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大班,购物

购物大班教案1

  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过程: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怎样去买的?(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今年过年时买东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劳累,很轻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东西送来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对了,我是在网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网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等)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延伸活动:

  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购物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购物大班教案3

  【活动设计】

  去超市购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常的事,他们能在超市里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但他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好与坏,保存时间的长与短并不了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看,去寻找物品的保质期。而保质期的知识又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教育内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是本次活动的设计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引导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并初步尝试推算保质期。

  2、让幼儿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照相机、食品若干、各种饮料、食品标价卡。

  【活动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一个小超市,你们想去购物吗?

  请你去超市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食品,回来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在超市里买了什么?价钱是多少?

  2、幼儿去“超市”购物

  3、幼儿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我买了xxx,它的价钱是几元几角。

  二、了解食品保质期

  1、师:在超市里购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称、价钱之外还要看什么?

  2、师:你怎么知道你买的食品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导幼儿讨论出:购物时还要看食品的保质期)

  小结:食品保质期是指保证食品质量的期限。购物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如果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寻找保质期

  1、师:你们买的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吗?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质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寻找保质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推算保质期

  1、师:这包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九个月)

  2、师:九个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引导幼儿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从而推算出保质期限)

  3、引导幼儿在包装袋上寻找生产日期并根据生产日期推算保质期。

  师: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小结:食品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着保质期的长短,有的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识别一下,就能买到放心食品了。

  五、选择保质期

  师:现在这里有几瓶饮料,请大家根据保质期挑选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饮料。老师也来挑一样。(故意拿走已变质的酸奶。)

  重点提问:

  1、你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2、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3、这几瓶饮料为什么没有人选?(提醒幼儿)

  师:我好渴啊,让我把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质期。还没过保质期,应该没问题。哎呀,这瓶酸奶坏了呀!还没过保质期,酸奶为什么会坏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购物买放心之“保质期”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体现了四个重视,也是四个亮点。

  一、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首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的关键经验对他们的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让幼儿在购物的活动中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尝试推算保质期,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在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了学*活动,让幼儿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目标。其次是活动内容选择恰当,注重各领域间的滲透。本次活动是以科学领域的内容为主,整合了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围绕保质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质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质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视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围绕关键经验,用关键问题引导活动。从“在超市购物出了要看食品的价钱、名称之外,还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质期”再到“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来推算保质期”,一个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且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逐步突破重难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连续过程。

  三、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我给予了积极帮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如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保质期、生产日期,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发现,帮助他们梳理经验等。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氛围。在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经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实效性。电脑、相机的运用,以及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的及时呈现,使活动更直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热情高涨。同伴之间的交流学*和师生互动也很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发言积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帮同伴寻找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他们在活动很还自然地学会了合作。活动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动中,语言也比较有激情,从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质期的时候教师有些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可以先让幼儿推算简单点的日期,如“几天的”,“酸牛奶”的保险日期比较短,可以让幼儿根据生产日期为酸奶推算保质期,然后再学*推算“几个月”、“一年、两年”的食品。这样容易让幼儿进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认识价钱时,我在语言的讲解上不够规范,“4.50元”不应该读成“四块五毛”,而应该是“四元五角”。集体教学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给幼儿传授普通话的规范语言。其次、虽然活动中幼儿已理解了并能正确认读价钱的数量,但教师还是要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点掌握得更正确和巩固。如小数点前面是表示“几元“,后面是表示“几角”。

  2、对于幼儿的回答急于回应,可以将不确定的答案抛给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吗?保质期的时间为什么有长有短”从而引发幼儿讨论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说一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答,尊重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3、活动内容多了些,如“超市购物”环节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认识和了解,这样本次活动的'内容量就不会显得太多。

  4、活动中孩子们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质疑能力,能否有效围绕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活动,还须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

购物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购物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把自己的购物计划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班级创设购物情景(超市、文具店、银行、加工厂、造币厂)

  2、商品价格表、购物计划单若干

  3、铅笔、胶、数棒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提问,激发幼儿对超市购物的兴趣。

  (1)你去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你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是怎么知道商品的价格的?

  2、制定购物计划单。

  (1)出示超市商品价格表,引导幼儿观察。

  (2)向幼儿介绍制定购物计划单的方法

  教师指导幼儿先记录姓名、日期,然后选择商品,把选择的商品图片撕下来粘在计划单上,商品的价格和起来是20元,最后把商品的价格用加法算式表示。并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价格和起来是20元。

  (3)幼儿制定购物计划

  将幼儿按能力强弱分成两组,能力弱的提供数棒作为辅助。

  3、购物游戏。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购物规则。

  规则:

  ①银行设有工作人员,幼儿可以去存取钱,存折中的记录用算式,存款用加法算式,取款用减法算式,得数写在余额中。

  ②超市从入口进,然后拿购物筐购物,最后到收银台交款,收银员手中有一个价格表,超市中的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可以找到。

  ③文具店设有售货员和工作人员,售货员卖货,工作人员负责加工成品

  ④加工厂负责给超市供货和到邻班订货,幼儿的钱花光了,就可以到加工厂打工赚钱,也可以到超市和文具店做收银员、服务员赚钱。

  (2)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重点指导超市的收银员和银行工作人员。(在幼儿计算、收款过程中,引导幼儿运用数棒辅助,在数额过大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提示)

  4、教师小结并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发下一次的游戏。

  提问:“当收银员收款时数额过大怎么办?超市的收银员收款时,款台太乱,分不清哪些已收过,哪些没收怎么办?”

  活动延伸:

  1、活动区:引导幼儿进一步完善角色区的游戏规则,并玩银行、超市、文具包装店、加工厂游戏。

  2、亲子作业:请幼儿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超市真实体验购物。

购物大班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喜好

  需要选购不同的礼物,激发幼儿真挚的情感并用行

  动来表达他们对熟悉和喜爱的人的一份心意。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学*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重点:

  为不同的人选购礼物。

  活动难点:

  合作购物。

  活动准备:

  布置礼品商店的场景。

  活动建议:

  创设氛围——引导参与——形成内化。

  一、创设氛围

  1、引导幼儿猜测今天会遇到的熟悉的人。

  2、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

  二、引导参与

  1、我们买些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呢?为什么?

  2、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

  3、钱不够,怎么办?

  4、幼儿自由购物。

  三、形成内化

  1、说说你们为谁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挑选它?

  2、嘉宾出场,幼儿赠送礼物。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5篇)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2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3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4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5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大班购物教案菁选

大班购物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购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购物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

  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经验准备:

  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环境准备: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3)师: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卖“毛绒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们呢?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1)师:在我们的教室周围也有一些玩具请你们帮我把他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柜台上。

  (2)师:根据玩具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

  二、尝试参与

  1、教师引导小朋友自主分组。

  (1)师: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

  (2)要求:每组7个人,两组人数相同;每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组完成后在白线后举手示意。(幼儿自主分组。)

  (3)师:分组完成了吗?请每组的排头点一下人数。现在人数都一样多,你们两队在人数上是公*的。

  2、初步尝试凑数购物。

  (1)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凑钱买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代表“钱”的代用券。

  (2)游戏规则:听到我报出“×元钱”以后,能凑出这些钱数的人站到自己组的垫子上,其他队员站回线后,全队举手示意才算确定答案;先举手且凑数正确的队才算优胜队,才能拿走商品

  3、师幼共同游戏。

  (1)教师任意出示,观察幼儿的凑数方式,指导幼儿相互检查别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依次完成玩具价格为“6元”的玩具。

  (2)对于两队凑数方法不同、但都正确的情况。

  师:现在已经出现两种正确的凑数方法了,如果哪一队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就有权利确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师:对于两队凑数方法、速度相同的情况。

  师:我说“变”以后,如果哪组先变化出另外一种凑数方法,就获胜。

  三、巩固提升

  1、师:现在,还剩下不少商品。接下来,我准备两件商品一起卖。

  规则是:每队站到垫子上的队员凑出的钱数要正好能买下两件商品,其他规则跟前面一样。

  (教师同时报出两个数字,要求先计算总数再凑数。第一次的要求是:两件商品的总价为9。幼儿分出胜负后,教师引导。)

  师:虽然这组已经赢了,但我要对你们两队继续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师:如果你们两队组合起来凑数会怎么样呢?(将两块垫子合在一起,让幼儿继续游戏,尝试9的几种凑数方法。)

  师(小结):你们任何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买走我这里的玩具,必须有同伴的帮助。请你们先和自己小组的队友拥抱一下。同时,我们后来遇到的比较大的数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戏不仅需要本组队员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请你们和今天的对手拥抱一下。

  2、拍卖游戏

  (1)准备材料: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2)幼儿在桌子两边面对面而坐,中间一侧放玩具卡牌,人民币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铃摆放在两人中间。

  (3)两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数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发出口令将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铃两侧。

  (4)迅速观察骰子上的数字,例如,数字骰子上显示“6”、物品骰子上显示“玩具卡车”,则说明只要一方先凑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车”卡牌。

  (5)确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铃。没有按铃或后按铃的一方检查对方所拿出的代币是否符合凑数要求。

  (6)检查确认后,最先按铃的一方获得一张玩具卡牌。最先获得4种不同玩具卡的为胜利方。

  四、活动延伸:

  1、将本节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

  2不断更新物品调整价格,加强各活动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总结

  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自由探索的学*过程。教师没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而是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在钱币的运用上教师没有把10元、5元、2元、1元钱发给孩子而让幼儿自主去取,既照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使幼儿能够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中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这说明教师确实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当前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机结合。此外,多种方式的凑数游戏体现了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引发了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尤其是两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发了新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上的不断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会及语言领域的多个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中教师将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学*自然融合,使幼儿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游戏性的操作过程中。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及趣味性。教师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地认识,不是为了学*而学*数学,而是为了生活而学*数学。

大班购物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网上购物的简单过程,知道网购是一种方便的购物方式。

  2、能较清楚地和同伴交流自己参与的购物经验。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父母共同购物的经验。

  物质经验:

  PPT;字卡;幼儿操作图片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购物经验

  ——出示文字“购物”,什么是购物?可以到哪里去购物?

  ——怎么才能不出门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示文字“网上购物”)

  提示:孩子直接讲到“网上购物”,追问:什么叫网上购物?

