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3-10 00:00: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半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年级小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的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

  第二步骤是学*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出示在课件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在教学整时的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电子表形式的写法,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教师说时间,学生拨时间。

  3、找朋友。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每个小朋友都拿着一张时间卡片(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学生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既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4、完成课本94业第3题。

  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掌握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整时时刻。

  3、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会认整时。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时钟模型、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这些钟表都是带有指针的;这些是显示数字的电子表;这些钟表不但美化我们的生活,而且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观察交流、认识钟面:

  1.感知钟面。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课件出示钟表)

  观察电脑屏幕上的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2.小组交流。

  3.汇报总结。

  4、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按顺序读一读。(1---12)

  5、教学时针和分针

  A:说一说

  谁知道这根长针叫什么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短针叫什么

  针?

  师: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

  B:指一指,摸一摸。

  指老师准备的钟面,摸一摸自己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

  三、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A、认识整时

  1

  1、教学7时

  (1)出示钟面

  (2)认一认

  钟面上的时刻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齐读7时。

  2、认读3时、8时、6时。

  课件出示3个整时时刻:8时、3时、6时。请学生认一认

  3、刚才,我们认识的8时、3时、6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

  4、学生操作

  拨出12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学生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拨的是几

  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B、电子表的写法

  1、7时还可以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表示7:00

  2、书空7:00

  3、小结:两个小圆点的右边是“00”,同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找朋友。8时、3时、6时的.电子表的写法

  四、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课件出示:《时间就像小马车》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活动。结束后进行惜时教育。

  五、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1、阅读课本92页的内容。小明的一天。

  师:小明一天的学*、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2、读一读,写一写。

  3、质疑9时在过一小时是几时?小明可能在做什么呢?10时在做操怎么又睡觉呢?

  一天有2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时间很珍贵,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练*十六的第1题:连线(课件出示)

  注重学生的评价。

  2.练*八的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2

  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1、时针分针的认识不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知识的学*。

  2、整时的教学也显得过于仓促,指导不够到位。

  3、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不够了解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及学*特点,教学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84、85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4、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5、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6、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学生操作用的小钟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 师: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师:钟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认识钟表。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自己手上的时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1、时针。时针在哪里呢,请你快到前面来找一找。对了,这根针叫时针,它长得什么样?谁来说一说。(师板书:时针:短粗)。分针:请学生到前面来指,说出长得什么样子。它和时针比起来细一些,长一些。(板书:细长)

  2、数:你领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板书数12个)(1-12)真有12个数,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大家觉得他数得怎么样?同学们请你从1开始按顺序数一数自己表上的`12个数。

  3、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按顺序数一数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2、出示图片,认识整时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师:哪些组的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认这些钟面上的时间的?生汇报。(学生互相评价)师引导。

  3、仔细观察,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汇报:得出结论。(生评价)

  4、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5、学*电子时刻写法。

  6、小明的一天:对于整时两种写法的巩固,以及一天有两个8:00的认识。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我拨你说

  2、我说你拨

  3、看一看补一补:如何画整时?

  4、设计尝试:请同学们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

  设计自己的一天。

  四)全课小结

  反思:一年级的课主要是吸引学生目光和注意力为主要关键,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努力做到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游戏,动手操作,课件演示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放手让学生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学生们课上表现积极而又有序,知识点掌握还不错,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有些学生上课*惯不好,还需要加强行为*惯的规范练*,再就是练*也需要在多点类型,让不同的学生体会不同的成就感,每节课都是不完美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课堂不断完善!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

  P76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二、课时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在钟面上如何计时理解1时=60分。

  2、结合亲身实践和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理解1时=60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时、分的长短。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一)激发兴趣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猜一个谜

  语,有信心吗?猜这个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滴答)。

  2、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关于钟表的一些

  知识。

  (二)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关于这个老朋友,你已经知道

  了什么?

  (1)时针、分针、秒针。(你能说具体一点吗?哪根是秒针?对,又细又长的就是秒针。)

  (2)数字。(有12个数字)

  (3)大格。(从哪儿到哪儿为一个大格,还有呢?数数看,一共有12个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个大格内有多少个小格吗?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通过认识钟面,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秒针,还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分针、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计时的。

  (三)认识分

  感受1时=60分

  1、谁知道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计时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从12走到2呢?可见,分针走几格就是几分钟。

  3、那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书)

  4、下面,我们就来拔一拔,让分针走一圈。

  在拔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分针走一圈的时候,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拨钟)

  5、谁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2个大格呢?走一圈呢?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钟、实物钟、头饰、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声音

  师:小朋友,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2、出示主题图

  师:听到闹钟响起后,乐乐在干什么呀?请你们打开书本91页看看。

  (思想教育:我们要向乐乐学*,听到闹钟响,就马上起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课题

  师:这些钟表的身上隐藏了许多小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联系生活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样子的钟?

  师:老师收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钟,你们想欣赏吗?

  2、同位说钟面

  师:欣赏完那么多有趣的钟表后,请你们拿起桌面上的钟,跟同位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

  3、学生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大声地把你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

  生:汇报(板书:12个数字12个大格)

  师:时针长得怎么样?分针长得怎么样?

  生:汇报(板书:时针分针)

  4、动画钟自我介绍

  师:看到大家介绍得那么开心,动画钟也要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请听。

  5、归纳小结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都认识了钟面,那怎样看时间呢?(板书:认钟面、看时间)请你观察一下,乐乐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2、讨论

  师: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的?

  生1: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2: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3:我是这样看的,钟面上有分针和时针,而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3、练*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出示钟表图:8时、6时、3时

  4、小结方法

  师:看看这些钟的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针全部指着12。

  生2:分针全部指着12。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的这些时间,就是整时。

  刚才你们用了什么巧办法一下子就认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呢?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归纳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三)认识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1、创设情境

  师:我们既认识了钟面,又学会了看时间,那怎样写时间呢?(板书:写时间)刚才老师听到小红和小明在争论,他们看着这个钟,都写了一个时间,他们都说对方写错了,现在,请你来当一回小判官,看谁写得对?

  2、学写时间

  师:文字的表示方法怎样写呢?

  生:先写7,再写时。(板书:7时)

  师: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又怎样写呢?

  生:先写7,再写两点,最后写两个0。(板书:7:00)

  师:(指着电子表的表示方法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记时方法?

  3、练*

  (1)写8时、3时、6时(书本91页最后三个钟)

  师:你们真了不起呀,谁会写这些时间呢?(三名学生到白板板书)

  师:请你们拿出这张纸,在纸上完成,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时进行)

  (2)连线(书本94页第1题)

  三、质疑问难

  四、课间休息:唱《两只老虎》

  五、巩固练*

  1、游戏:找朋友(书本94页第3题的时间)

  师:看到大家表现得那么棒,现在老师请大家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谁想出来玩?

  2、拔时间

  (1)拔8时

  生:嘎嘎嘎,谁是我的好朋友?(找不到朋友)

  师:这只小鸭子真可怜,找不到自己的'朋友,请你们在学具钟上拔出小鸭要找的时间。(全体学生拔8时,同桌互相检查。)

  (2)同位互拔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会拔8时了,你们想不想出一个时间考考你的同位会不会拔呢?

  (3)拔一个喜欢的时间

  3、书本92页“小明的一天”

  (1)看图说图意(课件出示7时图片)

  (2)写时间(书本92页)

  五、总结全课

  老师要你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你会告诉爸爸妈妈你学会了什么呢?

  六、作业设计——小小设计师:

  运用你知道的钟面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钟面。

  七、板书设计(附后面)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会看钟面的整时。

  教学难点:

  时间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 具:自制课件,钟面模型、

  学 具:每人一张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橡皮泥、两根牙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课件显示图)懒羊羊怎么还在呼呼大睡,懒羊羊经常迟到,羊村的小羊们决定送给懒羊羊一件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礼呢?(放音效)(闹钟)。

  2闹钟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催我们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诉我们时间。

  3除了闹钟,有这种作用的还有什么?

  生:手表、台钟、挂钟、公鸡…

  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的钟表,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4、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不想和懒羊羊一起来了解它。

  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生讨论,汇报:有12个数字

  师: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钟面围成一圈,最上面的数是( ),最下面的数是( ),最左边的数是( ),最右边的数是( )。

  师:(课件出示)我这里有一个缺了数字的时钟,你能把残缺的钟面补齐吗?

  师:钟面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时针和分针)

  师:两根针长得一样吗?长的针叫什么?短的针叫什么?

  师:为了让小朋友记住这两根针,老师编了一句儿歌:时针长,分针短,转来转去真好玩。

  出示四个钟面:找找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的细心观察,我们认识了钟面,钟表没有嘴,但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么钟面的时间你会看吗?懒羊羊可不会看,我们一起当小老师教教它好吗?

  2.认识整时出示4时、6时、10时、12时四个钟面 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谁也能像他这样说?

  比一比:拨出的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儿歌:分针指12,就是整时了,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

  钟面上有几个整时?

  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9时。要准确的表示时间还得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比如说:“上午9时,我在读书,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手中的钟表自己拨出一个整时的时间,然后说一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从早上说起。”

  生拨再汇报

  师:小朋友们,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养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惯。

  3.学*两种计时法我们学会了看时间还要学会把它记下来

  ⑴电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

  生:电话显示屏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手机上。

  师: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出刚才钟面下的三个时间。师:说一说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有什么特点呢?

  生:中间有“:”,后面都是00,是几时前面就是几。

  ⑵汉字表示法:记录时间还有另一种方法:

  汉字表示法 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比较这两种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师:学会了看时间,写时间,我们还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一起来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过的? 师: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8时。,为了区分这两个8时,我们说的时间前要记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这些时间词,如第一图,我们可以说小明上午8时在读书,谁也能像老师这样说?

  小结

  妈妈的话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快乐连连看

  2、说一说

  3、摆一摆:用两根牙签在钟面上摆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并写下来。

  4、游戏:人体时钟

  5、画一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时钟,并写出所画的时间:说一说要怎么画?

  四、课末总结

  事情做错了可以改,东西用了可以再买,可是时间呢?过去了就不再回来。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精心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如羊村的小羊送礼物引入新课从而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来贴*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学*后能为生活服务,二来通过具体事件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建构主义学*观认为,学*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如“认钟面”这一环节中,让大家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拉出所要学*的中心内容。

  3.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

  如钟面观察、拨时钟;练*书写时刻。在这些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我把练*设计成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快乐连连看、人体时钟、画一画。练*也富有弹性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特别是最后一题画时钟并用两种方法写出所画时间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和概括。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整时;

  2、 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设计:

  虽然学生刚上一年级,但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在教学整时认读时,首先让学生认识钟面,分清分针和时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对比、观察“三个钟面(6时、8时、4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结论: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通过活动,看一看、拨一拨,加强对整时的认识,与生活联系,出示电子表示法,通过练*使学生掌握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最后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渗透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语:今天是我们一一班全体学生第一次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后面看着我们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谁表现的`最好。

  引入课题:好了,大家坐的这么端正,老师就送大家一个礼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出示课件)提问:说一说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

  总结:你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真聪明!钟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课、放学、吃饭、睡觉),它的作用多大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钟表,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还有12个数字,大家来读一下。

  2、拿出你们手中的钟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个是时针、那个是分针。

  3、那我们认识了钟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丽丽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你们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么?

  总结:我们生活中通常说的7点,在教学上把7点说成7时,大家仔细观察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都分别指着几呢?说得很好,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这就是7时。

  4、那你们知道这个钟表几时么?分针和时针都指着几?

  5、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6、4、8),那么,我们就说: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6、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整时,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么?

  (1时、5时、7时、8时)回答的真好,老师说时间,你们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互相说时间,动手拨一拨。

  我们刚才学*了用中文来记录整时,那么你们知道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么?出示课件“12:00”,你们知道这是几时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呢?(手机上、手表上、车票上……)。那么,我们来看一下7时,该怎么用电子表示法表示呢?先写7,接着在7的右下方写两个上下并排的小圆点,然后写两个0,他们都读作7时、7:00

  三、练*

  我们认识了时间,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收获可真不小!那么我们就要像小明那样合理安排好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能够区分时针和分针。

  2、会正确认、读、写整时。

  3、学生达到了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首先出示幻灯片让大家猜谜,(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闹钟时,再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吧。这样设计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接下来全班交流,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因此可采用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让学生看着画面数,从而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同学们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起床图)学生回答。接着问:同学们会认下图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3个钟表图)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3、动手操作,拨钟面

  首先教师拨出1时、4时、7时,让学生认。然后让学生拨出下列时刻:

  9时、1时、5时、12时。最后让同桌之间自由拨,互相认。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拨一拨、认一认,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4、认识电子表

  (课件出示)8:003:006:00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最后得出: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小圆点的后面是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5、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在教普通计时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字。在教电子计时法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课件上另外两个钟面的时间。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

  现在大家会认整时了,是不是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让学生边看课件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回家在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这样设计是对本课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升,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检测。

  1.填空:(出示幻灯片)

  (1)钟面上一共有()个数字,有()个大格。

  (2)又细又长的是()针,又粗又短的是()针。

  (3)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时

  2.看钟面填空:(出示幻灯片)

  这样设计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学*状况进行自我测评,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存在的不足,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附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12个数字

  12个大格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新编入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操作,《认识钟表》就是其中之一。《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要学*的时、分、秒,三年级要学*的24时计时法做铺垫。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直观、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间;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注重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中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又非常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日常生活,让学生感知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钟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一个过程。学生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实现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2、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

  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体会大约几时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钟、教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面:小小马儿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哒嘀哒真好听,提醒我们要早起。对,是钟表。

  2、瞧,一家钟表店开张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学生注意观察。发现它们是挂钟、闹钟和手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都见过吗?

  3、那你们知道这些钟有什么用处吗?

  对,钟表的作用可大了,他们能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

  我们要认识钟表,首先我们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面观察一下,看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12的数,那12在哪里?6呢?请同学们在钟面上指一指3和9在哪里(注意12应摆在最上面)把这些数按照顺序读一读。那你用手势表示一下这12个数是怎么排列的?闭上眼睛再想一想12个数的位置。

  (2)钟面上除了有数外,还有两根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出示:长、短)

  你们知道长的针叫什么吗?短的针呢?(板书:分针,时针)指着课件上的钟面,问学生这两根针叫什么名称?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7时的钟面)如果学生说是7点钟,要告诉他们在数学上又可以说成“7时”。(板书7时)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真聪明,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2)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你是怎么看的?(练*试一试:3时6时10时)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的分针,它们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起看一看时针是怎么指的?

  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拨一拨:请小朋友拿出钟面,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和12时,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再全班交流。

  如果是4时呢?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哪里?7时呢?

  三、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二题和第六题

  2、想想做做第五题(画一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认识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经过这样的时刻。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钟表,知道时针、分针及钟上面的数字;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时针和分针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时间。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听儿歌,引起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苏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听一听。(播放儿歌)

  2.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其实这首儿歌是一个谜语,你知道谜语中的他是谁吗?(钟表)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钟表,那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师:看来在我们生活中离不开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钟表(板书课题)。

  师:我们先来看几张钟表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交朋友吧!

  活动2【讲授】联系生活,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上的数字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钟面,钟面上藏着许多小秘密,请你们仔细观察,钟表面上有些什么呢?和你的同桌小声的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1到12这些数,并集体数数)最大的数是几?

  师:这12个数字把整个钟面分成了一些相等的大格,比如说12到1之间是一大格,2到3之间也是一大格,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一大格呢? (学生交流)(自己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大格)

  2.认识指针

  师:那再看看钟面上还有什么呢?(认识时针和分针)那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分针和时针他们长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而很多时钟中粗细是可以一样的,判别的主要方法还是看长短)

  师:他们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都是按同一个方向旋转)

  活动一:同桌指一指,拨一拨

  师:请你们拿出钟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认一认。哪个小朋友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分针和时针的呢?

  3.小结:钟面上有1到12个数字,总共有12个大格,还认识了分针和时针。

  活动3【讲授】自主探索,会认会读整时

  1.认识7时

  师:伴随着这闹铃声,小红的一天开始了(播放小红起床动画)小红每天按时起床,你知道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呢?(学生反馈,纠正7点的错误读法)

  师:请你仔细来看一看这幅图,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红是7时起床的呢?(学生反馈)观察挂钟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他就是7时)(找另外几个小朋友同样再说一遍)

  活动二:同桌说一说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在记录7时的时候,可以请汉字来帮忙,先写数字7,再加上一个时间的时。

  2.认识9时

  师:小红吃完早饭来到学校准备上课了(展示小红上课图片)小红是什么时候上课的?(学生反馈)讲解9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并记录9时(学生来写)。

  3.认识5时

  师:小红回家感觉累了,他想看会动画片(展示小红看动画片图片),小红是几时看动画片的呢?(学生回答,讲述5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并自主记录5时)

  4.认识整时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个时间,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讲解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

  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分针指向12的这个时刻称为整时

  师:那他们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说说不同在哪里)

  小结:7时的时候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7时的时候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所以说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活动三:同桌说一说

  师:把你的发现和你同桌小声的说一说。

  活动四:老师拨时钟学生认时间

  师:接下来老师来拨一个整时,你知道他是几时吗?拨整时的时候通常,我们先拨分针,再来拨时针。

  (拨好6时)老师每天在这个时间起床,你知道他是几时吗?(学生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反馈)

  活动五:学生拨时钟(同桌检查是否拨对)

  师:那你们想来拨一个整时吗?拿出你们的时钟,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拨出老师下午上课的时间:1时。说一说怎么拨的?(学生反馈)

  (2)老师每天12时吃午饭。说说怎么拨的。(学生反馈)讨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的位置。(都指向12,并且重合到了一起)

  (3)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且说一说怎么拨的',这个时刻又在做什么。(请几个学生上来展示一下他们拨的整时,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

  学生上来拨到我的钟表上。

  5.认识电子表形式的整时

  师:同学们,你还记得小红是几时起床的吗?请看大屏幕,除了挂钟上显示的时间,你还可以从哪里知道小红起床的时间?(展示7:00),请问这表示是几时?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写法?(电子钟上,电脑、手机上)

  讨论电子表的形式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认一认这几副图片的时间,说一说他是怎么记录的)

  动手用电子表的形式写7时。(先写一个7,再写两点)

  讨论两点的位置和形状。(这两个点是两个小圆点,一上一下,在中间)

  提醒0的位置和多少。

  动手用电子表的形式写9时和5时。(找两个学生写9时和5时,教师进行检查和补充)

  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两点右(后)边是2个“0”,两点左(前)边是几时就是几时。

  活动4【练*】练*巩固,智勇大闯关 评论

  1、完成书本85页做一做:小明的一天。(实物投影学生写的时间,写完后讨论为什么都是9时,小明却在做不同的事情)

  小结:我们一天当中有2个9时,因为时针在一天当中会走两圈,就会产生两个9时,一个是早上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观看一天中时针绕两圈的动画)

  小结:我们要向小明学*,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做时间的小主人。

  2、完成书本86页第一题,用尺子连一连,帮帮挂钟找到他电子钟的好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们能做好朋友)

  小结:挂钟和电子钟都能表示时间。

  活动5【讲授】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各式各样的钟表,那你想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吗?(播放日晷和圭表的介绍视频)

  小结: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东西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后可以从书本或者上网去查一查。

  活动6【讲授】课堂总结

  师小结: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完了,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整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时间,比如说半时,几时几分,像这样的时间我们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进行学*,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在这里,我采用录音,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并同时强调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的特点。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2、教学整时

  出示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8时、4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6时、8时、4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学生在自己的学具盒上拨出3时,7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会看电子钟

  同学们在看电视时见到过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吗?它和刚才我们看到的钟表表示时刻的方法一样吗?这是电子钟表示时刻的方法。

  课件出示12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像电子钟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自己练*,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的

  4、课件出示小狗和小猪一天中的三次对话。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5、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四、全课小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闹钟一个,学具盒,制作钟表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它来了!(小闹钟的音乐响起来了)

  问:它是谁?生说:小闹钟。

  师:对了!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是妈妈叫醒的,有些是用小闹钟的,你们家有小闹钟吗?(有)你知道闹钟有什么用途吗?(显示时间的)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经常见到钟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好不好?(电脑出示,学生欣赏)(板书:认识钟表)

  二、主动探索

  1、做钟面。

  a.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课件中闹钟放大,展示出钟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在*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

  b.请参照屏幕上钟面的样子,二人一组,分组做一个钟面。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看。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个?(让一组同学上讲台制作)

  c.(教师出示大钟面)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时针(短)分针(长)

  2.说钟面。

  a.二人一组,拿着你们做好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c.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做的钟面最漂亮?举起你们的钟面给老师欣赏一下。

  3、认识整时

  (1).认识。

  a.小丽的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b.7时了,小丽还在睡懒觉,再睡下去,她会迟到的!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板书:7时

  (2)、认识电子钟

  a.(课件演示,小丽的房间)看,小丽床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b.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黑板上贴7:00)

  c.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3)巩固练*

  a.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黑板贴出8时、3时、6时的钟面。)学生上黑板写时间出来

  b.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5时、12时)。

  c.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1时、11时)。

  d.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e.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2页(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

  (4)总结。

  a.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b.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三、游戏练*

  1.练*一:找朋友。

  a.教师发钟面头饰(练*十六第一题)

  b.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c.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

  2、完成课件的游戏一和游戏二

  总结

  1.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今天认识了钟面,知道了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开放题

  1.(教师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6)这是几时?少了根针,你能看出是几时吗?

  2.(教师在1和2间贴上时针)现在是几时?我们下节课再来和小丽一起认识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练*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小雪人告诉我们答对了。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嗯,钟表的作用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出示课题)

  〔评析: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 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三、认识整时

  1.认识。

  (放铃声)听,谁家的钟表响了?(演示晶晶家)原来是晶晶的钟表响了。还不起床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出示放大的钟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课件)

  2.巩固。

  a.抢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几时?指着4呢?

  b.真不错,欢迎小朋友们到智慧屋来做客,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这些钟面时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时、6时、1时)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c.能很快说出钟面上的整时吗?这么自信,那好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出示3时、4时、11时、12时)

  d.现在二人一组拨钟练*。

  〔评析:教师注重让学生主动去学*,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互相交流。如:互相说整时环节的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

  3.认识电子钟。

  现在你们和有着分针、时针的钟表成为好朋友了吗?其实还有一种表,长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课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间)看到了吗?这是什么表?电子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课件上演示7:00)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和学生唱“找朋友”。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问:“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师戴上1:00的头饰,原来在这儿呢!)

  〔评析:对于电子表的学*,教师采用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有利于提高学*效率。〕

  四、练*

  1.小明的一天。

  (出示几组画面学生说几时)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回家后制定一个作息计划贴在床头,坚持去做。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好学*,好吗?

  2.动脑筋。(过一小时是几时)

  我看小朋友们精神百倍,那咱们再来一个智力大比拼好吗?

  〔评析:教师设计的练*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练*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

  五、总结

  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时间真的像小马车一样飞快的向前跑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让我们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评析:在数学课堂中,适时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惜时”观念。〕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1.学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学*。

  “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教师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统一的一个动画形象和一个完整的故事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设计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饭、晚上睡觉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新知。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教师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通过合作学*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促进主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在教学中的说钟面、说整时、课后的游戏练*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合作学*的环节。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4

  1.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钟)

  学生(实物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联系师生情感。)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认知需要,揭示课题

  (一)小小调查,引入课题: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课件统计)

  1.学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闹钟闹的、我看时间(表)、其它

  2.教师归纳几种情况,进行统计。

  3.从我们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怎样起床的人最多?怎样起床的人最少?

  (二)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能自己按时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们是用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大家愿不愿意和他们一样,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细观察、勤操作,多种感观参与认识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人们的身上

  (2)同学们,看看你周围老师,找一找、问一问,他们身上有没有表示时间的钟表?你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3)有些什么形状的?

  生答: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2.认识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要求:在玩的时候,可以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板书:钟面)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生同桌合作学*)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A: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B: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学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导认识到指针长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及时给以肯定、用实物对照)

  (3)小结:生活中的钟表各式各样,它们都是用来表示时间!有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发现有的钟面上有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板书:时针、分针)而有的钟面上只有2根针。我们认时间主要认时针和分针。

  (4)指针小测查:指针说名称。

  (二)整时的教学

  1.合作学*,初步认知

  那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时间了?请举手!真不错!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钟,转一个时间,告诉大家,是多少?

  生:3点、5点、4点40、2点半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时间,太能干了。不过,老师有一点要告诉大家,我们*时说的几点钟,那是口头语言(*常的话-w ww.xxjx -sj.cn),在书上,我们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几时。

  如:*时说的5点,书上是叫5时。这种时间叫整时。(板书:整时)

  (2)自主学*,互帮互助

  老师想请认识时间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一教不会认的同学,让大家都会认识整时。行不行?

  行!(小组合作学*)

  2.引导学*,强化认知

  你是怎样认整时的?分针和时针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针指向数字几,时针指向数字几

  3.小结要点,巩固认知

  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12、几、几时)

  4.纠错练*

  (1)(出示实物钟,2:40)提问:这是3时吗?为什么?

  (2)(出示实物钟,8:15)提问:这是8时吗?你会拨8时吗?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

  5.操作练*、深化认知

  (1)学生拨钟表,展示汇报。

  (课件出示图片)请拨出7时、12时。

  *6时、12时的指针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现在,你能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吗?

  A:给大家说你那时在做什么?

  B:你周围的人在干什么?

  6.整时的书写

  A:我们要把自己喜欢的时间记下来,怎么办呢?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就可以写成几时,还可以像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记下来:先写一个几,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板书:*:00)

  B:我们用这种方法表示7时:用手指在桌上画画、集体说。(先写再写最后写)

  三、课间活动

  反应游戏

  四、创设情境,实践体验,深化感知

  (一)判断时间

  (课件出示情境)没有钟表,怎样来判断时间。

  (二)我是小主人

  小朋友们学会认时间,还能安排时间,真行!你看,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如果他们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游一游石船公园、逛街买买东西,当然还要吃午饭和回家了,你作为我们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们的活动,他们几时去干什么,几时去那里玩呢?(学生汇报)

  五、根据板书小结全课

  六、拓展练*

  小朋友们,我们的前辈是多么聪明哪!这些钟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是将来的创造家,请你们商量一下,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钟表来!(时间充欲给以展示,反之则处理为课后作业。)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评析: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 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评析:这里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你桌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写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评析: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要在钟面上每天转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9时,拓展了学生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评析: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评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了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为学生再次积累感性认知。]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 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 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 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 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拨出的时间也很合理,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总评: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

  难点:认识钟面上接*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关键:认识钟面,学会看整点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钟表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只有认识它,才能更好的利用它。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观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钟面。

  三、认识整时。

  1.认识指针指示的整时。

  (1)播放录像。提问学生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贴出相应的钟表。

  (2)学生观察这三个时刻,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教师板书

  (3)比较三个时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得出结论并板书:

  (5)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2.认识电子钟上的整时。

  3.动手拨钟表。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借助上一环节拨7时,出示两钟表:一个是7时不到一点,另一个是7时刚过一点。问学生是不是7时?教师指导学生接*7时,可以说大约7时。

  2.说说书上85页第3题的钟面大约是几时。

  3.小结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哪位好朋友啊?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自制钟表,升华知识。

  伴随《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谈话:认识了钟表,我们再回到钟表店,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每人做一个钟表,就让时间停留在你最喜欢的一个时间上。(学生做好后交流)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评析: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 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评析:这里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你桌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写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评析: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要在钟面上每天转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9时,拓展了学生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评析: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评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了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为学生再次积累感性认知。]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 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 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 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 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拨出的时间也很合理,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总评: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通过读、想、说、练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整时的表示方法。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 (3分钟 )

  小主持人主持,两分钟的小视频——《一寸光阴一寸金与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记录时间,再介绍现在生活中人们用什么记录时间。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目标(2分钟)

  生齐读学*目标,带着目标准备开始学*任务。

  三.小组交流(5分钟)

  心中带着目标,拿出前置小研究和准备好的钟表,小组讨论积极配合,动手操作,分工明确。

  四.小组展示(15分钟)

  小组长:带领孩子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小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题,我发现钟面上面有数字,有时针,有分针,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交流:我还发现了时针长,分针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时针转得慢,时针转的快。

  生2:在展台下边说边展示第二题,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过程中,师适时板书)

  生交流:你说的很好,就是说的有点慢,没有珍惜时间;你说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吗?(此时,师适时引导。两种写法都可以,审清题意,选择适当的写法。)

  生3:我来给大家汇报第三题,整时的写法,读法。生交流。

  生4:我来给大家汇报最后一题。

  生交流:你画的针不直;你画的两个针长短差不多,我们分不清。

  五.谈收获(5分钟)

  生做小老师进行汇报,老师带着孩子再次强调重难点。

  六.我会练(8分钟)

  小明的一天,生准确的说出小明每个时间点在做什么。

  并结合今天学*的知识,做一张自己的时间作息表,用来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七.赠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闹钟一个,学具盒,制作钟表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它来了!(小闹钟的音乐响起来了)

  问:它是谁?生说:小闹钟。

  师:对了!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是妈妈叫醒的,有些是用小闹钟的,你们家有小闹钟吗?(有)你知道闹钟有什么用途吗?(显示时间的)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经常见到钟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好不好?(电脑出示,学生欣赏)(板书:认识钟表)

  二、主动探索

  1、做钟面。

  a.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课件中闹钟放大,展示出钟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在*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

  b.请参照屏幕上钟面的样子,二人一组,分组做一个钟面。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看。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个?(让一组同学上讲台制作)

  c.(教师出示大钟面)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时针(短)分针(长)

  2.说钟面。

  a.二人一组,拿着你们做好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c.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做的钟面最漂亮?举起你们的.钟面给老师欣赏一下。

  3、认识整时

  (1).认识。

  a.小丽的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b.7时了,小丽还在睡懒觉,再睡下去,她会迟到的!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板书:7时

  (2)、认识电子钟

  a.(课件演示,小丽的房间)看,小丽床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b.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黑板上贴7:00)

  c.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3)巩固练*

  a.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黑板贴出8时、3时、6时的钟面。)学生上黑板写时间出来

  b.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5时、12时)。

  c.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1时、11时)。

  d.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e.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2页(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

  (4)总结。

  a.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b.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三、游戏练*

  1.练*一:找朋友。

  a.教师发钟面头饰(练*十六第一题)

  b.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c.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

  2、完成课件的游戏一和游戏二

  总结

  1.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今天认识了钟面,知道了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开放题

  1.(教师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6)这是几时?少了根针,你能看出是几时吗?

