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数学教案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xx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xx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xxxx—xxxx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2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xx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X(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省略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xx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xx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xxxx—xxxx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xx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xx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xxxx—xxxx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2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xx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X(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省略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3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xx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X(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省略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 (菁华3篇)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注重情境创设,产生认知冲突。

  本节课结合学生学过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教学。新课伊始,提出问题: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制作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然后引出要学*的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2.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方式。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并结合上节课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感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最南和最北的位置吗?你知道两地的天气情况吗?

  (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自由交流)

  2.你还记得折线统计图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3.以表格形式出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

  提问: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制作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检验已学知识,为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猜想复式折线统计图:请大家迁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想一想,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自由交流)

  (2)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84页4月7日~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观察、汇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

  ②讨论怎样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得出: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相同,可以横向观察、纵向观察、对比观察等。

  ③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说一说获取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用知识迁移法来学*新知,使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

  2.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出示课前制作的曾母暗沙和漠河县两地xxxx年4月7~10日最高气温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填写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单式折线

  统计图

  (1)有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名称。

  (2)确定每一格代表多少单位。

  (3)先描点,再连线,连线要用直尺。

  只有一条折线。

  复式折线

  统计图

  (1)有两条折线。

  (2)有图例。

  (2)小组合作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对比,你发现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

  预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读统计图,解决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116~118页上的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二十三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做简单分析。

  2.在观察、对比、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培养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作分析。

  教具准备

  各类统计图表,有关非典的统计图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03年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在抗击"非典"期间,人们非常关注的就是每天新增的"非典"人数。

  2.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到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

  师: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能很直接地看出"非典"病人数量的哪些变化?

  生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113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122人;5月6日新增"非典"病人70人;5月11日新增"非典"病人42人;5月16日新增"非典"病人28人;5月21日新增"非典"病人8人;5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5人;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1人。

  生2:其实,从统计表上可以直接看出当天新增"非典"病人的人数。

  师:总结得很好。

  生3: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多,5月3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少。

  师: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数据,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病人数量的多与少。

  3.揭示课题。

  师:如果要清楚了解"非典"病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来吗?其实整理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板书:折线统计图,并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折线统计图)

  二、分析研究,探寻特点

  1.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师:仔细观察北京地区2003年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项目?

  生1: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上有名称、时间。

  生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人数。

  师:你从折线统计图中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1:折线统计图上还有许多的小点,这些小点都用折线连起来。

  生2: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他们的倾斜程度还不一样。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不但看到折线统计图有点,有折线,还看到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而且它们的倾斜程度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围绕折线统计图中的点、折线上升和下降、折线的倾斜程度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师课件出示)

  (1)从图中的各个点,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从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3)从折线倾斜的程度又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名回答。

  生1:图中的第一个点表示的是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后面每个格点上的点,表示的是相应时间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

  师:你从哪儿知道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生1: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那天新增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的点最低,新增病人的数量就最少。

  师: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生2: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折线。折线上升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还在增多,折线下降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在减少。

  生3:折线上升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速度快;倾斜程度小,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慢。

  生4:还有,折线下降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快;程度小,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慢。

  师: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呢?

  生5: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是从5月1日到5月6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并简单说明一下"非典"病人数量变化的情况吗?根据变化情况,你估计6月份"非典"病人会怎样变化?

  (抽生回答,全班进行评价。)

  师:正像大家所估计的那样,6月份新增"非典"病人数量越来越少,正是大家的同心协力和正确认识,防治非典,才让新增病人减少。请大家根据刚才交流的信息,独立完成书上第117页(1),(2),(3)题。

  (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议一议

  师:根据刚才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请大家小组讨论,说说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条形统计图比,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生1: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事情的变化情况。

  生2:它还能够看出一件事情的变化趋势。

  师: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相比,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与少,而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以及它们的倾斜程度,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有很多数据的时候,折线统计图更简洁。

  三、巩固练*,反馈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都有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情况。比如我们城市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大。(老师边说边用手势比划)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书中描述的生活现象。

  (1)从春天到秋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

  ……

  教师逐条出示,学生思考后,进行比划,抽一生边比划边进行解释。

  师: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有数量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把你想到的比划给同桌看,并解释给同桌听。

  2.第2题。

  (1)出示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评价时,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3)结合第3个问题,思考:这些折线统计图有用吗?它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帮助销售经理及时调整进货,可以让消费者把握消费的时机。

  四、总结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根据交流情况,师生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五、课堂练*

  练*二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案3

  学情分析

  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

  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会根据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的问题。

  2.能掌握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独立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导学策略

  导学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小黑板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 生活动

  一.揭题。

  二.展开

  1.投影出示P63练*第1题的统计表。

  先复*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1)20xx年与1991年相比,哪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哪些行业的人数减少了?