  ——小结:购物有许多方法,网上购物就是一种购物的好方法。

  ——在网上能买到什么东西?(食品、服装、玩具、生活用品等)

  ——小结:网上购物让我们不出门,买到自己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有食品、服装、玩具和生活用品等。

  2、了解网上购物过程

  ——那你们知道在网上是怎么购物的吗?(幼儿自由交流)

  ——说到付款时,可以追问:网上买东西怎样付钱?(网上银行、货到付款)

  ——小结:购物付款有二种方法 ,网上购物就是一种购物的好方法。

  ——你们想不想去网上购物?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网上购物的图片,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商量商量网上购物先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试着将图片按顺序排列在板上。最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人来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幼儿介绍自己购物的顺序。(2种方式)

  你们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网上购物付款方式和商场里买东西付钱是不一样的。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在网上购买巧克力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刚才排的顺序一样不一样?

  ——幼儿观看老师网上购物的PPT。

  ——师:你们刚才看到老师是怎样在网上购物的`?

  ——幼儿回答,师出示相应的PPT并随机解释。

  打开电脑——进入网站——选择商品——确定购买——网银支付——耐心等待——送货上门

  ——小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在任何地方轻点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真方便。

  3、感受体验

  ——出示快递,这是什么?(大家分享)

  ——小结:网购购物真方便。

  ——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购物方法吗?(商场购物,超市购物,电话购物)

大班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运用货币。

  重点幼儿学*运用货币。

  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购物教案4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大班购物教案5

  活动目标:

  幼儿感受老师结婚之前的忙碌,愿意为老师出谋划策,制定出婚前购买物品的清单。

  活动准备:

  1、幼儿采访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一些有关婚前的购买准备。

  2、幼儿为教师绘画的一张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

  活动过程:

  1、出示漫画象,引入主题

  2、说说忙碌的事

  提问:你们知道结婚之前要做些什么事吗?

  结婚前要买些什么东西呢?

  3、帮助老师制定婚前购物清单

  效果分析:“老师要结婚啦”这个主题,我们开展地非常顺利,同时又非常有趣。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已经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我们最直接的“大军师”——孩子们在活动前,都已经请教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获得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信息,使得本次活动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高潮1:忙碌的李老师——引起孩子强烈的同情感……

  当我把喻喻的.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出示后,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这个就是可怜的李老师,瞧她都已经忙得晕头转向,脑袋周围都飞出很多调皮的小星星了……李老师为什么会那么忙呢——

  孩子们给我总结出三大点:幼儿园里的工作;团员工作;结婚的事。

  说到在幼儿园的工作时,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感觉他们好象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没有想到,*时顽皮的孩子竟会那么懂事,也使孩子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结婚的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他们趣味盎然地告诉我很多结婚需要忙碌的事情——如拍婚纱照;邀请别人来喝喜酒;布置新房间;买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结婚——虽然忙,但是很幸福!孩子们还把这三大点的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李老师真辛苦,又要关心我们小朋友,又要结婚!不过,李老师,不要紧张,我们小朋友都已经长大了,我们会一起帮助你!真是令我感动……

  高潮2:婚前大购物——呈现出百花齐放……

  结婚需要买很多东西,孩子们已经采访过爸爸妈妈了,所以,他们说起来是一套又一套——戒指;可乐;雪碧;老酒;李老师漂亮的裙子、衣服、裤子、袜子、鞋子、头上的发夹、项链;化妆品;香水;子孙碗;婚纱;旗袍;桌布;喜糖……

  高潮3: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小亮点

  亮点1——关心老师(好感动);

  亮点2——制定购买清单的时候,孩子们分成若干版块(结婚必需品;化妆品;服装)

  亮点3——为李老师布置新房,孩子们准备画很多画,剪窗花,做小玩具把李老师的新家布置得很漂亮,当然,李老师也可以省力些……

大班购物教案6

  设计意图:

  最*,我班正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孩子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超市的经验,其中储物箱就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谈到了储物箱打不开的话题,孩子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本次活动,这个内容隐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活动的主要立足点就是运用数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密码的情景中感知3个数字不同的排列组合。

  2、在活动中体验大家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惯,学说普通话。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列卡、PPT、密码箱、礼物(博士帽)

  活动过程:

  一、交流(回忆超市购物的经验)

  1、这是什么地方?(乐购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看到汉字、看到标志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2、这是乐购超市里的什么呢?有什么用?怎样打开储物箱?

  小结:超市的储物箱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密码条是为了让我们能打开储物箱。

  3、看,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原来他的密码条弄丢了,箱子打不开了。但打只记得密码条上的3个数字,是2、4、6,到底哪个数字排在前,哪个数字排在后,她忘记了,怎么办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幼儿排排看,有几种排发?)

  二、幼儿操作(在情景中感知数的排列组合)

  1、分散操作,教师观察。

  2、交流:请一名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展示。(当场来试一试能否打开)

  3、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3个数字排列出6个密码。密码一个也不能漏,漏掉了一个密码就有可能会打不开。

  三、幼儿再次操作(运用数经验来解决问题)

  1、你们本领真大,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品就在这个箱子里。想要得到奖品一定要打开箱子。告诉你们这三个箱子的密码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数字都是一样的,是3、5、7。你们知道三个数字可以排除几个密码吗?好,我们赶紧把6个密码排出来。

  2、幼儿个体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运用经验的情况。

  3、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四、延伸

  投放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区域中进行)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大班购物教案7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大班购物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

  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5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大班购物教案9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与老师、同伴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2.综合运用6的计数、加减以及食物营养等知识经验进行合理计划,发展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3.能将6元钱自主的进行合理分配,并运用图画、数字记录自己的购物计划。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超市购物和食物营养相关经验

  2.超市商品图片和写有“六元钱”的图片;幼儿用记录表;板夹;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1.谈话: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什么季节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吧!春游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小结:春游前要准备合适的衣服鞋子,以及食物、饮料、玩具等。2.出示超市商品图,分类认识各种商品及商品价钱超市里有什么?数字代表什么?哪些是你喜欢的?3.出示图片“6元钱”,引出购物计划

  每人只准备6元钱,要准备一顿午餐及春游需要的东西,该怎样选择商品?我们先来做一个购物计划。

  二、幼儿综合运用6的计数、加减以及食物营养等知识经验制定购物计划

  1.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表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总结出有购物篮的一栏记录所买商品,有数字的一栏记录所用钱数。

  2.幼儿第一次计划,运用图画、数字进行记录

  强调要求:只有6元钱不能花超,要准备一顿午餐,再买些其它春游需要的东西。

  3.幼儿展示计划:我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午餐是什么?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一起计算钱数,并分析计划的合理性。分析重点:(1)花了多少钱,怎样花的正合适;(2)午餐是什么?营养是否合理;饮料是否健康;(3)除了食物,还准备了什么;(4)记录是否清晰条理。

  4.幼儿进一步明确要求,进行第二次计划

  请幼儿分析自己第一次计划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师的要求进行更合理的计划。

  个别幼儿展示第二次计划,教师引导分析,让幼儿感受第二次计划的更合理性。

  三、结合春游需要对幼儿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春游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大班音乐活动《小鸟落落》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萌发幼儿爱鸟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2、幼儿能理解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重点)

  3、演唱时能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难点)活动准备:图片、节奏图、钢琴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鸟唱歌,做发声练*。

  1、幼儿随伴奏一起学小鸟叫:叽喳叽喳叽叽喳。

  2、幼儿和教师一起前面轻轻的学小鸟叫,后面高兴的连贯的学小鸟叫。

  二、给小鸟选地方安家。

  1、春天来了,小鸟喜欢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呢?

  2、出示图片,幼儿说出老师给小鸟选的地方都有什么?三、理解歌词,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

  1、幼儿欣赏歌曲,说说老师都告诉小鸟什么了?2、再次欣赏歌曲,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

  3、边打节奏边演唱歌曲,幼儿用身体动作突出三拍子的特点。四、学唱歌曲,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1、幼儿欣赏歌曲,说说每一句前面和后面的不同感受。2、出示节奏图,帮助幼儿幼儿唱好休止符和连音处。每一句前面唱的轻巧、跳跃表示很喜欢小鸟,后面把爱鸟用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出来。

  3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和连音处。

  重点指导幼儿唱好最后一句,用渐弱的声音来表达爱鸟的亲切感情。

  4、这里不但风景美,人也很好,很自然的学*第二段。5、接唱。幼儿分组演唱,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

  五、加上一定的动作快乐的演唱歌曲。

  1、幼儿根据歌词每一句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唱时有什么不同?根据歌曲内容自由表现对小鸟的爱。2、学小鸟快乐的飞出活动室。

大班购物教案10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体验同伴间关爱的友情,愿意关心别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了知识。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 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惯铺好路。

大班购物教案1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惯铺好路。

大班购物教案12

  活动目标:

  了解大型超市。

  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一、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二、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三、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四、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五、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大班购物教案13

  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喜欢逛超市,好吃好玩的尽管往篮子里拿,从不需要考虑今天要买什么,买多少。这堂课我让小朋友们做一次“今天我当家”,通过故事小熊果果搬新家需要购买物品说起,从分析清单、归类、整理清单到购买物品、校对清单、统计数据,步步深入。让孩子们学*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从小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活动目标:

  1、学*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3、培养孩子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活动准备:

  1、小图片若干,大图片若干,并在反面粘上磁铁,,签字笔一支。

  2、空白的三份表格,“洗漱用品”,“文具”,“水果蔬菜”中文字牌。

  3、零乱的购物清单一份,《三只熊》的音乐,二维图的作业单。

  4、教室布置成超市样子,三块黑板用于分类摆放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购物清单,启发幼儿将清单整理归类

  师:小熊果果搬新家了。星期天,果果和爸爸妈 妈到超市大采购。要买的东西可多啦。因为怕忘记,妈 妈特意列了一张购物清单,我们一起来看看。

  物品名称

  牙膏 数量

  苹果 3

  铅笔 8

  牙刷 10

  西瓜 3

  茶杯 6

  茄子 5

  笔袋 5

  毛巾 2

  剪刀 4

  胡萝卜 4

  作业本 3

  直尺 9

  师:要买的东西可真不少,果果得跑多少地方啊。买完牙膏,买苹果,买完苹果,买铅笔,买完铅笔,买牙刷······累死了!小朋友们帮果果想想办法,怎样让果果买得又快又好呢?

