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朋友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枣、缓、监、逐、聪”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抓住关键部件把“枣、刺”写规范。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3.品读第10自然段,初步体会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

  重点:

  抓住动作描写感受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位新的动物朋友。板书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做了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在干什么?

  3.指导写字:刺枣

  三、理清内容,初步复述。

  1.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写小刺猬在偷枣啊?

  (2-10自然段)

  2.现在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课文的2到10自然段,遇到它偷枣的句子就用横线画下来。

  3.谁来说说看这一只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呢?

  (1)随文识字:认读“缓”“监”“逐”“扎”四个字

  (2)读好三个拟声词:树枝哗哗、噼里啪啦、噗的一声

  (3)梳理偷枣过程:往树上爬、爬向老树杈、用力摇晃、掉了下来、扎在背上、跑去了

  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齐读。

  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大致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体会高明,再次复述。

  1.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我的钦佩之情: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高明”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第10段,你特别从哪儿感受到了刺猬偷枣“高明”?画下相关的语句。

  (1)认读“扎”字的读音。

  (2)抓住动作:爬来爬去归拢到一起打了一个滚儿

  (3)“急火火”。

  4.男女生分句读第10段。

  5.难怪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你还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6.复述第十段的内容,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五、小结课堂。

  其实文章还有很多地方也体现了它的高明,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

  六、作业。

  1.摘抄第10段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给家人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

  3.阅读宗介华的散文集《带刺的朋友》。

  七、板书。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2

  教学流程:

  一、导入,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一位特别的朋友

  1.教师书写课题。讲解“刺”字。齐读课题。

  2.这位朋友是谁,它做了一件什么事。

  3.教学“枣”字。对比教学“刺”与“枣”。(相同部件,一个有勾一个没有勾,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4.学生书写“枣”字。

  二、走进课文

  1.请学生读学*要求

  (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和同桌互相请教,请教刚才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待会儿一起讨论。

  学生上黑板贴自己写的求助卡片,不理解的词语意思:“斑斑驳驳、诡秘、钦佩”。请其余学生解决。(联系上下文语境朗读、拆分词语理解、找近义词)

  2.教师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认读情况(教师强调“散落”读音)

  3.词语送回句子是否能读好。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请生朗读。

  三、走进课文内容

  1.教师画枣树与树枝,粘贴词语卡,请学生排列卡片,小刺猬是怎样摘到红枣的?

  2.教师将词语卡片用线连起来,借助示意图,请学生讲一讲小刺猬偷枣的过程。(爬树、摇枣、扎枣、驮枣)

  3.课文中哪里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有趣。

  学*要求:

  快乐地品一品:默读小刺猬偷枣的内容,用横线画出你觉得生动有趣的句子,用圈圈出其中最有趣的词语。

  (圈画好的同学把圈画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4.学生交流分享,你觉得哪里有趣?

  就地打了一个滚、圆乎乎、噗的一声、劈里啪啦、哗哗作响……

  5.教师出示第十自然段,学生朗读第十自然段。教师范读。

  6.听完老师读,你有什么感受?带着朗读的方法和你刚才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7.用上词句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2.找到课文中作者爷爷对小刺猬的评价,学生朗读。你读出作者对小刺猬怎样的感情?

  五、生字教学

  1.剩下的四个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

  2.学生书写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提取文中难读的字词,读准多音字,儿化音等,并指导书写“刺”和“枣”。

  2.学*2—10自然段,通过找刺猬偷枣活动的句子,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3.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动词,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教学难点: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3.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读一读吧,

  2.指导书写“刺、枣”

  ①出示“刺”和“枣”,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读ci(出示朿)

  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当它成为一个字的一部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它们的压线笔画,刺的压线笔画是横折钩和点,枣的压线笔画是竖和两点。

  ④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⑤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7面,各写一个吧。

  ⑥反馈交流。再写一个。

  4.学*生字

  ①一个滚儿水沟眼儿

  ②劈里啪啦噗的一声

  ③逐个兴xing许扎zha枣

  5.读好文中带有扎的句子!

  三、学*2—10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1.同学们,红枣长在高高的树上,可刺猬这么小,怎么能够偷到枣子呢?请同学们快速读全文,边读边划出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

  2.学划句子,并交流。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请同学们自由读划线句子,思考:刺猬的偷枣过程是怎样的?

  4.完成学*单

  5.生写,师巡视。

  6.交流反馈。

  7.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8.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9面,把第6题补充完整吧!

  四、聚焦词语,品味语言

  1.刺猬偷枣的这个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2.请同学们读一读,有没有发现它高明的举动?

  ①缓慢地往树上爬,为什么要缓慢?

  ②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3.同学们,我们体会了小刺猬这么多高明的地方,现在你能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开头,再用上一些你刚刚我们找出来的表现刺猬高明的词语再来说一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6.自己先练*,交流反馈。

  五、小结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利用菱形十字格会写“刺、枣”等12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依照书写规律识记生字词。

  2.引导学生根据初读的收获,了解哪些是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则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r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打一动物)

  r地里走,沟里窜,捎着针,忘了线。(打一动物)

  2.学生说出谜底后,出示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介绍相关资料。

  3.教师过渡,出示课题。

  4.简单介绍作者宗介华。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段落序号。

  (3)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与同桌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

  (4)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学*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要点。

  (2)指导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运用图片、近义词、演示动作、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并引导学生运用拓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思考: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3.出示“带刺的朋友小档案”,填空归纳。

  本文讲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刺猬在“我”家后院偷枣的故事,表现了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4.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并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5.引导学生根据初读的收获,了解哪些是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6.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重点指导朗读。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说说书写规律。

  (1)观察形声字,巩固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

  “伸”,形旁“亻”表义,表示和人的动作有关;声旁“申”表音,表示读音。

  另外,“忽、伸、沟、聪”,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2)说一说:整体结构点位上要注意什么?

  (4)看一看:关键笔画在菱形十字格中的写法。

  (5)写一写:老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书写。

  (6)对一对:和课本对照一遍,写得不好看的地方,在下一遍书写中及时纠正。

  3.学生书写练*,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相互借鉴。

  五、小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做摘抄。

  3.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很符合三年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小刺猬写得灵敏可爱更是贴*生活充满生活趣味,符合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在教学时,巧妙引导孩子去发现刺猬偷枣的“高明”,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感受生动地语言。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让学生试着复述故事,锻炼孩子们的说话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2个字,会写“红枣、摆动”等17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5.通过这一课的学*,培养学生倾听与交流的学**惯。

  教学重点:

  1.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谜语:

  生在田野中,昼藏夜里行。

  身背一身刺,遇敌呈球形。

  (打一动物)

  1.同学们,猜一猜,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刺猬)

  2.通过这则谜语,你知道了刺猬有什么特点?

  生:刺猬白天隐藏,夜间觅食活动,满身是刺。

  3.是啊,刺猬身上的刺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个小朋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认读词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第1自然段,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1.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儿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2.指名交流,并齐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红枣儿的美和诱人。

  (二)学*“偷枣”,感悟聪明。

  1.谈话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老师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仿佛闻到了阵阵枣香。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它也忍不住来偷枣啦。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2.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3.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那么小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时的动作。

  4.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5.小组派代表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

  6.谈话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互相交流。

  7.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

  8.刺猬从树上掉下来又干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逐个归枣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

  9.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生读圈出的有关动词:爬、摇、归、打滚、扎、驮、跑。)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10.同学们能否试着用这些词概括一下刺猬偷枣的过程呢?(用上“先……接着……再……最后……”)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11.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四、总结全文,善待动物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读读这三个句子,特别是加点的词语“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你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交流:从陌生到钦佩,到非常喜欢。

  2.教师小结:作者已经把刺猬当作了家庭的一员,这种情感只有那些与小动物有亲密接触的人才能体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小动物,去做动物们最亲密的——朋友。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23 带刺的朋友

  爬 摇 归 打滚 扎 驮 跑

  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昭示着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在教学设计中,强调“认真倾听,自主合作”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紧扣“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这一中心句,品味细节,从偷枣、运枣来组织教学,在诵读和品味中激发学生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性。最后,入情入境,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内化吸收。

  成功之处: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积极投入。

  不足之处:小组交流不够热烈,没有组织分配任务。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扰乱课堂纪律。

  教学建议:以后在课前准备上要更加充分,不仅备知识,备方法,更要灵活掌握,加强课堂的掌控力,增加课堂吸引力,小组讨论分配任务,做到有组织有效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悟小刺猬的聪明机灵。

  2.抓住作者评价刺猬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能够有顺序地复述小刺猬偷枣的过程,适度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4.走进作者心里,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把刺猬当做朋友,这是大自然赐给的珍贵礼物。

  教学重点:

  在体会课文生动语言的同时,感受小刺猬的高明。

  教学难点:

  学生在品读中走进作者心里,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基于学情 整体把握 品味描写“枣”语言的优美

  1.导言:同学们,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无私的,它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个叫宗介华的作家,就发现大自然赐给他一个带刺的朋友,让他非常开心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带刺的朋友)注意“刺”这个字的字形。(教师指导。)

  2.师:在家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一起告诉我。(出示图:刺猬)

  3.现在我请大家再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枣的事。)

  4.师:这枣什么样?竟引来小刺猬偷呢?

  (教师配着音乐,出示图片,朗读第一段:描写枣的语句。)

  这枣什么样?(好红的枣,还很多,还很香)能读出来吗?

  第二板块:理清顺序 读中揣摩 品悟“偷枣”语言的生动

  1.过渡语:看了这样的枣,你会有什么想法?(很馋,很想吃到。)

  是啊,这样的枣不但你馋,小刺猬也馋呀!所以小刺猬就来——偷枣。

  看来:作者描写枣很有必要,正是这又红、又香、又红的枣,才引来了小刺猬。

  2.请同学们默读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预设: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用力摇晃树,把枣要下来,再把枣扎在背上,跑了。

  3.师:通过我们读及同学们的汇报,我感觉小刺猬偷枣就是一个动画片,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

  (1.小刺猬爬上树。2.小刺猬用力摇树,把枣要下来。3.小刺猬打滚把枣都扎在背上,跑了。)

  教师随机概括(爬树 摇枣 收枣)并板书。

  4.师:小刺猬偷枣的这三个画面,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了出来,请同学们读读描写小刺猬(爬树 摇枣 收枣)的语句,边读边思考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写在字里行间。

  5.走进“爬树”的画面。

  让我们先走进“爬树”的画面。

  指名读描写小刺猬爬树的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a师:读出怎样的刺猬?(动作缓慢的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为什么爬的这么慢呀?怎么还诡秘地爬向老树枝?(我是来偷枣的,怕被别人发现,所以要小心点。)这是个怎样的小刺猬?(聪明、机灵、有心眼)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吗?(指名读)

  b教师造境:让我们进入那个场景:一个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小刺猬来偷枣了:(播放动画片中动物爬树的响声)指名读。

  c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么一个小刺猬,你赶跑它吗?(不)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这东西还要干什么?

  6.走进“摇枣”的画面。

  师:这个小刺猬刚才还小心翼翼、缓慢诡秘,可是到了树上却变样了:

  指名读: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小刺猬,怎么敢这么用力摇呀?你刚才不是怕被发现吗?一个一个地摘,还没有声音多好啊!

