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教学计划,地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

  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3日——9月14日)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的面貌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世界的居民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八大周(12月25日——xxxx年1月7日)复*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xxxx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2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1日——9月14日)第一章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 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

  第八大周(12月25日——20xx年1月7日)复*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3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1日——9月14日)第一章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 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

  第八大周(12月25日——20xx年1月7日)复*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4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对于七年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课程,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学科,在初中课程中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教师应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认知水*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同时,对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方法也有所了解,学*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内容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学*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人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怎样看地图、地球的形状、经纬线与经纬度、地球的运动、七大洲与四大洋、五种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两大火山地震带、世界人口的特征及人口问题、世界三大人种及分布、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聚落的形态、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天气符号的识别、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发展*家与发达国家、国际经济合作。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经纬线与经纬度的识别、地球的公转与自传、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识别方法、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特征、聚落的演化过程、三种降水类型气候资料的分析方法、如何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类型的特征。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5、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认真批改作业,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10、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11、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7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

  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3日——9月14日)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的面貌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世界的居民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八大周(12月25日——xxxx年1月7日)复*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xxxx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8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

  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3日——9月14日)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的面貌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世界的居民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八大周(12月25日——xxxx年1月7日)复*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xxxx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对于七年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课程,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学科,在初中课程中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教师应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认知水*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同时,对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方法也有所了解,学*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内容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学*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人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怎样看地图、地球的形状、经纬线与经纬度、地球的运动、七大洲与四大洋、五种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两大火山地震带、世界人口的特征及人口问题、世界三大人种及分布、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聚落的形态、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天气符号的识别、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发展*家与发达国家、国际经济合作。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经纬线与经纬度的识别、地球的公转与自传、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识别方法、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特征、聚落的演化过程、三种降水类型气候资料的分析方法、如何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类型的特征。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5、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认真批改作业,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1)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预估少数学生学*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的作用不大。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依据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最新一年版)》,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标准(最新一年版)》的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科组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进度安排

  最新一年-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任课教师:陈发 任教班级:全七年级上册

  任教科目:地理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

  1

  2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2

  3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

  1

  4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

  1

  5

  国庆节放假

  6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

  1

  7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2

  8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2

  9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

  10

  复*,迎接段考

  2

  11

  复*,迎接段考

  2

  1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

  1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

  14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2

  15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2

  16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

  17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2

  18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2

  19

  复*,迎接期考

  2

  20

  复*,迎接期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

  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3日——9月14日)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的面貌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世界的居民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八大周(12月25日——xxxx年1月7日)复*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xxxx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争取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和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80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全班45个学生,从六年级毕业成绩来看,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从以往的情况看,学生学*难度相对较大。每周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年5月第一版)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1、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

  2、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

  四、工作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课时安排

  按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课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8课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课时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12课时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6课时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2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力度,按洋思课改模式上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75班与176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刚升入中学,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中的一大优势。同时,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

  1、“与同学们谈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地球和地球仪”

  学*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

  3、地球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 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

  4、地图

  学*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5、大洲和大洋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

  6、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7、天气与气候

  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

  8、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10、世界的气候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11、人口和人种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宗教知识的兴趣。

  1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

  (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3、发展与合作

  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的差异,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实践或自做简单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校园网络等的作用,让学生获得知识。

  4、联系生活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查

  五、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

  1、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懂得人地对立同一关系,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导学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七、教学反思与要求

  在教学中,做到及时总结,做到扬长避短,诚恳虚心向他人学*。多听课,多评课,更要多上公开课,*时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依据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最新一年版)》,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标准(最新一年版)》的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科组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进度安排

  最新一年-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任课教师:陈发 任教班级:全七年级上册

  任教科目:地理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

  1

  2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2

  3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

  1

  4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

  1

  5

  国庆节放假

  6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

  1

  7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2

  8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2

  9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

  10

  复*,迎接段考

  2

  11

  复*,迎接段考

  2

  1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

  1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

  14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2

  15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2

  16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

  17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2

  18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2

  19

  复*,迎接期考

  2

  20

  复*,迎接期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7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1日——9月14日)第一章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 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

