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

  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二、学段目标

  通过前三年的学*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具体安排

  二月份:人物访谈活动

  三月份:社会调查活动

  四月份:科学探究活动;

  五月份:发明创造活动

  六月份:问题研究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研究性学*: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惯。

  三、具体要求

  1、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特点,充分体现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特色、体现地方特色、体现生活特色,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快乐成长,特拟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方法,但在探究课题的成果总结,撰写论文以及调查报告中还有所欠缺,小组间合作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问题上还有待提高,因此本学年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加强小组成员以及小组间合作,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活动目的要求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四、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五、活动内容

  1、保护藏羚羊7

  2、厨房抹布不同消毒方式效果比较6

  3、无烟花季更健康7

  4、长大后我就成了你6

  5、家乡河流水质考察8

  六、活动评价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2.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就注重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班级互评、请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的内容上,应分别从能力、知识、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3.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注重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与教导处、德育处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6.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7.努力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课题的选择尊重学生的选择,根据本地资源的特色,以戴河公园为主要活动基地,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新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亲手设计园林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二周 9.1—9.15 认识生物入侵

  第三周---第五周 9.18—9.29 热水瓶的保温效果与盛水量的关系

  第六周---第七周 10.9---10.20 家庭节水方案

  第八周---第九周 10.23—11.3 初中生离父母有多远

  第十周---第十二周 11.6—11.24 考察小区公共设施情况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11.27—12.8 改进课桌椅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12.11---12.22 制作木板贴画

  第十七周 机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本学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仍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厚德强能,用心研教”,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继续提高中学两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与教学能力,促进两学科的教研工作和课程改革的从深发展,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指导思想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重点着眼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特性,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突出课程“开放”,关注探究“过程”,不断完善课程形态。倡导在研究过程指导以及研究方法指导领域的纵深发展与大胆突破创新。同时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开展课题培训,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的研究水*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中继续探寻最佳的课程实施方法。组织教师认真学*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提升组织和指导课程实施的水*。

  三活动措施

  1、定期组织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工作,不断总结、反思和交流活动的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

  2、利用网络优势,形成交流的*台,建立市、区、校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页,为学生及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动态、丰富教育资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提供支持和帮助。

  3、新学期将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学*或观摩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继续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台,以促进郊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水*的提升。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目标:

  为了确保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的有效融合,我校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和迎接奥运的契机,设计了3-6年级的综合实践。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综合实践与德育、 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二、内容:

  (一)本学期综合实践主题:

  1、走*雷锋(5、6)年级(3、4月份)

  2、温馨校园提示语(3、4)年级(3、4月份)

  3、我生活的社区(5、6年级)(5、6月份)

  4、我们的传统节日(3、4、5、6年级)(3--7月份)

  (二)各个主题的基本结构及汇报形式

  1、活动一----走*雷锋

  第一阶段:通过研究性学*了解雷锋的生*、事迹、格言、精神。在班级进行交流、整理形成,为了确保学生们在整理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雷锋的印象,要求学生将雷锋的格言、生*和精神部分,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整理。(手抄报)

  第二阶段:根据学生整理的雷锋事迹,通过搜集雷锋的故事、 诗歌、歌曲、小品等进行再创作,在班级进行交流、表演,并收集或创作的作品进行整理留存资料。进一步加深对雷锋的了解,进一步体会雷锋精神的精髓。(搜集到的作品)

  第三阶段:“学*雷锋,我为校园(祖国)添姿彩”活动,在了解雷锋及其精神之后,学生根据自己想学*的雷锋的“精神”,设计为校园添姿彩活动,可以是劳动、清扫美化校园的,可以是刻苦学*争创好成绩的,也可以是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养成良好学*和行为*惯的。总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活动内容,记录活动过程,保存活动资料,资料最好是图片和体验日记。

  第四阶段:将研究性学*中搜集到的雷锋的生*、事迹、格言、精神,搜集或创作的关于雷锋的故事、诗歌、小品、歌曲,为“校园添姿彩”活动中的照片(日记)等,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整理,在全班进行交流。

  活动二: 创作校园提示语

  第一阶段:收集展示有关的公益提示语,并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分析这些提示语的的用途及组成

  第三阶段:调查学校需要 提示语的地方,进行交流,确定创作提示语的必要性

  第四阶段:创作提示语,并制作提示语牌,挂贴在相应的地方。

  活动三:我们生活的社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了解什么是社区

  交流:家住什么小区?小区有什么特点?

  二、根据住处自由分组,确定调查的地点和内容,设计调查表。

  第二阶段:走入社区,实地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并对*时随处可见,但并未引起注意、关心及思考的一些地方,进行调查、采访,激发学生关心社区,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精神。

  第三阶段:了解社区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交流调查结果。

  交流展示调查内容,全面了解我们的社区,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规划心中的社区。

  第四阶段: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由过去收集资料时一张纸的简单记录到现在综合实践的资料搜集、研究报告等,学生在活动中收集、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活动四:鸟语花香鱼儿游

  第一阶段:参观,激趣 ,产生研究欲望

  带着问题参观---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你对此感兴趣?有没有什么问题是你不明白的.? 请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并想一想 参观完鸟鱼花市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

  1、交流提出的问题 ,确定主题和小组研究主题,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组。

  2、小组根据主题初步制定研究计划,确定小组分工,填写研究计划和小组分工 。

  3、根据主题初步确定实践活动的方式

  第三阶段:搜集资料,研究交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小组主题搜集资料和相关信息 (上网、市场调查、询问)

  2、组织学生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将对研究有帮助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交流

  3、根据学生的研究需要调整活动内容,组织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可以再到市场进行某个专题的研究观察。

  4、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养花、树 、鱼)等, 记好研究和观察日记。

  第四阶段: 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报告,进行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初步的研究实践结果

  2、组织学生对研究观察结果进行验证

  3、填写研究报告或将活动过程进行加工、提炼 ,得出结论

  4、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研究汇报。

  过程资料留存:摄影图片、小组分工计划表、搜集资料,研究过程日记(图片),研究过程中的其他资料,研究、观察报告。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各年段要制订好学年段的活动计划,争取一学期搞出一到两个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研组以备查。

  5、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让浓浓的书香弥漫校园;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结合课本所学,运用软件或网络简单展现自己的成果。三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四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艺术节、体育节。五是结合少先队系列活动,如 “班级生态角”、“争做升旗手”等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探究周围的自然状况,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关注环境,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二是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服务活动;三是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四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体育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将围绕“创设一个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主题为主线,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上面所提供的活动主题,确定好本班的若干综合实践活动的子课题,并围绕子课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方案,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

  1、建立领导小组。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室领导,教导处具体负责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的活动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教师具体负责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2、课程培训学*。

  组织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的培训材料为主要学*、观摩内容,通过学*、观摩、组内讨论、交流体会,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另结合研训中心组织的活动,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并对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广大教师传达,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

  3、开展好教研活动。

  (1)、我们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

  (2)、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制度,将课堂教学常态化,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3)、为发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11月份我校将组织开展一次“综合实践课开放月”活动,届时每一年级推荐一位课任老师上一节教学汇报课,分3周时间完成,以促进教师相互学*、相互提高。

  (4)、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校园网,力求实事求是地把每一个活动情况、过程、体会及时、全面地公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全校课任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的研究,撰写“一文一案”,并积极向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训部及有关杂志、报社投稿。

  4、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活动。通过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1)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行为的含义,了解良好的学*行为对提高自己的学*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成绩。

  2、 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了解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3、 通过调查我们身边的电和交通工具,让我们用实践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4、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的兴趣。