  (预设:1.我想让枣快点下来;2.我想让枣多下来些;3.这时我没发现有人,所以用劲摇争取时间,为的是速战速决,才不被发现。)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说小刺猬那样缓慢诡秘的爬,是小心翼翼且聪明机灵,那么这用力摇晃说明这是一个——(预设:1.聪明机灵的小刺猬;2一个很有办法的小刺猬;是一个高明的小刺猬……)它高明在——(预设:1.能抓紧时间弄更多的枣;2.方法巧妙;3.速战速决)

  看来这“用力摇晃”里谁能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读出小刺猬的高明。实时指导。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个画面,你赶走小刺猬吗?(不)为什么?师:不能你赶走,看:(课件出示文字: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很重呢!)

  指名读:噗的一声说明什么?掉下来的速度快。不小心吗?(不是)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说。)小刺猬为什么这样做?(它在抓紧时间,这会正没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2.还有更高明的呢?

  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读读这句话那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高明?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归拢到一起,然后打了一个滚儿。

  对比读:体会“匆匆地”体会抓*时间,“归拢到一起”、“就地打滚”方法巧秒。

  这句中还那些地方体现刺猬高明: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路线好:隐蔽自己)急火火地跑了。(争取时间)

  谁来读读“收枣”一段,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和高明。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时配上音乐,有点紧张点的)这一拢、一滚、一扎、一驼可以看出刺猬的是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第三板块:品读称呼 体会揣摩 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三个场面中,作者称呼小刺猬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出示: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当小刺猬在树上爬时:作者称呼说——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小刺猬)

  当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时:作者称呼说——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作者感到有些经验,不知这家伙搞什么鬼。)

  当小刺猬其巧妙地收枣逃跑时:作者称呼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作者有中的钦佩)。

  第四板块:复述偷枣 内化语言 品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为开头,所说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最好用上书中的一些描写小刺猬的一些动词。

  (1)自己练着说一说。(2)在小组中和小伙伴中说说。(3)教学生到前边说。(达到:完整、有顺序、生动)

  2.推荐读《带刺的朋友》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2

  一、 导入新课

  1、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

  身体虽不大,钢针插满身,遇敌缩成团,老虎也无法。 谜底是刺猬(学生猜) 板书:刺猬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带刺的朋友。 出示课题,并齐读。

  二、 整体感知

  1、打开书,老师请你们先把课文读通,读书要求: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并且同桌相互交流这些词语的近义词;再来想想: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哪两件事?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完成词句活动室练*1。

  (2)思考:课文写了这个朋友的哪两件事?

  交流:①惊愕(惊奇)诡秘(神秘)本事(本领) 清楚(明白)兴许(或许)径直(笔直)

  ②课文写了这两件事:刺猬偷枣 刺猬击退大黑狗

  板书:偷枣儿 击退大老黑

  三、学*课文

  1、 从这两件事中,我对刺猬分别有怎样的感情呢?快读课文,找找句子。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1)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齐读句子。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斗大黑狗本事大?你喜欢写刺猬的哪件事,就读哪一部分? 交流自己的体会。 出示有关句子,进行指导:

  (1) 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

  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跑去了。 交流句子。找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朗读体会刺猬偷枣时的动作敏捷及刺猬的机灵。

  (2)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遇到危险,刺猬的机灵、聪明)。

  (3)大老黑很快调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从大黑狗的狼狈,可以看出刺猬的本事大。)

  3、从这两件事中,小作者对刺猬充满了(学生回答:佩服、喜爱之情) 再次出示句子:

  (1)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现在你能把这两句句子读好吗? 总结:刺猬身上的刺,真是护身法宝!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提取文中难读的字词,读准多音字,儿化音等,并指导书写“刺”和“枣”。

  2.学*2—10自然段,通过找刺猬偷枣活动的句子,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3.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动词,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教学难点:

  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3.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读一读吧,

  2.指导书写“刺、枣”

  ①出示“刺”和“枣”,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读ci(出示朿)

  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当它成为一个字的一部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它们的压线笔画,刺的压线笔画是横折钩和点,枣的压线笔画是竖和两点。

  ④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⑤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7面,各写一个吧。

  ⑥反馈交流。再写一个。

  4.学*生字

  ①一个滚儿水沟眼儿

  ②劈里啪啦噗的一声

  ③逐个兴xing许扎zha枣

  5.读好文中带有扎的句子!

  三、学*2—10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1.同学们,红枣长在高高的树上,可刺猬这么小,怎么能够偷到枣子呢?请同学们快速读全文,边读边划出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

  2.学划句子,并交流。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请同学们自由读划线句子,思考:刺猬的偷枣过程是怎样的?

  4.完成学*单

  5.生写,师巡视。

  6.交流反馈。

  7.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8.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9面,把第6题补充完整吧!

  四、聚焦词语,品味语言

  1.刺猬偷枣的这个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2.请同学们读一读,有没有发现它高明的举动?

  ①缓慢地往树上爬,为什么要缓慢?

  ②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3.同学们,我们体会了小刺猬这么多高明的地方,现在你能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开头,再用上一些你刚刚我们找出来的表现刺猬高明的词语再来说一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6.自己先练*,交流反馈。

  五、小结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联想感悟学*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爬树高明,高在小心谨慎。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聪明的小刺猬们,你们注意到刺猬朋友是怎么爬树了吗?自由朗读。

  抽生读,采访。教师范读。

  集体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摇枣高明,高在用力。

  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自然段。(课件8)理解“兴许”的意思,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小结动作描写中拟声词让刺猬偷枣更加生动有趣。

  3.跳树高明,高在迅速。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9)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噗的一声),理解“噗的一声”,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速度特别快)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拢枣扎枣,高在周到。

  (1)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10)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归拢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理解“钦佩”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带刺的朋友

  跳树

  摇枣归枣

  爬树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枣、缓、监、逐、聪”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抓住关键部件把“枣、刺”写规范。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3.品读第10自然段,初步体会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

  重点:

  抓住动作描写感受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位新的动物朋友。板书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做了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在干什么?

  3.指导写字:刺枣

  三、理清内容,初步复述。

  1.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写小刺猬在偷枣啊?

  (2-10自然段)

  2.现在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课文的2到10自然段,遇到它偷枣的句子就用横线画下来。

  3.谁来说说看这一只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呢?

  (1)随文识字:认读“缓”“监”“逐”“扎”四个字

  (2)读好三个拟声词:树枝哗哗、噼里啪啦、噗的一声

  (3)梳理偷枣过程:往树上爬、爬向老树杈、用力摇晃、掉了下来、扎在背上、跑去了

  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齐读。

  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大致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体会高明,再次复述。

  1.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我的钦佩之情: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高明”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第10段,你特别从哪儿感受到了刺猬偷枣“高明”?画下相关的语句。

  (1)认读“扎”字的读音。

  (2)抓住动作:爬来爬去归拢到一起打了一个滚儿

  (3)“急火火”。

  4.男女生分句读第10段。

  5.难怪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你还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6.复述第十段的内容,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五、小结课堂。

  其实文章还有很多地方也体现了它的高明,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

  六、作业。

  1.摘抄第10段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给家人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

  3.阅读宗介华的散文集《带刺的朋友》。

  七、板书。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2

  教学流程:

  一、导入,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一位特别的朋友

  1.教师书写课题。讲解“刺”字。齐读课题。

  2.这位朋友是谁,它做了一件什么事。

  3.教学“枣”字。对比教学“刺”与“枣”。(相同部件,一个有勾一个没有勾,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4.学生书写“枣”字。

  二、走进课文

  1.请学生读学*要求

  (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和同桌互相请教,请教刚才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待会儿一起讨论。

  学生上黑板贴自己写的求助卡片,不理解的词语意思:“斑斑驳驳、诡秘、钦佩”。请其余学生解决。(联系上下文语境朗读、拆分词语理解、找近义词)

  2.教师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认读情况(教师强调“散落”读音)

  3.词语送回句子是否能读好。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请生朗读。

  三、走进课文内容

  1.教师画枣树与树枝,粘贴词语卡,请学生排列卡片,小刺猬是怎样摘到红枣的?

  2.教师将词语卡片用线连起来,借助示意图,请学生讲一讲小刺猬偷枣的过程。(爬树、摇枣、扎枣、驮枣)

  3.课文中哪里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有趣。

  学*要求:

  快乐地品一品:默读小刺猬偷枣的内容,用横线画出你觉得生动有趣的句子,用圈圈出其中最有趣的词语。

  (圈画好的同学把圈画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4.学生交流分享,你觉得哪里有趣?

  就地打了一个滚、圆乎乎、噗的一声、劈里啪啦、哗哗作响……

  5.教师出示第十自然段,学生朗读第十自然段。教师范读。

  6.听完老师读,你有什么感受?带着朗读的方法和你刚才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7.用上词句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2.找到课文中作者爷爷对小刺猬的评价,学生朗读。你读出作者对小刺猬怎样的感情?

  五、生字教学

  1.剩下的四个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

  2.学生书写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认识“枣、缓、监、逐、聪”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抓住关键部件把“枣、刺”写规范。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3.品读第10自然段,初步体会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

  重点:

  抓住动作描写感受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位新的动物朋友。板书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做了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在干什么?

  3.指导写字:刺枣

  三、理清内容,初步复述。

  1.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写小刺猬在偷枣啊?

  (2-10自然段)

  2.现在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课文的2到10自然段,遇到它偷枣的句子就用横线画下来。

  3.谁来说说看这一只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呢?

  (1)随文识字:认读“缓”“监”“逐”“扎”四个字

  (2)读好三个拟声词:树枝哗哗、噼里啪啦、噗的一声

  (3)梳理偷枣过程:往树上爬、爬向老树杈、用力摇晃、掉了下来、扎在背上、跑去了

  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齐读。

  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大致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体会高明,再次复述。

  1.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我的钦佩之情: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高明”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第10段,你特别从哪儿感受到了刺猬偷枣“高明”?画下相关的语句。

  (1)认读“扎”字的读音。

  (2)抓住动作:爬来爬去归拢到一起打了一个滚儿

  (3)“急火火”。

  4.男女生分句读第10段。

  5.难怪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你还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6.复述第十段的内容,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五、小结课堂。

  其实文章还有很多地方也体现了它的高明,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

  六、作业。

  1.摘抄第10段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给家人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

  3.阅读宗介华的散文集《带刺的朋友》。

  七、板书。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利用菱形十字格会写“刺、枣”等12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依照书写规律识记生字词。

  2.引导学生根据初读的收获,了解哪些是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则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打一动物)

  地里走,沟里窜,捎着针,忘了线。(打一动物)

  2.学生说出谜底后,出示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介绍相关资料。

  3.教师过渡,出示课题。

  4.简单介绍作者宗介华。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段落序号。

  (3)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与同桌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

  (4)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学*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要点。

  (2)指导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运用图片、近义词、演示动作、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并引导学生运用拓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思考: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3.出示“带刺的朋友小档案”,填空归纳。

  本文讲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刺猬在“我”家后院偷枣的故事,表现了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4.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并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5.引导学生根据初读的收获,了解哪些是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6.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重点指导朗读。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说说书写规律。

  (1)观察形声字,巩固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

  “伸”,形旁“亻”表义,表示和人的动作有关;声旁“申”表音,表示读音。

  另外,“忽、伸、沟、聪”,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2)说一说:整体结构点位上要注意什么?

