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5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班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学**惯不好。尖子生很少,大部分学生一般。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比较理想,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对一些较难的问题,有几个学生的思考也很活跃。但是,也有十来位学生的基础很不扎实,他们连最基本的20以内的加法也没掌握好。因此,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两极分化。根据这些,本学期本年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优补差。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认识生活中几种*面图形并能进行简单拼搭,学会简单的统计。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除了上好课、及时改好作业、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外,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好每一位孩子,使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发展,本学期采取以下几点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每天两次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并且每星期对学生进行检测,每月作好比较。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提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对待好生采用放的教学方法,对待差生采用扶的方式,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男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女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

  一、班级情况简析

  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基本思路: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得技能的必要环节.实践活动

  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入学常规训练 4课时

  (一)数一数 4课时

  (二)比一比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一二单元检查卷 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1、1―5的认识 8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8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6课时

  (五)分类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期中检查 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8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12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8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八)认识钟表 6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2课时)

  1、9加几 8课时

  2、8、7、6加几 8课时

  3、5、4、3、2加几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十)总复* 8课时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视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必须的兴趣,能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中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可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的所有情景。仅有在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情景。所以对这些学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乐趣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必须去完成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我怎样快怎样算,可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经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具体情景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经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关念。

  2、第四单元趣味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此刻*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能够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趣味的图案。

  (二)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一样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空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教学重点是;100以内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所以,应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数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观察、数学的思维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2、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备好课,写好教案与反思。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精讲多练。教会学生灵活多样的学*方法。帮忙学生弄懂每一道题,到达计算熟练。

  4、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认真做题的*惯。

  5、及时进行学*水**馈,及时查漏补缺。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7、必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的良好*惯。

  8、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十)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家乡》以选择吉林地方特色,与本地经济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为教材,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由于学生是刚入学的儿童,对于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上还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有待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讲故事、看照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对自己家乡的发展状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因势利导,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为他们在当今价值多元的社会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家乡,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生活常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

  2、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长大后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当中,,使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3、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有爱心、有创意的生活”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生活常识教育。

  2、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五、教学措施

  1、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表达、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

  2、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3、将课本中的小故事穿插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们在故事中了解,认识自己的家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用品的良好*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本册的识字,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

  三、学情分析

  1、喜欢学*汉字,愿意主动识字。

  2、认识550个生字,会写其中250个。

  3、掌握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6、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

  7、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的意思,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9、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10、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11、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感兴趣的见闻。

  1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3

  一、班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4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

  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用品的良好*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 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一共设八个专题,分别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老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继续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 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六、 教学措施:

  1.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对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学*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方法,使他们乐于学*。

  七、课时进度安排:

  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认识还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教学: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认识还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教学: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6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甲班的语文教学。整个班学生表现较好,有不少学生聪明,且基础不错,班级学风优良,学生态度积极。但也有几位成绩偏差,*惯差、马虎懒散。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在教学中,始终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学*,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提前备好课,在备课之前总是先熟悉教材教参,参考各种版本的教学设计,有时还从网上下载一些好的教学设计,综合思考之后再动笔。

  2、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前我会重新熟悉一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程序清楚,教学重难点突出,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游戏、表演、分角色朗读、赛读、小组合作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使学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中,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教学媒体如挂图、生字卡、电脑等,并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注意体现分层教学,对课后及练*册的练*作必要的讲解分析,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并能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针对孩子作业情况进行集体订正和个别订正,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和指导,有些学困生的作业甚至要订正好几次才行。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对优等生我经常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多写多积累,不断提高要求;对学困生则不离不弃,不歧视差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予以鼓励,加强辅导力度,努力提高班级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大奖励力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成绩、朗读背诵课文等等各方面,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并以加分、减分、发小贴画、小星星、当小老师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6、适当开展读书、讲故事、朗读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逐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能在课上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且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交际。

  7、指导学生多积累、多背诵。

  8、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9、搞好学*互助小组,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自己结对子,互帮互学,互相监督,以好帮差,以差促好,以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科成绩。

  10、培养学生写话能力。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写话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鼓励学生经常动笔,遇到有意义的事情就指导学生写,放大假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两篇日记,返校后进行批改,发现写得好的日记及时予以表扬,并打出来发送到网上,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11、做好其他辅助教学的工作。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堂表演,抽空制作有关课文的动物头饰及教具,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提高了表演能力。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衡,有些孩子基础太差,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学**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认真写好反思,继续加强业务学*,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男生20人,女生24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但本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本学期应着重努力的方向。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遗忘较快。因此本学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任务: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活动,在语文学*能力、学*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3、学*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兴趣。

  4、学**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惯,爱惜学*用品的*惯。

  5、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423个,写字230个。

  2、阅读42篇诗文,背诵15课文。

  3、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能说完整的话,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地想法和认识。

  6、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惯。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重视日常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7、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四、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和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

  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7、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多与学生交流,汲取好的建议,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进步。

  8、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9、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8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语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2.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出示课题

  1.猜谜语:

  看着是我不是我,

  我去踩它它不躲。

  一举一动都像我,

  我走哪里它跟着。(谜底:影子)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2.(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词语。

  (1)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3)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5.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6、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预设:“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2)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3、预设“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1)教师导学:谁来再读读这一句。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2)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3)组织学生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

  4.质疑:想一想学*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5.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看图,说说太阳和影子各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预设: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而形成影子。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6.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学*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影子

  前

  左

  小黑狗

  右

  好朋友

  后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学*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在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2.教材要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编辑思想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

  3.教材要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4.教材的内容要力求简约,避免烦琐,力求灵活,避免呆滞。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6.教材要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教材同时要留有余地,增加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发展、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学*的需要。

  教材基本结构

  一年级上册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从一年级下册开始适当加大改革力度。依据这个编写设想,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进。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而且,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必学课文共34篇(其中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特别是课外所得的舞台。

  八组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每一组,也可以称作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大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安排的。几个单元也都是如此,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单元之间,体现了各项内容、各项要求及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螺旋上升。这样安排,符合《课程标准》避免烦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改变了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内容均贴*每一组的专题,和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既通过识字课承担了一部分识字任务,减轻随课文识字的压力,又充分体现了整合的思想。识字课的形式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

  这样安排识字,避免了集中识字可能产生的单调枯燥,功能单一,缺少情境、语境的弊端。学生通过学*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借童话故事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

  全册课文充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内涵比较全面,蕴含着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团结协作、自强自立、热爱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同时亦有适应信息社会和开放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

  二是题材广泛,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三是体裁多样。有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选文富有童心童趣,与当代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如《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两只鸟蛋》《失物招领》《春雨的色彩》《四个太阳》,能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

  4、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教学目标及教学改进措施提示: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所以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经验。没有好的经验,教材就很难继续提高,不断改进。

