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登飞来峰》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登飞来峰》教案2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学情分析(学生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古诗学*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的学*,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资料准备:

  关于飞来峰的影像资料、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首诗,叫《登飞来峰》。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之旅,跨越千年,与诗人对话,感受此诗的意境。(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引言:学*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大家以前已学过不少诗了,今天老师要求大家分小组自学。

  出示自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所读诗句的意思。

  (3)交流重点字的意思。

  2、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3)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4)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课件同时出示字义)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分句解释: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师生补充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师范读。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怀

  2、生品读前两句。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再读前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读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 补充资料:

  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2) 补充资料: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写下此诗时,正是他出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3) 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其实用了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出示课件)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再品读后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4) 同时“浮云”,李白与王安石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正是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这也是本单元学*的主题——角度,即看问题的出发点。

  4、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听范读。(出示课件)

  5.齐读。(配乐)

  6.练*背诵,尝试配乐表演。

  五、课外延伸

  1.师谈话: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现在让我们步入诗的殿堂,感受*古典文字的魅力,欣赏他的其他著作。

  2.配乐,读诗。

  (课件出示:王安石的诗作)

  3.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学*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诗句。

  作业布置

  小练笔:通过对诗中哲理的领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怎样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四个难字——寻、闻、畏、缘,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理解,然后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从朗读和感悟中领悟作者的志向和此诗所含的哲理。

《登飞来峰》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了《牛和鹅》后,你收获了什么?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问题,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看景致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篇——《登飞来峰》(板书)

  二、初读感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将诗句读准确,读流利,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律美更好。

  2、(一读:读准确,自由读,提问2个人读)大家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愿意代替王安石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准确,真了不起!)

  谁还想尝试?(读两个人即可。你读得真投入,真像一个小小的王安石!)

  三、通过朗读指导,理解诗意。

  1、孩子们,如果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讨,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用笔轻轻在它旁边打上问号。(学生提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板书。要点:寻、闻(听说什么?)、畏、缘以及第三句等。)

  2、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解决部分词语,查字典弄清楚“寻”的意思,句子理**在整首诗学*中解决。

  3、理解字词的意思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二读:思考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读流畅,提问一人说诗意,一人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句意。提问诗意,再读。(读得更流利了。)

  4、结合刚才学*的收获,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张画板,结合你获得的信息,你想给上面填充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日、云、峰、塔)

  再结合书上的插图,看看作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他可能会看到什么?(脚踩白云,头顶蓝天,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什么时候?(结合生活实际,鸡鸣五更时漆黑一片,为什么会看到?)出示图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脚下,又会看到什么?(站在山腰,看到白云缭绕在山腰,站在山底,会看见潺潺溪流,绿树红花)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呢?站在哪里眼界更开阔,看得更远一些?(原来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异呀!)你想起了哪些与之意味相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不禁想起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佳句。

  作者站在高耸入云的飞来峰上,举手就可触及蓝天,举目四望,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只见脚下白云翻滚,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光芒万丈,他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自信、自豪)(三读:感情朗诵,提问读,)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吗?(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高兴的心情,你抓住“不畏”读出了作者无畏的心情,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孩子们,古诗用词非常凝练,王安石仅仅用了28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自己丰富的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感情朗诵这首诗吧!

  四、结合背景,领悟主旨

  孩子们,当年作者是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返回家乡江西临川时,途经杭州,写下《登飞来峰》一诗。此时作者年仅30岁,初涉宦海,正是年少气盛,志向高远,抱负不凡之时,那么作者登上飞来峰仅仅为了看日出吗?他挥笔写下的仅仅是自己游飞来峰的所见吗?老师想给大家出示一些资料:

  出示背景资料:

  1、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仁宗时期,国家表面上*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朝纲不振,奸臣当道,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地方乡里官吏腐败横行霸道,盗匪猖獗,民不聊生。长期的战乱使人民遭受宋、辽和西夏统治者的重重迫害,弄得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嫉恶如仇,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

  2、交流新的感受。

  (要点:看日出是对光明前景的向往,是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最高层”的寓意是诗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作者用眼前的哪一种景物代表了当时奸臣当道、官吏腐败横行、盗匪猖獗的社会现状?哪个词语表现了作者下决心冲破重重阻挠革除弊*革现实的勇气和气魄?他心里装着的是什么?(原来他心系的是黎民百姓的命运,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才不畏奸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他是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最高层)这里的高指的是?(他的志向如此的高远,胸怀如此的博大,)

  原来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啊!

  师:此时作者胸怀远大理想,高瞻远瞩,心里牵挂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满腔热血,一心报效祖国,看着旭日徐徐升起,他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哪?(四读:同桌合作读,示范读,指名读1名,小组读,全班读)

  (老师感受到了作者坚定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老师相信他一定不畏阻挠最终取得成功······)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这一环节配乐指名朗诵到同桌朗诵,到小组朗诵,到全班朗诵。此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完成了古诗的背诵。)

  王安石当时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将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牵挂在心上,那么生活在和*年代的我们该怎样做呢?那么就借这首诗来让我们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吧!

  五、学*测试。(卡片)

  1、孩子们,老师想,这首诗大家已经熟记于心,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默写了,默写前,谁能提前提醒大家一下该注意什么?(可能提醒大家书写要整洁规范,可能提醒大家易错的字等,让同伴的力量来帮助孩子成功。)同桌检查,师总结。

  2、口头检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孩子总结诗的内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大志才能有所成就等;

  (2)总结学*古诗的方法。

  2、结束语:(并出示作业)

  王安石站得高,所以不怕浮云遮蔽双眼,眼底的景物一览无余,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宋代的苏轼来到庐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又会看到什么呢?

