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教学计划,数学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需要,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为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理念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惯,有良好的学*态度,学*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数学的态度。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惯,并同时提高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复*旧知,为小数乘处3法的学*做准备。

  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强练*,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

  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过程。

  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七、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 小数乘法 (9课时)

  2、 位置(2课时)

  3、 小数除法(11课时)

  4、 可能性(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5、简易方程 (18课时)

  6、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

  7、数学广角 (4课时)

  8、 总复* (4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的编排,在内容方面与以往教材变化不大,但在编排的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实验教材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内容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材的选取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这两部分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与前一册教材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相同,本册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负担。例如,小数乘法的例1,学生在解决“喜鹊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在探索怎样计算3.5 3的过程中,获得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体会和理解。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笔算教学相同,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算理,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教材展示了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小数乘法,例1展示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主探索,提出关于3.5 3的三种不同算法;例2、例3探讨小数乘法笔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注意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例4则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3)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计算教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注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等的教学,都是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的计算方法。而在连乘、乘加、商的*似数等内容的例题设计上,教材安排了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对所要学*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蕴涵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在小数除法单元还安排了“解决问题”小节,让学生学*用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

  归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获得相关的知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从算术到代数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简易方程的安排,在内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但是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探索规律入手,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时,增加了开放性和探索性,如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并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又如,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用四幅插图展示天*实验游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解方程的教学,也是借助天*演示的插图,展现了解这些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

  ,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案例(人教版)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与中学的教学衔接,到了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教材根据《标准》的要求调整了简易方程的内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 x=b的简易方程。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例如,解形如x 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或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如ax=b与x 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或乘上a,得x=b a与x=ab。这样的解方程过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本册教材编排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在教学解方程时,例题的内容都是实际问题;学*“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观察物体”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判断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同时,练*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教材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不断在脑海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例如,*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其次,按照知识学*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这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探索并体会了所学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还体验了图形的*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一方面重点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体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能性的教学,教材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足球比赛、跳棋、击鼓传花、跳房子,等等。通过操作、实验、研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涵的数学问题,讨论其游戏规则的公*性,从而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体验,形成对这一抽象概念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思维*惯。中位数的教学也是安排了“掷沙包比赛”的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的、有趣的收集、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教材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关于“可能性”的教学,本套教材分两次安排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册教材的教学,是在前面学*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中例题和练*题的设计,都注意在三年级上册学*经验的基础上安排,如掷硬币活动,涂色转盘的设计等,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经验去探索和理解新的知识,从而更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和理解游戏规则的公*性,形成对等可能性的正确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是以已学的*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就比*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仅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很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教学。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设计了“量一量,找规律”和“铺一铺”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图形的特征、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知识含量更高的素材:狗的嗅觉细胞数是人的45倍,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国际标准书号的含义等,渗透了有关生物、物理、地理、文化等知识;第七单元例1的主题图,生动地展示了一封信传递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价值。第六单元的游戏规则公*性的教学,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这些都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等板块。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将要探索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研究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进而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教学数字编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讨论交流、设计方案,自己探索数字编码的具体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又如,在“量一量,找规律”的设计上,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第1周(9.3——9.9)小数乘法(3课时)

  第2周(9.10——9.16)小数乘法(4课时)

  第3周(9.17——9.23)小数乘法(1课时)

  小数除法(4课时)

  第4周(9.24——9.30)小数除法(4课时)

  第5周 国庆放假

  第6周(10.8——10.14)小数除法(3课时)

  机动(1课时)

  第7周(10.15——10.21)1.用字母表示数 4课时

  第8周(10.22——10.28)解简易方程 4课时

  第9周(10.29——11.4)解简易方程 4课时

  第10周(11.5——11.11)解简易方程 4课时

  第11周(11.12——11.18)整理和复* 1课时

  量一量 找规律 1课时

  期中考试

  第12周(11.19——11.25)多边形的面积 (4课时)

  第13周(11.26——12.2)多边形的面积 (4课时)

  第14周(12.3——12.9)多边形的面积 (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第15周(12.10——12.16)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铺一铺1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6周(12.17——12.23)数学广角(3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7周(12.24——12.30)总复*(4课时)

  第18、19周(12.31——1.13)总复*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教学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体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教材分析: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九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这些内容的编排既保持了原教科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调查研究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1. 计算内容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小数乘法和除法对计算位数的限制与整数相同,删去了乘法中类似3.25×4.76和除法中类似10.44÷0.725的题目。原教科书中的“查表计算”属于陈旧题材,改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另外,在“*循环节”部分增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因此,本册教科书删去原有的整数、小数四步计算混合运算。

  2.应用题内容的调整。

  《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因此,本册教科书把原来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的归一、归总加条件的应用题和选学内容“四步计算的应用题”删去。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方面,本册同前几册一样,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时,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在部分单元的最后,专门安排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背景,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又蕴含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1) 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是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个实践活动包括三部分:① 课前由家长协助学生填写上个月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② 小组交流、比较所收集的数据。 ③全班同学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的经验。让学生用所学的量与计量、小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渗透了统计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 绿化校园。

  “绿化校园”是在前面所学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这个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测量校园中花坛、草地、树阴等的面积,再把所测数据填入表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校园绿化情况。学生所学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般都是比较规则的多边形,而在生活中需要计算的有些是不规则的多边形,一般要把这些不规则的多边形*似看成学过的多边形或者分割成学过的多边形,这样便可以完成面积的计算。学生在测量时首先要判断所测图形要归为什么图形合适,再进行测量和计算。实际测量时往往有误差,一般要多测量几次取其*均值为好。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体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初步形成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的意识。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

  时间安排:25课时,第一周至第五周完成

  教学目标: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第二单元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间安排:16课时,第六周至第九周完成

  教学要求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进行检验的良好学**惯。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巩固已学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

  2.能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举一反三,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一道应用题的过程,归纳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解题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概括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第二种检验方法。

  第三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时间安排:12课时,第十周至第十三周完成

  教学要求

  1.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能应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公式的算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分析、认真思考的良好*惯。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重点内容

  1.*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形的特征的了解.

