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1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2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3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反思一:

  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反思二:

  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反思三:

  以培养*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惯至关重要。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4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5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1)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五)份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1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3、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2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3、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3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的第一课时,整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从导入到学*生字、朗读课文,再到扩展阅读、打写训练。为了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和便于教学,我利用课件配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结果来看,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成与败,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每次的授课都出现超时的现象,其实自己也很注意这一点,但是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要把四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这时间明显缩短了一半,无论对于老师的授课要求、技巧,学生的接受都是个转变与挑战。

  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初读课文,学*生字这一环节上没有把握好时间,在教学设计上也欠佳,在听取博士和几位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后,如果把教学设计做以修改,应该能把握好时间。

  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有不断地进步与提升。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4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5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以儿童的口吻叙述,侧重了对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故事情节简单易懂。

  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熟读课文以后。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学生表演、朗读、对话等途径进行学*,感悟课文内含,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老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而养成从小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随着学生活动的展开,他们会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甚至会提出类似的问题:

  ①为什么小树要穿上暖和的衣裳?

  ②假如小树不穿会怎样?

  ③爷爷为什么要帮它穿?

  ④穿上了衣裳的小树会怎样?

  ⑤他们会怎么说?

  ⑥假如是我又会怎样?

  新课标提出的“学*”就是要求教师不要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把它置于中心,新课标确立了“研究性学*”的重要性是把它作为一种学*方式渗透于所有活动之中,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课文交互作用出发,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研究性学*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在根本上创设儿童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儿童从问题情境中适合自己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然,关爱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在互动、交往、合作中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集体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学会理解他人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本人的作者正是出于这样的意图,希望儿童早日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惯,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富有爱心。并从而领悟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真谛。

  【理念分析】

  一、体现实践性

  在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角色朗读,让学生进行愉快学*,领悟人与树之间的亲密、和谐。

  二、体现人文性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力。在选择中体验学*;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

  三、情感态度

  架设生活与教材之间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生字解读〗

  一、快乐识字法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自由认读,不认识的请教别人或老师,同时把你学会的告诉你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

  2、老师带来了几个游戏,你们想玩会吗?读得好的,记得快的,用得好的可以奖励五角星。

  ⑴摘苹果游戏。(规则:能读、记、组词、组句,完成这四项任务的可以摘下苹果;直至摘完为止,摘到苹果的同学奖一颗星,然后重复进行。)

  ⑵找朋友游戏:给十个生字宝宝组词,组得多的同学奖一颗星。

  ⑶开火车认读。

  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我设计了以游戏为载体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识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对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和发展语言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片段分析〗

  师:昨天中午,我们班times;times;同学蒸饭时忘了放水,结果蒸出来的是米,而自己口袋里又没有钱,急得直想哭时,有一位同学从自己里口袋掏出一元钱给她。看到当时的情景,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真好!

  师:是啊!当一个人最需要帮助时,你帮助他(她),你们之间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一:好朋友。

  生二:很亲密。

  生三:喜欢他(她)

  ……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想认识他们吗?

  大声叫: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5课《爷爷和小树》,看图读一读,他们是因为什么成了好朋友的?初读课文。(借助拼音宝宝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或老师)。

  通过师生间亲切的交谈,增进亲*感。让他们感到眼前的老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我们学*上合作的伙伴。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一读,评一评,说一说,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学*兴趣。)

  师:出示插图,看图,你想对老师说什么?生:自由说……

  师:是啊,冬天真冷啊!爷爷和小朋友都穿上了(),(),还()。

  生:爷爷和小朋友穿上了棉衣、棉鞋……;还给门口的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师:小树怎样了?(生:小树不怕冷了……)

  师:小树为什么不怕冷了?谁能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读后给予及时的表扬和纠正)

  师:刚才有同学说小树没有穿上衣裳啊!是啊!这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生:老师!这里说的衣裳就是爷爷是用稻草和绳子把小树扎起来。

  师:真聪明!对啊这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的稻草。

  把这段连读,然后请同学们看图,再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自编自演,同学互评。做到人人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最后选几组表演──评议(给予表扬、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再加之同学们通过表演都有亲身经历、所以对语意的感悟较好,特别是有的同学在做小树时,还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爷爷真好!我要快快长大。”这里老师可以适当补充,“小树长大能为老爷爷做什么呢?”从而使同学们知道树有那么大的作用,所以老爷爷那样爱护它,从中暗示:帮助别人其实也在帮助自己。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第二幅图,读课文的第三段,用刚才学*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段(可以小组合作)。

  生:学生读、看、议……自由进入角色。

  此时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他们在通过肢体语言、语气体会、自由对话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更深刻的领会。我觉得,这样做既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方式。摈弃了以往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目瞪口呆的局面。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2)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范文五份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课文

  1、出示图一:

  ⑴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第三自然段:

  ⑴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内容通俗,文字活泼,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充分阅读文本,体会课文思想内容,并学会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四”两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3.了解“暖和的衣裳”等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积累词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一幅图画。

  出示图片 ,认真观察图上都有谁?《爷爷和小树》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生字“爷” )爷爷和小树给我们带来什么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学*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课文,像老师这样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宝宝在课文里圈出来,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大家看,(出示课件)这些生字宝宝你能认识多少呢?请大家自己读读,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3.你看,(出示卡片、同时出示课件)这些字没有拼音了,现在你还能读出来吗?自己再读读看,(开火车读,分组读)个别字组词。生字宝宝见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还一块把他的好朋友也带来了,一起读读看。(出示词语)

  4.⑴ 引导认识“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个自然段)

  ⑵ 合作学*,标自然段:大家找找,(出示整篇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小组交流检查。

  5.过渡:大家可真聪明啊!生字朋友都认识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她们吗?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

  想一想: A.图上是什么季节?B.爷爷在干什么?

  生:老爷爷在给小树穿暖和衣裳,给它围上稻草。

  师提示:图上画的是冬天到了,爷爷在做什么呢?谁能看图完整地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听,这时候小树说什么呢?(师模仿小声说:“好暖和、好舒服呀!”)你听见了吗?它说什么呢?

  生:小树在说:“好暖和、好舒服呀!”

  师:小树还会说什么呀?

  生:小树还会说:“老爷爷,你给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让我冬天不冷了,谢谢您,老爷爷!”(师评价)

  6.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指生说、读(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随时把“到、冷”字描红。这里有两个生字“到”和“冷”,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到”是什么偏旁呢?这叫立刀旁,在生活中你还认识有立刀旁的字吗?指生说一说,出示(利、剑)。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7.边读边板书:“冬天到了”

  “暖和的衣裳”

  出示课件:“暖和的衣裳”中“和”跟“爷爷和小树”中的“和”是一个字,分别该怎么读呢?这是一个多音字。

  师:“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呀?(包裹在小树身上的稻草,还可以用什么给小树保暖呢?)现在天气冷了,我们大家也都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我们的衣裳跟小树的衣裳一样吗?这里用到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小树写成了人。还有暖和的什么呢?同桌两人想一想并说一说。

  出示课件:暖和的_________(被子、棉裤、棉袄等)

  师:爷爷帮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感觉怎么样了呢,谁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也就是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出示课件:“小树不冷了。”在田字格中板书:“不冷了”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写“不”。(可以用“不”说话)

  8.指导写字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9.“冷”是什么偏旁呢?指生说(两点水);像这样两点水的字你知道的有哪些呢?指生说。(凉、冻)

  10.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不冷了,小树会很高兴地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把小树的高兴劲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不冷了,心里一定特别感激老爷爷,那么他会用什么办法报答老爷爷呢?

  1.出示图片:观察插图,A这是什么季节?B爷爷跟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课件)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是呀,他们笑眯眯的`,怎么好像一点儿也不热呢?快到我们的课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找对了,并且读的也都很棒,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课文中说到绿色的什么?板书:“绿色的小伞” 你还见过“绿色倒霉说”的什么?

  出示课件:绿色的________(树叶、荷叶)

  4.课文中说到的绿色小伞,老师在图中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伞究竟在哪儿呢?)指名说。如果你们也讲不清楚,那就在图上指一指,到底绿色的小伞在哪儿?

  5.老师明白了原来小树长着又多又绿的叶子,而且小树散开的树冠和笔直的树干看起来样子像绿色的小伞。所以才说小树是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我明白了,谢谢大家。(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这一句中有个“伞”字也同要求我们认识它的偏旁,它是上下结构“人字头”,谁来给伞找个好朋友?(指生扩词)

  6.大树在什么季节为人们撑开了绿色的小伞?

  板书:夏天到了

  绿色的小伞

  7.爷爷在树下乘凉,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热了)板书同时请同学们观察“热”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并组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热的反义词。

  8.读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你是喜欢爷爷呢,还是喜欢小树?或者你既喜欢爷爷又喜欢小树?为什么呀?(冬天爷爷给小树付出了爱,到了夏天小树回报给了爷爷爱,他们互相帮助,在院子里快乐的生活。)

  9.小结课文,积累词语:(出示课件)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师:他们多高兴呀,让我们再来高兴地读一读课文好吗?

  三、指导写字

  今天,老师教同学们认识一个笔画,那就是出现在“四”字里面的“竖弯”,课件演示,教师板书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四字写法。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不”和“四”。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老爷爷为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使小树能防寒,愉快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那么你想为小树做些什么事呢,请大家像你们说的这样回去试着做做。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初步学*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教学重、难点:1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法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6)爷和小树(sh))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四个新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联系朗读。

  教学难点:

  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听吗?(想)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歌曲听完了,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好听)那你们听出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对,这是一首关于小树苗的歌,歌曲的名字就是《爱护小树苗》。那*时,你们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呢?(浇水、施肥、捉虫)

  2、同学们都是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树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故事的名字吗?(想)接下来,老师就将故事的名字写出来,请小朋友们边看老师写,变边将它默默地读一遍。同学们会读吗?谁起来读给大家听?

