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篇幅较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巧妙。作者先以优美简洁的文字较大篇幅地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再以精炼准确的文字介绍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与它的彻底毁灭令人爱恨交织。

  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掌握了一些学*语文的基本方法,能在课前预*课文,能在阅读中初步感悟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学*计算机课,通过四年的学*,已经能够独立运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有一定的网络浏览和网上搜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分析、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时安排及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建《圆明园的毁灭》专题站。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初步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找出不懂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给学生充分发展活动的空间。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具有良好的预**惯和课外收集资料的基本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

  汇报预*情况,确定探究主题

  在预*后,上课开始,我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在学生的交流中,充分肯定学生预*成果及课外预*的良好态度。然后,在学生的质疑中帮助学生确定本节课探究的三大主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

  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探究活动

  在网上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学*方法如下:

  1.自读赏句法。

  学生打开主页的“课文学*”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全文朗读,还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点击,戴上耳机,反复自读、自听,也可找伙伴互读、互听、赛读,从优美的句段中去感受、去想象。

  2.赏图、品词法。

  需要了解圆明园总体布局和宏大规模的学生,可以点击“圆明园布局”链接,从中可以看到圆明园的全景图,了解到圆明三园的具体分布情况,感受何为“众星拱月般地环绕”。

  需要探究圆明园景观的学生,通过点击“圆明园景观”链接,便能欣赏到“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这些迷人的风光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

  同样,学生通过点击“圆明园收藏”链接,浏览其中所呈现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的实物图像,便可感受圆明园何以被称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学*内容、学*方式。由于课文中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介绍的内容已消失,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优势自读自悟,并以网上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去加深认识,形象地了解、感受。

  交流探究成果,升华学生情感

  汇报交流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对三大问题的理解或读课文后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朗读,发挥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背诵。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它的美还远远不止文中所描写的这些。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圆明园,当学生在交流“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个问题时,我再一次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游览圆明园的情境。那就是让孩子们点击“更多风光”或“拓展资料”链接,自由畅游圆明园的其他景点,然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最喜欢的文字、图片,制成幻灯片,写上解说词,像小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学生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和自己积累的词句,对圆明园的宏伟美丽进行描述。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对文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使全体学生入境入情,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感悟、表达等综合素养。

  当学生交流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播放了场面宏大、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将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展现于课堂。我进一步激情:圆明园的'废墟始终伫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这时学生情感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我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感受侵略者的野蛮,去表达对侵略军的刻骨仇恨,完成了第三大主题的探究。

  开展辩论活动,引导课外延伸

  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学*不仅仅在课上的40分钟。因此,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辩论主题:“昔日的圆明园是那么辉煌,而今天的圆明园又是这样残破,我们是否应该重修圆明园呢?”课上的40分钟是有限的,这个辩论仅仅是个开头。我鼓励学生把这个辩论延续到课外,也可以在指定论坛上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开展网上辩论会。

  辩论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圆明园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组第21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所面对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的学*让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和体会荣辱的能力,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同时也能树立兴我中华的意识,但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当时我们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玲珑剔透、蓬莱瑶台、建筑宏伟、瑰宝、灰烬”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反复阅读能够背诵3、4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宏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能够热爱祖国,有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课及学生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能够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昔日辉煌之景。教学难点是能够通过学*本篇文章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同时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说教法和学法

  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兴趣,表达自己见解,利用多媒体让他们更好的体会当时的情境,置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兴趣,表达自己见解。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质疑问难,在师生合作中读懂课文,体会圆明园毁灭价值的不可估量。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结合时代背景、抓重点词语、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具,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六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整体感知、深入体会、谈感受、迁移拓展、作业小结,下面对我的六个环节进行简单的概述。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我将引出一个话题“同学们有没有去北京旅游过呢”这样的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这样的导入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家是否有去过圆明园,见过如今圆明园的景象,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其中激发起大家学*的兴趣,从而板书今天的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环节: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我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解决生字词的环节,我会让大家在读后先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为之后课文的梳理扫清文字障碍。然后让学生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中都讲了有关圆明园的哪些?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就是因为它是一个统领全文框架的问题,因为文章比较短,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通过两三个同学的回答就可以知道答案,我也会同时进行板书的书写:组成、建筑、收藏、侵略。

  第三环节:再次朗读,深入体会。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读书,不待老师讲。鉴于此,本环节中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先让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同学们基本都可以找出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之所以在这里会问这个问题,是为后文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奠定基础。

  其次,我会接着上面一个问题继续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连用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来突出圆明园的价值。对此,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个问题算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这么问可以引起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接下来,我会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大家阅读2-4自然段,说一说最吸引大家的是哪里,待会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回答的意识,在这里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来体会以下重点词句的含义:1.“众星拱月” 2.体会“有…也有…有…也有”,3.“不仅有…还有…”的句子 4。体会“…不但…还…”,“上自…下至…”。这一部分的学*也是这一节课学*的重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再次,我会按照课文课文的顺序,来进行提问:“这么宏伟,有这么多瑰宝的大园子,他究竟遭受了什么啊?”在大家的回答之后我会引导学生来体会“凡是、统统、任意”等词。来升华作者对于毁灭圆明园的遗憾和愤慨之情。

  最后,我会问同学们“化为灰烬”在这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而感情?来用一个问题总结这篇文章主要抒发的情感。

  第四环节:观看影片、谈感受。我会组织一个影片观看的活动,让大家能够借助多媒体走向150年前的历史,结合当时的环境深刻体会当时侵略者的残暴和祖国的软弱。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文章的3-4自然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所以和大家一起来试着背诵。

  第五环节:作业小结。根据新课标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查阅有关圆明园的历史文献,下一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作业可以激发血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犹如提纯的金,琢成的玉,能够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我的板书以文章写作的线索和作者所表达大感情来设计,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3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篇幅较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巧妙。作者先以优美简洁的文字较大篇幅地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再以精炼准确的文字介绍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与它的彻底毁灭令人爱恨交织。

  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掌握了一些学*语文的基本方法,能在课前预*课文,能在阅读中初步感悟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学*计算机课,通过四年的学*,已经能够独立运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有一定的网络浏览和网上搜索的能力。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分析、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时安排及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建《圆明园的毁灭》专题站。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初步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找出不懂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给学生充分发展活动的空间。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具有良好的预**惯和课外收集资料的基本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

  汇报预*情况,确定探究主题

  在预*后,上课开始,我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在学生的交流中,充分肯定学生预*成果及课外预*的良好态度。然后,在学生的质疑中帮助学生确定本节课探究的三大主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

  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探究活动

  在网上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学*方法如下:

  1.自读赏句法。

  学生打开主页的“课文学*”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全文朗读,还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点击,戴上耳机,反复自读、自听,也可找伙伴互读、互听、赛读,从优美的句段中去感受、去想象。

  2.赏图、品词法。

  需要了解圆明园总体布局和宏大规模的学生,可以点击“圆明园布局”链接,从中可以看到圆明园的全景图,了解到圆明三园的具体分布情况,感受何为“众星拱月般地环绕”。

  需要探究圆明园景观的学生,通过点击“圆明园景观”链接,便能欣赏到“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这些迷人的风光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

  同样,学生通过点击“圆明园收藏”链接,浏览其中所呈现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的实物图像,便可感受圆明园何以被称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学*内容、学*方式。由于课文中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介绍的内容已消失,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优势自读自悟,并以网上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去加深认识,形象地了解、感受。

  交流探究成果,升华学生情感

  汇报交流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对三大问题的理解或读课文后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朗读,发挥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背诵。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它的美还远远不止文中所描写的这些。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圆明园,当学生在交流“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个问题时,我再一次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游览圆明园的情境。那就是让孩子们点击“更多风光”或“拓展资料”链接,自由畅游圆明园的其他景点,然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最喜欢的文字、图片,制成幻灯片,写上解说词,像小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学生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和自己积累的词句,对圆明园的宏伟美丽进行描述。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对文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使全体学生入境入情,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感悟、表达等综合素养。

  当学生交流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播放了场面宏大、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将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展现于课堂。我进一步激情:圆明园的废墟始终伫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这时学生情感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我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感受侵略者的野蛮,去表达对侵略军的`刻骨仇恨,完成了第三大主题的探究。

  开展辩论活动,引导课外延伸

  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学*不仅仅在课上的40分钟。因此,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辩论主题:“昔日的圆明园是那么辉煌,而今天的圆明园又是这样残破,我们是否应该重修圆明园呢?”课上的40分钟是有限的,这个辩论仅仅是个开头。我鼓励学生把这个辩论延续到课外,也可以在指定论坛上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开展网上辩论会。

  辩论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讲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残垣断壁、一片灰烬。

  这篇课文流露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仇恨。根据本教材的育人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学*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本课生字词,练*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二、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学生练*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仪、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三、说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准备用三课时来完成本课。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圆明园当年的景观。

  第二课时:剖析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段,想象圆明园当年的美丽景色,体会忠思想。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学*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指导背诵,并进行片断训练。

  这里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分五个环节进行。

  1、复*旧课:

  这节课开始,我在听写词语后,鼓励学生说说圆明园当年的景观。我相机板书(建筑宏伟、博物馆)这样既复*了旧课,又为理解新课打下基础。

  2、出示学*目标:

  ⑴ 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想象圆明园的美丽景色。

  ⑵ 选择课文的中心思想。

  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方向,提示本课时教与学的内容。为了使目标意识化,我指名读目标。

  3、剖析重点段,展开思维,概括中心: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准备分三步进行教学。

  ⑴ 观察是学生*作的开端。我让学生观察圆明园被毁后的插图,说说从中看到了什么,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有什么体会。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进行小结:圆明园的美丽景色化为灰烬,这都是侵略者一手造成的。这时学生的情感变化了,为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作准备。

  ⑵ 学生默读第三部分,讨论:文中是用哪三个字来说帝国主义侵略者毁掉圆明园的?学生回答后,我板书(掠、毁、烧),再让学生讨论:侵略者是怎样掠,怎样毁,怎样烧的?并划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朗读这一段。最后我及时小结刚才的学*方法,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中能学以致用。

