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在学*商不变规律以及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约分和通分奠定基础。

  成功之处:

  1.重视知识的衔接,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新知教学之前,我通过出示两道除法商不变规律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由此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会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样通过类比,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在语言叙述上具有很多的相似性,这样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加强直观操作,经历新知的探究过程。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1/2、2/4、4/8的涂色部分的大小相同,也就是这几个分数具有相等的关系,由此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在这个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也就是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进而让学生举例进行加以验证,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个过程中,既渗透了不完全归纳的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在练*中在数轴上表示相同的分数时,个别学生会出现没有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导致出现错误。

  改进措施:

  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的思想方法。

  关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引导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

  2、创设了实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长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均折成2份、4份、8份,取其中得1份、2份、4份,图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题的设计注意了针对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0除外的环节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在学生根据三个分数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0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让学生通过练*,马上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有效突破了难点。

  本节课出现的不足是:创设了故事情境,出现了三个分数,但是没有利用好。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分苹果图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的空间。在形成性质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在给学生提供启迪创新思维的活动准备和空间,精心备课,立足学生实际,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成功之处:

  1、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板书: "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 “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将这个除法算式写成分数形式,“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个除法算式变成很多除法算式,那一个分数能不能也变出很多分数呢?”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2、在本课的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小组合作学*提示,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找出规律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的数不能为零,并通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随着知识点的深入,很多孩子开始呈现课堂吃力现象,小组合作中体现不出自己的认识或者想法,只有听得份,困惑是怎样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紧跟我们学*的步伐。

  2、今后小组合作提示要照顾差生的提高,创造学*数学的兴趣和耐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学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教学的,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

  1、新课的引入新颖。

  一上课,先通过猜谜,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渗透同时变化的现象。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让学生在分层练*中巩固深化。

  在练*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第1、2题是基本练*,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课堂练*形式多样,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性、针对性较强,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4

  在本次磨课活动中,我选择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授课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出示课件: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学生纷纷回答商是4,我故作神秘地说“这几个算式都不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商是一样的呢?大家回忆一下,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什么性质?”学生很快就答出“商不变的性质”。接着复*前几节课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二、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探索场景,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猴王分饼”的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如游戏:你能帮助小羊和小熊找到与它相等的分数吗?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题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14,它与三分之一相等,这个分数是多少?

  此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还能促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想到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提出更简洁的方法。思路如下:三分之一的分母比分子大2,而结果要让分母比分子大14,而原来相差的2乘以7就可以得到14了,因此只要分子分母扩大7倍就是所求的数。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学生中闪现,体现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当总结出规律后并未及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让学生多举一些例子,归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推进从而得出结论,就使得结论的得来更科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5

  1.教学的预设与应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用“猜想——验证——反思”的方式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不仅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为学生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学*方式是开放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提高教学的预设潜力。同时,学生探究的过程曲曲折折,不同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磕磕碰碰,暴露出不同的问题,甚至许多问题教师都难以预料,这些又对教师临场应变、驾驭课堂的潜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以人为本,根据学生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譬如,这节课“提出猜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但是如前所述,如果有些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提不出猜想,怎样办?教师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启发学生。相反,如果学生十分活跃,出现的猜想很多,无法在一节课中一一验证,怎样办?教师可先让学生选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猜想进行验证,学会了方法后,再分组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猜想验证,最后全班交流,提高了时效性。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做思维的先行者,不怕走弯路,不怕出问题,因为学生有了问题才更有探索的价值。如果教师善于抓住学生暴露的真实问题,恰当的组织交流和讨论,将使之成为教学的最佳资源。

  2.目标的全面与侧重

  也许,有教师会问:“如果学生花在探究的时间多了,练*的时间少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否到达?”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都很重要,教师务必努力实现三个目标的和谐统一,但具体到每节课还是能够根据资料的个性有所侧重。譬如,本节课,我根据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性,侧重于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因为我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潜力和方法的培养;而且,学生透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己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这远比做超多*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6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的,经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以后学*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与自主学*”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经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我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进取思维的动机。经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忙,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的本事。经过有目的的基本练*、巩固练*、综合练*,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使学生构成了必须的技能技巧。

  教学一开始,我以唐僧给三个徒弟分饼而引出谁分得多与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生成单,生成单的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在以前学*的基础上而设置的。经过预*对于第五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来。而中间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独立做后我让学生分成大的小组去探讨、去交流生成单的重点三个问题。最终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展示的时候教师在中间加以重点强调,来凸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以学生的主体行为实践了整个学*活动。从师生交流活动中体现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在认识,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获得了大丰收。经过教学过程能够看出,本节课所设计的三单比较全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阶梯性,教学过程及环节贴合一案三单的教学,尤其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的主人,体现出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还有,课堂中对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充分保证小组学*的进取、高效和彰显学生的个性。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题太笼统,没有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没有对学生重点强调。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吃透教材。还有,数学强调的是学练结合,在本节课对学生没有进行练*。当然,以上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实验中努力改善,我相信有同志的帮忙,和领导的支持,我的教学会更加出色。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1)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成功:

  (1)新课的引入新颖,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新课的教学扎实,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练*形式多样,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性、针对性较强,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

  首先,在折纸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普遍是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次,在形成性质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

  还有,“把每一份*均分成几份”这句话描述不够清晰,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在课件中完善。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伴随着新的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过去那种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被淘汰,随之而来数学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今年和过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我明白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怎样把握学生的学*起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在教学的伊始,教师是逻辑地显露与教学有关的旧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还是充分相信学生,放开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经验走向新知学*?

  第一次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复*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作了明确的暗示,定死了学*起点。学生在后面的学*中可以很容易沿着教师铺设好的现成道路,毫不费力地从商不变性质中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次教学我却未作任何铺垫,上课伊始便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分饼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为后续的自主学*打开了一道思维的闸门。由于我没有“先入为主”的牵引,学生的学*起点就定格在各自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他们才能按自己的经验去建构知识,他们的数学学*活动就必然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给学生多大的探索空间

  第一次教学中,由于我指向明确,学生只是依令而行,很快就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表面上看也是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得到的,但实质上整个发现过程是在我的布控和指令下完成的,我尽力为学生除去学*道路上的绊脚石,向着既定的目标走去,这无异于“替蝶破茧”,免去了挫折,封杀了学生的灵性。诚然,这样的教学快捷、高效、省时,教学一帆风顺,但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又有多大?学生的思路如出一辙,不敢越雷池一步,哪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次教学中,本人没有苦心突显玄机,牵引学生就范。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样的处理,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推敲、试误、生疑、验证,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是水到渠成。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激励着学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美丽的数学恢复为火热的思考”,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在学*上展现出创造的活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连续不断地生成了新的发现、新的经验、新的感受,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发展。