  3、读得真好听!尤其是“爷爷”这个词的轻声读的特别标准。我们看看“爷爷”这组词和我们所学的“爸爸”这组词都要读轻声,同时他们还有一样的结构和偏旁,看看哪个小朋友火眼金睛,找出共同的偏旁?(上下结构“父”字头)非常棒,请小朋友们举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4、爷爷是一个人,这是一棵小树,是什么事情把爷爷和小树联系起来了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想)那小朋友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讲授】初读课文,学*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9页,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将不熟悉的字做上记号。

  看,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它们非常调皮,已经从课文里跳出来,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打招呼呢,小朋友们快来认识它们吧!老师请小朋友开火车拼读这些生字。

  2、火车哪里开起来?(学生边读,边正音。重点是:暖、穿、冷、爷)同学们刚才部分字音不准确,我们已经纠正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拼读,注意一定将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确哦。

  3、嗯,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去掉这些生字的拼音帽子,同学们还认识吗?(认识)那老师考考你们,老师指到哪个字,请同学们大声的读出来。

  4、嗯,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那么接下来看看你们认识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啊?你们可以这样说:“我认识哪个字,它是什么结构什么旁”。嗯,这些学过的同学们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也要学*四个新的偏旁,看看这个是“力刀旁”,怎么写呢?这个是“两点水旁”,这个是“人字头”,这个是“四点底”。

  5、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有一个字没说,就是“开”字。嗯,它是什么结构啊?知道的举手。(独体字)非常棒!“开”这个字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第一笔“横”,第二笔“横”,第三笔“撇”,第四笔“竖”。注意了。上面一横要比下面一横短。请同学们看到书本70页“我会写”里的字,先描摹“开”,再在后面写两个。

  6、大部分同学写得很漂亮。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些字,你们能够给他们找个伴组成词语吗?请你挑你喜欢的字组词。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词语,看看都认识吗?我请个小朋友起来读第一排。这个小朋友读的真好听,发音标准,声音响亮,老师请你当小老师,你读一遍,小朋友们读三遍。 那第二排,那位同学会读?真不错。 第三排呢? 三个小朋友读的真好,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读,那接下来请全班同学一起清晰响亮的读一读。“爷爷,爷爷,爷爷”开始。

  7、同学们表现这么好,接下来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摘苹果游戏。看看,这棵苹果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有一个词语,只要你们读对了词语,就可以将苹果顺利地摘下。你们有没有信心?(有)那就快举起你的小手摘苹果吧。

  三、【讲授】再读课文,仔细品析

  1、同学们速度真快,这么顺利的摘完了这些苹果,那么接下来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面吧!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读这个故事。首先,请大家看看课文一共有几段?(3段)嗯,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在每段的开头标上序号1、2、3,这样每段都一目了然了。

  2、接下来,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这三段,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读正确了。谁起来读第一段?谁起来读第二段?谁起来读第三段?(边读边纠正错误)

  3、同学们读的流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嗯,在哪里有什么?(在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嗯,同学们再想想,还有“哪里有什么”?比如:教室里有许多桌子。你知道“哪里有什么”?同学们说的真真丰富,还有想说的下课后说给同桌听。

  4、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幅图片,是画的哪个季节的景色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冬天 穿着棉袄、戴着帽子、围着围巾)嗯,这时呼呼的大风刮起来了,呼呼,小树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呢?(好冷啊!)这么冷的天,爷爷又在做什么呢?(给小树穿衣服)回答的非常正确。是啊,冬天,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而这棵小树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这时,这位好心的爷爷他看到小树好可怜啊,于是给它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来,咱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遍。(读的非常棒!这里啊,老师有一个问题:这里写到“暖和的衣裳”,是我们穿的衣服吗?(不是)那是什么啊?(稻草)是草对不对?嗯,树是不穿衣服的,但是稻草可以给小树带来温暖,所以爷爷给小树裹上了稻草。那穿上了衣服的小树还冷吗?(不冷了)它感到很暖和。除了衣服很暖和外,还有什么暖和?(可以说暖和的什么……)小树很暖和了,它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老爷爷,谢谢您!)

  5、小树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幅图。这幅图又讲的是哪个季节的故事呢?(夏天)爷爷和孙子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嗯,来看看这一段话,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非常棒!同学们听了这段话,看看小树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它为爷爷做了什么?(撑开了绿色的小伞)那这棵树真的是伞吗?(不是)那为什么说它是伞?(长得特别茂盛,枝多叶多,外形像一把伞)这棵树长得真茂盛,真好。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啊?(冬天爷爷好好保护了它)。这里说到“绿色的小伞”,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啊?(绿色的什么……)

  6、嗯,刚才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详细的学了一遍,也明白了“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绿色的小伞”指的是“茂盛的大树”。大家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将课文背诵一遍呢?(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爷爷不热了。)

  四、【练*】小结

  嗯,课文就学到这里,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们要不要学*这位老爷爷爱护花草树木?(要)其实,你们知道吗?人和树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爷爷保护了小树,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能够茁壮成长。同时小树也会回报人类,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例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所以,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爱护小树。

  五、【练*】拓展

  刚才说到要像爷爷一样爱护树木,那除了像爷爷一样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外,我们还可以为小树做什么呢?(图片提示:

  春天到了,爷爷给_________________,小树_______________。

  秋天到了,小树给_________________,爷爷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4个偏旁。

  (一)激疑导入

  出示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重点读准穿、暖、冷、伞、热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轻声词句:爷爷、冬天到了、暖和的衣裳;读准多音字“和”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爷爷不热了。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3、齐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四)认记生字

  1、巩固读音,把生字与拼音相连

  2、识记字形

  (1)复*“木、日、纟、穴”4个偏旁。

  (2)指导认识4个新偏旁。

  (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用熟字换部件的方法记“爷、给”;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记住“棵、穿”,联系事物识记“伞”;用熟字加笔画来识记“开、不”;用组词的方法识记“暖、冷”。

  (4)口头说出意思相反的词:冷——热,开——关。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生字的笔顺,按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交流、展评生字。

  (六)课外阅读

  阅读《小学语文同步阅读》课文第5课配套短文。

  第二课时

  数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一)复*导入

  1、做“敲敲门、认一认”的游戏。

  生齐:咚咚咚、咚咚咚,里面是个啥?

  生:1、打开看,回答:里面是个“爷”2、听写生字“不、开、四、五”。

  (二)学*课文,朗读感悟

  1、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朗读,注重停顿。

  2、学*第二、三段。

  (1)自由读,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2)在读课文中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3)启发想象:冬天的小树穿着暖和的衣裳,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又会对我们说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质疑:爷爷和小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明白:小树因为有爷爷的关心爱护,才能长得这么粗壮茂盛;因为小树长得茂盛粗壮,所以爷爷能在树下乘凉。)

  (5)朗读全文,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6)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完成课后题“读读说说”。

  ①按四人小组补充完成填空。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说话

  ③按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并派代表交流。

  (三)扩展活动

  1、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树?

  2、根据课文的内容编课本剧。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3)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汇总5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本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交替进行,使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猛增,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过程】

  一、导读板块:

  1、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穿着衣服的小树吗?

  (预设谈话范围:在哪里见过?什么样子的? )

  2、 教师小结:播放收集到的小树“穿衣”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

  4、 认识生字:爷(指导学生识记)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这些经验,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导入到课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板块:

  1、识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把已经认识的字擦掉。

  2、检查识字情况,师生交流。

  (1)出示第一个自然段,请学生认读,重点指导生字“棵”的读音。

  (2)出示第二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到、给、穿、暖、冷”的读音。

  (3)出示第三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开、伞、热”的读音。

  3、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件出示生词:

  爷爷 一棵 到了 给小树穿上 暖和 不冷 撑开 小伞 不热

  (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

  4、巩固识字

  (1)找一找:请你到生字表中找一找,下面的偏旁藏在哪些生字中?

  利用课件出示几个新偏旁:灬 冫 亻 人 刂 父

  (2)配一配:出示几个偏旁和部件,看看哪些偏旁和部件能够组成新字。

  (偏旁、部件略)

  (3)猜一猜:看图猜字

  “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伞”(画一把带把的花雨伞。)

  [设计意图]

  听读识字法是一种以无意记忆为主的识字方法,力求学生与生字的反复多次见面,来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本教学板块的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的结合,以此促进识记效果。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互相评价。

  (2)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开展朗读比赛。教师相机指导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2

  【教材说明】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孩子的口吻适合孩子朗读,并且在朗读中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人文情怀的培养。

  课文也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惯,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フ”和“刂 冫灬 人”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观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4、懂得树与人类的朋友关系,树立从小爱护小树的观念。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朗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童话,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一篇童话。你听:(录音风声)冬天到了,北风一吹,树上的叶子都落下来了,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我好冷啊!)谁来帮助小树了呢?我们快把书翻到 69页,听老师读课文,想想谁帮助了小树?

  二、新授

  1、谁帮助了小树?(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

  2、请同学们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暖和的衣裳”是什么?(稻草)(贴图)谁愿意和爷爷一齐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指名贴图)

  请同学们读“暖和”huo注意音。(借图来理解暖和的衣裳)

  再读“暖和的衣裳”。贴在黑板上。

  小树“不冷了”,读一读“不冷了”贴在小树旁。

  3、小结:孩子很细心,他发现爷爷十分爱护小树,你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吗?(培养孩子从小用眼睛去发现)

  4、请同学们看第二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说得真好,小树又在关心爷爷了。

  师板画:一棵茂盛的小树,再读“绿色的小伞”。(贴在黑板上)

  贴在黑板上。

  问:爷爷坐在哪,不热了?“快来扶爷爷坐好”(指名贴画。)

  读“不热了”贴在爷爷旁。(结合画面体会在树阴下不热了)

  5、小结:同学说得真好,你们和童话里的小朋友一样,用你们的眼睛发现了爷爷对小树的爱护,感受到小树给爷爷的关心。你想对爷爷说点什么?(像爷爷一样爱护小树)你还想对小树说点什么?(敬老、爱老)

  6、认识新偏旁:刂 冫灬

  7、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8、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检查对生字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如:棵:木字旁、左右结构、右边是水果的“果”,一棵树的棵。

  9、配乐读课文。体会人与小树的密切关系。指导语气朗读。

  10、书写生字

  不:不字“ 亻”的位置。

  开:第三笔是“丿”竖撇。

  四:第四笔“し”竖弯。

  五:第二笔“フ”向左下方行笔,但不是撇。

  三、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记住了生字、词语,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新奇的事,看看同学样谁有认真观察的好*惯。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 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材分析】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 比较爷──爸。

  ⑵ 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 自由说。

  ⑵ 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 暖和 不冷了 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 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 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课文

  1、出示图一:

  ⑴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 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 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第三自然段:

  ⑴ 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 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10个生字,学写“不”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课前准备】图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儿歌《轻轻地》。

  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对待树木的呢?今天我们来学*第5课(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进入课文,巩固识记

  1、要解决大家的问题,就要了解课文(答案就藏在课文中)请大家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把认读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认读字,我们把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和大家见见面。(指读、开火车读)

  3、出示5个偏旁“冫灬刂父人”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把带有这些偏旁的字,读一读吧!

