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指导课教学设计 1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合作学*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1.教师活动一:

  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二: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三: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5

  分钟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请根据刚才学*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三: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15

  分钟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八、任务布置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指导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感渲染,引导学生回味亲身经历的事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抓住学生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把“感受”表达清楚。

  3.能把事情叙述清楚,在文章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作方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铺垫情感

  1.多媒体出示表达情感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选择词语或句子,说说它所表达的情感。

  2.根据学生说的情感随机板书。(生气、感动、苦恼……)

  重点指导:通过某个词语或句子,能说出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欲望,交流感受

  1.激发表达欲望

  选择某一情感主题的词语或句子,回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

  三、学生*作,相机指导

  1. 出示并补充题目——一件令我( )的事。

  2.多媒体出示*作要求。

  3.学生*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作中出现的个性问题予以个别指导。

  四、赏析*作,自主修改

  1.有针对性选择学生*作,全班赏析交流。

  2.学生自主修改。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学*他人的优点,以此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作。

  五、作业布置

  1.结合交流建议,完善*作。

  2.誊写*作。

  板书设计

  生气

  感动

  一件令我 ( 伤心 ) 的事

  苦恼

  高兴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真情实感

  指导课教学设计 3

  作者单位:襄樊市南漳县东巩完全小学教师:王晓虎

  ㈠ 实验课题:整合有效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㈡ 实验教师:王晓虎

  ㈢ 实验学生:六⑴、六⑵班学生

  ㈣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口语交际。*作二》

  ㈤ 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学*和了解我国的民族的民风民俗和地方特色,让学生学会体验、观察、感悟我国的民风民俗,从而学*和体验家乡的民风民俗,并以此为题材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㈥ 学情分析: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俗独特。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深刻,在学*本组课文时会有一定的困惑。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最后半年的学*,已经基本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经过六年地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最后半年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本单元里,应结合课文,倡导学生品读课文,以课文为基点,多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民俗风情,还可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了解各国的民俗民情。在学*的同时,要能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将这样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中,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

  (七)设计理念及依据:1. 教学意图: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并在*作实践中学*运用。 2. 教学理念:认识与思维、情感与表达、观察与感悟、阅读与积累等各要素的互补、互成、互化、互动是作文综合性发展的基本特征。因此,本教学的理念和匠心是最大限度的讲求多听、多看、多说、多想、多思、多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观察、领悟、表达、思考的最大空间化的学*活动。 3. 教学媒体:力求发掘最生动、最直观、最富感染力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佳化、最实效的服务于本节作文教学活动。 4. 教学基点:力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学生作文的自主作文,情感作文。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2、学会审题:拓展本次*作的写作范围,学*并会应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3、学会搜集文章素材,学会整理素材,写出和生活*俗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拓展学生*作的写作范围。

  2. 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

  3. 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实例进行观察,积累,积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作技能。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 九 )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发展语言,提高学生写作表达力。

  ( 十 ) 教学难点:第一是拓展思维,引导学生组织语言,第二是构思安排,文章结构布局。

  (十一) 教学准备:作文教学课件

(十二) 教学过程设计:

  指导课教学设计 4

  【课 型】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春、风、花、入、冬、雪、飞”七个字。

  2.认识并正确书写横斜钩,了解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春、风、花、入、冬、雪、飞”七个字。

  2.正确书写横斜钩,了解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横斜钩的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书写姿势

  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二、观察生字,发现规律,分类,汇报。

  春、风、花、入、冬、雪、飞

  同学们看一下这7个字,你们能不能根据特点把他们分一下类。

  1.春冬 都有撇捺,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2.风飞 都有横斜钩。

  3.花雪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4.入 独体字。

  三、学写“春冬”

  春:三个横画与“三”类似,最后两笔与“人”类似。撇先起笔向下再向左下方撇出,捺要写得舒展。书写“春”时,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日”形窄,向上靠拢。

  冬:注意上面的折文,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撇,书写时,上撇短小,下撇和捺要写长,舒展开。“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练*。

  组词练*,春天,春风,冬天、冬雪。

  四、学写“飞风”

  1.认识横斜钩

  横斜钩写法:先写横,再折向下方写一条弧线,写到弧线的末端稍微停顿,再向上轻快的钩出。收笔出尖。

  2.学写“飞”

  飞:第一笔为“横斜钩”,横略向上倾斜,斜钩长度是横的2倍,斜钩写成圆弧状,钩带尖,向上,斜要压在竖中线上。小撇在右上格,收笔在中心点上。最后一笔为点,在中心点起笔。

  3.学写“风”

  风:写好“风”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首先让学生整体观察,整个字如同被风略略吹开裙摆的裙子。

  老师边点拨边范写:第一笔撇,第二笔关键,不要过窄或过宽,要注意“横斜钩”的写法,“撇”尖与“横斜钩”的钩底持*,都朝外略斜,最后一笔是大点,要写得稍长些。重点强调最后一笔不是捺,是长点。

  4.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练*。

  5. 组词练*,大风,春风,飞鸟,飞机。

  五、学写“花雪”

  花:草字头要写得扁一些“艹”的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写的短,略向里斜。右下竖弯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雪:上宽下窄,雨字头横钩的横决定整个字的宽度,要写得长一些。注意雨字头的书写变化,第二笔竖变为点,第三笔横折钩变为横钩,第四笔竖变短。

  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练*。

  组词练*,雪花、开花、下雪、大雪。

  六、学写“入”

  入:书写时,撇、捺要舒展,撇低捺高,捺的起笔要微微往下压,与撇相碰。收笔要在一条横线上。

  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练*。

  组词练*,出入、入口、入门、入冬。

  七、再练写

  将自己刚才没写好的字,在练*本上再认真的写一写。

  八、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度过了一节愉快的写字课。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希望同学们能够每天开开心心写字,快快乐乐学*。

  【教学反思】

  指导课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全面、准确地了解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

  2、列出本学期课外阅读书目清单,要求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有序推进。

  教学重点:

  教师全面、准确掌握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为指导课外阅读提供科学依据和适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和推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

  1、下发《初中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表》。

  2、学生如实填写。

  3、教师收回调查表。

  二、教师开出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清单:

  1、文学名著:

  《童年》、《昆虫记》(人教版语文七下教材要求)

  2、推荐读物:

  《爱的教育》、《妞妞》

  3、文学刊物:

  《读者》、《青年文摘》、《美文》(青少版)、《意林》

  三、课外阅读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3月:

  阅读《童年》和《读者》杂志(3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2、20xx年4月:

  阅读《昆虫记》和《青年文摘》杂志(4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3、20xx年5月:

  阅读《爱的教育》和《美文》(青少版、5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4、20xx年6月:

  阅读《妞妞》和《意林》(6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注:每位同学准备好一个课外读书笔记本(规格统一),随时使用。

  板书设计:

  1、20xx年3月:

  阅读《童年》和《读者》杂志(3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2、20xx年4月:

  阅读《昆虫记》和《青年文摘》杂志(4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3、20xx年5月:

  阅读《爱的教育》和《美文》(青少版、5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4、20xx年6月:

  阅读《妞妞》和《意林》(6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

  上学期期末提前布置了课外阅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具体细致,比如名著没有购买,读书笔记还没有准备好。这都需要教师继续做好督促工作,确保此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1)

——指导课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指导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2.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教学重、难点:

  把内容介绍得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设计理念:

  一、激发学*的*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思想,这就是学生*作的快乐之本;

  二、积累素材,指导选材,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三、鼓励修改,以读促改,鼓励欣赏自己的作品,加强*作乐趣,培养学生*作兴趣;

  四、多种评价机制,老师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评价进行结合,让学生拥有成功体验。

  设计特色:

  快乐*作 张扬个性 自主修改 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一、导语入题,引起交流:

  1.师:“人生总会有许多第一次,翻开我们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迈出蹒跚的步伐、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不同的第一次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但无论怎样都是那样的令我们难以忘记。”

  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个?为什么它让你忘不了?

  生谈。(四至五个)

  2.老师发现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下面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忆事情的经过,回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试着说一说。老师给大家提两点要求:(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2)再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板书:事情写清楚表达出感悟)

  生自由练说。

  (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的*作贴*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其实我们的作文课就是用你手里的笔写出你的生活经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离开生活,我们的作文也就成了一滩绝望的死水。

  二、例文引路,举三选一,体现选材独特:

  1.同学们刚才讲了好多“第一次”,现在请将你能想起来的“第一次”,选择最难忘的三个写在本上。(拓宽学生的*作范围,降低学生*作取材的难度。)

  2.老师也有难忘的经历。(出示例文,范读。)

  第一次“受骗”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一时“心软”听了妈妈的话,和她一起来到了口腔医院。

  看到消毒柜里的各种钳子,想到它们将会在我的嘴里“鼓捣”,我连舌头都僵硬了。

  眼看着医生的手指向了我,我只能咬咬牙,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勇气躺到了台子上。医生看了看我的牙齿,对妈妈说:“这孩子的牙齿需要矫正,只是现在还没有换完,得过一段时间再来。”妈妈说:“可他的大牙疼得厉害。”妈妈真是的,这话怎么能告诉医生呢?他一听,还不拔掉我的牙啊?我赶紧补充:“不对,是大牙快掉了!”谁知我的补充起了反作用,医生笑呵呵地说:“那我就给你拔掉吧。”我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不……”医生依旧笑眯眯地说:“不拔就不拔,让我看看牙齿是不是松动得厉害,行吗?”我见他这么和蔼,就乖乖地张大了嘴。医生用钳子夹住那颗松动的牙齿,左右摇晃了几下,忽然一用劲,把它拔了出来!我惊呆了,连鲜血从嘴里溢了出来也没发觉。等我明白自己被医生“骗”了之后,差点儿哭出来。我的牙啊!妈妈不但不同情我,还和医生一起哈哈大笑。就连旁边的一位阿姨也插了一句:“小朋友,你真是遇到拔牙‘高手’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我站了起来,正想指责医生为什么骗我,医生说:“小心哦,说太多的话,血又会流个不停的。”吓得我赶紧捂住了嘴,直到晚上上床睡觉,也没敢开口说话。

  后来我才知道,我又被医生“骗”了!

  1.这个故事怎么样?你有过同样的经历吗?因为这篇作文写的是大家没经历过,而是作者的独特经历,所以大家才感到新鲜。

  2.现在将你写在本子上的三个“第一次”进行筛选,找出一个比较独特、新鲜的、也许别人不知道的材料。这个过程叫选材,你的作文能否吸引人,关键看你所选的材料是否新颖。

  (这个过程,对学生*作过程中的取材进行了指导,并有效的避免学生*作的千篇一律,为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提供保障。)

  三、自主拟题,个性作文:

  1.选好材料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的材料,为自己的作文起一个有创意的题目,并考虑怎样根据自己所选的材料来完成自己的叙述。然后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2.师总结:同学们不仅听得用心,还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通过刚才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述,老师也感受到这些“第一次”的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好吗?本次*作是一次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请打开书看*作要求,看看要我们做到哪几点?(生答师板书)

  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作,巡视指导:

  板书:

  难忘的第一次

  事情写清楚

  要写出感悟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讲评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通过评讲,欣赏同学们文章中的美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过评讲,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的不足,知道如何弥补,进而逐步改进。

  教学重点:

  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

  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总结*作

  1.再次明确*作要求:本次*作是一次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还记得本次的*作要求么?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

  2.总结感受

  在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后,老师非常感动、也很高兴,从大家的文章中,我感到经过小学将*六年的学*同学们都积淀了自己的学养,并能用心感悟生活。这节课,我们将针对同学们的*作进行讲评。

  二、佳作欣赏

  1.出示佳作,集体欣赏

  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中优秀*作之一,想听么?用心听老师读,在这篇文章中你最欣赏那一部分?觉得那个地方很好?同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评价,明确这篇*作将事情的的经过写的非常具体,能够从心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借鉴课文中表达感悟的方法,能结合具体事件把得到的启示写清楚,

  2.出示片断,讨论修改

  这是咱班另一位同学的*作,它记述了第一次骑自行车的经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作的一个片断,(师读片段)你觉得这个片段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要求学生通过修改了解如何通过修改将过程记录清楚)

  三、精益求精

  1.明确修改的作用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我们认识了叶圣陶先生,他为肖复兴详细修改的作文更是令我们记忆犹新。有人请教叶圣陶先生怎样修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谈)

  师:“是的,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2.明确修改标准

  那么针对本次*作,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来修改?

  明确修改标准:

  (1)字词句:错别字、用词得当、语句通顺、是否存在病句。

  (2)内容:事件过程叙述清楚,完整,将感悟写清楚。

  (3)表达:能够从心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3.小组合作修改

  下面就依据这些标准,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也可以向自己的组员求助。

  4.展示修改的内容

  老师感受到大家都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你觉得自己哪一处修改得很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你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生交流

  四、总结讲评

  在这次*作中,同学们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用自己的笔描写多彩难忘的生活。下去后可以继续修改自己的*作,也可以将*作上传到我们班的班级博客上,与更多的人分享。

指导课教学设计2

  指导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多媒体展示片段:

  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我注意到较*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

  1、畅言读后感

  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

  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1) 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2) 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

  示例:

  “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

  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预设:

  由于作者勤奋好学,所以他符合科学原理的幻想成为他别具一格的特色,当今社会海底潜艇与深海漫步已不单单是幻想。由此可见具有创造力且符合科学的幻想,始终引领预示着科技的发展。

  三、归纳总结

  师:从刚才同学的赏析中你能归纳出这部小说的特点吗?

  学生归纳,教师作预设性总结:

  (1) 科学:①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一一体现了出来。

  ②为我们介绍了丰富的海底知识,如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带,斑驳密集的珊瑚王国等。

  ③人们研制出的真实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

  (2) (2)幻想:本书写于1870年,那时世界上还未研制出潜水艇,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本书的作者幻想出尼摩船长研制了潜水艇并带阿龙纳斯教授一行游览了长达两万里的海底世界,观赏到海底五彩缤纷的美景。而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

  (3) 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都具备。

  四、深度鉴赏

  “救命!救命!”我喊着,两手拼命划着向林肯号泅去。我身上的衣服非常碍事衣服湿了贴在我身上,使我的动作不灵。我要沉下去了!我不能透气了!…… “救命!” 这是我发出的最后呼声。我嘴里满是海水。我极力挣扎,我就要被卷人深渊中了……忽然我的衣服被一只很有力的手拉住,我感到自己被托出水面上来了,我听到,我的确听到在我耳朵边响着这样的声音:“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着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我一手抓住我忠实的康塞尔的胳膊。“是你呀!”我说,“是你呀!”“正是我,”康塞尔答,“我来伺候先生。“就是刚才的一撞把你跟我同时抛人海中来的吗?"“不是。为了服侍先生,我就跟着先生下来了!这个好人觉得这样做是很自然的!“战舰呢?”我问。“战舰哪!”康塞尔转过身来回答,“我认为先生不要再指望它了."“你说的什么?”“我说的是,在我跳入海中的时候,我听见舵旁边的人喊:‘舵和螺旋桨都坏了"“都坏了?"“是的!被那怪物的牙齿咬坏了。我想,林肯号受到的损坏虽然只存这么一点儿,可是,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是很不利的,因为船无法掌握方向了。”“那么,我们完了!”“也许完了,” 康塞尔安静地回答,“不过,我们还可以支持几个钟头,在几个钟头内,我们可以做不少的事!"康塞尔这样坚定和冷静,鼓舞了我的力量。我用力地游着,但我的衣服像铅皮一样紧紧裹着我,很妨碍我的动作,我觉得很难支持下去。康塞尔发现了这一点。“我想先生一定会允许我把衣服割掉。”他说。他在我的衣服下面放入一把刀子,很快的一下,从上至下把衣服割开。然后,他敏捷地替我脱衣服,我就抓住他泅水。

  很快,我也给康塞尔脱掉了衣服,我们彼此轮流在水上“航行”。可是,我们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可能我们掉下海的时候,人家没有看见,也可能看见了,但因为战舰的舵坏了。不能回到这边来救我们。现在我们只有指靠大船上的小艇康塞尔很冷静地这样假设,并计划着随后应做的事。多奇怪的性格!这个冰一般冷的人在这里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