  课外作业:

  (1)自学《题西林壁》。

  (2)查阅王安石的资料,看他的远大理想最终是否得以实现。

《登飞来峰》教案4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学情分析(学生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古诗学*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的学*,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资料准备:

  关于飞来峰的影像资料、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首诗,叫《登飞来峰》。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之旅,跨越千年,与诗人对话,感受此诗的意境。(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引言:学*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大家以前已学过不少诗了,今天老师要求大家分小组自学。

  出示自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划出诗句的节奏。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所读诗句的意思。

  (3)交流重点字的意思。

  2、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课文,用“/”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3)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4)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课件同时出示字义)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分句解释: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师生补充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师范读。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怀

  2、生品读前两句。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再读前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读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补充资料:

  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2)补充资料: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写下此诗时,正是他出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3)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其实用了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出示课件)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再品读后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4)同时“浮云”,李白与王安石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正是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这也是本单元学*的主题——角度,即看问题的出发点。

  4、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听范读。(出示课件)

  5.齐读。(配乐)

  6.练*背诵,尝试配乐表演。

  五、课外延伸

  1.师谈话: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现在让我们步入诗的殿堂,感受*古典文字的魅力,欣赏他的其他著作。

  2.配乐,读诗。

  (课件出示:王安石的诗作)

  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学*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诗句。

  作业布置

  小练笔:通过对诗中哲理的领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怎样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四个难字——寻、闻、畏、缘,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理解,然后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从朗读和感悟中领悟作者的志向和此诗所含的哲理。

《登飞来峰》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诗歌,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诗意,并能熟读、背诵、默写;体会本诗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文题中的“登”是攀登之意。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僧人慧理曾称这座山峰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以飞来”,因此得名“飞来峰”和“灵鹫峰”。

  二、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诗的前两句用了夸张手法写塔的高峻,说它高“千寻”;在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为下句埋下伏笔。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后两句议论,是诗的主旨。语意双关,表面上写“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原因是“身在最高层”,实际上包含着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生活哲理。

  四、合作探究: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6篇)

《登飞来峰》教案1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学情分析(学生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古诗学*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的学*,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资料准备:

  关于飞来峰的影像资料、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首诗,叫《登飞来峰》。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之旅,跨越千年,与诗人对话,感受此诗的意境。(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引言:学*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大家以前已学过不少诗了,今天老师要求大家分小组自学。

  出示自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所读诗句的意思。

  (3)交流重点字的意思。

  2、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3)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4)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课件同时出示字义)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分句解释: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师生补充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师范读。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怀

  2、生品读前两句。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再读前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读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 补充资料:

  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2) 补充资料: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写下此诗时,正是他出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3) 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其实用了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出示课件)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再品读后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4) 同时“浮云”,李白与王安石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正是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这也是本单元学*的主题——角度,即看问题的出发点。

  4、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听范读。(出示课件)

  5.齐读。(配乐)

  6.练*背诵,尝试配乐表演。

  五、课外延伸

  1.师谈话: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现在让我们步入诗的殿堂,感受*古典文字的魅力,欣赏他的其他著作。

  2.配乐,读诗。

  (课件出示:王安石的诗作)

  3.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学*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诗句。

  作业布置

  小练笔:通过对诗中哲理的领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怎样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四个难字——寻、闻、畏、缘,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理解,然后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从朗读和感悟中领悟作者的志向和此诗所含的哲理。

《登飞来峰》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登飞来峰》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诗歌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能力目标: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要点:

  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怀——踌躇满志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竞赛抢答活动

  抢答题:

  1.王安石北宋(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指应天塔)②闻说鸡鸣见日升()(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怕)④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夸张)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

  4.《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可多写一句)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前:写景,后:抒情)

  6.《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七、教师小结: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彩。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努力为自己储备知识,积蓄能量,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声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八、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登飞来峰》教案4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学情分析(学生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

  以往,学生所学的诗大多是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于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则是初次接触,因而在学*体会诗的含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古诗学*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的学*,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资料准备:

  关于飞来峰的影像资料、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传说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出示图画)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年青人,登上此峰,触发感想,作了一首诗,叫《登飞来峰》。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之旅,跨越千年,与诗人对话,感受此诗的意境。(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交流,解释诗句

  引言:学*古诗的目的就在于诵读,吟咏,而想读好诗,则要理解诗意。大家以前已学过不少诗了,今天老师要求大家分小组自学。

  出示自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划出诗句的节奏。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所读诗句的意思。

  (3)交流重点字的意思。

  2、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课文,用“/”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3)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4)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课件同时出示字义)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分句解释: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师生补充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师范读。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

  ③④抒**怀

  2、生品读前两句。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再读前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品读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补充资料:

  飞来峰高168米。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来峰的这些美景诗人都没有描写,而单单只写了飞来峰的“高”?提示:联系诗人的经历。

  (2)补充资料:

  王安石当过宰相,实行变法,使衰弱的宋王朝迅速强盛起来,人民生活也大幅度提高。写下此诗时,正是他出入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3)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其实用了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出示课件)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再品读后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4)同时“浮云”,李白与王安石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正是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这也是本单元学*的主题——角度,即看问题的出发点。

  4、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听范读。(出示课件)

  5.齐读。(配乐)

  6.练*背诵,尝试配乐表演。

  五、课外延伸

  1.师谈话: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现在让我们步入诗的殿堂,感受*古典文字的魅力,欣赏他的其他著作。

  2.配乐,读诗。

  (课件出示:王安石的诗作)

  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学*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诗句。

  作业布置

  小练笔:通过对诗中哲理的领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怎样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四个难字——寻、闻、畏、缘,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理解,然后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从朗读和感悟中领悟作者的志向和此诗所含的哲理。

《登飞来峰》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了《牛和鹅》后,你收获了什么?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问题,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看景致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篇——《登飞来峰》(板书)

  二、初读感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将诗句读准确,读流利,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律美更好。

  2、(一读:读准确,自由读,提问2个人读)大家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愿意代替王安石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准确,真了不起!)