  4、把生字宝宝放回课文中,再次读一读。

  5、认识自然段、标出段号,指导分段读一读。

  相机指导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句:爷爷

  冬天到了

  暖和的衣裳

  6、按要求齐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

  1、指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出示一棵小树图片)

  2、学*第二段,观察冬天小树的样子(图)

  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看爷爷给小树穿衣服的图片,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指导朗读第二段。

  3、学*第三段,看枝叶繁茂的小树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讨论: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呢?(看爷爷乘凉图)

  朗读交流: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看表情体会心情,指导朗读。

  4、朗读全文:分段读、男女分读、齐读、表演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不”字,朗读。

  2、指导书写,范写并提示笔顺及笔画位置。

  3、描一描,写一写、展示

  五、作业

  1、读读说说

  2、小记者搜集材料(树木的益处,保护树木的好事)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菁华9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接触汉语拼音,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汉语拼音a o e这节课时,我借课件创设了一个童话世界“拼音王国”,而a o e则成了“拼音娃娃”这样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童话中的娃娃,一下子就溶入了拼音课堂,兴致勃勃地跟着情境中的“小鸟”认真地学着发“a o e”的准确发音。在学*a o e的字形时,学生自编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老师的尊重,思维活跃。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积极开动脑筋。

  四声的第一次学*又是学生学*汉语拼音的一大难点,就算老师反复示范四声的朗读,效果也不会很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故事正好是学生最喜欢,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我觉得小白兔骑车的图画生动形象,对四声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特别从两方面能体现出来:一方面是骑车的四个过程,像四声的形状,我用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能把四声记住。同时,我边讲还边让学生比划四个过程(四声),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掌握了四声的写法。另一方面,在讲故事的时候,我和学生简单地分析了小白兔骑车所花费的力气,目的也是为了渗透四声的发音方法。所以,我试着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学读四声。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而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发现”,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学*有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的画面进行观察记忆,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像,希望学生能在师生*等对话的教学形式中,每节课都能愉快地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课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读书氛围,适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鼓励、等待与欣赏中,学会阅读,使阅读理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开课伊始,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生活,感受秋天。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 一)整合教材,创设情境。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普通话的重要保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境当中学拼音.练拼读。我创设了到海南旅游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汉语拼音的兴趣。在欣赏椰子树、欣赏海南月色的过程中,将学生带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学*情境。同时我设置了在旅游中的闯关环节,让学生在闯关中绕有兴致地拼读ie ue 与声母相拼的音节。每一个环节紧紧围绕“闯关到海南”这个主题的,可以说情境教学是贯彻始终的。

  (二)分层设计,扎实训练。

  我在处理教材上还自主扩展学*内容。如教材在编排上只是呈现出声母与ue的拼读,我就把ie的拼读也加了进去。在学*每一个韵母的过程中,我以边新授边巩固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分层次设计练*,循序渐进,使训练目标形成一个不断上升的坡度。如在拼读环节中,我就形成了2个层次的训练:

  1、 结合课件,练*不带调的简单拼读;

  2、开展游戏,巩固强化声母与ie、

  可以说,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拼读训练,即学得扎实,又觉得生动有趣。另外,对于这节课的难点er的发音我采用了借助手势辅助发音的方法,并通过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er是一个特殊韵母。

  (三)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从学生方面来看,新课程强调学生才是学*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之风。一堂好课,关键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有所获、获得了多少。每一个孩子是不是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由于有的孩子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又由于是低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好,有的学过的就不愿意再听了。我在课堂上大胆地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安排了同桌合作学*,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会合作,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撇折”,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如何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更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呢?设计时,我从两个方面入手:

  1、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认知、训练和情意目标,根据训练点,,用网络优势,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努力创设与训练点相关的教学情景。

  2、以学生为主体,以个别化,协作式为主要形式,在引导学生全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力争形成师生共鸣的态势,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围绕训练点,我是这样展开的:

  1、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新课标》中对阅读方面的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惯,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学*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的兴趣决定了它的学*态度。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才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中去。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它们最亲*的朋友。就《比尾巴》这篇课文本身而言,浅*的诗歌就比较能让学生感兴趣,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教学时,开始我就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以及对童话世界里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充满了好奇。采用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这一角色,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新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欣然愿意当小裁判帮助小动物们比尾巴。这个时候,强调学生自己就是主人,让他们在初读课文中找出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们。

  2、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达到识字认字的目的。《新课标》中提出: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在这一课的识字、写字教学中,鉴于要求认识的字多半出现在动物的名称上,于是我引出小狗——这个由狮子大王派来的差使,给小选手们发衣服,而要求会认的字就在每件衣服上。于是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之后,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学*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且还可以小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实践证明,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后,再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这样学生的记忆也比较深刻。在写字教学中,我还是利用课件中形象丰富的小蜗牛引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字:云、公、车。然后巩固认读,最后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完成教学。《课标》中讲的写字教学,不单纯是为了些好字,而是教书育人。写字的育人功能是有目共睹的,是不争的事实。郭沫若先生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是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干净、端正、容易认。这样养成*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因此,在我板书范些的同时,强调写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且学生写字的同时强调写字的姿势,从小培养良好的写字*惯。在学生练写完之后,还及时评价学生的字,指出优秀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给与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3、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第一学段在朗读的目标上是这样要求的“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所以在上课的前五分钟内,我就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好,读得流利。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由此可见,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是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对于本课在问句的指导朗读方面,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出示文中的六个问句,让学生自由读,这样他们让他们有个大体的感知。然后是让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让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读的要点,再让他们自己按照找出的要点自己读,最后是个别读,在开火车比赛读。在授完新课的时候,又设计了读的环节。这时是继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得读,流利得读,最后在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本课的末尾,我制作了动画、配乐,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生动的动画,在读中尽情的舞蹈,在歌曲中结束课文。

  4、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课文中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中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此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儿歌。在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

  另外,在这篇课文的教学方面,我觉得还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要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是老师去讲解,而是学生自己各抒己见,变被动为主动去品析、讨论、欣赏、尝试朗读。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做设计等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可以追求“标准答案”。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今后,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这种思想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角落,落实到的一举一动中。另外,还可以将生活和课堂联系起来,课外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这次的教学活动,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从而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摈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学*了“江南”二字,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课文的准备。

  二、巧妙讲解,渗透诗意。

  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后,将画面转换为第一句诗的景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中的“何田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没有单独讲解字词的意思,而是将其融入对整句诗的描述之中。“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引导朗读,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上动作读。学生入情入境的神情,陶醉的眼神,稚纯的语音,舒缓的动作告诉我,“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他们已经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

  当然课堂中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一、对识字的处理不够全面,课堂中出示了田字格,但没有和学生分析字形及占格位置。

  二、将理解难点“何田田”放入整句诗的叙述之中,有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课后问“莲叶何田田”是什么意思,个别孩子不能说出“莲叶很多很绿。”这说明课堂上的处理还不够,需在第二课时进行强化。

  三、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因为多媒体器材的突然故障,对课堂的控制有些吃力,以致于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拼音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活动,有了亲身的情感操作体验,他们才会主动、轻松、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尤其是“表音表形图”既表音又表形,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多是为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使学生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便于学生在脑海里牢固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联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发展学生的自然语言。同时,以儿歌或谜语教学拼音,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这些富于变化的形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从而增强了课堂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将要过去,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一年级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注重人的发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现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对以往没用的内容进行删除,所学的全是对以后步入社会有所帮助的,教材中的生活场景自然就很多,内容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很难。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1、创设*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向探究学*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掌握学*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

  2、结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通常人们的认识活动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也是各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不能只用认识智力去衡量学生的能力,而要切切实实地去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使教育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标准》中明确地指出:提倡跨学科教学,与其他课程相融合。这是因为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仅靠语文教材内容和传统教学方法,已远远不够。而需要各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相互渗透,再通过有创新地教学才能达到培养目标。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不足之处:教师没有充分的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调动学生们的识字兴趣,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改进措施:教师应该通过字理识字,通过展现丰富的字理图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比如利用“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新课程也十分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发音认形环节先看图,练*发音,师由熟悉的字音“鸡”带出声母“j”的发音,形象生动帖*生活,学生易于接受,再半扶半放学*“q、x”。小组合作观察图画,编儿歌,认形,交流,汇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的欲望,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生自读自悟,将学生推向了学*的主**置。

  拼读环节中,先让学生认读“鸡、七、西”三个字,再给“qī、xī、jī”找朋友,学生很感兴趣,学*兴致高,适时练*拼读,使拼读不再枯燥无味。再玩找伙伴拼读的游戏,进一步巩固了“j、q、x”与韵母的拼读。学生在玩乐中尝试自己学有所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能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积极

  主动地发展。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5)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优选【十】份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1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全诗共7行两句话,前两行介绍了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后5句写了鱼儿在荷叶下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江南水乡的美景被一一展现了!为了使聋生体会到这种美,教学第一句时,我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什么叫“何田田”?学生一下子无法回答,于是指导学生看图,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的美,荷叶的绿,荷叶的.大,荷叶的多,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何田田的美景。教学第二句时,我主要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

  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出示图后,让学生想象,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滑到北面,他们在水中是那样的自由与快乐!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2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自主地学*,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现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反思。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所以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教授新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男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学生排练时,我来回巡视,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同学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体文体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各种各样,各有各的作用;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文体练*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交流

  我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还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3