  现在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希望林肯号放下小艇来救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尽力支持,时间愈久愈好,等待小艇到来。我于是决定节约使用我们的力量,使两人不至同时筋疲力尽,下面是我们的办法:我们一个人朝天躺着,两臂交叉,两腿伸直,浮着不动,另一个人泅水把前一人往前推送。做这种“拖船”的工作,每人不能超过十分钟,我们这样替换着做,我们就可以在水面浮好几个钟头,也许可以一直支持到天亮。这是碰运气的事!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

  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海面相当*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有时,我的眼光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而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阅读上面的文字,然后进行个性化点评。

  (考虑到学生所读的书版本不一,以上文字单独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点评后交流,如若时间不允许,可延至课外作书面点评。)

  个性化点评要点:在“林肯号”战败后,这三个人被抛到了海中。作者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人物在极度紧张、恐慌中的心理活动,仿佛使人身临其境。主人公之间的友谊和伟大的忠诚也令人感动。

  五、课堂总结

  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六、拓展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人传》,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科幻小说

  科学 幻想 小说

  物理学 潜水艇 人物

  生物学 海底世界 情节

  化 学 环境

指导课教学设计3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写作:

  (1)懂得*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叙述;

  (3)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 教材分析

  《推荐一本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作,本册书的前七单元*作练*过结合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结合具体事例写人物特点;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学*列提纲,分段叙述;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等等,本篇作文的要求整合前几单元的目标,但又有所提升,重点训练目标在于根据表达需要,把握内容要点,分段表述,突出重点。把内容要点写具体是本课训练的难点。

  3.学情分析

  综合性的*作目标的达成是对学生前七单元学*目标达成的检验,也是对本期所有读书活动的一个效果性展示。五二班的孩子在进行单元*作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分段表述,突出重点的能力,也有了每天晚上读书的*惯,所以本节课重点指导的目标在于怎么把重要理由写具体,怎么通过自己的推荐激发他人的阅读兴趣。

  学*目标:

  1.列好*作提纲,确定写作自然段,写作重点

  2.全面具体地了解自己推荐的这本书,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3.激发他人对自己的推荐的书产生阅读期待,以阅读更多好书。评价任务:

  1.通过写*作提纲和修改*作提纲,确定写作自然段,写作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推荐这本书基本信息及推荐的重点理由。

  3.通过学生分享交流和教师指导,怎么把推荐书的.重点理由写具体。

  4.通过好书推荐活动,激发他人对自己的推荐的书产生阅读期待,以阅读更多好书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复*导入

  引入重点

  (2′)复*本单元前面讲的一本好书的标准,确定自己的*作重点,列提纲重点段。

  通过写*作提纲重点段,确定写作重点。

  (评价任务一)环节二

  交流补充

  列好提纲(12′)

  环节一:请同学自由读*作,明确*作题名,完善*作提纲(5′)

  环节二:全班交流,补充提纲,同桌交流,修改(7′)通过写*作提纲和修改*作提纲,确定写作自然段,写作重点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推荐这本书基本信息及推荐的重点理由。(评价目标一、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交流展评

  细化重点(13′)

  环节一:以学生的好书推荐段导入,交流怎么把重点段写具体?(5′)

  环节二:小组交流,修改自己的重点段。(8′)

  通过学生分享交流和教师指导,怎么把推荐书的重点理由写具体(评价目标三)环节四

  交流推荐

  升华文本

  (13′)

  环节一:小组交流,把自己推荐书目讲给大家,选出小组最佳推销员。(8′)

  环节二:请最佳推销员来推销自己的书籍(5′)通过好书推荐活动,激发他人对自己的推荐的书产生阅读期待,以阅读更多好书(评价目标四)

  教学过程:

  和润开启:导入激趣,引入重点

  和乐善思:交流补充,列好提纲

  和谐互动:合作交流,明确重点

  和美展现;自助修改,细化重点

  和顺通达:交流推荐,升华文本

  板书设计:

  一、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二、情节

  小说人物

  悬念、线索

  重点细节

  科普读物有趣的知识

  独特的想法

  转述精彩片段,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三、与你的生活、成长有帮助;你对书中人物、情节、对话的感悟。

指导课教学设计4

  一、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三、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惯。

  这堂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的优秀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两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的地方。(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二)、实践阅读:

  1、师:同学们,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那么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呢?

  1、 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生说喜欢阅读的理由。

  人物 身份

  阿龙纳斯 船长

  康塞尔 鱼叉手之王

  尼德·兰 教授的仆人

  尼摩 教授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6、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三)、阅读总结

  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发言积极的同学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进行。

  (四)、拓展训练

  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2、读完这部小说后,简要的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作者所走过的路线。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阿龙纳斯教授 、康塞尔 、尼德·兰 、尼摩船长的性格分别是什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你写在“名著欣赏记录卡上”

指导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与方法。

  教学难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课程:

  一、导入:

  随意抽查两位同学的作文,请同学们观察。谈谈印象。

  强调:书写的要求:工整、漂亮、美观。

  文章结构要求:疏朗(6段左右)、前提:自然成段

  二、作文有几个部分组成

  题目、开头、正文、结尾

  (一)、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常见的有三种形式: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非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例如:《我的往事》《我的老师》《我们的教室》

  表达式:不跑题+字迹工整+主题鲜明=40分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人们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例如《今年夏天我—————》方法:易于写作、内容健康。

  非命题作文:给一段材料或一个话题来作文。方法: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

  (二)、开头:

  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下**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开门见山,交代事件、地点、人物。,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例如: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刘湛秋《雨的四季》表达对雨的喜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下文作铺垫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莫怀戚—《散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朱自清《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三)、正文(主要内容)

  真人真事

  真人真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

  内容具体:指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状态具体描绘出来,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例一: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实在可怕,非常非常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写不出来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我的烦恼》

  接下来请大家修改这段文章。(在修改前给大家一点提示,听一段音乐)把抽象的怕具体话。我看,听,感,想,做

  例二:佛像时静止的,青苔也是静止的。如何让佛像在我们脑海里活起来?

  提示:可以用多种技巧结合来写(想象和联想、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等)例如:他微笑着,看青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青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青苔攀上头顶。

  小结:把内容具体化的方法

  1、注意生活细节,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看、听、感、想、做)

  2、多种技巧结合(想象和联想、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等)

  (四)结尾

  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总结全文、

  例如: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首尾呼应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伟大的悲剧》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2)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1

  一、指导目的:

  1、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以帮助其进一步了解掌握课本知识。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课外阅读《名人故事》

  2、课外阅读反馈卡。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引入:

  1、交流*时喜欢看哪些书?

  2、说说看书的好处。

  3、小结: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没有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由此可以知道书籍对人类的非常重要。

  4、*时课堂上老师都教了你哪些读书方法?

  (精读、速读、记读、诵读)

  指名说出各个方法的用法。

  5、回顾:教师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

  6、大家还想不想继续读《名人故事》中的好故事?

  布置要求,读《木匠祖师鲁班》

  (选择自己常用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弄明白。阅读完后要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二.生读,教师巡视。

  三.生汇报读书所得。

  1.提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阅读这篇短文的?

  2)在鲁班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3)你觉得鲁班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出示学生找到的精彩句子,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2.讨论后完成表格。(学生展示)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时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了,本节课老师最主要指导同学们怎样阅读名人故事,《名人故事》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等着大家呢!希望同学们以后用心去读读,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什么是寓言故事,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

  二、教学准备:

  1.《守株待兔》、《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图片。 2.每人一份《乌鸦和狐狸》、《狐狸和葡萄》、《小花狗找朋友》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寻找珍珠

  1.小朋友们,你们读过下面这些故事吗?[出示寓言故事图片]

  2.师:看来,同学们读过书真不少!你喜欢这些故事吗?为什么?

  3.师小结:其实这些可笑的故事,它们都比较短,内容又很有趣,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一类故事就叫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遨游寓言的海洋![板书:遨游寓言的海洋]海洋里有许多神奇的智慧珍珠等着大家去寻找呢!

  (二)指导阅读,收获珍珠

  1.师:同学们,看看谁来了?

  2.出示:(乌鸦衔肉的图片)

  师:原来是乌鸦来了,喜欢它吗?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它来干吗?我可没办法告诉你答案。要想知道自己去读吧!

  3.师:在读寓言之前,老师还有一点小提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直接跳过去,多读读上下句,明白意思就行了。

  4.师:同学们通过读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

  师:真棒!读完了书,还能记住故事,这就是你们在寓言海洋里找到的第一颗智慧珍珠了。恭喜你们![师画珍珠,并在珍珠上写上“记住故事”]

  5.师:假如你是故事里的人物,你愿意当狐狸还是乌鸦呢?为什么? 指名说。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会读书呀!不但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还会读懂了故事里的人物! 这就是大海送你的第二颗智慧珍珠—读懂人物了。

  6.师:那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1)小组内交流。

  (2)指名说一说。

  师小结: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许多,懂得许多,这就是读寓言的奇妙之处,它能让我们懂得道理,懂得做人。这也是你们今天得到的第

  4 三颗智慧珍珠—明白道理。[师画珍珠,写上“明白道理”] 7.让我们再次捧起这三颗美丽的珍珠,回味一下寓言的奇妙吧!

  师小结:这就是寓言的奇妙,这就是寓言海洋带给我们的智慧。

  (三)拓展阅读,再寻珍珠

  师:寓言海洋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珍珠,让我们继续寻找吧!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请同学们拿出故事《狐狸和葡萄》和《小花狗找朋友》。用你们刚刚学会的方法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读读吧!读完了还可以同桌交流交流故事讲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

  1.自由读。

  2.同桌间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但让手里的三颗珍珠闪闪发光,还找到了更多的珍珠,老师真是好佩服你们哟!

  (四)推荐好书

  师:寓言的海洋无边无际,里面的财富无穷无尽,等着我们去阅读,去挖掘。同学们愿意课下继续遨游寓言海洋吗?(生:愿意!)那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这些书吧!《伊索寓言》、《严文井寓言》、《叶圣陶寓言故事》。

  (五)总结

  我们发现:寓言就象一个魔袋,虽然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好多东西,它能让我们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同学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只是知识海洋里一朵美丽的浪花,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请走进课外阅读。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1、通过点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笔*惯

  2、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写出有一定观点、看法的小文章

  3、能通过教师的点拨,在*凡生活中找重大材料,能够立意,确定主题,写有价值的记叙性文章

  4、通过材料,能举一反三,充实材料,写出观点鲜明的议论性文章

  5、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1、眼到、耳到,五种感官触及到,心灵感应到。

  2、流利表达,会概括事件的大意,会流畅表达一段让人明白的话。

  3、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难点:

  1、学生收集信息的`方式;

  2、如何让学生立意;

  3、通过材料来确定主题

  一、复*(6分钟)

  评点周记

  任务是:想像续写+见闻感受一篇

  亮点;不足学生谈体会(二名学生)教师作点评(刘练、孟景、刘震、莫元)

  创设情境

  1、由景生情:举一例—晚上看见学生吃宵夜的情形

  2、请二名学生发布*期校园内外的新闻(200字左右)

  事先交待清楚: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

  A、学生评价(语速、普通话、新闻要素)

  B、教师点评:充分肯定: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抓住典型,一言敝之(简洁)

  C、新闻要否评价要不要想像、虚构、夸张?它有啥特点?而记叙文呢

  二、新课

  1、教师引言社会生活就是千姿百态,什么都有,什么都可能存在,美与丑并存,真假有可能都兼容。只是你有没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发现生活***,假丑恶;扬正气,鞭龌龊,敢摆事实点线面,扳真理。

  2、出示课题:链接生活,由事生发,快乐作文

  (一)大家说(15分钟)

  1、谈名人作文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学过的文章,作者被生活触动而写出惊世之作?文中引发哪些感受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

  (三名学生谈作品,教师适时启发:初一学过钟璞的《紫….》(花和人都会遇上各种不幸…)初二学过鲁迅的《风筝》、胡适的《我的母亲》.杨绛的《老王》(“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教师小结:补充相关作品的材料来源,作者的构思和立意

  2、学生回顾,就校内外的种种现象,说一句话新闻

  (请学生上台把信息内容写在黑板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概括力,表达力)

  A、如校园花草争奇斗艳,园工辛勤把枝剪:不良*惯扔垃圾,万花丛中一点黑

  B、晚自*后饮食店长龙排队….夜宵生意火兴隆

  C、寝室恶作剧:半夜给人画关公;

  D、顽疾不改-----教室圣地岂容赌窝!

  E、手机信息—谁来断定它的圣洁?

  F、学校食堂,请为学生着想!

  F、好事,坏事?

  G、借钱为他过生日?

  H、飙车,为你埋下祸根

  亮点:今日的厕所;夜灯下的书呆子把饭卡捐给我贫困的同学

  (大加赞扬敢于讲真话的同学,全班给予肯定;反对那种当面不说,后面递条子的行为)

  注意学生使用的措词,讨论语言是否得体,

  大家共同修改。 教师先提示,(拿其中一同学的作文来参考)学生说出,由两三名学生点评,提问:生活中你还通过哪些发现给你的启发?

  3、教师小结 板书:发现——思考——提出问题——小有感触——引伸开来——抒**感(见解)

  4、就以上几位同学提供的信息,大家发表自己的主张。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说现象,谈感受,得真理,能立意,定主题。 会判断,识美丑,悟真理,巧构思,立新意 挖掘学生已知信息,使其能够陈述。 如:学校有住宿生多少?家庭每月支付多少?有的人节约,有的人浪费,你得到什么信息?

  张三过生日了,小王把自己*时节省的生活费全拿买了礼品,等着她的,是……

  李四上期借王五的30元钱,王五生病回家一个多星期,回来后没提借钱的事,李四作为他忘记了,就侥幸地想……..二名或几名学生根据内容谈构思。说说主题的确立。是先引出故事呢?还是先提出问题,再来摆事实?

  教师板书:故事引入——学会举一反三——分析利弊——定论是非

  肯定学生的构思和主题的价值,再给予补充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材料是否有代表性,文题和材料是否贴切(可分辨要哪个题目更好?)

  教师小结:

  以小见大,是作家常用的写法,往往从小事中包含很多道理。记得初一时学过《散步〉初二时学过《风筝》等,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与经验,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要通过链接生活,多角度去思考,会发现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写,从而拿出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品味的作品。

  (二)大家写(15分钟)

  1、出示材料(3分钟)

  A、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家乡如何?”答曰: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和各种事物。”老人便说:“这里也同样的好,…..”旁听的人感到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

  B、昨天我在樊家门口听到公牛和小狗的对话:牛被绑在树桩上,脚被主人的梨耙刮开了一个大口子,主人把它卖给了屠户。小狗在地上舔着血迹。狗不无得意地对水牯说,你真可怜看我多潇洒,只要对主人摆摆尾巴,或汪汪几声,就有好吃的,你呀,累死累活,到头来就为一点伤口,主人就抛弃….牛无不自豪地说“我不在乎别人拿我怎样,但我没有白活。”“你要是没伤残多好,但也会累坏你呀”……

  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是哪类作文,能从哪方面立意?哪种立意更有价值?更有社会意义?(给定的材料,我们可以这样想?站在我们的角度,他人的角度?以大我度小我,以大局来审视一个局部)

  如A中的内容可以是: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用赞赏的眼光去对待事物;用美好的心灵看周围的人,世界更加精彩’

  B的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从社会价值上来体现:活着要有意义;从人道德良心上来说:要善待我们动物朋友;从个人来说:学会善待自己,好好活着;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说:“优胜劣汰,公牛的处境是一个悲剧。”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立意,

  A、对人来说:要会善待生命(动物)

  B、对狗、牛来说:要好好活着(怎么活?没人格没尊严的活?)