  (2)20xx年与1991年相比,哪个行业的人数增加最多?哪个行业的人数减少最多?

  (3)结合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写理由。

  2.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图(第2题)。

  投影出示P63练*四第2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请学生说说是画什么统计图?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三.巩固

  练*基本练*题

  四.总结

  五.作业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折线统计图教案 (菁华5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1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十一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XX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

  (图略)

  2.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

  完成课本练*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

  (2)、月*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四、布置作业

折线统计图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6)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某地20xx年的月*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问题。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完成练*四的第6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xx年济南市月*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

  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

  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

  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

  (一)探究一

  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

  (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

  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

  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

  相同点:横轴与纵轴

  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xx年3月济南市的*均气温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

  师:哪个月的*均气温最高?(7月)

  (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

  师:*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

  师:*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

  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趋势。

  (二)探究二

  快去看“科技展”!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数量变化趋势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在这里又一次说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主要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略号省去空白部分。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优点)?

  (1)“条形统计图”主要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

  三、巩固练*

  1、说一说:某地区一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个时刻气温的高低情况;

  (2)不同:折线统计图还更能反映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2、比一比:

  当然是折线统计图!

  3、选一选:

  (1)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

  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2)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会制作。

  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4、用一用:

  (1)哪个月的*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的*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的*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5、猜一猜:

  下面的图谁说得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折线统计图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其变化,

  2、能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3、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

  四、课堂

  1、复*条形统计图

  我们以前学过统计中的哪些内容?

  条形统计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每个项目相应的直条的长度是怎样确定的?

  2、引入新课

  有时候,我们还用与条形统计图类似的一种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你能说出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意思吗?

  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数量怎样的变化情况?

  1、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折线统计图的基本形状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为折线的统计图。

  问:与条形统计图相比,你认为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指出: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它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要求制作折线统计图

  问:你能想出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作步骤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数量的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折线统计图是按照数量的多少描点连线。

  (2)制作折线统计图

  说明:先要表示出什么统计图和制作日期

  提问:按照例题统计表里的数据,先画什么?横轴上要有几个月份的位置,纵轴上至少要表示出多少毫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统计图

  (3)分析统计图

  问:你从这个折线统计图里看到了哪些情况?

  指出:折线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做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统计表里的数据。

  让学生说一说图里已有的意思。

  让学生描点、连线,老师巡视辅导

  问:你从统计图里看出了哪些情况?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的统计图?它的特点、作用是什么?

  课后感受

  统计的内容学生已经哟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所以学得非常轻松。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菁华6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1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精选2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三、完成练一练

  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练*四第1、4题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作业练*四第3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

  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

  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教师投影出示:

  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握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天学*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画法。

  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确定位置再描点,然后再将这两点连成线段。(教师课件演示0岁~2岁的描点、连线过程)

  提问:你能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完成吗?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全课总结,构建模型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

  四、巩固拓展,内化新知

  1、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2、完成课本第112页练*十九的相关*题。

  课后*题

  完成课后练*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4

  课前准备:

  由于学生是在一年以前学*过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尽管折线统计图还没有正式学*,但从其他一些媒体中是见过的,学生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为了唤起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回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呈现折线统计图,课前预设了一项作业:通过报纸、书刊、电视或网络了解并收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各式统计图表,引入新课

  1、交流并展示同学们课前收集的统计图或统计表。(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中的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展示)指着折线统计图问学生:你们知道他们的名称吗?这就是我们在本单元要学*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2、老师也在课前进行了调查,用多媒体或挂图出示“非典”图片。介绍2003年发生在我国“非典”期间的一些事例。在讲到全国人民都很关心北京这个“非典”重灾区的情况,报纸、电视和网络每天都要公布新增病人的人数,这也是全国人民了解疫区情况的重要途径时,同时出示教科书提供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这两份统计图表。

