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

首页 / 论文 / |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1

  小学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对各种体育项目有所了解,对一些简单的体育技能有所掌握。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的,就需要针对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能够有所收获,同时还能在学*中获得乐趣。

  一、课前准备要做好

  身为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论是需要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方式,还是教学时的态度,教师都应该进行全面考虑。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其听课状态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要端正好自身的教学态度。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利用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将学生的状态从安静过渡到运动状态,尤其是正处于好动年龄的小学生,如果不先做好课前准备的话,是很难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玩尽兴”的感觉。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是非常活泼的,而体育教师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点,事先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们将注意力放在体育课上。

  二、课上情境要有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同时他们还拥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此外,他们还喜欢对动画片中的一些人物进行模仿,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精力来支持他们的这些行为。而我们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这些现象为切入点,利用生动有趣的描述,构思出一个情节或故事,并在其中融入需要教授的体育内容,让学生进行单独表演或进行团队演出。如某些体育项目的动作原本就是从动物的动作中演化而来的,如跳远、蛙跳等,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们来交流一下是否饲养过小兔子或小青蛙,是否见过小兔子的跳动和小青蛙的跳动,然后鼓励学生对小动物的跳动进行模仿表演。其结果就是大家的动作都不相同,此时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示范,将正确的动作演示给学生,并进行讲解。像这样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放松了心情,发泄了精力,使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体育竞争要活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上进心、参与意识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并且他们特别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的认同,希望大家都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他们急切地想要表现自己。我们正好可以针对这一特点,为小学生创造出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设置一些短程跑步、跳远等体育比赛,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小型的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并主动参与其中,奖励就是最勇敢运动员、最团结团队、最积极运动员等一系列称号,这些称号也许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它们在小学生心中就是荣誉和肯定,他们能通过这种比赛获得成就感。由于小学生对这种比赛的重视,所以他们会将精力都集中在比赛上,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会出乎意料的好。当然,在进行这些比赛的同时,我们要注意进行正确地引导,将课堂秩序维持好,并且还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要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获得知识。

  四、课堂收尾要重视

  当课堂进入尾声时,我们也不能放松,也要做出合理的结束计划。小学生们已经在这堂体育课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而此时的精神状态仍处于兴奋中,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们慢慢地从兴奋的状态中安静下来,这一点对学生的身体和下节课的进行都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们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都会让学生们按队形站好,然后通过闭目静心的方式来放松,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呼吸,并逐渐地放松自己的身心。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示,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学生一开始安静不下来是正常的,而教师若用粗暴的态度来要求学生们怎样做的话,不但会起反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之前一节课的努力基本等于失败一半。除上述几点外,其实还有一点值得一试。因为体育课过后,学生们在下节课上通常都会变得没有精力,这样对下节课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校方进行沟通,争取将体育课放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过度释放精力而没有精神听课的情况,同时这样也可以在体育课上以“上完这节课就放学了”的理由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综上所述,若不想使小学体育课沦为学生们的“玩”课,而让学生通过课堂学*能够真正地有所收获,并且愿意主动去学、学的开心,就一定要制定好教学计划,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作者:包亚清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铁北小学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2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1、 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 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1、 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2、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听觉的变换

  除了哨音,可以通过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所有的学生都会身心愉悦的

  此外,在场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开发设计,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3

  体育课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使命。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其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有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步改变区域差别以及传统*惯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所以就无法谈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就需要转化教师思想,提高文化素养。让家长知道身体是第一位的,上好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想,这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理论水*与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三、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密度不够,运动量小,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边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和“育心”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激发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和*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学生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立国

  单位:吉林省松原**岭县第一中学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4

  1前言

  我国**历来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早在1999年6月13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20xx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的结果却不容乐观。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也继续增加。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主要指标,例如爆发力、心血管耐力等项目连续下降。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青少年体质所呈现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思。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改革的反思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在阅读有关中国各种体育报刊、杂志、书籍等著作,为本文积累并提供翔实的史料来源和论据。

  2.2.2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与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存在以下问题:课程体系落后,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所学的运动项目多课时少,重点不突出,造成教师赶任务,学生这个没学会,又学那一个,效果不佳,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落后的考试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目的要求。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仍存在突出问题:理论上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的首要地位,而实际上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尽管体育课都上了,老师也教了,但实际上否定了应用身体运动来健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3.1“升学主义”“金牌主义”思想的障碍影响

  我国己有不少学者尖锐地指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升学主义”(指轻体育,重智育)和“金牌主义”(指忽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只注意少数尖子)。“学校体育运动技术中心论”是“金牌主义”的具体表现。一些同志认为学校运动代表队在比赛中得了名次拿了奖牌就以为学校体育搞得不错。甚至有的学者指出,体育教学内容应当绝对以运动技术为主。指导思想的偏差,使得学生既学不好运动技术,又没有足够时间锻炼身体。重运动教学,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锻炼身体,这是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原因。

  3.2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惯

  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出校门后,竟然与体育永别了。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校就没有过篮球、足球,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我又不参加体育比赛,我有不拿世界冠军。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和锻炼*惯直接相关;与我们把体育理解成运动有关;与我们在体育课堂没有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

  3.3体育课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这是学生所接受不了的,也不是健身所需要的。对学生需要的健身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内容安排不够,教材中多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不符合学生的学*心理特点,也给学生们自学带来了困难;教材重复率高,统一的体育教材已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要求。

  4对策

  4.1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即使课余体育活动,亦应如此。

  4.2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多样化、弹性化、生活化、社会化、乡土化、实用化等原则,教学大纲的统一性、权威性、指令性要与教师、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相结合,注重学生自我学*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自练、自学、自评,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态度和*惯的养成,高中以上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增强大纲理论部分内容的多元性和逻辑性。

  4.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要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学校就应该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其次做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就应该不断注意知识更新,掌握体育学科的前沿信息。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专业水*。要主动地与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从中捕捉对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科研方面,要注意追踪本学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并迅速把科技成果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善于发现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并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避免其他教师走不必要的弯路。通过不断进行体育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完成一定水*的体育科研课题任务,或开辟新的领域,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5结论

  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过渡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的体育课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学会锻炼时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终生受益的健身意识。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规则、讲*等的教育活动,它的独特作用——“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不难看出学校体育对完善学生人体、身心得以协调发展有重大作用。

  作者:王佳佳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5

  【摘要】在当前社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形势下,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在中小学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应当对赏识教育模式进行运用。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及策略,从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赏识教育;应用;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在当前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方式的合理应用能够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从而使体育教学能够得到很好效果。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对赏识教育的优势充分认识,从而对其进行科学合理运用。

  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的优势

  首先,应用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家长及教师往往对孩子会进行消极性评价,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受到否定性评价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其丧失信心,形成孤僻性格,缺乏主见,甚至会自暴自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赏识教育进行运用,肯定并赞许学生所做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使学生将自卑心理及怯懦性格克服,从而使学生自信心得以增强。其次,运用赏识教育可挖掘学生潜能。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其均具备一定潜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任何一个学生,当其有进步表现时教师均应当及时给予其表扬,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比如,在立定跳远练*过程中,若学生首次起跳成绩为1.4m,在教师鼓励之后,学生可能能够跳1.6m,甚至更远,这样一来,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学生潜力。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在体育运动方面差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积极引导,从而挖掘其各方面兴趣及才能。第三,运用赏识教育可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赏识教育合理运用,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正确评价,肯定学生成绩,并且对其进行表扬及鼓励,这属于能够产生良性刺激的一种强化方式,可激发学生学*兴趣。但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保证客观、公正,对于学生所存在的一些消极情绪以及问题,教师应当善意指出,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努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争强好强心理进行充分利用,通过游戏及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且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分析