  5、通过制作水果拼盘、了解茶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进度表

周次内容周次内容
第1周早餐的学问第12周快乐学*
第2周偏食与减肥第13周我们真幸福
第3周秋天的节日第14周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第4周过节第15周动物的家
第5周生活中的电第16周谚语
第6周电的游戏第17周水果拼盘
第7周有限的水资源第18周茶文化
第8周水的调查第19周
第9周交通工具的变化第20周
第10周设计一个新型的交通工具第21周
第11周认识广告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有较强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学生的学*基础差别较大,个别比较优秀,个别比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 通过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

  2.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措施:

  1.重感受 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与学生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时的评价有许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2.学理论 明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五、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教师节活动

  十月份:

  国庆节活动

  十一月份:

  中秋节活动

  十二月份:

  冬至活动

  一月份:

  元旦活动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聪明好学,上进心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行为*惯,学*较认真,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学*的兴趣不大,对周围事物不够关注,学*、行为*惯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过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活动

  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亲历亲为。内容包括参观、考察、访问本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从自然、社会中的亲身体验,懂得课堂以外丰富领域的知识。该学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昌乐资源知多少》。

  2.以社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参与性体验活动

  社区活动包括成为某一社会活动的成员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发挥少先队员在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活动

  课题研究基于学*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并选取人与自然(如环境污染、动物植物、生态*衡)、人与他人(如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希望工程等)、人与社会(如交通状况、娱乐、消费、社区环境等)、人与科学(如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生活、科学)等作为确定主题的依据。本学期我们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有关雨的探索》。

  三、活动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同学们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四、活动重难点

  1.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活动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 、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为主要学*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本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都有45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时的学**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人。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益友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 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特别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五、教学进度安排:

  1、校园里的鸟———————————————————————1课时

  2、保护珍稀动物——————————————————————1课时

  3、学种花—————————————————————————1课时

  4、制作叶子标本——————————————————————1课时

  5、浮起来和沉下去—————————————————————1课时

  6、会爬高的水———————————————————————1课时

  7、怎样干得好———————————————————————1课时

  8、森林——————————————————————————1课时

  9、防治沙漠————————————————————————1课时

  10、时间——————————————————————————1课时

  11、雷鸣和闪电———————————————————————1课时

  12、管子——————————————————————————1课时

  13、季节与我们的生活————————————————————1课时

  14、体态语言————————————————————————1课时

  15、买食品的学问——————————————————————1课时

  16、职业模仿————————————————————————1课时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聪明好学,上进心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行为*惯,学*较认真,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学*的兴趣不大,对周围事物不够关注,学*、行为*惯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过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活动

  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亲历亲为。内容包括参观、考察、访问本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从自然、社会中的亲身体验,懂得课堂以外丰富领域的知识。该学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昌乐资源知多少》。

  2.以社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参与性体验活动

  社区活动包括成为某一社会活动的成员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发挥少先队员在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活动

  课题研究基于学*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并选取人与自然(如环境污染、动物植物、生态*衡)、人与他人(如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希望工程等)、人与社会(如交通状况、娱乐、消费、社区环境等)、人与科学(如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生活、科学)等作为确定主题的依据。本学期我们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有关雨的探索》。

  三、活动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同学们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四、活动重难点

  1.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活动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有较强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学生的学*基础差别较大,个别比较优秀,个别比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 通过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

  2.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措施:

  1.重感受 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与学生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时的评价有许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2.学理论 明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五、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教师节活动

  十月份:

  国庆节活动

  十一月份:

  中秋节活动

  十二月份:

  冬至活动

  一月份:

  元旦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2)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组本学期工作思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学期工作,围绕“稳步推进课改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全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2、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3、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建立全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档案。

  4、配合普教科,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6、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7、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8、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9、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各项教研工作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

  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再学*、再认识,组织一次有代表性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入的以“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稳步、高效地推进。

  2、建立学科信息交流的*台,健全学科教研网

  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

  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和驱动力,定期开展理论学*和专题研究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档案,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骨干教师定目标、分任务、给机会、搭舞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发现和发展一批新的骨干教师,组建相对自由的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沟通信息,共同发展。

  3、配合普教科,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要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学校正确的实施。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配备,高度支持教师活动的参入,高度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本学期将对全区所有初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

  抓好教师学期教学计划的审定工作,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从本学期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方案),实行区级审定制。经审订通过的教师教学计划将作为区级检查和校级管理的依据。

  本学期的各校应以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依据,根据学校资源和学生教师实际情况,以研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制定教学计划。如要自行开发主题需经区教研室教研员同意备案。各校各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于10月1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到XXX邮箱。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素质实践行”紧密结合的新形式。

  4、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稳步推进课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12月份,作为全区“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一部分,区教研员将在区中心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在吴家山第三中学试讲一节研讨课,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作用;②教与学方式的适时选择;③课堂教学的评价。

  5、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校教师要在*时教学中,注意积累学生活动中的各类原始资料。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6、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教学评优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各校教师要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论文,于20xx年1月10日前交区教研室。

  7、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重新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会员进行登记,发展一批新的会员。筹备、召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作好专业委员会活动的的宣传工作。

  四、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1、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2、积极参加市编《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

  3、撰写一篇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研报告

  4、建立和完善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本套教书,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组本学期工作思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学期工作,围绕“稳步推进课改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全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2、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3、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建立全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档案。

  4、配合普教科,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6、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7、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8、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9、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各项教研工作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

  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再学*、再认识,组织一次有代表性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入的以“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稳步、高效地推进。

  2、建立学科信息交流的*台,健全学科教研网

  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

  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和驱动力,定期开展理论学*和专题研究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档案,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骨干教师定目标、分任务、给机会、搭舞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发现和发展一批新的骨干教师,组建相对自由的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沟通信息,共同发展。

  3、配合普教科,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要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学校正确的实施。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配备,高度支持教师活动的参入,高度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本学期将对全区所有初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

  抓好教师学期教学计划的审定工作,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从本学期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方案),实行区级审定制。经审订通过的教师教学计划将作为区级检查和校级管理的依据。

  本学期的各校应以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依据,根据学校资源和学生教师实际情况,以研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制定教学计划。如要自行开发主题需经区教研室教研员同意备案。各校各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于10月1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到XXX邮箱。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素质实践行”紧密结合的新形式。

  4、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稳步推进课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12月份,作为全区“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一部分,区教研员将在区中心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在吴家山第三中学试讲一节研讨课,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①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作用;

  ②教与学方式的适时选择;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

  5、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校教师要在*时教学中,注意积累学生活动中的各类原始资料。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6、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教学评优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各校教师要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论文,于20XX年1月10日前交区教研室。

  全市中学生技能创新大赛(初中学生制作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型号:CX2048],高中学生制作超外差式收音机[型号:ZX2011])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一次大型活动,各校要认真对待这项竞赛,结合此项活动搞好课外活动和培优工作。区级选拔赛于10月13日前报名,10月16日举行(地点另行通知)。市级竞赛10月29日进行。

  7、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重新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会员进行登记,发展一批新的会员。筹备、召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作好专业委员会活动的的宣传工作。

  四、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1、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2、积极参加市编《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

  3、撰写一篇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研报告

  4、建立和完善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内容。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工作重点有: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 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理、不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学*方法”的教学基本理念,坚持学生是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做到会学、乐学,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功,提高学生的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方案,既要坚持实干、苦干的精神,又要提倡巧干、创新的方法,做到师生和谐,共同发展,营造教研兴校,科研强校氛围,加强校本培训和科学课基地的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搞。

  二、具体目标

  1、七年级入学率99%,七、八、九年级固率为99%。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用率100%。

  3、教师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合格率100%。

  4、体育达标率为100%,特长生参赛获奖居区前列,上机率为100%。

  5、教师全期全勤率95%。

  6、图书、器材使用率为100%,完好率为96%。

  7、教学事故发生为零。

  8、各年级期中、期末调考成绩居区全列。

  三、教学工作思路

  “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和谐校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方式为工作主线;以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创和谐师生关系为重点。大力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继续学*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四、教学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建立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进入学生档案,以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以教学基本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动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开展好“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月”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扎实开展“五项活动”认真做好“四个结合”,规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践“好课”标准。