  (1)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请上台来指着统计图或统计表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不同日期所对应的人数和不同人数对应的日期,以及新增病人最多与最少的日期,其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能说出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

  教师:刚才我听到有个别同学说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是怎样看出来的?(请这个学生上来讲一讲)

  教师:这个信息在当时可重要了,让人们心理安稳了许多。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信息只有少数同学看到了?如果把它换成这种形式的统计图,这个信息就很明显了。(出示折线统计图)

  二、认识折线统计图

  1、师:从折线统计图上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通过看图,学生明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有统计图的名称,统计的时间,统计图的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新增病人数。)

  2、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是怎么看出来的?(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说说)

  学生:我看到了5月1日对(对应)的点最高,说明这天新增病人最多。

  学生:我看到了5月31日对应的点最低,说明这天新增病人最少。

  学生:我看到从5月1日以后的线在一直往下走(用手势在边说边比划),所以新增病人在不断地减少。

  学生:我看到从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病人还在增加,因为这个时间的线段在往上走。

  教师:同学们不仅能说出新增病人的变化情况,还能从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来说明人数的多与少,从线段的上升和下降说明人数的增加和较少。很了不起!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了5月1日以后的新增病人在逐渐减少,那么是不是每个月减少的人数都一样呢?能不能从图上看出来那个月人数减少得最多呢?(学生讨论)

  学生:每个月减少的人数,我可以将挨着的两个点的人数相减,再比较就可以知道了。

  学生:不用那么麻烦,我只要看哪一段斜得最厉害,这期间的新增人数就减少得最多。

  教师:他说“那一段斜得最厉害”是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了?

  学生:我知道,比如说5月1日到5月6日,竖着看,人数减少了2?5格,1格代表20人,2?5格大约就减少了50人。在看5月6日到11日,也是竖着看,人数减少了1?5格,大约减少了30人。

  教师:把相邻两个点竖着比较,看人数的减少情况,是个好办法。谁再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我发现相邻两个点横着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竖着减少得越快,这部分的线段就越陡,说明人数减少得越多,也可以说,如果线段越*,人数减少就越少,就像26日到31日那样,减少的人数最少。

  教师: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线段倾斜的程度就表示了人数减少的快慢。

  3、根据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第117页下面的填空。

  教师:请同学汇报自己是怎样填的,并说明你是怎样从图中看出来的。

  学生:第1题新增病人在5月1日最多,达到122人,以后人数在逐渐减少。因为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人数最多。达到的人数我是从统计表中看到的,统计图上看不准确。因为在5月1日以后的折线都在不断下降,所以人数在逐渐减少。

  学生:新增病人减少最快的时间是在5月2日到5月6日,减少了52人。我发现从5月2日到5月6日的线段下降得最快来找到的,减少的人数也是从统计表中查到的。

  学生:我觉得6月初的新增病人的人数会更少,说不定没有了。

  教师:做出这个预测有道理吗?依据什么?

  学生:看这个折线的变化就知道,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折线越来越向下降,所以可以估计6月初的新增病人会更少。

  教师:怎么理解?

  学生:就是看折线一直往下降的趋势。

  教师:看“趋势”来做预测,很有道理!

  【简评】

  该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既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已有统计知识的回忆,又能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引入折线统计图,同时丰富的统计图表还能为统计知识的后继学*留下一些直观印象。

  二是在折线统计图之前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读中,抓住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对于“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这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少数同学能看到的现象,直接换成折线统计图形式后,学生明显感觉到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三是教师将认识折线统计图分成了两个环节,在第1个环节中,给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发现的空间,在学生容易看出的现象中,突出落实在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与线段上升与下降的认识。尤其在认识线段的倾斜程度就表示人数减少的快慢这个教学难点上,教师让多个学生用自己语言来表达,教师用不多的语言,抓住学生话语中有价值的字眼,如“斜得最厉害”、“把相邻两个点竖着比较”来引导全班同学去理解、咀嚼与分享,使学生的思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地升华。第2个环节则是一方面巩固前面的认识,并着重将怎样看“趋势”和以此进行预测落到了实处。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其变化,

  2、能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3、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

  四、课堂

  1、复*条形统计图

  我们以前学过统计中的哪些内容?

