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练一练:

  第2题: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2)30、54(3)30、45(4)30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2

  一、学*目标

  (一)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目标

  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难点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六)配套资源

  百数表、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

  1.复*引入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找3的倍数

  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讨论

  ①发现问题

  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②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

  师:大家认为除了横着、竖着看,我们还可以斜着看,现在请你斜着观察3的倍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独立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因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根据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经验,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在学生实在没人看出规律时,教师再提示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接着重新去探索。】

  ③解决问题

  师:把你的发现和根据发现引发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可以用计算器)

  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

  (3)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的发现和猜想是什么?

  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评价补充。

  引导小结:斜着观察发现,每一行数的个位与十位的和分别是3、6、9、12、15,它们都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你们是怎么验证这个猜想呢?

  生汇报验证的过程。

  师:举什么样的例子既简单又有代表性?

  举的例子包含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多举几个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反例的,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但是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

  师:通过验证,你们得出的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谁再来说一说?

  归纳小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积累数学探究的活动经验。】

  3.巩固练*

  (1)课本第11页“练*二的第3题”

  圈出3的倍数。

  92753620665305177999999

  11149165598865513122227203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3)小明拿了5个圆片,小军拿个6个圆片,用他们拿的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请说明理由。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操作验证。

  4.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获得了什么新知识?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小结:通过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呢?请大家课下阅读第13页的“你知道吗”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3

  一.复引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同学们,你们知道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谁能够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13,1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60,12,24,63,27,18等个位上不是3.6.9的数但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通过观察个位是无法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来学。(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出示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100以内数表,组织学生交流,并呈现出学生已圈出的3的倍数的百以内数表)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

  1.质疑引导学生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在表中圈出了3的倍数,现在我们分组讨论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引导观察,小组交流。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表,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在小组说说,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巡视,认真倾听学生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从交流中学生可能发现了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1,2,3,4,5,6,7,8,9,0都有,没有什么特别规律,十位上数字也没有什么规律。

  3.教师引领

  (1)你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2)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概括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考问题:观察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与3有什么关系?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看看会怎样?

  (3)试着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4.总结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否则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5.检验结论。

  (1)我们从100以内的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特征是否也相同呢?

  (2)利用100以内数表来验证。

  (3)延伸到三位甚至更大的数。如:573,753,999,1326,4242,3678……

  (4)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讨论,观察得出结论是否相同。

  三.巩固应用。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1045

  2.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

  3.教材第20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略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9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培养学生的猜测验证,观察分析,逻辑思维等能力,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特征,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3的倍数特征,对探索方法的理性认识。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单元教案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5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观察物体(五上)公开课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3.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课时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学生在已经学*“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猜想→观察→举证→归纳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的学*过程。

  基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以下两个大环节:

  探究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

  这个部分,我为学生提供了四个探究*台:

  (1)猜想

  复*:2和5的倍数特征。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2)观察

  在百数表中找出所有3的倍数,通过观察否定猜想。

  借助计数器,在百数表中任意选一个3的倍数,用计数器将它拨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再观察记录表,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很快能发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困难时,借助计数器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直观地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学生的“最*发展区”。

  如果给你3颗数珠,那你猜一猜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以内的数会是3的倍数吗?给出4颗、5颗…….,自己拨一拨,发现了什么?

  经过研究,学生发现100以内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而不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不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100以内的数,如果在计数器上拨它,所用数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举证

  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吗?学生马上会提出研究比100更大的数。

  小组合作:随意想出多个大于100的数,先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用计数器拨一拨看有什么发现?

  经过合作探讨,交流汇报,学生发现在这些较大的数当中,之前的研究结论依然适用。

  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越广,代表性越强,研究结论就越可靠。本环节通过“更大的数”和“随意想”两方面,让研究对象范围更广,培养了学生缜密思考的意识和*惯。

  (4)归纳

  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快速地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咦!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判断对了,还很快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会说所用数珠的颗数其实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这种稍复杂的表述方式,由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突出了学生探究学*的自主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深化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从0到9的十张卡片,在游戏中解决以下问题:

  (1)你能任意选3张卡片,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用你选的这3张卡片,还能摆出不同的3的倍数吗?一共能摆出几个?

  (2)随意抽取3张卡片,在它的基础上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如果加一张怎样加?加两张呢?三张?……你最多能用到几张?

  (3)当十张卡片全部用上时,我们就得到了比较大的3的倍数,你能快速去掉一些卡片,让这个数依然是3的倍数吗?

  如果要去掉一张卡片,你怎么做?如果要去掉两张?三张?……

  刚才的练*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用你们的方法判断下面的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96969336,1827457874。

  判断数位多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运用常规方法比较麻烦。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卡片游戏,学生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解题的捷径,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拓展。

  各位老师,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不但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积淀了基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逐步领悟到猜想、观察、举证、归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谢谢!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练一练:

  第2题: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2)30、54(3)30、45(4)30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中。先独立思考,想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一: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二: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三: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活动三:试一试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活动四: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361754714548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活动五: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1

  一、复*旧知

  前面同学们已学*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能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吗?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组数,教师板书出学生组数的情况:354、534。)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样组数呢?

  同样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组成是5的倍数吗?你们是怎样想的?

  二、新知学*

  (一)设疑引入

  1.如果仍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543、453。 )

  2.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从这两个是3的倍数的数来看,你想到了什么?

  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3.引导学生提出假设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

  (二)制造认知矛盾

  1.如果从个位上去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那么个位上是3的数,它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举例推翻上列说法,提出新的观点: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设问激趣

  1.这位同学的观点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能轻信,需要验证一下。请同学们自己写出三个3的倍数,可大可小。

  2.集体交流验证:学生说数,教师随机板书,并引导学生验证。

  3.通过验证总结规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自我验证所写出的3的倍数是否符合这个特征。

  5.练一练:你还能利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然后再看看它是不是3的倍数吗?