  三、存在不足

  班里有一小部学*有倦怠、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由于本人的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的及时让他们被缺补漏,导致养成了它们做作业的非留不做侥幸心理。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时,还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一部分后进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多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探讨学生学*数学的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力争取得较好成绩。【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中有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基于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猜想——验证——反思”的一种研究性学*方式。

  1、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我设计了两组练*题,一组是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一组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决。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同时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便于学生学*下面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并没有把这个性质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感悟。我先是让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涂色部分说出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又让观察两个分数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两个分数相等。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在这些相等的分数中猜测,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初步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接着我又利用图形与学生一起验证他们所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不但保持学*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我会学,我能行。

  当然,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其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的空间。第三、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但学生的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知识碰撞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第四,就像教研员张老师所说,我还是不够充分地信任孩子们,还是我说的太多,而学生说的少,放手的力度不够。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触颇多,教学真的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追求更务实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进行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成功:

  一、直接引入新课,并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然后要求学生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了,就是==然后我就接着问,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这个答案学生是从图中获得的,因为它们在图中所占的面积是一样的,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然后我又接着追问,既然这几个分数是相等的,为什么它们的分子、分母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把学生难住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把学生学*新知的欲望一下子激发出来。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对折,并涂色表示其,要求学生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通过折纸,对找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很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几个和相等的分数。这为本节课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三、课堂练*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如,=(a、b为非零的自然数)

  (1)当a=1、2、3、4、5…时,b分别等于几?

  (2)a与b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同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形成性质的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而且在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时,没有说0除外,我本意是想再进行追问,可有部分学生书本已打开,他们很快就说0除外。对该性质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想在后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上课应学会思考,而不是依靠书本现成的答案。

  2.在巩固练*阶段,如练一练的第2题,我只是指名让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填某个数的依据,而没有在黑板上把过程再板演一遍,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后来的练*中,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4

  1.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亲自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设计以“猜想--判断--观察--验证--概括--深化--提高”的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渗透学生自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给学生学会学*,学会思考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猜想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开启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索学*。

  3.教学中取舍教材、取舍手段,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学中既运用了信息技术,又把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让资源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5

  针对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应用反思如下:

  一、注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本课时的教学通过分饼这一故事情境来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听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学生能说出三个孩子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非常流利地说出三个猴子分别分到每张饼的。接着教师提问设疑,导入新课。

  二、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深入感知分数。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过程,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让学生用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即*均分成2份,给其中的1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得出分数1/2,因势利导,在两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2/4)再次对折呢?(4/8)……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正方形的纸有没有变化?(没有)阴影部分的面积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出:1/2=2/4=4/8,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经过总结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后,再引导学生说出:0除外。在此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巩固练*,围绕中心。

  在设计练*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此过程中兴趣盎然,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四、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最后,教师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生进行补充,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今后的学*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6

  1.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亲自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设计以“猜想--判断--观察--验证--概括--深化--提高”的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渗透学生自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给学生学会学*,学会思考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猜想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开启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索学*。

  3.教学中取舍教材、取舍手段,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学中既运用了信息技术,又把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让资源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9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资料是学生在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我觉得十分的重要。

  本节课,我认为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是难点,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重点。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来体现这两方面,我想用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的创设。

  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猴妈妈分大饼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故事吗,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爱吃猴妈妈做的大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3只大小一样的饼,他把第一只饼*均切成了4块,拿了一块给第一只猴子。第二只猴子看见了说:“妈妈,我要2块,我要2块。”于是,猴妈妈把第2只饼*均切成8块,拿了2块给第二只猴子。第三只猴子更贪,说:“妈妈,我要4块,我要4块。”于是,猴妈妈把第3只饼*均切成16块,拿了4块给第二只猴子。同学们,你们明白哪知猴子分得多吗?)透过分大饼这一故事目的是想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还是爱听故事的,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能说出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十分流利地说出了每个猴子分到每个饼的1/4,2/8,4/16。之后我提出疑问,既然你们刚才说到三只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们还没有学过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怎样明白这3个分数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规律的探索的第一步。

  (二)、规律的探索。

  在故事中学生得出这3个分数大小相同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对学生说你能够根据老师发给你的材料来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那也能够不用。这样的设计我的目的是能够给予学生必须的探究空间,同时也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学生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用3个大小一样的圆、有的用3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也有的学生用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运用这个关系的时候还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有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所以在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也没有再提出和商不变性质的关系。本来当学生透过实践的操作后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后,我追问: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这个追问我的目的是等一下让学生观察规律时,只有一组分数觉得太少了,所以那里让学生再说出一组分数,带给更多的学*材料,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是一组一组观察,而是上下观察,所以本节课我就把这个环节做了调整。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桌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学生的交流,并

  透过老师的板书,很清楚的观察到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因为这个规律只是在这1组分数中得出的,还不能代表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因此我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分数只要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就不变呢?意思是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自己刚才发现的规律是确。听课的老师问我这个环节设计在那里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他们感觉那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以前也听过这一课,当时这位老师是没有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正确的,之后听课的老师说到就凭一组材料来发现这个规律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就应带给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所以这个环节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上的,结果发现效果也不是很好,看来这个环节到底怎样上还得研究。最后自己发现的规律和书上的规律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的数“零”要除外的,从而完善规律。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个规律中哪些字十分的重要,并仔细严读,更加牢固地掌握这条规律。当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后,尝试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例2前,我出示了我们有2/5的学生参加学校的书法小组,有4/10的学生参加舞蹈小组,哪组参加的人数多?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例2做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化成分母相同而且大小

  不变的分数是为以后分数大小的比较做好准备。做例2之前,我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来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做题目之前要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课堂的实施中,发现学生理解的相当透彻。当请一位学生上来做的时候,这位学生直接在2/3的后面乘以4,之后我让学生擦掉,直接写答案,听课的老师说,为什么擦,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但仔细一想,如果学生的这个错误好好的利用,那是十分值得的,因为那里一能够帮忙后进生理解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怎样做,二注意书写的格式。由于比较紧张,也没有多大思考,因此就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最后由于时间比较紧,也没有用这个故事串联起来,本来那里还想问学生一个问题,说说猴妈妈是运用什么规律来满足三只猴子的要求,而且是分的这么公*的呢?如果小猴子要分4块,那候王怎分才公*呢?如果要5块呢?这个其实是思维的拓展,没有好好的利用,十分可惜。所以对后面的练*带来了麻烦。