  (4)看一看:关键笔画在菱形十字格中的写法。

  (5)写一写:老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书写。

  (6)对一对:和课本对照一遍,写得不好看的地方,在下一遍书写中及时纠正。

  3.学生书写练*,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相互借鉴。

  五、小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做摘抄。

  3.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说出课文中刺猬的故事。

  培养学生对刺猬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讲解重点生字词

  齐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三、品读课文,探究深意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刺猬是怎么偷枣的

  小组讨论,理解情感

  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并结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逐字稿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大家看图片上是什么呀?哦,是红枣,这么多红彤彤的枣挂在树上,同学们想吃吗?嗯!大家都想吃,同学们,那咱们要怎么摘下来呀?小红同学,哦,找个梯子爬上树就摘下来了。同学们,那小动物如果要吃枣会怎么摘下来呢?小明同学,哦,如果是鸟直接飞上去了。那如果是别的动物呢?今天我们就要看小刺猬是如何摘枣的!让我们一起学*《带刺的朋友》!

  跟老师一起读课文题目《带刺的朋友》,这里带刺的朋友说的是谁呢?哦,就是刺猬。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老师看到大家都抬起头来了,大家有不认识的字词吗?老师帮大家列在PPT上了,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学*。嗯,老师看到大家都抬起头来了,通过刚才的小组学*哪个小组给大家领读一遍生字?嗯,一小组,好,一小组同学读音非常准确!二小组给一小组读的生字组个词!嗯,三小组同学不甘落后一直在举手,三小组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记忆字形的窍门吧!哦,三小组同学说,伸展的伸是单人旁加一个申请的申,可以这么记忆:上课累了,我举手向老师申请升个懒腰!哇!根据三小组同学的描述老师都想伸个懒腰了,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形。我们给爱动脑筋的三小组同学鼓鼓掌!

  我们学会了生字,那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小刺猬是如何偷枣吃的!

  刚刚同学们自己朗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我是怎么观察小刺猬在偷枣的呢?张三同学,哦,在一个黑暗的晚上我躲在树后面偷偷观察的。同学们怎么知道这个晚上光线比较暗呢?哦,课文说里有这么几个词:新月斜挂、朦胧。大家说说什么叫新月斜挂呀?哦,就是刚刚有一点点月牙。这个时候月光明亮吗?对,不明亮,所以是朦胧的。这个时候作者就看到了小刺猬!

  刚刚看到小刺猬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红同学说一说,哦,在这朦朦胧胧的月光下面小刺猬就是一团圆乎乎的东西。

  看到这么一团圆乎乎的东西我是怎么想的呢?哦,我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大家读一读这一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接下来这团圆乎乎的东西在做什么呀?小黑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第5-6自然段!谁能说说这团圆乎乎的东西第一步是怎么做的呢?小白同学,哦,第一步爬上树把树枝压弯!

  那接下来呢?我们请小王同学读一下第7自然段!这一段这团圆乎乎的东西在做什么呀?哦,是摇晃树枝把枣都晃下来!

  接着呢?谁来读读第8自然段!好,小红同学!嗯,枣掉下来之后圆乎乎的东西又做了什么呢?哦!自己跳下来了!

  这时候作者才发现他是个刺猬呀!

  红枣已经落下来了,小刺猬该怎么把红枣拿走呢?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第10自然段!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刺猬是怎么带走红枣的吗?哦,把红枣都扎在背上!这里有个词:匆匆。什么叫匆匆呢?哦,就是速度快。那这时候小刺猬为什么突然速度快了呢?大家想象一下!张三,哦,因为看见红枣掉在地上小刺猬已经迫不及待啦!然后小刺猬一打滚红枣就粘在身上了!

  小刺猬得到红枣然后呢?哦,就赶紧急火火的跑了~

  同学们,看到小刺猬偷枣的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小刺猬大家想用什么词呀?小红同学,哦,机灵!还有吗?哦,可爱!还有吗?聪明!

  嗯,看来同学们都很喜爱小刺猬!作者也是,看看作者是怎么感叹的呀?对,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本事真高呀!

  那小刺猬带着一身的红枣急匆匆的跑了,跑了以后呢?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张三,哦,小刺猬跑回家怎么拿下来身上的红枣呢?还有吗?哦,他的家在哪呢?还有吗?哦,他是不是个妈妈呢?

  同学们的问题真多呀,看看我们作者有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哦,作者也有不少问题然后一直跟着小刺猬,结果小刺猬钻进洞不见了!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大家喜欢小刺猬吗?嗯,老师听见大家回答得很响亮!那我们回想一下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我们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互相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遍小刺猬偷枣的过程,现在开始!

  一小组同学已经做好了,二小组同学也回过头来了!来,我们请一小组同学说说。哦,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压弯树枝把红枣摇晃下来,自己跳下去,然后打滚就把红枣粘在身上带走啦!

  一小组同学说得很准确!我们给一小组同学鼓鼓掌!那带走以后呢?刚刚同学们有很多问题,我们接下来就请大家课后根据自己的问题发挥想象力续写一下小刺猬钻进洞里之后发生了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同学们,下课!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悟小刺猬的聪明机灵。

  2.抓住作者评价刺猬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能够有顺序地复述小刺猬偷枣的过程,适度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4.走进作者心里,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把刺猬当做朋友,这是大自然赐给的珍贵礼物。

  教学重点:

  在体会课文生动语言的同时,感受小刺猬的高明。

  教学难点:

  学生在品读中走进作者心里,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基于学情 整体把握 品味描写“枣”语言的优美

  1.导言:同学们,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无私的,它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个叫宗介华的作家,就发现大自然赐给他一个带刺的朋友,让他非常开心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带刺的朋友)注意“刺”这个字的字形。(教师指导。)

  2.师:在家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一起告诉我。(出示图:刺猬)

  3.现在我请大家再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枣的事。)

  4.师:这枣什么样?竟引来小刺猬偷呢?

  (教师配着音乐,出示图片,朗读第一段:描写枣的语句。)

  这枣什么样?(好红的枣,还很多,还很香)能读出来吗?

  第二板块:理清顺序 读中揣摩 品悟“偷枣”语言的生动

  1.过渡语:看了这样的枣,你会有什么想法?(很馋,很想吃到。)

  是啊,这样的枣不但你馋,小刺猬也馋呀!所以小刺猬就来——偷枣。

  看来:作者描写枣很有必要,正是这又红、又香、又红的枣,才引来了小刺猬。

  2.请同学们默读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预设: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用力摇晃树,把枣要下来,再把枣扎在背上,跑了。

  3.师:通过我们读及同学们的汇报,我感觉小刺猬偷枣就是一个动画片,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

  (1.小刺猬爬上树。2.小刺猬用力摇树,把枣要下来。3.小刺猬打滚把枣都扎在背上,跑了。)

  教师随机概括(爬树 摇枣 收枣)并板书。

  4.师:小刺猬偷枣的这三个画面,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了出来,请同学们读读描写小刺猬(爬树 摇枣 收枣)的语句,边读边思考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写在字里行间。

  5.走进“爬树”的画面。

  让我们先走进“爬树”的画面。

  指名读描写小刺猬爬树的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a师:读出怎样的刺猬?(动作缓慢的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为什么爬的这么慢呀?怎么还诡秘地爬向老树枝?(我是来偷枣的,怕被别人发现,所以要小心点。)这是个怎样的小刺猬?(聪明、机灵、有心眼)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吗?(指名读)

  b教师造境:让我们进入那个场景:一个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小刺猬来偷枣了:(播放动画片中动物爬树的响声)指名读。

  c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么一个小刺猬,你赶跑它吗?(不)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这东西还要干什么?

  6.走进“摇枣”的画面。

  师:这个小刺猬刚才还小心翼翼、缓慢诡秘,可是到了树上却变样了:

  指名读: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小刺猬,怎么敢这么用力摇呀?你刚才不是怕被发现吗?一个一个地摘,还没有声音多好啊!

  (预设:1.我想让枣快点下来;2.我想让枣多下来些;3.这时我没发现有人,所以用劲摇争取时间,为的是速战速决,才不被发现。)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说小刺猬那样缓慢诡秘的爬,是小心翼翼且聪明机灵,那么这用力摇晃说明这是一个——(预设:1.聪明机灵的小刺猬;2一个很有办法的小刺猬;是一个高明的小刺猬……)它高明在——(预设:1.能抓紧时间弄更多的枣;2.方法巧妙;3.速战速决)

  看来这“用力摇晃”里谁能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读出小刺猬的高明。实时指导。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个画面,你赶走小刺猬吗?(不)为什么?师:不能你赶走,看:(课件出示文字: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很重呢!)

  指名读:噗的一声说明什么?掉下来的速度快。不小心吗?(不是)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说。)小刺猬为什么这样做?(它在抓紧时间,这会正没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2.还有更高明的呢?

  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读读这句话那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高明?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归拢到一起,然后打了一个滚儿。

  对比读:体会“匆匆地”体会抓*时间,“归拢到一起”、“就地打滚”方法巧秒。

  这句中还那些地方体现刺猬高明: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路线好:隐蔽自己)急火火地跑了。(争取时间)

  谁来读读“收枣”一段,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和高明。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时配上音乐,有点紧张点的)这一拢、一滚、一扎、一驼可以看出刺猬的是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第三板块:品读称呼 体会揣摩 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三个场面中,作者称呼小刺猬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出示: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当小刺猬在树上爬时:作者称呼说——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小刺猬)

  当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时:作者称呼说——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作者感到有些经验,不知这家伙搞什么鬼。)

  当小刺猬其巧妙地收枣逃跑时:作者称呼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作者有中的钦佩)。

  第四板块:复述偷枣 内化语言 品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为开头,所说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最好用上书中的一些描写小刺猬的一些动词。

  (1)自己练着说一说。(2)在小组中和小伙伴中说说。(3)教学生到前边说。(达到:完整、有顺序、生动)

  2.推荐读《带刺的朋友》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提取文中难读的字词,读准多音字,儿化音等,并指导书写“刺”和“枣”。

  2.学*2—10自然段,通过找刺猬偷枣活动的句子,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3.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动词,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教学难点:

  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3.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读一读吧,

  2.指导书写“刺、枣”

  ①出示“刺”和“枣”,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读ci(出示朿)

  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当它成为一个字的一部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它们的压线笔画,刺的压线笔画是横折钩和点,枣的压线笔画是竖和两点。

  ④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⑤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7面,各写一个吧。

  ⑥反馈交流。再写一个。

  4.学*生字

  ①一个滚儿水沟眼儿

  ②劈里啪啦噗的一声

  ③逐个兴xing许扎zha枣

  5.读好文中带有扎的句子!

  三、学*2—10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1.同学们,红枣长在高高的树上,可刺猬这么小,怎么能够偷到枣子呢?请同学们快速读全文,边读边划出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

  2.学划句子,并交流。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请同学们自由读划线句子,思考:刺猬的偷枣过程是怎样的?

  4.完成学*单

  5.生写,师巡视。

  6.交流反馈。

  7.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8.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9面,把第6题补充完整吧!

  四、聚焦词语,品味语言

  1.刺猬偷枣的这个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2.请同学们读一读,有没有发现它高明的举动?

  ①缓慢地往树上爬,为什么要缓慢?