  6.小结:因为3、4、5三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无论怎样排列所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4. 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3的倍数的一些特点,谁能归纳一下是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吗?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看书质疑(通过活动总结了结论,再让学生看书,来发现问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三、巩固新知

  通过学*,我们现在已经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你能运用这一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吗?

  1.判断下列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693396 136945692 121212127 18275499 923331

  2.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7 4□5 □44 65□

  3. 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2□ 6□0 □7□ 31□□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2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比较、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 使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数位表 教学课件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并由此感知奇数、偶数的概念。

  2、通过观察、猜想、比较、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激发学*兴趣

  师:前面同学们已学*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能用2、3、0、5这四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四位数吗?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组数,教师适时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样组数呢?

  生:……

  师:同样用这四个数字,你们能组成是5的倍数吗?

  (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生:……

  师:那么你可以组一个四位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

  生:……

  师:分析一下这个四位数有什么特点?

  生:……

  (设计意图:这样采用组数的方法,既复*了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又可为下面学*新的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二、新知学*

  (一)设疑引入

  师:如果用3、4、5这三个数字,你们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

  你组的这些数是根据什么呢?

  师: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

  (学生通过试除验证,得出结论“是/否”)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在研究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时,会很自然地想到“看个位上的数”。这里正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巧妙地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学生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制造认知矛盾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个位上去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的,那么个位上是3的数它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

  (我紧接着举出13、23、46、126、49等数让学生试除判断,从而由此引导学生推翻假设。)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个位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但它们的结果有的是3的倍数,但有的数却不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吗?

  生:不能。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教学小“陷阱”,引导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假设,然后推翻假设,引发认知矛盾,并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避免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小组合作,自学探究

  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同学自读课本p50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完成黑板的练*题。

  □7 4□5 □44 65□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疑,让学生在学*中,学而知困,求甚解的心理,促使他们达到自学最优化,并学会通过小组的合作学*)

  (四)增加难度,快乐数学

  我们同学现在已经掌握了3倍数的特征,那么1112358537954是不是3的倍数呢?

  (小组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通过这样的小结,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表现进行自己的整理,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

  板书设计:

  3的倍数

  2的倍数:2、 4、 6、 8、0 5的倍数:5、0

  (看个位)(偶数) (看个位)

  2和5的倍数:看个位 是“0”

  3的倍数:345,543 354 534

  看个位 13 23 26 …… 各数位,数的和是3的倍数

  21 24 18 54……

  3693939393939298(程颖)

  1 1 1 2 3 5 8 5 3 7 9 5 4

  15 12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设置:

  依据一:《课程标准》

  1、总体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内容目标中的描述: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的具体描述。

  使学生通过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依据三:教材和学情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100以内的数目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练*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学*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养成善于动脑思考、讨论、交流与研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的*惯。可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的能力。

  学生容易从末尾数字进行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组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发展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猜测、验证、归纳的能力。

  3.学生通过探索与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

  二、教学评价的设计:

  1、在小组内说一说3的倍数的特征。

  2、对同学板演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题。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导入新知

  1、新闻导入:1月28日讯,郑州市实验小学多功能大厅内掀起了一场爱心捐款的热潮。学生们以班为单位,老师们以级部为单位纷纷走到捐款箱前,把一颗颗滚烫的爱心、一句句殷切的祝福,献给该校五年级七班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同学张森。活动场面热烈,真情感人,整个大厅内爱心涌动,给人无限的温暖。本次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85332元,用于张森同学的检查和治疗。

  此次爱心捐助活动,充分体现了实验小学师生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和关爱帮助困难学生的人文精神,践行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希望张森同学在全体师生的关心支持下坚强地战胜疾病,早日康复,重返实验小学温暖的大家庭!

  2、让学生分别判断85332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如果将这些钱*均支付3次张森同学的手术费,不计算能判断每次手术费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你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同意他的猜想吗?(同意)

  他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

  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想。

  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同学们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和过程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顿时会情绪高涨起来。这不仅能让学生们的感情再次升华,更能让学生们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自主生成,体验交流

  我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幸运数字,如果把你们小组内的幸运数字凑在一起,都会组成哪些数呢?

  小组合作要求:让学生先写出能组成的数(两位数、三位数或四位数都可以),并判断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写出自己组的发现。(具体内容略)

  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参与。

  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汇报研究的情况?

  你能把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数进行分类吗?说明你分类的理由。

  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呀,想出了那么多分类的方法,真不简单!今天,让我们先走进3的倍数中去,看看它们蕴藏了什么样的数学的奥秘?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几组前面小组合作中自主生成的3的倍数。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组织全班交流。(略)

  小结: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①数字排列的顺序变了;②组成数的大小变了;③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④卡片上的数字和没变。

  小组展示各组数字之和。

  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数字的和为什么没变?

  请同学们观察各位上的数字和,你有什么发现吗?到底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你能大胆地进行猜想吗?