  条形统计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每个项目相应的直条的长度是怎样确定的?

  2、引入新课

  有时候,我们还用与条形统计图类似的一种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你能说出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意思吗?

  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数量怎样的变化情况?

  1、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折线统计图的基本形状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为折线的统计图。

  问:与条形统计图相比,你认为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指出: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它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要求制作折线统计图

  问:你能想出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作步骤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数量的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折线统计图是按照数量的多少描点连线。

  (2)制作折线统计图

  说明:先要表示出什么统计图和制作日期

  提问:按照例题统计表里的数据,先画什么?横轴上要有几个月份的位置,纵轴上至少要表示出多少毫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统计图

  (3)分析统计图

  问:你从这个折线统计图里看到了哪些情况?

  指出:折线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做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统计表里的数据。

  让学生说一说图里已有的意思。

  让学生描点、连线,老师巡视辅导

  问:你从统计图里看出了哪些情况?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的统计图?它的特点、作用是什么?

  课后感受

  统计的内容学生已经哟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所以学得非常轻松。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108页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背景:

  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教材提供了很多富有现实意义的现实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方法目标: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大家都知道去年是我们*的奥运年,那么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呢?(51枚)

  对,我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最强东道主。

  那么你们知道我国在前几届的奥运会中各获得多少枚金牌吗?

  1、老师课前进行了调查整理,仔细看(课件出示*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的条形统计图)

  2、提问: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看来大家已经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读出数学信息。那谁能说说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

  生:很容易看出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

  师: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直观,也很形象,还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体育部的叔叔阿姨也对*几届奥运会我国的金牌获奖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3、(教师演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教师:这还是刚才的条形统计图么?它又该叫什么名字呢?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选用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观察

  老师投影出示××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老师:通过观察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甲:我知道了,1998年参观人数为3万人。

  学生乙:我知道了,1998年到2003年每年参观的人数。

  学生丙:我可以知道,2003年参观的人数最多,1998年参观的人数最少。

  学生:2003年比1998年参观的人数多多少?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2、自主探究。

  老师:除了我们所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其实统计图我们还可以这样画。(老师出示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大家请注意观察,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老师: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你们从这个统计图上还能获得哪些在条形统计图上不能获得的信息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能看出从1998年到2001年参观的人数逐年增加,而2001年和2002年人数是一样的。

  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学生:折线从下往上就是增加,折线是水*线,就是不变。

  老师:对,你观察得真仔细,折线上升也就表示人数增加,折线是水*线,也就表示保持不变,那如果是下降呢?

  学生:就是减少。

  老师:很好,也就是从这条折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同学们你们真棒。现在我们再来观察折线统计图,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学生:标题、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老师板书)

  老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统计图(课件出示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合理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是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主要方法。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了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讨中会很快比较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在对比中让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如此,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与人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义,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还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尝试制图,看图分析

  明确制图步骤:

  教师:这是陈东妈妈为他记录的0~10岁的身高统计表,如果要清晰地呈现在折线统计图上要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预设:生:先描点,再标上数据,然后连线。

  师强调:找准点,标准数,线要直。并按顺序连接。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折线统计图教案菁选

折线统计图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折线统计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线统计图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分析统计图。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问:20xx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生:边指边答20xx年489支。追问:489在哪?生:在20xx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深入探究。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xx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xx年呢?

  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xx年济南市月*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

  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

  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

  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

  (一)探究一

  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

  (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

  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

  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

  相同点:横轴与纵轴

  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xx年3月济南市的*均气温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

  师:哪个月的*均气温最高?(7月)

  (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

  师:*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

  师:*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

  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趋势。

  (二)探究二

  快去看“科技展”!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数量变化趋势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在这里又一次说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主要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略号省去空白部分。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优点)?

  (1)“条形统计图”主要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

  三、巩固练*

  1、说一说:某地区一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个时刻气温的高低情况;

  (2)不同:折线统计图还更能反映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2、比一比:

  当然是折线统计图!

