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生活经验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们进行数学探索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数学的再创造,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从情境引出例题,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经历探索运算定律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4=7(个)4+3=7(个)3+4=4+3

  2.创设问题情景。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学生解答板书: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

  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在举例中验证规律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三、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同学们仔细观察列举出的等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并给它命名吗?(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呢?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字母或图形表示两个加数。

  四、在类比中拓展规律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

  3.交流: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五、在应用中深化规律

  1.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2.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1)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300+600=()+()()+55=55+420 ()+65=()+35

  (2)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六、在反思中深化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自己表现最好的方面。

  (责任编辑付淑霞)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材P28页例1,P30页练*相关*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甲数+乙数=( )+( ) 偶数+( )=奇数+( )

  2、连线

  56+68 50+B

  B+50 68+56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达标训练

  1、填空题。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2、连线。

  38+175 47+B

  B+47 175+3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89+91+11 268+147+32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84 + C = B + 84

  (2)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简便计算。

  81+78+19 679+132+121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30页*题。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 56+40 =96(千米)

  a+b = b+a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

  1、刚才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13页至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4.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长江,黄河就像两条长龙盘卧在中国大地,特别是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有关黄河的知识,了解到了许多有关黄河的信息,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黄河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回答)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

  课件展示情境录像:(课件展示的关键是让学生从中知道黄河流域的小知识,例如上游: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原等小知识)最后大屏幕定格在信息窗三的情境图。

  以上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黄河流域图。教师板书:黄河流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

  生汇报:根据黄河流域图我了解到黄河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1、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中游长1206千米,下游长786千米;2、黄河上游流域面积是39万*方千米,中游是34万*方千米,下游是2万*方千米;)

  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问题(1)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方千米?

  问题(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二)出示学*目标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将解决那些问题呢?请看本节课的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今天的学*目标,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教科书第13—14页的信息窗3的第一个红点和小电脑的内容,重点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1)怎样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哪种方法简单?(2)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3)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

  (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四)学生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特困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二)全班汇报

  1.问题一: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方千米?

  学生在列式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39+34+2和34+2+39

  (2)(39+34)+2和39+(34+2)。

  2.问题二: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学生可能出的情况:

  (1)、3470+1210+790和1210+790+3470

  (2)(3470+1210)+790和3470+(1210+790)。

  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在这两组算式中。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通过这两组算式学*今天的新知识,为下面学*埋下了伏笔。学生会马上把精力投入到这两个算式的研究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每组算式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的结果相同,运算的顺序不同。

  例如:

  (39+34)+2=39+(34+2)

  (3470+1210)+790=3470+(1210+790)。

  (2)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符合这些规律呢?举例验证一下吧:(每个学生在练*本上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看结果怎样)

  生汇报:

  (35+63)+15=35+(63+15)

  (325+82)+18=325+(82+18)…

  (3)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将学生的举例用实物投影展示)

  (三个数相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指出这条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这加法结合律吗?

  学生用各种符号、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最终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a、b、c来表示三个加数,因此加法结合律可以写作(a+b)+c=a+(b+c)。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解决两个问题发现并归纳出了加法结和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历了猜测—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一种数学思想。)

  4.学法迁移,探索加法交换律。

  那么,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想不想知道?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找朋友。

  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个算式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仔细想一想,算一算,它应该是屏幕上哪个算式的好朋友?为什么?

  (2)同学们真棒,很快就为自己的算式找到了合适的朋友,还有谁的算式没有找到朋友?你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方法给他介绍一个合适的.好朋友吗?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

  1、刚才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阅读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1)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生活经验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们进行数学探索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数学的再创造,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从情境引出例题,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经历探索运算定律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4=7(个)4+3=7(个)3+4=4+3

  2.创设问题情景。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学生解答板书: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

  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在举例中验证规律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三、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同学们仔细观察列举出的等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并给它命名吗?(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呢?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字母或图形表示两个加数。

  四、在类比中拓展规律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

  3.交流: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五、在应用中深化规律

  1.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2.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1)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300+600=()+()()+55=55+420 ()+65=()+35

  (2)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六、在反思中深化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自己表现最好的方面。

  (责任编辑付淑霞)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P28页例1,P30页练*相关*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甲数+乙数=( )+( ) 偶数+( )=奇数+( )

  2、连线

  56+68 50+B

  B+50 68+56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达标训练

  1、填空题。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2、连线。

  38+175 47+B

  B+47 175+3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89+91+11 268+147+32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84 + C = B + 84

  (2)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简便计算。

  81+78+19 679+132+121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30页*题。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 56+40 =96(千米)

  a+b = b+a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诱趣激学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

  1·动画片《朝三暮四》

  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

  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学生们笑了,就借机问问学生们笑什么?)引导说出:

  4+3=7(个) 3+4=7(个)课件出示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得数都等于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桃子)。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

  课件演示:4+3=3+4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谈话: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骑自行吗?(会),李叔叔也会骑车,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一下。 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能)

  请在草稿本上做,老师下去找到需要的答案,板书黑板。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问:观察这两个同学的列式,你们发现呢什么?

  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课件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40+56=56+40

  2.举例猜想,概括规律

  课件出示4+3=3+440+56=56+40

  观察这两组算式,都是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列子吗?同桌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真聪明,举了这么多的列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总结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问: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我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老师这里有几组算式 课件出示讲解过程

  ① 30+20 两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

  ② 100+30 三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是不变

  ③ 1000+200 四位数加上三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不变

  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

  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老师下去帮助同学

  全班交流 想法一: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想法二:□+○=○+□

  想法三:a+b=b+a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用了这么多的方式表示。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最好呢?为什么?(简洁明了。)

  课件出示:a+b=b+a

  谈话: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时)

  课件演示876+1924

  4.思考题,拓展规律

  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吗?