  我的猜想是一个数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幸运数字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讨论,理解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的含义和算法,并对3的倍数的特征作进一步的猜想。】

  2.举例验证,建构模型

  要想知道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谁能任举一例并说明具体的验证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验证,并引导学生体会验证方法。(略)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验证。

  汇报验证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形成共识,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验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巩固练*。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84、45、54、108、180、801

  ①先出示29、84这两个数,让学生判断。

  ②出示45、54让学生判断,根据45是3的倍数,可以直接判断54也是3的倍数。

  ③同时出示105、150和501,引导学生先判断105是不是3的倍数,再直接判断150和501是不是3的倍数。

  (2)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97÷3342÷3

  (3)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4□②3□5③12□④□12

  学生在4□的□中填出2、5、8后,师:请你们观察填的3个数字,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第②、③题的过程同上。

  第④题,学生练*后,师:为什么这题只有3种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题目设置的层次性、趣味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三、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1.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现在你能很快判断85332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数学小故事。

  淘气和笑笑是一对好朋友。放假时两人交换了联络电话,笑笑告诉淘气:“我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3的倍数。”可淘气不慎忘记了末尾的数字2338503(),只隐约记得是个非零偶数。想一想,淘气和笑笑还能联系上吗?请同学们课下讨论一下,帮淘气想想办法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师生共同总结探索过程。(略)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菁华3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

  【初次实践】

  课始,让学生任意报数,师生比赛谁先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正当我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之中,几个“不识时务者”打乱了课前的预想。“老师,我知道其中的秘密,只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就行了!”“对!在数学书上就有这句话。”又有几个学生偷偷地打开了数学书。“怎么办?”谜底都被学生揭开了。面对这一生成,我没有死守教案,而是果断地调整了预设,变“探索”为“验证”,将结论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组织学生将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出来,验证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征,最后进行一系列巩固练*……

  [反思]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类似上述案例中的“超前行为”,即有些学生提前把要探究的新知识和盘托出。我们的*惯做法就是变“探索”为“验证”,当然有些知识的教学采用这种方式是有效的,然而本课中“验证”的过程真能取代“探究发现”的过程吗?仅仅举几个例子试一试,验证方法单一,思维含量低,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执行操作命令的“计算器”,又能获得哪些有益的发展?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教学,还容易使学生形成浮躁浅薄,不求甚解,甚至只要结论的不良学*风气。怎么办,置之不理吗?如果这样,不仅没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在已经揭开“谜底”的情况下,再试图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实验、发现,体验遭受挫折后取得成功的那种激动,也只能是一种奢望。那么又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呢?

  【再次实践】

  (与第一次教学情况基本相同,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这时一些学生却依然感到困惑,我设法将这一困惑激发出来。)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上节课我们学*了2、5的倍数的特征只和什么有关?

  生:只和一个数的个位有关。

  师:与今天学*的知识比较一下,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不行?

  生2: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看个位,而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

  ……

  师:同学们思考问题确实比较深入,提出了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2、5的倍数为什么只和它的个位有关。

  (学生尝试探索,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简单数开始研究,借助小棒或其他方法进行解释。)

  生1:我在摆小棒时发现,十位上摆几就是几十,它肯定是2、5的倍数,因此只要看个位摆几就可以了。

  生2:其实不用摆小棒也可以,我们组发现每个数都可以拆成一个整十数加个位数,整十数当然都是2、5的倍数,所以这个数的个位是几就决定了它是否是2、5的倍数。

  师:同学们想到用“拆数”的方法来研究,是个好办法。

  生3:是否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就不行了。比如13,虽然个位上是3的倍数,但10却不是3的倍数;12虽然个位不是3的倍数,但12 = 10 + 2 = 9 + 1 + 2 = 9 + 3,因此只要看十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是不是3的倍数就行了。

  生4: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还发现十位上余下的数正好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

  生5:(面带困惑)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在试三十几、四十几时就不行了。余下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不一样了,比如40除以3只余1,余下的数就和十位数字不同。

  生(部分):对。

  生4:其实40不要拆成39和1,你拆成36和4,余下的数不就和十位数字相同了吗?

  生6:也就是说整十数都可以拆成十位上的数字和一个3的倍数的数。这样只要看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确实很厉害!那三位数、四位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用“拆数”的方法继续研究三、四位数,发现和两位数一样,只不过千位、百位上余下的数要依次加到下一位上进行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你们不仅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还弄清了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现在你还有哪些新的探索想法呢?

  生1:我想知道4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2:我知道,应该只要看末两位就行了,因为整百、整千数一定都是4的倍数。

  师:你能把学到的方法及时应用,非常棒!

  生3:7或9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

  师:同学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课后可以继续进行探索。

  [反思]

  1. 找准知识间的冲突,激发探究的愿望。学生刚刚学*了2、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而实际上,3的倍数的特征,却要把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研究。于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为什么2或5的倍数只看个位?”“为什么3的倍数要把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研究?”……学生急于想了解这些为什么,便会自觉地进入到自主探究的状态之中。知识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有时会存在矛盾冲突,教师如能找准知识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就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有效地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 激活学*中的困惑,让探究走向深入。创造和发现往往是由惊讶和困惑开始。对比两次教学,第一次教学由于忽视了学*中的困惑,学生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并不透彻,探索的体验也并不深刻。第二次教学留给学生质疑的时空,巧设冲突,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将困惑激发出来,通过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对问题的思考渐渐完整而清晰。学生不但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而且思维不断走向深入,获得了更有价值的发现,探究能力也得到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中难免会产生困惑,这种困惑有时是学生希望理解更全面、更深刻的表现。面对这些有价值的思考,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采取恰当的方法将其激活,促使探究活动走向深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当然,学生在学*中可能产生怎样的困惑,面对这一困惑又该如何恰当引导,尚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

  3.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不断探究。显然,2、5的倍数的特征与3的倍数的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其研究方法是相通的(都可以通过“拆数”进行观察),特征的本质也是相同的。这种研究方法和特征本质的及时沟通,激发了学生继续研究4、7、9……的倍数的特征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不断探究,将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起对数的倍数特征的整体认识,感悟数学其实就是以一驭万,以简驭繁。课堂不是句号,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对于一堂课知识的掌握,而应着眼于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

