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

首页 / 试题 / | 2022-11-07 00:00:00 试题,古诗词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1

  1.( )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4.(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5.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2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 )马上催。

  ——王瀚《凉州词二首》

  2.(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独坐幽篁里,弹( )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答案:

  洛阳

  渭城

  青海

  姑苏

  西湖

  阳关

  琵琶

  羌笛

  琴

  箫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3

  1.(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3.( )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东风不与( )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1)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1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2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古诗赏析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 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 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 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3

  原文: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①壬申:公元1812年,嘉庆十七年。这段话是词的序言。 ②“天风”数句:谓作者出生于山清水丽的杭州。③“曾是”句:谓作者从小随父居北京。东华,谓东华门,地*清代内阁。 ④屠狗功名:谓功名鄙贱,不值一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樊哙屠狗为业,《后汉书》亦载中兴二十八将中有屠狗者。 ⑤雕龙文卷:指寻章摘句,写作诗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驺奭“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齐人曰:谈天衍,雕龙奭。”⑥乡亲苏小:用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钱塘苏小是乡亲”句。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貌绝世,倾动一时。西湖有苏小小墓。 ⑦罗袜音尘: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句意,代指苏小等美人。 ⑧“渺渺”句:《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赏析:

  1802年(嘉庆八年)龚自珍十二岁时随父龚丽正入京,居于横街全浙新馆。十年后,他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旋即侍父南下就徽州知府之任。四月,龚自珍陪同母亲到苏州看望外祖父段玉裁,并在舅家与表妹段美贞结为伉俪。是夏,携新婚夫人返杭州,泛舟西湖时,念及十年契阔,乃作此《湘月》词抒怀。

  词开篇由出身说起。生于杭州,本*凡事,但偏说自己如著名的“飞来峰”一般,是“天风”将我“吹堕”在此“清丽”的“湖山”之间的。气派之大、构想之奇,令人击节,而一种独往独来、风发踔厉的姿态也栩栩然纸间,为全篇树立了奇气奔涌的基调。接下来回首往事,照应词序“予别杭州十年矣”,词意又紧承“果然”而来。然而十年京华,一事无成,即或鄙贱的“屠狗功名”与空洞的“雕龙文卷”也还未入手,那种惘然之感正如眼前西湖的.烟波一般“苍茫无际”。那么自己的行藏则将不止为英豪所不齿,就是那苏小一流美人不也会嘲笑自己的“非计”么。此数句诚然是自嘲,但感喟深沉,杂以绮艳,给人磅礴流丽的魅力感。

  过片承首句“湖山”而来,掉转抒情之笔来写泛舟西湖所见之景,在写景中,又穿插着词人“清愁”、“销魂”的主体感受。王兆鹏先生分析道:“这种跳跃跌宕的章法又是与主体勃郁不*之气相联系的。词人本不是心*气和地来观赏湖山景色,而是借游湖来排遗胸中的不*与愤懑。明乎此,才能体察到开篇“天风吹我”的突兀之句原是主体心灵深处如潮怒气的排戛激荡。”这种体味是细微而准确的。事实上,下片也仅有“斜阳”、“香草”两处意象是眼前所见,其余如“罗袜音尘”、“渺渺予怀”、“箫”、“剑”等无不是心灵化了的“如潮怒气”的衍射。特别其中第一次出现了“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的对举性质的这组意象,为龚自珍一生的诗词创作奠定了指向性的基础。清初词坛大家陈维崧在《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中已有“禅榻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场”之句,为龚自珍所本,而龚自珍又益以“怨”、“狂”二字,更加丰富了“箫”与“剑”的内蕴层次,从而形成了属于“龚氏”的独特的销魂之味。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2)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 (菁华3篇)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1

  【原文】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传: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江山:国家。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2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鉴赏: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 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 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 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 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的自然景象相呼 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问题:

  (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 的山峰、*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3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鉴赏】

  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漏声漫长。同时,这句诗里还着意指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就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篇终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3)

——古诗词鉴赏答案合集五篇

  古诗词鉴赏答案 1

  观沧海

  [东汉末年]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场面。

  在这水波摇荡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3.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天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4.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表现的场景。请你谈谈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这四句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这样壮丽的诗境来自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5.分析《观沧海》中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这样壮丽的诗境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古诗词鉴赏答案 2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友人出塞①吴伟业

  其一

  鱼海②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劝君休望零支塞,木叶山头是故乡。

  其二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注:①友人因罪流放宁古塔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辞官归乡不久的诗人,在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②鱼海:即“捕鱼儿海”,远在塞北内蒙古之境。

  (1)零支塞是友人出关必经的边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当友人离去途经此地时,诗人本该劝他“回望”故乡,却不合情理地劝他“休望”,为什么?(4分)

  (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主要不同?请简析之。(4分)

  答案

  (1)①背井离乡的人途中的回望,只会徒增几分乡关日远、一去难返的哀慨和绝望。诗人的劝慰,正是深切地把握了友人出塞时的凄绝心态。(2分)②反常的劝慰,使思乡之情流徙之苦倍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2分)(意思对即可)

  (2)①第一首诗运用想象手法,悬拟友人出塞途中的凄凉景象,表现友人肠断天涯之伤。(2分)②第二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在风雪肆虐的黑水与亭草渡船的江南的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流徙生涯的牵挂与担忧。(2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古诗词鉴赏答案 3

  诗歌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景图,体现出秋天不同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9.作者用了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等意象(景物)(1分)来表现传统秋意冷寂、凄清、萧瑟的一面(1分);结尾又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意象(景物),(1分)展现了秋天明朗、绚丽、多彩的一面(1分)。

  古诗词鉴赏答案 4

  怀金陵

  张耒

  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注:①张耒,北宋淮阴人,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受牵连数遭贬谪。

  ②变:曼色,染色。

  (1)诗中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诗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全诗紧扣诗题中“怀”字用墨,请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1)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烂漫之游的怀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隐寓对宦途的心灰心冷。(原则上每点1分。实际评卷可适度放宽,答“怀念”或“向往”2分,第三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主人公沉醉于金陵美景,(1分)任随孤舟荡漾,卧听雨打芰荷。(1分)刻画了一位放

  浪、潇洒而又孤独、落寞的主人公形象。(2分)(主人公心境1分,具体情景分析1分,形象概括两个侧面各1分;意思对即可。)

  (3)首句以忆游起,点“怀”;次句转写北归境况,侧面写“怀”之深切;三、四两句实写烂漫之游,与首句呼应,突出“怀”之真切。(每旬1分,意思对即可)

  古诗词鉴赏答案 5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3分)

  (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1)特点是春寒料峭,阴晴不定(1分)。颔联写春天细雨湿衣,写出了寒冷(1分),颈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体现阴晴不定的特点(1分)。

  (2)视听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想象或虚写亦可)的表现手法。情感:依依惜别之情(1分)和对朋友的牵挂(1分)。

  (3)尾联体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官场失意的情怀(1分)。诗人借朋友传话给湖南相识的的人,自己青袍今已误儒生,仅仅做一员小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2分)。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4)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12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5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释

