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

  2)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里的“人”指的是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8)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9)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二)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理解“但”

  4)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句诗,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板书:飞将在)

  5)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阴山也就安定了,那么边关也就会——(安宁了),边关安宁了,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他们——(就能回家乡),和家人团聚,那么国家——(也会更太*)。

  6)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期盼有良将,期盼和*)(板书:期盼)

  7)期盼有良将,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有)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有的不愿当将领,有的则是不被朝廷重用)

  8)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无能,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课件出示)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将帅无能的不满。(板书:不满)

  9)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评读,再指名读。听录音。再读。

  10)引读:诗人王昌龄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在大声地呼吁,他希望——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三)小结,并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师点板书),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和*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请写出来。(课件出示)

  四、赏读古诗,背诵古诗

  1)是啊,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然而战争结束了吗?(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再读读这首诗,试着背下来。

  2)学生试背。

  3)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出示介绍李广的诗。刚才的学*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的环境中,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珍惜今天的和*生活。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兵强将广!

  《出塞》原文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 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①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②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③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n ——北朝民歌《木兰辞》

  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话。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尺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息吗?就会有和*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

  学生齐诵全诗。

  三、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资料一: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出塞》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 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 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 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

  2) 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 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 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里的“人”指的是谁? “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8)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9)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二) 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理解“但”

  4)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句诗,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板书:飞将在)

  5)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阴山也就安定了,那么边关也就会——(安宁了),边关安宁了,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他们——(就能回家乡),和家人团聚,那么国家——(也会更太*)。

  6)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期盼有良将,期盼和*)(板书:期盼)

  7)期盼有良将,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有)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有的不愿当将领,有的则是不被朝廷重用)

  8)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无能,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课件出示)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将帅无能的不满。(板书:不满)

  9)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评读,再指名读。听录音。再读。

  10)引读:诗人王昌龄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在大声地呼吁,他希望——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三) 小结,并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师点板书),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和*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请写出来。(课件出示)

  四、 赏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是啊,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然而战争结束了吗?(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再读读这首诗,试着背下来。

  2) 学生试背。

  3) 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 出示介绍李广的诗。刚才的学*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 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的环境中,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珍惜今天的和*生活。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兵强将广!

  《出塞》原文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及已积累古文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品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几首边塞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边塞诗的主要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大致了解“边塞诗”

  1、出示《从军行》、《塞下曲》,师感情朗读。

  2、这两首属于什么诗?简单介绍“边塞诗”的特点。

  3、引入《出塞》。

  二、熟读古诗,疏通古诗意思

  1、师配乐朗读;生试读。

  2、交流读诗方法:你有什么方法或途径把诗读懂?

  3、按以上大家交流的读诗方法自主交流古诗的意思。

  4、班内检查交流情况。

  三、品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味

  (一)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

  1、在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明月、边关)

  2、“明月”和“边关”从秦汉时期到如今都怎样?

  3、作者想借助这两种没有改变的景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象?(边关的战事也一直在持续,跟秦汉时一样)

  4、是啊!几百年了,边关的战事一直都没有*息,国家始终受到侵扰,此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什么之情?(担忧)

  5、点学生品读出“担忧”。

  6、长年的战事,作者有没办法改变?所以作者内心又是如此的……?(无奈)

  7、点学生品读“无奈”。

  8、每到寂静的夜晚,将士们面对皎洁如水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将士们思念着什么?(家乡)还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这又是多么凄凉的夜晚啊!

  9、点学生读出“凄凉”。

  家乡的人儿也想着将士您啊!因为您“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

  1、为什么“人未还”?

  2、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战场上一种怎样的惨景?

  3、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他们何曾不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可是“万里长征”,路途是如此遥远,来回谈何容易?作者内心对将士们如此遭遇充满了……?(同情)同时为他们发出哀叹。

  4、点学生品读“同情”与“哀叹”。

  (三)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简介“李广”

  2、从“但使”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可惜这位名将不在了,作者内心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什么之情?(怀念)

  点学生品读出“怀念”

  提示:要是这位名将在该多好啊!要是朝廷能发现这样的人才该多好啊!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品读出“愿望”

  3、以此看出作者希望朝廷能怎样做?(任用良将)

  四、课内外整合,挖掘古诗意蕴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边塞诗。

  2、投影其中三首让学生朗读。

  3、挖掘边塞诗的共同点。

  (写的都是边关的景色。写的都是将士的生活。表达的都是作者同情、哀叹或赞扬将士的情怀。)

  4、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配乐朗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

  出塞

  明月边关

  景哀叹(远离亲人)

  人(将士)

  忧国忧民

  但使……

  情愿望(任用良将)

  不教……

《出塞》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的感情。

  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的感情。

  教法:讲解、指导、示范

  学法:自主学*、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二、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

  ——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师补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补充)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的憧憬

  ——对朝庭的失望

  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

  指导读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

  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使学*内容生活化,课堂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本课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较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古诗较为陌生,以后应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再体会诗句内涵,但离有感情朗读还有一定的差距。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王昌龄《出塞》教学设计通用5篇

  王昌龄《出塞》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出塞》)

  了解诗人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自由朗读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古诗)

  4.交流学*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三、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

  (2)补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四、总结

  “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五、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王昌龄《出塞》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及已积累古文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品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几首边塞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边塞诗的主要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大致了解“边塞诗”

  1、出示《从军行》、《塞下曲》,师感情朗读。

  2、这两首属于什么诗?简单介绍“边塞诗”的特点。

  3、引入《出塞》。

  二、熟读古诗,疏通古诗意思

  1、师配乐朗读;生试读。

  2、交流读诗方法:你有什么方法或途径把诗读懂?

  3、按以上大家交流的读诗方法自主交流古诗的意思。

  4、班内检查交流情况。

  三、品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味

  (一)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

  1、在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明月、边关)

  2、“明月”和“边关”从秦汉时期到如今都怎样?

  3、作者想借助这两种没有改变的景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象?(边关的战事也一直在持续,跟秦汉时一样)

  4、是啊!几百年了,边关的战事一直都没有*息,国家始终受到侵扰,此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什么之情?(担忧)

  5、点学生品读出“担忧”。

  6、长年的战事,作者有没办法改变?所以作者内心又是如此的……?(无奈)

  7、点学生品读“无奈”。

  8、每到寂静的夜晚,将士们面对皎洁如水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将士们思念着什么?(家乡)还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这又是多么凄凉的夜晚啊!

  9、点学生读出“凄凉”。

  家乡的人儿也想着将士您啊!因为您“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

  1、为什么“人未还”?

  2、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战场上一种怎样的惨景?

  3、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他们何曾不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可是“万里长征”,路途是如此遥远,来回谈何容易?作者内心对将士们如此遭遇充满了……?(同情)同时为他们发出哀叹。

  4、点学生品读“同情”与“哀叹”。

  (三)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简介“李广”

  2、从“但使”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可惜这位名将不在了,作者内心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什么之情?(怀念)

  点学生品读出“怀念”

  提示:要是这位名将在该多好啊!要是朝廷能发现这样的人才该多好啊!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品读出“愿望”

  3、以此看出作者希望朝廷能怎样做?(任用良将)

  四、课内外整合,挖掘古诗意蕴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边塞诗。

  2、投影其中三首让学生朗读。

  3、挖掘边塞诗的共同点。

  (写的都是边关的景色。写的都是将士的生活。表达的都是作者同情、哀叹或赞扬将士的情怀。)

  4、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配乐朗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王昌龄《出塞》教学设计 3

  学*目标:

  1.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学*阅读古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3.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合作学*的能力,在学*古诗的过程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学*难点: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

  1.学生:预*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搜集边塞诗,并朗读;搜集中国现代国防知识。

  2.教师: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学*过程:

  一.古诗接力。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古诗接力,怎么样?

  二.导入新课,交流学法。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出塞》,了解“塞”的意思(板书:边关)介绍王昌龄(出示幻灯片)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2、学生全班齐读古诗。

  三、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⑴读一读。

  ⑵想一想。这两句诗讲了什么呢?古诗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情景?

  诗中的边塞在哪儿?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⑶说一说。同一时间在边塞看见到的景象,怎么月亮是秦朝的,而关塞是汉代的呢?

  ⑷学一学。想象:同学们,如果你是边塞的一名战士,白天不知生死而疲劳作战,夜晚孤独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⑸叹一叹。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心中可能会作何感叹?(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⑹诵一诵: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可是征人们回家有望吗?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⑴学生读诗。把古诗中隐藏的名将找出来,想想匈奴人为什么称李广为

  “飞将军”?“但使”是什么意思?