  二、回忆超市购物经验,并将物品归类

  1、提问:超市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小朋友到超市是怎样购物的呢?(引导并启发幼儿超市物品是按照物品的功能分类摆放的,例如:水果和蔬菜会放了靠在

  一起,饼干薯片这些零食会放在一起······我们购物时会有一个计划,在同一个地方买好

  想要的东西 ,再到另一个地方买别的'东西,要不然跑来跑去费时又费力。)

  2、帮妈 妈归类物品并整理清单

  师:现在我们帮果果整理一下清单吧。哪些东西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买呢?

  幼:牙膏、牙刷、在同一个地方买。买完后去买毛巾和茶杯。

  铅笔、剪刀、作业本、直尺、笔袋在同一个地方买。

  苹果、香蕉、花菜、胡萝卜在同一个地方买。

  师:牙膏、牙刷、毛巾、茶杯是洗漱用品,(教师出示表格一,并将物品放在表格内)。苹果、西瓜、茄子、胡萝卜是水果蔬菜,(教师出示表格二,并将物品放在表格内)。铅笔、剪刀、作业本、直尺、笔袋是文具(教师出示表格三,并将物品放在表格内)。老师将这份购物清单按照小朋友的想法重新排列了一下,我们一起看看。(表格一)

  洗漱用品 数量

  牙膏 3

  牙刷 3

  毛巾 4

  茶杯 5

  (表格二)

  水果蔬菜 数量

  胡萝卜 3

  茄子 5

  西瓜 6

  苹果 8

  (表格三)

  文具 数量

  直尺 2

  笔袋 2

  剪刀 7

  作业本 9

  铅笔 10

  三、师:小熊的一家去超市购买物品,老师也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按照购物清单去买这些东西呢?(将幼儿分组,商量各自买什么,买多少,按照购物单购买,看哪一组最先完成)。买完后,将你购买的东西贴在购物单下面。

  四、校对购物单和实物,并请每组的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五、师:我们顺利地帮小熊一家完成了购物的任务,为了感谢我们,果果和妈 妈决定好好招待我们,用我们今天买的水果蔬菜为我们做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出示统计图,引导小朋友横过来看),这是我们今天买的蔬菜水果,这是茄子,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引导小朋友竖过来看,做上标记),可以做一个鱼香茄子。这是胡萝卜,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做上标记),熬一锅胡萝卜白米粥。这是西瓜,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做上标记)来一个冰镇西瓜。这是苹果,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做上标记)来一个拔丝苹果。

  六、师:小朋友吃饱了吗?让我们一起做个轻松的运动吧。(舞蹈三只熊)

  附统计图:

  茄子 胡萝卜 苹果 西瓜

  橙色

  紫色

  绿色

  红色

  教学反思: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的启蒙时期,幼儿学*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数学的特点,选择贴*幼儿生活实际的“今天我当家“这一活动内容,在游戏中溶入了数学教育,更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始料未及。当我出示购物清单时,小朋友们立即被琳琅满目的物品吸引,热烈地讨论起来。我提问:“购物单上要买哪些东西呢?”小朋友们都抢着回答,“四个毛巾”,“三个牙刷”“三个牙膏”,“十个铅笔”……“个”成了许多物品的量词,我只好一一纠正,重复练*。看样子,量词的使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多练*。

  分析清单时,我让小朋友们想一个又快又好的购物办法。有的说开汽车,有的说推购物车,完全没答到点子上。于是我换了一种方法引导:“超市里饼干和薯条是放在一起的,牛奶和饮料放在一起卖,购物单上的哪些东西是放一起卖的呢?”小朋友们一下明白过来,纷纷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

  进行物品归类并整理清单这个环节时,我只想着抓紧时间,能让课顺利进行,没有提供让小朋友主动学*,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是一手包揽,全权代办,剥夺了小朋友们探索的好奇心。

  购买物品的任务布置下去,小朋友们一下兴奋起来,对我提出的要求置若罔闻,“轰”的全都跑到货架前,拿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只好让他们回到座位上,重新讲了要求,但还有小朋友出错。我想:如果我在提要求时将要求细化,并请个别小朋友复述要求,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同时小朋友的分工协作能力欠缺,只想着个人,没有融入到小组的活动中,这方面的教育亟待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

  用语言表达统计结果的环节中,我提出要求:“我们这组买的是xx,我买了1个(1只、1条、1把……)xx。”小朋友都能用完整地语言表述。

  最后一个环节——做统计图,二维图训练了孩子们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统计数量,小朋友个个拿手。在为物品的颜色做标记时,既要观察物品所在的那一列,又要兼顾颜色那一行,经过我的讲解引导,小朋友的操作质量很高。怎样让做统计图和结束部分衔接自然,我考虑了很久,最后想到了小熊一家请我们吃美味大餐,这样既解决了统计图,又能让买的水果蔬菜有所作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小朋友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备好一节课不等于上好一堂课,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因势利导,注意细节方面的教学,学会放手,让每个孩子在快乐、健康中成长!

大班购物教案14

  【设计思路】

  数概念,其实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抽象的,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又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纲要》也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调动幼儿已有的数的组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在购物、猜想等游戏中体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而激发幼儿学*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在购物游戏中了解数的关系,熟练加减运算;

  2、尝试运用推理、排除的方法猜测商品与价格,体验成功乐趣。

  【材料创设】

  幼儿绘制的超市物品若干(标有价格);模拟小超市;猜测用价目表(大、小)若干;记录笔数支;

  【观察与指导】

  一、数学接龙游戏

  1、老师说一数字,幼儿接龙说出答案为该数的试题。

  2、小结:大家的一个答案可以用这么多试题算出,你们的本领真大啊!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

  二、快乐购物

  1、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好吗?

  2、看看,有哪些商品,可以分成哪几类?(生活用品、服装、玩具、食物等)

  3、根据要求进行购物

  (1)每人买2件你喜欢的'东西,总价不能超过10元。

  (2)2人合作购物,随意买几件物品,和起来的总价为10元。

  (3)小结:原来不仅两数相加可以得出10,三数或四个数也能得出10。

  三、想一想猜一猜

  1、我也喜欢买东西,看看我的网上购物价目表上有哪几类物品?

  2、这些物品中最便宜的是几元?最贵的是几元?

  3、游戏:猜一猜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通过提问式的猜测来推理出是什么东西,老师只回答“是”或“否”。

  如:幼儿:是学*用品吗?老师:是;

  幼儿:有一个是5元吗?老师:不是;

  ……依次类推,最终得出具体购买商品的名称。

  (2)我买了2件东西,总价为8元,猜猜是什么?

  (3)再来猜一猜:买了3件物品,总价为10元,猜猜是什么?

  4、幼儿两两合作游戏(每人一张价目表,把想买的东西记在心里,并把物品的数量及总价告诉同伴后,让同伴来猜。

  5、检验个别幼儿的游戏正确性。

大班购物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购物时的购物规则,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如:超市里的东西谢绝品尝,物品要放回原位、进出超市要排队、不偷窃、付款后才能吃或使用等。

  2、培养幼儿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3、培养幼儿的良好购物礼仪*惯和公德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一元购物币;超市商品(生活区、玩具区、蔬菜区、水果区、学*用品区、服装区);音乐(进出场、逛超市);超市工作人员牌子;桌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教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呢?”

  幼儿:“有。”(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对了,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对吗?”

  二、基本部分:

  教师:“倒霉熊呢,它今天也去超市购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她那样做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她学*?”(播放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倒霉熊它在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做的那些事对不对?”(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幼儿说出:乱动超市的东西、推别人的'车子、在超市吵架、损害超市东西)

  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过哪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小朋友说出:乱动东西、拆包装、插队、物品没有放回原位、偷窃、乱扔垃圾等。)

  教师:“罗老师这里呢有一些超市购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逐一播放: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

  教师小结:“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排队付款才能吃或品尝,不要的物品放回原位、不偷窃。”

  教师:“宝贝们,罗老师呀也开了一家一元超市,名字叫《小燕子超市》。我想请2位小朋友站在超市门口迎宾。”

  教师:“宝贝们,当有客人来了,要说什么呢?”

  幼儿:“欢迎光临!”

  教师:“呀,xx宝贝真有礼貌,我请你来。”

  教师:“如果客人要离开超市了,我们要怎样说呢?”

  幼儿:“再见。”

  教师:“对了,要说‘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教师:“xx宝贝表现真好,来,罗老师请你来迎宾。”

  教师:“我还要请6位小朋友来当导购员,导购员的任务就是帮我管理商品以及促销我的商品。因为今天罗老师的超市刚开业,所以有我还设有一个特价区,在特价区里面,你可以用一元购物币购买两件商品。”

  教师:“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帮负责特价区商品,我请谁?”

  幼儿:……

  教师:“我还要请5位导购员,看看请谁来呢?”

  幼儿:……

  教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防损员,责任是看看有没人损害超市里面的东西。”

  教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收银员,来帮我收钱,没给钱是不能让他把东西带走的哦。”

  教师:“我还要请两位保安,保安的任务就是帮我维持超市秩序,看看有没有人打架等等。”

  教师:“今天罗老师还请了一位记者,专门为我们拍照呢。”(记者出场)

  教师:“其他没有选到的小朋友,不要灰心,罗老师等下邀请你来当逛超市,好吗?”

  教师:“现在罗老师超市快要开业了,先请我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我先请我的迎宾人员到超市入口来站好。”

  教师:“请我的导购员也站到自己的位置上。我请我的收银员站到收银处。请我的保安站到超市出口,帮我维持超市秩序。”

  教师:“宝贝们,罗老师超市等下就邀请你们去逛超市了,但罗老师有两条规则:1、每人限购一件商品,特价区的除外,特价区可以买两件。”

  教师:“每人只能买几样东西?”

  幼儿:“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

  教师:“特价区可以买两样。”

  教师:“规则2:等下逛超市的时候我会放音乐,我的音乐结束了,请你回到座位上坐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凳子下面。”

  教师:“宝贝们,当我的音乐停了,你们要干嘛?”

  幼儿:“当音乐结束了,就要回到位置上做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教师:“对了,宝贝们真棒!”

  教师:“现在罗老师一元超市开业啦!”(把柜子布拿掉)

  教师:“请宝贝们来购物吧!”(购物音乐响起教师作为老板进行监督。记者拍照。)

  (音乐结束,请宝贝们回到坐位上,并把买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是不是文明购物的?”

  (逐一讲解图片)

  教师:“刚才呀,有的宝贝表现非常棒,有的小朋友可能没有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记清楚。所以呀,罗老师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遍写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购物歌》:超市里面糖果香,排队付款后品尝。物品多彩又多样,选购轻拿又轻放,公共场所讲秩序,你先我后不推挤。文明购物靠大家,个个都是顶呱呱,顶呱呱!”

