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1

  1、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散文的一些方法。

  2、探讨地坛与母亲在本文中的精神价值。

  3、教导学生坚强面对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母亲、地坛在文中的精神价值。

  2、散文的一种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母亲、地坛与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信息量;课堂提问直奔重点而去,提高效率;散文的阅读,方法很多,就本篇而言,找过渡句带动全文,找议论句挖掘思想,体会意图。(利用早自*的时间要求学生充分预*课文,了解作者概况,熟悉文章内容,大致把握文章情节思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电脑播放贝多芬钢琴曲:《命运交响曲》

  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这位音乐家却在29岁时就不幸地患上了失聪的毛病,在他32岁那年,他完全地丧失了听力,面对这样的噩运,贝多芬并没有放弃,相反地,他坚强地面对苦难,“我要卡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将我压倒。”从而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无独有偶,在*,也同样地出现了一个勇敢地同命运做斗争的,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史铁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作品《我与地坛》

  二、整体感知,筛选主要信息。

  1、文章中哪一句话贯串全文?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承上)(启下)

  三、局部挖掘,体会议论句的价值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提问:文中几次写地坛?请找出来并朗读。

  明确:三处(景物描写)

  第三自然段“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第五自然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第七自然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蕴帖而微苦的味道。”

  2、在几处地坛中体现出地坛的什么特点,地坛有何价值?

  明确:A、荒凉的建筑,茂盛的植物

  B、小动物的动态,草木生长

  C、园子形体在改变,精神不变,生命树常青

  地坛启发了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史铁生双腿残废,精神不衰败。两者相通。

  3、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生,无需辩论。死,顺其自然。地坛回答了他“该不该死,为什么要出生”两个问题,可以说,地坛让作者看透了生死。

  『方法点拨』找议论句,地坛给作者的启发,实质上就是地坛本身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影响了作者的思想,使得他考虑事情,看待生活也受到地坛精神的影响。而议论性的句子正是作者思想观点的体现,是作者受地坛影响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相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该不该死?

  为什么出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怎样活着?

  议论句:“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4、那么史铁生的第三个问题是谁回答了他呢?

  明确:母亲。(由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母亲的形象美

  1、找出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

  明确:第2、3、8自然段

  2、这三个段落中母亲的形象怎样体现?

  第二自然段:“知道……知道……知道……知道……知道……只是不知道……”,直接回忆了母亲当年的心理。

  第三自然段:“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那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无法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呢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第三自然段:“我”上地坛母亲“无言地准备”、“目送”——理解

  第四自然段:“我”在地坛母亲“担忧”、“找”——悲苦、坚忍、关爱

  母亲形象: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理解、宽容、毫无抱怨的爱……(答案供参考)

  3、寻找课文中间接描写母亲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明确:对比描写:儿子对母亲的行为:“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可以说,作者当时对母亲是不理解的,这更反衬出母亲的坚忍、宽容、无私的爱。

  4、总结母亲形象

  明确:聪慧、坚忍、苦难、伟大、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对儿子无私的毫不张扬的爱……(仅供参考)

  5、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张扬的,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只是为了赞美母爱呢?

  明确:不是,母爱是文章的一个方面,而文章最重要的是母亲对我的启示。

  『方法点拨』寻找文章中的议论句,在母亲去世之后,作者所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爱,更是母亲的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如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6、那么母亲对作者到底有什么启示,对他的成长有何价值?

  明确:母亲教会了我怎样活着,教会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人生态度。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九自然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里愈加鲜明深刻。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是母亲的苦难和母亲在苦难中的坚韧给了作者最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作者。母亲对待生活,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作者走出困境,重塑自我。

  四、总结全文

  提问:地坛、母亲和我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地坛和母亲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

  明确:三者联系:地坛、母亲伴随着我精神的成长。

  本质上的联系:默默无言却昭示着生命的意义

  『方法点拨』寻找议论句,第10自然段末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本质上的联系可以结合母亲和地坛两者的精神价值来回答。

  五、比较鉴赏

  讨论: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好不好?可不可以改为“我与母亲”、“地坛我母亲”?

  明确:a、文中写的是地坛和与地坛有关的几组人物。

  b、母亲和地坛的内涵相通,某种意义上,地坛也是我的母亲,母亲与地坛都给了我生活的启发。

  (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从文章的题材、风格、语言、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考虑。)

  六、拓展延伸

  播放《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生死离别的电影片断。

  教师总结:生命是脆弱的,一座冰山就可能毁灭成千人的生命,但生命也是坚强的,在冰冷的大海里,Rose凭着对生命的珍爱,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与他们的死别相比,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又是那么的渺小,与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失去双腿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又怎么不能克服呢?生命是可贵的,生命过程中的挫折、苦难也是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直面挫折,绝不回避;珍视生命,勇不放弃!以此与全体同学共勉!

  七、作业布置

  课后观看教育片《懂你,母亲》,写一篇评论。

《我与地坛》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体会文章第二部分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领悟生命的意义、内涵。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两个问题)

  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塑造了一位淘金者形象,请同学说说淘金者是怎样的形象?

  2、从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你还知道哪些和命运抗争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我们今天还要接触一位这样的人他就是作家史铁生。

  三、介绍作家作品史铁生

  (1951~),生于北京,67年清华附中毕业,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教案《教案:》。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我的遥远的清*湾》 《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我与地坛》《答自己问》《务虚笔记》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曾一度想到死,他家附*的地坛成了可以“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由死到生的过程中地坛给了他很多生命的启示,他在地坛呆了十五年,他有许多感悟,他把这些感悟用优美的语美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

  四、学*第一部分

  让学生默读课文,把第一部分你认为比较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分析精彩的原因。

  学生划出的基本就是景物描写三部分,在让学生回答原因的同时,引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学*第二部分

  生死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样回答“怎样活”的问题的。

  第二部分在写法上的特点: 人神对话,重点理解一些难懂的句子,

  例如:“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

  六、结束语:

  送给大家一首诗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与地坛》教案3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我与地坛》教案4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6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的乐趣

  3、学*作者的预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穿的衣服好漂亮,请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谈谈,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以衣服的选择和心情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史铁生与地坛)

  二、检查预*: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 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三、课文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⑴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

  明确: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生命荒芜

  地坛的特点: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他们相似,还因为地坛“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⑵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不衰败的表现?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的活动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处处有生命的律动)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古圆就像一个智者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并给他以生命的启迪。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这段描写细致而深刻,写了园中的几中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石门中的落日,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三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对生命的感悟。

  4、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5、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四、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五、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案7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坛”指的是祭祀用的台。

  二、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于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文的第一节,思索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原因:缘分。仅为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突然残疾无法正视现实)

  地坛:

  用一个词来概括: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失魂落魄。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地坛的破败烘托了“我”的精神状态,同病相怜。

  (二)在地坛我整日思考什么问题?

  明确:1、我该不该去死;2、为什么生;3、怎样活。

  那么他思考的结果怎样?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也就是说,出生的事实人不能选择,不可以辩论;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不必急于求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静地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的活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启迪,地坛真的仅仅是荒芜吗,同学们找一下,描写地坛景色的是哪几段?(3、5、7段)

  (三)分析第3自然段:

  也就是说映入作者眼帘的,不只是一座荒芜的古园,同时里面也暗藏生机——“太阳循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给人以希望。

  (四)分析第5自然段:

  主要描写园中小昆虫,这些昆虫共同的特点即是“弱小”影射作者自身,因为残疾,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

  小昆虫们虽然卑微,弱小,且处于荒芜之地,但它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感悟生死。

  (五)分析第7自然段:

  解决怎样活的问题

  作者在感悟生死后,仍在地坛中深沉的思索,这时候映入作者眼帘的景物发生了变化:

  明确:落日光辉、雨燕高歌、苍黑古柏、孩子的脚印

  地坛在岁月中流露出永恒的一面,由此,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因此,“我”虽然经历挫折,命运的打击,仍要珍爱生命,保持乐观精神。

  长存物——生命永恒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三、分析第二部分。

  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怎样活下去”是一个与生命相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他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人伴他同行,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爱与理解伴他风雨兼程。

  “游子吟”中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日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艰辛的,是母亲一滴一滴的汗水编织而成的。而把这样的一份爱倾注到一个残疾的儿子身上,那更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背后。

  (一)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二)我们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我和母亲——母亲爱“我”;我理解并怀念母亲。

  〔问〕母亲爱“我”,她都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我去地坛,母亲准备;我去地坛,母亲目送;

  我去地坛,母亲来找。

  〔问〕那么,我对母亲的'理解呢?

  明确:

  1、设想母亲心理。将一个关心爱护儿子,但在儿子最痛苦无助时却不能在他身边的母亲的焦灼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其此时这是作者心中所想,是对母爱最深沉的理解。

  2、写小说报答母亲。有感于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爱的伟大。

  3、整日怀念母亲。又是倦鸟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痛恨自己的倔强与羞涩一种倔强与羞涩所酿成的苦果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时的锥心之痛。

  〔问〕结合上面的一些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种形象。

  明确:“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我”独处的空间,给“我”去地坛的自由。她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说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承受儿子不幸的双倍痛苦,情愿替儿子受罪,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与伟大,使我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使我更坚强的活下去。

  〔问〕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但第二节好像有点脱节,讲的是我与母亲,同学们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联系呢?那文中有哪句话将两节联系起来了呢: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虽然残疾了,但母亲和地坛教会我感悟生命,教会我勇敢的活下去,成为我重新站起来的支柱,使我成为一个灵魂健全的人。

《我与地坛》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 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下课前上交。

  2、预*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去雕饰 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突然残废 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显本真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生存还是死亡 生命自有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情趣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 生命永恒 太阳、雨燕

  成为心灵家园 之美 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 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3、发展性作业: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理解儿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 担忧却不敢表现 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 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我与地坛》教案9

  教材内容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

《我与地坛》教案1

  【教材内容】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2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画出来,进行品读。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三、讲析第二部分: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

  3 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四、全文小结: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我与地坛》教案3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坛”指的是祭祀用的台。

  二、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于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文的第一节,思索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原因:缘分。仅为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突然残疾无法正视现实)

  地坛:

  用一个词来概括: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失魂落魄。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地坛的破败烘托了“我”的精神状态,同病相怜。

  (二)在地坛我整日思考什么问题?