  ⑴满江红: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韵,后片十句五*韵。[3]

  ⑵溪山:辛弃疾的溪山情节。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事实上,辛弃疾“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弃疾“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这是“溪山”隐逸情结产生的真正原因。怪:惊异,骇疑。而之所以如此,隐含有时光迅速,不觉间已是旧相识了的感叹意味。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双。屐(jī击):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⑷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四十,套用此语自叹。

  ⑸“吴楚”两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大地分裂为二。坼(chè彻):裂开。

  ⑹“英雄”两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⑺“被西风”两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

  ⑻“楼观”两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旌旗:战旗。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

  ⑼“叹人生”两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楼观才**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释

  ⑴满江红: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韵,后片十句五*韵。[3]

  ⑵溪山:辛弃疾的溪山情节。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事实上,辛弃疾“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弃疾“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这是“溪山”隐逸情结产生的真正原因。怪:惊异,骇疑。而之所以如此,隐含有时光迅速,不觉间已是旧相识了的感叹意味。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双。屐(jī击):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⑷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四十,套用此语自叹。

  ⑸“吴楚”两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大地分裂为二。坼(chè彻):裂开。

  ⑹“英雄”两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⑺“被西风”两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

  ⑻“楼观”两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旌旗:战旗。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

  ⑼“叹人生”两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楼观才**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译文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

  浦:水滨。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长(zhǎng)亚门:长得靠*门楣。

  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要:通“邀”。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重云:重重云层。

  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恶(wù):猛,厉害。

  禁(jīn)持:“禁”通“今”,摆布。

  赏析:

  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过年是*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家往往是*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除夕前五日,白石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妙。“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石塘,苏州之小长桥所在。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歇拍展开水面。头指船头。恶者,甚辞,猛也、厉害也。禁持,摆布也,禁,念阴*。都是宋人口语。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飞之雁,岂是重云所可遮拦?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此指河水。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淡语写想法的浓情。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1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5)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

  译文

  昔者烈士击玉壶而悲歌,以倾吐吐心之踌躇,而惜其暮年将至。而今我三杯老酒下肚,拔剑对舞秋月,硕慨高咏,想起今后的日子,不觉使人涕泪滂沱!想当年初接诏书之时,侍宴宫中,御筵上举杯朝贺,颂扬万乘之主,九重之内,嘲弄王公权贵于赤墀之上。朝见天子曾屡换飞龙之马,手中挥舞着御赐珊瑚玉鞭。我像东方朔一样,好像是天上的'谪仙下凡,大隐于朝堂之内,而世人不识。我又像西施一样笑颦皆宜,大得君王恩宠。而丑女们却东施效颦,愈学愈丑。当是之时,我的得意和高兴,而今日却不同了。君王虽仍爱蛾眉之好,但无奈宫中妒女谗毁。我即使是西施一般的美人,也无法在宫中立足了。

  注释

  ⑴玉壶吟:李白自创歌行。据《世说新语·豪爽》记载:东晋王处仲酒后常吟唱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面唱,一面用如意(古代供玩赏的一种器物)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玉壶吟》即以此为题。

  ⑵烈士,壮士。

  ⑶壮心:雄心。暮年:垂暮之年,即老年。

  ⑷涕:眼泪。泗:鼻涕。涟:流不断。两句意为:酒后在秋月下拔剑起舞;忽然内心愤慨,高歌泪下。

  ⑸凤凰诏:据《十六国春秋》记载:后赵武帝石虎下诏时,坐在高台上,让木制的凤凰衔着诏书往下飞。后称皇帝的诏书为凤诏。紫泥:甘肃武都县的一种紫色泥,性粘,古时用以封诏书。谒(yè):朝见。称觞(shāng):举杯。御筵:皇帝设的宴*。两句意为:当初我奉诏入京朝见皇帝,登御宴举杯畅饮。

  ⑹揄(yú)扬:赞扬。九重: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万乘(shèng)主:这里指唐玄宗。

  ⑺谑(xuè)浪:戏谑不敬。赤墀(chí):皇宫中红色的台阶。青琐:刻有连琐花纹并涂以青色的宫门。赤墀、青琐,指宫廷。贤:指皇帝左右的大臣。

  ⑻朝天:朝见皇帝。飞龙马:古时皇帝有六个马厩,其中飞龙厩所养的都是上等好马。这里泛指宫中的良马。敕(chì):皇帝的诏书。敕赐:皇帝的赏赐。珊瑚白玉鞭:用珊瑚、白玉装饰的马鞭。这里泛指华贵的马鞭。两句意为:上朝时经常换乘皇家马厩中的飞龙名马,手拿着皇帝赏赐的名贵马鞭。

  ⑼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为人诙谐滑稽,善辞赋。后来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他曾说:“古人隐居于深山,我却认为宫殿中也可以隐居。”这里是以东方朔自喻。

  ⑽大隐:旧时指隐居于朝廷。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金门:又名金马门,汉代宫门名。这里指朝廷。谪仙:下凡的神仙。李白友人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李白很喜欢这个称呼,常用以自称。

  ⑾嚬:通“颦”。这两句是用丑女效颦的典故来揭露当时权贵庸碌无能而又装腔作势的丑态。

  ⑿蛾眉:古时称美女。这里是作者自比。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朱谏曰:“按《玉壶吟》者,以篇首二字以为题,白所自为之辞也。是供奉之时,被力士、贵记谗间,将求还山之日欤?”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全诗充满着郁勃不*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共四句,主要写愤激的外在表现。开头两句居高临下,入手擒题,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他壮怀激烈,孤愤难*,像东晋王敦那样,敲击玉壶,诵吟曹操的名篇《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壮心”、“暮年”三个词都从曹诗中来,说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这一点正与曹操相同。但他想到,曹操一生毕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至今未展素志,不觉悲从中来,愤气郁结。三杯浊酒,已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吟咏,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忽然”两字把诗人心头不可自已的愤激之情写得十分传神。四句一气倾泻,至此已是盛极难继。兵家有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这四句正面书愤,可说是“以正合”,下面别开一途,以流转之势写往事回忆,可说是“以奇胜”。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两句,如异峰突起,境界顿变。诗人一扫悲愤抑郁之气,而极写当初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可施展抱负,因此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输写忠才。“揄扬”两句具体描写了他在朝廷上的作为。前一句说的是“尊主”,是赞颂皇帝,后一句说的是“卑臣”,是嘲弄权贵。“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形象地写出了他受皇帝宠信的不同寻常。“飞龙马”是皇宫内六厩之一飞龙厩中的宝马。唐制:学士初入,例借飞龙马。但“数换飞龙马”,又赐珊瑚“白玉鞭”,则是超出常例的。以上六句字字从得意处着笔。“凤凰”两句写*步青云,“揄扬”两句写宏图初展,“朝天”两句写备受宠渥。得意之态,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人骋足笔力,极写昔日的腾踔飞扬,正是为了衬托时下的冷落可悲,故以下便作跌势。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被汉武帝视作滑稽弄臣,内心很苦闷,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后人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之语。李白引东方朔以自喻,又以谪仙自命,实是出于无奈。从无限得意,到大隐金门,这骤然突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世人不识”两句,郁郁之气,寄于言外,与开头四句的悲愤情状遥相接应。以上八句为第二段,通过正反相照,诗人暗示了在京横遭毁诬、备受打击的不幸。忠愤节气,负而未伸,这也许就是诗人所以要击壶舞剑、高咏涕涟的原因。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西施”两句是说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裕如,或笑或颦而处之皆宜,这种态度别人效之不得。辞气之间,隐隐流露出傲岸自信的个性特征。当然,诗人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能施展宏图,因而对朝廷中那些妒贤害能之辈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这两句话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有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的意思,蕴藉含蓄,寄慨遥深。