  2.会计算*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3.会简单的实际测量.

  4.图形问题简单的应用题复合在一起.

  第三单元 简易方程

  时间安排:25课时,第十四周至第十八周完成

  教学要求

  (一)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二)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理解并掌握解含有二、三步运算的方程。

  (五)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七)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惯。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计算方法。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能性的大小,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以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4.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5.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

  7.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8.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9.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10.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11.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12.通过学*,学生知道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13.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5.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6.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面积。

  四、学情分析

  五年四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及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五、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态度。

  3、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6、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将延缓评价、认真倾听、及时鼓励等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渗透和引导,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等良好的学**惯。

  8、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五(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认真钻研业务、准确传授知识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因为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每册的教材编排特点比较生疏。因此我首先认真学*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

  二、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一人掉队

  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科学布置有递次的作业,满足优等生的需要,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对于后进生作业经常采取面批,精心辅导,有一部分学生进步神速。

  三、存在不足

  班里有一小部学*有倦怠、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由于本人的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的及时让他们被缺补漏,导致养成了它们做作业的非留不做侥幸心理。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时,还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一部分后进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多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探讨学生学*数学的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四、努力方向:

  (一)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差异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等地与学生交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生之所需,抛砖引玉,为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的学生指明方向。

  (二)厚爱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要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 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66人,男生40人。全班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班级呈一个文明、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有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良好,个别学生存有较隐性的心理问题,有待纠正。

  二、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理解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策略和措施

  (一)、《小数乘法》教学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规律。

  (二)、《小数除法》教学

  1.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架设认知桥梁。

  2.注意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观察物体》教学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便于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

  2.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使学生真正地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切实发展空间观念。

  (四)、《简易方程》教学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注意联系实际,扩展教材资源的范围。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注意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惯。

  (五)、《多边形的面积》教学

  1.注意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在对操作活动的直接感受中体会图形“转化”的思想。

  2.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的思想。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统计与可能性》教学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3.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七)、《数学广角》教学

  积极创设生活情景教学,从具体事例中初步了解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五、学困生情况及采取措施

  本班数学学困生面较大,吴建文、陈仕、肖扬等几位同学学**惯很不好,学*基础也非常薄弱,另有一小部分同学学*方法滞后,数学技能落后。采取措施:严密督促,狠抓*惯养成教育;及时跟踪,从点滴处补缺补漏;注重鼓励,形成“学*共生族”。

  六、本学期参与科研课题及思路

  参与省级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课堂的建构》,县级总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校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思维的研究》,个人子课题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放性*题训练的研究”,思路: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自己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设计开放性*题,进行思维发散。

  七、采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用好、用活投影仪、班级终端电脑、农远资源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尽力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

  八、班级活动开展思路

  班级准备开展“一对一”手拉手活动,让优秀生辅导学困生,辅导得更及时,也易沟通;开展“数学文化小阵地”活动,定期布置学*园地,张贴数学趣题、故事等,丰富学生视野,开拓思维;开展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等比赛活动。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的编排,在内容方面与以往教材变化不大,但在编排的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实验教材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内容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材的选取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这两部分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与前一册教材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相同,本册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负担。例如,小数乘法的例1,学生在解决“喜鹊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在探索怎样计算3.5 3的过程中,获得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体会和理解。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笔算教学相同,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算理,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教材展示了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小数乘法,例1展示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主探索,提出关于3.5 3的三种不同算法;例2、例3探讨小数乘法笔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注意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例4则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3)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计算教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注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等的教学,都是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的计算方法。而在连乘、乘加、商的*似数等内容的例题设计上,教材安排了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对所要学*的知识的理解,而且蕴涵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在小数除法单元还安排了“解决问题”小节,让学生学*用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

  归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获得相关的知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从算术到代数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简易方程的安排,在内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但是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探索规律入手,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时,增加了开放性和探索性,如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并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又如,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用四幅插图展示天*实验游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解方程的教学,也是借助天*演示的插图,展现了解这些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

  ,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案例(人教版)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与中学的教学衔接,到了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教材根据《标准》的要求调整了简易方程的内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 x=b的简易方程。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例如,解形如x 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或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如ax=b与x 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或乘上a,得x=b a与x=ab。这样的解方程过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本册教材编排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在教学解方程时,例题的内容都是实际问题;学*“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观察物体”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判断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同时,练*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教材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不断在脑海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例如,*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其次,按照知识学*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这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探索并体会了所学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还体验了图形的*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一方面重点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体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能性的教学,教材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足球比赛、跳棋、击鼓传花、跳房子,等等。通过操作、实验、研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涵的数学问题,讨论其游戏规则的公*性,从而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体验,形成对这一抽象概念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思维*惯。中位数的教学也是安排了“掷沙包比赛”的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的、有趣的收集、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教材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关于“可能性”的教学,本套教材分两次安排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册教材的教学,是在前面学*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中例题和练*题的设计,都注意在三年级上册学*经验的基础上安排,如掷硬币活动,涂色转盘的设计等,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经验去探索和理解新的知识,从而更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和理解游戏规则的公*性,形成对等可能性的正确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是以已学的*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就比*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仅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很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教学。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设计了“量一量,找规律”和“铺一铺”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图形的特征、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知识含量更高的素材:狗的嗅觉细胞数是人的45倍,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国际标准书号的含义等,渗透了有关生物、物理、地理、文化等知识;第七单元例1的主题图,生动地展示了一封信传递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价值。第六单元的游戏规则公*性的教学,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这些都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等板块。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将要探索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研究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进而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教学数字编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讨论交流、设计方案,自己探索数字编码的具体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又如,在“量一量,找规律”的设计上,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第1周(9.3——9.9)小数乘法(3课时)