  明确教学要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教材中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一定要落实到每个学生。这些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对全体学生,不要拔高认字要求,以免加重负担。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2.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独立识字。爱识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识,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惯的培养。要重激励、多鼓励。

  3.学*有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要重视朗读。这是低年级理解课文最重要的阶段,其本身也是一种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了解词句要少而精,重点的,难点的;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搞以词解词,提倡自读自悟和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畅谈自己的收获、想法,鼓励展开想象。

  这不仅符合自主学*的理念,而且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这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萌芽。低年级阅读教学切忌串讲串问、讲深讲透。古诗只要求读熟背会。学生课后还读不熟、读不好,是不合格的语文课。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4.学*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这一册重在默读*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要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有所得。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和喜欢识字同样重要。爱读书,才能得到乐趣;得到乐趣,就更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培养起学生读书兴趣的老师肯定是好老师,这样老师的阅读教学肯定成功。

  5.重视语言的积累。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

  6.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课外、生活中是学*语文的广阔天地,学生,包括低年级学生可以大有作为。关键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给他们交流、展示的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

  因为教材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都围绕专题设计,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认识还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教学: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2)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份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愧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

  一、学*现状简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后,大部分学生学*比较认真,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语文自主学*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比较好动;个别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所获得的乐趣。

  针对本班存在的问题,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将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和广度,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心理和发展需要出发,共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共29篇主体课文,自读课文18篇,读背古诗6首(另有对联、对韵歌、古诗文名句)。课文下面依次列出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最下面是共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语文天地”包括本单元基础知识的巩固练*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本册生字分为三类,要求会写220个字,要求会认402个字,其余生字进行渗透性学*,允许学生识字数量有差异。

  三、教学目标:

  1.喜欢学*语文,继续感受学*语文的乐趣,树立学*语文的自信心。

  2.基本上养成书写、阅读、主动识字、收集图片资料、自检等好*惯,尽量做到天天阅读。

  3.会认生字402个(下限),学*30个常用偏旁的名称、字形、表示的大概意思。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

  4.会写生字220个(下限)。进一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基本养成正确的写字*惯。

  5.巩固拼音,抄写字母和音节。

  6.阅读51篇诗文(下限),背诵主体课文13篇及“语文天地”中的古诗5首(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继续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7.在学*过程中,继续用普通话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继续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理解教材的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有6学*后进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对偏旁部首的认识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但有3——4人因身体原因及*惯不良,需再加强写字*惯的督促。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中250个会写。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一)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4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8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晚自*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时间课本教学内容拓展内容

  第一周2.13——2.171、春夏秋冬2、姓氏歌第一周

  第二周2.20——2.243、小青蛙4、猜字谜

  语文园地一第二周

  第三周2.28——3.31、吃水不忘挖井人2、我多想去看看3、一个接一个第三周

  第四周3.6——3.10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第四周

  第五周3.13——3.175、小公鸡和小鸭子6、树和喜鹊复*

  第六周3.20——3.247、怎么都快乐

  语文园地三第五周

  第七周3.27——3.318、静夜思9、夜色10、端午粽第六周

  第八周4.5——4.711、彩虹语文园地四第七周

  第九周4.10——4.145、动物儿歌6、古对今

  7、操场上第八周

  第十周4.17——4.21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复*

  第十一周4.24——4.2812、古诗两首13荷叶圆圆第九周

  第十二周5.2——5.5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第十周

  第十三周5.8——5.1215、文具的家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第十一周

  第十四周5.15——5.19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第十二周

  第十五周5.22——5.2619、棉花姑娘20、咕咚古诗复*

  第十六周5.31——6.2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词语复*

  第十七周6.5——6.9单元复*与检测经典复*

  第十八周6.12——6.16单元复*与检测复*

  第十九周6.19——6.23分类复*与检测复*

  第二十周6.26——6.30综合复*与检测复*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5

  一、班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56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可以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可以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可以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可以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如可以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用品的良好*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别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可以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可以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可以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可以力来学*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老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可以力。

  4、继续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可以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可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六、教学措施:

  1、对学*可以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对学*可以力较弱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学*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方法,使他们乐于学*。

  七、课时进度安排:

  第1周———识字1、第1课

  第2周———第2—4课、语文园地一

  第3周———识字2、第5—6课

  第4周———第7—8课、语文园地2

  第5周———识字3、第9—10课

  第6周———第11—12课、语文园地3

  第7周———识字4、第13—14课

  第8周———第15—17课

  第9、10周———语文园地4、识字5、第18—19课

  第11周————第20—21课、语文园地5、期中考试

  第12周————识字6、第22—24课

  第13周————第25课、语文园地六、识字7

  第14周————26—29课

  第15周————语文园地7、识字8、第30—31课

  第16周————第32——34课、;语文园地8

  第17、18、19、20周———复*考试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教学计划范本5份

  一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教学计划 1

  一、 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 ,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 ,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 ,也不会学*;有些同学学*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的*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学生入学后的起始学*内容,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刚入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学*需要。

  数与代数领域。包括联系实际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10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的重要基础。另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无疑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点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认识物体、图形,学会观察,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打好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初步学*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全册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美丽的田园》。旨在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基础,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合发展为最终教学目标,做到师生*等互动参与合作,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帮助学生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学**惯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七、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教学计划 3

  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容易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与同学们一起学*,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悉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教学计划 4

  为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学*兴趣,打好基础,现制定关于一年级数学方面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xx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措施

  1、勇于创新,坚持认真教学。

  2、因材施教,选用有效地教学方法。

  3、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

  4、对思维活跃,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教学计划 5

  一、班级情景分析:

  一(8)班现有学生64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必须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本事;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必须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必须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异常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资料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可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景,仅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所以,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资料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资料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供给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资料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贴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构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景。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班级学生学*情况的分析

  这学期我还上一(1)节和一(2)节课。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已经对每个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刚进入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并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孩子经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和欢笑。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学*的目的,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活动。然而,一班的许多学生被送到托管地,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学*。但是他们的学*效果不好,成绩没有提高,这也是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学期更要注意保持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逐渐引导思维的乐趣和成功经验的乐趣。

  二、学*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班有傅志伟、陈一凡、王杰等同学。这些学生意识不够,缺乏努力学*的精神,总是想偷懒。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做生意时不受监督,所以他们被置于托管之下。虽然他们的作业可以完成,但他们的成绩会下降而不是上升。还有傅家豪、小文成、刘玉婷等。前两个学生上课不听,课后不做作业。好像智力有问题,严重影响全班*均成绩。

  三、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况,利用棍棒、图片等教学(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听取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

  4.结合生活实际和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欢的游戏、童话、故事、漫画等来创造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理念: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游戏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泛。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水*,照顾中学生和思维慢的学生。

  3.安排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作业,少一些死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

  四、教学进度

  (略)

  五、本卷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思想和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在总结现行九年制义务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历,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和环境。同时,也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些好经验和有效措施