  1.积极鼓励赞扬以激发学生内动力。对于每个中小学生而言,其均希望能够得到教师赞扬,教师赞扬可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在教师赞扬情况下,学生能够充分发现自身能力及存在价值,从而使其自信心、自尊心以及进取心均能够得以有效增强,这种动力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激励作用,使其对更高更新目标积极追求。在当前中小学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两种方法实施赏识教育,即语言赞扬法与行为动作赞扬法。其中,对于语言赞扬法而言,其包括书面赞扬及口头赞扬,口头赞扬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听觉进行刺激;书面赞扬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书信、纸条对学生进行赞扬,或者在考评语中对鼓励性语言进行运用;行为赞扬法就是利用各种行动动作对学生进行赞扬与鼓励。

  2.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在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属于前提条件,未能够发现学生优点,也就无法实施赏识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比较胆小,然而这些学生也可能会出现大胆举动,一些*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也有表现较好之时,作为教师应当将这些及时抓住,并且给予其必要表扬,对学生积极鼓励。这样一来,可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满热情及兴趣,可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从而使体育教学取得较理想效果,促进学生向更好方向发展。

  3.对学生尊重及关爱。对于教师而言,对学生尊重及关爱应当遵守最基本道德规范,然而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更多地是对学生指责批评,甚至对学生贬低与侮辱。这种做法不但会对学生自尊心造成严重伤害,并且还会导致学生有厌学情绪产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并且要主动接*学生,通过对学生关爱使其能够产生共鸣,师生之间距离逐渐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体育水*较低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其更多关爱,通过教师对学生关爱能够使师生情感不断加深,使学生对教育更加愿意接受。所以,在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关爱及尊重属于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赏识教育得以真正实施,促进学生进一步复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实际教学需求,为能够使教学得到更加理想效果,教师应当对赏识教育进行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积极鼓励,并且尊重及关爱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与学*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使实际课堂教学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婕.赏识教育的内涵、功能及实施路径[J].才智,20xx(14).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阅读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1)

——中小学体育教学总结 (菁华3篇)

中小学体育教学总结1

  在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提高,此刻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是使自我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我的教学中去,促使自我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头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⑵课堂上的情景。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三、课间体育工作

  加强两操大课间管理,异常是广播操的教学。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经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所以,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课间体育舞蹈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课间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做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训练工作

  我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所以,我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比今年更好的成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经过培训学*、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我的教学工作,努力构成自我的教学风格,构成学*形的教学工作*惯。

中小学体育教学总结2

  一、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

  本学期,新课程改革在南京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本学期体育教研工作的重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抓好课程改革的起步,本学期着重抓了全体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起始年级教学实验,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举办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班,认真学*课改实施方案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1)参加省教研室举办的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

  XX年*至7日,“江苏省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在我市举办,这是江苏省首次举办的体育学科课改培训,各区县极为重视,积极报名参加。全市共15个区县中小学体育专、兼职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30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不但听取了有关领导及国家课标领导小组专家对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解读报告,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还通过观摩南京市宁海中学窦宁、夫子庙小学卫红、南师大附小任智新课标实验课以及南师大附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加深了课程改革实践和操作层面的认识,为全市启动新课程改革奠定的基础。

  (2)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与体育课标培训班

  XX年7月10至15日,南京市中小学课改培训正式启动,市教研室配合晓庄学院和市幼师,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班,各区县体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约90余人(中学40、小学50)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中听取了专家对课改实施方案及课标的解读,交流了课标实践操作体会及案例分析研讨,为区县级课标培训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

  (3)参加江苏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

  XX年8月,江苏省教研室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在扬州市举办,我市省级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50多人参加了培训,参培人数为全省最多。培训班期间,正直酷暑高温季节,我市参培教师能坚持理论学*和新小学生广播操练*,并利用清晨和下午课后加班加点练*,在培训班结业汇报表演中,展示了我市体育教师的成果和风采,得到有关领导及专家的好评。

  (4)参加人教社举办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教材及教参培训

  XX年7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及教

  参培训班在宁举办,由教材副主编藤子敬教授和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周师章教授主讲体育与健康教材与教参的特点及运用,我市中学体育教研员及部分体育教师30多人参加了培训。

  (5)区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全面展开

  开学初,对区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各区县均利用开学前及开学初进行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识培训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据统计,全市参加培训的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约1200余人,占全体体育教师的70%;区县的课标培训*均用时为3.5天(最多的10天,最少的2天)。在学期中,各区县结合本地的特点与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课标理论与实践培训。

中小学体育教学总结3

  在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提高,此刻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是使自我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我的教学中去,促使自我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头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⑵课堂上的情景。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三、课间体育工作

  加强两操大课间管理,异常是广播操的教学。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经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所以,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课间体育舞蹈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课间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做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训练工作

  我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所以,我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比今年更好的成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经过培训学*、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我的教学工作,努力构成自我的教学风格,构成学*形的教学工作*惯。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2)

——中小学体育教学反思实用五份

  中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1

  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应做以下几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努力提高自我,以便使自我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地形式。经过阅读很多地书籍,勇于分析自我,正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上好课,我课前认真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动作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惯,学*新动作前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好课堂教学,我还积极参与听课、虚心向同行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热爱学生,*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我热爱自我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我分内的工作。

  在工作中,我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并积极做好摘记,撰写好心得体会。每年征订教育教学杂志2本以上,在教学中不断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并谦虚的向老教师学*。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领,导负责开展体育工作,今年的工作实绩如下:一年级学做广播操,其他年级巩固广播操,在做操中学生们的那种认真精神是可贵的,班与班,生与生之间竞争到达了促进学生身心之目的,本次体育课获得了圆满成功。回首这一年来自我所做的工作,仅有自我去发现去摸索,我将继续努力,努力发现自我的不足,改善自我的不足。

  中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2

  一、思想认识

  在本学年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自我的一言一行,力争在思想和工作上能起到一名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能认真学*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自觉提高思想素质,道德水准,时常观看和收听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时事动态,追寻着奥运圣火的足迹和5、12汶川地震中的救援情景,并尽自我微薄的力量支援灾区。经常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能正确处理学校和社会、家庭的关系,积极构成教育合力,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工作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诚公*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体罚学生,能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热爱学*,发挥特长,培养其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资料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使学生在学*时能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构成。

  3、在工作中,能按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测试,并按国家过顶将测试情景上报。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搞好大课间改革,抓好每一天的“两操”检查和体育锻炼。

  4、在本学年里,我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县“阳光。奥韵”杯长跑比赛中,我组队参加比赛,有两名学生获得较好名次;组织学生参加县教科所举办的团体舞比赛,效果良好;在初三年级中招体育考试前,我利用有效途径,加大对学生的训练,最终体育考试成绩取得我校历史水*。

  5、强化体育学科的教学,尽力丰富教师们的学校生活。在本学年里,我成功策划并组织了学校体艺节,做到师生全员参与,增加了全体师生的运动热情,培养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强化了师生们的团结拼搏精神。

  三、其他方面

  我在尽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出全勤,空堂坚持坐班。并积极利用休息时间发挥自我的特长,撰写各类文学作品以及通讯稿件,效果颇丰。本学年里,有二十余篇通讯稿件在〈今日某〉、〈某新闻网〉、〈某**信息网〉以及〈某德育网〉上发表。但我并不满足这些成绩,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我,进一步完善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中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3

  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各方面的而非特指某一方面。在学校工作中只有课堂教学具备这种的“全面”功能,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石。就体育教学而言,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发展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锻炼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大部分学生不论自身的体育成绩如何,他们对体育运动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利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欢快和愉悦,对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体育学*的目的不光在于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还在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学*兴趣。学生学*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兴趣。学生对体育本身带有一定的兴趣,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浓烈学*兴趣。了解了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并根据此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兴趣接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民主和商量的口吻进行调动,使其主动学*,才能使学*气氛宽松、广阔,学生无拘无束地置身其中,尝试学*,享受学*的乐趣,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想使一节课成功,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即使遇到前面所说的情况:碰到自己不是很擅长的教材,也能轻松完成。

