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3-11 00:00:00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4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有关高一地理教学计划推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2

  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教学计划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制订本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进度安排

  时 间内 容主备课人

  1—3周结束上册内容

  4—5周人口的变化陈星明

  6—7周城市与城市化康小茹

  8—10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黄承华

  11周期中考试与讲评试卷

  12—14周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杨荷辉

  15—16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刘春明

  17—18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黄香政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主备人,每2周一次学校例会后在高一309室备课组活动;

  2、主备课人在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做到备考点、备教材、备练*、备教法,了解学生缺陷;

  3、主备课人要重点阐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备课组活动时提出教学设计内容、思路和练*,备课组成员对其进行研讨,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4、每位备课组成员负责一章教学内容的备课任务,并形成文字教案,提前2天分发到每位备课组成员。

  三、考试出题人安排

  出题人审题人

  第一次月考黄香政陈星明

  第二次月考杨荷辉刘春明

  期中考试黄承华康小茹

  第四次月考陈星明杨荷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3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合作学*和延伸学*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合作学*、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案,及时复*上节所学内容,学*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致力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的崇高品质,进一步发挥地理课程的多功能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要求: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地理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注重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进程:

  人教版高一地理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人类生产活动方式、聚落、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环境保护。计划第一学期上完前三个单元,后五个单元在第二个学期完成教学。

  具体实施:

  努力实施以“说、授、评、测、结”为步骤的`“单元教学法”,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利用闲暇时间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安排:

  本学期完成配套的基础训练,督促学生阅读3—4本天文和地理方面的课外书籍。

  课外实践:

  两次野外活动:

  1、认识长沙市周围的地形地貌

  2、了解长沙市城市化的过程和发展以及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文章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

  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 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6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1(必修)的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1(必修)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让学生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以及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明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又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课时安排

  六、具体措施

  在高一上册自然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趣味性教学、启发性教学,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提高学生学*高中地理的兴趣。同时,强调学生在学*过程中要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

  为目的,尤其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时还应多做练*,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抓住课堂时间,做到一课一得。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备课的过程中多查资料,收集好的随堂练*题。由于各班学生特点及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空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真正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入手,把握各个环节,提高解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时通过听课,参加每周教研活动,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

  其次,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后,对学生进行随堂训练,通过作业情况发现问题。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通过章节层层过关,加强理解记忆,打好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过程,把握好各个环节,最终获得好的效果。

  最后,每学完章节内容后,及时进行检测和训练,通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提高学生成绩落到实处。通过全年级每周定时进行的周测,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知识理解掌握情况。通过章节复*考试,避免到最后才进行突击,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三、课时安排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2课时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2课时

  第三节人口迁移2课时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课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4课时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课时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课时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3课时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3课时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课时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9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及部分区域地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参次不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 、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四、教学进度:

  高一地理教学进度表

  12 13 14 15

  5.18-5.22 5.25-5.29 6.01-6.05 6.08-6.12 6.15-6.19 6.22-6.26 6.29-7.03 7.06-7.10 7.13-7.17

  2.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2.2 世界的气候 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2.2 世界的气候 2.2 世界的气候 2.3 居民与聚落、世界的发展与差异 2.4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5 东亚——日本 中亚 2.6 东南亚 南亚——印度 2.6 东南亚 南亚——印度 2.7 中东—埃及 非洲 2.8 欧洲西部与俄罗斯 2.9 美国 巴西 2.10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第四次月考、试卷分析

  4 4 4 4

  16 17 18 19 20

  4 4 4 4 3

  端午节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资料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交流合作的本事。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够说十分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资料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资料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资料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事、记图本事和再认再现本事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进取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确定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高一学生见闻有限、知识面窄,且缺乏对城市、农业地域类型、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等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较片面。多数学生把人口问题等同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

  3.地理学*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人文地理学*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是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宗教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

  五、教学计划 (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12

  教学课题: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的衔接。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

  眼

  世

  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

  怀

  祖

  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1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秀珍谭蓓蓓翟崔峰

  凡事预先则立,不立则废,轻拂三月的春风,又开始了20xx年的教学,想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上绘上绚丽的一笔,就先从通读教材,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计划开始吧。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学*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5)继续学*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

  (1)综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5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19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学*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

  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终身学*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篇1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四、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合集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

  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六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学*基础还是参次不齐。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虽然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性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有待老师们的循序渐进和引导。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联考取得好成绩。

  五、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备课组应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备课组应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李晓红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余伟*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导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导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七、课时安排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高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在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确保高中教育的稳步前进。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部分内容,为下学期的会考奠定基础。必修一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有几节课特别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对试卷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x)到(x)x个班级,其中(x)班是普高班,面临会考压力,而其他x个班是综重班,不需要会考,所以我在讲课时,对1班大力强调会考,并且加大练*程度。

  高一年级每个班*五六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策略和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3

  一、现状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鲁教版),内容包括地球运动、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学校教学思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 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2、教学目标

  (1)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2)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地理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3、基本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掌握,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课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4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经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袁旭、王伟两人组成,团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团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必须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必须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经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本事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团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团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资料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终到达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经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构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经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很多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5

  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教学计划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制订本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进度安排

  时 间内 容主备课人

  1—3周结束上册内容

  4—5周人口的变化陈星明

  6—7周城市与城市化康小茹

  8—10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黄承华

  11周期中考试与讲评试卷

  12—14周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杨荷辉

  15—16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刘春明

  17—18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黄香政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主备人,每2周一次学校例会后在高一309室备课组活动;

  2、主备课人在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做到备考点、备教材、备练*、备教法,了解学生缺陷;

  3、主备课人要重点阐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备课组活动时提出教学设计内容、思路和练*,备课组成员对其进行研讨,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4、每位备课组成员负责一章教学内容的备课任务,并形成文字教案,提前2天分发到每位备课组成员。

  三、考试出题人安排

  出题人审题人

  第一次月考黄香政陈星明

  第二次月考杨荷辉刘春明

  期中考试黄承华康小茹

  第四次月考陈星明杨荷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6

  教师的职责是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教学工作负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的使命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具体职责如下: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等公正对待学生。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6、终身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要从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让地理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益的自然地理和相关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地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努力工作,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虽然高一学生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成绩较低,他们对地理教学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辅修课”,所以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大纲,深刻理解大纲中的内容和要求,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地理观察、学*、调查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开展章传检查。

  5、课本上的图片,图片下面的小字,活动的内容都作为正文处理。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安排教学。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四、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袁旭、王伟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共有教学班18个, 18个班分为二个层次,8班和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16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2、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5人组成,集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何文臣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杨应才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3、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4、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七、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八、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九、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1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及部分区域地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参次不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 、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四、教学进度:

  高一地理教学进度表

  12 13 14 15

  5.18-5.22 5.25-5.29 6.01-6.05 6.08-6.12 6.15-6.19 6.22-6.26 6.29-7.03 7.06-7.10 7.13-7.17

  2.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2.2 世界的气候 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2.2 世界的气候 2.2 世界的气候 2.3 居民与聚落、世界的发展与差异 2.4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5 东亚——日本 中亚 2.6 东南亚 南亚——印度 2.6 东南亚 南亚——印度 2.7 中东—埃及 非洲 2.8 欧洲西部与俄罗斯 2.9 美国 巴西 2.10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第四次月考、试卷分析

  4 4 4 4

  16 17 18 19 20

  4 4 4 4 3

  端午节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

  高一年级共7个班,2位地理教师,我担任4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高一(1)班,(4)班、(5)和艺术传媒班,(4)、(5)班是世外--八中的共建班,艺术传媒班是特色班,(1)班是普通班。在地理学*方面,这四个班级的学*能力相差较大,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很难保持一致。

  三、高一地理必修一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

  五、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六、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本学期教材为湘教版新教材,其内容同以前相比教淡化了具体知识,虽然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但并不说明课就好上了。如果我们不认真去挖掘,将失去课改的意义,所以要用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学*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积极尝试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按照大纲要求,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学校、年级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xxxx用多种方式和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提高,同时传授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由“我要学”向“我会学”和“我乐学”深入,构建综合素质的形成。

  三、采取措施:

  1、抓好常规教学,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进行反思,形成文字。

  2、倾听学生意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

  6、利用网络获取多方面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7、做好考试分析工作,全面分析各班级、各学生的学*质量分析。

  8、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以整合学科内容,并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4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5

  一、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三、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com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学*”为目的

  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积极获取新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正确看法。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必修一(人民教育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和差异性。本卷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通过本卷的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条件和运动规律、地形地貌和河流地貌的形成、自然水循环、海水运动和水资源利用、地理环境特征等。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人文地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初中基本不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很差,而初中地理知识是高三进一步学*地理的基础,这是高三学生觉得地理难学,高三地理教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当补充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认真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学*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学方法和学*方法、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有趣的地理故事、地理谜语、地理新闻和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5、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管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精选提炼例题、*题、学生作业,注重效率。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检查、反馈和巩固知识。

  9、加强对学*困难学生的关怀,

  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上要分层次教。他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对学*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难的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第五章。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高一新生共有一百三十多名,分四个班级,其中四班中考成绩在300分以上,一、二、三班成绩在300以下,因此相对而言四班情况较好一点,但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学阶段被认为是学*成绩较差,能力较低,不愿意主动学*的学生。再加之虽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面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使每一位同学在每一节课堂上都有所获。

  四、高一地理必修一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五、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六、教学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4、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

  5、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七、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0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3

  教学目标:

  致力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的崇高品质,进一步发挥地理课程的多功能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要求: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地理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注重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进程:

  人教版高一地理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人类生产活动方式、聚落、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环境保护。计划第一学期上完前三个单元,后五个单元在第二个学期完成教学。

  具体实施:

  努力实施以“说、授、评、测、结”为步骤的“单元教学法”,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利用闲暇时间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安排:

  本学期完成配套的基础训练,督促学生阅读3—4本天文和地理方面的课外书籍。

  课外实践:

  两次野外活动:

  1、认识长沙市周围的地形地貌

  2、了解长沙市城市化的过程和发展以及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文章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秀珍谭蓓蓓翟崔峰

  凡事预先则立,不立则废,轻拂三月的春风,又开始了20xx年的教学,想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上绘上绚丽的一笔,就先从通读教材,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计划开始吧。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学*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5)继续学*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

  (1)综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5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19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学*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

  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终身学*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四、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本事,以及地理探究本事;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确定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资料,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构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构成变化依靠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终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供给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当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景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到达共鸣。本学期我会经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特别是初三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一教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周三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6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09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文 章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积极稳妥推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和谐、*等、开发的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既能积极应对高考,又为学生终身学*和个性发展奠基。认真落实学校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扎实工作,争创先进备课组。

  二、本学年总体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兴趣、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年具体授课计划:

  1、第一学期完成必修一教学。其中,第一次月考前完成必修1第一章的教学;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1第二章的教学;期中考试后完成其余内容的教学,并留出适当时间进行复*

  具体教学工作计划:见附加表(按此表出导学案)

  四、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先进制度,对于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来说,年轻老师较多,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内容如下:

  1、每周规定固定时间地点的.一次集体座谈,由备课组长强**学进度及计划。

  2、每个老师对上周教学工作总结,谈得失,谈问题,其他老师帮助解决。要注意跟踪处理,直至解决为止。

  3、以一名老师主说,本周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其他老师提出疑惑再讨论解决。备课组长注意将老师反映的教学中的问题记录并整理下来,并及时解决。

