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大班

大班教案《超市》1

  活动目标:

  1、通过社会区《太阳超市》,帮助幼儿了解超市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职责。

  2、能够利用区域材料进行大胆创作,并与同伴合作完成。

  3、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能够自主愉快的活动。

  活动准备:

  一、《棋社》(数学领域)

  二、《妙妙绣花板》(益智区)

  三、《转转筒》(数学领域)

  四、《帮鱼找尾巴》(数学领域)

  五、《数的分成》(数学领域)

  六、《面包加工室》(艺术领域)

  七、《包装袋加工室》(艺术领域)

  八、《美术作品加工室》(艺术领域)

  九、《太阳超市》(社会领域)

  十、《神奇编织》(益智区)

  活动过程:

  活动前介绍新增区域材料内容及要求。

  《太阳超市》的操作牌,以及操作要求。

  幼儿听音乐带手环自由选择区域。

  常规要求:不拖椅子、不抢区域、小声交流、相互协作。

  听音乐开展活动。

  教师重点巡视指导:

  一、《太阳超市》活动前告知全体幼儿,超市中几类工作人员的职责。活动中不直接参与,只做引导。

  二、《包装袋加工室》鼓励幼儿大胆装饰超市用的包装袋,感受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区域要求:

  要求幼儿安静的进行区域活动,并爱惜区域材料,活动后能够收拾好区域材料。

  听音乐整理区域材料。

大班教案《超市》2

  一、教案目的:

  1、乐意参与数学游戏活动,体验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快乐。

  2、感知8以内的数量,在游戏中认识8。

  二、教案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头饰一个、糖果若干、透明袋人手一个、点子卡片、数字卡片若干、食品盘若干、进货单人手一份等

  2、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创设“糖果超市”的情境

  三、教案流程:

  (一)买糖果:感知7以内的数量

  1、以“帮小兔的糖果超市进货”的口吻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小兔头饰)嘿,小朋友们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我是糖果店的老板——小兔波波。这两天我的糖果店生意特别好,糖果都快卖完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进货吗?

  2、进糖果

  (1)讨论:进货单的作用。(进货单的数字是多少,可以买几个糖果?)

  教师:这是糖果店的进货单,你们知道进货单有什么用呢?怎么用进货单呢?(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进货单的用法”)

  (2)提出要求:

  a、进糖果不推挤、不吵闹,做个文明的顾客。

  b、进与自己进货单数量相同的糖果。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进货单上的数字是几就请你进几颗糖果,比如进货单上数字是8,那我们应该进几颗糖果呢?去进货时应该怎么样?对了,不推挤,不吵闹,做个文明的顾客。

  3、集中交流:

  复*7以内的数,并引出数字8

  a、你用进物券买了多少糖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了,你们知道比7颗糖果多一颗是几颗?对了真棒是8颗。(出示数字卡片8)

  b、8像什么?8还可以表示什么?(出示像“8”的图片,例如“葫芦”、“饼干”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8”)

  4、引导幼儿将进的糖果送到超市相应的货架上。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请你们帮我帮糖果放在货架上。

  (二)装糖果:感知数量8

  1、以“小兔的朋友小熊要过8岁生日,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装数量是8的糖果”的口吻引导幼儿感知数字8

  教师:(以小兔的口吻说)明天我的好朋友小熊就要过8岁生日了。请小朋友为我装8颗糖果作为小熊的生日礼物。

  2、提出要求:

  (1)每袋应装数量是8的糖果。

  (2)在装好的糖果袋上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装数量是8的糖果。

  4、师幼共同交流检验。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数的对不对,是不是八颗。

  (三)送糖果

  教师: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为小熊送生日礼物吧。(教师和小朋友一期排好队伍离开活动室)

大班教案《超市》3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大班教案《超市》4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学*6以内的加减运算。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逛书店”的游戏活动,理解“付钱”和“找钱”的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能相互协作,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上面标有价格。

  2、若干二元币、一元币。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宝贝书店”已经开张了,里面有许多好看的书,你们想去买吗?(想)那你们知道买书需要什么吗?(钱)