  ②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3.同学们,我们体会了小刺猬这么多高明的地方,现在你能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开头,再用上一些你刚刚我们找出来的表现刺猬高明的词语再来说一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6.自己先练*,交流反馈。

  五、小结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4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7-10自然段进行品读,并通过圈画动作词的方式体会其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高明,用给定句式进行过程描述等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体会刺猬偷枣过程的有趣情形。

  难点: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方法:一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刺猬偷枣过程的描写,抓住作者对刺猬称呼的变化,感知其情感的不断变化过程;二要指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不断与文情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对小刺猬的喜爱与探究之情。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枣儿丰收的情景,让学生自然感知到枣儿的“诱人”,并为理解刺猬的“偷枣”行为奠定基础;归纳讲解法,通过教师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文题之巧,体会作者对于刺猬的喜爱之情。

  学法: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法,抓住文章作者赞叹刺猬的句子,并由此深入到课文重点段落中进行品读探究,不断丰满对句子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延伸学*法,通过句式说话训练的方式,不断深化对文本的学*认知,同时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刺猬词语卡片;搜集关于刺猬的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刺猬的资料;自主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感受红枣美丽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准确朗读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同时展开想象,这位“带刺的朋友”会是谁呢?(仙人掌、刺猬……)教师适时引入:大家猜得很准,课文中这位神秘的“带刺的朋友”就是刺猬。

  2.出示小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刺猬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介绍(别名刺团、猬鼠、偷瓜獾、毛刺等,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克的虫子,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刚出生两周内刺软眼盲)。

  二、自主学*,感知文意

  1.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

  (1)抽取小刺猬词语图片,小组开小火车朗读词语比赛,看看哪一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教师适时抓住易读错词语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扎”读第一声,同时注意准确区分“忽、匆”两个字的读音。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四字词语“斑斑驳驳、噼里啪啦、恍然大悟、蹑手蹑脚”等,其中“蹑”字读第四声。

  (2)巩固词语认读练*:随机抽取词语卡片,学生快速抢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巩固指导。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枣”,下面的两点就像是枣核一样。

  生:我用熟字比较法记住了“乎”,因为这个字看上去就像学过的“手”,就是中间不一样。

  生:我还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的方法记住了“伸、沟、测”几个生字。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非常多,只要大家能够观察、比较,就会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文再次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纠正指导,同时注意指好长句子:“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小刺猬做了什么事情?

  4.学生自主朗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秋天的晚上)、地点(后院的枣树旁),引导他们说清楚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梳理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秋天的晚上,一只刺猬在后院偷枣的事)。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第2-10自然段)。

  三、学*第1自然段

  1.过渡引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枣儿,竟然会让小刺猬忍不住来偷呢?孩子们,认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知。

  2.学生自读思考,课件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3.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玛瑙”一词。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枣儿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挂满、无数颗”等词语体会枣儿丰收的情形,数量多,抓住“红、玛瑙”体会枣儿颜色样子美,同时抓住“风儿一吹,轻轻摆动”感受枣儿的动态美。并在此基础上随文理解“眼馋”(看见自己喜爱的事物极想得到)。

  4.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聚焦句子“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运用,更进一步突出了枣儿的诱人(课件同时出示“玛瑙”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感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对枣儿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指导书写

  1.教师:这样颜色红艳、晶莹饱满的枣儿,看着就让人眼馋,难怪小刺猬会来偷。小刺猬又是怎样偷枣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课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写一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出示1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适时重点聚焦“枣、乎、匆、追”四个生字,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书写,重点从笔画、笔顺以及生字结构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范写指导四个生字,提醒“枣”上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下面的两点方向大致相同,且要落在竖中线上;“乎”第一笔是*撇,中间的横画略长,最后一笔是弯钩,行笔时略有弧度,注意不要写成了竖钩挺直的感觉;“匆”要注意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略宽,最后的竖钩部分向内收,同时还要注意两笔撇画之间等距;“追”先右后左,右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紧凑,另外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

  4.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根据书写情况予以重点笔画书写强调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引入学*

  1.课件出示秋天枣儿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图画中的枣儿,适时补充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文段。

  2.过渡引入:这枣儿确实让人眼馋,小刺猬到底是如何来偷枣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课文(齐读课题)。

  二、品词析句,感受文趣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刺猬样子的词句,然后试着连起来描述它的样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归纳板书(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探究交流:作者是如何夸赞刺猬偷枣本领的?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引导学生理解“高明”(文中指刺猬偷枣的本事大、技艺高强)。同时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刺猬的赞叹与敬佩之情,并随文理解“钦佩”(高度敬重)。

  3.质疑导学: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小刺猬充满敬重与佩服呢?小刺猬的偷枣本领到底又是如何高明呢?还是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第7-10自然段中,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小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同时圈出小刺猬偷枣时的动作词。想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自主读画,同时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小刺猬先是爬到枣树上用力将红枣摇下来,然后自己再从树上跳下,并将红枣都归拢到一起,再打个滚儿把红枣全部扎到自己的刺上运走。

  师:你真的读懂了课文,用如此流畅的句子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课文中又是如何具体来描写这一过程的呢?再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再次用心品读词句。

  生: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好,因为这段话用到了两个拟声词“哗哗、噼里啪啦”,让我好像听到了树枝晃动与红枣落地的声响。

  师:是的,这样描写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美妙的想象。

  生:第8自然段也用到了一个拟声词“噗”,这个词语写出了刺猬掉下来时非常重。

  师:刺猬这样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吗?

  生:我觉得不疼,因为它外面密密的刺可以保护它。

  师:真是聪明的小东西!

  生:我觉得第10自然段中对刺猬偷枣的方法描写非常有趣,作者把它的动作写得清清楚楚的。

  5.课件适时出示第10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课件聚焦“爬来爬去、归拢、就地打了一个滚儿、扎在、驮着、急火火地跑去”,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动作词的表达作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刺猬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有趣高明(板书:有趣、高明)。同时抓住最后一句话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中“诡秘”的意思(隐秘不为人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刺猬一系列动作词的朗读重音。

  (2)引导学生试着利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完整描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注意用到拟声词和动作词。教师针对学生的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

  6.探究交流。

  (1)课件出示课后“*题三”,引导学生朗读三句话,看看作者对小刺猬的称谓及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悟,从中体会到作者因为目睹了刺猬偷枣的有趣过程,内心不由自主地激发出对它的钦佩和喜爱之情(板书:钦佩、喜爱)。

  (3)课件再次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作者强烈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7.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随文理解“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

  8.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三、深化交流,课堂:

  1.质疑交流: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刺猬”做题目,而要用“带刺的朋友”?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朋友”一词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读来更觉亲切有趣。

  2.教师:可爱的小东西,居然如此聪明!孩子们,其实文章作者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不仅给我们描写了小刺猬是如何偷枣的,同时还写了它们一家的其他很多故事,大家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们会对刺猬有更多的了解。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5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图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主要事件。在学*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联想感悟学*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爬树高明,高在小心谨慎。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聪明的小刺猬们,你们注意到刺猬朋友是怎么爬树了吗?自由朗读。

  抽生读,采访。教师范读。

  集体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摇枣高明,高在用力。

  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自然段。(课件8)理解“兴许”的意思,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小结动作描写中拟声词让刺猬偷枣更加生动有趣。

  3.跳树高明,高在迅速。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9)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噗的一声),理解“噗的一声”,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速度特别快)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拢枣扎枣,高在周到。

  (1)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10)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归拢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理解“钦佩”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带刺的朋友

  跳树

  摇枣归枣

  爬树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6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联想感悟学*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爬树高明,高在小心谨慎。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聪明的小刺猬们,你们注意到刺猬朋友是怎么爬树了吗?自由朗读。

  抽生读,采访。教师范读。

  集体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摇枣高明,高在用力。

  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自然段。(课件8)理解“兴许”的意思,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小结动作描写中拟声词让刺猬偷枣更加生动有趣。

  3.跳树高明,高在迅速。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9)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噗的一声),理解“噗的一声”,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速度特别快)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拢枣扎枣,高在周到。

  (1)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10)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归拢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理解“钦佩”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带刺的朋友

  跳树

  摇枣归枣

  爬树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悟小刺猬的聪明机灵。

  2.抓住作者评价刺猬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能够有顺序地复述小刺猬偷枣的过程,适度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4.走进作者心里,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把刺猬当做朋友,这是大自然赐给的珍贵礼物。

  教学重点:

  在体会课文生动语言的同时,感受小刺猬的高明。

  教学难点:

  学生在品读中走进作者心里,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基于学情 整体把握 品味描写“枣”语言的优美

  1.导言:同学们,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无私的,它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个叫宗介华的作家,就发现大自然赐给他一个带刺的朋友,让他非常开心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带刺的朋友)注意“刺”这个字的字形。(教师指导。)

  2.师:在家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一起告诉我。(出示图:刺猬)

  3.现在我请大家再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枣的事。)

  4.师:这枣什么样?竟引来小刺猬偷呢?

  (教师配着音乐,出示图片,朗读第一段:描写枣的语句。)

  这枣什么样?(好红的枣,还很多,还很香)能读出来吗?

  第二板块:理清顺序 读中揣摩 品悟“偷枣”语言的生动

  1.过渡语:看了这样的枣,你会有什么想法?(很馋,很想吃到。)

  是啊,这样的枣不但你馋,小刺猬也馋呀!所以小刺猬就来——偷枣。

  看来:作者描写枣很有必要,正是这又红、又香、又红的枣,才引来了小刺猬。

  2.请同学们默读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预设: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用力摇晃树,把枣要下来,再把枣扎在背上,跑了。

  3.师:通过我们读及同学们的汇报,我感觉小刺猬偷枣就是一个动画片,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

  (1.小刺猬爬上树。2.小刺猬用力摇树,把枣要下来。3.小刺猬打滚把枣都扎在背上,跑了。)

  教师随机概括(爬树 摇枣 收枣)并板书。

  4.师:小刺猬偷枣的这三个画面,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了出来,请同学们读读描写小刺猬(爬树 摇枣 收枣)的语句,边读边思考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写在字里行间。

  5.走进“爬树”的画面。

  让我们先走进“爬树”的画面。

  指名读描写小刺猬爬树的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a师:读出怎样的刺猬?(动作缓慢的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为什么爬的这么慢呀?怎么还诡秘地爬向老树枝?(我是来偷枣的,怕被别人发现,所以要小心点。)这是个怎样的小刺猬?(聪明、机灵、有心眼)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吗?(指名读)

  b教师造境:让我们进入那个场景:一个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小刺猬来偷枣了:(播放动画片中动物爬树的响声)指名读。

  c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么一个小刺猬,你赶跑它吗?(不)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这东西还要干什么?

  6.走进“摇枣”的画面。

  师:这个小刺猬刚才还小心翼翼、缓慢诡秘,可是到了树上却变样了:

  指名读: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小刺猬,怎么敢这么用力摇呀?你刚才不是怕被发现吗?一个一个地摘,还没有声音多好啊!

  (预设:1.我想让枣快点下来;2.我想让枣多下来些;3.这时我没发现有人,所以用劲摇争取时间,为的是速战速决,才不被发现。)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说小刺猬那样缓慢诡秘的爬,是小心翼翼且聪明机灵,那么这用力摇晃说明这是一个——(预设:1.聪明机灵的小刺猬;2一个很有办法的小刺猬;是一个高明的小刺猬……)它高明在——(预设:1.能抓紧时间弄更多的枣;2.方法巧妙;3.速战速决)

  看来这“用力摇晃”里谁能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读出小刺猬的高明。实时指导。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个画面,你赶走小刺猬吗?(不)为什么?师:不能你赶走,看:(课件出示文字: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很重呢!)

  指名读:噗的一声说明什么?掉下来的速度快。不小心吗?(不是)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说。)小刺猬为什么这样做?(它在抓紧时间,这会正没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2.还有更高明的呢?