  ⑶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我准备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读全文,说说损失了么?找出最能说明损失大的词语。在学生理解了第二、三两部分的内容之后,估计学生会找出答案。在学生回答后,我再小结并板书(化为灰烬)。

  4、回归整体,提出疑难:

  课堂教学要遵循从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在剖析重点段后,为了回归整体,我先用投影出示本课的三种中心思想,让学生选择。这样做,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下节课学*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打下基础。然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从读中回归整体。俗话说:会质疑才是会学*。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我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释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5、总结升华:

  总结旨在巩固,贵在升华。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由于清*的腐败无能,致使祖国受到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化为灰烬。希望同学们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现在好好学*,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达到意犹未尽的作用。

  到这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全部完成了。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浅*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根据本课的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

  【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以读促进,激**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教学过程】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

  我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

  1.名言引题,激趣导入(2分钟)

  2.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20分钟)

  3.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15分钟)

  4.总结全文,提升情感。(2分钟)

  5.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分钟)

  环节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

  出示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说的一句话:“在世界东方的*,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通过这一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一同走进这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环节二、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

  在“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环节中,总体上是分两部分进行的。

  1.让学生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过读、悟课文语句,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激发他们的我国古代灿烂文化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抓住“圆明园中有什么?没有了什么?”这一矛盾的变化,让学生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激发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环节三、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

  抓住文结尾情感表达的空白点——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此时,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读,说,写,此时我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

  环节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作业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空间,拓展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板书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纲”,是课文内容的缩影,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情感。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有……也有……

  有……也有……

  ……还有……

  不仅有……还有……

  不但……还……

  上自……下至……

  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6

  一、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训练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简练的文字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了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第二至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是怎样的;第五自然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第六单元“从课文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训练项目的继续。这是教材小修改后所提出的单元训练重点,比修改前的教材要求有所降低,更加符合了学生学*实际。因此本文教学重点可定为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或对侵略者仇恨这一思想内容。

  就教材教学上的难点而言,我认为主要要从课文写作上的特点来分析。就本文标题来说,重点在于“毁灭”。但从写法上看则是按圆明园及其毁灭这两个部分来分别安排材料的。其中对圆明园的辉煌浓墨重彩,而对“毁灭”轻描淡写,给人以教材本身先天不足之势。为此,我以为如何在教学中克服这一先天不足的劣势或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综合上述分析,即结合这篇教材的编排位置、写作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我确定以下几点为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通过朗读、想象、整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抒发自己对圆明园这一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3、自学生字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导学设计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本文拟安排3课时组织课堂教学。

  教具准备有两项:

  1、写有重点句子的文字投影片三至四张。

  2、《圆明园的毁灭》录像资料。

  第一课时导学设计:

  在检查学生预*并粗读课文后,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三处作者评价圆明园的句子(①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一片灰烬。)作为引导学生朗读相关语段的主线,在朗读中让学生交流、评价、理解,教师相机引导,从而在文章的内容中体会思想。例如,抓住“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引导学生朗读理解第三自然段,通过重读“金碧辉煌、小巧玲珑”来体会殿堂的宏伟之美,亭台楼阁的小巧之美,体会宫殿建筑的各具风格。通过一字一顿朗读“山乡村野”来体会圆明园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更有山乡村野的空旷;再用缓慢而舒展的语调读出文中介绍的园中不同特点的建筑之美和漫步园内的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圆明园给人以如入仙境、使人陶醉的迷人景色,体会到圆明园确实是世界园林奇迹,确实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时在朗读、指导中,力求读的形式多样化,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竞读、评读等,通过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读来体会文中所包含的对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的思想。同时,这也为下文的学*作出情感上的铺垫。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朗读指导的效果,我认为相机准备一些文字投影片,以投影的方式加以指导,有力于提高朗读质量。

  第二课时导学设计

  在学生学*圆明园辉煌景观这一部分内容之后,这一课时我以第五自然段“毁灭”展开、组织了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1、检查第一课时的内容,鼓励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和朗诵三、四自然段。[这一设计在于鼓励学生课前多读,我认为背诵训练不仅仅是课内的事,也不仅仅是课外的事,鼓励学生主动背诵,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背诵的*惯;同时也能有效地实现了情感的迁移。学生充分体会了圆明园的美,自然更能激起对侵略者的恨。]

  2、小声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把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然后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准备交流汇报①交流读后的感受。(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感到难过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等)②交流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这一设计仍然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情感由刚才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过渡到对侵略者的痛恨上来。]

  3、投影重点句设疑思考:外国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运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坏的是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运用反刍的方法速读前文,找出相关内容交流汇报。[这一教学设计从教材写作上的缺陷入手,采取反刍阅读的方法,通过交流江报,可使学生创造性的重组教材,在学生脑海中再现“毁灭”的情景,化先天不足为教学优势,进一步体会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强化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

  4、观看《圆明园的毁灭》录像资料,然后结合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进行质疑,如1860年侵略者为何能够在*如此为非作歹?为什么*军队不进行抵抗?为什么侵略者敢于销毁罪证?此时教师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揭露当时*的腐败无能,便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并激发出学生对当时统治者无能的愤慨之情,深刻地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起小学生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一设计较合理地运用了录像资料,并巧妙引起了学生质疑。这一质疑已不同于课始的质疑,不仅能有效的激活的思维,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表达等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也有效地促成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有关课后练*中的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这一问题以及生字词的强化、好词好句的积累、背诵段落的强化等可放在第三课时进行。

  就整个设计而言,我认为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有效地实现了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实现了读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实现了读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也增强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1)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这是“注提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由读通课文到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读中体悟语感。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定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定为教学的一个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注重迁移,选择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课题、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学生练*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四、训练思维,优化程序

  第一环节,揭题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书写“圆明园” 。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2、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帮强盗给毁灭了。(继续书写课题:的毁灭)再读课题。

  3、读完课题,我发现同学们的表情变了,再不是课前那样活泼可爱、笑眯眯的了。为什么读了课题,我们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设计理由: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第二环节,检查预*,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设计思路:

  1、让学生养成读书做记号的*惯。

  2、做上记号是自己读书思考的.痕迹,有意识指导学生读书做上不同记号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设计理由:要求学生读书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悟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第三环节,初步悟情,直奔情感宣泄处。

  设计思路:

  1、同学们在读完课文后,心里是什么滋味?请你用一句话告诉我,把你心里的感受说出来?

  2、读到哪一段最让你痛恨、愤怒,由学生初读文章的情感直奔第五自然段。

  3、齐读、指名读。

  4、从文中文字“掠、搬、毁、烧”来想象英法联军侵略的嘴脸。(读书方法:把书由薄读厚,想象画面。)学生自由读

  设计理由:课文朗读,我没有从技巧上指导,因为感情是体会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学生通过悟,体味出了一个“恨”,正因为学生有了这种情感,再加上老师在情感的“煽风点火”,这时让学生直奔第五自然段水到渠成,这里正是他们情感的宣泄处。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品味出来,让学生通过细细体会来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四环节,寻求恨因,学*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会激起每一个*人那么大的恨?请大家到课文2、3、4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1、学生默读2、3、4自然段。(读书方法:把书由厚读薄,归纳中心)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设计之巧妙。

  3、讲读第三自然段。

  (1)、本段有几句话,老师应该找几个同学来读。

  (2)、走进圆明园,园内有些什么?

  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3)、假若要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能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吗?

  师: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

  (4)、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齐读

  (5)师:然而,可惜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天――1860年10月6日,端起书,再次读第五自然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

  5、略读第四自然段。(教学方法同上)

  板书:上自……下至……

  设计理由: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对文中内涵深刻的句段,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产生共鸣。在一唱三叹、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学生一次又一次深情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二、三自然段。” “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就像一位导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全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五环节,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设计思路:

  1、师;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瑰宝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帮强盗无情地烧毁了。(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

  2、后面定格,出示: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师:同学们呀,这场大火烧掉了一切的一切,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

  板书:没有了……也没有了……

  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还没有了……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没有了上自……也没有了下至……

  3、师: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几根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因此我们说圆明园的毁灭,它损失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拿起书,齐读第一段。

  设计理由: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画面的突然定格,一句“这把火烧毁了什么”必将激发学生所有情感的外泄,每个人不同的文本感悟在这里得到升华。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一切都没有了,剩下的是对国人的一阵阵叹息、深思。

  第六环节,悬念设疑,激发爱国情感,引领深读文本。

  师: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一种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领海,用*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人,然后,逼迫满清*在*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希望大家进一步深读课文,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说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的还有什么?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以情为线,以读为轴,这里有师生的交流之情,有生与本的感悟之情,有迸发的爱国之情,当这所有的情在课堂激荡时,我们的教师活了,学生活了,文本活了,这就是生命,我们母语的生命,我们语文课堂的生命!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圆明园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组第21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所面对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的学*让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和体会荣辱的能力,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同时也能树立兴我中华的意识,但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当时我们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玲珑剔透、蓬莱瑶台、建筑宏伟、瑰宝、灰烬”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反复阅读能够背诵3、4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宏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能够热爱祖国,有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课及学生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能够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昔日辉煌之景。教学难点是能够通过学*本篇文章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同时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说教法和学法

  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兴趣,表达自己见解,利用多媒体让他们更好的体会当时的情境,置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兴趣,表达自己见解。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质疑问难,在师生合作中读懂课文,体会圆明园毁灭价值的不可估量。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结合时代背景、抓重点词语、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具,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六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整体感知、深入体会、谈感受、迁移拓展、作业小结,下面对我的六个环节进行简单的概述。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我将引出一个话题“同学们有没有去北京旅游过呢”这样的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这样的导入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家是否有去过圆明园,见过如今圆明园的景象,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其中激发起大家学*的兴趣,从而板书今天的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环节: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我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解决生字词的环节,我会让大家在读后先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为之后课文的梳理扫清文字障碍。然后让学生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中都讲了有关圆明园的哪些?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就是因为它是一个统领全文框架的问题,因为文章比较短,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通过两三个同学的回答就可以知道答案,我也会同时进行板书的书写:组成、建筑、收藏、侵略。