  1、介绍银行

  师:我们应该到哪取钱?(银行)在银行设置有两个窗口,一个是一元钱的窗口,一个是两元钱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师:小朋友去买书时,想一想我们怎样去买?(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妈妈、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买书。)

  要求:不管几个人合作去买书,最多只能取6元钱。

  3、理财单

  教师示范讲解表单。

  二、逛超

  在孩子们相互协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单上填上要取的钱数后就可以陆续进入书店选购书刊了。

  1、教师在书店内观察幼儿怎样选书。

  2、在收银台观察幼儿交钱和找钱的过程。

  3、选好书交钱回“家”后,要在表单上记录今天你都买了几元钱的书,还剩了几元?

  三、幼儿对照表单讲述取钱、用钱的过程。

  教师小结附:表单

  取钱数

  买书花了多少?

大班教案《超市》5

  活动目标:

  1、在说说讲讲中,体验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游戏感知数的组合。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超市物品若干(图片)、固体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根据孩子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谈谈对超市的了解。

  1、师:“超市里都有些什么?”

  2、师:“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幼儿讨论(超市中可以买到的东西,物品摆放是有规则的)、小结:超市里可真热闹啊,这么多的商品摆放的既整齐又有规则,能让我们很快的找到想要买的东西,超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二)请个别幼儿分享“五元购物”的经历

  师:“你是怎样购物的?”

  小结:数字的作用可真大,我们学会了数的本领就可以自己买这么多的东西了,可真了不起。

  (三)操作(逛超市)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6元钱,你们来购物好不好?”

  1、教师示范操作

  2、请个别幼儿演示操作

  3、提要求:做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商品的价格

  一次买两件东西

  4、幼儿操作

  (四)讲评

  1、请幼儿介绍自己用了几种方法来选购物品的。

  2、教师为幼儿总结数的组合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1)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5篇)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2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3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4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5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2)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 (菁华5篇)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物品种类,通过游戏学*简单归类

  活动准备:

  1、收集各超市的海报、广告、等资料,张贴在“超市”主题墙饰中。

  2、将孩子们参观超市、设计海报、模仿开超市等活动的照片张贴,布置“超市活动集锦”专栏。

  活动过程:

  1、看录像,回忆前几天逛超市的情景。

  幼儿看录像,教师可做适当的解说。

  1、看完后提问:

  师:“你们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东西都是怎么摆放的呢?”

  再次让幼儿看录像,重点让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教师设疑:

  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吗?”

  让幼儿讨论。

  3、开展游戏:

  师:“老师也想开个超市,老师这里有很多超市里的商品,可是它们都没有摆放好,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帮个忙,请你和超市里一样按类摆放好吗?”

  教师介绍各个货架的类别:日用品类、食品类、文具类等。教师提出要求:放完一个再放一个,不拥挤。

  4、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类别摆放。

  参观一下孩子布置的`小超市,检查一下摆放的物品是否正确,有不正确的和孩子一起指出,并放到正确的货架上去。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2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交流、选择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

  二、展开

  1、参观超市。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观察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交流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该怎样买东西?怎样挑选商品呢?

  小结:要想好自己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再买;

  买东西的时候仔细对比挑选,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励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

  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交流,讲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展示并并讲述自己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快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自己买到了喜欢的东西,高兴吗?

  (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

  (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

  (2)如果碰到喜欢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

  (3)如果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

  三、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4

  设计意图:

  幼儿的学*方法与生活不同于**,提供给他们的学*内容应有助于其生活与发展,并能进行有效的学*。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来学*;对幼儿进行的综合教育,用整合的观念和方法组织课程活动。同时二期课改也提出数学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动用逛超市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的兴趣和快乐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消费的过程中,体验货币的价值。

  2、初步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3、通过讨论了解钱是大人辛苦挣来的,*时要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不同标价的商品若干、篮子、自制电脑、

  幼儿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宣布消息

  顾佳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开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东西又多又便宜,欢迎大家光临。

  顾佳说:我的超市还缺三个营业员,谁愿意?