  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读读这句话那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高明?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归拢到一起,然后打了一个滚儿。

  对比读:体会“匆匆地”体会抓*时间,“归拢到一起”、“就地打滚”方法巧秒。

  这句中还那些地方体现刺猬高明: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路线好:隐蔽自己)急火火地跑了。(争取时间)

  谁来读读“收枣”一段,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和高明。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时配上音乐,有点紧张点的)这一拢、一滚、一扎、一驼可以看出刺猬的是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第三板块:品读称呼 体会揣摩 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三个场面中,作者称呼小刺猬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出示: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当小刺猬在树上爬时:作者称呼说——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小刺猬)

  当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时:作者称呼说——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作者感到有些经验,不知这家伙搞什么鬼。)

  当小刺猬其巧妙地收枣逃跑时:作者称呼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作者有中的钦佩)。

  第四板块:复述偷枣 内化语言 品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为开头,所说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最好用上书中的一些描写小刺猬的一些动词。

  (1)自己练着说一说。(2)在小组中和小伙伴中说说。(3)教学生到前边说。(达到:完整、有顺序、生动)

  2.推荐读《带刺的朋友》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2

  一、 导入新课

  1、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

  身体虽不大,钢针插满身,遇敌缩成团,老虎也无法。 谜底是刺猬(学生猜) 板书:刺猬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带刺的朋友。 出示课题,并齐读。

  二、 整体感知

  1、打开书,老师请你们先把课文读通,读书要求: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并且同桌相互交流这些词语的近义词;再来想想: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哪两件事?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完成词句活动室练*1。

  (2)思考:课文写了这个朋友的哪两件事?

  交流:①惊愕(惊奇)诡秘(神秘)本事(本领) 清楚(明白)兴许(或许)径直(笔直)

  ②课文写了这两件事:刺猬偷枣 刺猬击退大黑狗

  板书:偷枣儿 击退大老黑

  三、学*课文

  1、 从这两件事中,我对刺猬分别有怎样的感情呢?快读课文,找找句子。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1)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齐读句子。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斗大黑狗本事大?你喜欢写刺猬的哪件事,就读哪一部分? 交流自己的体会。 出示有关句子,进行指导:

  (1) 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

  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跑去了。 交流句子。找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朗读体会刺猬偷枣时的动作敏捷及刺猬的机灵。

  (2)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遇到危险,刺猬的机灵、聪明)。

  (3)大老黑很快调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从大黑狗的狼狈,可以看出刺猬的本事大。)

  3、从这两件事中,小作者对刺猬充满了(学生回答:佩服、喜爱之情) 再次出示句子:

  (1)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现在你能把这两句句子读好吗? 总结:刺猬身上的刺,真是护身法宝!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提取文中难读的字词,读准多音字,儿化音等,并指导书写“刺”和“枣”。

  2.学*2—10自然段,通过找刺猬偷枣活动的句子,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3.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动词,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教学难点:

  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3.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读一读吧,

  2.指导书写“刺、枣”

  ①出示“刺”和“枣”,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读ci(出示朿)

  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当它成为一个字的一部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它们的压线笔画,刺的压线笔画是横折钩和点,枣的压线笔画是竖和两点。

  ④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⑤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7面,各写一个吧。

  ⑥反馈交流。再写一个。

  4.学*生字

  ①一个滚儿水沟眼儿

  ②劈里啪啦噗的一声

  ③逐个兴xing许扎zha枣

  5.读好文中带有扎的句子!

  三、学*2—10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1.同学们,红枣长在高高的树上,可刺猬这么小,怎么能够偷到枣子呢?请同学们快速读全文,边读边划出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

  2.学划句子,并交流。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请同学们自由读划线句子,思考:刺猬的偷枣过程是怎样的?

  4.完成学*单

  5.生写,师巡视。

  6.交流反馈。

  7.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8.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9面,把第6题补充完整吧!

  四、聚焦词语,品味语言

  1.刺猬偷枣的这个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2.请同学们读一读,有没有发现它高明的举动?

  ①缓慢地往树上爬,为什么要缓慢?

  ②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3.同学们,我们体会了小刺猬这么多高明的地方,现在你能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开头,再用上一些你刚刚我们找出来的表现刺猬高明的词语再来说一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6.自己先练*,交流反馈。

  五、小结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联想感悟学*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爬树高明,高在小心谨慎。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聪明的小刺猬们,你们注意到刺猬朋友是怎么爬树了吗?自由朗读。

  抽生读,采访。教师范读。

  集体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摇枣高明,高在用力。

  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自然段。(课件8)理解“兴许”的意思,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小结动作描写中拟声词让刺猬偷枣更加生动有趣。

  3.跳树高明,高在迅速。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9)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噗的一声),理解“噗的一声”,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速度特别快)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拢枣扎枣,高在周到。

  (1)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10)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归拢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理解“钦佩”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带刺的朋友

  跳树

  摇枣归枣

  爬树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精选十篇)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1

  我看了《带刺的朋友》,觉得这本书特别稀奇,特别的有趣。当然我也是最喜欢带刺的朋友第一篇,带刺的朋友。

  这篇主要讲了一个小刺猬在偷枣,在一个夜晚,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了,它正缓慢的往树上爬,就在那一刻,一个小男孩,他站在墙角发现了那个圆乎乎的东西,之后那个圆乎乎的东西突然从树上掉了下来,在那一瞬间小男孩才发现那个圆乎乎的东西其实是一只小刺猬,它掉下来之后背上还扎着许多枣子,然后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就慢慢的走了,小男孩也跟了过去,当走在那个水沟演,那小男孩就已经看不到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了。小男孩不知道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跑到哪去了,但是小男孩是觉得小刺猬是勇敢的,小刺猬是聪明又聪慧的,他的速度敏捷不知就到哪去了。

  我想小男孩的还会找到小刺猬吧?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2

  今天我偶然阅读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书名叫《带刺的朋友》。这个故事的精彩内容,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来为大家揭开谜底吧!

  新月斜挂的夜晚,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摇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这时,“我”走到后院的枣树旁,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的往树上爬,后来它停住了脚,然后在枣树上用力的摇晃,把从树上掉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在一起,打一个滚儿,把枣子全都扎在背上的尖刺上了。这是什么动物呢?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它就是刺猬。

  在文章中,“我”通过爸爸的讲解,给我们介绍了刺猬的生活*性。于是,“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去看一下刺猬的住所。在第二天晚上,“我”用石子吓跑了刺猬,从而发现了刺猬的住所,又看见了刺猬的四个宝宝。又从爸爸口中得知,刺猬一旦发现有人发现了他们的住所,就要搬家了。“我”担心刺猬发现有人找到他们的住所,就会搬家,于是“我”开始向刺猬一家提供食物。冬天到了,“我”通过寻找消失了的刺猬一家,了解他它们冬眠的*性,还担心躲在草蓬睡觉的刺猬会觉得冷,便用一些东西,把草棚的门窗封了个严严实实,让刺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脑子便想起了我和小伙伴之前在农村对小动物的不友好。是谁用鱼钩钩破了鱼的嘴巴?是谁将小鸟放入冷水中,洗了个冷水澡?是谁把蚂蚁放入水中淹死的?我们一时的恶作剧,却给小动物带来了很多不幸和痛苦。

  所以我希望其他小朋友不要像我和我的小伙伴一样去欺负小动物,因为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小动物吧!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3

  寒假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带刺的朋友》这本书,正因为这个奇怪的书名,我才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在一个绣花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声音的夜晚,红枣像一个个玛瑙似的在树上有节奏地舞动着,一个圆乎乎的小家伙在枣树上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红枣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接二连三的落了下来,它把地上的枣子归拢在一起,一打滚儿,枣子就在它背上了,看它这样子,我想一定是刺猬在使坏。

  在作家宗介华的笔下,一个个刺猬充满了灵性,他们仿佛化身人间的天使,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原来动物和人却也可以如此和谐,我不禁感叹道。

  通过读《带刺的朋友》这本书,我想到了这次发生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是继存在野生动物身上的,我们大量捕杀并且食用野生动物才导致这次疫情的发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破坏大自然和生物链的后果。我们不能上学了,爸爸妈妈不能上班了,交通中断了……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它也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野生动物,爱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难道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想,这一定是一副最美妙的画卷吧!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4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带刺的朋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摸鱼》。

  它讲的是作者宗介华爷爷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发了一场大旱。“北河要干了,快去逮鱼吧。”接下来发生的摸鱼故事,是作者幼年与父母重逢后,在农村的一段有趣而难忘的生活经历。

  农村的生活虽然没有琳琅满目的食物和玩具,但是他有父母的陪伴,有要好的小伙伴和长辈的爱护,生活得丰富多彩。

  在文中,当他以为用脚蹬到一条大鱼的时候,谁知道是踩着了一个笤帚把儿。大伙儿把他笑得脸上火辣辣的,这时候马二叔怕他下不来台,主动教会了他用手摸鱼的'本领。

  这个“大朋友”对他可真好啊!在他没有捕到鱼时不嘲笑他,当他摸到鱼时赶忙走过来夸奖他。天黑时,他带着大大小小五条鱼回了家。

  由此想到我的家人对我也是如此关心,每个周末奶奶陪我去焦山玩,去冰场打球;一放假,爸爸陪我学英语、跑步、打羽毛球;妈妈陪我练琴、读书、打冰球……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毎天都很充实。我又联想到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母亲病故不去奔丧,为了功名利禄杀了妻子,最后自己也不得善终。虽然吴起也是一个有名的将领,但我鄙视他的为人。

  无论在家庭和学校,我都要关心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给他们带来温暖、快乐,像马二叔那样真诚待人。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5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带刺的朋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摸鱼》。

  它讲的是作者宗介华爷爷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发了一场大旱。“北河要干了,快去逮鱼吧。”接下来发生的摸鱼故事,是作者幼年与父母重逢后,在农村的一段有趣而难忘的生活经历。

  农村的生活虽然没有琳琅满目的食物和玩具,但是他有父母的陪伴,有要好的小伙伴和长辈的爱护,生活得丰富多彩。

  在文中,当他以为用脚蹬到一条大鱼的时候,谁知道是踩着了一个笤帚把儿。大伙儿把他笑得脸上火辣辣的,这时候马二叔怕他下不来台,主动教会了他用手摸鱼的本领。

  这个“大朋友”对他可真好啊!在他没有捕到鱼时不嘲笑他,当他摸到鱼时赶忙走过来夸奖他。天黑时,他带着大大小小五条鱼回了家。

  由此想到我的家人对我也是如此关心,每个周末奶奶陪我去焦山玩,去冰场打球;一放假,爸爸陪我学英语、跑步、打羽毛球;妈妈陪我练琴、读书、打冰球……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毎天都很充实。我又联想到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母亲病故不去奔丧,为了功名利禄杀了妻子,最后自己也不得善终。虽然吴起也是一个有名的将领,但我鄙视他的为人。

  无论在家庭和学校,我都要关心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给他们带来温暖、快乐,像马二叔那样真诚待人。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6

  我看了《带刺的朋友》,觉得这本书特别稀奇,特别的有趣。当然我也是最喜欢带刺的朋友第一篇,带刺的朋友。

  这篇主要讲了一个小刺猬在偷枣,在一个夜晚,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了,它正缓慢的往树上爬,就在那一刻,一个小男孩,他站在墙角发现了那个圆乎乎的东西,之后那个圆乎乎的东西突然从树上掉了下来,在那一瞬间小男孩才发现那个圆乎乎的东西其实是一只小刺猬,它掉下来之后背上还扎着许多枣子,然后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就慢慢的走了,小男孩也跟了过去,当走在那个水沟演,那小男孩就已经看不到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了。小男孩不知道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跑到哪去了,但是小男孩是觉得小刺猬是勇敢的,小刺猬是聪明又聪慧的,他的速度敏捷不知就到哪去了。