  2.(教师在1和2间贴上时针)现在是几时?我们下节课再来和小丽一起认识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1.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钟)

  学生(实物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联系师生情感。)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认知需要,揭示课题

  (一)小小调查,引入课题: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课件统计)

  1.学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闹钟闹的、我看时间(表)、其它

  2.教师归纳几种情况,进行统计。

  3.从我们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怎样起床的人最多?怎样起床的人最少?

  (二)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能自己按时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们是用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大家愿不愿意和他们一样,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细观察、勤操作,多种感观参与认识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人们的身上

  (2)同学们,看看你周围老师,找一找、问一问,他们身上有没有表示时间的钟表?你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3)有些什么形状的?

  生答: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2.认识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要求:在玩的时候,可以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板书:钟面)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生同桌合作学*)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A: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B: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学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导认识到指针长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及时给以肯定、用实物对照)

  (3)小结:生活中的钟表各式各样,它们都是用来表示时间!有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发现有的钟面上有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板书:时针、分针)而有的钟面上只有2根针。我们认时间主要认时针和分针。

  (4)指针小测查:指针说名称。

  (二)整时的教学

  1.合作学*,初步认知

  那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时间了?请举手!真不错!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钟,转一个时间,告诉大家,是多少?

  生:3点、5点、4点40、2点半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时间,太能干了。不过,老师有一点要告诉大家,我们*时说的几点钟,那是口头语言(*常的话-w ww.xxjx -sj.cn),在书上,我们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几时。

  如:*时说的5点,书上是叫5时。这种时间叫整时。(板书:整时)

  (2)自主学*,互帮互助

  老师想请认识时间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一教不会认的同学,让大家都会认识整时。行不行?

  行!(小组合作学*)

  2.引导学*,强化认知

  你是怎样认整时的?分针和时针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针指向数字几,时针指向数字几

  3.小结要点,巩固认知

  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12、几、几时)

  4.纠错练*

  (1)(出示实物钟,2:40)提问:这是3时吗?为什么?

  (2)(出示实物钟,8:15)提问:这是8时吗?你会拨8时吗?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

  5.操作练*、深化认知

  (1)学生拨钟表,展示汇报。

  (课件出示图片)请拨出7时、12时。

  *6时、12时的指针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现在,你能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吗?

  A:给大家说你那时在做什么?

  B:你周围的人在干什么?

  6.整时的书写

  A:我们要把自己喜欢的时间记下来,怎么办呢?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就可以写成几时,还可以像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记下来:先写一个几,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板书:*:00)

  B:我们用这种方法表示7时:用手指在桌上画画、集体说。(先写再写最后写)

  三、课间活动

  反应游戏

  四、创设情境,实践体验,深化感知

  (一)判断时间

  (课件出示情境)没有钟表,怎样来判断时间。

  (二)我是小主人

  小朋友们学会认时间,还能安排时间,真行!你看,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如果他们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游一游石船公园、逛街买买东西,当然还要吃午饭和回家了,你作为我们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们的活动,他们几时去干什么,几时去那里玩呢?(学生汇报)

  五、根据板书小结全课

  六、拓展练*

  小朋友们,我们的前辈是多么聪明哪!这些钟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是将来的创造家,请你们商量一下,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钟表来!(时间充欲给以展示,反之则处理为课后作业。)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认识整时(84-8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学媒体:课件,学具钟。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整体认识还不太*惯,重点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课件显示谜面: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钟面。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课件出示),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的12个数,还有长短不同的指针。

  (3)边出示课件,边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还有2根指针,又短又粗的──时针;又长又细的──分针;。 (4)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指一指,并告诉同桌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2.认识整时。

  (1)屏幕上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观察,看看小闹钟叫醒小女孩的时间是几时?生说。

  (2)你能说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吗?

  (3)引导学生观察12时、4时、6时,观察讨论:这三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所指的数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12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4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回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

  (4)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讲述电子表表示法

  三、开心练*

  1、课件显示3个钟面,学生回答:8时,8:00;3时,3:00,6时,6:00

  2.《小明快乐的一天》。师:“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看,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课本92页插图。

  (1)师:“看第一幅图,小明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并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2)小组间说说: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

  (3)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并说出是什么时候?(如7时,是什么时候的7时。)

  (4)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组的学生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并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惯。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示方法,你学会了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能判断钟表上接*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做钟具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动画蓝猫引入新课

  2、逛一逛钟表乐园

  3、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乐园看到了什么呢?又想知道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展开

  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问:小朋友,你看到的'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

  那你想学做一个这样的钟面吗?同桌合作组装一个钟面。

  2、(学生做,师行间巡视)

  3、展示做好的作品。

  4、 指名说一说学生做的钟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时针分针)

  5、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并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一个让学生念一念。如果能读出来让其说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一个,你能认吗?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可以适当补充)

  6、看图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吗?

  (2)紧接着出示后三幅图,问:你现在能说一说这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吗?你想说哪幅图说哪幅图?(指名说一说)

  7、比较各个钟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让学生进行比较。

  8、、智闯数学宫

  第一关:快速抢答: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

  第二关拨一拨。

  (1)、拨一个(8时)

  (2)、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这个时间通常你在干什么?

  第三关:说一说

  (1)、(课件出示:大约7时的图片)你认为他是几时呢?是7时吗?你认为呢?

  (2)、你能说说大约这是几时吗?(课件出示)

  第四关:想一想

  (1)、好小朋友们真不错,那我们*时除了钟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学生列举(手表、手机等)

  (2)引出电子钟, 教给学生认电子钟的方法。

  三、课间活动

  我们一(1)的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得不错。为了奖励小朋友,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首歌曲《珍惜时间》。

  四、总结

  (一)目标检测

  1、指名说一说

  (1)、(课件出示图片)图中的小朋友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2)、让学生说说每天大概是怎么安排的时间的呢?

  2、、(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问:小朋友,你认为在这三幅图中哪件事情是一定要准时的?哪件事情是要提前去做的?哪件事情是大约某个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3、说一说每天10时学生在干什么

  (二)全课总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通过和蓝猫一起学*小朋友们也有了收获。老师认为小朋友们这节课表现的也非常的棒。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在这里,我采用录音,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并同时强调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的特点。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2、教学整时

  出示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8时、4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6时、8时、4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学生在自己的学具盒上拨出3时,7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会看电子钟

  同学们在看电视时见到过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吗?它和刚才我们看到的钟表表示时刻的方法一样吗?这是电子钟表示时刻的方法。

  课件出示12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像电子钟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自己练*,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的

  4、课件出示小狗和小猪一天中的三次对话。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5、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四、全课小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

  2、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3、初步认识钟面,

  4、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5、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6、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7、联系,

  8、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每人一个钟面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激趣导入

  1、小红星期天到钟表店去玩,钟表店的钟表可多啦,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

  (课件:放录像)

  2、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过钟表吗?在哪里看到过?

  (指名让小朋友说)

  3、小组合作,

  4、自主学*

  1、初步认识钟面。(课件定格在钟面上)

  小朋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

  钟面上有1——12这些数,还有一长一短两根针,还有小格子等。

  引导:这两根针的名字叫什么?谁是分针,谁是时针?

  讲述:小朋友说的真好,长的是“分针妹妹”,短的是时针,我们叫他“时针姐姐”。

  让小朋友在自己的钟面上指出“时针姐姐”和“分针妹妹”给同

  2、初步认识整时。

  “你会看时间吗?请你说一说”?(课件定格在3时)让有经验的学生介绍怎样看整时,。(课件定格在9时)让大家说一说。

  学生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就是几时。

  问:这三只表又是几时?(电脑显示都是5时)为什么?

  略讲电子表:直接用数字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

  试着拨时间让同桌说。师生互考拨整时,

  可以让学生拨一个不同的时间让大家猜。(可以是几分几秒)有意拨6时、9时、12时看时针、分针的位置。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过渡:小红遇到问题,请大家帮帮忙,这两个钟是几点?(课件定格在两个钟上:7点不到,7点刚过)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是几点?7点不到、接*7点;或7点刚过、过一点。

  小结:

  1、小红今天学到了许多知识,

  2、你学到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提问:(谁发明了钟表?)(最早的钟表是什么样的?)课件显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2、内容分析:本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二是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学会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本单元是有关钟表的第一次学*,为以后继续学*钟表进行铺垫。

  3、学情分析:一(11)班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钟表,但他们对钟表并不熟知。本班学生的基础一般,且本班学生的学*情况不稳定。

  二、设计理念

  教学及学法: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将探究性学*引入课堂。因此本节课采用观察、探究、发现、总结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和半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时和半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教钟面模型、PPT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同学能猜出来。(出示PPT1)

  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

  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闹钟。(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来看看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出示PPT:闹钟)

  (二)、互动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这时什么?它像什么呢?(出示PPT:钟面)

  生:闹钟

  师:它很像闹钟,但是它没有外壳,我们它叫做钟面。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钟面,观察一下,钟面里都有些什么?(出示ppt第四页)

  生: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你能从小到大数出来吗?

  生:能,1、2、3、4、5、6、7、8、9、10、11、12。

  师:一共有多少个数字?从几到几?

  生:一共12个数字,从1--12.

  师:钟面上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生:有两根针。

  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根针又细又长,一根针又粗又短。

  师:说得真好,那老师告诉你们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做时针,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做分针。(板书: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老师带读2遍: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师:现在同学们把钟面拿出来,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位同学指,另一位同学说。(老师巡逻)

  师:现在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我说你指。(老师指着分针、时针让同学说一说)

  2、认识整时

  师:请同学们把钟面收起来放在旁边,我们继续上课。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上课的时间?

  生:8点(出示PPT)

  师:对,但是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8点说成8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8时……

  师:那下午同学们是从时候开始上课呢?

  生:2点。(出示PPT)

  师:应该说2时,以后几点我们都要说成几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2时……

  师:同学们知道播放新闻联播吗?哪有谁知道它每天什么时候播?

  生:7时

  师:刚才的三个时间,8时、2时、7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意思是8时整、7时整、2时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大屏幕上的三个时间,8时、7时、2时,这三个时间,钟面上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生:长针的'位置一样,都指到12

  师:长针是什么针

  生:分针,细而长

  师:刚才同学说分针都指到12,那短而粗的时针?它指到哪里?

  生:指到8、2还有7。

  师:看到这些数字和这两根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时的规律?

  生:8时,时针就指到8;

  2时,时针就指到2;

  7时,时针就指到7。

  师:对,观察得很好,但是这位同学少说了一个条件,谁知道是什么?

  生:分针都指到12.

  师小结:分针指到12的时候,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出示PPT师一起读两遍。

  师:老师手上有几张钟表图,谁能说一说钟表上得时间是是什么时候?3时、6时、12时(出示卡片,必要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特别注意12时的分针和时针是重合的。将卡片奖给回答正确的学生。)

  2、学*电子表时间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12:00)同学们见过它吗?有没有谁知道它是什么?

  生:时间、12点、电子表

  师:对了,它也表示时间,这种叫做电子表时间。同学们看看12时和12:00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前面都是12

  师:现在你们认识了电子表时间,那老师想考考你们,1时和3时的电子表时间要怎么写呢?请学生拿出作业本,在本子上写一些1时和3时的电子表时间。(老师巡逻,发现问题,提醒学生书写电子表注意事项。)

  3认识半时

  师:(出示PPT示3时半、7时9时半的钟表)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几个的时间?

  生:3点半、7点半、9点半

  师:很好,这位同学认识3点半、7点半和9点半,但是在数学里我们要说成3时半、7时半、9时半。这些是半时。几时半都是半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3时半、7时半、9时半)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时半、7时半、9时半这几个钟表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知道时间的两种书写形式。

  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遵守、珍惜时间,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表?(指名回答。)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一个完整的钟面。)独立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指名汇报:(有数字、有大格、有指针。)

  指名指出分针和时针。

  小组讨论: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

  小组代表汇报。

  2.观察指针走动方向

  同学们,现在老师让钟表的指针转起来。(课件出示。)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

  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指针是怎样转动的吗?

  3.认识整时

  (课件:指针停止转动)问:现在是几时?

  (贴钟面1)现在是几时?分针指几?时针指几?

  (贴钟面2、3)现在是几时?你怎么看出的'?

  (小组讨论。)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你发现了什么?

  4.写时间

  (指3时)现在是几时?板书:3时

  还可以怎样写?板书:3:00

  学生独立写钟面2和钟面3的时间。

  展示评价。

  三、巩固应用

  1.区分两个时刻(课件出示):这两个时刻各是几时?怎样区分?

  2.小明的一天:

  (课件出示图一)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看书第92页的图,你能选择一幅或几幅图说一说吗?

  请你把时间写在书上。(订正)

  3.请学生表演小品:(刷牙洗脸)学生猜一猜并拨出时刻。

  4.(机动)找朋友。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约几时,会整时、几时30分、大约几时描述一天的时间。

  2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大约几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出示2时、7时、1时30分、8时、12时30分的数字钟面。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会认钟面上的整时和几时半,下面老师考一考大家,屏幕上这些钟面表示的时间你认识吗?

  学生认屏幕上的钟面,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什么是整时,什么是几时半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12与1之间,就是12时30分。

  教师:也就是说,小朋友在认整时和几时半时,都要看它的时针和分针才能作出判断。我们这节课在小朋友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3

  出示一个钟面,钟面上的指针指着7时。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钟面显示的是多少时间?

  教师:小红这个时间起床,然后吃早饭,(

  随着教师的讲解分别出现小红起床、吃早饭等情景,同时小红旁边的时钟上的指针也从7时起开始不停地向8时移动)最后上学,时钟上的指针指向这里的时候,小红刚好到校门口。(小红到校门口时录像和时钟上的.指针都定格)小朋友们认识小红到校门口的时间吗?

  估计学生会说不认识。

  教师:我们看看这时钟面上的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指导学生看着屏幕说出这时时针刚过8。分针指着1。

  教师:现在是多少时间呢?我们让分针倒回来一点。

  课件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

  教师:现在呢?学生可以体会到是过了8时了。

  教师:过得多不多呢?让学生意识到过得不多,刚刚走过8时多一点。

  教师:这时我们可以说刚过8时。现在小朋友们自己手中的钟面模型拨一拨,先拨到8时,再把分针拨过12,不要离12太远。好!老师看一看你们拨的指针。

  在

  上展示学生拨的指针,学生可能拨成8时1分,也可能拨成8时2分、3分、4分或5分,反正过8时不远。

  教师:小朋友拨这些钟面上的指针的位置都不完全相同,有的拨在第一小格,有的在数字1上,有的在第三小格,但是这时的分针都离12不远,这时钟面上的时间我们都可以说成刚过8时。你知道什么叫刚过几时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过整时多一点就是刚过几时。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一拨,拨刚过5时,刚过9时,刚过12时。

  学生操作,每拨一次,就集体订正一次,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刚过几时的计时方法。

  教师: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刚过几时了,现在看看这个钟面。

  课件显示例3的第二个情景图。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为是多少时间?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没有到10时。

  教师:要到10时了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指导学生说出要到10时了,因为从时针看,时针快要指正钟面上的10了,从分针看,分针已经走到11,快到12了。

  教师:所以图上的小红判断这时的时间是快10时了。你们能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快10时的时间吗?

  学生拨后,抽学生拨的钟面在

  上展出,让学生观察所拨的钟面上的时针快要指正10,而分针有的在11,有的在11到12中间,这些钟面上显示的时间都是快10时了。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快3时了,快8时了,快12时了。

  学生拨后,集体订正。

  教师(边拨钟面上的指针边说):我们在这节课认识了刚过几时和快几时了,这两种时间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整时和几时半比有哪些不同呢?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可以作如下的提示:

  教师:小朋友们这样想,几时和几时半准确吗?刚过几时和快几时了是非常准确的时间吗?

  让学生意识到几时和几时半都是非常准确的时间,而刚过几时不是非常准确,因为过一个小格也是刚过几时,过几个小格也是刚过几时,只要分针过了12且离12不远,都可以刚过几时来表示,所以刚过几时和快几时了都是对一段时间的估计。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大约几时。

  教师在课题下板书:大约几时。

  教师: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大约吗?

  让学生对照课题说一说这里的大约就是对时间的大概估计。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和上节课学*的内容不同的地方。不论是刚过8时也好,还是快8时了也好,都是对时间的一个大概估计,说明这个时间离8时不远。

  三、巩固练*

  指导学生完成练*十第3,4,5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五、课外作业

  自己学*的知识调查一下,商店早上什么时间营业,什么时间下班。早上第一班客车什么时间发车,晚上最后一班车是什么时间。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矗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孝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六、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请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滴答滴答”声音。

  学生猜出是钟表的声音。

  (出示钟表店)里的钟,它是人们用来干什么的?(看时间的)你会看吗?想学会看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对钟有初步的认识这个特点,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去钟表店玩一玩。使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非常有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钟就在自己的身边钟,钟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认识钟面

  1.请小朋友拿出自己身边的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钟面上还有数字(1、

  2、3.----12);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3.现在小朋友对钟的秘密知道的多一些了吧!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学具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围绕问题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帮助学生在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1~12个数、分针和时针.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1.出示7时的钟面,有谁知道这是几时吗?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请2-3名学生说

  师生齐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8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第二个呢?(3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第三个呢?(6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2.刚才我们认的7时,8时,3时,6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拨一拨

  1.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看几时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既会动脑又会动手。老师想让你们拨出3时,9时,12时。

  2.学生动手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展示)

  想一想

  师: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天的生活进行计划,那我们来看小明她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

  课件出示6幅图(上午7时小明起床刷牙,上午8时小明上课,上午10小明在做操,中午12时小明在吃饭,晚上6时小明在看电视,晚上9时小明在睡觉)

  学生看图交流。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时间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钟面的学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来认识整时,并按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想一想的.顺序有序地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

  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时间概念的第一次接触。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因此,从导入到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与学

  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在学生认识整时时,我安排了4个环节。首先在学生认识整时前我先让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自己去认识钟面。观察自己身边的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从而知道钟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进入第一个环节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而探究总结出整时数特点、,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不但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时间。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知道 “我们的生活和学*同样离不开时间,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难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

  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

  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

  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

  A. 学生自主学*

  B. 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

  C. 小组汇报

  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2、 认识整时

  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

  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引导多名学生重复认知过程。

  ②利用三个整时钟面,再次观察、认知

  A、(PPT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三个时刻)按照整时的认知方法,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时刻。

  B、再次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明确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③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A、 师拨表生认读,并说出认识的方法

  B、师说整时生拨表(例:拨出上午9时上操时刻、中午11时放学、中午12时吃饭、下午4时放学……)

  C、同桌一说一拨

  3、整时的记录方法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我们怎样记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出示PPT情境图中的电子记录7:00),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上两个“0”。(板书:7:00)我们一起书空一下。

  A、(PPT出示3时、6时两个钟面)指名2生台前板演,其他学生作业本上记录

  B、订正并强调记录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一题)

  2、写一写(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三题)

  3、做一做(PPT出示课本85页:小明的一天)

  A、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刻。

  B、质疑:为什么有两个9时?(生谈想法)

  C、明确: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

  四、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同学们,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认表——拨表——记录时间”收获了钟表的很多知识。时间是宝贵的,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画钟表

  同学们,课下利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在钟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7时 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钟面,能够区分时针和分针。

  2、会正确认、读、写整时。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认、读、写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教

  具演示法和谈话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最大程度体现课改精神,在学法的指导上,我将充分体现教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手操作,从而主动的获取新知识。

  三、说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谜语和钟声让大家猜谜。并显现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表,引出课题(认识钟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学生先观察钟面,看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

  ①有12个数字。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又细又长,叫分针;又粗又短,叫时针。)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钟面,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交流,举手汇报,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步骤:学*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中文表示法,在教学电子表示法,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

  1、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2、小明一天的作息安排。

  3、找朋友。

  1.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说一说,让学生在师生互、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应用新知,在愉快中巩固新知识。

  2.我用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结合课本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找朋友活动,通过连一连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五: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内容。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能判断钟表上接*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做钟具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动画蓝猫引入新课

  2、逛一逛钟表乐园

  3、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乐园看到了什么呢?又想知道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展开

  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问:小朋友,你看到的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

  那你想学做一个这样的钟面吗?同桌合作组装一个钟面。

  2、(学生做,师行间巡视)

  3、展示做好的作品。

  4、 指名说一说学生做的钟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时针分针)

  5、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并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一个让学生念一念。如果能读出来让其说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一个,你能认吗?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可以适当补充)

  6、看图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吗?

  (2)紧接着出示后三幅图,问:你现在能说一说这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吗?你想说哪幅图说哪幅图?(指名说一说)

  7、比较各个钟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让学生进行比较。

  8、、智闯数学宫

  第一关:快速抢答: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

  第二关拨一拨。

  (1)、拨一个(8时)

  (2)、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这个时间通常你在干什么?

  第三关:说一说

  (1)、(课件出示:大约7时的图片)你认为他是几时呢?是7时吗?你认为呢?

  (2)、你能说说大约这是几时吗?(课件出示)

  第四关:想一想

  (1)、好小朋友们真不错,那我们*时除了钟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学生列举(手表、手机等)

  (2)引出电子钟, 教给学生认电子钟的方法。

  三、课间活动

  我们一(1)的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得不错。为了奖励小朋友,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首歌曲《珍惜时间》。

  四、总结

  (一)目标检测

  1、指名说一说

  (1)、(课件出示图片)图中的小朋友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2)、让学生说说每天大概是怎么安排的时间的呢?

  2、、(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问:小朋友,你认为在这三幅图中哪件事情是一定要准时的?哪件事情是要提前去做的?哪件事情是大约某个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3、说一说每天10时学生在干什么

  (二)全课总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通过和蓝猫一起学*小朋友们也有了收获。老师认为小朋友们这节课表现的也非常的棒。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认识钟表教案及评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认识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半时做好铺垫。]

  认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学生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认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学生学会看半时。]

  认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及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介绍,最终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使学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及时反馈。

  4.教师拨出5时让学生认,并依次拨出6时、7时。通过拨表认识整时的顺序,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半时等,主要是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非常密切,我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了调查,知道学生对钟表有一些认识,了解钟表的作用,大部分的孩子能认整时,有少部分学生认识半时,知道钟面上三根针的名称。因此在新授部分,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将整时和半时在一课时进行教授。大部分的孩子虽然认识整时刻,但没有想过整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指在哪里,了解了这一点,对认识半时也有帮助。所以我没有利用教材的主题图,而是直接让学生认整时,并在此基础上认半时,增加了课堂容量,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所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比较有代表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如课本主题图所出示的7时、8时、3时半、8时半等。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课本所给出的时刻,通过这些时刻来学*认识整时和半时。第92页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图与学生实际非常吻合,而且画面非常生动真实,也在练*中进行了应用。

  二、改进和补充教材资源。

  为了突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2个数,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出示一个钟面,时针、分针和钟面上的12个数字可以分别闪动,便于学生认识。

  在本课的内容中,第92页是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巩固对整时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我对这部分教材进行了改进。

  1.将六幅图做成动画的形式。这个练*是在最后部分出现,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应用动画可以重新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2.将六幅图分为三组:上午、中午、晚上,每一组分别出现,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一天中有早上的7时,也有晚上的7时。

  3.对六幅图中的时刻做了部分修改。将起床改为6时半,做操改为9时半,睡觉改为8时半,这样更贴*学生生活,也起到了综合练*的目的。

  对课本练*十六的第3题的改进:在本节课最后,教师用大的钟表拨到5时,问学生:“5时过1小时是几时?”“6时过一小时是几时?”并总结:“时间就是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再也回不来。”通过此练*,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三、创造性提供的资源。

  在综合练*中,第1题设计的是“找座位”,是5个小动物胸前各有一个钟表,上面有不同的时刻,还有5把椅子,每把椅子上有数字表示的时刻,给5个小动物找到和它胸前时刻相同的椅子,小动物就可以坐在椅子上,否则,它就回原来的位置,拖动用鼠标来操作。这个练*既巩固了对整时、半时的认识,也巩固了对数字表示时刻方法的认识,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知道了课本上第92页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后,我又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写出自己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刻,让他们知道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专家评析

  这是教材改革以来,第一次让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初步认识钟面,并能正确地读出整时、半时的时刻。教师教案的设计大胆、开放,不仅改变了教材的呈现形式,还丰富了教材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从整节课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动”中自然地、愉快地、主动地获取知识。

  今天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学生能从校外获取大量信息。因此,课前教师对孩子的知识基础进行了深入了解,知道了多数孩子基本能认整时,少数孩子也能认半时或其他时刻。于是,课的一开始,教师就让孩子“试着拨出你认识的时刻。”事实证明,这一大胆设计,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给了不同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拨表、观察讨论、孩子讲解、互相评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悟,从而获取了新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永不满足的精神。

  认识整时和半时放在一节课,对比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全班交流学*情况,使学生在探索、体验中逐步获取新知识。学生自主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扎实、灵活。

  3.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情感。

  课堂上老师多次表扬、鼓励学*,发“小红花”、“小红果”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学*效果及时反馈,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总之,这节课无论从课的设计,还是从教师的临场发挥上,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过程中,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就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

  难点:认识钟面上接*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关键:认识钟面,学会看整点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钟表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只有认识它,才能更好的利用它。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观察比较初步认识钟面。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钟面。

  三、认识整时。

  1.认识指针指示的整时。

  (1)播放录像。提问学生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贴出相应的钟表。

  (2)学生观察这三个时刻,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教师板书

  (3)比较三个时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得出结论并板书:

  (5)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2.认识电子钟上的整时。

  3.动手拨钟表。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借助上一环节拨7时,出示两钟表:一个是7时不到一点,另一个是7时刚过一点。问学生是不是7时?教师指导学生接*7时,可以说大约7时。

  2.说说书上85页第3题的钟面大约是几时。

  3.小结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哪位好朋友啊?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自制钟表,升华知识。

  伴随《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谈话:认识了钟表,我们再回到钟表店,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每人做一个钟表,就让时间停留在你最喜欢的一个时间上。(学生做好后交流)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84-85页)认识整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看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一个。

  学具准备: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闹钟或钟表)同学们真聪明,听到闹钟响,就要马上起床,不能睡懒觉,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

  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钟表的'设计也越来越漂亮。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钟表吧!请同学们边看边想想钟表有什么作用。

  课件演示。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钟表。

  这些钟表漂亮吗?这么漂亮的钟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①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②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该睡觉了。③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上学了。)

  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必须先认识它,才能使用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钟表。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面,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

  汇报交流:①形状是圆形的、方形的等。②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③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一根又短又粗。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钟面上的部件都被大家找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钟面。(介绍钟面)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时钟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转的,我们还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

  板书:时针、分针。

  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钟面的组成。可是,你们认识时间吗?(认识)看来同学们不仅聪明,还有一定的知识呢。现在我们就试着认一认下面这幅图上的时间。

  2、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这是早上7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惯。

  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

  (2)请同学们再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下面3个钟面上的时间。

  生先说时间,师再引导说:8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3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6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3)小结方法:

  再观察钟面,通过观察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 ①这几个都是整时。②分针都指向12。)

  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小结:整时的时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4)时间表示法

  同学们,请你们在认真观察刚才的三幅图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

  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如:7时、12时、4时。

  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1个数字加上“:”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如:7:00 1:00 4:00

  8时用电子表示法是8:00,8:00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电子表示法。(强调)“:”应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小结:用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冒号的右边是两个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8时、3时、6时用电子表示法来表示应该怎么写呢?谁敢来试一试?学生评价三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5)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当9时、12时、5时的时候,你一般在干什么?