  我们都知道优美的示范、准确的讲解是最能感染学生的。但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做到亲而不媚、“笑”而不俗。亲而不媚指让学生感到很放松,觉得老师很好相处,愿意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从教学中我真的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他人的观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方式本质上都是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统一的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需要、学*优势、学*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设计教学法,不设上下限,力争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发挥的天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学*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需要的帮助不同。课堂学*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学*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学生学*成了纯粹被动式地接受、记忆过的过程。这种教学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兴趣的热情。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样滑稽的局面。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笑”起来,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环境,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过于严肃,势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如果学生做完练*的第一反应是观察教师脸上的表情而不是体会练*过程中的'满足感,那么学生也就永远都“笑”不起来;其次,要激发学生练*的兴趣,循循善诱,永远不要让学生觉得“我肯定不行”或“这太简单了,我不练都行”,而要让他们认为“我肯定能行,让我试一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练*的空间,底年级同学,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空间,使学生找到练*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去为学生拓展一个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的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和教学只有在师生愉悦的情况下才会迸发无限生机。

  总之,无论体育场地如何,学生情况怎样,作为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新课程目标一定要吃透,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重视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在小场地上好体育课,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办法,使我们的新课程目标顺利完成。

  中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4

  从初中的体育教学一下子转到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们非常可爱,但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最让我不适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的课堂纪律:小学生的课堂纪律非常差,尤其是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什么纪律可言,上课期间,绝大部分同学也都是在说笑打闹,跟没有上课一样,纪律保持一般不超过5分钟就又开始乱起来了,而且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我总是要花1/4的时间去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例如:“老师那个同学骂我”、“老师那个同学打我”、“老师我要尿尿”等等,他们的这些行为,让我这个从事初中教学已四年的教师哭笑不得,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2、小学生的行为*惯:小学生们的行为*惯也非常差,上课不知道出来上体育课,前两个星期上体育课都是让老师去班里叫才知道上体育课,老师排好的队形等下次上课时跟没有排队是一个样子的,还得让老师重新整理,根本就记不住自己的位置所在;在上课期间总有很多学生要求上厕所和**室喝水之类的事情,“可爱至极”。

  3、小学生的教学进度:我教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教广播操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也是学生们入学以来体育方面的头等大事,教广播操对我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情,经过两个星期的教学以后我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广播操的进度非常的缓慢,而且在非常慢的进度中,还是有1/3的学生学不会,我的教学进度无法进行,教学难度也随之上升,我总是想尽一切方法费尽一切心思让学生们能学会,可是无论我怎么费劲怎么努力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能是我教初中的大孩子教*惯了,可能是我该改变观念了,无论怎样我认为小学生比初中生好教的想法落空了。

  虽然初到小学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我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很好很快的适应这里的一切,很好的带好这些可爱的学生。

  中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5

  我们幼儿园的混龄游戏已经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们玩得乐此不彼,但是美中也有不足。我针对我们小一班户外区域-----小推车游戏,提出一些反思。

  1、孩子们在根据小车身上的数量运水时,他们有的不遵守数量规则要求,要不就装很多,超出数量要求的几倍,要不就是把水悄悄倒进沙坑中或者给小树浇水灌溉,对于倒入沙坑中,他们的理由是可以玩湿沙,湿**干沙还好玩;小树渴了,需要喝水等等理由。

  2、孩子们把运水游戏又加入了自己的情景创设,这个极其有趣:一边运,一边卖水吆喝,路过的小朋友就会假装掏钱买水,水的价位不等,是他们自己拟定的:有1元的、2元的、3元的、5元的。我观察一下水上的标志,确切的说是各种饮料标志,他们为此还会讨价还价呢,然后假装口渴喝水。(这个环节孩子们不会打开瓶盖喝水)

  3、他们还会把水从小车上卸下来,摆在路边卖,我刚开始以为他们会认为谁的“水”多,谁的“水”少吵起来呢,可是我的预想和实际情况真的不一样,孩子们会循环游戏,也就是你卖给我,我卖给你,再去运水等等,一条龙服务的感觉,我好佩服孩子们的创想能力。

  根据以上我观察的`情况,此活动----推小车,可以根据孩子们热衷的情节-----运、卖、喝,这些互动情节加进去,遵循他们的意愿,增设一个水源,供孩子注水,运输,买卖,或者浇灌植物等等。

  游戏是在无限创设的,而这个创设者不正是孩子们吗?希望我的这些真实反思或者反馈,能尽快的增设进来,大家一起努力让户外混龄游戏更有趣、更精彩、更实际。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3)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合集5篇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1

  摘要: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科学意识萌芽和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推陈出新。

  关键词:

  小学科学 观察 探究方法 情境导入 课外研究

  科学教学的最好的方法是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共同参与,大家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认识自然事物的规律,掌握所学,获得新知,解除疑惑,不断前进。下面略谈一下笔者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巧设悬念,增进学*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就缺乏新鲜感和主动求知的意识。一堂课能否成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前提就是想方设法增进学生学*兴趣。兴趣来自哪里? 来源于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来自于对知识的求知欲。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巧设悬念,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

  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观察连接方法,带着大家一起动手演示,小小的灯泡发出熠熠的光芒,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能不能让更多的小灯泡一起点亮呢,能不能让一个很大的灯泡亮起来? 一连串的提问,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这对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探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仔细观察,掌握探究方法

  世界上任何伟大的发现,都和科学家的认真观察离不开。有了认真观察的*惯,观察能力就会提升,就会有动手的兴趣,就会有创造,这就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

  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考虑他们的受知识水*以及思维*惯,而教给他们一些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探究的方法。小学生虽然好奇心强,但是情绪容易引起波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意识,也不能够长期地对一件事情进行关注,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提示他们,我们观察的事物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我们观察的重点是什么? 观察这些内容为了获得什么?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中,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他们通过敲打、撞击仔细倾听这些东西发出的声音,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和联系,他们的一致点又在哪里。学生们得出以下结论: 它们发出的声音各异,相同的地方是只有震动才能够发声,他们从而能够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

  三、节约时间,课下为课堂做准备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指导学生多做一些课外准备,从而收到更好地学*效果。学*《油菜花开了》与《各种各样的花》这一教学内容时,时间正好是春天。阳春三月百花盛开,我安排课外作业: 观察公园里路边以及菜园子里各式各样的花,注意采摘,要爱护植物,切勿踩踏,采集时要完整,妥善保存起来,轻拿轻放,不要损坏。注意观察鲜花的颜色、香味、现状,分辨花的萼片、花瓣,辨别雄花和雌花,写成笔记做详细的记录,总结经验,提升对于花的感性认识,打好学*《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的基础。