  第八大周(12月25日——20xx年1月7日)复*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8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1-12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今年教的5个班,每班60余人,共计330多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xx 周 第四章

  第xx-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

  第19-20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9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联系实际:

  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件展示)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

  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

  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

  二、世界人口分布

  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方千米)

  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

  (课件展示)

  地区

  面积/*方千米

  人口/人

  (20xx年)

  人口密度

  (人/*方千米)

  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方千米)

  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方千米)

  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

  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

  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

  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

  生: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

  (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

  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

  (板书)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

  合作提示:

  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

  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

  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

  4、组长收集整理组员观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

  (附本部分学案)

  <合作探究>(参照教材P67———P70)

  1、结合所见所感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2)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1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占四个课时,期中复*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 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三周: 华夏之祖

  第四周: 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 月考

  第六周:青铜器

  第七周: 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八周: 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 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 复*、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 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 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十五周:月考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

  第十八周:文体节

  第十九周:文体节

  第二十周:复*

  第二十二周:期考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历史的方法和学*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素质和学*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略)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占四个课时,期中复*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的工作精神,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任务及要求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方面:初一学生活跃开朗热情,上课积极发言。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历史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2、个别差异:学生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

  3、疑难困惑:老师的最大难题是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学生的最大难题是知识点庞杂,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四、教材分析

  《*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七、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

  第四、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三周:华夏之祖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月考

  第六周:青铜器

  第七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八周: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十五周:月考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

  第十八周:文体节

  第十九周:文体节

  第二十周:复*

  第二十二周:期考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共有3个班,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好的学*方法,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准确、与文字相配合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方便有趣。通过真实的图片及“自由阅读卡”“动脑筋”等栏目将许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

  课本精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如第3课“华夏之祖”,增添了黄帝的“发明传说”(第12~13页),就在教材中成功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71~75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相处归为主线。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北魏的冯太后教育孝文帝的故事为导入(第106页),深浅适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鲜卑民族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育落在了实处。

  在单元题目上,用“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使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文化类课文中,用“灿烂的青铜器文明”(夏商西周)、“中华文化的勃兴”(春秋战国)、“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等标识,准确勾勒出*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从远古居民到的`魏晋南北朝的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材重点

  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同时在集体备课中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学前教育1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4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7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3

  期中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2)6

  四*分立与民族融合7

  期末复*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的工作精神,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任务及要求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方面:初一学生活跃开朗热情,上课积极发言。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历史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2、个别差异:学生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

  3、疑难困惑:老师的最大难题是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学生的最大难题是知识点庞杂,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四、教材分析

  《*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七、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3)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6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力度,按洋思课改模式上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75班与176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刚升入中学,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中的一大优势。同时,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

  1、“与同学们谈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地球和地球仪”

  学*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

  3、地球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

  4、地图

  学*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5、大洲和大洋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

  6、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7、天气与气候

  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

  8、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10、世界的气候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11、人口和人种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宗教知识的兴趣。

  1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3、发展与合作

  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的差异,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实践或自做简单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校园网络等的作用,让学生获得知识。

  4、联系生活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查

  五、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

  1、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懂得人地对立同一关系,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导学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七、活动安排进度表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八、教学反思与要求

  在教学中,做到及时总结,做到扬长避短,诚恳虚心向他人学*。多听课,多评课,更要多上公开课,*时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争取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和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80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全班45个学生,从六年级毕业成绩来看,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从以往的情况看,学生学*难度相对较大。每周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年5月第一版)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1、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

  2、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

  四、工作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课时安排

  按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课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8课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课时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12课时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6课时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2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方法欠恰当,因而学*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内容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3周,学*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4———7周,学*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8———9周,复*,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7周,学*第3、4、5章;

  第18周,复*;

  第21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1-12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今年教的5个班,每班60余人,共计330多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xx 周 第四章

  第xx-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

  第19-20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4)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菁华6篇)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2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 8

  7—10三《世界的居民》 8

  11—14四《世界的气候》 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4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依据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xx年版)》,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标准(20xx年版)》的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练*竞答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提高地理教学成绩。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11、继续保持地理学科期末考试成绩*均分、及格率全市前五名。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2