  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说:“气本尚壮,亦忌锐逸。”(《谈艺录》)书愤之作如果一味逞雄使气,像灌夫骂座一般,便会流于粗野褊急一路。李白这首诗豪气纵横而不失之粗野,悲愤难*而不流于褊急。开头四句入手紧,起势高,抒写胸中愤激之状而不作悲酸语,故壮浪恣纵,如高山瀑流,奔泻而出,至第四句顿笔收住,如截奔马,文气陡然腾跃而起。第五句以“初”字回旋兜转,笔饱墨酣,以昂扬的格调极写得意,方以为有风云际会、鱼水顾合之美,笔势又急转直下,用“大隐金门”等语暗写遭谗之意。最后以蛾眉见妒作结,点明进谗之人,方恃宠贵盛,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之何。诗笔擒纵结合,亦放亦收,波澜起伏,变化入神,文气浑灏流转,首尾呼应。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做到“气如良驷,驰而不轶”(《谈艺灵》)。李白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释

  ⑴满江红: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韵,后片十句五*韵。[3]

  ⑵溪山:辛弃疾的'溪山情节。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事实上,辛弃疾“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弃疾“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这是“溪山”隐逸情结产生的真正原因。怪:惊异,骇疑。而之所以如此,隐含有时光迅速,不觉间已是旧相识了的感叹意味。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双。屐(jī击):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⑷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四十,套用此语自叹。

  ⑸“吴楚”两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大地分裂为二。坼(chè彻):裂开。

  ⑹“英雄”两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⑺“被西风”两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

  ⑻“楼观”两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旌旗:战旗。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

  ⑼“叹人生”两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楼观才**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5

  [宋]周文璞

  还了酒家钱。便好安眠。

  大槐宫里着貂蝉。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

  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

  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吸取。明日新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即兴抒怀的小词,意味隽永。词中所写到的事,是“还了酒家钱”之后的一些活动,如酒后的安眠,美梦的欢欣与破灭,伴随着江南路上的行程以及在古梅边的“盘礴”。不难看出作者是嗜酒的。然而,他的嗜酒贪醉,与他所处的时代及个人的遭遇有关。他生活在多灾多难的南宋末期。他个人的遭遇也颇不幸。在金兵南下、宋室南渡之际,“室庐既焚荡,飘零住江潭”均见《呈巩睡翁礼》他的祖、父辈都随着宋室的南渡而辗转江南。他曾任过溧阳县丞,又曾隐于方泉,穷愁潦倒,坎坷不遇。他不愿意与当时的污浊社会同流合污,因而“独抱于洁清”《方泉赋》。他的这种行动,又往往受到时人的嘲弄,他对自己的不幸是悲愤的,但又不直接多发愤慨激烈之间,反而婉转其辞:“噫吾命濡滞于此丘(按指方泉)兮,又何敢怨怼而舛差。”《方泉赋》他往往是在醉中讨生活,求解脱,如他在《闲居日有幽事戏作》诗中所说:“自知痴得计,常用醉为醒。”知道了这些背景,对我们了解这首词的深意就容易了。

  词人的嗜酒、醉眠,他的美梦及其破灭等等,都是处于当时社会现实下郁郁不得志的反应。词中“大槐宫里着貂蝉”,是用来批判当时富贵无常、得失不定的社会现实。作者曾任过小官,也算在“大槐宫”里呆过的人物,然而词人对“宫”内的沉浮、冷暖深有体察。作者将醉眠后的情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有更深层的弦外之音,即作者对现实的一种曲折而委婉的批判。

  “雪压渔船”,自然是作者在梦醒之后所看到的真实景物,却也未尝不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表现,写其严酷,寓有作者的指斥之意。至于“盘礴古梅边”等,则是作者性格另一侧面的表现。“盘礴”,即箕踞而坐。一般说来,傍梅而踞,对于文人而言,自然是一种绝好的境界。但这里却别有用意。“箕踞”这种坐法,是以屁股坐地,两腿斜前伸出,状如簸箕,是一种傲慢不敬的姿态。这是作者以自己的放浪形骸去嘲弄礼法以至愤世的一种行动表现,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抗形式。

  从词的语言风格来说,这首词写得谑而不虐,幽默诙谐。吃酒还钱,事极*常,但以之入词,就表现了一个不赊不赖的醉汉形象,饶有兴味,却令人耳目一新。词的下片,作者将他在“古梅边”那种放浪形骸的“盘礴”,说成“也是前缘”,是前世定下的缘分,显然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把本来不相连系的事情硬是凑在一起,意在构成幽默。这种表达,尽管作者寓有嘲弄礼法的用意,但在文字表达效果上,首先征服读者的,却是它的幽默诙谐。“鹅黄雪白”,在这里,“雪白”指雪;“鹅黄”是指早春杨柳枝条上所泛出的那种淡黄色,作者有“岁岁鹅黄上柳条”《跋钟山赋》的诗句,这种初春的消息,与白雪相映,醒然在目,预示着作为新春佳节的新年很快就要到了。

  最后一句的诙谐与奇特,更是超出常人想象之外:“一事最奇”,猛提一笔,突如其来,形成悬念;“君记取”,使读者自然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就在人们屏息而待的时候,词人却出人意料地说出了一件尽人皆知、无“奇”可言,更无加“最”之理的`答案:“明日新年”,把严肃的悬念立刻化为轻烟,随之而来的是读者的释怀,甚至捧腹。这是一种虚张声势、大起大落的笔法,从而构成语言、语意上的起伏跌宕。但在这里,作者也并非为诙谐而诙谐,诙谐之中也流露了他的伤感。“鹅黄雪白又醒然”以至“明日新年”,诵读之下,在一阵捧腹之后,细味深参,便觉一种逝者如斯、流年暗换的伤感情绪隐然可见。词中的“又”字,将作者的这种伤感,传达了出来。原来作者的诙谐只是其表象,腹中却有郁结。

  这首词的好处便是这样:在诙谐幽默之中,作者将要奚落的,奚落了;将自己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和伤世之情,相当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严肃的内容,发之以诙谐幽默的形式,这就是它的特色所在。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确实。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