  (三)练*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简单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本课中设计了:①填空。3/5=3×()/5×()=9/()

  4/()=48/60

  7/49=3/()=()/7=

  ②决定。

  ①5/25=5÷5=25÷5=5×12=25×12

  ②12/20=12+2=20+2=14/24

  ③2/5=2×2/5=4/5

  ④5/8=5÷5/8×8=1/64

  ③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④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由于时间紧张,因此练*的设计与原先的有所区别,只让学生填了4个很简单的填空,第二个练*是我写了一个分数1/3,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写的分数多,而且大小相等。在巡视的时候,我看到大部分学生是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倍,然后就叫了一个学生回答,也没有肯定这位学生是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的,就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1/3=2/6=3/9=4/12,让学生说说看,老师写的对吗?因为课堂上的例子都是后一个分数与前一个分数都是2倍,3倍的关系,所以他们都说错了?原因是第3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是第2个分数分子和分母2倍关系。时间紧迫,也没有好好的去利用这题。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值得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资料是学生在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我觉得十分的重要。

  本节课,我认为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是难点,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重点。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来体现这两方面,我想用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的创设。

  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猴妈妈分大饼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故事吗,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爱吃猴妈妈做的大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3只大小一样的饼,他把第一只饼*均切成了4块,拿了一块给第一只猴子。第二只猴子看见了说:“妈妈,我要2块,我要2块。”于是,猴妈妈把第2只饼*均切成8块,拿了2块给第二只猴子。第三只猴子更贪,说:“妈妈,我要4块,我要4块。”于是,猴妈妈把第3只饼*均切成16块,拿了4块给第二只猴子。同学们,你们明白哪知猴子分得多吗?)透过分大饼这一故事目的是想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还是爱听故事的,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能说出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十分流利地说出了每个猴子分到每个饼的1/4,2/8,4/16。之后我提出疑问,既然你们刚才说到三只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们还没有学过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怎样明白这3个分数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规律的探索的第一步。

  (二)、规律的探索。

  在故事中学生得出这3个分数大小相同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对学生说你能够根据老师发给你的材料来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那也能够不用。这样的设计我的目的是能够给予学生必须的探究空间,同时也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学生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用3个大小一样的圆、有的用3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也有的学生用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运用这个关系的时候还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有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所以在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也没有再提出和商不变性质的关系。本来当学生透过实践的操作后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后,我追问: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这个追问我的目的是等一下让学生观察规律时,只有一组分数觉得太少了,所以那里让学生再说出一组分数,带给更多的学*材料,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是一组一组观察,而是上下观察,所以本节课我就把这个环节做了调整。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桌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学生的交流,并

  透过老师的板书,很清楚的观察到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因为这个规律只是在这1组分数中得出的,还不能代表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因此我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分数只要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就不变呢?意思是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自己刚才发现的规律是确。听课的老师问我这个环节设计在那里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他们感觉那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以前也听过这一课,当时这位老师是没有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正确的,之后听课的老师说到就凭一组材料来发现这个规律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就应带给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所以这个环节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上的,结果发现效果也不是很好,看来这个环节到底怎样上还得研究。最后自己发现的规律和书上的规律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的数“零”要除外的,从而完善规律。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个规律中哪些字十分的重要,并仔细严读,更加牢固地掌握这条规律。当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后,尝试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例2前,我出示了我们有2/5的学生参加学校的书法小组,有4/10的学生参加舞蹈小组,哪组参加的人数多?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例2做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化成分母相同而且大小

  不变的分数是为以后分数大小的比较做好准备。做例2之前,我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来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做题目之前要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课堂的实施中,发现学生理解的相当透彻。当请一位学生上来做的时候,这位学生直接在2/3的后面乘以4,之后我让学生擦掉,直接写答案,听课的老师说,为什么擦,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但仔细一想,如果学生的这个错误好好的利用,那是十分值得的,因为那里一能够帮忙后进生理解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怎样做,二注意书写的格式。由于比较紧张,也没有多大思考,因此就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最后由于时间比较紧,也没有用这个故事串联起来,本来那里还想问学生一个问题,说说猴妈妈是运用什么规律来满足三只猴子的要求,而且是分的这么公*的呢?如果小猴子要分4块,那候王怎分才公*呢?如果要5块呢?这个其实是思维的拓展,没有好好的利用,十分可惜。所以对后面的练*带来了麻烦。

  (三)练*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简单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本课中设计了:①填空。3/5=3×()/5×()=9/()

  4/()=48/60

  7/49=3/()=()/7=

  ②决定。

  ①5/25=5÷5=25÷5=5×12=25×12

  ②12/20=12+2=20+2=14/24

  ③2/5=2×2/5=4/5

  ④5/8=5÷5/8×8=1/64

  ③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④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由于时间紧张,因此练*的设计与原先的有所区别,只让学生填了4个很简单的填空,第二个练*是我写了一个分数1/3,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写的分数多,而且大小相等。在巡视的时候,我看到大部分学生是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倍,然后就叫了一个学生回答,也没有肯定这位学生是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的,就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1/3=2/6=3/9=4/12,让学生说说看,老师写的对吗?因为课堂上的例子都是后一个分数与前一个分数都是2倍,3倍的关系,所以他们都说错了?原因是第3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是第2个分数分子和分母2倍关系。时间紧迫,也没有好好的去利用这题。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值得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之后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自以为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1、利用旧知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的前奏。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先引导学生复*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分数是否有这样的性质,接着经过积极探索,验证猜想。

  2、用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标强调指出: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课伊始,我举出这样的实例:小红和小强每人都有八元钱,小红拿出自己钱的2/4买了一份薯条,小红买薯条花了多少钱?小强拿出自己钱的1/2买了一瓶饮料,小强买饮料花去多少钱?让学生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表示出小红和小强花去的钱。经过对比,学生发现1/2=2/4接着又举出这样一个实例。王飞的爷爷和黎明的爷爷两人开辟了一块同样大的菜地,王飞的爷爷在菜地的9/15种上了黄瓜,黎明的爷爷在菜地的3/5种上了黄瓜,他们种的黄瓜占地一样多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表示出他们种的黄瓜地。通过对比学生也发现两人重的黄瓜占地同样多。得出9/15=3/5,最后引导学生对比每个式子的等号左右两边的部分,怎样由式子的左边得到右边,怎样由右边得到式子左边,初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出本质含义。