  《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过2和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决定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3的倍数特征。

  但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按照我想的思路去进行,一个学生在我没有预想的前提下说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所以我准备让四人小组去合作交流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也没有进行。只是让学生两人去再说一说刚才那个学生的发现,加以理解,巩固。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以下方面做得不好。

  1、备课不充分。自己在备课时没有好好的去备学生,没有做好多方面的预设;

  2、在观察百数表到后面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都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老师不要着急,学生能说出的尽量让学生说,多放手,相信学生。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3

  “能被3整除数的数”一课,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确立了基本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提出新的假设——验证”的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

  2、理性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本节课重新设计例题,通过用“0——9”十个数字组成能被整除的三位数让学生探索特征,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亲切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开课时收集的数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课后“你再长几岁,这个岁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开放题富有情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着力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学*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本节课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教学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教学知识、感悟方法。如在课的第二阶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举例、选数字组数,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仍然没能发现特征,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4、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只有摆正了师生关系,才可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本节课学生始终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一是从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上,二是从分层探究、有针对性的适当引导上。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气氛始终处在民主、和谐之中,生活化的学*材料、*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探究方式,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菁华3篇)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约分、通分知识。因此,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集合思想,掌握集合思想可使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我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百数表的勾画,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找出特征,最后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并将这一过程在整堂课中多次应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单双数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兴趣而且困难较少。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可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的自豪感。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成长、个性特点都对教学效果有很深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堂优质课。我发现学生学*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讨论兴趣浓,但不善于合作;求知欲望强,但目的性较差。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贴*学生生活的鲜活材料来作为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精准合作。

  根据学生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解目标、合作探讨、制定方案、分析判断、验证思考、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学*目标:

  本节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课标》在此领域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课标要求,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探究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四、教学活动:

  依据课标要求,针对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基础与经验,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学*了倍数,谁能说几个2的倍数?(只要是对,学生们随便说)谁能说几个5的倍数呢?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如果随机给你一个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2、5的倍数呢?有,如果这节课认真听,你肯定能掌握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在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第一步、圈找倍数先让学生在百数表内圈找出2的倍数。

  第二步、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归纳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第三步、举例验证老师提问: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能用于所有的自然数,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各不相同。教师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测,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举例验证。怎么验证呢,举例末尾是0、2、4、6、8的数,也找一些末尾不是0、2、4、6、8的数,计算它们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2的倍数。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

  第四步、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同时,教师给定研究范围: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

  第五步、通过学生总结出的2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总结出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提高了自我反思意识。

  教学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2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来找5的倍数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品质。

  对比观察,让学生观察百数表,找出2、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学生观察可以得出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第三环节:巩固练*,认知提高。

  课后练*第1题、2题。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三个小环节,总结跟反思这节课,为下面的内容打下伏笔。

  总之,本节课设计以教师为导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个性化表达贯穿始终,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以生为本的课堂,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自然数偶数奇数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通过学*,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这里的学*指学*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420、515、736、1028、905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而今天,我们将学*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动机,形成最佳的学*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猜想验证。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

  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三、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求知欲空前高涨,学*积极性高。这时我出示了一组这样的数据。

  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

  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再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动手摆小棒,一人摆,一人记录。顺便提出要求:摆小棒时,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用几根小棒表示。然后观察各位上的数的和,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2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但1+2=3,3是3的倍数”。同时,学生也发现15、18、21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也是3的倍数。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随即说道:“这么简单的数你会了,那么大一点的数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接着我便又出示一组这样的数据:30、31、46、134、156、296、463、405、384。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可以使用计算器,并让学生把结果填到各自的练*卡纸上,然后先跟同桌说说,再把结果汇报结果给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这也正应了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的”。

  四、归纳总结。

  在学*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成果,说出各自的思考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五、实践应用。

  当学生学会了老师猜数所用的窍门,显然兴致极高,个个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我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

  练*1:课本P19做一做1。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3328767488

  (这是一个基本练*,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练*2:

  ①P21页(5、6题),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我增设了3道发展题。

  ②把数娃娃送回家。题目如下: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判断、选择等题目,使学生在判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练*3:P21(7题)

  7、在口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口74口2口4465口12口1

  (这是一个综合练*,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六、拓展延伸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附:设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

  《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

  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3.通过学*,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复*,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方法。

  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12 18 20 25 48 60 72 90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你想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大胆猜想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动机,形成最佳的学*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猜想验证,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出示百数表

  提问:你能在这些数中找出3的倍数吗?

  仔细观察这些数,并和同桌讨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都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将各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它们的和都是3的倍数。如:12,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是3,正好是3的倍数。再如:27,十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7加起来的和是9,正好是3的倍数。

  验证:用数小棒的方法和除法进行验证。

  (3)归纳总结

  在学*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只是系统化,条理化。

  三、巩固提高

  (1)至(3)题是对新知识的巩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判断、填空等题目,使学生在判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在自我评价,总结提高部分,我鼓励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氛围。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菁华6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