  本教材的特点如下:

  1.以《标准》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知识。

  2.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设计活动和学*材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发展尽可能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6.提供更丰富的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内容和材料,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注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组装、100以内数的理解、人民币的理解、100以内加减(1)、时间的理解、求规律、统计、数学练*。

  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数识,人民币识,100以内的加减(1),时间识,找规律,统计,数学练*。本教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字的基础上,将识别数字的范围扩大到100,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找出100以内数字的构成和大小,用这些数字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字感。100以内的加减分为口算和笔算。这本教材出现的是口算,也就是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整十位。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所以学生要好好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应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学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孩子自主探寻的能力。重视以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孩子熟悉的情景,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孩子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孩子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孩子自主探寻,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寻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孩子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孩子的方法,比如建立孩子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孩子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孩子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孩子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孩子。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20名学生,10名男生,10名女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经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学*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经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经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经过对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经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经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

  (1)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建议。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惯。

  良好的学**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和认真的学*态度。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准确表达、认真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视力。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涂改,认真听题、细心计算、耐心检查,逐步养成书写规范的良好*惯。说到书写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比如:经常有学生把“0”、 “8”的笔顺写错。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教材在选择素材时注重创设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编写生动的故事激发学*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经过“小朋友浇花”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现在一共有几人”“还剩几个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数一数、算一算的冲动,主动去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在上一年级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有问题。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计算练*又比较枯燥,因此,老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数学。真正使数学学*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学*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对应的,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能力的练*。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写数的机会,在学*“认识1-5”和“认识6-9”这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同时还在练*一和练*二中适当增加了*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相关加、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经过题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同算式”和“得数不同的相*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本册教科书还经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两则自主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量补充安排相关的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如在教科书29页“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个结”,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中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围成一圈,要打个结”,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288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5课时

  观察与测量…………………………4课时

  加与减(一)………………………10课时

  有趣的图形…………………………8课时

  加与减(二)………………………15课时

  购物…………………………………5课时

  加与减(三)………………………6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借鉴的朋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学期负责一(2)班的数学,本班总数是36人,实到35人,其中女生30人,男生是6人,老生有30人,新生是6人,新生学*大部分学*都不怎么好。上学期我们班的合格率达到98%,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同学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同学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同学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个学期我会加油的!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同学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同学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同学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同学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同学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同学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同学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同学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同学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同学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同学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同学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同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同学交谈,了解每个同学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同学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同学良好的行为,培养同学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同学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同学的独立思考,引导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同学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同学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同学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同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同学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 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 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16课时

  七、认识时间 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 4课时

  九、统计 5课时

  十、总复* 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1、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新颖有趣。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知识安排上,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知识学*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问题口袋,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6、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如“你说我讲”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页的“你说我讲”,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

  二、教学内容:

  新教材第一册共有9个单元:

  第一单元:逛公园——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

  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

  第四单元 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

  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

  三、教学目标:

  I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的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三)统计与概率

  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II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III解决问题

  1、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IV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逛公园------------------6课时

  第二单元:下雨了-----------------------2课时

  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4课时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2课时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5课时

  第六单元:大海边---------------------17课时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4课时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2课时

  第九单元:雪山乐园---------------------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名,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陈鑫隆、江涛、黄旭钦、黄一涯、李尹越、廖祖峰、舒灵*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学*动机问题,导致学*困难2、学*策略问题,导致学*困难。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导致学*困难。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例1 3 课时

  例2 4课时

  例3 2课时

  整理和复* 3课时

  单元练* 1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1课时

  读数 写数 1课时

  练* 1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课时

  练* 1课时

  摆一摆 想一想 1课时

  单元练* 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 2课时

  简单的计算 2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整理与复* 2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5)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状态和学*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惯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惯。通过学*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4、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八、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2.20-2.24

  我们爱整洁

  1

  2

  2.27-3.3

  我们有精神

  1

  3

  3.6-3.10

  我不拖拉

  1

  4

  3.13-3.17

  不做“小马虎”

  1

  5

  3.20-3.24

  风儿轻轻吹

  1

  6

  3.27-4.1

  花儿草儿真美丽

  1

  7

  4.5-4.7

  可爱的动物

  1

  8

  4.10-4.14

  大自然,谢谢您

  1

  9

  4.17-4.21

  我和我的家

  1

  10

  4.24-4.28

  期中考试

  ?

  11

  5.2-5.5

  家人的爱

  1

  12

  5.8-5.12

  让我自己来整理

  1

  13

  5.15-5.19

  干点家务活

  1

  14

  5.22-5.26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

  15

  5.31-6.2

  请帮我一下吧

  1

  16

  6.5-6.9

  分享真快乐

  1

  17

  6.12-6.16

  大家一起来

  1

  18

  6.19-6.23

  考试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状态和学*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惯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惯。通过学*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4、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八、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2.20-2.24

  我们爱整洁

  1

  2

  2.27-3.3

  我们有精神

  1

  3

  3.6-3.10

  我不拖拉

  1

  4

  3.13-3.17

  不做“小马虎”

  1

  5

  3.20-3.24

  风儿轻轻吹

  1

  6

  3.27-4.1

  花儿草儿真美丽

  1

  7

  4.5-4.7

  可爱的动物

  1

  8

  4.10-4.14

  大自然,谢谢您

  1

  9

  4.17-4.21

  我和我的家

  1

  10

  4.24-4.28

  期中考试

  ?

  11

  5.2-5.5

  家人的爱

  1

  12

  5.8-5.12

  让我自己来整理

  1

  13

  5.15-5.19

  干点家务活

  1

  14

  5.22-5.26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

  15

  5.31-6.2

  请帮我一下吧

  1

  16

  6.5-6.9

  分享真快乐

  1

  17

  6.12-6.16

  大家一起来

  1

  18

  6.19-6.23

  考试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3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动物王国里有一场精彩的比赛,许多动物都来参加啦,我们去看看都有谁吧。(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和带拼音汉字)

  2、想和它们交朋友吗?那就得叫出它们的名字。

  猴子、兔子、鸭子

  孔雀、松鼠、公鸡

  学生自由读。

  请大家自己轻声地读读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题

  1、师:这么多小动物聚在一起要干什么呢?

  课件出示:比尾巴

  师:大家注意了,“巴”在这里轻声,要读得短而轻,再读读吧!(指名读)

  2、师:读准了字音,我们再来看看字形。这三个字有个共同点,哪位小朋友发现了?(竖弯钩)

  没错,它们都有“竖弯钩”,它们有的长,有的宽,书写时可要注意区别。

  3、师:动物们都来比尾巴了,它们是怎么比的呢?让我们到书中看一看,请把书翻到82页。

  师:读书之前请看看读书要求

  提要求:大声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4、这首儿歌一共几小节?