  夜何其。江南路绕重山,心知漫与前期。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译文

  轻轻将月亮遮住,浮云似有意怜惜明月,不让她的光辉全部洒满朱扉。暗壁、破窗,鼠摇、萤度,萤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书帏。主人公在幽寂的、静得怕人的室内再也呆不下了,只好步到中庭,悄立树阴,忽觉襟袖之间一阵好风吹来,当此深秋,独自悄立闲庭。

  夜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呢?伊人在江南,想去寻找呢,当初曾和她预约重逢日期,现在由于岁月推移,人事变化,恐怕已难于实现了。无奈,想到现在要是能和她再通书信的话,那虽不能见面,也可鱼来雁往,互诉相思,也是一种安慰。然而鱼沉雁杳,连做梦梦到相逢也越来越少。

  注释

  浮云护月:指月亮被薄云遮盖。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夜宴》诗:“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

  朱扉(fēi):红漆的门。

  鼠摇暗壁:老鼠在壁角暗处恣意活动。这是化用王安石《登宝公塔》诗:“鼠摇岑寂声随起”和崔涂《秋夕与王处士话别》诗:“虫声移暗壁,月色懂寒条。”[3]④“萤度”二句:化用唐僧齐己《萤》诗:“透窗穿竹住还移……夜深飞过读书帏。”

  庭柯:庭院里的树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眄庭柯以怡颜。”

  “好风”句:化用杜牧《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夜何其:夜深已是什么时候?语本:《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漫:枉然,徒然。指心中已不存希望。前期:早先的期约。

  奈:无奈。

  “肠断”二句:化用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萧娘,这里代指作者所爱的美人。

  雁信绝:书信断绝。古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赏析: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描写秋夜景色。化用杜甫诗:“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以点明秋夜。作者翻出新意,说“浮云”为了“护月”,轻轻将月亮遮住,浮云似有意怜惜明月,不让她的光辉全部洒满朱扉。这一层朦胧黯淡的景色与词中主人公怀人伤感的心情是一致的。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两句对仗,上句是耳闻之声,下句是目睹之景,暗壁、破窗,一派贫居陋巷的潦倒景象。鼠摇、萤度,烘托室内寂静无人,引起词中主人公一种凄清幽独的感觉。“偷入书帏”系化用唐代诗僧齐己《萤》诗:“夜深飞入读书帏。”用一“偷”字,说明萤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书帏的。万籁寂静之夜,词人在陋室之中所闻所见,用以烘托环境之寂寞、萧索。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用内转之笔,点出时令,并入情。至此,词中主人公才正式露面,词中主人公在幽寂的、静得怕人的室内再也呆不下了,只好步到中庭,悄立树阴,忽觉襟袖之间一阵好风吹来,顿觉秋意已浓了。“里”字同部上声叶韵。

  “好风襟袖先知。”系套用杜牧《秋思》诗中“好风襟袖知另加一“先”字,就不只是写襟袖而且是写人对风的敏锐感觉。空间已由室内转向室外。词中主人公当此深秋,独自悄立闲庭,“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柳永《满朝欢》)怀人之念,油然而生,上片结拍,情景交融,然秋宵夜永,独立庭心,逗出怀人契机。由此引入下片。

  “夜何其。”借用《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的诗句,“犹问夜已到何时,委婉曲折道出他夜深无眠。”“其”是句尾助词。这是作者设问:夜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呢?暗示他独自悄立树阴,因怀人而夜不成寐。秋水伊人之感,也如晏几道词“梦入江南烟水路”(《蝶恋花》)一样,他所怀念的人也在山重水复的江南。

  “江南路绕重山,心知谩与前期。”第一句写景,接着入情。美成所怀念之伊人,乃在江南重叠山峦之间,旧游之地,历历在目,想去寻找呢,又担心“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次句直抒胸臆:当时预约重逢的前期是徒然的,现在由于岁月推移,人事变化,恐怕已难于实现了。写到这里,似乎话已写尽,忽然看到恋人的旧时书信宛然在目,又触发旧情,引起新愁。

  “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奈”,无可奈何之意”;“堕泪”非只今夜事,前时已然,亦包括今夜。“泪”字韵押同部去声。先写“堕泪”,再补写为何“堕泪”。“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典出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唐时以萧娘为女子之泛称,如将萧郎作为男子的泛称一样,并不指固定的人,如元稹诗:“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白居易诗:“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这首词中的“萧娘”当然是指词中主人公的恋人。旧时“萧娘”书信一行行,一字字,分明写在纸上,读来令人肠断,睹物思人,不觉伤心落泪,这就是“旧日书辞犹在纸”所引起的感情激荡。他想到现在要是能和她再通书信的话,那虽不能见面,也可鱼来雁往,互诉相思,也是一种安慰。“纸”字韵押同部上声。

  “雁信绝,清宵梦又稀。”结句低欲绝。虽想重通音问,但她“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鱼沉雁杳,已够伤心,但若能常在梦中相逢,岂不也可聊慰相思之苦?在感情上得到某种补偿,这是他最后的幻想。但偏偏连梦也很少做,真是“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晏几道《阮郎归》)他的要求逐步降低,由想见面降到只求通信,由求通信降到只求梦中想会也可以,但他的相思强度却逐步升高,直到连梦里相逢也难办到时,则最后的,最起码的希望也破灭了时,不免柔肠百结,低回欲绝,陷入了刻骨相思、彻底绝望的境地,抒情至此达到高峰,突然歇拍,余意不尽。

  这首词由写景到抒情,由室内到室外,时空结合,层层递进,感情愈趋强烈,结构谨严,曲折多致。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译文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注释

  ⑴淮上:淮水边。梁州: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

  ⑵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⑶淮上有秋山: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由此可见诗人的剪裁功夫。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6)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 (菁华5篇)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1

  苏幕遮·燎沉香

  作者:周邦彦

  原文: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翻译及赏析: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燎:烧。音,[liáo]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休沐寄怀》:“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2

  采莲曲二首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及赏析: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⑴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⑵“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⑶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⑷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⑸芙蓉:指荷花。

  ⑹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3

  渌水曲

  作者:李白

  原文: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翻译及赏析: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⑴渌(lù)水曲:古乐府曲名。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

  ⑵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

  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⑷欲语:好像要说话。

  ⑸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4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原文: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翻译及赏析: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旌(jīng)旗:古代旌旗仪仗。

  ③幢(chuáng):古代的帐幔。

  ④盖:古代一种似伞的遮阳物。

  ⑤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⑥笙(shēng):簧管乐器。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及赏析: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7)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6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译文

  蜡烛在风中燃烧,夜露浸湿了花灯,街市上灯光交相映射。皎洁月光照着屋瓦,淡淡的云层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飘然欲下。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国少女个个都细腰如掐。大街小巷箫鼓喧腾,人影攒动,条条路上幽香阵阵。

  不由想起当年京城的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姑娘们笑盈盈出门游赏,香车上不时有人丢下罗帕。有缘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马相随尘土飞洒。今年的京城想必依旧,只是我旧日的情怀已全衰谢。钟漏轻移时间不早,赶快乘车回去吧,任凭人们去尽情歌舞玩耍。