  课件出示3+4+5=4+3+5

  在三个数相加里面,我们也可以用加法交换律

  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5+423=423+()

  258+( ) =340+()

  a+268=268+( )

  35+42+65=35+()+( )

  总结: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2)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13页至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4.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长江,黄河就像两条长龙盘卧在*大地,特别是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有关黄河的知识,了解到了许多有关黄河的信息,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黄河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回答)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

  课件展示情境录像:(课件展示的关键是让学生从中知道黄河流域的小知识,例如上游: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原等小知识)最后大屏幕定格在信息窗三的情境图。

  以上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黄河流域图。教师板书:黄河流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

  生汇报:根据黄河流域图我了解到黄河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1、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中游长1206千米,下游长786千米;2、黄河上游流域面积是39万*方千米,中游是34万*方千米,下游是2万*方千米;)

  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问题(1)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方千米?

  问题(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二)出示学*目标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将解决那些问题呢?请看本节课的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今天的学*目标,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教科书第13—14页的信息窗3的第一个红点和小电脑的内容,重点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1)怎样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哪种方法简单?(2)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3)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

  (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四)学生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特困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二)全班汇报

  1.问题一: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方千米?

  学生在列式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39+34+2和34+2+39

  (2)(39+34)+2和39+(34+2)。

  2.问题二: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学生可能出的情况:

  (1)、3470+1210+790和1210+790+3470

  (2)(3470+1210)+790和3470+(1210+790)。

  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在这两组算式中。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通过这两组算式学*今天的新知识,为下面学*埋下了伏笔。学生会马上把精力投入到这两个算式的研究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每组算式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的结果相同,运算的顺序不同。

  例如:

  (39+34)+2=39+(34+2)

  (3470+1210)+790=3470+(1210+790)。

  (2)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符合这些规律呢?举例验证一下吧:(每个学生在练*本上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看结果怎样)

  生汇报:

  (35+63)+15=35+(63+15)

  (325+82)+18=325+(82+18)…

  (3)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将学生的举例用实物投影展示)

  (三个数相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指出这条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这加法结合律吗?

  学生用各种符号、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最终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a、b、c来表示三个加数,因此加法结合律可以写作(a+b)+c=a+(b+c)。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解决两个问题发现并归纳出了加法结和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历了猜测—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一种数学思想。)

  4.学法迁移,探索加法交换律。

  那么,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想不想知道?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找朋友。

  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个算式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仔细想一想,算一算,它应该是屏幕上哪个算式的好朋友?为什么?

  (2)同学们真棒,很快就为自己的算式找到了合适的朋友,还有谁的算式没有找到朋友?你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方法给他介绍一个合适的好朋友吗?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2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2、连线

  56+68 150+(25+75)

  150+25+75 50+B

  B+50 68+56

  A+B+100 A+(B+100 )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题。

  (1)78+25+22 =78 +( )+25

  (2)376+175+25=376 +( + )

  2、连线。

  147+(72+28) A+(B+100 )

  A+B+100 147+72+2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52+27+73 285+15+77+23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根椐加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250

  (3)78+25+22 =(78 + )+( )

  (4)495+125+75=495 +( +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结合律,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A + ( 30+9 )=A+ 30+9

  (2)15+ ( 7+B )= (15 + 7 )+B

  (3)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连线。

  87+22+78 (79+83)+17

  498+125+75 498+(125+75)

  (138+136)+162 87+(22+78 )

  79+(83+17) 138+136+162

  4、简便计算。

  98+72+28 215+85+73+27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P28页例1,P30页练*相关*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甲数+乙数=( )+( ) 偶数+( )=奇数+( )

  2、连线

  56+68 50+B

  B+50 68+56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达标训练

  1、填空题。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2、连线。

  38+175 47+B

  B+47 175+3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89+91+11 268+147+32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84 + C = B + 84

  (2)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简便计算。

  81+78+19 679+132+121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30页*题。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 56+40 =96(千米)

  a+b = b+a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教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主题图,向学生介绍“爱心助学大行动”,某商店为帮助贫困山区学生特别举行义卖活动把营业额全部献给希望小学。看,小胖和小亚也来帮忙了

  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阶段:

  1.投影演示:(果汁)师:小亚和小胖各有多少罐果汁?合起来桌上有几罐果汁?谁能列式计算?

  师:谁能说出两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18,和都是26,而不同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因为8+18=2618+8=26所以8+18=18+8

  师: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两组相互交流。

  (1)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

  例:◆+●=●+◆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3)竖式计算74+641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74验算:641

  +641+74

  715715

  小结: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一遍。

  2.投影演示:

  (1)图中小箱里共有几罐果汁?6×3=183×6=18

  师:请学生分别读一下以上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

  (2)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问题:等式左边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每一组等式的左右两边又有什么联系?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乘法交换律。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归纳了一下,那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出示结论)

  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两组相互交流。

  (4)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b×a

  三、运用阶段: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270=270+80400+500=()+()()+56=()+44a+()=b+()

  2.根据乘法交换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4×71=()×()25×976=976×()45×()=55×()303×786=()×303()×▲=()×■()×54=54×37()×()=c×Da×()=c×a

  3.竖式计算

  64验算:27

  ×27×64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且学会了用字母来表示。还学*了用这两个运算定律来验算加法和乘法。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8+18=263×6=18

  18+8=266×3=18

  8+18=18+83×6=6×3

  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书中把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法交换律,然后在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迁移过来。让孩子们大胆猜想,进而验证,得出乘法交换律。

  2、加法、乘法交换律在数学学*中的作用。

  本单元所学*的几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些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而加法、乘法交换律又是这数学大厦基石中的基石。

  加法、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以前的学*过程中都有过浅显的认知基础,只是没有明确的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要将学生以前比较零散的感性认识经过整理、明晰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研究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有,学*方法比学*知识更为重要。不要简单地让孩子们学*运算定律,而是重在渗透给他们去猜想、验证并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的方法。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想的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验证,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然地经历由用数到用字母表示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感受字母表示的优越性,从而为后面的其他运算定律的教学,以及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有了上面的思考,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乘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3)经历加法交换律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4)渗透给学生用“举例验证法”来验证规律存在的真实性数学学*方法。

  4、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

  5、教学难点: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乘法交换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展开猜想,并能进行举例验证。

  二、说设计意图

  设计本节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会,只是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表达。知识点本身的学*并不应“浓墨重彩”去渲染,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猜想、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够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的基本思想是:

  一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定律。

  二是重视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定律的发现过程,大致应该经过以下几步: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到规律。