  ⑵作者在这里假设了什么?介绍李广。

  ⑶学生汇报,教师引读。从这种假设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关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⑷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教师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⑸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

  (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

  六:屏幕出示《出塞》全诗理解(课件),学生齐诵全诗。背诵古诗。

  七.交流边塞诗。

  你在课外还读过哪些边塞诗?能读给大家听吗?(会背更好)

  教师出示《塞下曲》《凉州词》,学生齐读。

  八、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首古诗不仅反映远离家乡的士兵为抵御外侮而长期戌边“万里征战”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样把个人安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此诗的难能可贵之处。全诗写得悲壮而不凄凉,畅明而不浅露,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的特有风格。

  王昌龄《出塞》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战事频繁终老边塞……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指导读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①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②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③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已亥岁二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n……北朝民歌《木兰辞》

  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话。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学生读诗。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林暗草尺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学生汇报,教师引读。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息吗?就会有和*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

  学生齐诵全诗。

  三、阅读思考拓展

  升华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资料一: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王昌龄《出塞》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诗文。

  3、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方法,交流资料。

  1、复*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升华情境

  (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练*题

  (一)解决书后练*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出塞》)

  了解诗人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自由朗读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古诗)

  4.交流学*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四、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

  (2)补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五、总结

  “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六、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出塞》)

  了解诗人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自由朗读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古诗)

  4.交流学*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四、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

  (2)补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五、总结

  “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六、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要个性化。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品读吟诵、拓展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古诗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渴望和*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

  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 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1、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2、练笔。

  3、全班互相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2、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创一首古体诗。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正确理解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诗人爱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谈话激趣:

  1、提问:“唐朝”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能用简明的词语进行概括吗?(繁荣昌盛、富足、强大……)

  2、同学们知道吗,在这繁华昌盛的背后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背井离乡,别妻离子,常年戍守在大漠边关,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人才济济的唐代诗人中,也有这样一些诗人,他们不留念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而把目光投向了荒凉的大漠和驻守边关的将士们。这些诗人以边塞生活为创作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这就是我们今天将学*的——边塞诗。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轻读《出塞》《凉洲曲》这两首诗歌,注意把每个字音读准确,并想想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相机正音。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且诗人都姓王。

  (2)都是边塞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出塞》。

  1、过渡:两首诗歌虽然类型相同,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让我们先来看看《出塞》这首诗。

  2、同学们自己细致地读读诗文,联系注释,想想这首诗歌的大意。想好了,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议一议,说一说。

  3、指名说说诗文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

  (1)作者一开篇就抓住了“明月”和“边关”这两样事物进行描写。但老师却有一丝疑惑,诗人为什么要在“明月”和“边关”这两样事物前加上时间限定词“秦”和“汉”呢?我斗胆改一改,改成“一道明月照边关”,行吗?(不行,“秦”和“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说明边关的战事已延续多年,使诗歌显得雄浑苍茫,韵味悠长。)

  (2)是呀,从秦至唐*千年的时光,边塞地区战乱不断,驻守的将士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明月还是那轮恒古不变的明月,边关还是那苍凉寂寥的边关,想到这,作者此时心中多少感慨啊。你能用读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感慨吗?(指名读后再齐读)

  (3)岁月更替,可驻守边关的将士们的命运却大多相同,诗中哪一句告诉我们了?(万里长征人未还)

  (4)你知道将士们不能还家的原因有哪些吗?又有哪些人在盼着他们早日归家呢?

  (5)一边是思归心切的将士,一边是翘首盼归的亲人,读到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能带着自己的心情读一读吗?

  (6)面对这千年来不断重复的人间悲剧,诗人多想时光能倒流啊,让时光能回到汉朝,回到那一段相对安宁的日子,因为……(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参读《塞上曲》,了解李广。

  1、过渡:李广,西汉一代名将,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令敌军是闻风丧胆,好几年不敢入侵中原,唐代诗人卢纶曾有一首诗歌《塞上曲》就描写了李广将军的英勇威猛。

  2、教师范读并口述大意:傍晚,光线昏暗的丛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拉开了弓箭射向猎物。等到天明去寻找箭头,却发现箭已深深地插入了石头的棱角中。

  3、学生齐读《塞上曲》。

  4、对李广这位汉代名将怀念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另一层深意,你能揣摩出吗?(唐朝无良将,企盼有良将能*息战乱。)

  5、你能用企盼的心情再读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吗?

  (三)学*《凉洲曲》

  1、过渡:诗人期盼良将,沙场上的将士们又何尝不是呢?让我们来到疆场,看看将士们的生活吧。

  2、学生自读《凉洲曲》,联系注释,想想诗歌大意。

  3、指名读并疏通大意。

  4、全班齐读。

  5、品悟诗情:

  (1)、即将赶赴战场,却还举杯畅饮,将士们真的是饮酒作乐,贪杯好酒而醉吗?(不是,他们是借酒消愁。)

  (2)将士们愁的是什么呢?

  (3)酒入愁肠愁更愁,将士们心里知道“古来征战……”。谁来用读说出它们的心声。

  四、整体参读,体察诗蕴。

  1、是呀,“古来征战几人回”,正是因为“几人回”,才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让我们再来读读《出塞》和《凉洲曲》,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歌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愿望。(爱国忧民,盼望和*,厌恶战争,企盼良将)

  2、这些美好的愿望不仅仅是唐代诗人们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著名歌手蔡琴就用她的歌声表达出了同样的心愿,听歌曲《出塞曲》。

  五、拓展文本外延,展示课外积累的边塞诗作。

  板书设计:

  出塞 凉洲曲

  秦时明月汉时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未还——几人回 欲引琵琶马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 醉卧沙场君莫笑,

  不教胡马度阴山。 盼望和* 古来征战几人回。

  厌恶战争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 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 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 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

  2) 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 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 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里的“人”指的是谁? “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8)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9)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二) 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理解“但”

  4)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句诗,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板书:飞将在)

  5)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阴山也就安定了,那么边关也就会——(安宁了),边关安宁了,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他们——(就能回家乡),和家人团聚,那么国家——(也会更太*)。

  6)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期盼有良将,期盼和*)(板书:期盼)

  7)期盼有良将,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有)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有的不愿当将领,有的则是不被朝廷重用)

  8)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无能,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课件出示)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将帅无能的不满。(板书:不满)

  9)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评读,再指名读。听录音。再读。

  10)引读:诗人王昌龄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在大声地呼吁,他希望——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三) 小结,并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师点板书),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和*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请写出来。(课件出示)

  四、 赏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是啊,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然而战争结束了吗?(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再读读这首诗,试着背下来。

  2) 学生试背。

  3) 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 出示介绍李广的诗。刚才的学*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 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的环境中,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中国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珍惜今天的和*生活。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兵强将广!

  《出塞》原文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出塞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出塞教学反思1

  《出塞》一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2、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杜甫的《后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镇守边关,胡乱才会*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学生只做到语气语调语速上的模仿,内心内的情感并没有与诗人达到共鸣。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学反思2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另外还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

  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最后过渡到“千百万人盼回家”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出塞教学反思3

  今天,我在教学古诗《出塞》一诗的时候,一天始的教学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很是*淡。我想这首诗的教学不会有更大的收获。学生也就是能理解诗意,能一句句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上的收获应该不大吧?

  诗已经讲读到差不多了,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就像是例行公事,他们实在不能体会到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就直接告诉他们算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思想情感,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说 说为什么?试试看。未曾想到,却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生甲:我喜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想到的是:虽然边关和明月依旧,战事不断,戊戌边关的人没有归来,让家人期盼。可是,戊戌边关的人没有回来是为什么呢?他们也许已经战死了,也许他们还活着,但却没想过要回到家乡来,他们是在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他们是无名的英雄!我为他们骄傲!

  我在心里想,教参上的建议是:“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第十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而作为学生这样的理解,好像与教学参考的不大相符。但学生已经说到这儿,我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

  生乙:我也赞成他的观点,国家的安宁与战士不辞辛劳的戊戌边关是分不开的。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可还有一点,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人们渴望和*,他们不希望战争继续,他们更渴望过上没有战争的*静的生活。

  生丙:我喜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表达了作都对李广将军的赞美,希望能有良将代为戊戌边关,让国内人民安居乐业的心情。可有一点我认为不同: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不是个人的功劳,而应该是全体战士努力的结果,即使有好的将军,没有战士们誓死卫国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场战争也会失败的!

  一时间,教室里七嘴八舌,好不热烈!