  当学生由具体事例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所感知的时候,他们并不能一次完整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教师先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性质,再将自己概括出的性质与书上的结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归纳的规律并不精确,接着找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关键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我出了几道判断题让学生分析判断,从而加深理解记忆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接下来再沟通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4、让学生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

  以前上这节课,我总感觉这节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就进行大量的练*,课堂显得比较枯燥。所以这次在设计这节课时,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我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通过让学生大胆“猜想和验证”,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举例验证时,举生活事例的不太多,多数举的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变化而来的式子,应该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一下疏导,让学生在自己练*本上上画一画、动手折一折、或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个别练*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如2/4=()/16=()/12=1/(),对于此题第一个空学生多数会填,但第二个空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总想与前一个分数对比找出该乘还是除以,不知道它们之间前后都存在相等的关系,不论根据哪一个分数能填出结果,解决问题都可以,看来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还不熟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4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成功之处:

  1。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板书:"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将这个除法算式写成分数形式,“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个除法算式变成很多除法算式,那一个分数能不能也变出很多分数呢?”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2。在本课的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小组合作学*提示,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找出规律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的数不能为零,并通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随着知识点的深入,很多孩子开始呈现课堂吃力现象,小组合作中体现不出自己的认识或者想法,只有听得份,困惑是怎样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紧跟我们学*的步伐。

  2。今后小组合作提示要照顾差生的提高,创造学*数学的兴趣和耐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5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资料是学生在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我觉得十分的重要。

  本节课,我认为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是难点,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重点。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来体现这两方面,我想用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的创设。

  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猴妈妈分大饼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故事吗,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爱吃猴妈妈做的大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3只大小一样的饼,他把第一只饼*均切成了4块,拿了一块给第一只猴子。第二只猴子看见了说:“妈妈,我要2块,我要2块。”于是,猴妈妈把第2只饼*均切成8块,拿了2块给第二只猴子。第三只猴子更贪,说:“妈妈,我要4块,我要4块。”于是,猴妈妈把第3只饼*均切成16块,拿了4块给第二只猴子。同学们,你们明白哪知猴子分得多吗?)透过分大饼这一故事目的是想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还是爱听故事的,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能说出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十分流利地说出了每个猴子分到每个饼的1/4,2/8,4/16。之后我提出疑问,既然你们刚才说到三只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们还没有学过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怎样明白这3个分数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规律的探索的第一步。

  (二)、规律的探索。

  在故事中学生得出这3个分数大小相同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对学生说你能够根据老师发给你的材料来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那也能够不用。这样的设计我的目的是能够给予学生必须的探究空间,同时也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学生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用3个大小一样的圆、有的用3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也有的学生用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运用这个关系的时候还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有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所以在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也没有再提出和商不变性质的关系。本来当学生透过实践的操作后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后,我追问: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这个追问我的目的是等一下让学生观察规律时,只有一组分数觉得太少了,所以那里让学生再说出一组分数,带给更多的学*材料,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是一组一组观察,而是上下观察,所以本节课我就把这个环节做了调整。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桌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学生的交流,并

  透过老师的板书,很清楚的观察到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因为这个规律只是在这1组分数中得出的,还不能代表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因此我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分数只要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就不变呢?意思是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自己刚才发现的规律是确。听课的老师问我这个环节设计在那里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他们感觉那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以前也听过这一课,当时这位老师是没有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正确的,之后听课的老师说到就凭一组材料来发现这个规律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就应带给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所以这个环节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上的,结果发现效果也不是很好,看来这个环节到底怎样上还得研究。最后自己发现的规律和书上的规律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的数“零”要除外的,从而完善规律。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个规律中哪些字十分的重要,并仔细严读,更加牢固地掌握这条规律。当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后,尝试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例2前,我出示了我们有2/5的学生参加学校的书法小组,有4/10的学生参加舞蹈小组,哪组参加的人数多?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例2做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化成分母相同而且大小

  不变的分数是为以后分数大小的比较做好准备。做例2之前,我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来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做题目之前要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课堂的实施中,发现学生理解的相当透彻。当请一位学生上来做的时候,这位学生直接在2/3的后面乘以4,之后我让学生擦掉,直接写答案,听课的老师说,为什么擦,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但仔细一想,如果学生的这个错误好好的利用,那是十分值得的,因为那里一能够帮忙后进生理解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怎样做,二注意书写的格式。由于比较紧张,也没有多大思考,因此就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最后由于时间比较紧,也没有用这个故事串联起来,本来那里还想问学生一个问题,说说猴妈妈是运用什么规律来满足三只猴子的要求,而且是分的这么公*的呢?如果小猴子要分4块,那候王怎分才公*呢?如果要5块呢?这个其实是思维的拓展,没有好好的利用,十分可惜。所以对后面的练*带来了麻烦。

  (三)练*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简单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本课中设计了:①填空。3/5=3×()/5×()=9/()

  4/()=48/60

  7/49=3/()=()/7=

  ②决定。

  ①5/25=5÷5=25÷5=5×12=25×12

  ②12/20=12+2=20+2=14/24

  ③2/5=2×2/5=4/5

  ④5/8=5÷5/8×8=1/64

  ③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④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由于时间紧张,因此练*的设计与原先的有所区别,只让学生填了4个很简单的填空,第二个练*是我写了一个分数1/3,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写的分数多,而且大小相等。在巡视的时候,我看到大部分学生是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倍,然后就叫了一个学生回答,也没有肯定这位学生是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的,就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1/3=2/6=3/9=4/12,让学生说说看,老师写的对吗?因为课堂上的例子都是后一个分数与前一个分数都是2倍,3倍的关系,所以他们都说错了?原因是第3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是第2个分数分子和分母2倍关系。时间紧迫,也没有好好的去利用这题。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值得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6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务必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务必深入研究学法,建立探究式的学*模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向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学*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而设计的。具体表此刻:1、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透过创设“老爷爷分地”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资料,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透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由学生自行选取用以探究的学*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方式来证明自我猜想结论

  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透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3、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我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教师带给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7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中有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基于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猜想——验证——反思”的一种研究性学*方式。

  1、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我设计了两组练*题,一组是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一组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决。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同时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便于学生学*下面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并没有把这个性质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感悟。我先是让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涂色部分说出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又让观察两个分数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两个分数相等。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在这些相等的分数中猜测,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初步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接着我又利用图形与学生一起验证他们所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不但保持学*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我会学,我能行。

  当然,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其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的空间。第三、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但学生的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知识碰撞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第四,就像教研员张老师所说,我还是不够充分地信任孩子们,还是我说的太多,而学生说的少,放手的力度不够。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触颇多,教学真的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追求更务实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8