  4、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落实“三清”。

  5、加强教研、校本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主动性和职能作用,将集体备课、说课落到实处。

  6、规范教学的管理,做好教务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五、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关于教师行为规范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保障良好教学秩序的关键,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规范教师的行为。

  1、教师要认真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按要求履行请假手续。

  2、教师要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保质保量的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教师要衣着打扮得体,符合教师身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给学生做好表率。

  4、教师要有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主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要坚决执行学校已经形成的各项决议。

  5、教师要按课表上课,教师个人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和代课,对已排定的课表一般不再更改。教师因病、事不能上课,要提前请假,由教务处负责安排调课,调课通知单要通知到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要写规范字,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初三年级的教师要继续发扬上届初三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团结合作,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

  (二)、关于集体备课

  1、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备课,组员要积极配合组长的工作,认真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

  2、集体备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组长负有组织协调和提出总体规划的职责,每个组员都对搞好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负有责任。

  3、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开学前一周,备课组长要召开备课组会做好学期备课组计划。②确定每章节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③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要重点研究教法和课堂练*的选配。集体备课的成果同科教师共享,要根据班情、学情调整集体备课教案。

  4、教研组长每月至少参加所在学科备课组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每周按学校指定的时间开展说—授—评活动,学校鼓励各组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

  5、备课组要坚持自主命题,包括练*、测试、考试题等,禁止直接照搬课外套题,要充分体现出备课组及每名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水*,提高练*、考试的针对性,促进教师业务水*的提高。

  6、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组内每一名教师的智慧,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验和教学建树教师的作用,在组内营造积极上进、团结协作、认真研究的良好风气,促进整个备课组水*的提高,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7、为加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管理和监控,教务处要定期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教案质量进行审核、不合乎要求、质量不过关要重备。

  (三)关于课堂教学

  要树立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水*的主渠道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是加强课堂规范化管理,明确和落实课堂教学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能力为目标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方式、手段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和改革。

  1、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精神和自己对教学的处理,提前写出教案。教案要求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学参考,明确课堂上所学知识、方法、思想在课标中的要求和地位,以及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教案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活动(包括动手记笔记,动手尝试,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仅要重视教法的设计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强化训练。题目选择要难易、容量适中,符合学生实际。要参考课标和课外*题尤其是中考题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以课本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禁止全面照搬课外参考书,备课组长每周要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一次,并在教案上签字,教师没有教案不得上课。

  2、课堂教学应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低起点”。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本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可以通过问卷、谈话、诊断性测试、预*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步子”。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和动机。

  “多活动”。针对学*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量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3、教师要提前到达教室候课,做好教学准备,教师上课不得迟到,不得提前下课,上课应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要有激情,以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上课前应将手机关闭,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接听手机。

  4、上课铃响后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的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起码的保证。各位老师要重视课堂礼仪,上课要起立问好,要保证学生能够安静下来,投入到学*中来。

  5、教师要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研究的积极性,课堂要安排10-15分钟的学生自主学*的时间,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指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乐学、会学为目标组织学*,禁止满堂灌。

  6、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状态,通过管理和调动等多种手段及时有效的进行调节,确保学生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要积极主动的和班主任联系,充分了解所教的每名学生,和班主任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学*环境。

  8、教师要按时下课,要科学安排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适当,语文、数学、外三科课后作业不超过40分钟,其他学科不超过30分钟,每天总作业量最多不超过2小时,提倡给学生布置预*作业,明确预*内容和要求。积极主动的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

  9、教师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提倡给学生作业写评语,要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作业讲评。教务处每学期召开2次学生座谈会,抽查学生作业2次,了解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

  10、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状况,由备课组长组织全组人员进行自主命题,及时检测,安排教学计划时应当计划出进行随堂检测的时间。

  11、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及时和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保证学生有积极的学*状态,防止两极分化,也防止个别学生的消极行为影响班级和年级的整体氛围。

  12、为了做到教与学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各教师课后要认真阅读课堂反馈本,慎重对待学生的困惑、意见、建议,要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以后的教学策略。

  (四)关于课外活动

  1、提倡教研组和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小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高我校的学科竞赛水*。

  2、课外活动小组要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内容,有固定时间,有活动地点,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和活动效果。

  3、课外活动小组计划要在教务处备案,教务处要加强对课外小组活动的检查和指导。

  (五)关于听课评课

  1、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要写评语,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听组内教师的课,师父要听徒弟的课。

  2、领导干部要做到“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5节。

  3、要重视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关于教学档案管理

  1、教务处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务档案,要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使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教研组长要认真填写教师公开课评议记录,说—授—评活动记录,教师要认真填写教师常规汇编,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搞好各种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共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

  3、教务处收集的教学档案资料有:教学计划、培优补差计划、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学*计划及校本培训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公开课教案、说课材料、评课记录、教学反思、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教师的获奖情况、学生竞赛获奖情况等。

  (七)关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示范意识和效率意识。要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厉行节约,为教育教学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1、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整理、修改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规范教学,提高效率。

  2、坚持学情调研反馈制度,通过课堂反馈本、家长—学生—教师联系本、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反馈情况做到及时落实。

  3、要认真执行区教委中教科关于学籍管理工作的意见,依据学校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学籍管理,对借读、转学、病休和复学的学生要严格审批程序,对借读、转学的学生要经校长审批,教导处登记,才能接收,任何人不得善自做主,以个人的行为接受外校学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档案建设。

  (八)关于校本教研

  1、本学年校本教研的主题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月”活动,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本学期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科备课组要以集体备课为重点,以组内做课为主要形式,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主要内容,通过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要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说—授—评活动。学科教研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要有计划、有专题、有要求、有效果、有总结,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2次,备课组长要抓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至少1次。

  3、要强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意识,以规范教学常规为研究重点,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要注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在10月份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教材分析、编写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学科专项基本功六个方面考核达标。

  5、发挥区、校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继续做好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活动,做好校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

  6、本学期扎实开展“五项活动”认真做好“四个结合”(每位位教师按“好课”标准上一节公开课,写一份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反思,写一份自已满意的课后记。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教研室、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数学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

  1、备课: 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科任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态度、学**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过程,考查学生的学*状况,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与自主学*相结合、专题学*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3)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12篇)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

  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二、学段目标

  通过前三年的学*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具体安排

  二月份:人物访谈活动

  三月份:社会调查活动

  四月份:科学探究活动;

  五月份:发明创造活动

  六月份:问题研究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时间安排

  时间课题

  第1至第3周有趣的纸世界

  第4、5周钱币、历史、生活

  第6、7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第8至第10周生活中的艺术

  第11至第13周我是社区小主人

  第14、15周我为交通绘蓝图

  第16至第18周小导游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聪明好学,上进心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行为*惯,学*较认真,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对学*的兴趣不大,对周围事物不够关注,学*、行为*惯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过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活动

  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亲历亲为。内容包括参观、考察、访问本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从自然、社会中的亲身体验,懂得课堂以外丰富领域的知识。本学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昌乐资源知多少》。

  2、以社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参与性体验活动

  社区活动包括成为某一社会活动的成员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发挥少先队员在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活动

  课题研究基于学*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并选取人与自然(如环境污染、动物植物、生态*衡)、人与他人(如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希望工程等)、人与社会(如交通状况、娱乐、消费、社区环境等)、人与科学(如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生活、科学)等作为确定主题的依据。本学期我们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有关雨的探索》。

  三、活动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四、活动难点

  1、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同学们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素质。