  是啊,学生的理解也许和教材本身既定的目标有所区别,但从学生的谈话中却可以体会得出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从更多的电视剧或一些书籍上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作为生活在和*年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能对国家的安定团结有这样的认识,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倍感欣慰了。

  这些,就是我在这堂课上的意外收获。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出塞》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出塞》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语文学*的快乐,掌握感悟古诗的方法。

  3.会写1个字。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诗人王昌龄的资料。

  2.收集和阅读其他的边塞诗。

  (二)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并且通过课后的练*使学生掌握感悟古诗的几种方法,从中感受学*的快乐。具体建议如下:

  1.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体验诗的语感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做到熟读成诵。

  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指导其读出节奏和韵味。

  2.理解感悟古诗。

  古诗教学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体会诗的意境。可安排下列内容:

  (1)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诗意。

  结合注释、查字典或利用其他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专指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山关,而是用来说明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争一直在无休止地发生。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可见战争是无情的,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但”是“只要”的意思。“飞将”指

  汉代名将李广,由于他英勇善战,威震龙城,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这里

  是化用典故,指扬威北方边关的名将。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心中的感慨和希望:

  如果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驻守边关,绝对不会让敌骑越过阴山。

  (2)体会意境。

  在学生理解了诗意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深远意境。“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但在这两个词之前加了“秦”和“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3.阅读教学

  (1)整体感知诗的内容。结合书后注释,熟读课文后,小组同学讨论感知大意。

  (2)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理解诗的意思;根据诗句,理解诗的意境,并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查找王昌龄其他的边塞诗,讨论研究他的诗作风格和爱国情怀。

  4.活动提示

  (1)“把古诗改编成小故事”。这道题是要学生在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看画面写诗句,再讲一讲这几幅画”。这道题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根据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写上相关的诗句;二是讲一讲这几幅画。这道题是想通过一条从诗到画再从画到文的训练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联想、表达的综合能力。教学时,教师可用书上的原题引发话题,也可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其他形式组织教学。

  (3)“古诗的感悟”。这一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几种感悟古诗的途径与方法: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反复诵读进行感悟;③利用插图进行感悟;④利用课文中的注释进行感悟;⑤查阅辞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如果飞将军李广今天依然在世,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汉朝的将士们把胜利的旗帜插满了阴山,将士们决心保卫边关,全歼敌人,连敌

  人的一匹马都不让活着回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在大漠黄沙中身经百战,盔甲都已经磨穿了。可是他们报国的斗志依然不减,发誓不攻破楼兰,不歼灭敌人决不回还。

  (4)“积累”。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更多的边塞诗。选入的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这是一首充满战斗生活气息的诗,描写了守边的将士黑夜追击敌军的情景:侵犯边疆的敌军趁着黑夜没有月光,偷偷逃跑,惊飞起大雁,将军一声令下,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骑上战马,刀出鞘,箭上弦,此时此刻,大雪弥漫,刹那间飞雪将弓箭和大刀全都覆盖上了。

  课文中的注释很多,学生可能还不*惯阅读注释,要教给学生充分利用注释,用“代入法”学*古诗,让学生结合书后的注释、利用工具书去自学古代诗词。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教学中,学生对于后两句诗的历史性意义理解上会有些困难。为什么如果李广将军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兵马越过阴山呢?这就要求教师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加以介绍、讲解,来体会诗人借古讽今的写法以及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怀。

  相关资料

  王昌龄(约698—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的诗人。他中进士后授汜水尉,后中博学宏词科,官校书郎,出为江宁令,晚年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他的诗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成就,当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享有盛誉,现存诗一百八十首。

  龙城:为匈奴祭天之处,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附*,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列传》说:“广居右北*,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

  不敢入右北*。”后一解释较合理。

《出塞》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准确通顺的诵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含义。

  2、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望古时话边关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老师找了几句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PPT出示:

  (1)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这两句诗里其实都含有地名吗? →阳关、玉门关。

  → *古代将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阔地域称为“西域”“塞外”。 →人们从这里出发,前往西域就称之为“出塞”。 →板书:“出塞”

  3、塞外远离中原地区,是我国的边疆。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在此留下足迹:

  →高适看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王维在这里看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还有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出塞》,今天我们就和王昌龄一起踏上出塞之路。

  二、初读古诗正字音

  1、同学们,好好的去读读王昌龄在塞外边关所作的这首诗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朗读正字音。注意:教应读jiāo(*仄相对,字义“使、令”)

  2、读诗讲*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二声拉长,读的*缓;三声、四声读的短一些。学生试读。

  3、大家想读的更好一些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家可以给它画画节奏读一读?(自由朗读)

  →我们可以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读出停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一个女加一个子就组成了一个“好”,下面男生和女生一人一句,老师来读题目!

  5、嗯,读得很有韵味,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咱们全班一起来读吧。

  三、漫步诗歌

  1、王维在塞外看到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高适瞧见的是黄云白日,飞雁落雪。那王昌龄又看到了什么呢?(在诗中找一找吧?) →明月(月亮)、关(边关)、人(戍边的.将士)、阴山(板书)

  2、唐朝的王昌龄在这里看到的月亮和边关有何特别之处吗? →秦朝时代的月亮、汉朝的边关。

  →秦汉离王昌龄所处的年代已过千年了,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朝的王昌龄见过秦汉时代的边关和月亮吗?

  3、是啊,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秦汉的雄关到唐朝,也已经变成荒土。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战争

  →提到战争,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吗? (残酷、荒凉、牺牲)

  →边关的战争仅仅发生在唐朝吗?从秦汉到唐朝,边疆的战争从未停止过。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一次一次又一次,这明月边关不知见过多少战火,此情此景,王昌龄感叹道:秦时明月汉时关。

  4、王昌龄在这感慨历史,他翻阅资料,发现了一段这样的记载:

  2 《资治通鉴·唐纪》载,唐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还者十无二、三”“久戍之役”吗?

  → “还者十无二、三”用诗人的话这就叫(读):“万里长征人未还。”

  →守卫边关,辛苦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万里长征、未还)

  →同学们,请看这张唐朝的地图,你们看到玉门关了吗?战士从这些城市去守边关,你怎么形容这个过程呢:万里长征! →“万里长征”多么漫长,谁来读一读?

  →在这万里的征途中,战士会遇到哪些困难?

  →山一程,水一程,这些困难造成了什么结果? (人未还) → “未还”是什么意思?

  →不能回家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难过,痛苦) →带着难过的感觉读一读这三个字:人未还。

  →这是一场即漫长又痛苦的征途,读:万里长征人未还。

  →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如果你是战士,此时你看着这轮明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思念、想家、想亲人、难过。 (板书:思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战士们回的去吗?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带着这份感情,再读一读这句话“万里长征人未还。”

  →同在月光照耀下的家乡的亲人会做些什么呢? (板书:盼归)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回来了吗?读......→作为读者,你读出了诗人王昌龄此时的心情吗? (同情战士) →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句。

  5、自秦汉至隋唐,多少战士埋骨青山。读.(1、2句)

  自秦汉至隋唐,多少亲人在家望穿双眼,哭断心肠。读.(1、2句)

  6、将军百战死,壮士人未还!让我们回到长城边,听听士兵们的呼唤。(播放电影《长城》秦腔唱段插曲“秦时明月”)

  →看完这段影像,你们有什么感觉吗?还能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7、同学们,注意到天空中的那些灯了吗?它叫孔明灯,咱们*人燃放孔明灯来许愿。此时的战士们,会有些什么心愿呢? →回家、和*.......(板书:渴望和*)

  8、多么直白而真挚的愿望啊,王昌龄也在诗里许下了一个心愿,去看看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结合注释,你们能说说王昌龄的愿望是什么吗? →胡:汉族以外民族的通称。

  →如果敌人度过了阴山会怎样? (侵略、战争)

  10、你们知道这个“飞将”是谁吗? →出示李广的资料

  →同学们,你们觉得李将军厉害吗?是啊,他很了不起,但终究敌不过历史的浪涛。汉代的将军可能到唐朝来镇守边关吗? →是的,不可能。那王昌龄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对,是想有更多像李广那样的人才为国效力。(板书:求贤若渴)

  1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愿望。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愿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愿望吗?还表达了谁的愿望? (战士、百姓、故乡的亲人、统治者。)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边关战士的希望,他们希望——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家乡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更是千百年来所以百姓的愿望,他们希望——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希望国泰民安,和谐美好。再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展望未来

  1、这首诗是王昌龄早年去西域所写,青年王昌龄看见千百年来:战争未止,听见战士:思乡盼归。他悲天悯人,许下这千古豪情。学完这首诗,此时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2、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高歌那秦时明月。你们读一句,老师读一句。(吟诵)

  3、王昌龄当年渴望的和*,我们做到了;他求贤若渴的愿望,我们达成了;他眼中的太*盛世,我们看到了! (PPT:播放阅兵式视频)

  →你们看到了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了吗?看到那些像飞将军一样的人了吗?盛世雄风今犹在,托交尔等后来人。下课!