  五、做好公开课及听课、评课工作

  1、组内成员做到每人开课至少一节,年轻老师两节,保证质量、数量。通过公开课提高个人业务水*。

  2、有教师开课时组内其他成员全部到场听课,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

  3、做到听课后及时评课。通过同听一个老师的课开展评课讨论,展开研讨,发现教学中问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六、学科作业及批改

  1、备课组集体研究*题、作业,争取做到统一,并保证质量。

  2、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争取做到“精练”

  3、作业及时批改,保证次数。并适当采取面批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七、考试与反馈

  1、做好命题工作。每次考试安排好命题时间与考察范围,试题应经过严格推敲并集体讨论通过后在用于检测学生的学*效果。

  2、考试后及时总结。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成绩较好的班级由任课教师传授经验;对成绩较差的班级由集体讨论得出原因,帮助解决并跟踪其情况。达到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学*情况及教师授课情况的双重目的,并一步步查缺补漏。

  八、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听取讲座、研讨课等,参加各类评比竞赛等。认真准备,争创佳绩为校争光,与此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

  九、开展地理兴趣活动

  1、开展研究性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情趣,并对必修教材进行适当补充。

  2、安排学生观看录象《自然与人》、《宇宙中的天体》等。

  附表1:**高级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必修

  周次 教学内容 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注

  周次 内容 主备人

  附2:公开课安排表

  时间 内容 开课人

  第二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周 地球的运动

  第六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八周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十周 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0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合作学*和延伸学*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合作学*、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案,及时复*上节所学内容,学*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有关高一地理教学计划推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2

  一、本学期高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在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确保高中教育的稳步前进。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部分内容,为下学期的会考奠定基础。必修一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有几节课特别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对试卷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x)到(x)x个班级,其中(x)班是普高班,面临会考压力,而其他x个班是综重班,不需要会考,所以我在讲课时,对1班大力强调会考,并且加大练*程度。

  高一年级每个班*五六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策略和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高一学生见闻有限、知识面窄,且缺乏对城市、农业地域类型、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等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较片面。多数学生把人口问题等同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

  3.地理学*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人文地理学*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是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宗教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

  五、教学计划 (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4

  教学课题:

  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

  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的衔接。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能力。

  问题的提出:

  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

  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

  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

  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

  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

  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

  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眼世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怀祖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5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忙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期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忙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资料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的思路安排课程资料

  三、学生情景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本事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本事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本事。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分析问题的本事,掌握地理学*的方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对文科的同学要注重于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知识的构建。对理科的同学要着重于兴趣的培养,注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四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一年级地理教学应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上册为教学内容,并参考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编发的高一地理会考说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和课时安排。

  高一地理教学要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上册教材所突出的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变化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

  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教师要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注意教材中内容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训练和培养良好的地理学*方法。

  4.在本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至少应有一次课堂教学活动是以研究性学*的方式体现。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明确进行研究性学*的目的以及该学*方式对当前教育改革的作用。要重视研究性学*的学*过程对学生学会自主学*所起的重要作用。关于研究性学*的课题选择,可参照大纲中所选定的课题,也可以自定课题,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题目不宜过大,以便于实际操作。注意及时总结,积累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5.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6.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7.阅读材料和自学园地作为扩展视野,辅助教学。

  三、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照大纲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3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请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安排好教学进度。本学期期中考试由各学校自己安排,各校自主命题。期末进行全区统一命题考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3

  一、形势分析:

  这学期是高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刚入学的新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切入点,激发和培养学*兴趣。

  本学期的教材是湖南教育版的新教材。与前一本相比,教科书的`内容削弱了具体的知识。虽然内容简单,知识点少,难度降低,但并不代表课就会好。不仔细挖掘,就会失去课程改革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努力学*和积极尝试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校和年级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多种方式和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和专业能力。同时,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递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后,学生将从“我想学”深化到“我会学”“我喜欢学”,构建综合素质的形成。

  第三、采取措施:

  1、抓好常规教学,认真备课,把每一节课都教好,并及时反思形成文字。

  2、倾听学生意见,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教研改革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5、积极参加讲座和评价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

  6、利用网络获取各种教材,丰富课堂内容。

  7、做好考试分析,综合分析每节课,对每个学生的学*质量进行分析。

  8、加强相关学科研究,整合学科内容,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时数的安排(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本事,以及地理探究本事;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确定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资料,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构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构成变化依靠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终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供给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当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景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到达共鸣。本学期我会经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5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经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袁旭、王伟两人组成,团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团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异常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必须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必须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经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本事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团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团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资料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终到达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经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构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经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很多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6

  一、本学期高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在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确保高中教育的稳步前进。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部分内容,为下学期的会考奠定基础。必修一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有几节课特别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对试卷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x)到(x)x个班级,其中(x)班是普高班,面临会考压力,而其他x个班是综重班,不需要会考,所以我在讲课时,对1班大力强调会考,并且加大练*程度。

  高一年级每个班*五六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策略和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7

  教学课题: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的衔接。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

  眼

  世

  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

  怀

  祖

  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学*”为目的

  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积极获取新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正确看法。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必修一(人民教育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和差异性。本卷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通过本卷的`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条件和运动规律、地形地貌和河流地貌的形成、自然水循环、海水运动和水资源利用、地理环境特征等。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人文地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初中基本不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很差,而初中地理知识是高三进一步学*地理的基础,这是高三学生觉得地理难学,高三地理教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当补充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认真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学*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学方法和学*方法、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有趣的地理故事、地理谜语、地理新闻和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5、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管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精选提炼例题、*题、学生作业,注重效率。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检查、反馈和巩固知识。

  9、加强对学*困难学生的关怀,

  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上要分层次教。他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对学*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难的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测验

  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城市化(2课时)复*,测验

  七问题研究(1课时),(1课时),

  八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期中考复*

  十一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问题研究(1课时),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问题研究(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

  十九测验评讲

  二十期末考复*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0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忙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期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忙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资料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的思路安排课程资料

  三、学生情景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本事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本事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本事。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分析问题的本事,掌握地理学*的方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我们本着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

  (一)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

  (二)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 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四、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用心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和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五、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简单的实验、观察、测量、制作教具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 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2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合作学*和延伸学*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合作学*、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案,及时复*上节所学内容,学*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3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合作学*和延伸学*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合作学*、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案,及时复*上节所学内容,学*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秀珍谭蓓蓓翟崔峰

  凡事预先则立,不立则废,轻拂三月的春风,又开始了20xx年的教学,想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上绘上绚丽的一笔,就先从通读教材,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计划开始吧。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学*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5)继续学*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

  (1)综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5名,其中男生26名,女生19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惯,学*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

  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终身学*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积极稳妥推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和谐、*等、开发的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既能积极应对高考,又为学生终身学*和个性发展奠基。认真落实学校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扎实工作,争创先进备课组。

  二、本学年总体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兴趣、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年具体授课计划:

  1、第一学期完成必修一教学。其中,第一次月考前完成必修1第一章的教学;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1第二章的.教学;期中考试后完成其余内容的教学,并留出适当时间进行复*

  具体教学工作计划:见附加表(按此表出导学案)

  四、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先进制度,对于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来说,年轻老师较多,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内容如下:

  1、每周规定固定时间地点的一次集体座谈,由备课组长强**学进度及计划。

  2、每个老师对上周教学工作总结,谈得失,谈问题,其他老师帮助解决。要注意跟踪处理,直至解决为止。

  3、以一名老师主说,本周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其他老师提出疑惑再讨论解决。备课组长注意将老师反映的教学中的问题记录并整理下来,并及时解决。

  五、做好公开课及听课、评课工作

  1、组内成员做到每人开课至少一节,年轻老师两节,保证质量、数量。通过公开课提高个人业务水*。

  2、有教师开课时组内其他成员全部到场听课,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

  3、做到听课后及时评课。通过同听一个老师的课开展评课讨论,展开研讨,发现教学中问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六、学科作业及批改

  1、备课组集体研究*题、作业,争取做到统一,并保证质量。

  2、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争取做到“精练”

  3、作业及时批改,保证次数。并适当采取面批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七、考试与反馈

  1、做好命题工作。每次考试安排好命题时间与考察范围,试题应经过严格推敲并集体讨论通过后在用于检测学生的学*效果。

  2、考试后及时总结。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成绩较好的班级由任课教师传授经验;对成绩较差的班级由集体讨论得出原因,帮助解决并跟踪其情况。达到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学*情况及教师授课情况的双重目的,并一步步查缺补漏。

  八、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听取讲座、研讨课等,参加各类评比竞赛等。认真准备,争创佳绩为校争光,与此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

  九、开展地理兴趣活动

  1、开展研究性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情趣,并对必修教材进行适当补充。

  2、安排学生观看录象《自然与人》、《宇宙中的天体》等。

  附表1:**高级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必修

  周次 教学内容 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注

  周次 内容 主备人

  附2:公开课安排表

  时间 内容 开课人

  第二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周 地球的运动

  第六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八周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十周 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本期的地理学*,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人地观,提高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及理论水*。

  (2)智育目标:努力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3)双基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能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象系统分析问题,从中获得信息或进行图文、图图转换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

  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在学*中,应注意培养两项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训练学生运用地理数据技能。二是培养地理调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需要采用地理调查的方法,可以采用研究性学*的`方式,使调查的主题和内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课外辅导、学*计划。

  (2)、以《教材》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案。每周定期集体备课一次。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题。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3)、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一教学,应该将之贯穿始终。

  (4)、精选试题,与学业水*考接轨。精心组织练*,通过练*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迁移能力。通过练*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四、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时 间 周 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量 备注

  20xx.2.25-3.1 1 人口数量变化 2

  20xx.3.2-3.8 2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合理容量 2

  20xx.3.9-3.15 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

  20xx.3.16-3.22 4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

  20xx.3.23-3.29 5 城市化 2

  20xx.3.30-4.5 6 农业区位选择 2

  20xx.4.6-4.12 7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13-4.19 8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

  20xx.4.20-4.26 9 期中复*、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2

  20xx.4.27-5.3 10 工业区位因素 2

  20xx.5.4-5.10 11 工业地域的形成 2

  20xx.5.11-5.17 12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2

  20xx.5.18-5.24 13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 2

  20xx.5.25-5.31 14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2

  20xx.6.1-6.7 15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

  20xx.6.8-6.14 1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

  20xx.6.15-6.21 1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20xx.6.22-6.28 18 期末复* 2

  20xx.6.29-7.5 19 期末复* 2

  20xx.7.6-7.12 20 期末考试 2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希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三、四周学*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五、六、七周学*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八、九、周学*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

  第十一、十二周学*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

  第十三、十四、周学*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为月考做准备;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第四单元;

  第十九周总复*,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的方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计划《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人文地理知识打好基础。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主要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 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 认真备课, 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 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 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09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文 章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景,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本事,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合作交流的本事,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本事。

  三、教材资料分析

  本学期所学资料为必修一(人教版),资料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资料以自然地理为主,经过本册资料的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构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人文地理知识打好基础。

  四、学生情景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主要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景、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经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兴趣。

  4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提高,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6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共有教学班18个, 18个班分为二个层次,8班和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16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2、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5人组成,集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何文臣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杨应才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3、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4、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七、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八、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九、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8