  上课能不能迟到?(遵守时间)

  12时吃饭,吃饭能不能挑食?(营养搭配)

  做作业时能不能拖拖拉拉?(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连线:找朋友(课件出示)

  今天,钟表王国里的钟表们聚集在一起,想找与自己时间相同的钟表作朋友,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2、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四、分享收获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

  2、作业:85页做一做:小明的一天。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P76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二、课时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在钟面上如何计时理解1时=60分。

  2、结合亲身实践和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理解1时=60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时、分的'长短。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一)激发兴趣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猜一个谜

  语,有信心吗?猜这个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滴答)。

  2、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关于钟表的一些

  知识。

  (二)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关于这个老朋友,你已经知道

  了什么?

  (1)时针、分针、秒针。(你能说具体一点吗?哪根是秒针?对,又细又长的就是秒针。)

  (2)数字。(有12个数字)

  (3)大格。(从哪儿到哪儿为一个大格,还有呢?数数看,一共有12个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个大格内有多少个小格吗?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通过认识钟面,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秒针,还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分针、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计时的。

  (三)认识分

  感受1时=60分

  1、谁知道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计时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从12走到2呢?可见,分针走几格就是几分钟。

  3、那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书)

  4、下面,我们就来拔一拔,让分针走一圈。

  在拔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分针走一圈的时候,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拨钟)

  5、谁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2个大格呢?走一圈呢?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钟、实物钟、头饰、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声音

  师:小朋友,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2、出示主题图

  师:听到闹钟响起后,乐乐在干什么呀?请你们打开书本91页看看。

  (思想教育:我们要向乐乐学*,听到闹钟响,就马上起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课题

  师:这些钟表的身上隐藏了许多小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联系生活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样子的钟?

  师:老师收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钟,你们想欣赏吗?

  2、同位说钟面

  师:欣赏完那么多有趣的钟表后,请你们拿起桌面上的钟,跟同位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

  3、学生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大声地把你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

  生:汇报(板书:12个数字12个大格)

  师:时针长得怎么样?分针长得怎么样?

  生:汇报(板书:时针分针)

  4、动画钟自我介绍

  师:看到大家介绍得那么开心,动画钟也要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请听。

  5、归纳小结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都认识了钟面,那怎样看时间呢?(板书:认钟面、看时间)请你观察一下,乐乐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2、讨论

  师: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的?

  生1: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2: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3:我是这样看的,钟面上有分针和时针,而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3、练*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出示钟表图:8时、6时、3时

  4、小结方法

  师:看看这些钟的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针全部指着12。

  生2:分针全部指着12。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的这些时间,就是整时。

  刚才你们用了什么巧办法一下子就认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呢?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归纳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三)认识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1、创设情境

  师:我们既认识了钟面,又学会了看时间,那怎样写时间呢?(板书:写时间)刚才老师听到小红和小明在争论,他们看着这个钟,都写了一个时间,他们都说对方写错了,现在,请你来当一回小判官,看谁写得对?

  2、学写时间

  师:文字的表示方法怎样写呢?

  生:先写7,再写时。(板书:7时)

  师: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又怎样写呢?

  生:先写7,再写两点,最后写两个0。(板书:7:00)

  师:(指着电子表的表示方法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记时方法?

  3、练*

  (1)写8时、3时、6时(书本91页最后三个钟)

  师:你们真了不起呀,谁会写这些时间呢?(三名学生到白板板书)

  师:请你们拿出这张纸,在纸上完成,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时进行)

  (2)连线(书本94页第1题)

  三、质疑问难

  四、课间休息:唱《两只老虎》

  五、巩固练*

  1、游戏:找朋友(书本94页第3题的时间)

  师:看到大家表现得那么棒,现在老师请大家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谁想出来玩?

  2、拔时间

  (1)拔8时

  生:嘎嘎嘎,谁是我的.好朋友?(找不到朋友)

  师:这只小鸭子真可怜,找不到自己的朋友,请你们在学具钟上拔出小鸭要找的时间。(全体学生拔8时,同桌互相检查。)

  (2)同位互拔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会拔8时了,你们想不想出一个时间考考你的同位会不会拔呢?

  (3)拔一个喜欢的时间

  3、书本92页“小明的一天”

  (1)看图说图意(课件出示7时图片)

  (2)写时间(书本92页)

  五、总结全课

  老师要你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你会告诉爸爸妈妈你学会了什么呢?

  六、作业设计——小小设计师:

  运用你知道的钟面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钟面。

  七、板书设计(附后面)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通过读、想、说、练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整时的表示方法。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 (3分钟 )

  小主持人主持,两分钟的`小视频——《一寸光阴一寸金与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记录时间,再介绍现在生活中人们用什么记录时间。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目标(2分钟)

  生齐读学*目标,带着目标准备开始学*任务。

  三.小组交流(5分钟)

  心中带着目标,拿出前置小研究和准备好的钟表,小组讨论积极配合,动手操作,分工明确。

  四.小组展示(15分钟)

  小组长:带领孩子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小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题,我发现钟面上面有数字,有时针,有分针,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交流:我还发现了时针长,分针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时针转得慢,时针转的快。

  生2:在展台下边说边展示第二题,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过程中,师适时板书)

  生交流:你说的很好,就是说的有点慢,没有珍惜时间;你说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吗?(此时,师适时引导。两种写法都可以,审清题意,选择适当的写法。)

  生3:我来给大家汇报第三题,整时的写法,读法。生交流。

  生4:我来给大家汇报最后一题。

  生交流:你画的针不直;你画的两个针长短差不多,我们分不清。

  五.谈收获(5分钟)

  生做小老师进行汇报,老师带着孩子再次强调重难点。

  六.我会练(8分钟)

  小明的一天,生准确的说出小明每个时间点在做什么。

  并结合今天学*的知识,做一张自己的时间作息表,用来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七.赠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8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半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年级小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的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

  第二步骤是学*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出示在课件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在教学整时的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电子表形式的写法,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教师说时间,学生拨时间。

  3、找朋友。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每个小朋友都拿着一张时间卡片(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学生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既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4、完成课本94业第3题。

  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闹钟一个,学具盒,制作钟表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它来了!(小闹钟的音乐响起来了)

  问:它是谁?生说:小闹钟。

  师:对了!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是妈妈叫醒的,有些是用小闹钟的,你们家有小闹钟吗?(有)你知道闹钟有什么用途吗?(显示时间的)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经常见到钟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好不好?(电脑出示,学生欣赏)(板书:认识钟表)

  二、主动探索

  1、做钟面。

  a.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课件中闹钟放大,展示出钟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在*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

  b.请参照屏幕上钟面的样子,二人一组,分组做一个钟面。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看。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个?(让一组同学上讲台制作)

  c.(教师出示大钟面)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时针(短)分针(长)

  2.说钟面。

  a.二人一组,拿着你们做好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c.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做的钟面最漂亮?举起你们的钟面给老师欣赏一下。

  3、认识整时

  (1).认识。

  a.小丽的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b.7时了,小丽还在睡懒觉,再睡下去,她会迟到的!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板书:7时

  (2)、认识电子钟

  a.(课件演示,小丽的房间)看,小丽床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b.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黑板上贴7:00)

  c.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3)巩固练*

  a.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黑板贴出8时、3时、6时的钟面。)学生上黑板写时间出来

  b.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5时、12时)。

  c.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1时、11时)。

  d.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e.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2页(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

  (4)总结。

  a.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b.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三、游戏练*

  1.练*一:找朋友。

  a.教师发钟面头饰(练*十六第一题)

  b.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c.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

  2、完成课件的游戏一和游戏二

  总结

  1.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今天认识了钟面,知道了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开放题

  1.(教师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6)这是几时?少了根针,你能看出是几时吗?

  2.(教师在1和2间贴上时针)现在是几时?我们下节课再来和小丽一起认识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钟表,知道时针、分针及钟上面的数字;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时针和分针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时间。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听儿歌,引起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苏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听一听。(播放儿歌)

  2.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其实这首儿歌是一个谜语,你知道谜语中的他是谁吗?(钟表)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钟表,那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师:看来在我们生活中离不开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钟表(板书课题)。

  师:我们先来看几张钟表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交朋友吧!

  活动2【讲授】联系生活,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上的数字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钟面,钟面上藏着许多小秘密,请你们仔细观察,钟表面上有些什么呢?和你的同桌小声的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1到12这些数,并集体数数)最大的数是几?

  师:这12个数字把整个钟面分成了一些相等的大格,比如说12到1之间是一大格,2到3之间也是一大格,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一大格呢? (学生交流)(自己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大格)

  2.认识指针

  师:那再看看钟面上还有什么呢?(认识时针和分针)那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分针和时针他们长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而很多时钟中粗细是可以一样的,判别的主要方法还是看长短)

  师:他们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都是按同一个方向旋转)

  活动一:同桌指一指,拨一拨

  师:请你们拿出钟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认一认。哪个小朋友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分针和时针的呢?

  3.小结:钟面上有1到12个数字,总共有12个大格,还认识了分针和时针。

  活动3【讲授】自主探索,会认会读整时

  1.认识7时

  师:伴随着这闹铃声,小红的一天开始了(播放小红起床动画)小红每天按时起床,你知道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呢?(学生反馈,纠正7点的错误读法)

  师:请你仔细来看一看这幅图,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红是7时起床的呢?(学生反馈)观察挂钟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他就是7时)(找另外几个小朋友同样再说一遍)

  活动二:同桌说一说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在记录7时的时候,可以请汉字来帮忙,先写数字7,再加上一个时间的时。

  2.认识9时

  师:小红吃完早饭来到学校准备上课了(展示小红上课图片)小红是什么时候上课的?(学生反馈)讲解9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并记录9时(学生来写)。

  3.认识5时

  师:小红回家感觉累了,他想看会动画片(展示小红看动画片图片),小红是几时看动画片的呢?(学生回答,讲述5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并自主记录5时)

  4.认识整时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个时间,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讲解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

  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分针指向12的这个时刻称为整时

  师:那他们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说说不同在哪里)

  小结:7时的时候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7时的时候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所以说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活动三:同桌说一说

  师:把你的发现和你同桌小声的说一说。

  活动四:老师拨时钟学生认时间

  师:接下来老师来拨一个整时,你知道他是几时吗?拨整时的时候通常,我们先拨分针,再来拨时针。

  (拨好6时)老师每天在这个时间起床,你知道他是几时吗?(学生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反馈)

  活动五:学生拨时钟(同桌检查是否拨对)

  师:那你们想来拨一个整时吗?拿出你们的时钟,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拨出老师下午上课的时间:1时。说一说怎么拨的?(学生反馈)

  (2)老师每天12时吃午饭。说说怎么拨的。(学生反馈)讨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的位置。(都指向12,并且重合到了一起)

  (3)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且说一说怎么拨的,这个时刻又在做什么。(请几个学生上来展示一下他们拨的整时,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

  学生上来拨到我的钟表上。

  5.认识电子表形式的整时

  师:同学们,你还记得小红是几时起床的吗?请看大屏幕,除了挂钟上显示的时间,你还可以从哪里知道小红起床的时间?(展示7:00),请问这表示是几时?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写法?(电子钟上,电脑、手机上)

  讨论电子表的形式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认一认这几副图片的时间,说一说他是怎么记录的)

  动手用电子表的形式写7时。(先写一个7,再写两点)

  讨论两点的位置和形状。(这两个点是两个小圆点,一上一下,在中间)

  提醒0的位置和多少。

  动手用电子表的形式写9时和5时。(找两个学生写9时和5时,教师进行检查和补充)

  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两点右(后)边是2个“0”,两点左(前)边是几时就是几时。

  活动4【练*】练*巩固,智勇大闯关 评论

  1、完成书本85页做一做:小明的一天。(实物投影学生写的时间,写完后讨论为什么都是9时,小明却在做不同的事情)

  小结:我们一天当中有2个9时,因为时针在一天当中会走两圈,就会产生两个9时,一个是早上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观看一天中时针绕两圈的动画)

  小结:我们要向小明学*,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做时间的小主人。

  2、完成书本86页第一题,用尺子连一连,帮帮挂钟找到他电子钟的好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们能做好朋友)

  小结:挂钟和电子钟都能表示时间。

  活动5【讲授】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各式各样的钟表,那你想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吗?(播放日晷和圭表的介绍视频)

  小结: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东西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后可以从书本或者上网去查一查。

  活动6【讲授】课堂总结

  师小结: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完了,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整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时间,比如说半时,几时几分,像这样的时间我们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进行学*,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时间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已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拨表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 的好*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钟面模型、闹钟、电子表。

  学具准备:学具钟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小朋友们,时光老人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路没有退,会说话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

  2、猜一猜,我是谁?

  3、钟有什么作用呢?你在哪里见过钟?(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学*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观察钟面表面:你能说出钟面上有什么吗?

  (2)学生交流,反馈:(板书)

  钟面:① 有1~12个数字。

  ② 有2根针,长针和短针。

  引导说出时针和分针及它们的不同。分针长、时针短,(我是分针细又长,我是时针短又胖)

  2、认识整时

  (1)学看整时刻 (利用教材的第一幅图) 师:这是几时?此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指名回答)

  (黑板上同时出示三个钟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几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或者是长针指到几,短针又指到几)

  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一起来说一说)(板书)

  师:这会是个认整时的小窍门吗?咱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吧。我拨一个时间,请你读出来好吗?

  (师拨钟2时,10时,12时,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过渡:哇,看来这真的是个小窍门!咱们再一起跟着老师用心地说一说。

  (2)认识整时的电子表示法

  师问:“你知道8时在电子表上怎么表示吗?”当学生说出以后,再出示8:00,验证学生的说法。

  思考:3时和6时在电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并在练*本上写出来,指名板书3:00和6:00。

  3、练*

  师:小明是一个非常遵守时间的好孩子,他把自己一天都安排得紧紧有条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师:请看85页第一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在黑板上写出第一个)

  师:剩下的五幅图片,请小朋友自已看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时刻写在相应图片的横线上。(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这一天,几时在做什么?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学*和生活,会让我们身体更结实、学*更优秀。让我们向小明学*,

  二、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有效地管理时间。只要我们管理好了时间,那我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就能做更多的事。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

  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特殊的'时间如:6时、12时掌握得还是不够扎实,本堂课的难点未突破。

  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

  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本节课围绕“小明的一天”展开教学,“小明的一天”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情境题材,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和半时。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树立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学会表示整时,会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和半时。教学用具:

  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 小朋友,老师想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 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好朋友是谁呀?(钟表)引入: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对呀,这个好朋友就是钟表。那你们见过钟表吗?老师这也有一些钟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表好看吗?喜欢这些钟表吗?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钟表,需要看钟表来了解时间。那这节课就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小朋友,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1)数字

  你会从小到大读一读吗?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

  钟面上最上面的是几?最下面的是几?最左面的呢?最右面的呢?记住这几个特殊的位置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住其他数字的位置。

  (2)针

  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你能指出你的钟面上的时针吗?你能指出分针吗?

  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吗?

  2、认识时间

  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钟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你认识吗?老师这里有6个钟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6个钟面,观察这6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你能给这6个钟面分一分类吗?你能给它们分成2类吗?现在同桌讨论,你会怎么分呢?(同桌思考讨论)

  请学生上台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一类:分针都指着12 另一类:分针都指着6 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认认钟面上的时间。第一类:

  第1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第2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第3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第4个钟面: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你怎么看整时呢?

  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第二类:

  第1个钟面: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就是8时半。第2个钟面: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9就是9时半。那怎么看半时呢?

  总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

  小朋友们,现在你能认时间了吗?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火眼金睛看老师。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12,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3,问:这是几时?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12,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10,问:这是几时?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6,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1,问:这是几时?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6,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4,问:这是几时?

  3、小明的一天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小明,我们来看看小明的一天都在干什么吧,(出示主题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明的一天,你能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学生看图说一说)

  那你们一天都会干些什么呢?边拨边说一说。

  4、认识电子表

  小明他是个好孩子,他能够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所以小明的爸爸妈妈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小明一个电子表,电子表上的时间是这样显示的,你认识它吗?

  课件显示: 11:00 这是几时?

  这是时间的另外一种表示法——时刻表示法,你能说说时刻表示法是怎么表示时间的吗?

  那7时怎么表示呢?

  那这个时间呢?7:30 这是几时? 那9时半你会表示吗?

  三、巩固练*

  1、我说你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时间,你们觉得累了吗?那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现在请小朋友们从抽屉里拿出小钟表,仔细看看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现在我们开始做游戏了,请一个小朋友上讲台找朋友。请小朋友在钟表上拨一拨:10时

  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学生拨好时间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继续找朋友:3时 5时 10时半 1:00 6:30

  2、完成93页练*,第一题用两种方法写出时刻。第2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好了,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呢?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亲爱的小朋友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我们要学*小明,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下节课用口头表达出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4页、8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教学重点:

  认整时 、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

  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

  1、创设数宝宝情景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2)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1、自主学* 认识钟面

  (1)学生自己观察钟面,思考钟面上都有什么。

  (2)提问:谁知道钟面上的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它们长得一样吗?

  (3) 学生在其他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

  (4) 演示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学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

  2、归纳总结 认识整时

  (1)依次出示三个钟面,分别提问:这是几时?现在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

  (2)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提问:学*了这三个钟面,请你比较一下,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3)归纳总结: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

  (4)巩固新知:

  拨一拨,说时刻。

  (5)认识电子计时法

  (三)巩固练* 拓展新知

  1、投影出示教材85页的第一幅图,?

  (1)提问:小明几时在做什么?师生共同完成其他几幅图。 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2)问:小明9时在干什么?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却不同?

  2、判断时间

  3、过几小时是几时?

  4、拓展新知

  你知道吗?(课件展示书上85内容)

  (四)全课小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3、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学具、钟面图片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几位小朋友想和大家一起来上课,认识他们吗?希望咱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好吗?他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吧!(播放)

  生:钟表

  师:看来钟表也是大家的好朋友呀,钟表不但告诉我们时间,还能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我们的生活和学*都离不开它。今天这一节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师:听,熊二的钟表响了,小眼睛亮晶晶,大家一起来看看,它的钟表上的钟面都有什么呀?把你的发现给你同桌说一说吧.(1分钟)

  2、汇报。(学生自由发言)

  (1)有数字。我们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你观察真仔细呀!)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拿起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的手指指1.2.3.4...12,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数的过程中,手指转了一圈呀?这个方向就叫做顺时针方向,请同学们再转一圈;现在请同学们倒着数一数,12.11.10....1,这个和顺时针正好相反,我们把这个方向就叫做逆时针方向。

  (2)时针和分针外观上的区别。

  生:还有两根针:分针和时针。

  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分针和时针的自我介绍吧。(播放语音)

  (3)转动时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看来大家都认识他们了,现在继续用你们亮晶晶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他两是怎么运动的?

  (二)认识整时。

  1、熊二的闹钟现在表示的是几时吗?(7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针指向(12),再看时针指向(7),所以就是7时。(板书7时)

  3、说的真好,我们继续看看熊二在这一天还做了哪些事?

  认识8时、3时、6时、

  4、现在请同学们这三个钟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针都指着12)

  师: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刚刚我们说的这些时间都是整时。

  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当钟面表示整时时,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念一念。全班朗读2遍。

  4、电子表记时法

  (1)熊二在学校屏幕上看过这种表示方法,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这是8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叫做电子表记时法,它也表示8时。

  你们在哪还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呀?

  (2)书写8:00

  (3)那3时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两名学生板演。

  (4)熊二和你们一起认识了整时,它很高兴,但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将它的钟表摔到了地上,摔坏了,能帮他修一修吗?

  (5)同桌合作: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向老师刚刚那样,一个说几时,一人拨时间,然后轮换,咱们来比赛,看哪一组拨的时间最多。(1分钟,然后上台展示)

  师:老师发现有一组特别快,我们让他们来展示一下。说一说你们怎么拨的这么快呀?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连一连(学*单)

  2、认一认。

  3、学*到这,我们半节课的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匆匆过去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儿歌休息一下吧。(播放视频)

  师:熊二的一天像小马车一样流逝,我们一起看一看小明的一天

  (出示P85的图小明的一天)

  (1)打开练*单,写出小明从早到晚的作息时间。

  集体交流、订正。

  点击课件。请你说说小明几时在干嘛?

  (2)认识特殊时刻12时、认识特殊时刻6时

  (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发现?

  小明9时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这里出现了两个9时,这两个9时表示的时间一样吗?

  师:一天当中时针要转两圈,表示一天中有两个9时,所以为了表达清楚你想说的时间,有时需要加上“早晨,上午,下午,晚上”这样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我早上7时起床,我晚上9时睡觉。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你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4)惜时教育。

  师:小明很能干,因为他每天会把时间安排的很好,亲爱的孩子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我们要学*小明,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认钟、拨钟、修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地巩固钟面、整时的知识,使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应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过1时是几时,很好地分化了知识的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几个整时的特点,如12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6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四、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那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谁来说一说。

  时间在就是这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溜走了,过去了的时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我们的天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都用钟表记录时间,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么记录时间呢?我们一起欣赏我国古时候人们使用计时工具吧:这些工具的使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五、课后布置:

  师:那老师可要交给你一个任务,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天的时间安排,然后把时间记录下来,好吗?

  板书:

  认识钟表

  12个大数

  12个大格

  分针:长又细7时

  时针:短又粗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

  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

  3、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师:师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钟面,看一看你们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呢?(二)教学整时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师: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惯。

  师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师: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2、为了表扬你,老师送你一张游乐场的`入场券,让你带上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们一起去玩玩吧。

  师:谁知道过山车的发车时间呢?

  师:刚才你说的8点,8点钟,8点整,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准确的说法是八时。(板书:8时)谁会说?

  师:谁知道海盗船几时开始?+(板书:3时)

  请全班齐读三次。

  师:再来看开心乐园是几时开始的?

  学生个别说,全班说。

  3、你们真聪明!已经会看时间了。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桌讨论。

  学生观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说一说。

  4、小结方法:

  师: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向12的时刻都是整时。(板书:整时)到底是几时呢?我们还要接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拨钟表

  师: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玩《我来拨钟你来说》的游戏。大家想玩吗?

  师:请同学们按我说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1)我们每天早上8时上课,请同学们拨8时。

  (2)老师每天中午12时吃午饭,请拨12时。

  (3)9时再过一小时是几时,请你拨一拨。

  师:你们可真棒!拨的都很准确。

  2、生说时间,师生一起拨

  3、同桌互说互拨时间

  4、时间表示法

  师:聪明的孩子们,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在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看一看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师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1个数字加上冒号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

  过渡:你们通过多次观察,发现了整时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认识了整时,相信你们一定都能准确地读出钟面的时间。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5、动手写时间《小明的一天》

  师:同学们果然没让老师失望,现在啊,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小明,你们欢迎他吗?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85页,帮他完成他的作息时间表。

  2、生在书上写,师巡视指导2种写法。

  3、指名反馈

  4、师:这几个时间我怎么觉得这么特殊啊?你们知道它们特殊在哪里吗?生说。

  师小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9时和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哎,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一下的:大家看,两个都是9时,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却不一样,那是为什么呢?

  生:一个是早上9时,一个是晚上9时。

  过渡: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条啊!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总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

  2、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3、初步认识钟面,

  4、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5、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6、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7、联系,

  8、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每人一个钟面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激趣导入

  1、小红星期天到钟表店去玩,钟表店的钟表可多啦,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

  (课件:放录像)

  2、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过钟表吗?在哪里看到过?

  (指名让小朋友说)

  3、小组合作,

  4、自主学*

  1、初步认识钟面。(课件定格在钟面上)

  小朋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

  钟面上有1——12这些数,还有一长一短两根针,还有小格子等。

  引导:这两根针的名字叫什么?谁是分针,谁是时针?

  讲述:小朋友说的真好,长的是“分针妹妹”,短的是时针,我们叫他“时针姐姐”。

  让小朋友在自己的钟面上指出“时针姐姐”和“分针妹妹”给同

  2、初步认识整时。

  “你会看时间吗?请你说一说”?(课件定格在3时)让有经验的学生介绍怎样看整时,。(课件定格在9时)让大家说一说。

  学生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就是几时。

  问:这三只表又是几时?(电脑显示都是5时)为什么?

  略讲电子表:直接用数字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

  试着拨时间让同桌说。师生互考拨整时,

  可以让学生拨一个不同的.时间让大家猜。(可以是几分几秒)有意拨6时、9时、12时看时针、分针的位置。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过渡:小红遇到问题,请大家帮帮忙,这两个钟是几点?(课件定格在两个钟上:7点不到,7点刚过)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是几点?7点不到、接*7点;或7点刚过、过一点。

  小结:

  1、小红今天学到了许多知识,

  2、你学到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提问:(谁发明了钟表?)(最早的钟表是什么样的?)课件显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看整时。

  2、培养学生简历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和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整时的两种写法。

  具准备:头饰、卡片、制钟材料,小黑板、实物钟。

  1、猜谜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条“一匹马、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叫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谁来说说谜语是什么呢?

  (2)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号伙伴。(出示实物钟表,多出现一些)小朋友们,你们在哪见过钟表呢?

  (3)钟表有什么作用?

  (4)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认识钟表”一课,进一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识钟面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钟表,但这些钟表都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钟面,出示钟模型贴在黑板上,认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2)较长的那根针叫什么?较短的呢?

  板书(分针、时针)齐读。

  (3)谁来说说分针和时针在外形上什么区别?

  (4)时针和分针每天在钟面上不停跑,谁知道他们谁跑的快?(演示)(分针和时针在同一数字)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5)那么钟师怎么做出来的.呢?你们想做吗?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做钟的材料,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合作制一口钟,注意安全。

  (6)请组长起立把你们做的钟展示给我们看。

  (7)谁能把你做的钟给大家介绍一下,请注意说完整话(介绍分针和时针应指着)

  3、认识整时

  (1)同学们做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老师都非常喜欢。你这面钟借老师一下可以吗?请大家注意观察,谁来说说钟面上是几时?(7时)你怎么知道是7时?(贴)直接要,这里展示时间的第一种方法。(贴)

  (2)再拨一个?(8时)(6时)

  (3)拨一个(12时)?谁来说说这事几时?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呢?

  (4)现在我们大家认真观察4个钟面,这4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那么谁来总结一下怎么看整时?

  (6)小结:钟面上,分针指口,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7)同学们轻轻站起来做一个拨针游戏?时针走走走,分针跑跑跑,请你告诉我,现在是几时?(用做的钟)

  (8)按照老师这种说法小组之间拨一拨,你来说一说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

  (1)我们学*了认识整时,那么怎样表示整时呢?

  老师已经在黑板上写出了一种方法:是几时?在黑板上写几,再写一个时字。谁还会用别的方法表示整时?

  (2)生活中除了常见的有时针分针的钟表外,还有电子钟、电子表,它们怎么表示整时呢?

  (3)电子表中间有两个圆点,圆点右边写两个零,是几时就在“:”的左边写几,这叫数字表示法,例如7时写作7:00,那8时、3时、12时呢?

