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教学计划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是:

  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衡

  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

  3、探究水*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

  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基本情况分析

  1、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两个班科学,经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较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2、不足

  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3、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活动的实效性较差,学生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良好的探究*惯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1、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惯。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小专题研究。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科学游戏、辩论会、报告会、交流会、科学幻想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序号单元课题课序课题课时周次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命

  1做酸奶

  2馒头发霉了

  3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4单元总结

  1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内部

  4火山与地震

  5地表的变迁

  5单元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 《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 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 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 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 期末及毕业总复*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 能量

  从学生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再扩展到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课),探究电流怎样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它能量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绕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产生磁、电磁铁磁力大小、小电动机转动原理,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识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意识到重数据分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生物存在的意义。

  1-2课记录统计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认识。

  3-4课从校园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认识。通过分类活动,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课研究人类自己,认识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6-7课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生物形态结构,体会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课运用资料分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3、能观察到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倾听他人的报告,并能用适宜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5、能够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能力。

  2、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动彰显他们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采取轮换制)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规范操作实验(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4、提供成果展示*台,评选制作作品(建高塔、美丽的桥、生物多样性小报……)迎接学校主题开放活动。

  5、建立经常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考核制。课堂常规30%(发言、倾听、不同意见、独特观点)+实验探究30%(记录表、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卷面测试30%+小组合作自评10%。

  操作:常规记录1人(制表格),科学课代表1人收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小组自评表。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与地点

  1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一)、(二)

  3实验室

  2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二) 4、轮轴的秘密

  3实验室

  3、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一)、(二)

  3实验室

  4、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二)

  3实验室

  5

  国庆黄金周

  6、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二)

  3实验室

  7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一)

  3实验室

  8

  5、做框架(二) 6、建高塔(一)、(二)

  3实验室

  9、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一)、(二)

  3实验室

  10

  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

  3实验室

  11、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实验室

  12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实验室

  13、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生态园

  14、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3标本馆

  15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3生态园

  16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生态园

  17

  整理评价资料、学生自评、小组考评

  5实验室

  18

  卷面考查

  1实验室

  19

  教学总结

  1实验室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校六年级共有两个班,各60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程非常感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们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主动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人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微观认识生命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切入,让学生明确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知道人类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的照片资料,分析、归纳、推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知道遗传和变异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以人体内部的能量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之间的相互变化,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整个单元呈现出了由部分到综合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地球的面纱”单元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通过大气层的研究、风的模拟实验、降落伞的秘密、风与帆的关系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风的成因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与生活”单元主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复杂的信息传递方式,知道动植物的一些行为特征以及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及辩证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

  “探索宇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研究与实践》单元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几个科学之谜,让学生像科学家达尔文那样,经理科学探究的历程,形成尊重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能够面对大量的事实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伪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对伪科学学*历程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感悟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达到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

  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 《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 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 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 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 期末及毕业总复*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 能量

  从学生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再扩展到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课),探究电流怎样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它能量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绕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产生磁、电磁铁磁力大小、小电动机转动原理,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识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意识到重数据分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生物存在的意义。

  1-2课记录统计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认识。

  3-4课从校园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认识。通过分类活动,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课研究人类自己,认识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6-7课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生物形态结构,体会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课运用资料分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3、能观察到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倾听他人的报告,并能用适宜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5、能够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能力。

  2、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动彰显他们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采取轮换制)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规范操作实验(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4、提供成果展示*台,评选制作作品(建高塔、美丽的桥、生物多样性小报……)迎接学校主题开放活动。

  5、建立经常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考核制。课堂常规30%(发言、倾听、不同意见、独特观点)+实验探究30%(记录表、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卷面测试30%+小组合作自评10%。

  操作:常规记录1人(制表格),科学课代表1人收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小组自评表。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与地点

  1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一)、(二)

  3实验室

  2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二) 4、轮轴的秘密

  3实验室

  3、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一)、(二)

  3实验室

  4、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二)

  3实验室

  5

  国庆黄金周

  6、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二)

  3实验室

  7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一)

  3实验室

  8

  5、做框架(二) 6、建高塔(一)、(二)

  3实验室

  9、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一)、(二)