  一 、班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授课3个班,分别是高一(5)、高一(11)和高一(17),共有162名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听课*惯的和学**惯的养成。存在的学*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中图版地理必修一,主要分为四章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力交换,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内容是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探知部分,它从宇宙环境,地球上大气、水、地壳运动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地理环境,进而总结归纳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规律,本模块是高中地理中的基础模块,其中的规律及逻辑关系,将成为其他模块利用和学*的基础,通过它的学*,可建立一种逻辑的综合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时不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提高教育质量。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2.听课学*要珍惜。每一次认真的听课学*,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3.教学方法上,提倡引导式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易懂,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4.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1)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2)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其中226班为55人,其余班级均在60人以上。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226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5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05年下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会考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0

  教学课题:

  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

  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的衔接。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能力。

  问题的提出:

  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

  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

  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

  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

  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

  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

  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眼世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 有关视频(二)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 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 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怀祖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 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 梅、雷卫伟、余小云 (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

  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 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学*”为目的

  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积极获取新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正确看法。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必修一(人民教育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和差异性。本卷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通过本卷的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条件和运动规律、地形地貌和河流地貌的形成、自然水循环、海水运动和水资源利用、地理环境特征等。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人文地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初中基本不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很差,而初中地理知识是高三进一步学*地理的'基础,这是高三学生觉得地理难学,高三地理教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当补充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认真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学*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学方法和学*方法、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有趣的地理故事、地理谜语、地理新闻和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5、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管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精选提炼例题、*题、学生作业,注重效率。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检查、反馈和巩固知识。

  9、加强对学*困难学生的关怀,

  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上要分层次教。他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对学*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难的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3

  一、形势分析:

  这学期是高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刚入学的新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切入点,激发和培养学*兴趣。

  本学期的教材是湖南教育版的新教材。与前一本相比,教科书的内容削弱了具体的'知识。虽然内容简单,知识点少,难度降低,但并不代表课就会好。不仔细挖掘,就会失去课程改革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努力学*和积极尝试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校和年级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多种方式和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和专业能力。同时,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递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后,学生将从“我想学”深化到“我会学”“我喜欢学”,构建综合素质的形成。

  第三、采取措施:

  1、抓好常规教学,认真备课,把每一节课都教好,并及时反思形成文字。

  2、倾听学生意见,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教研改革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5、积极参加讲座和评价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

  6、利用网络获取各种教材,丰富课堂内容。

  7、做好考试分析,综合分析每节课,对每个学生的学*质量进行分析。

  8、加强相关学科研究,整合学科内容,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时数的安排(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4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一学*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二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合作学*和延伸学*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合作学*、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案,及时复*上节所学内容,学*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的地球2 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单元活动与问题研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有关高一地理教学计划推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5章:

  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2、《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3、《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等。

  5、《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的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世界之窗》,《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了解。

  六、教者要求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搞好课后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现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4、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和掌握知识。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掌握学*地理的方法。

  2.认识地球,清楚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3.掌握世界的地形,能够看懂并分析地形图。

  4.了解世界的居民,熟练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5.能够运用图文,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了解发展*家和发达国家,明白世界发展变化及基本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获取地理信息及过程与方法。

  2.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体会观点成果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让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综合和运用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达地理的能力,培学生初步运用地理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端正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知识于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学*水*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大多数学生未掌握学*地理的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基础差异,且学*积极性很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 优生:优生约占总人数的25%,这些学生的学*成绩优秀,学*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这些学生,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大辅导力度,增扩知识面,为将来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程生:中程生约占70%,这些学生学*目标明确,有一定的学*方法,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够,良好的学**惯有待于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搞好督促和辅导,思想教育加学*教育并施,激发学*兴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部分学生赶上甚至超过部分优生,因为他们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潜力。

  (3) 希望生:约占5%,这些学生的底子薄,学*兴趣不浓,求知欲差,死记硬背,懒于动脑,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从养成教育开始,然后教给适当的方法,耐心说服,养成良好的学**惯,争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理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地理的方法,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识读与判别

  (2)地球的面貌,世界地形的分布郁郁与变迁

  (3)世界的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世界的发展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填图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善观察、联想猜想等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为祖国强盛而学*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学*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立志学好知识为祖国争光。2).运用所学教材,对学生 进行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的 思想教育。

  四、教学研究内容:

  12、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5、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4

  一、概要分析:

  七年级地理是学生上初中以来起始学科,面对新教材新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努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册,共分为5章:

  1、地球与地图。

  2、陆地与海洋。

  3、天气与气候。

  4、居民与聚落。

  5、发展与合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小学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等初级地理知识,但是内容简单且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渴望认识世界本来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谜的需要。这对我们的教学有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空间思维能力差,综合能力和读图认知能力也相对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学目标:

  1、按质按量的完成区教育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使优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难点及教学措施:

  教学重点:地球与地图、天气与气候。

  教学难点: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断及计算、方向的辨别。

  (二)地球部分。

  (三)天气与气候。

  六、教学措施:

  1、精备精讲精练。

  2、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的培养。

  3、学*结果与学*过程并重。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其自信心。

  4、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七、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理念:

  1、让学生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学*涉及周围、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生存能力。

  2、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求变化的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向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教学和学*有用而且为他们终身学*和发展有用。

  3、改变学生地理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能力,鼓励积极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5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掌握学*地理的方法。

  2.认识地球,清楚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3.掌握世界的地形,能够看懂并分析地形图。

  4.了解世界的居民,熟练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5.能够运用图文,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了解发展*家和发达国家,明白世界发展变化及基本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获取地理信息及过程与方法。

  2.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体会观点成果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让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综合和运用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达地理的能力,培学生初步运用地理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端正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知识于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学*水*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大多数学生未掌握学*地理的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基础差异,且学*积极性很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 优生:优生约占总人数的25%,这些学生的学*成绩优秀,学*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这些学生,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大辅导力度,增扩知识面,为将来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程生:中程生约占70%,这些学生学*目标明确,有一定的学*方法,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够,良好的学**惯有待于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搞好督促和辅导,思想教育加学*教育并施,激发学*兴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部分学生赶上甚至超过部分优生,因为他们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潜力。

  (3) 希望生:约占5%,这些学生的底子薄,学*兴趣不浓,求知欲差,死记硬背,懒于动脑,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从养成教育开始,然后教给适当的方法,耐心说服,养成良好的学**惯,争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理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地理的方法,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识读与判别

  (2)地球的`面貌,世界地形的分布郁郁与变迁

  (3)世界的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世界的发展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填图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善观察、联想猜想等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为祖国强盛而学*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学*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立志学好知识为祖国争光。2).运用所学教材,对学生 进行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的 思想教育。

  四、教学研究内容:

  12、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5章:

  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2、《我们邻*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3、《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等。

  5、《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的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世界之窗》,《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了解。

  六、教者要求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感。

  2、搞好课后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现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

  4、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和掌握知识。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7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也转瞬即到,忙碌的寒假就这样轻轻飘过,转眼正月十七就到了,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展开新学期的各项教学计划,执行并高质量的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边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带七年级1—6班的地理课,兼任七年级4班的班主任。从上学期的任务目标来看,一班和五班完成教学目标,其他个班级差强人意。所以这个学期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学生的`学*成绩,以期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二、教学计划

  1、充分备课:在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备好学情、教情,备好课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做好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要认*动的去学*,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检查与落实: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学生学*情况的检查,做好学生对知识学*掌握的督查与主导。对重要的知识要点一定要做好检查也落实,通过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4、做好单元检测的使用。通过单元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情,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针对今年中考的变化,尤其是地理的中考变革,作为初一的地理老师,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为初二的地理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初一年级地理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人教版)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和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生学*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2、认真学*、领会《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课。

  4、注意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两年的地理学*情况,作好整理工作。认真填写《成长的足迹》,作为学生初中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学期全区统一测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学期全区统一测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成绩,将作为其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将作为其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努力提高教学水*,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

  6、加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组长应有考勤和活动纪要。

  7、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使教学水*不断提高。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9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掌握学*地理的方法。

  2.认识地球,清楚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3.掌握世界的地形,能够看懂并分析地形图。

  4.了解世界的居民,熟练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5.能够运用图文,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了解发展*家和发达国家,明白世界发展变化及基本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获取地理信息及过程与方法。

  2.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体会观点成果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让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综合和运用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达地理的能力,培学生初步运用地理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端正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知识于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学*水*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大多数学生未掌握学*地理的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基础差异,且学*积极性很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 优生:优生约占总人数的25%,这些学生的学*成绩优秀,学*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这些学生,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大辅导力度,增扩知识面,为将来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程生:中程生约占70%,这些学生学*目标明确,有一定的学*方法,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够,良好的学**惯有待于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搞好督促和辅导,思想教育加学*教育并施,激发学*兴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部分学生赶上甚至超过部分优生,因为他们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潜力。

  (3) 希望生:约占5%,这些学生的底子薄,学*兴趣不浓,求知欲差,死记硬背,懒于动脑,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从养成教育开始,然后教给适当的方法,耐心说服,养成良好的学**惯,争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理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地理的方法,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识读与判别

  (2)地球的面貌,世界地形的分布郁郁与变迁

  (3)世界的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世界的发展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填图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善观察、联想猜想等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为祖国强盛而学*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学*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立志学好知识为祖国争光。2).运用所学教材,对学生 进行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的 思想教育。

  四、教学研究内容:

  12、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积极稳妥推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和谐、*等、开发的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既能积极应对高考,又为学生终身学*和个性发展奠基。认真落实学校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扎实工作,争创先进备课组。

  二、本学年总体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兴趣、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年具体授课计划:

  1、第一学期完成必修一教学。其中,第一次月考前完成必修1第一章的教学;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1第二章的教学;期中考试后完成其余内容的教学,并留出适当时间进行复*

  具体教学工作计划:见附加表(按此表出导学案)

  四、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先进制度,对于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来说,年轻老师较多,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内容如下:

  1、每周规定固定时间地点的一次集体座谈,由备课组长强**学进度及计划。

  2、每个老师对上周教学工作总结,谈得失,谈问题,其他老师帮助解决。要注意跟踪处理,直至解决为止。

  3、以一名老师主说,本周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其他老师提出疑惑再讨论解决。备课组长注意将老师反映的教学中的问题记录并整理下来,并及时解决。

  五、做好公开课及听课、评课工作

  1、组内成员做到每人开课至少一节,年轻老师两节,保证质量、数量。通过公开课提高个人业务水*。

  2、有教师开课时组内其他成员全部到场听课,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

  3、做到听课后及时评课。通过同听一个老师的课开展评课讨论,展开研讨,发现教学中问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六、学科作业及批改

  1、备课组集体研究*题、作业,争取做到统一,并保证质量。

  2、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争取做到“精练”

  3、作业及时批改,保证次数。并适当采取面批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七、考试与反馈

  1、做好命题工作。每次考试安排好命题时间与考察范围,试题应经过严格推敲并集体讨论通过后在用于检测学生的学*效果。

  2、考试后及时总结。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成绩较好的班级由任课教师传授经验;对成绩较差的班级由集体讨论得出原因,帮助解决并跟踪其情况。达到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学*情况及教师授课情况的双重目的,并一步步查缺补漏。