  谁还想尝试?(读两个人即可。你读得真投入,真像一个小小的王安石!)

  三、通过朗读指导,理解诗意。

  1、孩子们,如果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讨,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用笔轻轻在它旁边打上问号。(学生提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板书。要点:寻、闻(听说什么?)、畏、缘以及第三句等。)

  2、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解决部分词语,查字典弄清楚“寻”的意思,句子理**在整首诗学*中解决。

  3、理解字词的意思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二读:思考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读流畅,提问一人说诗意,一人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句意。提问诗意,再读。(读得更流利了。)

  4、结合刚才学*的收获,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张画板,结合你获得的信息,你想给上面填充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日、云、峰、塔)

  再结合书上的插图,看看作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他可能会看到什么?(脚踩白云,头顶蓝天,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什么时候?(结合生活实际,鸡鸣五更时漆黑一片,为什么会看到?)出示图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脚下,又会看到什么?(站在山腰,看到白云缭绕在山腰,站在山底,会看见潺潺溪流,绿树红花)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呢?站在哪里眼界更开阔,看得更远一些?(原来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异呀!)你想起了哪些与之意味相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不禁想起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佳句。

  作者站在高耸入云的飞来峰上,举手就可触及蓝天,举目四望,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只见脚下白云翻滚,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光芒万丈,他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自信、自豪)(三读:感情朗诵,提问读,)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吗?(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高兴的心情,你抓住“不畏”读出了作者无畏的心情,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孩子们,古诗用词非常凝练,王安石仅仅用了28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自己丰富的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感情朗诵这首诗吧!

  四、结合背景,领悟主旨

  孩子们,当年作者是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返回家乡江西临川时,途经杭州,写下《登飞来峰》一诗。此时作者年仅30岁,初涉宦海,正是年少气盛,志向高远,抱负不凡之时,那么作者登上飞来峰仅仅为了看日出吗?他挥笔写下的仅仅是自己游飞来峰的所见吗?老师想给大家出示一些资料:

  出示背景资料:

  1、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仁宗时期,国家表面上*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朝纲不振,奸臣当道,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地方乡里官吏腐败横行霸道,盗匪猖獗,民不聊生。长期的战乱使人民遭受宋、辽和西夏统治者的重重迫害,弄得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嫉恶如仇,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

  2、交流新的感受。

  (要点:看日出是对光明前景的向往,是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最高层”的寓意是诗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作者用眼前的哪一种景物代表了当时奸臣当道、官吏腐败横行、盗匪猖獗的社会现状?哪个词语表现了作者下决心冲破重重阻挠革除弊*革现实的勇气和气魄?他心里装着的是什么?(原来他心系的是黎民百姓的命运,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才不畏奸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他是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最高层)这里的高指的是?(他的志向如此的高远,胸怀如此的博大。)

  原来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啊!

  师:此时作者胸怀远大理想,高瞻远瞩,心里牵挂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满腔热血,一心报效祖国,看着旭日徐徐升起,他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哪?(四读:同桌合作读,示范读,指名读1名,小组读,全班读)

  (老师感受到了作者坚定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老师相信他一定不畏阻挠最终取得成功······)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这一环节配乐指名朗诵到同桌朗诵,到小组朗诵,到全班朗诵。此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完成了古诗的背诵。)

  王安石当时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将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牵挂在心上,那么生活在和*年代的我们该怎样做呢?那么就借这首诗来让我们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吧!

  五、学*测试。(卡片)

  1、孩子们,老师想,这首诗大家已经熟记于心,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默写了,默写前,谁能提前提醒大家一下该注意什么?(可能提醒大家书写要整洁规范,可能提醒大家易错的字等,让同伴的力量来帮助孩子成功。)同桌检查,师总结。

  2、口头检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孩子总结诗的内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大志才能有所成就等;

  (2)总结学*古诗的方法。

  3、结束语:(并出示作业)

  王安石站得高,所以不怕浮云遮蔽双眼,眼底的景物一览无余,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宋代的苏轼来到庐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又会看到什么呢?

  课外作业:

  (1)自学《题西林壁》。

  (2)查阅王安石的资料,看他的远大理想最终是否得以实现。

《登飞来峰》教案6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感悟作者创作情感。

  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诗句意思。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作者在诗中的哲学道理,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我们学*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这两首诗,下面我们来学*《登飞来峰》这首诗,一起来领略宋代诗人的别样风采。(板书:登飞来峰)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30岁时,浙江鄞(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三、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

  四、教师翻译原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讲解注释

  飞来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另一种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六、整体感知,鉴赏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二)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板书)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教师引导学生)

  七、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这首诗没有写眼前其他的美丽景象,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写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八、作业

  熟练的背诵默写《登飞来峰》一诗。

  抄写《登飞来峰》一诗十遍。

  预*《游山西村》一诗。

  板书如下: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浮云——→(困难、障碍、挫折)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菁华3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1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协作式学*。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的基础上,通过练*检测学生的预*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需求与学*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来检测学生的预*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需求与学*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交流彼此的学*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提高了自身的水*,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2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画图法第二段:导游法第三段:描述法第四、五段:法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帮助和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法做一个,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3

  一、导语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1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2段内容,带领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登山线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泰山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流连忘返。

  1.苍山负雪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菁华3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侧面烘托的手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三.句读:下列句子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苦带然

  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四.分析一二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当:在。其:指泰山。

  3.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

  4.道皆砌石为磴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5.余始循以入循:沿着、顺着。以:而。

  6.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8.明烛天南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9.望晚日照城郭晚日:傍晚的太阳。

  (二)一词多义的解释。

  1.居

  A半山居雾若带然

  B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居十日

  D居庙堂之高

  E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其居仅仅足

  意思:停留;居住;过;处在;坐;住所

  2.限

  A越长城之限

  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D皆不可限以时月

  E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门槛;阻隔;限制;限度。

  3.乘

  A自京师乘风雪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意思:冒着;乘坐;趁;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4.道

  A道少半,越中岭

  B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F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义;政策,方法;取道;说

  (三)内容分析

  1.泰山位于何处?“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课文一、二句;目的地:日观峰。

  2.用“其级七千有余”“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从侧面点出了泰山的什么特?