  生:四小节

  师:那就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

  第一小节请谁?指名读

  (这4位同学读得都不错,来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再读儿歌。

  (一)1、我们到第一小节去看看,这三只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

  (2)大家注意三个句子末尾都有相同的符号。

  生:三句话后面都有个问号。

  师:这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板书:?)我们叫它——问号。有问号的句子就叫问句,这里一共几个问句?

  生:三个。

  师:谁来读第1个问句?(指名读,1个人)

  师:不错,你把音读准了,可你没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孩子们,我们在读问句的时候语气要往上扬,来听老师读读。(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读一读。(齐读)

  (识字:“谁”、“长”)

  出示字卡:谁—堆(换一换);“长”表示向两端延伸的程度,扩词:长江、长城、长方形

  (3)由“长”引出“短”,学生自己说识字方法。

  师:“长”的反义词是“短”。这个“短”字(变红色)有点难,谁来拼一拼?

  师:请大家在书上把这一对反义词圈出来。

  你还能说出几组这样的反义词吗?

  (4)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这第三个问句比较长,谁想来试着读读?

  师:老师觉得,可以在“尾巴”这个词语后面歇口气,再读。

  (师范读,跟读)

  (认识“把”、“伞”;

  “把”字与“巴”字有什么区别?(多了“提手旁”)

  区别“人字头”、“八字头”)

  师:一起齐读第一小节。

  2、看,它们比赛的结果出来了。(课件出示,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

  师:小动物的尾巴有长,有短,还有的像把伞呢!你最喜欢谁的尾巴呢?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猴子的尾巴,因为猴子的长尾巴可以挂在树上荡秋千。

  师:真有趣!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师:喜欢猴子尾巴的孩子一起读一读?

  生: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很可爱。

  师:你能把兔子尾巴的可爱给读出来吗?

  师:好一个可爱的尾巴。

  师:猜猜老师喜欢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大大的、软软的,还可以当被子呢。要是从树上跳下来,也不会摔伤。

  师:难怪说它的尾巴像把伞呢,是什么伞啊?(降落伞)松鼠有这样的大尾巴,心里一定开心极了,我们一起读出它开心的心情吧!

  师:下面请同桌小朋友合作读读一二小节。

  师点评:孩子们的一问一答,配合的真默契。

  师:老师也想加入,我读第一小节,大家读第二小节

  课堂练*

  (难点巩固)

  师:小朋友,看,又一群动物赶来比尾巴了!

  图片出示:恐龙、鼠、乌龟、燕

  看看他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2、请你也来模仿课文编一编儿歌吧!先自己试一试。

  谁的尾巴()?

  谁的尾巴()?

  谁的尾巴好像()?

  通过读好问句,模仿一问一答形式积累语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6)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孩子,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孩子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孩子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孩子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孩子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孩子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孩子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孩子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孩子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孩子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孩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孩子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孩子的方法,比如建立孩子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一)、数与代数。在“生活中的数”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学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加与减”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 “购物”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在“观察与测量”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有趣的图形”的学*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在 “统计”的学*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教材概况:

  本教材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生知识现状简析:

  本期一年级共有学生15名,分为两个学*小组。从年龄上来说,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学*自觉性较差,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地学**惯,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最终的学*目标。全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好,但是主动探索学*数学的学生不多,学生对经历、体验数学缺少经验,本期有待进一步提高。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重视让学生体验数学生学*的过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情况分析

  (一)小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小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减法(一)、总复*(包括期中阶段的一个数学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二、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小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小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小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小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小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小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小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小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小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与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与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与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与“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与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教学理念: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上好课的欲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口算能力提高很大。有一些同学基础比较好。多数同学能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式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别小朋友上课不太用心。接受力比较差,学*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做题时也比较粗心。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更多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坚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结果。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生活中时间的作用。

  5、能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长、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用这些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图形,并从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美。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学*寻找简单*面图形的共性。

  8、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数学思考领域

  1、能应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学*探索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辩认方向和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

  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决问题的合作体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4、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能在学*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数学活动。

  3、能用100以内的数、位置和方向、*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材编写特点:

  重视学生经验,选择贴*学生实际的学*内容。

  提供探索的空间,重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学*内容。

  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用数学文化拓展学*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学*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仔细专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备好切实可行的教案。

  5、课后认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作好记载,根据地学生情况及时订证,对掌握不好的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

  6、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7、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8、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的数学。学生人数是23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97分,最低75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教学具准备

  1.计数器利用这个教具可以教学数100以内的数、认数位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演示用的教具,可以拿一个长方体形的木板做底,上面插入3根木棍或粗铁丝。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以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纸盒,上面插入3根小竹棍。再准备一些带孔的珠子,把珠子穿到木棍上就可以用来表示数了。

  2.数位表利用这个教具可以教学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也可以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教具的做法是:用一块绒板,在绒板上贴上线,并在上面贴上“百”、“十”、“个”,再用纸剪一些不同颜色的圆片。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把图片贴在绒板上。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以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学*一年级下册实验教材用的学具卡片(以下简称“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其中第8页印有数位表。

  3.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5、6、10、11、12页。这些卡片是配合教科书帮助学生学*认数、100以内加减法、图形的拼组等内容的。具体用法可以参看有关的单元或小节的教学建议。

  4.百数图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7页,可以用于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以便于反复使用。

  5.人民币图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13~23页。包括当前流通的所有的纸币图和硬币图。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图剪下来,进行元、角、分的变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6.钟面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25页。教学前,让学生把钟面和表针剪下来,把时针和分针钉在钟面上。教学时,让学生拨动表针,表示出指定的时刻。

  7.口算练*卡片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1~4页。这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一种练*材料,是根据学*的内容和进度编制的。各条的练*内容如下:(1)十几减9,(2)十几减8,(3)十几减7,(4)十几减6,(5)十几减5、4、3、2,(6)20以内加减法混合练*,(7)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其相应的减法,(8)整十数加、减整十数,(9)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10)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1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1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13)100以内加法口算的混合练*,(14)100以内减法口算的混合练*,(15)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混合练*。教学时,可以根据进度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条目进行练*。学生练*时,可以看着题口说得数;或者拿一张纸放在式题的右边,对准每一道题写出得数,然后大家一起对得数;也可以全班学生同时进行练*。用这种卡片进行练*,费时不多,全班每人都能得到练*。

  8.口算加、减法练*表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9页。利用表上的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可以节省教师出题的时间和学生书写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表的用法如下: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第一列的数加第二列的数,如75+3,43+2……第二列的数加第三列的数,如3+34,2+66……

  (2)两位数加整十数:第五、七列的数分别加第八列的数,第八列的数加第九列的数。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第三列的数加第四列的数,第四列的数加第五列的数,第五列的数加第六列的数,第六列的数加第七列的数。

  (4)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第一列的数减第二列的数,第三列的数减第二列的数。

  (5)两位数减整十数:第三、五、七列的数减第八列的数。

  (6)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三列的数减第四列的数,第五列的数减第六列的数,第一列的数减第四列的数。