  五、活动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略)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架桥比赛》、《有形状的数》、《变一变效果好》、《塑料瓶的妙用》……都有相当的童趣,也可以从中取得不少直接经验。但是,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 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 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 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 实施措施:

  1、活动内容:《架桥比赛》、《有形状的数》、《变一变 效果好》、《塑料瓶的妙用》等。 《稳定与牢固》是看现象,说道理。《有形状的数》就是研究数学问题;《架桥比赛》基本活动是研究桥的结构,制作桥的模型,延伸活动就要进行有目的的科学实验了;《变一变效果好》从田忌赛马开始,到玩游戏“变一变”,最后要进行“创新”的辩论,这显然是要求学生深入思考了。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例如《你身上的尺寸》就是要自己测量身体上各部位的尺寸,要学生找出各部位的尺寸的数学关系,这就是研究性学*。它和传统的做数学题“已知、求、解、答”不同,是要学生自己找“已知”,自己探索规律。《水的观察和实验》则是有目的的科学实验,更是一种研究性学*。 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从心理活动来说,这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创新和发明活动,要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例如,《水的观察和实验》、《空气的观察和实验》里都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和研究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创新;《架桥比赛》里我们要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一边实验一边观察,观察出问题再实验,再研究,再观察,再实验,这才是科学的学*方法。 2、师资配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组实验教师 3、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六、 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的能力。

  二、目标

  注重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包括: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各班活动主题: (第1--3周)

  2、分小组: 每各班都分成五个小组。

  3、各班制定活动计划(各班组长负责)。

  4、学*“如何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活动?”的.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第4--8)

  1、 各组按计划展开实践调查活动。

  2、 针对各班进行相关知识学*培训。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总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第8—9周)

  1、 各小组汇报、交流。

  2、 组长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宣传、评价(10—13周)

  1、设计宣传计划。

  2、制作宣作品,展开宣传。

  3、学生总评价。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课题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活动要求: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方式是探究学*,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4、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

  周次主题主要内容

  2翰墨飘香确定活动研究对象、制定活动方案、人员分工

  3收集资料、调查和采访、收集展示书法作品

  4活动汇报、活动总评

  5我的双休日明确主题、明确活动步骤、准备活动工具

  7调查活动方案、汇总调查情况

  8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9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10调查问卷、电视歌曲比拼、漫画人物设计

  11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12唱响“绿色”包装的旋律明确主题、调查建议、制定方案、人员分工

  13收集资料、做资料卡

  14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15校园节能有妙招确定研究对象、制定方案、工具准备

  16调查采集资料、写活动日记

  17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成果推广活动安排: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实施措施:

  1、活动内容:

  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创新和发明活动,要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创新活动。要求仔细观察和研究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创新。

  2、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六、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

  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

  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8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生态化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我们来看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 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创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 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活动。通过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 、存在的问题及想法:

  在活动中,由于缺少很多实践器材,严重影响和制约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影响到活动质量的提高。在我们农村学校就显得格外突出,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早日把实践室、实践基地建立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总之,本年度我们对学生的活动要加强指导与帮助,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进步与发展,建立创新精神与独立生存能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成长的夯实机与提升机。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9

  一、年级的`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不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他们应该逐步培养一些探索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生活和学*中挖掘有趣的活动话题,在小组学*中尽量与学生合作,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潜力。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和学*态度,使其具备一定的沟通合作、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资料问题的方法,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专题活动,了解学*行为的含义和良好学*行为对提高学*效率的重要性,从而引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成绩。

  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让学生融入社会公益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和关爱他们。

  通过调查身边的民间活动,可以了解家乡的产品和悠久的历史,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调查和访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通过防火知识和开展防火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防火意识和在危急情况下为自己和他人采取正确救援措施的能力。

  三、活动评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应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各方面的个体表现。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还要关心学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和合作活动。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各种表现,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现有水*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学*成功的快感。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活动流程,熟知整个活动操作。

  2、努力创造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造和收获。

  3、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0

  一、目的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新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着重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创新的物理小制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物理、数学等学科抽象原理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再现。

  2、丰富课余生活,为研究性学*奠定基础。

  3、为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提供实用的教学工具;

  4、创造灵活、轻便、美观的仪器;体现仪器在知识运用过程中直接、实用的特点。

  二、课程特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是课程实施的重点。

  4、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5、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活动安排活动课题:

  自制土电话、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仪。

  活动方式:

  (一)在讲授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即可布置学生思考并准备各种材料。在活动课上利用学生准备的纸杯和细线(金属丝)等材料制作土电话。在制作之前,师生共同探讨土电话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土电话的传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个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组制作,但教师需对小组制作的情况进行重点监控,以防止部分学生不投入活动中而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

  利用学生做好的土电话进行游戏,根据传声效果好坏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进行评价。

  (二)即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橡皮筋吉它,并积极进行材料的准备。在活动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橡皮筋吉它发出不同音调的原理,从而共同得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如何使发音效果更好等。之后,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盒和橡皮筋等材料制作橡皮筋吉它。

  学生做好后,进行弹奏,比较发音效果,并进行考核评比。

  (三)学了光沿直线传播后,即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思考如何制作小孔成像仪。在活动课上先由师生进行讨论:小孔成像仪成像的原理,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并得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盒、针、蜡烛和火柴制作小孔成像仪。教师注意过程监控。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年级段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经过二年级的实践活动体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本学期不仅继续进行实践活动,更要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研究。同时也将结合校本课程、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学*研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本学期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学期每周有一节实践课,除去节假日和学期首尾,实际约有18周,即18节实践课。这学期的实践课我们打算分三大块内容来上,一块是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适合我们三年级操作的有关内容来上;一块是根据实践体验活动开展相关实践汇报交流、实践小课题研究活动;另一块是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一项小课题研究。

  具体要求:

  1、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学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在上学期基础上,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学生活动更多更贴*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

  3、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由于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上学期,这项工作做得不是很好。这学期,将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学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

  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本学期,学校安排有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学期实际上综合实践课大概有18节。

  四、活动资料积累:课堂实践活动资料积累:活动方案等

  过程资料。体验活动过程资料:如照片,活动记录,评价表格等。研究学*活动资料:活动方案,研究活动的过程资料,包括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做好活动跟踪拍摄。

  落实教学的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根据班级实践情况,因材施教。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并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以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提优补差的途径、内容、方法: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施措施:

  1、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要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

  2、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3、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可以说是新课程体系的结构上一大突破,它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而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它也是因其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更健康有序的开展好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从而开发与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三、活动理念:

  1、到自然中学自然: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只有学生走出教室,才能真正体验学*的快乐并健康成长。

  2、到社会中学社会:社会是大舞台,只有把学生领入社会,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与能力得到拓宽、发展与升华。

  3、在实践中学实践:实践是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高效融合的关键,是课程成功实施的重心。

  4、在生活中学生活:生活能力是生存之本,是学*之源,它直接关联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意义深远。

  5、在研究中学研究:研究是学*的最主要策略之一,因而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它直接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发展目标。

  四、内容规划:

  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活动:1、拥抱自然;2、动手操作;3、走进社会;4、体验生活。

  五、实施策略:

  1、宏扬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因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内在生命充分发展的课程。所以整体活动应让学生作为主体全身心的参加活动完成学*对象于自我的双向建构进而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得满足,实现主动发展。

  2、营造氛围:结合我校所处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于社会的全息对话,让学生体验活动乐趣,实现自身价值,完善健康人格。

  3、加强合作:认识和交往是共生的,学生的学*本质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活动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参与合作及竞争意识得到增强,保障了所有学生都在自由的空间中得到充分发展。

  4、努力创造: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的过程,因而,以活动为基础,构筑开放互动自主的过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六、实施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在整体实践活动中势必会遇到大量的实际难题和认知偏差,为此,我们在深入学*的基础上,已经做好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并发展理论,我们将坚持不懈,扎实进行。