  本学年将认真学*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研教改工作。为提高本组成员教研水*,和课题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富有进取精神、积极向上、融洽的教研氛围,迎接新一轮教改,顺利完成初一年级教学工作,初二的地理会考工作,贯彻落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务实与求真态度。特制定以下计划。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位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2.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的工作重点,我们重点做好初二地理会考工作。争取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减轻初一与初二学生负担,科学布置作业,精选试题。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填充图的作业。

  4.研究常态课的教学,提倡组员互听,评义,共同提高。继续开展好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评课活动,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开一节多媒体课,并写好公开课的反思,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和教学指导工作。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机会,为青年教师发展搭建舞台。加大对青年教师的

  培养指导力度,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提高我校地理教师整体素质而努力。

  6.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做好教学常规教学工作。做好七认真工作。

  7.促成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继续探究“自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8.积极组织组员参加市、区地理教学研究活动,向兄弟学校学*,通过观摩和交流等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帮助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以学科转变为契机,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10.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学*新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11.拓展教学范围,把课堂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上好兴趣小组活动课。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使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12.加强课题研究。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力度,按洋思课改模式上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75班与176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刚升入中学,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中的一大优势。同时,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

  1、“与同学们谈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地球和地球仪”

  学*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

  3、地球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

  4、地图

  学*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5、大洲和大洋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

  6、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7、天气与气候

  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

  8、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10、世界的气候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11、人口和人种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宗教知识的兴趣。

  1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3、发展与合作

  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的差异,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实践或自做简单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校园网络等的作用,让学生获得知识。

  4、联系生活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查

  五、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

  1、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懂得人地对立同一关系,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导学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七、活动安排进度表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八、教学反思与要求

  在教学中,做到及时总结,做到扬长避短,诚恳虚心向他人学*。多听课,多评课,更要多上公开课,*时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5

  一、概要分析:

  七年级地理是学生上初中以来起始学科,面对新教材新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努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册,共分为5章:

  1、地球与地图。

  2、陆地与海洋。

  3、天气与气候。

  4、居民与聚落。

  5、发展与合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小学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等初级地理知识,但是内容简单且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渴望认识世界本来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谜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有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空间思维能力差,综合能力和读图认知能力也相对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学目标:

  1、按质按量的完成区教育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使优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难点及教学措施:

  教学重点:地球与地图、天气与气候。

  教学难点: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及计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天气与气候。

  六、教学措施:

  1、精备精讲精练。

  2、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

  3、学*结果与学*过程并重。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其自信心。

  4、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七、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理念

  1、让学生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学*涉及周围、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生存能力。

  2、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求变化的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向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教学和学*有用而且为他们终身学*和发展有用。

  3、改变学生地理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能力,鼓励积极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教学,结合我校“学导并举,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地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做到讲练结合,提高复*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

  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的实效性。

  6、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0、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共22课时,分别如下:

  章序

  名称

  节次

  内容

  课时

  课时合计

  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节

  与同学们谈地理

  1

  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3

  7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2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1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1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2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7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2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2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2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2

  4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

  第三节

  类的聚居地——聚落

  1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节

  发展与合作

  1

  1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1

  2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2

  3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课时)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课时)

  2

  4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课时)

  2

  5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课时)

  讲解练*题复*(1课时)

  2

  6

  第一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

  2

  7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练*(1课时)

  2

  8

  第二节海陆变迁练*(2课时)

  2

  9

  第二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2课时)

  2

  10

  复*期中考试(2课时)

  2

  11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并讲解练*题(2课时)

  2

  12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2

  13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分布(2课时)

  2

  14

  第四节降水的变化和分布(2课时)

  2

  15

  第三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

  2

  16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2

  17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课时)

  类的聚居地——聚落(1课时)

  2

  18

  第四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

  2

  19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复*(2课时)

  2

  20

  复*,期末考试(2课时)

  2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5)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6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2个教学班,每班50余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 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 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 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 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 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 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 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1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2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2

  3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2

  4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

  2

  5

  国庆节放假

  2

  6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7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2

  8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2

  9

  期中考试

  2

  10

  评卷

  11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2

  12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3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4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5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家与发达国家