  3、选一选:

  (1)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

  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2)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会制作。

  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4、用一用:

  (1)哪个月的*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的*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的*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5、猜一猜:

  下面的图谁说得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五、课后请欣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3

  【练*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2页。自主学*天地P55的练*题。

  【练*目标】

  1、通过练*,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练*重点】

  进一步练*复式折线图的意义与统计图。

  【练*难点】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一.课本练*

  谈话导入

  师:P62中两个城市*均气温统计表,根据表里的数据,你了解了什么?。

  生: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这说明要从表里了解和收集数学信息。

  回顾旧知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能说一说一吗?

  小结学*

  同学们,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4、集体订正

  二.自主学*天地

  P55第1、2题

  下面的统计图是一个什么统计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完成。

  2、智慧树第1题。

  实线表示的是什么?虚线呢?

  3、实践大本营

  自主完成,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一集体解决的。

  集体订正。

  三、拓展

  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

  自由叙述。

  四、小结:

  1、完成自主学*天地P55-56。

  2、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和你的疑惑。

  重点让学生就解题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进一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会作小结总结自己的收获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折线统计图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123页的内容及第124、125页练*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目的,培养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1)算出*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1.475m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1.485m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折线统计图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十九第3小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估测。

  教学重点: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问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有关统计的知识。小胖是气象爱好者,他对上海某日的气温变化作了统计。

  2.课件出示:P44/上海某日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说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与生活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统计与生活紧密联系。

  二、探究新知

  1.仔细观察这张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你有什么疑问?

  问题1: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

  问题2:这是每隔几小时测一次气温而得到的折线图?

  问题3:纵轴表示什么?

  问题4: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几℃?

  2.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问题1:气温最高的时刻是几时?这时气温是多少℃?

  补充:气温最低的时刻是几时?这时气温是多少℃?

  问题2:气温是从几时开始升高的?又是从几时开始下降的?

  问题3: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时到几时之间?

  问题4: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时到几时之间?

  问题5:几时到几时气温没有变化?

  问题6:这天有几个小时气温超过9℃?

  3.除了以上这些,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

  问题7:你能估测出这一天大约属于哪个季节? 早春、晚秋

  4.折线统计图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要学会看图学会分析。

  [说明]:通过读取折线统计图信息的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地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通过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提高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巩固练*

  1.出示:

  模仿刚才的分析,试着分析这份统计图(先小组讨论):

  (1)统计内容:xx小学一至六年级及喜欢看科普读物人数统计。

  (2)统计图类型:折线统计图

  (3)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之间?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学生的人数是多少?

  (2)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一共有多少人?

  (3)小淘气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在第3位,小淘气是哪个年级的?

  [说明]:通过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让学生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

  四、课堂小结

  学*了两天的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折线统计图教案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引导同学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战略,发展统计意识。

  3、使同学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迁移感知

  出示数据。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谈话:这是老师收集的*期南京地区最高气温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出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谈话: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我们到“金陵气象”网站去看一看吧!

  登陆“金陵气象”网页,检查有关气象信息。(网页上有大量反映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提问:看了这个网页,你发现了些什么?

  指出:人们通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出示网页中反映南京地区*期最高气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谈话: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我们先听一听气象播报员是如何介绍*期天气变化情况的。

  课件播放:气象播报员依据统计图介绍南京地区*期最高气温情况。(配音: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登陆“金陵气象”,据“南京*期最高气温统计图”显示,南京*期气温变化较大,4月10日最高气温为27摄氏度,14日最高温度仅为12摄氏度。5天时间,最高温度降幅达15度。从4月16日起,天气转晴,气温再度上升。“金陵气象”提醒各位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几天的气温变化很大。)

  追问: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这几天气温变化很大的?(从气象播报员的提示中知道的;从统计图中也可以看出来。)

  二、情境延续,读图感悟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同学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着重引导同学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描述数据的方法等)。

  提问:表示4月12日最高气温的点在哪里?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4月18日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身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每几天记录一次最高气温?

  (2)哪天最高气温最高?哪天最高气温最低?

  (3)最高气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讨论:人们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只能够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温度,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情况。)

  三、联系生活,再度感悟

  1、出示本周南京地区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星期日:24℃;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2℃;星期四:24℃;星期五:23℃;星期六:26℃。图略。)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谈话:假如你是气象播报员,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呢?