  第三环节:再次朗读,深入体会。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读书,不待老师讲。鉴于此,本环节中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先让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同学们基本都可以找出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之所以在这里会问这个问题,是为后文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奠定基础。

  其次,我会接着上面一个问题继续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连用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来突出圆明园的价值。对此,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个问题算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这么问可以引起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接下来,我会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大家阅读2-4自然段,说一说最吸引大家的是哪里,待会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回答的意识,在这里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来体会以下重点词句的含义:1.“众星拱月”2.体会“有…也有…有…也有”,3.“不仅有…还有…”的句子4。体会“…不但…还…”,“上自…下至…”。这一部分的学*也是这一节课学*的重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再次,我会按照课文课文的顺序,来进行提问:“这么宏伟,有这么多瑰宝的大园子,他究竟遭受了什么啊?”在大家的回答之后我会引导学生来体会“凡是、统统、任意”等词。来升华作者对于毁灭圆明园的遗憾和愤慨之情。

  最后,我会问同学们“化为灰烬”在这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而感情?来用一个问题总结这篇文章主要抒发的情感。

  第四环节:观看影片、谈感受。我会组织一个影片观看的活动,让大家能够借助多媒体走向150年前的历史,结合当时的环境深刻体会当时侵略者的残暴和祖国的软弱。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文章的3-4自然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所以和大家一起来试着背诵。

  第五环节:作业小结。根据新课标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查阅有关圆明园的历史文献,下一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作业可以激发血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犹如提纯的金,琢成的玉,能够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我的板书以文章写作的线索和作者所表达大感情来设计,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讲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残垣断壁、一片灰烬。

  这篇课文流露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仇恨。根据本教材的育人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学*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本课生字词,练*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二、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学生练*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仪、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三、说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准备用三课时来完成本课。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圆明园当年的景观。

  第二课时:剖析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段,想象圆明园当年的美丽景色,体会忠思想。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学*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指导背诵,并进行片断训练。

  这里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分五个环节进行。

  1、复*旧课:

  这节课开始,我在听写词语后,鼓励学生说说圆明园当年的景观。我相机板书(建筑宏伟、博物馆)这样既复*了旧课,又为理解新课打下基础。

  2、出示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想象圆明园的美丽景色。

  (2)选择课文的中心思想。

  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方向,提示本课时教与学的内容。为了使目标意识化,我指名读目标。

  3、剖析重点段,展开思维,概括中心: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准备分三步进行教学。

  (1)观察是学生*作的开端。我让学生观察圆明园被毁后的插图,说说从中看到了什么,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有什么体会。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进行小结:圆明园的美丽景色化为灰烬,这都是侵略者一手造成的。这时学生的情感变化了,为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作准备。

  (2)学生默读第三部分,讨论:文中是用哪三个字来说帝国主义侵略者毁掉圆明园的?学生回答后,我板书(掠、毁、烧),再让学生讨论:侵略者是怎样掠,怎样毁,怎样烧的?并划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朗读这一段。最后我及时小结刚才的学*方法,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中能学以致用。

  (3)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我准备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读全文,说说损失了么?找出最能说明损失大的词语。在学生理解了第二、三两部分的内容之后,估计学生会找出答案。在学生回答后,我再小结并板书(化为灰烬)。

  4、回归整体,提出疑难:

  课堂教学要遵循从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在剖析重点段后,为了回归整体,我先用投影出示本课的三种中心思想,让学生选择。这样做,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下节课学*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打下基础。然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从读中回归整体。俗话说:会质疑才是会学*。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我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释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5、总结升华:

  总结旨在巩固,贵在升华。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由于清*的腐败无能,致使祖国受到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化为灰烬。希望同学们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现在好好学*,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达到意犹未尽的作用。

  到这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全部完成了。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2)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这是“注提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由读通课文到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读中体悟语感。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定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定为教学的一个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注重迁移,选择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课题、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学生练*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四、训练思维,优化程序

  第一环节,揭题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书写“圆明园” 。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2、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帮强盗给毁灭了。(继续书写课题:的毁灭)再读课题。

  3、读完课题,我发现同学们的表情变了,再不是课前那样活泼可爱、笑眯眯的了。为什么读了课题,我们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设计理由: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第二环节,检查预*,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设计思路:

  1、让学生养成读书做记号的*惯。

  2、做上记号是自己读书思考的.痕迹,有意识指导学生读书做上不同记号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设计理由:要求学生读书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悟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第三环节,初步悟情,直奔情感宣泄处。

  设计思路:

  1、同学们在读完课文后,心里是什么滋味?请你用一句话告诉我,把你心里的感受说出来?

  2、读到哪一段最让你痛恨、愤怒,由学生初读文章的情感直奔第五自然段。

  3、齐读、指名读。

  4、从文中文字“掠、搬、毁、烧”来想象英法联军侵略的嘴脸。(读书方法:把书由薄读厚,想象画面。)学生自由读

  设计理由:课文朗读,我没有从技巧上指导,因为感情是体会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学生通过悟,体味出了一个“恨”,正因为学生有了这种情感,再加上老师在情感的“煽风点火”,这时让学生直奔第五自然段水到渠成,这里正是他们情感的宣泄处。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品味出来,让学生通过细细体会来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四环节,寻求恨因,学*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会激起每一个*人那么大的恨?请大家到课文2、3、4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1、学生默读2、3、4自然段。(读书方法:把书由厚读薄,归纳中心)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设计之巧妙。

  3、讲读第三自然段。

  (1)、本段有几句话,老师应该找几个同学来读。

  (2)、走进圆明园,园内有些什么?

  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3)、假若要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能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吗?

  师: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

  (4)、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齐读

  (5)师:然而,可惜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天――1860年10月6日,端起书,再次读第五自然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

  5、略读第四自然段。(教学方法同上)

  板书:上自……下至……

  设计理由: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对文中内涵深刻的句段,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产生共鸣。在一唱三叹、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学生一次又一次深情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二、三自然段。” “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就像一位导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全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五环节,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设计思路:

  1、师;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瑰宝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帮强盗无情地烧毁了。(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

  2、后面定格,出示: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师:同学们呀,这场大火烧掉了一切的一切,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

  板书:没有了……也没有了……

  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还没有了……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没有了上自……也没有了下至……

  3、师: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几根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因此我们说圆明园的毁灭,它损失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拿起书,齐读第一段。

  设计理由: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画面的突然定格,一句“这把火烧毁了什么”必将激发学生所有情感的外泄,每个人不同的文本感悟在这里得到升华。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一切都没有了,剩下的是对国人的一阵阵叹息、深思。

  第六环节,悬念设疑,激发爱国情感,引领深读文本。

  师: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一种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领海,用*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人,然后,逼迫满清*在*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希望大家进一步深读课文,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说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的还有什么?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以情为线,以读为轴,这里有师生的交流之情,有生与本的感悟之情,有迸发的爱国之情,当这所有的情在课堂激荡时,我们的教师活了,学生活了,文本活了,这就是生命,我们母语的生命,我们语文课堂的生命!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2

  一、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训练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简练的文字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了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第二至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是怎样的;第五自然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第六单元“从课文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训练项目的继续。这是教材小修改后所提出的单元训练重点,比修改前的教材要求有所降低,更加符合了学生学*实际。因此本文教学重点可定为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或对侵略者仇恨这一思想内容。

  就教材教学上的难点而言,我认为主要要从课文写作上的特点来分析。就本文标题来说,重点在于“毁灭”。但从写法上看则是按圆明园及其毁灭这两个部分来分别安排材料的。其中对圆明园的辉煌浓墨重彩,而对“毁灭”轻描淡写,给人以教材本身先天不足之势。为此,我以为如何在教学中克服这一先天不足的劣势或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综合上述分析,即结合这篇教材的编排位置、写作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我确定以下几点为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通过朗读、想象、整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抒发自己对圆明园这一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3、自学生字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导学设计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本文拟安排3课时组织课堂教学。

  教具准备有两项:

  1、写有重点句子的文字投影片三至四张。

  2、《圆明园的毁灭》录像资料。

  第一课时导学设计:

  在检查学生预*并粗读课文后,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三处作者评价圆明园的句子(①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一片灰烬。)作为引导学生朗读相关语段的主线,在朗读中让学生交流、评价、理解,教师相机引导,从而在文章的内容中体会思想。例如,抓住“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引导学生朗读理解第三自然段,通过重读“金碧辉煌、小巧玲珑”来体会殿堂的宏伟之美,亭台楼阁的小巧之美,体会宫殿建筑的各具风格。通过一字一顿朗读“山乡村野”来体会圆明园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更有山乡村野的空旷;再用缓慢而舒展的语调读出文中介绍的园中不同特点的建筑之美和漫步园内的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圆明园给人以如入仙境、使人陶醉的迷人景色,体会到圆明园确实是世界园林奇迹,确实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时在朗读、指导中,力求读的形式多样化,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竞读、评读等,通过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读来体会文中所包含的对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的思想。同时,这也为下文的学*作出情感上的铺垫。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朗读指导的效果,我认为相机准备一些文字投影片,以投影的方式加以指导,有力于提高朗读质量。

  第二课时导学设计

  在学生学*圆明园辉煌景观这一部分内容之后,这一课时我以第五自然段“毁灭”展开、组织了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1、检查第一课时的内容,鼓励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和朗诵三、四自然段。[这一设计在于鼓励学生课前多读,我认为背诵训练不仅仅是课内的事,也不仅仅是课外的事,鼓励学生主动背诵,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背诵的*惯;同时也能有效地实现了情感的迁移。学生充分体会了圆明园的美,自然更能激起对侵略者的恨。]

  2、小声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把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然后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准备交流汇报①交流读后的感受。(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感到难过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等)②交流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这一设计仍然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情感由刚才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过渡到对侵略者的痛恨上来。]

  3、投影重点句设疑思考:外国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运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坏的是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运用反刍的方法速读前文,找出相关内容交流汇报。[这一教学设计从教材写作上的缺陷入手,采取反刍阅读的方法,通过交流江报,可使学生创造性的重组教材,在学生脑海中再现“毁灭”的情景,化先天不足为教学优势,进一步体会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强化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

