数字王国的。

  给每个小朋友脸上贴一个数字(1——9),进入数字王国,T型舞台前面的地上坐下来。

  三、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见面。

  师:咦,数字娃娃怎么不见呢?我们一起喊喊吧!

  1、数字娃娃(2)从布景后跳出来:“我在这里呢!”小朋友热情的和数字娃娃打招呼。

  2、数字娃娃(2)说:“接下来出来的是我的邻居,他的数字比我的数字少一个,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1)就出来。

  3、老师:数字娃娃(2)还有一个邻居,他的数字比数字娃娃(2)多一个,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3)就出来)1和3是2的邻居,也可以说1和3是2的相邻数)。

  4、依照此方法,1—9的数字娃娃有趣的出来。

  5、给数字娃娃按数序排好队。

  6、请数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过数字娃娃的数字和小朋友脸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观看蝴蝶的时装表演。

  1、师:今天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蝴蝶们还准备了一场时装表演呢!最先出场的是3号蝴蝶,大家欢迎!

  2、在动听的音乐声下,3号蝴蝶在T型台上表演。

  3、师:接下来出场的蝴蝶身上的数字和3号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小朋友说他们是谁呀?(2号和4号,可以反复强调2比3少一个,4比3多一个)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2号和4号蝴蝶出场!

  4、依照此方法1——9号蝴蝶都出场。

  五、小朋友和数字娃娃给蝴蝶献花。

  1、小朋友、数字娃娃、蝴蝶手牵手边成一个大圆圈。

  2、师:我们的蝴蝶表演的这么好,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献花)我们到草地上采一些漂亮的花送给它们吧!花上面的数字和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那朵花才能送给蝴蝶的。

  3、小朋友、数字娃娃采花,鲜花。(把花贴在蝴蝶的身上)

  六、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这样对幼儿的学*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 《相邻的数》 5

  活动目的: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PPT;1-6的数字卡片和圆点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的关系。

  小朋友,你们知道你的邻居是谁吗?好,我们来玩个"你的邻居在哪里"的游戏,我问到谁?请你们告诉我,你的邻居在哪里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学*2的相邻数。

  (1)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出示数字宝宝)小朋友看看谁来了?(数字宝宝)它们刚刚讲了什么?你们听懂了吗?好的,让我来告诉你,原来数字宝宝2在找它的邻居,它们的邻居是谁啊?你们知道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这3个数字宝宝它们排的队排队了吗?是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不是)应该怎么排队呢?(1、2、3)的顺序。

  (2)小结:好的,数字宝宝1、2、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

  (3)通过观察相邻的点子初步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或少一的关系。

  要想知道数字宝宝2的邻居在哪里,我们要请点点出来帮忙,你们知道数字宝宝1可以用几个点点表示啊?(1个)那数字宝宝2呢?(2个)我来问问一个小朋友,数字3可以用几个点点表示?(3个)你们看一看,这些点点越来越少了还是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说得真好,这就说明排在后面的数会越来越打,而且,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几个啊?比如:3个点点比2个点点多几个?(1个)说明3比2多几?(多1)我们找到2的一个大邻居了,它还有邻居吗?(有)是数字几啊?(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1比2少1,所以,数字宝宝2的邻居除了是大邻居3,还有它的小邻居数字宝宝1。

  (4)教师小结:我们把它的大邻居和小邻居都叫做它的相邻数,1、2、3是按从小到打的顺序排列的,排在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1个数大1,1和3分别是2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那你们知道数字宝宝2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啊?(2的相邻数是3和1)

  2、请幼儿玩操作板,找找3、4、5的相邻数。

  (1)请小朋友先给点点找到和它相对应的好朋友数字宝宝,比如:一个点点用数字几表示?(1)好,请你们来做做。

  (2)你们帮点点找到朋友了吗?我们来看看。

  (3)提问: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3的相邻数是2和4),为什么?(因为2比3少1;4比3多1,所以3的相邻数是2和4)依次问4和5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小朋友真棒!帮数字宝宝们找到了它的相邻数。下面请你们根据提示帮小动物找找它的房子?请听。

  (1)小鸟的家在2号房子,小兔的家在4号房子,小熊住在小鸟和小兔家的中间,请问小熊住在几号房子里?(3号)

  (2)小松鼠说:"我的邻居是小鸟,请问我的.家在几号房?(1号房子)

  (3)小马说:"我的邻居是小兔,请问我的家在几号房?(5号房子)

  (4)教师小结:谢谢小朋友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房子,小动物们谢谢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关相邻数的儿歌,好我们,回到班上再把这首儿歌学一学。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