  明确:1、我该不该去死;2、为什么生;3、怎样活。

  那么他思考的结果怎样?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也就是说,出生的事实人不能选择,不可以辩论;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不必急于求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静地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的活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启迪,地坛真的仅仅是荒芜吗,同学们找一下,描写地坛景色的是哪几段?(3、5、7段)

  (三)分析第3自然段:

  也就是说映入作者眼帘的,不只是一座荒芜的古园,同时里面也暗藏生机——“太阳循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给人以希望。

  (四)分析第5自然段:

  主要描写园中小昆虫,这些昆虫共同的特点即是“弱小”影射作者自身,因为残疾,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

  小昆虫们虽然卑微,弱小,且处于荒芜之地,但它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感悟生死。

  (五)分析第7自然段:

  解决怎样活的问题

  作者在感悟生死后,仍在地坛中深沉的思索,这时候映入作者眼帘的景物发生了变化:

  明确:落日光辉、雨燕高歌、苍黑古柏、孩子的脚印

  地坛在岁月中流露出永恒的一面,由此,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因此,“我”虽然经历挫折,命运的打击,仍要珍爱生命,保持乐观精神。

  长存物——生命永恒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三、分析第二部分。

  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怎样活下去”是一个与生命相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他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人伴他同行,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爱与理解伴他风雨兼程。

  “游子吟”中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日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艰辛的,是母亲一滴一滴的汗水编织而成的。而把这样的一份爱倾注到一个残疾的儿子身上,那更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背后。

  (一)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二)我们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我和母亲——母亲爱“我”;我理解并怀念母亲。

  〔问〕母亲爱“我”,她都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我去地坛,母亲准备;我去地坛,母亲目送;

  我去地坛,母亲来找。

  〔问〕那么,我对母亲的理解呢?

  明确:

  1、设想母亲心理。将一个关心爱护儿子,但在儿子最痛苦无助时却不能在他身边的母亲的焦灼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其此时这是作者心中所想,是对母爱最深沉的理解。

  2、写小说报答母亲。有感于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爱的伟大。

  3、整日怀念母亲。又是倦鸟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痛恨自己的倔强与羞涩一种倔强与羞涩所酿成的苦果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时的锥心之痛。

  〔问〕结合上面的一些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种形象。

  明确:“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我”独处的空间,给“我”去地坛的自由。她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说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承受儿子不幸的双倍痛苦,情愿替儿子受罪,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与伟大,使我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使我更坚强的活下去。

  〔问〕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但第二节好像有点脱节,讲的是我与母亲,同学们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联系呢?那文中有哪句话将两节联系起来了呢: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虽然残疾了,但母亲和地坛教会我感悟生命,教会我勇敢的活下去,成为我重新站起来的支柱,使我成为一个灵魂健全的人。

《我与地坛》教案4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导语: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答:还写了母亲。

  问: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第一部分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第二部分

  导语: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个别学生朗读1~3段,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可配乐《懂你》)

  三、借鉴、吸收

  导语: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怎样感悟的?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爱母亲,学会回报等等。(结合课前读后感*作)

  结语: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才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又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不要屈服。

《我与地坛》教案5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

  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坛”指的是祭祀用的台。

  二、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于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文的第一节,思索几个问题:

  (一)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原因:缘分。仅为着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突然残疾无法正视现实)

  地坛:

  用一个词来概括: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失魂落魄。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地坛的破败烘托了“我”的精神状态,同病相怜。

  (二)在地坛我整日思考什么问题?

  明确:1、我该不该去死;2、为什么生;3、怎样活。

  那么他思考的结果怎样?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那也就是说,出生的事实人不能选择,不可以辩论;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不必急于求成的。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静地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的活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启迪,地坛真的仅仅是荒芜吗,同学们找一下,描写地坛景色的是哪几段?(3、5、7段)

  (三)分析第3自然段:

  也就是说映入作者眼帘的,不只是一座荒芜的古园,同时里面也暗藏生机——“太阳循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给人以希望。

  (四)分析第5自然段:

  主要描写园中小昆虫,这些昆虫共同的特点即是“弱小”影射作者自身,因为残疾,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

  小昆虫们虽然卑微,弱小,且处于荒芜之地,但它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由此感悟生死。

  (五)分析第7自然段:

  解决怎样活的问题

  作者在感悟生死后,仍在地坛中深沉的思索,这时候映入作者眼帘的景物发生了变化:

  明确:落日光辉、雨燕高歌、苍黑古柏、孩子的脚印

  地坛在岁月中流露出永恒的一面,由此,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因此,“我”虽然经历挫折,命运的打击,仍要珍爱生命,保持乐观精神。

  长存物——生命永恒

  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三、分析第二部分。

  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答案,解决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怎样活下去”是一个与生命相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他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人伴他同行,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爱与理解伴他风雨兼程。

  “游子吟”中有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日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艰辛的,是母亲一滴一滴的汗水编织而成的。而把这样的一份爱倾注到一个残疾的儿子身上,那更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背后。

  (一)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二)我们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我和母亲——母亲爱“我”;我理解并怀念母亲。

  〔问〕母亲爱“我”,她都为我做了哪些事?

  明确:我去地坛,母亲准备;我去地坛,母亲目送;

  我去地坛,母亲来找。

  〔问〕那么,我对母亲的理解呢?

  明确:

  1、设想母亲心理。将一个关心爱护儿子,但在儿子最痛苦无助时却不能在他身边的母亲的焦灼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其此时这是作者心中所想,是对母爱最深沉的理解。

  2、写小说报答母亲。有感于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爱的伟大。

  3、整日怀念母亲。又是倦鸟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痛恨自己的倔强与羞涩一种倔强与羞涩所酿成的苦果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时的锥心之痛。

  〔问〕结合上面的一些分析,体会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种形象。

  明确:“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给“我”独处的空间,给“我”去地坛的自由。她甚至做了最坏的准备: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说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承受儿子不幸的双倍痛苦,情愿替儿子受罪,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与伟大,使我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使我更坚强的活下去。

  〔问〕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但第二节好像有点脱节,讲的是我与母亲,同学们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联系呢?那文中有哪句话将两节联系起来了呢: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虽然残疾了,但母亲和地坛教会我感悟生命,教会我勇敢的活下去,成为我重新站起来的支柱,使我成为一个灵魂健全的人。

《我与地坛》教案6

  【教材内容】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7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画出来,进行品读。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三、讲析第二部分: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

  3 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四、全文小结: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我与地坛》教案8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9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学*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1、为什么生;

  2、怎样活。

  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三课时

  一、复*上节课内容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菁华9篇)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

  世上之最美的文章,也不过在《我与地坛》前止步,三个字形容:太美啦!以前高中学语文知道,美轮美奂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文章,但是面对史铁生构筑起的《我与地坛》这座世之奇伟建筑物,我由衷的赞叹"美哉轮哉,美哉奂哉"。

  如果这是散文,那么它已经达到了诗的文字起笔。如果这是散文诗,那么,它却有着像小说那样扣人心弦的吸引人的魅力,我为自己能再次拜读史铁生而悄悄庆幸了起来。

  如果我的文字仅仅停留在夸奖的层面上,那么也难以说自己在史铁生这里学到了什么,难以说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我与地坛》,之所以觉得好,最深层次的是因为其中所包含和折射的哲理。这些则会成为亘古不变的科学,值得人们深深把玩。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我"与地坛,叙述我的母亲,二者在我看来,似乎已浑然一物,地坛像母亲,母亲也像地坛,这些出身的刻画,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我今天便要给妈妈打个电话。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2

  说实话,我在看第二部分的时候哭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的文章了。

  回顾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我很是不解。为什么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宁静的去处,就是给他的母亲出一道难题呢。后来我读到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我在想他母亲也许是想告诉他,你并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你还有你的家人。这位母亲知道要给他独立思考的时间但不知道这思考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果。我想也许只有他的母亲逝世了他写恍然大悟吧。

  他这样的做法,不仅自己陷入痛苦的漩涡,还是母亲加倍的难受,这位母亲是痛苦的,无奈的是不幸的。他在天天去地坛的时候,他的母亲总是报以最坏的打算,如果他在那儿出了什么事儿,他的母亲也只好承受着苦难了。

  是的,她太苦了,也许让她早些上路,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了。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3

  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

  史铁生推着轮椅缓缓地进了园子。他想寻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个返乡的知青、一个失业的大龄青年,一个多愁善感的大脑,再加上一个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机活着的现实,史铁生的命运真是多舛!母亲悄悄地跟进了园子,落日的余辉把她慌慌张张的影子拉得悠长,满脸的焦灼终于在看到儿子的一刹那散去。她就这么怔怔地盯着儿子倔强的背影,又怕他蓦地转身发现自己,便远远地守着、藏着。地坛的风翻动着安详的落叶,轮椅的车轮轧过青青草坪,母亲瘦削的脚印散落在地坛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亲,一个雕塑般的儿子,共同凝成了一个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这样看似*静地过去了。这便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难以释怀的景象。

  所有的无奈和悲怆都源自一个现实:儿子在二十岁这个“最狂妄”的年纪突然截瘫了。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和事业的人,却先迎来了残疾。天塌了!他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当时的史铁生想到了死。殊不知,儿子所有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一个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对着一天天长大、却更加孤僻内向的儿子,已经身患绝症的母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这一切,儿子在母亲去世后才逐渐体会。