  3实验室

  10

  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

  3实验室

  11、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实验室

  12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实验室

  13、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生态园

  14、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3标本馆

  15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3生态园

  16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生态园

  17

  整理评价资料、学生自评、小组考评

  5实验室

  18

  卷面考查

  1实验室

  19

  教学总结

  1实验室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本学年我上六年级(3)班和(4)班,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学*兴趣较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六(3)班养成*惯较好,学*科学的氛围较六(4)强,但部分男生也是学*不够认真,六(4)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两级分化明显,后进生较多,学*愿望不强,学**惯差,依赖性强,不愿学,使老师在教学起来时比较吃力,存在很大的难度大。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还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学*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周~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我担任这四个教学班的科学课教学。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学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经历较完整的.“收集证据、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过程。还要求学生能够用查阅资料、制定调查计划、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够通过实验、记录收集证据,能够通过表格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数据、能够通过讨论、交流、展览等方式最终形成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微小世界。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2、物质的变化。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宇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4、环境和我们。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比较分类能力。

  2、学*宇宙知识。让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认识放大镜是“凸”“透”镜。

  2、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

  3、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4、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制造放大镜。通过放大镜、显微镜对物体的观察、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2、学*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4、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课 次教学内容课 时第1周

  常规训练

  1课时微小世界:1--2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课时第2周3--5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3课时第3周6--8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3课时第4周

  机动第一单元复*

  3课时第5周物质的变化:1--3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3课时第6周4--6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3课时第7周7--8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3课时第8周

  机动第二单元复*

  3课时第9周宇宙:1--3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3课时第10周4--6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3课时第11周7--8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3课时第12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12个分组实验有第一单元第1课《使用工具》2课《杠杆的科学》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7课《斜面的作用》第二单元1课《抵抗弯曲》2课《形状与抗弯曲潜力》8课《用纸造一座“桥”》第三单元2课《电磁铁》6课《电能和能量》第四单元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9个演示实验分别:第一单元第4课《轮轴的秘密》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6课《滑轮组》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第二单元4课《找拱形》第三单元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有些学生不仅仅喜欢学*科学,而且个性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状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潜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潜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个性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用心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潜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基本状况分析

  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用心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资料,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明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能够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用心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透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透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比较实验的好处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潜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_,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个性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带给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好处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六年级共有2个教学班,130多名学生。经过半年的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五、目标指数

  *均分:85分,及格率:90%,优秀:80%,巩固率:100%。

  六、教学措施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心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自然相比,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中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试,而本册教材教学总课时则需要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时间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老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和学生一起组织教学材料,精心地组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神奇的能量》中的一些知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科学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可以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树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老师带着领着,于是我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究。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如果我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步伐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指导性探究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树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究时间,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展与应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作一个评价

  本学年江都市所有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所有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至于他们的学*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维,会不会把科学学*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检验我们四年来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下面的教学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依据。所以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做到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要做到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片面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8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的,从“观察太阳”到探究“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太阳与人类”、“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做太阳系模型”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们一把探究的钥匙,让他们亲自去打开一扇扇神奇的科学之门,充分享受探究的快乐!

  “无限宇宙”,本单元在前面学*月亮、太阳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宇宙探测器的不断运用,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使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展空间实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重大主题,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既可满足他们对探索太空的渴求,也可以给他们以宏观世界的启迪,使学生认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中下层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观察出月相的结果,画月相示意图以及月相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太阳能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六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六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

  单元课课时

  风格各异的建筑4课时

  奇妙的人体6课时

  有序的生态系统4课时

  宇宙与航天技术5课时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2课

六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教学建议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心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自然相比,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中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试,而本册教材教学总课时则需要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时间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老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和学生一起组织教学材料,精心地组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神奇的能量》中的一些知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科学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可以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树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老师带着领着,于是我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究。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如果我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步伐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指导性探究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树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究时间,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展与应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作一个评价

  本学年江都市所有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所有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至于他们的学*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维,会不会把科学学*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检验我们四年来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下面的教学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依据。所以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做到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要做到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片面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六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本学年我上六年级(3)班和(4)班,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学*兴趣较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六(3)班养成*惯较好,学*科学的氛围较六(4)强,但部分男生也是学*不够认真,六(4)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两级分化明显,后进生较多,学*愿望不强,学**惯差,依赖性强,不愿学,使老师在教学起来时比较吃力,存在很大的难度大。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程已经非常感兴趣,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常见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能把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联系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辩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单元从学生熟悉的静止与运动现象切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静止和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和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变换”、“四季循环往复”、“月亮时缺时圆”,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研究宇宙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对宇宙探秘的理想。