  4、观看《圆明园的毁灭》录像资料,然后结合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进行质疑,如1860年侵略者为何能够在*如此为非作歹?为什么*军队不进行抵抗?为什么侵略者敢于销毁罪证?此时教师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揭露当时*的腐败无能,便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并激发出学生对当时统治者无能的愤慨之情,深刻地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起小学生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一设计较合理地运用了录像资料,并巧妙引起了学生质疑。这一质疑已不同于课始的质疑,不仅能有效的激活的思维,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表达等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也有效地促成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有关课后练*中的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这一问题以及生字词的强化、好词好句的积累、背诵段落的强化等可放在第三课时进行。

  就整个设计而言,我认为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有效地实现了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实现了读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实现了读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也增强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3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把本课共分为两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无比仇恨。文章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圆明园是怎么样一座园林。是举世闻名、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二是写了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作者运用一美一凄的写作特点,使人们爱恨交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课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语文学*知识和能力维度、语文学*方法和过程维度来安排课程。

  教学目标的制定则是按照以上三个维度来制定的。

  1、由通读课文到读懂课文,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画出重点字词)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中体悟情感

  3、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学会排比的重要性和作用。

  4、把阅读、情感和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

  5、背诵课文3-4段

  其中3、4点为本次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据课文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受感染体悟情感,可优化课程教学。在授课中借用圆明园毁灭前后的比较视频,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从而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2、以读代讲、集体讨论的方法

  读是阅读中最主要的,教学生读通、读懂,自己从中获得知识比老师灌输效果要好的多。集体讨论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加,同时互相交流能使学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识。

  3、讲授法

  我将指领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将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彻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获得知识。

  四、教学过程

  学*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的方法。教正是为了以后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根据教材运用读、思、划、议、提的方法教学。

  (一)复*导入课文

  1、指领学生写“圆明园”

  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让学生连续读,在此时写板书“圆明园。”

  2、写板书“的毁灭”

  提问学生在写“圆明园”和写“的毁灭”的时候表情有巨大的变化原因是不是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和第五段,作者运用了一美一凄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圆明园毁灭之前和之后的巨变。同学们是不是想详细的了解圆明园是怎么样的一个园林?是如何辉煌的呢?从而引出今日的新课。

  理由:把本文情感蕴含在板书之内,确立学生提笔练字的好*惯,也从而引出本节新课。

  (二)学生通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利用各种方式读的过程中得出经验和悟出道理。

  布置的要求如下:

  1、让学生把自身认为重点的字词句画出来

  2、对重点字词句进行反复揣度,从中无处情感。

  理由:使学生养成做记号的良好*惯,有助于学生抓到重点,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运用一起调动学生学*的愿望。

  (三)精讲课文2、3、4自然段

  第二段:

  指名读,读后让同学们围绕“众星拱月”这个词开动思维,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形象的比喻出圆明园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圆明园的布局就像晚上的夜空,月亮周围分散着众多的小星星,也就是说圆明园以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个为中心,四周围绕着各种小园。

  第三段:

  学生读,齐读。提问学生此段共有几句话,再分别找人来读。

  问此段都写了什么?同学们将按课文内容回答。继续提问此段一共有几个“有”字?如果这8个“有”所包含的东西全部存在,那么你应该如何读?让学生通过理解自己读。读后引导学生说出应当读出自豪和骄傲的口气,然后教师范读。

  之后学*此段运用排比和关联词的重要性和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品味语言。

  在此期间完成板书:有...还有(7有)

  第四段:

  教师略讲,学生自学

  让学生读后,回答此段主要讲的是圆明园之中都有什么?

  在学生回答都是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的同时写板书: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提问:那么古人的智慧有多少呢?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就是世界文化强国,文化举世闻名。园内奇珍异宝无数。

  五、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通过上面几段对圆明园未毁灭前的具体学*,笔锋一转来观看视频。

  1、播放圆明园毁灭后在原址上逐渐还原的动画视频

  2、提问学生这把火烧掉的是什么?

  指导学生开动思维从最表层的文物、园林上升到烧掉的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国人的尊严

  让学生产生激愤的心情。

  3、在奠定情感基调的同时让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了解圆明园的重大损失,使其刻骨铭心。

  六、激发爱国情感,产生振兴祖国愿望并布置作业

  提问学生圆明园真正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英法联军从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跑来*抢夺践踏?

  为何*当时不反抗呢?我们的军队哪里去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对侵略者践踏圆明园的憎恨,激发对振兴祖国的决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刻布置作业。趁热打铁,留下作文,让同学们有话可说。

  作业题目是以“我想对xx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的对象可是侵略者、*、同学、自己等。

  只要书法出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即可。

  文章当中要求运用到本节课所学的排比句式和关联词。

  七、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二.“众星拱月”(布局)

  三、有···还有···(7有)(排比句)

  四、上自···下至···(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3)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菁华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a.东西多;

  b.物品珍贵;

  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⑧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补充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

  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教材第七单元中的内容,本组包括《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等四篇课文,重点在使学生感受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文通过描写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搜集资料,学*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今后的语文学*中加以运用。

  二、教材处理

  本课为本单元重点课文,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第三课时展示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写出文章的读后感,背诵第3、4自然段。本节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字词;

  (2)学*通过词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提高朗读能力,积累语言;

  (2)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一朝的毁灭,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德育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想象,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难点:

  (1)通过自读、感悟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别具用心。

  五、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通过文字较难形成完整、清晰的形象,学生很少到过圆明园,对它现在的景象也知之甚少。本节课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更通过圆明园的今昔对比,理解它的毁灭给人类文化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影片片断,感受侵略者的野蛮,激发痛恨侵略者、振兴中华的情感。

  2、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文字及音像资料,既丰富文章内容,有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六、教法、学法

  1、合作交流:以学生自读感悟为基础,组织学生合作学*,交流收获和体会;

  2、自主探究: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3、重视朗读:只有反复的朗读和感悟,才能再现圆明园昔日的景象,才能引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七、教学过程

  1、引入: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首先设计:你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学生合作学*,汇报学*结果。

  2、本文第2—4自然段是学*的重点,首先从第二段入手,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设计:谁能描述圆明园的整体布局?

  重点:众星拱月

  (1)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培养学生对景物的想象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2)观看课件演示“众星拱月”

  (对圆明园整体布局有更深刻的认识)

  (3)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可以获得与初读不同的感受,可以对词句有更深的理解)

  2、导入第三自然段: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的布局,更有众多独特的景观。

  (1)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谁能把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

  (学生喜欢表现,这一要求既使学生明确了阅读重点,更增强阅读兴趣,又能够通过介绍培养表达能力)

  (2)介绍

  结合各自搜集到的图片和演示图片,学生描述园中景观。

  (描述中教师指导和范读,体会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和对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后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感、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图片欣赏及教师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

  说明:省略号运用的含义。

  (3)自己也来读一读,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

  (新课标要求要加强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技巧上加以指导,更要使学生通过进入情境,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本段文字最为优美,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既培养朗读能力,又激发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导入第四自然段

  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青铜礼器”、“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4、延伸:作为*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上的学*,通过设置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对圆明园产生了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激情让学生谈出各自此时的感受,引发学生的感想,使课本内容得到延伸,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学*的方式)

  5、此时学生激情高涨,话锋一转,引起心理上的强烈落差:多好的园林,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被强盗一把火烧毁了!导入第5自然段。

  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要求:用词语简要概括。

  (通过词语,体会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

  师:面对强盗,皇帝只顾逃命,*人也只能紧握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痛苦的**,转眼间变成一片残垣断壁。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目睹那惨痛的一幕!

  (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使学生亲眼目睹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和清*软弱无能的憎恨之情)

  6、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回归第一段,出示字幕:“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所带来的损失,使学生的激情得到升华)

  7、写作特点:本篇课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与文章内容对比,你觉得写作上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8、教师总结:100多年过去了,圆明园废墟依然屹立在那里,它不仅记载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更在时刻警醒着我们:贫穷、落后就要挨打!为了悲剧不再重演,*只有强大、强大再强大!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9、课下拓展: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通过学*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形成正确的思想、独到的思想。

  思考:

  (1)面对圆明园废墟,你想说些什么?

  (2)关于圆明园是否需要重修,你的意见是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等词语,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词素分析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化、对侵略者的情感

  4、领悟课文特殊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查阅工具书等方法理解目标1中带点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按“概写→辉煌→毁灭”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3、自读第二自然段:

  ⑴圆明园是一座__的皇家园林。它由______组成,许多小图分布在__三面。

  ⑵“众星拱月”里“拱”的意思是__,词语的本意是__,这里指__;说明圆明园的布局__。

  4、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____,还有__……园林艺术有____,还有__……说明圆明园是__漫步园中,有如__;仿佛__。

  5、默读第四自然段:

  圆明园收藏的珍贵文物,上至__,下至__,历时__;收藏了__。说明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__。

  6、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__,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读第五自然段:

  ⑴勾画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作,你从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能不能把课文中“闯进”换成“进入”?能否把“凡是、统弦、实在、任意、连”这些词去掉?为什么?

  ⑶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8、讨论:

  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二、练*提纲

  1、听生字、新词,用“举世闻名、瑰宝、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缩写文章内容。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学写读后感: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三、总提纲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生字正音:损、宏、侵、烬。

  2、难字书写:剔、侵、瑶、瑰。

  3、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4、抓段与段的联系分段。

  二、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体会作者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1、布局辉煌→众星拱月:圆林艺术的瑰宝。

  2、建筑辉煌:建筑艺术的精华。

  3、文物珍贵→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热爱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滔天罪行的无比痛恨之情

  1、自读、句画,批注体会。

  2、换词、增删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恰当,深入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之情。

  四、讨论题目,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先“辉煌”,后“毁灭”,一美一毁,爱恨交织。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4

  一、学*第一自然段

  1、过渡:课文中对圆明园的毁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一段话?(板书:不可估量)

  2、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怎样的损失?

  3、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是巨大的。

  4、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5、为什么说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呢?