  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总是神情肃穆,喉咙里有个莫名的东西在来回嘀咕,胸口憋闷之极,眼泪就潸然而下,父亲的样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父亲在我“最狂妄的年纪”上猝然离世。那时,二十三岁的我刚刚走出村子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绿绿的高楼大厦在带给我新奇的同时,也挑动起了一颗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骑着一把破旧而快乐的单车把梦想洒遍整个城市。然而,几乎一夜之间,父亲没了,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个巨大的东西被猛然抽走了。我不忍回忆2001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父亲想对我说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经不容许他多说一个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后一瞥留给了母亲、姐姐和我。之后,他的瞳孔便逐渐放空,一双饱经沧桑的泪眼挣扎着,却终于不听使唤地闭上了,永远地闭上了。父亲的灵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时刻升起、飘走,留下了全家无尽的遗憾、对未来的恐惧和对他永远的不舍。

  那些年,我因过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责和子欲侍而亲不待所带来的无边痛悔,几乎带走了我所有的眼泪和对未来的希望。每天下午,我总是摇摇晃晃地骑车到二环边上,找个没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这个世界熙熙攘攘,却没有了我的父亲!在辗转反侧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父亲那白发苍苍的脸庞总是似有若无地出现,然后淡去,终于无形。史铁生写到:“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呀,迷迷糊糊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难道我的父亲也是由于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伟大的父母一样,有着低调的自信,坚忍的意志和对儿女毫不张扬的爱。在乡下干了一辈子民办教师的他,自幼丧父,节衣缩食,养家糊口,数十年风雨交加,有几次濒临饿死的边缘。如果上帝赋予众生均等的苦难,我想他早就应该苦尽甘来、颐养天年了。他勤劳善良一生,却不想会以这样一个残酷的方式来结束人世的苦难。

  为了父亲,我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这种念头从八年前出现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诚如史铁生所言,“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太真实了”。我开始全面审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对自己的不满与日俱增,逐渐进入一个狂躁奋斗的时期。我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使父亲骄傲”,只是频繁地更换专业、不止一次地谋划变动工作。我无法确定现在自己慌慌张张所撞开的这条路是不是父亲所希望我走的那条路?那条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是衣锦还乡的荣贵,还是家财万贯的显赫,抑或是内心的豁达、坚强以及与人为善的真诚?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也可以让一切回归本真。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多年之后,终于明白:“我用纸笔在报刊上所撞开的那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盘点自己的人生经历,突然发现,自己八年来的奋斗,在“使父亲骄傲”这个外衣的包裹之下,并没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够让父亲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积极姿态,和逐渐形成的坚韧、宽厚、真诚和豁达。读完书,我掩卷长思,我想那些所谓的名、所谓的利,就像地坛上空那鸽子的哨声、冗长的蝉歌和空旷的啄木鸟声一样,早就应该在时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了……

  于是,我再一次想到了地坛。地坛的风轻轻拂过四季,轮椅上倔强羞涩的少年在内心的安宁中变得坚强无比;一位失去了父亲的儿子在悲愤的奔波中逐渐长大。古殿檐头的风铃摇个不停,可是那些受尽苦难、大爱无疆的父亲母亲们却永远地走了……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4

  《我与地坛》是一部关于人生思考的的大书,虽然书本不厚,但其中所蕴含的哲思却令人惊叹。史铁生所经历的,是我们一般人从未经历过的.,与他相比,我们少了一种在直刺心灵的痛苦后的静静沉思。但我们在尝试理解,尝试着去思考他的思考。

  或许是由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史铁生似乎很是笃信命运这种东西。他相信人一生下来就有已经安排好的命运,他的命运就是如此。有时候我会想,当你个人相信他不可能抗争命运的时候,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我以为尤其是对于史铁生这样身体可怜的人来说,生活一定是灰暗无光的,只能整日沉浸在痛苦中。然而我惊讶的发现,他虽然时常想到死亡,却始终坚持着走了过来。

  我意识到一件事情。与命运抗争,不难;逃出命运的魔爪,也不难;真正难的,是接受你的命运。不满意,你可以抗争,可以拼命的反抗,反抗到死都可以,但是顺从很难。史铁生所做的,便是接受了他的命运,他在不断的对自己灵魂的拷问中,真正意识到了他生命的方向:既然上帝告诉我,痛苦不能消失,人生已然如此,那我只好赋予他一点我自己的快乐。

  他知道,既然上帝命令他活着,他就不应该自寻烦恼,而应该活得有意义。对我们来说,我们或许不会经历这样的人生,但我们却要了解一件事: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灵魂创造的意义。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5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就像文中所说的,“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是啊,一个人出生就等于上帝赐予了你一条生命,至于你该怎么活,怎样好好的利用这条生命给你带来的福利,那就要靠你来决定。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难免会有很多挫折,你应该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让它成为你逃避生活的理由。有哪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会一帆风顺呢?

  我们要在一次次磨练中提高对生活的向往,绽放出每个人不同的,独特的美。而不是悲痛草率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这一切。因为你会知道,只要活着,什么都会有希望,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6

  长大之后,我时常怀念小学的语文课文,曾经一度以为,《落花生》是史铁生先生所作。直到前天,我才澄清了模糊的记忆。

  20××年,寒假,有人为我买了一本《史铁生散文集》,那时的我全身躁动与不安,没心思阅读更不会去懂。少年不经事,也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想要的美好未来会触手可摸。

  时间是每个人人生课堂上最渊博的老师。我便喜欢上了史铁生这样的作家,反复的咀嚼《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抒情散文。

  我与史铁生共同走进了地坛,它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散落的玉砌雕栏丝毫没有遮住地坛的光辉,地坛露出了它的本质: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坛洗尽了铅华,显出朴质与简约。于是,一个失意的人就摇着轮椅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

  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我与地坛》表现的对生命的理解,值得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

  我依稀地记着许地山的《落花生》里的段落: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今天,我孤独一人站在地坛中,弯腰去拾起那些落花生。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7

  今天早早地写完作业,想着该读一本书了,因为还有读后感要写,随便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便是这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好了,就读他了。

  翻了几页,好像有点读不下去,可能是因为作家的经历和我的生活格格不入,我实在没法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可能是因为文章的厚重感让我感觉太过压抑。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我还是耐下心来,再次从头开始,一字一句慢慢的读了起来。

  作者自从双腿残疾之后,就经常地体坛公园去思考人生,纠结于生还是死,最终领悟了活着的意义,决定用写作去诠释生命。

  成为知名作家之后,作者感慨却是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作者说:“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句话让我反复咀嚼,想到了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虑的神情;我腿摔破的时候,妈妈痛苦的泪水;这句话真是总结得太好了,母爱真是伟大。

  我对文章中作者观察生活的能力,很是佩服。你看这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真是惟妙惟肖,生动精辟。

  合上书本,感触良多,幸运的我们四肢健全,头脑灵活,但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低潮;那让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坚强,要学会正视,为了国家,也为了母亲,要努力奋斗,成就人生!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8

  有时候面对如此大千世界,或是灯红酒绿或是尔你我诈,都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体会人生真正的价值。

  史铁生,一位“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面对命运的残酷,仍不屈不挠,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写出了《我与地坛》的一部引人深思的散文。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就在这年少轻狂之时丢失了自己的双腿,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他曾想过轻生,因为对他来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面对命运的滑铁卢时谁都没有预料到今后的生活要以各种姿态去度过,刚开始的史铁生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后来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她不仅为孩子失去双腿而感到悲痛,还为不能为孩子分担忧愁以及不知如何去开导鼓励孩子而感到自责和苦恼。

  然而正是这一位伟大的母亲,陪伴着史铁生度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在他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看着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母亲何尝不饱含着千刀万剐之痛,面对行动不方便,内心暴躁,烦躁的儿子,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在史铁生独自一人去地坛时,母亲却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母爱是宽容的,也是无私的。

  史铁生在地坛里时,在那一座废弃的古园里,看遍春夏秋冬,感受四季变化:春夜有淅淅沥沥的雨;夏日有黄昏入暮的斜阳;秋夜有纷纷凋零的落叶;而冬天则有漫无边际的白雪。即使他体验了更多的人生痛苦,当仍然在命运中挣扎时,他还是选择去体会人生价值。地坛里的他自省,也在反复沉思,弥漫着浓郁的人生况味。地坛对于史铁生而言,是心灵的家园,还是一片净土,纵然是遍地萧条,但那里空旷,宁静,使他暴躁的心情逐渐*复下来,使他的心灵沉淀。“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一个古旧的古园,看似沉寂,萧瑟之中的那种历史沧桑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史铁生由此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同时这样的史铁生也让我看到了自然的美妙生命的意义,古园里一花一草一木都是生命,让史铁生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

  在现实生活中,亦或许就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遭遇着命运的滑铁卢,有的人选择轻生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以不让家人或关心自己的人担心为由自以为高尚的手法就能让他们减轻痛苦,然而不然,人生下来就是要面对一定的挫折,你不可能一帆风顺,当然你也不可能一直摔倒在地,当遇到命运的滑铁卢时,我们应该有摔倒了仍往上爬的勇气;有不畏惧命运勇敢往前冲的魄力;有面对任何诱惑仍坚持不懈的毅力。曾在微博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小男孩因打游戏被父亲骂,承受不住便从窗口跳了下去,以此来*父亲,这不仅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生命就是让我们用来*是非的吗?难道面对不顺心的事就要拿生命开玩笑吗?父亲的责骂这一点小挫折与史铁生面对失去双腿的悲痛比起来简直不堪一击,但史铁生仍然鼓起好好活下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信心与勇气,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小挫折又何尝不能好好解决。

  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当你静下心来,一个人慢慢的揣摩感受,随心随性,人生的酸甜苦辣总是会随风消散,与其埋怨人生的苦痛,还不如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人生总是要面临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雨,看你是选择一猝不起还是选择顶着暴风雨去迎接你不可得知的未来。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9

  我与地坛——原先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心灵的生生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终弥足珍贵的一隅,那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的源头。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因着爱,因着情,甚至因着对下一世的“白日梦”,虽然这“白日梦”是我等健康人种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说,“期望”又有什么用呢?“期望是不是在证明必可到达的前提下才成立呢”?“期望”只是“白日梦”的冠冕之词,其实两者一样可笑可悯。

  我并不认为他是多么坚不可摧的“钢铁人物”,你以为谁都是保尔柯察金?现实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总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又复痛,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孤勇,直至最终*静理解它的冰冷与枯竭。

  正是由于这“写”,这比言语更为私密,更为透彻,更为生生不息的本事,才使得他的这生,在死的对立面上,永远存在。永远无力,但永远坚韧。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还是一种情景,像他这样的情景,因着回忆随时有无可延续的悲哀,才需要这样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其实这幸运,未尝不是取决于自我。这生,值得死来敬畏。这生,真实得让每一个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问自我:健康的自我,是否向前方也迈出过脚步?