  四、注重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学要避免千篇一律,打破常规,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反之,毫无新意,**淡淡,学*效果必然事倍功半,学生们探究活动的动力就会慢慢枯竭。要积极备课,语言幽默诙谐,让课堂上充满笑声,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激情四射,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这样的学*轻松愉快,收获良多。如我们学*磁铁的时候,我给大家准备了大小不一的磁铁,提出一些问题“一个小小的磁铁能吸起一个很大的铁块嘛?”学生们亲手做实验,就有了“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不同”的概念。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中,从“校园里的岩石七天内有变化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不断地提问,不断地产生新的认识,逐步带领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五、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研究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也来自生活的总结。学*如果局限于课堂,不仅舍本逐末,而且也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大家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比如,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个必须要实际操作和研究了。学生们开始制作,持续观察,有的同学很不成功,一开始就失败了,原因是他们没有按照要求让绿豆用热水烫,或者用水泡的时间不够,没能够把绿豆皮泡开。有的同学失败在过程中,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很好的排水,豆芽根部腐烂; 有的同学干脆就是浇水不够,干枯而死。赞美优秀者,鼓励失败者,后者再接再厉,从前者那里吸取经验,结果他们后来都百分之百的成功了。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2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文章分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并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其改进策略,为有效组织教师培训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的深刻变革以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强,中小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从应用与创新、知识与技能、社会责任等方面解释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随后,2013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中小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优化教学过程以及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方法、资源相融合的教学活动下发展的,但是,目前尚没有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马若明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指“优化教学”,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各种资源来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赵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师利用传播技术与信息通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转变学生的学*方式;王卫军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理解为一种综合能力,由若干子能力组成,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李娟把信息化教学能力定位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态度、信息化教学技能、信息化教学研发等。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时期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不断变化发展、不断完善提升的,是在一定系统中进行的,它的影响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外部因素,又有来自教师本身的内部因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在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社会因素

  社会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信息化,使教育领域包括学*方式、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信息化社会要求教师的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社会赋予当代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其中,国家经费的下拨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下拨的有关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方面的经费是否充足,将关系到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国家制定的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引导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1.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最直接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包括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学校信息资源的配备、同事间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校长的支持等方面。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信息资源配备的完整与否影响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质量的高低;同事间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浓郁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的提高;校长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以及认可程度影响着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程度。

  2.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要素,特别是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影响着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当代信息化社会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师专业化的各个方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驱力来自教师本身,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教师的年龄都影响着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宣传与投入,转变教师信息技术的意识

  大力宣传将信息技术应有于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以及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媒体宣传与推广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涌现的先进教师典型以及先进教师集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次,提高中小学校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认识,采取多种方式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形成重视、关心、支持的氛围。最后,从国家的政策保障方面来说,要更加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二)积极探索与研究,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

  信息化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化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等。教师虽然普遍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还是不够扎实与熟练,应用能力比较差。因此,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条件。

  1.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阶段性教师培训到终身性教师培训。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同样重要,都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但是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与在职教师的侧重点不同。职前教师的培训主要以基础技能知识与学*为主;在职教师主要以技能在情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主。我国应该加强重视对中小学未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与培养,例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关的一些标准都主要针对职前教师的,而我国主要针对在职教师。而我国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是参差不齐,与职前教师的培训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从实际出发改进培训内容。培训前要对所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教师水*来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不能低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也不能高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只有改进培训内容,教师才能真正学到与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科教师的特点以及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需求,为其提供丰富的、具有特点的培训课程。

  3.开展多元化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层次多种多样,可分为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的培训等;也可以分为信息化教学扫盲的培训,主要针对一些落后的地区以及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深化应用的培训,主要针对一些已经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教师,技术知识技能的创新性培训,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经验丰富的一些教师。我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培训效果不尽人意以及培训效率低等一些问题出现,使得摒弃单一的培训模式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尤为必要。院校培训可以将大量的教师集中起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的学*中,学*系统的相关知识;但是教师不可能有太多空余的时间,这就需要学校自己根据本校老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来有侧重的在学校内部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和骨干带头等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主研修,自主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学*研究。

  (三)做好规划设计,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信息化教学的加强离不开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软件环境的建设和硬件环境的建设。软件环境建设包括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交流会或者讲座,使各个学科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团队教、学、研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优秀教学软件进行学*。硬件环境建设需要**与学校的支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达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标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2]李玉斌,刘会宇,张贝贝,于倩.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韩健梁,赵晋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4]刘长卿.无定河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个案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5]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学员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已逐渐显露出弊端,基于网络的培训方式也逐渐展开。通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通辽市中小学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了解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可情况,以及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培训之后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网络教学在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找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问题 对策

  網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作为主要学*方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简单地完成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还要通过交流、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来完成任务。与行为主义下的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遵循了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学*,而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这种新形势下的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1、网络教学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网络教学是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新型途径,有效弥补了传统面授培训的不足。

  2、关于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网络教学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为参加过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48份,有效问卷有41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是83%。

  对通辽市中小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网络教学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关于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参加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基本情况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涵盖了各个学科,且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曾参加过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

  (2)关于教师参加网络培训的原因的定量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大部分教师是因为服从上级安排和教师资格认证需要参加的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仅有少部分教师是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自愿参加的,因此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并不高。

  (3)关于网络培训教学质量的定量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认可程度一般,少部分人认可程度较高。

  大多数教师对网络培训后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觉得满意,这说明通辽市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培训的内容能紧密结合实践经验和教学中的难题”这个问题,大多数教师觉得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没有做到紧密结合实际问题,仅有少数教师持肯定观点。

  (4)关于网络教学的缺点的定量分析。数据表现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觉得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主要是在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方面,网络教学应有所改善。

  (5)关于网络教学的优点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通辽市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之后,大部分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思路和制作课件的方法。而能够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且提高教学效果的只占少数。

  (6)教师对通辽市教育技术能力网络教学培训的意见或建议的定量分析。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约有一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网络培训的作业和任务量比较多,只有少数教师觉得适中。大多数教师希望网络培训的时间不多于半个月,只有仅少数教师希望网络教育培训能够长期进行下去。

  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没有时间、培训形式化,不实用、培训内容多,效果不明显和教师自控力不强这四个方面。

  通过调查反馈,有很多教师建议,网络教学应该与具体的学科整合在一起,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应用上,而忽视了具体学科的不同特点。

  3、网络教学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3.1.1 教师参加网络培训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参加网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根据调查,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存在奖励机制,参加网络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因为服从上级安排和教师任职资格认定的需要,只有极少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1.2 网络培训的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认可程度较低,而且只有少部分教师在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后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持满意态度,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感到一般或不太满意。

  (2)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形式化,不实用,培训的案例没有针对性,没能做到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教师不能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3)网络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计培训内容,且未与学科有效整合。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接受培训后把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几乎替代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而不是针对具體学科特点,合理运用所学技术以辅助教学的高效开展。

  (4)关于网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作业和任务量较多,而且时间安排不灵活,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时的工作就很繁重,加上紧张的培训,难免会有些“吃不消”。因此,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甚至会抄袭别人的网络作业。经过调查,有教师建议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这样,教师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于网络培训。

  3.2 对策

  3.2.1 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方面

  (1)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教育主管部门应灵活安排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时间,给教师规定特定的期限,在期限内学员可以自由分配时间。或者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教师在寒暑假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认真学*每个知识点,分析案例,认真完成任务。而不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应付培训任务,草草了事。

  (2)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培训内容的选择与审核,选择内容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要联系实际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少而精,提高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方面。网络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各科教学的特点,设置符合各学科教学的培训内容,做到因学科施教。

  3.2.2 接受培训的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使每个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培训,顺利高效地完成培训任务。其次,中小学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给予高效完成任务的教师一定的奖励,对没有认真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给予批评和适当惩罚。另外,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将所学的教育技术能力运用于实际教学。

  3.2.3 教师个人方面

  首先,教师要树立主动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真地完成培训任务。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把接受培训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及时上交作业。另外,培训结束之后,要尝试将所学新知识和新技能合理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 侯淑萍,任福战,傅宏.论网络教学的特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7(2下).

  [3] 韩晓红.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J].甘肃高师学报,2004.9(2).