  (7)混合练*:第九列的数加、减第十列的数,上面没有列出的其他任意两列的数相加、减。

  可以把表放大挂在墙上,练*时随时使用。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七、全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5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容易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与同学们一起学*,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悉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教学安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下册,是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遵照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要求,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0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他们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兴趣较为浓厚。部分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但他们的可塑性极强,会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和爱心滋润下,很快的适应学校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学**惯,取得较大进步。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米、厘米的认识,认识钟表。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8、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教学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重视培养*惯。好的*惯使学生学*数学事半功倍。在*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认真思考等良好*惯,形成自觉行为。

  3、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七、教学进度

  安联合校进度安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同学26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大部分同学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年级小同学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钟的课堂学*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同学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惯。对于学*有困难的同学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同学刚进入小学学*,新的学*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同学,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生活,养成良好的*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

  2、下雨了——学看钟表。

  3、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4、牧童——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趣味拼摆

  5、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6、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7、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智慧广场

  8、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9、我换牙了——统计

  10、儿童乐园——总复*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8、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

  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厘米、米的认识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学*,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同学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同学能力,努力激发同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同学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重视培养*惯。

  好的*惯使同学学*数学事半功倍。在*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同学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惯,形成自觉行为。

  3、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同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和实践,使同学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五、教学具准备:

  计算器、图形、挂图、小棒、图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本班有学生48人,这学期转出2人,转进一人,共47人,其中更读生13人,正式生34人。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任务。在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9分,其中算术题和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三)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5课时

  观察与测量..............................4课时

  加与减(一)...........................10课时

  有趣的图形..............................8课时

  加与减(二)...........................15课时

  购物.......................................5课时

  加与减(三)...........................6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基本情况:

  本班人数45人,其中男生 25人,女生20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已经初步适应了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任务。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还有部分学生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还不够好,尤其是倾听的*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总复*。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整理数据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本单元需要渗透的法制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第六条 任

  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本单元需要渗透的法制内容为靠右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第六十条第一款 须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单元需要渗透的法制内容为升降**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第十二条 依照本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升挂**的,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小小商店(回收空瓶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四条 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四、情感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措施

  落实教学“六认真”的具体措施:

  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课件、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1、备课时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

  2、上课时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中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解决学困生的困惑。

  3、设计作业时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4、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2

  教学目的:

  通过学*,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1、听算: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计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根据已给信息提问题,试图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列算式。

  2、板书:50-24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利用小棒计算)

  (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十位上写2。

  (3)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退位减法,是减法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在列竖式的时候强调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部分学生就像做加法一样,从十位开始做,发现他们做错得时候,我马上拿出来作为错例进行评讲,强调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7)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1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基础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教学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阅读*惯较好,喜爱阅读,有阅读兴趣。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午读及晚上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通顺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第一周

  2.21——2.22

  1.春夏秋冬

  第二周

  2.25——3.1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第三周

  3.4——3.8

  语文园地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2.我多想去看看

  第四周

  3.11——3.15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

  3.18——3.22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第六周

  3.25——3.29

  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第七周

  4.1——4.5(清明)

  10.端午粽

  11.彩虹

  第八周

  4.8——4.12

  语文园地四期中检测

  第九周

  4.15——4.19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十周

  4.22——4.26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第十一周

  4.29——5.3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第十二周

  5.6——5.10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第十三周

  5.13——5.17

  16.一分钟1

  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四周

  5.20——5.24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

  5.27——5.31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十六周

  6.3——6.7(端午)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6.10——6.14

  单元复*与检测

  第十八周

  6.17——6.21

  期末复*与检测

  20xx年2月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2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基础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教学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阅读*惯较好,喜爱阅读,有阅读兴趣。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午读及晚上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通顺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第一周

  2.21——2.22

  1.春夏秋冬

  第二周

  2.25——3.1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第三周

  3.4——3.8

  语文园地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2.我多想去看看

  第四周

  3.11——3.15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

  3.18——3.22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第六周

  3.25——3.29

  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第七周

  4.1——4.5(清明)

  10.端午粽

  11.彩虹

  第八周

  4.8——4.12

  语文园地四期中检测

  第九周

  4.15——4.19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十周

  4.22——4.26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第十一周

  4.29——5.3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第十二周

  5.6——5.10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第十三周

  5.13——5.17

  16.一分钟1

  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四周

  5.20——5.24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

  5.27——5.31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十六周

  6.3——6.7(端午)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6.10——6.14

  单元复*与检测

  第十八周

  6.17——6.21

  期末复*与检测

  20xx年2月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状态和学*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惯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惯。通过学*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4、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八、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2.20-2.24

  我们爱整洁

  1

  2

  2.27-3.3

  我们有精神

  1

  3

  3.6-3.10

  我不拖拉

  1

  4

  3.13-3.17

  不做“小马虎”

  1

  5

  3.20-3.24

  风儿轻轻吹

  1

  6

  3.27-4.1

  花儿草儿真美丽

  1

  7

  4.5-4.7

  可爱的动物

  1

  8

  4.10-4.14

  大自然,谢谢您

  1

  9

  4.17-4.21

  我和我的家

  1

  10

  4.24-4.28

  期中考试

  ?

  11

  5.2-5.5

  家人的爱

  1

  12

  5.8-5.12

  让我自己来整理

  1

  13

  5.15-5.19

  干点家务活

  1

  14

  5.22-5.26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

  15

  5.31-6.2

  请帮我一下吧

  1

  16

  6.5-6.9

  分享真快乐

  1

  17

  6.12-6.16

  大家一起来

  1

  18

  6.19-6.23

  考试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8)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9个单元:

  1、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分和减法

  7、认识时间

  8、找规律

  9、统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编写意图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应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只学生在获得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8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进步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题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把握还好。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爱好,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往。特别是一些动手操纵、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爱好。但是在碰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题目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温*。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往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回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进步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景分析:

  一(5)班现有的学生50人,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必须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本事;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必须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惯。大部分的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达学*目标,对学*数学产生了必须兴趣,能较进取主动参与学*活动。异常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资料比较感兴趣。虽然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不是十分梦想,但从学**惯、学*态度以及参与学*的兴趣等方面能够确定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课堂和数学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所以,本学期要继续使已基本构成的兴趣坚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进取性,进一步抓好基础知识。同时,本学期重点是培养的学生学*的自主意识,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自主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的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的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所以,应当让的学生掌握好。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料,让的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的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资料的学*,不仅仅使的学生的数学学*丰富多彩,构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并且有利于的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的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掌握算理和算法,培养的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的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我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构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本事不一样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的学生的计算本事。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的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逐步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我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的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本事。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的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的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2课时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8、总复*(4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常规有了显著的提高,上课、作业、口算等方面都渐入佳境,本班学生总体来说都很乖,加上我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因此,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还比较浓。有所欠缺的是学生倾听的*惯还有待培养,也要加强*时的思维训练,因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定式,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班上有4个学生学*有困难,但好在对数学的兴趣还在,对我也比较喜欢,这个学期要努力使他们不掉队,争取帮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