  16

  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17

  复*

  18

  期末复*

  19

  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课时

  第二周:亚洲的自然环境2课时

  第三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四周:日本2课时

  第五周:一次月考2课时

  第六周:东南亚2课时

  第七周:印度2课时

  第八周:俄罗斯2课时

  第九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一周:中东2课时

  第十二周:欧洲西部2课时

  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

  第十四周:澳大利亚2课时

  第十五周:美国2课时

  第十六周:巴西2课时

  第十七周:极地地区2课时

  第十八周:复*(一)2课时

  第十九周:复*(二)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3

  一、概要分析

  七年级地理是学生上初中以来起始学科,面对新教材新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努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册,共分为5章:1.地球与地图(2)2.陆地与海洋(3)3.天气与气候(4)4.居民与聚落(5)5.发展与合作。学生刚接触,掌握起来难度大,

  三、学情分析:

  学生小学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等初级地理知识,但是内容简单且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渴望认识世界本来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谜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有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空间思维能力差,综合能力和读图认知能力也相对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学目标:

  1.按质按量的完成区教育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使优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难点及教学措施:

  教学重点:地球与地图、天气与气候。

  教学难点:(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及计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天气与气候

  六、教学措施:

  1、精备精讲精练。

  2、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

  3、学*结果与学*过程并重。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其自信心。

  4、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七、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理念

  1、让学生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学*涉及周围、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生存能力。

  2、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求变化的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向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教学和学*有用而且为他们终身学*和发展有用。

  3、改变学生地理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能力,鼓励积极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4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1)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的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课时安排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3课时)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3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阅读(2课时)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3课时)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3课时)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3课时)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3课时)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3个班的学生多数基础较差,因为原六年级的各班中上成绩学生大多数转到别的.学校就读,加上学生年龄小,不适应初中的学*方法,学*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会影响整体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教材。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课文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在教材的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教材的探究性和实际性;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是鲜活的;教材的语言*实,生动,富有启发性;板式设计生动活泼。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运动和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3、教学重难点

  (1)、知道地球的运动和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以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6、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六、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七、奋斗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各知识点,学会读图、用图,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争取期末考试各班及格率达60%以上,*均分达66分以上。

  八、教学进度

  单元(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次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3

  1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2

  2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2

  3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2

  4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3

  6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3

  7

  单元复*、测验

  3

  8

  第三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3

  9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

  10

  段考

  11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

  12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3

  13

  单元复*、测验

  3

  14

  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与分布

  3

  15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3

  16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3

  17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3

  18

  单元复*、测验

  3

  19

  期考复*

  3

  20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6

  本学期七年级地理为世界区域地理,实质就是地理原理性知识在不同区域内的具体应用。根据区域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如下:

  一、 教学策略

  1、起始课,分析教材设置特点,为学生描画“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模式。

  本册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课标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作了指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

  通过介绍教材内容,给学生描画学*区域地理的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模式,让学生了解学*的侧重点,对本学期的学*有更好的把握。

  2、培养“学生老师”,让优秀学生作学*榜样和自主学*的引领者,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自主学*。

  学*区域地理一个月后,关于“地理特征”的学*尝试让学生自己学*,从教材中提炼地理信息。并请优秀学生担任教师角色讲授区域地理特征。

  通过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树立学*榜样,增强学*竞争性,提高更多学生的自主学*兴趣。

  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地理特征的学*主要是通过读图完成。本册书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位置图、地形分布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人口分布图、经济统计图表等,因此,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二、学*方法

  1、“阅读学*”法。

  本学期,地理课堂继续应用“阅读学*”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地理教材,从而养成自学的*惯,增强自主学*的兴趣和能力。

  2、“比较学*”法。

  在区域地理学*中,区域间的差异分析对区域地理特征的理解有更好地把握,因此,运用“比较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特征。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6)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少数学生学*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

  2、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

  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

  让学生学会学*,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思考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3、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地理是密不可分的,是鲜活的。

  8、*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9、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

  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时间,教学时间为17周,每周2课时,共34课时;

  2、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节认识地球面貌2课时第二周:第二节感受地球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第一节认识地图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使用地图单元检测2课时