  第2周(9.10——9.16)小数乘法(4课时)

  第3周(9.17——9.23)小数乘法(1课时)

  小数除法(4课时)

  第4周(9.24——9.30)小数除法(4课时)

  第5周 国庆放假

  第6周(10.8——10.14)小数除法(3课时)

  机动(1课时)

  第7周(10.15——10.21)1.用字母表示数 4课时

  第8周(10.22——10.28)解简易方程 4课时

  第9周(10.29——11.4)解简易方程 4课时

  第10周(11.5——11.11)解简易方程 4课时

  第11周(11.12——11.18)整理和复* 1课时

  量一量 找规律 1课时

  期中考试

  第12周(11.19——11.25)多边形的面积 (4课时)

  第13周(11.26——12.2)多边形的面积 (4课时)

  第14周(12.3——12.9)多边形的面积 (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第15周(12.10——12.16)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铺一铺1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6周(12.17——12.23)数学广角(3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7周(12.24——12.30)总复*(4课时)

  第18、19周(12.31——1.13)总复*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1、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8)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9)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有:1、负数的初步认识。2、多边形的面积。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小数加法和减法。5、小数乘法和除法。6、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7、解决问题的策略。8、用字母表示数。9、整理与复*。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进行学*。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解决问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够端正,做题马虎、书写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时表现和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直线分布基本均匀,有三、四个同学基础和学*能力较差,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教学成绩。

  四、教学措施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综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做起:

  (一)、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能更好完成教案中个性化补充,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对学困生实行面批面改。

  (二)、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过程,培养学生学*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现有14人,这样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的能力、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班上有像金旭孔、金芳、孙鹤、强连瑞、罗琛等几个聪明、上进,又全面发展的学生,也有像张任科、强浩、高健元等活泼好动又调皮的孩子,还有像周贤科、强宝甜一样进步很慢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年级越高个性越明显,在共同学*的过程中能够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

  三、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讲究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深深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乐学好问的学*氛围。并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被动接受知识的*惯。每一堂课都要实行课堂改革,把自*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学*成长。

  2、转变教学观念,顺应改革潮流。教学中,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把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贯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方针。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严谨的学*态度,让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发展的眼光爱戴后进生。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不要以为*静的不懂得激情;渺小的不懂得伟大……理解、信任能融化心灵的冰川。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何况是每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所以我会努力挖掘每一位后进生的潜力,让他们不掉队。

  4、环境设置。小班教学环境设置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室的环境设计要以适应培养形式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的不再是教室,而是孩子们的学*场所、游戏场所、生活场所,优化教室空间,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摆放,自由选择同桌和前后位,在空间上不受约束,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阅读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1)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54名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优势:知识面广,合作意识强,思维速度快。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简析

  教材改动说明: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综合与实践“数字与信息”,共8页。这两个内容原来都安排在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在新教材修订中,考虑到它们的内容难度,以及它们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关联,这两个内容都调整至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而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从四年级下册调至五年级下册。这样一来,20xx年秋学期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没有学过上述内容,而升入五年级后也没有机会学*。于是,在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

  (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

  1、数的认识:教学了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教学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枚举策略。

  3、式与方程:式与方程主要是用字母表示数。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教学*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共安排1个单元,分三个部分。新课程要求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求*面图形面积的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面积公式的推导,体会“转化”是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1、常用的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面积单位数量之间的改写方法;

  2、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小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五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

  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体会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他们联系实际事例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本册教材共安排3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1、“校园的绿地面积”: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其面积。认识土地的形状、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案是活动的重点。

  2、“班级联欢会”: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有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做,购买物品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这次实践活动为举行班级联欢会购买物品,联系实际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刚学*了小数的计算,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及时。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开展活动,更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活动即将结束时,教材安排“回顾反思”栏目,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是一次研究*面图形面积的活动,安排在形成了面积概念,掌握了常用面积单位,能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数钉子的枚数、算图形的面积,探索围成的图形面积与图形边上的钉子枚数之间的关系,还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这种关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计算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负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通过图形的等积变形,探索常见*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经历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加强“转化”思想的教学。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方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2、在探索负数的特征,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对图形进行转化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枚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渐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法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实施措施

  1、以开放式教学理念为核心,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教材的例题、练*题的选材,力求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练*题做适当的改编与创新,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

  3、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加强小组合作学*的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的效率,是每个组员都能学有所得。

  6、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7、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8、借助家校通这个*台,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能性的大小,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以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4.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5.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

  7.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8.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9.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10.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11.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12.通过学*,学生知道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13.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5.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6.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面积。

  四、学情分析

  五年四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及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五、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态度。

  3、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6、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将延缓评价、认真倾听、及时鼓励等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渗透和引导,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等良好的学**惯。

  8、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54名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优势:知识面广,合作意识强,思维速度快。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简析

  教材改动说明: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综合与实践“数字与信息”,共8页。这两个内容原来都安排在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在新教材修订中,考虑到它们的内容难度,以及它们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关联,这两个内容都调整至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而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从四年级下册调至五年级下册。这样一来,20xx年秋学期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没有学过上述内容,而升入五年级后也没有机会学*。于是,在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

  (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

  1、数的认识:教学了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教学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枚举策略。

  3、式与方程:式与方程主要是用字母表示数。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教学*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共安排1个单元,分三个部分。新课程要求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求*面图形面积的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面积公式的推导,体会“转化”是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1、常用的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面积单位数量之间的改写方法;

  2、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小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五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

  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体会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他们联系实际事例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本册教材共安排3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1、“校园的绿地面积”: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其面积。认识土地的形状、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案是活动的重点。