  教师:“呀,xx小朋友表现得的真好,我请他到上面来跟罗老师一起来表演。”

  教师:“呀,宝贝们,她表现棒不棒?”

  幼儿:“棒。”

  教师:“宝贝们,你们会这了吗?”

  幼儿:“会了。”

  教师:“那你们自己来一遍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购物歌》一备齐。”

  教师:“大三宝贝们真是太棒了,你们会文明购物了吗?”

  幼儿:“会了。”

  教师:“那现在罗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春游,想不想去?”

  幼儿:“想。”

  教师:“那请你们拿起你们刚才买好的东西,跟罗老师一起出发吧。(音乐想起,有序退场)

  三、结束部分:出场音乐响起,大家排好队有序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购物记作文 (菁华6篇)

购物记作文1

  今天,我去区内的小商店买东西。

  到了商店里,“哇!”我大吃一惊。商品琳琅满目,搞的我眼花缭乱!我看到了一些吃的、喝的东西,就忍不住想买。但是,我的目的是来买周作本的呀!于是,我箭也似的飞奔到了文具区。我东张西望,忽然,一本绿色封面的周作本停留在我的眼前。“这个本子太漂亮了!”我尖叫起来,把收银员阿姨吓了一跳。我拿着它爱不释手,我决定把它买下来。你看,它是个绿色的封皮,上面有两个闪闪发光的.戒指。还写着“心心相印”四个大字,另外还有两句诗。你说它漂亮不漂亮呀?

  我拿着这个本子,赶紧去付钱。但又一想:奶奶让我顺便捎一袋盐回去。想到这儿,我赶紧跑到了食品区。我东瞧瞧,西望望,就是找不到盐。于是,我又去收银台问阿姨。阿姨说:“在门口的箱子里,刚送来,还没摆到货架上。”我去到箱子前,挑了一袋盐,付完款,美滋滋地离开了小商店。

  回到家,奶奶夸我长大了,我心里甜甜的。

购物记作文2

  星期六,妈妈给了我五十元,让我去买东西,真是太棒了! 我走进超市一看,里面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仿佛到了欢闹的海洋,里面的商品也很多,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我来到副食区,准备买一盒饼干送给妈妈,饼干的种类可真多呀!有盒装巧克力味的.,有盒装芝麻味的,有袋装草莓味的,有袋装蓝莓味的.....我想起妈妈最喜欢吃嘉士利甜薄脆饼干芝麻味的。

  我仔细的找了一遍,终于在第二层货架上找到了,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先看看生产日期是不是*期的,有没有过期,只见盒底写着二零一三年七月六日,我就提着饼干继续往前走。突然看到前面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品牌的豆奶粉,有维维豆奶粉,有完达山豆奶粉.....因为维维豆奶粉是个大品牌,价格实惠,营养又高,所以我买了一袋维维豆奶粉,我心满意足地准备去结账。 我把东西放在收银台上,阿姨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一共二十四元七角,”我把五十元给了阿姨,阿姨找回我二十五元三角,我把找回的零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提着东西,走出了超市。

  自己购物真开心!下一次我还要自己买东西。

购物记作文3

  今天我和小C、妹去商场买东西。

  自行车没到商场十里外就开始塞车。我随眼朝商场望去,猛咽一口口水,自己颤动了差不多1分钟,就差没吐白沫了。这个商场*时没多少人,可今天是它的周年庆,商品全部8.5折,再加上快过年了,那儿挤满了人。我想,差不多半个茂名市的人都在里面了。

  终于忍受完塞车之苦,我们进了商场。那儿的人密密麻麻,像一群蚂蚁,刹是壮观。挤得我们差点没站马桶上。

  二楼超市,人们走一批来一打,前后间接时间一秒不及。要知道,我们的反应不是一般的慢啊!待我们终于挤进去,想歇一会时,就听见后面有个类似“恐龙大婶”的人在用足以震塌珠穆朗玛锋的声量喊:“喂喂喂!!前面几个小孩别挡路,让开让开!!”为了避免此人“泰山压顶”,我们闪!

  哎哎,还没完呢!等我们付钱时,那售货员说:“不够钱!”我小心翼翼地问:“欠多少?”“五毛!”

  我昏!我倒!我撞墙!就为了五毛钱让我们在众人面钱尴尬啊?私底下帮我们垫上也可以啊!这样做,让我们面子往哪搁?没办法,我们只好在众人“买东西钱也不带够”的议论下搜遍全身找出几角毛票,七拼吧凑付了五毛,灰溜溜地逃了。(我又没干什么坏事,干嘛灰溜溜啊)

  *时购物我还挺开心的,今天怎么就闹了个大头虾呢?

购物记作文4

  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把自己多余的东西拿到班级里,进行一次购物活动。

  下午我们把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摆在桌上,有的同学带的是本子和笔,有的同学带的是自己的小玩具,还有的同学带的是自己画的画,我呢带的是瓜子,牛肉干和橘子等。我们准备就绪,就等老师下令,老师走了进来,一声令下购物开始了。顿时班级里就象炸开了锅,叫卖声叫买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你买吗?”“你买吗?”同学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我把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摆在自己的桌子上,我自信我的东西一定会卖出去,因为我们班小谗毛很多。我刚摆好东西我周围就围了一大群人,唐语问:“橘子多少钱一个。”我急忙说:“三角钱一个。”唐语掏出一元二角钱说:“来四个。”刘大鹏挤进来问:“牛肉干多少钱一袋。”我心理美滋滋的说:“一元一袋。”他买走了两袋。不一会,我带来的东西就一扫而空了,我数了数一共买了五块六角钱,心理高兴极了。于是我又拿着这些钱买了我想要的东西,别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购物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算帐的能力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和互相帮助的精神,这真使一次有趣的活动。

购物记作文5

  “100元卖给我吧。”

  “不行,我已经赔钱了,绝对不能再少了。”

  “100元卖给我吧,只当交个朋友啦!”

  呦,哪里这么吵啊?哎呀,原来是一大一下俩美女在买东西啊,怎么吵这么厉害,接着往下看。

  买菜

  我是第一次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原来买菜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比如说:买黄瓜要买浑身带刺的,特别是要那种刺扎手的。买西红柿要看颜色,形状来进行选购。买玉米呢,更好玩:有水果玉米,土玉米等等,真是令人眼花缭乱!要选纯天然的。真是没想到,买菜也能长见识。

  买水果

  我和妈妈走进了水果行,一进门,水果的香味迎面而来,让我直流口水。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的曾经吃过,有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呢!我挑选了我最喜欢吃的一些水果,一算账,共计105元。妈妈就和店老板搞价:“100元卖给我吧!”

  “不行,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店老板一毛不拔,简直像只铁公鸡。

  这不就出现了开头的争吵场面,不过,最终还是老板妥协了。嘿嘿,妈妈真厉害!

  没想到,购物也有这么多学问呀!

购物记作文6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和妈妈约好去超市。这次购物由我来做主,所以我兴奋不已,心想:妈妈终于信任我了!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超市,这里的食品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真让我眼花缭乱。我先来到文具区,这里文具应有尽有。我按照购物单先买了两只钢笔和一个钢擦,又到了生活用品去买了一块香喷喷的香皂……买完所有东西后,我兴高采烈地走到收银台,鼓足勇气说:“阿姨,结账。”阿姨摸摸我的头,夸奖我真能干!我接过阿姨找给我的钱,咦,怎么多了三元?我马上还给了阿姨。阿姨说:“是阿姨粗心大意了,谢谢你提醒阿姨。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提着一袋子商品满载而归。

  可我回到家,正准备写字,却发现钢笔是坏的,我一时不知所措,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只好去问妈妈。“明天一大早,超市门一开,你就去换。”妈妈不急不忙说。

  都怪我买时不注意,才造成这样的后果。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超市购物》教案 (菁华5篇)

《超市购物》教案1

  活动目的:

  1,在购物游戏中,学着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指定的钱款。

  2,提高幼儿的心算能力和归类能力。

  活动准备:

  超市环境设置:货架三个:内有各种食物,上有数字标签,分别为1、2、3、4、5、6、7、8、9。幼儿每人一张练*纸、记号笔等,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10以内数的组成

  1,游戏:碰球

  2,游戏:猜拳

  二,超市购物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娃娃数学城去做客,我们要准备一些礼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有10元钱,请小朋友购物时正好把10元钱用完。

  2,幼儿购物,老师随机指导。

  3,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买了几样食物,是几元钱的`?怎样算的?

  4,幼儿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加以纠正。

  5,把食品按类放回货架。

  6,再次购物,并用列式把购物时的计算方法写出。

  7,请个别幼儿介绍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游戏:计算打比拼

  礼物都买好了,请小朋友把礼物都放在小椅子的下面,我们要到数学城做游戏了。

  幼儿按座位分成1—6组

  每组按座位号依次抢答老师出的数学计算题,答对的小组得一分,累计多者为胜。

  活动结束:

  请幼儿按货物的种类有序的摆放货物。

《超市购物》教案2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

  2、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epy儿童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超市购物》教案5

  活动内容:

  超市购物

  活动目的:

  1、巩固已掌握的小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购物,使学生学会购物,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或多种找钱方法,寻求多种解法,发散和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重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问题。

  活动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用具: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超市购物”情景图。

  提问: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购物

  提问:你去超市购过物吗?说说你的购物经历。

  教具:超市购物情景图。

  形式:指名、同座互说。

  二、提出思考

  师:罗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儿童玩具的单价。投影出示问题:

  1、任选三样物品,算一算应付多少元?

  2、给你20元人民币。开学前买文化用品,你想买哪几样,共用多少钱?

  3、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购方便面8包、饼于1包、锦菜5瓶、铅笔10枝,带50元够不够?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具:物品的单价

  形式:小组学*、集体讨论。

  三、实践活动:

  1、谈话导入:如果你到商店买东西。如果你是售货员,应该怎样付钱、找钱呢?