  第五周: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第一节海陆分布第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海陆变迁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七周: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第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九周:第三节天气第四节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复*

  第十一周:期中测试2课时

  第十二周: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第十三周:第二节民族、语言和宗教2课时期中总结

  第十四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一节聚落与环境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聚落的发展与保护2课时

  第十七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2课时

  第十九周:复*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2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因材施教,精编*案,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5、每一章进行小测验,时而温*,加强巩固。

  6、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强化学生的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地理单元的知识。地理基础知识和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必要的储备。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教学。

  7、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8、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组织复*。

  每次月度考试后,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教学和学生学*中的问题并解决。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科特点,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3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一学期,我任教初一的5个班,初一(5)到初一(9)。面对这一群新面孔,潮气蓬勃,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内心澎湃激荡,激发了我对教学的热情。现在,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个计划。

  一、详细分析教材内容

  本期共有五大章内容必须掌握,而且中考重点章节较多,尤其是有关地球的面貌和世界的气候这两大方面的内容,历年来考点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Ⅰ: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教学内容为学生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和准备,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教材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地理”和“我们怎样学地理”这两节,它们分别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学*内容和学*意义,以及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教材遵循了低起点的原则,降低了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将有关地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仅把一部分地图基础知识纳入本章内容,而将难度较大的有关地图运用的内容分解到其他章节之中。

  Ⅱ:地球的面貌

  本章涉及课标“地球与地图

  ”中的“地球与地球仪”和“地图”,以及“世界地理”中的“海洋与陆地”共3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共安排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变迁”4节课文。考虑到本章内容难点过于密集,加之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到地理这门课程,为了避免因学*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往往丧失地理学*兴趣这种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现象的发生,经过慎重考虑,教材将有关地球运动的绝大部分知识后移,安排到本册第四章第三节中进行教学。

  Ⅲ:世界的居民

  本章对应课程标准是“世界地理”概况中的“居民”,这部分课程内容又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3个方面构成。教材编写时,将人口与人种拆开分为两节,由此形成了本章“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种”“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和“世界的聚落”4节学*内容。

  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本章涉及到课标“气候”和“地球与地图”中的相关内容,共安排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四部分内容。在了解全球海露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目标。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影响着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特点。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所综合形成的。同时,气候时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的*均状况。为此,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选择了天气、气温和降水三方面内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部,力求通过本章的学*,让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学*世界地理,要认识世界各地区在自然、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自然、文化的差异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涉及了,在世界地区发展差异中,学*目标重在经济差异。如果把学*目标定位在经济发展差异上,自然会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量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课程标准从降低要求出发,只定性地要求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部*衡的。

  二、教学大体思路和目标:

  (一)大体思路

  ⑴把握课程新理念,培养能力求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六大理念,其中"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两个最重要的理念。这也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①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地理学*方式,要把学*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关注他们的学*过程,并充分注意他们在情感态度行为方面的变化,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这点。

  ②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这要求我做到不断学*,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加强科学研究,由"教书匠"型转变成"学者型"教师。还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于"三板"教学,而要努力学*与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⑵体现教学新原则,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本期除了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外,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画图能力。

  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概括,包括地球面貌。世界人口和人种等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掌握世界的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世界气候类型。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4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联系实际:

  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件展示)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

  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

  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

  二、世界人口分布

  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方千米)

  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

  (课件展示)

  地区

  面积/*方千米

  人口/人

  (20xx年)

  人口密度

  (人/*方千米)

  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方千米)

  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方千米)

  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

  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

  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

  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

  生: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

  (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

  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

  (板书)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

  合作提示:

  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

  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

  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

  4、组长收集整理组员观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

  (附本部分学案)

  <合作探究>(参照教材P67———P70)

  1、结合所见所感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5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1日——9月14日)第一章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 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

  第八大周(12月25日——20xx年1月7日)复*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四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第一章

  第2—4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周第四章

  第15—16周第五章

  第17—18周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7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2个教学班,每班50余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 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 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 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 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 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 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 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1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2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2

  3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2

  4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

  2

  5

  国庆节放假

  2

  6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7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2