  [4] 唐锰.网络教学的特点[J].教育与职业,2001(6).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4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减负增效”已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如何在教给学生知识,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又不让学生感到数学学*繁重、困难呢?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减负 方法

  随着国家教育部“减负增效”活动的层层推进,各个学校如火似荼地展开了减负活动,而且“减负”这个词在早就被提出了,可是为什么最终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呢?主要是我们没有把“减负”和“增效”很好地连接起来,有些教师甚至走入了减负增效的误区,比如认为“减负”就是减少学生课业上的负担,减少学生的学*时间和学*任务。其实,“减负”并不是不要课业负担,而是把过重负担减为适量学*任务,从思想上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实现减负增效呢?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抓住学生状态最好的时间开展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知识。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领会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时能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自己所带班级的学情出发,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创设一些联系生活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以一些实际存在的事情和事物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其次,选择一些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功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每节课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将科技手段运用的教学中并不意味着完全弃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要将二者相结合,避免学生因眼花缭乱的课件展示而忘记了学*的重点。

  二、教师要为学生精选作业练*题

  精选数学作业就要求数学教师依据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从众多练*题中精心挑选一些作为课后作业,或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自己设计一些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练*题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那么为什么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小学数学作业题呢?笔者认为只要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原因,“质”揭示了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累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映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量”虽然能够体现出多做练*题能够提高数学学*成绩,但是学生投入到“题海”中,重复地做题会增加他们的学*负担,而且用时长收效慢。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因此作业的布置既要重视“量”,也要重视“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精心挑选,这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手段之一。当然,要从浩瀚、繁复的题海中精选作业,非常考验教师的能力,要使练*题不仅要达到巩固知识、熟练应用的效果,还要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做作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因此,教师每次布置的作业题都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当选一些反映概念、灵活解题方法的*题,还可以编写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足够发挥的空间,力争使每次作业都能体现出教师的“精挑细选”。

  三、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

  学*辅导主要是解决学生愿不愿学和会不会学的问题,着重对学生学*技能、学*情绪、学*动机进行辅导。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接受能力有强有弱,学*水*有高有低,教学就可能会产生“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情况,因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为他们设计较高的目标,使他们学有方向。一个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后进生的独立性、自觉性相对较弱,往往今天教会了他们,明天又忘记了,有时一种错误会犯好几次。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充满爱心,满腔热情地关怀他们,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潜能,确立合适的学*目标,改进落后学*方法,对他们练*中的错误要及时给予解答。对于中下等学生来说,他们不提问题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可能问题“多多”,教师要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多提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舞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学*兴趣,进而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四、改变传统的判作业的方式

  小学生在做数学课后作业时,并不是每道题都会做,都能做对,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对于不会做的题,让学生分析自己不会做的原因并写在相应题目的下面,这样教师就能在作业中很清楚地看出哪些题目学生掌握得还不是很好,有待于更一步的讲解。另外,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下完成的,教师也应让学生在相应的题目下面写出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业及时检查,也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作业情况;最后,在学生做完作业的时候,让他们再写一写用到了哪些知识来完成作业的,对于作业完成情况有什么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好的归纳和整理,既实现了减负,又提高了学*的质量。

  总之,学生有了浓厚的学*兴趣,才能够乐学;掌握了恰当的学*方法,才能够会学;养成了良好的学**惯,才能够终生受益,当他们不再把学*当做负担,即使再繁重的知识累积也不能困扰他们。这样,“减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增效”也会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陈国辉.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的智慧[J]. 新课程学*,2011(3).

  [2]张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J]. 教育学文摘,2012(9).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几千年优秀灿烂的文明史,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各民族民间舞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进程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其风情醇厚、绚丽多彩的民间舞蹈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构成了我国传统艺术丰富的内容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舞蹈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一、民间舞教学目的和意义

  在中国舞蹈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中,民间舞始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舞蹈课堂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训练课,也是培养民族舞蹈或舞剧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专业必修课程。民间舞这门课程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及目的是:通过系统规范化的教学内容,配合相适应的、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民间舞基础知识、技术运用方法、基本能力(形态技能、心智技能)等诸多方面得到培养开发和训练,以适应掌握各种民间舞所特有的节奏、动律和风格,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为学生在舞台艺术实践和将来从事民族舞蹈教学科研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民间舞的课堂教学,是以中国各民族独具风格特点、生活气息浓郁、个性特点突出、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训练价值的教材为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不能解决的技术技能问题。同时,通过民间舞这门课程学*,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技能、美学思想和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其教学目的和训练意义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

  二、民间舞教学特点

  民间舞的课程教学特点,体现在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教材为教学内容,而其教材是经过无数艺人和民间舞专家、舞蹈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的悉心研究、精心磨砺、不断加工、提炼升华、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规范而形成的,非常丰富而具有代表性,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使之变成课堂教学培养训练学生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有很大的训练价值意义。在民间舞教学中,以具有训练形体技能和心智技能两方面价值和作用的内容,着重解决学生的身体松弛和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气质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弹性、速度、节奏感、乐感、技术技巧性和表现力等。学生通过长期实践与研究学*,不但学到和提高了表演技能和心智技能,还体会感知和掌握了解了不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韵律和民俗风情,包括对其民族审美思想、审美追求、审美心理、审美表达和审美情趣等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这容易激发学生尊重和热爱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热情与追求,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深知,教学的过程不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又是育人的过程。实践证明,在舞蹈专业学科对培养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的教育中,中国民间舞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是深远而巨大的。

  民间舞与其他舞种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形式、风格、动态都有着其固定或特有的地域风格,这是中国民间舞区别于其他舞种所固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另外,舞蹈以非文字语言的肢体为特征,它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要通过身体的形态、动作的表现得以实现。那么,在民间舞教学中,经过严格的训练与学*,不但让学生充分掌握民间舞的动律特点和节奏的要求,还要学会把握民间舞的风格及表演技能。如今,我们的民间舞课堂教学的教材与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纯粹地把流传在民间的自然形态民间舞搬进课堂教学,而是经过反复深入研究,找出其规律特点,不断进行提炼、加工、升华、规范而形成系统的教材,并以此作为训练学生和舞蹈演员的有效手段,其针对性、目的性是很明确的。不同地域的民间舞,其舞蹈的形式、风格、动态有其共性,也有个性,而民间舞蹈内在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例如: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概括为“稳重浪”,其舞蹈的“艮劲儿、美劲儿、泼辣劲儿”,以动作急出慢落、有动有静、有张有弛,音乐曲调以唢呐和小钹器乐吹奏出迷人的节奏变化,把舞蹈烘托得更动人,为其舞蹈的“艮劲儿、美劲儿、泼辣劲儿”增添声色。从动感和风格上,艺术地概括出东北秧歌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由此来分析,在民间舞的教学中,规格的要求(动和静、力度大小、位置、高低、过程、线路、方向等的规范)、风格的把握,是学*民间舞方式方法中的着眼点,也是民间舞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

  三、民间舞的规格与风格分析

  在民间舞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要求,在既严格又生动活跃的气氛中展开互动学*,以致达到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完成教学目的?显然,分析研究民间舞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这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如何能更好地准确把握不同民族民间舞的动作规格与表演风格。从理论上分析:规格是风格的基础,风格是呈现的结果。民间舞的规格与风格是水**融、紧紧相扣,离开规格(动和静等的规范)、风格(格调、气质、情感、韵律、节奏等),就难以完整地表现;而规格的统一,确定动的流程、线路、力度、高度、方向等,又是完美的动律体现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朝鲜舞中膝盖柔韧的运动伸展、身体的呼吸移动、手的自然松垂、抽丝般的舞韵“雕塑感”;***族民间舞的优美挺拔、步伐稳健,“上身洒得开、脚下不离散”,以及山东鼓子秧歌舞中的“稳、抻、沉”等,成为表现细腻情感和内在精神气质的基础。