  →守卫边关,辛苦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万里长征、未还)

《出塞》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语文学*的快乐,掌握感悟古诗的方法。

  3.会写1个字。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诗人王昌龄的资料。

  2.收集和阅读其他的边塞诗。

  (二)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并且通过课后的练*使学生掌握感悟古诗的几种方法,从中感受学*的快乐。具体建议如下:

  1.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体验诗的语感和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做到熟读成诵。

  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指导其读出节奏和韵味。

  2.理解感悟古诗。

  古诗教学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体会诗的意境。可安排下列内容:

  (1)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诗意。

  结合注释、查字典或利用其他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专指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山关,而是用来说明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争一直在无休止地发生。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可见战争是无情的,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但”是“只要”的意思。“飞将”指

  汉代名将李广,由于他英勇善战,威震龙城,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这里

  是化用典故,指扬威北方边关的名将。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心中的感慨和希望:

  如果有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驻守边关,绝对不会让敌骑越过阴山。

  (2)体会意境。

  在学生理解了诗意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深远意境。“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但在这两个词之前加了“秦”和“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3.阅读教学

  (1)整体感知诗的内容。结合书后注释,熟读课文后,小组同学讨论感知大意。

  (2)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理解诗的意思;根据诗句,理解诗的意境,并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查找王昌龄其他的边塞诗,讨论研究他的诗作风格和爱国情怀。

  4.活动提示

  (1)“把古诗改编成小故事”。这道题是要学生在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看画面写诗句,再讲一讲这几幅画”。这道题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根据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写上相关的诗句;二是讲一讲这几幅画。这道题是想通过一条从诗到画再从画到文的训练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联想、表达的综合能力。教学时,教师可用书上的原题引发话题,也可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其他形式组织教学。

  (3)“古诗的感悟”。这一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几种感悟古诗的途径与方法: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反复诵读进行感悟;③利用插图进行感悟;④利用课文中的注释进行感悟;⑤查阅辞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如果飞将军李广今天依然在世,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汉朝的将士们把胜利的旗帜插满了阴山,将士们决心保卫边关,全歼敌人,连敌

  人的一匹马都不让活着回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在大漠黄沙中身经百战,盔甲都已经磨穿了。可是他们报国的斗志依然不减,发誓不攻破楼兰,不歼灭敌人决不回还。

  (4)“积累”。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更多的边塞诗。选入的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这是一首充满战斗生活气息的诗,描写了守边的将士黑夜追击敌军的情景:侵犯边疆的敌军趁着黑夜没有月光,偷偷逃跑,惊飞起大雁,将军一声令下,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骑上战马,刀出鞘,箭上弦,此时此刻,大雪弥漫,刹那间飞雪将弓箭和大刀全都覆盖上了。

  课文中的注释很多,学生可能还不*惯阅读注释,要教给学生充分利用注释,用“代入法”学*古诗,让学生结合书后的注释、利用工具书去自学古代诗词。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教学中,学生对于后两句诗的历史性意义理解上会有些困难。为什么如果李广将军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兵马越过阴山呢?这就要求教师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加以介绍、讲解,来体会诗人借古讽今的写法以及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怀。

  相关资料

  王昌龄(约698—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的诗人。他中进士后授汜水尉,后中博学宏词科,官校书郎,出为江宁令,晚年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他的诗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成就,当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享有盛誉,现存诗一百八十首。

  龙城:为匈奴祭天之处,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附*,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列传》说:“广居右北*,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

  不敢入右北*。”后一解释较合理。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出塞作文400字 (菁华3篇)

出塞作文400字1

  随着欣赏王松龄《出塞》的译文,一幅幅画面就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漆黑的夜晚,一弯残月挂在高高的天上,朵朵乌云不声不响的匆匆走过。边境线上是那样的寂静,荒凉的原野上,杂草纷乱无章,在瑟瑟的秋风中不停地摇晃着,“沙沙”之声不绝于耳,几声“嘀嘀”虫鸣,显得秋夜更加空旷无边。一名戍边的将士在夜幕笼罩之下,仰望着夜空暗自思索:汉朝的月亮,依旧还是秦朝时那个月亮,守卫的边关也是秦朝那时的边关,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批批的将士们都忠实地守卫着边疆,英勇地抗击着来犯之敌。远在万里之外的将士们,什么时候能和家人团聚、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百姓们何时才能有个安居乐业的家呢?没人知道。但是,在百姓的心里有一个信念,只要有能征善战的李广飞将军镇守龙城,再强悍的胡人骑兵,也过不了阴山。

  作者看到这里,内心久久不能*静,挥手写下这流传百世的不朽诗作-《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文400字2

  一天,飞将军李广带领士兵们到山里去行军训练,训练完了之后,天已经黑了下来,所以将军决定在小河边安营扎寨,森林里很黑暗显得十分宁静,李广和士兵们正准备休息时,突然,一个巡逻的士兵惊恐地喊到:"有老虎,有老虎"大家都吓得手忙脚乱,这时,李广从帐中拿出他的弓箭,并向士兵指的地方看去---树林沙沙作响,树枝也不停的晃动,将军神情若地安上箭,一拉弓,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草不动了,声儿也没有了,大家纷纷鼓掌,以为将军把老虎射死了.李广说;"今天太晚了,大家快休息,明天再去找死老虎吧。”

  第二天,天亮了,鸟儿也开始歌唱了,士兵们开始找箭,大家找了几遍,都没有找到老虎的身影。这时,一个士兵喊到:“我找到了!”李广和士兵们赶快跑了过来,结果不是老虎,是箭射进了一块像老虎的石头里,箭深深的**石头里,只露出一点白色的羽毛。大家都很惊讶地说:“将军力气真大,射箭专心致志,将军真不亏是勇猛的飞将军。”

  卢纶在旁边记下了这一切: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出塞作文400字3

  皎洁的明月从远古走向秦汉,从秦汉走到唐,但依旧年轻。边塞的沙场沐浴着古月的光,保留着将士的英魂,这月,依旧明亮。它在空中,目睹过多少战争,多少悲愁。今日,汉时的城墙依旧守卫着和*,依旧静静地用自己的身躯挡在江山社稷前,同时享受着如水般的月光冲洗着。

  将士们站在城门之上,一边是战场,一边是家。月光是唯一的信使,将士们在月光上写满了乡愁,让月光带给亲人们。将士们在梦中看见了家乡,他们笑了,多么纯真地笑啊。此刻正在漫漫时光里苦苦等待的亲人们是否知道?从古至今,出征的士兵有几个能*安归家?又有多少必须永远留在塞外?

  总在想,如果卫青、李广还在,那一定能把匈奴阻挡在阴山之外!可是边关没有良将,如果有,那早已把匈奴吓跑,但这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远处,战斗声已经响起,震碎了诗人虚幻的*安。边关燃起了烽火,没有良将的.指挥,使将士们软弱无能。将士们只能在心里祈祷这风雨飘摇的城墙能否依旧像往日一样坚固,让勤劳的百姓们可以永远过着**安安的好日子。可是现实不允许!战火声越来越*,将士们都握紧了武器,来自四面的哭声,细碎而苍凉,将士们心跳如擂鼓。

  在风沙漫卷、热血沸腾的战场里,飞奔过来一个探子,喘着粗气说,匈奴已经翻过了阴山,哀情在战场弥漫着……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6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无能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手段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无能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2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翻译: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用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还没有干。诗人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3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无能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手段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无能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1/1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能要射马,擒贼能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吗?

  注释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前四句极像谣评,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能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能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最后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观点。

  赏析: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5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原,秋日*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原,汉家将赐霍嫖姚。

  译文

  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原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原正好射雕。

  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

  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原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注释

  居延城:也叫居延塞。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一带。居延:古县名,在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

  猎天骄,是说强悍的少数民族首领带着人原打猎。天骄,即“天之骄子”,汉代时匈奴恃强,自称“天之骄子”,即老天爷的爱子。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

  白草:北方草原上的一种野草,枯后呈白色,称白草。连天野火烧,烧起围猎的野火,与天连在一起了,形容打猎的野火声势之大。

  暮云:晚上的云彩与烟雾相接。空碛,空荡无边的大沙漠。时驱原:正在奔驰的猎原。

  碛(qì):沙漠。

  秋日:秋天的时节。

  *原:*坦的原野。

  好射雕:正好是打猎的时候。射雕:泛指用箭射空中的禽鸟。雕,鹰类性凶猛。

  护羌校尉:《汉官仪》曰:护羌校尉,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西羌。”汉代拿着符节保护西羌的武官叫“护羌校尉”,这里指唐廷守边的将领。

  朝乘障,早晨登上遮虏障。乘障,同乘鄣:谓登城守卫。《汉书·张汤传》:“﹝上﹞乃遣山乘鄣。”颜师古注:“鄣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鄣蔽以扞寇也。”障,遮虏障,西汉时为了防止匈奴内侵,在居延一带修筑了一道遮虏障,一种防御工事。