  2、“班级联欢会”: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有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做,购买物品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这次实践活动为举行班级联欢会购买物品,联系实际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刚学*了小数的计算,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及时。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开展活动,更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活动即将结束时,教材安排“回顾反思”栏目,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是一次研究*面图形面积的活动,安排在形成了面积概念,掌握了常用面积单位,能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数钉子的枚数、算图形的面积,探索围成的图形面积与图形边上的钉子枚数之间的关系,还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这种关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计算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负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通过图形的等积变形,探索常见*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经历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加强“转化”思想的教学。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方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2、在探索负数的特征,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对图形进行转化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枚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渐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法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实施措施

  1、以开放式教学理念为核心,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教材的例题、练*题的选材,力求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练*题做适当的改编与创新,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

  3、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加强小组合作学*的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的效率,是每个组员都能学有所得。

  6、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7、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8、借助家校通这个*台,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成绩。

  4、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11课时)

  3、 观察物体————————————————(3课时)

  4、 简易方程 (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4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惯,有良好的学*态度,学*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惯,并同时提高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课标调整过后,新旧教材的衔接比较乐观,基本上没有新的知识点断层,仅有一些内容

  因为课标变化,要求降低,或者删掉或者往后挪动,本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孩子们在四下还学*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同时本期还需补充遗漏内容“数字编码”、“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鸡兔同笼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9.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复*旧知,为小数乘法的学*做准备。

  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强练*,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

  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过程。

  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惯。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时安排:11课时

  1.小数乘整数

  2课时

  2.小数乘小数

  2课时

  3.积的*似数

  1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课时

  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课时

  6.整理与复*

  1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几个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但是,学生的组织纪律较差,班集体没有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不能为数学教学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学生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黄文敏、郭家城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学生的学*基础来看,本期开学质量检测,综合成绩达优的就有5人,不及格有18人,其余的是中等生。培优辅差的任务比较艰巨。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利因素居多,不利因素也不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灵活、正确地利用各种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行为的指引者。学生学*成绩的优劣、学*能力的高低、品质的好坏,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教育、正面的诱导、不断的培养。我一定要全面去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园满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简单的统计(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部分的调整。

  根据审查意见,改编涉及到百分制分数的*题(如,第4页)。

  2.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单元中的。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三部分内容(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中的内容及相关练*题。

  5.增加。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惯,有良好的学*态度,学*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惯,并同时提高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课标调整过后,新旧教材的衔接比较乐观,基本上没有新的知识点断层,仅有一些内容

  因为课标变化,要求降低,或者删掉或者往后挪动,本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孩子们在四下还学*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同时本期还需补充遗漏内容“数字编码”、“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鸡兔同笼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9.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复*旧知,为小数乘法的学*做准备。

  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强练*,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

  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过程。

  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惯。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时安排:11课时

  1.小数乘整数

  2课时

  2.小数乘小数

  2课时

  3.积的*似数

  1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课时

  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课时

  6.整理与复*

  1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45名。在四年级阶段经过二个学期的学*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学**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再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这学期,我会关注更多的是已经形成学*兴趣的中等生,并逐步培养更好的学**惯,同时加强所有学生良好学*行为的教育力度。 2.五年级学生已经是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可能性、多边形的面积、位置、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 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五、分层辅导计划与措施

  1.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并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2.创设情境,编排一些有趣味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培养他们科学合理地思考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寻找好的学*方法,激发学*兴趣,使优生更上一层楼。 3.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培养他们以优带差,一起学*做学科带头人。 4.上课要有趣味性,要多提问,让差生多举手,要及时给予表扬。 5.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形式要多样化,以便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6.建立“一带一”小组活动,使优生和差生在学*上能互补。 7.对差生更多采取多表扬,少批评,鼓励他们有信心学好数学。 8.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课堂效益。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过程,解释或评价学*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教材简析:

  1、 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 校园的绿化面积 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 数一数”与“移一移 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一些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2)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所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现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但有部分学生能力较差,惰性较强,思维能力较差,应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小数乘法,这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然后现再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从而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

  2、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4、充分利用课本中主题图的数学信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自主计算的兴趣。

  课时安排:8课时

  (二)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措施:

  1、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指导学生进行练*时,要关注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同时还关注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按排:11课时

  (三)观察物体,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段的学*,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措施:1、充分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和学生动手搭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2、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四)简易方程:这单元内容在学生学*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其意义表现在: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其中用"是学*方程的基础,"是学*"的基础,"则是"的发展。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简易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措施:1、关注具体实例,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学时,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惯。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安排:12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的,它们是进一步学*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这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而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两个"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家对*面图形面积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教学史的认识。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算理)

  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操作。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在本单元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困生进行适时点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课时安排: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本单元的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教学重点: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及求法。

  教学难点:1、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并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时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均数、进行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中位数和*均数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或一般水*)

  3、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

  教学时间安排:4课时

  (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数字编码简单方法的探索,学会用数编码。

  教学难点:数字编码的运用。

  教学措施:

  1、创设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探讨用编号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人或物。

  2、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线能力。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会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学科综合实践措施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要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能性的大小,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以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4.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5.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

  7.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8.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9.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10.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11.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12.通过学*,学生知道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13.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5.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6.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面积。

  四、学情分析

  五年四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及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五、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态度。

  3、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6、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将延缓评价、认真倾听、及时鼓励等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渗透和引导,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等良好的学**惯。

  8、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需要,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为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理念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惯,有良好的学*态度,学*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数学的态度。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惯,并同时提高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复*旧知,为小数乘处3法的学*做准备。

  4.突出转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强练*,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

  6.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过程。

  7.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0.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11.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1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13.经历探究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14.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七、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 小数乘法 (9课时)

  2、 位置(2课时)

  3、 小数除法(11课时)

  4、 可能性(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5、简易方程 (18课时)

  6、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

  7、数学广角 (4课时)