  (4)练*练*写时间,刚才同学们不但认识了整时,而且学会了整时的表示方法,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就拍拍手。(把牌举起来站一起)

  5、(1)小明的一天同学们玩得快乐吗?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看看小明是怎样度过她快乐的一天的,请把书打开92页。

  (2)请同学们先看图,一共有几幅图?先看看第一幅,说说什么时间小明在干什么?想一想每幅图是什么时间,他在干什么?想好了请用笔在吐下面的横线上表示出时间{找5名同学去黑板上写集体订证}

  (3)谁来说一说?(强调说完整话,早上7时)

  (4)一天有几个7时,因为时针一天走两圈。

  (4)继续说每幅图。

  (5)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说一说——

  小明的一天严格遵守时间作息制度,过得既充实又快乐。我们也要向她学*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练*:小熊家有4面钟,看看都有什么毛病吧,谁愿意帮忙?小黑板

  智力大比拼:小黑板

  结束语:不知不觉一节课40分钟一结束,时间像小马车飞快向前跑,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跟我来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1、(出示钟表店门上的一个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

  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

  2、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指出老师模型钟上的分针和时针。)

  认识整时

  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

  (出示7时整钟),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4时、)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哎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啊,小朋友们是怎么认出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一起来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小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那下面的钟面各表示几时呢?

  配场景的钟8:00(升**)11:00(放学)4:00(体育活动)(中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学生认一认,并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数学上说8时,生活中一般说成8点。)

  拨一拨

  小猫说:“钟真好,我也要买一个。”小熊说:“现在是2时,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小猫说:“能。”

  小猫会拨了,同学们会拨吗?试一试

  同学们试拨,请一个小朋友到老师的模型钟上拨一拨,并演示拨钟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分针拨到12,再把时针拨到2。

  请小朋友们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

  修一修

  看着小朋友们又说又拨的,小狗有点急了,它说:“我也要拨一个3时,可是我,我,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表怎么啦?(老师展示一只缺少分针的钟,时针指着3时的钟)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针)应该如何添呢?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上分针,(出示3根针,分针、时针、还有比时针还短的一根),让学生在展台上贴针,我们书上也有象这样的缺少分针或时针的钟,同学们也来帮忙添一添吧!(让学生做书85页第5题,为时钟添上分针和时针)做完后选择一些到展台上点评。

  认识大约几时

  去年在我国有一件大事,神舟6号飞船10月12日成功发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们想看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成功发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动的时刻吧!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认识钟表教案及评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认识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半时做好铺垫。]

  认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学生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认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学生学会看半时。]

  认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及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介绍,最终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使学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及时反馈。

  4.教师拨出5时让学生认,并依次拨出6时、7时。通过拨表认识整时的顺序,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半时等,主要是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非常密切,我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了调查,知道学生对钟表有一些认识,了解钟表的作用,大部分的孩子能认整时,有少部分学生认识半时,知道钟面上三根针的名称。因此在新授部分,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将整时和半时在一课时进行教授。大部分的孩子虽然认识整时刻,但没有想过整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指在哪里,了解了这一点,对认识半时也有帮助。所以我没有利用教材的主题图,而是直接让学生认整时,并在此基础上认半时,增加了课堂容量,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所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比较有代表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如课本主题图所出示的7时、8时、3时半、8时半等。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课本所给出的时刻,通过这些时刻来学*认识整时和半时。第92页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图与学生实际非常吻合,而且画面非常生动真实,也在练*中进行了应用。

  二、改进和补充教材资源。

  为了突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2个数,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出示一个钟面,时针、分针和钟面上的12个数字可以分别闪动,便于学生认识。

  在本课的内容中,第92页是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巩固对整时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我对这部分教材进行了改进。

  1.将六幅图做成动画的形式。这个练*是在最后部分出现,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应用动画可以重新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2.将六幅图分为三组:上午、中午、晚上,每一组分别出现,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一天中有早上的7时,也有晚上的7时。

  3.对六幅图中的时刻做了部分修改。将起床改为6时半,做操改为9时半,睡觉改为8时半,这样更贴*学生生活,也起到了综合练*的.目的。

  对课本练*十六的第3题的改进:在本节课最后,教师用大的钟表拨到5时,问学生:“5时过1小时是几时?”“6时过一小时是几时?”并总结:“时间就是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再也回不来。”通过此练*,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三、创造性提供的资源。

  在综合练*中,第1题设计的是“找座位”,是5个小动物胸前各有一个钟表,上面有不同的时刻,还有5把椅子,每把椅子上有数字表示的时刻,给5个小动物找到和它胸前时刻相同的椅子,小动物就可以坐在椅子上,否则,它就回原来的位置,拖动用鼠标来操作。这个练*既巩固了对整时、半时的认识,也巩固了对数字表示时刻方法的认识,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知道了课本上第92页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后,我又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写出自己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刻,让他们知道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专家评析

  这是教材改革以来,第一次让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初步认识钟面,并能正确地读出整时、半时的时刻。教师教案的设计大胆、开放,不仅改变了教材的呈现形式,还丰富了教材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从整节课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动”中自然地、愉快地、主动地获取知识。

  今天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学生能从校外获取大量信息。因此,课前教师对孩子的知识基础进行了深入了解,知道了多数孩子基本能认整时,少数孩子也能认半时或其他时刻。于是,课的一开始,教师就让孩子“试着拨出你认识的时刻。”事实证明,这一大胆设计,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给了不同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拨表、观察讨论、孩子讲解、互相评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悟,从而获取了新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永不满足的精神。

  认识整时和半时放在一节课,对比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全班交流学*情况,使学生在探索、体验中逐步获取新知识。学生自主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扎实、灵活。

  3.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情感。

  课堂上老师多次表扬、鼓励学*,发“小红花”、“小红果”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学*效果及时反馈,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总之,这节课无论从课的设计,还是从教师的临场发挥上,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过程中,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能判断钟表上接*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做钟具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动画蓝猫引入新课

  2、逛一逛钟表乐园

  3、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乐园看到了什么呢?又想知道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展开

  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问:小朋友,你看到的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

  那你想学做一个这样的钟面吗?同桌合作组装一个钟面。

  2、(学生做,师行间巡视)

  3、展示做好的作品。

  4、 指名说一说学生做的钟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时针分针)

  5、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并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一个让学生念一念。如果能读出来让其说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一个,你能认吗?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可以适当补充)

  6、看图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吗?

  (2)紧接着出示后三幅图,问:你现在能说一说这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吗?你想说哪幅图说哪幅图?(指名说一说)

  7、比较各个钟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让学生进行比较。

  8、、智闯数学宫

  第一关:快速抢答: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

  第二关拨一拨。

  (1)、拨一个(8时)

  (2)、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这个时间通常你在干什么?

  第三关:说一说

  (1)、(课件出示:大约7时的图片)你认为他是几时呢?是7时吗?你认为呢?

  (2)、你能说说大约这是几时吗?(课件出示)

  第四关:想一想

  (1)、好小朋友们真不错,那我们*时除了钟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学生列举(手表、手机等)

  (2)引出电子钟, 教给学生认电子钟的方法。

  三、课间活动

  我们一(1)的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得不错。为了奖励小朋友,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首歌曲《珍惜时间》。

  四、总结

  (一)目标检测

  1、指名说一说

  (1)、(课件出示图片)图中的小朋友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2)、让学生说说每天大概是怎么安排的时间的呢?

  2、、(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问:小朋友,你认为在这三幅图中哪件事情是一定要准时的?哪件事情是要提前去做的?哪件事情是大约某个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3、说一说每天10时学生在干什么

  (二)全课总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通过和蓝猫一起学*小朋友们也有了收获。老师认为小朋友们这节课表现的也非常的棒。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认识钟面、整时

  教学内容:

  P59主题图及例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练*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3、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

  1、猜谜引入。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出示主题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目标: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学生按P59主题图及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认读这些时间。

  3、学生自学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讨论、交流。并完成主题图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六、检:

  1、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分别指出那个时针、分针、秒针。

  2、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3、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七、练:

  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

  2、练*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

  板书设计

  认识钟面、整时

  主题图例1

  (略)(略)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课后反思

  认识几时半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

  活动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调查:早上起床需要由爸爸妈妈叫醒的人数。(学生举手,师看看大约多少人)

  2、采访:

  ①请问xx,早上谁叫你起床啊?为什么要他叫呢?

  ②请问xx,早上为什么不用爸爸妈妈叫起床?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起床了呢?

  (学生可能回答:到时间自己会醒来或用小闹钟叫起床等)

  3、我们来看看电脑中的小军和小明是怎样起床的。

  课件演示:早上,客厅的挂钟指向七时整。

  ①妈妈走到小军的床前说:“小军,7点了,快起床!要上学了。”

  ②小明听到闹钟响就自己起床穿衣,准备上学。

  讨论:谁的*惯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小明的*惯好,小明不睡懒觉,小明不用妈妈叫,自己会起床,小明会用闹钟,提醒自己等。)

  师小结过渡:小明真能干,会看钟表。掌握了时间,自己的事情就能自己做了。你们想知道小明的一天是怎样过的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活动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看电脑动画“小明的一天”,初步感知时间概念。

  指导学生上局域网,看动画“小明的一天”: 闹铃响,小明早上6:00起床—早餐后7:30上学—8:00上课—12:00吃午饭—下午4:00踢足球—晚上8:30小明睡觉了。

  师: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咦?小明是怎么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呢?是什么帮了他的大忙?(生:钟表)你们想学会认钟表吗?今天我们也来学*认钟表,和时间交个朋友,好吗?(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2、操作、交流,认识钟面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小组里的同学可互相交流。

  反馈:谁来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小闹钟?指生到台前,将小闹钟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引导学生尽可能介绍出:钟面上的数、大格、小格、指针等)。

  师:介绍得真清楚。同学们的闹钟上面大多都有四根针。但是,*常我们在认钟表的时候,一般只需要看两根针就可以了。

  (2)出示电脑中时钟娃娃。问:指着12的是什么针?(生答后,闪动分针,弹出“分针”两个字)指着7的是什么针?(生答后,闪动时针,弹出“时针”两个字)

  怎样记住时针、分针的不同样子呢?

  3、认识整时。

  (1)现在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7时)。

  (2)注意看,(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从数字7走到数字8)现在是几时?(8时)

  (3)猜猜6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是指着几的?(生答后,电脑显示6时的钟面)是这样吗?

  (4)我们看,7时、8时、6时这三个时刻,它们的指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仔细观察一下,看谁能发现? 学生自由汇报。

  小结:对,分针都指着12。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了。

  (5)整时的写法。

  6时整还可以怎样写?7时整、8时整呢?

  4、认识几时半。

  (1)时钟娃娃上现在是8时整。(电脑演示由8时到8时半)现在还是8时整吗?是几时?8时半还可以怎样说?(8时30分)怎么写?(8:30)

  观察8时半的钟面。谁能说出两根针的位置在哪儿?(引导重点观察时针的位置)

  (2)分别出示2时半、9时半的时钟娃娃,让学生认读。

  (3)观察三个表示几时半的钟面。它们的指针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

  师:对,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当分针指向6的时候,肯定就是表示几时半的了,到底是几时半,就要看时针的位置。

  (4)师用实物钟面再拨几个半时的时刻让学生认一认。

  5、掌握用上午、下午、中午、晚上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出示两幅图)图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明上午10时上课的情境图和晚上10时睡觉的情景图)。

  启发学生议一议: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生回答后,电脑出示:上午10时 晚上10时)

  师小结:看来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师依次贴出时间词语卡片,并让学生读一读)

  活动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用形体表示时刻。

  (1)现在让我们来学做一个时间操,放松放松。

  师伸出两只手臂,一只握拳,一只伸开手指。问:用哪只手表示时针,哪只手表示分针,比较合适?师站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是一个没有指针的钟面),用手势表示3时,问:这是几时?

  两名学生上台,用动作分别表示出老师卡片上的时刻(8时和5时),让其他学生猜猜表示的是几时。

  师演示一个1时半的时刻给学生后,再演示一个错误的钟面时刻(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9”),这是几时呢?噢,这个钟坏了,可能是几时呢?看谁最能干,能帮忙修一修?(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可能想到多种方法,如:时针不动,将分针拨向12,即9时;分针不动,将时针拨向8与9的中间,即8时半;分针不动,将时针拨到9与10的中间,即9时半;或同时调动时针和分针,得到其它时刻等等,老师都及时给予肯定。)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在这里,我采用录音,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并同时强调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的特点。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2、教学整时

  出示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8时、4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6时、8时、4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学生在自己的学具盒上拨出3时,7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会看电子钟

  同学们在看电视时见到过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吗?它和刚才我们看到的钟表表示时刻的方法一样吗?这是电子钟表示时刻的方法。

  课件出示12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像电子钟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自己练*,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的

  4、课件出示小狗和小猪一天中的三次对话。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5、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四、全课小结。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评析: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 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评析:这里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你桌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写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评析: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要在钟面上每天转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9时,拓展了学生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评析: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评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了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为学生再次积累感性认知。]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 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 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 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 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拨出的时间也很合理,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总评: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约几时,会整时、几时30分、大约几时描述一天的时间。

  2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大约几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出示2时、7时、1时30分、8时、12时30分的数字钟面。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会认钟面上的整时和几时半,下面老师考一考大家,屏幕上这些钟面表示的时间你认识吗?

  学生认屏幕上的钟面,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什么是整时,什么是几时半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12与1之间,就是12时30分。

  教师:也就是说,小朋友在认整时和几时半时,都要看它的时针和分针才能作出判断。我们这节课在小朋友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3

  出示一个钟面,钟面上的指针指着7时。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钟面显示的是多少时间?

  教师:小红这个时间起床,然后吃早饭,(

  随着教师的讲解分别出现小红起床、吃早饭等情景,同时小红旁边的时钟上的指针也从7时起开始不停地向8时移动)最后上学,时钟上的指针指向这里的时候,小红刚好到校门口。(小红到校门口时录像和时钟上的指针都定格)小朋友们认识小红到校门口的时间吗?

  估计学生会说不认识。

  教师:我们看看这时钟面上的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指导学生看着屏幕说出这时时针刚过8。分针指着1。

  教师:现在是多少时间呢?我们让分针倒回来一点。

  课件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

  教师:现在呢?学生可以体会到是过了8时了。

  教师:过得多不多呢?让学生意识到过得不多,刚刚走过8时多一点。

  教师:这时我们可以说刚过8时。现在小朋友们自己手中的钟面模型拨一拨,先拨到8时,再把分针拨过12,不要离12太远。好!老师看一看你们拨的指针。

  在

  上展示学生拨的指针,学生可能拨成8时1分,也可能拨成8时2分、3分、4分或5分,反正过8时不远。

  教师:小朋友拨这些钟面上的指针的位置都不完全相同,有的拨在第一小格,有的在数字1上,有的在第三小格,但是这时的`分针都离12不远,这时钟面上的时间我们都可以说成刚过8时。你知道什么叫刚过几时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过整时多一点就是刚过几时。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一拨,拨刚过5时,刚过9时,刚过12时。

  学生操作,每拨一次,就集体订正一次,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刚过几时的计时方法。

  教师: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刚过几时了,现在看看这个钟面。

  课件显示例3的第二个情景图。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为是多少时间?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没有到10时。

  教师:要到10时了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指导学生说出要到10时了,因为从时针看,时针快要指正钟面上的10了,从分针看,分针已经走到11,快到12了。

  教师:所以图上的小红判断这时的时间是快10时了。你们能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快10时的时间吗?

  学生拨后,抽学生拨的钟面在

  上展出,让学生观察所拨的钟面上的时针快要指正10,而分针有的在11,有的在11到12中间,这些钟面上显示的时间都是快10时了。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快3时了,快8时了,快12时了。

  学生拨后,集体订正。

  教师(边拨钟面上的指针边说):我们在这节课认识了刚过几时和快几时了,这两种时间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整时和几时半比有哪些不同呢?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可以作如下的提示:

  教师:小朋友们这样想,几时和几时半准确吗?刚过几时和快几时了是非常准确的时间吗?

  让学生意识到几时和几时半都是非常准确的时间,而刚过几时不是非常准确,因为过一个小格也是刚过几时,过几个小格也是刚过几时,只要分针过了12且离12不远,都可以刚过几时来表示,所以刚过几时和快几时了都是对一段时间的估计。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大约几时。

  教师在课题下板书:大约几时。

  教师: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大约吗?

  让学生对照课题说一说这里的大约就是对时间的大概估计。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和上节课学*的内容不同的地方。不论是刚过8时也好,还是快8时了也好,都是对时间的一个大概估计,说明这个时间离8时不远。

  三、巩固练*

  指导学生完成练*十第3,4,5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五、课外作业

  自己学*的知识调查一下,商店早上什么时间营业,什么时间下班。早上第一班客车什么时间发车,晚上最后一班车是什么时间。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认识整时(84-8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学媒体:课件,学具钟。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整体认识还不太*惯,重点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课件显示谜面: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钟面。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课件出示),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的12个数,还有长短不同的指针。

  (3)边出示课件,边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还有2根指针,又短又粗的──时针;又长又细的──分针;。 (4)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指一指,并告诉同桌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2.认识整时。

  (1)屏幕上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观察,看看小闹钟叫醒小女孩的时间是几时?生说。

  (2)你能说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吗?

  (3)引导学生观察12时、4时、6时,观察讨论:这三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所指的数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12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4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回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

  (4)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讲述电子表表示法

  三、开心练*

  1、课件显示3个钟面,学生回答:8时,8:00;3时,3:00,6时,6:00

  2.《小明快乐的一天》。师:“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看,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课本92页插图。

  (1)师:“看第一幅图,小明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并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2)小组间说说: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

  (3)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并说出是什么时候?(如7时,是什么时候的7时。)

  (4)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组的学生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并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惯。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示方法,你学会了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2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半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年级小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的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

  第二步骤是学*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出示在课件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在教学整时的'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电子表形式的写法,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教师说时间,学生拨时间。

  3、找朋友。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每个小朋友都拿着一张时间卡片(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学生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既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4、完成课本94业第3题。

  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本节课围绕“小明的一天”展开教学,“小明的一天”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情境题材,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和半时。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树立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学会表示整时,会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和半时。教学用具:

  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 小朋友,老师想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 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好朋友是谁呀?(钟表)引入: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对呀,这个好朋友就是钟表。那你们见过钟表吗?老师这也有一些钟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表好看吗?喜欢这些钟表吗?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钟表,需要看钟表来了解时间。那这节课就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小朋友,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1)数字

  你会从小到大读一读吗?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

  钟面上最上面的是几?最下面的是几?最左面的呢?最右面的呢?记住这几个特殊的位置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住其他数字的位置。

  (2)针

  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你能指出你的钟面上的时针吗?你能指出分针吗?

  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吗?

  2、认识时间

  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钟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你认识吗?老师这里有6个钟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6个钟面,观察这6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你能给这6个钟面分一分类吗?你能给它们分成2类吗?现在同桌讨论,你会怎么分呢?(同桌思考讨论)

  请学生上台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一类:分针都指着12 另一类:分针都指着6 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认认钟面上的时间。第一类:

  第1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第2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第3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第4个钟面: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你怎么看整时呢?

  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第二类:

  第1个钟面: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就是8时半。第2个钟面: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9就是9时半。那怎么看半时呢?

  总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

  小朋友们,现在你能认时间了吗?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火眼金睛看老师。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12,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3,问:这是几时?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12,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10,问:这是几时?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6,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1,问:这是几时?

  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6,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4,问:这是几时?

  3、小明的一天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小明,我们来看看小明的一天都在干什么吧,(出示主题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明的一天,你能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学生看图说一说)

  那你们一天都会干些什么呢?边拨边说一说。

  4、认识电子表

  小明他是个好孩子,他能够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所以小明的.爸爸妈妈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小明一个电子表,电子表上的时间是这样显示的,你认识它吗?

  课件显示: 11:00 这是几时?

  这是时间的另外一种表示法——时刻表示法,你能说说时刻表示法是怎么表示时间的吗?

  那7时怎么表示呢?

  那这个时间呢?7:30 这是几时? 那9时半你会表示吗?

  三、巩固练*

  1、我说你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时间,你们觉得累了吗?那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现在请小朋友们从抽屉里拿出小钟表,仔细看看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现在我们开始做游戏了,请一个小朋友上讲台找朋友。请小朋友在钟表上拨一拨:10时

  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学生拨好时间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继续找朋友:3时 5时 10时半 1:00 6:30

  2、完成93页练*,第一题用两种方法写出时刻。第2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好了,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呢?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亲爱的小朋友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我们要学*小明,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下节课用口头表达出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知道时间的两种书写形式。

  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遵守、珍惜时间,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表?(指名回答。)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一个完整的钟面。)独立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指名汇报:(有数字、有大格、有指针。)

  指名指出分针和时针。

  小组讨论: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

  小组代表汇报。

  2.观察指针走动方向

  同学们,现在老师让钟表的指针转起来。(课件出示。)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

  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指针是怎样转动的吗?

  3.认识整时

  (课件:指针停止转动)问:现在是几时?

  (贴钟面1)现在是几时?分针指几?时针指几?

  (贴钟面2、3)现在是几时?你怎么看出的?

  (小组讨论。)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你发现了什么?

  4.写时间

  (指3时)现在是几时?板书:3时

  还可以怎样写?板书:3:00

  学生独立写钟面2和钟面3的时间。

  展示评价。

  三、巩固应用

  1.区分两个时刻(课件出示):这两个时刻各是几时?怎样区分?

  2.小明的一天:

  (课件出示图一)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看书第92页的图,你能选择一幅或几幅图说一说吗?

  请你把时间写在书上。(订正)

  3.请学生表演小品:(刷牙洗脸)学生猜一猜并拨出时刻。

  4.(机动)找朋友。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闹钟一个,学具盒,制作钟表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它来了!(小闹钟的音乐响起来了)

  问:它是谁?生说:小闹钟。

  师:对了!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是妈妈叫醒的,有些是用小闹钟的,你们家有小闹钟吗?(有)你知道闹钟有什么用途吗?(显示时间的)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经常见到钟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好不好?(电脑出示,学生欣赏)(板书:认识钟表)

  二、主动探索

  1、做钟面。

  a.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课件中闹钟放大,展示出钟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在*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

  b.请参照屏幕上钟面的样子,二人一组,分组做一个钟面。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看。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个?(让一组同学上讲台制作)

  c.(教师出示大钟面)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时针(短)分针(长)

  2.说钟面。

  a.二人一组,拿着你们做好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c.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做的钟面最漂亮?举起你们的钟面给老师欣赏一下。

  3、认识整时

  (1).认识。

  a.小丽的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b.7时了,小丽还在睡懒觉,再睡下去,她会迟到的!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板书:7时

  (2)、认识电子钟

  a.(课件演示,小丽的房间)看,小丽床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b.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黑板上贴7:00)

  c.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3)巩固练*

  a.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黑板贴出8时、3时、6时的钟面。)学生上黑板写时间出来

  b.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5时、12时)。

  c.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1时、11时)。

  d.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e.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2页(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

  (4)总结。

  a.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怎样认识整时吗?

  b.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三、游戏练*

  1.练*一:找朋友。

  a.教师发钟面头饰(练*十六第一题)

  b.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c.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

  2、完成课件的游戏一和游戏二

  总结

  1.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今天认识了钟面,知道了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开放题

  1.(教师出示缺少时针的钟面,分针指向6)这是几时?少了根针,你能看出是几时吗?

  2.(教师在1和2间贴上时针)现在是几时?我们下节课再来和小丽一起认识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9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能够区分时针和分针。

  2、会正确认、读、写整时。

  3、学生达到了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首先出示幻灯片让大家猜谜,(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闹钟时,再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吧。这样设计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接下来全班交流,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因此可采用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让学生看着画面数,从而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同学们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起床图)学生回答。接着问:同学们会认下图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3个钟表图)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3、动手操作,拨钟面

  首先教师拨出1时、4时、7时,让学生认。然后让学生拨出下列时刻:

  9时、1时、5时、12时。最后让同桌之间自由拨,互相认。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拨一拨、认一认,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4、认识电子表

  (课件出示)8:003:006:00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最后得出: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小圆点的后面是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5、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在教普通计时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字。在教电子计时法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课件上另外两个钟面的时间。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

  现在大家会认整时了,是不是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让学生边看课件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回家在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这样设计是对本课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升,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检测。

  1.填空:(出示幻灯片)

  (1)钟面上一共有()个数字,有()个大格。

  (2)又细又长的是()针,又粗又短的是()针。

  (3)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时

  2.看钟面填空:(出示幻灯片)

  这样设计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学*状况进行自我测评,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存在的不足,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附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12个数字

  12个大格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通过读、想、说、练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整时的表示方法。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 (3分钟 )

  小主持人主持,两分钟的小视频——《一寸光阴一寸金与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记录时间,再介绍现在生活中人们用什么记录时间。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目标(2分钟)

  生齐读学*目标,带着目标准备开始学*任务。

  三.小组交流(5分钟)

  心中带着目标,拿出前置小研究和准备好的钟表,小组讨论积极配合,动手操作,分工明确。

  四.小组展示(15分钟)

  小组长:带领孩子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小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题,我发现钟面上面有数字,有时针,有分针,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交流:我还发现了时针长,分针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时针转得慢,时针转的快。

  生2:在展台下边说边展示第二题,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过程中,师适时板书)

  生交流:你说的很好,就是说的有点慢,没有珍惜时间;你说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吗?(此时,师适时引导。两种写法都可以,审清题意,选择适当的写法。)

  生3:我来给大家汇报第三题,整时的写法,读法。生交流。

  生4:我来给大家汇报最后一题。

  生交流:你画的针不直;你画的两个针长短差不多,我们分不清。

  五.谈收获(5分钟)

  生做小老师进行汇报,老师带着孩子再次强调重难点。

  六.我会练(8分钟)

  小明的一天,生准确的说出小明每个时间点在做什么。

  并结合今天学*的知识,做一张自己的时间作息表,用来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七.赠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掌握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整时时刻。

  3、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会认整时。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时钟模型、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这些钟表都是带有指针的;这些是显示数字的电子表;这些钟表不但美化我们的生活,而且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观察交流、认识钟面:

  1.感知钟面。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课件出示钟表)

  观察电脑屏幕上的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2.小组交流。

  3.汇报总结。

  4、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按顺序读一读。(1---12)

  5、教学时针和分针

  A:说一说

  谁知道这根长针叫什么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短针叫什么

  针?

  师: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

  B:指一指,摸一摸。

  指老师准备的钟面,摸一摸自己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

  三、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A、认识整时

  1

  1、教学7时

  (1)出示钟面

  (2)认一认

  钟面上的时刻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齐读7时。

  2、认读3时、8时、6时。

  课件出示3个整时时刻:8时、3时、6时。请学生认一认

  3、刚才,我们认识的8时、3时、6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

  4、学生操作

  拨出12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学生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拨的是几

  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B、电子表的写法

  1、7时还可以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表示7:00

  2、书空7:00

  3、小结:两个小圆点的右边是“00”,同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找朋友。8时、3时、6时的电子表的写法

  四、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课件出示:《时间就像小马车》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活动。结束后进行惜时教育。

  五、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1、阅读课本92页的内容。小明的一天。

  师:小明一天的学*、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2、读一读,写一写。

  3、质疑9时在过一小时是几时?小明可能在做什么呢?10时在做操怎么又睡觉呢?

  一天有2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时间很珍贵,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练*十六的第1题:连线(课件出示)

  注重学生的评价。

  2.练*八的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2

  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1、时针分针的认识不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知识的学*。

  2、整时的教学也显得过于仓促,指导不够到位。

  3、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不够了解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及学*特点,教学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2、内容分析:本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二是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学会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本单元是有关钟表的第一次学*,为以后继续学*钟表进行铺垫。

  3、学情分析:一(11)班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钟表,但他们对钟表并不熟知。本班学生的基础一般,且本班学生的学*情况不稳定。

  二、设计理念

  教学及学法: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将探究性学*引入课堂。因此本节课采用观察、探究、发现、总结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和半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时和半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教钟面模型、PPT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同学能猜出来。(出示PPT1)

  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

  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闹钟。(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来看看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出示PPT:闹钟)

  (二)、互动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这时什么?它像什么呢?(出示PPT:钟面)

  生:闹钟

  师:它很像闹钟,但是它没有外壳,我们它叫做钟面。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钟面,观察一下,钟面里都有些什么?(出示ppt第四页)

  生: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你能从小到大数出来吗?

  生:能,1、2、3、4、5、6、7、8、9、10、11、12。

  师:一共有多少个数字?从几到几?

  生:一共12个数字,从1--12.

  师:钟面上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生:有两根针。

  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根针又细又长,一根针又粗又短。

  师:说得真好,那老师告诉你们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做时针,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做分针。(板书: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老师带读2遍: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师:现在同学们把钟面拿出来,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位同学指,另一位同学说。(老师巡逻)

  师:现在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我说你指。(老师指着分针、时针让同学说一说)

  2、认识整时

  师:请同学们把钟面收起来放在旁边,我们继续上课。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上课的时间?

  生:8点(出示PPT)

  师:对,但是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8点说成8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8时……

  师:那下午同学们是从时候开始上课呢?