  “生物与环境”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查资料、观察、实验探究、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使学生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性等也有影响,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保持生态*衡,制订开展保护动植物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研究与实践》单元选择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引导学生设计调查表,搜集信息,分析调查结果,交流研究成果,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现象的持续观察,又有对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研究,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生物与环境的联系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了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强化了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利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通过研究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条件,推断太阳、地球和月亮三个天体的运动关系及相互影响,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探究昼夜、四季的形成原因,根据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等,力求让学生在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学六(三)、六(四)班的科学教学。

  1、纪律、学*状况方面:六(四)班的纪律较好,课堂上注意力较集中,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作业基本上能认真完成。而六(三)班学生好玩,上课容易走神,作业部分学生能端正地完成,学生的成绩较*均,尖子生不多。总体来说,两班上学期的*均分相差不大。

  2、实验方面: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六(四)班学生实验时井然有序,有良好的实验*惯,自觉准备实验器材,善于发现和探究实验结果。而六(三)班学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再加上受实验设备欠缺的限制,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

  相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解决以上的不足,提高科学的各方面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教材包括了机械和工具、形状与结构、热和燃烧、能量、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共32课。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各单元教学要点:

  ●“机械和工具”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课):通过使用工具,发现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2~7课):通过设计、观察、研究杠杆等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认识这些机械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三部分(第8课):通过研究自行车这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由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器),总结和提升有关工具和机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形状和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各课具体内容是:

  第1课“抵抗弯曲”、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

  第3课“拱形的力量”、第4课“找拱形”研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

  第5课“做框架”、第6课“建高塔”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和物体稳定性问题。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是认识桥多姿多彩的形状和结构,这课汇集和拓宽了前面几种结构的认识,并为下一课学生造“桥”作了铺垫。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安排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制作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能量”单元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课),认识电流能够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是怎样转动起来的,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第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发展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过去学*过的声、光、电、热多种能量形式都联系在一起,在大量、具体的现象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抽象的能量概念。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还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有15名。学生性格比较好动 ,个性外向,但从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学**惯差:没有养成认真仔细的学**惯,甚至有个别学生作业不能自觉、认真、按时完成;没有良好的自觉阅读的*惯;表达能力差,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本学期将继续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为重点,扎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为了更加符合这一学期的教学实际,为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编者将本册六个单元新语言的学*凝缩成为四个单元;并把学期中的Recycle 1和学期末的Recycle 2合并、扩展成为两个综合复*单元。

  三、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读、写61个短语和单词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4、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1、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句型,进行口语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2、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3、形容词比较级、一般过去时等几个小学阶段所学句型中对人称、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

  4、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层次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动机,培养学*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评价”和“反馈”作用;要根据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并将问题情境转化为活动情境,师生在良好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科学性;要有重点、有条理,一环扣一环地上好每堂课。

  (2)明确英语课是语言实践课,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切忌满堂灌,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知识,掌握技能,讲解要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练的形式必须多样化,有实效。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至少要占三分之二。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训练主项,充实的内容,紧凑的环节、有效的方法,要正确把握教学的三度(深度、广度和密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使他们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在这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分别为: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学期共19周,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别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1、常见的建筑1

  22、巧妙的结构1

  33、美丽的建筑1

  44、人体的组成1

  55、消化与呼吸1

  66、呼吸与交流1

  77、循环与运输1

  88、生理与适应1

  99、健康成长1

  1010、小池塘、大世界1

  1111、小瓶子、大学1

  1212、小行为大环境1

  1313、浩瀚的宇宙1

  1414、探索宇宙1

  1515、人造地球卫星1

  1616、在太空中生活1

  1717、走*科学家1

  1818、科学学*回顾1

  19期末复*1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还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六年级共有2个教学班,130多名学生。经过半年的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五、目标指数

  *均分:85分,及格率:90%,优秀:80%,巩固率:100%。

  六、教学措施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心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自然相比,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中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试,而本册教材教学总课时则需要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时间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老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和学生一起组织教学材料,精心地组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神奇的能量》中的一些知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科学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可以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树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老师带着领着,于是我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究。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如果我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步伐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指导性探究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树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究时间,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展与应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作一个评价