  答:高峻。

  3.从文中找出记叙登山路线的词语。

  答:自、历、穷、越、至于;循以入、道、越、复循、遂至

  4.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五.作业:

  读诵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补充注释:

  1.戊申晦,五鼓

  戊申:干支记月,即当时的十二月。晦:月末一日,即二十九日,农历每月初一是“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2.大风扬积雪击面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自:从

  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稍:依稀。

  5.正赤如丹正:纯正

  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承:承接

  7.其远古刻尽漫失尽:全

  8.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9.生石罅罅:裂缝,前面省略“于”。

  (二)一词多义解释

  1.或

  A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

  意思:有的;或许;有时;有人

  2.极

  A极天云一线异色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C初极狭,裁通人

  D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E南极潇湘

  F屋极有窗以达气

  意思:尽头;尽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尽;顶点

  3.视

  A回视日观以西峰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子孙视之不甚惜

  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E意思:看;审察;对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较

  4.坐

  A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B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与“站”相对;判罪;座位;因为

  5.始

  A余始循以入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意思:开始;最初;才;开头、开端。

  (三)指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词性活用情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2.道少半,越中岭

  3.明烛天南

  4.其阴,济水东流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6.山多石,少土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1.须臾成五采

  2.石苍黑色,多*方,少圜

  3.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4.至莫夜月明

  5.其级七千有余

  6.汝识之乎

  7.余固笑而不信也

  8.有大石当中流

  五.内容分析:

  1.课文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答:日出前—风、雪、云;日出时—形、色、光;后—色。正面描写:泰山日出美如画(壮观);侧面描写:而皆若偻——泰山(高峻)。

  2.第四段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写了人文景观,试列举这些人文景观,并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自然景观的?

  答:写土质—多石,少土,石黑,多*方,少圜。写树—多松,生石罅,*顶;日观数里内无树。写雪—冰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布。写鸟兽—无。

  六.作业:

  课后练*,背诵全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2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协作式学*。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的基础上,通过练*检测学生的预*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需求与学*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来检测学生的预*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需求与学*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交流彼此的学*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提高了自身的水*,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3

  一、导语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1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2段内容,带领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登山线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泰山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流连忘返。

  1.苍山负雪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登泰山记》教案 (菁华6篇)

《登泰山记》教案1

  一、解题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关于泰山的评论有:

  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这是*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季羡林:泰山是*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与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将他们及其追随者称作“桐城派”。桐城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文学史上所仅见。

  桐城派文论的核心是义法。明确提出义法说和对义法的内涵进行反复阐述的是方苞。他主张“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基本上是宋儒的义理,但又力戒空疏,强调济于实用;还主张“言有序”,是说文章讲究表现形式,要有章法结构。义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内容、有条理、结构谨严、合乎体制的文章。义与法的关系,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内容和形式要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义法说还包括对谋篇布局“尚简去繁”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雅洁”的提倡。

  其后的刘大櫆在义法说方面,又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他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提出了神气音节说。所谓“神”,大体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养在艺术上完满而成熟的表现;所谓“气”,大体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气势及其所呈现出的面貌;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错综配合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琅琅可诵的语言因素。后来桐城派文人都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旨。

  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以法为主,姚鼐则扩充和发展了方、刘之说,使桐城派文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姚鼐论文的主要创见有以下三点: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姚鼐生当乾、嘉考据风盛之时,他将宋、汉学和辞章结合起来论述文章和学问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论文解识宏通之处。这对扩张桐城派的壁垒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选文和作文的标准,即“文章八要”的主张。他在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的序目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者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他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语言的音韵文采。精寓于粗,即内容寓于形式。从而概括出散文创作艺术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论。

  提出文章风格的阴阳刚柔说。他将不同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阳刚阴柔两大类,认为这两种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风格来。他还认识到文章风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气质的表现,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分析和显示作者的风格。这是对古文家在文学风格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桐城派文论的精彩之处。

  三、内容分析

  各段主要内容: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在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3幅壮丽的图画: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地交待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叙。“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图。作者仍是先交待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叙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另一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为什么等待戈多

  ——解谜《等待戈多》

  高二(3)程辽

  *惯于传统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美凝炼的对白,《等待戈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部废话连篇的无戏之剧却把无聊、空虚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节跌宕的传统戏剧,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剧有关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处。首先是:

  “爱斯特拉冈(后称‘爱’)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尔(后称‘弗’)你当时难道没在场?

  爱 我大概没好好听。

  弗 哦……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

  爱 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弗 一点不错。

  爱 一种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确。

  爱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说他瞧着办。

  爱 说他不能事先答应。

  弗 说他得考虑一下。

  爱 在他家中安静的环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爱 他的朋友们。

  弗 他的代理人们。

  爱 他的通讯员们。

  弗 他的书。

  爱 他的银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爱 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吗?