  6、我们首先来看看课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7、学生汇报:板书:布局、建筑、收藏

  8、请大家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三段,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会儿跟大家谈谈。

  9、汇报。(布局独特、风景优美、收藏珍贵)

  10、就让我们把对圆明园的热爱、赞叹之情读出来。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二、学*第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布局

  1、学生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解决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学生提到众星拱月时:那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学生说)那众星拱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星指的是——,这就是众星拱月,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多美呀!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第三自然段------建筑

  2、学生读。

  (出示第一句话)同学们看这句话,老师请两名同学读读这句话,看谁读得好?

  你们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金碧辉煌------重读。玲珑剔透------轻读。买卖街-------语调上扬。山乡村野------轻、慢。)

  3、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好不好?男生读殿堂、买卖街,女生读亭台楼阁、山乡村野。

  4、课文还提到了园内有很多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景点?(出示课件)

  谁能根据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点?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引读)

  读到武陵春色时,还有?还有没有景点了?(有)你从哪看出来的?(说明园中的景物还有很多。)

  6、据资料介绍,圆明园的景点一共有140多处。老师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给同学们看一下。

  方壶胜境:它是乾隆初年建造的大型宫殿群组之一,整体布局非常对称,全部覆盖着琉璃瓦,他代表着圆明园的主体风格,给人以端庄华贵的感觉。

  杏花春馆:这里面有杏花村等小建筑,乾隆皇帝时增建了春雨轩,清朝的皇帝常常在此观雨。这个景点是根据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建造的。

  圆明园内的景点真是数不胜数,风格各异,流连其间有如漫游仙境一般,谁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你觉得他把你们带进仙境了吗?

  指导:同学们,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是人们的感受,读的时候,如果你能把幻想这个词读得轻一点,再把境界这个词放慢速度来读,那你就真的把自己置身在仙境里了。练读------女生读------全班读。

  第四自然段------收藏

  1、学生读。

  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最、上自、下至、历代、各种、奇珍异宝、最)

  说说你觉得自己哪读得好?

  2、这段话告诉我们圆明园内有很多收藏,老师找到了圆明园的一些奇珍异宝。你们看,这是仅仅收藏在法国的圆明园的珍宝,这是鎏金编钟,在法国有一对。这是青铜鎏金塔,它是一个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也还有许多当年被他们抢去的圆明园的珍宝。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宝,我们期待着他们能早日回归祖国。

  三、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就这样一座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毁灭了,我们感到无比痛惜,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再来读读第一段话。

  学*第五自然段

  1、圆明园的毁灭,是**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2、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一会儿跟大家谈谈你的体会。(一个人可以汇报几个词语。)

  3、汇报:板书:掠、毁、烧

  4、大家对这些词语体会得很好,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5、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

  6、(放录像)

  7、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8、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10、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的痛惜再来读读第一段话。

  课堂延伸

  同学们,圆明园毁灭让你懂得了什么?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这样屈辱的事实,但是,我们华夏儿女是不甘心永远落后,永远挨打的。今天的*正在日益强大。你能用事实说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强大起来吗?

  (学生举例汇报)

  大家谈得很好。

  结语: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这一代人决不会让这悲惨的历史重演,牢记这国耻,振兴我中华,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

  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交流网上搜集的资料;理清写作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并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介绍、交流网上搜寻的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资料。

  三、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理解字词。

  2、默读课文,说一说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把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找出来。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出疑难问题,小组提出来。

  四、检查自学情况,个人汇报与小组汇报相结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合作学*课文,探究写法,练*从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揭示课题。

  2、出示课件:圆明园*面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圆明园有了初步了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浏览课文,提出你不理解的问题。

  4、梳理问题。

  A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B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

  D、教师相机板书:园林瑰宝;建筑精华;博物、艺术;化为灰烬;不可估量。

  二、展标

  这节课,我们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方式,重点来研究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园林与建筑的。

  三、自主学*第二、三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边读边动手划一划重点词句。

  (二)指答。

  1、如果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引导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两个词语。

  A、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结构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板书:众星拱月

  B、圆明园布局独特、举世闻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大家再读原文,读出你的喜爱、赞美之情。

  2、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A指说理解。教师相机板书:有……也有。

  B教师小结:景观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大家回读体会,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C指读、范读、赛读。

  3、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2—4句):

  A指说理解。相机把描写的景物名称用不同的颜色着重显示。

  B园中景观多而优美,风格各异,大家回读课文,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C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有代表性的景观,教师相机介绍、激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观,抒**感。

  D学生谈感想。教师板书:爱

  E教师小结:圆明园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智慧与才能的结晶。

  F自由读、范读、指读。

  4、相机出示课件:“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说理解。教师指导:漫步在圆明园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读出这种感受。

  B指读,范读,齐读。

  (三)、总结这一自然段先后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

  (四)、引导背诵,积累语言。

  A导语:让我们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中。

  B教师出示课件(背诵提示),练*背诵。

  C师生齐背。

  四、小组合作学*第四自然段。

  (一)出示自学提纲: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意见。

  3、练*有感情朗读。

  (二)小组汇报:

  1、汇报第一题。重点抓“上自……下至”、“最”等词语;相机板书:上自、下至。

  2、怎样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圆明园的确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指读、评读、赛读。

  过渡语:圆明园真是太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经过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双手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是谁毁灭了可爱的圆明园?

  五、学*第三段。

  出示课件:“他们把……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1)默读,找出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a.东西多;

  b.物品珍贵;

  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⑧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补充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

  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4)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菁华6篇)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怎样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语文的空间呢?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朱老师采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交流资料的形式进行教学,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方面,拓展学生语文学*的资源,开辟了语文学*的新课堂。

  一、准备充分。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搜集较多的资料。但是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在老师的布置下,学生完成的很好,准备的很充分。在教学课文第2、3、4自然段时,展出了“殿堂”、“亭台楼阁”、“山乡村野”、“买卖街”等许许多多课文中所讲到的圆明园里有的东西,可谓资料齐全。我想,做到这么充分,朱老师在课前肯定花了很多功夫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安排他们做好收集工作。那么,去收集资料的同学肯定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锻炼,体验了和生活紧密相联的语文学*活动。

  二、运用到位。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了和实践相联的语文学*方法,从中得到了锻炼,促进和帮助了对课文的学*。但是资料找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料。不用,会打击学*收集资料来帮助学*语文的积极性。用得不好,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朱老师把学生收集来的资料和现代的电教仪器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讲课的进度,适时的展示这些资料,帮助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想,收集资料的目的不单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让这些资料为我们的教学有效的服务。朱老师的`课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并对研究主题中运用资料的这一步完成地较为成功。那么我相信,学生对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积极性会更高,这一方面的能力也持续地得到他们自觉地锻炼。

  朱老师的课中还有很多亮点,如读写结合、情境表演……听了朱老师的课,真是受益非浅。他真是我们中老年教师中的楷模,是我学*的榜样。向他学*,向他致敬!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嘉宾们大家好!

  下面我对罗柱森老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罗柱森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对于这位老师来说是非常不简单的,相信罗柱森老师付出了不少汗水和时间。这节课的教学中,罗柱森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教学设计,合理妥当。

  罗柱森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柱森老师先抓住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爱,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毁得让人心碎”。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不仅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更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柱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柱森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播放影片引出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让学生带着痛惜、仇恨读好这段话,学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四、尊重学生的学*自*。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柱森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自*,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发展。

  五、运用电影画面创设情境,激**感。

  利用电影画面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柱森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电影画面,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利用展电影画面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真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由于我们还处于传统教育向新课程探索的转轨阶段,所以,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法过程中,柱森老师还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还有就是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对这节课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纠正。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3

  今天,我听了实验小学黄建国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纵观整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过渡自然、巧妙

  上课伊始,黄老师用充满磁性的声音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用一句“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北京城的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着,黄老师让孩子们在文中找出评论这次事件的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并重点品析“毁灭”和“不可估量”这两个词,从一上课,就把那种愤怒的种子悄悄地埋在孩子们的心里。

  二、课堂媒介的使用恰到好处

  黄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他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播放圆明园的视频,配上深情的解说,帮助孩子们充分地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我认为,课堂上,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才会激起孩子们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当同学们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这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起愤怒,燃起爱国之焰

  “爱之深,恨之切”,由于前面充分的学*与体验,为学*最后一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黄老师再一次播放视频,让孩子们看看当时的英法联军是怎样把圆明园毁灭的,进一步激起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愤怒与痛恨,和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无奈与痛心。看完视频,还马上让孩子们谈谈此时心中的感受,把愤怒之情推上高潮。这时的孩子们个个都心怀怒气,有很多的话想表达,这时,黄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面对着圆明园这些断壁残垣,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既激**感,又不忘落实写的训练。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语文课,课虽结束,但留给我很多很多的思考。在这节课中,我似乎随黄老师穿越时空,畅游于昔日辉煌的皇家禁地圆明园,又似乎一下子让我经历了圆明园毁灭的整个过程。这一前一后的强烈对比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强盛,才能够让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这沉重、屈辱的一笔永远成为历史。我走出教室,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不由在心里升腾,它化作一缕缕绵绵的思绪,飘向广阔、浩渺的历史时空……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4

  郑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是很成功的。我觉得它贴*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课堂上,老师常用“你的看法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如果在圆明园里漫步,你会是什么感觉?”“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等等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自*,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

  郑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学环节上设计得非常巧妙、新颖,多媒体运用得也非常恰当。她并不是按以往先讲“辉煌”再说“毁灭”的教学程序来走,而是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阅读课外书籍,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小景点的数量,使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真正价值。然后再以播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直接导入新课,使学生直面毁灭,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精神上的震撼,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悲痛、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接着在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阶梯式”的提问:“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之长,再让学生想象: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烧掉一个建筑只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在347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三天三夜会烧掉多少东西?这个部分,老师用自己充满感情的语言以及配合播放的无声录像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深深的撞击。当时的课堂可以说是鸦雀无声,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学*完“毁灭”,然后学*“辉煌”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指导学生一次次地朗读,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得以升华。

  在课堂总结的时候,面对出示才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画面,教师叙述了雨果的诗歌片段,然后问学生:“金碧辉煌的殿堂——”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时老师慢慢擦去了这部分的板书,接着随着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回答,一一把板书擦去,只留下一片空白。这样流动的板书,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更激起学生心中的愤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此时,再去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可谓是“水到渠自成”,把“语文”“人文”“训练”糅合得浑然一体。是一堂非常优秀的课!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刚才,我听了吴红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深有感触。吴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个人认为吴老师这堂课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教学中,吴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材选编的意图,完全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准确合理。