  本学年江都市所有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所有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至于他们的学*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维,会不会把科学学*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检验我们四年来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下面的教学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依据。所以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做到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要做到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片面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内容由“工具与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和“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认识到不同的形状和结构的承受力的特点,能够应用这些特点在满足不同的需要。

  第三单元能量

  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的相互转化,最后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在本单元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本单元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的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了解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已经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教学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然而学生的抽象思维仍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仍需要借助大量的实物或模拟实验来帮组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大多数学生具有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也形成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

  小组合作的模式基本形成,但在合作技能、协作、交流的方法上还缺乏相应的技巧。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本期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认真收集数据,尊重数据,以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杜绝主观臆测。

  3、本册的许多内容在三年的学*中已有积累,应注意将已有知识与现有知识相结合,进行梳理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

  (二)难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认真收集数据,尊重数据,以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杜绝主观臆测。

  3、落实教材中的实践和创新活动。

  六、具体的措施

  1、把握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机会,在问题创设中注重学生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物的多样性”单元实验操作较少,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呈现,丰富学生的直观印象。也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好机会。

  7、利用评价导向,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小研究活动。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周~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同学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同学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局部效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同学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学将根据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发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同学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置,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时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妙。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动身,同学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置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置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维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同学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维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同学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同学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方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置,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同学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资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资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和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资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资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资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时发展,视野不时开扩的线索编写。同学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使同学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时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同学观察的范围,激发同学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同学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同学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协助同学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时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和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效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和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效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效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一起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和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和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和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效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身的放大镜

  2

  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

  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

  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

  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实质:发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发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发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同学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发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同学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同学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同学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同学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我们要求的是,同学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动身,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身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学*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同学通过学*,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出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同学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发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和这些化学变化所随同的现象。同学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懂得化学变化与生发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协助同学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时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发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发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随同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学*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身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身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惯。

  ●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实质。

  ●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观察物质的变化

  2

  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

  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气体

  5

  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6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7

  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

  8

  制作饮料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同学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同学对天文的兴趣。

  通过这八课的学*,希望同学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同学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

  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同学学*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同学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和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身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同学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同学观察白昼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同学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4课:让同学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同*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同学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置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同学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同学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不同、相互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六年级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学生已经经历了“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学*“我们居住的星球”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大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视野,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地球上的一天”“地面形态的变化”“四季中的变化”等内容。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各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要求

  1、“我们居住的星球”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样子,人类认识地球的历程,知道地球仪、地图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2、“地球上的一天”是教材要孩子们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气温变化与动植物的行为变化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地面形态的变化”单元让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4、“四季中的变化”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及,知道四季气温、动植物、星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过程,促进自主学*。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11个分组实验有:

  第一单元:1课《使用工具》、2课《杠杆的科学》、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7课《斜面的作用》。

  第二单元:1课《抵抗弯曲》、2课《形状与抗弯曲潜力》、8课《用纸造一座“桥”》。

  第三单元:2课《电磁铁》、6课《电能和能量》。

  第四单元: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7个演示实验分别:

  第一单元:4课《轮轴的秘密》、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6课《滑轮组》、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4课《找拱形》。

  第三单元: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有些学生不仅仅喜欢学*科学,而且个性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状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潜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潜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个性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用心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潜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4)班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4)班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

  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 美 ;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 青春期 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改设想:

  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 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2、专题研究 注重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及讨论辩论。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7)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4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12—2.18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2.19--2.25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

  3

  3

  2.26--3.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3

  4

  3.5—3.11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单元练*

  3

  5

  3.12—3.18

  (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

  3

  6

  3.19—3.25

  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7

  3.26--4.1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3

  8

  4.2 —4.8

  5.铁生锈了;练*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3

  9

  4.9—4.15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10

  4.16—4.22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1

  4.23—4.29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2

  4.30—5.6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3

  13

  5.7—5.13

  练*;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4

  5.14—5.20

  8.探索宇宙;单元练*

  3

  15

  5.21—5.27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6

  5.28—6.3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3

  17

  ***—6.10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

  18

  6.11--6.17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单元练*;

  3

  19

  6.18--6.24

  综合复*

  3

  20

  6.25--7.1

  复*考试

  3

  六年级科学组

  20xx.2.14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本学年我上六年级(3)班和(4)班,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学*兴趣较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六(3)班养成*惯较好,学*科学的氛围较六(4)强,但部分男生也是学*不够认真,六(4)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两级分化明显,后进生较多,学*愿望不强,学**惯差,依赖性强,不愿学,使老师在教学起来时比较吃力,存在很大的难度大。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