  幼儿自由聘请营业员。

  二、高高兴兴逛超市

  1、观察幼儿购买的情况,鼓励幼儿购买不同的商品。

  2、适时引导幼儿看清标价后再拿。

  3、观察幼儿付钱的情况,适时引导。

  三、交流分享

  1、你买了什么商品?(根据幼儿购买的植物介绍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都有根、茎、叶,谁能找到这些植物的根?茎?叶?

  幼儿指认青菜、芹菜、郝菜、萝卜、土豆等的根、茎、叶

  2、你买了几件商品,他们分别是多少钱?

  引导幼儿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引导:你们想知道我买了什么吗?我为我的妈妈买了酸奶,因为酸奶有营养,我妈妈吃了会健康。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

  你们真有爱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时处处想到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想到他们,关心他们。

  4、引导: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人们*时赚钱很辛苦,万鼎洲讲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说:她的妈妈每天要很早出门。爸爸妈妈赚钱这么辛苦,我们*时一定要节约用钱,对吗?

  四、与客人交流

  沈一阳:娃娃超市的东西可多了!请客人老师也来逛逛我们的娃娃超市,好吗?(幼儿邀请客人老师)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交流、选择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

  二、展开

  1、参观超市。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观察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交流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该怎样买东西?怎样挑选商品呢?

  小结:要想好自己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再买;

  买东西的时候仔细对比挑选,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励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

  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交流,讲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展示并并讲述自己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快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自己买到了喜欢的东西,高兴吗?

  (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

  (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

  (2)如果碰到喜欢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

  (3)如果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

  三、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3)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 (菁华5篇)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复*7的组成及加减。

  2、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者"还剩多少钱?"的问题。

  3、在操作过程中巩固看标记记录的技能。

  活动准备:

  1、7的加减算式若干。

  2、ppt3、师用操作材料一张,幼儿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要开店师:

  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各种文具,小猴要开一家文具小超市,你知道哪些文具?开超市首先得去进文具,每种文具进多少呢,小猴请我们小朋友帮他算一算。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文具的图片,和幼儿玩我问你答的游戏。

  师:小猴子,进文具,三角尺,进几箱?

  幼:3+4=7,嘿嘿嘿,三角尺,进7箱。

  二、进文具(复*分成和加减)

  师:看,这就是文具市场,要答对门上的分和式,文具市场的大门才会打开。(复*7的组成)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猴吧。

  师:文具市场里有一个一个的仓库,每个仓库里是一种文具,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到这种文具。(复*7的加减)三、买文具(教师示范按标记记录算式并运算)1、师:小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进到哪些文具?来看看每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

  2、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要买什么?这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师:用一道算式把购买文具的事情"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记录下来。(4+3=7)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3、师: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她手里拿的什么?要买什么?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后还剩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师:用一道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记录下来。(7-4=3)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4、师:这里还来了好多的'客人,小朋友请你们也来说一说、记一记。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讲评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课后反思:

  1、重视对数学学*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活动知道10以内数的灵活运算。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3、计算用的纸和笔。

  4、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文 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三、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3、师生共同总结。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必备的吗?请幼儿说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形式比较新颖,同时又比较贴*幼儿的生活,幼儿比较喜欢,所以幼儿学*的兴趣较浓。老师先复*10以内数的加减,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为下面的问题做铺垫,这样过渡很自然。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让幼儿从小知道学*数学的重要性,拿钱到超市买文具就是很好的体现了学*数学的重要性。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能力弱的幼儿,在去买文具的环节,直接把简单的数字给他们,这样他们会更加自信些。这点以后要多加注意。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4、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5、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6.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4)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5篇)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2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3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4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5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5)

——中班逛超市教案 (菁华5篇)

中班逛超市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 学*用正确的姿势握扁毛笔作画。

  2、 初步尝试用扁毛笔蘸颜料画线条,随意用点、按、圈的手法表现逛超市的线路图和所见情景。

  3、 能大胆根据画面想象表达,体验在游戏情境中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扁毛笔、颜料、调色盘等工具材料。

  2、铅画纸人手一张。

  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逛超市的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1)小朋友,你们逛过超市吗?