  注释

  解语花: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太液池中有千叶白莲,中秋盛开,玄宗设宴赏花。群臣左右为莲花之美叹羡不已,玄宗却指着杨贵妃说:“那莲花怎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呢?”后人制曲,即取以为名。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

  绛蜡:红烛。

  浥:沾湿。

  红莲:指荷花灯。欧阳修《蓦山溪·元夕》:“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

  桂华:代指月亮、月光。传说月中有桂树,故有以桂代月。

  素娥:嫦娥。

  放夜:古代京城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夜弛禁,市民可欢乐通宵,称作“放夜”。

  千门:指皇宫深沉,千家万户。

  钿车:装饰豪华的马车。

  飞盖:飞车。

  赏析:

  从艺术表现手法看,这首词确有一定特色,不独“措辞精粹”,而且设想新奇,构思巧妙。谭献评《词辨》,于周邦彦《齐天乐》起句“绿芜凋尽台城路”评为“以扫为生”,这首词的起句也是如此。元宵佳节,到处都是辉煌灯火,所谓“东风夜放花千树”:而作者却偏在第一句用了一个“销”字,意谓通明的蜡炬在风中逐渐被烧残而销蚀。但由于第三句“花市光相射”骤然振起,可见元宵的灯火是愈燃愈旺,随销随点,纵有风露,不害其灿烂闪灼的。特别是第二句以“露浥红莲”夹在两句之间,得虚实相映之妙,就更见出作者得“以扫为生”了。“绛蜡”是真,“红莲”是假,“风销绛蜡”是写实,“露浥红莲”则*于虚拟,由于在灯烛的映射下莲花灯上宛如沾湿了清露。这就不仅写出节日的盛妆,而且还摹绘出新春的生意。此正如孟浩然的《春晓》,尽管他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人们读了却并无“落红满径”的残春之感,相反,倒显得春色无边,仿佛预见到万紫千红即将呈现。那是由于诗人写到雨后初晴,晨曦满树,既然处处鸟啭莺啼,足见春光正艳。这与此词同样是“以扫为生”。当然,周词毕竟含有消极成分在内,第一句也同下片“旧情衰谢”、“舞休歌罢”等句暗自呼应。因为元夜灯火纵然热闹通宵,也总有灯残人散之时的。

  下面“桂华流瓦”一句,人们多受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影响,认为“境界”虽“极妙”,终不免遗憾,“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特别是王氏对词中用代字的意见是十分苛刻的。他说:“词忌用替代字。……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这就使人觉得周邦彦此词此句真有美中不足之嫌了。其实《人间词话》的评语未必中肯,至少是对词用代字的意见未必适用于这首周词。诚如王氏所云,那只消把“桂”字改成“月”字,便一切妥当。然而果真改为“月华流瓦”,较之原句似反觉逊色。个中三味,当细求之。这首词的好处,就在于没有落入灯月交辉的俗套。作者一上来写灯火通明,已极工巧之能事;此处转而写月,则除了写出月色的光辉皎洁外,还写出它的姿容绝代,色香兼备。“桂华”一语,当然包括月中有桂树和桂子飘香(如白居易《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两个典故,但更主要的却是为下面“耿耿素娥欲下”一句作铺垫。既然嫦娥翩翩欲下,她当然带着女子特有的香气,而嫦娥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香气正应如桂花一般,因此这“桂华”二字就不是陈词滥词了。这正如杜甫在《月夜》中所写的“香雾云鬟湿”,着一“香”字,则雾里的月光便如簇拥云鬟的嫦娥出现在眼前,而对月怀人之情也就不言而喻,昔曹植《洛神赋》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警句刻画出一位水上女神的绰约仙姿,杜甫和周邦彦则把朦胧或皎洁的月光比拟为呼之欲下的月中仙女,皆得异曲同工之妙。周词这写月的三句,“桂华”句宛如未见其容,先闻其香;“纤云散”则如女子搴开帷幕或揭去面纱;然后水到渠成,写出了“耿耿素娥欲下”。如依王说,不用“桂华”而迳说“月明”,则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一栩栩如生的场面,读者也不会有飘飘欲仙的感受。上面所说的美成此词设想新奇,构思巧妙,正是指的这种表现手法。

  然而作者的笔触并未停留在这里,他又从天上回到人间,写“时序风物”和“人家宴乐”之盛美。但作者把这些全放到背景中去写,突出地写只有在良辰佳节才出来看灯赏月的女子,故紧接着绘出了“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的窈窕形象。“淡雅”二字,恰与上文“素娥”相映衬。“萧鼓喧,人影参差”是写实,却用来烘托气氛,体现闹中有静;而以“满路飘香麝”作为上片小结,到底是因人间有衣裳淡雅而又馨香满路的“楚女”引起作者对团?而明朗的皓月产生了“耿耿素娥欲下”的联想和幻觉呢,还是用月里嫦娥来衬托或拟喻人间的姝丽?仙乎,人乎,那尽可由读者自己去补充或设想,作者却不再饶舌了。此之谓耐人寻味。

  上片是作者眼前目击之景,下片则由当前所见回忆和联想到自己当年在汴京元宵赏月的情景,用“因念”二字领起。结尾处的今昔之感,实自此油然而生。“都城放夜”是特定的时间地点:“千门如昼”写得极空灵概括,然而气派很足:“嬉笑游冶”转入写人事,即都中士女在上元节日总的活动情况,其中也包括作者在内。这些都是写上元应有之文,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着重点却在于“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这大有“晚逐香车入凤城”(张泌《浣溪沙》)的味道。柳永在一首《迎新春》的词里写汴京元宵的景况也说:“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与周词所写,意趣正复相同。不过柳词朴实坦率,直言无隐;周词委婉含蓄,比较收敛而已。柳词是客观描述,周词则由上片的眼前风物回顾当年,情绪上是由波动而克制,终于流露出年华老去,“旧情衰谢”的无可奈何之感。故两词风调仍复不同。这里对“自有暗尘随马”一句想多说几句。历来注家于此句都引苏味道《上元》诗中五六二句:“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轼《密州上元》词则反用其意,说是“更无一点尘随马”。而周词此处的用法似与苏味道诗略异其趣。意思是说女子坐着钿车出游,等到与所期男子在约定地点相遇之后,车尾便有个骑马的男子跟踪了。“暗”不独形容被马蹄带起的“尘”,也含有偷期密约,蹑迹潜踪的意思。这是苏味道原诗中所没有的。