  2、模拟:两人在讲台前演示付钱和找钱情况的。

  3、说明:假设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钱。

  4、记录:将交易情况模拟超市小票简单记录。如:物品名称、价格、支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教具:学生准备实物。

  形式:小组内学生互相模拟付钱和找钱。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我们学*超市购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乱购物,要根据生活需要节约用钱。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大班购物教案菁选

大班购物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购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购物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文具的游戏,掌握简单的付钱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文具店”,分别摆放各种文具及价格牌,价格均为1元、5元钱、10元。

  2、教师教学资源(认识人民币)。

  3、幼儿每人自备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

  4、每人一存折(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自己钱包里的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们买东西用的钱,我们穿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都是要用钱买的。外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子等。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数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2、游戏:看谁找得快。

  玩法:教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相应的人民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如教师说:“请找出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人民币。

  二、出示教师教学资源,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学资源,初步理解5元=5个1元的换算关系,鼓励幼儿自主探索10元与1元和5元的'换算关系。

  三、第一次“文具店”购物,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玩法:幼儿带着钱包,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没人一件,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教师担任,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2、建议提问:5元(10元)的商品有几种付钱方式?如5元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10元有三种付钱方式。

  四、第二次购物,发现很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儿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每人两件,收银员可由能力较强的幼儿或老师担任,教师重点观察提升幼儿付钱方法。

  2、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可以涉及以下问题:“你买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钱?你是怎么样付钱的?”如6元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元的来付钱,或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中付钱方法简便多了。

  3、出示“存折”,介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位幼儿一个“存折”,教师根据幼儿日常的各种表现,奖励小印章,每个小印章在角色游戏时可以到“银行”兑换“1元钱”,并在游戏中使用。

  【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及时督促幼儿洗手,并提醒幼儿人民币上有许多细菌,要认真洗手。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资源⑥第6~7页,巩固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使用方法。

  3、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各种付钱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元,角,分为背景,结合购物情景,初步认识小数。我在设计本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借助购物情景,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同时在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验,突破重难点,达到学*目标。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读法的学*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小数,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读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纠正,互相促进,从而互相分享知识经验,初步建立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找自己喜欢的小数读一读来巩固小数读法的数学模型,最后用小老师的考一考进一步熟悉小数读法,形成正确的知识经验。这样就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活动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学*的快乐,又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不足之处:练*题的设计不够多样化,也没有体现出层次。再者是对孩子的评价语言单薄,没有针对性,新的教学评价观认为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点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购物教案2

  【活动设计】

  去超市购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常的事,他们能在超市里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但他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好与坏,保存时间的长与短并不了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看,去寻找物品的保质期。而保质期的知识又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教育内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是本次活动的设计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引导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并初步尝试推算保质期。

  2、让幼儿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照相机、食品若干、各种饮料、食品标价卡。

  【活动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一个小超市,你们想去购物吗?

  请你去超市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食品,回来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在超市里买了什么?价钱是多少?

  2、幼儿去“超市”购物

  3、幼儿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我买了xxx,它的价钱是几元几角。

  二、了解食品保质期

  1、师:在超市里购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称、价钱之外还要看什么?

  2、师:你怎么知道你买的食品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导幼儿讨论出:购物时还要看食品的保质期)

  小结:食品保质期是指保证食品质量的期限。购物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如果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寻找保质期

  1、师:你们买的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吗?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质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寻找保质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推算保质期

  1、师:这包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九个月)

  2、师:九个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引导幼儿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从而推算出保质期限)

  3、引导幼儿在包装袋上寻找生产日期并根据生产日期推算保质期。

  师: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小结:食品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着保质期的长短,有的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识别一下,就能买到放心食品了。

  五、选择保质期

  师:现在这里有几瓶饮料,请大家根据保质期挑选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饮料。老师也来挑一样。(故意拿走已变质的酸奶。)

  重点提问:

  1、你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2、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3、这几瓶饮料为什么没有人选?(提醒幼儿)

  师:我好渴啊,让我把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质期。还没过保质期,应该没问题。哎呀,这瓶酸奶坏了呀!还没过保质期,酸奶为什么会坏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购物买放心之“保质期”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体现了四个重视,也是四个亮点。

  一、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首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的关键经验对他们的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让幼儿在购物的活动中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尝试推算保质期,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在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了学*活动,让幼儿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目标。其次是活动内容选择恰当,注重各领域间的滲透。本次活动是以科学领域的内容为主,整合了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围绕保质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质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质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视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围绕关键经验,用关键问题引导活动。从“在超市购物出了要看食品的价钱、名称之外,还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质期”再到“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来推算保质期”,一个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且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逐步突破重难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连续过程。

  三、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我给予了积极帮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如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保质期、生产日期,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发现,帮助他们梳理经验等。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氛围。在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经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实效性。电脑、相机的运用,以及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的及时呈现,使活动更直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热情高涨。同伴之间的交流学*和师生互动也很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发言积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帮同伴寻找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他们在活动很还自然地学会了合作。活动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动中,语言也比较有激情,从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质期的时候教师有些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可以先让幼儿推算简单点的日期,如“几天的”,“酸牛奶”的保险日期比较短,可以让幼儿根据生产日期为酸奶推算保质期,然后再学*推算“几个月”、“一年、两年”的食品。这样容易让幼儿进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认识价钱时,我在语言的讲解上不够规范,“4.50元”不应该读成“四块五毛”,而应该是“四元五角”。集体教学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给幼儿传授普通话的规范语言。其次、虽然活动中幼儿已理解了并能正确认读价钱的数量,但教师还是要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点掌握得更正确和巩固。如小数点前面是表示“几元“,后面是表示“几角”。

  2、对于幼儿的回答急于回应,可以将不确定的答案抛给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吗?保质期的时间为什么有长有短”从而引发幼儿讨论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说一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答,尊重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3、活动内容多了些,如“超市购物”环节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认识和了解,这样本次活动的内容量就不会显得太多。

  4、活动中孩子们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质疑能力,能否有效围绕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活动,还须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

大班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解读步骤图等方式来探究制作购物袋。

  2、了解购物袋的实用价值,萌发幼儿爱护环境的初步意识。

  活动准备:

  一、谈话导入——引出购物袋

  1、出示购物袋,引导观察

  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小结:(实用价值)可以装东西,方便。

  师:将购物袋压扁,“瞧,多方便。”

  2、购物袋是什么样子的?

  上面:两根带子。

  中间:四周围合;对面两两一样。

  底部:(小三角形)——最难折,今天来做购物袋。

  二、探索折法

  1、出示如图1“原来购物袋是老师是用一张纸来做的。”

  “纸”变“纸袋”,“围合”方法(同步教学)。

  2、出示。教学步骤“图2——图3”(同步教学)

  3、底部折法教学★

  l第一步:根据步骤图(图4——图6),幼儿自我探索(限定时间5、6分钟)

  l “这一步谁会了?”“谁遇到困难了?”请会的小朋友来做一做,教师解说(借幼儿的手来教学)。亦可老师试误,幼儿发现(随机灵活运用)

  三、帮助幼儿打洞穿线等,让幼儿完成制作体验成就感。

  了解购物的用途和它的`基本结构。

  幼儿自由探索购物袋袋身的做法。

  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购物袋底部的做法。

大班购物教案4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大班购物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购物时的购物规则,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如:超市里的东西谢绝品尝,物品要放回原位、进出超市要排队、不偷窃、付款后才能吃或使用等。

  2、培养幼儿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3、培养幼儿的良好购物礼仪*惯和公德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一元购物币;超市商品(生活区、玩具区、蔬菜区、水果区、学*用品区、服装区);音乐(进出场、逛超市);超市工作人员牌子;桌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教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呢?”

  幼儿:“有。”(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对了,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对吗?”

  二、基本部分:

  教师:“倒霉熊呢,它今天也去超市购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她那样做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她学*?”(播放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倒霉熊它在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做的那些事对不对?”(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幼儿说出:乱动超市的东西、推别人的车子、在超市吵架、损害超市东西)

  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过哪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小朋友说出:乱动东西、拆包装、插队、物品没有放回原位、偷窃、乱扔垃圾等。)

  教师:“罗老师这里呢有一些超市购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逐一播放: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

  教师小结:“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排队付款才能吃或品尝,不要的物品放回原位、不偷窃。”

  教师:“宝贝们,罗老师呀也开了一家一元超市,名字叫《小燕子超市》。我想请2位小朋友站在超市门口迎宾。”

  教师:“宝贝们,当有客人来了,要说什么呢?”

  幼儿:“欢迎光临!”

  教师:“呀,xx宝贝真有礼貌,我请你来。”

  教师:“如果客人要离开超市了,我们要怎样说呢?”

  幼儿:“再见。”

  教师:“对了,要说‘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教师:“xx宝贝表现真好,来,罗老师请你来迎宾。”

  教师:“我还要请6位小朋友来当导购员,导购员的任务就是帮我管理商品以及促销我的商品。因为今天罗老师的超市刚开业,所以有我还设有一个特价区,在特价区里面,你可以用一元购物币购买两件商品。”

  教师:“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帮负责特价区商品,我请谁?”

  幼儿:……

  教师:“我还要请5位导购员,看看请谁来呢?”

  幼儿:……

  教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防损员,责任是看看有没人损害超市里面的东西。”

  教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收银员,来帮我收钱,没给钱是不能让他把东西带走的哦。”

  教师:“我还要请两位保安,保安的任务就是帮我维持超市秩序,看看有没有人打架等等。”

  教师:“今天罗老师还请了一位记者,专门为我们拍照呢。”(记者出场)

  教师:“其他没有选到的小朋友,不要灰心,罗老师等下邀请你来当逛超市,好吗?”

  教师:“现在罗老师超市快要开业了,先请我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我先请我的迎宾人员到超市入口来站好。”

  教师:“请我的导购员也站到自己的.位置上。我请我的收银员站到收银处。请我的保安站到超市出口,帮我维持超市秩序。”

  教师:“宝贝们,罗老师超市等下就邀请你们去逛超市了,但罗老师有两条规则:1、每人限购一件商品,特价区的除外,特价区可以买两件。”

  教师:“每人只能买几样东西?”

  幼儿:“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

  教师:“特价区可以买两样。”

  教师:“规则2:等下逛超市的时候我会放音乐,我的音乐结束了,请你回到座位上坐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凳子下面。”

  教师:“宝贝们,当我的音乐停了,你们要干嘛?”

  幼儿:“当音乐结束了,就要回到位置上做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教师:“对了,宝贝们真棒!”

  教师:“现在罗老师一元超市开业啦!”(把柜子布拿掉)

  教师:“请宝贝们来购物吧!”(购物音乐响起教师作为老板进行监督。记者拍照。)

  (音乐结束,请宝贝们回到坐位上,并把买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是不是文明购物的?”