  8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2

  9

  期中考试

  2

  10

  评卷

  11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2

  12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3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4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5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6

  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17

  复*

  18

  期末复*

  19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8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通过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9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1. 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 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 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 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 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 周 第四章

  第15-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

  第19-20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二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 *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1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2、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周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周 第三节 地图

  第四周 综合探究一 地图的应用

  第五周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六周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七周 综合探究二 家乡的“沧海桑田”

  第八周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九周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十周 复*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十二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十三周 综合探究三 气候与我们的生活

  第十四周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十五周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十六周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十七周 综合探究四 居民与环境

  第十八周 第五章 综合探究五 发展需要合作

  第十九、二十周 复*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教学,结合我校“学导并举,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地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做到讲练结合,提高复*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

  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的实效性。

  6、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0、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共22课时,分别如下:

  章序

  名称

  节次

  内容

  课时

  课时合计

  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节

  与同学们谈地理

  1

  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3

  7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2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1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1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2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7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2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2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2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2

  4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

  第三节

  类的聚居地——聚落

  1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节

  发展与合作

  1

  1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1

  2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课时)

  2

  3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课时)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课时)

  2

  4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课时)

  2

  5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课时)

  讲解练*题复*(1课时)

  2

  6

  第一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

  2

  7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练*(1课时)

  2

  8

  第二节海陆变迁练*(2课时)

  2

  9

  第二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2课时)

  2

  10

  复*期中考试(2课时)

  2

  11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并讲解练*题(2课时)

  2

  12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2

  13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分布(2课时)

  2

  14

  第四节降水的变化和分布(2课时)

  2

  15

  第三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

  2

  16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2

  17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课时)

  类的聚居地——聚落(1课时)

  2

  18

  第四章检测并讲评(2课时)

  2

  19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复*(2课时)

  2

  20

  复*,期末考试(2课时)

  2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13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1-12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今年教的5个班,每班60余人,共计330多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xx 周 第四章

  第xx-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

  第19-20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2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4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

  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3日——9月14日)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的面貌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世界的居民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八大周(12月25日——xxxx年1月7日)复*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xxxx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1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班有50人。对于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虽然也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七年级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而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也不好。所以,本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周

  第四章

  第15-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7)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少数学生学*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

  2、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

  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

  让学生学会学*,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思考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3、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地理是密不可分的,是鲜活的。

  8、*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9、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

  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时间,教学时间为17周,每周2课时,共34课时;

  2、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节认识地球面貌2课时第二周:第二节感受地球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第一节认识地图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使用地图单元检测2课时

  第五周: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第一节海陆分布第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海陆变迁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七周: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第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九周:第三节天气第四节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复*

  第十一周:期中测试2课时

  第十二周: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第十三周:第二节民族、语言和宗教2课时期中总结

  第十四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一节聚落与环境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聚落的发展与保护2课时

  第十七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2课时

  第十九周:复*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状况。

  本期担任初一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状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潜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潜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__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能够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构成*惯。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安排3次,资料涉及学*查阅资料、调查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资料涉及复*正楷字,初步了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结合课后“思考与练*”,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学设计:帮忙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就行。

  第三单元:写景的散文单元。目标是: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设计:根据实际状况组织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了解小说是透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述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简单的分析评价人物。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教师只作精当的点拨。注意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童话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透过单元教学,到达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教学设计:以发展思维和想象力为重点,透过阅读、讨论、设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第六七单元:古诗文单元。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在学*中大胆质疑,大胆探索。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潜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超多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3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联系实际:

  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件展示)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

  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

  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

  二、世界人口分布

  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方千米)

  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

  (课件展示)

  地区

  面积/*方千米

  人口/人

  (20xx年)

  人口密度

  (人/*方千米)

  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方千米)

  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方千米)

  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

  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

  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

  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

  生: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

  (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

  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

  (板书)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

  合作提示:

  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

  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

  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

  4、组长收集整理组员观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

  (附本部分学案)

  <合作探究>(参照教材P67———P70)

  1、结合所见所感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4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1. 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 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 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 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 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 周 第四章

  第15-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

  第19-20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二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 *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1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2、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周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周 第三节 地图