  学情分析期末测评情况:优秀23人、良好3人、中等0人、不及格0人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现象收集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数据,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朋友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3、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并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鼓励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数学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辨认图形;实际运用人民币。

  教学难点: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数100以内的数;理解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可以相互转换的;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理;各种面值人民币间的简单换算。

  6、教学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有关数学知识。

  2、努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努力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4、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重点关注张婉宁、徐玘、许芳婕、李冠这些学困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稳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9)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做准备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3)和(4)的数学课。这两班的学生人数很*均,都是45人。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学期刚开始,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及图形的拼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总复*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教学安排59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全册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数学学*的兴趣对于数学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4课时

  三、加与减(一)………………………………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8课时

  整理与复*(一)……………………………1课时

  五、加与减(二)…………………………………15课时

  小小运动会…………………………………1课时

  六、购物…………………………………5课时

  七、加与减(三)…………………………………6课时

  今天我当家…………………………………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理解本事也就不一样,学*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经过*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是为了在*3周的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教学效果,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教学资料简析:

  本册教学资料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等。重点教学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根据本学期教材资料,结合本版实际情景,教学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资料: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说说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谈谈自我对哪些知识学得比较模糊,需要好好巩固一下。

  2、充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欢乐中教学,更好地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教学的方法。

  5、改善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本事,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时教学了解的情景,结合教学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教学时间安排:

  1、位置……………………………………1课时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

  3、图形的拼组……………………………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5、认识人民币……………………………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课时

  7、认识时间………………………………1课时

  8、找规律、统计…………………………1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经过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本事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的主要资料

  1.“100以内的数”的教学。

  着重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的100以内数的相关资料。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教学,它是学*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够多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资料。这些资料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必须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资料集中安排教学,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比较练*,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能够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大纲》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我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时,能够先让学生计算。计算后,能够分小组讨论,这些题能够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能够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教学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够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

  3.“元、角、分”的教学。

  本学期在学*“元、角、分”时,主要经过很多的操作、活动帮忙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能够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忙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教学。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能够了。教学时,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应当怎样看钟面,也能够让学生讨论一下自我是怎样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惯不一样,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能够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教学。

  教学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描述时,要异常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能够根据本班具体情景,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到达全面教学的目的。

  6.“统计”的教学。

  教学时,能够根据教材中供给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能够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景,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景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教学一遍。

  7.教学的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

  8教学的难点:时分、人民币的认识。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

  1.经过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本事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3、经过总教学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经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教学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忙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资料,哪些资料最趣味,觉得哪些资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资料,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能够引导学生设想自我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学*情景,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景,为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教学。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教学,在教学中玩,在玩与教学相结合中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教学,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教学。

  五、总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20以内退位减法(补充课本第99页第7题)

  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加减法(课本第98页第1、2、3、4、5、6题,补充。)

  第三课时:元、角、分的认识,时、分的认识(课本第99页8题,100页9题,补充。)

  第四课时:位置与图形、统计(课本第100页第10、11题,第101页,第105页)。

  第五课时:总教学(课本第102页第1、2、3、4、5、6、题,第103页、第104页)。

  练*测试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

  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

  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6)、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有学生30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惯的培养工作。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五、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

  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遵照数学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方向,尊重学生的差异,探索发展性学*评价机制,关注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励、诱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作出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终身学*有价值的、公*的、客观的评价。一年级数学课程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状况,激励学生进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力求做到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突出评价学生学*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惯、合作意识、数学反思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的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的自主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基础,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同伴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互相学*;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历程,并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我们一年级学生虽小,但个个见多识广,有目的的动手动脑的*惯与思考却很少做的好,因此在活动中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捕捉了一幅幅令孩子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在他们身边的、为他们感兴趣和乐于思考、乐于接受的学*素材,以引发他们的学*动机。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不管是在知识、方法或能力等各个方面,只要有收获就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有些准备活动要与家长有机的联手,使孩子都能重视活动,并附诸行动,而不要流于形式。

  七、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及时进行学*水**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的良好*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xx——20xx)下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数学新教材学*后,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任务。但学生的课堂常规还不算好,尤其是倾听的*惯和随便插嘴的*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有趣的图、 购物、 统计等知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有: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本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1

  (一)数与代数

  1、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四、教法及学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4、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5、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8、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学会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六、教学具体措施

  1、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3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6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和(2)的数学。(1)班的孩子人数是37人,(2)班的人数是3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惯和随便插嘴的*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孩子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孩子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孩子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孩子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孩子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孩子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孩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寻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孩子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孩子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六、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孩子交谈,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孩子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培养孩子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引导导孩子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七、20%后进生进步措施

  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孩子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孩子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信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7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7名,其中女生5人,男生2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七单元“加与减

  (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及时进行学*水**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的兴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8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3)(4)班共有学生85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以内 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

  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 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 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 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 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 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 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 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 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2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2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4课时)

  备注:每周5课时,此进度仅供教师参考 法定节假日未安排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9

  一、教学班级学生学*情况的分析

  这学期我还上一(1)节和一(2)节课。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已经对每个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刚进入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并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孩子经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和欢笑。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学*的目的,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活动。然而,一班的许多学生被送到托管地,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学*。但是他们的学*效果不好,成绩没有提高,这也是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学期更要注意保持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逐渐引导思维的乐趣和成功经验的乐趣。

  二、学*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班有傅志伟、陈一凡、王杰等同学。这些学生意识不够,缺乏努力学*的精神,总是想偷懒。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做生意时不受监督,所以他们被置于托管之下。虽然他们的作业可以完成,但他们的成绩会下降而不是上升。还有傅家豪、小文成、刘玉婷等。前两个学生上课不听,课后不做作业。好像智力有问题,严重影响全班*均成绩。

  三、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况,利用棍棒、图片等教学(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听取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

  4.结合生活实际和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欢的游戏、童话、故事、漫画等来创造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理念: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游戏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泛。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水*,照顾中学生和思维慢的学生。

  3.安排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作业,少一些死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

  四、教学进度

  (略)

  五、本卷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思想和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在总结现行九年制义务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历,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和环境。同时,也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些好经验和有效措施

  本教材的特点如下:

  1.以《标准》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知识。

  2.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设计活动和学*材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发展尽可能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6.提供更丰富的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内容和材料,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注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组装、100以内数的理解、人民币的理解、100以内加减(1)、时间的理解、求规律、统计、数学练*。