  小制作:

  1、做一个听话摆

  2、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小发明:自制手电筒

  体验活动:

  让身体热起来

  观察活动:观察葱叶的启示

  实践活动:摩擦会产生热量

  手抄报:《未来的家园》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5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6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的学*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本学期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课前教育

  2

  2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练*

  2

  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

  5

  8、微小世界和我们;

  单元练*

  2

  6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7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

  2

  8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

  9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0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

  11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2

  12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2

  13

  8、探索宇宙;单元练*

  2

  14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2

  15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2

  16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

  17

  单元练*

  2

  18

  单元检测

  2

  19

  学期总复*

  2

  20

  学期实验考核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机会。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档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配档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档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

  (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

  (2)学生分组实验: 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 ; B实验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 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 课外实验加强引导 ,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课的配档,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教师要提高组织实验教学能力,让学生养成实验完毕后整理,清点,清洁回放原处的良好的实验*惯,注意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分管领导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检查督导,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发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每周1课时)

  周次 内容

  1、开学、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第一单元复*

  5、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第二单元复*

  8、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9、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第三单元复*

  12、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13、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4.5成果展示会

  15、第四单元复*

  16、期末复*

  17、期末复*

  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工作计划《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后20%学生学*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向在不断地改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善,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先不明白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透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忙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善,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透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透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透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的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8)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精选二十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

  一、课程标准对《科学》的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获得浅显的生理卫生知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识等科学态度,热爱大自然,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本册教学目的要求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地球上的物质及变化、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机械与物体的运动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共23课,外加两课《研究与实践》。从知识结构上分七单元:《物质的变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变化》、《物体的运动》、《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变化。

  《人的一生》单元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从微观处认识生物的基本的构造和功能,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来源:)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3课时

  第二单元人的一生3课时

  第三单元微小的生物4课时

  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7课时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2课时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机械6课时

  研究与实践2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引导学生借助他们不断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不断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

  小制作:

  1、做一个听话摆

  2、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小发明:自制手电筒

  体验活动:

  让身体热起来

  观察活动:观察葱叶的启示

  实践活动:摩擦会产生热量

  手抄报:《未来的家园》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3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两个,其中,分组实验一个是:第四课《通电的线圈》,研究线圈的特性。

  二、 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9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 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再观察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3、1~3、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单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5—16周(6、7~6、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4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插上科学的翅膀等四大板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24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严肃实验纪律及客观分析、认真讨论、充分理解的学*态度,对于学*科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科学的能力,其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三、本册重点:

  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插上科学的翅膀

  四、本册难点:

  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

  五、本册目的要求:

  1、能意识到系统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2、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现的各种现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

  3、能认识更多的生物种类,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4、能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设计出一些能量转化装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大胆想象,关注科技的发展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加强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充分理解。

  5、适当布置练*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订正。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较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生物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单元虽以观察为主,但同时有机融人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对比分析等多种学*形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

  “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人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在本单元的学*中,学生将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活动将更有基础。本单元希望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为此,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和研究。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工具和技术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特点,并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而是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人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电和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人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联系生活实际,对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

  每周两课时,每课一课时。

  xx年x月x日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两个班比较,c210班的学生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更认真,而c209班的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本册教材分析:

  1、教学的总目标

  a、科学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的有关知识。

  2、教材内容概述和学*方法

  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生物与环境”—— 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 “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能量”—— 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开展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本册教学所需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

  单元 —— 课时安排 —— 课题 —— 活动器材准备

  (一)、生物与环境——(共7~8课时)

  1、一棵“顽强”的小树: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培养皿、一盆植物苗等。

  2、从“南橘北枳”说起:与本课学*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

  3、走进池塘:池塘群落挂图、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4、假如大树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绳子、温度计、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盖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盖的木板、水盆、洒水壶等。

  (二)、营养与健康——(共6~7课时)

  1、食物中的营养:酒精灯、镊子、碘酒、纸、馒头、米饭、肉、煮熟的鸡蛋清、生(熟)土豆块、生(熟)胡萝卜、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与吸收: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约90厘米长的线绳一根。