  《语文园地五》有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归类呈现了4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5个生字,了解时间之间的先后顺序;“我的发现”通过偏旁归类,让学生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特点;“字词句运用”通过对“n—l” “sh—s”“zh—z”3组易混淆音节的强化认读,加强学生的辨读能力;“书写提示”总结了“从左到右”“先撇后捺”两种汉字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悯农(其二)》,学生在积累古诗的同时,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拔萝卜》,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学*续讲故事。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识字加油站”部分。教材呈现了四组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内的时间、以天为单位的时间、以月为单位的时间、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通过自己读,同桌互读,小组齐读等方式,体会不同的时间。同时,联系《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部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2.“我的发现”部分。先让学生认读生字,正音。苹、林是后鼻音。草是*舌音。再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引导孩子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一般来说,带“艹”的字,表示和花草植物有关,带“木”的字,表示和树木或木制品有关。同时,再让孩子列举一些学过的或见过的字。如:“艹”:苦、萍、荷、蓝。“木”:柳、棋、校、森。通过偏旁归类法识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也渗透了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书写提示”部分。先回顾学过的两条书写规则及相应的例字。 从上到下:二、三。先横后竖:十、禾。再学*这两条规则。从左到右:儿、林。先撇后捺:本、天。我先让孩子书空笔顺,再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一边范写一边强调书写要领。关键笔画的`书写,强调两次。始终传递一种理念:我们一定要按照笔顺规则,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学生练写的时候,我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4.学*古诗。这首《悯农》,很多孩子都会背。我出示插图,让学生看着插图背诵。画面上,烈日当空,一个农民伯伯扶着锄头休息,时不时伸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让学生们通过画面,来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引导孩子们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有的孩子看了图画,感触很深,说自己以后不挑食,不浪费。

  5.“和大人一起读”部分。《拔萝卜》这篇课文,孩子们都很熟悉。我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课文的内容及句式。“谁种的萝卜?”“老公公。”“老公公拔萝卜的时候拉着哪里?”“拉着萝卜叶子。”“老公公拔萝卜的时候嘴里喊着什么?“嗨哟!嗨哟!” “萝卜***没有?”“没有”“老公公请谁来帮忙?”“请老婆婆来帮忙。”“老婆婆拉着谁?”“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又拉着谁?”“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他们一起喊什么?”“嗨哟!嗨哟!”“萝卜***没有?”“没有”依次类推,老婆婆喊小姑娘来帮忙,小姑娘喊小狗来帮忙,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小猫喊小老鼠来帮忙……“萝卜最后***了吗?”同学们都兴奋地回答:“***了!”引导孩子们看图,看每一次拔萝卜后,萝卜的变化,进而理解: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通过一问一答,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及句式。这个时候,再要求学生续编课文就顺理成章了。看孩子们听得很投入,我让大家回家以后自己试着续编课文,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接下来我谈谈本次授课的一些不足之处:

  1.在学*表示时间的词语时,可以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给词语排队,以加强对时间顺序的理解。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性地了解一些时间词语之间的关系: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一天可以分成几个时间段?……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和了解。

  2.偏旁归类识字时,可以再列举一些学过的偏旁。比如:“女”:妈、妹、奶。“氵”:江、河、湖。

  3. 《拔萝卜》这个故事,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讲解。应该再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趣味性。

  以上是我对《语文园地五》这一课的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4

  《雪孩子》是人教版第一册19课,是本册第一篇没有拼音辅助的课文。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熟练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冬天的图景和雪景,让孩子们感受。观察后,根据图片,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图片的内容,这为学生下面看图学文打下铺垫。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段。如雪景图,让孩子们用自己贮存的词语来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情景。然后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到第二节,我是这样讲的:这天呀,兔妈妈要出去找食物了,可能要出去很久,兔妈妈看着外面厚厚的大雪,就犯愁了:兔宝宝不能跟着一块出去,他一个人在家可该怎么呢?这时,兔妈妈灵机一动,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想出来了,是什么办法呢?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孩子们一下子就七嘴八舌地说了出来。然后顺势转到第二节,并出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图,让学生观察,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说出来。我只是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根据他们汇报适时提一些问,如你们是从哪里看出他们玩得高兴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此起彼伏的回答声中,孩子们理解了“快乐、又蹦又跳、开心”等词语的意思。再让孩子带着开心的情感朗读这一节内容。从而理解“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这一内涵。

  在后文的授课中,我都是带孩子在“看图中学文”,必要时做一些故事的补充,把孩子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与此同时,再回归文本,孩子们在朗读时就显得得心应手多了,情感也就有了。也可以让孩子领略到了语文的音、韵、美,更好地培养学生学*语文的乐趣。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5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全诗共7行两句话,前两行介绍了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后5句写了鱼儿在荷叶下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江南水乡的美景被一一展现了!为了使聋生体会到这种美,教学第一句时,我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什么叫“何田田”?学生一下子无法回答,于是指导学生看图,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的美,荷叶的绿,荷叶的大,荷叶的多,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何田田的美景。教学第二句时,我主要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

  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出示图后,让学生想象,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滑到北面,他们在水中是那样的自由与快乐!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6

  《对韵歌》是孩子们上一年级接触的第一首小儿歌,它的风格是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儿歌里有七个二类字,三个一类字。这些字他们基本上都认识,所以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到了识字教学上,并且让识字的形式多样化,更加贴*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我在识字教学环节一共用了三种方法。

  一、复*旧知,在教学“对”这个字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在哪里见过或听过这个字,有的孩子说在报纸上,有的孩子说作业全部正确老师会打对勾等等,在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图文结合法,我把云、雨、鸟、虫等字的图片出示给学生让孩子结合图片识字、认字、组词说句,孩子在学*汉字结构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谜语猜字,在讲风字的时候我跟孩子们说我们还有一个生字宝宝有点害羞,你们猜到它的名字它才会出来呢,谜语很简单,但是孩子们一听猜谜语,一个个精神都来了,保证了课堂效率。

  但在课堂中,我也犯了很多细节错误。首先,改版后的课本要求一年级每节课写字的时间不少于十分钟,我的识字教学环节用了十分钟左右,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在跟孩子们讲山字的结构的时候没有写在黑板上,导致孩子们可能对于每一笔的位置找的不是很准确。二是我找了两个同学的字在展台上展示过以后,只让孩子们评价了一下,并没有让他们再次修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让孩子们再次地修改,所以山字的写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

  其次,课堂语言不够丰富,对于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评价总结,可能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语气比较*淡,不够有激情,导致部分孩子课堂走神,注意力转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重视细节,做一名有吸引力的老师,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助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7

  《小小的船》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小诗。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祖国语言文字,用心去咀嚼语言文字的美,去体验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主学*活动中自己去感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美美地读课文。熟读成诵时,我鼓励学生发表议论,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见解,有的同学说:“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句可美啦!尖尖的两头,就像我的保镖,在保护我的安全呢?”有的同学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多美啊!”有的同学说:“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可舒服啦!可以荡秋千、翻跟斗、摇来摇去。”有的同学说:“在小船上还可以钓鱼呢!”有的同学说:“图上的小朋友坐在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里多幸福啊!我也想坐一坐。”有的同学说:“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真美啊,一颗颗小星星就像一条条小金鱼!”有的同学说:“闪闪的星星就像一块块金光闪闪的金子呢。”……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议论,听着这充满幻想、天真可爱的童言,我好像捧着一颗颗鲜活个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世界中。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8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接触汉语拼音,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汉语拼音aoe这节课时,我借课件创设了一个童话世界“拼音王国”,而aoe则成了“拼音娃娃”这样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童话中的娃娃,一下子就溶入了拼音课堂,兴致勃勃地跟着情境中的“小鸟”认真地学着发“aoe”的准确发音。在学*aoe的字形时,学生自编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老师的尊重,思维活跃。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积极开动脑筋。

  四声的第一次学*又是学生学*汉语拼音的一大难点,就算老师反复示范四声的朗读,效果也不会很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故事正好是学生最喜欢,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我觉得小白兔骑车的图画生动形象,对四声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特别从两方面能体现出来:一方面是骑车的四个过程,像四声的形状,我用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能把四声记住。同时,我边讲还边让学生比划四个过程(四声),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掌握了四声的写法。另一方面,在讲故事的时候,我和学生简单地分析了小白兔骑车所花费的力气,目的也是为了渗透四声的发音方法。所以,我试着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学读四声。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而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发现”,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学*有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的画面进行观察记忆,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像,希望学生能在师生*等对话的教学形式中,每节课都能愉快地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9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是无数孩子童年时的一个快乐的梦,是孩子们对美的无限追求与渴求。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这一观点,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爱动,爱唱,爱画,爱说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情境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像世界,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真情,并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本课教学后,本人有几点感悟如下:

  一、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师轻唱歌曲《小小的船》入手,以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出示课题的同时,从关键字“船”入手,教学生感悟在“船”的前面加上“小小的”是什么感觉,让学生学会轻轻地读课题,把它读的小小的,美美的,轻轻的,引发其深入理解课文的热望,使其觉得亲切自然,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识字教学。儿歌是快乐的,那么学生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在教学生字环节,以“帮迷路星星回家”故事引入,通过自由拼读,小老师带读,师生合作读,玩摘星星读生字游戏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再卡片出示词组,短语进行认读,让生字反复与学生见面以达到识记的效果。整个教学由字到词到短语再到句子,逐层升入,循序渐进。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巩固生字和指导书写环节,我把学生看作识字的主体,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感知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在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后,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会得到很好的发挥,想出许多好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猜一猜等。而在指导书写环节,我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书写*惯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认真写字,正确写字的意识。

  三、注重朗读感悟。《课标》中说:“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课文的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提出的以“朗读为主”,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步步升入,升华情感。在朗读同时,配上轻柔的音乐,加上优美的动作,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

  四、注重拓展想象。遥远的星空总会给人无数美好的'遐想,特别在充满童真的儿童心目中,那就是一首美丽的诗。在本文的教学中,我运用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弯弯的月儿上,看见了什么?想对星星说什么?接着用上“我看见”进行语言训练,然后,再启发他们想象“弯弯的月儿像小船,那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呢?”此时,学生一个个的创新思维,便像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发散在各自的想象世界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美丽夜空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小小的遗憾。如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还有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这些也让我深刻地反思到,老师对每一节课的推敲都应该要做到细致、全面,每个小小的环节都要经过潜心地思酌,方能成功。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10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也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闪烁的美丽景色,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插图把诗的内容形象化了,更增添阅读时的无限遐想。

  教学时,我先通过范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我又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此时此刻小孩的喜悦自豪的心情,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想象自己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桨,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地有趣、愉快。然后让学生说说:坐在月亮船里,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周围闪闪的星星说些什么?以此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声有色(也可加上动作)朗读课文。一切都按我预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回答弯弯的月亮像马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说愣住了,马蹄的形状我也见过,弯弯的月亮不可能像马蹄。可是既然学生那么说了,我还得问个究竟。“你在哪儿见过?”“在书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里有。”并翻到那一课让我看,的确如此。见此情景,我的心里由衷地感到一阵惊喜。这说明孩子们非常好学呀,而且他们有很强的观察力,这是值得表扬和肯定的!从这一环节我深刻认识到

  教师要学会倾听,要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稚嫩的心。小小的.船教学反思_小小的船教后感

  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指导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

  本课的生字识字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识字学*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变的很容易。

  回顾整堂课,也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在读的指导方面还是不太饱满,有几处当学生谈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6)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精选五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板书请学生读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来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都写了什么?(小树)

  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课题是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他们中间用一个“和”连了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那么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规范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课文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读完课文,小朋友知道了些什么呢?