  那前方,便是路远山高,人亡马遥的“零度”。

  他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先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我与地坛》读后感 (菁华9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1

  为什么在真正失去后才会懂得母亲的辛劳?为什么不抓住当时的美好?为什么在无法挽回后才会尝试思考?作者史铁生已经告诉我们,他的痛悔,他的自责,难道我们要重蹈覆辙?我的答案是“不”。

  刚开始,作者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但事实相反,他很幸福,他有一个爱他、会照顾他、时时刻刻关心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儿子双腿瘫痪,情绪低落,脾气暴躁,自己心里不好受,但是为了儿子,她撑起了整个家。可是,当时的作者全然不知。这里让我看得有些心酸,觉得作者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一点也不理解母亲,还跟她唱反调。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与当时的作者不都一样吗,一点也不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伤害了母亲的心,但母亲还是与从前那样对待你、爱护你、关心你。母亲的无私、包容令人钦佩,那我们的自私、一意孤行呢?

  母亲永远的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这才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渐渐懂得了母亲的辛劳。可现在,一切都已经追悔莫及,只是痛悔,只是自责,留下的只是空空的床,空空的房······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的美好。我们要珍惜母爱,回报母爱!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我与地坛》读后感2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当我第一次在封面上看到这行深蓝色细若蚊足的字时,仿佛收到了故友的一封简短的信,字字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真切。于是,我轻轻翻开,带着那句话给我的亲切感走进地坛,走*史铁生。

  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史铁生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惨痛的事实让他“曾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于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观察,去深思,去体味人生,去寻找希望……在地坛中看一对老夫妇走在夕阳的余晖下,听那热血的青年永不间断的唱歌,看不幸而漂亮的女孩消失在大栾树下,听长跑运动员坎坷曲折的人生……园中的这些人和这些事,创造出一片生命的森林,给予了史铁生无限的感动和鼓励,唤起了他沉睡的意志,坚定地向前。

  在史铁生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人,永远扮演着执灯人的角色,那就是他的母亲,一位*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力量。让我感叹于默默的、无私的母爱,它永远像涓涓细流,想隐于丛中,却着实躺在了我的心间。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母亲。那次,一回家,我就重重地把沉甸甸的书包摔在床上,对于开门后的一声问候,只是转身后留下的背影。“妈,能不能给我接到下学期的书啊。”带着生硬的语气却是说着恳求的话。“语、数、英、物、化都要么?”她却还是温柔地回答着,我便有些歉意,转头“嗯”了一声。“我去问问吧。”

  第二天,当我拔开锁孔中的钥匙,就十分惊喜地看到放置在桌上的一叠书。虽然封面都是一道道白色印痕,或是有层次不齐卷起的书角,但是我却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抱在怀中,视之为珍宝。开门,*,台灯的微黄色的光照着老旧的书页,我的眼前已不是字,而是母亲为了这几本书而奔波了身影:她走过一级级的楼梯,问过几个陌生的人,打过几通电话,才凑齐了这么几本书。于是昨日的事又将我拉进深深的歉疚当中。细思,曾经一句“早点睡吧”,就让她感动,为她剥开糖纸就让她觉得甜蜜,为她煮一碗面,就会升腾出满满的幸福……

  我读《我与地坛》,读*静,读坦然,读对生命的思考;我感,感*凡,感无私,感涓涓细流般的爱。

《我与地坛》读后感3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终于她的儿子明白了,她的儿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儿子一个人的苦思。他的儿子一次次的希望时间可以重来,但逝去的不在回头,看着地坛从开花到落叶,从抽芽到朽去。没有了母亲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单的一个人。

  看着大雪覆盖着熟悉的地坛,也许只能感到那种无能为力。时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后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后天后悔。无奈的摇摇头,只能但看这白雪皑皑的地坛。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这不变的风景,人生好像一场梦。快醒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错下去。每个人如同过客,指不准哪一天自己就到头了,也许你会感叹自己还有好多事没有做,也许你还会不舍这尘世。但有谁可以去改变,超脱轮回。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我与地坛》读后感4

  上次回家偶然在已经蒙尘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曾经高中时读过的书《我与地坛》,也是突然心血来潮,擦去书上一层薄薄的尘土,翻阅起来。

  在我看来史铁生是一个饱经苦难的人,但他却谱写了一首讴歌生命、积极向上的在赞歌,他通过文字映射出高贵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斗士在苦难里生活,在绝望中奋力寻找希望的过程,向死而生,却又坚韧的活着。

  《我与地坛》这本书的主人公便是作者和那个饱经风霜的公园,他们仿佛是同病相怜的友人,一个被命运夺走了健全的身体,一个被岁月斑驳了痕迹。史铁生在这里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他在这里获得了宁静,宁静的看这云卷云舒,宁静的经历酷暑、寒冬,他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破罐破摔,他在这里得到了救赎,地坛与母亲的陪伴让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史铁生将母亲对他伟大又无私的爱描绘的淋漓尽致,他母亲因为说话提及到了“跑”和“踩”而自责不已,出门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在弥留之际挂念的都是史铁生和他那个未成年的妹妹。所以这本书也包含了作者在多年后对母亲的缅怀之情,也许也有对自己曾经怨天尤人伤害了母亲的后悔。

  如果史铁生没有失去双腿可能世界上会多一个岌岌无名的*常人,虽然造化弄人,在他最好的年纪失去了双腿,却靠自己的坚韧度过了最难熬的那段时光,最终他成为了一个*静的智者,他的文章总会引人深思,思考人生的哲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苦难总会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无论前路坎坷几何,都会向着梦的远方眺望,去看那遥远的风光。

  回到现实不禁感慨,生命二字承载的沉甸甸的重量,坚强的活着本就是一种伟大,对比史铁生这位智者的过往,我要做的是从哪里颠倒再从哪里爬起,继续攀登人生的高峰。感恩这个世界给与我一个健全的身体和幸福的家庭,仅是如此便强过很多正在遭受不幸的人了,既然我已经拥有如此多的幸福,就要活出更精彩的人生,任何挫折都会是我前行的动力,怀有一颗坚强的内心,永远坚韧、自强。

《我与地坛》读后感5

  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

  史铁生推着轮椅缓缓地进了园子。他想寻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个返乡的知青、一个失业的大龄青年,一个多愁善感的大脑,再加上一个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机活着的现实,史铁生的命运真是多舛!母亲悄悄地跟进了园子,落日的余辉把她慌慌张张的影子拉得悠长,满脸的焦灼终于在看到儿子的一刹那散去。她就这么怔怔地盯着儿子倔强的背影,又怕他蓦地转身发现自己,便远远地守着、藏着。地坛的风翻动着安详的落叶,轮椅的车轮轧过青青草坪,母亲瘦削的脚印散落在地坛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亲,一个雕塑般的儿子,共同凝成了一个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这样看似*静地过去了。这便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难以释怀的景象。

  所有的无奈和悲怆都源自一个现实:儿子在二十岁这个“最狂妄”的年纪突然截瘫了。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和事业的人,却先迎来了残疾。天塌了!他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当时的史铁生想到了死。殊不知,儿子所有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一个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对着一天天长大、却更加孤僻内向的儿子,已经身患绝症的母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这一切,儿子在母亲去世后才逐渐体会。

  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总是神情肃穆,喉咙里有个莫名的东西在来回嘀咕,胸口憋闷之极,眼泪就潸然而下,爸爸的样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爸爸在我“最狂妄的年纪”上猝然离世。那时,二十三岁的我刚刚走出村子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绿绿的高楼大厦在带给我新奇的同时,也挑动起了一颗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骑着一把破旧而快乐的单车把梦想洒遍整个城市。然而,几乎一夜之间,爸爸没了,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个巨大的东西被猛然抽走了。我不忍回忆20xx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爸爸想对我说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经不容许他多说一个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后一瞥留给了母亲、姐姐和我。之后,他的瞳孔便逐渐放空,一双饱经沧桑的泪眼挣扎着,却终于不听使唤地闭上了,永远地闭上了。爸爸的灵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时刻升起、飘走,留下了全家无尽的遗憾、对未来的恐惧和对他永远的不舍。

  那些年,我因过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责和子欲侍而亲不待所带来的无边痛悔,几乎带走了我所有的眼泪和对未来的希望。每天下午,我总是摇摇晃晃地骑车到二环边上,找个没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这个世界熙熙攘攘,却没有了我的爸爸!在辗转反侧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爸爸那白发苍苍的脸庞总是似有若无地出现,然后淡去,终于无形。史铁生写到:“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呀,迷迷糊糊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难道我的爸爸也是由于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伟大的父母一样,有着低调的自信,坚忍的意志和对儿女毫不张扬的爱。在乡下干了一辈子民办教师的他,自幼丧父,节衣缩食,养家糊口,数十年风雨交加,有几次濒临饿死的边缘。如果上帝赋予众生均等的苦难,我想他早就应该苦尽甘来、颐养天年了。他勤劳善良一生,却不想会以这样一个残酷的方式来结束人世的苦难。