  破虏将军:指汉昭帝时中郎将范明友。当时辽东乌桓反。他带领兵原,渡过辽河,*定了这次叛乱。此指唐朝守边的将领。

  玉靶角弓:用美玉镶把柄的剑,用兽角装饰的弓。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宝剑。

  珠勒原:原勒口上用宝珠装饰,指骏原。珠勒:珠饰的原络头。

  汉家将赐:汉朝就要赏赐。这里指唐廷就要赏赐。

  霍嫖姚,即霍去病,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官至骠骑将军。前后六次出击匈奴,皆获胜而归,得到朝廷封赏。此处借指崔希逸。霍嫖姚:《史记·嫖姚将军传》曰:“霍去病为嫖姚校尉。”

  赏析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适《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

  “暮云空碛时驱原,秋日*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原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蕃健儿那种盘原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御,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此联对军事行动本身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

  “玉靶角弓珠勒原,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原,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

  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刻画形象,有声有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此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

  此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前四句写敌人的勇悍和嚣张气焰,意在反衬出大唐守边将士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借用“护羌校尉刀、“破辽将军”、“霍嫖姚”典故比喻将能卒勇,比直接描写更能启发读者,更有余味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6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

  《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1、沈德潜《《说诗晬语》》: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3、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出塞》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出塞》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2、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4、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二、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的憧憬

  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三、结课升华

  四、课内外结合,学*古诗

  教师印发诗歌《和*颂》,课后自学,朗诵。

  【板书】

  出塞

  明

  月

  边关

  教学反思

  《出塞》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诗歌是一门艺术,对于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本节课做了一些尝试。如本课的导入,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在本节课创设出明月意象,古人是望明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再如,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愿望回家后,教师再引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但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有拖沓感。例如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环节过于繁杂,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足。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谁来背诵?

  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

  (出示该诗,并配边塞图片)

  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

  师:是啊,边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这首诗歌(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整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师:读的字正腔圆,请坐。(读的真不错,读出了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生齐读)

  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

  (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师: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

  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

  诗人白居易这样写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

  大家一定能够发现,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5、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

  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多少年?(八百多年,将*一千年)

  Ppt出示

  秦朝——————汉朝——————唐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

  6、师:将*一千年过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时光穿越千年,不变的是什么?(明月,边关)

  在遥远的边塞,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还有战争没变)

  这就是边塞的战争,出示: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战争的残酷,守关将士的痛苦)

  《出塞》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方法,交流资料

  1.复*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升华情境

  (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练*题

  (一)解决书后练*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出塞》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谁来背诵?

  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

  (出示该诗,并配边塞图片)

  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

  师:是啊,边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这首诗歌(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整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师:读的字正腔圆,请坐。(读的真不错,读出了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生齐读)

  3、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

  (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4、师: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

  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

  诗人白居易这样写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

  大家一定能够发现,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5、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

  (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

  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多少年?(八百多年,将*一千年)

  Ppt出示

  秦朝――――――汉朝――――――唐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618年

  6、师:将*一千年过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时光穿越千年,不变的是什么?(明月,边关)

  在遥远的边塞,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还有战争没变)

  这就是边塞的战争,出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战争的残酷,守关将士的痛苦)

  师: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他们离家万里,长途跋涉来到边关,有多少人回去了?(指名说,引出“人未还”)

  师:一个人未还,包含了多少无奈和心酸。人未还,人为什么没有回来?(引导学生说出,战死沙场,终老边关)

  师:守卫边关的将士面对明月,年对边关,面对着长年残酷的战争和恶劣的环境,他们怎能不怀念故乡,怎能不思念亲人。我们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师: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

  (出示: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师指名说)

  师:用上诗句说一说,可以改一改诗句。

  假如你是守关将士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引导学生说出)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儿未还)

  假如你是守关将士勤劳善良的妻子,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夫未还)

  假如你是守关将士天真无邪的孩子,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父未还)

  假如你是守关将士亲如手足的兄弟,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兄未还)

  师: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的亲人,他们遥望边关,守望明月,一遍遍呼唤着,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师: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的时候,你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

  (引出对战争的痛恨;愤怒)

  三、拓展延伸,感受期盼

  1、师:俗话说,国难思良将,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也在盼望:(师读并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他们在盼望谁呢?(指名说,汉代飞将军李广)

  3、出示李广的资料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挽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梭中。

  ――――(唐)卢纶《塞下曲》

  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郡太守.当时这一带常有老虎出没,危害人民.出于为民除害,李广经常带兵出猎.一日,李广狩猎回来,路过虎头石村,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月色朦胧.这里怪石林立,荆棘丛生,蒿草随风摇曳,刷刷作响.行走间,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黑影,形如虎,似动非动.这时,李广让士兵闪过,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中猎物,于是策马上前察看,当正要搜取猎物时,不觉大吃一惊,原来所射并非一虎,而是虎形巨石.仔细一看,箭头已经插入石头中.这时众随从也围拢过来观看,均赞叹不已.事后,当地百姓闻听此事更加敬慕.匈奴也闻风丧胆,多年不敢入侵.)

  4、师: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英勇善战,勇猛无比)

  师:正是因为李广英勇善战,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南下银山入侵汉朝的边疆,我们一起来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

  5、师: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

  师:要是李将军在,边关――就会有安宁

  师:要是李将军在,将士――就能回家乡师:要是李将军在,国家――也会更太*

  师:要是李将军在,多好啊!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守关将士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守关将士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师:同学们,守卫边关的将士们虽然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虽然他们生活艰苦,九死一生,虽然他们也有着对战争的憎恨,对朝廷的埋怨,但是他们仍然希望像李广那样的将军能够到来,带领他们英勇奋战,守卫边关,也让侵略者不敢度过阴山侵犯唐朝边境。

  你又想到了什么?(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板书:壮)

  7、师: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

  8、师:(播放《凉州曲》)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壮志,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让我们再一次深情诵读。

  [板书设计]

  出塞

  王昌龄

  明月边关悲

  思良将建功业壮

  《出塞》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 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①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②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③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n ——北朝民歌《木兰辞》

  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话。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尺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息吗?就会有和*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

  学生齐诵全诗。

  三、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资料一: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出塞》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的感情。

  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的感情。

  教法讲解、指导、示范

  学法自主学*、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二、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

  ——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师补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补充)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的憧憬

  ——对朝庭的失望

  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

  指导读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

  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使学*内容生活化,课堂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本课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较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古诗较为陌生,以后应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再体会诗句内涵,但离有感情朗读还有一定的差距。

  《出塞》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及已积累古文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品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几首边塞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边塞诗的主要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大致了解“边塞诗”

  1、出示《从军行》、《塞下曲》,师感情朗读。

  2、这两首属于什么诗?简单介绍“边塞诗”的特点。

  3、引入《出塞》。

  二、熟读古诗,疏通古诗意思

  1、师配乐朗读;生试读。

  2、交流读诗方法:你有什么方法或途径把诗读懂?

  3、按以上大家交流的读诗方法自主交流古诗的意思。

  4、班内检查交流情况。

  三、品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味

  (一)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

  1、在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明月、边关)

  2、“明月”和“边关”从秦汉时期到如今都怎样?

  3、作者想借助这两种没有改变的景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象?(边关的战事也一直在持续,跟秦汉时一样)

  4、是啊!几百年了,边关的战事一直都没有*息,国家始终受到侵扰,此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什么之情?(担忧)

  5、点学生品读出“担忧”。

  6、长年的战事,作者有没办法改变?所以作者内心又是如此的……?(无奈)

  7、点学生品读“无奈”。

  8、每到寂静的夜晚,将士们面对皎洁如水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将士们思念着什么?(家乡)还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这又是多么凄凉的夜晚啊!

  9、点学生读出“凄凉”。

  家乡的人儿也想着将士您啊!因为您“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

  1、为什么“人未还”?

  2、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战场上一种怎样的惨景?

  3、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他们何曾不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可是“万里长征”,路途是如此遥远,来回谈何容易?作者内心对将士们如此遭遇充满了……?(同情)同时为他们发出哀叹。

  4、点学生品读“同情”与“哀叹”。

  (三)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简介“李广”

  2、从“但使”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可惜这位名将不在了,作者内心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什么之情?(怀念)

  点学生品读出“怀念”

  提示:要是这位名将在该多好啊!要是朝廷能发现这样的人才该多好啊!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品读出“愿望”

  3、以此看出作者希望朝廷能怎样做?(任用良将)

  四、课内外整合,挖掘古诗意蕴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边塞诗。

  2、投影其中三首让学生朗读。

  3、挖掘边塞诗的共同点。

  (写的都是边关的景色。写的都是将士的生活。表达的都是作者同情、哀叹或赞扬将士的情怀。)

  4、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配乐朗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

  出塞

  明月边关

  景哀叹(远离亲人)

  人(将士)

  忧国忧民

  但使……

  情愿望(任用良将)

  不教……

  《出塞》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准确通顺的诵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含义。

  2、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望古时话边关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老师找了几句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PPT出示:

  (1)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这两句诗里其实都含有地名吗? →阳关、玉门关。

  → 中国古代将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阔地域称为“西域”“塞外”。 →人们从这里出发,前往西域就称之为“出塞”。 →板书:“出塞”

  3、塞外远离中原地区,是我国的边疆。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在此留下足迹:

  →高适看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王维在这里看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还有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出塞》,今天我们就和王昌龄一起踏上出塞之路。

  二、初读古诗正字音

  1、同学们,好好的去读读王昌龄在塞外边关所作的这首诗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朗读正字音。注意:教应读jiāo(*仄相对,字义“使、令”)

  2、读诗讲*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二声拉长,读的*缓;三声、四声读的短一些。学生试读。

  3、大家想读的更好一些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家可以给它画画节奏读一读?(自由朗读)

  →我们可以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读出停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一个女加一个子就组成了一个“好”,下面男生和女生一人一句,老师来读题目!