  C、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强大,才能不至被社会淘汰(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状态?静止?回环往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略作补充。

  看到这里,你拿到一则材料,或者耳闻目睹一件事,你会以什么方式来思考,你会写出哪种文章?你擅长记叙文体,那就设计一个情节,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用故事说人生,揭示正确的人生态度。你擅长摆事实,讲道理,下结论,那就来一篇散文性的议论文体,让你的文章,得到评委的好评。

  小结:勤动脑子,合理想像,大胆构思,立意新颖,挖掘重大主题,

  2、写作训练:完成思路则可以了

  (三)成果展示(7分钟)

  3、教师总结(2分钟)

  回顾前面的周记,我们还从几位同学文中得到启发,他们善于思考,还有,在灵感来时,及时付诸笔端,瞬息的灵动日积月累,它将会让你思想越发敏锐,否则,你会感到后悔莫及,碌碌无为。在似曾相识中恍恍惚惚也就苦于下笔。另外,读书积累是我们随手拈来的资本,只有读得多,下笔才有“神”,读书破万卷…….四、布置作文“课外练笔”

  就今天的几种话题任写一篇作文

  课后反思:初中的作文教学历来是新老教师一个难突破的课题,因此,本人在学生进校始,便着手从点滴训练起,即从*时的周记要求学生按时上交,及时批改并讲评,抓好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由事感发,在短小的文章中有一定的感想,有一点个人观点。通过批改讲评,让学生谈写作感受,让同学当堂评,发现闪光,不仅在文后批下赞词,还适当参与讨论,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本次公开课以新闻发布开始,起到了诱发作用,符合学生心理,让主动权给学生,结果,课堂活跃了,每个环节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完成。但由于学生发言没有把握限时限量,细节处理不够好,导致超时*6分钟,这需要作好进一步调整。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懂得观察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感知活动,并指导学生做到有序观察。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将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完成一篇*作。

  3、复*日记的格式,鼓励学生在*作中运用*日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4.引导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的好*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观察,学会表达。

  2.学*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教学难点】

  学*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教具准备】

  1、学生准备:预*:*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准备:

  准备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上硬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走进第二组课文,我们了解了作家叶圣陶、昆虫学家法布尔以及魏格纳观察与发现的趣事。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谁,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今天我们来学*第二单元*作,谁来读一读第二单元*作要求?思考:这一单元给我们提出了哪些*作要求?

  二:复*日记的格式

  1.指名回答

  2.全班交流

  三.走进生活

  1、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

  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b.有什么新的发现?

  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第二课时

  1.你在生活中,观察了什么事物,有什么发现呢?

  2.总结写法

  观察的事物+观察到的(形状;颜色等)+如何观察的+新发现

  3.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

  4.学生就某一片断交流,共同评议。

  5.修改或互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6.课后小记

  这次作文课,首先让学生汇报自已的观察,学生在汇报时,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所以大部分学生口语表达的重点都是自已观察到的内容的描述,所以*作时学生写的都是自已观察到的样子,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开始引导学生重点将自已是怎么观察的,自已发现新现象的过程描述清楚,所以在写作时,学生就不单单是“我观察到的是……”而是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写了下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板书设计】

  (板书:观察与发现)

  【教后反思】

  日记,记录着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日记,激励人生,改变命运的岁月印记;日记,长大后重拾童年的美好回忆;日记,陪我成长,鉴证日后成功的扎实根基!岁月流逝中,我们贵在坚持!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5

  一、指导目的:

  1、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以帮助其进一步了解掌握课本知识。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课外阅读《名人故事》

  2、课外阅读反馈卡。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引入:

  1、交流*时喜欢看哪些书?

  2、说说看书的好处。

  3、小结: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没有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由此可以知道书籍对人类的非常重要。

  4、*时课堂上老师都教了你哪些读书方法?

  (精读、速读、记读、诵读)

  指名说出各个方法的用法。

  5、回顾:教师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

  6、大家还想不想继续读《名人故事》中的好故事?

  布置要求,读《木匠祖师鲁班》

  (选择自己常用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弄明白。阅读完后要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二.生读,教师巡视。

  三.生汇报读书所得。

  1.提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阅读这篇短文的?

  2)在鲁班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3)你觉得鲁班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出示学生找到的精彩句子,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2.讨论后完成表格。(学生展示)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时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了,本节课老师最主要指导同学们怎样阅读名人故事,《名人故事》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等着大家呢!希望同学们以后用心去读读,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格林童话》的基础上,汲取童话中丰富的语言营养。

  2.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聊朋友

  1.谈话导入

  最*,我发现咱们班同学都在看《格林童话》,有的同学还和里面可爱的人物交上了朋友呢!现在咱们就一起聊一聊,你认识了《格林童话》中的哪些朋友?在哪个故事中认识的?(板书:聊朋友)

  出示:我认识了(),是在()故事中认识的。 学生畅所欲言。

  2.讲故事

  在你的这些朋友身上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吧!谁愿意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也可以读出相关段落)

  (二)品朋友

  1.刚才大家讲述在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可真有趣。可老师发现有的朋友很善良、惹人喜爱,有的朋友很可恶,让人讨厌。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们喜欢的朋友和不喜欢的朋友。

  2.小组讨论:我喜欢的朋友是(),因为()。我不喜欢的朋友是(),因为()。

  3.全班交流。

  (三)猜朋友

  经过刚才的了解,我发现一些童话中的朋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现在咱们来做一个“猜一猜他是谁”的游戏,看谁最先猜出来。

  1.他只有拇指那么长,永远也长不高,但什么事情都做得很棒,他是()。

  2.她皮肤像雪那么白,嘴唇像血那么红,头发像乌木那么黑,她是()。

  3.她头戴一顶红色的天鹅绒小帽,她是()。

  4.她是一个可怜但又很幸运的孩子,曾得到过美丽的树、白鸽、斑鸠、小鸟的帮助,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是()。

  5.她是一个很贪心的人,曾经救过一条金鱼,过过一段很好的生活,但因为贪心不足,最后还过着贫困的生活,她是()。

  (四)画朋友

  1.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些生动可爱的朋友,也为了让他们能永远地留在我们脑海中,我们可以想想他们在书中的样子,把他们画下来,一定要突出他们的特点哟!

  2.学生画朋友。

  3.班级展评。

  (五)交朋友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交流了《格林童话》中好多朋友,正是有了这些朋友的陪伴,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多姿多彩。课下我们可以把刚才画的这些朋友贴到教室门口的宣传栏上,让更多的同学来认识这些朋友,了解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让他们给更多的同学带来欢乐!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7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学*而言的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学生学*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借助于这个“风”和“帆”。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和谐发展――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课程与课外阅读思想的意义所在。

  2、设计理念:

  课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事的主体活动,它以学生主体的和谐发展为旨归,其理论意义在于明确课外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从而让课外阅读有效而充满活力。学校应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3、教材分析:

  《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的讴歌。

  4、学情分析:

  这次我把五年级学生共读书定为《小王子》,因为这本书所蕴含的太过于丰富深刻的意蕴,要有一颗童心理解书中内容。应该把经典书反复读,师生同读,共同理解,才会使学生有深度思考。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的活动中认识到有益的课外书籍对一个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2、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书中的小王子,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在阅读方法方面指导学生运用一些读书方法,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内容,在今后阅读书时能读思相结合。

  3、使学生明白对于所爱的东西,必须付出耐性。生活中有些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肉眼所看不到的,而要用我们的心去体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理解《小王子》整本书的难理解章节,聚焦“驯养”解读文本。

  2、指导学生运用一些读书方法。

  3、使学生体悟到:“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事肉眼看不到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小王子》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想不想看啊?这是小王子的电影版预告片,是不是很精彩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王子》,一起走进唯美的童话世界。

  二、阅读封面,走*作品。

  小王子有很多的版本,我手上的这一本是比较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的全解版。封面中的这个黄色头发的小男孩就是小王子,而身穿迷彩服的就是飞行员,他们正身处撒哈拉大沙漠。

  课件展示:她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她被译成100多种语言;电影、唱片,纸币上都可以看到本书的影子;她是一本献给孩子们及做过孩子的大人们的名著。

  这么精彩的书,是谁写的呢?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师:拿来一本书或者一部作品,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作者: 圣埃克苏佩里生于法国,他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飞行员。他曾经说过为飞机而生,为飞机而死。在1944年7月31日晚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失踪。法国把他看作是作家、民族英雄。他的作品每句话都清澈透明,但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三、初步阅读,走*人物。

  师:这本书我们已经读了半个多月了,小王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随机让学生说一说。 四、交流方法,悟情悟理

  师评价:你看,老师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同学们刚才说的句子概括总结出来,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概括法。

  你有哪些读书方法?随机问学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几种阅读方法。

  1.精读法。

  课件出示:精读法是我们*时学*或者读文章中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拿来一篇文章,要想深入了解作品,就必须逐字逐句的分析,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揣摩。 课件出示段落:

  让我们翻到72页。《请你驯养我吧》

  “驯养”一个词,在《小王子》这本书中多次出现。 “驯养”的本意是什么?老师查了一下字典:本意是人对动物驯服的过程。在书中指的是什么呢?书中有这样一段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我们来读一读。 分角色。

  听了他们的朗读,驯养是什么?建立感情联系。什么样的感情联系就称之为驯养呢? 课件出示:

  我们抓住了重点语句,有所体会,原来,驯养就是彼此倾注感情、互相依恋。于是,小王子想起了自己驯养的一朵玫瑰,请同学读。

  课件出示:

  师:小王子为玫瑰花倾注了感情与呵护,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建立了信任与被信任的亲密关系,这就是驯养。

  哪些句子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汇报。

  2.批注法。

  很多同学把自己的感受都记录在了书中,这就是批注法。 在读的过程中把不明白的,不会读的,或者一点想法都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也可展示。 我们也可以做读书笔记。图片展示。

  3.阅读记录卡。

  阅读记录卡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4.思维导图。 小组展示。

  一节课不足以读懂一本书,一本书也不能阐释人生的全部奥秘。那些最深的感受,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去经历,然后会在某一天,突然领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爱读书,善思考的人,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最后把这首诗送给大家。《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王子》,配乐朗诵。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8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学*而言的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学生学*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借助于这个“风”和“帆”。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和谐发展——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课程与课外阅读思想的意义所在。

  2、设计理念:

  课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事的主体活动,它以学生主体的和谐发展为旨归,其理论意义在于明确课外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从而让课外阅读有效而充满活力。学校应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3、教材分析:

  《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的讴歌。

  4、学情分析:

  这次我把五年级学生共读书定为《小王子》,因为这本书所蕴含的太过于丰富深刻的意蕴,要有一颗童心理解书中内容。应该把经典书反复读,师生同读,共同理解,才会使学生有深度思考。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的活动中认识到有益的课外书籍对一个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2、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书中的小王子,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在阅读方法方面指导学生运用一些读书方法,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内容,在今后阅读书时能读思相结合。

  3、使学生明白对于所爱的东西,必须付出耐性。生活中有些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肉眼所看不到的,而要用我们的心去体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理解《小王子》整本书的难理解章节,聚焦“驯养”解读文本。

  2、指导学生运用一些读书方法。

  3、使学生体悟到:“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事肉眼看不到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小王子》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想不想看啊?这是小王子的电影版预告片,是不是很精彩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王子》,一起走进唯美的童话世界。

  二、阅读封面,走*作品。

  小王子有很多的版本,我手上的这一本是比较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的全解版。封面中的这个黄色头发的小男孩就是小王子,而身穿迷彩服的就是飞行员,他们正身处撒哈拉大沙漠。

  课件展示:她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她被译成100多种语言;电影、唱片,纸币上都可以看到本书的影子;她是一本献给孩子们及做过孩子的大人们的名著。

  这么精彩的书,是谁写的呢?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师:拿来一本书或者一部作品,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作者: 圣埃克苏佩里生于法国,他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飞行员。他曾经说过为飞机而生,为飞机而死。在1944年7月31日晚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失踪。法国把他看作是作家、民族英雄。他的作品每句话都清澈透明,但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三、初步阅读,走*人物。

  师:这本书我们已经读了半个多月了,小王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随机让学生说一说。 四、交流方法,悟情悟理

  师评价:你看,老师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同学们刚才说的句子概括总结出来,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概括法。

  你有哪些读书方法?随机问学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几种阅读方法。

  1.精读法。

  课件出示:精读法是我们*时学*或者读文章中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拿来一篇文章,要想深入了解作品,就必须逐字逐句的分析,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揣摩。 课件出示段落:

  让我们翻到72页。《请你驯养我吧》

  “驯养”一个词,在《小王子》这本书中多次出现。 “驯养”的本意是什么?老师查了一下字典:本意是人对动物驯服的过程。在书中指的是什么呢?书中有这样一段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我们来读一读。 分角色。

  听了他们的朗读,驯养是什么?建立感情联系。什么样的感情联系就称之为驯养呢? 课件出示:

  我们抓住了重点语句,有所体会,原来,驯养就是彼此倾注感情、互相依恋。于是,小王子想起了自己驯养的一朵玫瑰,请同学读。

  课件出示:

  师:小王子为玫瑰花倾注了感情与呵护,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建立了信任与被信任的亲密关系,这就是驯养。

  哪些句子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汇报。

  2.批注法。

  很多同学把自己的感受都记录在了书中,这就是批注法。 在读的过程中把不明白的,不会读的,或者一点想法都记录下来。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也可展示。 我们也可以做读书笔记。图片展示。

  3.阅读记录卡。

  阅读记录卡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4.思维导图。 小组展示。

  一节课不足以读懂一本书,一本书也不能阐释人生的全部奥秘。那些最深的感受,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去经历,然后会在某一天,突然领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爱读书,善思考的人,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最后把这首诗送给大家。《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王子》,配乐朗诵。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秋秋找妈妈》的故事中练*说话,并积累三个词语:孤单,伤心,幸福。学生能对图画书有强烈的兴趣,

  2、认识并了解绘本,初步感受庆子凯萨兹夸张、细致的绘画风格,以及充满着温馨与神秘感的创作风格。

  3、认识几种动物,并知道它们生活的地方。在阅读中感受人间真情,学会感恩。

  二、读前准备:

  《秋秋找妈妈》书籍、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上的是什么课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阅读课。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妈妈?

  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妈妈的原因。

  2、过渡:有妈妈真好呀!可是有一只小小鸟,他没有妈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叫《秋秋找妈妈》板书(学生书空课题,指名读,齐读书名)。这本书是日本的一位作家写的,她的名字叫庆子凯萨兹。

  二、读封面,激发神秘感

  1、师:看,这就是小秋秋,秋秋长得怎么样?谁来说说?(学生说说:胖嘟嘟的脸蛋,黄色的毛,长着一对翅膀,有条纹的脚……)

  2、师: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猜一猜,秋秋正在干什么?他依偎在谁的身边?他为什么会睡得这么香甜呢?听完了故事你也许会明白的?

  三、读故事,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第一部分:没有妈妈

  1、师:秋秋是一只没有妈妈的小小鸟,没有妈妈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学生说说,板书:孤单)

  2、现在,谁能读好这句话“秋秋是一只小小鸟,过着孤单的生活。”

  3、看图提问:看看秋秋的表情,看看他的眼睛,你们知道这时秋秋正在想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是呀,他好想有一个妈妈,可是谁能做他的妈妈呢?秋秋决定自己去找妈妈。

  第二部分:寻找妈妈

  1、师:瞧,秋秋首先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呢?

  ①师:秋秋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他是怎样跟长颈鹿太太打招呼的呢?

  师:让我们学着秋秋的样子来跟长颈鹿太太大声打招呼吧!(生读:秋秋第一个遇到的是长颈鹿太太,“噢,长劲鹿太太!”他大声说:“你身上的黄颜色跟我一样!你是我的妈妈吗?”)

  ②长颈鹿太太是秋秋的妈妈吗?为什么?(生说一说:因为长颈鹿的太太没有一对翅膀)

  师:小朋友真聪明,长劲鹿太太叹了一口气,说“真对不起,可是我不像你那样长着一对翅膀呀。”

  ③分男女生演读对话。

  2、师:秋秋找到妈妈了吗?可是秋秋并不灰心,他继续往前走,接下来,秋秋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

  (学生自由说说)

  ①秋秋为了找到妈妈不远千里,来到了寒冷的南极,仔细观察一下画面,秋秋和企鹅太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噢,企鹅太太。”秋秋大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秋究竟是怎么说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

  ③现在,我就是企鹅太太,谁愿意当秋秋来对我说一说。(师生对话)

  3、教师追问:秋秋还是没有找到妈妈,但秋秋没有气馁,他继续去寻找。秋秋走啊走啊,来到了哪儿?遇到了谁?(学生回答)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秋秋与海象太太有什么地方长得相似呢?(胖嘟嘟的脸蛋)

  ①“噢,________”,他大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们都来表演秋秋,我来当海象太太,一起来演一演这幅画面。师生共演:“我可不像你那样长着有条纹的脚,别烦我啦!”看来,为了找到妈妈,秋秋还受了不少委屈呢!