  8、 总复* (4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本学期,我所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现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但有部分学生能力较差,惰性较强,思维能力较差,应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小数乘法,这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然后现再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从而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

  2、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4、充分利用课本中主题图的数学信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自主计算的兴趣。

  课时安排:8课时

  (二)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措施:

  1、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指导学生进行练*时,要关注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同时还关注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按排:11课时

  (三)观察物体,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段的学*,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措施:1、充分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和学生动手搭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2、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四)简易方程:这单元内容在学生学*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其意义表现在: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其中用"是学*方程的基础,"是学*"的基础,"则是"的发展。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简易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措施:1、关注具体实例,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学时,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惯。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安排:12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的,它们是进一步学*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这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而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两个"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家对*面图形面积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教学史的认识。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算理)

  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操作。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在本单元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困生进行适时点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课时安排: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本单元的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教学重点: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及求法。

  教学难点:1、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并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时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均数、进行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中位数和*均数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或一般水*)

  3、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

  教学时间安排:4课时

  (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数字编码简单方法的探索,学会用数编码。

  教学难点:数字编码的运用。

  教学措施:

  1、创设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探讨用编号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人或物。

  2、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线能力。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会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学科综合实践措施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要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54名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优势:知识面广,合作意识强,思维速度快。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简析

  教材改动说明: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综合与实践“数字与信息”,共8页。这两个内容原来都安排在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在新教材修订中,考虑到它们的内容难度,以及它们与其他内容的相互关联,这两个内容都调整至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而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从四年级下册调至五年级下册。这样一来,20xx年秋学期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没有学过上述内容,而升入五年级后也没有机会学*。于是,在五年级上册增补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

  (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分为三个部分。

  1、数的认识:教学了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教学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枚举策略。

  3、式与方程:式与方程主要是用字母表示数。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教学*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共安排1个单元,分三个部分。新课程要求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求*面图形面积的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面积公式的推导,体会“转化”是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1、常用的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面积单位数量之间的改写方法;

  2、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小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五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

  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例子”,体会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他们联系实际事例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本册教材共安排3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1、“校园的绿地面积”: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是测量土地的长度、计算其面积。认识土地的形状、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案是活动的重点。

  2、“班级联欢会”: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有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做,购买物品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这次实践活动为举行班级联欢会购买物品,联系实际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刚学*了小数的计算,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及时。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开展活动,更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活动即将结束时,教材安排“回顾反思”栏目,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是一次研究*面图形面积的活动,安排在形成了面积概念,掌握了常用面积单位,能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数钉子的枚数、算图形的面积,探索围成的图形面积与图形边上的钉子枚数之间的关系,还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这种关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计算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负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通过图形的等积变形,探索常见*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经历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加强“转化”思想的教学。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方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2、在探索负数的特征,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对图形进行转化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枚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渐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法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实施措施

  1、以开放式教学理念为核心,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教材的例题、练*题的选材,力求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练*题做适当的改编与创新,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

  3、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加强小组合作学*的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的效率,是每个组员都能学有所得。

  6、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7、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8、借助家校通这个*台,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 27人,女生 21人。从整体上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他们的学**惯也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能力强,学*有方法,学*兴趣浓厚,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目的不明确,学*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本班学生的出生年份有20xx、20xx、20xx,年龄跨度较大,故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可能不一致,因此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我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七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似值,掌握求*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活动,掌握求积、商*似值的方法,能够按要求求出积、商的*似值。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似值。

  重点:小数除法的`算理。

  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认识、会计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的主要内容有: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些知识的学*是以后学*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

  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难点:在探索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生产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2、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移。对称、*移与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下册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或垂直方向*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目标:

  结合实例,感知*移轴对称现象,进一步认识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重点:加深的轴对称图形与*移图形特征的理解。

  难点:运用轴对称和*移的知识设计图案。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

  单元目标:

  1、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重点:基本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难点:画*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

  单元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

  重点:学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的大小”。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了游戏公*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数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单元目标:

  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重点: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能根据指定的条件合理设计可能性大小的方案

  三、教学思路与措施

  1。给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学*素材,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台,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氛围。培养数学的学*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和独立作业等良好学**惯的培养。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4、加强教育活动,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与同年级数学教师交流,做到取长补短。

  四、教学时间安排

  五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20xx年8月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开课准备及小数除法P2—P3精打细算、9。3抗战胜利假日 5

  2 P4—P11打扫卫生、谁打电话时间长练*一 5

  3 P12—20人民币兑换除得尽吗、调查生活垃圾、练*二 5

  4 P21 —P30轴对称和*移、练*三 3

  5 十一放假 7

  6 P31—36倍数和因数、2和5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特征 5

  7 P37—P38找因数、P39—P43找质数、练*四 5

  8 P44—P48整理与复*、P49—P50比较图形的面积

  5

  9 P51—P55认识底和高、*行四边形的面积 5

  10 P56—62三角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练*五 5

  11 P63——P68分数的再认识(一、二)、分饼、期中考试 5

  12 P69—76分数与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练*六 5

  13 P77——— P82找最大公因数、约分、找最小公倍数 5

  14 P83—87分数的大小、练*七 5

  15 P88—93组合图形的面积、成长的脚印、公顷、*方千米 5

  16 P94—P100数学好玩 5

  17 P101—P105谁先走、摸球游戏 5

  18 P106——P112总复* 5

  19 机动、补充复* 5

  20 期末考试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能性的大小,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以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3.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4.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5.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

  7.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8.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9.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10.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11.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12.通过学*,学生知道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13.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5.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6.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面积。

  四、学情分析

  五年四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及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五、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态度。

  3、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6、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将延缓评价、认真倾听、及时鼓励等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渗透和引导,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等良好的学**惯。