  5、嗯,读得很有韵味,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咱们全班一起来读吧。

  三、漫步诗歌

  1、王维在塞外看到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高适瞧见的是黄云白日,飞雁落雪。那王昌龄又看到了什么呢?(在诗中找一找吧?) →明月(月亮)、关(边关)、人(戍边的将士)、阴山(板书)

  2、唐朝的王昌龄在这里看到的月亮和边关有何特别之处吗? →秦朝时代的月亮、汉朝的边关。

  →秦汉离王昌龄所处的年代已过千年了,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朝的王昌龄见过秦汉时代的边关和月亮吗?

  3、是啊,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秦汉的雄关到唐朝,也已经变成荒土。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战争

  →提到战争,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吗? (残酷、荒凉、牺牲)

  →边关的战争仅仅发生在唐朝吗?从秦汉到唐朝,边疆的战争从未停止过。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一次一次又一次,这明月边关不知见过多少战火,此情此景,王昌龄感叹道:秦时明月汉时关。

  4、王昌龄在这感慨历史,他翻阅资料,发现了一段这样的记载:

  2 《资治通鉴·唐纪》载,唐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还者十无二、三”“久戍之役”吗?

  → “还者十无二、三”用诗人的话这就叫(读):“万里长征人未还。”

  →守卫边关,辛苦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万里长征、未还)

  →同学们,请看这张唐朝的地图,你们看到玉门关了吗?战士从这些城市去守边关,你怎么形容这个过程呢:万里长征! →“万里长征”多么漫长,谁来读一读?

  →在这万里的征途中,战士会遇到哪些困难?

  →山一程,水一程,这些困难造成了什么结果? (人未还) → “未还”是什么意思?

  →不能回家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难过,痛苦) →带着难过的感觉读一读这三个字:人未还。

  →这是一场即漫长又痛苦的征途,读:万里长征人未还。

  →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如果你是战士,此时你看着这轮明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思念、想家、想亲人、难过。 (板书:思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战士们回的去吗?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带着这份感情,再读一读这句话“万里长征人未还。”

  →同在月光照耀下的家乡的亲人会做些什么呢? (板书:盼归)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回来了吗?读......→作为读者,你读出了诗人王昌龄此时的心情吗? (同情战士) →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句。

  5、自秦汉至隋唐,多少战士埋骨青山。读.(1、2句)

  自秦汉至隋唐,多少亲人在家望穿双眼,哭断心肠。读.(1、2句)

  6、将军百战死,壮士人未还!让我们回到长城边,听听士兵们的呼唤。(播放电影《长城》秦腔唱段插曲“秦时明月”)

  →看完这段影像,你们有什么感觉吗?还能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7、同学们,注意到天空中的那些灯了吗?它叫孔明灯,咱们中国人燃放孔明灯来许愿。此时的战士们,会有些什么心愿呢? →回家、和*.......(板书:渴望和*)

  8、多么直白而真挚的愿望啊,王昌龄也在诗里许下了一个心愿,去看看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结合注释,你们能说说王昌龄的愿望是什么吗? →胡:汉族以外民族的通称。

  →如果敌人度过了阴山会怎样? (侵略、战争)

  10、你们知道这个“飞将”是谁吗? →出示李广的资料

  →同学们,你们觉得李将军厉害吗?是啊,他很了不起,但终究敌不过历史的浪涛。汉代的将军可能到唐朝来镇守边关吗? →是的,不可能。那王昌龄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对,是想有更多像李广那样的人才为国效力。(板书:求贤若渴)

  1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愿望。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愿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愿望吗?还表达了谁的愿望? (战士、百姓、故乡的亲人、统治者。)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边关战士的希望,他们希望——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家乡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更是千百年来所以百姓的愿望,他们希望——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希望国泰民安,和谐美好。再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展望未来

  1、这首诗是王昌龄早年去西域所写,青年王昌龄看见千百年来:战争未止,听见战士:思乡盼归。他悲天悯人,许下这千古豪情。学完这首诗,此时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2、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高歌那秦时明月。你们读一句,老师读一句。(吟诵)

  3、王昌龄当年渴望的和*,我们做到了;他求贤若渴的愿望,我们达成了;他眼中的太*盛世,我们看到了! (PPT:播放阅兵式视频)

  →你们看到了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了吗?看到那些像飞将军一样的人了吗?盛世雄风今犹在,托交尔等后来人。下课!

  →守卫边关,辛苦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万里长征、未还)

  《出塞》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谁来背诵?

  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

  (出示该诗,并配边塞图片)

  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

  师:是啊,边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这首诗歌(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整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师:读的字正腔圆,请坐。(读的真不错,读出了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生齐读)

  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

  (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师: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

  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

  诗人白居易这样写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

  大家一定能够发现,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5、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

  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多少年?(八百多年,将*一千年)

  Ppt出示

  秦朝――――――汉朝――――――唐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

  6、师:将*一千年过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时光穿越千年,不变的是什么?(明月,边关)

  在遥远的边塞,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还有战争没变)

  这就是边塞的战争,出示: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战争的残酷,守关将士的痛苦)

  《出塞》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 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 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 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

  2) 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 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 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里的“人”指的是谁? “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8)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9)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二) 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理解“但”

  4)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句诗,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板书:飞将在)

  5)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阴山也就安定了,那么边关也就会――(安宁了),边关安宁了,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他们――(就能回家乡),和家人团聚,那么国家――(也会更太*)。

  6)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期盼有良将,期盼和*)(板书:期盼)

  7)期盼有良将,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有)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有的不愿当将领,有的则是不被朝廷重用)

  8)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无能,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课件出示)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将帅无能的不满。(板书:不满)

  9)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评读,再指名读。听录音。再读。

  10)引读:诗人王昌龄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在大声地呼吁,他希望――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三) 小结,并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师点板书),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和*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请写出来。(课件出示)

  四、 赏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是啊,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然而战争结束了吗?(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再读读这首诗,试着背下来。

  2) 学生试背。

  3) 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 出示介绍李广的诗。刚才的学*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 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的环境中,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中国人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珍惜今天的和*生活。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兵强将广!

  《出塞》原文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8)

——出塞教学设计优选【五】份

  出塞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方法,交流资料

  1.复*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升华情境

  (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练*题

  (一)解决书后练*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出塞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渴望和*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揭题,摹“塞”之形。

  1、板书“边塞”。师问,读了这个词,说说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教师小结。

  3、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边塞诗——出塞

  二、诵读,觉“塞”之味

  (一)一读,读准字音。

  1、先请大家自由地读上2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古诗。注意正音。

  4、全班齐读。

  (二)二读,读出节奏。

  1、再请大家自由地读2遍,要求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语速。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

  4、师指导读。

  5、全班齐读。

  (三)三读,读出感觉。

  1、师配乐范读,生想象。

  2、指名说。这首诗中的边塞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师: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想像,品“塞”之情。

  (一)品“塞”之悲惨。

  1、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点击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在这句诗中,“征”是什么意思?“长征“呢?

  2、大家再轻声地把这句诗读上2、3遍,边读边想象战斗时和战斗后的画面。

  3、生自由读诗句。(生读时,播放战斗时的音频)

  4、生读诗句,想象画面。

  5、指名说。

  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斗之后的画面吧。(播放战斗之后的画面。)

  7、看了之后有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8、补充描写战场的诗句。

  师:万里长征人为还!这是何等的悲惨啊!许多诗人也曾描写过这样悲惨的景象。我们一起来读读。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古今多少战士死于沙场无人收殓,白骨累累散乱在蓬蒿丛中,使人触目惊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描绘战乱后一片凄凉荒芜的景象。)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 战后骇人景象,可见战争的残酷。)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杜甫( 极写沙场寒冷萧条,烽烟遍地,白骨纵横的惨状。)

  9、小结:黄沙漫天,荒草遍野,白骨凌乱。这就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剧啊!此时此刻,在你的眼里,边塞是一个什么样的边塞啊!

  10、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悲惨、恐怖、可怕……)

  (二)品“塞”之安宁。

  1、过度:目睹着边塞的悲惨、恐怖、可怕,诗人的心中不能不想,不能不盼。他盼望着什么?——(点击: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生自由读句子2遍。

  3、师问:龙城飞将是谁?(李广)你们了解李广吗?