  本课是这学期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经过一次试讲修改后,进行的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它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学生在学*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学*内容,并且为以后的约分、通分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使学生学起来轻松,积极主动,又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探索新知时我的做法如下: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图、联系旧知识,小组合作等学*方法获得新知,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去。

  二、注意通过类比推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得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在内容上、在语言叙述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对促进学*的正迁移是非常有利的。教学时,我注意利用知识之间的这一内在联系来帮助学生归纳,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效果很好。

  三、积极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行。本课一开始就以故事引入,学生都很有求知欲,很想继续探索下去。又利用学生的合作实操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引导,使得教学流程顺利而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课由于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学生用的时间比较多,导致练*的时间比较仓促,还有一个题目没有在课堂上完成,以后教学要注意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凑。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9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的,经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以后学*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与自主学*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经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我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进取思维的动机。经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忙,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的本事。经过有目的的基本练*、巩固练*、综合练*,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使学生构成了必须的技能技巧。

  教学一开始,我以唐僧给三个徒弟分饼而引出谁分得多与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生成单,生成单的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在以前学*的基础上而设置的。经过预*对于第五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来。而中间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独立做后我让学生分成大的小组去探讨、去交流生成单的重点三个问题。最终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展示的时候教师在中间加以重点强调,来凸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以学生的主体行为实践了整个学*活动。从师生交流活动中体现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在认识,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获得了大丰收。经过教学过程能够看出,本节课所设计的三单比较全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阶梯性,教学过程及环节贴合一案三单的教学,尤其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的主人,体现出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还有,课堂中对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充分保证小组学*的进取、高效和彰显学生的个性.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题太笼统,没有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没有对学生重点强调。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吃透教材。还有,数学强调的是学练结合,在本节课对学生没有进行练*。当然,以上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实验中努力改善,我相信有同志的帮忙,和领导的支持,我的教学会更加出色。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3)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菁华6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资料,这一部分教学资料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基础。根据教材资料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决定及动手实践的潜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用心主动学*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观察事物的学**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用心的思维

  4.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到达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透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到达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此,我王大爷分地的故事,让王大爷给三个儿子分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的用心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先,三个儿子分到的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但是是*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第二、发挥群众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相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精心设计练*题,提高学生解题潜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的用心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到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潜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中,我安排了一些决定题、口答题。题型的丰富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总之,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

  本课依托网络*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提供科学的学*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的*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 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是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基本练*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的快乐,综合练*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是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4

  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2倍。)

  (2)观察例2、比较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

  (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 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例3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板书:

  教师提问:

  (1)?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

  五。课堂练*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 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5、请同学们想出与相等的分数。规律:这个分数的值是,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七、课后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的*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 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是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基本练*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的快乐,综合练*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是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的说课。我的说课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课件)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进一步学*约分、通分以及分数运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课件)

  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巧妙的扮演着引导着、组织者的角色。设计了情景设疑、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重于结果。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因此我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课件)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课件)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猴子们都爱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猴王把第一张饼*均切成了两块,给了猴1一块。(课件)猴2看见了,眼馋的说:“猴王,猴王,我要两块。”猴王笑眯眯的说:“别急,别急,给你两块。”只见猴王把第二张饼*均分成了四块,给了猴2两块。(课件)猴3更贪心:“我要六块,我要六块。”猴王想了想,把第三张饼拿出来,*均切成了十二块,果真给了猴3六块。

  “同学们,你们听完故事后,觉得哪知猴子分得饼最多?”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们自然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积极的思考故事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故事设疑,马上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件)

  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张圆片,拿出来代替猴王做的饼,分别按照折,画,涂的步骤,表示出每只猴子所得的饼,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课件)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更加确定,三只猴子分的饼确实一样多,有了实物的直观对比,学生不难理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可是为何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同,大小却相等?在此处,又设下悬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营造出良好的学*开端。接着,我因势利导,安排下一环节: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课件)

  (1)我板书这组分数后,请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分子是怎么变的?分母是怎样变的?此时我将主动权全都交给了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最后汇报结果。有的小组认为分子加了1,分母加了2等。我都笑而不答。而是鼓励学生逐一去验证各种猜想是否具有规律性。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直到有些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了2和3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此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发现,并让多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增强了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再布置一个任务:你再从右往左看,又有什么规律?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时学生很快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

  (2)就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分数的分子分母如果同时乘或除以0,会是什么结果?学生顿时领悟:要0除外。

  (3)最后,我建议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这两个发现,师生共同完善规律。此时我才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这一规律就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现在,学生明白了聪明的猴王原来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分饼的。即满足了猴子们的要求,又分的那么公*。(课件)如果猴4想要八块怎么办?如此设计,既首尾呼应,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的高潮之后,我启发学生还可以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多层联系、巩固深化

  练*的设计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我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因此我精心设计的整套练*都是以游戏加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课件)首先,我安排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填空,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解题依据。接着,我又设计了师生互动的游戏:我的分子填4,你的分母填多少?我的分母填48,你的分子填多少?最后在两个小组抢摘苹果的游戏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它遵循了目的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能帮助学生把整堂课的学*内容融入大脑。

  总结:我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努力体现“趣”“实”“活”三个字。以猴王分饼为主线,贯穿全文。由情景导入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最后归纳规律,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了完美体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4)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资料是学生在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我觉得十分的重要。

  本节课,我认为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是难点,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重点。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来体现这两方面,我想用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的创设。

  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猴妈妈分大饼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故事吗,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爱吃猴妈妈做的大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3只大小一样的饼,他把第一只饼*均切成了4块,拿了一块给第一只猴子。第二只猴子看见了说:“妈妈,我要2块,我要2块。”于是,猴妈妈把第2只饼*均切成8块,拿了2块给第二只猴子。第三只猴子更贪,说:“妈妈,我要4块,我要4块。”于是,猴妈妈把第3只饼*均切成16块,拿了4块给第二只猴子。同学们,你们明白哪知猴子分得多吗?)透过分大饼这一故事目的是想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还是爱听故事的,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能说出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十分流利地说出了每个猴子分到每个饼的1/4,2/8,4/16。之后我提出疑问,既然你们刚才说到三只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们还没有学过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怎样明白这3个分数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规律的探索的第一步。