  4、秋秋找到妈妈了吗?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秋秋还会到哪里里去找妈妈?他还会遇到谁呢?学生想象说话。(可以说画面上有的,也可以说画面上没有的内容)

  (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无论秋秋走到哪里,他总是找不到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妈妈。这时秋秋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一说)(板书:伤心)

  过渡:秋秋伤心了,秋秋失望了,她低着头,一声不吭,独自一个人走啊走啊,走到了一片苹果林里,当秋秋看到正在摘苹果的熊太太的时候,还会热情地、信心满满地去认妈妈吗?

  ①失望的秋秋知道,她一定不会是自己的妈妈,因为�D�D熊太太跟秋秋长得一点儿不像。

  ②找了这么多地方,秋秋累极了,问了这么多的太太,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妈妈,秋秋伤心极了,他开始哭起来,“妈妈,妈妈!我要一个妈妈!”

  ③熊太太听到哭声,是怎么做的?仔细观察画面练*说话。(顾不上苹果,赶忙跑过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接着讲故事:秋秋说:我想让我的妈妈抱抱我。熊太太听了,她一把把秋秋紧紧地抱在怀里,“就像这样吗?”……有妈妈的感觉真好呀!于是他们在一起又唱又跳。休息的时候,熊太太转过身看看秋秋,她说“秋秋,也许我可以做你的妈妈喔。”

  “你?”秋秋叫起来。

  “可是你的毛不是黄色的。你也没有长着像我这样的翅膀,胖嘟嘟的脸蛋和有条纹的脚!”

  “我的天啊!”熊太太说:“那会让我看上去很好笑喔!”

  秋秋也觉得那个样子很好笑。

  “好吧”熊太太说:“我的那些孩子在家等着我呢。我们一起去吃苹果派,好吗,秋秋?”

  秋秋觉得苹果派听上去好馋人啊,于是他们就出发了。

  他们刚走到门口,熊太太的孩子们都跑出来迎接她了。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跑出来迎接秋秋呢?(学生做猜想)

  师:这是荷马、这是小鳄和胖胖,我也是他们的妈妈呢!熊太太向秋秋解释着。

  师:当秋秋看到熊太太的这些孩子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他们跟熊太太长得像吗?那怎么会是熊太太的孩子呢?)

  师:原来他们也和秋秋一样,是个孤儿,是好心的熊太太收留了他们。

  苹果派甜甜的香味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洋溢在熊太太的家里。享受完美味的点心,熊太太给她所有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暖暖的、紧紧的拥抱。这群小家伙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已经陶醉了。小朋友,你们觉得现在的小球球还孤单吗?还伤心吗?她现在觉得怎么样呢?回到第一张图片:原来啊,秋秋是依偎在熊太太的身上了,找到了妈妈就找到了爱,依偎在这厚厚的,暖暖的背上,秋秋怎么会睡得不香甜呢!说不定还在做着美梦呢。(学生说,师板书:幸福)

  小朋友,故事讲到这,你们想对熊太太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说)

  升华主题:虽然熊太太的外表长得不和秋秋一样,但是她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她对待那些孤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他们虽然不是你们的妈妈,但是他们也像妈妈一样爱着你,关心着你。你能谈谈吗?(学生说说身边的人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配乐朗读《我有三个妈妈》

  四、回到封面,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图画故事书吗?黄老师也非常喜欢,其实,还有许多像《秋秋找妈妈》这样有趣、生动的图画故事书,比如《爱心树》、《最强大的勇士》、《猪先生去野餐》、《狼大叔的红焖鸡》等,小朋友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着你们去买,相信,你一定会从故事中懂得更多的道理,然后做一个最最优秀的孩子。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10

  一、指导目的:

  1、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惯,以帮助其进一步了解掌握课本知识。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课外阅读《名人故事》

  2、课外阅读反馈卡。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引入:

  1、交流*时喜欢看哪些书?

  2、说说看书的好处。

  3、小结: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没有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由此可以知道书籍对人类的非常重要。

  4、*时课堂上老师都教了你哪些读书方法?

  (精读、速读、记读、诵读)

  指名说出各个方法的用法。

  5、回顾:教师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

  6、大家还想不想继续读《名人故事》中的好故事?

  布置要求,读《木匠祖师鲁班》

  (选择自己常用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弄明白。阅读完后要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二.生读,教师巡视。

  三.生汇报读书所得。

  1.提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阅读这篇短文的?

  2)在鲁班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3)你觉得鲁班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出示学生找到的精彩句子,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2.讨论后完成表格。(学生展示)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时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了,本节课老师最主要指导同学们怎样阅读名人故事,《名人故事》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等着大家呢!希望同学们以后用心去读读,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3)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1

  一、导入

  苏州的西园是一个佛教名寺,最出名的要算那五百罗汉了。在众多的罗汉中,有几位是不容易让人忘怀的。如弥勒佛、济公活佛,还有观音菩萨。即使我不加任何描述,大家还是能够想像得出这三尊菩萨是怎样一副容颜。想到弥勒佛那世间无二的大肚,那望之可亲的笑容,很容易联想起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许多人,包括从未游过西园的人,甚至只要一见到“弥勒佛”这三个字,便能发出会心的微笑。其中奥秘何在?至于济公,我们只要闭上眼睛,片刻间,身穿破衣,手摇破扇,踢趿着破鞋的疯和尚就会自由自在地跑到我们面前,冲着大家扮出一张令人啼笑皆非的鬼脸来。这又是因为什么?西园的观音菩萨也算是一绝了,在众佛中她是最高大的一尊,也是最奇特的一尊——她有一千只手,而且每只手掌上都有一只眼睛。但不管她如何奇形怪状,有一点在大家的眼中乃至于心中是不会变的,她的神情气质是永恒的悲悯世人的慈善。怎么会这样呢?

  这一切似乎很奇妙,其实不过是塑像大师以他高超的技艺创造出了人物的独特面貌,而这一富有个性的特征又在一个个传说故事中不断得到强化,于是他们的形象也便随之深入人心,于是他们的特点也便固定下来,于是从一颦一笑中我们也能区分出谁和谁来。其实塑像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同样也能做到。要让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我们笔下,关键在于要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述要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她)又是谁?

  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

  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一猜就中呢?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许多同学认为要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不——不——”的公式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的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这样看来,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体风貌,光写外貌是不行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现人物。

  仍以猪八戒为例。虽然孙大圣的勇猛和机智夺走了读者许多的视线,但这不妨碍我们喜爱猪八戒。当然,他并不美,与孙悟空的小巧机灵一比,他愈发显得笨拙;他的武艺不错,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绝不敢逞强(高老庄的一场厮杀除外);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说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实忠厚面前,他的懒惰与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但就是这么一个缺点多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间的烟火味,一种属于凡人的个性特征。他的这些特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作者就用多个事例来具体地描绘给我们看。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个猪八戒: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可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好农民吗?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大西瓜,然后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八戒,怎能逃脱“馋”和“懒”的评语!孙猴子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不也是依依不舍?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不也是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这样一个八戒,不也是有情有义?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他在三位菩萨变化而成的美女面前,丑态百出,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好色之徒?就是通过众多的事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事例有了,但如果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文章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拿一把放大镜,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人物便会因此而生动立体。还是谈一下我们熟悉的猪八戒。当调皮的孙悟空抖出他私设“小金库”的隐私时,他嘴里嘀嘀咕咕地发着无意义的牢骚,一边很不情愿地从大耳朵中掏出几钱银子来,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的微笑。

  好了,该到小结的时候了。写好一个人物其实不难,关键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物的个性也不难,综上可概括出“三诀”:

  1、形神并举;

  2、多管齐下;

  3、微处动情。

  三、点拔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汽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生:老师,这篇文章读上去好像**淡淡的,没有什么特色。

  师:的确,它的文字相当朴实,但朴实之中却蕴含了真情。

  生:正像题目所说的,是写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可是文中写了太多的事例,它们之间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联系,是不是显得太散?

  师:作者是写了多个事例,“偷糖”、“受伤”、“生日”、“拍照”、“学车”、“家信”、“电话”、“结婚”等。应该说这都是一系列的生活琐事,作者没有采用一般人对父爱的正面歌颂的写法,而是在琐事中用看似有些抱怨的笔调来写父亲的爱。写的这些事,多是多,但却未必散,仔细读一下,文章自有它的纲目在。

  生:作者一开始就说“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结尾又说“爹完全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是统率全文所有事例的,这和《琐忆》有相通之处的。

  师:很好,看出些门道来了。多管齐下,并不是非要表现人物的不同侧面,也可以是就一项特征进行不断的强化。本文作者想再三强调的是什么呢?是父亲深沉的,不显山露水的爱。文章最后一句很重要,“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生:哦,这句话才是全文的总纲。我明白了。但是有一点我很疑惑,老师说过细微之处最能展现人物的风貌,也最能打动读者的心,可文中似乎没有详细的细节描写呀?

  师:首先要帮你纠正一个观念,细节不一定都要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动情的瞬间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解释,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达到作者的目的就行了。我们可以看一下“电话”这件小事,“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这既是一个事例,也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父亲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他想表达对儿子的关心与爱,却不*惯直白的表达,正好反映出父亲之爱是含蓄而又深沉的。

  生:我明白了。父亲写信给儿子,表面上是在说他的草坪,其实是在想念儿子,留恋那些儿子在家踢足球、在自己身边的日子。

  师:你能触类旁通,不错。作者用简炼的语言写出了生活中看似*凡却感人至深的细节。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但你注意到了本文的另一个特点了吗?

  生:是不是作者在写父爱的同时,也写了母爱,把两者进行了对比?

  师:正是。作者述事,看似处处在与母爱进行正反对比,实际上是在说明父爱往往是另一种表达形式——寓爱抚于严格,是对母爱的补充。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建议,在文章加上一些人物肖像描写会不会更好些?

  师:我说过,形神并举,更能体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但并不是每篇文章都有进行肖像描写的必要。本文的写作主题是“父爱”而不是单纯的“我的父亲”,人有千面,但爱是共同的,这种爱的方式是有普遍意义的。结尾一句,作者以猜测的口吻写父爱,正好揭示了一般人对严父之爱暂时不易觉察到的共同规律。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相对于主题而言,父亲的外貌是可有可无的,而对于这类内容应该是能省就省。

  生:老师我明白了,要真正写出人物个性应该灵活运用你所说的方法。

  四、反馈

  写身边一个真实的人物,要写出他(她)的个性,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例文(仿宋体排印部分):

  阿荣

  开学过来,听同学说阿荣调走了。我呆了呆,心里有股莫名的惆怅。

  阿荣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次看电视散文,听到电视里的人深情的说着“阿隆走了,留下了他的芦笙。”“隆”和“荣”音很*,于是我们便叫他阿荣。

  阿荣不潇洒,与时髦的“酷”更是沾不上边,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又有什么?我是聪明绝顶的。”我们看他毛发萧条的脑门,纷纷表示赞同,有些同学还不忘强调一下,“对!聪明绝顶!”对这颇有些不恭的调侃,阿荣只憨憨一笑。

  听阿荣的课是最舒服也是我们最投入的时候。他的课文只讲那么十分钟,剩下的时间,便和我们海阔天空的侃。期中考试我们的语文成绩在年级里是垫底的,为此,我们的班主任颇有微词。可阿荣并不在乎,用他的话来说,“别急,别急,语文急不来,看以后!”于是,课堂上依旧谈他的“山海经”,从孔子的苦恼到*的口才,从《诗经》到流行歌词,我们乐此不疲的听他扯上一番,便心满意足的下课了。

  阿荣的文采很好,时常发表文章,有时还拿上几篇到班级里来“献一下宝”。这时我们总免不了要问他拿了多少稿费,他也免不了要说出一个让我们心动的数字,我们当然也免不了要他请我们“搓”一顿。可每到这时,他总是一笑了之,于是我们就开始骂他,“小气,抠门,怪不得头发这么少,原来每天都想着怎么攒钱,头发就这么被愁掉了”。逼得急了,阿荣也只是摸摸光亮的脑门,憨憨地陪着笑,“别急,别急,等以后,下次,下次一定请”!

  阿荣好像从未大声疾呼“要重视语文,要多读书”之类的话,可每逢有什么演讲赛、征文赛、辩论赛什么的,我们总能拿出一个令许多老师大跌眼镜的好成绩。可阿荣从未表示过惊奇,常常是*淡地说,“我们又有一位同学的文章上报了。”但就是这个“又”字,令我们全都明白了,阿荣正得意着呢。

  阿荣很少谈自己的家事,可有一次不知怎的触动了他的思家之情,竟然激动的连课文都不讲了,便开始谈他老婆的创业史。一开始讲的并不是很精彩,大家听的也不是很认真,可当他讲到他老婆现在开了家饭店,而且是颇有声名时,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个个眼中放出奇异的光,仿佛是饿了三天的老鼠看见了一块面包,短暂的可怕的停顿之后,教室里立刻闹成一团,拍桌声、砸书声、叫喊声,声声入耳;桌子在颤抖、窗户在颤抖、教室在颤抖、阿荣也在颤抖,“去搓一顿!”这是人耳唯一能分辨的内容。

  现在想来,那次我们正处于期中考试过后的低潮期。阿荣成功地转移了大家的不快,他那个从下岗女工到女老板的妻子也帮了大家不少。最起码,我是在一塌胡涂的成绩中爬起来了。回头想想,只会憨憨笑的阿荣好像挺有心计。

  细细数一下,阿荣已不止欠了我们一顿饭了。于是我们常念着他,时常来一句“阿荣走了,留下了他的学生”。当然,那时我们并不知道阿荣真的会走。可见我们是多么的爱阿荣。当然,还有那几顿饭。

  想到这儿,我的口水就会不自觉的流下来,并幻想着在酒桌上将阿荣灌个大醉,最好是在送他回去的路上,能得意的听到他说“我没醉,下回还是我请”。

  可这得意的一刻至今没有实现。现在阿荣真的调走了,心里的失落当然不止那几顿饭,最重要的是,少了一位能令我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老师。

  明天就要开学了,不知新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更不知他家是否也开饭店。总之,阿荣永远不会被取代。

  阿荣,一路走好!

  五、提高

  应该说《阿荣》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特别是作者的语言,*实简炼,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阿荣是一个*凡的人,而不是一个大家想象中的,概念中的老师。这样的一位老师不但能获得他的学生的爱戴,也让大家充满了向往。因为他可以和大家做朋友,不会为了保持所谓的“师道尊严”而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老师与学生和谐相处,没有“代沟”,写出了老师“阿荣”的人情味,应该说这是本文最成功之处。

  可是仔细读下来,这篇文章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请同学们为作者指点一二。

  生一:阿荣应该是怎样一副模样?我想象不出,只知道,他大概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文中第四段提到过一次,他的头发很少,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我想如果能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形神并举,阿荣的形象会更生动。我建议,作者可以在开头加上几笔人物肖像,不要全,只要写出他的特点就行了,最好是能和同学们的“骂”相呼应。

  生二:应该说在现实生活中,阿荣这样的老师肯定会引起争议。班主任会对阿荣上的课“颇有微词”,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仔细想想,阿荣除了会“侃”,还教给了学生什么呢?虽然文章最后提到,阿荣是一位“能令我们学会做人的老师。”可这一句话显得太单薄,也显得很突然。我想毛病可能就出在没有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所以我建议,作者可以增加一个事例来反映阿荣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

  生三:在文中,阿荣一直没有开口说过话,是不是也可以让他说上几句,从语言上表现出他的个性特征来呢?当然,不管如何改,希望不要丧失*实的语言风格。

  根据同学意见和建议,作者对《阿荣》一文作了修改,主要是增补,修改稿见上,括号里的内容为修改部分。

  六、激活

  要求学生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骆驼祥子》、《呐喊》、《子夜》、《家》、《雷雨》、《围城》、《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姆雷特》、《唐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等中外名著中找出一两段写出了人物个性的文字来介绍给同学,让他们猜猜他(她)是谁。最好能加以表演,可用综艺游戏的形式来开展。

  七、创新

  鲁迅先生说,他(创造典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请在下列方案中任选一个,来试一试:

  1、杂取中外名著中几个人物的种种,合成一个“新人”;

  2、杂取生活中所见人物的种种,合成一个“典型”。

  篇幅不限,主题自定,运用小说笔法。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作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2)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写入的*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的良好*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确定*作素材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

  这个人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

  2、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作题目。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作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作,想一想:哪些*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导学生从*作“病例”中领悟写法。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作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作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作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或同桌)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25分钟内完成*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作: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作的“百花奖”呢!