  补充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从这首诗中,你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李广?

  4、是啊,飞将军李广可是一位大英雄。匈奴人听到李广的名字是闻风丧胆。

  史记记载:

  (点击:广居右北*,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史记》

  译文:李广镇守右北*,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

  5、师:当飞将军李广在边塞的时候,匈奴数年不侵。还有“白骨乱蓬篙”的惨剧吗?(不会)还有“人为还”的悲剧吗?(不会)

  边塞还会有悲惨、恐怖、可怕吗?(不会)

  6、小结:龙城飞将在,数岁不敢侵。此时此刻,在你的眼中,龙城飞将在的边塞是怎样的边塞啊?(安宁、祥和、和*……)

  7、引读:一边是悲惨、可怕、恐怖,一边是安宁、祥和、和*,哪一种才是人们心中的边塞呢?(安宁、祥和、和*……)

  师:所以,当悲惨一次又一次弥漫在边塞时,人们不能不想,不能不盼——生(小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所以,当死亡一次又一次盘旋在边塞时,人们如何不想,如何不盼——生(小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所以,当恐怖一次又一次笼罩在边塞时,人们怎能不想,怎能不盼——生(小组):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拓展,悟“塞’之魂。

  1、过度。师:自秦朝统一中国以来,至今已是二千多年,这两千多年,边塞是战乱得多,还是安宁的多?你能说说自秦朝到现在,在边塞发生过哪些战乱吗?(指名说)

  2、出示历代边塞战乱简史。

  秦汉时期,匈奴入侵;魏晋时期,五胡乱华;

  隋唐时期,突厥入侵;南北宋朝,辽、夏、金入侵;

  清朝数百年,西方列强入侵;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举侵华。

  (配低沉的音乐,学生默读。)

  3、学生谈看了之后的感受。

  4、小结:看看,这就是几千年的边塞,这就是多灾多难的边塞,这就是充满苦难、死亡、与可怕的边塞。

  当匈奴入侵时,边塞是怎样的边塞?(悲惨、恐怖、可怕)

  当今辽入侵时,边塞是怎样的边塞?(悲惨、恐怖、可怕)

  当八国联军、***入侵时,边塞是怎样的边塞?(悲惨、恐怖、可怕)

  边塞二千多年,则战乱二千多年,二千多年,人们心中总有一种企盼,一种呼唤。你们说说,人们心中呼唤的是什么?(和*、安宁)

  5、师:企盼安定,呼唤和*。尽在这首出塞28个字。一起来读读这首出塞。

  6、总结: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就是战乱中的人们千年的企盼和呼唤啊!

  板书:

  出塞

  唐 王昌龄

  悲惨 安宁

  恐怖 边塞 祥和

  可怕 和*

  出塞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方法,交流资料

  1.复*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升华情境

  (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练*题

  (一)解决书后练*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出塞教学设计 4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学*开始有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音乐创设情景,从而为学生学*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1、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

  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

  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

  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番。

  2、演示课件,结束授课。

  《出塞》教学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时既尊重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找到文本学*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点,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使学*内容生活化,课堂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这样设计把学生看作有个性的认识主体、看作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课采用的是以“精心创设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能够学得有趣、有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简单举例如下:

  1、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兴趣,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2、加强教学评价,让创新更具理性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应当有意识的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这个评价应当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将打破教师主观评价的形式,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为互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课堂上一闪即逝的创新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出塞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正确理解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诗人爱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谈话激趣:

  1、提问:“唐朝”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能用简明的词语进行概括吗?(繁荣昌盛、富足、强大……)

  2、同学们知道吗,在这繁华昌盛的背后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背井离乡,别妻离子,常年戍守在大漠边关,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人才济济的唐代诗人中,也有这样一些诗人,他们不留念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而把目光投向了荒凉的大漠和驻守边关的将士们。这些诗人以边塞生活为创作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这就是我们今天将学*的——边塞诗。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轻读《出塞》《凉洲曲》这两首诗歌,注意把每个字音读准确,并想想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相机正音。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且诗人都姓王。

  (2)都是边塞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出塞》。

  1、过渡:两首诗歌虽然类型相同,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让我们先来看看《出塞》这首诗。

  2、同学们自己细致地读读诗文,联系注释,想想这首诗歌的大意。想好了,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议一议,说一说。

  3、指名说说诗文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

  (1)作者一开篇就抓住了“明月”和“边关”这两样事物进行描写。但老师却有一丝疑惑,诗人为什么要在“明月”和“边关”这两样事物前加上时间限定词“秦”和“汉”呢?我斗胆改一改,改成“一道明月照边关”,行吗?(不行,“秦”和“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说明边关的战事已延续多年,使诗歌显得雄浑苍茫,韵味悠长。)

  (2)是呀,从秦至唐*千年的时光,边塞地区战乱不断,驻守的将士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明月还是那轮恒古不变的明月,边关还是那苍凉寂寥的边关,想到这,作者此时心中多少感慨啊。你能用读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感慨吗?(指名读后再齐读)

  (3)岁月更替,可驻守边关的将士们的命运却大多相同,诗中哪一句告诉我们了?(万里长征人未还)

  (4)你知道将士们不能还家的原因有哪些吗?又有哪些人在盼着他们早日归家呢?

  (5)一边是思归心切的将士,一边是翘首盼归的亲人,读到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能带着自己的心情读一读吗?

  (6)面对这千年来不断重复的人间悲剧,诗人多想时光能倒流啊,让时光能回到汉朝,回到那一段相对安宁的日子,因为……(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参读《塞上曲》,了解李广。

  1、过渡:李广,西汉一代名将,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令敌军是闻风丧胆,好几年不敢入侵中原,唐代诗人卢纶曾有一首诗歌《塞上曲》就描写了李广将军的英勇威猛。

  2、教师范读并口述大意:傍晚,光线昏暗的丛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拉开了弓箭射向猎物。等到天明去寻找箭头,却发现箭已深深地插入了石头的棱角中。

  3、学生齐读《塞上曲》。

  4、对李广这位汉代名将怀念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另一层深意,你能揣摩出吗?(唐朝无良将,企盼有良将能*息战乱。)

  5、你能用企盼的心情再读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吗?

  (三)学*《凉洲曲》

  1、过渡:诗人期盼良将,沙场上的将士们又何尝不是呢?让我们来到疆场,看看将士们的生活吧。

  2、学生自读《凉洲曲》,联系注释,想想诗歌大意。

  3、指名读并疏通大意。

  4、全班齐读。

  5、品悟诗情:

  (1)、即将赶赴战场,却还举杯畅饮,将士们真的是饮酒作乐,贪杯好酒而醉吗?(不是,他们是借酒消愁。)

  (2)将士们愁的是什么呢?

  (3)酒入愁肠愁更愁,将士们心里知道“古来征战……”。谁来用读说出它们的心声。

  四、整体参读,体察诗蕴。

  1、是呀,“古来征战几人回”,正是因为“几人回”,才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让我们再来读读《出塞》和《凉洲曲》,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歌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愿望。(爱国忧民,盼望和*,厌恶战争,企盼良将)

  2、这些美好的愿望不仅仅是唐代诗人们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著名歌手蔡琴就用她的歌声表达出了同样的心愿,听歌曲《出塞曲》。

  五、拓展文本外延,展示课外积累的边塞诗作。

  板书设计:

  出塞 凉洲曲

  秦时明月汉时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未还——几人回 欲引琵琶马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 醉卧沙场君莫笑,

  不教胡马度阴山。 盼望和* 古来征战几人回。

  厌恶战争


《出塞》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9)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本5份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正确理解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诗人爱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谈话激趣:

  1、提问:“唐朝”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能用简明的词语进行概括吗?(繁荣昌盛、富足、强大……)

  2、同学们知道吗,在这繁华昌盛的背后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背井离乡,别妻离子,常年戍守在大漠边关,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人才济济的唐代诗人中,也有这样一些诗人,他们不留念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而把目光投向了荒凉的大漠和驻守边关的将士们。这些诗人以边塞生活为创作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这就是我们今天将学*的——边塞诗。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轻读《出塞》《凉洲曲》这两首诗歌,注意把每个字音读准确,并想想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相机正音。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且诗人都姓王。

  (2)都是边塞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出塞》。

  1、过渡:两首诗歌虽然类型相同,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让我们先来看看《出塞》这首诗。

  2、同学们自己细致地读读诗文,联系注释,想想这首诗歌的大意。想好了,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议一议,说一说。

  3、指名说说诗文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

  (1)作者一开篇就抓住了“明月”和“边关”这两样事物进行描写。但老师却有一丝疑惑,诗人为什么要在“明月”和“边关”这两样事物前加上时间限定词“秦”和“汉”呢?我斗胆改一改,改成“一道明月照边关”,行吗?(不行,“秦”和“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说明边关的战事已延续多年,使诗歌显得雄浑苍茫,韵味悠长。)

  (2)是呀,从秦至唐*千年的时光,边塞地区战乱不断,驻守的将士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明月还是那轮恒古不变的明月,边关还是那苍凉寂寥的边关,想到这,作者此时心中多少感慨啊。你能用读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感慨吗?(指名读后再齐读)

  (3)岁月更替,可驻守边关的将士们的命运却大多相同,诗中哪一句告诉我们了?(万里长征人未还)

  (4)你知道将士们不能还家的原因有哪些吗?又有哪些人在盼着他们早日归家呢?