  3、主体性原则:

  这里包括教师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应包含教育本身的主体功能,以全方位保障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师生相长。

  4、可操作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亲历实践,因而我们将创造一切机会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使之不走形式,不摆花架子,进而让教育焕发活力,让学校充满生机。

  七、工作重点

  1、理念入脑:开展学*培训活动,使教师能深刻认识并透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目标、特点及性质,明确任务,明晰本课程的特殊地位及作用,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

  2、课程整合:加强各学科之间以及各学科与社会发展与学生生活的整合,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题研究,促进学生的协调发慌。

  3、资源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程度目标的实施范围和水*。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的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特别强调对图书馆、乡土、社区尤其是网络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态应用,以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和局限,最大可能的为学*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4、评价创新:我们的综合活动实践课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因而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目的是更加关注学*的过程,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

  八、操作程序:

  1、确立活动主题:本学期初步预定师生共同开展四个活动课题,课题的来源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要结合实际,指导、组织、协调、总结每一次活动。

  2、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和学生一起议定每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条件及预期的活动成果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组织开展活动,教师根据活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给予学生最有效的帮助。教师应尤其注重引导学生的后继思想,体现活动的生成性。

  4、活动总结: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做出合理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4)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组本学期工作思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学期工作,围绕“稳步推进课改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全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2、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3、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建立全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档案。

  4、配合普教科,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6、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7、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8、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9、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各项教研工作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

  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再学*、再认识,组织一次有代表性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入的以“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稳步、高效地推进。

  2、建立学科信息交流的*台,健全学科教研网

  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

  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和驱动力,定期开展理论学*和专题研究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档案,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骨干教师定目标、分任务、给机会、搭舞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发现和发展一批新的骨干教师,组建相对自由的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沟通信息,共同发展。

  3、配合普教科,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要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学校正确的实施。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配备,高度支持教师活动的参入,高度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本学期将对全区所有初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

  抓好教师学期教学计划的审定工作,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从本学期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方案),实行区级审定制。经审订通过的教师教学计划将作为区级检查和校级管理的依据。

  本学期的各校应以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依据,根据学校资源和学生教师实际情况,以研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制定教学计划。如要自行开发主题需经区教研室教研员同意备案。各校各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于10月1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到XXX邮箱。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素质实践行”紧密结合的新形式。

  4、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稳步推进课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12月份,作为全区“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一部分,区教研员将在区中心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在吴家山第三中学试讲一节研讨课,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作用;②教与学方式的适时选择;③课堂教学的评价。

  5、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校教师要在*时教学中,注意积累学生活动中的各类原始资料。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6、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教学评优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各校教师要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论文,于20xx年1月10日前交区教研室。

  7、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重新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会员进行登记,发展一批新的会员。筹备、召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作好专业委员会活动的的宣传工作。

  四、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1、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2、积极参加市编《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

  3、撰写一篇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研报告

  4、建立和完善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本套教书,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组本学期工作思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学期工作,围绕“稳步推进课改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全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2、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3、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建立全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档案。

  4、配合普教科,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6、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7、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8、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9、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各项教研工作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

  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再学*、再认识,组织一次有代表性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入的以“再学*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稳步、高效地推进。

  2、建立学科信息交流的*台,健全学科教研网

  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

  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和驱动力,定期开展理论学*和专题研究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档案,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骨干教师定目标、分任务、给机会、搭舞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发现和发展一批新的骨干教师,组建相对自由的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沟通信息,共同发展。

  3、配合普教科,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要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学校正确的实施。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配备,高度支持教师活动的参入,高度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本学期将对全区所有初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

  抓好教师学期教学计划的审定工作,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从本学期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方案),实行区级审定制。经审订通过的教师教学计划将作为区级检查和校级管理的依据。

  本学期的各校应以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依据,根据学校资源和学生教师实际情况,以研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制定教学计划。如要自行开发主题需经区教研室教研员同意备案。各校各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于10月1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到XXX邮箱。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素质实践行”紧密结合的新形式。

  4、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稳步推进课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12月份,作为全区“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一部分,区教研员将在区中心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在吴家山第三中学试讲一节研讨课,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①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作用;

  ②教与学方式的适时选择;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

  5、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校教师要在*时教学中,注意积累学生活动中的各类原始资料。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6、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教学评优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各校教师要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论文,于20XX年1月10日前交区教研室。

  全市中学生技能创新大赛(初中学生制作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型号:CX2048],高中学生制作超外差式收音机[型号:ZX2011])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一次大型活动,各校要认真对待这项竞赛,结合此项活动搞好课外活动和培优工作。区级选拔赛于10月13日前报名,10月16日举行(地点另行通知)。市级竞赛10月29日进行。

  7、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重新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会员进行登记,发展一批新的会员。筹备、召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作好专业委员会活动的的宣传工作。

  四、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1、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台功能。

  2、积极参加市编《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

  3、撰写一篇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研报告

  4、建立和完善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内容。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工作重点有: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 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理、不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学*方法”的教学基本理念,坚持学生是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做到会学、乐学,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功,提高学生的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方案,既要坚持实干、苦干的精神,又要提倡巧干、创新的方法,做到师生和谐,共同发展,营造教研兴校,科研强校氛围,加强校本培训和科学课基地的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搞。

  二、具体目标

  1、七年级入学率99%,七、八、九年级固率为99%。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用率100%。

  3、教师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合格率100%。

  4、体育达标率为100%,特长生参赛获奖居区前列,上机率为100%。

  5、教师全期全勤率95%。

  6、图书、器材使用率为100%,完好率为96%。

  7、教学事故发生为零。

  8、各年级期中、期末调考成绩居区全列。

  三、教学工作思路

  “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和谐校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方式为工作主线;以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创和谐师生关系为重点。大力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继续学*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四、教学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建立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进入学生档案,以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以教学基本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动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开展好“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月”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扎实开展“五项活动”认真做好“四个结合”,规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践“好课”标准。

  4、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落实“三清”。

  5、加强教研、校本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主动性和职能作用,将集体备课、说课落到实处。

  6、规范教学的管理,做好教务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五、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关于教师行为规范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保障良好教学秩序的关键,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规范教师的行为。

  1、教师要认真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按要求履行请假手续。

  2、教师要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保质保量的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教师要衣着打扮得体,符合教师身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给学生做好表率。

  4、教师要有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主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要坚决执行学校已经形成的各项决议。

  5、教师要按课表上课,教师个人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和代课,对已排定的课表一般不再更改。教师因病、事不能上课,要提前请假,由教务处负责安排调课,调课通知单要通知到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要写规范字,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初三年级的教师要继续发扬上届初三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团结合作,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

  (二)、关于集体备课

  1、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备课,组员要积极配合组长的工作,认真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

  2、集体备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组长负有组织协调和提出总体规划的职责,每个组员都对搞好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负有责任。

  3、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开学前一周,备课组长要召开备课组会做好学期备课组计划。②确定每章节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③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要重点研究教法和课堂练*的选配。集体备课的成果同科教师共享,要根据班情、学情调整集体备课教案。

  4、教研组长每月至少参加所在学科备课组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每周按学校指定的时间开展说—授—评活动,学校鼓励各组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

  5、备课组要坚持自主命题,包括练*、测试、考试题等,禁止直接照搬课外套题,要充分体现出备课组及每名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水*,提高练*、考试的针对性,促进教师业务水*的提高。

  6、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组内每一名教师的智慧,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验和教学建树教师的作用,在组内营造积极上进、团结协作、认真研究的良好风气,促进整个备课组水*的提高,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7、为加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管理和监控,教务处要定期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教案质量进行审核、不合乎要求、质量不过关要重备。

  (三)关于课堂教学

  要树立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水*的主渠道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是加强课堂规范化管理,明确和落实课堂教学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能力为目标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方式、手段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和改革。