  8、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教学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体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教材分析: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九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这些内容的编排既保持了原教科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调查研究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1. 计算内容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小数乘法和除法对计算位数的限制与整数相同,删去了乘法中类似3.25×4.76和除法中类似10.44÷0.725的题目。原教科书中的“查表计算”属于陈旧题材,改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另外,在“*循环节”部分增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因此,本册教科书删去原有的整数、小数四步计算混合运算。

  2.应用题内容的调整。

  《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因此,本册教科书把原来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的归一、归总加条件的应用题和选学内容“四步计算的应用题”删去。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方面,本册同前几册一样,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时,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在部分单元的最后,专门安排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背景,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又蕴含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1) 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是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个实践活动包括三部分:① 课前由家长协助学生填写上个月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② 小组交流、比较所收集的数据。 ③全班同学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的经验。让学生用所学的量与计量、小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渗透了统计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 绿化校园。

  “绿化校园”是在前面所学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这个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测量校园中花坛、草地、树阴等的面积,再把所测数据填入表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校园绿化情况。学生所学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般都是比较规则的多边形,而在生活中需要计算的有些是不规则的多边形,一般要把这些不规则的多边形*似看成学过的多边形或者分割成学过的多边形,这样便可以完成面积的计算。学生在测量时首先要判断所测图形要归为什么图形合适,再进行测量和计算。实际测量时往往有误差,一般要多测量几次取其*均值为好。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体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初步形成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的意识。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

  时间安排:25课时,第一周至第五周完成

  教学目标: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第二单元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间安排:16课时,第六周至第九周完成

  教学要求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进行检验的良好学**惯。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巩固已学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

  2.能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举一反三,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一道应用题的过程,归纳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解题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概括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第二种检验方法。

  第三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时间安排:12课时,第十周至第十三周完成

  教学要求

  1.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能应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公式的算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分析、认真思考的良好*惯。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重点内容

  1.*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形的特征的了解.

  2.会计算*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3.会简单的实际测量.

  4.图形问题简单的应用题复合在一起.

  第三单元 简易方程

  时间安排:25课时,第十四周至第十八周完成

  教学要求

  (一)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二)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理解并掌握解含有二、三步运算的方程。

  (五)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七)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惯。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计算方法。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1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成绩。

  4、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7、 小数乘法 —(3课时)

  8、 总复*数学广角;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

  1.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

  2.其次,按照知识学*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体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可能性的教学,教材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足球比赛、跳棋、击鼓传花、跳房子,等等。通过操作、实验、研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涵的数学问题,讨论其游戏规则的公*性,从而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体验,形成对这一抽象概念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思维*惯。

  例如,中位数的教学也是安排了的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的、有趣的收集、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教学时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讨论交流、设计方案,自己探索数字具体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课时安排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 小数乘法(8课时)

  二、小数除法(11课时)

  三、观察物体(3课时)

  四、简易方程(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1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铺一铺1课时

  七、数学广角(3课时)

  八、总复*(4课时)学期课题研究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成绩。

  4、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11课时)

  3、 观察物体————————————————(3课时)

  4、 简易方程 (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4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3)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方面,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所有学生能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2、老教师要能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年轻教师要能迅速入门,快速成长,尽早适应新课程,胜任各自的教学岗位。

  3、在学校各部门的领导下,努力提高初一年级的班主任队伍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塑造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

  4、建立比较系统的备课组活动规则和计划,坚定不移地走依靠备课组集体协作提高教学质量之路。

  5、下大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惯,下大力气避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式的思想和行为,努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的成长氛围。

  6、营造尊重教师、关爱学生的`良好环境,塑造科学管理、教学得法、学有活力的师生群体。

  三、具体措施

  1、开学第一周,各班认真召开专题班会,学*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训练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纪律观念,为今后的日常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采取竞选或学生推荐等多种形式,建立班级组织。强化常规的教育与管理,持之以恒,义无反顾地抓学生的常规*惯,向常规要效益,向管理要成绩。

  2、开学初,各班通过组织“我是县一中的学生”等为主题的班会,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学*条件,给学生提供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3、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开学初主要加强对新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和日常指导,以老带新,引导他们尽快地进入角色。每月初,对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布署,学*班主任管理的有关理论,针对具体的工作进行探讨和指导,在互相学*互相借鉴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4、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通过备课组长会议,明确备课组长的职责,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在教师出勤、办公室卫生、教学研究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的组织功能,高度重视备课组长在教学工作和其他教师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研究和协作优势,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各备课组提前制定每周集体备课的活动计划,保证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确保从个人钻研到集体研究,再到各自完善和提高的协作思路。认真组织学*新课程标准,加强新教材研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模式,努力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质量。语数外学科每周至少开设两节专门公开课,其他学科每周至少开设一节组内公开课,为老师提供互相学*共同提高的机会。强化评课工作,提高评课质量,让授课者和听课者都能真正有所收益,有所启发,有所提高。

  5、努力提高辅导的质量。利用辅导时间,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做好提优补差和学法指导工作,绝不允许利用辅导课时间赶进度、对答案,下大功夫还辅导课的本来面目。

  6、利用周末时间对语数外三门主要学科进行一周内所学基本知识的回顾性检测,让绝大多数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奋斗的信心。坚持训练为主线,小步子、快反馈的路子,通过认真批阅及时分析本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备课组内的质量分析,适时调整备课组的工作。

  7、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努力提高质量分析会的质量,把质量分析会开成表彰会、学*会、鼓劲会、誓师会。相应地举行学生表彰大会,大面积地表彰学*标兵、优秀生和进步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激励受到鼓舞。

  8、开学后,尽快组织新老教师的组内帮扶结对工作,要求新教师先学后教,多听课,多请教。为新教师尽早成为教学骨干提供有利条件。

  9、坚持大学科和小学科一起抓。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环境性课程一起抓,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和锻炼,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10、鼓励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采取家访这种行之有效但*年来又被人们忽视的教育途径,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