  3、饮食与健康:身高体重计、有安全隐患的食物调查表。

  (三)、地表变化的奥秘 ——(共8~9课时)

  1、地表在变化: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变化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反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文字资料。

  2、地震: 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筷子、白纸、侯风地动仪挂图、震前预兆的挂图或录像资料。

  3、火山: 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

  4、岩石也变化: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化程度比较大的页岩)、铁丝、布条、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管、石灰岩、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5、走进矿产: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当地矿石标本、无釉瓷片、刻刀、铜钥匙、铁钉、磁铁、放大镜等,介绍煤的形成及开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课时)

  1、能量家族: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等。

  2、热能变、变、变:关于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橡皮筋、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3、电表转呀转: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实物或图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等。

  4、太阳能的利用: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5、打开能源宝库: 日常能源使用调查表

  (五)、月球——(共2~3课时)

  1、探索月球的秘密: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大塑料盆、细沙、小石子等。

  2、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的图像资料、篮球、明暗球(将1个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笔、记录纸、笔等。

  (六)、我们怎样做判断——(共2课时)

  1、我们怎样做判断: 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研究昆虫时的过程性资料、整理记录表。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龄的树干的横切面图、能够凸现环境影响树木生长的完整年轮图、记录纸等。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仍有较多学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学*态度不够认真,认为本学科不重要,造成科学素养发展一般,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答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4周,共8课时

  第二单元5-8周,共8课时

  第三单元9-12周,共8课时

  第四单元13-16周,共8课时期末复*17-18周,共3课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8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程已经非常感兴趣,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常见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能把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联系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辩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单元从学生熟悉的静止与运动现象切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静止和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和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变换”、“四季循环往复”、“月亮时缺时圆”,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研究宇宙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对宇宙探秘的理想。

  “生物与环境”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查资料、观察、实验探究、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使学生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性等也有影响,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保持生态*衡,制订开展保护动植物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研究与实践》单元选择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引导学生设计调查表,搜集信息,分析调查结果,交流研究成果,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现象的.持续观察,又有对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研究,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生物与环境的联系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了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强化了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利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通过研究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条件,推断太阳、地球和月亮三个天体的运动关系及相互影响,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探究昼夜、四季的形成原因,根据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等,力求让学生在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9

  一、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34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

  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六(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差,学*氛围有些局限,会学*、爱学*学生不如一、三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宇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

  “人类祖先的足迹”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搜集资料,再到比较与分析证据资料过程,让学生读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从而提高认识。

  “绿色社区调查”单元,学生将通过设计调查计划,交流调查计划优劣,设计调查问卷、提纲,搜集数据和信息从众多繁杂的证据中发现结果和问题提出改进。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

  “养好小金鱼”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养鱼基础上,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小组合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雨具的改进”单元,通过学生适用雨具的经历,通过奇思妙想的设计改进雨具,交流雨具的使用优劣,体验发明创造源自生活。使学生学会用智慧改变生活的方式。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养金鱼的知识,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雨具的改进等。

  4、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1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科学问题 1课时

  在实验中探秘 1课时

  研究仍在继续 1课时

  第二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让生活充满阳光 1课时

  探寻光的路线 1课时

  把光请进来 1课时

  我的“阳光小屋 1课时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2课时

  心灵手巧————制作篇 2课时

  精彩纷呈————展示篇 2课时

  第四单元 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1课时

  登上健康快车 1课时

  健康大本营 1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1课时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时

  总复*1课时

  考查 1课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0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共有33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1人。在本班的学生学*科学过程中,对科学现象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个性是山区学生,本身生活条件就不太好,导致对科学认识的机会就更少。所以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要透过现代教育技术来让学生看到,科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从而让他们掌握到知识的应用性。

  三、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

  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潜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能够相互转化,能量能够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五、教学措施及活动: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七、教改实验课题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性课题提出原因: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活动的实效性较差,学生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良好的探究*惯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科学思维潜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都有待培养。研究方法:

  1、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惯。

  2、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小专题研究。

  3、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4、科技小制作比赛。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3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自身对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活动。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4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同学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同学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局部效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同学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学将根据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发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同学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置,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时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妙。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动身,同学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置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置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维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同学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维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同学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同学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方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置,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同学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资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资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和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资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资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资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时发展,视野不时开扩的线索编写。同学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使同学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时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同学观察的范围,激发同学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同学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同学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协助同学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时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和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效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和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效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效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一起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和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和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和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效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身的放大镜