  3.学生边讲老师边问: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给学生出示第一幅图

  (1)小朋友自己数数,这篇课文共有几句话?

  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2)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3)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

  小树和小朋友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4)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衣裳,所以小树就不冷了。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教师随机板书

  (5)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呢?(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学*积极性。)

  2.师: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画。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1)、“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2)、爷爷为什么不热了?(小树给爷爷遮阳)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3)、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静静地听去感受和小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情感,体会句子“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含义。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冬天的小树穿着暖和的衣裳,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又会对我们说什么?

  2.爷爷和小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明白:小树因为有爷爷的关心爱护,才能长得这么粗壮茂盛;因为小树长得茂盛粗壮,所以爷爷能在树下乘凉。)

  五、课后拓展

  1.和小组同学合作表演《爷爷和小树》

  2.将这篇课文诵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3.想象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

  4.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洁净来回报我们,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大家。

  六、板书设计

  爷爷和小树

  穿衣爱护不冷

  不热报答撑伞

  (互爱互助)

  四、(出示课件:编故事——)

  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当然,树木也在不时的回报我们,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生答:长果实、做木材、做药材、烧火、做家具、净化空气、防沙等等)课件展示“沙化”多可怕呀,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说——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声)

  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老师结语:

  孩子们,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洁净来回报我们,不信?请试一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

  教师请几组学生到台前来进行课文表演,并给予肯定和奖励。

  二、生字学*

  1.教师给学生呈现媒体资源,和学生一起来认读本课的会认字。

  2.接下来请同桌两个人互读,互相检查字音。

  3.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让学生边看生字边进行书空练*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教师再播放一遍,请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之后请同学说一说,加强识记。

  5.教师请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资源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资源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第四笔是“竖弯”,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6.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7.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三、复*检查

  1.教师出示这四个生字,先指名记字,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2.巩固本课所学的四个生字。

  (1)认读生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默写四个字,教师巡视检查全班掌握情况,之后请学生练*别字或错字。

  四、课后作业

  熟练掌握本课会认会写的生字生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四个新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联系朗读。

  教学难点:

  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听吗?(想)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歌曲听完了,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好听)那你们听出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对,这是一首关于小树苗的歌,歌曲的名字就是《爱护小树苗》。那*时,你们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呢?(浇水、施肥、捉虫)

  2、同学们都是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树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故事的名字吗?(想)接下来,老师就将故事的名字写出来,请小朋友们边看老师写,变边将它默默地读一遍。同学们会读吗?谁起来读给大家听?

  3、读得真好听!尤其是“爷爷”这个词的轻声读的特别标准。我们看看“爷爷”这组词和我们所学的“爸爸”这组词都要读轻声,同时他们还有一样的结构和偏旁,看看哪个小朋友火眼金睛,找出共同的偏旁?(上下结构“父”字头)非常棒,请小朋友们举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4、爷爷是一个人,这是一棵小树,是什么事情把爷爷和小树联系起来了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想)那小朋友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讲授】初读课文,学*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9页,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将不熟悉的字做上记号。

  看,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它们非常调皮,已经从课文里跳出来,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打招呼呢,小朋友们快来认识它们吧!老师请小朋友开火车拼读这些生字。

  2、火车哪里开起来?(学生边读,边正音。重点是:暖、穿、冷、爷)同学们刚才部分字音不准确,我们已经纠正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拼读,注意一定将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确哦。

  3、嗯,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去掉这些生字的拼音帽子,同学们还认识吗?(认识)那老师考考你们,老师指到哪个字,请同学们大声的读出来。

  4、嗯,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那么接下来看看你们认识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啊?你们可以这样说:“我认识哪个字,它是什么结构什么旁”。嗯,这些学过的同学们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也要学*四个新的偏旁,看看这个是“力刀旁”,怎么写呢?这个是“两点水旁”,这个是“人字头”,这个是“四点底”。

  5、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有一个字没说,就是“开”字。嗯,它是什么结构啊?知道的举手。(独体字)非常棒!“开”这个字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第一笔“横”,第二笔“横”,第三笔“撇”,第四笔“竖”。注意了。上面一横要比下面一横短。请同学们看到书本70页“我会写”里的字,先描摹“开”,再在后面写两个。

  6、大部分同学写得很漂亮。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些字,你们能够给他们找个伴组成词语吗?请你挑你喜欢的字组词。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词语,看看都认识吗?我请个小朋友起来读第一排。这个小朋友读的真好听,发音标准,声音响亮,老师请你当小老师,你读一遍,小朋友们读三遍。 那第二排,那位同学会读?真不错。 第三排呢? 三个小朋友读的真好,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读,那接下来请全班同学一起清晰响亮的读一读。“爷爷,爷爷,爷爷”开始。

  7、同学们表现这么好,接下来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摘苹果游戏。看看,这棵苹果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有一个词语,只要你们读对了词语,就可以将苹果顺利地摘下。你们有没有信心?(有)那就快举起你的小手摘苹果吧。

  三、【讲授】再读课文,仔细品析

  1、同学们速度真快,这么顺利的摘完了这些苹果,那么接下来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面吧!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读这个故事。首先,请大家看看课文一共有几段?(3段)嗯,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在每段的开头标上序号1、2、3,这样每段都一目了然了。

  2、接下来,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这三段,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读正确了。谁起来读第一段?谁起来读第二段?谁起来读第三段?(边读边纠正错误)

  3、同学们读的流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嗯,在哪里有什么?(在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嗯,同学们再想想,还有“哪里有什么”?比如:教室里有许多桌子。你知道“哪里有什么”?同学们说的真真丰富,还有想说的下课后说给同桌听。

  4、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幅图片,是画的哪个季节的景色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冬天 穿着棉袄、戴着帽子、围着围巾)嗯,这时呼呼的大风刮起来了,呼呼,小树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呢?(好冷啊!)这么冷的天,爷爷又在做什么呢?(给小树穿衣服)回答的非常正确。是啊,冬天,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而这棵小树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这时,这位好心的爷爷他看到小树好可怜啊,于是给它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来,咱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遍。(读的非常棒!这里啊,老师有一个问题:这里写到“暖和的衣裳”,是我们穿的衣服吗?(不是)那是什么啊?(稻草)是草对不对?嗯,树是不穿衣服的,但是稻草可以给小树带来温暖,所以爷爷给小树裹上了稻草。那穿上了衣服的小树还冷吗?(不冷了)它感到很暖和。除了衣服很暖和外,还有什么暖和?(可以说暖和的什么……)小树很暖和了,它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老爷爷,谢谢您!)

  5、小树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幅图。这幅图又讲的是哪个季节的故事呢?(夏天)爷爷和孙子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嗯,来看看这一段话,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非常棒!同学们听了这段话,看看小树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它为爷爷做了什么?(撑开了绿色的小伞)那这棵树真的是伞吗?(不是)那为什么说它是伞?(长得特别茂盛,枝多叶多,外形像一把伞)这棵树长得真茂盛,真好。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啊?(冬天爷爷好好保护了它)。这里说到“绿色的小伞”,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啊?(绿色的什么……)

  6、嗯,刚才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详细的学了一遍,也明白了“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绿色的小伞”指的是“茂盛的大树”。大家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将课文背诵一遍呢?(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爷爷不热了。)

  四、【练*】小结

  嗯,课文就学到这里,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们要不要学*这位老爷爷爱护花草树木?(要)其实,你们知道吗?人和树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爷爷保护了小树,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能够茁壮成长。同时小树也会回报人类,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例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所以,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爱护小树。

  五、【练*】拓展

  刚才说到要像爷爷一样爱护树木,那除了像爷爷一样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外,我们还可以为小树做什么呢?(图片提示:

  春天到了,爷爷给_________________,小树_______________。

  秋天到了,小树给_________________,爷爷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四个新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联系朗读。

  教学难点:

  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听吗?(想)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歌曲听完了,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好听)那你们听出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对,这是一首关于小树苗的歌,歌曲的名字就是《爱护小树苗》。那*时,你们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呢?(浇水、施肥、捉虫)

  2、同学们都是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树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故事的名字吗?(想)接下来,老师就将故事的名字写出来,请小朋友们边看老师写,变边将它默默地读一遍。同学们会读吗?谁起来读给大家听?