  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吴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受到圆明园被侵略者毁灭了,再引导理解重点词:抢、毁、烧、凡是、统统等词之后齐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接着,让学生观看毁灭的录象,把学生感知的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最强烈的震憾,迅速点燃他们心中对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表达出此时的心声,真切感人,易达到高潮,引起共鸣。最后通过朗读,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四、尊重学生的学*自*,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自*,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初读课文后的质疑问难,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观看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课件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来想象,自由表达出来。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发展。

  五、 运用CAL创设情境,激**感。

  利用CAL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吴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CAL,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利用CAL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真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由于我们都还处于传统教育向新课程探索的转轨阶段,所以,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法过程中,还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这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值得改进。

  总之,吴老师这堂课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教态自然、语言规范、板书工整、读说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个人认为是一堂较成功的课例。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怎样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语文的空间呢?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朱老师采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交流资料的形式进行教学,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方面,拓展学生语文学*的资源,开辟了语文学*的新课堂。

  一、准备充分。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搜集较多的资料。但是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在老师的布置下,学生完成的很好,准备的很充分。在教学课文第2、3、4自然段时,展出了“殿堂”、“亭台楼阁”、“山乡村野”、“买卖街”等许许多多课文中所讲到的圆明园里有的东西,可谓资料齐全。我想,做到这么充分,朱老师在课前肯定花了很多功夫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安排他们做好收集工作。那么,去收集资料的同学肯定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锻炼,体验了和生活紧密相联的语文学*活动。

  二、运用到位。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了和实践相联的语文学*方法,从中得到了锻炼,促进和帮助了对课文的学*。但是资料找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料。不用,会打击学*收集资料来帮助学*语文的积极性。用得不好,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朱老师把学生收集来的资料和现代的电教仪器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讲课的进度,适时的展示这些资料,帮助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想,收集资料的目的不单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让这些资料为我们的教学有效的服务。朱老师的课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并对研究主题中运用资料的这一步完成地较为成功。那么我相信,学生对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积极性会更高,这一方面的能力也持续地得到他们自觉地锻炼。

  朱老师的课中还有很多亮点,如读写结合、情境表演……听了朱老师的课,真是受益非浅。他真是我们中老年教师中的楷模,是我学*的榜样。向他学*,向他致敬!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菁华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

  【设计思路】

  一、主导思想

  已成废墟的圆明园依然屹立在那里,成为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这一切的一切,怎能是一个“情”字了得!激发学生情感,自得自悟。

  1、自主课前初现:

  提前让学生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生积极性较高,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等,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图片,通过交流,学生初步了解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对当年圆明园的美景产生由衷的赞叹。而对被烧后的圆明园,充满了愤怒,痛恨,惋惜之情。

  2、自主在课堂呈现:

  课堂基本模块是:

  自由读书时间──自由问答天地──自由创作空间组成。

  以翻开历史书籍为线索连贯全文。

  课堂的中心任务:以读促讲,将学生领入情境,激**感。

  3、自主在课后体现:

  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辩论题: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

  课堂按“自由读书时间──自由问答天地──自由创作空间”的线索统领全文。学*时采用倒序的手法,先用圆明园毁灭前后的鲜明对比,来触发学生的激

  ,在反复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种爱国的热情油然而生。再回到第一自然段,当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时,学生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读,说,写,此时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台。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能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

  ⑷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培养学生对美与丑的识辨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涵。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圆明园辉煌时和被毁时的图片制作成相关的课件,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

  翻开历史的长卷,*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历历在目。今天,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1860年,因为当时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在世界东方的*,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去欣赏这万园之园的精华吧!

  板书:

  圆明园。

  二、再现历史的美景,感悟交流体会

  自由读书时间:

  (大屏显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3、读后谈谈感受:

  分别请同学读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读后说感受。

  如果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说感受时,引导出“众星拱月”,课件展示,重点理解。

  如果同学读第三自然段,读后说感受。带领学生欣赏几处景色的图片,进入情境。书上还给我们举例介绍了著名的建筑物和风景区,我们用引读方式到课文中找一找。

  如果同学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感受。欣赏图片。

  请你随着这悠扬的古曲再读三四自然段,将你心中的感受一读为快。

  4、(出示全景图)就在这座历经六代皇帝花费了150年的时间修建的圆明园中,有风格别致,巧夺天工的民族建筑,有引人入胜的西洋景观,再加上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中外的史学家们给与他至高的荣誉,(出示每段中心句)指导学生朗读: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它的名字,(圆明园)

  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呼唤它的名字。(圆明园)

  三、面对现实的残酷,激发爱国情感

  老师引语:

  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后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写起来不容易,读起来让人心里也沉甸甸的。指导“毁”字的写法。轻轻读一读课题,加入你的理解再读课题。

  读了课题,进入“自由问答天地”。学生提出疑惑。

  让我们再一次把历史的长卷翻开,撕开那道在*人的心底里永远不可能愈合的伤疤。

  (看录象。)

  老师引语:

  此时此刻的圆明园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一样束手无策,被无情地践踏,掠夺,就让我们到这些充满着血雨腥风的文字当中去寻找这些强盗们罪恶的嘴脸吧!

  引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1、先分别请三位同学读课文,谈感受。老师分别适当点评。

  2、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时间,再请2位同学读课文谈感受。或请同座位一起读一读,读后谈谈感受。

  3、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划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残暴罪行的词语。还想读吗?

  5、此时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最精练的文字概括。

  6、一个人的愤怒代表不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亿万炎黄子孙的愤怒才能让我们看见几缕微弱的曙光。所有愤怒的同学们,把你的满腔怒火读出来吧。

  7、为什么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如入无人之境,为什么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可以任意的抢,砸,烧。这是引起我们愤怒的根源所在,请同学们课下阅读《*上下五千年》等相关史籍,相信你的感受会更加深刻的。

  四、痛定思痛,接受现实

  文章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意,告诉一个惨痛的历史事实,用您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揣磨,哪些词语最能触动你的心弦,自由读一读。

  学生说感受后,指导齐读。

  五、自由创作空间

  师引入:

  是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滚滚向前,永不停息。144年的风风雨雨都已过去,已成废墟的圆明园此刻依然屹立在那里,只留下民族的耻辱,那是一道至今让人隐隐作痛的伤痕。历史是残酷的,不回忆历史的残酷,又怎能来鞭策现实,不回忆历史的残酷,又怎能去展望美好的未来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在这荡气回肠,让人遐思万千的音乐声中,拿起笔来,表述你的心声吧!

  (配入《我的*心》歌曲。)

  大屏显示:

  自由创作空间:

  1、语句通顺。

  2、达真情实感。

  生自由创作,老师巡视鼓励。

  生交流感受。

  学生说到的精华可以写在黑板上,(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落后就要挨打等)学生想写什么都可以,最后齐读作为结束语。

  【课后反思】

  1、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课堂实现了情谊融融,书声朗朗的教学目的。“自由读书时间──自由问答天地──自由创作空间”环环相扣,课堂结构十分严谨。自由创作空间以作业纸的形式出现,其中有收集课外资料,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资料的能力。

  2、自由问答天地中,通过读书,解决了“谁要烧?怎样烧?”的问题,而学生随机问到的问题,应及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下五千年》。

  3、学*圆明园的辉煌这部分时,应注意出图的顺序最好与课文相符,这样无形当中学生又游览了一遍课文。

  4、对于课文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前预设,设计几种不同的思路,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构建话题,导入课文。

  1、在我们国家的广州市,刚刚举办了一场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你们知道吗?说说你的了解。我们的祖国国力日益强盛,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百五十年前,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屈辱的事情,美丽的东方园林被西方强盗毁于一旦。

  2、板书课题。强调“毁”写法。

  3、轮流读课文,检查预*,随时正音。

  二、细读课文,感悟“毁灭”。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作一作批注。

  生:默读,批注。交流。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3、这心情从何而来?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残暴而贪婪的,让我们带着愤恨读一读。

  5、圆明园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生:小声读。交流。

  6、圆明园的灰烬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探寻一下这座园林的瑰宝和精华。

  三、品读课文,领悟“精华”。

  1、默读课文,感受一下这曾经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哪些景观和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词句)

  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谁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字,指名读。

  课文中没有介绍到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重点介绍最让自己欣赏和惊叹的部分)

  3、真是巧夺天工,精美而宏伟的圆明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圆明园布局精妙,建筑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美景记在心里,我们一起回顾圆明园的美景和宏伟建筑。

  出示幻灯片,辅助背诵。

  5、欣赏了园林风光,我们再来看看园中丰富的收藏品。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中珍贵文物的收藏情况。

  谈谈体会。所以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诉了我们:(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不可估量”要强调什么?齐读。

  7、(出示圆明园的废墟画面)就在这残垣断壁面前,想象着我们刚刚漫游的圆明园的景象,同学们,你又什么话想说呢?

  四、也许,圆明园的废墟会提醒我们,不忘国耻,永远要记住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幻灯片、《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们都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是,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点起熊熊大火毁灭了闻名遐迩的圆明园,今天,让我们一起学*《圆明园的毁灭》,弄明白人们为什么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打开书。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第二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理解众星拱月

  A、从字面上来理解,什么叫众星拱月?

  (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B、再读课文,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什么?“星”指的是什么?

  C、那“众星拱月”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D、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得多美呀!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3)、这么美的圆明园,还不能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吗?

  过渡语:还有那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学*第三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找一找这段中一共用了几个"有"字?把它圈起来

  (4)、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圆明园中有什么

  (5)、想看看这个园林吗?

  (6)、看图片

  (7)、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圆明园中仅仅只有这几个有吗?(不是)

  (8)、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9)、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过渡语:还有哪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瑰宝、是精华呢?

  3、学*第四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 从先秦至清代,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一算,在2400年这段历史,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哪能一年就出一件呀,所以说,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胜数)

  (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3)、出示图片 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

  (4)、此时,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用怎样的词来形容?(珍贵、昂贵、价值连城......)