  第四周 综合探究一 地图的应用

  第五周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六周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七周 综合探究二 家乡的“沧海桑田”

  第八周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九周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十周 复*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十二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十三周 综合探究三 气候与我们的生活

  第十四周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十五周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十六周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十七周 综合探究四 居民与环境

  第十八周 第五章 综合探究五 发展需要合作

  第十九、二十周 复*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2个教学班,每班50余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 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 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 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 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 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 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 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

  1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2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2

  3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2

  4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

  2

  5

  国庆节放假

  2

  6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7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2

  8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2

  9

  期中考试

  2

  10

  评卷

  11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2

  12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3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4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5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6

  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17

  复*

  18

  期末复*

  19

  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6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班有50人。对于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虽然也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七年级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而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也不好。所以,本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周

  第四章

  第15-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7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是学*人文地理、地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分省地理。从整体难度上来说,八年级地理下册是最容易的,主要是掌握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分省地理虽然有34个,但只要掌握大纲规定的12个就行了,其它的只要了解就行。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来看,四个班级的成绩总体上不行。尤其是优秀率都在20% 以上,学风和班风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地理一科的学*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兴趣和学*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主要是学*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 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最后就是了解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本章讲授了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我国沿海15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

  第三章 陆疆万里行

  本章介绍了我国具有陆上疆界的9个省区中的6个,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四章 黄河万里行

  本章讲授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文经济地理概况是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长江万里行

  本章重点学*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微七省,各具特色。

  这四章属于中国地理中的分省地理,主要是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人文地理等。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本章内容主要是概述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地理有关的'一些情况,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以及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等。本章的内容以了解为主,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的数据。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各自特色。

  6、运用有关地图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

  1、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2、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抓好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课中讲清讲透每个知识点,课后搞好教学辅导,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周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认真钻研教材,并将其用于指导日常教学及后面的综合复*。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源、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制作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准备好充分的素材,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4、强化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复*和巩固,重视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时事及乡土地理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方式的复*和试题训练,为学生的生地会考取优异的成绩得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切实搞好单元测试,细致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和训练,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则加强课后的辅导,做到不漏一个知识点,不漏一个学生。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七年级(3)班,本班学生人数共29,男生20人,女生9人。是学*成绩很差的一个班,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解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数学基础很差。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使用教材及本学期教学内容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其内容共有六章:第5章,相交线与*行线;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第七章,三角形;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完成以上六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相交线与*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几何作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

  2、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六、课时安排

  第5章,相交线与*行线; 14课时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 7课时

  第七章,三角形; 9课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课时

  第九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11课时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课时

  复*、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9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通过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1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

  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3日——9月14日)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的面貌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世界的居民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八大周(12月25日——xxxx年1月7日)复*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xxxx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2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1-12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学生学情分析

  今年教的5个班,每班60余人,共计330多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压力加大,小学的学*方法、学**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惯都比较不好。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6、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的制作水*。

  五、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六、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七、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八、教学进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 (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xx 周 第四章

  第xx-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复*

  第19-20周 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力度,按洋思课改模式上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75班与176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刚升入中学,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中的一大优势。同时,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本册教材分析

  1、“与同学们谈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地球和地球仪”

  学*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

  3、地球的'运动

  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

  4、地图

  学*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5、大洲和大洋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

  6、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

  7、天气与气候

  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

  8、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10、世界的气候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11、人口和人种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宗教知识的兴趣。

  1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3、发展与合作

  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的差异,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实践或自做简单的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校园网络等的作用,让学生获得知识。

  4、联系生活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查

  五、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

  1、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

  2、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懂得人地对立同一关系,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导学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七、活动安排进度表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巩固练*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2课时

  八、教学反思与要求

  在教学中,做到及时总结,做到扬长避短,诚恳虚心向他人学*。多听课,多评课,更要多上公开课,*时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4

  (一) 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 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2)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3)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大周(9月1日——9月14日)第一章

  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一次月考

  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 期中考试 11月3——5日

  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

  第二次月考

  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

  第八大周(12月25日——20xx年1月7日)复*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四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四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第一章

  第2—4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复*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周第四章