  (5)一边是思归心切的将士,一边是翘首盼归的亲人,读到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能带着自己的心情读一读吗?

  (6)面对这千年来不断重复的人间悲剧,诗人多想时光能倒流啊,让时光能回到汉朝,回到那一段相对安宁的日子,因为……(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参读《塞上曲》,了解李广。

  1、过渡:李广,西汉一代名将,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令敌军是闻风丧胆,好几年不敢入侵中原,唐代诗人卢纶曾有一首诗歌《塞上曲》就描写了李广将军的英勇威猛。

  2、教师范读并口述大意:傍晚,光线昏暗的丛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拉开了弓箭射向猎物。等到天明去寻找箭头,却发现箭已深深地插入了石头的棱角中。

  3、学生齐读《塞上曲》。

  4、对李广这位汉代名将怀念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另一层深意,你能揣摩出吗?(唐朝无良将,企盼有良将能*息战乱。)

  5、你能用企盼的心情再读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吗?

  (三)学*《凉洲曲》

  1、过渡:诗人期盼良将,沙场上的将士们又何尝不是呢?让我们来到疆场,看看将士们的生活吧。

  2、学生自读《凉洲曲》,联系注释,想想诗歌大意。

  3、指名读并疏通大意。

  4、全班齐读。

  5、品悟诗情:

  (1)、即将赶赴战场,却还举杯畅饮,将士们真的是饮酒作乐,贪杯好酒而醉吗?(不是,他们是借酒消愁。)

  (2)将士们愁的是什么呢?

  (3)酒入愁肠愁更愁,将士们心里知道“古来征战……”。谁来用读说出它们的心声。

  四、整体参读,体察诗蕴。

  1、是呀,“古来征战几人回”,正是因为“几人回”,才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让我们再来读读《出塞》和《凉洲曲》,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歌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愿望。(爱国忧民,盼望和*,厌恶战争,企盼良将)

  2、这些美好的愿望不仅仅是唐代诗人们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著名歌手蔡琴就用她的歌声表达出了同样的心愿,听歌曲《出塞曲》。

  五、拓展文本外延,展示课外积累的边塞诗作。

  板书设计:

  出塞 凉洲曲

  秦时明月汉时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万里长征人未还。 人未还——几人回 欲引琵琶马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 醉卧沙场君莫笑,

  不教胡马度阴山。 盼望和* 古来征战几人回。

  厌恶战争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及已积累古文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品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几首边塞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边塞诗的主要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大致了解“边塞诗”

  1、出示《从军行》、《塞下曲》,师感情朗读。

  2、这两首属于什么诗?简单介绍“边塞诗”的特点。

  3、引入《出塞》。

  二、熟读古诗,疏通古诗意思

  1、师配乐朗读;生试读。

  2、交流读诗方法:你有什么方法或途径把诗读懂?

  3、按以上大家交流的读诗方法自主交流古诗的意思。

  4、班内检查交流情况。

  三、品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味

  (一)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

  1、在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明月、边关)

  2、“明月”和“边关”从秦汉时期到如今都怎样?

  3、作者想借助这两种没有改变的景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象?(边关的战事也一直在持续,跟秦汉时一样)

  4、是啊!几百年了,边关的战事一直都没有*息,国家始终受到侵扰,此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什么之情?(担忧)

  5、点学生品读出“担忧”。

  6、长年的战事,作者有没办法改变?所以作者内心又是如此的……?(无奈)

  7、点学生品读“无奈”。

  8、每到寂静的夜晚,将士们面对皎洁如水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将士们思念着什么?(家乡)还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这又是多么凄凉的夜晚啊!

  9、点学生读出“凄凉”。

  家乡的人儿也想着将士您啊!因为您“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

  1、为什么“人未还”?

  2、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战场上一种怎样的惨景?

  3、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他们何曾不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可是“万里长征”,路途是如此遥远,来回谈何容易?作者内心对将士们如此遭遇充满了……?(同情)同时为他们发出哀叹。

  4、点学生品读“同情”与“哀叹”。

  (三)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简介“李广”

  2、从“但使”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可惜这位名将不在了,作者内心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什么之情?(怀念)

  点学生品读出“怀念”

  提示:要是这位名将在该多好啊!要是朝廷能发现这样的人才该多好啊!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品读出“愿望”

  3、以此看出作者希望朝廷能怎样做?(任用良将)

  四、课内外整合,挖掘古诗意蕴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边塞诗。

  2、投影其中三首让学生朗读。

  3、挖掘边塞诗的共同点。

  (写的都是边关的景色。写的都是将士的生活。表达的都是作者同情、哀叹或赞扬将士的情怀。)

  4、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配乐朗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

  出塞

  明月边关

  景哀叹(远离亲人)

  人(将士)

  忧国忧民

  但使……

  情愿望(任用良将)

  不教……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读出诗的味道。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想象法

  2、以诗解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边塞诗资料。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1、简介边塞诗,引出课题《出塞》

  2、齐读课题,诗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边塞)

  3、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描述、用一句话说一说、用一句古诗呢?(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

  4、引出《出塞》诗句,齐读。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纠正读音:教应读一声。《古代汉语字典》中教的意思是让、使,不让胡马度阴山,这里应读jiāo。按韵律的时候,也应该读教。唐人写诗通常要遵循*仄的规律,这个字读仄,跟我读,再读。

  2、古人吟诵讲*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学生试读。

  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以下,谁来试一试?

  4、师范读。

  5、师做手势,学生读。

  6、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三、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1、再把诗读两遍,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学生自学,默读,思考诗的大意。)

  2、展开想象,读出情感。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在荒凉的边关,一轮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2)对于“秦”和“汉”,你了解多少?

  (2)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3)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省略的词,后文含有前文省略的词的修辞手法叫“互文见义”。

  (4)引读: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了千百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依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5)再来看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的“人”指的是谁?(征人)他们在那里?他们在干什么?一句“人未还”让你想到了什么?(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想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征途遥远、历尽苦难。感悟诗歌的情感。)

  (6)出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车辚辚,马萧萧,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7)想象练笔:征人的亲人们,又会想些什么?

  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

  勤劳善良的妻子,牵着一双儿女,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亲人说——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一声——(学生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完成练*)

  (8)引读:

  这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千百年千百万白发双亲,千百万可怜妻子,千百万孤苦孩子,对征人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9)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这一句的?(体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和*的渴望。)

  (10)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一句,把这种情感带到字里行间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第二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这句的理解。

  (2)“龙城飞将”是谁?(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

  (3)出示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良将的渴求,和对朝廷的不满。

  (2)介绍阴山: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以来是中原地区抵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略者的践踏?王昌龄啊王昌龄,你为什么对朝廷不满,为什么这么渴望能征善战的将军?同学们,在读读这一句,有没有更深的体会?(通过探问,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体会作者满腔的爱国之请,把对诗歌的理解推向高潮。)

  (3)正是因为王昌龄这满腔的爱国热情,才发出了这气壮山河,流传千古的感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闭上眼睛,品读诗的意境,背诵诗歌。

  四、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1、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而王昌龄在《出塞》(二)中恰好又给这“人未还”交上了另一份鼓舞人心的答案。(出示诗歌内容——“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光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师生一起用拍桌子代替击鼓,问:战士听到这样的鼓声,会有什么表现?(引导学生想象战士奋勇杀敌的表现。)

  4、有没有疑问要问这些战士?(你们为什么这么勇敢无畏?难道你们不怕死,不想念亲人?)

  5、战士们会怎样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6、激情总结: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尾声:回到现实,今天的世界仍不太*,仍有邪恶的组织给国家的和*和人民生活的安宁造成威胁,我们不得不警钟长鸣。对于战争,你有什么看法,这是老师留给大家的一份思考。大家桌面上还有一份唐代边塞诗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出塞》

  明月关

  人未还

  同情征人渴望和*热爱祖国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出塞》)

  了解诗人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自由朗读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古诗)

  4.交流学*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四、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

  (2)补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五、总结

  “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六、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出塞》优秀的教学设计 5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要个性化。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品读吟诵、拓展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古诗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渴望和*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

  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 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1、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2、练笔。

  3、全班互相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2、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创一首古体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