  爱 我想是的。

  弗 我也这么想。(沉默)”

  无异于废话。再看第二处。

  “弗 哦,他是……可以说是个相识。

  爱 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

  弗 不错……我们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样……

  爱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看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后面两处是写孩子上场告诉等待着的爱和弗,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剧中并没有明示戈多是谁或是什么。

  据说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可见作者也只是发现了一种现象,而谜底似乎连他自己也未能揭晓。

  根据剧中人物混乱的语言,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戈多是爱、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俩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来但每天都没来。如果说戈多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事,或是代表希望,爱、弗就不必只是百无聊赖地等待,都可以去寻找、去追求,就像传统戏剧中写的那样。他们几次等得无聊透顶,绝望地喊:“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干什么呢?”难道竟是他们想不到去寻找吗?不,是他们不能寻找,因为戈多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仇不得报的时候,哈姆雷特就会挥舞着宝剑复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时候,罗密欧与茱莉叶就会向命运宣战;梦中的天边外不能到达的时候,罗伯特就会被遥远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出了海,便会因为失去露丝而使理想悲剧变成爱情悲剧。为生存、为情感、为信念而奋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人总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结果呢?一个指向没有指向的概念就产生了。人们就开始等待戈多。

  因为空虚,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时戈多已经来了。他在哪儿?

  谁是戈多?

  以上三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过去的事,一件、两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我们就像是等待戈多的两个人,传帽子当游戏,对骂是消遣,上吊来解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义,要做这么多事?因为剥去事务繁忙的华丽外衣,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空虚。心是永远不能遗失的,却是从人穿上外衣的一开始就被遗忘的。所以人马不停蹄地忙碌、寻找、穿上更复杂的衣服,因为他似乎缺了点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两个人说:“嗯?咱们走不走?”“好的,咱们走吧。”然后他们坐着不动。人能往哪儿走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没走。没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经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满足。这时候戈多就来了,就开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厉害的大力士举不动的是自己。很无聊,很难受,但是戈多不来,你怎么离开?

  追寻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化身为了花花世界。

  万般无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登泰山记》教案2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协作式学*。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的基础上,通过练*检测学生的预*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需求与学*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来检测学生的预*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需求与学*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交流彼此的学*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提高了自身的水*,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登泰山记》教案3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 石磴(*)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案4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群峰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案5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维发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文化传承: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知识储备】

  一、题目注解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历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建庙塑神。泰山因而成为游览的圣地,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记游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三、背景视窗

  这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使人们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壮美。

  【重点梳理】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半山居雾——居:停留。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绛皓驳色——驳:杂,错杂。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整体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你的阅读初感受。

  【文本赏析】

  1.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2.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3.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描绘的?

  【限时检测】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二)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2.少圜()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2.济水东流()

  3.崖限当道者()4.道少半()

  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2.崖限当道者()

  3.僻不当道者()

  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级七千有余()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余始循以入()

  3.回视日观以西峰()

  限:1.越长城之限()2.崖限当道者()

  道:1.道皆砌石为磴()2.道少半()

  有:1.其级七千有余()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其远古刻尽漫灭()

  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4.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6.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7.复循西谷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大龙湫记戴名世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锦溪而行循:沿着B.不可胜数胜:超过

  C.相去数十步去:距离D.形状顿异顿:立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倚天而滨海B.忽为风所遏

  C.盖其石壁高五千尺D.会于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认为大龙湫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3分)

  (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3分)

  登泰山记答案:

  1.示例: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

  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

  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

  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2.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

  4.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方(*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1.B(尽)3.C(①写的是锦溪小瀑布,⑤写的是小龙湫,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议论”“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有误。)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从芙蓉村越过丹芳岭,到达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着悬崖直流,没有这种变化的形态。

《登泰山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登岳阳楼》教案 (菁华5篇)

《登岳阳楼》教案1

  教学目标: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4、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投影器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上一课时导入

  二、初步感知

  1、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关于律诗和绝句

  (见课后练*五)

  3、背景

  此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57岁,漂泊于湖南一带,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悒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

  4、熟读、背诵、了解大意

  5、找出押韵的字,并指出押何韵。

  6、找出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二、分析理解

  ※首联:

  1、分析对仗。

  2、上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下联呢?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

  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 今昔对比

  3、律诗开头两句本可为必对仗,作者却破格写成一联且自然流畅,是何用意?

  明确:加强“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登楼赏景,夙愿得偿的兴奋之情。

  ※颔联:

  1、分析对仗。

  2、此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大意?

  明确:吴楚这片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上下联各侧重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下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5、“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颈联:

  1、分析对仗。

  2、大意?

  明确: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随。

  3、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分析:在宏大壮阔的洞庭湖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涉小无助,自然联想到自己艰难的处境,“无一字”,突出了孤独;“有孤舟”表现了悲苦。写湖景壮阔→叙处境凄凉,触景生情,前后对比,诗境顿时不同。这是诗人的精心构思,有意拿二者对照,前后映衬,借此引出更深的思索和感慨。

  ※尾联:

  1、大意?

  明确:北面的关山仍然饱经战火,倚靠着楼窗远眺,我不禁涕泪交流。

  2、内容?

  明确:抒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3、此联与颈联有何联系?

  明确: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作者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对比。山河依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此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人民的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写作特点:

  1、对比强烈。 2、对仗工整。 3、用字精当。 4、感情深沉。

  三、巩固练*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完成课后练*。

《登岳阳楼》教案2

  教学目标: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4、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器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上一课时导入

  二、初步感知

  1、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关于律诗和绝句

  (见课后练*五)

  3、背景

  此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57岁,漂泊于湖南一带,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悒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

  4、熟读、背诵、了解大意

  5、找出押韵的字,并指出押何韵。

  6、找出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二、分析理解

  首联:

  1、分析对仗。

  2、上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下联呢?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

  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今昔对比

  3、律诗开头两句本可为必对仗,作者却破格写成一联且自然流畅,是何用意?