  (2)那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大润发超市)

  (3)你在超市里看到有什么东西?

  (4)边看课件老师边小结:逛超市的时候,我们从大门口进去,有直走的拐弯走的,在不需要的物品前就走的快快的,在需要的物品前就走的慢慢的,仔细挑选,还会看到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子、绿绿的青菜、粉红的被子等各种东西。

  2、出示扁毛笔,掌握握笔姿势。

  师:有一支小小的、细细的、矮矮的扁毛笔她也要去逛超市,老师来扶她出来和她握握手。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介绍常用的握笔方法,让小朋友和小小的扁毛笔握手(掌握握笔方法)。

  3、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1)欣赏横幅图画范例。

  师:这是老师扶着毛笔妈妈逛超市的的线路图,我扶着她是从这边大门直直地进去的,看到了一只知黄黄的香蕉、一颗颗绿绿的青菜;再弯弯地走,看到了一条条蓝色的被子和一盒盒橙色的绒线;再弯弯的走,还看到了一个个绿绿的甜甜圈,这边有一个个紫紫的圆圆的葡萄,结好账我就扶着毛笔妈妈回家了。

  (2)欣赏竖幅图画范例

  这是毛笔爸爸逛超市的的线路图,他们是从一个门里进去的`吗?(引导幼儿看出线路图的横竖方向不同)

  你看爸爸和妈妈谁走的路多?都走了哪些路呢?(引导幼儿说出有直直的路和弯弯的路)

  爸爸走了这么多路,看的东西和妈妈比谁多呀?(引导幼儿发现爸爸逛超市走的路多,看到的东西也多。)

  你猜爸爸看到了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发现点画的颜色不同表示看到的东西不同,如橙色的桔子、绿色的糕点、蓝色的玩具等。)

  4、设置情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作画方法。

  (1)教师示范用扁毛笔随意画线条。

  师:毛笔奶奶也要去逛超市,我们用手扶一扶她(巩固握笔方法),出门之前她先洗了个头,还想在颜料盒里染个黑头发(蘸黑色颜料),染色后,挤掉一些黑色水并且把头发理理齐(舔笔调色),出门喽(握笔)……她直走走、拐弯走走,东看看,西看看(随意运笔),看到了各色各样的东西,走累了,在休息去里休息一会儿!(放回笔架)

  (反思:这是中班幼儿正式用扁毛笔作画的第一个活动,因此,运笔常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处用拟人的方式导入情境,将整个作画过程编成生动形象的儿歌,既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又容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示范用不同的颜色点、按、圈画出超市的各种物品。

  师:奶奶休息好了,洗个脸(蘸清水)重新上路了(换一支干净的),今天在超市都看到了哪些东西呢?有黄色的什么呢?擦点黄颜色的粉点一点,画点香蕉出来;有绿色的什么呢?再换另外一支已经擦了绿粉的按一按,画点方方的泡泡糖;还有紫色的什么呢?再换另外一支已经擦了紫粉的圈一圈,画点圆圆的饼干。……

  (反思:引导幼儿发散想象,如有黄色的梨子、香蕉,红色的樱桃、衣服……说到一种就在线条附*用相应的颜色的颜料点一点、按一按、圈一圈,不同颜色按出的小点,代表逛超市时看到的不同商品。)

  4、邀请个别幼儿在视频展示仪上作示范,老师纠正错误的握笔和作画方法。

  5、幼儿分组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毛笔爷爷也要去逛超市了,你猜猜毛笔爷爷会看到什么呢?请小朋友帮他来点一点、按一按、圈一圈。

中班逛超市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 学*用正确的姿势握扁毛笔作画。

  2、 初步尝试用扁毛笔蘸颜料画线条,随意用点、按、圈的手法表现逛超市的线路图和所见情景。

  3、 能大胆根据画面想象表达,体验在游戏情境中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扁毛笔、颜料、调色盘等工具材料。

  2、铅画纸人手一张。

  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逛超市的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1)小朋友,你们逛过超市吗?