  底下作者自然而然转入了自嗟身世。“年光”二句是说每年都有这样一次元宵佳节,可是自己饱历沧桑,无复昔日情怀,那种嬉笑游冶的轻狂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以“清漏移”三句作结。一到深夜,作者再也无心观赏灯月交辉的景象,流连追欢逐爱的风情,于是就乘着车子赶快回到官邸(“飞盖归来”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意味),心想,任凭人们去狂欢达旦吧。结尾之妙,在于“从舞休歌罢”一句有两重意思。一是说任凭人们纵情歌舞,尽欢而散,自己可没有这等闲情逸致了;二是说人们纵使高兴到极点,歌舞也有了时,与其灯阑人散,扫兴归来,还不如早点离开热闹场合,留不尽之余地。作者另一首名词《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的结尾也说:“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都是写自己无复昔时宴安于声色的情怀,却又都尽极蕴藉含蓄之能事,也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吧。到了李清照,由于感情过分悲凉伤感,便直截了当地写出“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这样万念俱灰的句子,看似衰飒,情感却反而显得奔放,不嫌其尽。有人认为李清照的《词论》中没有提周邦彦,事实上却是承认周邦彦为词道正宗的,以此看来,未必尽然。

  以正月十五上元节为题材的诗词,历来首推初唐苏味道的《上元》诗,其次则以北宋的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和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南宋的李清照《永遇乐》和辛弃疾《青玉案》等词为代表作。柳永、欧阳修等虽亦有词,皆不及上述诸作脍炙人口。苏味道诗写承*时代长安元宵夜景,纯是颂诗。苏轼词则以追忆杭州上元的热闹来反衬自己到密州后的心境荒凉。辛词别有怀抱,意不在专咏元宵;李词则抚今追昔,直抒国亡家破之恨。从描写上元节的具体内容看,周邦彦的这首《解语花》诚不失为佳作。正如张炎在《词源》卷下所说:“美成《解语花》赋元夕云云,……不独措辞精粹,又且见时序风物之盛,人家晏(宴)乐之同。”盖此词既写出了地方上过元宵节的情景,又回顾了汴京上元节的盛况,然后归结到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还是比较完整的。不过摆到宋徽宗在位期间这个时代背景下,自然给人以好景不常的联想,而且统治阶级的醉生梦死也使人不无反感,至少也难免感慨系之。特别是周邦彦本人,填词的功力虽深,而作品的思想内容却并不很高明,所以这首《解语花》,*年来已不大为人注意了。

  简评

  这是词人飘流他乡,逢元宵节的忆旧感怀之作。先写元宵夜的灯节花市,巨大的蜡烛,通明的花灯,露水虽然灯笼纸打湿,可里面烛火仍旺。月光与花市灯火互相辉映,整个世界都晶莹透亮,嫦娥也想下来参加人间的欢庆。苗条的楚地姑娘在花市嬉戏,箫鼓喧闹,满路溢香。又写“昔日”京都的元宵。着重从大处着笔。“钿车罗帕”突出都市特点,与上阕“楚女纤腰”及“箫鼓”形成对照,脉络井然。“暗尘随马”写夜市繁华。从“年光是也”开始抒情,抒发今不如昔的际遇和伤感。此作结构缜密,厚重顿挫,极具匠心。

  写作背景

  关于此词写作的地点和年代,旧有异说。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谓是“在荆南作”,“当与《齐天乐》同时”;*人陈思《*居士年谱》则以此词为周知明州(今浙江宁波)时作,时在徽宗政和五年,即公元1115年。窃谓两说均无确据,只好两存。周济说似据词中“楚女”句立论,然“看楚女纤腰一把”云者,乃用杜牧诗“楚腰纤细掌中轻”句意,而小杜所指却为扬州歌姬,并非荆楚之女。所谓“楚女纤腰”,不过用“楚灵王好细腰”的旧典(见《韩非子·二柄》,《墨子》、《国策》亦均记其事)而已。况且据*人罗忼烈考订,周邦彦曾两次居住荆南,其说甚确(见《周*词时地考略》,载《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同)。可见即使从周济说,写作年代亦难指实。故“作于荆南”一说只有阙疑。陈《谱》引周密《武林旧事》以证其说,略云:“《武林旧事》:‘(元夕)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出(原书无“出”字)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词曰:‘萧鼓喧,人影参差’;又曰:‘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足证《旧事》所记,五夜京尹乘小提轿,舞队簇拥,仍沿浙东西之旧俗也。”罗忼烈从之,并引申之云:“按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词,怀杭州元宵之盛云:‘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与*此词景色相似,则《年谱》所谓南宋时仍沿浙东西旧俗是也。”今按:南宋时杭州为行都,故有“京尹”,至于地方上是否也同样如此,殊未可知。而苏轼词中所写,亦只是上元节日*见情景,不足以说明确为宋代浙东西旧俗。故作于明州之说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从周词本身来看,有两点是无可置疑的。一、此词不论写于荆州或明州,都为作者在做地方官时怀念汴京节日景物而作;二、此词当是作者后期所写,故有“旧情衰谢”之语。依陈《谱》,则下限在政和五年,作者已六十岁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敕勒歌》原文及翻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

  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赏析:

  宦海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难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起笔三句叙事: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天顺人意,降下一阵好雨!将那热燥一洗而空,仿佛人世间的一切尘垢连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烦闷也一洗而空。此词的“前山急雨过溪来”又加之“尽洗却”,这样的心情表现得更为痛快。此时他的愁闷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过片写雨后情景。“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极目秋景一片高远,可是,暮色寒鸦却不无一种惆怅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团”来形容这秋意。“一团”,即忧丝难理,烦躁中难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现出来。所以下面说:“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新秋的凉爽是可喜的,可是在不知不觉间,西风起了,节序便又推移了。这句是从苏轼的《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转化而来。表达出作者此时的情绪底蕴:他是在感叹似水的流年。以“痴区騃女”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桃花、杏花盛开时它从不与其争奇斗艳;等到叶密成帐时才慢慢开始绽放。

  清晨艳丽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着洁净清凉的露水,傍晚幽香飘溢与那豪华富丽的住宅里的香风争惹。

  样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

  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

  注释

  金掌:铜制的仙人手掌。

  赏析:

  牡丹,天香国色,堪称“国花”。特别在唐代,牡丹,也是咏花诗的“热点”。但稍加留意,诗人们赏牡丹、赞牡丹,多尽往富丽说,极从欢情言,往往把牡丹作为荣华显贵的象征。然而,韩琮着的这首《牡丹》,吟咏后却有另一番感慨。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在首联里先赞扬牡丹的品格:一是不出风头,在桃杏开花的早春时候,不与百花争艳;二是谨慎务实,不在自己条件成熟(“叶帐成阴”)时不崭露才华(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接着在颔联里继续赞美牡丹的高雅和奉献。“晓艳远分金掌露”,说的是牡丹在早晨用它鲜艳如“金掌露”般的花苞在高处凝聚,承接那降落洁净清凉的露水。传说汉武帝求长生不老,以青铜铸造铜人,高擎铜盘,承接甘露称“金掌露”,以供服用。牡丹由于滋润着天赐的甘露,色更艳,香益浓,所以能“暮香深惹玉堂风”——在晚上它把幽香飘溢,与“玉堂(豪华富丽的住宅)”的香风争“惹”呢!这里,一“晓”一“暮”,概括总体,互为因果;“远分”“深惹”、上纵下横,动漪静美,尽情地把牡丹赞颂。看来诗中的牡丹,并非富贵荣禄之辈,而是赏雅惹俗的高士!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在群芳中,牡丹却遭到嫉妒,可是嫉妒者仍然是徒劳一场。颈联中诗人先讥讽道:“名移兰杜千年后”。这里的“移”字作“改变”讲。意思是说:即使像兰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接着才充满自信地赞道:还是你啊,牡丹!“贵擅笙歌百醉中”——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哩!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牡丹的命运毕竟是不幸的:“如梦如仙忽飘零”,一个“忽”字,道出了官场风云变幻莫测的情景。“暮霞何处绿屏空”承上句“忽零落”而结。“暮霞”喻牡丹花;“绿屏”喻牡丹叶,喻比十分形象。这里诗人无限惆怅、无限深沉地感叹道: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此句颇有后人李清照“绿肥红瘦”的韵味。