  明确:加强“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登楼赏景,夙愿得偿的兴奋之情。

  颔联:

  1、分析对仗。

  2、此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大意?

  明确:吴楚这片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上下联各侧重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下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5、“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颈联:

  1、分析对仗。

  2、大意?

  明确: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随。

  3、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分析:在宏大壮阔的洞庭湖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涉小无助,自然联想到自己艰难的处境,“无一字”,突出了孤独;“有孤舟”表现了悲苦。写湖景壮阔→叙处境凄凉,触景生情,前后对比,诗境顿时不同。这是诗人的精心构思,有意拿二者对照,前后映衬,借此引出更深的思索和感慨。

  尾联:

  1、大意

  明确:北面的关山仍然饱经战火,倚靠着楼窗远眺,我不禁涕泪交流。

  2、内容

  明确:抒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3、此联与颈联有何联系

  明确: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作者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对比。山河依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此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人民的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写作特点:

  1、对比强烈。

  2、对仗工整。

  3、用字精当。

  4、感情深沉。

  三、巩固练*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完成课后练*。

《登岳阳楼》教案3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和学*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走进诗境,感悟作者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篇目的作者,让学生提前搜集作者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反复吟诵,掌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讨论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式 感悟式 自主式 交流式 点拨式 讲析式 比较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为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味诗歌的魅力,就必须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 , 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 ;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讨论(师提示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明确】:①重点抓住“昔”“今”②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第二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名句作一对比,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示孟诗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明确】: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作者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示何谓宽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由洞庭的广阔壮丽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②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②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无人赏识,国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二)

  方法:

  ①学生讨论交流、分析

  ②教师可提示相关内容,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拨

  【师点拨】:

  ①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后写楼上凉风**。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②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

  八、作业:

  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有文采)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杜甫的《阁夜》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一些重点字的理解上师生应多交流,如词中“坼”和“浮”作者通过这两个字到底是为了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感悟,促进学生发挥学*的主动性。

  2、在意境和方法的把握上教师的点拨要到位,采用怎样的方式要提醒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提升!

《登岳阳楼》教案4

  1、导入新课:初一时我们曾学*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4、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着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登岳阳楼》

  合作·探究·展示

  一、导语设计

  二、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猿啼凄厉而悲凉;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五、课堂小结: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登岳阳楼》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2、 体悟诗歌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品位;

  3、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杜甫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熟读成诵,理解“坼”与“浮”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2、品味语言,感受杜甫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导入:登高作赋,历来是*文人志士,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歌或抒豪情,或发幽愤,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杜甫的《登岳阳楼》,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

  朗读的节奏及重音处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课堂练*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 ”。

  课堂小结

  杜甫的诗堪称“诗史”,加之诗人深广的爱国情怀,高超的文字功力,使他的诗作,尤其是晚期律诗,更具一种沉郁顿挫,一唱三叹之特点,极耐开掘。《登岳阳楼》是杜甫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著名的诗作,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起被镌刻在江南三大文化名楼之首的岳阳楼上,自唐以来,一直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主流穿越千年而永不漫泯。

  课外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做同步练*。

  板书设计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作者王安石;

  (2)背诵、默写全诗;

  (3)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4)了解哲理诗的特点。

  重、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全诗;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诗意理解

  (2)难点: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哲理诗的特点

  课型:讲授

  教学主要步骤及内容:

  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教师逐次口述下列内容)

  ①他官至宰相,且多次任相,多次罢相;

  ②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

  ③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11世纪的*家”。

  ④他还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⑦他字介甫,晚号半山,被封荊国公,世称王荊公,卒谥文,亦称王文公;

  ⑧前不久我们才学过他的《伤仲永》。

  【此环节由教师依次逐条口述内容,或者用课件逐条展示,直到学生猜出人物,然后直接引出本课主题,板书课文题目:登飞来峰】

  融入文本一:题解

  (教师简介如下内容)

  浙江绍兴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宝林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越王勾践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融入文本二:朗读

  (一)教师板书全诗。请同学们琢磨琢磨每句诗,想一想该怎么朗读,试着划分一下朗读的节奏。

  (二)温故

  1、格律诗常见的是哪两大类?一般多为几言?

  (古典格律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一般多为五言和七言)

  2、诗歌(格律诗)节奏的划分

  七言:

  (1)基本:“二五”式和“四三”式

  (2)细分:①二二三②二三二③二二二一④二二一二

  五言:①二三②二一二③二二一

  【一般情况是综合“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常以“二”起头,且上、下句节拍匀称】

  (三)学生读写

  齐读——自由朗读——试背——在笔记本上默写

  (确实默写不下来的同学,可以抄写)

  融入文本三:全诗简析

  (一)①②句:

  导问:

  1、按课本注释折算,“千寻”等于多少“尺”?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手法的运用?

  作者的目的何在?

  【“千寻”,夸张手法,极言塔高。】

  2、第②句还在写“塔高”没有?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写法?

  【“见日升”,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这还是写塔高。】

  (二)③④句

  导问:

  1、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前两句落笔于“景”,后两句着笔于“情”,亦可说“理”)

  2、③、④句之间是何关系?

  (因果关系,〈相机释“缘”之义〉)

  3、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教师可以先举出生活中蕴含此理的例子,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

  融入文本四:闭目构画

  一、学生闭目,听老师吟诵全诗,在头脑中构画。

  二、学生继续紧闭双目,听老师提示,丰富头脑中的画面。

  提示1、怎样的飞来山?“千寻塔”给你怎样的感觉?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2、鸡鸣时是怎样的景象?“日升”的画面又是怎样的?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3、想象一下:

  此时的“登山者”身居何处?是怎样的精神风貌?