  (2)那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大润发超市)

  (3)你在超市里看到有什么东西?

  (4)边看课件老师边小结:逛超市的时候,我们从大门口进去,有直走的拐弯走的,在不需要的物品前就走的快快的,在需要的物品前就走的慢慢的,仔细挑选,还会看到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子、绿绿的青菜、粉红的被子等各种东西。

  2、出示扁毛笔,掌握握笔姿势。

  师:有一支小小的、细细的、矮矮的扁毛笔她也要去逛超市,老师来扶她出来和她握握手。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介绍常用的握笔方法,让小朋友和小小的.扁毛笔握手(掌握握笔方法)。

  3、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1)欣赏横幅图画范例。

  师:这是老师扶着毛笔妈妈逛超市的的线路图,我扶着她是从这边大门直直地进去的,看到了一只知黄黄的香蕉、一颗颗绿绿的青菜;再弯弯地走,看到了一条条蓝色的被子和一盒盒橙色的绒线;再弯弯的走,还看到了一个个绿绿的甜甜圈,这边有一个个紫紫的圆圆的葡萄,结好账我就扶着毛笔妈妈回家了。

  (2)欣赏竖幅图画范例

  这是毛笔爸爸逛超市的的线路图,他们是从一个门里进去的吗?(引导幼儿看出线路图的横竖方向不同)

  你看爸爸和妈妈谁走的路多?都走了哪些路呢?(引导幼儿说出有直直的路和弯弯的路)

  爸爸走了这么多路,看的东西和妈妈比谁多呀?(引导幼儿发现爸爸逛超市走的路多,看到的东西也多。)

  你猜爸爸看到了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发现点画的颜色不同表示看到的东西不同,如橙色的桔子、绿色的糕点、蓝色的玩具等。)

  4、设置情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作画方法。

  (1)教师示范用扁毛笔随意画线条。

  师:毛笔奶奶也要去逛超市,我们用手扶一扶她(巩固握笔方法),出门之前她先洗了个头,还想在颜料盒里染个黑头发(蘸黑色颜料),染色后,挤掉一些黑色水并且把头发理理齐(舔笔调色),出门喽(握笔)……她直走走、拐弯走走,东看看,西看看(随意运笔),看到了各色各样的东西,走累了,在休息去里休息一会儿!(放回笔架)

  (反思:这是中班幼儿正式用扁毛笔作画的第一个活动,因此,运笔常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处用拟人的方式导入情境,将整个作画过程编成生动形象的儿歌,既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又容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示范用不同的颜色点、按、圈画出超市的各种物品。

  师:奶奶休息好了,洗个脸(蘸清水)重新上路了(换一支干净的),今天在超市都看到了哪些东西呢?有黄色的什么呢?擦点黄颜色的粉点一点,画点香蕉出来;有绿色的什么呢?再换另外一支已经擦了绿粉的按一按,画点方方的泡泡糖;还有紫色的什么呢?再换另外一支已经擦了紫粉的圈一圈,画点圆圆的饼干。……

  (反思:引导幼儿发散想象,如有黄色的梨子、香蕉,红色的樱桃、衣服……说到一种就在线条附*用相应的颜色的颜料点一点、按一按、圈一圈,不同颜色按出的小点,代表逛超市时看到的不同商品。)

  4、邀请个别幼儿在视频展示仪上作示范,老师纠正错误的握笔和作画方法。

  5、幼儿分组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毛笔爷爷也要去逛超市了,你猜猜毛笔爷爷会看到什么呢?请小朋友帮他来点一点、按一按、圈一圈。

中班逛超市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着区分大和小。

  2、喜欢在情景中做游戏,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超市情景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幼儿人手小篮一只;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大、小熊),进行音乐游戏:

  幼儿在音乐声《熊的一家》中扮演自己喜欢的这个角色,进而体验熊爸爸、熊宝宝的不同音乐。

  二、情景游戏:逛超市

  1、“一大早,熊的一家早早地出门,去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并讲述。

  2、故事:逛超市。

  “熊爸爸家搬家了,家中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搬了新家,家里需要什么呢?”幼儿讲述。