  为了爸爸,我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这种念头从八年前出现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诚如史铁生所言,“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太真实了”。我开始全面审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对自己的不满与日俱增,逐渐进入一个狂躁奋斗的时期。我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使爸爸骄傲”,只是频繁地更换专业、不止一次地谋划变动工作。我无法确定现在自己慌慌张张所撞开的这条路是不是爸爸所希望我走的那条路?那条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是衣锦还乡的荣贵,还是家财万贯的显赫,抑或是内心的豁达、坚强以及与人为善的真诚?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也可以让一切回归本真。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多年之后,终于明白:“我用纸笔在报刊上所撞开的那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盘点自己的人生经历,突然发现,自己八年来的奋斗,在“使爸爸骄傲”这个外衣的包裹之下,并没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够让爸爸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积极姿态,和逐渐形成的坚韧、宽厚、真诚和豁达。读完书,我掩卷长思,我想那些所谓的名、所谓的利,就像地坛上空那鸽子的哨声、冗长的蝉歌和空旷的啄木鸟声一样,早就应该在时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了……

  于是,我再一次想到了地坛。地坛的风轻轻拂过四季,轮椅上倔强羞涩的少年在内心的安宁中变得坚强无比;一位失去了爸爸的儿子在悲愤的奔波中逐渐长大。古殿檐头的风铃摇个不停,可是那些受尽苦难、大爱无疆的爸爸母亲们却永远地走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6

  一个*淡又忙碌的周末又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间舒适的房间,心里依然留恋着那未看完的电视剧。

  爸爸把车从车库里推了出来,我刚要上车,妈妈一把拽住了我的手,说:“多穿点衣服,不要吃不卫生的东西……”我挣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冷冷的丢下三个字:“知道了。”

  伴随着发动机的响声,我甩开了母亲的唠叨。不经意地往车外望了几眼,母亲依然站在那里,她的身影显得很憔悴。车子渐行渐远,在周围参差的建筑物的陪伴下,我逐步踏上了回校之路。但这也意味着我又要在学校呆上一个月了。

  我不知道母亲何时进了屋,但我知道,她一定朝我离去的方向望了好久。但那时的我和史铁生一样,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不会顾及身旁一切美好的事物。

  时间过的飞快,忙忙碌碌只能够,一个月就在上课下课间过完了。但我并不急着回家,在校门口坐上爸爸来接我的车,我又回家了。

  坐在车上,没有心思去欣赏窗外的风景,而是专注于爸爸手机上那些小儿科的游戏或沉浸在车里的音乐声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抬头,已是到了家门口。往门口一看,一个瘦弱的身影矗立在风中。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妈妈是整整一个月,就这样站立着,站立着,为了一个人,为了那份牵挂。

  下了车,我依然表现出随意,并极力地装出一副很洒脱的样子,完全不理会她的言语。任凭她如何的关心我,也任由她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那,对于母亲的所有问题都用一个“还行”来应付。母亲便会很不开心,可她永远重复着她的关心。

  渐渐的我长大了,她的唠叨也越来越少了,可是我知道这次我真的听进去了,听进了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我在自己的心里,生*头一次对自己说:“母亲的确很关心我,很辛苦。”

  在读了《我与地坛》之后,我内心很有感触,母亲极力想去了解我,进入我的世界,可我总是把她拒之门外。也就在这时我才想起,自从我上学到现在,母亲为我烦了多少神。我每一次离家,她又是多么地牵挂,她又在门口的风中守望了多少次。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惭愧。这么多年来,母亲对我百般地呵护,可我却总以一副不在乎的态度去回避她,而她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我,包容我的任性。

  自此,我决定不再那么倔强。我会努力打开自己的心房,让母亲走进来,让我的生活从单调的黑白色变成缤纷的彩色。

《我与地坛》读后感7

  我与地坛——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心灵的生生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终弥足珍贵的一隅,那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的源头。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因着爱,因着情,甚至因着对下一世的“白日梦”,虽然这“白日梦”是我等健康人种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说,“希望”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证明必可达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梦”的冠冕之词,其实两者一样可笑可悯,但给人安慰,给人愉悦,无须消耗,实是人生之最大精神毒药。

  我并不认为他是多么坚不可摧的“钢铁人物”,你以为谁都是保尔柯察金?现实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总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又复痛,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孤勇,直至最后*静接受它的冰冷与枯竭。

  正是由于这“写”,这比言语更为私密,更为透彻,更为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这生,在死的对立面上,永远存在。永远无力,但永远坚韧。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还是一种情况,像他这样的情况,因着回忆随时有无可延续的悲哀,才需要这样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其实这幸运,未尝不是取决于自己。这生,值得死来敬畏。这生,真实得让每一个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问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迈出过脚步?

  那前方,便是路远山高,人亡马遥的“零度”。

  他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我与地坛》读后感8

  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以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来引申当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亲人时,他们却已不在了。

  这句古训让我联想起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描写的那段情景:曾有过好多回,我在地坛待久了,母亲来找我,她视力不好,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看见她了,可我决意不喊她。一次,我坐在矮树丛中看见她没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地方。我决意不喊她,也许出于大男孩的倔强与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而丝毫没有骄傲。

  而后,史铁生还不无悔意地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但当他懂得时已经来不及了。所蕴含的也是“子欲养而亲待”的道理。

  正好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充满了叛逆与倔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我们,却急于摆脱父母的束缚,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甚至也时有发生史铁生所述的这种情况——乐于看到父母为自己干着急的情形。可是,我们可曾想过,当父母寻不见自己的儿女时是何等的着急,何等的惶恐么?即使父母有时会责怪你、打你,但这都是为了你好呀!你却用叛逆与倔强来对待他们。也许大多数人有了孩子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痛苦罢了。所以我们也要多点将心比心,想想父母的感受。

  为了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为学生,首先是要努力学*,这样才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其次是在学校要做个独立自主的孩子,除生病外,尽量不要父母操心;最后,还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当我们成家立业后,就要多些回家看望父母,钱不是重点,再遥远的路也阻挡不了回家看看的脚步。当父母变得年老多病时,更要多多关心他们,陪伴他们走完最后的时光。

  让我们摈弃那些倔强与羞涩吧!好好儿珍惜与父母的时光吧!用心去爱他们吧!

《我与地坛》读后感9

  读罢《我与地坛》作者由最初的对生命的厌恶到努力活下去,这巨大的生命信念的转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生在世,幸福也好,痛苦也罢,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挫折,难免精神空虚,每个人有着属于自己承受苦难的方式。

  大都市给予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以外,同时也给予我们巨大的生活压力。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更自如。我也拥有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些年,这里也曾经是我轻松快乐时、沉郁苦闷时、*静自信时、软弱迷茫时都会情不自禁想去的地方;它更是我每天清晨与孩子一同出门,他去上学,我必打卡的地方。沿着海沧湖慢跑,进入初冬,瑟瑟的凉风吹进骨子里,面对寒风肆无忌惮地吹,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奔去。

  一路上我观赏着落叶的枝丫,细看那一抹欣喜的绿;拾起零零落落点缀草地的落花,还有那一片片落叶,它不甘于这个季节带给他的飘落,所以他选择改变,迎风追逐;跑道上和煦的金色阳光透过树叶映在叶面上,多么美的画面。这就是我晨跑时路边的风景,虽说现在是冬季,它有春的气息,秋的画意。

  读罢此文,我决定把这一幅幅美景打印出来,有些美景与片段也适合收藏,它属于我,若干年后把照片拿出来翻一翻,又是一片朦胧的温馨回忆。寻找我自己的地坛,在我记忆的彩带上,又将是一幅刻骨铭心的画面。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6篇)

《我与地坛》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学*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三课时

  一、复*上节课内容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案2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3

  【导言】

  《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也很精彩,教育意义更好,但太长,也不易抓住重点,如果面面俱到,吃力不讨好;如果蜻蜓点水或放羊,会损伤甚至丧失其文学价值与教育价值。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来交流感受。学生踊跃发言,既抓住了重点,又锻炼了能力。

  【实录】

  师:史铁生开始以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后来才明白,母亲比自己更不幸,我们阅读第二部分,找出哪一段的哪一句话写母亲的不幸最有分量?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1:第三段第一句话:“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地写出了母亲内心深深的痛苦。

  生2:第三段的“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用多个词语充分地写出了母亲的不幸。

  生3:第三段“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情愿自己截瘫,可无法替代;为了儿子能活下去,自己宁愿去死,可是却无法保证为儿子找到一条幸福的活路,岂不是不幸之极?

  生4:第五段“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母亲的痛苦不用我再说了。

  生5:第五段“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上帝都认为她苦啊。

  生6:“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再不幸,母亲的不幸都是加倍的,对比中更能写出母亲的不幸。

  师:说得很好。齐读“那时——”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7:第八段“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视力不好的母亲,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一样寻找儿子,还不想让儿子发觉,儿子却躲避着母亲,这样的母亲多么不幸!

  生8:末段“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非常含蓄地写出了母亲的不幸是言之不尽的。

  师:好。齐读“我放下书——”

  师:有这么多答案,哪一个是最佳答案?

  学生七嘴八舌。

  师: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说哪一个绝对最佳。老师选的是“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的看法和刚才的同学说法是一样的:对比中更能写出母亲的不幸。你画一座山,想突出其高大,单是画山,画满屋子,也不如在一张画纸上用一个小人来衬托,显得更高大。写什么,注意正面写,还要从侧面烘托,或者找个陪衬。

  【后记】本片断的教学思路来自于一个学生的作文《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儿是加倍的》,学生的一篇考场作文,非常真实、感人地写了她的母亲。我一看标题,首先一惊:学生怎么提炼得这么好,而我自己怎么就没有抓住呢?于是在新的一轮教学中,我首先便想到了这个思路。

《我与地坛》教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自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和地坛的图片,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字词

  展示部分重点难点字词如下:

  妥帖 熨帖 (用字用词帖切,妥帖;心里*静) 请帖 熨烫

  碑帖 坍圮 亘古不变 隽永 恪守 猝然

  炫耀 窸窣祈求 安详 嘈杂 遐想 瑕疵自顾不睱 铤而走险 肄业

  埋头 临* 嘈杂 保障 专心 邻* 纷纭 保证

  (三)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感知,列结构提纲

  (四)讲解学*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寻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在地坛对人生做的思考)

  我该不该去死 我为什么要出生 我应该怎样活

  2、生交流阅读感受

  3、阅读文中第一段与第五段第一句话,谈谈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怎样?