  2

  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

  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

  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

  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实质:发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发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发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同学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发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同学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同学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同学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同学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我们要求的是,同学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动身,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身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学*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同学通过学*,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出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同学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发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和这些化学变化所随同的现象。同学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懂得化学变化与生发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协助同学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时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发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发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随同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学*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身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身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惯。

  ●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实质。

  ●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观察物质的变化

  2

  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

  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气体

  5

  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6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7

  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

  8

  制作饮料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同学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同学对天文的兴趣。

  通过这八课的学*,希望同学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同学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

  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同学学*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同学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和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身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同学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同学观察白昼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同学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4课:让同学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同**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同学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置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同学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同学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不同、相互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5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本册共分三个单元,共15课。

  第一单元是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解机械的发展过程及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单元是保护环境。学生调查白山空气,水质情况,研究怎么样变废为宝,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让学生参与生物与环境的研究,感受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三单元是宇宙。让学生插上科学的翅膀在宇宙中飞翔。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三班和二班的学生不如一班和四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6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 课时安排

  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六课时

  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九课时

  三单元 宝贵的能源 九课时

  四单元 太阳家族 九课时

  五单元 海洋资源 九课时

  六单元 总结阶段 六课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7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8

  一、学情分析

  本校六年级共有两个班,各60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程非常感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们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主动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人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微观认识生命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切入,让学生明确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知道人类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的照片资料,分析、归纳、推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知道遗传和变异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以人体内部的能量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之间的相互变化,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整个单元呈现出了由部分到综合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地球的面纱”单元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通过大气层的研究、风的模拟实验、降落伞的秘密、风与帆的关系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风的成因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与生活”单元主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复杂的信息传递方式,知道动植物的一些行为特征以及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及辩证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

  “探索宇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研究与实践》单元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几个科学之谜,让学生像科学家达尔文那样,经理科学探究的历程,形成尊重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能够面对大量的事实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伪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对伪科学学*历程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感悟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达到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

  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9

  一、学情分析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原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3课时。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学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1、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性等多方面有影响;懂得食物链的含义;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惯;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的现象;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5、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通过课堂和实验活动,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五、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主要教学方法与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一棵“顽强”的小树》

  2 《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

  3 《假如大树都倒下》

  4 《食物中的营养》

  5 《消化与吸收》

  6 《饮食与健康》、《探索月球的秘密》

  7 《月有阴晴圆缺》、《地表在变化》

  8 《地震》、《火山》

  9 《岩石也变化》、《走进矿产》,

  1 0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1 1 《能量家族》

  1 2 《热能变、变、变》

  1 3 《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

  1 4 《打开能源宝库》

  1 5 《我们怎样做判断》,《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1 6 复*

  1 7 复*

  1 8 复*,期末考试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

  一、指导思想:

  充沛挖掘课程资源,和小朋友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同学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同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同学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培养同学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坚持和发展同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同学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同学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同学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身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身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和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论述。

  4、了解能量以和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 同学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同学对科学课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发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缺乏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资料限制的原因,有一局部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同学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同学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同学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同学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示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四、 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同学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和其特点,从实验资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热和燃烧 本单元结合热和燃烧之间的特征让同学探索热和燃烧之间的联系和其相关问题,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同学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同学养成保护大自然,维护环境的意识。

  五、基本措施:

  1、掌握小同学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活动。

  6、充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同学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争辩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观赏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七、教改实验课题

  如何培养同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课题提出原因:

  在同学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活动的实效性较差,同学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良好的探究*惯需进一步培养,同学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培养。

  研究方法:

  1、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同学大胆猜想,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惯。

  2、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小专题研究。

  3、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4、科技小制作竞赛。

  八、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 第1、2课

  第二周 第3、4课

  第三周 第5、6课

  第四周 第7、8课

  第五周 第二单元 第1、2课

  第六周 第3、4课

  第七周 第5、6课

  第八周 第7、8课

  第九周 第三单元 第1、2课

  第十周 第3、4课

  第十一周 第5、6课

  第十二周 第7、8课

  第十三周 第四单元第1、2课

  第十四周 第3、4课

  第十五周 第5、6课

  第十六周 第7课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期末复*

  第十九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