  2、3、5倍数的特征我设计的是一节课,但上完这节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但我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时间用到2、5倍数上的较多。以至于对3的倍数特征探究不到位。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课伊始,我设计了抢“30”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找到3的倍数,但我发现这个游戏没让学生部明白要求没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意义不到。数学学*过程中应该是观察、发现、验证、结论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首先让学生独圈出写出100以内2、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的.特征,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我对这部分的处理太过于复杂零碎。以至于用的时间过多。比如说2、5倍数与其他数位的关系,着就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觉得我们班小组小组合作还有很多部足的地方,比如说学生的之一能力倾听能等等还需进一步训练。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是五下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中一个知识点,是在学生已认识倍数和因数、2和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面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根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阶段我复*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就让学生猜一猜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后被学生补充到“个位上是0-9的任何一个数字都有可能是3的倍数,”其特征不明显,也就是说3的倍数和一个数的个位数没有关系,因此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接着提供给每位学生一张百数表,让他们圈出所有3的倍数,抛出问题: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经历了猜测、分析、判断、验证、概括、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后感悟和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真正发现: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不是3的倍数。从而,使学生明确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进行练*与拓展。这样的探究学*比我们老师直接教给他们答案要扎实许多,之后的知识应用学生就相应比较灵活和自如,效果较好。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在最后的拓展练*上,由于自己事先练*下水没有做足,所以误导了学生。题目如下:“从3、0、4、5这四个数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学生问要写几个时,我回答如果数量很多至少写3个。呵呵,其实此题不需要如此考虑,因为它们的数量都有限。

  希望以后自己的教学会更扎实起来。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3

  《3的倍数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我是从教学环节维度进行观课的,本节课有五个环节包括:一、复*旧知,直接导入。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三、总结提升,共同验证。四、运用结论,巩固训练。五、全课小结,课后延伸。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设计合理。下面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以旧带新,引入新课。

  赵老师先复*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打下了基础。赵老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使得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二、亲身经历,探索规律。

  本节课教师努力尝试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让学生继续利用小棒摆一摆,进而发现不止是3根、6根小棒能摆出3的倍数,9根也能“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将“动手摆小棒”升级为“脑中拨计数器”,将“直观性思维”升华为“理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集体验证,学生的探索发现离“3的倍数的特征”只有咫尺之遥。整节课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

  三、精心选题,巩固新知。

  *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3道练*题。在巩固练*部分,第(1)、(2)题是基本题;第(3)题,教师努力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志趣。

  四、回顾梳理,举一反。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注意“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方法才能举一反三,真正做到触类旁通。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静静的回顾这节课的学*历程“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使其在数学思想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4

  《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决定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了3的倍数特征。

  一、猜想

  让学生回顾旧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们发现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就行了,于是很顺地设下了陷阱:同学们,那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学生很自然猜测到:“个位上是0,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二、验证:

  先让学生在百数图中找找看,显然像13、16、19等等的数不是3的倍数,学生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2和5的倍数不同,不表现在数的个位上,那3的倍数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

  三、探究: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百数图中找出3的倍数的数,如果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15→5118→8124→4227→72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5

  《3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教师注重的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使学生站在跳板上学*数学,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虽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采用了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升华至应用于生活。

  本课主要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仅停留在教学活动的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设计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本课重点是要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我采用的是复*导入,先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了一下

  2、5的倍数特征,然后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新授环节先让学生猜测一下3的倍数会有哪些特征呢?接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在1~100的数字卡里找一找3的倍数,然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起来,然后观察小组讨论汇报。发现3的倍数特征不像

  2、5的倍数特征一样,看一个数的末尾了,引导学生是不是要看这个数其它的数位上的数呢?学生发现也不是很难。教材中有提示,学生回家预*后也会清楚叙述出3的倍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的和。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刚开始我们先采用课本上百数表来研究,结果在一个班实践后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数太多,让学生观察3的倍数的这些数时,并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结果,很多同学找了与本节课毫无关系的东西,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又讨论是不是找一些数代表百数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观察这些数,这些数的个位分别从0到9都有,让学生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跟数的个位没有关系,然后从中又把像45和54,75和57,123和321等特殊的数单独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结果我又重新上了这节课,效果比上节课要好。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最后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而练*题方面,也应形式面多样化,如用卡片练*判断,或通过打手势的方法或先听老师——这样效率更高,课堂氛围好,课堂不是同步,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6

  《3的倍数特征》进行了两次教学授课,第一次是新授,第二次是录课重复授课。下面就本节课前后两次上课进行如下反思:第一次上课,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入,提前给学生编号,根据编号做游戏。由于每个学生的编号不一样,所以在做游戏的时候,每个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游戏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设置游戏的目的是复*2或5倍数的特征,同时,对3的倍数特征的学*产生求知欲。接下来是采用提出猜想,举出个例否定猜想来过渡。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依据2或5的倍数特征的思想已经行不通了,从而开始新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借助“百数表”,让学生独立地圈出3的倍数,圈完后互相交流3的倍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再次否定了之前的思维定式。由于个位上没有特点,所以引导学生从其他的角度观察,学生能想到横着观察、竖着观察,但对于斜着观察不能很好的发现,所以本节课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思考困境,引导学生从斜着观察的角度思考探索。当学生斜着观察时能发现个位上的数字依次减1,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加1,适时提出“什么是没有变的?”问题一提出,学生恍然大悟,发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没有变!顺其自然的知道了3的倍数具有这样规律。经过研究每一斜行发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不变,都是3的倍数。知道了这个规律后,下面开始延伸这个规律。一方面:验证百数表内其他不是3的倍数是否具有这个规律?另一方面:比100大的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等是否具有这个规律?通过两方面的验证,再次强调了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而这时3的倍数特征已经归结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知道了3的倍数特征之后通过练*巩固加强,练*的设计是三道题,这三道题设计为不同的层次,第一题是基础题,第二题是拔高题,第三题是解决问题。通过做题发现学生本节课掌握得不错。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延伸,通过出示课本第13页“你知道吗?”,让学生明白为什么2或5的倍数特征只看个位就可以了,而3的倍数特征需要看所有数位。从而达到学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最终检测本节课的目标较好的达成。但反思这节课的不足,我觉得在每个环节上的过渡应该更加的自然。另外,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应多关注学生的交流,对学生进行适时地指导。基于第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第二次的授课即录课。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了过本节课,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说已经是旧知识。要把旧知识重新来讲,如果照搬之前的授课方式已经远远不够了。如何更改,这给我提出来一个新的问题。为此,这节课我做了适当的调整。本节课我更多关注的是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其中体现在:

  1、学生在举例验证猜想的时候,让学生体会反例的作用,如果有一个反例的存在,就说明猜想的结论是错误的。

  2、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时,对于100以内3的倍数,应如何着手验证,怎么选取数来验证,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在研究规律的时候,优先选择数比较多的这一组,让学生明白如果有规律更容易探索和发现。

  3、在拓展规律的时候,采用举了大量的数据,证明了规律的普遍存在,让学生体会规律的适用范围。

  4、在做练*的时候,第2小题,关注学生思考问题是否全面,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5、练*的第3小题,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通过让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题之后,再思考。这一道题学生展示了多种的做题方法,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本节课中的不足,练*中第3题学生的做法没有完全的在黑板上板书,另外,本节课中学生会超前说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使得教师略显失措,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备学生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改进自己的不足。我将更深入地研究教材、钻研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设计出学生更能接受和喜欢的课。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5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设置:

  依据一:《课程标准》

  1、总体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内容目标中的描述: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的具体描述。

  使学生通过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依据三:教材和学情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100以内的数目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练*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学*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养成善于动脑思考、讨论、交流与研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的*惯。可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的能力。

  学生容易从末尾数字进行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组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发展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猜测、验证、归纳的能力。

  3.学生通过探索与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

  二、教学评价的设计:

  1、在小组内说一说3的倍数的特征。

  2、对同学板演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题。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导入新知

  1、新闻导入:1月28日讯,郑州市实验小学多功能大厅内掀起了一场爱心捐款的热潮。学生们以班为单位,老师们以级部为单位纷纷走到捐款箱前,把一颗颗滚烫的爱心、一句句殷切的祝福,献给该校五年级七班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同学张森。活动场面热烈,真情感人,整个大厅内爱心涌动,给人无限的温暖。本次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85332元,用于张森同学的检查和治疗。

  此次爱心捐助活动,充分体现了实验小学师生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和关爱帮助困难学生的人文精神,践行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希望张森同学在全体师生的关心支持下坚强地战胜疾病,早日康复,重返实验小学温暖的大家庭!

  2、让学生分别判断85332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如果将这些钱*均支付3次张森同学的手术费,不计算能判断每次手术费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你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同意他的猜想吗?(同意)

  他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

  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想。

  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同学们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和过程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顿时会情绪高涨起来。这不仅能让学生们的感情再次升华,更能让学生们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自主生成,体验交流

  我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幸运数字,如果把你们小组内的幸运数字凑在一起,都会组成哪些数呢?

  小组合作要求:让学生先写出能组成的数(两位数、三位数或四位数都可以),并判断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写出自己组的发现。(具体内容略)

  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参与。

  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汇报研究的情况?

  你能把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数进行分类吗?说明你分类的理由。

  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呀,想出了那么多分类的方法,真不简单!今天,让我们先走进3的倍数中去,看看它们蕴藏了什么样的数学的奥秘?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几组前面小组合作中自主生成的3的倍数。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组织全班交流。(略)

  小结: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①数字排列的顺序变了;②组成数的大小变了;③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④卡片上的数字和没变。

  小组展示各组数字之和。

  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数字的和为什么没变?

  请同学们观察各位上的数字和,你有什么发现吗?到底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你能大胆地进行猜想吗?

  我的猜想是一个数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幸运数字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讨论,理解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的含义和算法,并对3的倍数的特征作进一步的猜想。

  2.举例验证,建构模型

  要想知道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谁能任举一例并说明具体的验证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验证,并引导学生体会验证方法。(略)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验证。

  汇报验证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形成共识,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验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巩固练*。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84、45、54、108、180、801

  ①先出示29、84这两个数,让学生判断。

  ②出示45、54让学生判断,根据45是3的倍数,可以直接判断54也是3的倍数。

  ③同时出示105、150和501,引导学生先判断105是不是3的倍数,再直接判断150和501是不是3的倍数。

  (2)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97÷3342÷3

  (3)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4□②3□5③12□④□12

  学生在4□的□中填出2、5、8后,师:请你们观察填的3个数字,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第②、③题的过程同上。

  第④题,学生练*后,师:为什么这题只有3种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题目设置的层次性、趣味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三、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1.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现在你能很快判断85332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数学小故事。

  淘气和笑笑是一对好朋友。放假时两人交换了联络电话,笑笑告诉淘气:“我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3的倍数。”可淘气不慎忘记了末尾的数字2338503(),只隐约记得是个非零偶数。想一想,淘气和笑笑还能联系上吗?请同学们课下讨论一下,帮淘气想想办法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师生共同总结探索过程。(略)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设置:

  依据一:《课程标准》

  1、总体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内容目标中的描述: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的具体描述。

  使学生通过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依据三:教材和学情

  教材分析: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张100以内的数目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造出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练*与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找到和发现着重点,从而归纳概括了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已经学*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养成善于动脑思考、讨论、交流与研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的*惯。可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的能力。

  学生容易从末尾数字进行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组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发展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猜测、验证、归纳的能力。

  3.学生通过探索与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

  二、教学评价的设计:

  1、在小组内说一说3的倍数的特征。

  2、对同学板演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题。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导入新知

  1、新闻导入:1月28日讯,郑州市实验小学多功能大厅内掀起了一场爱心捐款的热潮。学生们以班为单位,老师们以级部为单位纷纷走到捐款箱前,把一颗颗滚烫的爱心、一句句殷切的祝福,献给该校五年级七班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同学张森。活动场面热烈,真情感人,整个大厅内爱心涌动,给人无限的温暖。本次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85332元,用于张森同学的检查和治疗。

  此次爱心捐助活动,充分体现了实验小学师生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和关爱帮助困难学生的人文精神,践行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希望张森同学在全体师生的关心支持下坚强地战胜疾病,早日康复,重返实验小学温暖的大家庭!