  此时他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

  是在心中默念,还是在吟唱?

  (此步骤的关键是学生必须“闭目”,教师的吟诵和提示,最好重复一次)

  融入文本五:言传构画

  一、画外音(说一说)

  下面我们请大家来说一说刚才头脑中的画面。

  (同学们可难会发现,当你睁开眼睛时,刚才头脑中的画面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现在我们仍就闭着眼,一边回想头脑画面,一边口述画面内容。学生举手发言)

  二、画外文(写一写)

  现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一写你头脑中的画面。

  (完成后,请一、二位同学朗读)

  融入文本六:内容拓展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在你们小学学过的诗中,曾有一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颇似此诗。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在学生或教师引导明确之后,老师边对比简析边板书。一个注意点:两首诗最后两句的异同)

  课外作业

  (1)在方格本上用楷书默写此诗。

  (2)修改“言传构画”环节中自己所写的稿子。

  要求:①以本诗为基础,进一步联想和想象,充实画面内容;

  ②自己可以酌情拟题。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4、读题,解题。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二>理解诗意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2、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3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三>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四>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

  <五>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六>练*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以写山告诉世人深刻的人生哲理。提起山让我不得不想起*的五岳,谁知道*的五岳指的是哪几座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华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卖雨伞,老二卖太阳镜。因为两兄弟的生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发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奶奶就唉声叹气:“今天大儿子的伞肯定卖不出去了,真是天不遂愿啊。”如果遇到下雨,她还是一筹莫展:“唉,老二的太阳镜今天又卖不掉了,真是倒霉啊。”老奶奶就这样天天担忧,日日犯愁,总是心情郁闷,没有一天快活。老爷爷却恰恰相反,对待天气总是另一种态度。天晴时,他欣喜万分,乐道:“好啊,老二的眼镜今天一定卖得好!”下雨时,他依然满心欣喜:“好啊,老大的雨伞今天一定卖得多!”年年岁岁,老爷爷总是豁达乐观,快乐无比。

  3、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诗。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入新课

  1、谁能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有着同样道理的诗—《登飞来峰》。

  4、质疑: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5、哪个同学可以帮忙?

  二、检查预*情况

  1、出示古诗。

  2、初读、正音

  3、检查预*情况

  通过预*,你获得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事情?

  三、品读古诗

  1、齐读

  2、讨论:如何读好这首诗?

  (要求: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节奏)

  3、师指导朗读,并范读。

  4、学生试读

  5、指名读(两三个)

  6、学生评价朗读

  7、自主学*,理解诗意。

  8、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9、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同学们,这首诗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其实诗人是要借景来抒情,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10、教师小结:

  四、学生畅谈生活经验

  1、说一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

  2、师小结: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作者王安石;

  (2)背诵、默写全诗;

  (3)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4)了解哲理诗的特点。

  重、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全诗;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诗意理解

  (2)难点: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哲理诗的特点

  课型:讲授

  教学主要步骤及内容:

  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教师逐次口述下列内容)

  ①他官至宰相,且多次任相,多次罢相;

  ②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

  ③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11世纪的*家”。

  ④他还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⑦他字介甫,晚号半山,被封荊国公,世称王荊公,卒谥文,亦称王文公;

  ⑧前不久我们才学过他的《伤仲永》。

  【此环节由教师依次逐条口述内容,或者用课件逐条展示,直到学生猜出人物,然后直接引出本课主题,板书课文题目:登飞来峰】

  融入文本一:题解

  (教师简介如下内容)

  浙江绍兴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宝林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越王勾践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融入文本二:朗读

  (一)教师板书全诗。请同学们琢磨琢磨每句诗,想一想该怎么朗读,试着划分一下朗读的节奏。

  (二)温故

  1、格律诗常见的是哪两大类?一般多为几言?

  (古典格律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一般多为五言和七言)

  2、诗歌(格律诗)节奏的划分

  七言:

  (1)基本:“二五”式和“四三”式

  (2)细分:①二二三②二三二③二二二一④二二一二

  五言:①二三②二一二③二二一

  【一般情况是综合“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常以“二”起头,且上、下句节拍匀称】

  (三)学生读写

  齐读——自由朗读——试背——在笔记本上默写

  (确实默写不下来的同学,可以抄写)

  融入文本三:全诗简析

  (一)①②句:

  导问:

  1、按课本注释折算,“千寻”等于多少“尺”?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手法的运用?

  作者的目的何在?

  【“千寻”,夸张手法,极言塔高。】

  2、第②句还在写“塔高”没有?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写法?

  【“见日升”,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这还是写塔高。】

  (二)③④句

  导问:

  1、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前两句落笔于“景”,后两句着笔于“情”,亦可说“理”)

  2、③、④句之间是何关系?

  (因果关系,〈相机释“缘”之义〉)

  3、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教师可以先举出生活中蕴含此理的例子,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

  融入文本四:闭目构画

  一、学生闭目,听老师吟诵全诗,在头脑中构画。

  二、学生继续紧闭双目,听老师提示,丰富头脑中的画面。

  提示1、怎样的飞来山?“千寻塔”给你怎样的感觉?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2、鸡鸣时是怎样的景象?“日升”的画面又是怎样的?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3、想象一下:

  此时的“登山者”身居何处?是怎样的精神风貌?

  此时他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

  是在心中默念,还是在吟唱?