  八、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听取讲座、研讨课等,参加各类评比竞赛等。认真准备,争创佳绩为校争光,与此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

  九、开展地理兴趣活动

  1、开展研究性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情趣,并对必修教材进行适当补充。

  2、安排学生观看录象《自然与人》、《宇宙中的天体》等。

  附表1:**高级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必修

  周次 教学内容 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注

  周次 内容 主备人

  附2:公开课安排表

  时间 内容 开课人

  第二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周 地球的运动

  第六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八周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十周 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其中226班为55人,其余班级均在60人以上。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226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5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05年下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会考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学*”为目的

  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积极获取新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正确看法。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必修一(人民教育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和差异性。本卷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通过本卷的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条件和运动规律、地形地貌和河流地貌的形成、自然水循环、海水运动和水资源利用、地理环境特征等。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人文地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初中基本不学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很差,而初中地理知识是高三进一步学*地理的基础,这是高三学生觉得地理难学,高三地理教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当补充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认真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努力学*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3、认真备课,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学方法和学*方法、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有趣的地理故事、地理谜语、地理新闻和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5、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管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精选提炼例题、*题、学生作业,注重效率。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检查、反馈和巩固知识。

  9、加强对学*困难学生的关怀,

  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上要分层次教。他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对学*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难的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景,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景:

  本学期教学班6个,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11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交流合作的本事。

  四、教材资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当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所以,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经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此刻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本事的广泛运用上,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事、记图本事和再认再现本事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资料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交流合作的本事。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够说十分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资料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资料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资料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事、记图本事和再认再现本事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进取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确定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7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袁旭、王伟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8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希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三、四周学*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五、六、七周学*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八、九、周学*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

  第十一、十二周学*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

  第十三、十四、周学*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为月考做准备;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第四单元;

  第十九周总复*,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的方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 、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 、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 、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0

  一 、班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授课3个班,分别是高一(5)、高一(11)和高一(17),共有162名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听课*惯的和学**惯的养成。存在的学*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中图版地理必修一,主要分为四章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力交换,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内容是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探知部分,它从宇宙环境,地球上大气、水、地壳运动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地理环境,进而总结归纳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规律,本模块是高中地理中的基础模块,其中的规律及逻辑关系,将成为其他模块利用和学*的基础,通过它的学*,可建立一种逻辑的综合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时不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提高教育质量。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2、听课学*要珍惜。每一次认真的听课学*,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3、教学方法上,提倡引导式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易懂,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4、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1)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2)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高一地理教案菁选

高一地理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能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能够读出某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培养读图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得出规律的能力;

  根据具体情景,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找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季节的.照片,作为导入,更为直观)

  [情境创设]去年6月,李明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李明分析原因吗?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轨迹图么?

  3、用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介绍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注意正高与太阳直射点的联系,直射光线与晨昏圈的关系

  (1)随纬度变化在同一天,每个地方的正高是一样的么?在什么地方最大?最大为多少?(离直射点越远,正高越小)

  观察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完成表格一:小结规律:同一时刻,正高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注意表述)

  由此我们可否计算出某天某地的正高?比如,计算夏至日时北极圈的正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纬度差)

  练*:计算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北京和钦州当地正高(北京40°N 钦州22°N)

  (2)随季节变化小组讨论完成:不同纬度范围的正高出现最值的时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赤道上

  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应用

  ①楼高与楼距:规律总结:H=Ltanα

  (H为楼高,L为楼距,α为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例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

  (1)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

  规律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为余角

  例2:在30°N附*的日光城**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0° C、47° D、60°

  ③影长、影子朝向与立杆测影求正午太阳高度或当地纬度

  (课后作业:设计实验利用正高求当地纬度)

  4、[过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仅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使得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依据日常经验:哪个季节天亮得最早?夏季。哪个季节天黑得最早?夏季。也就是说,夏季的昼长是最长的。其原理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学*。

  (1)概念:晨昏圈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长度代表昼长,夜弧长度代表夜长。

  对于同一纬线圈,昼弧长于夜弧时为昼长夜短。当夜弧为0为极昼;当昼弧为0时为极夜。

  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动画,填空:(师先示范)

  太阳直射________,北半球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分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五种情况。)小结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1)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2)12.22到3.21,直射点向哪里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北半球昼渐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哪里移动?

  (4)当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小结规律②太阳直射点往哪边移动,该半球(除极昼地区)昼越来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有没有昼夜等长的情况?③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实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上学*了地球公转的两个地理意义——正高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同一时刻的正高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而同一纬度上的正高和昼夜长短情况会也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正高和昼夜长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来探讨!

高一地理教案2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教学过程

  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修Ⅰ主要学*了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必修Ⅱ,主要学*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

  师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700万,预计到20xx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请同学们看图1-1-2世界人口增长,然后思考一下问题:

  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板书:一、世界人口增长

  师(指图总结)世界人口增长呈现“J”形曲线。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持续性是指世界人口的发展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阶段性是指人口增长经历了古代(农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开始)、*代(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人口增长特点又存在着差异。农业革命时期,战争、灾害、疾病、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时期各个发展国家独立,工业革命创造了极大地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机器工业代替了农业手工业,死亡率降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较快。

  师人口增长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别的。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的差别就是空间上的差别。请大家看图1-1-1比较一下欧洲和中国在*50年之间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何在?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个概念,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均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均人数*100%)人口增长有快有慢,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师板书衡量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生从1950-20xx年,欧洲和中国的人口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欧洲的人口增长较慢,出现负增长。原因:欧洲经济发达,教育水*较高,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中国采取计划生育以来,经济有所发展,医疗水*提高,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减少。

  师很好。(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进入低谷;之后经济发展,死亡率下降,由于补偿性生育导致出生率陡然上升,增长率高,在这以后出生率维持较高水*,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前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使我国出生率略有回升,增长率随之回升,中期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随之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少,这句话对吗?

  生人口数量增加的多少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增长率。一个国家尽管增长率较小,但如果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数也会很大。例如,中国尽管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可达10003。同理,一些国家尽管自然增长率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净增人口数也较少。

  我们思考:为什么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1.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2.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医疗卫生条件;

  3.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板书:影响原因——生产力是根本

  总结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这是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承转)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的差异,形成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板书:二、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师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世界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继续读教材5页第一段)

  通过对*代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讨论)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讨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阶段、原因及地区分布等。

  第一组:“高—高—低”模式第二组:“高—低—高”模式第三组:“低—低—低”模式

  学生讨论后,教师对各组代表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回答,若有答错的地方,可再进行讨论或及时给予纠正,最后教师作总结概括。

  同的特征。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人口增长上的分化比较明显。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表“1930-1940年世界人口

  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图”

  师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三低”特征,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虽然已降至与发达国家持*,但是出生率仍然较高,尚处于下降过程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过度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地区。由于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因此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也属于“高—低—高”模式,处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阶段。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师世界各大洲在不同的时期人口增长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请看图分析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生非洲国家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亚洲和拉丁美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稳定增长。欧洲、北美、大洋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下降。

  师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基本步入现代化的人口增长模式。师阅读P8“中国人口变化模式”这段文字,

  思考:

  (1)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始于哪一年?计划生育以后。促进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是哪种人口增长模式?

  生(1)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制度因素。国家的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进了出生率下降。三是计划生育因素。少生、优生、优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承转)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阶段和类型,会影响这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师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可以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直观显示。教材图1-1-4“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问题:说出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所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师(总结)“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承转)在不同的生产力水*下,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反过来,人口增长模式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师(提出问题)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

  [学生阅读]

  回答问题:

  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什么是人口迁移?

  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展示] ①图1-9*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示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

  探究问题:①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讨论回答]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新兴工业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承转]从以上分析:引起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阅读回答] ①自然环境因素中哪些是拉力,哪些是推力?

  ②什么是环境移民?三峡移民是否为环境移民?

  答案:拉力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坦,资源丰富;

  推力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环境移民”或“生态移民”。三峡移民并不是环境移民,因为环境移民是被迫的,结果都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举例: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

  [承转]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课本]回答:

  ①经济因素中的拉力、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

  答案:拉力为经济水*高,迁入率高。推力为经济落后,迁出率高

  表现: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发展,交通运输

  [展示资料]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

  提问:造成的人口迁移分别受哪个因素影响?

  答案: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活动参与]学生阅读课本活动要求,看图分组讨论: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

  ②造**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方向: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从山区向*原——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原因:①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

  ②城乡之间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迁移的根本。

  ③国家政策允许人口迁移。

  [阅读提问]阅读课本材料: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

  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与巴尔干地区的人口迁移分别是有什么因素引起的?

  答案:国家政策、战争即政治因素。

  [自主学*] ①社会文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个方面?

  A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B印巴分治 C老张到深圳去和儿子一起居住(文化教育、宗教、家庭婚姻)

  [活动参与]阅读课本活动要求,讨论回答:

  ①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②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剩余。主要受经济原因影响。)

  ③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济因素)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讨论回答:

  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对经济、文化发展深远影响;同时对城市的环境、交通、住房等产生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 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

  2. 大气的水*运动——风:a.水*气压梯度力

  b.水*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气压差—大气水*运动)

  的 原动力:水*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运动——风。

  水*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气压差异——大气水*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运动——风

  1、 大气水*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行。

  ②低空(*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

高一地理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三、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1)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2)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

  (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xx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四)断层构造地貌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一地理教案6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多元化学*、终生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看投影片④,完成练*2和练*3。

  练*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7

  教学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种类概念成因分布灾害表现防御措施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的强烈发展

  热带、副热带海面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暴雨洪涝

  24时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强烈上升降水时长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长期无雨或异常偏少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牧林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寒潮

  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风、雨、雪等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我国冬半年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毁坏、破坏牧场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教学后记:

  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应急准备。

高一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高一地理教案9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而展开的,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乡土地理的内容,本人先后采用了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广州本田厂等例子。使学生感到这一知识讲的就是自己周围的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本节内容的主线,即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理清知识线索,使本节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现象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我将每个班分成四个小组,各组分别调查“新塘牛仔业”、“永和经济开发区”

  并对每个调查内容提出调查要求。

  1.新塘牛仔业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做一条牛仔裤要经过哪些工序

  C.做牛仔裤的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2.永和经济开发区

  A.主要有哪些工厂

  B.工人工资是多少

  C.工厂租金是多少

  D.厂区附*的交通情况

  E.厂区附*有没有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导入新课]

  1.请问生产一条牛仔裤经过哪些工序

  2.每道工序通过哪些工厂完成

  3.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图片展示]新塘牛仔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围绕图中牛仔工业的分布,说出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一家工厂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些工厂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消息交流,工作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

  板书:1.工业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专业化工业集聚

  [图片展示]永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分布图

  [提问]

  1.主要有哪些工厂?

  2.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

  3.这些工厂集聚在一起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图中工厂的分布及课前准备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工厂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布局在一起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板书: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用公共设施的工业集聚

  [承转]由于工业联系而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

  [提问]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新塘牛仔城和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如永和经济开发区在形成上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各工厂由于共用公共设施而集聚在一起。

  [知识拓展]世界上有许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面包城”,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一些工业部门,由于内部联系比较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少形成工业城。

  [承转]从工业联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集中在一起,产生工业集聚现象,而有些工业虽然有联系,却是分散在世界各地。

  [提问]

  1.分布在广州经济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总厂有没有联系?