  4、第五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心境

  (2)、这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静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与解读。

  4、生反复朗读“怎样活的问题”一段,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并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对字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工,能够自己列出结构提纲,着重体会作者在地坛所做的思考。

  三、作业

  阅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感受(不少于一百字)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资料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我与地坛》。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母亲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儿子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读第二部分 讨论交流

  1、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2、母爱是如何表现的?

  不幸的母亲、坚韧的母亲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

  写母爱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 自己心灵的对话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样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4、16段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应是希望作者探索自尊、自重、自强的人生之路

  读最后一段

  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进了孩子的心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但是作者反复在惋惜“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让我们听着这首“懂你”来体味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作者的痛悔之情。

  小结: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三、作业:完成《学*与评价》

《我与地坛》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本文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从单纯的教学角度来看: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0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要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呢?——问题,不停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听课文录音

  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六、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悟

  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学*课文第一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见自己的身影,而且还是“总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9、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10、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坛”可以让作者看见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写地坛的部分。(略)

  11、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而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12、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13、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二)阅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三)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恶毒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又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原子里,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这不衰败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几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原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作业

  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三课时

  一、复*上节课内容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一)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二)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三)思考讨论

  1、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答。(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拓展]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结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尊重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执着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

  执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文章见《考之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听歌曲(满文军《懂你》)进一步体会母爱。

  五、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案6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窸窸窣窣: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5)

——《我与地坛》说课稿 (菁华5篇)

《我与地坛》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原文是史铁生所写,共分7个部分,*13000字,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的回忆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体的残疾而对人生产生的独特感悟。本文节选前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以及自己读懂母爱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专题名称是“珍爱生命”,因此,我认为编者节选两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学*课文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熟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词义等。

  2,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培养学生运用优美或*淡的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点:目标2——体悟作者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难点: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的“三段五环节”等具体要求,我准备采用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引领法,在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课下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情景法、训练法等相结合。

  四、说学法:

  高一年级的同学,虽然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

  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惯。

  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学**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盲人教育家海伦凯勒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了一名盲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然而,这位残疾人对健康的追求是很难以实现的,但是做为正常健康人的我们,有一天成为残疾人的可能性不小。同学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当然这个现象这希望大家永远也不会发生)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会恐惧害怕吗?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在我们现实中确实生活中,确实有着这样不幸的人。史铁生就是这样,在他二十一岁的花季年华里,他实然因为双腿瘫痪而截肢,后来又引发了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人生实造此难,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下面让我们学*他的《我与地坛》来感悟他对人生的态度吧。(板书课题,课件展示)

  设计依据: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残疾人抱有歧视鄙夷的态度,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课文的导入是为了拉*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心理有一个的初步的体会。

  二、检查课前预*

  1,学生说出对作者的了解

  2,检查本文的重要字词

  3,题目是“我与地坛”,那么节选的这两都是写“我与地坛”吗?(整体感知)

  三、进入课文(问题引领)

  1、我为什么要去地坛?(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可以想象,作者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到那里去为了“逃避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2、作者在第二段说他与地坛很有“缘分”,你认为“缘分”表现在哪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3、地坛有什么特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作者从当初一味地想死到最后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荒废给了他的启示。

  地坛:荒芜——不荒废(充满着生机)

  我:残疾——不残废

  由此,作者剩下的问题就是想着怎样活了。

  4、同学们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人物中,有没有和史铁生的命运相似的人,请将其故事大致讲述一下。并总结他们有什么共同品质值得我们学*。

  补充说明:人物例如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桑兰等。有必要的话,可以讲一下张海迪的《轮椅间的对话》。

  设计理由:

  任何人想突然面对苦难时,都难免一时消沉,但可贵的是有人能从绝望中挣扎起来,重新面对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铁生他们。现在的学生生活优越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对苦难的理解相对较少,适当的例子,会使他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启发,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能从容淡定。

  史铁生之所以能最终走出困境,不仅因为有母爱的默默支撑,还有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沉思的环境,可以使其慢慢疗伤。而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的喧嚣生活中,心灵疲惫至极,恰恰需要像史铁生一样寻一个幽静的环境给自己一个自省反思的机会。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滋有味。课文第二部分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浏览第二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儿子残疾以后,母亲是如何想和做的呢?找出对母亲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句段。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作者设想母亲的心理: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也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

  ……最者后来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对母亲的评价是: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音乐阎维文的《母亲》(多媒体播放或师生配乐唱)

  3、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能不能举例说明。

  授课说明:这是本课时重点,可以找几位学生回答,并讨论总结答案。

  关于第三个问题的设计: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真实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在讲解细节描写时,可以将《母亲》的歌词展示出来,请学生欣赏其中的细节描写。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4、拓展:时间太过匆匆,我们*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更难以想到如何去报答母亲。往往当我们想起的时候,她们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趁着我们还有时间去回报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母亲有哪些让们感动的地方。(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

  与技能。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训练学生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

  课堂小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史铁生在不幸面前选择的是坚强活下来,为了他的母亲,也更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善待生命,珍爱生命。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今天的学*吧。(幻灯片放映)

  五、作业

  1,阅读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

  2,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板书设计:

  我——残疾——不残废

  与 ○母 ○亲 珍爱生命

  地

  坛——荒芜——不荒废

《我与地坛》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课文地位

  《我与地坛》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高中第一册的重点是在初中学*的基础上,通过学*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单元里已经学*了诗歌的鉴赏方法,第二单元的学*重点是鉴赏散文。《我与地坛》之前的两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都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学生在学*时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受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尽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学生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境界中,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

  《我与地坛》是一篇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散,作者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融进对古园的景物描写之中,这种描写很有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在景物描写中抒写人生感怀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语言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其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缓沉毅中见机智。因而学*本课,除了进一步落实并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思考、去探讨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对生死问题的深沉思考与明智选择和对母爱的感怀、对亲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与死的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将古园的景物描写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结合,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3)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4)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2)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对自读课的要求,准备采用自学、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争做学*的主人。具体措施如下:

  1、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题目“我与地坛”,文章第一部分写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对“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了“母亲”,对全文进行整体的思考: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指导学生养成抓住关键的人或物,获取相关信息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惯,并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中培养自己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时采用探究式,让学生找出自己最为欣赏的一两出语言,读一读,并说一说它美点,并模仿着写出一两个句来。寓思维训练于听、说、读、写之中,提高阅读分析鉴赏能力,把个人钻研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群策群力,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4、完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一情意目标时,联系中外名人:贝多芬、孙滨、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事迹来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三、说学法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没有掌握自学的方法,容易厌倦,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

  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惯。

  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读书养成摘抄的优美语句的*惯,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用所掌握的赏析语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即仿写句子),养成“学以致用”的好*惯。

  3、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学**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叵测,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时会从天而降。面对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奋发图强,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内心的挣扎。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21岁时响应号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到残而下肢瘫痪后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整体把握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用一个问题将题目及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读完课文后发言讨论,既要说出自拟的题目,又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拟题的根据,老师进行总结。问题范例:文章写了我与地坛的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

  (三)探讨“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1、学生研读第一部分,探讨“我”与地坛的关系。(注意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探讨,即注意文本的解读)

  讨论后明确:

  (1)、“我”残废之初,悲痛欲绝,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偶然地来到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古园映照着“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说地坛的“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点与“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坛躲避残酷的现实生活,可以在地坛那里疗伤。

  (2)、地坛的“荒芜但不衰败”,的特点,使“我”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园中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他们虽身处逆境,但并不颓废、消极,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还有那“祭坛石门的落日,寂静的光辉被映照得灿烂”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脚印”等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这“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启示: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但生命的真谛在于把握自我,因而“我”选择用积极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并走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爱着地坛,因为地坛与我的缘分,还因为地坛的荒芜与我的心境相似,更因为“我”在地坛时,地坛的富有生机的景物引发了“我”对生命、生活的思考,并中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2、研究第二部分,理解母亲给予了“我”什么?

  (1)、母亲给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万万的母亲那样关爱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对残疾的儿子,她还要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压力,以行动感染熏陶残疾的儿子:“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结果会更遭,但她有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者,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哭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2)、母亲给我的是无私奉献和毫不张扬的爱:“曾经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亲使“我”获得了人生启示:母亲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坚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给予儿子的爱,让“我”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让“我”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使我在母亲去世后“设想母亲的心理、写小说回报母亲、整日怀念母亲、痛恨自己的倔强羞涩”。所以“母亲”是我亦即作者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3、“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地坛和母亲给予“我”的有什么异同?