  第15—16周第五章

  第17—18周复*及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扩展8)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五)份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1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一学期,我任教初一的5个班,初一(5)到初一(9)。面对这一群新面孔,潮气蓬勃,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内心澎湃激荡,激发了我对教学的热情。现在,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个计划。

  一、详细分析教材内容

  本期共有五大章内容必须掌握,而且中考重点章节较多,尤其是有关地球的面貌和世界的气候这两大方面的内容,历年来考点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Ⅰ: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教学内容为学生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和准备,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教材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地理”和“我们怎样学地理”这两节,它们分别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学*内容和学*意义,以及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教材遵循了低起点的原则,降低了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将有关地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仅把一部分地图基础知识纳入本章内容,而将难度较大的有关地图运用的内容分解到其他章节之中。

  Ⅱ:地球的面貌

  本章涉及课标“地球与地图

  ”中的“地球与地球仪”和“地图”,以及“世界地理”中的“海洋与陆地”共3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共安排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变迁”4节课文。考虑到本章内容难点过于密集,加之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到地理这门课程,为了避免因学*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往往丧失地理学*兴趣这种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现象的发生,经过慎重考虑,教材将有关地球运动的绝大部分知识后移,安排到本册第四章第三节中进行教学。

  Ⅲ:世界的居民

  本章对应课程标准是“世界地理”概况中的“居民”,这部分课程内容又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3个方面构成。教材编写时,将人口与人种拆开分为两节,由此形成了本章“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种”“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和“世界的聚落”4节学*内容。

  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本章涉及到课标“气候”和“地球与地图”中的相关内容,共安排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四部分内容。在了解全球海露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目标。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影响着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特点。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所综合形成的。同时,气候时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的*均状况。为此,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选择了天气、气温和降水三方面内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部,力求通过本章的学*,让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学*世界地理,要认识世界各地区在自然、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自然、文化的差异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涉及了,在世界地区发展差异中,学*目标重在经济差异。如果把学*目标定位在经济发展差异上,自然会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量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课程标准从降低要求出发,只定性地要求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部*衡的。

  二、教学大体思路和目标:

  (一)大体思路

  ⑴把握课程新理念,培养能力求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六大理念,其中"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两个最重要的理念。这也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①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地理学*方式,要把学*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关注他们的学*过程,并充分注意他们在情感态度行为方面的变化,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这点。

  ②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这要求我做到不断学*,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加强科学研究,由"教书匠"型转变成"学者型"教师。还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于"三板"教学,而要努力学*与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⑵体现教学新原则,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本期除了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外,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画图能力。

  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概括,包括地球面貌。世界人口和人种等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掌握世界的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世界气候类型。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2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联系实际:

  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件展示)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

  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

  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

  二、世界人口分布

  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方千米)

  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

  (课件展示)

  地区

  面积/*方千米

  人口/人

  (20xx年)

  人口密度

  (人/*方千米)

  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方千米)

  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方千米)

  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

  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

  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

  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

  生: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海的*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

  (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

  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

  (板书)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

  合作提示:

  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

  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

  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

  4、组长收集整理组员观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

  (附本部分学案)

  <合作探究>(参照教材P67———P70)

  1、结合所见所感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3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通过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4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

  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则为地形图的学*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

  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 《让我们走进地理》

  3—6 《地球的面貌》

  7—10 《世界的居民》

  11—14 《世界的气候》

  15—16 《世界的发展差异》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教学计划 5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少数学生学*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

  2、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

  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

  让学生学会学*,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思考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3、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地理是密不可分的,是鲜活的。

  8、*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9、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

  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时间,教学时间为17周,每周2课时,共34课时;

  2、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节认识地球面貌2课时第二周:第二节感受地球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第一节认识地图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使用地图单元检测2课时

  第五周: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第一节海陆分布第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海陆变迁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七周: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第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九周:第三节天气第四节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复*

  第十一周:期中测试2课时

  第十二周:第五章居民——“地球村”的主人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第十三周:第二节民族、语言和宗教2课时期中总结

  第十四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一节聚落与环境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聚落的发展与保护2课时

  第十七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2课时

  第十九周:复*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