  在民间舞的教学中,规格的形成、风格的培养,是完成民间舞教学极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教学中仍有主次之分,当进行不同民间舞的教学时,开端应以学会动作、掌握要求、明确规格为前提,在动作熟练协调之后,应着重于在情感方面的细致培养、启发和诱导。当动作呈现了情感、动律、规格、(转第107页)(接第95页)节奏、音乐等几方面的高度融合时,也就是组合形成的最后阶段,再注入民间舞的“自娱性”的要素(自我主观感觉发挥),并贯穿到整个学*民间舞教学及表演的全过程中,这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自娱性”的具备,对学*民间舞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自我感觉的表演意识,同时又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但这需要教师通过以各种各样方式的启发、长期的培养,才能使学生不断增强这方面的表现能力,从不自觉的把握到有意识的掌握,达到所谓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层面。因此,单有严格的要求、呆板的训练而没有生动的启发,就会失去民间舞的本色;光有启发,而不注意细腻的规格要求和“瞎跳”,就会形成自由发挥无从要求,失去民间舞教学的特定性。这两者须互为联系、相互依助,互为转化的。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4)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案 (菁华5篇)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案1

  学*目标:

  1.本课借助小垫子,主要发展学生的走、滚动、柔韧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基础运动能力。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爬行以及*衡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向前、团结一致的意志品质,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

  难点:滚动协调

  教具准备:

  1.小垫子40块

  2.录音机一台

  3.实心球4个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问好

  2.老师提出本课学*内容

  3.队列练*

  ①稍息

  ②立正

  ③向左右转原地踏步走

  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借助小垫子做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角色,准备好上课。

  教师进行队列练*,下达正确口令。

  二.走一走,蛇形走

  1.教师讲解活动方法及要求。

  2.借助小垫子当标志物,穿过小垫子走蛇形。在走的过程中听哨声摆动物造型。

  3.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走蛇形。

  三.模仿操(协调能力)

  1.教师谈话式导入准备活动。

  2.教师播放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进入角色。

  4.教师带领学生配合音乐进行模仿,适时表扬与鼓励优秀生。

  四.垫上运动

  1.垫上柔韧训练:横、纵叉、仰卧推半桥。

  2.垫上滚动

  1)垫上柔韧训练:教师分别示范横、纵叉、仰卧推起半桥。讲解动作要求。

  2)教师带领学生练*并请优秀生表演。

  3.教师引导学生看见过什么样的滚动,并示范。

  4.教师组织学生练*球和小木棒的滚动。

  5.教师组织学生摆好垫子并做连续滚动。

  6.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五.游戏:过河取把宝

  1.教师导语引出游戏。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请学生一起做示范。

  3.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4.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游戏,提醒注意安全。

  六.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本课小结。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领会运动的节奏感;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5%以上的学生在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同时,基本能跟上音乐节奏,50%左右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8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和较好地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和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1. 熟悉球性

  1) 双手弹拨球

  2) 环绕颈部交接球

  3) 环绕腹背交

  接球

  4) 环绕单腿交接球

  5) 环绕双腿交接球

  6) 双手抛接球

  7) 单手抛接球

  教学重点:球感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

  2. 组织:每人一球,同时进行练*

  3. 教法与步骤:

  1) 教师示范,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

  2) 观察学生练*

  3) 集体纠正

  4) 教师用音乐指挥学生练*

  4. 行进间运球接力赛

  方法:把学生分**数相等的八组,面向圆心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人行进间运球绕过标志物后跑回,连续二次。当回来后触及第二人手时,第二人迅速运球跑出,依此类推,以各队最后一人运球到本队起跑线的快慢决定胜负。

  5. 放松整理活动

  1) 舞蹈(持球波浪操)

  2) 自创造型

  6. 小结讲评

  7. 收回器材

  8. 师生再见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案3

  案例背景: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的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缺乏新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令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特别是高中学生上体育课时出现无精打采,畏难情绪较大,请假较多等等。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用不同的练*方法和一些游戏来结合本课内容促进体育教学,以此来提高同学对体育课学*兴趣,同时增强他们的力量素质。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

  1、掌握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安全锻炼意识。

  2、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和自信。

  教学内容:抓手指——排头抓排尾——投远、投高、投准——放松操

  设计思路:投掷作为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学校体育的测试项目,一直受到普遍关注。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参与不积极等因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针对教材和学生情况,依据课程水*五的要求,围绕五个学*领域,紧扣三个目标进行案例的设计。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在自我的运动参与和创新中,体验运动和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体验阶段:

  我将队伍带至投掷场地,宣布以投远为目的的投掷体验开始,并重申“尽量不重复别人已采用过的动作,看谁的投掷动作最具新意”的要求。

  “我先来”,我以原地侧向的方式将实心球双手抛出,成年人的力量是足以让这群孩子信服的,我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随后,男、女各两组,按顺序以投远为目的进行创新投远练*,真是千姿百态,花样迭出:弓步正向、马步后抛、双手胯下后抛、双膝跪姿前后左右抛、原地侧向抛、侧向上步掷……课堂上,大家不但完成了教材上的内容,还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姿势,使得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以承载和发扬。

  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学*积极性空前高涨。就在他们意犹未尽之时,我们开始了以投准为目的的创新体验练*。

  “老师先来。”学生整齐地向我发号“施令”。

  “好!遵命。”我拾起地上的垒球,以投飞镖的方式向四米外的箩筐投去。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接下来又是同学们千姿百态的动作,叹息声、赞赏声、指责声、鼓励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应用拓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投远、投准的特点发展学生控制力量的能力,并通过集体协作共同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下面我们作一个游戏,你们听说过保龄球吗?”我问。

  “听说过”、“我还跟爸爸去玩过呢”……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甚至有些炫耀。

  “好!我们就做保龄球投掷对抗游戏。”我说。

  学生分成四组,男女各两组。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进行小组淘汰赛,最后男女生优胜组进行决赛。每人只投三次,胜负以各组击倒手榴弹的总个数来定。

  这时男生更是兴奋不已,斗志十足,看得出他们没把女生放在眼里,而女生则多数露出胆怯神态。我见状,便补充说:“女同学有投掷距离比男同学少—米的优势”,这下男生可慌了神,而女生则立即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各组同学应注意比赛规则,要以地滚球的形式击倒手榴弹,投掷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但不得越过投掷线。”我补充比赛规则。

  “哎呀!打偏了”、“用力一点”、“瞄准再扔!”各组学生紧张地指导着本组同学的投掷动作。

  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课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热情仍然很高。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投掷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案例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与生活经验设计投掷方式,并以“保龄球”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投掷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淡化投掷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投掷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得以有效实现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技能。本案例让学生提出一个投掷目的,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投掷练*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投掷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开心愉悦的学*情景下,更要注意运动安全教育。

  教学形式越是强调自主则越容易出现松散,这必将增加课堂教学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进行投远、投准及保龄球练*时,一定要求各组学生在将投掷物全部投完后,才可以将本组的投掷物取回,以避免发生危险。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案4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比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场地器材

  篮球场、体操垫x块、跨栏架x只、长板凳x张、体操凳、标志物x个。

  三、教学形式

  全班分x组讨论、设计、比赛。

  四、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将所需的障碍器材放置到位,分别是钻过跨栏架、走过体操凳、跨过体操垫、跳过长板凳、绕过标志物,并检查各器材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五、教学过程

  1、任务活动前教学

  (1)在准备活动或一个内容之后,将学生组织到障碍跑场地上。

  (2)教师讲解、示范过障碍方法,学生分组依次做尝试性练*。

  (3)分x组进行过障碍比赛,教师评价、引导比赛情况。学生讨论小结,并改进方法。

  2、教师下达设计障碍任务(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设计障碍物的放置c顺序和距离);学生分x组进行讨论、设计后,对障碍物按设计的方案进行放置。

  3、在新设置的道上进行接力比赛。

  4、讨论:“怎样摆放障碍物最合理,通过速度最快”?