  三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分三部分教学。

  (一) 复*引入,得出加法交换律。

  (二) 知识迁移,得出乘法交换律。

  我以为,教**算律主要让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只注意让学生举出实例进行验证,而忽视了能否找到反例的问题。对于不完全归纳法来说,举出的正例越多,则意味着结论的可靠性越大;但若发现了一个反例,则可推翻结论。因此,我预设了“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有没有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无法找到反例,加深了对结论可靠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和体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严谨性。

  (三) 巩固练*,深入理解交换律。

  四、类比拓展

  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

  猜想一:减法中,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猜想三:除法中,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用合适的方法试着验证。使学生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学,与同学友好合作的良好学*品质。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对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设计:

  一、预*作业: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画面上他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2)怎样解决?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

  二、预*反馈:

  1、想一想,算一算:

  盒子里有若干捆铅笔,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着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铅笔?(讨论算法)

  2、练*二十三第2题。

  3、今天我们继续学*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能也会用到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关键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练*二十三第2题。

  (1)看题,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组织交流。

  (4)你做对了吗?

  (5):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决定的。

  2、练*二十三第9题。

  (1)自己看题,收集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列式计算。

  (2)组织讨论。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决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3)比较哪一种算法好?哪一种简便?

  ①15×4+7  ②15×5-8

  3、练*二十三第7题。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强调对“一年”的理解)

  (2)独立解决问题。

  (3)组织讨论,订正。

  (4)环保教育: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存放处理。

  4、练*二十三第8题。

  (1)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讨论、订正。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二十三第5题。(巩固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要求比较熟练。)

  2、1箱百事可乐6小瓶或4大瓶,老奶奶进了15箱小瓶可乐,12箱大瓶可乐。她进了多少瓶可乐?

  (考察学生从生活场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独立解决问题。)

  五、反思,拓展升华

  1、:你认为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1)观察要仔细。(2)收集信息要全面。(3)有些信息需要加工或处理。

  (如练*二十三第7题,一年=12个月)

  2、作业:练*二十三第6题。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0页。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4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方式。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探索过程,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学**惯。

  学*重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

  学*难点: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交换

  师:(课件出示)小明在钓鱼。提问:“小明”和“鱼”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鱼在钓小明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再看25这个数中的“2”和“5”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52了,数字变大了。

  师: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两个问题能不能交换位置啊?

  生:不能。

  师:在数学中也有些情况不可以交换位置,但是,有些情况就可以交换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数学中有关交换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交换)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 活动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 根据观察,提出猜想:

  (1)课件出示

  4+6=

  6+4=

  (2师板书:加数+加数=和

  (3)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组内交

  流)

  (4)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

  2. 学生验证:

  (1) 你能照上面的样子再写两组吗?

  (2)观察上面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你所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吗?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我发现了: 。 我给这个规律起的名字是: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验证时举例证明)

  (3)课件出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 (设计意图:用喜欢的方式表示,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

  例:◆+●=●+◆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b+a

  (5)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 活动二:探究乘法交换律

  学生完成导学案活动二

  1.乘法也有交换律吗?

  我的猜想: (填有或没有)

  举例验证:

  我的发现:

  2.学生汇报发现结果,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呢?

  4. 学生汇报

  5.课件出示: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三、联系生活、运用化定律

  1.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感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教材50页例二)

  2. 加法、乘法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解释应用,明白交换律的价值)

  四、巩固练*:

  课件出示练*题

  五、达标检测:

  1.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5 +17 =( )+ 5 45×19 = 19 ×( ) 29 +13 =( )+() ( )×( )=210×30

  a + b = ( ) + ( ) △×□ =( )×( ) ( )+( )=( )○( ) ( )○( )=( )×( )

  2. 计算下面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213+314 31×23

  六、拓展延伸:

  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研究方法)

  七、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5

  在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在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在前面的学*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性和结合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成功之处:

  1、整合教材内容,便于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在以往教学中,都是按照教材的编排程序,按部就班,首先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再进行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最后对比加法、乘法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虽然感觉教学有条不紊,但是总感觉缺失点什么,总感觉有这样一双手在禁锢自己的思想。如何让教学更能适应新形势下课改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本,顺应学生认识发展需求,减轻学生背诵记忆的难度。因此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大胆改变了教材的编排程序,改变为加法、乘法交换律放在一课时进行教学,加法、乘法结合律也是如此。通过教学,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非常轻松的认识了加法、乘法交换律,记忆非常深刻牢固。

  2、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教学中,由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引发学生猜想,通过举例验证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结论,然后又再次引发学生从结论进行猜想,让学生不仅知道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获取结论的方法。通过结论引发猜想,学生很自然列举了例子进行证明,从而得出在乘法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结论。结论的得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真实感悟到了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不足之处:

  *题的处理欠妥当。练*五1题只是要求学生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没有让学生说说表中数的规律:可以以加号所对的那条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位置上的两数相等。这样在计算中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算出对角线及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另一半可以照抄。

  再教设计:

  1、注重*题的备课,减少低效教学流程。

  2、注重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证明过程,可以通过集合图和点子图,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4)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为《运算律》的第一课时,而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并对这些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着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本节课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社会实践中的信息自由地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问题意识,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中,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充分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又巩固了全课的内容,为以后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通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不够及时。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写出“6+2=2+6,1+9=9+1…”时,没有很好的解读学生的心理。这位学生之所以写出一位数的算式,是因为他觉得写一位数加一位数的等式非常简单,方便计算。但是作为不完全归纳法,他写出的算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代表性。此时如果追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才有这样的规律?”,“那你对这位同学写得有什么建议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严谨性。

  二、没有很好的辨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运算律本质特性。

  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中不能进行准确的辨析。可以增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对比环节,对比得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特征:加数没有变,结果没有变,运算符号也没有变,但是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很多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2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 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思维上的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3

  在学校举行的一人一节研究课展示活动中,我执教的苏教版四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课题,通过活动我收获颇多,现将我的反思呈现如下:

  教学的整体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小组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展示自学成果----师生点评------巩固练*-----知识延伸(拓展)。这样的设计,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这节课我强调学生的发言要大声地说:我们小组的发现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具体做法是:

  一、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全过程。教学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二、注意数学学*方法的渗透。加法结合律是本课教学难点,由于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将已有学*方法渗透到探索加法结合律中,很容易感受到三个数相加蕴含的运算规律。学生不但理解了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同时也在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我及时把新学的知识和加法计算的验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忆交换加数验算的方法,明确与加法交换律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结合律时,又出示了两道口算题9+7、34+27,让学生回忆口算过程。这样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及时沟通,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在最后的提高巩固阶段,结合练*为下节课学*加法简便计算垫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课的学*,学生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所以到课尾出现了学生由加法运算律联想到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呢这一想法。并产生运用这一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的愿望和热情。这些数学方法是学生终身学*必备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总之,在学*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改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5)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1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全过程。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的教学我注意从教材出发,理解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整了教材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已有经验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满足的学*需求,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教学思想,试图建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出例子——总结归纳”的基本教学模式,让学生展开自主学*活动,学生在建模的教学活动中找到了数学学*的方法,使传统的“指导接收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 纵观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问题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课堂上我从口算A、B两组竞赛题入手,让学生练*计算,比速度,让学生马上意识到算B组题的速度明显比A组题快,先声夺人,让孩子感受到简便算法的优越,接着教师引导:为什么B组题算得快,这其中蕴含哪些数学知识呢?这一问题马上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问题的产生将学生自然带入到学*状态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情境的创设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新知前我让学生对课题“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加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再由贴*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主题,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数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奔主题,老师的引导做到了有放有收,从而提高了学*效率。

  三、学法的指导体现了知识建模的过程。

  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建模的思想。本节课我注重“授之鱼”,更注重“授之以渔”。先是和学生一起学*了加法的结合律,总结出了四步学*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出例子----总结归纳。建立这样的模型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展开自学活动。本节课的教学并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整节课对学生有“扶”又“放”,在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的学*方法。这四步学*法对后续一些运算定律的学*,一些规律的推理和验证都用重要的意义。

  四、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按教材的编排程序去学*是体现了知识的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我觉得学生自学加法结合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学懂、学透,而加法交换律学生很容易通过老师的“自学提示”展开学*,所以我大胆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先领学生学*加法结合律,而加法交换律我放手让学生根据“四步学*法导学单”进行自学,学生的学*效果非常好。课堂上做到了以学定教,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学*和可持续性发展。

  不足的是,在使用导学单进行导学中,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透,导致导学单中某些问题的设置起点偏高,拖延了教学时间,最后的练*量过大,这点是在我精心准备教案设计和课件的同时,留下的最大遗憾。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让我们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结合本班学生善于动脑,乐于推理,勤于总结的特点,将教材例1和例2合并成一节课展开学*活动。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问题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课堂上我从口算A、B两组竞赛题入手,让学生练*计算,比速度,让学生马上意识到算B组题的速度明显比A组题快,先声夺人,让孩子感受到简便算法的优越,接着教师引导:为什么B组题算得快,这其中蕴含哪些数学知识呢?这一问题马上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问题的产生将学生自然带入到学*状态中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情境的创设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新知前我让学生对课题“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加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再由贴*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主题,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数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奔主题,老师的引导做到了有放有收,从而提高了学*效率。

  三、学法的指导体现了知识建模的过程。

  数学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模型思想。本节课我注重“授之鱼”,更注重“授之以渔”。先是和学生一起学*了加法的结合律,总结出了四步学*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出例子————总结归纳。建立这样的模型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展开自学活动。本节课的教学并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整节课对学生有“扶”又“放”,在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的学*方法。这四步学*法对后续一些运算定律的学*,一些规律的推理和验证都用重要的意义。

  四、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按教材的编排程序去学*是体现了知识的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我觉得学生自学加法结合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学懂、学透,而加法交换律学生很容易通过老师的“自学提示”展开学*,所以我大胆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先领学生学*加法结合律,而加法交换律我放手让学生根据“四步学*法导学单”进行自学,学生的学*效果非常好。课堂上做到了以学定教,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学*和可持续性发展。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3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的普遍规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以便为今后的应用服务。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抽象建模,大胆猜测,操作验证,合作总结这四个环节,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并从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本课我把凑整简算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学*中体验选择简便的`方法是学*的最好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运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极好时机。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1、在复*引用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通过一组口算练*,让学生明确能够凑整十或整百数的两个数加起来比较简便,这个为后面学*结合律打下基础。

  2、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通过提问、设疑,让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四个环节,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发展。

  3、多层次的巩固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6)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本节课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两个班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想到了好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交换律,这期间当然也有我想要的字母表达式。教学任务全部完成,同时也体现了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这也是本节课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完成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仍然是我们继续使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想要的结果,而且还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锻炼孩子们能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规律等等。本节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这项工作了。

  然而,教学总是有缺憾的,今天的课安排的不是很充实,课程上完了还有将*五分钟的时间,我的设计意图也是这样,想利用这五分钟的时间跟学生一起做一下今天的作业,一方面他们回家以后作业就没有那么多了,另一方面作业中的一些稍难一点的题我也能够做一下指导。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又能说明本节课设计的还是不够充实,没有拓展方面的题让学生在课上训练,尤其是对于五班的同学来说,这节课几乎是吃个半饱,如果本节课能针对五班学生的特点再加入一些提高性训练的话,这节课应该会上的更完美,换句话说,本节课中分层教学又体现的`不是很充分了。

  总之,如果再次教学本课的时候,应该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简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入一些拓展的题让学生充分掌握和巩固的 ,这不仅是要体现分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那一部分“没吃饱”的同学得到满足!教学就是教师在打仗,每一场下来都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为下一场战役做准备,希望能达到百战百胜的目的!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2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 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思维上的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3

  今天完成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由于借班上课,上完后感觉自己前半节课发挥得不如后半节课,不过学生对交换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交换律对减法、和加减混合的应用掌握的还是不错的。这节课,我从学生以学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理解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进而提出除了帮助我们验算外还有什么强大的功能!接下来利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进而发现还可以使减法简便,加减混合简便!使交换律得以推广!

  听完课后,赵老师没来得及喝水就结合这节课进行了评析。

  赵老师首先肯定了我的`素质,作为骨干教师课堂扎实,教学思路清晰!