  2.两间工厂有联系为什么不集聚在一起,而却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工业分散可以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或接*市场,或接*原料地,或接*劳力丰富地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知识拓展]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设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什么导致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也能取得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现代化的交通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热点渗透]广州本田在新塘镇沙埔正在大规模地筹备建建厂,假设抵制日货成功,你们认为这间工厂还能否建成?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七、教学反馈

  1.保洁公司在广州设厂的目的是什么?

  A.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接*市场

  C.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 D.减少污染

  2.根据工业的集聚效应,你认为在仙村最好布局什么工厂?

  A.制药厂 B.炼油厂 C.硫酸厂 D.瓷砖厂

  3.我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投资建立的工厂正式运行,所雇佣员工大部分是美国人,而美国人的工资要高出我国好多倍,海尔雇佣美国员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美国就业水*

  C.增进中美友谊 D.企业文化建设

  4.新塘牛仔业的集聚与新塘太*洋工业区集聚现象是否一样?目的分别是什么?

  5.仙村的主导产业是水泥厂,随着经济的发展,仙村有没有可能发展成水泥城?为什么?

  6.东莞家电分布是属于集聚还是分散?

  7.东莞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称,现有3000多家电脑生产企业,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探究活动

  上网搜集有关辽宁鞍山工业城,1、鞍山主导产业是什么?还有哪些工业?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2、主导产业生产工序如何?3、工业是分散还是集聚?为什么?

高一地理教案10

  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教学重点:

  1、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2、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3、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特征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面积78.8×104k㎡,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696万(20xx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表结构

  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原。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二)自然景观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二、资源优势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耕地面积为192×104h㎡,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人均占有耕地为0、167h㎡,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倍。土壤比较肥沃,东北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全区可垦荒地多,约有667×104h㎡。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以红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

  (3)东北草甸草原区,草地面积2866、7×104hm㎡,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4)本区内陆水面约333、3×104h㎡,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二)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条,水网稠密。多年*均河川径流总量为1653×108m。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80%。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30×108m。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530×104kW(大于10000kW),其中可开发的约为1370×104kW。

  本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歉,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齐全,已探明储量的有100余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达45种。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矿产。

  有菱镁矿、石墨、滑石、白云石、石棉、钾长石、硼、金刚石等。相互配合良好,便于开发利用。

  第二节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基础,以鞍(山)钢、本(溪)钢为主,建起了包括大连钢厂、抚顺钢厂、北满钢厂,以及通化、齐齐哈尔、凌源等钢铁厂在内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发展。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中心,能够生产汽车、内燃机车、船舶、铁路客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全区煤炭储量约723×104t,煤集中分布在本区东部和西部。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的储油和产油区。其中80%的储量集中分布在大庆。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远景;建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二、农业基地建设(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本区是大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玉米、大豆、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45%和54%,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甜菜、亚麻、柞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90%和82%,均为本区的重要工业原料作物。

  (2)以农区舍饲为主的畜牧业。本区畜牧业既有与耕作业紧密结合的舍饲畜牧业,也有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但以舍饲为主。全区产奶量约占全国的1/4,是中国主要产奶区。

  (3)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东北区是全国的天然用材林区,全区林地总面积约4665×104h㎡,其中有林地3550×104h㎡。东北林区基本上为国有林区。全国130多个森林工业局有82个分布于本区。

  (二)松嫩*原农业基地建设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今后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不高的问题,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和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三)三江*原的开发治理

  三江*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原。1949年以来,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开垦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40×104hm2扩大到目前的370×104hm2。国有农场机械化程度高,机耕、机播、机械收割面积分别达耕地的99.5%,93.4%和87%。沼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泥炭资源,又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对沼泽的开发利用,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三、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在东北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居主要地位,约有70多条,营业里程占全国的28%。铁路密度达125km/k㎡,高于全国57km/k㎡的水*,纵横交织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东北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总长已达14×104km,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不同层次的辐射公路网。

  以大连港为中心,以及营口、丹东、锦州港的海上运输已展开。管道运输主要是从运输大庆、扶余油田的石油至东北、北京各炼油厂,部分经大连鲇鱼湾港外运。

  (二)邮电通讯业: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电话普及率低,长途电路不足,农村通讯严重落后,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四、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发展

  (一)东北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

  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缘角度看,我国东北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本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南部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港口群,在北部形成了满洲里陆上口岸。

  (二)图们江地区开发

  图们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国界河。以图们江口为中心,以900km为半径,可以到达东北亚各国。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惟一水路通道,也是实现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互补的重要结合点和经济联系的枢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小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区,把“大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图们江开发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经济开发。

  第三节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一、水利建设东北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西部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辽中南地区,城市密集、工业集中,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水利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松花江、辽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辽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二、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丰富是本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森林生态严重破坏:

  (1)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

  (2)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9世纪末至今,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由70%降到35、55%,林缘*均后退150km。并造成生态*衡失调,气候变坏,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合理开发措施:

  第一,坚持合理采伐。

  第二,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第三,积极营造人工林。

  三、开发旅游资源

  1、冰雪旅游。

  2、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熔岩风景名胜旅游。

  3、自然风景有千山、林海雪原、兴凯湖、以及扎龙等自然保护区。

  4、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旅游四、生态环境建设。

  大量采伐森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采育严重失调,森林日减,林相渐趋恶化,特有的野生动植物也在迅速减少,有的濒临灭绝。草原建设投资很少,而开垦草原,以农挤牧的现象严重,加上草原普遍超载过牧,导致土地沙化、碱化,草原退化加剧,产草量下降。从农业上看,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普遍下降,有机质明显减少。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过剩或不足,而引起的地方病也较普遍。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等。

  东北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的治理。依靠法律和经济、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土、森林、草场、野生动物、水产等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积极治理三废污染,净化生态环境;对地方病多发区加强环境的改善,逐步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四、能源建设

  为了解决能源不足,需加速建设东西部和南北两头能源基地建设。

  (1)西部煤电新基地建设。重点开发霍林河、元宝山、伊敏河等大型煤田,相应新建和扩建元宝山、伊敏河、通辽、海拉尔等电厂,建设坑口电站。

  (2)开采北部煤炭资源,建设一批火力、水力发电站,扩建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煤矿及相应的电厂,将来可与俄罗斯合作在黑龙江中上游建设大中型梯级电站。

  (3)开发东部的珲春煤田,新建扩建白山水电站等。

  (4)扩大南部的能源建设,利用铁法煤建铁岭电厂,用晋煤建绥中电厂、鲅鱼圈港口电厂,同时筹建核电站。

  教学活动建议主题:东北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阅读文献

  能力训练:网上收集信息能力

  要求:完成1份小报告

  思考与练*1、简述东北区的基本特征。

  2、分析东北*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分析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前景如何?

高一地理教案11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最明显的是

  A.汽车制造业 B.理发业 C.服装零售业 D.煤炭采掘工业

  2.下列产业活动之间的联系属于生产协作的是:

  A.汽车业和造船业 B.货运公司和大型超市

  C.研发机构和生产厂 D.炼铁厂和轧钢厂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影响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为水源的是 ( )

  A.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B.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C.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4.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海郊区的乳牛厂——技术

  B.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到欧洲——交通运输、冷藏技术

  C.美国一个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机械

  D.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交通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水稻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为同一城市郊区,可大规模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种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城市消费,且地价相同。据此回答5~7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①东北*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华北*原 ④黄土高原

  A.① B.② C.③ D.④

  6.根据表格提供信息,如果该地距离城市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

  ①花卉 ②蔬菜

  ③水稻 ④甘蔗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从经济效益看,距离城市最远的作物及其最远距离边界是 ( )

  ①水稻 ②甘蔗 ③60千米 ④120千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永嘉县位于温州市北部,地处括苍山北部的丘陵山区。依托县内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资源,其发展了“山上茶果竹、田间瓜菜米、栏内畜和禽、水里特种鱼”的生产模式。回答8—9题。

  8.该地区茶树的种植面积较广,影响茶树

  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9.读永嘉县1978年和2007年农业内部结构

  图,可知引起当地农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科技 D.劳动

  读“温州地区某鞋厂同一种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①丰富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B.该鞋厂所需的资金、技术、订单全部来

  自西方国家某公司

  C.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气候中风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最为显著,下列四幅图中城市功能布局形式最恰当的是

  13.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右图图中表示的

  工业部门,排序正确的是( )

  A.①电镀厂 ②火电厂 ③酿酒厂 ④化工厂

  B.①电镀厂 ②化工厂 ③酿造厂 ④火电厂

  C.①化工厂 ②酿酒厂 ③火电厂 ④钢铁厂

  D.①化工厂 ②电镀厂 ③酿酒厂 ④火电厂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完成14-15题。

  14.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15.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为“某聚落形态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 该聚落发展初期沿运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 从 1950 年起,该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③ 图中铁路建成于运河挖成之前

  ④ 1950年,该聚落形态呈条带状主要是受长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温州居民夏季用电量普遍达到高峰,直接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剧热岛效应 B.蒸发加剧,湖面萎缩

  C.城市大气膨胀上升,降水增多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右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出来的全球性问题

  19.图示国家该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偷猎

  B.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栖息地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D.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读某制糖工业的清洁生产流程图回答20—22题。

  20.该工厂可能在我国( )

  A. 华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珠江三角洲

  21.在制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新

  产品是( )

  A.浆料 B.动物饲料

  C.甲烷 D.污泥

  22.清洁生产流程图与原流程图相比,产生

  了新的经济效益。下列关于这方面的叙述与

  图相符合的是 高考( )资源网

  A.使糖产量增加,提高了规模效益

  B.经过必要的处理,有机废水可以达标排放了

  C.干燥器的使用,增加了能源的使用量,使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D.使制糖副产品变成了一种新产品

  2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映的人地关系是

  A.“人定胜天”思想 B.“恐惧依赖”思想

  C.“地理环境决定”思想 D.“天人相关”思想

  读右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判断24-25题

  24.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是有一定功能的

  C.是具有独立性的,不会对其它区域造成影响的[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25.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

  读某地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26-27题。

  26.从该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A.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当前该地城市化水*较高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27.从区域发展阶段看该地当前

  A.区域处于不*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B.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高科技可能是推动该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内部经济表现了低层次*衡状态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28-31题。

  28.该项工程依次通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A.-疆、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上海

  B.-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C.-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安徽、河南、江苏、上海

  D.-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29.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能

  C.天体引力能 D.生物能

  30.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读右某区域图判断31-33题。

  31.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红色荒漠化 D.石漠化

  32.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ks5u

  B.多大风,多沙质土壤

  C.过垦过樵过牧破坏植被

  D.全球变暖冰雪融化,流水侵蚀加剧

  33.该湖泊湿地的萎缩可能的后果是

  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引发洪涝 B.调节气候能力下降,使周边地区更为干旱

  C.航运价值降低使周边联系不便 D.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35.*几年来图中水文站所测长江径流量比以往更稳定,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② 洞庭湖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③ 南水北调东线开通,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加强

  ④ 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有3小题共30分。)

  36. 阅读“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原图”,该区域的*原

  地区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我家就在岸上

  住……”这首歌反映的典型区域。据此回答:(13分)

  (1) “大河”**的农业地域类型 ;(1分)

  试评价其区位条件:A 有利:

  ;(4分 )

  B 不利: 。(2分)