  3、读得真好听!尤其是“爷爷”这个词的轻声读的特别标准。我们看看“爷爷”这组词和我们所学的“爸爸”这组词都要读轻声,同时他们还有一样的结构和偏旁,看看哪个小朋友火眼金睛,找出共同的偏旁?(上下结构“父”字头)非常棒,请小朋友们举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4、爷爷是一个人,这是一棵小树,是什么事情把爷爷和小树联系起来了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想)那小朋友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讲授】初读课文,学*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9页,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将不熟悉的字做上记号。

  看,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它们非常调皮,已经从课文里跳出来,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打招呼呢,小朋友们快来认识它们吧!老师请小朋友开火车拼读这些生字。

  2、火车哪里开起来?(学生边读,边正音。重点是:暖、穿、冷、爷)同学们刚才部分字音不准确,我们已经纠正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拼读,注意一定将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确哦。

  3、嗯,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去掉这些生字的拼音帽子,同学们还认识吗?(认识)那老师考考你们,老师指到哪个字,请同学们大声的读出来。

  4、嗯,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那么接下来看看你们认识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啊?你们可以这样说:“我认识哪个字,它是什么结构什么旁”。嗯,这些学过的同学们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也要学*四个新的偏旁,看看这个是“力刀旁”,怎么写呢?这个是“两点水旁”,这个是“人字头”,这个是“四点底”。

  5、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有一个字没说,就是“开”字。嗯,它是什么结构啊?知道的举手。(独体字)非常棒!“开”这个字我们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第一笔“横”,第二笔“横”,第三笔“撇”,第四笔“竖”。注意了。上面一横要比下面一横短。请同学们看到书本70页“我会写”里的字,先描摹“开”,再在后面写两个。

  6、大部分同学写得很漂亮。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些字,你们能够给他们找个伴组成词语吗?请你挑你喜欢的字组词。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词语,看看都认识吗?我请个小朋友起来读第一排。这个小朋友读的真好听,发音标准,声音响亮,老师请你当小老师,你读一遍,小朋友们读三遍。 那第二排,那位同学会读?真不错。 第三排呢? 三个小朋友读的真好,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读,那接下来请全班同学一起清晰响亮的读一读。“爷爷,爷爷,爷爷”开始。

  7、同学们表现这么好,接下来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摘苹果游戏。看看,这棵苹果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有一个词语,只要你们读对了词语,就可以将苹果顺利地摘下。你们有没有信心?(有)那就快举起你的小手摘苹果吧。

  三、【讲授】再读课文,仔细品析

  1、同学们速度真快,这么顺利的摘完了这些苹果,那么接下来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面吧!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读这个故事。首先,请大家看看课文一共有几段?(3段)嗯,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在每段的开头标上序号1、2、3,这样每段都一目了然了。

  2、接下来,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这三段,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读正确了。谁起来读第一段?谁起来读第二段?谁起来读第三段?(边读边纠正错误)

  3、同学们读的流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嗯,在哪里有什么?(在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嗯,同学们再想想,还有“哪里有什么”?比如:教室里有许多桌子。你知道“哪里有什么”?同学们说的真真丰富,还有想说的下课后说给同桌听。

  4、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幅图片,是画的哪个季节的景色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冬天 穿着棉袄、戴着帽子、围着围巾)嗯,这时呼呼的大风刮起来了,呼呼,小树会在寒风里说些什么呢?(好冷啊!)这么冷的天,爷爷又在做什么呢?(给小树穿衣服)回答的非常正确。是啊,冬天,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而这棵小树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这时,这位好心的爷爷他看到小树好可怜啊,于是给它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来,咱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遍。(读的非常棒!这里啊,老师有一个问题:这里写到“暖和的衣裳”,是我们穿的衣服吗?(不是)那是什么啊?(稻草)是草对不对?嗯,树是不穿衣服的,但是稻草可以给小树带来温暖,所以爷爷给小树裹上了稻草。那穿上了衣服的小树还冷吗?(不冷了)它感到很暖和。除了衣服很暖和外,还有什么暖和?(可以说暖和的什么……)小树很暖和了,它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老爷爷,谢谢您!)

  5、小树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幅图。这幅图又讲的是哪个季节的故事呢?(夏天)爷爷和孙子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嗯,来看看这一段话,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非常棒!同学们听了这段话,看看小树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它为爷爷做了什么?(撑开了绿色的小伞)那这棵树真的是伞吗?(不是)那为什么说它是伞?(长得特别茂盛,枝多叶多,外形像一把伞)这棵树长得真茂盛,真好。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啊?(冬天爷爷好好保护了它)。这里说到“绿色的小伞”,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啊?(绿色的什么……)

  6、嗯,刚才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详细的学了一遍,也明白了“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绿色的小伞”指的是“茂盛的大树”。大家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将课文背诵一遍呢?(出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爷爷不热了。)

  四、【练*】小结

  嗯,课文就学到这里,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们要不要学*这位老爷爷爱护花草树木?(要)其实,你们知道吗?人和树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爷爷保护了小树,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能够茁壮成长。同时小树也会回报人类,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例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所以,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爱护小树。

  五、【练*】拓展

  刚才说到要像爷爷一样爱护树木,那除了像爷爷一样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外,我们还可以为小树做什么呢?(图片提示:

  春天到了,爷爷给_________________,小树_______________。

  秋天到了,小树给_________________,爷爷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

  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教学过程: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

  (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生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7)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教案(精选五篇)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复*“木、日、 、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

  2指导认识“ 、 、 、 、 ”5个新偏旁。

  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五、作业布置: 把“不、开”每个字

  六、板书设计: 不、开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做“开火车”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课文、指导朗读

  1、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

  (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第三段。

  (1)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 把“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四、五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听写生字“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说话。

  (2)出示“ 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 )。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 )。漂亮的( )。雪白的( )”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说话。

  (3)扩展练*。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 高大的

  弯弯的 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

  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 ) 人—( )

  —( ) 父—( )

  —( )

  2、写出反义词。

  冷—( ) 关(guan)—( )

  3、组词。

  爷( ) 棵( ) 穿( )

  爸( ) 课( ) 窗( )

  五、作业布置: 练*说话:人与自然。

  六、板书设计:和谐

  七、课后反思: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フ”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⑵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⑶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⑷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2、自主识字。

  ⑴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⑵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⑶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⑷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⑸猜字游戏:

  ①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②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第一段

  ⑴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⑵学生自己练*读。

  ⑶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⑷指名读。

  ⑸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⑹再读课文第一段。

  2、学*课文第二段。

  ⑴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⑵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⑶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⑷板书:穿衣,不冷。

  ⑸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⑹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⑺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读,同桌同学互读。

  ⑻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⑼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⑽演一演第二段。

  3、第三段。

  ⑴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⑵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⑶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⑷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⑸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⑹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⑺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

  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⑴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⑵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穿衣不冷

  爷爷和小树

  撑伞不热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教案 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内容通俗,文字活泼,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充分阅读文本,体会课文思想内容,并学会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四”两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3.了解“暖和的衣裳”等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积累词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一幅图画。

  出示图片 ,认真观察图上都有谁?《爷爷和小树》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生字“爷” )爷爷和小树给我们带来什么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学*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课文,像老师这样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宝宝在课文里圈出来,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大家看,(出示课件)这些生字宝宝你能认识多少呢?请大家自己读读,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3.你看,(出示卡片、同时出示课件)这些字没有拼音了,现在你还能读出来吗?自己再读读看,(开火车读,分组读)个别字组词。生字宝宝见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还一块把他的好朋友也带来了,一起读读看。(出示词语)

  4.⑴ 引导认识“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个自然段)

  ⑵ 合作学*,标自然段:大家找找,(出示整篇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小组交流检查。

  5.过渡:大家可真聪明啊!生字朋友都认识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她们吗?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

  想一想: A.图上是什么季节?B.爷爷在干什么?

  生:老爷爷在给小树穿暖和衣裳,给它围上稻草。

  师提示:图上画的是冬天到了,爷爷在做什么呢?谁能看图完整地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听,这时候小树说什么呢?(师模仿小声说:“好暖和、好舒服呀!”)你听见了吗?它说什么呢?

  生:小树在说:“好暖和、好舒服呀!”

  师:小树还会说什么呀?

  生:小树还会说:“老爷爷,你给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让我冬天不冷了,谢谢您,老爷爷!”(师评价)

  6.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指生说、读(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随时把“到、冷”字描红。这里有两个生字“到”和“冷”,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到”是什么偏旁呢?这叫立刀旁,在生活中你还认识有立刀旁的字吗?指生说一说,出示(利、剑)。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7.边读边板书:“冬天到了”

  “暖和的衣裳”

  出示课件:“暖和的衣裳”中“和”跟“爷爷和小树”中的“和”是一个字,分别该怎么读呢?这是一个多音字。

  师:“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呀?(包裹在小树身上的稻草,还可以用什么给小树保暖呢?)现在天气冷了,我们大家也都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我们的衣裳跟小树的衣裳一样吗?这里用到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小树写成了人。还有暖和的什么呢?同桌两人想一想并说一说。

  出示课件:暖和的_________(被子、棉裤、棉袄等)

  师:爷爷帮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感觉怎么样了呢,谁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也就是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出示课件:“小树不冷了。”在田字格中板书:“不冷了”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写“不”。(可以用“不”说话)

  8.指导写字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9.“冷”是什么偏旁呢?指生说(两点水);像这样两点水的字你知道的有哪些呢?指生说。(凉、冻)

  10.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不冷了,小树会很高兴地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把小树的高兴劲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不冷了,心里一定特别感激老爷爷,那么他会用什么办法报答老爷爷呢?

  1.出示图片:观察插图,A这是什么季节?B爷爷跟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课件)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是呀,他们笑眯眯的,怎么好像一点儿也不热呢?快到我们的课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找对了,并且读的也都很棒,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课文中说到绿色的什么?板书:“绿色的小伞” 你还见过“绿色倒霉说”的什么?

  出示课件:绿色的________(树叶、荷叶)

  4.课文中说到的绿色小伞,老师在图中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伞究竟在哪儿呢?)指名说。如果你们也讲不清楚,那就在图上指一指,到底绿色的小伞在哪儿?

  5.老师明白了原来小树长着又多又绿的叶子,而且小树散开的树冠和笔直的树干看起来样子像绿色的小伞。所以才说小树是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我明白了,谢谢大家。(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这一句中有个“伞”字也同要求我们认识它的偏旁,它是上下结构“人字头”,谁来给伞找个好朋友?(指生扩词)

  6.大树在什么季节为人们撑开了绿色的小伞?

  板书:夏天到了

  绿色的小伞

  7.爷爷在树下乘凉,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热了)板书同时请同学们观察“热”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并组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热的反义词。

  8.读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你是喜欢爷爷呢,还是喜欢小树?或者你既喜欢爷爷又喜欢小树?为什么呀?(冬天爷爷给小树付出了爱,到了夏天小树回报给了爷爷爱,他们互相帮助,在院子里快乐的生活。)

  9.小结课文,积累词语:(出示课件)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师:他们多高兴呀,让我们再来高兴地读一读课文好吗?

  三、指导写字

  今天,老师教同学们认识一个笔画,那就是出现在“四”字里面的“竖弯”,课件演示,教师板书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四字写法。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不”和“四”。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老爷爷为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使小树能防寒,愉快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那么你想为小树做些什么事呢,请大家像你们说的这样回去试着做做。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板书请学生读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来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都写了什么?(小树)

  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课题是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他们中间用一个“和”连了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那么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规范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课文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读完课文,小朋友知道了些什么呢?

  3.学生边讲老师边问: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给学生出示第一幅图

  (1)小朋友自己数数,这篇课文共有几句话?