  同时赵老师提出这节课可以从经验拓展的角度,让学生从更多的生活实例入手,从道理上理解“交换”,如8+74+2、想:原来有8本作业,先拿来74本又拿来2本,我们可以这样,先拿来2本,又拿来74本,都表示现在有的,因此8+74+2和8+2+74是相等的。再如:35-17+5,可以这样想公交车原来有35人,下去17人,上来了5人,可以这样想有35人,上来了5人,又下去了17人。这样的结果都表示现在有的因此人数是一样的。结果是相等的。

  “理”上的理解更容易让学生从根上明白算理。我在教学时,用计算的方法验证下的工夫多了一些,学生举例少了点,这样总感觉形式上稍多了点,另外“验证”更多的是验证这种方法可以,但不能在道理上理解,赵老师提出可以看看马刚老师的课例。也鼓励我们多去看看名师的课例。

  从第一次听课得到王宏主任的指导,指出“苹果”的贯穿,课堂练*的量,今天得到赵老师的指导,自己感觉收获很多,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从备课到上课,用了两天的时间,昨晚还熬夜制作课件到11点多,虽然累,但自己有了收获,此时感觉一切累都值得!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7)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13页至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4.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长江,黄河就像两条长龙盘卧在*大地,特别是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有关黄河的知识,了解到了许多有关黄河的信息,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黄河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回答)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

  课件展示情境录像:(课件展示的关键是让学生从中知道黄河流域的小知识,例如上游: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原等小知识)最后大屏幕定格在信息窗三的情境图。

  以上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黄河流域图。教师板书:黄河流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

  生汇报:根据黄河流域图我了解到黄河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1、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中游长1206千米,下游长786千米;2、黄河上游流域面积是39万*方千米,中游是34万*方千米,下游是2万*方千米;)

  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问题(1)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方千米?

  问题(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二)出示学*目标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将解决那些问题呢?请看本节课的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今天的学*目标,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教科书第13—14页的信息窗3的第一个红点和小电脑的内容,重点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1)怎样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哪种方法简单?(2)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3)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式表示?

  (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四)学生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特困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二)全班汇报

  1.问题一: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方千米?

  学生在列式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39+34+2和34+2+39

  (2)(39+34)+2和39+(34+2)。

  2.问题二: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学生可能出的情况:

  (1)、3470+1210+790和1210+790+3470

  (2)(3470+1210)+790和3470+(1210+790)。

  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在这两组算式中。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通过这两组算式学*今天的新知识,为下面学*埋下了伏笔。学生会马上把精力投入到这两个算式的研究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每组算式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的结果相同,运算的顺序不同。

  例如:

  (39+34)+2=39+(34+2)

  (3470+1210)+790=3470+(1210+790)。

  (2)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符合这些规律呢?举例验证一下吧:(每个学生在练*本上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看结果怎样)

  生汇报:

  (35+63)+15=35+(63+15)

  (325+82)+18=325+(82+18)…

  (3)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将学生的举例用实物投影展示)

  (三个数相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指出这条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这加法结合律吗?

  学生用各种符号、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最终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a、b、c来表示三个加数,因此加法结合律可以写作(a+b)+c=a+(b+c)。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解决两个问题发现并归纳出了加法结和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经历了猜测—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一种数学思想。)

  4.学法迁移,探索加法交换律。

  那么,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想不想知道?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找朋友。

  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个算式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仔细想一想,算一算,它应该是屏幕上哪个算式的好朋友?为什么?

  (2)同学们真棒,很快就为自己的算式找到了合适的朋友,还有谁的算式没有找到朋友?你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方法给他介绍一个合适的好朋友吗?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2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2、连线

  56+68 150+(25+75)

  150+25+75 50+B

  B+50 68+56

  A+B+100 A+(B+100 )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题。

  (1)78+25+22 =78 +( )+25

  (2)376+175+25=376 +( + )

  2、连线。

  147+(72+28) A+(B+100 )

  A+B+100 147+72+2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52+27+73 285+15+77+23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根椐加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250

  (3)78+25+22 =(78 + )+( )

  (4)495+125+75=495 +( +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结合律,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A + ( 30+9 )=A+ 30+9

  (2)15+ ( 7+B )= (15 + 7 )+B

  (3)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连线。

  87+22+78 (79+83)+17

  498+125+75 498+(125+75)

  (138+136)+162 87+(22+78 )

  79+(83+17) 138+136+162

  4、简便计算。

  98+72+28 215+85+73+27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P28页例1,P30页练*相关*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甲数+乙数=( )+( ) 偶数+( )=奇数+( )

  2、连线

  56+68 50+B

  B+50 68+56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达标训练

  1、填空题。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2、连线。

  38+175 47+B

  B+47 175+3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89+91+11 268+147+32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1)84 + C = B + 84

  (2)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简便计算。

  81+78+19 679+132+121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30页*题。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40+56=96(千米) 56+40 =96(千米)

  a+b = b+a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8)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菁选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

  师:咱们来做个游戏,我说3+2,你们就说2+3,看谁反应快。明白吗?现在开始。

  师:5+6

  生(齐):6+5

  师:20+30

  生(齐):30+20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现在请一个同学上台,把我们游戏的算式用等式逐一写在黑板上。

  师:25+13

  生(齐):13+25

  师:75+25

  生(齐):25+75

  师:哪位同学上来也试一试。

  生(甲):33+44

  生(齐):44+33

  生(乙):26+25

  生(齐):25+26

  师:从刚才这位同学写的等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吗?

  生(甲):两个加数交换了。

  生(乙):我发现,两个加数不但交换了位置,而且左右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也就是说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示刚才发现的运算规律吗?

  生(甲):我认为用符号可以表示,两个数就用不同符号表示,比如用○和□,这个规律就可以这样表示:○+□=□+○

  生(乙):我用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师:你们能用字母尝试写一下吗?