  我想小男孩的还会找到小刺猬吧?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7

  你知道《带刺的朋友》是什么吗?我问弟弟说到《带刺的朋友》,你知道该字的朋友是什么书吗?下面我就给你们讲一讲。

  《带刺的朋友》里面的带刺的朋友,也就是我们的小主人公小刺猬。这里面主要讲了:一位小男孩在夜晚走枣树旁边过的时候,发现了一位可爱的小东西刺猬,之后,他的刺猬越来越喜欢;有一年秋天,刺猬冬眠了,但是小男孩以为他死了,便跑回家,爸爸告诉他刺猬只是在冬眠之后,他又高兴了起来,小男孩就这样认识了6个带刺的朋友。

  喜欢这本书,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故事。比如:鸟腿上的秘密、耍蛇的人、胖巫婆这都是因为作者细心观察、懂得道理的原因。也说明了,我们要在大自然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

  所以我们下次要爱护动物,观察大自然。多多发现大自然的美呀!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8

  我喜欢的书有很多本,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做《带刺的朋友》。有一个故事让我难忘,叫做《鸟腿上的秘密》。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做富贵小男孩子早上去打猎,结果被一个叫介华的小男孩发现了,(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然后富贵在路中看见了介华,发现他的头发上、眉毛上都挂着一层白霜,就像一个白头老翁一样。

  可是富贵并不乐意在这里碰到他,别看他*时总是跟建华玩赶集呀、游泳啊,可今天不同,他是到捕鸟去的,所以才不愿意见到他。富贵不想让介华跟他一起去捕鸟,可没办法,介华一直缠着他,他只好让介华跟他一起去,不过他提了个要求,说你不能大喊大叫,不然就把鸟给吓跑了。介华点点头说,你不让我说话,我就装哑巴。在路上,介华一直讨好富贵,说,富贵,你能给俺一只小鸟吗?富贵想都没想就说,不成。介华说,甭管公的母的,不要的那只给我好吗?富贵更直接的说,不行,我都要。最后介华发现,富贵打到鸟来是把他们放生的。在路上,有一个人一直想买他们的鸟,介华认为富贵觉得他出的价钱太少了,就说,五毛钱一只,怎么样?那个人就回答,如果你们买的是好鸟,五毛就五毛。结果富贵就说,给座金山也不卖。后来那个人看到介华他们车里有一只黄雀。就问他们,六毛钱一只,怎么样?富贵就说,给座金山都不卖。那个人又讨价还价,七毛,怎么样?富贵看了他一眼。结果那个人看他们嘴硬,就说,我是县里面的.,你们真因为我是买鸟的?国家说不准打鸟,你们为什么不听?哪个学校的,找你们老师去。后面介华和富贵用他们聪明、机智的本领逃走了。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9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带刺的'朋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摸鱼》。

  它讲的是作者宗介华爷爷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发了一场大旱。“北河要干了,快去逮鱼吧。”接下来发生的摸鱼故事,是作者幼年与父母重逢后,在农村的一段有趣而难忘的生活经历。

  农村的生活虽然没有琳琅满目的食物和玩具,但是他有父母的陪伴,有要好的小伙伴和长辈的爱护,生活得丰富多彩。

  在文中,当他以为用脚蹬到一条大鱼的时候,谁知道是踩着了一个笤帚把儿。大伙儿把他笑得脸上火辣辣的,这时候马二叔怕他下不来台,主动教会了他用手摸鱼的本领。

  这个“大朋友”对他可真好啊!在他没有捕到鱼时不嘲笑他,当他摸到鱼时赶忙走过来夸奖他。天黑时,他带着大大小小五条鱼回了家。

  由此想到我的家人对我也是如此关心,每个周末奶奶陪我去焦山玩,去冰场打球;一放假,爸爸陪我学英语、跑步、打羽毛球;妈妈陪我练琴、读书、打冰球……有了他们的陪伴,我�疤於己艹涫怠N矣至�想到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母亲病故不去奔丧,为了功名利禄杀了妻子,最后自己也不得善终。虽然吴起也是一个有名的将领,但我鄙视他的为人。

  无论在家庭和学校,我都要关心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给他们带来温暖、快乐,像马二叔那样真诚待人。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10

  寒假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带刺的朋友》这本书,正因为这个奇怪的书名,我才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在一个绣花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声音的夜晚,红枣像一个个玛瑙似的在树上有节奏地舞动着,一个圆乎乎的小家伙在枣树上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红枣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接二连三的落了下来,它把地上的枣子归拢在一起,一打滚儿,枣子就在它背上了,看它这样子,我想一定是刺猬在使坏。

  在作家宗介华的笔下,一个个刺猬充满了灵性,他们仿佛化身人间的天使,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原来动物和人却也可以如此和谐,我不禁感叹道。

  通过读《带刺的朋友》这本书,我想到了这次发生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是继存在野生动物身上的,我们大量捕杀并且食用野生动物才导致这次疫情的发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破坏大自然和生物链的后果。我们不能上学了,爸爸妈妈不能上班了,交通中断了……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它也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野生动物,爱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难道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想,这一定是一副最美妙的画卷吧!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精选五篇)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1

  在我们的课本里有一篇课文是《带刺的朋友》节选,学完后老师让我们看《带刺的朋友》整本书。一听到这个名字,我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

  放学一回家,我就拿到这本书,哇!那本带刺的朋友封面上,画者两个人和一棵大树,树上坐下了一个人,我觉得,封面有点吸引了我的好奇心,我打开第一篇,那里什么都没有,后来,我一直往前搬,放到了目录,目录上写着,第一页,带刺的朋友。谷地里的'歌声,蛛网上的迷和摸鱼等等等等,让我最好看的就是,摸鱼这篇课文,那里写着,很有意思的课文,那我就讲讲摸鱼这个课文吧,那离连日几天没下过雨了,那里的小河早亮了低处了,据佬们能说,这是多年没有过的干旱。有一个小男孩听谁喊着,北河要干了,快去抓鱼吧!他想,有时,明明看见他浮在岸上,一动也不动。可是,还没接*两步,她就头一摇,尾巴一摆,就像个调皮的小男孩,小鱼儿故意开着玩笑似的,眼看北河就干掉了,水也浅了许多,我觉得抓鱼就容易了,我提着一个竹竿小篮子,向北河那边跑去,呀,可不是河水真的奄奄一息了无同一条宽绳子那样长,猛地被谁值掌了一样,变得细细的。

  岸边相核心追*了许多,绿苔变成了干枯的硬块,微微一碰,就粉身碎骨了,哪些集藏小鱼小虾的水草,也一扫望城石的绿苔,不知被谁进回家去喂猪了,消失不知怎么传的那样快,昆虫的河水里已经粘了一些人,有的把裤腿碗带大腿根儿,弯着腰,伸出两手在水里摸鱼。

  啊!这本书真好看呀!看着看着,人家叫我去吃饭,都没听见啦,我喜欢这本书,喜欢摸鱼这篇课文,真开心呀!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2

  我看了《带刺的朋友》,觉得这本书特别稀奇,特别的有趣。当然我也是最喜欢带刺的朋友第一篇,带刺的朋友。

  这篇主要讲了一个小刺猬在偷枣,在一个夜晚,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了,它正缓慢的往树上爬,就在那一刻,一个小男孩,他站在墙角发现了那个圆乎乎的东西,之后那个圆乎乎的'东西突然从树上掉了下来,在那一瞬间小男孩才发现那个圆乎乎的东西其实是一只小刺猬,它掉下来之后背上还扎着许多枣子,然后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就慢慢的走了,小男孩也跟了过去,当走在那个水沟演,那小男孩就已经看不到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了。小男孩不知道那个圆乎乎的小刺猬跑到哪去了,但是小男孩是觉得小刺猬是勇敢的,小刺猬是聪明又聪慧的,他的速度敏捷不知就到哪去了。

  我想小男孩的还会找到小刺猬吧?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3

  寒假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带刺的朋友》这本书,正因为这个奇怪的'书名,我才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在一个绣花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声音的夜晚,红枣像一个个玛瑙似的在树上有节奏地舞动着,一个圆乎乎的小家伙在枣树上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红枣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接二连三的落了下来,它把地上的枣子归拢在一起,一打滚儿,枣子就在它背上了,看它这样子,我想一定是刺猬在使坏。

  在作家宗介华的笔下,一个个刺猬充满了灵性,他们仿佛化身人间的天使,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原来动物和人却也可以如此和谐,我不禁感叹道。

  通过读《带刺的朋友》这本书,我想到了这次发生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是继存在野生动物身上的,我们大量捕杀并且食用野生动物才导致这次疫情的发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破坏大自然和生物链的后果。我们不能上学了,爸爸妈妈不能上班了,交通中断了……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它也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野生动物,爱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难道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想,这一定是一副最美妙的画卷吧!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4

  我看了《带刺的朋友》这本书。

  《带刺的朋友》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我喜欢《动物冬眠》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往树上爬,难道它在偷枣儿吃吗?可是为了几个红枣儿,它重重地挨了一顿摔。小刺猬可真逗,偷枣儿那么诡秘,逃跑又那么迅速。它的'声音就像老头儿咳嗽一样。它叫起来,声音又细又长,就像小孩的哭声一样。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刺猬要冬眠了,整个冬天不吃东西,也不动。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到了大地渐渐泠起了嫩绿的波纹。冬眠的动物,这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打开草棚的们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这就是我喜欢动物的冬眠!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5

  我看过很多书,有《安徒生童话》《小屁孩上学记》《一千零一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带刺的朋友》。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篇文章,讲了一个小男孩,半夜到果园里,然后看到一,圆乎乎的东西,在往枣树上爬,他爬上了一老树杈,然后摔了下来,红枣洒得一地都是然后它把红枣逐个归拢起来,然后躺下去,红枣全都被抓到,它的`身体上了,身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刺猬,他跟着刺猬走啊走,走到水沟眼里就不见了。

  这一本书真是太好看了。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朋友》教学设计优选【5】篇

  《朋友》教学设计 1

  一、研究背景

  我校是市级花园式学校,校园四季满目翠绿,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树”在给校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更带给大家美的享受。这得天独厚的校本资源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有效载体。本活动根据四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资源包中提供的资源, 紧密围绕“人类的好朋友――树”展开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性学*,让学生尝试设计和完成一项完整的探究活动,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科学素养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诸项多元智能。

  二、确立课题

  当我们在综合实践课上确立了“人类的好朋友――树”这一研究内容后,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我请同学们分小组围绕“树”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知识或最感兴趣的方面。同学们讨论、修改、完善,确立了下面一些研究子课题。

  1、树有哪些种类?

  2、人类有哪些不爱护树的行为?有没有因为这些行为自尝了苦果?

  3、为什么冬天要给树穿上白色“外衣”?

  4、有哪些树能在沙漠中生长?

  5、树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6、你知道常青树和落叶树各有哪些吗?

  7、搜集有关赞美树的文章、诗歌、歌曲等。

  接下来,各学*小组结合本组感兴趣的内容选定了研究的子课题,并对自己的小组进行了命名,然后兴高采烈地开始研究准备了。

  三、实施方案

  第一步:制定简单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

  根据活动课题,制定简单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使学生从研究学*的一开始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学”中来。本阶段重在让学生学会“做计划”。

  第二步:根据研究目标广泛取材

  1、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与工具,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为学生创造“做科学”的机会。

  2、多渠道收集资料。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图书馆、计算机数据库、视听材料、社区资源等渠道中,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来探究。本阶段重在强化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搜集第一手资料的能力。

  第三步:交流研讨学*成果,学生写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 你们在实验、调查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克服了哪些困难?