  (2)学生自改*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5)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评议,再进行全班评议。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你的*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优秀*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作收获,分享*作成功的乐趣。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2、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3、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

  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心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一)说收集到的动词

  1、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表示动作的一个字词语和四字词语,你们都按要求去做了吗?

  2、用一个数字说出你收集到的动词有多少?(请四、五个同学说)

  3、还有很多同学在举手,我们一起说出收集了多少动词。

  大屏:我收集了多少个动词。

  4、很想听听你们收集到了哪些动词。现在开火车交流。

  (二)猜一猜

  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勤动手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首先是。

  1、看动作猜一个字的动词(六个)

  推 举 压 喝 跳 拍

  (难度增加罗。)

  2、看表演说一个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举十个)

  东张西望 挤眉弄眼 又蹦又跳

  东倒西歪 拳打脚踢 大摇大摆

  小结: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用动词把他描述出来。在作文中,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捕捉人物的动作,这样就可以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了。

  二、品析词句,体会用词准确

  1、请闭上眼睛,我们先来听一听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描写动作的经典片段。

  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1)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到?(因为文中有了动作描写。)

  (2)说出文中所用动词。

  (3)我们看到小女孩捕捉蝴蝶的动作,是因为作者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4)调换动作顺序,行不行?(描写人物地动作,要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5)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6)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2、这段精彩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

  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3、小结: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这就叫做动作描写。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注意顺序,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就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四、片段*作练*(用上收集的动词。)

  1、现在,该轮到同学们小试身手啰。

  请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语。时间2分钟。

  天啊!要迟到了。我( )开被子,从床上 ( )下来, ( )地 ( )过校服,( )上鞋子,几步 ( ) 进卫生间,( )地 ( )出牙刷,( )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 )了几下,然后,( )下毛巾, 在脸上( )了两把,飞快的 ( )出屋子。

  2、大展身手

  片段演练:主题1、斯文女士的吃相

  主题2、粗鲁男士的吃相

  主题3、胆小的他放烟花

  要求:

  1、运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选择本小组对应的主题进行刻画,字数50字——100字。时间5分钟。

  2、小组成员交互作品修改,选取优秀*作在班级上展示。时间3分钟。

  (五)读一读(注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听。)

  五、总结:

  细致观察人物动作,准确地用上动词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象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1、交流收获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2、 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人物动作描写

  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4)

——心理课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心理课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人际交往中哪些人会受喜欢,这些人有哪些特点;

  2、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交往,并找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3、通过人缘的活动课,使学生们了解怎样的行为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许;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交往方式教学方法:(活动课)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式教学

  教学设计:

  1、初中新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学*环境的突变,他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剧大改变;他们对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产生了人际交往困惑,这对他们的后续交往及学*生活带来隐患。如何帮助学生共同找到有效的、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故设计了本课教学。

  2、通过人际关系相谈室,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内省自己在人际交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澄清、渗透并建立起科学的人际交往技巧。

  3、活动设计中注重浅移默化地"畅所欲言"的情景,用学生的语言、了解学生的心里、引起学生的共鸣,最终达到"情不自禁"

  4、本课试图运用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引导来访者自己(学生)实现"澄清现状--分析成因--鼓励合理选择--实现自助"来完**际交往困惑的辅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热身活动

  现在请大家关闭你的视觉器官,开启你的智慧大门,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做一个美丽的梦。请在梦里看看今天我们这堂课老师会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什么话题?会如何结束我们这堂课的聊天?

  好,现在听老师的指导语:现在请你坐好,闭上眼睛,尽量放松自己。我们先调整一下呼吸,深呼吸、放松(2分钟)

  2、学生讨论本课话题:讨论话题

  现在大家来谈谈你在梦里看到或想到的我们这堂课要讨论什么话题?我们会怎能样结束今天的聊天?(3分钟)

  同学们都带着好奇和兴趣来学*今天的内容。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际关系篇、劳逸结合篇、高效学*篇(告诉学生们我们以后的学*中将陆续进行系列讲座)并引出话题:“人缘”何处来

  4、人际关系测试:(测试题)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在白纸上:

  (1)你觉得自己的人缘:

  a、很好

  b、大部分时候不错

  c、一般

  d、不好

  (2)和朋友发生不愉快时你会:

  a、试着了解朋友的想法,并婉言表达己见

  b、不理他,和他疏远

  c、委曲求全,忍气吞声

  d、报复他

  (3)你觉得嘲笑同学,向同学搞恶作剧是:

  a、幼稚且不好的举动

  b、不好却有趣的活动

  c、表示亲昵,没什么不好的举动

  (4)你觉得自己被同学嘲笑,或被同学搞恶作剧是:

  a、幼稚且不好的举动

  b、不好却有趣的活动

  c、表示亲昵,没什么不好的举动

  (5)当某位同学莫明其妙被大家孤立时,你会:

  a、主动关怀他

  b、同情他,但决不主动关怀他

  c、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d、和大家一起孤立

  (6)如果同学给你取绰号,你愿意接受吗?:

  a、一概接受

  b、大致接受,如果太难听则不接受

  c、喜欢的才接受

  d、决不愿意接受

  (7)你觉得哪种人最有人缘(最多可选三项)

  幽默风趣、活泼外向、酷、多才多艺、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有气质、随和、健康、稳重、有才华、大方、有爱心、体贴、整洁、端庄、真诚、乐观、公正、温柔、勇敢、漂亮、帅气、其他

  (8)你觉得哪种人最令人讨厌(最多可选三项)

  粗鲁、不友善、外貌较且、懒惰、邋遢、有恶*、爱说脏话、虚伪、自负、笑里藏刀、阴险毒辣、自私、爱撒谎、其他

  5、喜欢—不喜欢

  (1).小组讨论。分小组活动,每组六人。讨论受人喜欢、人缘好的人有哪些品质;。不讨论受人喜欢、人缘不好的人又有哪些品质;并讨论怎样才能受人喜欢。

  (2).每组分别总结人缘好的、受人喜欢的人所具有的品质,以及不讨人喜欢和人源差的人的品质。

  (3).每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讲一讲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6、怎样成为别人喜欢的人:

  (1)、爱别人,被人爱。

  想要成为别人喜欢的人,就要先主动去接纳和欣赏别人,喜欢别人。

  (2)、展示你的亮点。

  要想受人喜欢,就要有受人喜欢的理由。因此,把你的优点,把你的可爱,把你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给大家。

  (3)、驱除“瑕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你不能因此就不在意自己身上的那些小“瑕疵”,而应该努力克服它们,让它们也因为你的努力而成为亮点。

  7、人际关系的原则

  心理学家总结出了帮助人们赢得别人的喜欢、保持真挚的情谊、避免人际关系不幸的心理学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成功地建立并维持自己期望的人际关系。

  (1)、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

  人们在交往中往往很注重别人对自己好不好,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其实,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障碍,需要克服。

  (2)、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更多的时候不仅需要性格相似,而且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即在交往时必须注意相互帮助。

  (3)、人际交往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的接纳与拒绝是相互的。人们只接纳那些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而对否定自己的人倾向与排斥。

  8.进入人际关系相谈室:怎样才能有好人缘?

  9.学生讨论:实现自助

  10.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技巧:(学生总结出,老师归纳)

  (一)面带微笑

  (二)凝神倾听

  (三)称赞优点

  11.关闭相谈室,结束聊天,同学们下课。

  课后反思和总结:

  "人际交往"是初一学生的一大心理问题。他们进入中学后出于生理期的提前,而心理期推迟,在新的学*和生活环境中他们原有的人际交往圈子被打破,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他们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困惑,因此,初一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中了解自我、感悟自我,是很重要的。

  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结合学生实际,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作批评,使学生在课堂畅所欲言,大胆评价。

  心理健康是一种社会问题,它可以人作为一个示范课。课堂中力求与新课改的思路相结合、力求达到"激情、求变、创新、提高"。

  心理课教学设计 2

  一、宣传季主题

  阳光护航珍爱生命,心理育人激扬青春

  二、活动时间和宗旨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宗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树立求助和助人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塑造积极*和的健康心态,学会合理规划生活、学*和职业。

  三、活动内容架构

  (一)学校心理健康宣传季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1),由学生处、校团委和基础课部组织开展,二级学院配合落实“八个一活动”:参与一次启动仪式、了解一份倡议书,诵读一次誓词,参加一次知识竞赛,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推荐一个心理剧,举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联系专兼职教师),开展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多途径的澄清学生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与调节,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二)宣传季本着“发挥学院主体地位,彰显学院工作特色”的原则,开展“一院一品”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二级学院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精心策划和开展至少1项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活动可以选用主题辩论、征文比赛、影视赏析、趣味运动、游戏拓展、展板宣传、心理手抄报、心理漫画、心灵诗篇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四、表彰奖励

  20xx年6月,学校根据活动开展的形式、内容、效果、创新性进行评比,评选出宣传季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心理剧和知识竞赛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奖励。

  五、活动要求

  (一)辅导站要高度重视,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在各班落实“八个一”教育活动,达到心理健康常识宣传,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

  (二)辅导站按照学校活动和学院特色项目设计,指导心里委员履行职责,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组织发动同学积极参与。

  (三)辅导站要通过学校网站和其他媒体*台,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和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四)辅导站要认真梳理总结,积累活动项目开展的图片视频、网络微文、师生反应、效果评估、新闻报道等资料和经验,不断提升活动水*和效果。

  心理课教学设计 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关爱心理健康氛围,使全体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增强耐挫能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师生和谐成长。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人人关注心理健康、助人自助携手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我校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校决定在20xx年4月24日—5月31日开展“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三、活动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4日—5月31日

  五、活动安排:

  (一)心灵相约——让暖阳拂照心灵,让生命充盈力量

  1、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启动暨**下讲话《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2、通过张贴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标语、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主题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3、“快乐心愿”。开展“爸妈/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活动,学生对父母亲说一段心理话或一段感恩的话。要求人人撰写,各班择优3篇5月5日前将电子稿打包上传政教处。

  (二)心路启航——心灵与和谐共舞,青春与梦想齐飞

  1、活动主题:心灵与和谐共舞青春与梦想齐飞

  2、活动时间:五月份完成,时间自定

  3、活动形式:立足校园生活,活动形式不限(如心理座谈会、心理专题讨论、知识竞赛、心理游戏等)。

  4、活动内容:

  1)刻不容缓的心灵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

  2)消除烦恼,让生命放出光彩——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3)学会感恩,推开窗就是满屋阳光——探索人生的意义

  4)成功的起点——面对现实,学会适应,接受挑战

  5、活动要求:各班认真填写《xx中学主题方案设计表》,此表于6月1日前连同活动照片及相关资料,电子稿打包上传政教处。

  (三)心随影动——以不同视角感悟本我,于流光声色感受快乐

  1、活动目的:通过观看欣赏《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让学生看到在困难挫折面前怎样去更好的面对,使学生更加懂得,信念是如何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让学生明白在压抑的情绪下如何去释放压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2、活动时间:5月5日下午班会课

  3、活动地点:教室

  4、活动对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5、活动要求:在晴山德育群文件提前下载影片,选择其中一部观看,看完电影后写好影评或观后感,各班择优三篇电子稿上传政教处。

  (四)心理团辅——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心态主导一切

  1、团队凝聚力心理团体训练

  活动主题: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时间:5月8日-5月12日(初定)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目的:为了增强部门成员之间的团队凝聚力,以一种体验式的学*方式让同学们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让大家成长。

  活动对象:初一学生

  活动负责:沈婷华老师

  2、人际交往心理团体训练

  活动主题:“缘来有你”

  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19日(初定)

  活动地点:报告厅

  活动目的: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处理人际交往过程的能力。

  活动对象:初二学生

  活动负责:徐丽老师

  3、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心花怒放——放飞心情记录美好,传播笑脸传递快乐

  1、活动名称:学生阳光笑脸征集活动

  2、活动主题:阳光你我,微笑瞬间

  3、活动目的:展现当代中学生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讲述笑容背后的真实故事。不断提升中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传播笑脸,让快乐传递。

  4、活动范围:全体同学

  5、作品提交:5月25日前

  6、作品要求:

  1)鼓励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发现并记录身边学生最灿烂的笑容,讲述笑容背后的真实故事,每个笑容需附100以内的文字介绍。故事简介字体为仿宋小四。

  2)照片须为清晰的正面像,要突出面部表情,照片中的笑脸要包括全部的头、颈部及肩部偏上部分。

  3)拍摄照片要色彩明亮,拒绝艺术照、抄袭和PS,以JPG格式提交。

  4)各班请于5月25日前上交作品至少3张,政教处将对上报图片进行筛选,筛选出二十名“校园灿烂笑容”学生阳光笑脸,通过展览进行展示。

  7、奖项设置:评选推荐“校园灿烂笑容”20个

  (六)青春仪式——感恩责任助成长,激扬青春展风采

  具体方案另定

  六、活动要求

  1、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除做好*时学科渗透、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外,重点结合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活动。

  2、各班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尽量达到“针对性、目的性、广泛性”的要求。

  3、活动结束后,要做好各类讲稿、主题班会设计等材料、照片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心理课教学设计 4

  一、活动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

  5月4日、5月5日

  三、活动地点:

  X教室

  四、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做情绪的主人

  小学生年龄小适应能力差,他们的情绪是多变的,学*成绩不好,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或在学校中受到戏弄、讽刺、不*等的待遇都会产生各种情绪。他们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的: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二)送上一缕阳光――学会宽容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家里不知宽容父母,在学校不会宽容老师、同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思考心胸狭窄给自己带来的不良情绪,理解宽容的实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2、通过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和谐相处。

  (三)生活对我说――做一个自信的小学生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时会遇到很多困惑,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导致失望、消极、自卑,心理负担很重。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在“我自信,我能行”的心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信在自己的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2、使学生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树立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

  心理课教学设计 5

  一、活动主题

  助人自助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

  5月9-31日

  三、组织领导

  顾问:左泽文

  组长:汪石果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1、时间地点:5月9日中午校本部一教楼前坪

  2、承办单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活动内容:宣读活动方案、学生倡议书、领导讲话。

  (二)主题宣传

  1、活动时间:5月10日下午

  2、活动地点:校本部樟树林河西校区教学楼前

  3、承办单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4、活动内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现场宣传和咨询服务。

  (三)专题培训

  1、时间地点:5月16-19日晚团体辅导室、机房

  2、承办单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活动内容:全校心理干部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专题讲座

  1、时间地点:时间待定校本部、河西校区

  2、主讲人:湘潭市社科联常务副**刘晓霞、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扬传

  3、活动主题:心理素质与成长、快乐学*与生活。

  (五)心灵电影

  1、时间地点:5月13、20、27日晚校本部、河西校区

  2、承办单位:校心理委员联合会、校心理健康协会

  3、活动内容:组织心灵电影赏析和有奖知识问答。

  (六)心理自助

  1、时间地点:活动期间每周二校本部樟树林

  2、承办单位:校心理委员联合会

  3、活动主题:5月10日我知我心;5月17日排除烦恼我有方、破镜重圆;5月24日心理糖果party、缘来于此;5月31日美丽心情。

  (七)微笑心灵

  1、活动时间:5月9-31日

  2、承办单位:校心理健康协会

  3、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申报作品,要求拍摄微笑照片配简短美文,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等。

  (八)触动心弦

  1、活动时间:5月9-31日

  2、承办单位:校心理委员联合会、校心理健康协会

  3、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申报作品,要求5分钟左右心灵美文的音频,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等。

  (九)团体辅导

  1、时间地点:5月20-27日各班级自定

  2、承办单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3、活动内容:组织心理委员集训,分班开展团体辅导。

  五、有关要求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营造氛围,积极配合学校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同时,要根据本单位学生特点,精心组织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于5月31日前报送总结材料。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5)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实用5篇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

  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分析、片段练*、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描写练*。要示:用词准确,100字左右。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2

  基本要求

  1、文章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话题展开

  2、对当前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介绍

  3、对环境污染的根源进行分析

  4、对家乡未来的环境变化进行一个大致的构想

  教师指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我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淡水,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还生活着我们人类共同的朋友——小鸟、老虎、熊猫……

  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大气和河流污染,文物古迹、基础生活设施遭到破坏,土地、森林、草原在战争中被摧毁,人们日常饮用的井水、河水受到了污染,变成血水、毒水。有些在长时间内无法排除,形成持久而可怕的环境隐患。

  *年来,全球气温变暖,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左右,由于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全球变暖对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影响十分明显,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将非常严重,特别是对与生态脆弱区。我们生存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

  二、情感激发

  1、提问: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内容之外,同学们还了解到什么关于环境受到破坏的事例吗?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伤害?