  生(丙):a+b=b+a

  师:a、b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a表示前面的加数,b表示后面的加数。

  师(板书):a+b=b+a

  师:这道等式表示了加法中的一个重要的运算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

  反思:

  1、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规律。

  2、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由数到符号的演变过程。最终通过交流互动生成由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

  3、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样富有生气的课堂教学,必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时间把握的正好,学生掌握的程度也还可以,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课堂上,我的状态不太佳,学生也不是很活跃,基本上都是几个人在回答问题。*时班上的`课堂气氛挺活跃的,但是这节课不知是怎么回事,连学*很好的孩子上黑板上演板都错了,可能是孩子们有些胆怯吧。还有就是自己评价语言太单一了,以后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生动完美。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3

  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动身,通过质疑、猜测、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胜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只仅局限于让同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置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同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只和同学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体验了数学问题的发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同学的学*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同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同学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胜利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性。

  新课标里曾指出,教学时应从同学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动身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同学学*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同学自立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布置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中,同学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同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同学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同学发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获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同学对数学有一种亲*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同学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资料的出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同学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资料的处置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同学参与教学资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同学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环境,既激发了同学的学*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同学的身心得到了一种胜利的体验。另外在资料出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出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同学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沛做到了尊重同学的认知规律。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4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的普遍规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以便为今后的应用服务。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抽象建模,大胆猜测, 操作验证,合作总结这四个环节,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并从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本课我把凑整简算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学*中体验选择简便的方法是学*的最好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运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极好时机。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纵观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复*引用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通过一组口算练*,让学生明确能够凑整十或整百数的两个数加起来比较简便,这个为后面学*结合律打下基础。

  2、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通过提问、设疑,让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四个环节,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发展。

  3、多层次的巩固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

  *题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节课在*题设计中,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①基本练*(填空)②变式练*(判断)③巩固练*(计算)④发展提高等。让学生通过练*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也存在以下不足:

  1加法结合律学*在教学中所占比率应加大,学生在学*中还有疑虑,没有学透。

  2、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在加法交换律上时间过长,练*的时间相应较短,显得后面在练*中有些仓促。

  3、教师的语言过于**化,不适于中年级学生的年龄。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5

  《加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规律的发现过程,同时注重学*方法的渗透,为高年级的学*打下基础。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倾听故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过程。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说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兴趣本节课以成语故事《朝三暮四》为切入点,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教师设问:“故事讲完了,你想说些什么?”水到渠成地引出数学算式“3+4=4+3”,进而提出猜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发现规律,为举例验证埋下伏笔。

  2、组内交流讨论,举例验证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举出怎样的例子去验证猜想?应该举多少个?意在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无数”的概念。

  在小组讨论的同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举出如下例子:

  1、3+6=6+3,4+5=5+4,7+8=8+7

  2、1+2=2+1,12+13=13+12,100+200=200+100,20xx+3000=3000+20003、0+5=5+0,1|4+2|4=2|4+1|4,1.02+2.03=2.03+1.02小组汇报后,让学生评价各小组举例,真切体验“举例验证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3、练*层层深入,巩固所学新知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内容。让学生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填空即可,使学生即时运用掌握的知识。本节课使学生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中,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培养了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创新,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察得结论的方法,而故事引入,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和学校提倡的“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相吻合。同时,也适合本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下:

  1、在引导学生思考举怎样的例子来验证猜想这一环节,处理的不够恰当。不是学生不会思考,是教师的设问指向性不够明确。比如,可更改为“我们是不是可以再举一些加法算式的例子来验证呢?”,让学生明白举例是指举加法算式,然后交换他们的位置,看和是否相等。

  2、在让学生体验“无穷”思想时,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时,当学生举了大量的例子之后,教师询问是否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时,有的学生还是坚持认为不可以,一定要举无数个例子才行。此时,可自然衔接,引入用字母a和b可表示任意数。这样,我想比教师生硬地解释,刻意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效果要好得多。

  3、在引出加法交换律时,要明确强调这一规律中,变的是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他们的和。让学生反复地说,a和b可以代表哪些数?

  4、在课堂练*时,可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在哪里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可利用课本31页第2题,将新学与旧知巧妙地结合。另外,要将每一个*题的设计意图,充分地挖掘出来。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换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为下节加法结合律以及乘法运算规律打下很好的基础。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6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三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利用课本上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导入,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发现算式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得出56+28=28+56,然后又让学生仿照举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反馈练*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顺利,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我觉得本节课的知识太少,能不能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并成一节课讲解呢,在以后教学本节课时我准备在“交换律”这节课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然后教学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和结合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然后是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接着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而在过去的学*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7

  《加法交换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7:例1的内容。运算定律是本册书中的重点,也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本节教学我利用学生的举例、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环节设计合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情境导入环节,我利用播放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故事中找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解决问题。从故事中得到3+4=7(个)和4+3=7(个)这两个算式。接着我说:“对,两种吃法不同,结果猴子每天吃到的栗子的总数量是同样多的。”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加法交换律。

  在探究规律环节,我利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图。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找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或 56+40=96(千米)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相同点是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左右两边的加数的和相等。不同点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然后问:“这两个算式的和相等,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从中回答,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而得到40+56=56+40这个等式。我接着问:“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学生回答: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a+b=b+a我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然后学生回答特别多,像甲数+乙数=乙数+甲数,▲+=+▲等等特别多。虽然有的式子不够完美,但充分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

  在巩固练*环节,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练*题,先是基础练*,还有拔高练*,层层深入,学生学得也兴趣盎然。

  总结本节课,整节课环节紧凑,利用多媒体课件也节省了大量时间,有充分的时间练*。由于本节课内容不多,也很简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学生发言积极,所以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完成了学*任务。

  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在巩固环节,我出示了三道加法算式,但是有的学生利用减法验算,这样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时我应该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不行,不应该老师解释,

  2、最后填表,由于时间关系我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问题解决的不太理想。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9)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菁选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

  1、刚才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植树节。

  师:对呀,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展示课件)。咱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它们一共要植多少棵树?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展示课件)这是我们学校植树的信息。

  ①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树60课,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吗?

  [评析:在课的开始,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设了植树节的情境。这样处理贴*学生生活实际,情景、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一)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请你在练*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用加法?

  学生说想法。

  师小结: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要用到加法来计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一生举例并例式解答。(师板书)

  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多不多?说一个给同桌听听。

  [评析: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让学生结合第一组算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6+2222+36)

  师:大家看,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相等。这两个算式可以怎么样?(板书:=)

  师:第二组算式可以怎样写?