  (5)、难怪课文中称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人,你的心中应该感到怎样呢?(骄傲、自豪)

  (6)、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

  (7)、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

  这座闻名遐迩、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一起看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4、学*第五小节

  (1)、 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

  (2)、谁来读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3)、老师如果这样写这段话,你看好不好?为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不好,因为书中的内容写出了侵略者的野蛮)

  (4)、请同学们默读书上这段话,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

  ( 闯、掠、毁、烧)

  (5)、 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

  (6)、 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

  (7)、(放录像)

  (8)、 谁来告诉大家,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这把火烧毁了*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这把火烧毁了我去游圆明园的梦想。

  这把火烧毁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这把火烧毁了*人心中的天堂啊。

  这把火烧毁了*人的自豪和骄傲。

  (9)、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10)、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过渡语: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请同学们到课文里去找。

  5、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不可估量)

  (3)、理解“不可估量”

  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4)、再重读第一自然段,'不可估量'要强调加强语气。(并从中体会出圆明园的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

  (5)、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6)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痛恨英法联军

  6、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7、这篇课文的构思颇具匠心,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英法联军把这么美的圆明园毁灭了,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8、结语:圆明园的毁灭,是**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我们学*这课,不是为报仇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爱)  众星捧月

  瑰宝、精华  风格各异

  (恨)  珍贵的文物

  化为灰烬    掠 毁 烧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图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中学*知识,并且提高阅读能力和自读理解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PPT展示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利用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学简明文段,重点文段则加以细致的讲解。运用详略得当的手法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问题铺垫和拓展学*的方法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且激发他们的奋斗志气,建立起健康良好的思想理念。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文章中的重难点地方和圆明园的景观描写,想象当年圆明园的雄伟壮观之景。

  2。对圆明园毁灭的前后描写的认识,认清当时国情,并且使学生永记国耻。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对圆明园景观的想象;把学生、老师和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缘由和教训的见解融于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思路:

  通过多媒体展示新旧圆明园的景观,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抓住圆明园的壮丽景色和圆明园的毁灭这两大重点进行教学。在第一个重难点主要突出圆明园的建筑宏伟的特点,历史文物就用简练的话语和多媒体播放简要教学。第二个重难点则是利用多媒体和上下文的鲜明对比突出圆明园的毁灭。而且通过视频和学生的自我发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个历史重要事件,点明文章的中心意思,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历史认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包括图片、视频、PPT等)

  2。为每个学生准备1-2张小纸条

  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带出主题。全班朗读课文

  在上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圆明园和现今珠海的圆明新园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且老师从中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 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票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老师展示多媒体)

  师: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在图片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吗?

  生1:很多漂亮的`建筑物。

  生2:有山,有水,有房子,都非常的优美。

  生3:有的建筑物是很破烂陈旧的,场面很混乱。…………

  师:那么为什么这些图片会有差别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破烂的景观的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第22课《圆明园的毁灭》。大家齐声朗读一遍课文。

  2.通过词组和造句学*生字词

  老师通过PPT的展示,让同学们学*生字词,并且通过文章组成词语和造句巩固和拓展。

  3。略读首段,引出下文

  老师通过本段的重点词“不可估量的损失”来引导学生阅读下文。

  4。利用重点词学*第二段

  (老师让学生齐读第二段并且让学生划出本段的两个重点成语)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通过播放PPT,让学生了解圆明园以前的布局图。并且利用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出圆明园的布局是“众星拱月”,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和老师的形象讲解,让学生明白词语的空间含义。从而也突出文章另一个重点词“举世闻名”。

  5.结合多媒体,细讲第三段

  师:现在老师请第X小组的同学起立为全班朗读一下课文,每位同学朗读一句,而其它同学就仔细听,然后找出圆明园有哪些建筑物,而各个建筑物又有哪些特点,老师等下请同学来回答。

  生:开始朗读第三段。

  师: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在第三段你们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生:殿堂、亭台楼阁……

  (老师也在用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与学生想结合)

  师:通过建筑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文段总分为两大部分,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吗?

  生: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

  师:那么我们现在开始一起朗诵第一部分的文段,并且用笔划出其中建筑物的特点。

  (老师带读)

  师:圆明园的景观这么多,而这可以体现出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圆明园的大;景观优美;我想去参观圆明园……

  师:园中除了有这么美丽的民族建筑,还有什么呢?

  生:西洋景观。

  师:现在老师请全班的女同学齐声为我们朗读描写西洋景观的句子……

  (老师展示PPT)

  师:通过学*第三段,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是一个结合中外文化的大宝园。那么,我们可以用第一段的哪个成语来概括呢?

  生:举世闻名

  师:那么我们现在再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并且一边根据文章的内容想象当中的美丽景观。

  6、概括略读第四段

  (1)请全体男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让学生们找出这段中最重要的一个句子,并且将句子齐读出来。

  (2)结合找出的句子,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明白过渡句的句型特点与作用。

  (3)展示PPT,给学生们看一些有关历史文物的图片,让学生利用图文相结合的学*方法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情感认识。

  7。活跃气氛,通过讨论学*第五段

  师:通过前几段的学*,我们知道圆明园真的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为什么它会被烧毁呢?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朗读最后一段。

  师:有同学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吗?

  生:给英、法联军烧毁……给大火烧了三天……

  师:那在当时,联军是怎样拿走圆明园的东西的?

  生:凡是能拿走的东西…………任意破坏、毁掉。

  师:当他们把东西拿走以后,他们做了一件什么最不可原谅的事

  情呢?

  生:10月18日…………笼罩整个北京城。

  (老师展示PPT和播放视频)

  师:面对外国的侵略者做了如此可恨的行为,我们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又有什么话想说呢?现在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小纸条,大家把心里想说的都写在纸上。等下老师请你们上讲台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

  生:……

  8、学*拓展,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说的话都发自内心,从你们的小纸条上,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对圆明园遭到毁灭的惋惜,对侵略者这种无耻的行为感到痛恨。现在,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既然我们都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不对的,那么为什么当时我们的祖先没有阻止他们呢?

  生:当时国家落后,没有强大力量和敌人对抗…………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对,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们,应该通过学*这篇文章,而怎样做好,以免犯同样的错误呢?

  生:好好学*,认真读书………………

  师:我们的同学们都是好孩子。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将来都能做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再被外国人欺负!

  9。回归起点,总结全文

  师:通过对整篇课文的学*,相信同学们都可以解答老师在课堂

  开始问你们的问题。借此文章,我们不仅了解旧时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景观,而且学*了不少人生哲理,也为我们以后的努力奋斗定下目标。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吸取教训,认真读书,好好学*。将来为保卫祖国出一份力量。

  10。作业

  a。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建造圆明新园,主要目的是什么?

  b。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板书:

  21。 圆明园的毁灭

  →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建筑宏伟 → 不可估量的损失

  →博物馆、艺术馆

  ↓

  勿忘国耻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

  《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教学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圆明园的毁灭的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录像(或幻灯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无能。)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③练*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让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练*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5.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教学准备:

  网络环境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略)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弄清段落段意,了解课文重点。上网收集资料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课文二、三段;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导语:(略)。

  2、揭题齐读课题。

  3、复*结、学生质疑。(出示网上论坛中学生讨论的相关内容。)

  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②课文中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出示学生在BBS上的讨论、留言)

  [归纳学生问题: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⒉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⒊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分组考查明确目的。

  1、分组:(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园林艺术

  历史文物

  园林毁灭

  2、明确各考查小组的任务。[园林艺术:园林布局、景色特点。历史文物:文物种类及其价值。园林毁灭:毁灭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3、制作简报步骤。(略)

  三、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工协作根据不同任务学*不同内容。]

  四、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示讲解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三、五自然段。]

  [扶、放结合体现学生自主性。]

  ㈠学*第二自然段。

  1、介绍园林概况。(电脑演示)

  2、[扶]理解课文内容。⑴学生自读课文。⑵结合电脑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㈡学*第三自然段。

  1、介绍园林景观。(电脑演示)

  2、组长主持:游览圆明园后你有什么感受?(其它组学生谈感受。)

  3、[放]互问互答理解课文内容。(其它组学生提问由园林艺术考察小组进行解答。)

  [预设问题:⑴圆明园中有哪些景物?⑵圆明园内的建筑有什么特点?⑶为什么说买卖街和山乡村野都是象征的景物?⑷*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有什么特点?]

  4、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⑴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文中描写园林景观的优美语句读一读,说说它美在什么地方。

  ⑵品读:圆明园中山乡村野。

  A、指名读。美在什么地方?B、这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具体说一说。怎样朗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C、自由读。D、指名读。

  ⑶品读: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名读。B、理解饱缆流连的含义。C、指导:在园内游览景色众多看不够也不想走,应该用依依不舍、缓慢的语调来朗读。D、自由读、指名读。

  ⑷导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读导语部分学生跟读。)

  5、小结。(揭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读、演、讲结合体现主导、主体作用。]

  ㈠学*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用笔勾出重点词句理解。2、理解重点词句。[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说明文物种类很多。上自下至说明时间长。(20xx千多年)]

  3、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这些文物还能遗留下来,说明园内文物怎样?(珍贵价值高。)4、学生汇报考察结果。(电脑演示)

  5、小结。[揭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㈡第五自然段。(园林毁灭)

  1、演示汇报。(电脑)

  2、组员补充。

  3、自读课文。思考:英法联军采取了什么野蛮手段来毁灭圆明园?