  1、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精神和自己对教学的处理,提前写出教案。教案要求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学参考,明确课堂上所学知识、方法、思想在课标中的要求和地位,以及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教案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活动(包括动手记笔记,动手尝试,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仅要重视教法的设计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强化训练。题目选择要难易、容量适中,符合学生实际。要参考课标和课外*题尤其是中考题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以课本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禁止全面照搬课外参考书,备课组长每周要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一次,并在教案上签字,教师没有教案不得上课。

  2、课堂教学应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低起点”。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本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可以通过问卷、谈话、诊断性测试、预*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步子”。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和动机。

  “多活动”。针对学*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量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3、教师要提前到达教室候课,做好教学准备,教师上课不得迟到,不得提前下课,上课应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要有激情,以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上课前应将手机关闭,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接听手机。

  4、上课铃响后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的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起码的保证。各位老师要重视课堂礼仪,上课要起立问好,要保证学生能够安静下来,投入到学*中来。

  5、教师要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研究的积极性,课堂要安排10-15分钟的学生自主学*的时间,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指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乐学、会学为目标组织学*,禁止满堂灌。

  6、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状态,通过管理和调动等多种手段及时有效的进行调节,确保学生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要积极主动的和班主任联系,充分了解所教的每名学生,和班主任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学*环境。

  8、教师要按时下课,要科学安排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适当,语文、数学、外三科课后作业不超过40分钟,其他学科不超过30分钟,每天总作业量最多不超过2小时,提倡给学生布置预*作业,明确预*内容和要求。积极主动的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

  9、教师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提倡给学生作业写评语,要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作业讲评。教务处每学期召开2次学生座谈会,抽查学生作业2次,了解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

  10、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状况,由备课组长组织全组人员进行自主命题,及时检测,安排教学计划时应当计划出进行随堂检测的时间。

  11、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及时和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保证学生有积极的学*状态,防止两极分化,也防止个别学生的消极行为影响班级和年级的整体氛围。

  12、为了做到教与学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各教师课后要认真阅读课堂反馈本,慎重对待学生的困惑、意见、建议,要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以后的教学策略。

  (四)关于课外活动

  1、提倡教研组和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小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高我校的学科竞赛水*。

  2、课外活动小组要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内容,有固定时间,有活动地点,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和活动效果。

  3、课外活动小组计划要在教务处备案,教务处要加强对课外小组活动的检查和指导。

  (五)关于听课评课

  1、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要写评语,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听组内教师的课,师父要听徒弟的课。

  2、领导干部要做到“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5节。

  3、要重视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关于教学档案管理

  1、教务处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务档案,要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使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教研组长要认真填写教师公开课评议记录,说—授—评活动记录,教师要认真填写教师常规汇编,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搞好各种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共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

  3、教务处收集的教学档案资料有:教学计划、培优补差计划、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学*计划及校本培训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公开课教案、说课材料、评课记录、教学反思、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教师的获奖情况、学生竞赛获奖情况等。

  (七)关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示范意识和效率意识。要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厉行节约,为教育教学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1、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整理、修改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规范教学,提高效率。

  2、坚持学情调研反馈制度,通过课堂反馈本、家长—学生—教师联系本、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反馈情况做到及时落实。

  3、要认真执行区教委中教科关于学籍管理工作的意见,依据学校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学籍管理,对借读、转学、病休和复学的学生要严格审批程序,对借读、转学的学生要经校长审批,教导处登记,才能接收,任何人不得善自做主,以个人的行为接受外校学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档案建设。

  (八)关于校本教研

  1、本学年校本教研的主题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月”活动,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继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本学期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科备课组要以集体备课为重点,以组内做课为主要形式,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主要内容,通过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要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说—授—评活动。学科教研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要有计划、有专题、有要求、有效果、有总结,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2次,备课组长要抓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至少1次。

  3、要强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意识,以规范教学常规为研究重点,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要注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在10月份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教材分析、编写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学科专项基本功六个方面考核达标。

  5、发挥区、校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继续做好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活动,做好校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

  6、本学期扎实开展“五项活动”认真做好“四个结合”(每位位教师按“好课”标准上一节公开课,写一份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反思,写一份自已满意的课后记。

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教研室、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数学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

  1、备课: 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科任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态度、学**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过程,考查学生的学*状况,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与自主学*相结合、专题学*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5)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秉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力度,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能力,对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两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三年级的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他们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多体验生活,具备了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上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呈现,每个“活动主题”的设计,按照问题解决的基本课程,分为“活动主题的生成”“制订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拓展应用”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注重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注重吸引学生兴趣,贴*学生生活实际,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

  (3)活动时间(每周一课时)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5)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本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秉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力度,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能力,对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两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三年级的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他们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多体验生活,具备了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上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呈现,每个“活动主题”的设计,按照问题解决的基本课程,分为“活动主题的生成”“制订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拓展应用”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注重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注重吸引学生兴趣,贴*学生生活实际,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

  (3)活动时间(每周一课时)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5)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本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六、课程编排及进度

  周次

  计划进度

  (标明所讲授的章节或题目)

  实际

  进度

  备注

  第1周

  新的交响曲--新学期新打算

  本周未正式上课

  第2周

  认识并了解教材

  第3周

  成长手册---快乐“成果袋”

  周一中秋节放假

  第4周

  书包里的环境问题

  第5周

  调查访问

  本周四九月月考

  第6周

  研究性学*--纸的变迁

  周一至周五休息;周六、周日上班

  第7周

  学会合作与助人

  第8周

  我为奥运做点儿啥

  第9周

  小组交流

  第10周

  我来动手试一试--剪纸圈

  第11周

  每天时间巧安排小组交流

  第12周

  小组汇报会

  第13周

  我是小当家--做个节约用水的小模范

  第14周

  交流汇报会

  第15周

  研究家养动物

  第16周

  讨论交流

  第17周

  实践活动评价

  第18周

  评选优秀学生

  第19周

  期末监测

  周一元旦放假;本周期末监测

  第20周

  1月13日寒假开始

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年级基本情况: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行为的含义,了解良好的学*行为对提高自己的学*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成绩。 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了解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身边的残疾人,让我们用真挚的爱为他们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们,关爱他们。通过调查身边的民俗活动,了解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们与电脑的关系,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电脑的意识。通过对、街道等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社区的生活能力,争做社会主义下的新公民。

  三、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成功的乐趣。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6)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三(1)班大都是集镇周围的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从村小转过来的。虽然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原尚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同样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热爱这个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两年多的学*、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实践活动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学生是鲜活的,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制订本班劳动与技术活动计划。

  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惯、知识的学*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劳动与技术学*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计130人,经过三年半的学*、教育后,基本上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惯,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遵守课堂纪律,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不错,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各种*惯及行为也正在慢慢形成。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知并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模仿力极佳。本门课是一门活动课,内容与学生学*、生活环境联系较为密切,学生对这门课充满兴趣,并且这门课的开设,为学生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符合学生的学*欲望。因此,我将会利用本学科这一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为主导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操作*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可能。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为主导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

  3、立足实践。

  4、着眼创新。

  5、以研究性学*为主导学*方式: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出发点。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3)注重过程。

  (4)强调开放。

  (5)重视师生互动。

  四、活动目的要求:

  1、结合语文、数学的学*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精神。

  2、组织开展文体活动,逐步培养健康向上、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毅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需的责任感和信心。

  4、从小养成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学*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5、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科技小能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6、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7、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日常学*生活中学以致用。

  8、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五、活动重点、难点:

  1、从小养成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学*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2、培养科技小能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3、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日常学*生活中学以致用。

  六、活动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上,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动手技能。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文娱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发明方法的训练。

  5、以指导学生实践为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操作。

  7、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8、多表扬,少批评,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观看科技博览,学*制作。