  (2)整理收集的资料、总结实验的结论。你们有什么发现和收获?

  (3)评价各人在小组分工合作中的情况。

  2、每位同学写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本阶段重在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通过评价指导今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四步:动手设计,展示成果

  1、各组可采用照片、图表、小报、幻灯片、网页等形式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2、设想树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教师对大胆、有创新意识的设想给予鼓励,并举办专题设计展,记录到成长档案袋中。

  3、交流活动体会。

  四、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步:制定简单可行的活动计划

  学生们在积累了初步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活动由小组长牵头,在撰写了小组活动方案后,学生们便正式开始了探究活动。

  树的种类

  活动目的:

  1、通过给树分类,认识各种树。

  2、学*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过程:

  1、带领学生参观绿色校园,认识校园中的50余种树。

  2、收集资料。(主要场所:书店、图书馆、上网、实地拍摄等)

  3、整理资料、分类。

  按( )分类

  类型

  相关的树

  4、评价个人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5、整理小组交流情况,并写出个人体会。

  活动方法:查报纸、上网、查书、采访

  人员分工:

  组长:唐代宁

  记录员:邹梦雅

  制定活动计划:唐代宁

  资料收集:唐代宁、罗威为主,全组人员参与

  网页设计:张晓鹏、刘畅

  第二步:根据研究目标广泛进行取材

  整个校园满目翠绿,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在此时,我校被评为“宜昌市花园式学校”的消息不胫而走,孩子们兴高采烈的三个一群,四个一伙按照我们的布置,一起参观了绿色校园,认识校园中的50余种树。领略了“树”给校园带来的生命力,给同学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并将这种体会融于笔间。

  我们利用闲暇之余,参观了校园,仔细观察着校园的一草一木,虽然我有点疲倦,但还是游兴不减,我和同学们摆出各种造型,让时间停止,让相机为我们留下了这快乐的一瞬间。后来听皮梦婷讲述了关于“音乐树”的故事。贝西的理想是当一名音乐家。他特别喜欢小提琴,从小学一年级起, 就开始学琴。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每天清晨,他迎着早霞练琴,直到上学;晚上,他做完功课,又在月光下继续拉着,直到深夜。他的手指被琴弦磨破了,鲜血滴在泥地里;他的汗水不停地流着,像泉水般淌在脚下。他一天天地拉着,一年年地拉着,在提琴声的陪伴下,从儿童变成了少年。可是,他的梦想――让小提琴发出美妙的音乐,还没变成现实。他的提琴只能发出单调、乏味的声音,就像一杯白开水那么*淡。麻雀们、虫儿们都嘲笑他,他们的嘲笑,像火一样烫伤了贝西的心,他生气地把小提琴摔在地上,说:“我再也不拉了!” 幸好,小提琴并没摔坏,只从琴颈的头上,掉下一小块指甲般大小的碎片,琴的声音并没有受到影响。那块小小的碎片钻进了泥地。第二天,贝西惊奇地发现,在他拉琴和摔琴的地方,钻出了一棵小竹笋。他弯下身来仔细瞧瞧,咦,这哪是什么竹笋,这是一棵古怪的小树苗!它的树干又细又光滑,就像一根小银笛,上面长着几片金色的小树叶。贝西心里一阵高兴,不由得又拉起了小提琴。奇怪!那琴声一响,小树苗就呼呼直往上窜,比雨后春笋长得还快,可是,等贝西一停下手,这小树苗就静静不动,一点儿也不肯长了。这是什么怪树呀?麻雀和虫儿们都说:“我们没见过,不知道,不知道。”他们都呆住了,傻愣愣地望着这棵树。一只见多识广的老燕子飞过,说:“我知道,我知道,这种树叫“音乐树”,我在遥远的丘拉巴岛上见过。这树是那块小提琴的碎片长成的,贝西的血汗浇灌了这块土地,他的音乐又给了它生命,使它变成一种奇特非凡的树。贝西,你快拉吧!音乐是音乐树的养分,你快用琴声来浇灌它!”贝西又拉了起来。只见这棵奇树抖动着枝干直往上长,越长越快,越长越高,越长越大,不久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听了皮梦婷的故事,我不仅感慨:“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我一定要好好学*,争取知道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朋友》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说说1~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了课文的前部分,了解了事情发生的起因,谁来跟大家说说1~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回顾

  3、教师小结,引入主题

  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发生了什么事?(阮恒主动献血)那么,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又是怎么想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小男孩的神情动作入手,来探究他的内心活动。板书: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二、自读体会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结合课后的思考练*2,把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画出来。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一起读读画出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小男孩的内心活动

  (一)、朗读感悟献血前的内心活动

  1、师:哪些句子是描写阮恒献血前的表现的?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学生齐读

  2、师: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举 放 举

  3、师:在阮恒举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手的过程中,你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犹豫

  师:你能通过朗读体现阮恒当时的心情吗?

  4、指导朗读,体会阮恒的心情

  (1)、自读句子

  (2)、点名朗读(注意学生读后的评价,如:我感到你在犹豫在徘徊;你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但还是举起了手;同学们,什么是朋友?这就是朋友。)

  (3)、教师范读(4)、全班齐读

  师:读得真好,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那么献血时,阮恒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合作探究献血时心理想法

  1、交流找出的句子,朗读

  2、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到。阮恒摇摇头。

  (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阮恒献血时的表现,那么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3、分组学*,一组讨论一句重点句。

  出示学*提示:

  (1)读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从哪些词、句你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心情怎样?

  (3)他在想什么呢?

  4、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学生畅谈,教师相机板书

  师小结:阮恒想到自己输完血生命就要结束,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明媚的阳光了,再也见不到昔日的花草了,再也见不到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了,他的心理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啊。但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勇敢的小男孩啊!

  5、导读

  (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学生接着读)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诉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师:这就是阮恒,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一个富有爱心的阮恒,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6、此时,看到草垫上痛苦又坚强的阮恒,假如你是医生,你会对他说什么呢?阮恒又会说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说:

  阮恒

  医生

  阮恒

  7、学生课堂练笔,小组交流表演

  8、全班交流,请几组同学到台前表演

  师:听了医生的话,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四、赠送小诗,总结全文

  师:多么了不起的小男孩啊!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古往今来,就有许多歌颂朋友的诗句,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夜行路上,他是一盏明灯。

  半途逢雨,他是一件雨具。

  烈日炎炎,他是一缕清风。

  寒风凛凛,他是一束火炬。

  他就是朋友,他就是友谊。

  五、作业

  1、收集有关友情的名言,选择一句制作成书签

  2、阅读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推荐《同步阅读》中的《*分生命》)

  3、想想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

  板书: 18 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教学反思:

  可以说每一次开课即是一次成长的过程。本次教学,课前课后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万分感激。一学年,我与学生在不断的磨合中产生了默契,在身边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成长进步了。上完本课反思如下:

  1、本堂课,我巧妙的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二,抓住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来体会阮恒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能较好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读,小组合作学*,以及老师的导读,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我发现教师激励性语言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我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的评价,并做到评价有效。

  3、本堂课我也能较好组织教学,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时间上把握不是太好,后半部分教学太匆忙,

  二是让学生根据学*提示学*时,课件投影上不是太合理等,这些以后应尽量避免。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朋友》教学设计 3

  设计意图:

  朋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设想在这次活动中,让学生收集有关朋友的经典诗词,名句,故事,作好积累。同时,让学生对朋友进行诠释和祝福,深化学生对友谊的认识。

  教学程序:

  一.教师导入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说出了朋友的珍贵和拥有朋友的好处。朋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朋友,是一个温磬的词语,每当提到它,我们的心头就会产生一种暖意,漾起一片温情,今天,我们就以朋友作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二.朋友类别知多少

  学生谈:在你看来,朋友可以分为哪些类,哪样的朋友不可交,哪样的朋友不可少。

  三.积累展示

  学生交流:你知道哪样一些关于描述或表现朋友间友情的诗词、名句、格言。写到黑板上。

  你知道中外历史上那样一些关于朋友友情的经典故事,简单讲述。

  四.诠释朋友

  你能否用一个贴切的比喻对朋友或是友情进行诠释,

  例:朋友是一眼甘泉,在你干渴的时候给你清凉。

  朋友是一支拐杖,在你跌到的时候给你力量。

  五.真心祝福

  圣诞即将姗姗而至,元旦也正迎面而来,在这样一个充满喜庆而又浪漫的日子里,让我们真心的祝福为我们的朋友驱散冬日的严寒。

  《朋友》教学设计 4

  一:打开窗,迎接阳光――走出闭锁心理

  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闷,三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也没看到她笑过、大声说话过。考完数学,因为一道简单的题目没做出,她心事重重,几天前她试图想问同桌的,可不敢开口;劳技课上,一个小小的制作难题卡住了,想让小组成员帮忙,可也不敢说,下课了也没做完……

  问:1、你有过小闷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如何解决?

  2、如果你觉得在班里快乐,请说出快乐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和小闷一样苦恼,请一起欣赏片段:打开窗户

  听完快乐的理由和欣赏完作品,你和小闷怎样采集更多的阳光?(马上行动:打开窗户)小闷怎样才能不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打开心扉,走出闭锁的心理)

  过渡:任何的寂寞也抵不过没有朋友的寂寞,正如:打开窗户阳光就能进来,打开心扉,友谊之树就能枝繁叶茂,那么让我们带上小闷一起行动――

  二、让枯枝显示生命――快乐交友

  活动有关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有两棵树枝。第一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金色果实图5个、第二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红色花朵图5个、第三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绿叶图5个,要将手中的礼物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朋友多的送完为止。

  比一比:组里哪两位同学得到的礼物最多(即:最具有人气),并将他们得到的礼物粘贴到树枝上,各小组交流,看这些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并评出最具人气的同学3位。

  议一议:最具人气的同学他们有哪些优点,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想一想:象小闷一样的同学在活动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手中的礼物没送出或礼物已送出但没有收到他人的礼物)该如何解决呢?(让小闷式的同学大方交友;同学之间伸出友谊之手互相接纳成为朋友)

  过渡:我们是同学,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你我便成好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

  三、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与友同行

  说一说:在我痛苦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徘徊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开心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七嘴八舌:在交友的路上你是否一帆风顺,和朋友交往过程中你是否也困惑过?

  情景分析:

  1、朋友要我帮他进行期末复*,我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又不好意思开口,我很为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给予和分担。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2、两个好友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因意见不和,面临翻脸。――你能让他们依然成为好朋友吗?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谅解、接纳与沟通。人无完人,朋友之间难免会有磨擦。

  3、我的好友小叶在网吧通宵上网和某社会青年发生矛盾,他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想办法对付该社会青年。――你说我该怎么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讲原则,不能讲哥们义气。要帮助朋友,宽容朋友,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朋友去犯错。

  4、阅读报道:同寝室6名学生一起考上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寝室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行动?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善交诤友,不交损友。理解“*朱者赤,*墨者黑”的

  道理,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升华:真正的智者是能将敌人变成朋友,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与友一起携手共进。

  四、分享友谊的快乐

  1、搜索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2、将礼物树贴在本周之星栏中。

  《朋友》教学设计 5

  一、话引入,激**感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他是我的朋友》请齐读课题。

  生认读课题。

  师:听你们读“朋友”这个词,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温馨。你认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兴的人。

  师:是的。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让人愉快,充满欢乐。

  生:朋友就是能让你感动的人。

  师:朋友总会给你带来感动。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她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孙梦婷。她的善良和宽容让我感动。

  师:你们说得很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争年代的一群孩子对朋友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生:课文讲了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事。

  师:说得完整而详细。那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献血?