  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数识,人民币识,100以内的加减(1),时间识,找规律,统计,数学练*。本教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字的基础上,将识别数字的范围扩大到100,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字的读写,找出100以内数字的构成和大小,用这些数字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字感。100以内的加减分为口算和笔算。这本教材出现的是口算,也就是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整十位。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所以学生要好好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应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学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He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第一周(6课时):位置

  (二)、第二周至第四周(18课时):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第五周(4课时):图形的拼组

  (四)、第五周至第七周(15课时):100以内数加减法,认识数数数的组成

  (五)、第八周(5课时):认识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七)、第十四周(6课时):认识时间

  (八)、第十五周(6课时):找规律)

(九)、第十六周(6课时):统计

(十)、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10课时):总复*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1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餐厅里的数学问题 8课时

  第二单元: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 14课时

  第三单元:市场里的数 9课时

  第四单元:商店里的计算 12课时

  第五单元:教室里的测量 5课时

  第六单元:总复* 6课时

  课时数共54课时

  二、学生情况简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三、本册教材目标分析 :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

  6.用划正的方法整理数据,将数据填入表格中,通过涂色等活动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 研读教材,抓住重难点,设计的活动要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4、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多与后进生谈话,关注他们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辅导和表扬,树立他们学*兴趣的愿望。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7、作好组内教研,交流教学心得。

  六、课时安排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课时

  1

  2.9—2.13

  餐厅里的数学问题、20以内退位减法(一)

  5课时

  2

  2.16—2.20

  20以内退位减法(二)、练一练一、练一练二

  5课时

  3

  2.23—2.27

  加法和减法、练一练三、整理与应用一、智慧乐园

  5课时

  4

  3.2—3.6

  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认识乘法、2的乘法口诀、练一练四

  5课时

  5

  3.9—3.13

  100以内的数(一)、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一练五、3的乘法口诀

  5课时

  6

  3.16—3.20

  4的乘法口诀、练一练六、练一练七、乘加

  5课时

  7

  3.23—3.27

  练一练八、整理与应用二、智慧乐园二认识、100与整十数

  5课时

  8

  3.30—4.3

  100以内的数(二)、找规律填数、比较数的大小、练一练九

  5课时

  9

  4.6—4.10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练一练十、整理与应用三、

  5课时

  10

  4.13—4.17

  商店里的计算、认识人民币、几元几角、进位加法(一)

  5课时

  11

  4.20—4.24

  练一练十一、练一练十二、退位减法(一)、练一练十三

  5课时

  12

  4.27—5.1

  练一练十四、乘减、练一练十五

  5课时

  13

  5.4—5.8

  整理与应用四、智慧乐园三、教室里的测量

  5课时

  14

  5.11—5.15

  认识厘米、量长度、认识米、练一练十六

  5课时

  15

  5.18—5.22

  智慧乐园四、总复*

  5课时

  16

  5.25—5.29

  总复*

  5课时

  17

  6.1—6.5

  总复*

  5课时

  18

  6.8—6.12

  期末复*

  5课时

  19

  6.15—6.19

  期末复*

  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2

  一、教材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认数、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加法和减法(二)、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期末复*。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面图形。

  3、结合具体的情境,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数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三)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3

  一、情况分析

  (一)、同学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同学们,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同学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们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们的方法,比如建立同学们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同学们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同学们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同学们。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4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入学常规训练 4课时

  (一)数一数 4课时

  (二)比一比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一二单元检查卷 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1、1———5的认识 8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8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6课时

  (五)分类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期中检查 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8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12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8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八)认识钟表 6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2课时)

  1、9加几 8课时

  2、8、7、6加几 8课时

  3、5、4、3、2加几 6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单元检查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十)总复* 8课时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5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4、用数学。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约60课时)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十几减九……………………………………3课时左右

  十几减几……………………………………4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 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左右

  简单的计算…………………………………2课时左右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5课时)

  周次 日期 计划进度(注明篇目或具体章节) 重点/难点 附注

  1 2.13—2.17 开学典礼,熟悉学生 熟悉学生

  2 2.20—2.24 第一单元位置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对位置

  3 2.27—3.2 第二单元第一节 十几减九 拆十法算十几减九

  4 3.5—3.9 第二单元第二节 十几减几 拆十法算十几减几

  5 3.12—3.16 第二单元第三节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6 3.19—3.23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单元检测 图形的拼组

  7 3.26—3.30 第四单元第一节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数的组成 读数 写数

  8 4.2—4.6 第四单元第二节 数的顺序、比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 清明放假一天

  9 4.9—4.13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摆一摆 想一想

  10 4.16—4.20 第五单元 人民币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和简单计算

  11 4.23—4.27 第六单元第一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2 4.30—5.4 第六单元第二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五一放假1天

  13 5.7—5.11 第六单元第三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4 5.14—5.18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非整时或半时的时间认识

  15 5.21—5.25 第八单元 找规律 图形列或数字列规律寻找 端午放假一天

  16 5.28—6.2 第九单元 统计 每格代表1的单式统计图 儿童节放假一天

  17 6.4—6.8 总复* 单元复*

  18 6.11—6.15 总复* 查漏补缺

  19 6.18—6.22 总复* 综合卷练*

  20 6.25—6.29 期末检测 期末检测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扩展10)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通用10篇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1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基础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教学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阅读*惯较好,喜爱阅读,有阅读兴趣。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午读及晚上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通顺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第一周

  2.21——2.22

  1.春夏秋冬

  第二周

  2.25——3.1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第三周

  3.4——3.8

  语文园地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2.我多想去看看

  第四周

  3.11——3.15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

  3.18——3.22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第六周

  3.25——3.29

  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第七周

  4.1——4.5(清明)

  10.端午粽

  11.彩虹

  第八周

  4.8——4.12

  语文园地四期中检测

  第九周

  4.15——4.19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十周

  4.22——4.26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第十一周

  4.29——5.3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第十二周

  5.6——5.10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第十三周

  5.13——5.17

  16.一分钟1

  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四周

  5.20——5.24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

  5.27——5.31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十六周

  6.3——6.7(端午)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6.10——6.14

  单元复*与检测

  第十八周

  6.17——6.21

  期末复*与检测

  20xx年2月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2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基础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教学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阅读*惯较好,喜爱阅读,有阅读兴趣。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午读及晚上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通顺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第一周

  2.21——2.22

  1.春夏秋冬

  第二周

  2.25——3.1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第三周

  3.4——3.8

  语文园地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2.我多想去看看

  第四周

  3.11——3.15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

  3.18——3.22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第六周

  3.25——3.29

  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第七周

  4.1——4.5(清明)

  10.端午粽

  11.彩虹

  第八周

  4.8——4.12

  语文园地四期中检测

  第九周

  4.15——4.19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十周

  4.22——4.26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第十一周

  4.29——5.3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第十二周

  5.6——5.10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第十三周

  5.13——5.17

  16.一分钟1

  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四周

  5.20——5.24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

  5.27——5.31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十六周

  6.3——6.7(端午)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

  6.10——6.14

  单元复*与检测

  第十八周

  6.17——6.21

  期末复*与检测

  20xx年2月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3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4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动物王国里有一场精彩的比赛,许多动物都来参加啦,我们去看看都有谁吧。(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和带拼音汉字)

  2、想和它们交朋友吗?那就得叫出它们的名字。

  猴子、兔子、鸭子

  孔雀、松鼠、公鸡

  学生自由读。

  请大家自己轻声地读读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题

  1、师:这么多小动物聚在一起要干什么呢?