  (生答,师板书:60+44=44+60)

  第三组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师:大家看,这几个小组总结出了这几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它们的和不变。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它们一样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这三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呢?谁能来任意说两个数?

  生:38+56。

  师: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相加符合这个规律,其余的数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汇报。师板书。

  师:刚才这么多的小组说出了这么多的'算式,哪个小组还愿意把你们的结论告诉同学们?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

  学生齐读一遍。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评析:在学*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一个思路来教学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氛围和谐、活泼、宽松。]

  (三)学*用喜欢的方法表示

  师:刚才是咱们自己发现了加法的这个重要的规律,你能不能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师: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a+b=b+a(师:你能告诉同学们a、b分别表示什么吗?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两个数。)

  甲+乙=乙+甲

  △+○=○+△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学生齐读一遍(a+b=b+a)。

  [评析: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四)加法的应用

  师: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时。

  三、练*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呢?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展示课件)你们看,森林王国里的小鸟和小鸭,想和同学们来交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他们可是有备而来,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领。怎么样,敢不敢来试一试?

  (课件)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试试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师:小鸟和小鸭的问题都解决了,它们高兴得不得了,想请同学们参观它们的家园,高兴吗?(课件展示)

  [评析:通过这些题目,既巩固了今天学的新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学*做了铺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总评】

  1.这节课真正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真实地呈现给了学生。

  2.真实地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过程。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交换律表示出来,在他们得出了加法交换律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如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猴子表示一个加数,用兔子表示另一个加数,这个过程把学生那种真实的童稚的想法完全地表现了出来,他们决不拘限于用字母表示数,而是用哭脸、笑脸、太阳、月亮、颜色来分别,这是我们大人常想不到的。

  3.教给学生探究数学的方法,遵循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那就是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植树生活中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验证这个规律,最后应用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这也是探究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如果能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生活中,那可以说受益终生。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10)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优选【5】篇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使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应用定律进行验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加法的计算已经比较熟悉,对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也有了感性认识,所以这节课就是要明确地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抽象概括定义、定律重视不够,又不*惯于用加法意义进行说理,因此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算.

  39+47 83+15 420+180

  47+39 15+83 180+420

  2.口答.

  (1)小明栽了18棵杨树和14棵柳树,他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小敏做了25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多5朵.做黄花多少朵?

  (3)赵强读一本书,已经读了46页,还有58页没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二、学*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今天要在学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并且能应用它解答实际问题.(板书: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1.教学加法的意义.

  (1)例 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读题后,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学生独立解答:

  137+357=494(千米)

  加数加数和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

  提问:

  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加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③要合并的两个数指的是什么数?合并成的一个数指的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北京到济南铁路的长度,就要把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和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加法是求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要合并的两个数是137千米和357千米,合并成的一个数是494千米.

  启发提问:加法的意义是什么?说说看.

  引导学生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教师板书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

  练*十一第1题,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要合并的两个数和合并成的一个数分别指的是什么数,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加法意义,并会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加法各部分名称.

  提问:例1中的137和357在等式中叫什么数?(加数)它们相加得到的494叫什么数?(和)

  教师板书.(写在例1算式的下面)

  教师联系加法意义说明:相加的两个数也就是要合并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也就是合并的结果,叫做和.

  反馈提问:你能根据加法的意义说明72+28=100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吗?

  (3)加法中有关0的问题.

  提问:

  ①我们例1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②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与加数比较会怎样?(相加的和会比原自然数大)

  ③0和一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会怎样呢?(0和自然数相加还得原来的自然数)

  引导学生讨论:

  0的加法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4)阅读课本第47页“加法的意义”.

  2.教学加法交换律.

  根据加法的意义引出加法交换律.

  提问:

  (1)我们刚才计算例1时,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用137+357,根据加法的意义还可以怎么算?(还可用357十137)

  (2)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得出:相加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也可说出这是两个相等的式子,写成137+357=357+137)

  教师指出: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例子就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多参考几组不同的数目.

  (3)出示18+17○17+18

  350+150○150+350

  274+100○100+274

  873+127○127+873

  提问:

  ①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里应填什么符号?

  引导学生明确:每组算式里加数是一样的,和也一样,每组两个算式是相等关系,○里应填“=”.

  ②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明确:这几组算式的共同点是,两个数相加,其结果只与加数的大小有关,而与这两个加数的顺序无关.因此可以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教师明确: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两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教师继续指出:上述几组算式说明,每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但不能表示任意整数.大家想一想,怎样用字母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得既简单又清楚呢?

  学生看书自学:第48页.

  反馈提问:

  什么叫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公式表示?过去在什么地方应用了这个定律?

  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a+b=b+a

  引导学生小结出:过去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方法既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

  教师指出:学*了加法交换律,可以进行加法验算,要会运用定律.

  练一练

  现在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做第48页的“做一做”.

  订正题时要说出根据,以进一步巩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3.总结.

  (1)说一说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它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怎样应用加法交换律?

  三、巩固反馈

  1.口答.(用加法意义说明算法)

  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2.下面各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60+450=460+250

  20+70+30=70+30+20 a+400=400+a

  3.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5=55+42 (2)a+44=□+□

  (3)38+35=□+38 (4)48+□=72+□

  订正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定义、定律来加以说明.

  四、作业

  练*十一第2~4题.

  板书设计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例1 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加数加数和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18+17 17+18

  350+150 150+350

  274+100 100+274

  873+127 127+873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

  a+b=b+a

  五、教学后记:

  学生能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并会用运算定律进行计计算。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61——64页

  教学目的:

  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抽象的语言表述。

  教学设想:

  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数学学*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发现算式的联系。

  在新课展开阶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出题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探求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归纳的探索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在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阶段,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和欣赏,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的好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巩固练*阶段,教师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充分给学生以自**,诶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练*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特征

  1、 ① 用鸡蛋盘放鸡蛋,(如图)一盘可以放多少个鸡蛋?

  ② 阳光小区有楼房8幢,每幢12层,每层6户,共有多少户?

  (让学生在练*本上独立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题)

  2、汇报所写的算式,并说出你的想法?