  5、各组进行调整方案,再比赛,最后评价。

  六、教学反思

  1、通过教与学,学生基本上溶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与兴奋度。特别是在各组自行设计的障碍跑中,使课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学,改变了以往一贯由教师做主的传统做法,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让他们体验自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下达任务后,各组学生能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直至协调统一,所设计的方案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创意说明。

  4、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学生在讨论、设计方案过程中,就要考虑服从整体的利益;通过反复的比赛中,在大家的助威声里,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胆怯,增强了自信。

  5、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体质的差异性,而给出相同的障碍标准,个别困难学生(特别是小个子女生)在过体操垫时,在跨不过去后,可采用滚翻方法取之。教师对此应利用体育比赛公*、公正的精神和做人的品质来教育,或者每次一人跑改为两人合作跑(以最后达到的人作为交接棒)等。这可以避免类似现象的出现,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情绪。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案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是比较高的但能规范的掌握篮球基础技能还是较少的。篮球运动的一切技术技能都是以篮球球性为基础的,所以学好本章节是学好篮球整个章节的前提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篮球这项运动及场地器材。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练*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

  三、学*者特征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应该在运动量上应用适当。学生对球类运动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受NBA CBA的影响,老师可以很好的应用这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感染力和学生的兴趣。但是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应注意的练*的过程中增加多种练*方式,以免学生练*枯燥无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采用正确的方式握球、拍球。

  教学难点是在运球,传球过程中很难体会指尖触碰球的感觉。

  教学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接球教学任务

  1、掌握双手胸前传球、接球动作技术,并能熟练运用。

  2、使学生了解到双手胸前传球、接球的重要性

  组织教法及要求准备部分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堂任务;

  3、处理见*生,检查服装;

  4、复*篮球移动、滑步、急停、转身等基本动作技术。

  5、传球种类介绍及要学*的内容。

  6、全面复*篮球移动技术。组织队形(如图)

  ○○○○○○○ ◇◇◇◇◇◇◇ ○○○○○○○ ◇◇◇◇◇◇◇要求:静快齐

  ○○○○○○○ ◇◇◇◇◇◇◇ ○○○○○○○ ◇◇◇◇◇◇◇ △教法:教师讲解并领做要求:静、快、齐

  精力集中、活动充分、动作大方基本部分

  1、持球

  动作要领:双手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型,用指跟以上部位握住球的两侧后下方,手心空出,两臂弯曲,肘关节下垂,持球于胸前。

  2、双手胸前传球

  动作要领:双手持球与胸腹之间,身体按基本姿势站立。传球时双手持球先做一个由下而后向前的弧线动作,当球转动到胸前位置时,迅速向前伸臂,手腕翻转,拇指下压,最后通过食指、中指用力将球拨出。出球后拇指和手心向下,其余四指指向传球方向。传球同时叫蹬地身体重心前移,上下肢协调配合。

  动作要领:身体基本姿势站立,双手前伸,手指自然分开,目视来球方向,当球飞行将与手指接触时,顺势收臂后引、曲肘缓冲来球的力量双手接球后将球置于胸腹间,保持身体*衡。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教法: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练*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动作。讲解要清楚正确,动作示范要多方位多角度示范便于学生观察学*。

  练*方法:依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徒手模仿持球。组织:分若干路纵队面对面站立,每两路纵队用一个球。依据教师的讲解示范学*。

  教法: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讲解要清楚正确,动作示范要多方位多角度示范便于学生观察学*。练*方法:传球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要求:传球要及时、快速、准确;扩大视野注视全场;善于运用假动作;接球后及时衔接下一个动作。

  结束部分

  1、集合队伍,课堂小结;

  2、布置课外作业;

  3、归还器材,宣布下课。组织:四列横队。

  教学反思

  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来自于他们的好奇、好动的心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渴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中,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本堂课中我设计的练*过于简单未能提取学生学*的动力。中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完成动作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不能采用机械、呆板、枯燥单一的模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要求不易太严,规定不易过死,允许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5)

——中小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中小学教学反思1

  《两个农夫》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买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省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后果。这个故事以小见大,讲的日两个农夫之间计谋和才智的较量,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

  同时还要预测一些偶然的因素。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课后思考题围契机让学生弄懂文章的内容后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在导入部分,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理解了角度的意思。

  在读中训练学生的学*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含义,从文中的中心出发来给两个农夫提建议,学生在交流中更加理解了文中蕴含的哲理。教学这篇课文,我和学生能做到互动,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恰当的在文章总结部分拿出东方电视塔的各角度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

  起到深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还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在学生读的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丢失的骆驼》教学反思《丢失的骆驼》是五年级第八单元拓展阅读中的一篇课文。

  在教学伊始,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件什么事。而后,我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自读课文:四兄弟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四兄弟是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情况的?当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合作探究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我再要求学生想想:四兄弟为什么能帮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学生联系上下文,略加思索,自然就能明白因为四兄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从眼前的事物做出合理的推断,所以能帮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

  我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从这个故事从受到什么启发,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最后,我又以演戏的形式来表现了法庭上的一幕,让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讲得很少,都以学生的读、写、讨论、活动为主,学生都能在愉快中学*,因此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中小学教学反思2

  一、思想认识

  在本学年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自我的一言一行,力争在思想和工作上能起到一名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能认真学*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自觉提高思想素质,道德水准,时常观看和收听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时事动态,追寻着奥运圣火的足迹和5、12汶川地震中的救援情景,并尽自我微薄的力量支援灾区。经常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能正确处理学校和社会、家庭的关系,积极构成教育合力,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矗

  二、教学工作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诚公*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体罚学生,能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热爱学*,发挥特长,培养其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资料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使学生在学*时能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构成。

  3、在工作中,能按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测试,并按国家过顶将测试情景上报。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搞好大课间改革,抓好每一天的“两操”检查和体育锻炼。

  4、在本学年里,我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县“阳光。奥韵”杯长跑比赛中,我组队参加比赛,有两名学生获得较好名次;组织学生参加县教科所举办的团体舞比赛,效果良好;在初三年级中招体育考试前,我利用有效途径,加大对学生的训练,最终体育考试成绩取得我校历史水*。

  5、强化体育学科的教学,尽力丰富教师们的学校生活。在本学年里,我成功策划并组织了学校体艺节,做到师生全员参与,增加了全体师生的运动热情,培养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强化了师生们的团结拼搏精神。

  三、其他方面

  我在尽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出全勤,空堂坚持坐班。并积极利用休息时间发挥自我的特长,撰写各类文学作品以及通讯稿件,效果颇丰。本学年里,有二十余篇通讯稿件在〈今日某〉、〈某新闻网〉、〈某*信息网〉以及〈某德育网〉上发表。但我并不满足这些成绩,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我,进一步完善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中小学教学反思3

  《用目光倾听》是鄂教版五年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课,他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诗文,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给予人真诚。

  初次试讲的时候自认为这一首诗歌简短有简单,于是就随意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读,因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但是最后问学生:你知道“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吗?”整个教室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可以听见。

  课后,肖老师问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回答出来?”我无语。接着,肖老师告诉我,这一篇课文看起来很短很简单,其实在这简单的文字背后却蕴藏许多丰富的内容。他建议我将这一篇文章当做一篇精读课文,好好酝酿如何引导学生层层分析领悟、感受字里行间所表露的真诚。不要太过随意。

  经过肖老师多次的“打磨”后,我明白了“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真正含义。

  1、斟酌肖老师修改的教案,让自己先走进文本,让教案走进我的心里。老师在课堂上不可以“随性而为”。

  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表面是写作者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别人,体现他对人的真诚,而实际上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3、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时候,肖老师特意强调作者的意图老师只能够通过教学让学生意会而不是教化。因此,在读完课题以后,我引导针对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怎么样用目光倾听?和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这两个问题。再通过学*妈妈最*常的一句话,在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妈妈真诚的关爱让作者受益匪浅,并心存感激。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真诚”的倾听让别人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让倾诉的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呀!