  如果你是科学家,或者保护环境的绿色使者,你将任何去做?(让学生各抒己见)

  2、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他们有创文章章的欲望,呼吁人们来保护自然环境。

  三、出示*作要求

  1、文章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话题展开

  2、对当前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介绍

  3、对环境污染的根源进行分析

  4、对家乡未来的环境变化进行一个大致的构想

  四、*作引路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环境污染吗?家乡小河里的水还清澈吗?家乡的天空有没有烟雾弥漫?仔细观察生活,找找家乡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想想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才能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你践踏过路边的花草吗?你把手中的垃圾及时地扔到垃圾箱里了吗?整理好以上内容写一篇环保文章。

  五、本单元文章参考题目:家乡环境的变化

  (一)、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

  (二)、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诗歌、童话、剧本、记叙文、书信、倡议书等文体,确定题目和文体。

  (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文本开始写字,教师进行指导。

  六、交流评价

  1、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一个意见。)

  2、佳作评赏: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教师讲评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许多好的文章,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文章《保护环境》,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行讲评。

  二、集体评改学*方法

  1、本次*作大多数同学都能根据要求去写自己观察到的、想象的和发现的生活中的环保现象,能把观察到的现象和事情交代清楚。

  2、然而同学们的*作水*参差不齐,优点:

  1、能按顺序写出自己对动植物或生活现象等体现环保的观察和发现。

  2、句子通顺,用词生动、形象。比如写能注意描写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3、条理清楚、感情真实。观察细致,受到启发。

  4、标点符号的运用更熟练掌握了。

  5、语言较流畅,恰当地应用好词好句。

  写的较好的有:

  不足:

  1、内容空洞,不具体,简单带过,不会运用生动、具体的词来描写,写得过简。

  2、分段不清。

  3、错别字较多。

  4、书写潦草。

  5、大多缺少生活经验,简单地泛泛而谈,没有深度。

  你知道文学大师是怎样成就他们的作品的吗?所谓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指学生读优秀文章,注意听:他们的优点是什么?

  讨论:文章好在哪儿?你学到什么?

  三、指导修改

  1、还是那句老话“文章不厌百回改”。通过刚才的读、听、评、改,你一定对这篇文章有了新的认识,有很多新的想法想在自己的文章里体现,现在拿起手里的笔,边读边修改自己的文章。

  2、学生自我修改。(教师巡视并适时评价)

  3、再读自己的*作:找不足,如何改进?

  4、同桌互看,提出修改意见。注意:描写是否具体,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字是否写的正确,标点用的是否恰当,段落是否明显等等。

  四、自我赏析佳作展示

  1、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开头,会让别人急切地读下去。

  2、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小结:在本节课里你是否收获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任何的果实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想好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要求主题要在故事的结尾明确地点出来,而且要和所写内容保持一致。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奔放地思考、想象、表达、写作,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由奔放地说,为写作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说的内容求异、求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显示:四个旋转的圆分别变成娃娃脸、桔子、球、泡泡,排列在画面上方,接着走出一个卡通女孩--圆圆作思考状。

  师:圆圆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的呢?小朋友愿意和圆圆一起想吗?让我们打开思维的门窗,放飞想象的翅膀,一同走进这圆的世界。

  揭题:圆

  2、激情:老师设置了四道关卡,大家要热情参与,积极创新,有丰富的奖品等着你噢。

  二、以图激情,启发想象

  (第一关:画)

  1、你由圆想到了什么?把它画下来好吗?可以独立画,也可以找伙伴合作画。

  2、学生作画。

  3、请画得多的同学说说画了什么?其他人补充。

  4、看圆圆画了些什么?课件显示:图片1

  三、以图促说,激励创新

  (第二关:说)

  1、恭喜小朋友通过了第一关,为你们插上一面小红旗。第二关上不上?

  2、你最喜欢哪一个,看着它你想到了什么?能说一段话吗?

  可以选自己画的,可以选圆圆画的,也可以选现在新想到的。

  课件显示:图片2

  3、先独立构思,后找伙伴说说。

  4、指名说。

  四、以说促写,自由创作

  (第三关:写)

  1、说得多好啊!太棒了!奖励小红旗。第三关更难了,还上不上?不畏艰难,好样的!

  2、要求:自己取个题目,15分钟内完成。

  3、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五、以精促改,培养*惯

  (第四关:改)

  1、想想第四关该是什么了?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了发出声念2遍,边念边改。

  2、找伙伴互改。语句通顺吗?想象合理吗?

  3、集体评改。

  一人读,其余学生听后评一评,评得好的发大奖。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大胆想象,连闯四关,画出了一张张充满生趣的画,写出了一篇篇富有新意的文章,圆圆还写了一首有关圆的儿童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传阅。

  附:《有趣的圆》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4

  【写字目标】

  1、反思自我、发现自我价值、正确认识自我。

  2、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展现自我风采。

  3、选择合适角度表现自我的鲜明个性,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我。

  【设计缘起】

  *段时间在给七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生活化文章指导”时,我想让一个文章观念融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文章的信念,这就是——文章就是思想,文章就是生活,文章就是你自己。文章就是思想的歌唱,文章就是生活的舞蹈,文章就是对自己灵魂的追问,文章要回归到学生真实生活的描述和真实自我的解剖完善上。为此,我让学生追问审视“我是谁”,抒写美现“这就是我”,让学生在不断认识、发现、创造自我中表现、完善,让写字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真实诗意的记录。

  【设计理念】

  1、认识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和途径。马克斯韦尔·莫尔滋说:“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你应当意识到对你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先哲在雅典阿波罗神庙门廊一块石板上刻下的箴言,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做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写字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字不仅需要认识世界,掌握社会生活的情绪,更需要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表现自己。”(蒋子龙语)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创造自己的过程,审视自我、创造自我是人类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

  2、真挚抒写自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新课标要求“写字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写字教学应贴*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自我,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学生最真实的领域,是学生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的话题。

  3、创新美现自我。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我话题能够很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思考自己,抓住自己特征的写字目标,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地能力。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介绍自己——追问自我

  老师简介自己、归纳介绍角度——学生介绍自己、板书追问视角(个人简况、家庭情况、外貌体型、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

  第二环节:探究欣赏——创新指导

  讨论探究——佳作片段欣赏小结——创新技法总结。

  第三环节:竞猜游戏——创新美现

  十分钟“这就是我”话题写字——竞猜——评出优胜者。

  【课前准备】

  1、卡片

  2、学生优秀*作片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老师简介自己导入

  从职业身份、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生活嗜好、教书心得等方面介绍自己。

  二、追问自我

  1、今天老师见到大家,为了结识各位,情不自禁地来了一次自我推销。中国是礼仪之帮,来而不往非礼也!刚才老师介绍了,我想认识结交我们班上的同学,哪位同学愿意跟老师交朋友,请你向老师介绍一下你,好吗?

  2、学生介绍自己。

  如学生没有反应,一可用语言激励: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哪天你出门在外遇到不方便,想找个人帮忙,经熟人介绍,你知道了一个老乡就在此地,给他打个电话,兴许能有帮助。可是他不认识你呀,还怕你把他骗了呢!你怎么介绍自己呢?

  如果还是启而不发,再激励:假如我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大家急需找工作维持生计,你们还金口难开吗?

  看来同学们也有羞涩的一面,好,激将不成,我就用点将法吧。

  学生总结介绍角度,追问还有哪些特点?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认识自己。

  介绍中追问时适当提示:你还有哪些长处,不足在哪里?你最想干什么,你会干什么,你能干什么?在同学眼中,在父母眼里,在朋友心间,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3、追问特点,总结角度。

  认识自我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和途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创造自己的过程,追问自我、审视自我、创造自我是人类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常做这样的自我追问和审视,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个性,准确的认识自己。

  追问自己要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追问地角度。

  追问角度参考:个人简况、家庭情况、外貌体型、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

  4、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现在就把你的介绍材料整理成文吧。

  参考材料:

  可以写个人简况:姓名、家庭住址、出生的时间、年龄、名字的由来、名字的涵义……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

  可以写我的性格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

  可以写我的内心世界: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

  可以写我的爱好特长: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文章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

  可以写我的成长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可以写我的日常生活: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交往生活。

  4、学生自由说:我是这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创新美现

  1、学生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教师总结:大凡写字,不外乎关涉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写我们自己,除了抓住特点、写得具体、写得真实外,还要写得美,写得新颖。把熟悉的内容写出新意,写得出人意料,写得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你的文章就会大大增色。创新并不难,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那天天都是创造之时,处处都是创造之地,人人都能成为创造之人。

  3、讨论探究:写字“这就是我”这个话题,你准备重点写你的哪些独特之处?要写得新颖,写得富有创意,你打算怎样写?

  4、佳作片段欣赏

  这就是我

  我是湖面上的一弯月,喜欢顽皮地跳跃在*静的湖面,荡起一圈圈水波,激起一层层波纹,掀起一朵朵浪花。

  我是一台神奇的联想电脑。我的想象力可丰富了!

  我是玉米(宇春的歌迷),我喜欢躺在那金灿烂的广阔无垠的玉米田细细欣赏李宇春的歌,也喜欢挂在枝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那双为梦想执著追求的眼睛。

  小结:变换视角,以物写我。

  二、竞猜游戏

  1、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的文章方法,用10分钟时间写一个文章片段,要求片段体现展现鲜明特点,富有创意。请大家在文中不要出现姓名之类,以便写好之后大家来猜,被猜出人数最多者将获得优胜奖。

  2、学生写字、巡视,及时发现佳作片段以供竞猜。

  3、展示佳作,竞猜。

  4、课后写字

  请同学们课余抽时间围绕“这就是我”的话题写在文章本上,快快写字哟!

  三、结束语

  同学们,生命是一条流动的河,文章就应该追求与生命之河相激荡、相澎湃的同步发展,我们应将写字变成一种愉快的需要。正如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心灵的呼喊:“那么窗啊!让白昼进来,让生命出去!”我这里真诚地呼唤:“那么文章啊!让自我进来,让创新飞翔!”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作文开头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开门见山

  2、烘托气氛抒情法

  教学难点:巧妙模仿法

  教学设想: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曾有这样一段校园流行语:,想起伤人;想说不写,中考逼人;真的写起,开头就不行。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作文开头的常见毛病

  阅读下面材料,试写一段开头。

  人生路上充满了挑战,挑战首先就是挑战自己。在学*、工作、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惯是挑战,愿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等等。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寓言、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挑战“的范围之内。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作文开头常见的毛病:

  1、远离中心;

  2、交待不清;

  3、戴大帽子;

  4、人云亦云,唱老调;

  5、浮泛,似是而非;

  6、硬凑不好,“无愁强谈愁”;

  7、*淡、*庸。

  三、作文开头的常见方法

  1、开门见山法、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即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揭示主题的方法。

  示例:

  A、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

  B、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获奖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好处: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用此方法入题快,符合读者心理,节省篇幅。

  2、烘托气氛抒情法

  所谓烘托气氛抒情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环境、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

  示例: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是深冬,渐*故乡时,天色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

  文章开头都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和抒**感,其作用是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交待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同时也迅速地把读者带到了特定情境中。

  学生*作:

  A、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记忆之门上……

  B、此刻,世界寂静,了无声息。

  此刻,大地漆黑,一片冰凉。

  猛地抬头,远处的景物竟被镀上一层银色,让人来不及惊叹。多么皎洁的月光啊!流翠泻玉般的倾斜在大地上,泼洒在周围同学的身上,然后缓缓的流进那已经干枯、麻木的心田……

  3、设问置疑法

  设问置疑这种开头的方法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可以增加文章的曲折性,显现出文章的结构美。

  示例:镜子里出现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女孩,最显眼的是那张充满喜悦、纯真的笑脸。为什么女孩现在会笑得那么灿烂、动人呢?

  例句在一个特写镜头后有意提出问题,这样以直接提问开启下文,都能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引导读者急切地读下去。

  4、巧妙模仿法

  模仿不仅是一种借鉴,同样可以创新。我们说的模仿应该既吸取它的长处,又不能完全照搬。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的开头: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几乎一贫如洗了。

  这位同学模仿了歌德的名言:“你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这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上,如能扣紧话题,巧妙模仿,也是一种不错的开头方法。

  5、引用名言警句法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俗语、谚语、典故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

  此法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开篇巧妙引用贴切的名诗佳句,以自己的文化积累为依托,转虚成实,从中引出要写的人或事来,这样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遐想,并为故事开拓思路,突出了所表达的中心。

  6、巧用修辞法

  开篇使用修辞(拟人、排比、对比、比喻、设问、反问、反复等),生动形象,易把读者带入文章境界中,以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吸引力。

  示例:

  1、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

  2、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四、练*:

  1、在你的学*生涯中,经历了许多考试,有时让你高兴,有时让你悲伤……请以“考试”为题,写一个的开头。

  2、试以“朋友”为话题,写一段开头

  3、我们体验着亲情,感受着亲情,以“亲情”为话题写出开头。

  4、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水,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试以“水”为话题,写一段开头。

  五、小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也许我们不能亲历惊险的故事,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传奇作家。但是,让我们一起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带着探险的精神前行,我相信你们的作文一定会写得更加精彩,中考一定会取的成功!

  开头歌诀

  开头方法有六条,一条一条都有效。

  开门见山点题式,题目主题见分晓。

  烘托气氛抒情式,写景开头定格调。

  设问置疑方法好,扣人心弦求根底。

  巧妙模仿创新式,激发读者感情高。

  引用名言警句法,吸引读者突中心。

  巧用修辞好方法,引人入胜添气氛。

  课后反思: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要写好作文开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既需要用心灵地去感受生活,也需要学*、积累写作知识,更需要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节课里,我发现学生的知识是有一定的积累,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运用,刚开始他们大部分同学只会用第一种开门见山,后来经过这节课他们对作文的开头不再害怕,因为烘托气氛,设问置疑法和巧用修辞他们都觉得不太难,*常不会用是因为不知道,现在通过系统的学*,我相信他们的作文开头会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引用名言警句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一方面可能还是我给出来的例子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名言警句的积累还比较少,不太会写。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大海,写作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不怕风浪,敢到海底探宝,才能撷取写作领域里那朵最美的浪花。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6)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诗人与酒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古来文人骚客,凭酒赋诗,留下多少名篇佳句。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然而,其中饮酒诗做得最好,也是最多的,恐怕要推诗仙李太白了。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其《不见》中,杜甫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李白的一生。

  可见,酒似乎与李白的一生紧密相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劝酒诗《将进酒》。

  二、整体感知

  过渡:学*诗歌的方法,重在诵读。通过诵读,我们才能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通过诵读,我们才能用我们的情感和心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声。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著名演员濮存昕是如何用他的声音来诠释李白含蕴于《将进酒》一诗中的情感的。

  播放录音。(点评:濮存昕的朗诵,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虽非尽善尽美,但他对诗歌的节奏与情感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在我们刚才的听读过程中,濮存昕的朗诵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一个快慢高低的变化起伏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起伏?