  3、研究算式的特征。

  ① 观察 5×6=30(个) 6×5=30(个)

  (6×12)×8=576(户) 6×(12×8)=576(户)

  问题:这两组算式分别有什么特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 交流:每个同学过观察、分析和眼,把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③ 汇报:让部分同学向全班汇报你研究的结果。

  5×6 = 6×5 (6×12)×8 = 6×(12×8)

  二、举例验证、得出定律

  1、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算式都有这些特征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来验证。

  活动建议:① 每人自己出题验证

  ② 四人小组中交流验证题,并选一题写在黑板上。

  2、小组活动

  3、大组汇报、得出定律

  ① 观察各小组出题,找一找每组题有什么规律?引导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③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的自然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怎么表示?

  a ×b =b ×a (a×b )×c=a ×(b×c)

  三、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1、出示算式:8×3×125 25×37×4

  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出与它们相等的式子

  2、比较同学们所写的式子,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种?为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3、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计算下面各题?

  396×25×4 125×19×8 8×25×125×4 *25×28 *125×32

  4、校对讲评、对不同方法进行评价

  四、巩固练*

  1、是不是所有的乘法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呢?

  出示:能简算的打“√”,并说出简算的第一步。

  25×34×4( ) 8×36×125( ) 43×25×9 ( )

  35×64 ( ) 24×125 ( ) 36×25 ( )

  小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简算。

  2、作业: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195×4 125×17×8 13×25×4 125×56

  72×125 *25×125×4×9×8 *25×48×5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3

  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1和第59、60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

  “要求盘里的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

  “还可以怎样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乘法算式 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1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

  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教学乘数是1和0的乘法。

  (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

  “1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3,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

  “3乘以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教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1=3。

  “1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说明:1个1 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

  “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

  6×1= 1×8= 1×10= 123×1=

  “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 = 3×0 = 0×0=

  “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 = 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0就表示0个3还是0。板书:3×0=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教学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再看例2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并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

  1.做第60页“做一做”中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练*十三的第1、2、5题。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4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6—57例题,完成P58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朝三暮四》视频)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猴子很笨,同学们很聪明,栗子的总颗数有没有变化呢?什么发生变化?

  引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数学中也有类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谈话:天气渐渐转凉,学校要组织大家参加冬季比赛了,看,四年级同学正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跳绳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三、探索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提问: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跳绳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谈话: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连接起来。改写成28+17=17+28

  板书:28+17=17+28(学生齐读这个等式)

  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提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学生动笔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三个)。

  提问: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得完吗?

  谈话:既然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板书省略号)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

  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学生写在练*本上,教师巡视,并作相应辅导。教师实物投影出学生写得情况。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说来说说怎么表示?

  生:a+b=b+a

  提问:a和b分别代表什么?

  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这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加法运算律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我们这节课就是来研究加法运算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加法的运算律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1)您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吗?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学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同学们的反应快不快。

  游戏:对口令

  师: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四、探索加法结合律,自主合作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其他同学提到的问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问题(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2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发现并让学生自己归纳乘法分配律

  【课前准备】

  口算练*题,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师:请同学们进行口算练*(指名回答)

  5×2=25×2=

  5×4=25×4=

  15×2=16×5=

  15×4=45×2=

  75×4=125×8=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口算练*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像这样2个数相乘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都是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今后都会帮助我们来运算,我们都应记住。这里特别的请大家记住三对好朋友:5×2、25×4、125×8。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有趣的探索活动,发现了很多奇妙的规律,在我们的数**算中,还有很多规律,我们这节课就继续探索和乘法有关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板书:探索与发现)

  二、新知探索

  师:同学们玩过玩具积木吗?

  生:玩过。

  师:你会用积木搭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自己用积木搭过的物体。

  师:老师也用小正方体积木搭了一个立体图形。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书上的情境图)

  师:你能看出老师搭的是什么形状吗?

  生1:正方体。

  生2:不对,是长方体。

  师:真好,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呢?你们是怎样计算得到这个答案的呢?请同学们每个人动笔算一算。

  (师将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从上面看:3×5×4

  从前面看:5×4×3

  从侧面看:3×4×5)

  师:由于同学们观察角度的不同,所以列出的算式也不相同,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的第一和第二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是3、4、5三个数字相同,不同点是数字的位置不同。

  师:数字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那么大家想想,如果三个数字的位置不变,你有什么办法还按照刚才同学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吗?(不亦动3、4、5的位置,能不能先算5×4)

  生:用小括号把5×4括起来。

  (板书:(5×4)×3=3×(5×4))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2个算式的结果。(学生计算发现结果都是60)

  师:我们以往将三个数连乘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而现在我们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先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结果相同。这是一种巧合呢?还是一个规律呢?谁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三个数连乘的例子?(找2-3个学生举例子,例子板书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能举例了吗?现在请每个人在练*本上举一个例子,然后在小组内汇报你举的例子。(提示:如果找到比较大的数,可以借助计算器)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板书学生的举例,3、4个即可)

  师:从刚才大家的举例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等式的共同点吗?

  师:同学们概括的真好,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总结出发现的规律吗?(如果同学们概括不出来,可以用字母的方法表示,并提示学生以后用字母这种表示方法表示其他的规律,更加便捷)

  师:现在请同桌2人对照这字母的表达方式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

  在计算搭长方体所需要的小正方体个数过程中发现了三个数连成,顺序不同,结果却相同这一问题(板书:发现问题)于是我们从中猜想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板书:提出假设)经过举例验证(板书:举例验证)我们总结出乘法的结合律(板书:概括规律)

  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

  三、新知应用

  (1)练*

  (42×4)×5=42×(4×□)

  (35×2)×5=35×(□×5)

  (28×2)×5=

  (47×25)×4=47×(□×□)

  师:这里面出现了我们一上课提到的三对好朋友,大家发现了吗?(再次提醒学生注意5×2、25×4、125×8这三组数)

  (2)课件出示:

  38×25×4

  49×125×8

  (带领学生做第一道练*题,在黑板上板书过程,指导学生观察数字以及板书格式,体会简便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在练*本上做第二道*题。)

  (3)让学生观察一开始板书的三组式子:3×5×4

  5×4×3

  3×5×4

  师:观察第一组和第三组式子,有什么发现?

  生:5×4和5×4位置改变了。

  师:没错,那么这2个式子的结果相同吗?

  生:相同

  师;你能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运算定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