  生:2点。(出示PPT)

  师:应该说2时,以后几点我们都要说成几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2时……

  师:同学们知道播放新闻联播吗?哪有谁知道它每天什么时候播?

  生:7时

  师:刚才的三个时间,8时、2时、7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意思是8时整、7时整、2时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大屏幕上的三个时间,8时、7时、2时,这三个时间,钟面上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生:长针的位置一样,都指到12

  师:长针是什么针

  生:分针,细而长

  师:刚才同学说分针都指到12,那短而粗的时针?它指到哪里?

  生:指到8、2还有7。

  师:看到这些数字和这两根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时的规律?

  生:8时,时针就指到8;

  2时,时针就指到2;

  7时,时针就指到7。

  师:对,观察得很好,但是这位同学少说了一个条件,谁知道是什么?

  生:分针都指到12.

  师小结:分针指到12的时候,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出示PPT师一起读两遍。

  师:老师手上有几张钟表图,谁能说一说钟表上得时间是是什么时候?3时、6时、12时(出示卡片,必要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特别注意12时的分针和时针是重合的。将卡片奖给回答正确的学生。)

  2、学*电子表时间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12:00)同学们见过它吗?有没有谁知道它是什么?

  生:时间、12点、电子表

  师:对了,它也表示时间,这种叫做电子表时间。同学们看看12时和12:00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前面都是12

  师:现在你们认识了电子表时间,那老师想考考你们,1时和3时的电子表时间要怎么写呢?请学生拿出作业本,在本子上写一些1时和3时的电子表时间。(老师巡逻,发现问题,提醒学生书写电子表注意事项。)

  3认识半时

  师:(出示PPT示3时半、7时9时半的钟表)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几个的时间?

  生:3点半、7点半、9点半

  师:很好,这位同学认识3点半、7点半和9点半,但是在数学里我们要说成3时半、7时半、9时半。这些是半时。几时半都是半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3时半、7时半、9时半)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时半、7时半、9时半这几个钟表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难点:

  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

  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

  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

  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

  A.学生自主学*

  B.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

  C.小组汇报

  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时针分针

  2、认识整时

  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

  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引导多名学生重复认知过程。

  ②利用三个整时钟面,再次观察、认知

  A、(PPT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三个时刻)按照整时的认知方法,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时刻。

  B、再次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明确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③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A、师拨表生认读,并说出认识的方法

  B、师说整时生拨表(例:拨出上午9时上操时刻、中午11时放学、中午12时吃饭、下午4时放学……)

  C、同桌一说一拨

  3、整时的记录方法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我们怎样记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出示PPT情境图中的电子记录7:00),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上两个“0”。(板书:7:00)我们一起书空一下。

  A、(PPT出示3时、6时两个钟面)指名2生台前板演,其他学生作业本上记录

  B、订正并强调记录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一题)

  2、写一写(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三题)

  3、做一做(PPT出示课本85页:小明的一天)

  A、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刻。

  B、质疑:为什么有两个9时?(生谈想法)

  C、明确: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

  四、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同学们,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认表——拨表——记录时间”收获了钟表的很多知识。时间是宝贵的,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画钟表

  同学们,课下利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在钟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7时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通过读、想、说、练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整时的表示方法。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3分钟)

  小主持人主持,两分钟的小视频——《一寸光阴一寸金与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记录时间,再介绍现在生活中人们用什么记录时间。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目标(2分钟)

  生齐读学*目标,带着目标准备开始学*任务。

  三.小组交流(5分钟)

  心中带着目标,拿出前置小研究和准备好的钟表,小组讨论积极配合,动手操作,分工明确。

  四.小组展示(15分钟)

  小组长:带领孩子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小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题,我发现钟面上面有数字,有时针,有分针,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交流:我还发现了时针长,分针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时针转得慢,时针转的快。

  生2:在展台下边说边展示第二题,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过程中,师适时板书)

  生交流:你说的很好,就是说的有点慢,没有珍惜时间;你说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吗?(此时,师适时引导。两种写法都可以,审清题意,选择适当的写法。)

  生3:我来给大家汇报第三题,整时的写法,读法。生交流。

  生4:我来给大家汇报最后一题。

  生交流:你画的针不直;你画的两个针长短差不多,我们分不清。

  五.谈收获(5分钟)

  生做小老师进行汇报,老师带着孩子再次强调重难点。

  六.我会练(8分钟)

  小明的一天,生准确的说出小明每个时间点在做什么。

  并结合今天学*的知识,做一张自己的时间作息表,用来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七.赠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实物钟、模型钟,实物展示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童话引入。多媒体演示: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小公鸡起床了,它跳到高处“喔喔喔”叫起来。

  2.提出问题。

  (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2)“每天早晨是谁叫你们起床?”

  3.揭示课题。

  师:你们桌上也摆着各式各样的小闹钟,好看吗?同学们,闹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好!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评析:运用媒体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从儿童熟知的童话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

  (1)比一比。

  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叫分钟,短短的胖胖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时针)

  让学生指一指学具钟的时针、分针。

  ②都有12个数,一起数一数(1、2…)

  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2)说一说。

  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评析: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实物钟、模型钟等。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摸一摸、转一转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2.认识整时。

  (1)整时的常用表示法。

  ①学生尝试拨整时。

  师:你们会拨钟吗?自己拨出一个喜欢的时刻,看谁拨得好,请他上来拨。(选三个上来)

  问:你拨的多少?刚才三个同学说的“X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叫“时”。(板书)

  指看三个钟面说“这个读X时……”并板书:X时,X时,X时。指着“X时,X时,X时”说“这些都是整时”。(板书)

  ②观察比较整时针的特点。

  小组同学一起观察:黑板上三个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引导学生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练*。

  A.师拨钟面,生说时刻,2时、6时……

  B.生活中,我们做的事都和时间紧密相连,请你们拨出时刻。

  a.早上上学的时刻。

  b.每天看动画片的时刻。

  c.每天爸爸妈妈看新闻联播的`时刻。

  C.你还想拨哪个整时?拨一拨,这时你在干什么?

  (2)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

  ①小朋友观察身边的事儿,非常仔细,教师出示标有“8:00”的卡片问: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里见过?

  师:这是整时的第二钟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②谁会写几时就写几,然后写上“:”再写两个“00”。

  ③指黑板钟面,问:你会用数字法来表示吗?请写在写字板上,看谁写得好,二人扮演,评一评,写得好吗?

  ④今天两种整时表示法你都会写吗?你们还想比一比吗?

  师:老师写出了一种,请你写出另外一种。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和尝试认识电子表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认识整时的方法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设计新颖、有创意。]

  3.应用。

  (1)师: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小学生该怎样珍惜时间呢?那就是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学*、生活(打开书第92页)这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多媒体),仔细看书上第92页,说一说,他什么时刻做些什么?(小组说一说)

  (2)问:他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吗?

  师:对,我们应向小明学*,不睡懒觉,合理安排,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加强学生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惯重要性的认识。]

  三、综合应用

  1.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小组合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安排合理。)

  (1)活动。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2)评一评:获胜者是谁?

  2.聪明屋。

  聪明屋里住着一位智慧老爷爷,他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这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猜一猜它是几时。

  [评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特地安排设计了请学生自己做主当一次小设计家的练*内容,巩固练*环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也极其自然地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小组合作设计一天作息时间表,学生设计出的一天作息时间,丰富多彩,体现出学生一天的生活有序、丰富、充实。]

  总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的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开放,教者充分应用教具和学具,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重视合作学*和信息交流,重视数学知识的主动构建,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8

  教学设想与理念

  《认钟表》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

  首先,在课始通过猜谜来创设问题情境,紧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创设了逛钟表店、逛大街的情境,领学生走入*时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对时间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的主动性。

  其次,课中注意适时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探索新知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发生碰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活动,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能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交流。

  再次,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2、遵循学生是学*的主体的原则,设计开放性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因此,设计一些开放性活动,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来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多次开展交流、讨论,可以欣赏自己带来的闹钟,也可以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的闹钟;又如: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同组的学生说说什么时刻了,拨得对不对;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修钟表”,每个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开展评比,先评一评“修”得对不对,再评谁完成得最好,最后将最佳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惯。

  3、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里需要认钟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小朋友猜谜。

  出示谜面。

  ①短腿腿,圆脸膛②兄弟三人齐上路

  耳朵长在脑袋上有快有慢不停步

  肚里声声滴答响走了三百六十日

  提醒我们早起床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生活用品)-------(打一生活用品)

  学生猜谜,说出谜底。

  2、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大街上、商店里逛一逛,欣赏各式各样的漂亮钟表。

  出示各类钟表。

  学生们欣赏各式钟表。

  3、闹钟、手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现在什么时间了,该干什么了。你们想学会这个本领吗?

  请学生说说钟表的用处。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认识钟面。

  (1)出示一个钟面,问: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观察后进行介绍,指出钟面上有四根针、还有1-12的数字、还有很多点。

  (2)出示两个教具钟面。

  学生按顺时针方向读1-12的数字,再请几个学生来指一指钟面上的6、8、10等等数字的位置。

  (3)认识时针、分针,出示教具钟,让学生观察。指出: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板书)

  学生拿己的闹钟欣赏并指出时针和分针。

  2、认识整时。

  过渡: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

  (1)出示例1的图片:这只钟和这块手表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呢?

  学生观察例1的两张图片,讨论各是什么时刻,再进行交流,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教具钟面,教师拨几个时刻,学生说出是几时。

  师生互动,教师拨,学生说。

  (3)认识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出示例1的第三张图片,告诉学生这只钟上显示的也是5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交流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表示方法,指名学生用这种方法表示几个时刻。

  (4)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师:让我们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看图说说什么时刻、谁、在干什么。再指名学生结合这题说说怎样看出是几时的。

  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那时就是几时。

  (5)你能在小钟上拨出“3时”吗?请你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让别的小朋友来说说。

  学生互动,拨时刻、说时刻,可以互相帮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遇到困难的学生。

  3、认识大约几时。

  过渡:小明家离学校比较远,为了上学不迟到,早上7时一定要从家里出发。闹钟该怎么调呢?

  (1)出示三个钟面。

  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并展开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钟面上表示的各是几时。

  (2)教师:时针指着7,分针马上要指着12或刚过12,我们可以说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

  学生感悟大约7时与7时的不同,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时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感知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惯。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看图,说说各是几时。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1、“议一议”。

  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过渡:有一天,老师听到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明说10时的时候他在上第二节课,小红说10时的时候她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画一画”。

  过渡:丁丁是个小马虎,画了几个钟面想考考大家,可是不是少画了这个就是少画了那个,到底少画了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看,帮丁丁改过来。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给每位学生发一个钟面,学生动手画上缺的时针或分针,小组里评议谁画对了,谁画错了,谁画得最好,展示最佳作品。

  四、全课

  这节课上得真愉快,小朋友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知识,谁来介绍一下,给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起个题目。(板书课题)

  请学生交流。送学生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做珍惜时间,好学上进的学生。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9

  课题: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义课标实验教材一册第91~95《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知识点: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

  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时针走一格时,分针要走一圈。)

  掌握整点的含义;

  知道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2.训练点: 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比较熟练地认钟面表示的时刻。

  3.创新点: 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教学重点:

  熟练的认时刻;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

  整点和半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环境设计:

  1、 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2、 反映学生一日生活内容的作息时间表(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3、 动画课件一个,教具钟面模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揭示课题

  1.引入: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请看大屏幕。

  2.出示雄鸡打鸣的动画。猜猜,雄鸡打鸣了人们会干什么呢?

  3.揭示课题:雄鸡打鸣可以告诉人们时间,还有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用奖励的形式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钟来玩。(钟面只有刻度、时针、分针、秒针)

  (2)要求:在玩的时候,可以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学生自己展示)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发现了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跟我说:时针。较长的——分针,说一次: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拨动钟后的按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

  5.巩固认钟面:真能干!指针说名称。

  三.整时的教学

  1.区别钟面:换一个有12个数的钟。

  这个钟面和刚才的钟面比较,多了什么?对,这个钟面上多了12个数,它们是用来记录刻度的。

  2.认识实物钟面上的时刻。

  钟由12点转到1点,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能说出来更好,不能说出也没有关系。)钟面表示的时刻,你知道吗? 钟由1点转到2点,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3.出示3个模型钟面,进行整时认识。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3点也是3时。(同时板书)8时、11时。

  4.整时的书写:这个钟面表示的时刻可以记为“3时”,还可以这样写:先写一个3,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

  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8时、11时吗?(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

  集体订正。

  5.整时的特征:

  (1)刚才我们认的3时、8时、11时,它们都是整时。请仔细观察一下,整时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自由汇报。小结:对,分针指着12的钟面,肯定表示整时。

  (3)整时特点的介绍:看看,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时针指着8,就是8时;时针指着11,就是11时。

  那么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四.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1.过渡:你们会用这种方法认钟表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认认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2.出示动画。小明出场,提问:

  (1)小朋友,你能说出我什么时候干什么吗?

  (2)对其中特殊钟面提问:7时(什么时候的7时?)

  12时(咦!怎么12时的钟面上只有一根指针呢?)喔!原来12时,时针躲到分针后边去了。

  6时(6时钟面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特点?)6时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3.小结时间表的作用: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同组的小朋友说说。

  五.拨钟表练*

  1.过渡:大家都说得很好,那么你们能把自己早上起床的时间用钟表拨出来吗?

  2.学生拨钟表,展示汇报。

  *如果出现学生有半点的情况,可以提问:这是整点吗?为什么?对,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6和7之间,就是6时半。这种半时我们以后要学*。

  3.请拨出晚上睡觉的时刻。展示汇报。

  六.画钟面

  1.过渡:大家学得很好!老师准备了小礼物送给大家。猜猜是什么?对,那么看这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2.请大家画出时针、分针,表示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

  3.展示评比。

  七、 出示时钟演变过程,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

  1.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那你们知道钟表的由来吗?请看.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后来又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以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

  关于钟面上和时间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有信心学好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6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小明一天的学*生活情景作为学*的线索,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学*数学,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为今后学*有关时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空白钟面,指针,颜色笔,小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教师讲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了钟表滴答滴答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钟面

  (1) 师:小朋友,张老师也像滴答滴答国的国王一样很喜欢钟表,今天我也把我收集到的钟表带来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点击课件,出示钟表图)

  (2)师: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喜欢吗?钟表的作用很大,在它们漂亮的外表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 你仔细看看这些钟表,都有些什么?

  2、动手做钟面

  (1)师:都看清楚了吗?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1号纸,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一起动手来画一个钟面吧!

  (2)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钟面?钟面都有什么呢?

  (3)让学生上台展示钟面并汇报。

  认识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有两根针,它们是时针和分针)

  (4)师:请你给同学们指一指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怎么才能区别它们呢?

  (短短胖胖的是时针,瘦瘦长长的是分针)

  (5)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比划一下。

  (教师介绍顺时针方向。)

  认识数字和大格:

  (钟面上有12个数字)

  (6)师: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你怎样记住它们的位置呢?

  (7)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两个数字中间还有什么?(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板书)

  让学生纠正自己画的钟表图,再认一认时针和分针吗,记一记它长什么模样?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1)师:同学们对钟面已经有认识了,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钟面。(课件出示):

  师:你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7时)

  师:对,不过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是7时。

  你怎样看出是7时的?(多指几人回答)

  师:说得真好,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这个时间就是7时。

  (2)师:除了7时,你们还会认钟表上的其他时间吗?出示三个钟面的时刻

  8时 3时 6时

  全班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几个钟面针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的数字不同。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谁来说说怎么看整时呢?

  (同桌讨论并汇报)

  小结并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齐读)

  3、动手操作,拨钟面

  (1)师:同学们都会认钟表了,那老师想考考你们,老师拨一个时间,你们来认一认 。

  (教师拨出1时、3时,11时,让学生认。)

  (2)师:现在由老师来说一个整时,你来拨一拨,看谁拨得对。

  学生拿出小钟面,拨出下列时刻:5时、9时,12时(说一说12时时分针和时针是指向哪里的?)

  (3)自由拨。(拨一个时刻,说说在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已经学会认整时了,那你们会把时间记下来吗?

  教师讲解:第一种方法是普通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如2时写作2时(教师板书:2时)第二种方法是电子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两个“0”。(板书:2:00)

  5、学生试一试。

  师:同学们试着用两种方法把它写下来好吗?

  请全体学生把黑板中三个钟面上的时刻写下来,写在练*纸上,并互相检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一说:东东的一天

  东东的一天都在干些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早上、中午、晚上这些词语,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要肯定。)

  2、连一连:小朋友,你们能找到小明每一项活动的准确时间吗?

  3、猜一猜:下面是四个没有刻度的钟表,你能说出它们的时间吗?

  4、想一想:小朋友,你们知道下面三个钟表再过2个小时后,是几时吗?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1、师: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师:时光一去不复返,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矗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孝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六、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请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滴答滴答”声音。

  学生猜出是钟表的声音。

  (出示钟表店)里的钟,它是人们用来干什么的?(看时间的)你会看吗?想学会看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对钟有初步的认识这个特点,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去钟表店玩一玩。使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非常有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钟就在自己的身边钟,钟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认识钟面

  1.请小朋友拿出自己身边的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钟面上还有数字(1、

  2、3.----12);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3.现在小朋友对钟的秘密知道的多一些了吧!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学具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围绕问题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帮助学生在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1~12个数、分针和时针.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1.出示7时的钟面,有谁知道这是几时吗?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请2-3名学生说

  师生齐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8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第二个呢?(3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第三个呢?(6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2.刚才我们认的7时,8时,3时,6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拨一拨

  1.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看几时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既会动脑又会动手。老师想让你们拨出3时,9时,12时。

  2.学生动手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展示)

  想一想

  师: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天的生活进行计划,那我们来看小明她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

  课件出示6幅图(上午7时小明起床刷牙,上午8时小明上课,上午10小明在做操,中午12时小明在吃饭,晚上6时小明在看电视,晚上9时小明在睡觉)

  学生看图交流。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时间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钟面的学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来认识整时,并按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想一想的顺序有序地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

  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时间概念的第一次接触。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因此,从导入到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与学

  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在学生认识整时时,我安排了4个环节。首先在学生认识整时前我先让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自己去认识钟面。观察自己身边的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从而知道钟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进入第一个环节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而探究总结出整时数特点、,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不但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时间。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知道 “我们的生活和学*同样离不开时间,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2、内容分析:本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二是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学会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本单元是有关钟表的第一次学*,为以后继续学*钟表进行铺垫。

  3、学情分析:一(11)班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钟表,但他们对钟表并不熟知。本班学生的基础一般,且本班学生的学*情况不稳定。

  二、设计理念

  教学及学法: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将探究性学*引入课堂。因此本节课采用观察、探究、发现、总结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和半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时和半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教钟面模型、PPT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同学能猜出来。(出示PPT1)

  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

  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闹钟。(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来看看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出示PPT:闹钟)

  (二)、互动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这时什么?它像什么呢?(出示PPT:钟面)

  生:闹钟

  师:它很像闹钟,但是它没有外壳,我们它叫做钟面。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钟面,观察一下,钟面里都有些什么?(出示ppt第四页)

  生: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你能从小到大数出来吗?

  生:能,1、2、3、4、5、6、7、8、9、10、11、12。

  师:一共有多少个数字?从几到几?

  生:一共12个数字,从1--12.

  师:钟面上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生:有两根针。

  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根针又细又长,一根针又粗又短。

  师:说得真好,那老师告诉你们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做时针,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做分针。(板书: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老师带读2遍: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师:现在同学们把钟面拿出来,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位同学指,另一位同学说。(老师巡逻)

  师:现在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我说你指。(老师指着分针、时针让同学说一说)

  2、认识整时

  师:请同学们把钟面收起来放在旁边,我们继续上课。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上课的时间?

  生:8点(出示PPT)

  师:对,但是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8点说成8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8时……

  师:那下午同学们是从时候开始上课呢?

  生:2点。(出示PPT)

  师:应该说2时,以后几点我们都要说成几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2时……

  师:同学们知道播放新闻联播吗?哪有谁知道它每天什么时候播?

  生:7时

  师:刚才的三个时间,8时、2时、7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意思是8时整、7时整、2时整。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大屏幕上的三个时间,8时、7时、2时,这三个时间,钟面上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生:长针的位置一样,都指到12

  师:长针是什么针

  生:分针,细而长

  师:刚才同学说分针都指到12,那短而粗的时针?它指到哪里?

  生:指到8、2还有7。

  师:看到这些数字和这两根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时的规律?

  生:8时,时针就指到8;

  2时,时针就指到2;

  7时,时针就指到7。

  师:对,观察得很好,但是这位同学少说了一个条件,谁知道是什么?

  生:分针都指到12.

  师小结:分针指到12的时候,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出示PPT师一起读两遍。

  师:老师手上有几张钟表图,谁能说一说钟表上得时间是是什么时候?3时、6时、12时(出示卡片,必要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特别注意12时的分针和时针是重合的。将卡片奖给回答正确的学生。)

  2、学*电子表时间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12:00)同学们见过它吗?有没有谁知道它是什么?

  生:时间、12点、电子表

  师:对了,它也表示时间,这种叫做电子表时间。同学们看看12时和12:00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前面都是12

  师:现在你们认识了电子表时间,那老师想考考你们,1时和3时的电子表时间要怎么写呢?请学生拿出作业本,在本子上写一些1时和3时的电子表时间。(老师巡逻,发现问题,提醒学生书写电子表注意事项。)

  3认识半时

  师:(出示PPT示3时半、7时9时半的钟表)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几个的时间?

  生:3点半、7点半、9点半

  师:很好,这位同学认识3点半、7点半和9点半,但是在数学里我们要说成3时半、7时半、9时半。这些是半时。几时半都是半时。跟老师一起读两遍。(3时半、7时半、9时半)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时半、7时半、9时半这几个钟表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矗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孝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六、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请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滴答滴答”声音。

  学生猜出是钟表的声音。

  (出示钟表店)里的钟,它是人们用来干什么的?(看时间的)你会看吗?想学会看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对钟有初步的认识这个特点,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去钟表店玩一玩。使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非常有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钟就在自己的身边钟,钟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认识钟面

  1.请小朋友拿出自己身边的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钟面上还有数字(1、

  2、3.----12);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3.现在小朋友对钟的秘密知道的多一些了吧!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学具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围绕问题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帮助学生在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1~12个数、分针和时针.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1.出示7时的钟面,有谁知道这是几时吗?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请2-3名学生说

  师生齐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8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第二个呢?(3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第三个呢?(6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2.刚才我们认的7时,8时,3时,6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拨一拨

  1.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看几时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既会动脑又会动手。老师想让你们拨出3时,9时,12时。

  2.学生动手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展示)

  想一想

  师: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天的生活进行计划,那我们来看小明她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

  课件出示6幅图(上午7时小明起床刷牙,上午8时小明上课,上午10小明在做操,中午12时小明在吃饭,晚上6时小明在看电视,晚上9时小明在睡觉)

  学生看图交流。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时间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钟面的学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来认识整时,并按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想一想的顺序有序地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

  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时间概念的第一次接触。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因此,从导入到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与学

  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在学生认识整时时,我安排了4个环节。首先在学生认识整时前我先让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自己去认识钟面。观察自己身边的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从而知道钟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进入第一个环节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而探究总结出整时数特点、,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不但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时间。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知道“我们的生活和学*同样离不开时间,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掌握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整时时刻。

  3、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会认整时。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时钟模型、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这些钟表都是带有指针的;这些是显示数字的电子表;这些钟表不但美化我们的生活,而且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观察交流、认识钟面:

  1.感知钟面。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课件出示钟表)

  观察电脑屏幕上的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2.小组交流。

  3.汇报总结。

  4、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按顺序读一读。(1---12)

  5、教学时针和分针

  A:说一说

  谁知道这根长针叫什么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短针叫什么

  针?

  师: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

  B:指一指,摸一摸。

  指老师准备的钟面,摸一摸自己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

  三、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A、认识整时

  1

  1、教学7时

  (1)出示钟面

  (2)认一认

  钟面上的时刻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齐读7时。

  2、认读3时、8时、6时。

  课件出示3个整时时刻:8时、3时、6时。请学生认一认

  3、刚才,我们认识的8时、3时、6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

  4、学生操作

  拨出12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学生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拨的是几

  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B、电子表的写法

  1、7时还可以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表示7:00

  2、书空7:00

  3、小结:两个小圆点的右边是“00”,同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找朋友。8时、3时、6时的电子表的写法

  四、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课件出示:《时间就像小马车》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活动。结束后进行惜时教育。

  五、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1、阅读课本92页的内容。小明的一天。

  师:小明一天的学*、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2、读一读,写一写。

  3、质疑9时在过一小时是几时?小明可能在做什么呢?10时在做操怎么又睡觉呢?

  一天有2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时间很珍贵,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练*十六的第1题:连线(课件出示)

  注重学生的评价。

  2.练*八的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2

  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1、时针分针的认识不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知识的学*。

  2、整时的教学也显得过于仓促,指导不够到位。

  3、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不够了解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及学*特点,教学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

  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

  3、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师:师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钟面,看一看你们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呢?

  (二)教学整时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师: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惯。

  师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师: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2、为了表扬你,老师送你一张游乐场的入场券,让你带上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们一起去玩玩吧。

  师:谁知道过山车的发车时间呢?

  师:刚才你说的8点,8点钟,8点整,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准确的说法是八时。(板书:8时)谁会说?

  师:谁知道海盗船几时开始?+(板书:3时)

  请全班齐读三次。

  师:再来看开心乐园是几时开始的?

  学生个别说,全班说。

  3、你们真聪明!已经会看时间了。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桌讨论。

  学生观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说一说。

  4、小结方法:

  师: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向12的时刻都是整时。(板书:整时)到底是几时呢?我们还要接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拨钟表

  师: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玩《我来拨钟你来说》的游戏。大家想玩吗?

  师:请同学们按我说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1)我们每天早上8时上课,请同学们拨8时。

  (2)老师每天中午12时吃午饭,请拨12时。

  (3)9时再过一小时是几时,请你拨一拨。

  师:你们可真棒!拨的都很准确。

  2、生说时间,师生一起拨

  3、同桌互说互拨时间

  4、时间表示法

  师:聪明的孩子们,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在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看一看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师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1个数字加上冒号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

  过渡:你们通过多次观察,发现了整时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认识了整时,相信你们一定都能准确地读出钟面的时间。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5、动手写时间《小明的一天》

  师:同学们果然没让老师失望,现在啊,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小明,你们欢迎他吗?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85页,帮他完成他的作息时间表。

  2、生在书上写,师巡视指导2种写法。

  3、指名反馈

  4、师:这几个时间我怎么觉得这么特殊啊?你们知道它们特殊在哪里吗?生说。

  师小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9时和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哎,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一下的:大家看,两个都是9时,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却不一样,那是为什么呢?

  生:一个是早上9时,一个是晚上9时。

  过渡: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条啊!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总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6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0页,完成第95页的练*

  本节课在认识钟面和整时基础上认识半时,是今后学*时、分、秒的基础。这局部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示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几时半,初步体会几时半的含义。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对学生进行认真学*、积极锻炼身体等养成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半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指针式和数字式时钟模型各一个,学生用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 动画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引入。

  多媒体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 提出问题。

  1) 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勤劳的小蜜蜂早晨6时就起床了。

  2) 你怎么知道是6时?

  3) 它是什么时刻发现了蜜源,跳起了圆圈舞?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复*旧知识,激发兴趣,调动情感,为新知识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它是什么时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出示10时半,11时半钟面)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自然引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看黑板上的钟面。

  1)(指10时半)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让学生猜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指着11时半的钟面:钟面上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汇报)

  3)从以上两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分针都指向6。

  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5) 全班交流,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时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 学会几时半的写法

  1) 让学生试着写出10时半。

  (指名板演,交流写法)

  2) 归纳写法:冒号左边是几,冒号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半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3、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半)

  三、 实践应用

  1、 教师拨钟,学生读时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2、 一学生拨钟,另一学生说时间,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进一步认识几时半,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 3、 投影课本第93页的“做一做”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出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等几

  项活动。

  1) 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独立完成。

  2) 分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新知识,更贴*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4、 完成第95页第4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

  四、 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孩子。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之中)

  五、 拓展创新

  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中“认识半时”这部分知识时,课前预设很充

  分,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能积极探讨,总结规律,但是在实践练*时,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作对了,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做的不准确,看半时不准确,画半时知道分针指向6 ,不知道时针到底应指向哪里。下课后,我及时的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在让同学探究看半时,画半时时过于重视分针指向哪里,对时针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够明确,没有把这部分的探究当做难点来突破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设计了一堂延伸课,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错题资源,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它们产生错误的共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半时的时候时针应该指向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准确的画出半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可以让第一节课就画的比较准确的同学用它们的方法,它们的语言来来进一步阐述,一帮一交流,沟通。设计富有层次的*题及时检验并加以巩固

  按照这个思路,第二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自己总结出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技巧和检查方法,扎实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及时的反思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收获。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看整时。

  2、培养学生简历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和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整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准备:头饰、卡片、制钟材料,小黑板、实物钟。

  1、猜谜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条“一匹马、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叫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谁来说说谜语是什么呢?