  (二)、规律的探索。

  在故事中学生得出这3个分数大小相同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对学生说你能够根据老师发给你的材料来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那也能够不用。这样的设计我的目的是能够给予学生必须的探究空间,同时也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学生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用3个大小一样的圆、有的用3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也有的学生用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运用这个关系的时候还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在这个环节中有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了这3个分数的大小,所以在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也没有再提出和商不变性质的关系。本来当学生透过实践的操作后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后,我追问: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这个追问我的目的是等一下让学生观察规律时,只有一组分数觉得太少了,所以那里让学生再说出一组分数,带给更多的学*材料,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观察的时候不是一组一组观察,而是上下观察,所以本节课我就把这个环节做了调整。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桌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学生的交流,并

  透过老师的板书,很清楚的观察到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因为这个规律只是在这1组分数中得出的,还不能代表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因此我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分数只要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就不变呢?意思是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自己刚才发现的规律是确。听课的老师问我这个环节设计在那里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他们感觉那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以前也听过这一课,当时这位老师是没有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正确的,之后听课的老师说到就凭一组材料来发现这个规律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就应带给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发现。所以这个环节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上的,结果发现效果也不是很好,看来这个环节到底怎样上还得研究。最后自己发现的规律和书上的规律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的数“零”要除外的,从而完善规律。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个规律中哪些字十分的重要,并仔细严读,更加牢固地掌握这条规律。当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后,尝试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例2前,我出示了我们有2/5的学生参加学校的书法小组,有4/10的学生参加舞蹈小组,哪组参加的人数多?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例2做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化成分母相同而且大小

  不变的分数是为以后分数大小的比较做好准备。做例2之前,我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来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做题目之前要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课堂的实施中,发现学生理解的相当透彻。当请一位学生上来做的时候,这位学生直接在2/3的后面乘以4,之后我让学生擦掉,直接写答案,听课的老师说,为什么擦,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但仔细一想,如果学生的这个错误好好的利用,那是十分值得的,因为那里一能够帮忙后进生理解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怎样做,二注意书写的格式。由于比较紧张,也没有多大思考,因此就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最后由于时间比较紧,也没有用这个故事串联起来,本来那里还想问学生一个问题,说说猴妈妈是运用什么规律来满足三只猴子的要求,而且是分的这么公*的呢?如果小猴子要分4块,那候王怎分才公*呢?如果要5块呢?这个其实是思维的拓展,没有好好的利用,十分可惜。所以对后面的练*带来了麻烦。

  (三)练*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简单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本课中设计了:①填空。3/5=3×()/5×()=9/()

  4/()=48/60

  7/49=3/()=()/7=

  ②决定。

  ①5/25=5÷5=25÷5=5×12=25×12

  ②12/20=12+2=20+2=14/24

  ③2/5=2×2/5=4/5

  ④5/8=5÷5/8×8=1/64

  ③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④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由于时间紧张,因此练*的设计与原先的有所区别,只让学生填了4个很简单的填空,第二个练*是我写了一个分数1/3,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写的分数多,而且大小相等。在巡视的时候,我看到大部分学生是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倍,然后就叫了一个学生回答,也没有肯定这位学生是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的,就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1/3=2/6=3/9=4/12,让学生说说看,老师写的对吗?因为课堂上的例子都是后一个分数与前一个分数都是2倍,3倍的关系,所以他们都说错了?原因是第3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是第2个分数分子和分母2倍关系。时间紧迫,也没有好好的去利用这题。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值得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之后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自以为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1、利用旧知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的前奏。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先引导学生复*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分数是否有这样的性质,接着经过积极探索,验证猜想。

  2、用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标强调指出: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课伊始,我举出这样的实例:小红和小强每人都有八元钱,小红拿出自己钱的2/4买了一份薯条,小红买薯条花了多少钱?小强拿出自己钱的1/2买了一瓶饮料,小强买饮料花去多少钱?让学生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表示出小红和小强花去的钱。经过对比,学生发现1/2=2/4接着又举出这样一个实例。王飞的爷爷和黎明的爷爷两人开辟了一块同样大的菜地,王飞的爷爷在菜地的9/15种上了黄瓜,黎明的爷爷在菜地的3/5种上了黄瓜,他们种的黄瓜占地一样多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表示出他们种的黄瓜地。通过对比学生也发现两人重的黄瓜占地同样多。得出9/15=3/5,最后引导学生对比每个式子的等号左右两边的部分,怎样由式子的左边得到右边,怎样由右边得到式子左边,初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出本质含义。

  当学生由具体事例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所感知的时候,他们并不能一次完整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教师先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性质,再将自己概括出的性质与书上的结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归纳的规律并不精确,接着找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关键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我出了几道判断题让学生分析判断,从而加深理解记忆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接下来再沟通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4、让学生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

  以前上这节课,我总感觉这节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就进行大量的练*,课堂显得比较枯燥。所以这次在设计这节课时,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我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通过让学生大胆“猜想和验证”,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举例验证时,举生活事例的不太多,多数举的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变化而来的式子,应该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一下疏导,让学生在自己练*本上上画一画、动手折一折、或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个别练*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如2/4=()/16=()/12=1/(),对于此题第一个空学生多数会填,但第二个空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总想与前一个分数对比找出该乘还是除以,不知道它们之间前后都存在相等的关系,不论根据哪一个分数能填出结果,解决问题都可以,看来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还不熟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3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这节课我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长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均折成2份、4份、8份,取其中得1份、2份、4份,图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题的设计注意了典型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学完例2以后,马上结合知识点进行反馈练*,加深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在学完整个新知以后,在进行综合练*,巩固提高。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0除外的环节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在学生根据三个分数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0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让学生通过练*,马上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突破难点。

  本节课出现的不足是:

  (1)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分苹果图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的空间。

  (2)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现象。

  (3)教师语言速度比较快,与*时说话有很大的关系,今后要及时改正,放慢语速。

  (4)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法,向有经验教师学*,加强评价语言的运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学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实践运用,拓展延伸——总结反思,评价体验”的探究性学*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应用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数学思想,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综观全课,反思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问题情境是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一个充满疑问和好奇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节课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的“阿凡提的故事”情境,当学生们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教师设问:“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由此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展开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验证、探索,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精神愉悦,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享受着学*数学知识的快乐,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2、自主探究,经历过程。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的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课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和充足的探究时间,学生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不一样,为什么大小都相等呢?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等问题的引领下,进行观察比较、独立思考、推理交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自主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了得到培养。

  3、指导学法,感悟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学”。本节课中,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比较”、“猜想”、“归纳”、“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方法。总结阶段再次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程,重点提炼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不仅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还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5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引导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

  2、创设了实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长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均折成2份、4份、8份,取其中得1份、2份、4份,图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题的设计注意了针对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0除外的环节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在学生根据三个分数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0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让学生通过练*,马上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有效突破了难点。