  11、建立和完善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机制,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把学科推进、班主任推进、年级推进、家长推进有机地结合起来。

  12、根据现有的设施和条件,利用下午三四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知识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努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13、加大班主任管理考核力度。抓班主任的到位率,对各班级的管理,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强化对极少数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力度,对跨班级、跨年级的学生纠纷做好协调和处理工作。

  14、狠抓安全教育。

  ①班主任利用班会、晨会宣讲安全常识,树立学生各方面安全防范意识。

  ②年级整理印发学生安全的要点,要求各班定期对照排查,以期建立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③对校产校具学期初登记,学期末核对,班主任为责任人。

  ④进行课间督察工作。明确责任,将各班班干值勤情况纳入学期末的班级考核。

  15、狠抓考纪考风建设,每次考试让考生填写考情反馈单的形式,尽量杜绝各类作弊现象,营造公*的考试环境,以考风促学风。

  16、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宣传,督促全年级老师严格遵守县局的“五项规定”和“十项禁令”,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17、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本学期拟以“节约”“感恩”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实践新课标,推动年级文化建设;拟开展系列知识讲座,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8、强化老师的尊重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活动的意识,通过检查和督促,力求避免乱占时间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从而扼杀学生天性的行为,还学生应有的自由空间。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以*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接*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和*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三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前两部分是属于统计范畴的内容,后一部分属于概率范畴的内容,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2、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接*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和*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三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前两部分是属于统计范畴的内容,后一部分属于概率范畴的内容,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2、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以*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执教的七(3)、(4)两个班共85人,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欠缺勤奋,学*的自觉性不高。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学生大多存在学*粗心,作业马虎,对数学学*缺乏兴趣和信心的整体弱点,学**惯差。

  在知识结构上: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在数学的思维上:

  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目,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另一方面关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性和敏感性。

  在学**惯上:

  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感兴趣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初中的学*生活。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了解开方和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运算。

  2、代数式的概念及分类。

  3、对函数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4、整式的加减运算。

  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过程。

  三、教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怎样学好数学?

  研究步骤:1、研讨学*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老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3、探讨让学生怎样学*数学及学*的方法。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具体措施:首先是全体数学老师共同研究,然后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展开讨论具体的学*方法。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数量

  1—3周有理数5

  3—6周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6

  6—10整式的加减6

  10—14一元一次方程13

  15—复*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1

  8、26——8

  1.2有理数

  3

  9、9——22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

  9、23——10、6

  国庆长假

  7

  10、7——20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9

  10、21—— 11、3

  第二章《整式》复*与检测 期中考试复*

  11

  11、4——17

  3.1从算式到方程

  13

  11、18——12、1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15

  12、2——15

  4.1几何图形

  17

  12、16——29

  4.3角

  19

  12、30——12

  期末复*

  21

  元、13—19

  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并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分了班,经过调查了解,其总体情况如下:20xx级1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20xx级2班学生:××人,其中女生:××人,男生:××人;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和学校组织入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分数高的,有上85分的同学,分数低的,不超过10分的整个年级共有7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及格的同学不足一半;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小学六年,使用的是原来的教材,对于学*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这部分内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的生*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继续学*的欲望。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学生以后初中数学各部分的内容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

  第二章有理数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和*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前两部分是属于统计范畴的内容,后一部分属于概率范畴的内容,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

  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时间安排:

  第一章:走*数学世界第一周

  第二章:有理数第二―――六周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七―――九周

  第九周四、五半期考试。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十――十四周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第十五-十七周

  第十八周进行期末复*。

  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对于学*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德育并重,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发展学生的素质。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五、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周序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9月1日至9月7日

  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

  5课时

  第二周

  9月8日至9月14日

  有理数的加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9月15日至9月21日

  有理数的乘法

  5课时

  第四周

  9月22日至9月28日

  有理数的乘方

  5课时

  第五周

  9月29日至10月5日

  第一单元复*及月考

  5课时

  第六周

  10月6日至10月12日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七周

  10月13日至10月19日

  整式-----单项式

  5课时

  第八周

  10月20日至10月28日

  整式----多项式

  5课时

  第九周

  10月29日至11月2日

  整式的加减

  5课时

  第十周

  11月3日至11月9日

  期中复*及段考

  5课时

  第十一周

  11月10日至11月16日

  段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二周

  11月17日至11月23日

  从算式到方程

  5课时

  第十三周

  11月24日至11月30日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5课时

  第十四周

  12月1日至12月7日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5课时

  第十五周

  12月8日至12月14日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5课时

  第十六周

  12月15日至12月21日

  第三单元复*及月考

  5课时

  第十七周

  12月22日至12月28日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八周

  12月29日至1月4日

  多姿多彩的图形及直线

  5课时

  第十九周

  1月5日至1月11日

  射线、线段、角

  5课时

  第二十周

  1月12日至1月18日

  期末复*及考试

  5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4)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总体目标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与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学段,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学**惯、学*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学期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共美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与其他学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二)补差措施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 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 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 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 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行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 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乘除法之后来学*。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正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展、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对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2.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数学基础较差,学*新知识的能力较慢,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及时地进行补差等。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4、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掉队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预备周