  (2)该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3)若图中发展粮食或经济作物、果园、乳牛、花卉等农业生产,则A ,B ,

  C ,D 。(4分)

  (4)该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1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材料二:甲图为“伊利集团主产基地位置图”,乙图为“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示意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填字母)模式。(1分)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1分)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1分)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 等。请从草场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就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38.读下面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图表,回答问题(8分)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 经济地带。A城市为 。(2分)

  (2)读上表试描述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该城市区域发展阶段已进入 (2分)

  (3)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许多产业出现了生产成本加大,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试用你学过的知识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当前粤西、粤北地区已成为珠三角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试分析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分)

  瑞安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

  1—5 DDBAB 6—10 BCDAC 11—15 CABBD 16—20 AABDC

  21—25 CDABC 26—30 CCBAD 31—35 ADBDD

  36.(13分)

  (1)水稻种植业 雨热同期,地形*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当地人民的主食;(自然条件两点2分,社会经济条件两点2分)水旱灾害多发,春秋两季长受低温冻害影响;机械化水*低;科技水*低;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一点1分,社会经济条件一点1分)

  (2)河流(1分)

  (3)A乳牛 B花卉 C粮食或经济作物 D果园(4分)

  (4)水土流失(红漠化)(1分)

  37.(10分)

  (1)B(1分)

  (2)*原料地(1分)

  (3)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市场)(*公路、交通便利)(1分)

  (4)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1分),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工矿及交通建设不当(任答3点给3 分)

  退耕还草地、建人工草地、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3点给3分)

  38.(7分)

  (1)东部 深圳 (2分)

  (2)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产业;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分)

  (3)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 (任答1点给1分)

  地价较低 劳动力价格较便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任答2点给2分)

高一地理教案12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3. 教育功能: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学*情况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2. 学生的学*兴趣: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兴趣比较浓。

  3. 学生的学*障碍和难度:

  学生学*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

  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2.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方式。

  3.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情预设]: 学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导入新课。

  2.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 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德国鲁尔区

  1.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师生探讨:

  (1)课件展示,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2)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3)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4)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知识链接]: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方千米,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4.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5.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课件展示,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1)、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 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2)、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1999年钢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8.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三、联系实际

  1.“辽中南”老工业区,注意比较与鲁尔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应得到什么的启发?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 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当“某东北老工业区的领导”,并做好记录,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 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

  四、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的冲击

  3.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调整工业结构

  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2.学生完下列要求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讲解工业区位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均以“案例”为中心。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辽中南工业区目前存在较大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原因,借鉴相似类型的工业区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觉得学地理真的有用。适量、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高一地理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 了解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2. 掌握洋流的分布。

  3. 能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教学重点

  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演绎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设计意图1: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河流,推测学生比较陌生的洋流,初步感受“演绎法”。)

  先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都见过河流吗?给大家描述一下,河流一般都啥样? 下面请大家据此推测一下,洋流一般都啥样? 新课学*

  一、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设计意图2:由风带的分布,推测部分洋流的成因——风海流)师:投放“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请大家仔细查看太*洋中洋流的分布,然后与风带中风向相对比,看一看两者之间有没有相关性? 生:南、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和信风的方向相一致,北太*洋暖流的流向与西风的风向相一致,西风漂流的流向与西风的风向基本一致。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分布一致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类似的这些洋流都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设计意图3:在空白图上画出世界上比较重要的风海流,加深印象,培养动手能力,并为下文的学*埋下伏笔。)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我们上课前下发的的空白图上。把上述洋流描画上去,描画的时候请注意,暖流用实线,寒流用虚线。

  生:画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师:从教材图示中看,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季风洋流。这种类型的洋流该如何画? 生:答略。

  师:投放“北印度洋海区图”,逐一投放冬季、夏季季风风向,洋流流向。并提请学生注意:

  ①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冬逆夏顺”,画的时候注明是冬还是夏。

  ②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也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影响洋流形成的其他因素

  (设计意图4:利用已知的风海流及其他洋流的现实分布,推测影响洋流形成的其他因素。)师:刚才我们将部分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画在了空白图上,对比一下教材洋流分布示意图,我们将会发现,还有好多洋流没有画上去,这些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动画逐步演示:北赤道暖流向西运动到达大陆东岸,受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这支洋流之所以向北流,一是受陆地的阻挡,二是还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三是补偿北太*洋暖流,四其它因素。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形成阿拉斯加暖流;一部分折向低纬,补偿赤道洋流。

  师: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洋流的形成除风力作用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盛行风向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此外,洋流的形成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的影响。洋流的成因很复杂,任何一种洋流的形成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日本暖流”有人认为它的形成还和海水温度差异、密度差异有关。案例分析一:郑和下西洋选择的时间

  (设计意图5: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投放“郑和下西洋图”及相关材料。

  郑和下西洋,出发时多选择什么时间?返回时多选择什么时间?为什么? 生:出发多选在冬季,返回多选在夏季,顺风顺水。

  师:从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第一个问题我们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继续探究第二个问题: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寒暖流的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6:利用刚才所画图示,总结寒暖流的分布规律,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师:刚才在绘图的时候,要求大家用实线表示暖流,用虚线表示寒流。现在请大家再仔细地读一下图,看一看寒、暖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查图,找规律。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是暖流,东岸是寒流;中高纬度,大洋西岸是寒流,大洋东岸是暖流。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此外,西风漂流是寒流。

  师:大陆东西**洋流的分布,大家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生: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有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师:投放——寒、暖流的分规律: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2.寒暖流的概念

  (设计意图7:根据寒暖流的分布规律,倒过来给洋流下定义。加深对寒暖流的认识,培养推理能力。)师:刚才我们明确了寒暖流的分布,现在大家根据寒暖流的分布来试着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洋流是暖流?什么样的洋流是寒流? 生:答略。

  师:与流经地区相比较,水温高的是暖流,水温低的是寒流。3.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设计意图8:利用前面所画的洋流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一图多用。)师:投放“洋流分布示意图”。

  请大家拿出我们刚才亲手绘制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找到“北太*暖流”,然后跟着我做:用笔画“8”;找到“南赤道暖流”,然后画“0”。

  洋流的分布规律就是这样的。

  大家看一看,在中低纬度地区,北半球洋流的分布和南半球的洋流运行的方向有何不同? 生: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

  师:投放——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生:逆时针方向。

  师:投放——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方向和中低纬度的相反。南半球则形成西风漂流。师:投放——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

  此外,我们刚才还提到,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

  投放——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案例分析二:哥伦布两次航行时间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9: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一石三鸟。)师:投放“哥伦布两次航行路线图”

  从图示上看,第一次航行路线相对短,但是航行的时间却长,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生:第一次航行逆北大西洋暖流,第二次航行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师:演示北大西洋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的分布。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又进一步掌握了两条洋流的分布,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洋流影响航行,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除此之外,洋流对地理环境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10:利用既有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推测寒暖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的分布、航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等的影响)

  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这幅图中的洋流,南、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此外,这一区域还有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这些洋流对地理环境还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生:答略。

  师: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也可以促进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从而调整全球水热*衡。

  寒流可以降温减湿,暖流可以增温增湿。寒暖流交汇区可以形成大的渔场。师:为什么在寒暖流交汇海区容易形成大的渔场? 生:答略。

  师:①寒暖流交汇区,底层海水上泛(海水受到扰动)(海水激荡),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由此我们也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海水上泛(海水激荡),底层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这样的地方也就都有可能形成渔场。

  ②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师:此外,洋流对海洋污染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净化污染还去,扩大污染范围。

  师生共同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多,也很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全球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③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底层海水上泛区容易形成渔场。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⑤对航行的影响:节省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案例分析三:同一时间西欧和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11:应用所学生知识,具体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投放“20xx年11月14日西欧、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气温)比较”

  阿杨纬度位置低,但气温却低;卑尔根纬度位置高,但气温也高。为什么?

  生: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阿杨受千岛寒流影响。暖流有增温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

  师:投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类似阿杨和卑尔根这两个地区,气候受洋流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还有很多。(点击)案例分析四: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12:应用所学生知识,具体分析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投放“秘鲁渔场分布图”

  这个地方不是一个寒暖流交汇区,但会不会是一个底层海水上泛区呢?

  投放“秘鲁渔场成因图” 生:答略。

  师:秘鲁西海岸地处东南信风带,这种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在离岸风的作用下的吹拂作用下,海水向西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补偿,该海区盛行上升流,即底层海水上泛,容易形成渔场。

  案例分析五:石油污染的影响

  (设计意图13:应用所学生知识,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投放“日本海区石油污染图”

  该海区被石油污染,如不及时清理,哪些海区还会受污染? 生:答略。

  师:顺北太*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那利寒流扩大无污染范围。小结:

  洋流的分类 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 补偿流 按性质分类 暖流 寒流

  四个分布规律 四个影响

  中低纬北顺南逆 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 南半球中高纬西风飘流 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对气候的影响 对渔场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对航行的影响

  课堂教学反思:演绎法,可以较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本课中,对“洋流的成因”这一部分内容采用演绎法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即由风带的分布推测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这一结论。但有些内容的处理采用演绎法则显得十分生硬,如“洋流的分布规律”以采用归纳法为好。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一地理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6、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的*惯。

  二、重点难点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四、新授

  导入新课

  据中国台网测定,2005年10月08日,11时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纬34.4,东经73.6)发生7.8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活动智能要求预测点拔活动1

  阅读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图4-32。完成: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来说明)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哪些影响?

  4、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活动2

  读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及“中国的自然灾害”分析完成:

  1、从自然灾害的类型来看具有哪些特征?

  2、自然灾害通过哪些途径来限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

  3、中国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活动3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灾情”回答:

  1洪涝灾害包括哪几类?各是一种什么样现象?

  2读表归纳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含义及特点。

  读“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及“长江洪水淹没范围”分析:

  1这次全流域洪水有什么特点?

  2形成洪水的气候因素是什么?

  3从河流形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5从图中分析防洪压力特大地区是哪些地方?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

  1成灾的原因是什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它对洪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3我**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4分析暴雨形成条件是什么?我国暴雨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分析长江洪水造成哪些危害?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读“淮河流域图”,回答:

  1淮河流域包括哪几个省区?

  2淮河水系有什么特点?说出淮河流域的省区、水系特点提示水系的类型。读“淮河流域有关资料”,回答:

  1从地理位置上看,淮河流域易造成洪灾的原因是什么?

  2从气候因素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3从地形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4从水系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5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6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有什么特征?

  治理淮河的措施有哪些?