  首联写牡丹的品格,颔联写牡丹的贡献,颈联转诉牡丹对嫉妒者的蔑视,尾联以落花飘零告终。全诗字字写花,处处喻人,紧密结合自己的心事,正似诗人在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以后失官时心情的自况。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8)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范文十份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1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唐代〕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拼音解读

  lí bié jiā xiāng suì yuè duō ,jìn lái rén shì bàn xiāo mó 。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

  相关翻译

  离别家乡已经有很多年了,最*回来发现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的镜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水波一如既往地粼献可鉴。

  相关赏析

  这是《回乡偶书》中的第二首,虽不及第一首有名,却也蕴含着一股隽永的情味。

  返乡后的贺知章在同故旧亲朋交谈中,发现家乡的人事已发生了沧海杀田的巨变,感情细腻的诗人由是生发出人事无常的感慨、“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因为诗人的一切感慨皆是由数十年背井离乡而引发的,故一再重复这同一意思。下一句笼而统之议论人事变化,多年离乡,当有许许多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不胜枚举,故只好一笔带过。三、四句写景兼议论。故乡的人事俱已变换,只有门前那一.湖碧波依旧荡漾,不改昔时模样。诗人妙用反衬,“不改”反衬“半消磨”,“惟有”进一步映衬“半消磨”之意,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全诗通过“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形成一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氛围。

  与第-首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那种若悲若喜的情感不一样,在听了亲朋介绍故乡人事后,诗人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情感已变得更加感伤了。整首诗是诗人自然而然地从肺腑流出,毫不雕琢修饰,朴实无华,却最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

  作者介绍

  贺知章贺知章(659 744?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自号“四明狂客”。武后证圣元年(695)登进士第,官至秘书监,故称“贺秘监”。天宝三年,请度为道士,回乡不久卒。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杜商作《饮中八仙歌),将其列为“八仙”之首。善诗歌及草隶书,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号为“吴中四士”。其诗大多散失,今存二十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有《贺秘监集)。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2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3

  秋怀二首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朝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篔簹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赏析:

  这组诗,翁方纲校刊的《山谷诗全集》据旧本收在《外集补遗》中,下注“熙宁八年(指1075年)北京作”。公元1075年,作者三十一岁,宋代的北京即今河北大名,当时作者在那里任国子监教授。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4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5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6

  秋怀二首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朝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篔簹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赏析:

  这组诗,翁方纲校刊的《山谷诗全集》据旧本收在《外集补遗》中,下注“熙宁八年(指1075年)北京作”。公元1075年,作者三十一岁,宋代的北京即今河北大名,当时作者在那里任国子监教授。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7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中国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8

  原文: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①壬申:公元1812年,嘉庆十七年。这段话是词的序言。 ②“天风”数句:谓作者出生于山清水丽的杭州。③“曾是”句:谓作者从小随父居北京。东华,谓东华门,地*清代内阁。 ④屠狗功名:谓功名鄙贱,不值一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樊哙屠狗为业,《后汉书》亦载中兴二十八将中有屠狗者。 ⑤雕龙文卷:指寻章摘句,写作诗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驺奭“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齐人曰:谈天衍,雕龙奭。”⑥乡亲苏小:用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钱塘苏小是乡亲”句。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貌绝世,倾动一时。西湖有苏小小墓。 ⑦罗袜音尘: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句意,代指苏小等美人。 ⑧“渺渺”句:《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赏析:

  1802年(嘉庆八年)龚自珍十二岁时随父龚丽正入京,居于横街全浙新馆。十年后,他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校录,旋即侍父南下就徽州知府之任。四月,龚自珍陪同母亲到苏州看望外祖父段玉裁,并在舅家与表妹段美贞结为伉俪。是夏,携新婚夫人返杭州,泛舟西湖时,念及十年契阔,乃作此《湘月》词抒怀。

  词开篇由出身说起。生于杭州,本*凡事,但偏说自己如著名的“飞来峰”一般,是“天风”将我“吹堕”在此“清丽”的“湖山”之间的。气派之大、构想之奇,令人击节,而一种独往独来、风发踔厉的姿态也栩栩然纸间,为全篇树立了奇气奔涌的基调。接下来回首往事,照应词序“予别杭州十年矣”,词意又紧承“果然”而来。然而十年京华,一事无成,即或鄙贱的“屠狗功名”与空洞的“雕龙文卷”也还未入手,那种惘然之感正如眼前西湖的烟波一般“苍茫无际”。那么自己的行藏则将不止为英豪所不齿,就是那苏小一流美人不也会嘲笑自己的“非计”么。此数句诚然是自嘲,但感喟深沉,杂以绮艳,给人磅礴流丽的魅力感。

  过片承首句“湖山”而来,掉转抒情之笔来写泛舟西湖所见之景,在写景中,又穿插着词人“清愁”、“销魂”的主体感受。王兆鹏先生分析道:“这种跳跃跌宕的章法又是与主体勃郁不*之气相联系的。词人本不是心*气和地来观赏湖山景色,而是借游湖来排遗胸中的不*与愤懑。明乎此,才能体察到开篇“天风吹我”的突兀之句原是主体心灵深处如潮怒气的排戛激荡。”这种体味是细微而准确的。事实上,下片也仅有“斜阳”、“香草”两处意象是眼前所见,其余如“罗袜音尘”、“渺渺予怀”、“箫”、“剑”等无不是心灵化了的“如潮怒气”的衍射。特别其中第一次出现了“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的对举性质的这组意象,为龚自珍一生的诗词创作奠定了指向性的基础。清初词坛大家陈维崧在《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中已有“禅榻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场”之句,为龚自珍所本,而龚自珍又益以“怨”、“狂”二字,更加丰富了“箫”与“剑”的内蕴层次,从而形成了属于“龚氏”的独特的销魂之味。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9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10

  《敕勒歌》原文及翻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9)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实用十份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1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2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这家农舍,好像到了陶渊明先生的家。我绕着这家的篱笆墙赏菊,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竟已西斜。

  百花之中,不是我最菊,而是因为菊花凋零得最晚,如果它开谢了,后面也就无花可赏了。

  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篱笆。

  6、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

  7、尽:完。

  8、更:再。洛城:今河南洛阳。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

  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无罪无辜,乱如此幠。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译文:

  高高远远那苍天,如同人之父与母。没有罪也没有过,竟遇大祸难免除。苍天已经大发威,但我确实没错处。苍天不察太疏忽,但我确实是无辜。

  祸乱当初刚生时,谗言已经受宽容。祸乱再次发生时,君子居然也听从。君子闻谗如怒责,祸乱速止不严重;君子如能任贤明,祸乱难成早已终。

  君子屡次立新盟,祸乱因此便增长。君子相信那盗贼,祸乱因此势暴狂。盗贼谗人话甜蜜,祸乱因此得滋养。谗人哪能尽职守,只能为王酿灾殃。

  巍然宫室与宗庙,君子将它来建起。典章制度有条理,圣人将它来订立。他人有心想谗毁,我能揣测能料及。蹦跳窜行那狡兔,遇上猎狗被击毙。

  娇柔袅娜好树木,君子自己所栽培。往来流传那谣言,心中辨别识真伪。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

  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赏析:

  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作者应是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随即又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情急愤急之下,作者竟无法用实情加以洗刷,只是面对苍天,反覆地空喊,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无处伸雪者的典型表现。

  二、三两章,情感稍缓,作者痛定思痛后对谗言所起,乱之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揭露。在作者看来,进谗者固然可怕、可恶,但谗言乱政的根源不在进谗者而在信谗者,因为谗言总要通过信谗者起作用。谗言如同鸦片,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总能给人带来眼前的虚幻的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渐渐使人产生依赖感,最终为其所害,到时悔之晚矣。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天子的独特处境、地位使其天生地缺乏这种免疫力。故与其说刺小人,毋宁说在刺君子。可谓深刻至极。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见血,将“君子信谗”的过程及结局解剖得丝丝入扣,筋骨毕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是送给后世当政者的一付清醒剂。盖因听谗者比之进谗者责任更大,故先刺之。可见愤激的情感并未使作者丧失理智。

  四、五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但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作者的描绘入木三分,揭下了进谗者那张赖以立身的画皮,令人有“颜之厚矣”终不敌笔锋之利矣的快感。

  末章具体指明进谗者为何人。因指刺对象的明晰而使诗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剧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见作者对进谗者的恨之入骨。那“居河之麋”的交待,使读者极易联想起躲在水边“含沙射影”的鬼蜮。然而,无论小人如何猖獗,就如上章所言“跃跃毚兔”,最终会“遇犬获之”。因为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们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从这个角度看,作者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进谗者的丑恶,也清醒地看到了进谗者的可耻下场。

  此诗虽是从个人遭谗人手,但并未落入狭窄的个人恩怨之争,而是上升到谗言误国、谗言惑政的高度加以批判,因此,不仅感情充沛,而且带有了普遍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此诗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关键之处。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5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6

  原文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释

  ⑴满江红: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韵,后片十句五*韵。[3]

  ⑵溪山:辛弃疾的溪山情节。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事实上,辛弃疾“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弃疾“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这是“溪山”隐逸情结产生的真正原因。怪:惊异,骇疑。而之所以如此,隐含有时光迅速,不觉间已是旧相识了的感叹意味。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双。屐(jī击):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⑷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四十,套用此语自叹。

  ⑸“吴楚”两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中国大地分裂为二。坼(chè彻):裂开。

  ⑹“英雄”两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⑺“被西风”两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

  ⑻“楼观”两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旌旗:战旗。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

  ⑼“叹人生”两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楼观才**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7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中国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8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9

  绵

  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々,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译文:

  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

  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宫室使建立。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

  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凸墙嘭嘭嘭。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

  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于是修筑起大社,正当防戎那大盗。

  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

  虞芮两国争执*,文王启发感其性。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赏析:

  全诗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正是太王迁岐的重大决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灭商建国的基础,如《鲁颂·閟宫》所言:“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篇末便自然而然带出文王*虞芮之讼的事,显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周人早先所居的邠地,人们遭遇强悍游牧民族昆夷的侵扰,促使古公亶父举族迁移。《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狄人入侵,意在掠地,古公亶父事之以皮币、珠玉、犬马,均不得免,乃“去邠,逾梁山,邑于**之下居焉”。邠人以其仁而“从之者如归市”。全诗以迁岐为中心展开铺排描绘,疏密有致。长长的迁徙过程浓缩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爰及姜女”一句,看似随笔带出,实则画龙点睛。姜女是当地*原民族姜族的长女,周与姜联姻,意味着古公亶父被承认为周原的占有者和统治者。同时,此句又为后文在渭水*原上的种种生活劳动的刻画,做了铺垫。

  在“堇荼如饴”的辽阔*原上,周人怀着满腔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劳动,他们刻龟占卜,商议谋划。诗人以浓彩重墨描绘农耕、建筑的同时,融人了深沉朴质的感情。他们一面“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欢天喜地安家定宅,封疆划界,开渠垦荒,一面“筑室于兹”。与落后的邠地相比,*原文明的标志便是建造房屋。走出地穴窑洞,在地面上修屋筑室,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周人安居乐业的开始,是周族初兴的象征,也正是古公亶父迁岐的伟大功业。对建筑的描摹刻画,正是对古公亶父的热情歌颂,故而诗中最精彩生动的描写正集于此:“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四组拟声词,以声音的嘈杂响亮表现了种种劳动场面,烘托了劳动的气氛。洪大的鼓声被淹没在铲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和笑语声中,真是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百堵皆兴”,既是对施工规模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发展。“皋门有伉”“应门将将”,既是对自己建筑技术的夸耀,又显示了周人的自强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颂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表现了日益强大的周族对昆夷的蔑视和胜利后的自豪感。文王*虞芮之讼,突出表现其睿智与文德。结尾四个“予曰”,一气呵成,既是诗人内心激情一泻而出的倾述,又是对文王德化的赞美,更是对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忆,与首句“緜緜瓜瓞”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诗章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自邠至岐,从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庙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结构变幻,开合承启不着痕迹,略处点到即止,详处工笔刻画,错落有致。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10

  原文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释

  ⑴满江红: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韵,后片十句五*韵。[3]

  ⑵溪山:辛弃疾的溪山情节。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已经有了依稀朦胧的“溪山”意识。事实上,辛弃疾“溪山”意识出现的年代,还可以大大前推。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词云:“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时为建康府通判。又《水调歌头》词云:“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辛弃疾“溪山”隐逸情结产生,不能说这是消极颓废的意识;不仅如此,恰恰相反,正说明词人的积极主张收复、抗战。只是在这种积极主张不能实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之后,才有了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实远,昨非今非之慨。这是“溪山”隐逸情结产生的真正原因。怪:惊异,骇疑。而之所以如此,隐含有时光迅速,不觉间已是旧相识了的感叹意味。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双。屐(jī击):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⑷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四十,套用此语自叹。

  ⑸“吴楚”两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中国大地分裂为二。坼(chè彻):裂开。

  ⑹“英雄”两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⑺“被西风”两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

  ⑻“楼观”两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旌旗:战旗。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

  ⑼“叹人生”两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楼观才**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