  完整欣赏故事一次。

  小结:爸爸力气大,买了大大的东西;宝宝力气小,拿了很多小小的东西。

  3、幼儿人手小篮一只,进行“逛超市”的游戏。

  (1)找找超市里的不同的物品,区分大和小。

  (2)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帮助幼儿游戏。

  三、共同布置熊的新家。

  在音乐声中结束。

中班逛超市教案4

  活动目标

  1、 参观超市,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2、 掌握在超市购物时应遵守的文明规则。

  3、 能遵守外出参观的安全礼仪。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与超市联系,争取参观活动能够得到超市的支持。家长给幼儿带2到5元钱。

  活动过程

  一、参观、购物前文明礼仪教育。

  ——师:今天,我们要去超市参观购物,请大家说说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超市是公共场所,是购物的地方,不能乱动货架上的东西;看到想要的东西要问一问多少钱,看看自己的钱是否可以买到,要有计划地选取物品。

  二、参观超市。(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参观超市,教师随时解答幼儿的提问)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货物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幼儿观察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不打扰别人购物,不乱动东西。

  ——引导观察超市收款的过程,比较和在商店购物时有什么不同,了解超市购物的流程。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商品,然后拿着商品到收银台交费。

  三、参观、购物后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超市的特点和超市购物的流程。

  2、鼓励互相分享讨论: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你在超市参观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教师小结:参观超市的过程,归纳超市的特点以及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超市购物了。

  活动应变

  1、外出参观对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是非常有效的活动,可请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提供帮助,提前通知家长,请家长给幼儿准备零钱。

  2、为了避免人过于集中,可以分组参观,如每组观察不同区域的货物、工作人员、购物流程等。

  活动延伸

  活动后可以开展角色游戏:娃娃超市。

  区角活动

  角色区:将角色区布置成超市,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超市购物的情景。

  环境创设

  主题墙内张贴幼儿超市购物的照片,鼓励幼儿学*有计划地购物,能遵守公共秩序。

  家园互动

  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超市购物,感受超市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随机教育

  超市是一个公共场所,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安全。

中班逛超市教案5

  设计意图:

  超市购物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且热衷的游戏活动,为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逛超市》。通过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的真实情景,体验在超市购买物品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从而体现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化、生活化的理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超市的作用,物品摆放的规则,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尝试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2、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小超市。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超市。

  在参观超市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摆放、购物的流程、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等。

  二、购买流程

  回活动室后出示商品,引导幼儿回忆超市购买流程。

  1、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从哪里买来的吗?超市中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2、幼儿讲述、交流自己在超市购买东西的经验。

  三、购物流程图

  结合幼儿用书及超市购物流程图,讨论超市购物要领。

  1、师:超市有哪些物品?(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一般用品,超市里都有)。

  2、师:这些物品是如何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便于人们寻找物品和超市自身检查货物是否齐全)。

  3、师:商品上的标签有什么用处?(让幼儿知道标签可以让顾客看到价格以及收银员用仪器将价格输入到计算机中,最后可以将总价格显现出来)。

  4、师:去超市购物的顺序是什么?(让幼儿知道流程是:进入超市——取购物篓/购物车——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到收银台等待结账——提着购买的物品回家)。

  四、游戏:“超市购物”。

  1、师:我们班今天也开了一家小超市,大家来购物吧。

  2、教师当收银员,幼儿当顾客,进行游戏。

  五、谈话: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师:你们还去过哪些超市?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超市?有了超市,人们的生活变得怎样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可开展“娃娃超市”的游戏,让幼儿自由购物,进一步了解超市的购物过程,体验超市的方便和社会的乐趣。

  2、家园共育:家长去超市购物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环境,认识超市的各种设施及购买程序。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6)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菁华5篇)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1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复*7的组成及加减。

  2、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者"还剩多少钱?"的问题。

  3、在操作过程中巩固看标记记录的技能。

  活动准备:

  1、7的加减算式若干。

  2、ppt3、师用操作材料一张,幼儿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要开店师:

  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各种文具,小猴要开一家文具小超市,你知道哪些文具?开超市首先得去进文具,每种文具进多少呢,小猴请我们小朋友帮他算一算。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文具的图片,和幼儿玩我问你答的游戏。

  师:小猴子,进文具,三角尺,进几箱?