  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2)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3)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

  小树和小朋友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4)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衣裳,所以小树就不冷了。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教师随机板书

  (5)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呢?(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学*积极性。)

  2.师: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画。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1)、“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2)、爷爷为什么不热了?(小树给爷爷遮阳)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3)、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静静地听去感受和小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情感,体会句子“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含义。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冬天的小树穿着暖和的衣裳,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又会对我们说什么?

  2.爷爷和小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明白:小树因为有爷爷的关心爱护,才能长得这么粗壮茂盛;因为小树长得茂盛粗壮,所以爷爷能在树下乘凉。)

  五、课后拓展

  1.和小组同学合作表演《爷爷和小树》

  2.将这篇课文诵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3.想象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

  4.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洁净来回报我们,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大家。

  六、板书设计

  爷爷和小树

  穿衣爱护不冷

  不热报答撑伞

  (互爱互助)

  四、(出示课件:编故事——)

  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当然,树木也在不时的回报我们,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生答:长果实、做木材、做药材、烧火、做家具、净化空气、防沙等等)课件展示“沙化”多可怕呀,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说——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声)

  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老师结语:

  孩子们,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洁净来回报我们,不信?请试一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

  教师请几组学生到台前来进行课文表演,并给予肯定和奖励。

  二、生字学*

  1.教师给学生呈现媒体资源,和学生一起来认读本课的会认字。

  2.接下来请同桌两个人互读,互相检查字音。

  3.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让学生边看生字边进行书空练*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教师再播放一遍,请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之后请同学说一说,加强识记。

  5.教师请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资源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资源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第四笔是“竖弯”,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6.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7.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三、复*检查

  1.教师出示这四个生字,先指名记字,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2.巩固本课所学的四个生字。

  (1)认读生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默写四个字,教师巡视检查全班掌握情况,之后请学生练*别字或错字。

  四、课后作业

  熟练掌握本课会认会写的生字生词。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教案 5

  【学*目标】

  1、通过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读懂每个句子,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里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并会写两个偏旁:山字头、四点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难点:“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爷爷(yé)和小树(shù)(齐读课题)

  问:课题中写了谁?写了什么?

  过渡:课题中的“爷爷”“小树”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生找出本课中要学的生字(用△)。

  2、自己看拼音指读课文,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

  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学*课文

  1、学*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⑵分句学*: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什么样的衣裳?

  追问:为什么说是“衣裳!”稻草衣裳是怎样穿到小树的身上?

  师:让我们读一读句子,进一步理解“衣裳”的含义。

  自由练读──指名说──评议

  ②小树有了稻草衣裳后怎样?

  师:我们在读第二句时,要突出“不冷了”。

  追问:爷爷好不好呀?为什么?

  指名说──评议

  2、学*第二自然段

  过渡:爷爷给小树穿上了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课文。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问:这段有几句话?

  指名说──评议

  ⑵分句学*。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撑”什么意思?

  指名说──评议

  追问:小树好不好?为什么?

  师:我们在读第二自然段时,要突出“热”“绿伞”“不热”。

  3、练*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寒冷的冬天,爷爷为了保护小树,让小树茁壮生长,给小树穿上过冬衣裳,免受冻害之苦,爷爷是多么爱护小树呀!夏天来了,小树长满了枝叶,为爷爷张开绿伞,让爷爷在树下乘凉!小树也能为爷爷服务,让爷爷在大热天感到凉爽,小树多好呀!

  3、*第三段:

  ⑴齐读第三段,部:胡几句话?

  师:结合课文一、二段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⑵看插图:问: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为人师

  (要观察人的神态、动作、想象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

  指名说──评议

  五、学*生字的字形

  冷:左右结构,左边是“冫”,右边“令”,与“令”的字形、字义比较。

  衣:按笔画记字形,共6笔,最后一笔是捺。

  裳:上下结构。

  热:上下结构,上边是“执”,左右结构。

  绿:左右结构。

  伞:上下

  结构,上边是“人”,下边是“中”,笔顺是“点,撇,横、坚”。

  真:共10笔,中间是三横。(红、黄、蓝)

  好:左右结构,左边是“女”。

  组词:

  冷:冷水、寒冷

  衣:衣服、上衣

  热:热水、热天

  绿:绿伞、绿色

  伞:打伞、伞把

  真:认真

  好:好处、好人

  六、复*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填空:

  天()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

  天()了,小树给爷爷撑开()。

  3、从课文中找意思相反的词,写在下面。冷──热

  4、照样子组词语

  好:

  真:

  热:

  5、读音节写偏旁

  xiǎo

  zì

  tóu

  sì

  diǎn

  dǐ

  6、练*读课文──初背课文

  7、指名背课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8)

——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范文5份

  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会 a、o、e 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 a、o、e 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点】a、o、e 的音、形教学。

  【教学难点】掌握 o 的发音,学会 a、o、e 的四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 a、o、e 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 a、o、e 的四个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汉语拼音,因为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自己就可以读带有拼音的故事书,而且还能学会很多的汉字。

  我们先来学*三个单韵母,齐说“单韵母”。

  二、学* a、o、e 三个单韵母的发音

  1、教学单韵母 a:

  ⑴ 演示课件,问:它们在干什么?(一位医生阿姨正在给一个小朋友检查嗓子,小姐姐张大了嘴巴发出 a 的音)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 a,它就念 a,发音时嘴巴要张大,读音要拉长些。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练*发音。

  指名读,齐读 a。

  ⑵ 认识四声,掌握a的四个声调:

  “a”是单韵母,出示四声卡片,ˉ、�@、ˇ、�A,这些就是四声符号。

  我们先给 a 戴上一声的帽子,读1(板书:1)范读,指名读,一声要读得很*,记住:一声*。

  (出示二声符号)这是二声,把它戴在 a 上,读2(板书:2)范读,指名选,二声要往上扬,记住:二声扬。

  (出示三声符号)这是三声符号,戴在 a 上后,a 要读成3(板书:3)范读,指名读,三声发音时要拐旁,叫“三声拐弯”,再指名读,齐读。

  (出示四声符号)这是四声符号,a 戴上它后就读4(板书:4)范读,指名读,发四声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声降”,指名读,齐读。

  复*声调规律,齐背儿歌:一声*、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2、教学单韵母 o:

  ⑴ 看图,指明说图意:

  (公鸡在打鸣,喔喔地叫),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单韵母和公鸡打鸣时发出的“喔喔”声很像。

  (出示单韵母 o 的卡片)指导发音:嘴唇要拢圆,范读,齐读,指名读。

  ⑵ 掌握 o 的四声:

  依次出示 o 的四声,分别问:这是几声?怎样读,练*发音。

  3、教学单韵母 e

  ⑴ 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鹅”的音读*了就是 e 的音,这是我们要学*的第三个单韵母,指名读,齐读。

  ⑵ 在学* a、o 四声的基础上自学 e 的四声:

  分小组读,指名读,正音,齐读。

  三、巩固练*

  1、出示 a、o、e 的卡片,复*发音。

  2、出示 a、o、e 的四声卡片,依次读,打乱顺序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汉语拼音的第一课,认识了三个单韵母 a、o、e 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四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直接熟练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2、认识四线格,学*使用四线格。

  3、能正确书写 a、o、e。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哪几个单韵母,谁想念给大家听?

  2、齐背四声儿歌。

  3、复*发音。

  二、认识四线格

  在黑板上打好四线格,问: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学生哪格是上格、中格、下格。

  三、书写 a、o、e

  1、学* a 的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 a **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学生书空,并在练*本写三个 a。

  2、学* o 的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o 也**格,一笔写成,学生书空,并在本上写三个 o。

  3、学*e的笔顺:

  教师示范书写:e 也**格,先在中格的中间写横,然后连着写左半圆。

  注意:e 是一笔写成的。学生书空,在本上练*。

  4、小结:a、o、e 都**格,并要占满格。

  5、学生练*书写。

  四、练*读书

  教给儿歌:张大嘴巴:aaa

  拢圆嘴巴:ooo

  扁扁嘴巴:eee

  五、总结

  我们认识了单韵母 a、o、e,掌握了它们的音、形及书写,又认识了四线格,学会了如何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字母。

  六、布置作业

  1、在家庭作业本上将每个单韵母的四声书写一遍。

  2、练*朗读短文。

  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 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的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声调的aoe。

  3.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aoe。

  二.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新课教学

  1.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向学生提问,这个小女孩在干吗,学生回答,在唱歌,那她唱什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学生会说出“a”,插入顺口溜,张大嘴巴aaa

  2.教师带领学生读,学生开火车读。个别发音错误,当场纠正。

  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a”,告诉学生:这个字母两笔写成,先画半圆,再写竖弯(边书空边记忆)。先向学生介绍,这个拼音叫四线格,a要写在四线格的中间一格。再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写一个“a”,教师巡视,看写得是否标准。

  4.再给“a”的头上带上帽子,a戴上了第一顶小帽子“―”(用红笔标声调符号,让学生记形)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的。领读(边读边用手势示范)。

  a戴上了从下到上的小帽子“/”(用红笔标二声调号)声调就变了,从低到高,就像上山坡。(领读、指名读)插入句子:啊?这是怎么回事?

  a戴上了第三顶帽子“√”(用红笔标三声调号)声调又变了。(范读第三声,打手势由中到低再到高。(领读,指名读)。

  a戴上了第四顶小帽子“”(用红笔标出四声调号)声调又不同了,声音从高到低就像下山坡。(范读,齐读)

  编制顺口溜“小汽车*走一声ā,小汽车上坡二声á,小汽车拐弯三声ǎ,小汽车下坡四声à”。

  5.分小组读,读熟口诀,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请一个读得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读。

  6.在投影机上出示a的四个声调,第二和第三声的对比读,第二与第四声的标调,指导学生记清楚,并且在读的过程中配合手势。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认读卡片a,齐背儿歌,张大嘴巴aaa。

  2.读a的四声,齐读,个别读。

  3.出示卡片a,老师打手势,学生读声调。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大公鸡)大公鸡在做什么?(大公鸡在叫)。公鸡叫的声音用拼音字母来表示是o。

  2.教学o音。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教学生记住一句话:拢圆嘴唇ooo,老师巡视指导读,学生个别读。再开火车读,把发音不准确的学生马上纠正。

  3.学*o的四声。出示o的四个声调,让学生说一说声调符号的名称。

  小汽车*走一声ō,小汽车上坡二声ó,小汽车拐弯三声ǒ,小汽车下坡四声

  让学生齐读,个别读,分小组读,熟练这个口诀。

  4.插入声调练*,对比朗读,ā-ō,ǒ-ó等。

  第三课时

  一复*检查。

  1.认读卡片ao,齐背儿歌,张大嘴巴aaa。

  2.读a,o的四声,齐读,个别读。

  3.复*小汽车的儿歌。

  二e的教学

  1出示挂图。提问:图上是什么?它在干什么?