  明确:源于情感的变化与起伏。

  那么,诗人的情感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

  板书:情感发展

  下面请大家把你们的音腔打开,把你们的情感释放出来,我们一起来把《将进酒》朗诵一遍。在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用你们敏锐的直觉感知一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如果不能,学生自由诵读,然后可以同桌之间讨论,拟出作者情感发展线索。(3分钟)

  三、课文分析

  悲伤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诗人“悲伤”什么?(韶光易逝,人生短暂)

  这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伤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黄河水的“不复回”,表现韶光易逝。

  以水来表现时光短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人生短暂。

  在表现“悲”的时候,运用了哪些手法呢?(夸张、比喻、对比)

  还有一种手法。诗人通过对黄河这一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气氛,寄寓了诗人的情思。这样的手法是?(起兴。《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小结:诗歌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那么,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如课后诵读提示所言:前两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故慷慨有之。但诗人这里是慷慨生悲——沉郁)(单读,点评)

  那么,作者在文中一直感伤下去了吗?

  欢悦(洒脱)

  你是怎么看出诗人并没有把对人生短暂的感伤继续下去的?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一句表现的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及时行乐。

  过渡:有诗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几人。”如今,三位挚友相聚在一起,正好开怀畅饮,故而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夸张,表现友人相聚之乐)所以,这一个小节,表现的情感应该是?(关键词)

  板书:欢悦(或洒脱或欢乐)

  那么,这一小节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慷慨激昂,读出欢悦与洒脱劲)(齐读)

  不经意中,哪一个句子被大家重读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一句包含哪些含义?

  1.表现出诗人充分的自信,从“必”可以看出。表现出诗人儒家的那种渴望积极用世的心情。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又为何不为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而举杯痛饮呢?即使破费千金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却又不被金钱所驱使,足令天下的凡夫俗子咋舌啊。

  2.结合当时诗人的生活背景,词句也暗示了诗人的怀才不遇。

  小结:但无论是自信,还是自伤怀才不遇。我想,这也许都会是李白饮酒的一个诱因吧。

  过渡:(教师读劝酒过程)中间是劝酒的过程,引出劝酒辞。(学生齐读劝酒辞的内容)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的声韵特点;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把握诗歌感情的基调和变化的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以把握诗歌音韵,老师讲解点拨以明白诗人的情感变化,合作探究以把握人生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拓展延伸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胸襟。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对于李白复杂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对于李白嗜酒与狂放行为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一、导入: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有酒。酒,他的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亮在水里,他就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抱月而终。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了一生?他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看来,李白天生就是为诗为酒而来,为后人读这样优美的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诗----《将进酒》。

  二、解题,介绍背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三、初读出韵律:(老师背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1.指名读,读准字音、节奏(点评后过渡)。

  2.刚才请同学读了一遍,下面来听朗读,请你们来评一评。

  过渡:感觉读得怎样?想不想读出这样的水*,甚至超过他。要真正读好一首诗,能读准字音、节奏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读懂这首诗,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变化。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来读一读诗歌,来看看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明诗情

  一)、首先我们从诗题读起

  请同学们看文章的标题《将进酒》,那就是请喝酒!那从诗题里我们就会想:

  1、谁请谁喝酒?

  明确:元丹丘请李白、岑夫子喝酒。

  2、为什么喝酒?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明确:借酒消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请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欢快的(找出对应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4、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

  A、“人生苦短之愁”(联系创作时间、人生经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怀才不遇之愁”(联系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C“圣贤寂寞之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过渡:那么,此时的李白愁肠百结,那他该如何来排解内心的万千愁绪呢?

  5、何以解愁?

  唯有杜康,那我们就跟随李白一起去丹丘生家喝酒去怎样?下面我们再来品读课文,体悟诗人的酒兴!

  五、品读出酒兴

  ①李白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都喝得怎样?

  明确: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得尽兴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c、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

  d、但愿长醉不愿醒。——喝得纵情

  e、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放纵,

  f、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专注,喝得任性。

  这就是李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喝法,莫过于“狂饮”。

  ②分组讨论质疑手法,语言等鉴赏(先请同学们准备1—2分钟,后提问)

  小结:刚才,同学们表演让我们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香,太精彩了!的确,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拓展探究:

  自古以来你,像李白这样的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很多,人生不如意者大有人在,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该怎么办?

  七、结语: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尤其是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我们只有思随情转,音以律动,才能读此诗于“雄快之中”,从而“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八、作业:课外写作训练

  要求: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1、主要以李白的豪情和怀才不遇为事例,并点评事例;

  2、引用一句名言;

  3、联系现实。

  4、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将进酒李白

  愁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圣贤寂寞

  感情变化:悲壮-----欢乐-----愤激-----癫狂----深愁

  教学后记: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诵读,学生表现积极大胆,在台上声情并茂,效果极好,通过老师讲解点拨,学生明白了李白嗜酒与狂放的行为,认识和理解了李白复杂思想的形成,更理解了在人生中不免有许多挫折与困难,要有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就一定能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将进酒》这首诗歌大起大落,诗文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海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学情分析:

  由于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加之是理科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高。朗读这一块,学生大都比较薄弱,因此希望借助这一课的学*,促进学生学*古诗的热情,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学*诗歌夸张及比兴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白不畏权贵,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感受诗人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文人,悲欢离合求一醉,风花雪月寻一醉。

  二、解题览诗

  1.题目分析。

  2.自由读诗。

  3.分组读诗

  三、分析如何饮酒

  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到了李白饮酒时的哪些情态?领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风采?

  四、分析为何饮酒

  1.“人生得意须尽欢”,因“得意”而欢饮?

  2.“烹羊宰牛且为乐”,“为乐”而饮酒?

  3.“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为“留名”而饮酒?

  4.古来饮者无数,李白为何偏以曹植为例?他们二人有何相似之处?

  5.据上分析,李白饮酒的原因应该落脚在哪个字上?

  6.诗中直接点明情感的字,我们找到了“欢”“乐”“愁”,还有一个字是什么?(悲)李白为何而“悲”?

  五、美读课文

  1.学生配乐诵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六、小结、作业

  附录:本课涉及的诗文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玉壶吟》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行路难其二》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公子(指魏公子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史记》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晋书刘伶》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

  2、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味本诗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

  (二)简介背景

  我们在学*《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怀。

  (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先自由读,再1齐读),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读后点评)。

  (五)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壮之情。

  (诗人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极言人生短促。)

  开头四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

  之前,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两鬓斑斑,真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感情朗读(自己先示范,后学生齐读)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转而写欢乐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女生感情朗读。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本意指乐器,这里做“击鼓作乐”解;“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提问:诗人说他们“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们呢?)不是!这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注意,此处用典:“陈王昔时宴*乐”语出曹植《名都赋》:“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

  男生感情朗读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讲究马的装饰,会把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五瓣的就叫五花马。在这里指名贵的马。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提问:这种狂放是不是可信的,为什么?)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全体齐读。

  3、小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愤激——狂放(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

  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找同学回答)

  4、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

  (1)政治遭遇(诗人李白的政治梦想与诗人的秉性、情趣、个性的人格)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

  (2)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3)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性的矛盾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论丛》中这样写到“……(李白)自己的生命还想要超出世间。……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这个超人生的人生上。”他内心深处所期望的不是在现世规则之下对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规则对宇宙万物的掌握。或者说,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万丈,也由于相同的缘故而倍受打击。

  正是以上的种种原因是的李白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立体的自我,成为了宇宙间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种复杂的个性体现在诗歌之中,则是快、狂、逸、达。

  (再根据遭遇和矛盾齐读课文)

  (六)全文总结:

  李白是诗人,是酒仙。诗人的思维是穿越今古的罗盘,承前一千年,启后一千年。诗人摇摆的身躯不羁于长安城内的莺歌曼舞,犀利的目光明亮于唐代以后悠悠千载。诗人放荡的思绪飘荡于崇山峻岭之间,游弋于碧波万倾之中,面对无人理解的苦恼、伤楚、迷顿,还不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得潇洒自在。即使是酩酊大醉,忘记昨天今天和明天,把历史当作下酒菜,裹卷在酒杯中颓然而废,只在某个月夜轻轻叹息一声,吟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就是李白,这就是那个把包罗万象的躯体释放于长天大地的李白,这就是那个醉出一个诗仙,洒出千古诗章的李白。

  让我们还是用余光中先生的诗句来结束我们的李白之旅吧: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给学生十分钟,练*背诵。注意作者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

  2、小作文:我眼中的李白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诗歌情感变化,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借助“酒”意象的解读,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

  2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由诗歌、李白、导入本节内容。

  2、出示学*环节浅读——品读——深读

  读诗亦如饮酒,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二、诗歌学*

  (一)、浅读——读出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2、单个朗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点评

  3、齐读

  提示:读李白的诗,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开胆来旁若无人,这样才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4、多媒体听读

  (二)、品读——读出情感变化

  1、引入:一个人心情不同,场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么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可谓“豪饮、狂饮”。

  2、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劝酒呢?甚至要长醉不醒呢?再走进诗歌,感受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分组讨论、交流。(读出相关的诗句)

  点拨:悲——“欢”——愤——狂

  小结: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悲也好,愤也罢,都磨钝不了李白内心澎湃的激情和经世济民的大志,他还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宣言,悲愁之中不失万丈豪情,

  3、指名朗读(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最能代表你们各自最高水*的选手朗诵《将进酒》,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李白丰富复杂的情感。)

  (三)、深读——读出内心境界

  1、引入:话剧《李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江边,一个小孩在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开玩笑地说:“你还呼儿?!”小孩说,太白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何为“万古愁”啊?小孩问完,周围一片寂然。李白没有回答,只是泪流满面。

  虽是无知的童言,却值得我们深思,李白的这种种矛盾纠结,只能说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为什么说是“万古愁”呢?到底什么是“万古愁”呢?也许我们不能穷尽这个答案,但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二呢?

  讨论、交流、回答———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结,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理想的、对现实不麻木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愁。这愁包含了对人生短暂、功名不立、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慨叹。这种愁绪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后的人有,甚至我们身上都有这种愁绪。

  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吗?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三、课堂小结

  李白为诗而生,为酒而生。酒,成就了李白;李白,丰富了酒的内涵。唯李白,方显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万丈,在李白的杯中,酒发挥得淋漓尽致,飘香流芳。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诵全诗,穿越时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扬的文字中流淌的万丈豪情,与李白同销万古愁!

  四、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再次感受豪迈的风格。

  五、附:板书设计

  豪迈

  六、教学反思(课后待续)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7)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弓队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教学重点】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或亲自观察一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见过草地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指名学生回答)今天,老师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据题置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能解决的,让学生进行回答,不能解决的,留在学文时解决)。

  三、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方法。学*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⑶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可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⑷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识字要与词语的学*结合。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一下重点的内容。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发现有不认识的字做上标记。

  2、读文后,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耍”

  6、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7、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五、课堂练*

  1、正确书写本课14个词语,每个词语认真书写2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四、课堂练*

  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

  五、板书设计

  时间:早上――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绿色

  花的形状:合拢像拳头――张开像手掌――合拢―――合拢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足的空间,通过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既可以谈学前、学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惯,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然后让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样,把语文的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学*语文是有趣的。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作者先写这种带有调皮和开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俩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我”(哥哥)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写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喜悦。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感受广阔的大自然的美丽可爱,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套、有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初步语感。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4、初步领悟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课文,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创设“草地”情境

  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俄罗斯乡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看到过这样的金色的草地吗?看了有什么感受?再看看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2、认真读课题。(突出“金色”这个词)

  (设计意图:草地本来是“绿色”的,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让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一景象产生浓厚兴趣,激起阅读期待。)

  (二)图文对照,欣赏草地美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认真学*课文,当我们把视线集中在图和文上时,你一定会发现,画家用他的神笔勾画出色彩斑斓的草地;作家用笔墨描写出草地的多彩多姿,请你们把图和文结合起来阅读,并给每个自然段拟个简短小标题。

  1、交流小标题并板书。(参考小标题:窗前的草地,快乐地玩耍,草地变颜色,可爱的草地)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观看插图,让直观图像与语言文字相对应,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味和对金色草地的憧憬,对草地早、中、晚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产生好奇心,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品悟想象,解开“金色”之谜

  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兄弟俩的词语。从这些描写,我们看出什么?

  1、从玩耍,引起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过“装着”、“喊”、“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

  师:读课文第3自然段,“我”起得很早干什么?后来发现草地出现什么现象?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仔细观察,解开颜色变化之谜。文章第3自然段叙述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就是按照“早――中――晚”不同时间描写草地颜色由“绿色――金色――绿色”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解开草地“颜色变化”规律之谜,关键在于细心观察。

  (设计意图:第2~第3自然段描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时,对蒲公英的观察产生兴趣,于是,进一步对草地进行观察,发现“早、中、晚”草地的颜色会改变,再通过仔细观察,懂得了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教学这一部分,要从“趣”字入手,借助想象,领悟“变化”;通过朗读,品味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同时感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四)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童真童趣

  1、找出兄弟俩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读一读。

  2、找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的句子细细品味。

  3、找出草地变颜色的句子来欣赏。

  4、寻找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诵读。(“如: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抓住蒲公英花瓣的“张开”、“合上”解开了“草地”变色之谜,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读熟、读懂,读中领会,读中感悟。)

  5、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精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一点睛之笔,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同时巧用拟人的写法“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既写了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又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美,感悟兄弟俩由“玩耍吹绒毛――观看草地变色――发现变色原因――抒发感情”的童真童趣,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五)自主质疑,感受快乐的情趣

  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并弄清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要装着一本正经地喊?“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

  (2)吹蒲公英的绒毛,给兄弟俩带来什么快乐?“不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

  (3)写草地变化按照什么时间顺序?颜色有什么变化?

  (4)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5)看了这样美丽的草地,作者有什么想法?表达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互相质疑问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叹草地变色的美丽,欣赏草地景物的美妙,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情感在质疑问难中得到升华。)

  六、拓展练*,延伸课堂

  1、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

  2、背诵第三自然段,抄写草地按时间顺序改变颜色的句子。

  3、请你跟着爸爸、妈妈或老师到郊外去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记叙文,文字不多,语言朴实。但叙事清楚、明白,*铺直叙中有引发崎岖的波澜,阐述事理中有耐人寻味的情思。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开头有叙述、描写,虽是孩童趣事,确实整个故事的铺垫,与结尾遥相呼应。文章的结尾,作者眼中的蒲公英,就不仅是让人聊以“开心”的花儿了。它“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来迎接太阳”,人与花儿便有了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感情的交流与契合,实现了作者认识的深化与情感的升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科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样的新发现;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样的新发现;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1、布置预*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采集蒲公英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图片等相关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画纸、彩笔。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板书:草地

  生齐读。

  师:读了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畅谈。(大多应该会谈绿草地)

  课件出示绿草如茵的草地图片

  师:是这样的草地吗?用一句话谈谈图上草地带给你的感受。

  (可能从绿、美等角度谈)

  师:是呀,*日里我们一提到草地,这种绿绿的充满生机的景色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金色的草地

  板书:金色的

  生齐读题。

  师:见过金色的草地吗?什么时候见过?

  (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交流)

  师:课文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的,相信学完课文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指名朗读课文。(选择朗读水*较高的学生,目的在于给全班同学做出朗读上的示范)

  3、小组内交流检查预*情况:

  (1)轮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语;

  (3)交流查找的词语解释。

  4、班内交流(以竞赛形式):

  师:好了,又到了我们的“比比谁的收获大”的环节了,看看今天哪个小组能胜出!

  (1)每小组选派代表读课文――读完简单评议;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以没有出错的小组胜出;

  (3)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强调“落”“数”的字音,及“赞、察、睡”等字的写法。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通过刚才的检查,知道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和生字新词成为了好朋友,相信再读课文的时候,你一定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了解。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词语:惹人注意、观察、 擦黑、 手掌、 拳头

  隐 蔽、 早晨、 徐徐、 睡觉、 迎接

  师提示:你可以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概括。(主要目的降低学生概括的难度)

  生默读思考后试述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

  2、课文中的草地一直都是金色的吗?(不是,绿色)

  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

  交流:有蒲公英盛开。

  (这两个问题视主要内容概括情况而定,也可由教师直接点出)

  找到课文中描写作者发现金草地的句子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板书:绿 金)

  师: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大家是怎样的心情?(惊讶、兴奋)

  教师相机课件出示蒲公英满地盛开的图片,问: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那就请大家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在读这一段,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感情朗读。

  3、师:你见过蒲公英吗?你知道关于它的哪些情况?