  2、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

  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同学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内容,以和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四、结合活动,动手制图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身动手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1、制作统计图。

  师:课前我们收集了跳绳的数据,你能根据统计表(某同学在1分、2分、3分、4分时跳绳个数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同学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同学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2、数据分析。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这位同学跳绳的速度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跳绳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实践运用,课外延伸

  1、提问: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2、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私家车数量情况统计图。(图略)

  要求同学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题略),并组织全班交流。

  完成练*后,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3、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空气轻度以上污染天数情况统计图(图略)。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同时出示上面的两个统计图,提问:面对快速增加的私家车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你想到了什么?

  4、谈话:课前老师要同学们收集自身从一至四年级的身高与体重的有关数据,都收集了吗?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作自身的身高或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吗?

  同学活动,教师参与。

  出示:中国儿童规范身高、体重对照表(略)。

  谈话:和规范身高、体重相比,你认为自身的身高和体重怎么样?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出示:某地区新增肥胖儿童数量统计图(略)。

  谈话:课前老师还收集到这样一幅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自身去查阅有关资料,对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折线统计图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统计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社会中,数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它的发展趋势。统计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绘制图表,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培养学生的归类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

  学情分析:

  在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课在此基础上又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课时的学*将为上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利用迁移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难点:

  感悟并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法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2、学法:自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永嘉的有很多美丽的景点,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龙湾潭。示龙湾潭图片,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刺激好玩,吸引了很多人们前去游玩。

  二、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9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十一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xx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

  (图略)

  2、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8月份:1100元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11月份:1300元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

  完成课本练*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

  (2)、月*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案10

  教学内容:

  P77——79统计练*十三2—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xx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xx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折线统计图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

  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

  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教师投影出示:

  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握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天学*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画法。

  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确定位置再描点,然后再将这两点连成线段。(教师课件演示0岁~2岁的描点、连线过程)

  提问:你能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完成吗?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全课总结,构建模型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

  四、巩固拓展,内化新知

  1、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2、完成课本第112页练*十九的相关*题。

  课后*题

  完成课后练*题。

折线统计图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xx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xx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xxxx—xxxx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折线统计图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并能提高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建设解释统计的结果或进行简单的预测。

  3. 创设多种练*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整理复*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在学*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合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视是困扰我们同学的眼科疾病,在班级中有*视的同学有多少?

  [说明] :此情境与学生的学*与生活有关,可以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探究新知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视的同学最多?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视的同学最少?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视的同学人数大幅上升?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视的同学人数没有变化?

  小结:通过统计你得到哪些信息?怎么保护我们的双眼?

  [说明] :通过小结,让学生警觉视力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下降了,并分享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做到学*和保护视力两不误。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巩固练*

  (1)讨论复*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画出折线统计图

  (3)回答问题

  a、小亚和小巧这段时间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度?

  b、根据小巧和小亚的体温,你认为她俩这一天的身体健康吗?

  c、你从以上图表中还获得哪些信息?

  [说明] :通过巩固练*,再一次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折线统计图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均气温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

  (2)说说制作过程

  (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xx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折线统计图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经历数据的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中有条理的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读懂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提问1:由于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了这项赛事,展现自

  己的智慧。大家想了解一下*几年的参赛情况吗?

  二、探究新知

  提问1: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

  哪种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提问2:谁能说说,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3:仔细观察,从xxxx年到20xx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提问4:比画时,手指放在条柱的什么位置更恰当?为什么?

  提问5: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提问6:看到这个研究内容,我想大家心里一定都有一个个小问号吧?关于折线统计

  图,你有什么想问的?

  提问7:仔细观察两幅统计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不同的地方呢?

  提问8:这一段一段的'线都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问9:再看这两段线,它们上升的一样吗?上升的角度是谁决定的?

  提问10:这一段一段的线在向我们透露着什么信息?

  提问11:刚才同学们是一段一段的看,现在从整体上看,又有什么新发现?

  提问12:你能预测一下xxxx年的参赛数量吗?如果按照这幅统计图的趋势,哪种可

  能性更大一些?

  提问13:除了这个折线统计图,生活中哪里还有它的影子?

  提问14: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如果你是医生的话,怎么分析病人的病情?

  提问15: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各有各的优势,那么,下面有

  两张统计表,选用哪种统计图刻画更合适呢?

  三、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提问1: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时候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提问2: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四、拓展延伸,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出示20xx年商场凉鞋销量统计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