  本节课出现的不足是:创设了故事情境,出现了三个分数,但是没有利用好。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分苹果图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的空间。在形成性质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在给学生提供启迪创新思维的活动准备和空间,精心备课,立足学生实际,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6

  这节课的成功可以用“设计巧,效率高,气氛活”九个字来概括。

  先说巧和活,教材中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比较的大小引入,教师巧妙地改为“猴王分饼”,分给猴1一块,猴2要两块,猴3要三块;并结合上课学生数的实际,求第一、二组学生的总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使一道例题变为三道例题。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规律,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既不多占时间,又比只举一例就归纳更有说服力。又如,下课的动脑筋出会场,既巩固了知识,又检查了效果,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一举多得,灵活巧妙。

  再说效率高,高就高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趣”、“实”、“活”三个字。课上得有趣、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的积极性强,学*效率必然高;课上扎实,重点突出,讲求实效,更是教学效率高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揭示规律,从,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到,。“都”字用得好,怎么改?把第二个“都”字换成“或者”为什么好?再到,重点突出,步步深入。又如,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联系,练*有层次、有坡度,从乘以或除以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数,从唯一答案到有多个答案,逐步深化。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运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起来有味道。听课的教师听起来更有味道,上课结束时,上千名教师自发地热烈鼓掌,就是大家时这节课的评价。

  美中不足的,一是把聪明的猴王“骗”贪吃的小猴子,改成本文中“既满足小猴子的要求,又分得公*”更符合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二是练*的内容多了,晚下课多用5分钟。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5)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选【二十】份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通分、约分、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而通分、约分又是分数计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角色的把握非常准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故事情境以及大量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及时精辟的启发点拨,加上极具亲和力的自然交流。这些都体面了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中也看出王老师那种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二、构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兴趣的是最好的老师,王老师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以一个精彩的智力故事:和尚分饼引入新课,直接为教学服务,给人以开门见山的'感觉,给学生制造悬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在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三、练*的设计颇具匠心。

  在练*这一环节,王老师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题目,既巩固了新知有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不管多么完美的课堂,总会留有小小的遗憾,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究的动力。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出示第二组分数时,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从中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2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用“猜想——验证——反思”的方式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这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学生在操作中大胆猜想。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设计者只是提供了一个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而不是填鸭式地讲解,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注重联系旧知,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较为宽泛的时空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凸显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让学生在分层练*中巩固深化。

  练*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本节课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我从知识的生长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力求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基本性质融为一体。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以便更好地梳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数的基本性质、整数的商不变规律的本质联系都是:表面数据变化了而数的大小却不变。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除法算式改为分数,分子、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怎么样?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了而分数的大小不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而且学生从知识的联系中感悟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还能自己给这样的规律起名。

  二、让学生从除法商不变的规律中猜想分数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在验证猜想时学生兴趣较高,但学生的数学语言不规范。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中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考很精彩。

  三、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顺着教师的指引的路很快就能得到本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课后感觉,应该更大程度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变化规律更合理。教师适时的肯定学生的做法的正确性,不要很快说出其中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的思维继续深入,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会更精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教师是直接指导还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我根据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性,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且,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己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生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学*任务。这远比做大量*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更侧重于对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其次,练*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并且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利用不同层次的练*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完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训练,以灵活、开放的练*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还存在不足:由于课堂上侧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另外,在引导学生完整汇报所发现的规律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因此,造成还有一关扩展的*题不能进行。还有,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在最后动脑筋出教室环节,场面有点乱。应该让学生分开进行就好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5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本节课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我从知识的生长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力求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基本性质融为一体。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以便更好地梳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数的基本性质、整数的商不变规律的本质联系都是:表面数据变化了而数的'大小却不变。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除法算式改为分数,分子、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怎么样?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了而分数的大小不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而且学生从知识的联系中感悟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还能自己给这样的规律起名。

  二、让学生从除法商不变的规律中猜想分数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在验证猜想时学生兴趣较高,但学生的数学语言不规范。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中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考很精彩。

  三、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顺着教师的指引的路很快就能得到本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课后感觉,应该更大程度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变化规律更合理。教师适时的肯定学生的做法的正确性,不要很快说出其中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的思维继续深入,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会更精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教师是直接指导还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6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成功之处:

  1、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板书: "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 “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将这个除法算式写成分数形式,“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个除法算式变成很多除法算式,那一个分数能不能也变出很多分数呢?”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2、在本课的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小组合作学*提示,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找出规律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的数不能为零,并通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随着知识点的深入,很多孩子开始呈现课堂吃力现象,小组合作中体现不出自己的认识或者想法,只有听得份,困惑是怎样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紧跟我们学*的步伐。

  2、今后小组合作提示要照顾差生的提高,创造学*数学的兴趣和耐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7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的,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以后学*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与自主学*”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通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己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通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的能力。通过有目的的基本练*、巩固练*、综合练*,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技巧。

  教学一开始,我以唐僧给三个徒弟分饼而引出谁分得多与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生成单,生成单的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在以前学*的基础上而设置的。通过预*对于第五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来。而中间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独立做后我让学生分成大的小组去探讨、去交流生成单的重点三个问题。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展示的时候教师在中间加以重点强调,来凸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以学生的主体行为实践了整个学*活动。从师生交流活动中体现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在认识,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本节课所设计的三单比较全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阶梯性,教学过程及环节符合一案三单的教学,尤其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的主人,体现出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还有,课堂中对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充分保证小组学*的积极、高效和彰显学生的个性。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题太笼统,没有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没有对学生重点强调。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吃透教材。还有,数学强调的是学练结合,在本节课对学生没有进行练*。当然,以上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实验中努力改进,我相信有同志的帮助,和领导的支持,我的教学会更加出色。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8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通过商不变的规律、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2、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研究;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

  一、抛旧引新,给予探究空间。

  通过商不变规律的复*,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一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用猜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进一步复*的知识与将要学*的新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步步逼*,主动探究。

  用逐步向学*目标逼*的方式学*数学,先概括这两个例题的规律,再加以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新知识的认识,这种认知方式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一次完整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只能用逐步向目标逼*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两道例题的规律,再将这个规律与书上的结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归纳的'规律并不精确,然后重点讨论为什么要“0除外”,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接下来再沟通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三、前后呼应,体验成功。

  在探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用实验、说解问题的过程、对比归纳规律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体验。复*准备部分通过复*商不变规律为学*分数基本性质打上基础;新课探究部分通过探究同一单位量分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得出分子、分母同时乘上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应用拓展时又利用判断等形式来巩固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比较理想。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9