  (2)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号伙伴。(出示实物钟表,多出现一些)小朋友们,你们在哪见过钟表呢?

  (3)钟表有什么作用?

  (4)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认识钟表”一课,进一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识钟面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钟表,但这些钟表都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钟面,出示钟模型贴在黑板上,认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2)较长的那根针叫什么?较短的呢?

  板书(分针、时针)齐读。

  (3)谁来说说分针和时针在外形上什么区别?

  (4)时针和分针每天在钟面上不停跑,谁知道他们谁跑的快?(演示)(分针和时针在同一数字)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5)那么钟师怎么做出来的呢?你们想做吗?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做钟的材料,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合作制一口钟,注意安全。

  (6)请组长起立把你们做的钟展示给我们看。

  (7)谁能把你做的钟给大家介绍一下,请注意说完整话(介绍分针和时针应指着)

  3、认识整时

  (1)同学们做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老师都非常喜欢。你这面钟借老师一下可以吗?请大家注意观察,谁来说说钟面上是几时?(7时)你怎么知道是7时?(贴)直接要,这里展示时间的第一种方法。(贴)

  (2)再拨一个?(8时)(6时)

  (3)拨一个(12时)?谁来说说这事几时?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呢?

  (4)现在我们大家认真观察4个钟面,这4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那么谁来总结一下怎么看整时?

  (6)小结:钟面上,分针指口,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7)同学们轻轻站起来做一个拨针游戏?时针走走走,分针跑跑跑,请你告诉我,现在是几时?(用做的钟)

  (8)按照老师这种说法小组之间拨一拨,你来说一说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

  (1)我们学*了认识整时,那么怎样表示整时呢?

  老师已经在黑板上写出了一种方法:是几时?在黑板上写几,再写一个时字。谁还会用别的方法表示整时?

  (2)生活中除了常见的有时针分针的钟表外,还有电子钟、电子表,它们怎么表示整时呢?

  (3)电子表中间有两个圆点,圆点右边写两个零,是几时就在“:”的左边写几,这叫数字表示法,例如7时写作7:00,那8时、3时、12时呢?

  (4)练*练*写时间,刚才同学们不但认识了整时,而且学会了整时的表示方法,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就拍拍手。(把牌举起来站一起)

  5、

  (1)小明的一天同学们玩得快乐吗?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看看小明是怎样度过她快乐的一天的,请把书打开92页。

  (2)请同学们先看图,一共有几幅图?先看看第一幅,说说什么时间小明在干什么?想一想每幅图是什么时间,他在干什么?想好了请用笔在吐下面的横线上表示出时间{找5名同学去黑板上写集体订证}

  (3)谁来说一说?(强调说完整话,早上7时)

  (4)一天有几个7时,因为时针一天走两圈。

  (4)继续说每幅图。

  (5)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吗?说一说——

  小明的一天严格遵守时间作息制度,过得既充实又快乐。我们也要向她学*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练*:小熊家有4面钟,看看都有什么毛病吧,谁愿意帮忙?小黑板

  智力大比拼:小黑板

  结束语:不知不觉一节课40分钟一结束,时间像小马车飞快向前跑,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对接*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家庭教育,大部分的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提升和总结。因为班级基础较好,教者对教学目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整时,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2、使学生初步认识大约几时,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 3、通过学*,学生对钟表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几时教学难点:认识大约几时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学具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瞧,它来了。小猫kitty第一次和我们大家见面,它还带了些神秘的礼物呢!谁来猜猜它的神秘礼物是什么?

  小猫kitty想给你们一点提示:(播放课件:谜语)这下,你们猜是(播放课件出示多种钟表)小猫kitty带来了钟和表,这节课它会带着我们去钟表世界走一走,领略其中的奥秘与神奇。(回到课题:认钟表)【设计意图:熟悉的卡通形象——小猫kitty,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情境人物首度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猜谜语,拉*了情境人物与本节课的距离,突出了本节课的学*内容。多种钟表的展示,辨证地体现了钟表的表示时间的共性,拓宽了学生了的视野,也为“了解历史”部分埋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

  1、观察钟面

  看,这儿有一个钟,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问:有哪12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学生到前面指一指哪根针是分针,哪根是时针。老师发现了它们的样子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老师也带了一只钟,你看看老师的钟比小朋友刚认识的钟面多了什么?伸出你的手指跟着秒针一起出发吧。它是怎么走的呀?

  这个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我们的时针和分针也是按这样的方向走的。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时针和分针,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看时针和分针就能知道大概的时间了。

  【设计意图:教材中所出现的钟面都是只有时针和分针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有一定的冲突,教者给秒针一分钟的展示机会,既解释了冲突又为后面的认识大约几时的“几时不到一点”和“几时刚过一点”做了铺垫。】

  2、初步认识整时

  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吗?(2时的钟面学生很可能会说成2点)2点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2时。

  谁来说说2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我们就说是2时。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试一试:1时、5时、11时)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我们把这样的几时又叫做整时。

  有了钟表,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情吗?(播放课件:想想做做2)提问:这时候钟面上的针怎么只剩下一根了?(第2幅图:12时)说的真不错,象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老师这里有一个钟,我想自己拨一个9时,你能告诉我该怎么拨吗?那请你来给我示范一下好吗?

  我们小朋友在心里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来。指名全班交流:拨出了几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请小朋友将自己拨出的时间向同桌说一说,说说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我们小朋友都能自己拨时间,可小猫kitty在一旁可发愁了,它想拨一个6时,一不小心把钟拨坏了,你们瞧,只剩下一根针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几根针,请你选一根,修好小闹钟。(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你为什么选这根针?

  那你为什么要把分针放在这里呀?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我也想请你们帮忙修修这个钟,愿意帮忙吗?4时:你为什么选这根针?那你为什么要把时针指着4呀?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帮助小猫kitty修钟是教者对“想想做做”的部分*题的出现顺序及出现方式做了些许调整,注重动手操作,更易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小朋友,你知道小猫kitty为什么喜欢6时吗?6时央视动画城频道要播放《大风车》。小猫kitty可喜欢看了!小猫kitty想在钟表世界里继续走一走,看一看,等下我们一起去提醒她好不好?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了这时,你想提醒小猫kitty什么呀?(出示6时不到的钟面)你为什么说6时还差一点呢?

  小朋友真热心,提醒小猫kitty,6时不到一点点,动画就要开始了。时间过得真快,6时到了,动画准时开始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6时播放动画,学生跟着歌声一起唱一唱)

  看了会动画,现在钟面上6时已经?是呀,6时刚过了一点点。

  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6时不到一点或刚过6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6时。(出示:大约6时)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出示想想做做3)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8时?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9时?

  小结:对呀,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你能在钟面上播出大约5时吗?(两种情况)全班交流:他们俩拨的不一样,你觉得谁拨对了呢?

  【设计意图:《大风车》是学生最喜欢的儿童节目,学生对其播放时间十分了解,教者抓住这一教学资源对教材做了些许改变,更贴*学生的生活。跟着歌声唱一唱,寓教于乐。有了前面秒针的简单认识及这里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能够很好地自己的语言解释大约几时。动手拨一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大约几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4、24时拓展

  小猫kitty和我们一起学*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可她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6)

  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设计意图:知识的初步渗透,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辨证地认识时间。】

  5、电子表

  老师*时还见我们有的小朋友戴过电子表,你能读出这个时间吗?(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7)你怎么知道是5时的?

  电子表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电视、手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说一说,拉*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的思想。】

  三、了解历史

  通过一节课的学*,我们小朋友已经学到了很多钟表的知识,小猫kitty还想带我们去一下钟表博物馆。(播放课件)在博物馆里小猫kitty见到了这样两个特殊的钟表,你能看出钟面上的时间吗?(只有4个数字的钟面和没有数字的钟面)

  【设计意图: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对钟表历史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

  钟表世界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要想知道得更多,我们小朋友就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总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方式。摆正了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通过看、拨、比、想、说、修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应用。既注重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整堂课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事物的存在总是有其两面性的,就教材而言,它体现了编者的匠心,但是它有其局限性,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并不是完全适合自己的班级。就本课教材的教学要求而言是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对接*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教材是我组织课堂的蓝本,就本班学生基础而言,我稍微增加了教学了难度,我要求学生能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通过自己动手拨一拨,学生能进一步认识表示大约几时有两种表示方法,这样的提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思维了开放性。

  教材以“大约7时”为例来教学大约几时,认识“大约几时”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本篇教学设计中,教者将这一例题做了些许的改变。就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6时”更关注,因为这时有他们关注的儿童节目《大风车》,“大约6时”与《大风车》相联系,更贴*学生的生活。

  二、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帮助小猫kitty修一修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三、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应该是丰富的课堂,单调枯燥的数学符号代替不了数学课堂的全部。从沙漏到原子钟,钟表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晶,对钟表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无形中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朋友,他们是喜洋洋和懒洋洋,(课件)懒洋洋怎么没有来?他去哪了?他迟到了,喜洋洋就送给他一份礼物,是什么呢?

  生:钟表。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老师带来了一个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钟面上还有数字(1、2、3----12);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课件)。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2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第二个呢?(4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第三个呢?(8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2.刚才我们认的2时,4时,8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就是这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时字,把这种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这是整十的第一种表示法,第二种表示方法是生么呢?

  接着出示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四)练*:书上做一做“小明的一天”。

  1、请学生用两种方法表示。

  2、小明几时吃饭,钟面是什么样的?

  3、小明是几时看动画片的,钟面是什么样的?

  4、同样都是9时,小明做的事情为什么不一样?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看整时。

  2、培养学生简历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和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整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准备:头饰、卡片、制钟材料,小黑板、实物钟。

  1、猜谜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条“一匹马、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叫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谁来说说谜语是什么呢?

  (2)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号伙伴。(出示实物钟表,多出现一些)小朋友们,你们在哪见过钟表呢?

  (3)钟表有什么作用?

  (4)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认识钟表”一课,进一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识钟面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钟表,但这些钟表都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钟面,出示钟模型贴在黑板上,认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2)较长的那根针叫什么?较短的呢?

  板书(分针、时针)齐读。

  (3)谁来说说分针和时针在外形上什么区别?

  (4)时针和分针每天在钟面上不停跑,谁知道他们谁跑的快?(演示)(分针和时针在同一数字)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5)那么钟师怎么做出来的呢?你们想做吗?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做钟的材料,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合作制一口钟,注意安全。

  (6)请组长起立把你们做的钟展示给我们看。

  (7)谁能把你做的钟给大家介绍一下,请注意说完整话(介绍分针和时针应指着)

  3、认识整时

  (1)同学们做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老师都非常喜欢。你这面钟借老师一下可以吗?请大家注意观察,谁来说说钟面上是几时?(7时)你怎么知道是7时?(贴)直接要,这里展示时间的第一种方法。(贴)

  (2)再拨一个?(8时)(6时)

  (3)拨一个(12时)?谁来说说这事几时?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呢?

  (4)现在我们大家认真观察4个钟面,这4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那么谁来总结一下怎么看整时?

  (6)小结:钟面上,分针指口,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7)同学们轻轻站起来做一个拨针游戏?时针走走走,分针跑跑跑,请你告诉我,现在是几时?(用做的钟)

  (8)按照老师这种说法小组之间拨一拨,你来说一说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

  (1)我们学*了认识整时,那么怎样表示整时呢?

  老师已经在黑板上写出了一种方法:是几时?在黑板上写几,再写一个时字。谁还会用别的方法表示整时?

  (2)生活中除了常见的有时针分针的钟表外,还有电子钟、电子表,它们怎么表示整时呢?

  (3)电子表中间有两个圆点,圆点右边写两个零,是几时就在“:”的左边写几,这叫数字表示法,例如7时写作7:00,那8时、3时、12时呢?

  (4)练*练*写时间,刚才同学们不但认识了整时,而且学会了整时的表示方法,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就拍拍手。(把牌举起来站一起)

  小明的一天严格遵守时间作息制度,过得既充实又快乐。我们也要向她学*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练*:小熊家有4面钟,看看都有什么毛病吧,谁愿意帮忙?小黑板

  智力大比拼:小黑板

  结束语:不知不觉一节课40分钟一结束,时间像小马车飞快向前跑,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时间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已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拨表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 的好*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钟面模型、闹钟、电子表。

  学具准备:学具钟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小朋友们,时光老人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路没有退,会说话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

  2、猜一猜,我是谁?

  3、钟有什么作用呢?你在哪里见过钟?(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学*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观察钟面表面:你能说出钟面上有什么吗?

  (2)学生交流,反馈:(板书)

  钟面:① 有1~12个数字。

  ② 有2根针,长针和短针。

  引导说出时针和分针及它们的不同。分针长、时针短,(我是分针细又长,我是时针短又胖)

  2、认识整时

  (1)学看整时刻 (利用教材的第一幅图) 师:这是几时?此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指名回答)

  (黑板上同时出示三个钟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几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或者是长针指到几,短针又指到几)

  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一起来说一说)(板书)

  师:这会是个认整时的小窍门吗?咱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吧。我拨一个时间,请你读出来好吗?

  (师拨钟2时,10时,12时,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过渡:哇,看来这真的是个小窍门!咱们再一起跟着老师用心地说一说。

  (2)认识整时的电子表示法

  师问:“你知道8时在电子表上怎么表示吗?”当学生说出以后,再出示8:00,验证学生的说法。

  思考:3时和6时在电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并在练*本上写出来,指名板书3:00和6:00。

  3、练*

  师:小明是一个非常遵守时间的好孩子,他把自己一天都安排得紧紧有条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师:请看85页第一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在黑板上写出第一个)

  师:剩下的五幅图片,请小朋友自已看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时刻写在相应图片的横线上。(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这一天,几时在做什么?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学*和生活,会让我们身体更结实、学*更优秀。让我们向小明学*,

  二、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有效地管理时间。只要我们管理好了时间,那我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就能做更多的事。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

  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特殊的时间如:6时、12时掌握得还是不够扎实,本堂课的难点未突破。

  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

  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0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1~3题,练*二十五第3、6、7、8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教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名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谁先试一试?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同桌学生互动游戏。

  二、复*旧知

  我们已经学*了负数,你能举几个负数的例子吗?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三、学*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的情境:小明向东走200米,小军向西走200米。

  教师问:你准备怎样来表示这两个不同意思的量?

  学生1: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向西走200米就记作-200米。

  学生2:向西走200米记作+200米,向东走200米就记作-200米。

  教师对这两种记法都应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试一试:

  (1)如果汽车向正北方向行驶50m记作+50m,那么汽车向正南方向行驶100m该怎样记?

  (2)如果体重减少2kg记作-2kg,那么+5kg表示什么?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小结: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练*: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读题后,提问:题中有那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表示的是什么量?

  让学生独立用正、负数表示进、出货物的情况。最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4。

  教师:其实,正、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某农用物资商场把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做了一个表:(出示例4)

  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盈亏情况(元)+6500-27000-750+9500+16700

  教师:表中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正数表示盈利,负数表示亏损。

  教师: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学生1:7月+6500表示7月盈利6500元。

  学生2:8月—2700表示8月亏损2700元。

  学生3:……

  教师:盈和亏也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我们用正数、负数来表示,简洁而准确。

  四、课堂练*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说说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先抽学生说,再小组内交流。

  2.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3.回忆一下刚才上课前我们玩的游戏,这些现象是否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说说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记作( );那么取出500元记作( )。

  ②知识竞赛中,得了50分,记作( );那么扣了50分记作( )。

  ③学校小卖部赚了800元,记作( );那么亏了500元记作( )。

  ④电梯上升15层,记作( );那么下降15层,记作( )。

  4.讨论生活中的负数。

  教师出示存折和电梯图上的负数,让学生讲讲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教师:存折上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取出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电梯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面为界线,地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五、自学“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教科书124页内容,说说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1.练*二十五第3题。学生先独立说,然后全班齐说。

  2.练*二十五第6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练*二十五第7题。

  教师启发:以每箱30kg为标准,+3表示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4与1呢?

  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问题,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关于负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课本123—125也得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相关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数学思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3、问题解决:通过正数、负数的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重点、难点与关键:

  1、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有关的量。

  3、教学关键:使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有关的量。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导入。

  1.游戏:师生作相**作游戏,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2.课件展示:搜集的天气预报视频。根据天气预报中的0下摄氏度的读法和记录方法引入新课。

  (二)联系生活实际,学*新知。

  1、教学例1

  (1)负数的产生:课件展示,通过天气预报的介绍,引出负数。

  ①听:听天气预报是怎样播颂的。(板书:零下3度1度)

  ②看:让学生观察屏幕上是怎样写的。(板书:-3℃ 1℃)

  ③让学生试读-3℃,教师借机介绍“-”是负号,强调不是减号,并说明在1度前可以加上“+”,记作“+1℃”,介绍“+”是正号,强调不是加号,“+”可以省略不写。(2)强调温度的记录以0刻度为标准。

  ①课件展示:在温度计上标出0刻度。并引导学生标出-3℃、1℃,并说其原因。

  ②试一试:学生试着标出-5℃、+5℃温度计,进一步强调温度的记录以0刻度为标准。

  (3)巩固练*:

  ①完成课本123页的试一试。

  ②课堂活动第一题。

  先让学生先试读出温度;再让同桌指读;最后让学生找出那个城市最冷,找出那个城市最暖和。进一步加深正、负数的认识。

  2、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

  (1)多媒体出示:看屏幕,屏幕上是什么,对珠穆朗玛峰你了解些什么?

  (2)介绍海*线。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4)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米或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5)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

  (三)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小结归纳:

  (1)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和海*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课件出示。

  (2)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正负数概念。

  (3)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4)让学生各写出三个正数和三个负数。并说出写的这个数是想用来表示什么的'?

  (5)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面为界线,高于海*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2、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3、模仿练*。课本124页试一试。

  4、发散练*:课堂活动第二题。

  (四)联系生活,通过练*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出示存折让学生讲讲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电梯图上的负数。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结合自己学校、家庭生活中的情况,搜集有关负数的资料,并把搜集的数据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零下3度

  -3℃ “-”是负号

  1度

  1℃(或+1℃)“+”是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正数:(……)负数:(……)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4、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体会负数在生活实际应用。理解负数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五、教学方法:

  引导自主探求知识。

  六、教学准备:

  导学提纲、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复*:

  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

  “_”表示()

  他们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还是相反}

  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数据。

  哈尔滨()表示—————————————————————————————————————————————

  福州()表示—————————————————————————————————————————————

  它们是以()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与—16°表示两个()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比较:+16°()—16°{填>,<或=}

  3、带有“+”的数有—————————————叫————数

  带有“—”的数有—————————————叫————数

  +16读作—————————————————————16读作———————————————————

  4、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说说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检查

  学生汇报(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们表示的意思是(相反){填相同还是相反}

  (2)打开天气预报图

  哈尔滨(—9°~~~—19°)表示—————今天气温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间,气侯寒冷,下雪,结冰。——————

  福州(11°~~~~~6°)表示—————今天气温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间,气侯较温暖,看不见下雪,结冰的现象。——————

  它们是以(0)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与—16°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比较:+16°(>)—16°{填>,<或=

  补充:认识数轴表示

  —16 0 +16

  (3)生汇报:

  带有“+”的数有—————————————叫正数注:也可省略“+”号

  带有“—”的数有—————————————叫负数注:不可省略“—”号

  +16读作—正十六————————16读作—负十六————————

  (4)0是正数还是负数?把你的思考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5)、展示学生收集的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说说表示什么?

  例如:盈利与亏选,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地上成数与地下层数,水位升高与下降,相反方向的距离等。

  学完这节学生还有疑难问题吗?,提出,由同学,小组解决,最后困难由老师及时解答。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第1-3页上的例1、例2,书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3、通过实列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负数,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没有0刻度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1、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列各数:

  (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育明小学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人,转出5人。

  (3)、李叔叔做生意,10月份赢利1800元,11月份亏损500元。

  师:出现在信息中的两个量都是怎样的两个量?

  生:是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独立思考怎样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把想法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为简练的记录方法。引出:+(正号)、-(负号)。

  小结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意义相反的情况存在我们都要用到正负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

  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1、借助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用温度计显示四个城市的的天气情况(课件出示)

  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并用数表示各城市的温度情况,

  2、学生动手拨一拨,感知0与正负数的关系。

  质疑:0是正数还是负数?

  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在温度计上0摄氏度是0上温度和0下温度的分界点,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出示存折上的存入与支出数

  让学生说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并得出结论:存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4、介绍正负数的读写

  师:正数前的符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00可以写作500;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呢?

  生:不可以,那样正数和负数就分不清了。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1、快速抢读并判断(书上做一做第一题)

  2、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面高8844米,记为(),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面低155米,记为()。

  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秒。如果风速为+0.4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相对而跑。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

  师:你对负数还想了解什么呢?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回顾复*正负数的意义,为新知学*做好铺垫。

  (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

  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什么数?

  ④课件演示画法,教师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直线上的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方法,初步认识直线上的负数,培养独立思考*惯与实践操作力。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直线上表示负数

  ①请学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②集体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

  预设:①—1。5m表示向西走1。5m;②—1。5在—1和—2之间。

  (2)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该如何运动?

  (3)观察1。5和—1。5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1。5在0的右面1。5个单位长度,—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都是1。5个单位长度;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1。5和—1。5的对比,明确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离起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侧,渗透+1。5和—1。5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4)同桌合作游戏:你走我说。

  举例: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

  (5)引导观察: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往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①0右边的数是正数;②0左边的.数是负数;③从左往右的数逐渐增大;④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直线的认识,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渗透负数的加减法的认识,为以后学*做铺垫。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基本练*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

  ①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说说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这些数?

  ②从起点到—如何运动?哪个点与它到0的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在直线上表示—、—0。5这样的负分数、负小数,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让学生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一第7题。

  ①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②如果一个人从“—2”位置出发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如果从“—2”出发先向西走1米,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

  ③同桌合作游戏:你说我走。

  游戏规则:一个人说明起点的位置和如何运动,另一个人用笔尖表示人在数轴上运动,标出最后到达的位置,并用一个数表示这个位置。

  (3)课件出示题目:

  体育达标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李勇45个、张军28个、张强33个、赵刚26个、王亮18个。如果每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记录每个人的成绩。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超出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②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课件出示题目:

  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均成绩是多少?

  ①你知道这六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吗?

  ②独立计算,集体反馈。

  预设:方法一:(84+90+75+80+87+76)÷6=82(分);方法二:80+(4+10+7—5—4)÷6=82(分)。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负数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1、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2、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在温度中体会到负数刚好是与正数相反的,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3、注重数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安全教育、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的事例和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军民一条心,全民献爱心的战胜困难的决心,还就两次灾害的发生提出环保的迫切性以及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同时结合教师精彩的结束语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的乐趣,相继发展的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介绍古代中国对负数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够比较0、正数、负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温度计、图片

  教学过程:

  一、巧设问题,感知引入 — 引出负数

  1、热身游戏《截然相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节去爷爷家拜年时,爷爷给小明100元压岁钱,但在回家后,小明将这1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你能帮小明做一下压钱的账目记录吗?(引出正、负数数学史话)

  二、体验内化,探究新知 — 认识负数

  1、放映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观察上海、北京的气温图,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

  小结:零上5摄氏度记作:+5℃

  零下5摄氏度记作:-5℃。

  “+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

  +5也可以写作5;

  “-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介绍温度计)?并让学生拨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结:(1)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c的位置。

  (2)温度中,0°c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3)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 应用负数

  电梯中的正、负数: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各按那些键?

  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

  让学生知道高于海*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面用负数表示。

  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提出存折上还有多少钱这一问题。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1、通过学*,你有那些收获?

  2、在日程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负数?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日记。

  五、板书设计

  温度:

  零上5摄氏度记作:+5℃

  零下5摄氏度记作:-5℃。

  “+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

  +5也可以写作5;

  “-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

  海拔:海*面以上用正数表示

  海*面以下用负数表示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xx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xx年1月21日20时—20xx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xx.00表示存入20xx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87—9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负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截然相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王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五月上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珠峰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朗玛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和海*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米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面为界线,高于海*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练*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

  这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告诉大家,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是?老师从这个节目中收集到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信息,并用温度计表示出来了(如下)

  (2)观察汇报:仔细观察这些温度计,你知道了什么?

  (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

  (3)比较,产生冲突。

  引导学生任选两个城市的温度做比较。

  当有比较上海和北京时,师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吗?让学生再次强调,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

  质疑: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示和区分这种意义相反的量?

  (4)认识+4和-4,学*读写法。

  (5)练一练,及时巩固。

  【说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和区分呢?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有局限性,从而产生了学*新数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内驱指引下,主动学*开始了】

  2、从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1)介绍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引出海拔的认识。

  用逐层揭示谜底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地方。

  珠穆朗玛峰:这是一座山峰,这是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吐鲁

  番盆地:这是一个盆地,这是全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因为海拔的原因,这儿一天当中的温差特别大,所以那儿的哈密瓜特别甜……(一直揭示到学生能猜出答案为止)

  联系课件中的图,采用闪烁虚线的效果让学生认识海拔。

  (2)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海拔。

  学生自主探索,用刚才学的数学方法表示出海拔。

  交流,认识到可以用+8844和-155分别表示它们的海拔。

  (3)巩固练*。

  3、比较发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观察比较,发现共同的地方。(把例1和例2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交流后认识:每组的两个量都是相反的关系,如果把其中的一个量用正数来表示,那么另一个数就用负数来表示。

  (2)拓展认识,深化理解。

  引导讨论:生活中除了温度和海拔当中有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其他地方也会有吗?他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比如(课件出示,让学生思考汇报)

  引导拓展:同学们也有“如果”对吗?先小组里说一说,再交流、共享成果。进一步体会:生活在中一些意义相反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从而全面理解负数的意义。

  二、分类整理,深入认识。

  1、分类,认识正、负数。

  (1)让学生移动帖纸分类

  +4 4 -4 +18 -10 -8 +8844 -155 +3193 -400

  (2)交流分法和标准,在交流中,认识正、负数,并板书数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正、负数和0的关系。

  2、练*。

  (1)自主拓展:实际上,不管是正数还是负数,并不是只有这些,还能再说几个吗?

  (2)练*:

  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5 +26 8 -40 - -88.3 +103 0 12.4

  提问:

  ① 0为什么不写?

  ②观察这些数和黑板上的正负数相比较,有什么发现?

  三、拓展练*,活化理解。

  1、猜温度。

  (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2)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183)℃

  【说明:让学生根据提示(冷了或热了)猜南极和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这样安排充分挖掘*题功能,把静态的读、写转化成动态的生成,在答案步步逼*的过程中发展了数感,同时为以后学*负数的大小比较做了很好的渗透】

  2、描述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

  (1)电梯中的负数。

  (2)存折中的负数。

  (3)人口信息

  a、根据20xx年10月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

  俄罗斯*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20xx人。

  b、根据新华网最新统计的资料显示:

  中国*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40000人。

  关于(3):在理解了这两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之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俄罗斯和中国这两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情况,哪个更好一些?”进行适当的辨证思想和责任教育。

  四、 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

  了解些什么呢?

  五、数学文化熏陶。

  放短片:你知道吗?介绍负数的来源

  谈感想,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真实、扎实、有效是评判一节好课的标准。对照重难点,我认为本节课做到以下几点:

  1、真实找准基础。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迅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负数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必要和需求,主动学*从这里开始了。

  2、扎实整合教材。

  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和认识层面,努力挖掘出更多的具有共性背景的素材,并引导观察、讨论、比较、发现,使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形成了超越温度和海拔层面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3、有效丰富理解。

  练*素材的开阔性、生活性、典型性、趣味性使学生的认识更丰厚,理解更深刻,参与更主动。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1

  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本节课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目标预设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本堂课注重寻找尽可能多地承载负数本质意义而又具体直观的数学模型,以顺应从具体直观到抽象的人类认识的提升规律;注重沟通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形成以后学*的认识障碍.