  课件出示:比尾巴

  师:大家注意了,“巴”在这里轻声,要读得短而轻,再读读吧!(指名读)

  2、师:读准了字音,我们再来看看字形。这三个字有个共同点,哪位小朋友发现了?(竖弯钩)

  没错,它们都有“竖弯钩”,它们有的长,有的宽,书写时可要注意区别。

  3、师:动物们都来比尾巴了,它们是怎么比的呢?让我们到书中看一看,请把书翻到82页。

  师:读书之前请看看读书要求

  提要求:大声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4、这首儿歌一共几小节?

  生:四小节

  师:那就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

  第一小节请谁?指名读

  (这4位同学读得都不错,来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再读儿歌。

  (一)1、我们到第一小节去看看,这三只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

  (2)大家注意三个句子末尾都有相同的'符号。

  生:三句话后面都有个问号。

  师:这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板书:?)我们叫它——问号。有问号的句子就叫问句,这里一共几个问句?

  生:三个。

  师:谁来读第1个问句?(指名读,1个人)

  师:不错,你把音读准了,可你没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孩子们,我们在读问句的时候语气要往上扬,来听老师读读。(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读一读。(齐读)

  (识字:“谁”、“长”)

  出示字卡:谁—堆(换一换);“长”表示向两端延伸的程度,扩词:长江、长城、长方形

  (3)由“长”引出“短”,学生自己说识字方法。

  师:“长”的反义词是“短”。这个“短”字(变红色)有点难,谁来拼一拼?

  师:请大家在书上把这一对反义词圈出来。

  你还能说出几组这样的反义词吗?

  (4)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这第三个问句比较长,谁想来试着读读?

  师:老师觉得,可以在“尾巴”这个词语后面歇口气,再读。

  (师范读,跟读)

  (认识“把”、“伞”;

  “把”字与“巴”字有什么区别?(多了“提手旁”)

  区别“人字头”、“八字头”)

  师:一起齐读第一小节。

  2、看,它们比赛的结果出来了。(课件出示,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

  师:小动物的尾巴有长,有短,还有的像把伞呢!你最喜欢谁的尾巴呢?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猴子的尾巴,因为猴子的长尾巴可以挂在树上荡秋千。

  师:真有趣!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师:喜欢猴子尾巴的孩子一起读一读?

  生: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很可爱。

  师:你能把兔子尾巴的可爱给读出来吗?

  师:好一个可爱的尾巴。

  师:猜猜老师喜欢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大大的、软软的,还可以当被子呢。要是从树上跳下来,也不会摔伤。

  师:难怪说它的尾巴像把伞呢,是什么伞啊?(降落伞)松鼠有这样的大尾巴,心里一定开心极了,我们一起读出它开心的心情吧!

  师:下面请同桌小朋友合作读读一二小节。

  师点评:孩子们的一问一答,配合的真默契。

  师:老师也想加入,我读第一小节,大家读第二小节

  课堂练*

  (难点巩固)

  师:小朋友,看,又一群动物赶来比尾巴了!

  图片出示:恐龙、鼠、乌龟、燕

  看看他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2、请你也来模仿课文编一编儿歌吧!先自己试一试。

  谁的尾巴()?

  谁的尾巴()?

  谁的尾巴好像()?

  通过读好问句,模仿一问一答形式积累语言。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x)班xx人、一(x)班xx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在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6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语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2.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出示课题

  1.猜谜语:

  看着是我不是我,

  我去踩它它不躲。

  一举一动都像我,

  我走哪里它跟着。(谜底:影子)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2.(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词语。

  (1)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3)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5.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6、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预设:“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2)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3、预设“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1)教师导学:谁来再读读这一句。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2)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3)组织学生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

  4.质疑:想一想学*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5.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看图,说说太阳和影子各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预设: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而形成影子。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6.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学*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影子

  前

  左

  小黑狗

  右

  好朋友

  后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7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一150字之间,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

  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部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29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紧握学*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_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一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一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节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

  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所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间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此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养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8)热心参加夜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400字,会写的200字。

  难点:如问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数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第一周 2.21-24 1、春夏秋冬

  第二周 25--3.3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迷

  第三周 4-10 语文固地一 1、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四周 11-17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第五周 18一24 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第六周 25—31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语文园地三

  第七周 4.1-7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第八周 8-14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第九周 15一21 期中 5、动物儿歌

  第十周 22—28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十一周 29-5.5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第十二周 6-12 12、古诗两首 13荷叶圆图 14、要下雨了

  第十三周 13-19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第十四周 20-26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五周 27-6.2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周 3-9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十七周 10-16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图地八

  第十八周 17-23 单元复*与检测

  第十九周 24-30 单元复*与检测

  第二十周 7.1-5 期末检测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8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语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2.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出示课题

  1.猜谜语:

  看着是我不是我,

  我去踩它它不躲。

  一举一动都像我,

  我走哪里它跟着。(谜底:影子)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2.(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词语。

  (1)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3)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5.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6、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预设:“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2)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3、预设“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1)教师导学:谁来再读读这一句。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2)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3)组织学生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

  4.质疑:想一想学*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5.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看图,说说太阳和影子各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预设: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而形成影子。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6.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学*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影子

  前

  左

  小黑狗

  右

  好朋友

  后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9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10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状态和学*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惯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惯。通过学*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4、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八、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2.20-2.24

  我们爱整洁

  1

  2

  2.27-3.3

  我们有精神

  1

  3

  3.6-3.10

  我不拖拉

  1

  4

  3.13-3.17

  不做“小马虎”

  1

  5

  3.20-3.24

  风儿轻轻吹

  1

  6

  3.27-4.1

  花儿草儿真美丽

  1

  7

  4.5-4.7

  可爱的动物

  1

  8

  4.10-4.14

  大自然,谢谢您

  1

  9

  4.17-4.21

  我和我的家

  1

  10

  4.24-4.28

  期中考试

  ?

  11

  5.2-5.5

  家人的爱

  1

  12

  5.8-5.12

  让我自己来整理

  1

  13

  5.15-5.19

  干点家务活

  1

  14

  5.22-5.26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

  15

  5.31-6.2

  请帮我一下吧

  1

  16

  6.5-6.9

  分享真快乐

  1

  17

  6.12-6.16

  大家一起来

  1

  18

  6.19-6.23

  考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