  生以多种方式:交流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图片,展示采集的蒲公英等。

  四、配乐读文,绘图表文

  1、师:如此普通的蒲公英,如此普通的草地,原来也有这样美丽的时刻,这样神奇的地方,大自然真是很奇妙呀!相信现在同学们对课文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就请每位同学边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听老师读课文,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为课文想两幅插图,然后再画下来,我们互相猜猜你画的是什么时候的蒲公英,好吗?

  放音乐读文,生静听想象。

  2、学生绘画

  (弹性环节,绘画完不成可作为课下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展示绘画

  1、指名读课文,整体回顾。

  2、请每位学生拿出绘画,请同桌猜猜画的是什么时候的蒲公英。

  (答案:绿色的是早晨或晚上,金色的是中午,在这里绿色插图的时间可能会产生分歧,正好也是切入点)

  二、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1、草地的神奇变化是作者发现的,他也在课文中向我们介绍得清清楚楚,下面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发现了什么

  生默读思考。

  交流,学生可能会谈:

  1、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语句,发现了一天之中草地的几次变化。

  教师相机板书:绿 金 绿

  (早) (中) (晚)

  有了这个发现,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奇怪)

  练*感情朗读,课件配合演示。

  2、发现草地变化的原因是蒲公英的开合,蒲公英是怎样收拢和开放的。

  自由朗读相关语句,体会蒲公英的收拢和开放的过程。

  作者把蒲公英看作是我们的――手掌。现在,请你把自己想象成是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天擦黑了,你要收拢起自己的花瓣了,哪位同学能用你的手表演一下?请另一位同学读句子配合表演。

  请全班同学一起伸出手掌表演,教师朗读配合。

  表演过程中体会“紧紧”“收拢”“隐蔽”等词的意境

  师:现在我们这里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生齐喊:绿色的!)

  噢,天亮了,你又要去迎接朝阳了,你是怎样开放自己的?集体表演。

  表演过程中体会“徐徐”“金灿灿”的意境。

  师:此时此刻,我们又变成了――金草地!

  齐读这一部分语句,加深体会。

  练*感情朗读:同桌分工合作,一人读收拢,一人读开放。

  班内交流朗读。

  3、同学们,蒲公英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吗?你有没有发现它这个特点?

  (大部分会答没有)

  作者为什么能发现?(细心观察,思考探究)

  是的,大自然中许多看似*凡普通的事物都有他们不*常的地方,关键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感受的心灵。

  4、对比前后态度: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发现,蒲公英在作者的世界里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最感兴趣

  蒲公英的睡觉就是指它怎样?(收拢)

  迎接太阳呢?(开放)

  我想,此时每个同学也把蒲公英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了吧,因为它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来迎接太阳!闭上眼睛想:要睡觉了,想对蒲公英说些什么?天亮了,看到蒲公英美丽的笑脸,你又想说些什么?

  自由交流。

  再次齐读,表达喜爱之情。

  不过,在作者有了这个新发现之前,也是这样看待蒲公英的吗?(不是)

  找到相关语句,指名朗读。

  板书:寻寻开心

  怎样寻开心?(一、二段)

  5、蒲公英还是蒲公英,它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态度,而改变我的态度的根本原因还是新的发现。所以说,同学们,希望你们也都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相信你们眼中的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三、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作者最感兴趣的大自然中的朋友是蒲公英,你有没有最感兴趣的朋友?

  用简短的话交流介绍。

  2、你有没有作者一样的发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四、布置作业

  日记:我最感兴趣的朋友

  五、板书设计

  5、金色的草地

  寻寻开心 新的发现 最感兴趣

  绿 金 绿

  (早) (中) (晚)

  细心观察 思考探究

  《金色的草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耍、钓”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欠、喜”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合拢”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展开合理想象,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难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看到的草地,并用一个词来形容。紧接着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导语:

  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草地,同学们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草地吗?(学生作答)大家形容得都很形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一篇新课文。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眼中的草地是什么样的呢?(板书题目,读课题)

  老师看到大家在读“金色的草地”这个题目时,露出了不解的表情。是呀,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色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探索“金色草地”中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明确: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

  2、出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蒲公英的资料。

  3、字词教学。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所学生字词,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开火车组词读的形式攻克生字。然后进行写字教学。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示范,强调易错笔画,学生描一写一,教师巡视。

  4、朗读教学。段落标序号后,分组分段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的感情。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间讨论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明确: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四个人一组,通过具体的描写自由想象文章内容是什么样的图景,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第一段:金色草地图。

  第二段:兄弟草地玩耍图。

  第三段:草地的变化图。

  第四段:天使般的蒲公英花朵。

  3、草地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找到文中句子的请学生自由回答。

  (1)草地的变化: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的草地变成金色;傍晚的草地又变绿了。

  总结:草地的变化主要是颜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同的。

  (2)变化的原因

  ①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②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③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总结:

  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合拢了;

  中午的草地变成金色的了,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张开了;

  傍晚的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四)拓展延伸

  播放有独特之处的动植物的视频,帮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明确: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再*常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

  (五)小结作业

  观察某一种植物、动物或生活中的某处场景,然后和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小学现代文,难度较低。根据学段和文题提点,本篇课文应着重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我”发现草地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与观察能力。在句子的反复诵读与理解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留心观察的好处和乐趣。


指导课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8)

——数学课教学设计汇总五篇

  数学课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均分的意义,会用画图(连一连、圈一圈)或语言表述*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实物进行*均分的操作过程

  教具学具: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邀请了很多好朋友还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让大家和他一起过生日,你们瞧(出示动物图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学生边动手分一分,边说一说分的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

  2、活动二:分萝卜

  学生帮小兔子分萝卜,讨论说说怎么分。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老师提具体要求。

  组织学生交流分法。

  ④小结。

  3、活动三:分骨头

  ?帮小狗分骨头,讨论分法。

  ?小组合作分一分。

  ?汇报:老师用磁铁板演分的过程。

  4、活动四:画图记录分骨头的过程

  师:老师发现每次分都得用小棒很麻烦,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分的过程。

  ?学生汇报画的方法。

  小结:小熊很感谢大家为它解决的难题,表扬大家都很聪明。

  三、巩固练*,再次感知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均分”,请你们回去之后,找找看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均分”,下节课我们再来说一说。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均分,并让学生经历“*均分”的过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验*均分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以小熊过生日进行分物串联整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让学生体验感知*均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了由不知到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但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只顾虑教学环节的展开,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适时的评价,过渡性语言还不够提炼,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总之,今后还需要不断的学*,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

  数学课教学设计 2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3、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

  4、了解从自然数系到复数系的关系及扩充的基本思想,体会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本章重点:1。复数的有关概念;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本章难点:运用复数的有关概念解题。*几年高考对复数的考查无论是试题的难度,还是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都是呈下降趋势,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多为容易题。在复*过程中,应将复数的概念及运算放在首位。

  知识网络

  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典例精析

  题型一复数的概念

  【例1】(1)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

  (2)在复*面内,复数1+ii对应的点位于第象限;

  (3)复数z=3i+1的共轭复数为z= 。

  【解析】(1)(m2+i)(1+mi)=m2―m+(1+m3)i是实数1+m3=0m=―1。

  (2)因为1+ii=i(1+i)i2=1―i,所以在复*面内对应的点为(1,―1),位于第四象限。

  (3)因为z=1+3i,所以z=1―3i。

  【点拨】运算此类题目需注意复数的代数形式z=a+bi(a,bR),并注意复数分为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几何意义,共轭复数等概念。

  【变式训练1】(1)如果z=1―ai1+ai为纯虚数,则实数a等于()

  A、0 B、―1 C、1 D、―1或1

  (2)在复*面内,复数z=1―ii(i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解析】(1)设z=xi,x0,则

  xi=1―ai1+ai1+ax―(a+x)i=0或故选D。

  (2)z=1―ii=(1―i)(―i)=―1―i,该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

  题型二复数的相等

  【例2】(1)已知复数z0=3+2i,复数z满足zz0=3z+z0,则复数z=;

  (2)已知m1+i=1―ni,其中m,n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则m+ni=;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i)x+2+ki=0有实根,则这个实根为,实数k的值为。

  【解析】(1)设z=x+yi(x,yR),又z0=3+2i,

  代入zz0=3z+z0得(x+yi)(3+2i)=3(x+yi)+3+2i,

  整理得(2y+3)+(2―2x)i=0,

  则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解得所以z=1― 。

  (2)由已知得m=(1―ni)(1+i)=(1+n)+(1―n)i。

  则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所以m+ni=2+i。

  (3)设x=x0是方程的实根,代入方程并整理得

  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解得或

  所以方程的实根为x=2或x= ―2,

  相应的k值为k=―22或k=22。

  【点拨】复数相等须先化为z=a+bi(a,bR)的形式,再由相等得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

  【变式训练2】(1)设i是虚数单位,若1+2i1+i=a+bi(a,bR),则a+b的值是()

  A、―12 B、―2 C、2 D、12

  (2)若(a―2i)i=b+i,其中a,bR,i为虚数单位,则a+b=。

  【解析】(1)C。1+2i1+i=(1+2i)(1―i)(1+i)(1―i)= 3+i2,于是a+b=32+12=2。

  (2)3、2+ai=b+ia=1,b= 2。

  题型三复数的运算

  【例3】(1)若复数z=―12+32i,则1+z+z2+z3++z2 008=;

  (2)设复数z满足z+|z|=2+i,那么z= 。

  【解析】(1)由已知得z2=―12―32i,z3=1,z4=―12+32i =z。

  所以zn具有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的和为0,且周期为3。

  所以1+z+z2+z3++z2 008

  =1+z+(z2+z3+z4)++(z2 006+z2 007+z2 008)

  =1+z=12+32i。

  (2)设z=x+yi(x,yR),则x+yi+x2+y2=2+i,

  所以解得所以z= +i。

  【点拨】解(1)时要注意x3=1(x―1)(x2+x+1)=0的三个根为1,,―,

  其中=―12+32i,―=―12―32i,则

  1++2=0,1+―+―2=0,3=1,―3=1,―=1,2=―,―2=。

  解(2)时要注意|z|R,所以须令z=x +yi。

  【变式训练3】(1)复数11+i+i2等于()

  A、1+i2 B、1―i2 C、―12 D、12

  (2)(20_江西鹰潭)已知复数z=23―i1+23i+(21―i)2 010,则复数z等于()

  A、0 B、2 C、―2i D、2i

  【解析】(1)D。计算容易有11+i+i2=12。

  (2)A。

  总结提高

  复数的代数运算是重点,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①加减法按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②乘法展开、除法须分母实数化。因此,一些复数问题只需设z=a+bi(a,bR)代入原式后,就可以将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来解决。

  数学课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5的组成,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敏性。

  教学材料:瓶子盖、纸盒、图片、笔、数字卡片、各种数量时5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寻找“5”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户外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5。

  2、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东西的.数量是5。

  二、撒瓶子盖游戏

  1、今天咱们玩一个撒瓶子盖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每人取5个瓶子盖,把它撒在盒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有的朝上,有的朝下)。

  2、说一说你撒的是什么样子的?(几个朝上?几个朝下?)

  3、这个游戏你们喜欢玩吗?回到家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儿,看谁玩的方法多?

  三、学*5的组成

  1、听说猫妈妈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小猪到家里来做客,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猫妈妈分一分?看谁想得办法多,把每次的放法记录在旁边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处了几种方法,然后让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请幼儿到黑板上演示分法。

  4、从这些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总结。

  数学课教学设计 4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理念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高中教学中引入学导式教学法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是有很大益处的。

  一、学导式课堂易陷入的误区

  1、引导自学的误区

  自学教材首先要有必要的自学环境,高中的数学知识内容较难,涉及的知识面也十分广阔,对于“自学数学”来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胜任,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以自学来完成课堂任务则是不合理的。而且,对于课堂自学环境的设计,一些教师只是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参与环境,这样的学生参与,只是表面的情景重复,形式上是课改,实际上却仍是传统教学。

  2、研究深化的误区

  课堂的研究要有着共同的探讨性,很多教师只是将课堂参与形式虚设,教师没有提供讨论情境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高等函数知识时,教师提出了自学的问题,学生开展了必要的自学阶段,然后进行互相探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辅导之后教师又请学生进行知识汇报,并由教师进行板书总结。这样的`环节看似没什么问题,可是仔细一想,教师是如何了解每名学生的思路与个性特点的呢?又是在什么时候进行个别点拨的呢?这说明,在研究深入的环节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为了“讨论”而去“讨论”,没有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辅导。其实,只要在讨论之后,组织小组或全班进行专题讨论,一般性的难点都会在这个环节得到解决。

  3、巩固提高的误区

  对于巩固提高环节来说,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参与的学生缺乏广泛性,不能面向全体强调活动主题的背景,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例如:有些教师自己完成了课堂小结,然后就布置了作业,这样简单的流程是不符合“学导式”教学要求的。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最后的一个环节。学生可通过小结回顾学过的知识,掌握知识或操作的内在联系,把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概括化,同时还可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而这些薄弱环节完全可以通过作业的布置来进行及时补救。总之,“学导式”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都逐渐成长的教学改革,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努力使课堂为学生所用,使他们愉快接受,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成为学*知识的主体,对传统教学来一次由形式向实效性、能力挖掘性的彻底转变。

  二、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引导自学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是引导自学的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教材中讲授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基本概念、公式、典型例题解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练*(如教材上的练*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在上课讲授新知识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明了化。

  2、研究深化

  (1)师生探究。师生探究,主要是开展讨论和交流,以*等的交流来解决在自学环节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在师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和学生站在*等的角度上进行知识的讨论,要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和“教师绝对权威”的情况。例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后,有学生认为可以截取第三边中点,即折半法开展证明。教师应该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验证,让学生进行尝试,结果无人证出。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只能用延长中位线(加倍法)来证明。总之,让学生记住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同时,也要自主参与到观察思考、猜想、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时间约1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去层层推进、探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和内容的深度,引导、组织他们去挖掘出数学问题的现实“原型”,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2)精讲演练。在开展精讲演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千万不要一一讲述,要注意教授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要以点睛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要将精讲变成真正的“精”,精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自学反馈结合起来,要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来讲授。演练内容则要注重“双基”训练,要纠正学生容易出错误的地方,以练代讲,注意引导学生在练*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归纳总结的环境一般要利用课堂最后的5分钟时间。在总结时,要让学生归纳出课堂的学*内容,此时,教师可针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并能与已有的知识融合,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使认知结构得到提升、完善。另外,教师要利用总结的环节来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知识不足之处,以便做出及时的调节。小结之后的作业布置,要根据小结时的重点内容或学生掌握的不足之处来设计,力求让知识重现,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引入“学导式教学法”,必须了解教学的一般模式,分析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找到合理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反映出学生自学、探究后的自主学*效果。

  数学课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

  (2)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对运动的升降机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讨论了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以及完全失重现象,并指出了它们的产生条件.

  教法分析

  1、通过实例让学生分清“实重”和“视重”.从而建立的概念.同时认识到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会随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的.

  2、依据力和运动的关系明确给出的产生条件.

  3、借助实验和课件建立感性认识,辅助理解;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视重和实重的区别.

  示例:

  (一)什么是物体视重

  视频:台秤称物体视重.

  问题:1、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化了没有?2、台秤的视数变化了没有?怎样变的?3、物体的重力和台秤的视数反映的力从性质上说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引出(分析时要建立如课本所示的模型):

  实重:即物体的.实际重力,它不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的.

  视重: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它的物体的拉力,它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

  超重:视重大于实重的现象.

  失重:视重小于实重的现象.

  完全失重:视重等于零的现象.

  (二)产生条件

  分析典型例题1,总结出物体超重还是失重仅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有关,而与其运动方向无关.

  超重产生条件:物体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设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 ,则该物体的视重大小为 .

  失重产生条件:物体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设物体向下的加速度为 ,则该物体的视重大小为 .当 时, =0,出现完全失重现象.

  当物体运动加速度 =0时,视重等于实重,即物体对水*面的压力或悬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为了加强感性认识,提供课件:完全失重现象.(也可作该实验)

  探究活动

  题目:做一个关于失重或超重的实验装置(或设计一个小实验)

  (提示:用火柴盒和发光二极管演示完全失重现象)

  组织:自愿结组.

  方式:展示、比赛,评出优胜奖.

  评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兴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