  虽然工作了很多年,也很喜欢语文这样一门学科。但是真正的进行这样大型的授课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自己*时不是很精于“修行”,出现很多的不和谐的音符。

  1、感受完作者给人的真诚胜似春天般的温暖的时候,预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做这样的倾听者或者是你遇到过这样的倾听者吗?”目的是想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但是,却将这环节遗漏。

  2、“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这是诗歌中的一个比喻句。老师啰嗦的语言占据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或许更能够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眼睛与心灵是相通的。

  3、感谢肖老师不辞辛劳的一次一次的修改教案,在每一次领悟肖老师的教案精髓的时候,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业精于勤”。多次在内心里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如此的修行自己。

中小学教学反思4

  3月16日教研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活动,教研员张老师展示了四个教学内容,让参会教师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内容,现场设计并作微型课,我们组的教学内容是教banana和orange,并复*其它水果名称。

  整堂课律动好,节奏明快,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教学环节紧凑有序,所安排设计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动嘴动脑能力,很好地发散了其思维。

  不足:在教授新知的过程中,还是准备不够充分,让学生们能够轻松记住单词的方法还是不够科学。例如:在教授新水果单词“banana”时,不应死记,应该适当运用语言文字串成一个句子,来方便学生们记忆(拨了一个香蕉,“a”“n”“a”“n”“a”在今后的教学中,需仔细揣摩教学方法,努力做到: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高兴、轻松。

中小学教学反思5

  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

  一、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一套指导方法。

  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拔指导,让学生明确应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作的现象。第五步,*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结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

  二、精心撰写下水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

  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写作方法写1——2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教师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作实际,作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就能在备课与指导时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要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份(扩展6)

——中小学老师教学心得范文五份

  中小学老师教学心得 1

  转眼间,我来到省扬高中工作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就以这一年的经历谈谈我作为一个新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学期我主要暂代生物实验员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实验室的设备一点也不熟悉,对一些实验的准备也不大了界,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真的感觉很彷徨,幸好,这时组里的其他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我添置了很多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有关的新器材和药品,同时对原有消耗的其他设备进行了补充,维修实验室桌凳,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积极准备实验,合理安排实验时间,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同时,我还对实验室财产做了统计,迎接并顺利通过了省领导对实验室的评估检查。

  第二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仪年纪的生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点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同时自己制作或借鉴网上比较好的教学课件,把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个现代教学模式结合。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坚持听课,学*师傅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历年,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年中我还担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优秀**主任于永中老师的知道下,我学会管理班级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学生的一些经验,认识到对学生以为严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严和爱的切入点。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积极汲取养分,感谢教育局给我安排的到教师进修学校学*的机会,请了许多资深教育工作者给我们授课,我受益颇多。

  总之,我还很年轻,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一如既往,努力早日达到目标。

  中小学老师教学心得 2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是我本学期精读的一本书,我所说的“精”是指我认真阅读,做好笔记和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思考,所以越发觉得自己教学理论的浅薄,同时也深感教学理论的指引作用之巨大。本书对英语教育学的一些一般性或常识性的理论、知识、方法或技巧进行了概述,而对英语教育学一些核心的、体现英语教学新观念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又紧密联系英语教学的实际,对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技巧进行了介绍,还对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总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无意面面俱到,而是针对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首先,力求把得到广泛承认的、反映外语教学根本规律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呈现给大家,同时,又把经过实践证明的、切实有效地国内外外语教学方法、技巧等予以介绍。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给以指导并进一步为实践所验证。

  本学期,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而词汇教学则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完单词之后,能做到单词音、形、义的结合呢? 这也是我一直苦苦需求答案的问题之一。本书就提供了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本书提出单词的音、形、义是固有生成的,是不可分拆的。因为学生在学*英语单词时知道了词义而读不出、写不对的情形往往比读得出、写得对而不知道词义的情形多得多。另外,由于对“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片面理解,各种试题中需要读出、拼写出的部分相对太少,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轻视读和拼写基本技能的现象,或者存在着对解决读出和拼写出技能低下感到无能为力的心态。这种轻视与心态已经严重影响了词汇教学的整体质量。

  教给学生读出和拼写出的规则以及构词规则,是属于教给学生如何掌握学*策略范畴内的问题。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学生学*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要解决单词读出和拼写出的问题和扩大词汇量,却不把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教给他们,不严格地要求他们掌握这一工具,当严者不严,欲善其事却不先利其器,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必然在所难免。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拼读规则、构词规则的工具性,不要把什么都做成“学问”。可以通过适当提前集中、随机集中、重点突破、循环巩固等具体方法把这些规则尽早尽快地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不断运用这些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从中我也不断反思在我的英语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初学英语时学生兴趣盎然,学了几年之后却兴趣全无呢?就词汇教学来说。我在学生词汇记忆、拼读上的引导还不够,检查反馈的方法也不够多样化。再反思我的检查方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主要是的做法是在班级里挑选组长进行监督,同时让组长对同学们的朗读情况进行登记,但监督反馈的结果没有及时反馈,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反馈,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所以在下一个学期里,应该将评价方案也进行合理地调整。

  中小学老师教学心得 3

  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礼貌的一滴水珠,应当从这滴水珠中,使用权学生体悟到中华礼貌的博大与精深,于已打好人生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神。

  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齐,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所以,母语应当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所以,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问题在于,这样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学生的读书水*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

  阅读课必须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学生仅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可是的真理。

  中小学老师教学心得 4

  从快乐无忧的幼儿园小朋友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许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求学之路已经开始。坐到教室里眼睛不停的张望,打量着老师,抚摸着崭新的书包,我强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来学*的。在这片净土,摆在孩子面前的这幅巨画,我该怎样引导他们来填充才会变得五彩斑斓呢?我猛然一惊――小学老师的工作不要那么复杂,可做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快乐学*。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些头绪。

  一、让趣味进驻课堂

  课改后,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在新课标下孩子已经成了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生动、活泼、趣味,已经成了我们当前教育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一年级孩子语文学*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须反复练*,从而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课堂中我将游戏和童话故事或人物贯穿其中。如在拼音复*的时候我就采用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孙悟空,孙悟空保护完师傅西天取经后,来到我们教室,给小朋友们送礼物,孙悟空可是有火眼金睛谁表现好孙悟空就会送给他礼物,这样大家都认真了。在读的时候,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如我想读给猪八戒听、唐僧听、如来佛主听等等。这样使原本枯燥毫无关联的拼音字母组成一个整体,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故事,师生共同表演这个故事,从而激发孩子的学*兴趣,提高学*效率。

  二、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和一年级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活泼。他们那没有修饰,没有掩饰过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于表。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更应该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如我在教象形字“禾”时,孩子问“为什么禾苗的穗是往下垂的,我们这个字却不那样写呢?为什么会发明象形字呢?”这样一问下面的孩子都哄动了。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我首先给予肯定,表扬了他善于思考,并给他们讲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鼓励他们以后自己去发现探索。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因为赶进度生气或者直接不答的话,或许以后孩子的探索精神就从此夭折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质朴。因此在课堂中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益处,作为教师应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形象!

  下面是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体会:

  第一,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根据孩子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在教孩子学*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学生欢迎,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请学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当孩子们摘下自己认识的字时非常高兴摘了满满的一篮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处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喜欢学*增加孩子识字的记忆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禾”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还要多一撇,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头是弯弯的,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第四,做动作学汉字。我们在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如:我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汉字,*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惯,扩大识字量。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交代每个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故事书,现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识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中小学老师教学心得 5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一年级。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

  在这一年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2、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3、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一年来的一年级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一年来的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许多,现在回头想想,我感觉认真读教材、教参真的很重要!

  这一年是快乐、充实的一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