  7一般河流防治洪涝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从分析中掌握一般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措施。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

  五、板书

  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地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内容与学*意义、地理学*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六章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

  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

  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

  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

  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

  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重点、难点的处理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课时

  第二周: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2课时

  第三周:地球的自传2课时

  第四周:地球的公转2课时

  第五周: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第七周:地图的应用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第一节海陆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海陆的面貌第三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第九

  周:复*2课时

  第十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一周: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生活2课时

  第十三周: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气候2课时

  第十四周:第五章人类活动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生活第二节气

  温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第十五周:第五节影响气候的因素第六节人类活动与天气2课时第十六周:第六节人类活动与气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2课时

  第二十周:复*期末考试2课时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掌握学*地理的方法。

  2.认识地球,清楚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3.掌握世界的地形,能够看懂并分析地形图。

  4.了解世界的居民,熟练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5.能够运用图文,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明白世界发展变化及基本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获取地理信息及过程与方法。

  2.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体会观点成果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让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综合和运用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达地理的能力,培学生初步运用地理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端正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知识于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学*水*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大多数学生未掌握学*地理的方法,基本上不存在基础差异,且学*积极性很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 优生:优生约占总人数的25%,这些学生的学*成绩优秀,学*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这些学生,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大辅导力度,增扩知识面,为将来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中程生:中程生约占70%,这些学生学*目标明确,有一定的学*方法,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够,良好的学**惯有待于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搞好督促和辅导,思想教育加学*教育并施,激发学*兴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部分学生赶上甚至超过部分优生,因为他们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潜力。

  (3) 希望生:约占5%,这些学生的底子薄,学*兴趣不浓,求知欲差,死记硬背,懒于动脑,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从养成教育开始,然后教给适当的方法,耐心说服,养成良好的学**惯,争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理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地理的方法,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识读与判别

  (2)地球的面貌,世界地形的分布郁郁与变迁

  (3)世界的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世界的.发展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填图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善观察、联想猜想等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为祖国强盛而学*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学*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立志学好知识为祖国争光。2).运用所学教材,对学生 进行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的 思想教育。

  四、教学研究内容:

  12、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 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 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 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 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学*地理,仅仅在小学科学中接触一点点,那么地理课学*什么?学*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地理?这些学生都需要了解。

  三、教材分析:

  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第五章:发展和合作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 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 学*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 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他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 理知识,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 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依据生活实际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一遍,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方法,相互研究、 归纳, 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 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 练*的实效性

  6、认真学*新课程标准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兴趣。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型的新世纪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学*,学生对地理学*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世界分区地理相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学困生尽快转变。争取通过本学期的学*,让每一个学生都“爱学地理,会学地理,学会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材情况分析

  1、这本书力图构建地理综合实践体系。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地理学*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地理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全球意识。本学期的内容是世界地理的区域部分,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惯。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4、遵循地理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地理学*过程就是空间地理思维构建的过程。课本中编排了大量有用而详实的地图,帮助学生熟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从而进一步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体现了地理学科以图导学的教学理念。

  5、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三、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地理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活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写、说,而且让他们画、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4、注重落实。由于地理在会考中地位的提升,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该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掌握。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相关的地理图文资料,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让学生领略地理的精彩世界,增强地理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7、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

  8、认真做好单元测试工作。以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本学期共安排两次单元过关检测:期中考试前和期末考试前各一次。

  四、具体工作

  1、单元检测配档

  时间

  考试内容范围

  第九周

  六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

  第十九周

  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

  2、学科活动:“放眼看世界”初一地理知识竞赛

  时间:6月中旬

  3、《游遍中国》社团活动:

  A、室内活动:通过在室内观看视频、阅读文本教材、交流展示等系列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足不出户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学会观赏旅游景观最基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室外活动,共两次

  第一次:活动主题“土城子上看威海”第四周周二下午7、8节课

  第二次:活动主题“走进环翠楼探索威海百年的变迁”第八周周二下午7、8节课

  4、集体备课安排:

  每周二下午1、2节集体备课

  时间

  参与人员

  主要内容

  中心发言人

  第一周

  初一级部老师

  本学期教学计划

  第六章第一节

  毕xx

  第二周

  初一级部老师

  地理社团活动计划

  第六章第二节

  王xx

  第三周

  初一级部老师

  电子书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第七章第一节

  邱xx

  第四周

  初一级部老师

  “土城子上看威海”社团活动方案

  第二节

  毕晓宁

  第五周

  初一级部老师

  小课题研究

  第三节

  邱秋兰

  第六周

  初一级部老师

  地理课程整合

  第四节

  王xx

  第七周

  初一级部老师

  第八章第一节

  邱xx

  第八周

  初一级部老师

  “走进环翠楼探索威海百年的变迁”社团活动方案

  复*第六章

  毕xx

  第九周

  初一级部老师

  地理复*课研讨

  复*第七章

  毕xx

  第十周

  初一级部老师

  期中考试

  王xx

  第十一周

  初一级部老师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八章第二节

  邱xx

  第十二周

  初一级部老师

  第三节

  毕xx

  第十三周

  初一级部老师

  第四节

  毕xx

  第十四周

  初一级部老师

  第九章第一节

  王xx

  第十五周

  初一级部老师

  第二节

  邱xx

  第十六周

  初一级部老师

  第十章

  毕xx

  第十七周

  初一级部老师

  “放眼看世界”地理知识竞赛

  复*第六章

  毕xx

  第十八周

  初一级部老师

  如何掌握正确的地理复*方法复*第七章

  毕xx

  第十九周

  初一级部老师

  复*第八、九章

  邱xx

  第二十周

  初一级部老师

  期末考试

  王xx

  5、开放课堂:

  本学期课型以新授课、复*课和讲评课为主,组内教师轮流开放课堂,为大家提供学*的*台和机会。具体安排见每周五的授课计划。在开放课堂的过程中,同组其他老师都参与听课、评课,指出优点,点明不足,共促成长。

  6、青年教师培养暨帮带工程

  初一地理备课组共有4名成员,一位青年教师,三位老教师(毕晓宁老师兼任学校保管员)。邱秋兰是毕业仅三年的年轻教师,与王淑梅老师是帮带师徒,但组长毕勇老师有着帮带徒弟的丰富经验,对教材有着独到的理解,秉承新的教学理念,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会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于青年教师,我们会从课堂管理细节、知识体系、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同时有意识地把其他一些重要的教学任务交给年轻老师,如:承担小课题的研究等,从而增强其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

  7、教案:

  坚持手写教案,认真落实“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要求,在细节处下功夫,如:三维目标如何整合书写,评价任务的设计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小课题研究:“关于新课标下地理教师精讲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是邱xx老师。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5

  一、教情分析

  初一地理教材,基本上熟悉,但是存在着一种夹生的现象,就是有一些地理概念、重点难点等,在把握上存在着模棱两可的状况。再就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对于一些新*的地理信息把握的不是非常到位,对于地理课件多媒体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困难。另外,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还有一个重新学*领悟实践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利因素,是对于传统地理教学的一些基本的套路和模式,还是比较熟悉的,可以创造性的.运用到现在的地理教学中去。还有就是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较好的基础,可以运用到灵活处理师生关系,渗透到对学生学***情感的培养中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联想能力不足,对于新的学*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心理和思想情感方面的新动态。

  现代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体,对于各种信息掌握的比较充分,教师要与班主任多沟通了解,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要让学生对于学好地理,有充分的自信,同时要积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勤奋刻苦热爱学*的良好的*惯,即配合班主任和级部抓好学生的良好的行为*惯教育。

  对于初一的学生,管理比教学更加重要。

  三、主要目标和任务

  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理应该学*什么,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好地理。

  养成关注地理新闻中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从中学*地理知识。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学*用课本中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

  学会利用地图、地球仪和经纬网等地理“工具”,更加方便快捷的学*地理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地理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地理的*惯和兴趣,更积极主动的学*,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通过地球仪、经纬网和地图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掌握学*地理的一些基本的方法。

  2、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来学*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

  3、养成喜欢看地理中的插图和地图等的*惯,学*地理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4、关注学*中的细节,及时提高学*地理的质量。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6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教学计划

  1、充分备课:在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备好学情、教情,备好课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做好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要认**动的去学*,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检查与落实: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学生学*情况的检查,做好学生对知识学*掌握的督查与主导。对重要的知识要点一定要做好检查也落实,通过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4、做好单元检测的使用。通过单元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情,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地理备课组将一如既往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力争期末测试考出更好的成绩。

  三、具体思路

  1、切实实行教学。

  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切实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3、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复*阶段,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理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注意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5、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经常听课。

  四、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备课

  1、认真学*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2、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礁,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

  1、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并在每小节设置探究题,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

  2、减轻学*负担。作业当堂消化,填图题为必做题,作业检查按章进行,必做题全批全改。

  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4、制定学期教学进度,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积极开展公开课,本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共同探讨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做好探究性学*的总结工作,做到一课一思,并及时讨论提高。

  6、积极探讨并推进新课改,贯彻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小组合作。

  五、教学设想

  1、教学地理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作出地理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素质和学*效率,地理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地理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的地理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解其学*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尽量提高其学*成绩。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8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忆靴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忆靴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荒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荒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学*方法

  第三章 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荒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

  3一《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2

  4一《认识大洲》第三节美洲2

  5二《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2

  6二《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2

  7二《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2

  8—9二《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4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0三《走*国家》第一节日本2

  11三《走*国家》第二节埃及2

  第三节俄罗斯12三《走*国家》第四节法国2

  13三《走*国家》第五节美国2

  14三《走*国家》第六节巴西2

  第七节澳大利亚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9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0

  一、整体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初一年级地理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人教版)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和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生学*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2、认真学*、领会《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课。

  4、注意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两年的地理学*情况,作好整理工作。认真填写《成长的足迹》,作为学生初中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学期全区统一测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学期全区统一测试成绩和技能测试尤其特别注意保存学生第一成绩,将作为其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将作为其毕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努力提高教学水*,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

  6、加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组长应有考勤和活动纪要。

  7、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使教学水*不断提高。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2

  一、整体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礁。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7、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胆尝试,运在学*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助学生形成“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助学生在学*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增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较强的好奇心,体现出浓厚的学*兴趣,但第一部分较抽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化验难为易,使学生对地理的学*有良好的心态。

  二、教材分析

  本学年使用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三、教学总体目标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兴

  趣。

  3、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

  §与同学们谈地理(2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1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4课时)

  §1.2地球的运动(3课时)

  §1.3地图(2课时)

  单元复*(1课时)

  校运会、国庆节停课

  第一单元小测(1课时)

  §2.1大洲和大洋(2课时)

  §2.1大洲和大洋(1课时)

  §2.2海陆的变迁(2课时)

  §2.2海陆的变迁(1课时)

  第二单元复*小测(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课时)

  期中复*考试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课时)

  §3.4世界的气候(2课时)

  单元复*(1课时)

  第三单元小测(1课时)

  §4.1人口与人种(2课时)

  §4.1人口与人种(1课时)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课时)

  单元复*小测(1课时)

  §5发展与合作(2课时)

  单元复*(1课时)

  总复*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辅助设施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地通过会考考试。

  二、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承担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应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计划。

  三、工作目标

  坚持素质教育方针,结合考试说明及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扩充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注重学科方法的培养,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3.向课堂要效率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主要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教学工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洲、四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人种。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三、课时安排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2 课时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2 课时

  第三节 人口迁移 2 课时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1 课时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4 课时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 课时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课时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3 课时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2 课时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3 课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课时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 课时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 课时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课时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课时。

  11 5.植物的矿质营养 2

  12-14 6.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10

  15 7.细胞呼吸 2

  15 8.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

  16 4.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激素调节 2

  17- 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6

  18 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物的生殖 8

  19-20 2.生物的个体发育 4

  1-3 6.遗传和变异 1.遗传的物质基础 10

  4-6 2.遗传的基本规律 10

  7-8 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

  9 4.生物的变异 2

  10

  5.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2

  10 7.生物的进化

  2

  11 8.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素 2

  12-13 2.种群和生物群落 6

  14 3.生态系统 2

  15-16 9.人与生物圈 1. 生物圈的稳态 6

  17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2

  18-20 1---9章总复* 复*、检测、会考 20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Ⅱ两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Ⅲ三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难点是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区域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比较差,地理学*方法不很适当,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语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较差,文科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态度和纪律比理科班的学生好一些。