  (逐一讲解图片)

  教师:“刚才呀,有的宝贝表现非常棒,有的小朋友可能没有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记清楚。所以呀,罗老师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遍写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购物歌》:超市里面糖果香,排队付款后品尝。物品多彩又多样,选购轻拿又轻放,公共场所讲秩序,你先我后不推挤。文明购物靠大家,个个都是顶呱呱,顶呱呱!”

  教师:“呀,xx小朋友表现得的真好,我请他到上面来跟罗老师一起来表演。”

  教师:“呀,宝贝们,她表现棒不棒?”

  幼儿:“棒。”

  教师:“宝贝们,你们会这了吗?”

  幼儿:“会了。”

  教师:“那你们自己来一遍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购物歌》一备齐。”

  教师:“大三宝贝们真是太棒了,你们会文明购物了吗?”

  幼儿:“会了。”

  教师:“那现在罗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春游,想不想去?”

  幼儿:“想。”

  教师:“那请你们拿起你们刚才买好的东西,跟罗老师一起出发吧。(音乐想起,有序退场)

  三、结束部分:出场音乐响起,大家排好队有序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大班购物教案6

  活动目标:

  1、练*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

大班购物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惯。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

  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3、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卡通之歌”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这边来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桌子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大班购物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

  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5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大班购物教案9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与老师、同伴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2.综合运用6的计数、加减以及食物营养等知识经验进行合理计划,发展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3.能将6元钱自主的进行合理分配,并运用图画、数字记录自己的购物计划。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超市购物和食物营养相关经验

  2.超市商品图片和写有“六元钱”的图片;幼儿用记录表;板夹;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1.谈话: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什么季节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吧!春游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小结:春游前要准备合适的衣服鞋子,以及食物、饮料、玩具等。2.出示超市商品图,分类认识各种商品及商品价钱超市里有什么?数字代表什么?哪些是你喜欢的?3.出示图片“6元钱”,引出购物计划

  每人只准备6元钱,要准备一顿午餐及春游需要的东西,该怎样选择商品?我们先来做一个购物计划。

  二、幼儿综合运用6的计数、加减以及食物营养等知识经验制定购物计划

  1.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表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总结出有购物篮的一栏记录所买商品,有数字的一栏记录所用钱数。

  2.幼儿第一次计划,运用图画、数字进行记录

  强调要求:只有6元钱不能花超,要准备一顿午餐,再买些其它春游需要的东西。

  3.幼儿展示计划:我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午餐是什么?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一起计算钱数,并分析计划的合理性。分析重点:(1)花了多少钱,怎样花的正合适;(2)午餐是什么?营养是否合理;饮料是否健康;(3)除了食物,还准备了什么;(4)记录是否清晰条理。

  4.幼儿进一步明确要求,进行第二次计划

  请幼儿分析自己第一次计划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师的要求进行更合理的计划。

  个别幼儿展示第二次计划,教师引导分析,让幼儿感受第二次计划的更合理性。

  三、结合春游需要对幼儿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春游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大班音乐活动《小鸟落落》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萌发幼儿爱鸟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2、幼儿能理解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重点)

  3、演唱时能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难点)活动准备:图片、节奏图、钢琴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鸟唱歌,做发声练*。

  1、幼儿随伴奏一起学小鸟叫:叽喳叽喳叽叽喳。

  2、幼儿和教师一起前面轻轻的学小鸟叫,后面高兴的连贯的学小鸟叫。

  二、给小鸟选地方安家。

  1、春天来了,小鸟喜欢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呢?

  2、出示图片,幼儿说出老师给小鸟选的地方都有什么?三、理解歌词,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

  1、幼儿欣赏歌曲,说说老师都告诉小鸟什么了?2、再次欣赏歌曲,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

  3、边打节奏边演唱歌曲,幼儿用身体动作突出三拍子的特点。四、学唱歌曲,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1、幼儿欣赏歌曲,说说每一句前面和后面的不同感受。2、出示节奏图,帮助幼儿幼儿唱好休止符和连音处。每一句前面唱的轻巧、跳跃表示很喜欢小鸟,后面把爱鸟用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出来。

  3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和连音处。

  重点指导幼儿唱好最后一句,用渐弱的声音来表达爱鸟的亲切感情。

  4、这里不但风景美,人也很好,很自然的学*第二段。5、接唱。幼儿分组演唱,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

  五、加上一定的动作快乐的演唱歌曲。

  1、幼儿根据歌词每一句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唱时有什么不同?根据歌曲内容自由表现对小鸟的爱。2、学小鸟快乐的飞出活动室。

大班购物教案10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

  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经验准备:

  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环境准备: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3)师: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卖“毛绒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们呢?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1)师:在我们的教室周围也有一些玩具请你们帮我把他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柜台上。

  (2)师:根据玩具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

  二、尝试参与

  1、教师引导小朋友自主分组。

  (1)师: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

  (2)要求:每组7个人,两组人数相同;每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组完成后在白线后举手示意。(幼儿自主分组。)

  (3)师:分组完成了吗?请每组的排头点一下人数。现在人数都一样多,你们两队在人数上是公*的。

  2、初步尝试凑数购物。

  (1)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凑钱买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代表“钱”的代用券。

  (2)游戏规则:听到我报出“×元钱”以后,能凑出这些钱数的人站到自己组的.垫子上,其他队员站回线后,全队举手示意才算确定答案;先举手且凑数正确的队才算优胜队,才能拿走商品

  3、师幼共同游戏。

  (1)教师任意出示,观察幼儿的凑数方式,指导幼儿相互检查别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依次完成玩具价格为“6元”的玩具。

  (2)对于两队凑数方法不同、但都正确的情况。

  师:现在已经出现两种正确的凑数方法了,如果哪一队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就有权利确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师:对于两队凑数方法、速度相同的情况。

  师:我说“变”以后,如果哪组先变化出另外一种凑数方法,就获胜。

  三、巩固提升

  1、师:现在,还剩下不少商品。接下来,我准备两件商品一起卖。

  规则是:每队站到垫子上的队员凑出的钱数要正好能买下两件商品,其他规则跟前面一样。

  (教师同时报出两个数字,要求先计算总数再凑数。第一次的要求是:两件商品的总价为9。幼儿分出胜负后,教师引导。)

  师:虽然这组已经赢了,但我要对你们两队继续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师:如果你们两队组合起来凑数会怎么样呢?(将两块垫子合在一起,让幼儿继续游戏,尝试9的几种凑数方法。)

  师(小结):你们任何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买走我这里的玩具,必须有同伴的帮助。请你们先和自己小组的队友拥抱一下。同时,我们后来遇到的比较大的数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戏不仅需要本组队员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请你们和今天的对手拥抱一下。

  2、拍卖游戏

  (1)准备材料: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2)幼儿在桌子两边面对面而坐,中间一侧放玩具卡牌,人民币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铃摆放在两人中间。

  (3)两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数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发出口令将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铃两侧。

  (4)迅速观察骰子上的数字,例如,数字骰子上显示“6”、物品骰子上显示“玩具卡车”,则说明只要一方先凑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车”卡牌。

  (5)确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铃。没有按铃或后按铃的一方检查对方所拿出的代币是否符合凑数要求。

  (6)检查确认后,最先按铃的一方获得一张玩具卡牌。最先获得4种不同玩具卡的为胜利方。

  四、活动延伸:

  1、将本节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

  2不断更新物品调整价格,加强各活动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总结

  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自由探索的学*过程。教师没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而是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在钱币的运用上教师没有把10元、5元、2元、1元钱发给孩子而让幼儿自主去取,既照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使幼儿能够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中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这说明教师确实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当前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机结合。此外,多种方式的凑数游戏体现了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引发了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尤其是两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发了新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上的不断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会及语言领域的多个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中教师将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学*自然融合,使幼儿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游戏性的操作过程中。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及趣味性。教师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地认识,不是为了学*而学*数学,而是为了生活而学*数学。

大班购物教案11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游戏玩法。

  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连加算式方法

  ①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题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大班购物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家乐福购物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事先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象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

  (出示家乐福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家乐福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家乐福?和谁一起去的`?

  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家乐福,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词句。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句。并引导幼儿重点讲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讲述

  1、请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拓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句。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大班购物教案13

  目标:

  1.积极参与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设想合理的购物计划,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物品。

  3.体验同伴间的关爱之情。

  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钱包(每个钱包内放10元硬币),购物篮。

  2.布置超市场景,包括货柜、品名提示卡、价目表等。

  3.春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糕饼类、其他类。

  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物品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个购物游戏,挑选自己最喜欢、最需要的物品,为春游作准备,好吗?

  2.幼儿尝试购物,教师主要观察幼儿购物量是否合适。

  3.启发幼儿讨论。

  ①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②展示个别幼儿所购物品,讨论带这些东西是否合适,为什么,带多少东西比较合适。

  ③小结:春游时带的食物应当适量。带得太少不够吃,带得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

  4.请幼儿将物品放回原货柜,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对。

  (模拟的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的环节有助于幼儿建立“适量”的概念。)

  二、第二次购物

  1.在这次购物前,我们要先想一想: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哪些东西是必需的?

  2.幼儿尝试购物,教师观察幼儿的购物情况,重点了解幼儿购物的数量、种类及他们的想法。

  3.引导幼儿讨论。

  ①这次买了几样东西?买了些什么?合适吗?

  ②出示一个物品种类相对较全的购物篮,引导幼儿讨论以下问题:

  哪些物品是必需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

  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大家都要带饮料?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水果一定要带吗?为什么?

  有人还为好朋友准备了吃的'东西。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4.请幼儿将物品放回原货柜,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对。

  (教师从物品种类入手,引导幼儿交流生活经验,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使幼儿从直觉行动过渡到理性思考。此外,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而且促使幼儿更全面、更整体地考虑购物需要,落实购物行为,以增强购物的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比如,带多少东西合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好朋友喜欢吃什么。下面要开始真的购物了。你们每人一个小钱包,钱包里有10元钱,记住要算好了花。

  2.幼儿购物,教师观察、指导幼儿价钱是否算对,10元钱够不够用。

  3.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购买的物品。

  4.小结:许多小朋友都买了必需品,而且不多也不少,有的还想到了好朋友,真不错。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以后由我们自己来准备春游物品,说不定我们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

  (使用真正的钱币购买真实的货物,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活动中有目的地选择物品,合理地花钱,用心地考虑朋友的喜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购物感受和经验,这些都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大班购物教案14

  活动目标

  1、运用旧衣物制作环保购物袋。

  2、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3、节约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旧背心1旧牛仔裤、旧袜子旧T恤等旧衣物、记号笔、绳子剪刀、白助小花等。

  2、把教材中各旧衣物制作的图片制成PPT。

  3、用旧牛仔裤做成的购物袋—个。

  4、打印教材中克里姆特《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像》的画。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PPT导入,让幼儿观察各种旧衣物的制作图片。

  2、教师提问:这些包袋子有什么不同?