  幼:3+4=7,嘿嘿嘿,三角尺,进7箱。

  二、进文具(复*分成和加减)

  师:看,这就是文具市场,要答对门上的分和式,文具市场的大门才会打开。(复*7的组成)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猴吧。

  师:文具市场里有一个一个的仓库,每个仓库里是一种文具,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到这种文具。(复*7的加减)三、买文具(教师示范按标记记录算式并运算)1、师:小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进到哪些文具?来看看每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

  2、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要买什么?这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师:用一道算式把购买文具的事情"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记录下来。(4+3=7)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3、师: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她手里拿的什么?要买什么?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后还剩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师:用一道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记录下来。(7-4=3)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4、师:这里还来了好多的客人,小朋友请你们也来说一说、记一记。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讲评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3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4、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5、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6.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5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7)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5)份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1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惯铺好路。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2

  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1”和“许多”的水*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

  “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

  “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

  ③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考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

  (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讨论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鼓励多种组合的方法。)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要求及玩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需要你根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细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如果你要买,应该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3、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

  (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买卖玩具。)

  (3)交流付钱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因为在此活动前曾经开展过“卖玩具”的活动,因此,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买卖经验,对“卖玩具”很感兴趣。在“卖玩具”的活动中,一个一个数硬币付钱的方法也让幼儿感到不方便,他们迫切需要学会方便、快捷的付钱方法,以满足他们买卖玩具的需要。所有这些,为数学活动“买玩具”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成为幼儿主动学*的动力。活动中,通过看情景表演、帮小猪解决难题、学算账及要玩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尝试了多种组合的方法。他们思维也很活跃,活动环节的一步步深入将幼儿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家点评

  孩子都有介入**生活的愿望,而买卖常是发生于**之间的活动,幼儿只是旁观者。当老师把“买卖”引入幼儿的活动,有场景、“商品”、有“钱币”、有“交易”时,幼儿的需要被激活了,于是,他们很投入地进行“钱币”与“货物”的交换,进行钱币的计算。老师们不妨再大胆些,在班级或幼儿园搞一个小“市场”,让幼儿把自己不想玩的玩具带来,带上10元钱(由不同面值组成),让幼儿进行“交易”,以体验一次真正的钱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可以断言:当数学活动与幼儿的内在需要联系起来时,他们的数学活动会非常投入。

  三、反思与讨论

  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需要吗?试着也从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动。资料卡——有关幼儿学*数学活动的关键经验。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3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学*6以内的加减运算。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逛书店”的游戏活动,理解“付钱”和“找钱”的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能相互协作,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上面标有价格。

  2、若干二元币、一元币。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宝贝书店”已经开张了,里面有许多好看的书,你们想去买吗?(想)那你们知道买书需要什么吗?(钱)

  1、介绍银行

  师:我们应该到哪取钱?(银行)在银行设置有两个窗口,一个是一元钱的窗口,一个是两元钱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师:小朋友去买书时,想一想我们怎样去买?(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妈妈、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买书。)

  要求:不管几个人合作去买书,最多只能取6元钱。

  3、理财单

  教师示范讲解表单。

  二、逛超

  在孩子们相互协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单上填上要取的钱数后就可以陆续进入书店选购书刊了。

  1、教师在书店内观察幼儿怎样选书。

  2、在收银台观察幼儿交钱和找钱的过程。

  3、选好书交钱回“家”后,要在表单上记录今天你都买了几元钱的书,还剩了几元?