  讨论后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地坛给予“我”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我的心中,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韧果毅的生命融为一体。

  相同点:都在我面对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难、最最低落时给予我慰藉,给予我帮助,并启迪着我勇敢地面对生活。

  不同之处是:地坛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写触发我的感觉,让我感悟生命;给予我生命的启迪,而母亲同给我的更多的关注,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却又坚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她的对待苦难的态度,她的活法,给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用她的生命来启迪我,这是与地坛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说:我爱地坛,更深爱我的母亲。

  (四)品味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角度去品味语言,并模仿着自己创作一句来。(小组合作完成)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联系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例子来谈谈关注生命,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

  2、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六)播放歌曲《真的爱你》及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结束本节课,在美妙动人、振奋人心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再次感受亲情的可贵,并树立“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挣的生活态度,奏响命运的乐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教学的重难点:理解“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深爱地坛深爱母亲

  我

  感悟生命感受亲情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主要抓住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作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与地坛和母亲的情感,理解他从地坛的景物描写中、从母亲的*凡和琐屑的实践中感悟生命、感悟亲情,完成此环节之后,下面的语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则水到渠成,可以说起到了“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说课稿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板书的设计欠艺术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恳请指正。

《我与地坛》说课稿3

  一、总体构想:(大纲、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所属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同时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写景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体谅父母进而养成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情绪直接影响学*效果。所以,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和诵读法,以激发学*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说学生,说学法

  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人生阅历还很浅,又刚刚接触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样学生偏浅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对深刻的内涵构就成了一对矛盾,怎样在45分钟里让学生读懂文章并有所收获,完成对这篇文章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正确有效地学*方法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预*思考法;

  (二)诵读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具体探讨、拓展延伸、巩固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拓展延伸10分钟;巩固探究需要2分钟。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具体实施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时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18岁主动去延安老区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豪情壮志,所有的年少轻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楼,他痛苦迷惘过好一阵子,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办的一家小厂,在那里每天画彩;再后来,他转向了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时,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起来为他欢呼时,他倔强的昂起了头,但泪水却委屈地流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让我们看看他在《我与地坛》怎样走过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岁月。

  (二)抓住关键,总体把握(约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具体探讨 (约20分钟)

  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这两个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分析探究法来完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感悟生命我是通过四个问题来达到我的家学目标。

  1、“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

  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文中的这一段文字:

  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4、在“地坛”的景物描写后作者提出了哪三个严肃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由第四个问题过渡到第二板块:母爱无言。对于这一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的。

  边听朗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2) 作者设想了母亲哪些心理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3) 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4) 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地坛与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讨论:

  1、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

  2、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时学*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巩固探究

  (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板书,简要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

  (1)*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2)回家后向父母说声谢谢,并为他们做一件事。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了这些作业,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我与地坛》说课稿4

各位评委、同仁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把我对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教学设计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高考话题作文的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的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修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让学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这一思想主题的同时,也落实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的涵咏。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我已经教给了学生学*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时学*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时学*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四个教学环节: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扩展练*。(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板书,用简洁明了的话概括本课学*内容及收获。

  2、教师布置作业:*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

  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

  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如上作文题,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解读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感悟生命品味生存

  学*目标及学*方法: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找,读、议。)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说,议。)

  [设计意图]追求简洁,突出学*目标及学*方法。

  第二课时品评融情于景挖掘地坛内涵

  教学设想:完成学*目标2。分四个教学环节。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复*导入,明确本课学*目标。(约3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生命,品味了生存。明白了真正的勇者,敢于面对社会的挑选,敢于正视竞争的激烈。怎么样?能够接受今天这节课的学*挑战吗?”

  [设计意图]作为学*活动推动力的学*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

  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应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动机着手。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如上的导语,激起学生挑战学*的兴趣。

  2、教师布置学*任务:仔细阅读文本第一部分,用几个词语概括这一部

  分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要了解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落实这个要求。

  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深入文本,把握表现手法。(约8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学生用5至6分钟再次阅读文本第一部分。

  2、学生用几个词概括第一部分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知新。既为建构新知作准备,又训练学生阅读文本与归纳概括文本特点能力。

  第三个教学环节:以问题为链条,突破难点,落实语言训练。约25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抓住地坛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请找出描写地坛特点的句子。”(这个问题难度系数不大,学生大多都能找出来。)

  2、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句子”要求学生结合地坛景物描写讨论品评“荒芜”“衰败”这两个词的内涵。

  (1)学生通过课文43页“九坛”的简介,了解地坛的历史渊源。对地坛有一个大的感性认识。(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多媒体展示地坛的历史变迁,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地坛。)

  (2)学生通过查字典明确:“荒芜,是指因无人管理而满野草。”“衰败,即衰落,由兴盛转向没落。”

  (3)学生分别找出体现“地坛荒芜”与“地坛并不衰败”的句子,品味作者在其中包蕴的情感。此处不求让学生能深能透地理解史铁生的生命哲学,而重在启发学生有所悟、有所感。

  (4)教师提供带个人色彩的感悟:时间可以消融人的痛苦与不幸,历史可以包蕴个人的荣辱得失,人在自然的永恒的和谐里找到生命的真谛。

  (5)讨论写景句子里的语言创新。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帮助学生领会地坛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体现重点,落实了语言训练。

  第四个教学环节: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扩展练*。

  1、教师归纳小结本课学*要点: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并且适当

  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注意语言的创新。

  2、教师布置作业:谈一谈你母亲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方式给予你的影响,

  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

  与技能。我设计如上作文题,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训练学生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

  解读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设计意图]追求简洁,突出学*内容。

《我与地坛》说课稿5

  一、说教材、学情:

  1、关于教材:

  《我与地坛》(节选)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个大专题“珍爱生命”下的第一个子专题“精神支柱”,它隶属“文本研读”的范畴,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步入高一下半学期之后要学*的第一篇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须教材打破以往以文体为依据组合单元教学的体式,着重凸显文本中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就《我与地坛》而言,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珍爱生命”这个大主题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文节选了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两节,第一节写地坛,写自己在遭遇人生变故后在地坛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写直捣作者对生死的解读;第二节写母亲,写自己在地坛中对母亲的追思与痛悔,作者用“我”与母亲之间的细节及议论性语言放大了悲伤的力量,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而连接一、二两节的则是藏在“我”与地坛背后的一只眼睛,那就是母亲的眼睛。

  2、关于学生:

  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节,关于生活和命运、苦难和坎坷、生和死,他们尚且处于一种似懂非懂自以为懂其实又不甚懂得的状态;而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过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也积累了散文阅读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基本能够熟练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散文写作特点,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够成为情的依凭所在?”,即就是说,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由此导致学*难点,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视情况而定,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堂课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动与感悟。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由浅入深的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尤其加深对多音字的记忆;

  (2)课文第一节,品味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以及景物背后蕴含的情感脉络。

  (3)课文第二节,体会作者对母亲态度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感受作者与母亲之间浓烈而复杂的爱。

  2、教学重点:由于课文一、二两节在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所以:

  (1)第一节,重在析景——通过对景色的赏析,让学生明白地坛能够给作者带来生命启示的原因。

  (2)第二节,重在内省——通过文本中母亲的“眼睛”读懂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并从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中走出来,去反窥自己,对母亲对生活内省于心。

  三、说教学过程: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我安排了两课时来完成《我与地坛》的讲解。第一课时,以地坛中景色描写为线索;第二节,以母亲的“看”为线索。下面我将重点谈一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我想通过“角色扮演”和“诵读涵咏”的方法,让学生在有声的情感中身临其境的去观赏地坛中的景色,并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体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导入:

  首先,我用多媒体投射两张史铁生的照片,让学生去看,去观察照片中的时间、环境和史铁生的姿态与表情。

  之后,角色扮演——我是记者,学生们都是史铁生,一部分学生是照片1中的史铁生,另一部分学生是照片2中的史铁生。然后开始模拟采访,我会提出问题:“请问您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您希望二十年后您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打破上课之处的沉闷与紧张;并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靠*史铁生的人生,对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体会。如此不仅可以直接拉*他们与作者和文本的距离,而且很直观的激发了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同情与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题;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隐喻了他们自身的幸运与幸福。

  最后,由我总结,介绍作者生*,交代史铁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后,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提出疑问:是谁让这个终年与轮椅为伴,与疾病厮守的人笑得如此灿烂?或许我们可以从《我与地坛》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研读课文,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分四步走:

  (1)一读全文,奠基调,点重点。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二两节,标自然段、留意生字词、并简单概括一二节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语言(*实而舒缓)和情感基调(压抑悲恸)。

  之后,我会和学生一起通字词,特别强调多音字“剥、捋、隽、熨”。

  再由学生自己概括课文两节的主要内容(一:我与地坛;二:我与母亲),我再简单的点出:在我与地坛的后面有一只眼睛,那是母亲的眼睛。

  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初步去感受课文*实而舒缓的语言所营造出的那种压抑又略带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调。

  (2)二读部分,赏景色,抓线索。

  由学生自己自由的读第一部分,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思考:我与地坛的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和宿命。

  之后,全班齐读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紧接着我再读这句话,我会重读“好”、“小说”、“都”、“实际”,意在强调地坛对“我”的重要性,让学生马上关注作者对地坛的描写。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我和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通过这个所谓的“缘分”很自然的引出后面对地坛景色的描写;同时在他们的讨论中我能够了解学生对这个缘分的理解,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和认识的生成。

  (3)三读景色,寻变化,悟缘分。

  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学有感情的大声读第三段,并说说第三段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我会点出,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背后的“愈见苍幽”和“茂盛”,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与废弃荒芜同在的还有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

  之后,再找同学读第三段,沉淀我与地坛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确:家与地坛的*,让这个曾经无比辉煌而此时荒芜冷落的园子,迎来了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了双腿的年轻人,可谓惺惺相惜。

  同样道理,先找同学读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写,我再读一遍,争取读出一种轻快地节奏。再让学生回答:这个时候,地坛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的?

  ——学生对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己去悟我与地坛的相识之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自己去体会景色中饱含的生命迹象,聆听生命竞相生长而发出的声响。我再点出,第五段,作者实际是放大了对微小生物的描写,用地坛中不常被人关注,但依旧鲜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励自己,让自己努力做到残疾但不颓废。

  最后一景儿——第七段六个譬如,我先读,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放空一切,去听去想,听过之后说说自己的感觉。之后,我点出:“默坐”、“呆想”之后,耳边的嘈杂、纷乱的思绪尽可抛诸脑后,所有的风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艰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种强大的释放,是生命重归零度的返璞。

  再让全班齐读,用齐读的力度带起学生们内心的悸动和震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种来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风雨中若有若无的彩虹。

  (4)四读全景,析语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节从头到尾读一遍,出声的读,将地坛中三处景色描写串起来,我会提醒学生,让他们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话“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以此明确,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地坛中的景色,实则是在写自己那时那刻无处释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坛中的所观来诉说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对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于其间。

  最后,反问学生,作者何以在地坛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这个问题是在回应初读第一节的那个思考“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在了解了景色和思想的变化之后,沿着作者在地坛中走过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自己概括出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距离的相*和精神的趋同,给我与地坛的相遇、相识、相知增添了一种缘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这儿,文本研读这个环节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地坛中景色的变化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的心路历程,学生已经能够了然于心了。在此基础上,就要让他们从文本中走出来,低头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3、总结文本,反观自己,升华情感。

  再次投射史铁生的两张照片,让学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带着学生回到上课之处的那场采访中,提出最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们愿意做史铁生吗?