  设计思路

  首先,由两个数“1”和“2”写出一些算式,引出问题1-2=?,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纯数学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负数的需要和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自主创造出负数的表示方法,接着通过课本例1、例2的教学,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负数的读、写方法,最后通过与生活链接,内化学生对负数两层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提示冲突 激发需要

  1.请同学们用1、2这两个数组成尽可能多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得出如下算式:)

  加法:2+1=3 1+2=3

  减法:2-1=1 1-2=?

  2.1-2等于多少?有谁知道?这已经不能用我们所学的数来表示了,它应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新数来表示.(可能有些同学知道用负数表示)

  师:这会儿,有些同学可能有想法了,我们已经认识了无数个数,为什么还要学*一种新数呢?其实,不仅1-2等于多少有这样的要求,还因为生活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设计意图:数学发展扎根于现实生活,还扎根于数学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根据数学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由两个数“1”和“2”写出一些算式,引出问题,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纯数学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引入简洁、高效,更为学生理解负数是因运算而出现的新数,有了负数,才能实现加减运算的封闭,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联系生活 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情境:两辆公交车分别有4人上车和4人下车.

  老师把图中3号车上车4人、5号车下车4人表示成这样(如下图)你觉得是不是已经把图意表达清楚了?为什么?

  上下车的情况

  3号车

  4人

  5号车

  4人

  生:没有,看不出到底是上车4人还是下车4人。

  师:也就是说虽然都是4人,但两个4人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反的。它们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相反意义)。那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区别开吗?共3页,当前第1页123

  2.交流大家的想法。

  3.介绍人类探究的历程并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师:相反意义的量怎么表示,历史上的数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浪费了很多周折,他们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画斜杠来表示,加不同的学号表示。(讲解出示历史上的各种写法,+、-的表示法也出示在其中)

  师:怎么样,是不是和我们刚才想得差不多。真是方法各有各的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以前学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哎那么多写法中,你觉得哪种写法的数学味最浓呢?

  师:对,就是这个道理,20世纪初,这种表达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但读法上有了变化,分别读作正3和负3,符号分别叫正号和负号。

  4.试一试:下面的两个量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用“+”或“-”的.方法表示它们。(小黑板出示)

  (1)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2)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3)水面上升0.3米,水面下降0.2米。

  (4)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5.概括: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今天我们接触了一种新数,称之为负数,前面的符号就叫做负号。而原先那些数就叫做正数,前面的符号自然就叫正号。

  6.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些正数和一些负数吗?能举得完吗?

  (设计意图: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个用正数表示,一个就用负数表示,就负数概念而言,其经验性表现为负数可以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学生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就会难以在生活经验层面上使用负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应首先帮助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再进行对负数的理性认识,所以,教者先从相反意义的量入手教学)

  三、沟通联系 丰富认识

  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进一步认识负数。(提示课题:认识负数)

  1.教学例1。

  (1)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天气预报,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课件突出两个刻度4)这两个4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2)你会用今天学*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

  师:温度计是通过水银柱的高低变化来表示气温变化的。带有箭头的直线大家并不陌生吧,在下面的直线上,你觉得在0左右两边的两个点,哪个点表示+4?哪个点表示-4呢?说说你的想法。同桌之间可以通过讨论来完成。

  (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汇报)

  (课件出示显示香港18℃、北京-8℃、哈尔滨-12℃的温度计)同学们能试着在带有箭头的直线上大致找出三个点,分别来表示-8、-12、18吗?说说你们的理由。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数轴。

  师:看着这条直线和直线上的数,你能围绕今天学*的内容说一句话吗?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负数都在“0”的左边,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数轴上找点,不仅有数值大小的比较,还有位置的选择、倍数关系的估计等,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借助前面正负四的初练,加之每一个数的大小还有着温度计的形象提示,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这一环节既为已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概括,更为下一课以及在初中学*数轴上正负数的大小、排列、运算作了很好的渗透)共3页,当前第2页123

  2.教学例2.

  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当中温差很大。看温度计说说那里早晨、中午、晚上的温度.

  吐鲁番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课件出示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面低155米。(课件介绍海*面)

  (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的?海*面以下呢?那海*面的高度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呢?

  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的过程中,如果只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积累正、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的经验,并不能给以后负数的理性学*带来多大价值。初步认识负数,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层面,更应上升到数学的高度。所以,通过课本两个例题的教学,既尊重了教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在数学的理性世界中”学负数)

  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

  1.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2.神七与负数:我国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 )以上,而背阳面会低于(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1)21℃ (2)100℃ (3)-100℃

  3.叔叔下楼:李叔叔在5楼,他从5楼往上2层记作+2层,那么从5楼往下1层,记作( )层。李叔叔在2楼往上2层,可以记作( )层;同样是4层,为什么一会儿被记作-1层,一会儿被记作+2层。

  4.球的重量:4只球的称重并和标准重量比较后记录为:1号球-0.35克、2号球0克、3号球+0.7克、4号球-0.2克。2号球真的就重0克吗?几号球最重?为什么?

  5.你现在能表示出“1-2”的结果吗?试一试。

  (设计意图:将课本上的例题内容与作业练*进行有效整合、灵活处理。设计了生活味、思考性极强的*题,不仅具有层次性,更具有深刻性。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0的新意义,负数概念的两层含义及正、负数相反意义的相对性理解)

  五、全课总结 课外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的负数还远远不止这些,课后多留心观察,下节课请同学们来交流,好吗?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2

  教材简析: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的。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第一道例题用温度计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以这一情境引入负数,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温度不陌生;另一方面,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据显示,可以直观的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零下4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这两个温度分别在0摄氏度刻度线的上方和下方。第二道例题借助直观图,以海*面为基准,海拔8844米和海拔负155米分别在海*面以上和以下。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3.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数学的丰富、联系以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渗透进行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最朴素的哲学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概念的心理规律,我认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负数的读写方法

  1、课前交流。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丽的`秋景图片),大家觉得我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课件出示温度计*期的*均最高气温)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最高气温,你能看出*期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2、教学例1

  (1)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把话题从秋季过渡到冬季后出示例1。

  (2)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3)上海和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一样么?为什么不同?

  (4)从温度计上看,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3、练一练

  (1)出示香港、哈尔滨、西宁三个城市在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温度计。你能用刚才的表示方法表示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么?

  比较-11℃和-7℃那个更低。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教学例2,感知正数和负数。

  1、出示例2

  (1)介绍吐鲁番盆地的气候特点

  谈话: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气温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问: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哪里么?

  (2)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看图中这条红线表示海*面,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155米)

  2、练*

  完成第6页练*一1、2两题。

  3、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面为界,高于海*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面用负数表示。

  三、归纳正数和负数

  1、分类

  (1)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4、-4、40、-11、-17、+8844、-155你能把它们分类?

  (2)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分类。

  (3)像+4,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2、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0和正数、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教师借助课件观察画有箭头的轩线(即数轴),认识到:0是正数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3、完成第3页练一练1、2题

  四、巩固练*,拓展负数的的外延。

  1.基本练*。

  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并进行交流: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2、你知道么?

  (1)在正常状态下,水沸腾的温度是(?)℃,水结冰的温度是(?)℃

  (2)***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求公共场所夏季使用空调温度不得低于()℃,冬季使用空调温度不得高于()℃

  (3)地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

  谈话:-88.3也是负数,是负小数,还有负分数。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4.应用练*。

  (1)“生活中的负数”信息发布会。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随后课件配合出示有关图片。

  (2)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面以上和海*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4.拓展延伸。

  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并作好记录,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家人说一说,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开支建议。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水果市场在进货和出货,你们瞧! (课件出示市场进出货的画面)

  仓库管理员小王对水果进出的情况进行登记,你们觉得他记清楚了吗?为什么?

  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课件出示数学史)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知识老人介绍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

  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 (揭示课题:认识负数)

  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

  1、教学例1。

  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 (课件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 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你会用今天学*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

  (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 你会用今天学*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

  认识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 ℃

  2、教学例2。

  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当中温差很大。吐鲁番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课件出示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面低155米。 (课件介绍海*面)

  (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的?海*面以下呢?那海*面的高度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呢?

  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

  1、羽毛球与负数。

  2、神七与负数。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的负数还远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留心观察。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现了自然数;在具体操作时,以某一单位测量出现不够一个单位时又出现了小数,为了表示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两个量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

  (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三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

  (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

  (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是意义相反的量)。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转进100夲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

  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

  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负数,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请举例。

  5生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关板书,并根据板书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

  1.教学例1

  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天气预报,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你会用今天学*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

  (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你会用今天学*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

  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关键要找准谁的位置?

  零摄氏度也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什么?

  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温度呢?那0就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2.教学例2

  (1)出示第3页例2请说说对存折上各项的意思?(指名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有关意义。

  (3)同桌互说有关正负数的意义。

  (4)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

  1. 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2.神七与负数:我国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 )以上,而背阳面会低于(),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1)21℃(2)100℃ (3)-100℃

  3.产品说明上的负数:食品包装袋上有这样的标记“500+2g”,质检人员拿出5袋后称重后和标准重量比较记录为: +0.1g 、-1g、0g、+0.5g、-3g。 +0.1g 、-1g、0g、+0.5g、-3g是什么意思?500+2g是什么意思?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指名说说通过今天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

  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是鲜活存在的,所以本课教学思路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使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回顾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感受:

  一、联系生活学负数。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联系生活学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引入负数概念时,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认识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继而通过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生活信息,使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感知负数;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学数学的特点。

  二、让学生的体验更有价值。

  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本课教学时为了教师补充了:取走全部余额,该如何表示,使学生对0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价值,为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1、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2、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负数这部分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有理数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对负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

  2、要通过实际感知,动脑感悟,小组讨论理解,逐步培养数感,促进认识和理解。

  3、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量。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及归纳总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突破方法:创设情景,合作探究。

  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突破方法:列举、比较、分析。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菁选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

  《认识时钟》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以及认识整时。也是为之后“时”、“分”、“秒”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地学*数学。采用情境教学将说钟面,学整时,说整时,拨整时,画整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数学活动情境。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是第一次接触时钟的内容,虽然已经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他们认知杂乱无序、缺乏条理,尚未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因此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想让学生接受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整个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教学过程中,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入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为课堂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后续教学中,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整节课堂分为3大板块: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整时的两种书写方式,其中认识整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分配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记一记,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整时的概念。

  整时的认识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是要让部分会说的学生带动大部分不会说的学生,这的确比较困难,且反复的说也使得这一环节有些单调。但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发言,和教师预设的教学保持着一致的步调。“付出总有回报”,有了前面三个时间的反复陈述,孩子们不仅能很快地找出整时时钟面的规律,而且在“老师拨时间,学生说几时”这一环节中表现出色。

  整堂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兴趣浓郁的学*氛围,学生始终保持着一股新鲜好奇的学*乐趣,自主探索的学*劲头。在多媒体教学中,“认识钟表”这堂课选择的教师还是比较多的,相比较而言,本堂课虽然在情景上有了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分针和时针的认识,只停留在分针和时针的外观上面:粗粗短短、细细长长。针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转圈的快慢程度没有点到,正因为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才是它们更加本质的区别。对于时钟的教学,要突出最关键的部分:分针指向谁,时针指向谁,这句话要让学生反复不断地练*。对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2

  本单元两个课时的设计都能体现出新教材的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以及道具模型,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画一画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从整个单元的教学效果来看总结了以下几点:

  在教学整时时,我抓住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了现在最深受学生欢迎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儿童节目中故事人物贯穿整节课,在课堂上出现卡通人物作为教学元素,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而在认识钟面后的环节是认识整时,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我设计了卡通人物懒羊羊出场,由于是学生心目中喜爱的人物,他们会注意情境图上的每一部分,包括钟面,这是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而设计的。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懂得不要懒床,给学生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碰到了以下问题:首先是在介绍钟面知识时没有介绍钟面有12个大格;当在讲授认读整时时,许多学生用日常口头语把几时说成几点,甚至把“几时”说成“几点时”出现两个单位,我并没有去认真思考如何把这个错误及时纠正;其次没有把认整时的重点讲透,我应该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好好地渗透到学生中去,而我只用一两句话就略过了,对于中下生还是没有掌握好;最后在讲解读写整时时,没有把冒号左边和右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没有交代清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的努力,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改善我在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有效。

  而半时比整时学*起来更难一些,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欲望调动起来,运用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体验感悟半时指针位置的特点。我把电子多媒体走进课堂,以“守株待兔”的故事为线索展开,讲解“8时已过,分针再走半圈就是8时半”,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联想、推测得出9时半、10时半、12时半,由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既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体验到半时是由整时发展而来的。吸引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并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有效地的实物投影,通过让学生亲手拔一拔、画一画、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练*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读时间、写时间、画指针等内容,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多侧面积累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力量。

  本节课由于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过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教学的效果。从整个单元来看,学生们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并且我也比较重视操作的能力培养,把枯燥抽象的时间转化在形象直观的模型钟面上,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3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对接*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

  整时是教学的重点,安排了一道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里多数题是整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也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经验,在交流中提升认识。

  大多数学生都有在钟表上看时间的经验。他们能分辨钟面上的长针和短针,但不知道这两根针叫分针和时针;能说出钟面上是几点钟,不*惯说成几时。这些既是教学资源,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告诉学生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并规范地说时间。教学方法是在交流中矫正,在练*中强化。即在学生发言时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说,通过反复提醒,改变原来的*惯。第二个教学任务是体会整时时刻,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位置的规律,知道钟面上有1时、2时12时共十二个整时。教学方法是利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举一反三,在说钟面上整时时刻的练*中获得经验。

  教学大约几时从整时切入。在7时的钟面上,稍改变分钟的位置,使它不正好指着12。首先让学生感到钟面上不正好是7时;再联系经验分辨一个钟面上7时不到,另一个钟面上7时刚过;然后指出这两个钟面上都接*7时,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从而体会大约7时与7时的.差别。

  教材里还出现圆形、椭圆形、菱形的钟面,出现有指针的钟面和用数字表示时间的电子表面。让学生知道这些钟表虽然形状不同,表示时间的方法不同,但都能告诉人们时间。

  2.设计各种练*,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

  想想做做里有说钟面上的时间(第2、3题)、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第4题)、给钟面补画分针或时针(第5题)等练*。这三项活动对思维的要求逐渐提高。看钟面说时间是最基本的,只要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就够了。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要把整时的分针、时针位置规律落实到某个具体时间上。给钟面补画分针或时针,首先要识别钟面上已有的那根针是时针还是分针,才能确定另一根针以及它的位置。这些练*对提高思维能力、巩固数学知识是极有益的。

  还要注意的是,看钟面说时间,包括整时和接*整时两种情况。拨钟和画钟面只在整时范围内进行。

  3.结合认识钟表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活*惯教育。

  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说时间,还有尊敬**、按时用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等教育内容。第1题交流早上起床时间和晚上睡觉时间,是培养生活*惯的教育机会。第6题左图中10时学生在上课,右图中10时学生在睡觉,让学生初步知道一天里有两个10时。有条件的学生还能联想到一天里有两个1时、2时12时。这些知识仅是渗透,不是基本的教学要求,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4

  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带的都是实物钟表,在学生动手拨时间的过程中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做练*时间较紧张。

  2、提出的问题方向不够明确。如在让学生观察三个钟面,让学生找出三个钟面的异同点时,我让学生说说从三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提得太泛了,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答不到点子上。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比如问时针和分针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5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有些学生会认读,并掌握本单元所要求的内容,有些同学对钟表的知识不会,在课堂中学生是第一次认识钟表与时间。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认识钟面时,让学生认识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有哪些数字,怎样排列,然后利用课件闪动,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视觉去感知,让学生形成表象是不够的。我在教学时希望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让同学们每人课前准备一个钟面的学具,学生在看一看,亲手摸一摸、拨一拨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同学们通过观察钟面、拨动转钮会发现:秒针走得最快、分针走得比较快、时针走得最慢;分针比较长、时针最短;秒针最细、分针比较粗、时针最粗;小朋友还知道了三根针走的方向。

  另外,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通过出示挂图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这单元教学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6

  《认识钟表》一课是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首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结合“小胖的一天”的生活情景,这些环节都贴*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带给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用心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潜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大约几时睡觉?每一天你是几时到学校?你明白下午我们几时放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潜力。同时也能较好地帮忙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透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当时针指在几,分针指在12时我们就读几时;当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我们就读几时半。透过教学使学生还了解到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能够开时、定时的;钟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

  不足之处: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因此个别学生在认识几时和几时半时会有混淆。还有就是我请学生拨钟时,让他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还有的同学会说,但是动手就好像有困难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7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动手操作、在游戏活动中熟练掌握认钟表的方法。 本节课的复*目标是: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猜谜语,接着通过梳理知识,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4)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件,设计情景剧:小猪的钟表店开张,帮小动物修钟表,以及看电影,欣赏歌曲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不足之处:

  1、教师语言不够精练。在进行拨一拨的这一环节时,在课前我认为学生会进行得很顺利,可是在复*过程中提问,发现孩子拨的是正确的,但是不会说,我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说的过多,老师解释也比较多,所以浪费了时间。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规范,这方面我做的不够。显得在课堂上语言罗嗦、重复、不精练。

  2、学生学**惯需加强培养。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有的学生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8

  《认识钟表》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资料,这个资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幅学生放学回家后透过电话向老师汇报回家时间的生活情境图引出挂钟,透过对挂钟上不同时刻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正确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一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在构成共案的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又各有特色地进行教学。

  透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一向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上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十分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透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用心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资料清晰搞笑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面,为学生带给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用心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潜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忙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忙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还透过课件演示了分针的.转动是怎样引起时针的转动的。学生好初步了解了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以便能区分钟面上的时间能够干什么事情。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就应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明白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潜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9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最后的公开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于教学常规方面的觉悟。我一直认为,教师的激情是整个课堂的总动力,因为激情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上课”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状态去迎接和面对。但是再好的观点也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绝对正确的,我只看到了它闪闪发光的一面,却没有发现光亮背后的阴影。没错,激情却是能够不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学**惯,但当*惯慢慢养成后,教师如果不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态数”,便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当有一天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可能就无法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就对学*失去兴趣。适当的激情刺激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兴趣;但是连续作用下的刺激,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抑制学生学*动力的可持续生成,同时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调动自己的激情,让课堂变得更活泼。同理可得教师音量的教学效果。适当的高声调可以抓住学生的耳朵和思想,连续的高音调作用,会让彼此都觉得疲惫。我以后会学要慢慢的调度自己的音量,脱掉小蜜蜂。另外,要继续加强板书的练*。

  其次,是教学语言艺术方面。可能是生活中的*惯,让我的话语总是不精简:一句话可以说的事情,我总是得说三五句。以至于把这个坏*惯也带入了我的数学课堂。这样无疑在拖泥带水的同时还很浪费时间(怪不得,我的课总是上不完)。所以应该要从生活入手,学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少说废话。同时,我还发现,在教学知识方面,教师的话越多,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说此次教学中“认识钟面”的时候,我的“多嘴”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没有让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式的发展,课是上得顺利了,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变“笨”,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越来越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明方向,但切不可把路变得太小,影响了孩子们对沿途风景的观赏。

  再者,关于教学设计方面。

  1、缺少“合作交流”。

  师生问答互动形式的教学比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却是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认识整时”教学中,“3时”的钟面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这是几时”“分针时针的指向如何”,然后再请几组代表汇报。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诉说和倾听“3时”的情况,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时长超出预定时间,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认识整时”花费的力气过大。在7时这个整时讲透以后,可以适当的加快8时和3时的节奏,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时间;在课间操强化3时、6时、9时、12时这四个常见的时刻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逐渐减少中间停顿的时间;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口头上说时间怎么宝贵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关键还是将其赋予到具体的事例中,所以“小明的一天”之前的关于“时间宝贵”的说辞可适当减少,将之渗入“小明的一天”中。

  3、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本节课不仅要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还要初步触及“一小时之前”、“再过一小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一点儿”这样的知识点。对于前两者,本节课有所涉猎;但对于后两点却是丝毫没有提及。对于有些非重点的知识点,不一定要拎出来单独讲,这不仅会让知识点脱节,也会让教学显得零散。教师可以将之穿插在合适的位置,顺手带过,给学生留下印象后,等遇到具体的问题也就有据可依、顺理成章。比如将上面提及的后两个知识点放入学生拨钟环节,教师可收集不是整时的钟面质疑,比如“这是3时吗”,学生马上就会说“还不到3时”或“3时过了一点点”,此时教师就可顺手规范说辞“快3时了”或“3时过一点儿”。

  在“小明的一天”中,教学“两个9时”的时候,可以结合钟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钟表转了一圈后晚上的9时,此时随即抛出“你知道钟表一天转几圈吗”这样的问题,可以马上在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记:钟表一天转2圈。

  4、变化非本质的特征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本质,在完成教学时针分针以后,可变化针的非本质特征,如针的颜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时针分针。

  5、数学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一个公式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程序化的过程。

  关于“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这句话,在之前的上课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套用这句话完美的说出如何认钟表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解决不了“不容易”问题,我还可以扔掉这句话,换个角度,换个方式:看来我们要看整时必须得分两步,第一……第二……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0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在小学数学阶段,认识钟表从一年级持续到三年级。本学期认识钟表的重点是知道钟表的组成,认读整时,学会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惯。为了方便孩子们认识钟表,给孩子们布置制作钟表的先导作业。在孩子对钟表有了一定前概念认识后开展教学。根据整时的内容,进行了两课时的教学安排。第一个课时着重认识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认读,第二课时认识快几时,几时过一点儿,大约几时等不准确的时间概念,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应用。

  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并认识钟表,可以设计先导作业,学生预*课本,制作钟表,从学生预*情况开展学*,你了解到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钟表的学*。第一个课时比较简单,学生能说出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钟表的旋转方向,时间前后的不同。经过学生的学*与反馈,我发现多数孩子能认识钟面的构成,会读写整时,但是对一天时间的前后没有概念,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自身时间的使用不关注,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字不敏感,对顺时针旋转方向不理解,出现前后时间颠倒。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课上课下练*检查,课前三分钟进行听口令拨钟表的比赛,加强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认识,比如现在是9时,请你拨出三小时后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出错,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钟表一起拨一拨,说一说钟表是怎么走的。课下,布置了画一画的.作业,学生画出自己的一天并标出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加强了对时间前后的认识。课下教师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请家长给孩子出题,孩子拨一拨、说一说整时。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交流、质疑中加强对钟表的认识。

  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时间分享自己一天的生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对钟表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或者利用数学绘本、数学故事,学生在故事中认识一天的时间,既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1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总结如下:

  1、多媒体课件是帮助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不应该完完全全被课件所牵引。对于一个游刃有余的专家型的教师来说,课件应该是为他所用,而不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着课件走。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巧用教育机智。

  2、教学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多次在练*训练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反复说、反复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并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3、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生成,使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跳板。在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的游戏环节,有一个学生在拨6时整的时候,错误地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弄反了,他拨的是“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而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发现。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课堂上,要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的反例,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2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在钟表的滴答声中猜谜语。接着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次,在整时的练*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约几时的钟面,目的是: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惯;

  2、教学大约几时。

  这个教学设计,很多学生一口说出“7时”,通过再次观察,发现是7时还没有到,应该读作“大约7时”,同时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让学生明白“7时不到一点或者7时过一点,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在大约几时的练*中,穿插了一个9时的钟面,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同时通过这样的练*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所以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钟面的学具,在他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以后,让他们动手拨拨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形象直观地理解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

  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画针的环节,虽然我给学生做了师范,但是在动手操作时,有些学生短短的分针画得不是很明显,所以要适时提醒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同时我故意将画错的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时刻时针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时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3

  《认识钟表》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认整时和半时。

  课前,我安排孩子们准备了“钟点学*器”。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谜底:钟表)

  然后出示了钟表店里的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并加以区分,让孩子们指出自己“钟点学*器”上的时针、分针。紧接着,通过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点认识“整时”、“半时”。在认识整时时,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动中与整时相关的主题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认钟表,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画面内容。

  2、集中展示“整时”的4个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随后的半时教学和整时教学步骤基本相同。在认识了整时、半时之后,我又出示了电子表计时,让孩子们了解电子表计时方法,学会正确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表示整时、半时。最后,我安排了一组“认一认”的练*,要求学生会认,并能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计时。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迁移新知。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体现思维的层次性。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孩子都会认、拨整时时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认“半时”时还有问题,比如:5时半,有的孩子容易认成6时半。仔细思考后,我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于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不清楚,不能准确判断是过了几时,没到几时,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

  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迅速针对“半时”学*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进一步认识钟面。

  2、出示活动钟表(时针、分针可以转动的),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即:1→2→3→4→……→12→1→2→……经过这样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认半时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3、认、拨几个特殊易混的时刻,如:12时、12时半、6时、6时半,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整时和半时的不同。

  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感受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思考:

  如果课堂上的学具不用“钟点学*器“,而改用真正的钟表(小闹钟),效果会怎样?当孩子们在小闹钟上拨一拨时,是不是就自然地观察到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更利于半时的认识?但同时我又有以下困惑:

  1、真实的钟,时针、分针运动时有滴答滴答的声音,是否会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

  2、孩子们本来动手能力就差,在钟上拨整时、半时是否更难?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4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如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但仍为学生学*“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因此,教学时我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制的小钟上拨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观察,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

  2、创设学*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特意安排了让学生拨上学、放学时刻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理解并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15

  本册教材第七单元安排的认识钟表主要有以下内容:(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2根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2)学会了认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3)学*了认大约几时了,也就是快几时了和几时过一点儿。(4)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1小时前是几时或再过1小时是几时。(5)在钟面上画指针,能区分出分针长,时针短。

  本单元内容整理复*时,我先让学生同位合作,边翻看课本边想一想本单元学*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特别好,基本上这些知识点都想到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了。

  回顾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注重通过让学生动手拨时间,来加深印象,巩固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班的家长统一用班费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个钟表模型,认识钟面,认识整时,都是借助钟表模型形象的完成的。学生认识了整时后,我让学生同位合作,反复的在钟面上拨整时,一人说一人拨或是一人拨一人认读。认识大约几时的时候,我说一个时间,也是反复的.让学生拨,播完后同位再比较有什么不同,例如9时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2和1之间,总之,我给学生总结:几时过一点儿,分针一般是过了12,在12和1之间,指到了1也可以,但是一般最多不超过1,超过了1就不是过一点儿了。快几时了,分针一般也是差一个大格到12。我还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拨钟表认时间,学生学*兴趣特别浓厚。

  通过反复的拨钟表练*,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非常好。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菁选(扩展9)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

  课题

  认识线段

  课时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教材第5页例6,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尺子测量具体实物长度的基础上学*测量和画线段。教学时要提供比较多的素材,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际测量和画图来形成基本的技能。

  学情分析:学生初步掌握了用尺子测量具体实物长度。

  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和整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难点: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准备

  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认识线段

  1、谈话引入:刚才田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开心吗?你们知道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研究它?(引起学生兴趣。)

  2、操作观察,并小结:

  a、请小朋友拿出这条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条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

  b、大家把这条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板书:直的)

  c、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

  d、生演示,师说明: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领读两遍。)

  我们手掐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齐读端点两遍。)

  3、体验感知,认识线段: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右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从哪儿到哪儿?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b、好,交换!请坐在右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左边的小朋友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呢?

  c、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儿的吗?

  4、那,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画。(师画线段。)

  5、寻找身边的线段。

  ①你知道吗?在生活中处处教材有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动手摸一摸每条边和端点,使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②下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看谁先找到!(可动手摸一摸)

  ③小结: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记住线段的样子了吗?你能告诉大家吗?好,下面老师就考考你。

  二、练*

  (1)47页想想做做第一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理由呢?)与所处的方向位置无关。(2)看来大家真的记住了线段的特点,那你能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吗?47页想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里。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三、尝试创造,学画线段

  1、尝试画:小朋友数线条数得又对又快,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吗?自己试一试,画一条线段,千万别画走了样。2、交流画法。肯定不同画法,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只要别走了样。(直的线。)3、创造画:除了用尺可以画线段,请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提示:能利用你手边的一些物体吗?)请你用最喜欢的工具再画出一条线段,看谁画得又好又快!(巡视时要指出有的不行。)

  四、由浅入深,巩固新知

  1、听说小朋友们会画线段了,豌豆先生急着要考考大家。(1)47页想想做做第五题,下面有三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画好后看一看,是什么图形?引导:每两点其实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所以画线段两头不能超过端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三个点,画了三条线段。(2)47页想想做做第六题。给你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呢?四人一小组,先猜一猜交流一下,再画一画验证一下。2、小朋友们,你们*时喜欢折纸吗?下面我们要玩的这个折纸游戏可是要动脑筋的,想试试吗?(47页第四题。)请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照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再打开。(摸。)折痕就是一条线段。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最长的一条吗?你还能折出比原来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每次折好后摸一摸。)感知线段有长有短。

  五、总结全课

  好了,有趣的折纸游戏到此结束。请小朋友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走进生活,发散练*。

  1、还记得田老师刚上课时说的话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由它,我们就学到了有关线段的知识。2、请小朋友看好(师生演示),如果拿这条毛线这样咔嚓咔嚓剪两次,你猜猜会得到几条线段?动手剪一剪,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得到了几条?为什么?(线段的特点。)那剪三次得到几条?四次呢……3、看,我们又从这条毛线上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其实,数学知识隐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事物上,如果你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它。

  作业设计

  课本练*一第6、10题

  作业本1页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直的

  有两个端点(可测量)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通过拉一拉、比一比、量一量体会线段的特征,形成表象。但本节课还存在很多缺陷,表现在语言表述不严密、教学设计形式不多,分层次教学显得不够等。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

  1、(课件出示鸟巢图)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是啊,这是鸟巢,今年暑假,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看!100米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奋力拼搏。

  2、(课件出示跑道图)这是100米跑道,这两条分道线有什么不一样呢?