  三、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以及主要特点,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增强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会学生地理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合理评价学生的学*。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2

  第一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

  第三节第四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4

  第四节

  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

  第二节第三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6

  第三节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模块考试

  7

  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8

  第三节第四节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

  9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0

  期中考试

  11

  第三节第四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第五节第六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3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4

  第三节第四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数字地球、

  模块考试

  15

  会考复*

  16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 、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 、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 、 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 、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 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 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 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 、过课本 、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其中226班为55人,其余班级均在60人以上。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226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5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xx年下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会考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 教学内容

  一 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 2.3城市化(2课时)复*,测验

  七 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

  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 期中考复*

  十一 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 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 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 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 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

  十九 测验评讲

  二十 期末考复*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二、奋斗目标

  做好学生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扎实完成高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为高中毕业会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和初三不开设地理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2、做好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

  3、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应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五、本学期教学内容

  单元

  基本规律和原理

  与人类关系

  宇宙环境

  日地关系

  地球运动关系及其意义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利用

  大气环境

  大气环流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气候资源与灾害

  大气环境保护

  陆地与海洋

  海水运动;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于地貌

  水循环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的意义

  自然资源和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制

  自然资源和能源

  地质灾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增强师生关系,实施开放教学。

  2、理解记忆为主,强化训练为辅。

  3、结合社会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学*兴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7

  一、教材总体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主要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介绍了自然地理方面的基本现象,原理、规律及成因,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提供更加系统的学*内容。

  二、教材目的要求

  1、通过必修一的学*,获得相对于初中较为系统的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包括自然地理的基本现象、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成因。

  2、通过学*基础的自然地理知识,学会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掌握读图读表的地理技能,学会收集整理、比较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基本问题的思维方法。

  3、为将来学*必修二、必修三和其他选修内容的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三、学生情况简介分析

  由于地理科目在初中不参加中考等原因,所以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较差,而且我校高一生是本市区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因此我校高一学生的地理知识也相对较差。

  我担任高一年级5班、6班共2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目前各班级在地理方面的能力相差不大,但是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和掌握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这将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运用讲述法、直观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等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上好每一堂课。

  3、合理布置课内外作业,并及时分析、批阅、讲解。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会收集、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给学生上课,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

  6、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并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浓厚的学*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 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 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在XX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 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 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1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

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

  2、3城市化(2课时)复*,测验

  七

  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

  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

  期中考复*

  十一

  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

  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

  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

  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

  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

  十九

  测验评讲

  二十

  期末考复*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0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题。*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必修1第一至四章,必修二第一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社会与科学反面很简单的涉及)地理学*,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地理学*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自然地理学*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3、地理思维能力缺陷。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带来难度。

  4、本届高一就学*普高课程的班级而言,分为三个等级(瑞杰班、重点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学*基础跨度比较大,接受能力也会呈现很大的差异,从暑假上课的情况可见一斑。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0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3)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和世界地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1

  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体系。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安排

  高中地理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高一下学期要完成必修二模块的学*。

  (二)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

  2、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3、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

  4、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搜集鲜活的地理教学素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乡土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单元所设置的地理专题。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之前,要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把我教学方向。在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之后,要进行单元检测与反馈,及时矫正、弥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缺陷。

  要构建高效课堂,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地理课。

  要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应符合《课程标准》中“内容表准”的基本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切忌随意提高要求。

  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要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适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可以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整合,如顺序调整、内容增减、案例替换等。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注意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华,及时补充有价值的教学素材。

  要切实帮助学生转变学*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

  要注意科学规划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等。

  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的整合。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及偶然形成的瞬间灵感记录下来,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二)评价建议

  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有效开展过程性评价,主要的评价方式有:

  1、课堂表现评价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与反应,并给与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一般包括:自主学*意识、合作精神、学*方法、学*能力、质疑情况、语言表述、作业完成等内容。

  2、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是在一个、几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完成后,对学生的综合学*情况进行的诊断性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可以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小结等方面进行。

  4、建立地理学*档案

  要收集、记录学生个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作出的与地理学*有关的材料,以判断学生的地理学*能力,监控学生的成长过程。

  要重视以模块修*表现和模块考试为核心的终结性评价。要充分地利用*时测验、课堂随机提问和课堂测试等手段,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态度、学*状态、学*成绩等。

  四、具体实施

  (一)教材问题

  要立足鲁教版教材,整合其他三个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

  要充分将教材与地理图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必要时应当补充其他地理图册。

  (二)学案问题

  1、课课有学案

  2、课前批阅学案,掌握易混点、易漏点、易错点等重点内容。

  3、学案内容不易过多、过难,要注重基础性。要适当渗透高考内容。

  4、先形成学案草案,在备课组统一讨论或者试讲试用的基础上确定正式学案,学案要整体印刷。

  (三)加强网络教研

  1、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要给“XX教科研网”上传资源,每周发布2个教学资源,或者是教案、学案,或者是教材见解、作文设计等。

  2、养成日日看“XX教科研网”的*惯。

  3、XX市地理学科也及时发布快捷信息,欢迎点击、下载材料。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4

  一、高一地理期末复**体安排,先单元复*再综合复*。

  单元复*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复*,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单元复*可依据下列的原则与方法:

  1.深化、细化知识点,复*到位。

  单元复*阶段,我们应逐项落实其中的要求,深化、细化各知识点,将考试内容分解为概念、规律、特征等,确实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规律、特征的引出和适用范围,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争取一步复*到位,避免“夹生饭”,留下后患。

  2.讲练结合,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单元过关。

  单元复*,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虽然说是这些内容学生以前都学过,现在是“复*”,但学生的知识遗忘率甚高,有时说是上“新课”也不为过。但是,教师一定要避免将课上成“新课”

  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边讲边练,通过大量的练*掌握知识和技能。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有时也是学*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

  要注意对*题的讲解,尤其是解题思路的讲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讲练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将教材中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建构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归纳好的大量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细化,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题目,争取题目对知识点的高覆盖率,每一单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确实过关。

  3.熟悉地图和其他各种地理图表,建立“脑中的地图”

  在刚刚开始复*地理时,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而在地理考试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

  4.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复*的过程,固然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但也要有意识地增加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各种教法、学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可以弥补教师授课的不足。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高一地理备课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议题为:商讨迎接会考和期末统考的复*计划和策略,提高备课组教育质量。

  二、具体课时安排

  第17周:新课结束

  第18周: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及相关练*

  第19周:后三章的复*及相关练*

  第20周:期末综合练*

  1月16日下午开始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5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存在的学*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以前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备考时间。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一周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周1.2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时)

  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周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复*、测验(1课时)

  四周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课时)

  五周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周2.3城市化(2课时)

  七周复*,测验(1课时3.1农业区位的选择(1课时)

  八周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九周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周期中考试复*(1课时)

  十一周期中考试

  十二周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三周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课时)

  十四周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1课时)

  十五周复*,测验(1课时)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周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复*,测验(2课时)

  十七周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周章末复*(1课时)

  十九周测验评讲(1课时)

  二十周期末考复*期末考试(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0)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优选【5】篇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 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和世界地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过程和学*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过程,培养良好*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过程及课前预*,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1

  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 2

  一、高一地理期末复**体安排,先单元复*再综合复*。

  单元复*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复*,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单元复*可依据下列的原则与方法:

  1.深化、细化知识点,复*到位。

  单元复*阶段,我们应逐项落实其中的要求,深化、细化各知识点,将考试内容分解为概念、规律、特征等,确实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规律、特征的引出和适用范围,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争取一步复*到位,避免“夹生饭”,留下后患。

  2.讲练结合,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单元过关。

  单元复*,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虽然说是这些内容学生以前都学过,现在是“复*”,但学生的知识遗忘率甚高,有时说是上“新课”也不为过。但是,教师一定要避免将课上成“新课”

  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边讲边练,通过大量的练*掌握知识和技能。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有时也是学*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

  要注意对*题的讲解,尤其是解题思路的讲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讲练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将教材中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建构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归纳好的大量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细化,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题目,争取题目对知识点的高覆盖率,每一单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确实过关。

  3.熟悉地图和其他各种地理图表,建立“脑中的地图”

  在刚刚开始复*地理时,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而在地理考试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

  4.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复*的过程,固然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但也要有意识地增加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各种教法、学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可以弥补教师授课的不足。

  单元复*是整个高一地理复*的基础,没有这个牢固的基础,综合复*就将是“空中楼阁”。

  2.综合复*的原则和方法

  综合复*以综合练*及讲评为主

  在综合复*阶段,教师需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综合练*不易过深,过难。及时讲评练*,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二、具体课时安排

  第17周:新课结束

  第18周: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及相关练*

  第19周:后三章的复*及相关练*

  第20周:期末综合练*

  1月16日下午开始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 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10、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11、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 4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

  10、拟好复*计划,制定复*提纲,认真组织复*。

  11、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书 5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 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希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 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的方法。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1)

——高一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汇总5篇

  高一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 2

  教学课题:

  高中生地理素养教育。地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地理知识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知识密切相关。

  教学目的:

  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学*的衔接。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即将上理科的高一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即将上文科的高一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为高考打下较好的基础,提高地理学*能力。

  问题的提出:

  ①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课改的需要

  ④高考的需要

  ⑤教学课时限制

  ⑥基于对学生现状分析(理科生: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所事事或做其他课作业,浪费地理课堂时间;文科生:高一上册教材难度大,初中基础知识欠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知识点不能讲深讲透,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分文理课后,打击学*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

  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

  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地理的人口观、资源观、价值观、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

  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

  以“讲座形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师生互动,着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

  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

  有关的读图、填图、绘图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办一期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或上传一中贴吧、网上展示);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6个专题(见附录)

  ⑵做到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案、统一作业。

  ⑶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摸底测试

  陶梅(准备测试题,主要是初中基础知识)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课

  陶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3周

  放眼世界

  人类认识的宇宙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4周

  人类认识的宇宙有关视频(二)

  陶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梅(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8周

  传递圣火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了解世界(二)

  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1个国家),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或网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胸怀祖国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课件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了解中国(二)

  课件:7个学生在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1个省区或某1方面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办报或做ppt在橱窗和网上交流)

  第15周

  我爱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

  第16周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的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分布及防御等。气象灾害如台风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等,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国地理知识

  陶梅、雷卫伟、余小云(竞赛试题--包括必答、抢答、连问、风险4种题型)、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资料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交流合作的本事。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够说十分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资料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资料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资料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事、记图本事和再认再现本事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确定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 4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新学期教学计划 5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为主,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行星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5个,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一定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学*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在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

2、多听课。教学水*的提高在于积累经验,不在与教学时间的长短。应该尽量多听课,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那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全面教学,突出重点

无论是授新课还是复*都必须注重素质的提高,有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既注重文化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又注意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既注意掌握解题的规律,有注意解题技巧的训练。

2)作好学*和复*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复*计划中应注重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有重点地读书,自读教材到深化教材列出各单元的知识体系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即使反馈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读图能力的培养

加强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