  二、示范讲解包包的制作

  1、出示已制作好的用日牛仔裤做成的购物袋,请幼儿观察所用的材料和包包外的装饰。

  2、出示打印的克里姆特《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像》的画。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讲述画中的花纹排列形式是有规律的,和牛仔布购物袋上的花纹很像。)

  3、教师小结:我们不穿的旧衣裤原来有这么多的用处,制作成的购物袋又美观又耐用,我们也来试着做一个,给妈妈、爸爸上超市带着用好吗?

  4、示范讲解背心制成的购物袋的制作步骤。

  (1)旧背心放*在桌面上。

  (2)用记号笔在在旧背心的.3/2处画—条横线。

  (3)在横线下用剪刀把旧背心剪成2cm宽的布条。

  (4)将相邻的两根布条捏在一起在剪开的最顶端打结并依次全部打完。

  (5)最后在背心包包的外面用白胶粘贴不织布的小花等。

  5、请幼儿以小组形式完成背心包包。

  6、教师巡回指导并适当帮助。

  三、作品展示秀

  1、各组秀环保背心包包,老师拍照留念。

  2、教师做环保背心包秀主持人,并进行点评。

  3、幼儿合作整理物品。

大班购物教案15

  设计意图:

  如何让幼儿的数学学*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数学活动生活化是这节课的宗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将购物情境中的购物行动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宝宝超市”中物品名称与价格的介绍,到用5元可以买一样、两样东西的层层递进,都是“生活数学”精神的体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

  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复*5的组成,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

  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

  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以此类推。

  (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

  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

  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

  (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4、能不能用5元钱在商品图上买三样不一样的商品?

  幼:不能,钱不够。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刚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现在,老师每人给你5元钱,到我们的超市里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商品上都有标价,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钱,买一样也可以,买两样也可以,我特意请了张老师当收银员,你们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儿去付钱,付完钱就拿着东西到我这边来,我有奖励,买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总结: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购物高手,以后就能帮爸妈到超市买东西了,但要买我们需要的,千万别浪费钱。

  (分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延伸:现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买光了,我们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来参加购物活动,我还得去进货,这样吧,为你的好朋友画一张购物单,购物单就是画出商品并标出价格(可以只写上数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画一件、也可以两件商品),可以画跟自己一样的,也可以另外挑选,这样画清楚了,我就可以进货了。

  你们回去告诉其他小朋友,我去进货了,让他们一会来买我新进的商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自由探索的学*过程;通过提供给孩子们可以反复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6)

——《超市购物》教案菁选

《超市购物》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超市购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超市购物》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8~69页的图画。教师提出问题:“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自选商场)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芽”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同学们都去过超市,而且大多数同学还去过很多次,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超市进行过研究?与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哪些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同学们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看一看我们对于超市的了解是不是准确、全面。”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在全班介绍的发言人(可以允许不止一个),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启发学生。

  3.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记下相同点和不同点。

  4.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出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所列出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教师应肯定学生发现了许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但也应引导他们注意自己没有发现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得是否详细、是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能否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不能只看表面等等)

  5.教师小结。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超市是*年来在我国发展得较快,与广大人民生活联系密切的购物场所。目前在城市和乡村都有广泛的分布,即使目前暂时没有的地区,也会很快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说超市是在学生当前和今后的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购物场所,与“繁忙的商业街”和“热闹的集市”相比,这一课题地位更加重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应当保证这一课题的学*。

  2.教师要灵活掌握活动进程,既要通过适当的启发和提示使学生有所成就,又要在自己的概括要点中包括少数三年级学生不太容易想到的特点,以便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讨论过程,更好地掌握比较、对照的方法。有些特点学生不太容易想到,例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比,需要顾客挑选商品的自由度最大,所有商品都可以直接拿在手上自由挑选;营业时间一般比较长,适合上班的人;某些商品不适宜在超市出售,比如贵重珠宝、药品等;服务人员的工作更多的是从表面上看不见的,如分类、包装等。

  〖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我的新发现”进行等级评价。

《超市购物》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超市购物》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惯。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

  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3、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卡通之歌”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这边来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桌子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超市购物》教案4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教学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带一件物品作为商品(如文具、玩具或小说书等),用小数标明每件商品的价格,摆成购物小超市。

  2.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人民币(面值大小不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小数运算的.一些知识,进行一次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板书课题)看看哪位同学到超市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二、组织活动

  1.总价计算活动。

  (1)了解活动要求。

  出示教材上的超市图及商品价格,让学生先熟悉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单价。说明这些商品的单价在我们的课本上,自己可以去看一看。

  提问:课本上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你会解决吗?

  (2)解决问题。

  要求每个学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自己依题次根据需要选择商品,作好记录并计算结果。

  (3)每个同学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购物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4)指名学生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问: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哪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买8包方便面、一包饼干、5瓶什锦菜和10枝铅笔,带50元。

  钱够不够,你是怎样计算的?

  2.购物活动。

  我们这里已经有一个小超市,上面摆满了小商品,先来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大家来推派一个小组的同学做小小营业员,其余每组派两名同学带钱来购买你们喜欢的商品,并且要当面付款结清。买回商品后,向自己小组的同学汇报所买的物品和单价,以及所付的钱款和找回的余钱。然后小组的同学帮助他们算一算,他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错误。让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购物结束后,让每组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购物情况,说说买了哪些物品,怎样计算购物总价的,一共付出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说明:我们在购物时,一般要选择我们需要的商品,并考虑需要买多少。在购物以后,我们可以按单价乘数量计算出每种物品的价钱,再算出购物的总价。

  三、交流体会

  今天我们开展的什么活动?你能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做法和体会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超市购物》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难点: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超市购物》教案8

  活动设计背景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去的地方,不仅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幼儿都能见到大小不同的超市。然而超市里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又是那样的吸引幼儿。如超市里的毛绒玩具、小汽车等等。这次活动我们力求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对各种生活用品的认识,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不同面额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

  活动准备

  1、准备常用商品,并标明商品的价格,摆成购物小超市。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1角,5角,1元。)

  (2)出示1角课件。

  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了解活动要求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2。解决问题

  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交流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3。购物活动

  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7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7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2个1角合起来也是7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3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4。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5以内的加减运算。

  2讲述购物的`过程,学*用算式表示。

  活动准备: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购物过吗?你是根据什么选择商品的?(价格)

  2.幼儿个别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二、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家图片超市,我们一起来学*购物。(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幼儿观察:重点提醒幼儿了解商品的价格。

  2.教师购物①:我有5元钱买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们猜我买了哪2件?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教师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师购物②:我有5元钱可我只买了1件物品,可能还剩几元?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5—3=25—4=1

  三、我来买东西

  1.幼儿有5元钱,买2件物品正好花完,请自己选择商品。

  2.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钱,买1件物品用了几元,还剩几元,请自己选择商品。

  4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购物

  1.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也去购物,我们一起来帮他完成。

  2.教师介绍幼儿活动手册。

  3.幼儿分散完成。

《超市购物》教案10

  活动内容:

  超市购物

  活动目的:

  1、巩固已掌握的小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购物,使学生学会购物,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或多种找钱方法,寻求多种解法,发散和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重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问题。

  活动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用具: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超市购物”情景图。

  提问: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购物

  提问:你去超市购过物吗?说说你的购物经历。

  教具:超市购物情景图。

  形式:指名、同座互说。

  二、提出思考

  师:罗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儿童玩具的'单价。投影出示问题:

  1、任选三样物品,算一算应付多少元?

  2、给你20元人民币。开学前买文化用品,你想买哪几样,共用多少钱?

  3、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购方便面8包、饼于1包、锦菜5瓶、铅笔10枝,带50元够不够?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具:物品的单价

  形式:小组学*、集体讨论。

  三、实践活动:

  1、谈话导入:如果你到商店买东西。如果你是售货员,应该怎样付钱、找钱呢?

  2、模拟:两人在讲台前演示付钱和找钱情况的。

  3、说明:假设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钱。

  4、记录:将交易情况模拟超市小票简单记录。如:物品名称、价格、支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教具:学生准备实物。

  形式:小组内学生互相模拟付钱和找钱。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我们学*超市购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乱购物,要根据生活需要节约用钱。

《超市购物》教案11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体验生活,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的.兴趣。本园组织大班幼儿去附*超市参观,并尝试简单的购物,了解购物过程,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尝试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周三)上午xx:xx—xx:xx

  三、活动准备:

  1、动前与幼儿交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每位幼儿准备10元钱。

  3、提前一天考察路线、环境、安全等情况,做好与超市的沟通。

  四、活动地点:

  学校附*的旭旺超市

  五、具体事项及人员安排:

  现场总负责:各班教师;制定方案、整理资料:xxx

  六、活动重点:

  1、观察物品的摆放方式。

  2、物品的标价方式。

  3、尝试简单的购物和结算方式。

  4、活动后幼儿交流购物心得体验,分享购物成果。

  七、注意事项:

  1、安全教育:

  (1)购物过程中要守纪律,排队等候。

  (2)来回路上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意安全。

  2、每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

  3、与家长们一起讨论,邀请家委会帮助共同完成此次活动。

《超市购物》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

  2.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

  3.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

  4.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6.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活动准备:

  课件、超市物品、门、电脑、桌子、购物篮

  活动过程:

  一、演示电脑课件,逛超市过程的乐趣。

  1.出示图片,教师:你们瞧,这是哪儿?对,超市。

  2.教师:你们逛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3.教师:你们看到了……他们是随便摆放的吗?恩,他们放的很整齐。

  (1)出示食品的图片。

  教师:瞧!这是什么?这是吃的,所有能吃的东西叫什么?

  总结:这些能吃东西叫做食品。

  (2)出示生活用品图片。

  教师:你看,这里有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他们叫做生活用品,那生活用品还有什么呢?对,刚才你们说的()都是生活用品。

  (3)出示玩具图片。

  教师:看,这些都是什么?