  8.30-8.31

  8月30日学生报到注册、教师备两周课

  一周

  9.4-9.8

  课堂常规要求和暑假作业检查及讲解

  3

  二周

  9.11-9.15

  秒的认识及时间计算 、复*

  5

   三周

  9.18-9.22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4

  四周

  9.25-9.30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测量

  4

  五周

  10.2-10.8

  国庆节

  六周

  10.9-10.13

  测量

  5

  七周

  10.16-10.20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加法

  2

  八周

  10.23-10.27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减法

  4

  九周

  10.30-11.3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减法整理复*

  倍数的认识

  4

  十周

  11.6-11.10

  倍数的认识

  期中复*

  十一周

  11.13-11.17

  期中考试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二周

  11.20-11.24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三周

  11.27-12.1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四周

  12.4-12.8

  多位数乘一位数

  4

  十五周

  12.11-12.15

  长方形和正方形

  4

  十六周

  12.18-12.22

  分数的初步认识

  4

  十七周

  12.25-12.29

  分数的初步认识

  4

  十八周

  1.1-1.5

  数学广角

  3

  元旦

  十九周

  1.8-1.12

  总复*

  二十周

  1.15-1.19

  总复*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数学教学计划初三初三是初中学*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⑥、⑦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又能针对个体差异,致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⑥班和⑦班的大部分学生对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的内容有: 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第25章:概率初步;第26章:二次函数;第27章:相似;第28章:锐角三角形函数;第29章:投影与视图。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 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 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 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 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好几位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测量,倍数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二)、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长方形和正方形。

  【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 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 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 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 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5)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贯彻实施学校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如四边形、分式、反比例函数等)一筹莫展,就班级整体而言,5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偏下,6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层次。鉴于上述情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实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数学空间。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六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______教育,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迁移知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自信心。

  五、教学措拖:

  (一)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对学生严格要求,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秤的教育方法。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练*,进行教学,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坚持以课本为主,要求学行完成课本中的练*、*题、复*题和自我测验题,学生做完后找出不足,教师补充讲解,少做或不做繁、难、偏的数学题目。

  (4)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复*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6)教学中在不放松6班的同时,狠抓5班的基础部分。

  (二)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思路更开阔,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学手段更新颖。

  六、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1周,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1————————2二次根式

  3—————————6一元二次方程

  7—————————9旋转

  10——————————14圆

  15—————————17概率初步

  18—————————20第二十六章

  21——————————复*测试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现实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以20xx年中考相关信息为依据,带领初三全体学生密切关注中考动向,为迎接中考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学中细节方面的内容还有待于在具体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补充和完善。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 教学思想: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 抓住课堂45分钟,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三章

  第二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二)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三) 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四)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第二十八章相似形:

  (一)图形的放缩与比例线段

  (二)相似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锐角三角比

  (一)锐角的三角比

  (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练*,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 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开拓,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 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 抓住课堂45分钟,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三章

  第二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二)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三) 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四) 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第二十八章相似形:(一)图形的放缩与比例线段

  (二)相似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锐角三角比(一)锐角的三角比

  (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练*,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开拓,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九(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优生面较窄,两极分化严重。根据开学这几天和其它老师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本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参差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比较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很多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尤其对几何有畏难情绪。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自主拓展知识面的意识较低,向深层学*和钻研知识的意识淡薄。

  二、指导思想: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学*目标,培养他们顽强的学*毅力,课前预*、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及时复*等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2章:二次函数;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第25章:概率初步。

  四、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尽力达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激发全体同学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认知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力求所授内容精简,力求课堂的趣味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求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2、随时通过个别谈话,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高学生学*兴趣和增强主动学*的意识做好思想上的铺垫。

  3、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不断巩固提高。

  6、坚持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注重中间生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和帮助他们向优等生努力靠拢,加强差生的个别辅导,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和清除他们思想上的障碍,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他们数学学*的兴趣。

  7、坚持每章内容的及时测试,根据知识点,考点认真设计试题,以便了解学生学*情况,能过试卷解答情况发现自身教学及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补就和改进。

  8、坚持通过报刊、杂志等渠道不断学*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并随时与其它老师沟通,多听课,多交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牢固确立本年级老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团体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提升老师的政治素养、学*素养、人格素养、能力素养,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管理工作推陈出新,再上新水*;教学质量稳中求进,再登新台阶;教研工作规范创新,再出新成果。期中、期末考试千人占有数再有新突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保持领先位置,跳出滨海,奋力争先滨阜响。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本学年,要着力构建学*型、科研型教师队伍,认真学*《新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滨海县教育系统师风建设十项规定》,致力于树立高尚的师德和职业道德,通过教育、评价、创优等途径引导教师崇尚事业、崇尚奉献,形成师德魅力。扎实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的教育技术为重点的系列业务学*活动,通过观摩课、展示课、探究课等系列教育科研活动来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努力形成专业知识扎实,理论体系宽广,教学技能娴熟,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队伍,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强势推进,快速入轨的工作。把强化听课学*作为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主要手段。

  2、努力建立一支管理能力强、思想工作细、创新办法多、班风学风优的班主任队伍;努力培养学生的刻苦和进取精神,深入开展前途理想和行为规范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意志和奋勇争先的勇气,特别注重学生学**惯的养成教育和纠正工作,以规范化的要求来促进学生良好*惯的养成。

  3、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本学年将以加强对教学各个环节管理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评价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根本,不断优化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和各个细节,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和教师教学工作的督察,寻找和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督察与管理,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新中考改革的'有关内容,探索校本教研的新途径,深入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新方法,创新教研活动的新内容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新提升。

  4、要强化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漠视危机就是扼杀生机。过去两年,我们在县八次质量调研检测中的千人指标绝对占有数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但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千人指标的增长数是低基数的高增长,是低水*的快发展,与市内其他知名的实验初中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某些指标上还差的很远,我们一定会正视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态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早抓起,从严要求,扎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不断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监控管理,质量分析工作继续坚持“四个聚焦”。

  5、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工作。安全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万无一失,最低标准也是万无一失,我们要努力消灭一切不安全因素,强化对早读前、中午、课间操、晚自*前等盲点时段、安全事故高发时段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交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毕业班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了解和疏导,努力做到安全工作零事故。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新的目标已经制定,在新的征途上,新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初三年级全体老师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一定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团结一致,聚精会神,居安思危,扎实工作,强行入轨,进位争先,工作永不满足,事业永不言败,追求永无止境,把搞好初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中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人生的至高追求。为实现跳出滨海,奋力争先滨阜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