  生:小姑娘在孤儿院里受伤了,需要输血。

  三、阅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师: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孤儿院,应该安全了吧,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儿院里发生了什么事。

  生读后汇报。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马上输血,小姑娘就会死去,情况非常紧急。

  师:究竟有多紧急呀?

  生:像火苗快烧着眼睫毛一样,刻不容缓。

  师:课文用了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种紧急情势?

  生:迫在眉睫

  师:对。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种紧急的情势吧。

  生朗读。

  四、细读事情经过部分,体会人物的内心

  1.体会献血前阮恒的内心世界

  师: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读一读。

  生读后汇报。

  生:当院长提出让孩子们输血之后,屋子里一阵沉默。阮恒颤抖地举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根据阮恒的表现,你能设想一下,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从“颤抖地举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师:你很会学*,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深入到他的内心。

  生:从“举起”、“放下”、“又举起来”这几个反复变化的动作,我觉得阮恒内心很矛盾,想献血又不想献血。

  师:假如你就是阮恒,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会死去。

  师:阮恒第一次举手时,手是“颤抖”的,可第二次举手却没有“颤抖”了。作者为什么要去掉这个词?跟同桌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议论后汇报。

  生:阮恒第二次举手时,没有“颤抖”,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小姑娘献血。要是这时再用“颤抖”,那就不能表现阮恒的决心了。

  师:你很善于分析。阮恒虽然很害怕,但终于坚定地举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学们,请用朗读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吧。

  2.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世界

  师:在输血时,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让你特别感动?请读有关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读后汇报: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让我特别感动。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紧张又害怕的样子。

  师:阮恒为什么紧张?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针刺得很疼,阮恒显得紧张,但又怕医生知道了不让他献血,所以,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一……不……”和“一……也不……”这样的句式能表现一种极端的状态,能任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生:升旗时,同学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操场上。

  生::小组讨论时,有的发言滔滔不绝,有的一言不发。

  生:我们的教室很清洁,一张纸屑也没有。

  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阮恒的哭让我感动。

  师: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来是“呜咽”,接下来是“哭泣”。

  师:这几个词都表示哭,它门有区别吗?

  生:这几个词表示的“哭”是有区别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呜咽”是低声地哭,“哭泣”是小声地哭。

  生:还有一个“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师:现在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读一句描写哭的句子,边读边标上序号。

  生读课文并标上序号。

  师:请女孩子再读读前三个描写哭的句子。想想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读后汇报。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万不要让别人看出我的紧张、害怕。

  师:你怎么知道他紧张、害怕?他在担心什么?

  生:从“捂”、“掩盖”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别人看见他的痛苦。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去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好样儿的。

  生:针筒里的血越来越多,阮恒越来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会死去。

  师:这几个表示“哭”的词语,顺序能交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交换。因为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能让人感觉到,阮恒哭得越来越伤心,表明他内心越来越痛苦。

  师:开始阮恒感到痛苦、担心和害怕,可是后来,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样,都要救活小姑娘。

  师:多么仗义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师:如此珍贵的友谊真让人感动。读读自己的感动吧。

  生自由读,个别读。

  3.情感升华

  师: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爱心的阮恒,他为了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没有谁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看看草垫上痛苦的阮恒,说说你最想说的话吧。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为深深打动了。

  生:阮恒,有你这样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我也会像你一样尽力帮助他。

  附:板书设计

  阮恒献血举→放→举

  啜泣→呜咽→哭泣

  犹豫坚决担心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8)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合集5篇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1

  《带刺的朋友》高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应该说,基础部分是抓得很牢的。如后鼻音“径”多音字“兴”、“散”,象声词“噼里啪啦”、“呜呜”、“扑”等。环节设计用心。如:引领中心时反复串读了第九节,体味“钦佩”一词中作者所包含的情感。整堂课,学生走进了文本,体味了刺猬的“鬼”和聪明可爱之处,理解了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要是能通过学生更多的朗读体现出来了就会更精彩。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好。

  高老师针对学情确定字词,教得十分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字词为推进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一般,环环相扣。这与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重点部分是刺猬偷枣,老师对这一部分肯下功夫,重锤出击,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高老师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2)圈出表示刺猬动作的词。(3)用简要语言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整个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理念。在检查学生学*情况时高老师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概括事情主要内容方面,这也是本课及本单元要训练的重点。高老师的教学,力图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学会理解概括课文的的方法,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整节课有放有收旋律和谐。但回味一下总感觉本节课好像还缺点什么,课堂气氛略显沉闷,仔细想想个人认为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读课文读的不够扎实不够充分,语文课堂有些东西是要多读方能体现其中韵味儿来的,老师指导朗读也是至关重要的。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2

  《带刺的朋友》高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应该说,基础部分是抓得很牢的。如后鼻音“径”多音字“兴”、“散”,象声词“噼里啪啦”、“呜呜”、“扑”等。环节设计用心。如:引领中心时反复串读了第九节,体味“钦佩”一词中作者所包含的情感。整堂课,学生走进了文本,体味了刺猬的“鬼”和聪明可爱之处,理解了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要是能通过学生更多的朗读体现出来了就会更精彩。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好。

  高老师针对学情确定字词,教得十分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字词为推进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一般,环环相扣。这与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重点部分是刺猬偷枣,老师对这一部分肯下功夫,重锤出击,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高老师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2)圈出表示刺猬动作的.词。(3)用简要语言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整个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理念。在检查学生学*情况时高老师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概括事情主要内容方面,这也是本课及本单元要训练的重点。高老师的教学,力图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学会理解概括课文的的方法,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整节课有放有收旋律和谐。但回味一下总感觉本节课好像还缺点什么,课堂气氛略显沉闷,仔细想想个人认为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读课文读的不够扎实不够充分,语文课堂有些东西是要多读方能体现其中韵味儿来的,老师指导朗读也是至关重要的。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3

  10月31日下午,在龙湾一小有幸聆听了唐xx老师的《带刺的朋友》,在课堂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也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

  唐老师通过预*检查字音,基于学生的预*起点组织教学。对比发现两个字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来提示关键笔画的书写,并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撤和捺写舒展,引导三年级学生把字形写优美。字词的教学扎实有效。

  唐老师在让学生有侧重的学*本文的新字新词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课文插图”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文章写的两件事。老师在学生反馈后,进行直观的板书。这样,借助插图和内容对照的形式进行课文梳理,在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学*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难度。通过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的学*活动,聚焦语言特色,发现作者通过“可爱的外形、有趣的动作、诙谐的神态、形象的声音”的描写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并通过朗读形成画面感,使生动语言具象化,引导学生在读到生动语言时能把自己感受写下来,勾连了语文园地“交流*台”内容的学*,体现单元整体意识。

  教师教学生进行归纳,还体现在教师让学生找出刺猬偷枣的语段,在这些语段中找出相关的动词,在进一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步骤,这位学生后面的复述提供了很好的台阶。通过读句子,抓刺猬偷枣的动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按先后顺序复述小刺猬偷枣子的经过,使学生对课文加深了解,培养学生概括、复述等能力。让学生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总起句,说说刺猬偷枣高明在哪?帮助学生积累文本中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4

  10月15日,我听了瓯北中心新桥校区沙珠双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整个教学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从三处“爬”、三个“拟声词”、一组连动词这三个“点”聚焦语言文字的学*,板块清晰,旨在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用词的生动之处,进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激发学生留心周围有趣的现象,学*用生动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所看、所听和所想。上课伊始,沙老师以课文所描写的后院枣树为本创作板画,让学生仿佛跟着小刺猬置身其中。接下来独辟蹊径,以“文中多次提到小刺猬,但叫法却为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统领课堂始末,和学生一起学*文本中的三处“爬”、三个“拟声词”、一组连动词,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比较朗读、角色体验朗读等方式,体会作者在观察小刺猬“爬树、摇枣、下树、收枣”等四个有趣的画面中引起的情感变化:从“惊讶”——“关心”——“喜爱”,进而品味和积累本文的生动语言。整节课主线清晰,风格朴实。但是纵观整个课堂,有些环节并未达到我设想中的理想状态。原因出在哪里?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灵动的有训练力度的课堂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呢?亮点如下下:

  一、抓主问题,层次铺开

  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这样教师的讲析就可以转化为对学生讨论的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对活动结果的精彩小结。如果一节课中分层次的出现几次“主问题”,那么就必然能形成几个教学的板块,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能够克服课堂上“碎问”“串问”的现象。

  每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各异,主问题设计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我在执教中也设计了主问题:“文中多次提到小刺猬,但叫法却为什么不同?”但是这个问题在学生没有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难度较大,相对来说又比较理性,因而上课伊始一抛出来就没有迅速调动学生的学*兴趣。现在想来,换作我最初的想法,就是以“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它的高明体现在哪儿?”为主问题,学生就能以较快速度切入文本。

  其次,主问题的铺开要有层次。我在执教中围绕主问题进行讲析得多,占用了大量时间。要是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然后抓住重点句子加以品析,说说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这样变“老师要我说”为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让学生活用课文中生动的句子,学*形式就会生动活泼起来。

  二、注重语用,点染课堂

  “语言文字运用应涵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两个层面。听、说、读、写,都属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范畴。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大量生动的动词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佳材料,可以让学生仿写生活中一种动物的生活*性,如吃食或活动中的一个画面。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可以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第一稿设计时,我紧紧地抓住了这一语言训练点,但是在试上的过程中,我由于过度去开发作者对小刺猬称谓的不同,因而渐渐偏离了我的初衷。我在这节课中没有把“写”挤进课堂,又是一处失误。

  三、理解词语,再走一步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学*贴*生活,操作性强且效果好。例如在学*“打滚儿”这个动词时,我止于让学生说说“*时你有打过滚儿吗?”,有学生说在床铺上打过,有学生说在草地上打过。但是我没有深入再问,“小刺猬为什么要打滚呢?”小刺猬打滚就是要把归拢的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啊。在这时,又可顺势学*“归拢”这个词语,巧妙突破了重点词语的理解。不要为了解词而解词,有时再往前走一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听完这一课,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节好课,它也许并不好看,但是它一定是有效的,灵动的。希望能带着这次的反思走进今后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把课上得好一些,更好一些……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5

  10月31日下午,在龙湾一小有幸聆听了唐xx老师的《带刺的朋友》,在课堂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也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

  唐老师通过预*检查字音,基于学生的预*起点组织教学。对比发现两个字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来提示关键笔画的书写,并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撤和捺写舒展,引导三年级学生把字形写优美。字词的教学扎实有效。

  唐老师在让学生有侧重的学*本文的新字新词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课文插图”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文章写的两件事。老师在学生反馈后,进行直观的板书。这样,借助插图和内容对照的形式进行课文梳理,在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学*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难度。通过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的学*活动,聚焦语言特色,发现作者通过“可爱的外形、有趣的动作、诙谐的神态、形象的'声音”的描写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并通过朗读形成画面感,使生动语言具象化,引导学生在读到生动语言时能把自己感受写下来,勾连了语文园地“交流*台”内容的学*,体现单元整体意识。

  教师教学生进行归纳,还体现在教师让学生找出刺猬偷枣的语段,在这些语段中找出相关的动词,在进一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步骤,这位学生后面的复述提供了很好的台阶。通过读句子,抓刺猬偷枣的动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按先后顺序复述小刺猬偷枣子的经过,使学生对课文加深了解,培养学生概括、复述等能力。让学生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总起句,说说刺猬偷枣高明在哪?帮助学生积累文本中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