  9、让学生自我评定,互帮互助学,并组织进行课堂表演或竞赛。

  10、结合实际操作,加强直观认识,能够极容易地学知识

  七、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1

  2.25—2.26

  今天我们去采访

  1

  2

  2.29—3.4

  学会总结与交友

  1

  3

  3.7-3.11

  身边标志我了解

  1

  4

  3.14—3.18

  我给标志来分类

  1

  5

  3.21—3.25

  班级标志我设计

  1

  6

  3.28---4.1

  早餐情况我调查

  1

  7

  4.5—4.8

  日常早餐我设计

  1

  8

  4.11—4.15

  营养早餐我来做

  1

  9

  4.18—4.22

  漂亮的白玉兰

  1

  10

  4.25—4.29

  美丽的牡丹花

  1

  11

  5.3—5.6

  可爱的小蝴蝶

  1

  12

  5.9—5.13

  了解风筝

  1

  13

  5.16—5.20

  制作风筝

  1

  14

  5.23—5.27

  放飞风筝

  1

  15

  5.30—6.3

  植物的繁殖方式

  1

  16

  6.6—6.10

  扦插月季

  1

  17

  6.13—6.17

  桃树的嫁接

  1

  18

  6.20—6.24

  了解志愿活动、体验志愿工作

  1

  19

  6.27—7.1

  志愿活动巧设计

  1

  20

  7.4—7.8

  期末测评。

  1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老师、父母及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班队活动等。特别是从三年级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这一切为了学生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出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力、适应发展的现代青少年。

  三、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四、具体实施步骤与措施: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要引导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发展。教师引导时,要体现本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题的确定,探究方式的选择,成果的展示及评价,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鼓励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组织活动时,主题尽可能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相一致,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渗透到板报、广播、值日劳动、学科竞赛、传统节日等方面,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得升华,让学校各项活动、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奏效。

  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劳动,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对有限的课堂,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在内容设计上侧重激发活动动机,辅导活动方法,引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和观察、发现、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养成研究性学*的*惯,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延伸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要调动师生的协同合作,更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对活动进行督促、指导、检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利用本校、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 五、成果展示阶段 学生将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经过实验、实践和亲身体验得到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同学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同学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同学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同学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同学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同学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同学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同学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同学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同学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同学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同学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同学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同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同学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同学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同学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同学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同学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同学学*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同学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同学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同学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同学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同学学*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同学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同学的发展,如可结合**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七、课时安排

  略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学*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

  二、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让学生认识动物、了解动物,从而保护动物;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工具,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学*用具加以改进;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校,了解老师并为自己的学校规划设计;让学生充分认识我是集体的一员,要为集体添光彩。

  能力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安排

  (一)、1----4周第一章节:规则

  1、做个守纪律的好孩子

  2、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3、我是妈妈的好帮手

  (二)、5----8周第二章节:开动脑筋

  4、商场购物

  5、快乐的小骑手

  6、动物天地

  (三)、9----11周第三章节:学会设计

  7、智力大冲浪

  8、办个小小图书馆

  9、设计我的小空间

  (四)、13---16周第四章节:生活在集体中

  10、旧信封的新用途

  11、巧用测量方法

  12、模仿出的发明

  (五)、17周期末复*考试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菁华6篇)(扩展7)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菁选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集合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实践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乡: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目标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学生实际等因素,确定我校五年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为

  1、各活动的时间

  2、估测树叶的面积。

  二、总体目标:

  1、用最简分数表示一天中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占全天的几分之几,巩固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增强学生的时间紧迫感,懂得珍惜时间。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估计树叶的面积,算出一棵树所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安排:

  1、各活动的时间(2月——3月)

  (1)通过录像、等方式介绍鲁班教子故事,引出主题。

  (2)围绕活动主题,展开讨论,你想研究哪些内容,计划开展哪些活动?(从学生的讨

  论中教师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出相应的集中)

  (3)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由学生自己研究形成初步方案。研究方案可以是:记录一天

  中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等等。

  (4)学生自行设计一张表格,将所记录下的各活动时间填入表中。

  (5)算出各项活动所用的时间占全天的几分之几。

  (6)用分数知识进行全班交流,介绍。

  (7)每一小组围绕研究主题出一期。步骤:确定主题、组员分工、选择材料、合作出报。教师作相应指导。该手抄报主要体现这一阶段学生读书成果。组织一次手抄报展评,评出优胜奖。

  (8)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家里的人和周围的人,让大家明白时间的宝贵。

  2、估测树叶的面积(4月——5月)

  (1)用各种手段了解全球空气污染的情况(如:查书籍、上网、询问等)。

  (2)户外学*:选择树叶。注意点:

  ①采树叶时不要伤害树。

  ②树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能太大或太小,为了更准确,选择5片树叶

  (3)进行估策:教师提出可以将树叶描在纸上,再用透明方格纸放在上面进行估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他方法进行估策。(为了方便计算,每片树叶的面积可以适当的四舍五入)。

  (4)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如果一棵树有10000片树叶,估计这棵树的树叶总面积以及释放的氧气能够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用这一系列的数字来警醒学生,使他们受到震撼。(树叶只有在光照下才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5)交流心得,结合所了解的空气污染情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总结。

  (6)出一期板报,并进行一次关于保护环境的比赛。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

  一、教学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后一本教材,本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与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的,与学生学*生活环境联系密切的内容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老师、父母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从三年级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这一切为了学生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出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力、适应发展的现代青少年。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使用的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排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整册教材有七个主题:生活中的灯、关心食品安全、漫步建筑长廊、走进自行车王国、飞天圆梦、神奇的大蒜、毕业啦,每主题下安排了3个建议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

  五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教学难点:

  1、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养成他们好奇、竞争、合作、分享、关爱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继续组织学生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讲解、讨论、自主探究让学生掌握本册重点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已有的经验学*。

  八、教学措施

  1、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要引导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发展。教师引导时,要体现本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题的确定,探究方式的选择,成果的展示及评价,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鼓励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2、组织活动时,主题尽可能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相一致,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渗透到板报、广播、值日劳动、学科竞赛、传统节日等方面,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得升华,让学校各项活动、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奏效。

  3、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劳动,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对有限的课堂,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在内容设计上侧重激发活动动机,辅导活动方法,引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和观察、发现、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养成研究性学*的*惯,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延伸奠定基础。

  4、综合实践活动要调动师生的协同合作,更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对活动进行督促、指导、检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5、利用本校、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

  九、课时安排(每单元总课时数,每一课或每一节设几课时)

  略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地方教材《我与新疆》开展教学活动。

  灿烂的吴文化和浓郁的现代文明,给人以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交融的跨越时空的独特感受。我们对峙将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英华有机整合,构建古典与现代兼容、本土与世界兼容的西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让“西域文化”根植于师生心灵深处,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份”,在“西域文化”的陶冶与研究中提高道德素养。

  为了担当、宏扬和创新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具有本土地区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按照“有重点、入主流、上水*、出特色”的建设方针,科学规划和设计吴文化教学活动,以利有序推进学校文化,使我们能少走弯路,有更高品味,出更多结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第二,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活动。通过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课时安排:

  (略)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本套教书,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时间安排

  时间课题

  第1至第3周有趣的纸世界

  第4、5周钱币、历史、生活

  第6、7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第8至第10周生活中的艺术

  第11至第13周我是社区小主人

  第14、15周我为交通绘蓝图

  第16至第18周小导游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生态化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我们来看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创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活动。通过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存在的问题及想法:

  在活动中,由于缺少很多实践器材,严重影响和制约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影响到活动质量的提高。在我们农村学校就显得格外突出,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早日把实践室、实践基地建立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总之,本年度我们对学生的活动要加强指导与帮助,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进步与发展,建立创新精神与独立生存能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成长的夯实机与提升机。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年级段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经过二年级的实践活动体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本学期不仅继续进行实践活动,更要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研究。同时也将结合校本课程、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学*研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本学期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学期每周有一节实践课,除去节假日和学期首尾,实际约有18周,即18节实践课。这学期的实践课我们打算分三大块内容来上,一块是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适合我们三年级操作的有关内容来上;一块是根据实践体验活动开展相关实践汇报交流、实践小课题研究活动;另一块是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一项小课题研究。

  具体要求:

  1、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学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在上学期基础上,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学生活动更多更贴*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

  3、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由于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上学期,这项工作做得不是很好。这学期,将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学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

  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本学期,学校安排有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学期实际上综合实践课大概有18节。

  四、活动资料积累:课堂实践活动资料积累:活动方案等

  过程资料。体验活动过程资料:如照片,活动记录,评价表格等。研究学*活动资料:活动方案,研究活动的过程资料,包括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做好活动跟踪拍摄。

  落实教学的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根据班级实践情况,因材施教。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并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以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提优补差的途径、内容、方法: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施措施:

  1、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要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

  2、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3、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更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尽早地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创新,拓展知识和技能,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发和养成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现代中学生。

  二、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题性原则

  传统的课程类型既包含有知识,又包含有经验,并按照知识和经验的系统结构组织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也包含有知识和经验,但它是以知识和经验的现实主题为中心进行组织,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综合了各种课程优点达到了优势互补的,以主题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

  2、生活性原则

  长期以来,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人类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人类生活的课题置之度外,结果导致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常识。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校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未来与现实的统一。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避免学术性、学问化,多选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家庭、环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问题。

  3、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限制于教室和课堂45分钟,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要内化个体的心理因素,发展他们的非认知系统。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知识、能力,而且要关注学*方法和过程,关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的实施

  (一)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情操,构建学生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内容指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

  第二,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和素材;

  第三,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的态度与情感。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在寻求人的发展的前提下,从文化领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虑,认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应包括:

  (1)发展思维能力;

  (2)培养读书的兴趣和读书*惯;

  (3)认识社会问题;

  (4)发展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5)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

  (6)搜集信息;

  (7)促进身心健康;

  (8)展示个人才华。

  从上述八个方面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克服活动主义和经验主义课程的弊端,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已有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四)活动主题

  书香伴我成长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8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四、课时安排

  1.最美的笑容1课时

  2.如春的年华2课时

  3.春天的祝福1课时

  4.了解食盐…4课时

  5.食盐的用途3课时

  6.食盐的来源与精炼1课时

  7.巧编织……2课时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

  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二、学段目标

  通过前三年的学*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具体安排

  二月份:人物访谈活动

  三月份:社会调查活动

  四月份:科学探究活动;

  五月份:发明创造活动

  六月份:问题研究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为主要学*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本年级共2个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时的学**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人。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益友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我校整体工作为指导,切实实施教育科研先导工程。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级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研究”及市规划办课题实验为重点,以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为主线,以校本科研培训为结合点,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在一、二、三、四年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实验”是我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汇报的基本体系。本学期继续做好实验工作,在完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四年级的实验。

  2.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课题的研究。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成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具体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科研室做好培训、指导、考试、反思等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校的科研骨干。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学校科研计划。

  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中“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研究”教材编辑工作。

  3.进行数学思辨教材的系统编辑工作。

  4.进行“xx”课题实验工作。

  九月份:

  1.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各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争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上有所提高。语文学科在抓好常规语文课程落实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开展“读、悟、累、用”的研究,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有总结能力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数学学科:夯实课堂教学,进行“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学科要继续夯实课堂教学,进行“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继续进行大练兵活动。

  3.强化各学科教师对课标的解读能力,为参加全区大赛做准备。

  十月份:

  1.继续进行民生路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

  2.各学科继续进行“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

  十一月份:

  3.各学科教师按区课堂教学大赛的相关要求准备自己参赛的课堂内容,段主任把关指导。

  一月份:

  1.课题汇报课。

  2.总结本学期科研工作。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大多是农村孩子,活动性较强,但是,交往能力较差,部分同学聪明而且积极性高,各方面较优秀,有些同学对各项活动不能很积极的参加,希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内容

  五年级有如下备选课题(分研究性学*、社区服务、劳动实践),我班可选择其中两个课题,也可自行选择制定好相应的活动方案。

  1、竞选班干部;

  2、我们身边的饮料;

  3、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的调查与研究;

  4、中秋知识知多少;

  5、小小水果学问大;

  6、对零花钱支配情况的调查;

  7、家校联系本的使用效果的调查研究;

  8、我们身边的铅笔盒;

  9、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10、我为环保做什么;

  11、小制作等。

  本学期研究两个课题

  1、中秋知识知多少;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四、活动实践:

  1、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2、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采访、调查一些工厂和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

  3、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4、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践,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五、活动注意事项

  1、确定课题以后教师认真指导小组成员制定研究方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指导学生按方案进行活动,并认真评价。

  3、社区服务时,最好征得街道有关人员的支持,更要注意安全。

  4、搞小制作时,注意正确使用工具,以免受伤。

  5、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总结讨论,写出总结报告。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中秋知识知多少

  十月份至十一月份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活动背景:

  三年级小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的全过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我们计划安排一些围绕生活实际展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安排一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趣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三、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欣赏、学*、探索、时间,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具体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

  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通过观察、访问、实践、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志,并遵守社会行为*惯,发展人际关系。

  8.发展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及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惯,形成了解他人,与他人积极合作、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五、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七、实施的措施

  1、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2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2、活动内容:大的主题《美的心灵》,延伸的小主题看后面的活动安排表。3.具体形式: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八、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4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女生27人,其中男生27人,大部分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集中精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本学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单元:

  1、中国结

  2、当地土特产品调查

  3、当地旅游资源调查

  4、陶艺

  5、认识电池

  三、教学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方法的变革。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相关法律知识。

  四、具体措施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利用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学校的植物园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学期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园的开发与利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每周三节课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3、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正常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要求各年级、各班按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来切实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

  二、目标要求: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学*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的实效性。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

  (1)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及本学期实施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2)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继续按长短线结合的方式推进,其中长线主题活动各年级要求完成两个,由各班自主选择,可以为“江海文化”的“人文篇”(如张謇精神、海门山歌等)或特产篇(如三星绣品、三星葡萄、三和猕猴桃、海门山羊等),也可以围绕“节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还可以抓住上海世博会召开的契机开展相关研究。同时要注意学科、活动的整合,结合“每月一事”中相关主题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统筹兼顾,有效开展活动。每次大主题单元活动,都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丰富阅读内容,增加与社会互动和研究的成分,同时要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对需要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协助,按要求认真辅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提高学生网上收集资料的能力。

  四、评价体系:

  1、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2、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手段上可以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五、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2月份)

  1、各年级进行初步选题。

  2、根据年级组的选题统筹安排,制定学校综合活动计划。

  (二)实施阶段(3—6月上旬)

  1、各年级根据学校计划制订年级组和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设计好活动方案。(3月上旬)

  2、各年级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并收集好过程性资料。

  (三)总结阶段(XX年6月中下旬)

  1、各班级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包的整理

  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①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一学期年级计划②每次主题活动方案③每次主题活动年级里简单的实施方案④四到六年级每次主题活动要有班级实施小计划⑤学生活动手册(要求原生态,可挑选一部分有意思的,不少于10本)⑥活动照片⑦师生围绕活动写下的文章(约10篇)⑧相关佐证资料,如活动照片、手工作品等⑨每次主题活动总结。

  2、根据教研室要求,每个活动都要撰写过程性案例反思,并上交。过程性案例反思包括五个版块: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描述—活动过程写实性描述—活动效果介绍—活动反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