  总结:对了,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

  总结:超市里有食品,有玩具,有生活用品。他们按照一定的用途分类摆放整齐,很有秩序,方便人们购物。

  二、摆放商品

  1.教师:今天我要开一个大超市,你看:这是我的食品区、这是生活用品区、这是玩具区。

  2.(1)教师出示食品、生活用品、玩具,教师:我的超市新到了一批货物,瞧!这该摆哪儿呢?请幼儿摆放。“他们都摆对了吗?”

  (2)请小朋友摆放物品。教师:好的,那我这儿人手不够,请你们来帮忙。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摆好了吗?(好了)现在我请几位经理来检查一下,摆对了吗?

  教师总结:你们真棒,货物都摆整齐了,我的超市开业了。

  三、使用钱币购物。

  1.教师出示图片:我一起去购物吧!你们在超市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教师:进入超市后首先拿什么?

  2.拿购物篮时要注意什么?(按照顺序拿好购物篮,不能抢,要保护好公共物品。)

  3.接着去干吗?选择物品。(结合图片,教师提问:在选择物品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些什么?注意安全,不要和妈妈走丢了。拿错了怎么办?小结:对,要放回原位,要有秩序的拿放东西。能拆开包装吗?为什么?我们还没结账是不可以打开包装的`。)

  4.拿好物品后去哪儿?去收银台(结账时我们注意什么?)要有秩序排队。不推不挤。

  总结:刚才你们说的都很对。我们要带好钱,进入超市后有秩序地拿好购物篮,接着去选择物品。然后去排队结账。最后放好购物篮。提着物品回家。我们要做一个文明购物的好孩子。

  5.认识价格。

  教师: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钱去购物,有一元的……可以买一样或者买多样。(示范)瞧!这是几元的?那我应该拿几元?我手上还有5元的,去找一样5元的东西。我拿的对吗?每样物品都有不同的价格,所以要想好了,买多了钱就不够了。买好后,去收银台排队结账,在公车站这儿准备回家。现在带好钱去购物吧!(教师边说边示范,拿钱——拿购物篮——买东西——结账)

  6.幼儿进入超市进行自主购物,教师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你们买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拿购物篮——选购——排队——放购物蓝——提好回家。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教案13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游戏玩法。

  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连加算式方法

  ①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交代题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2、能够说出总数,并能根据购物单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取出相对应数量的物品。

  3、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购物单卡片上5以内的物体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5以内数字的前期经验

  2、物质准备:PPT,苹果道具,香蕉道具,橘子道具,桃子道具若干,操作板若干,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1、猪佩奇一家逛超市的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你们看看们是谁?今天小猪佩奇一家人要去超市买东西,佩奇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超市。现在我们就跟着猪爸爸一起开车去超市吧!我们已经到超市了,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多得他们都找不到自己要买的东西了,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进行"买东西"的游戏,学*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品,并能够按数取物。

  (1)出示猪爸爸的购物单卡片,引导幼儿点数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并按数取物。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要买的是什么吧?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张是谁的购物单卡片?猪爸爸想要买的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要买几个苹果。(引导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一个苹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现在谁愿意上来帮猪爸爸拿一个苹果贴到猪爸爸的后面,拿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拿,不能一次拿很多个。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看这个小朋友有没有拿对。(集体验证,再次练*点数)猪爸爸要买的东西已经买好了,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下一张是谁的购物单卡片。

  (2)依次通过猪妈妈、乔治、佩奇的购物单卡片,帮助他们找到要买的东西,老师引导幼儿点数其数量,并进行按数取物。

  3、集体操作探索按数取物指导语:现在小猪佩奇一家人都已经买好了他们要的东西,他们现在要回家了,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刚刚小朋友们很快就帮小猪佩奇一家人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表现得很棒。现在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买一些东西,看看你们这一次是不是也能很快地找到,并且不拿错。这是老师要买的东西,你们一起来看看这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并数数它们分别有几个,帮老师一起把它找出来,并且贴到它所相对应的`数字后面。(巡回指导,察看是否每个小朋友都拿对了,对个别没有拿对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4、教师总结指导语: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成功地帮小猪佩奇一家人和老师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并且都拿对了,没有多拿,老师和小猪佩奇都很感谢你们。

  活动延伸:

  在数学益智区投放更多的材料供幼儿练*点数和按数取物。

  活动反思:

  优点:

  1、活动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2、教师准备充分,教具制作精美。

  3、教师提问准确,教态自然大方,选材符合小班幼儿的水*,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能够很大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具有时效性。

  4、不仅让幼儿进行了个别操作,还进行了集体操作,注重幼儿的操作性。

  不足:

  1、教师语言不够生动有趣。

  2、由于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做出反应。

  3、由于教师的语速太快,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听清教师的指令。

  建议:

  1、教师的语言可以再生动有趣一点。

  2、教师应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回应。

  3、语速可以放慢一点。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7)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本10份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练*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练*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并了解购物中心的特点。能对简单词语进行扩句。

  2.体验国际购物中心的便利。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儿歌CD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师:你们去过国际购物中心吗?国际购物中心里师怎样的呢?

  引导幼儿讲出国际购物中心里有什么?

  2.出示挂图,师:我们来看看图片中的国际购物中心师怎样的。

  二、学*儿歌《国际购物中心》

  1.请幼儿倾听儿歌

  2.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国际购物中心是妈妈的什么房间?妈妈们可以干什么?

  国际购物中心是爸爸的什么房间?爸爸可以干什么?

  国际购物中心是我的什么地方?我在里面可以干什么?

  国际购物中心是个怎样的地方?

  3.播放儿歌,让幼儿跟儿歌念数遍。

  4.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念一端,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念。

  5.国际购物中心里还有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型进行创编儿歌。

  6.集体念儿歌并加上大家创编的句式。

  三、扩句练*

  1.教师引导幼儿用“玩不停”进行扩句。

  引导幼儿加上“谁玩不停”。如:弟弟、妹妹、奇瓦迪等。

  引导幼儿可以加上“弟弟在哪个地方玩不停”,如:在家里、在公园里、在游乐场里等。

  引导幼儿可以加上“弟弟玩什么玩不停”,如玩乐高、玩沙子、玩滑板等

  引导幼儿可以把上述两个加上进行扩句。如:弟弟在公园里玩沙子玩不停。

  2.对于掌握扩句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3.出示“吃不停”和“拍不停”让幼儿进行练*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5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理喻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场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促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于人民币的概念仍然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景,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元”。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着个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货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事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硬币,请小朋友快速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号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1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1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没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者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说出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强的两种付钱方法: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来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钱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xx,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角的硬币和5个1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营部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是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单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这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生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如何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示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硬币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单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8个1角钱来付钱,用1个5角钱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师提问:“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的,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师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乐意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很多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求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位置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买了好多商品,真开心!就那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式,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永辉超市购物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实现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像。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出示永辉超市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永辉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永辉?和谁一起去的?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永辉,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的词语。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语。引导幼儿重点将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做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的.讲述

  1.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扩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语。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9

  【活动设计】

  去超市购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常的事,他们能在超市里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但他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好与坏,保存时间的长与短并不了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看,去寻找物品的保质期。而保质期的知识又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教育内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是本次活动的设计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引导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并初步尝试推算保质期。

  2、让幼儿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照相机、食品若干、各种饮料、食品标价卡。

  【活动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一个小超市,你们想去购物吗?

  请你去超市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食品,回来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在超市里买了什么?价钱是多少?

  2、幼儿去“超市”购物

  3、幼儿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我买了xxx,它的价钱是几元几角。

  二、了解食品保质期

  1、师:在超市里购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称、价钱之外还要看什么?

  2、师:你怎么知道你买的食品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导幼儿讨论出:购物时还要看食品的保质期)

  小结:食品保质期是指保证食品质量的期限。购物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如果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寻找保质期

  1、师:你们买的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吗?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质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寻找保质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推算保质期

  1、师:这包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九个月)

  2、师:九个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引导幼儿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从而推算出保质期限)

  3、引导幼儿在包装袋上寻找生产日期并根据生产日期推算保质期。

  师: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小结:食品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着保质期的长短,有的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识别一下,就能买到放心食品了。

  五、选择保质期

  师:现在这里有几瓶饮料,请大家根据保质期挑选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饮料。老师也来挑一样。(故意拿走已变质的酸奶。)

  重点提问:

  1、你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2、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3、这几瓶饮料为什么没有人选?(提醒幼儿)

  师:我好渴啊,让我把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质期。还没过保质期,应该没问题。哎呀,这瓶酸奶坏了呀!还没过保质期,酸奶为什么会坏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购物买放心之“保质期”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体现了四个重视,也是四个亮点。

  一、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首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的关键经验对他们的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让幼儿在购物的活动中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尝试推算保质期,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在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了学*活动,让幼儿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目标。其次是活动内容选择恰当,注重各领域间的滲透。本次活动是以科学领域的内容为主,整合了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围绕保质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质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质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视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围绕关键经验,用关键问题引导活动。从“在超市购物出了要看食品的价钱、名称之外,还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质期”再到“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来推算保质期”,一个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且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逐步突破重难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连续过程。

  三、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我给予了积极帮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如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保质期、生产日期,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发现,帮助他们梳理经验等。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氛围。在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经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实效性。电脑、相机的运用,以及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的及时呈现,使活动更直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热情高涨。同伴之间的交流学*和师生互动也很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发言积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帮同伴寻找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他们在活动很还自然地学会了合作。活动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动中,语言也比较有激情,从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质期的时候教师有些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可以先让幼儿推算简单点的日期,如“几天的”,“酸牛奶”的保险日期比较短,可以让幼儿根据生产日期为酸奶推算保质期,然后再学*推算“几个月”、“一年、两年”的食品。这样容易让幼儿进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认识价钱时,我在语言的讲解上不够规范,“4.50元”不应该读成“四块五毛”,而应该是“四元五角”。集体教学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给幼儿传授普通话的规范语言。其次、虽然活动中幼儿已理解了并能正确认读价钱的数量,但教师还是要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点掌握得更正确和巩固。如小数点前面是表示“几元“,后面是表示“几角”。

  2、对于幼儿的回答急于回应,可以将不确定的答案抛给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吗?保质期的时间为什么有长有短”从而引发幼儿讨论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说一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答,尊重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3、活动内容多了些,如“超市购物”环节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认识和了解,这样本次活动的内容量就不会显得太多。

  4、活动中孩子们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质疑能力,能否有效围绕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活动,还须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

  购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永辉超市购物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实现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像。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出示永辉超市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永辉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永辉?和谁一起去的?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永辉,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的词语。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语。引导幼儿重点将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做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的讲述

  1.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扩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语。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