  2、让学生分别判断85332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如果将这些钱*均支付3次张森同学的手术费,不计算能判断每次手术费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你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同意他的猜想吗?(同意)

  他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

  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想。

  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同学们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和过程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顿时会情绪高涨起来。这不仅能让学生们的感情再次升华,更能让学生们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自主生成,体验交流

  我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幸运数字,如果把你们小组内的幸运数字凑在一起,都会组成哪些数呢?

  小组合作要求:让学生先写出能组成的数(两位数、三位数或四位数都可以),并判断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写出自己组的发现。(具体内容略)

  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参与。

  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汇报研究的情况?

  你能把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数进行分类吗?说明你分类的理由。

  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呀,想出了那么多分类的方法,真不简单!今天,让我们先走进3的倍数中去,看看它们蕴藏了什么样的数学的奥秘?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几组前面小组合作中自主生成的3的倍数。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组织全班交流。(略)

  小结: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①数字排列的顺序变了;②组成数的大小变了;③组数用的卡片上的数字没变;④卡片上的数字和没变。

  小组展示各组数字之和。

  在用数字组数的过程中,数字的和为什么没变?

  请同学们观察各位上的数字和,你有什么发现吗?到底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你能大胆地进行猜想吗?

  我的猜想是一个数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幸运数字组数,尝试分类,发现某一组数字组成的数要么都是3的倍数,要么都不是3的倍数,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讨论,理解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的含义和算法,并对3的倍数的特征作进一步的猜想。

  2.举例验证,建构模型

  要想知道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谁能任举一例并说明具体的验证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验证,并引导学生体会验证方法。(略)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验证。

  汇报验证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形成共识,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验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巩固练*。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84、45、54、108、180、801

  ①先出示29、84这两个数,让学生判断。

  ②出示45、54让学生判断,根据45是3的倍数,可以直接判断54也是3的倍数。

  ③同时出示105、150和501,引导学生先判断105是不是3的倍数,再直接判断150和501是不是3的倍数。

  (2)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97÷3342÷3

  (3)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4□②3□5③12□④□12

  学生在4□的□中填出2、5、8后,师:请你们观察填的3个数字,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第②、③题的过程同上。

  第④题,学生练*后,师:为什么这题只有3种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题目设置的层次性、趣味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三、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1.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现在你能很快判断85332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数学小故事。

  淘气和笑笑是一对好朋友。放假时两人交换了联络电话,笑笑告诉淘气:“我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3的倍数。”可淘气不慎忘记了末尾的数字2338503(),只隐约记得是个非零偶数。想一想,淘气和笑笑还能联系上吗?请同学们课下讨论一下,帮淘气想想办法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师生共同总结探索过程。(略)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昨天同学们已经看了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得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想要在课堂上解决的?

  这节课我们带着大家的问题一起再学《3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同学们猜测一下: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

  你能举出相反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2、圈数探索:(下面请大家拿出百数表,在百数表中圈3的倍数。快速浏览一遍所圈的数,说说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哪些数字?

  3、提问:像判断2和5的倍数那样,只看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3的倍数,行不行?

  4、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1)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百数表中有些数,比如27和72,都是3的倍数,像这样的数你还能说出几对来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调换各个数位上数的顺序,同样还是3的倍数。)

  (2)再出示几个3的倍数(三位数),交换各数位上数的顺序,让学生检验是不是还是3的倍数。

  到底怎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3)观察百数图3的倍数的特点,斜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发现规律斜着看,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5)看书验证(师:看书,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并一边看书一边划出关键的词语。)

  5、教师小结: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微练*题讲练。

  四、巩固练*

  1、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一个数,使这个数有因数3,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4□3□5□1276□198□

  2、能力练*

  判断下面的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并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3333666999912345678987654321

  3、把表中9的倍数涂上颜色,并思考: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反过来呢?

  五、全课小结,延伸新知。

  1、同学们通过昨天微课视频的学*和今天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收获?

  2、请大家应用今天的探究方法,课后研究其它整数的特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3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经历和体验“3的倍数的特征”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感知3的倍数特征的原理。

  2、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较迅速地判断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3、初步体会到初等数论的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复*

  把24、35、75、120、345、780、276、434填入相应的集合圈中。

  为什么2、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字就可以了?

  2、猜想特征

  你认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个位上是3、6、9的数

  (2)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3、导入新课

  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一)百以内3的倍数的特征

  1、圈一圈,想一想。

  2、交流

  (二)拓展与验证

  (三)得出结论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原理

  四、练*拓展

  1、把复*题8个数中3的倍数填在相应的圈内。

  2、判断各数是否是3的倍数?

  332 666 876 264 111 222。

  3、判断各数是否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

  96332、24153、56093。

  4、综合应用

  (1)一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2)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小又是多少?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题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昨天同学们已经看了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得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想要在课堂上解决的?

  这节课我们带着大家的问题一起再学《3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同学们猜测一下: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吗?