  2教“e”的读音。提问:老师读e时口形是什么样子?(嘴巴扁扁的,微笑的样子,口形不变)教顺口溜:“嘴巴扁扁eee。”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学生。

  3教读e的四声。

  利用小汽车的口诀,让学生熟读e的四个声调。用开火车,指明读的方式纠正个别发音错误的学生。

  4教师范写e,学生先看,再要求学生在书上写一个,教师巡视,把有笔顺错误或者写不到位的学生纠正。

  附:三个课时教三个字母,再利用晚自修时间让学生完成生字的书写。

  教后反思:aoe的教学反思

  aoe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拼音字母,尽管在幼儿园里有许多孩子都已经会读,但是第二和第三声的发音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多加了一个课时专门对二,三声的声调进行练*。再这过程中也插入了一声和四声的练*,意外地发现,学生虽然会读第二和第四声,但是并不能正确判断出哪个是第四声和第二声,我想跟我教学是没有强调学生使用手势辅助发音有一定的关系吧。

  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会ao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aoe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写aoe。

  教学重点:

  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

  aoe的第二声、第三声的读音。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画面,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体会画中的美。

  2、讲故事,激发兴趣。

  二、学*单韵母a

  1、出示拼音卡,看卡片上的图说话,引出单韵母a。

  2、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

  3、学生以各种方式练*发音,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编顺口溜读)

  4、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会发出a的音?

  5、再次看图,观察图画中哪儿像a的形?教儿歌,记忆音和形。

  6、教师讲解a笔画笔顺: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

  7、认识四线格,观察老师将a写在哪里?

  8、学生练*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a的四个声调

  1、看插图,说说汽车是怎么走的。

  2、认识声调符号,配合手势学*:一声*,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比较汽车走法和a的四声哪些地方相像。

  4、练读四声:

  师范读,配合手势读,编儿歌练读。

  5、做游戏区分a的四声,重点区分二、三声。

  6、学*动用,体会读音。

  四、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a的四个声调

  1、变序读a的四声,学生用手势比调号。

  2、看谁反应快:变序读a的四声,学生找相应的卡片。

  二、学*o和e

  1、看图读准oe的音(教学方法同a)

  2、认清字形,再次看图,从图中找出与oe相*的地方,编顺口溜。

  3、鼓励学生自主学*,找一找oe的家在哪儿?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要领,重点指导书写e。

  5、学生练*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联系生活实际,寻找oe四声,并出示四声调卡片,同桌试读oe的四声。

  7、采用各种形式练读oe的四声:

  顺序读,变序读。

  二三声对比读。

  男女生对读等。

  8、联系日常生活,用带调的oe组词。

  三、拓展练*

  你能用上aoe这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和课本中的插图编一个好听的顺口溜吗?

  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学会单韵母�唬�能认清形,读准音。

  2.知道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oe的四声

  3.体会书写汉语拼音的乐趣,会在四线格内正确抄写��oe

  教学重点

  ��oe的正确认读和四声练*

  教学难点

  ��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读法

  课前准备

  拼音笔顺韵母声调歌

  教学过程

  二度备课

  1、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汉语拼音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学*拼音有哪些好处吗?

  2.带领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生字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情境揭题。

  课件出示图片,过渡: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

  学生看图自由发言: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oo啼,路旁的白鹅ee叫,女孩唱歌�花花弧4蟀锥旌孟裨诙晕宜担骸霸缟虾谩!�

  2.引导学生读儿歌。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

  跟着老师读儿歌。“大公鸡,oo啼,女孩唱歌�花花弧4蟀锥欤�ee叫,连声叫我早上好。”

  3、学*“�弧钡亩烈�

  2.出示字母“�弧钡目ㄆ�,引导学生跟读。

  3.指名读,相机点评。

  4.组织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5.组织学生读儿歌:�花花�,阿姨的阿;嘴巴张大,�花花弧�

  6.出示“�弧钡乃纳�,引导学生自由读。

  7.组织汇报展示读

  读儿歌。

  汽车*走āāā,

  汽车上坡ááá,

  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

  汽车下坡ààà。

  四、学*“�弧钡淖中�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坏男巫础�

  仔细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坏男巫矗�并在全班交流。

  跟着老师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花花弧薄�

  认识四线格,并按要求在四线格中书写�弧K南吒袷怯伤奶跸咦槌傻模�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痪妥≡谥懈窭铩:茫�我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好。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灰�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5.教师巡视,纠正。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坏乃纳�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在四线格中书写�弧�

  二、学*单韵母“o”

  1.引导读准o。

  (1)引导学生念儿歌。

  1.跟着老师念儿歌,“一只大公鸡,早晨oo啼。”“大公鸡oo叫,叫我早起上学校。”读准o。

  (2)出示o的四声,引导学生练*读。

  (3)组织开火车认读o的四声。

  2.引导认清o。

  (1)出示四线格,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o要一笔写成,从左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2)引导学生练*书写o。

  三、学*单韵母“e”

  1.引导读准e。

  (1)课件出示大白鹅的图片。

  (2)引导学生念儿歌。

  跟着老师念儿歌,“河里一只大白鹅,水中倒影eee。”读准e。

  (3)课件出示e的四声,引导学生练*读。

  (4)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e的四声。

  2.引导认清e。

  (1)出示四线格,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一笔写成,从中格里面的起笔往上,再接着写左半圆。

  (2)引导学生练*书写e。

  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 5

  一、学儿歌,明确学*目的

  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生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二、看图讲故事,激发学*兴趣

  见资料袋。

  三、学*单韵母 a

  1、看图说话,教师适时指点学生说话中“啊”的发音。引出单韵母 a,板书“a”。

  2、教师示范发 a 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3、引导学生看看图和“a”,说说发现了什么。借助小女孩的头部形状记忆 a 的形。教儿歌,记忆 �� 的'音和形。

  4、学生反复练* a 的发音。

  四、学*单韵母 o

  方法同上。

  五、学*单韵母 e

  方法同上。

  六、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示范,讲清 a、o、e 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学生练*书写字母。

  七、学*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看图上小汽车的走势,配合手势和儿歌学*:

  “-”一声*,“/”二声扬,“v”三声拐弯,“\”四声降。

  2、练*读 a、o、e 的四声:

  ⑴ 顺序读,变序读。

  ⑵ 二、三声对比读:

  á―ǎ ó―ǒ é―ě

  ⑶ 联系日常生活,用带调的 a、o、e 组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范文5份(扩展9)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实用五份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1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2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怎样在阅读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呢?关于这个问题,在执教了《看菊花》一课后,我有了一些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感培养

  阅读起步阶段尤其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看菊花》这篇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及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及不怕冷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这就改变了讲深、讲透的观念,给学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可爱、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

  二、引导学生迁移生活体验

  在阅读起步阶段,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迁移到课堂学*中,帮助培养语感。课堂上,在学*有关菊花颜色、数量的语句时,我通过课件演示出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菊花,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在亲身体验下,鲜明的语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看完画面再读表示菊花颜色的语句时,很明显有所不同了,通过自然的停顿和转声处理,五颜六色的菊花仿佛一下就呈现于眼前。读到“一片片”时就自然地扬起了声调,与前面的语句有所区别,突出了菊花的多。

  三、情景创设下的多形式朗读

  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结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情境中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一开始,我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初步感知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在具体学*朗读描写菊花颜色美、数量多、不怕冷的语句时,我先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读,进人情境;接着又在自由试读、指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应边想画面边带着微笑朗读的方法,并再次美读课文;最后,还采取接龙读、轮读、小组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激起学生兴趣,掀起朗读高潮。这时,对学生语感培养也比较到位了,也基本能做到熟读成诵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背、同座互背、指名背、看画面配乐背等形式,帮助学生将优美的范文语言内化。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3

  《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二课,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对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一、在情境中学文,激发学生对学*的兴趣。

  开课伊始充分利用媒体的效果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图、有声、有色的教学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接着让学生读准读通儿歌,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最后学文时让学生学会了两种朗读方法,想象读和表演读,这样能让学生很有兴趣的读,在读中又能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二、在情境中识字,提高生字的复现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去读: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生字躲到动物的后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读。在读的过程中汉字不断地自然复现,每次的出现又有一定的层次随语言环境整体自然复现,无意中使汉字得到巩固。

  三、重视学法,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们注重在小学一年级起,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经过识记、练读、体会的过程,学生已经对课文琅琅上口了,怎样使他们对课文印象更深刻呢?于是,我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一成不变的教学传统,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读,学生们很主动、很乐意去选择,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了阅读质量。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4

  《比大小》一课主要是在初步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简单分数(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比大小》。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比较抽象,我充分地运用画图的方法,借助面积模型让学生经历比较的探索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

  一、在操作中理解

  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上。在比较1/4和3/4谁大谁小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而后请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画图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验证环节,有的用正方形,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圆形等各种形状来表示心中的1/4和3/4,由于经历了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对于分数大小的实际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断的形成表象,因此对于这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比大小》》。

  二、在交流中学*

  在学生得出比较结果之后,还注重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不仅动手而且动脑,将自己比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可以借助分数单位来比较,进而归纳总结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在质疑中提升

  当学生探究出同分母比较大小的方法后,有一学生冒出了一个问题:同分子的分数怎么比较?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我正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一问题。于是我直接把问题转抛给学生,学生在经历猜测之后,同样用自己喜欢的画图的方法来解释说明自己的比较方法。由于是学生自主想探索的问题,所以探索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中,轻松的得到比较的方法。

  上完这一课,让我比较满意的是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问题意识逐渐的冒出来了。可不足的是这样的学生还不多,还有一部分的孩子只停留在听的层面,在总结发现规律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_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惯尚未形成,学*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

  教学中我主要设计的识字方法有:

  天:

  (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

  (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

  (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

  (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

  (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你:

  (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这些识字方法刚开始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但等学生好奇劲过了以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针对此次课堂的情况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还是更喜欢在游戏中识字,以后会在语文教学中多开发游戏识字项目,让孩子们在玩中就把识字目标完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