  三、幼儿对照表单讲述取钱、用钱的过程。

  教师小结附:表单

  取钱数

  买书花了多少?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4

  一路上,小朋友手拉手,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地进入超市。先进行的是集体活动:参观超市。前面的一位老师边走边给孩子讲解,带领孩子认识一个又一个商品区,带给孩子不断的新奇。后面一位老师负责看好本班的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集体活动之后,我们还安排了孩子自己选择商品区,自主购买商品。

  如果说集体活动让孩子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生活经验,那么分散购物活动则使孩子的自主性,社会**往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我们预先规定了分散购物时间,因此一到时间,每个幼儿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回到我们身边等候结帐。孩子们的收获是颇多的!看!一个个都喜上眉梢,那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互相交流着各自所买的物品,有学*用品、生活用品、糖果、饮料、零食等。孩子们一个一个有序地结完帐,跟着我们老师愉快地回到了幼儿园。

  我们组织大班的这次逛超市的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让孩子学着走进社会,学着接触体验社会。活动也证明: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获得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孩子勇于创新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养成做事之前先规划的良好*惯。

  2、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可以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活动之前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物品列好清单

  活动难点: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按照自己清单上的物品进行选购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里将各种玩具摆上“货架”

  列清单要用到的纸笔,活动过程中用到的钱币,袋子.超市购物篮,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活动引入:小朋友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名字就叫逛超市。

  活动开始:

  1、大家一起讨论*时都是如何逛超市的?

  2、教师引导小朋友选择纸笔列出购物清单(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好清单的小朋友到材料区拿钱币和袋子。大家一起去超市

  4、购物结束,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小结:

  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在购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列的清单进行购买,这样购物又快又不会落下自己要买的物品。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5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物品种类,通过游戏学*简单归类

  活动准备:

  1、收集各超市的海报、广告、等资料,张贴在“超市”主题墙饰中。

  2、将孩子们参观超市、设计海报、模仿开超市等活动的照片张贴,布置“超市活动集锦”专栏。

  活动过程:

  1、看录像,回忆前几天逛超市的情景。

  幼儿看录像,教师可做适当的解说。

  2、看完后提问:

  师:“你们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东西都是怎么摆放的呢?”

  再次让幼儿看录像,重点让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3、教师设疑:

  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吗?”

  让幼儿讨论。

  4、开展游戏:

  师:“老师也想开个超市,老师这里有很多超市里的商品,可是它们都没有摆放好,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帮个忙,请你和超市里一样按类摆放好吗?”

  教师介绍各个货架的类别:日用品类、食品类、文具类等。教师提出要求:放完一个再放一个,不拥挤。

  5、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类别摆放。

  参观一下孩子布置的小超市,检查一下摆放的物品是否正确,有不正确的和孩子一起指出,并放到正确的货架上去。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8)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合集五篇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2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4、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5、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6.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3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4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5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4、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5、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6.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大班教案《超市》 (菁华5篇)(扩展9)

——玩具超市大班教案通用五篇

  玩具超市大班教案 1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玩具超市大班教案 2

  设计意图:

  我班本月的主题是“我要上小学了”,在数学活动中,小朋友们对钱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买卖物品非常感兴趣,在科学活动中,对小学学*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小学的生活十分向往,于是我两个内容整合起来设计了这节活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玩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进行统计列出算式。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文具小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个框、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邓老师就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写文具购物统计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个框,数数你一共有多少钱?然后用框里的钱去买文具。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目的钱购买文具,并进行记录,用算式列出所购买文具的情况。

  4、请个别幼儿说说算式的意思。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朋友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培养幼儿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惯。

  2、活动结束: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让我们到教室外面找找吧!

  玩具超市大班教案 3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 ,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玩具超市大班教案 4

  设计意图:

  我班本月的主题是“我要上小学了”,在数学活动中,小朋友们对钱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买卖物品非常感兴趣,在科学活动中,对小学学*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小学的生活十分向往,于是我两个内容整合起来设计了这节活动。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玩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进行统计列出算式。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文具小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个框、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邓老师就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写文具购物统计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个框,数数你一共有多少钱?然后用框里的钱去买文具。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目的钱购买文具,并进行记录,用算式列出所购买文具的'情况。

  4、请个别幼儿说说算式的意思。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朋友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培养幼儿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惯。

  2、活动结束: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让我们到教室外面找找吧!

  玩具超市大班教案 5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