  是啊,这条是直的。(板书:直)

  3、(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前)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

  4、(课件出示拉线图)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演示 )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摸)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也叫两端,(出示端点)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板书:端点)读两遍。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板书:2个)

  (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师画线段图)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直的。这两个端点有时侯也可以用两个小圆点表示。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

  1、(演示 )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生指)(出示

  )那这样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好吗?(演示:换根长 )那这样呢?(演示: )那这样呢?为什么?

  2、那线段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啊,线段必须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小朋友们记住它的样子了吗?

  (五)练*:

  (出示想想做做1)那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生答)

  师:为什么说这几个是线段呢?

  (六)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线段

  1、(出示尺)这是什么?你能在这上面找一找,找到我们刚学的线段吗?(指名)

  是啊,尺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生说说)

  2、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

  (七)图形中的线段

  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二、折线段,认识线段有长有短

  1、(出示长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几条线段?哪4条?(生指)除了这四条外,你能用它再创造出一条线段吗?(可以讨论讨论)

  2、展示:(指名前)你能折出一条比它长的吗?比它短的呢?比竖折更长的呢?

  指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三、画线段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会数线段,还能创造线段,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朋友画下来?拿出本子试着画一画。边画边思考:

  ① 哪些工具可以画线段?

  ② 画线段时要注意些什么?

  展示:他画的怎么样?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吗?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

  你们是用什么画的?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画线段?是啊,只要边是直的都可以画线段。

  四、组织练*

  1、出示想想做做3

  师:给你两点,你能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演示)

  师:是什么图形?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先猜一猜?再画一画,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展示)

  师:我们在画的时侯,怎样画就能画全了、不遗漏?课件演示有顺序的画。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这线段,它可以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

  (课件出示)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也动手画一画,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段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表象的支持,从而获得对线段特征的直观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充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1、 重视探索实践。

  课始,我让学生动手实践:想办法让桌上弯曲的毛线变直,再变换方向拉一拉,让学生充分感知线段的本质特征。在折线段时,我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条线段,并比较其长短。让学生比较中初步感知线段是有长短的。在画线段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画线段的工具、方法和注意点。整个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探索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2、注重联系生活。

  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的热情,让学生亲*数学,对数学感兴趣。首先,在导入时,我出示了学生最熟悉的100米跑道线,让学生感知直。其次,在认识了线段的基本特征后,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学生找的热情很高,找出了许多。最后,我又展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用线段围成的图案,如:五角星、松树、房子等等。整节课,我尽量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理解、认识线段。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明确。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些问题我提的不够明白,造成了小学生的思路不够完整、清晰。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多处出错。

  2、课前预设不足,教师缺乏灵活性。比如:教师演示把毛线斜着拉,问:这是线段吗?当时有许多学生就回答: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弯了。由于课前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有点措手不及。其实这是很好处理的,只要松手让线变弯,再拉直,比一比,学生很快就能清楚的认识到:这样也可以看成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3

  【教材解读】

  《认识线段》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材从具体到抽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引出线段,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直的”特点。第二个层次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等,让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进一步感受线段“直的”特点。第三个层次,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说明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教材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通过量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就可以了。教学用尺子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对画法的指导: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

  3、学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问题生成单

  我知道

  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图钉长约( )厘米。

  3、尺的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 )。

  4、1米=( )厘米。

  我会学

  自学课本5页,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条毛线,拉拉看,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 );

  2、摸摸桌子边、书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 )。

  3、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4、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教学过程】

  预设

  1、独立自学

  生:自学课本第5、6页,完成问题生成单。

  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优教通课件出示图片)

  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场景。

  师:观察课件,说说两幅图的区别?

  一组同学在跳绳,绳呈弯曲状;另一组同学在拔河,绳呈直线状。

  师:老师手里有一根毛线,你有办法使这根弯弯的毛线变直吗?学生试着动手操作,找学生上前演示。

  生:两手把毛线两端拉直。

  师:这根线用两手拉直后,两只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是线段。在数学上,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新知探究

  1、认识线段的特征

  (1)认识线段是直的

  师: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拉直呢?

  生:线段是直的不能是弯的。

  (2)小结: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线段?

  生: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找找看

  生: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优教通课件出示)

  3、折线段(小组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喜欢玩折纸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吧!(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

  (2)师:现在纸上有了一条折痕。想一想,这条折痕也能看成是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拿大小不同的纸来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折纸游戏,明白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可以测量长度的。

  4、量线段(优教通课件出示)

  量一量教材第五页这些线段的长度

  (1)师:怎么量?(小组合作探究)

  生:掌握测量线段的方法。

  (2)组织动手量

  动手操作量线段。

  5、画线段(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例4(画线段)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应该怎样画呢?小组合作学*,交流画法,动手操作。

  汇报: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交流学*心得、体会。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组织汇报交流。

  四、运用拓展

  引导思考,组织练*。

  1、判断

  (1)判断哪些是线段。

  (2)判断小朋友说得话对吗?

  2、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围成?

  4、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在二年级上学是很抽象的。我主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找一找、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二年级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

  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让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板书:线段)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端。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两端,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

  请同桌每人捏住一条线段,以后我们还要学*量线段的长度。

  3、认识线段的图形。

  谈话:线段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教师先画一条直的线)线段的两端我们该如何表示出来呢?

  我们可以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

  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征。

  谈话:同桌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谈话: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找身边的线段。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比如说吧,这本数学书上就有线段。

  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学生上来指一指。

  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

  3、折线段

  谈话: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能折出一条和它一样长的线段吗?

  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另一位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

  请同桌学生每人随意折一条线段,比比两条线段的长短。

  4、数线段。

  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

  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集体核对。

  提问:你能来指一指围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吗?

  (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

  讲述: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提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

  5、学生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吗?请小朋友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

  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

  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

  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突出线段是直的,这些工具都有直的边)

  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线段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6、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画了线段,数了线段,还动手折出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

  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

  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

  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

  集体核对。

  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

  集体核对,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三、小结学*收获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你有什么收获?

  四、综合练*,激发兴趣

  "估一估:哪条线段长"。怎样来证实呢?引出下一节课的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在二上年级学是很抽象的。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学生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练*"任意点三点,选两点画一条线段,变成三角形"这个环节上增加了点深度:安排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有没有看到过别的图形中的线段,请举例。从学生大量的举例中了解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又进了一层。然后从

  "估一估:哪条线段长"到"通过估测再证实,引出:数学是科学,大量的是需要靠实验证得到正确的结果,光凭直觉(眼睛观察)是不够的。进行学*数学该具有的精神教育。"引出下一节课的学*内容。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有长有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学生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3)关注学生的差异面;(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准备的毛线团太新,不够形象,学生没开始拉就已经是一条线段了;老师说的话太多,容易使内容琐碎造成学生思路不完整;在画线段时还不够规范,特别是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9——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要求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分别由几条边组成(并作为练*从图形中找线段的素材)。以五边形为例,说明组成这些图形的边也是一种图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这方面的内容。

  二、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两个端点”

  1、老师出示一根毛线。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毛线,放在桌上,看一看是什么形状?(弯弯的),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到讲台前示范)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拉、用点力)

  2、学生在位置上演示,指名上台演示,并交流:大家看看,原来弯的已经变了,要想拉直,应该怎么做?(捏紧,用点劲拉)。

  3、揭示线段的初步概念。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课题:线段。)变换不同方向,认识线段的初步特点。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5、出示投影,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手捏紧的两头,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线段的端点。几个端点,

  6、结合刚才的交流,看着这条拉紧的线,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反复指名说),教师可以画出线段和端点。

  7、请大家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交流时紧扣线段的特点。

  (二)、找线段

  1、过渡: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中像直尺、三角板的边都是直的,它们的边有两个端点,所有我们把这边看成线段。用实物指边和端点。

  2、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们找一找。(生说说: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大家真棒!

  (三)、折线段

  (出示正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我现在把它对折,抹*,中间出现了一条折痕,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为什么?指名说,并演示说。(直的、有两个端点)

  1、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这一条同老师一样的线段。(便于学生折长或短线段比较。)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3、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有的线段短。

  (四)、画线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的特点(特点可以再强调一下),那你能

  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可以用什么工具画?怎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说,老师演示3中画法:1、先画中间一根,在把两个端点;2、先画两个端点,再画他们之间一条直直的线;3、先画一个端点,画直直的线,再把另一个端点补充完整。)

  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线段。

  (五)图形中的线段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第一个图:什么图形?有几条线段?上黑板指出来,注意按照顺序数。

  出示第2题(课始的复*图形),完成作业纸,并指名说

  拓展两个稍微难点的图形。

  (六)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3

  几个点,你能把这两点练成线段,连接着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快速的完成作业纸的第三题。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完成作业纸的第4题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学生完成,(展示作业),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家看看对不对?有什么想要说的。请小朋友们观察,是不是两点之间都已经连成线段学生说。指导从外到内,其次是按照顺序连。拓展给你五个点呢?欣赏有线段建筑的图片。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

  教师出示毛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课件出示文字)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8页的例题,第49页的“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线段的认识以及用直尺画线段。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而不下定义。内容大体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这些物体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再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第三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谈话: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小根毛线,今天我们的学*就从这根毛线开始。请同学们将毛线摆在桌子上,我们来观察观察: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边演示边谈话: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就由弯曲的变成怎样?(板书:直的)同学们自己动手拉拉看。

  谈话:举起你拉直的毛线。大家看: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板书: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都是直的。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毛线由弯曲到直的变化,告诉学生这直的一段就是线段,学生很容易形成对线段最初的感受就是直。选择毛线这个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引出学*内容,拉进学生对“线段”这个知识的理解。】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一端和中间,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

  【设计说明:在初步感知线段“直”这个特征后继续选用毛线这个实物的两端引出线段的端点,同时穿插让学生动手拉线段、指端点的实践操作,再次加深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3.认识线段的图形。

  谈话:我们把线段画下来:师“先画一条直的线,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征。

  大家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指名说、小组相互说)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谈话:大家都知道线段的特征了,那你能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找身边的线段。

  谈话: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能找到很多线段呢,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学生拿着书上来指一指。)

  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虽然没有标出来,但线段的端点都是存在的)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出示上海市博会的部分展馆)

  【设计说明:这部分的设计遵循由*及远、由小及大的原则: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自己面前的书本来找实物中的线段,摸的实在,找的具体,再拓展到一些大的建筑中,虽然摸不到,但有前一段的铺垫,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线段。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学*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

  3.折线段。

  谈话:看来线段是时时围绕在我们周围,你看这样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打开,这样的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课件演示)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也能像这样折一折吗?(请每组中间的同学折)

  小组内交流,请左面的同学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右边的同学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折完后在小组里比一比。

  引导:在比较中让学生看到对角折的那一条是这两纸上最长的一条线段。

  通过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

  【设计说明:此环节通过折纸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既感受到创造一条线段的神奇,又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感受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这样一个特点。学生了解操作活动的意图,把握操作和比较的重点,也有利于他们在此过程中逐步发现特性,并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

  4.数线段。

  谈话:这些图形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其实就是由线段围成的。(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

  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集体核对。

  提问:谁来给大家数数看,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总结: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提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

  5.学生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如果让你画一条线段,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直尺)为什么?(线段是直的)如果没有直尺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请同学们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

  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

  【设计说明:在教学画线段时,结合线段“直”这一特征,让学生知道直的物体的边可以用来画线段,也反过来通过画线段再次让学生感知、理解线段的“直”。在画线段时没有强制规定是先画线还是先画端点,只要画出这样一个图形即可,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6.连结两点三点四点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自由地在纸上画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

  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

  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

  集体核对。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集体核对,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设计说明:从连接两点到连接三点、四点,每一次的难度都有提升,这样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既使学生加深了线段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还有长有短这样一些特征。】

  三、小结学*收获

  师:一条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从一条毛线里面,认识了谁?它有什么特点?你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解决?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生每人一小段毛线、一把学生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实践--让学生获得体验

  在认识线段的导入环节,设计让孩子视觉上先进行曲直对比,再亲身体验用手把弯的毛线拉直的过程,由观察、对比、动手等实践使孩子获得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体验到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笔直的。

  1.感受线段的"直"

  曲直对比。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欣赏几幅图,他们有什么不同?(跳绳的绳-拔河的绳;直吸管-弯吸管)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跑道、头发等等)

  师:请你观察随意放在桌上的毛线是什么样的?(弯曲的)那请你猜想一下,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往两边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动手验证你们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用手拉毛线两端。

  师:你发现原来的线和拉紧后的线有什么区别?

  学生汇报,并板书"直的"。

  2.初步感知线段

  师:你究竟是怎样把线拉直的呢?

  接着生的'话,让学生拉着线,师边指边说: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往两边拉紧,两手之间这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板书"线段")

  师:那你现在知道我们是怎样得到线段的吧,用眼光扫一下老师手中的线段是从哪到哪。

  学生活动:一生拉线段,另一生指其从哪到哪。交换。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现在老师要拉考考你们了(拎线的一头)这样能得到线段吗?为什么?

  生自己动手拉一拉,说一说。

  师:你发现要得到线段,初了它必须是直的,还要有什么?

  结合学生说的,得出:需要用手捏住两边拉紧,这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两头的点就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

  追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有两个")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拉一拉线段,指一指线段的两个端点。

  实践--让学生加深认识

  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以后,由教师手执毛线进行变式训练,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知道线段不考虑方向、长短,本质特征是直的、两个端点。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特征的挖掘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一个档次。

  4.深入感受线段特点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线段是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那你会判断吗?

  教师拉手中的毛线,学生进行判断。(相机追问:为什么不是线段?)

  师:老师考不到你们别的小朋友不服气了,也要来考你们了,读题判断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0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读、会量、会画线段并计算线段的长度。除了设定知识目标以外,现在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这节课除了让学生会画线段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学*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学会新的知识和本领。最后在情感目标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通过让学生把一根弯曲的线变直,两手抓住两端,形象理解线段的特点: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新知的兴趣。学生学会了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线段之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他们看到的线段。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有数学。而量线段和画线段则让学生自学和练*相结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一根毛线、一张作业纸、一把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弯弯曲曲的毛线.这条毛线不仅好看,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

  2、请大家观察这根毛线,你看到它的形状是怎样的?

  3、要使这条毛线变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拉直)生演示。

  4、揭题。

  他用手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就变直了。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我们用手掐住的线的两端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

  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这条线段是从哪里到哪里?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的呢?看老师画一画。

  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这条线段是从哪里到哪里?

  (2)总结概念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有两个端点)

  2、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系统。

  2、使学生在折、画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完善对线段的认识,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从“线段”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数学中的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线段与图形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线段的基本特征,会用直尺画线段。

  教学难点:

  在折折痕中感知线段有长有短。

  教学准备:

  毛线、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唤醒旧知

  想一想,在一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示意图。

  二、认识线段,感知特征

  1、初步感知

  每个学生把准备的毛线,随意地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把它拉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这根毛线拉直前后的样子,说说各有什么特点。

  引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可以用(图)表示。引出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完成第60页的想想做做1。

  2、形成表象

  (1)找线段

  说明:直尺、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教师拿着直尺、课本示范着指一指,指名直直的、两个端点。

  追问: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2)学生举例。

  重点指出两个端点,直直的部分,用手势表示出所说的线段。

  (3)完成想想做做2。

  (4)感知线段有长短

  把正方形纸对折,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教师边折边指出折痕,指名学生说为什么折痕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学生照样子折,找到折痕。

  引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短的折痕呢?

  小结:用同一张正方形的`纸,可以折出不同长短的线段,可见,线段是有长短的。

  3、体验特点

  过渡:我们可以吧物体的边看成线段,也可以用纸折出线段,那你能画出线段吗?准备怎么画?

  指名学生说说准备怎么画线段?

  ?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的,有长短的,因而我们画出的线段也应该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沿着物体直的边画线段,比较方便。】

  引出:可以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直尺的边是直的)

  学生尝试用直尺画线段。说说在用直尺画线段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范画线段,学生再次用直尺画线段。

  三、巩固练*,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3(两个点)

  用直尺把下面的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

  明确: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

  2、完成想想做做4(三个点)

  在两个点的基础上再添一个点。

  要求:在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交流:像这样,三个点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3、完成想想做做5(四个点)

  在三个点的基础上再添一个点。

  猜测:像这样,四个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画一画,交流并评价自己的猜测情况,明确“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的含义。

  小结:像这样,四个点可以画6条线段,画出的是四边形。

  4、思考:再添一个点,能画几条线段?形成什么图形?先猜测再验证。

  四、回顾整理,内化认识

  回顾这节课的学*,说说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知道了什么?下课后还想做什么?

  板书设计:

  线段的初步认识

  直直的

  线段图有两个端点

  有长短的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48页例题和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每人一根毛线、3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

  教具准备:两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比长短,引入新课

  1、师:你们都有一根毛线(黄色、弯的,长短不一),老师也有一条毛线(红色,弯的)。你能说出老师的毛线和你的毛线比,谁的毛线比较长吗?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和老师的比,其余学生作出判断)

  生1:红线长。生2:黄线长生3:一样长生4:不好比较

  师:同学们的意见这么多,谁的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根线的长短呢?

  生:把线拉直

  师:好办法!(捏住线的两头,把红线拉直,贴于黑板上,把学生的黄线也拉直帖于黑板上,不对齐)

  师:现在两条毛线都变直了,谁的毛线比较长?

  生:不好比较

  师:怎么办才能让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哪条线长呢?

  生:把线的一头对齐。

  教师把线的一头对齐,学生发现红色的线比黄色的线长。

  师:对了,红色的线从这个线头开始(点上一点),到这个线头(点上一点)结束;黄色的线也从这里开始,到这里就结束了,所以说红色的线要长一些。

  2、揭示线段的概念

  师:像这样直直的,有长有短的线,我们就叫它"线段"。

  师:这条红色的线是一条(线段),它从这个线头开始,到这个线头结束,这两个线头在数学上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端点"。这条线段上有几个端点?

  这条黄色的线也是一条(线段),它有几个端点?

  师:看来,线段不但是直直的,还有(2个端点)。

  3、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师:观察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不是一条线段?(弯的,不是)

  怎样让它成为一条线段?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指名汇报)

  师:同桌互相比一比,谁的线段比较长?

  师出示一条蓝色的线(弯的)

  师:这是不是线段?怎样使它成为一条线段?(拉直)

  变换线段的摆放位置,使学生体会虽然摆放的位置不同,但还是线段。

  师: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边也是线段,如:数学书封面这条直直的边就是一条线段(指名学生说出线段的端点在哪里)。

  学生活动: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线段,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线段。

  4、根据线段特征,学画线段

  师:因为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在数学上我们就用这种漂亮的图形表示(出示:-------)

  师:谁知道是怎样画出来的呢?需要哪些工具?(直尺)

  如果没有尺怎么办?(数学本的一条直边、笔盒的一条直边…)

  请学生尝试画线段。

  展评学生画的.线段。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画线段的方法:(1)先画一条直直的线,再点上两个端点;(2)先点上一个端点,再画一条直直的线,最后再点上一个端点;(3)先点上两个端点,再在两个端点之间连上一条直直的线。

  二、练*

  1、"想想做做1"

  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学生汇报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想想做做2"

  师:图形中也有线段(出示一个正方形),它是什么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学生数,教师指导按序数。

  学生完成"想想做做2"。

  3、"想想做做3"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画线段了,现在你能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吗?

  学生动手画线段,指名板演。

  引导学生总结: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4、"想想做做4"

  师:如果加上一点,有三点,连接每两点之间可以画几条线段?可以画出什么图形?

  学生尝试画。

  学生汇报结果。

  5、"想想做做5"

  师:如果再加上一点,有四个点,连接每两点之间可以画几条线段?

  学生猜想

  学生尝试画一画。

  学生汇报结果。

  6、折一折,强化线段特征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它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端点各在哪里?

  现在,老师再给你变出一条线段(边说边折),老师折的线段在哪里呀?(指名摸一摸)

  师:请你们折一条比老师折的还要长的线段。(学生折一折)

  指名汇报结果

  师:你们能折一条比老师折的还要短的线段吗?(学生折一折)

  指名汇报结果

  师:你们能在长方形纸上折出一条最长的线段吗?

  学生尝试折。

  指名汇报结果。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它上面有线段吗?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

  指名汇报结果。(强调:圆形对折后,折出的线段最长。)

  三、全课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课堂教学反思:

  由于年龄特征,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注重认知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悟线段特征

  传授知识,不但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教学"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首先我让学生从内心里就产生一种"必须让线段直的"这种需求,例如:"学生1要和老师的毛线比谁的长,可是两条毛线都是弯的,不好比较",这时现实与学生的需求产生了矛盾,学生心里自然就产生了化曲为直的想法。这是多么好的教学契机呀!我趁热打铁揭示了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

  2、注重实际操作,使学生体验线段特征

  "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为了加深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大量的操作活动。为了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我问学生"这条毛线有几个线头";我强调"捏住两个线头";提醒学生"捏住两个线头把毛线拉直"。在教学画线段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画,并且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画线段的3种不同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线段,在*面图行上找线段,在长方形纸、圆形纸上折线段。

  2、注意创设情境,感受理解线段。

  在认识线段的特征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段,说一说、摸一摸身边的线段,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了线段的特点,使他们发现原来线段就在我们自己身边,这种体验让他们学起知识来兴味盎然。

  教材只有半页的内容,如果为了背出线段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但线段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结合情境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想象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提倡学*方法的多样化,尊重学生自主。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学生的学*热情很高,他们总能发现一些新点子,让我感动不已。例如,线段是可以度量的;又如画线段的方法多种多样……这些不是教师讲的,而是学生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有了成功感,学*的劲头自然就足了。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乐于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画和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会分辨线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端点端点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2、寻找线段。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2: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3、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折折,看看怎样折折痕最长?怎样折折痕就比刚才老师折的短?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自己的折法,总结对角折时折痕最长。

  4、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还有两个端点。

  生3:画线段时还要装上两个特殊标志。

  三、方法应用及课堂检测。

  1、判断线段。

  师述:只要符合(1)直,(2)有两个端点和两个特殊标志,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线段,和它的位置是没有关系的。

  2、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条()条()条

  3、用直尺把下面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小结: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小结: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三条线段。

  5、下面有四个点,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小结: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可以画六条线段。

  6、填一填。

  线段是()的,有()个端点。

  三角形由()条线段组成。

  正方形由()条线段组成。

  两点之间可以画()条线段。

  线段有长短吗?()

  2、画一画。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7页练*一的第7、8、9题。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面图形。

  量线段画线段

  教学反思:

  1、在整节课的环节设计上,我通过“拉线段——找、折线段——画线段——数线段——连线段”五步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认识、理解直至掌握线段。这样的设计是完全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也十分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

  2、“线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到这一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表象认识,但是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将直观物体和抽象概念搭建桥梁,实现过渡,在现象和本质之间通过有选择地观察和总结,使线段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突现出来,真正实现对概念本质意义的建构。

  3、不管是教学的细节,还是教学的环节,也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如果我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敏锐地抓住教学的契机,并满足学生真实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堂课就应该能更精彩。一堂课是由许许多多的教学细节与教学环节所构成的,而课的成败,也恰恰体现在这些教学细节与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上,对于我的课堂而言还需从细节上认真把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以为新朋友给大家认识,想见见它吗?

  生:想

  师:要见到它,可不容易,除非你能猜对老师的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服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

  生:毛线

  师:真是猜谜高手!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毛线,像老师这样将它自然的放在课桌上。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

  生:弯的

  师:说的没错。你能像办法让它变直吗?同桌讨论一下,然后把变直的毛线举起来

  生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用手拉

  师:一只手可以么?

  生:不可以(说说理由)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的比老师还周到,真好!你们知道吗,刚才新朋友已经悄悄的和我们见过面了。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线段。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征,用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感知线段

  师:线段可以用表示

  仔细观察这条线段,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征?

  生:直直的,有两个小竖线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个小竖线也有自己的名字呢,它们叫做线段的端点。“端点”的“端”是什么偏旁?

  生:“立”字旁

  师:对了,端点就像两个小人儿立在线段的两端。读一读

  生读

  师: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两个

  师:谁能把线段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

  生: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说的好极了(掌声),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样子?

  生想

  师:线段可调皮了,一眨眼就躲到图形的队伍当中去了,你能找到它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生判断哪些图形是线段,并说说理由

  师:第2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一样?

  生:一个是横着的,一个是竖着的

  师:总结:虽然他们的位置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都是线段。

  竖着放,是线段吗?

  生:是

  设计意图:借助毛线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的毛线,让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成为学*的`资源。

  三、找线段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亮,这么快就把线段找出来了。其实,线段是我们最要好的朋友。我们周围物体上直直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能到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线段吗?找到后和同桌说一说线段的端点在哪里

  生找线段并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线段

  生汇报自己找到的线段

  师:我们每天用的数学书,它的封面上也有线段呢

  生找并指一指

  师: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生:4条

  师:瞧,这4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隐去书的封面)

  生:长方形(四边形)

  师:孩子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多边形,哪些是由线段围成的?

  生: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

  师:小朋友的反应真快。那么圆是由线段围成的吗?

  生:不是,因为它是弯的

  师:说的真棒!那你知道下面的多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四、做线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找到了线段,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线段呢?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做一做,和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生动手操作

  师: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做得线段

  生展示

  师:他做的和老师做的一模一样

  课件展示:把纸折一折,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比一比,看谁折出的线段长,谁折出的线段短

  生比一比展示

  师: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怎样比才公*?

  生:把线段的一端对齐

  师:从刚才的比较之中,我们可以知道:线段有长有短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画一条线段呢?

  课件展示画线段

  生画线段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找线段、做线段、画线段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讨论交流展示,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五、巩固练*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老师忍不住要考考大家了,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

  第一关,想想做做第3题

  生读题连线

  师:连接这两点,还能连出其他的线段吗?

  生:不能

  师:连接两点,只能画出1条线段

  第二关:想想做做第4题

  师:能连成几条线段?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生:3条线段围成了三角形

  第三关:想想做做第5题

  生连线展示

  师:4个点,连接每两点,连出了几条线段?

  生:4条

  师:有不同想法吗?

  生:6条

  师:当点比较多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才能使连出的线段不遗漏,不重复呢?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连

  课件演示连线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比赛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拓展练*

  猜猜图中有几条线段?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这两个特征

  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校区朱小丽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态度和*惯。

  4、会用学生尺画线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学生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目标。

  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要学*的有: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学生尺画线段。

  二、展示学*成果。

  (一)初步认识米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5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绳子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绳子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拉开的绳子)这段绳子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绳子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绳子,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绳子。

  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

  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二)深化对1米的认识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

  (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

  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6)完成“试一试”。

  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

  (三)用尺子画线段。

  1、学生用尺子画几条线段。

  2、学生展示。

  3、说说怎么画?

  三、质疑问难。

  通过学*,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用米尺量教室的长的宽。

  2、画一条比六厘米短期2厘米的线段。

  成功之处:教学时,我从“消防队员抢险时,为什么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一个问题中创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迅速进入最佳的学*状态。并紧紧抓住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反复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教室里的线段,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发挥想象、推理、讨论来理解线段,再给出4个点,让学生在每两点之间画线段,既练*了画线段,又加深对线段的意义的理解。最后以“小明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走哪条路最*?”来深化知识。整节课自始自终、由*到远都与生活实际问题密切地结合,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也很活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