  你能举出相反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2、圈数探索:(下面请大家拿出百数表,在百数表中圈3的倍数。快速浏览一遍所圈的数,说说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哪些数字?

  3、提问:像判断2和5的倍数那样,只看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3的倍数,行不行?

  4、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1)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百数表中有些数,比如27和72,都是3的倍数,像这样的数你还能说出几对来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调换各个数位上数的顺序,同样还是3的倍数。)

  (2)再出示几个3的倍数(三位数),交换各数位上数的顺序,让学生检验是不是还是3的倍数。

  到底怎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3)观察百数图3的倍数的特点,斜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发现规律斜着看,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5)看书验证(师:看书,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并一边看书一边划出关键的词语。)

  5、教师小结: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微练*题讲练。

  四、巩固练*

  1、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一个数,使这个数有因数3,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4□ 3□5 □12 76□ 198□

  2、能力练*

  判断下面的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并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33336669999 12345678987654321

  3、把表中9的倍数涂上颜色,并思考: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反过来呢?

  五、全课小结,延伸新知。

  1.同学们通过昨天微课视频的学*和今天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收获?

  2.请大家应用今天的探究方法,课后研究其它整数的特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合集5篇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1

  2、3、5倍数的特征我设计的是一节课,但上完这节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但我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时间用到2、5倍数上的较多。以至于对3的倍数特征探究不到位。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课伊始,我设计了抢“30”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找到3的倍数,但我发现这个游戏没让学生部明白要求没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意义不到。数学学*过程中应该是观察、发现、验证、结论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首先让学生独圈出写出100以内2、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的特征,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我对这部分的处理太过于复杂零碎。以至于用的时间过多。比如说2、5倍数与其他数位的'关系,着就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觉得我们班小组小组合作还有很多部足的地方,比如说学生的之一能力倾听能等等还需进一步训练。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2

  《3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教师注重的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使学生站在跳板上学*数学,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虽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采用了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升华至应用于生活。

  本课主要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仅停留在教学活动的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设计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本课重点是要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我采用的是复*导入,先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了一下

  2、5的倍数特征,然后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新授环节先让学生猜测一下3的倍数会有哪些特征呢?接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在1~100的数字卡里找一找3的倍数,然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起来,然后观察小组讨论汇报。发现3的倍数特征不像

  2、5的倍数特征一样,看一个数的`末尾了,引导学生是不是要看这个数其它的数位上的数呢?学生发现也不是很难。教材中有提示,学生回家预*后也会清楚叙述出3的倍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相加的和。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刚开始我们先采用课本上百数表来研究,结果在一个班实践后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数太多,让学生观察3的倍数的这些数时,并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结果,很多同学找了与本节课毫无关系的东西,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又讨论是不是找一些数代表百数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观察这些数,这些数的个位分别从0到9都有,让学生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跟数的个位没有关系,然后从中又把像45和54,75和57,123和321等特殊的数单独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结果我又重新上了这节课,效果比上节课要好。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最后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而练*题方面,也应形式面多样化,如用卡片练*判断,或通过打手势的方法或先听老师——这样效率更高,课堂氛围好,课堂不是同步,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3

  《3 的倍数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我是从教学环节维度进行观课的,本节课有五个环节包括:一、复*旧知,直接导入。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三、总结提升,共同验证。四、运用结论,巩固训练。五、全课小结,课后延伸。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设计合理。下面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以旧带新,引入新课。

  赵老师先复*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打下了基础。赵老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使得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二、亲身经历,探索规律。

  本节课教师努力尝试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让学生继续利用小棒摆一摆,进而发现不止是3根、6根小棒能摆出3的倍数,9根也能“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将“动手摆小棒”升级为“脑中拨计数器”,将“直观性思维”升华为“理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集体验证,学生的探索发现离“3的倍数的特征”只有咫尺之遥。整节课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

  三、精心选题,巩固新知。

  *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3道练*题。在巩固练*部分,第(1)、(2)题是基本题;第(3)题,教师努力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志趣。

  四、回顾梳理,举一反。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注意“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方法才能举一反三,真正做到触类旁通。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静静的回顾这节课的学*历程“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使其在数学思想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4

  “能被3整除数的数”一课,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确立了基本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提出新的假设——验证”的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

  2、理性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本节课重新设计例题,通过用“0——9”十个数字组成能被整除的三位数让学生探索特征,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亲切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开课时收集的数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课后“你再长几岁,这个岁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开放题富有情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着力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学*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本节课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教学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教学知识、感悟方法。如在课的第二阶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举例、选数字组数,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仍然没能发现特征,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4、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只有摆正了师生关系,才可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本节课学生始终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一是从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上,二是从分层探究、有针对性的适当引导上。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气氛始终处在民主、和谐之中,生活化的学*材料、*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探究方式,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5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是在第一次教学之后,学校组织县级教学能手选拨赛时候第二次上,可以说是“一课两上”。我在第二次备课时完全从另一个角度来处理教材,收获颇丰。下面我就本节课前后两次上课反思如下:

  第一次上课我是让学生圈出100以内3的倍数,去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由此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实际应用,巩固练*。效果一般。而第二次上课时我是这样做的: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在学*2、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测是不是3的倍数的特征也要去看数的个位呢,进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让后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的特征,接着借助学生熟悉的计数器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验证3的倍数的特诊,实验二:验证不是3的倍数的的数的特征。最后实践应用,课堂检测。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设计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才能充分发展。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我觉得在每个环节的过渡上要做的更加自然、一气呵成会更好。由于本节课按照赛教要求只有30分钟,时间的把握做的还不够恰到好处。总之,教无定法,学海无涯,需要我不断的学*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