  (此步骤的关键是学生必须“闭目”,教师的吟诵和提示,最好重复一次)

  融入文本五:言传构画

  一、画外音(说一说)

  下面我们请大家来说一说刚才头脑中的画面。

  (同学们可难会发现,当你睁开眼睛时,刚才头脑中的画面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现在我们仍就闭着眼,一边回想头脑画面,一边口述画面内容。学生举手发言)

  二、画外文(写一写)

  现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一写你头脑中的画面。

  (完成后,请一、二位同学朗读)

  融入文本六:内容拓展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在你们小学学过的诗中,曾有一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颇似此诗。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在学生或教师引导明确之后,老师边对比简析边板书。一个注意点:两首诗最后两句的异同)

  课外作业

  (1)在方格本上用楷书默写此诗。

  (2)修改“言传构画”环节中自己所写的稿子。

  要求:①以本诗为基础,进一步联想和想象,充实画面内容;

  ②自己可以酌情拟题。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5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怀——踌躇满志

  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竞赛抢答活动

  抢答题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___之一。(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 )(指应天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怕)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 )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夸张)

  4、《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可多写一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前:写景,后:抒情)

  6、《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登鹳雀楼》教案 (菁华5篇)

《登鹳雀楼》教案1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二、检查预*,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一首古诗,我们要学*哪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登鹳雀楼》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情调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学写“入”,“欲”两个生字。

  3、初步理解字义和诗句,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提示最后两行诗句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学,进一步读好、背好古诗,

  学写其它5个生字。

  教学过程:(略)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古诗《登鹳雀楼》教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母语的*得规律,认定学*语言是主体能动地把在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语文课上的语言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语言,同时接受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的过程,语文教学强调主体因素,重视整合效应,明确提出以培养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的训练为“纬”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完古诗《登鹳雀楼》后,对此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学情调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对学生知识背景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登鹳雀楼》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2、对学生能力经验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小朋友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小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3、对学生需求的调查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课前的学情调查时,设问:“谁愿意做代表为大家背一背这首诗?”就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背古诗了。其次,在写字这个块面中,我利用游戏形式即“看谁找的对”来指导学生写字,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看看有点像,比比不一样,就差一点点,错了就变样,写时要注意,仔细想一想”。学生的兴趣较高,觉得很有趣。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去解决问题,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寻文明像,入境悟情,积累迁移

  “明像”才能“入境”;“入境”便可“悟情”。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的“打火石””。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充分利用媒体来活用课文插图,入境悟情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媒体直接演示,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黄河入海流”时,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在学*第一行诗句时,我充分运用他们已学过的课文《夕阳真美》中的相关语句,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入境悟情,教学效果显著。此外,在本节课中,我也注意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个词“登高望远”,并结合学生悟出的道理,来指导学生运用诗中的句子来鼓励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接着,按学生的意愿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由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小松树长在山上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以上几点是我执教后的不成熟的想法,我反思之后,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我这节课主要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来组织教学的.,但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总担心放开了会收不拢,所以在体现学生学情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对学生的学情预测得不够准确,起点稍低了点,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由于还不够老练,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还有,对多媒体的操作还不够熟练。一是“黄河入海流”的画面本应图、文、声立体输出,结果“黄河水”只闻其声,不见其景,当时我只能随机应变,运用音乐创设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去描述,仿佛看到的情景及自身的感受。二是在学生写字时我是配的优美典雅的古筝乐,结果课件并未播放。

  不过,不管是得还是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通过讨论、试教,我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凡事都在发展,我也会不断鼓励自己,用取得的收获增强自己的信心,用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我要将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钻研,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案3

  学*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并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

  2、学*整首吟诵,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四。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二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

  (3)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三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吗?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3、出示第四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

  ( 3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二、观看课件,学*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1、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3遍,和古诗解释)

  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指字认读。(变换节奏念)

  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

  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一起商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设计意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这节课重在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学*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古文不在枯燥。

  【知识扩展】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写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登鹳雀楼》教案4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二、检查预*,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一首古诗,我们要学*哪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登鹳雀楼》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预*课文: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景色,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诗吧!生读题,学*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

  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

  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

  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

  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

  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生再读古诗。

  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能看着这样的情景背诵吗?练*背诵。

  三、书写生字。

  1、师:调皮的汉字娃娃要孩子们送他们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

  2、今天要求写的汉字娃娃很少,你能写好吗?找找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写字要领。

  3、师:咱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生摆好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然后开始书写,努力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生写完以后,展示,交流,评奖。

  四、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读读王之涣的其他古诗。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

  识鸟学字,揭示课题。

  1.出示鹳图片,认识这种鸟吗?这种鸟有个美美的名字,叫鹳。板书:鹳齐读鹳。这种鸟很特别,发现了吗?它的尾巴特别长,是一种长尾巴鸟。一般,表示长尾巴鸟的字,用鸟字旁。再读。

  2.出示雀图片,这又是什么鸟呀?(麻雀)我们发现麻雀的尾巴和鹳的尾巴明显不一样,颧的尾巴长,雀的尾巴短。对,这是一种短尾巴的鸟。

  我们来看这个雀字,板书(雀)上面一个小,下面加个隹,注意小的竖钩要变成竖。这是长丿,要写舒展,课文中还有很多长丿的生字。

  隹是一个新偏旁。隹是一类短尾巴小鸟的总称。

  3.鹳和雀,是两种不同的鸟,但是放在一起,指一种鸟类,就是:鹳,黄河边的一种水鸟,人们*惯叫它鹳雀。跟老师读。

  4.出示鹳雀楼图片,这是什么?这是一座古代的楼台。名字叫鹳雀楼。板书:楼

  猜一猜,为什么这个楼有这个名字?据说常有鹳雀在这里停留,所以称之为鹳雀楼。

  读读这个名字。鹳雀楼有三层楼,很高,可以登高望远。

  5.这首诗是作者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以古诗题目叫登鹳雀楼。板书:登齐读古诗题目。

  指导读诗题:登鹳雀楼,鹳雀楼楼的名字,要连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