  《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复*环节时出示:124=3 12040=3 1200400=3,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什么规律?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猜猜看分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二、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

  教学一开始,就以一段故事《三个和尚分饼》引入课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更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运用了猜测和情景引入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把抽象的分数基本性质具体化了。然后,我抓住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属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数不能为零,并通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如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0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必须深入研究学法,建立探究式的学*模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而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

  通过创设“猴王分饼”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在分层练*中巩固深化。

  在练*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第1、2题是基本练*,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1

  本节课,我根据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性,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且,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己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生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学*任务。这远比做大量*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更侧重于对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其次,练*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并且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利用不同层次的练*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完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训练,以灵活、开放的练*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还存在不足:由于课堂上侧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另外,在引导学生完整汇报所发现的规律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因此,造成还有一关扩展的*题不能进行。还有,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在最后动脑筋出教室环节,场面有点乱。应该让学生分开进行就好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2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忙,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资料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复*环节时出示:"12÷4=3120÷40=31200÷400=3,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什么规律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猜猜看分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帮忙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二、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

  教学一开始,就以一段故事《三个和尚分饼》引入课题,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更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运用了猜测和情景引入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把抽象的分数基本性质具体化了。然后,我抓住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属性,透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一齐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再提出为什么那里的相同数不能为零,并透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逻辑思维潜力和抽象概括潜力的培养。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透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如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3

  这节课教学,我先设计了唐僧师徒四人的故事,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三人每人分得一张饼的1/2、2/4、4/8,我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在数学课上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设计真是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展开学*。课堂的故事导入就是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价值。

  这节课教学我让学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学*活动的核心,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感受到1/2=2/4=4/8相等后,让学生猜想1/2、2/4、4/8这三个分数是否真的相等,并联想学过的'知识或借助学具,怎样证明你的联想是正确的。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证明这三个分数也是相等的,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种设计克服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惯的养成。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4

  本节课,我根据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性,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本事和方法的培养;并且,学生经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我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我的知识,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供给充分的学生空间,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学*任务。这远比做很多*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更侧重于对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其次,练*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并且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学*的进取性,又利用不一样层次的练*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完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让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训练,以灵活、开放的练*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还存在不足:由于课堂上侧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另外,在引导学生完整汇报所发现的规律上,花了较多的'时间,所以,造成还有一关扩展的*题不能进行。还有,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在最终动脑筋出教室环节,场面有点乱。应当让学生分开进行就好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5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中有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基于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猜想——验证——反思”的一种研究性学*方式。

  1、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我设计了两组练*题,一组是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一组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决。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同时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便于学生学*下面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并没有把这个性质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感悟。我先是让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涂色部分说出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又让观察两个分数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两个分数相等。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在这些相等的分数中猜测,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初步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接着我又利用图形与学生一起验证他们所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不但保持学*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我会学,我能行。

  当然,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其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的空间。第三、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但学生的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知识碰撞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第四,就像教研员张老师所说,我还是不够充分地信任孩子们,还是我说的太多,而学生说的少,放手的力度不够。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触颇多,教学真的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追求更务实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6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抽象性。我们的教学就应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较好地全面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开课以《三个儿子分田地》这一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更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让学生猜测:这个过路人给三个儿子说了些什么?(他们会停止争吵呢?)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把抽象的分数基本性质具体化了。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同一个单位“1”分别表示三个分数1/3、2/6、3/9,并将表示的份数分别涂上喜欢的颜色,观察涂颜色的部分,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不难发现:涂颜色的部分一样大,也就是三个分数相等。)接着,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对三个分数,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从乘、除以两方面分析,使学生从变中看到不变,在怎样的变化中得出不变,从而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归纳得出规律,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举例。

  再回到开课的故事,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当学生总结出规律后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数”不能为零。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注重了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课程理念;也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7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由学*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意义建构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切切实实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就是以目标为依据,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展开探索,并发挥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讨论,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加以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进行探究学*,促进主体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学生探究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者来讲充满疑问和好奇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迪,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三、应用拓展,鼓励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在师生合作讨论归纳出结论后,可让学生运用理解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练*的设计要有坡度,抓基础、求开放、促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8

  本节课,我根据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性,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且,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己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生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学*任务。这远比做大量*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更侧重于对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其次,练*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并且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利用不同层次的.练*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完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训练,以灵活、开放的练*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还存在不足:由于课堂上侧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另外,在引导学生完整汇报所发现的规律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因此,造成还有一关扩展的*题不能进行。还有,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在最后动脑筋出教室环节,场面有点乱。应该让学生分开进行就好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9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忙,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成功:

  (1)新课的引入新颖,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十分乐意,并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透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新课的教学扎实,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透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忙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

  (2)重视学生潜力的培养,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带给了自主探索的机会,透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和口头表达潜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练*形式多样,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性、针对性较强,到达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

  首先,在折纸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普遍是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次,在构成性质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

  还有,“把每一份*均分成几份”这句话描述不够清晰,学生理解有困难,能够在课件中完善。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20

  几周之前,教导处通知4月2日将安排专家听我的数学课,一阵兴奋和一份紧张随之而来,今天终于迎来了专家,可那份紧张竟悄然而去。

  早上一到校,和同事开了个玩笑:“怎么现在都不紧张了?”同事说:“不紧张很正常,因为麻木了。”回想起来,确实如此,我是昨天才开始准备这节课的,要是在以前,有这样的活动,我可能一周之前就着手准备了。今年是我从教的第七个年头,也许真的麻木了。

  我上的是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一堂概念课,是孩子以后学*约分、通分等知识的基础,我知道它的'重要性。

  课上完后,听完专家和同事的评课,现做如下反思:

  一、概念课的语言一定要到位,重点一定要突出。比如这节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上,我的表述过于罗嗦,对于后半句“分数的大小不变”,突出的不够,、;为什么是“0除外”,没有让更多的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可能造成孩子对“0除外”理解不够深刻。再比如,在让孩子用正方形纸折出1/2后,我让孩子通过折找出与1/2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由于表述地不够清楚,孩子用等式表示时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

  二、备课不够充分。对于教案,我不熟;对于课上发生的种种问题,备课时并没有作深刻的思考,导致课上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不能因势利导,作出有利于孩子掌握知识的合理指导。对教材不能很好把握,吃不透教材的用意。

  尽管课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孩子作业情况来看,似乎还行,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老师的课上的算不上优课,孩子却能掌握好知识?我觉得这与我让孩子长期坚持提前预*、并尝试练*有关。

  课已上完,收获这些,也算不错,以后教学,再接再厉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