  4、出示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闯进、统统、凡是、毁掉、实在。]

  5、看视频。

  6、写作训练。(谈感受)(电脑输入)

  7、小结。

  五、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菁华6篇)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

  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他们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上并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农夫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我还感到了当时清*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最大博物馆、艺术馆。散文吧原,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西洋楼的一些断壁残骸,只有几根残留的石柱,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仿佛在哭泣着向我们诉说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们时的情形;地上的野草左右摇摆,好像在哀叹,哀叹这座园林的毁灭。想到这情景,我的心中不由得燃烧的满腔怒火。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2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很有感触。

  我国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仿佛游览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典型的*建筑风格让它成为伟大的纪念物,却不能让它逃过磨难,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被眼前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吸引,开始了他们疯狂的抢掠,每个人装进口袋的`都是稀世珍宝,他们把圆明园弄得一片狼籍,不仅如此,联军还派了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消失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掷地有声的说。是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我国的圆明园会被毁灭呢?那是因为那时的清朝*太无能了,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心中没有他人才会导致我国的圆明园被毁灭,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天天向上,虽然我们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但我们可以为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而读书,为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而读书,长大以后用我们的双手去改造、去创造我们的新*。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那是我们*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惋惜之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人不敢去制止呢?思考再三,当时的清*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

  这一周,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读完课文后,我感到万分悲愤,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曾被誉为“万园之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圆明园还收藏着大量的文学艺术、古物字画等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了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凡是能拿走的都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只留下几根残柱,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的大火虽早已熄灭,但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却不能忘记这段耻辱史,不能忘记那些恶狼般的强盗行径,还记得吗?那年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卖过圆明园十二生肖喷水池的铜牛头、铜虎头和铜猴头,那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国宝,如今却用高价买回来,这怎么不叫每个*人痛恨呢?

  我们青少年,是21世纪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和寄托,我们要铭记这用血和泪换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万众一心,团结创新,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只有国家强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扩更美好的明天,在历史的回望中展望历史的前路,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这一周,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读完课文后,我感到万分悲愤,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曾被誉为“万园之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圆明园还收藏着大量的文学艺术、古物字画等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了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凡是能拿走的都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只留下几根残柱,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的大火虽早已熄灭,但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却不能忘记这段耻辱史,不能忘记那些恶狼般的强盗行径,还记得吗?那年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卖过圆明园十二生肖喷水池的`铜牛头、铜虎头和铜猴头,那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国宝,如今却用高价买回来,这怎么不叫每个*人痛恨呢?

  我们青少年,是21世纪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和寄托,我们要铭记这用血和泪换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万众一心,团结创新,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只有国家强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5

  这一周,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读完课文后,我感到万分悲愤,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曾被誉为“万园之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圆明园还收藏着大量的文学艺术、古物字画等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了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凡是能拿走的都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只留下几根残柱,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的大火虽早已熄灭,但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却不能忘记这段耻辱史,不能忘记那些恶狼般的强盗行径,还记得吗?那年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卖过圆明园十二生肖喷水池的铜牛头、铜虎头和铜猴头,那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国宝,如今却用高价买回来,这怎么不叫每个*人痛恨呢?

  我们青少年,是21世纪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和寄托,我们要铭记这用血和泪换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万众一心,团结创新,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只有国家强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敢都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浓缩了*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建成。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此刻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这帮可恶的强盗在*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闻名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经烧毁的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礼貌。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读了这篇课文,去年爸爸妈妈领我去圆明园的情景又浮此刻我的眼前:残留的石柱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仿佛在哭泣着、诉说则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们时的情形;地上的野草随着凉嗖嗖的风左右摆动,好像在哀叹,哀叹这样一座精美壮观的园林的毁灭。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要想是我国不落后,不贫穷我们就要努力学*、奋发图强。用我们的智慧去学*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创造最美的文化艺术,去建设最富强、最完美的祖国!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7)

——《圆明园的毁灭》最新说课稿范文五份

  《圆明园的毁灭》最新说课稿 1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残垣断壁、一片灰烬。

  本文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这篇课文流露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仇恨。根据本教材的育人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学*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本课生字词,练*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

  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

  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学生练*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5、教具准备:

  影仪、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说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方法。

  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

  《圆明园的毁灭》最新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浅*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课前的预*,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

  三、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以读促进,激**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

  根据我们学校的“六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预*汇报

  2.掲题引读小组合作

  3.成果交流精讲点拨

  4.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5.个性练*反思矫正

  《圆明园的毁灭》最新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捧读这篇教材,我有一份压抑不住的激动。文章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以及被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更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是啊,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历史教训,更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诵读此文时,心情是沉痛的,是愤概的!而文章那精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那一连串的形容词和动词,更激起我内心的冲动!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并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则在于:文章题目明明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为什么通篇竟花大笔墨来写它昔日的辉煌呢?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在文章的教法和学法上,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并受到深深的感染呢?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诵读感悟法。让孩子们大声诵、小组诵、配合诵,达到能感受文章思想的程度。于永正老师也说嘛:“文章读好了,主题思想跑不了”。其次,我也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孩子们共同分析、交流、讨论重点句段,这样,孩子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表现。同时,我还采用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通过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让孩子得到直观感受。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辅以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在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吧。这个步骤,我将分为四步:激情导入、初读感情、深入体会、感情升华。

  (一)激情引入:

  同学们,当***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而欢呼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走进这段历史。

  (二)、初读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自主性实践,老师不应越祖代袍,不应以过多的分析代替孩子们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决定放手让孩子们首先阅读,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段落,也可以前后桌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进行多形式读,整体感知,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三)、深入体会

  首先我将领着孩子们对圆明园进行参观。首先利用图片,让孩子们直观了解它“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景观,并配合课文进行朗读: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使他们在读中学*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看着电视的图片,听着老师的解说、配上轻柔的音乐,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相信此时此刻的学生已完全置于人间仙景般的世外桃源之中了……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老师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 “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无限憎恨之情。

  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想象此刻的课堂,学生的情绪会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师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同时这一环节也解决了文章的难点:学生可以了解为什么文章要花大笔墨来写圆明园的辉煌了。

  然而这还不是老师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在第四步:感情升华。

  (四)、感情升华

  我出示两个小材料:一个是当时清**在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时在做什么?他无计可施,只能仓皇而逃;二是更有甚者,军阀联军内战时,竟再一次洗劫圆明园!同学们,此时你们心目中的圆明园又是什么形象?经过交流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给我们的,是一种痛,但痛定思痛,我们更重视它的警示作用,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更激起我们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一步使学生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扩大了视野,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文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本文关键词是“毁灭”。我以圆明园毁灭前后的惨象对比,来激发学生的痛惜、愤怒之情。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为什么会毁灭?面对被毁灭的圆明园你有何感想?这些问题贯穿全文,大大的问号正好启发了学生的多向思考。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既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但是,设想付诸实施,课堂是生成的,由于本人水*有限,经验不足,这节课的设想还有许多的不足,也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出意见。我的说课就到这儿。谢谢!

  《圆明园的毁灭》最新说课稿 4

  一、解读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选自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第七组的21课,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中国*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精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以及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毁,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是: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难点是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并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二、目标制定: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文中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也比较多,因此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课标要求五年级的学生要具有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鉴于此,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搜集、向别人请教等等的方式获取大量有关圆明园毁灭的史料。上课时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因此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爱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认识了6

  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殿堂、损失、销毁等词语。

  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①以读激情,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②通过查阅圆明园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 第二课时:

  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辅以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在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

  四、教法

  根据本课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朗读法、情境法、拓展法这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朗读法

  课标十分强调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以读悟情"贯彻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境法

  多媒体集文字、声像于一身,它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圆明园如梦幻般的境界里,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播放影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激发学生的爱憎之情。

  拓展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圆明园为何毁灭以及面对这一现实说出你内心的感受。

  五、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方法会令学生终生受益。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方法:

  1、品词读句,锤炼语言。

  2、熟读成诵,体会感情。

  3、自主探究,合作学*。

  六、教学程序:

  (一)质疑激情

  通过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出课题"圆明园的毁灭",在学生齐读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课题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围绕这一毁灭你会提哪些问题?"然后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导读课文。这样,有利于体现"学由疑开始",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品读悟情

  今天,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此,我充分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并理解"众星拱月"这个词语,在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理解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为了突出这些景观各自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练*朗读,使他们在读中学*表达。在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再映出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配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这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默读并画出关键词来说明文物多,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式的学*模式。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我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凡是、统统、任意"去体会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学*了课文内容后再通过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同时让学生说说观看影片后的感受,在学生说完感受后,我让学生带着这份感情再一次走进文本,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的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

  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理解"不可估量"这个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拓展延伸

  1、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通过这一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点:我先安排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再回答,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地学*,合作地学*,探究地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合作精神。

  2、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让学生面对这一让人心痛的图片,说说此时心中的感受,然后写下来,有机地把听说读写穿插在其中。

  《圆明园的毁灭》最新说课稿 5

  一 、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

  二、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是很长,但是这篇课文涵盖的语文的知识点的训练却是包罗万象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把课文学透,领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我把课文分成三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练*朗读课文,初步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第二课时通过学*第二、三、四自然段来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第三课时是通过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说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说说我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五、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这里我就针对我设计的第二课时说一说。

  (一)、说学*要求

  知识点:

  1、理解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4、课后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难点:句子训练,感悟辉煌。

  拓展点:

  1、用“有……也有……;有……也有……”的句式训练说话。

  2、学*用一句话概括圆明园的特点,并用具体语句说一说。

  (这样设计,凸显教学训练的重点,合理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二)、说教学环节

  1、说导入:引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物质财富,也为祖国各地的城市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多媒体出示北京故宫等各地景点图片),真是举不胜举。今天,老师还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那就是圆明园。(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情境激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学*意境。)

  2、说学*内容

  (1)、通过学*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布置格局、建筑特点、收藏的珍贵文物,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随机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昔日的景观。心理实验证明: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文字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得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再进行想像说话,使全体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理解重点词语:通过课件图片的出示,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义,感悟辉煌。

  (3)、句式训练:街道上开着一家一家的店铺,有( ),也有( );有( )也有( )。以此启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说话。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就是要凸显语言文字的训练。

  (4)、拓展:请学生先用一个词语来补充下面的句子,并用具体的语句说一说。

  出示课件: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拓展说话,并启发学生用“我来读”或“我来说”为开头回答。)

  3、说小结:圆明园中,有这么多的宏伟建筑,有这么多的中外名胜,有这么多的历史文物,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辉煌)是呀!当时的圆明园是多么地辉煌!

  4、说板书设计

  圆明园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殿堂 亭台楼阁

  “买卖街” 山乡村野

  辉煌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这样的板书设计,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说明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以上是我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所作的教学设计,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等的学*氛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鼓励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