  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沉淀这一节课所讲过的,关于文本的语言,关于地坛的景色,关于作者的感悟等等,继而再一次引发一种深度的,关于疾病与苦难,关于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和讨论,由学生们各抒己见,我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第一课时,我想告诉他们: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张三李四的时候,要想到,就命运而言修道公*;当我们因各种无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难的时候,要明白,正是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悲壮凝重的色彩;当我们心中的苦闷与痛楚无处安放的时候,要看到,爱我们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遮挡窗外更大的风雨。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4、作业:你在地坛中无意的碰到了史铁生,你想对他说?

  这个作业可大可小,意在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们在课下继续沉淀,继续读,深化他们对课文第一节的理解,并且能够自由的说自由的写。下面是我的板书:

  从作者靠*地坛,与它相遇;到走进地坛,与它相识,深入地坛也深入自己,这一待就是十五年;再到走过地坛,走过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与它相知。这其实是与文本研读中的景色分析相对应,直观的体现了作者借地坛景色变化而抒发的情感变化。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6)

——《我与地坛》高中教案实用五篇

  《我与地坛》高中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2、通过学*,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悟作者铁生对生死的感悟。

  三、授课过程:

  (一) 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提出疑问: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

  (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

  (生答):大,雄伟,冷清……

  (四)内容分析:

  1、录音朗读1—5自然段,提回3个思考问题:(提示:用课文里的句子或者词语回答)

  (1) 地坛有什么特点?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问)荒芜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四百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2)残废之初的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

  (明确)失魂落魄。

  (3) 作者为什么喜欢到地坛去?

  (明确)因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作者和地坛的感情联系?

  (明确)同病相怜,精神家园。

  (问)地坛的不衰败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第五自然段对小生命的描写。

  2、重点分析:第5段,园子里小生命活动对作者关于“如何看待死”疑问的启示。

  分析方式:提问学生感兴趣的描写。

  强调:露珠—生命能量的积蓄达到最美的时刻。

  蝉蜕—摆脱旧我,走向新生。

  “露珠轰然坠地”“草木窸窸窣窣”—对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关于“死”的问题思考所得:“一个人出生了……必然的节日”?

  明确:好好地活,顺其自然地活,“活”的自信。

  4、指导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最后一段

  (师问)作者在最后一段第一句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那到底要怎么样活呢?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讨论: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五)组织讨论活动:好好活?

  (生答)奥斯特洛夫斯基疾病缠身,仍坚持创作;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师应变)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段关于生命的精彩论述?要求生齐背。

  (得知生没学过,师应变,师背,指导学生课后查阅。

  (补充)晋江一中学女生跳楼自杀事件;《今日说法》栏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的刘焕荣。

  (明确)自杀对生命的轻率,意志力的薄弱。(提及学生周记)“正如凯煜在周记中说到为什么人有勇气自杀却没有勇气去面对所以活着才是最真实的。”在有人轻易地结束自已生命的同时,也有这样一些人物,在遭遇生活中的意外时,勇敢地面对,改变了自已的人生,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我想起了中央一套《今日说法》栏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选人”之一的“网络妈妈”刘焕荣。一场大火使她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和美丽的外表,但她却利用网络同许多有着心理疾病的青年交谈,为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她的网络点击力达到三千万次。刘焕荣活出了自身的价值。

  (师)现在为同学们介绍这几句名言,希望对同学们在思考生命这一问题上有所帮助

  名言积累:(幻灯片)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明确)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

  (六)过渡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母爱深深。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三

  2、预*第二部分

  (八)板书设计 :

  感悟

  地坛 “我”

  荒芜

  不衰败- 纤细的小生命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高中教案 2

  【学*目标】把握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作者的生命启示,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学法指导】朗读注意体会作者感情;分析概括要紧扣文本中词、句,做到言之有据。

  【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去理解死呢?海德格尔却说“向死而生”,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ppt)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史铁生的心路历程,触摸来自心灵底层关于生命的沉思,感悟沉潜于苦难中对生命的执著追问。

  二、文章题目《我与地坛》,但我们知道除了写我与地坛、本文还写了我与母亲。

  那么我、地坛、母亲有怎样的关系?地坛和母亲又给予我怎样的生命启示呢?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目标:把握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文章,完成了学案自学部分的几个思考题,现在请大家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各自的自学成果。

  自学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进入地坛时,“我”是怎样的状态?(请从文中划出有关信息。)

  明确:“我”

  (1)“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当时作者21岁,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大有作为的青年时期,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青春,命运骤然改变,苦难突如其来)

  (2)“失魂落魄的人”

  (3)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所抛弃,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同学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要是我们遭遇这种情况,可能会怎么办?(有学生小声的说会自杀。)师:是的,史铁生曾有三次自杀的经历,可最终都坚强的活了下来。

  直到23岁那年的一天下午,他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园子,他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这个园子就是地坛。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园子呢?在这个园子里他又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感悟呢?

  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地坛景物的句、段,仔细品味体会)

  我在地坛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感悟?

  明确:文中有三处关于地坛景物的描写。

  ①(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坛的辉煌灿烂,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表明此时的地坛已丧失了人工的雕琢和外在的浮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史是一个历经风雨苍桑后的荒芜古园。这就如作者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失魂落魄、被命运捉弄的“我”也来了,与它相惜相怜(同病相怜)。地坛的荒芜、破败映照我苦闷、绝望的心情。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那时,太阳·····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静静地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空间。

  ②(5段)“蜂儿···;蚂蚁···;瓢虫···;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特点:荒芜但不衰败,在宁静中充满了活力、生气;

  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都是自然造就的,它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生;它们的生命短暂,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与人相比,它们卑微渺小,却都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它们都能活得自在坦然,去努力发挥生命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生活使命,使“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了生的气息,那么人呢?遭遇挫折与不幸之后,究竟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作者由这些小生命中看到了希望,明白了我们在困境面前不要消极悲观,明白了人可以残废,但绝不能颓废。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地坛虽然改变了许多,但有些东西是不能肆意雕琢的。(7段)“譬如……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这些不能改变的东西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有些东西改变了,有些东西不能改变,如果我们往前回溯的话,哪些东西改变了呢?我们不妨把第三自然段和这一段对着读一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师生一齐读这两段话)我们把这两段连起来看,感受可能会更深刻一些。

  生:生和死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地坛里的有些东西,无论岁月是怎样的流逝,它还是那个样子,有些本质的东西无法改变。

  生:就是第6段里写到的:一个人,出生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知道史铁生来到地坛,一天到晚都想着生和死的事,而这句话告诉我们他有没有想明白?

  生(集体):想明白了。

  师:嗯,想明白了。但生和死又岂是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齐读两遍。

  生: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地坛是皇帝祭祀的地方,四百年前它的繁盛和辉煌可想而知,可是四百多年后,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等等,就像作者在二十岁这个风华正茂的时候失去了双腿,地坛的经历和作者的遭遇非常的相似;可是地坛虽然由盛转衰,但地坛虽然遭遇坎坷,而生命的本质没变,可见作者和地坛有同样的东西。

  我觉得他本来一天到晚想死的事情,后来通过和地坛对比,找到了自己和地坛的相同点,地坛是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呢?残疾但不颓废。

  师:一天到晚想着死的史铁生来到了地坛,地坛里的生命、生机让他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生死其实没有什么害怕的,他应该去坦然面对,所以他开始思考怎样把剩余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也就是怎样活下去,为此,他找到一条路——写小说。史铁生说过:写作是为了活着;其实,他走上写作这条路还与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

  他的母亲。

  2。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段读一读。

  明确:(9段)“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她确实很理解儿子的,她料想“我”不愿意和她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要求过我;而把等待的煎熬留给自己,独自承受痛苦的折磨,所以说她是一位勇敢、善良、伟大的母亲。

  (10段)“在那段日子里……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母亲,总想把最好的留个自己的子女,情愿自己苦,自己累,甚至付出生命;然而这往往又是不能的,也正是这些往往不能的事情看出母亲承受的不是一般的痛苦,而是双倍的悲伤与担忧,但她却又不表露,正如文章中所说的:她是聪慧的,坚韧的。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

  “找”,她走遍整个园子惶急地寻找儿子,看到儿子后,却悄悄走开。儿子给母亲的难题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方面看护、呵护儿子,另一方面又要把思考、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儿子自己。

  (是的,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们都沉浸在感动中,很多同学都想继续读下去,老师也想读一段。)

  第十三、四段,“只是到了这时候,……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这份感动常常令我不能自已,但是,除了感动以外,我们还要能读到这样一位坚韧的伟大母亲给了我一种怎样的生命启示。

  这样一位母亲给史铁生以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对于一个深深陷入苦难的人来说,单靠自我对生命的理性认识是不够的,使作者能超越苦难的更为强大、恒久的力量便是母爱。从母亲的身上作者读懂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的生活下去。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也许作者就走不到今天。母爱使他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路途上找到了答案,所以,母亲是史铁生人生的路标。

  我们能感受到母亲的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本身就启示着我要勇敢的活下去。

  三、讨论

  请组长带领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要求:

  ①紧扣文本,同时结合【材料链接】。

  ②各小组将本组讨论结果及时记录整理。

  四、展评

  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鉴定、修正补充。

  五、解疑

  同学们,读到这个地方,我们能不能想一想地坛、母亲与我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地坛,而第二部分写的却是母亲,这是什么原因啊?

  明确:从内容上来看,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地坛和母亲都包容了我,给了我生命的感悟。地坛让作者感悟到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母亲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勇气。他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自怜走向自强自立的精神源泉。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母亲和地坛构成了我精神的支点和人生的路标,使我从消极走向振作,从绝望走向了希望。

  “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与地坛》高中教案 3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的乐趣

  3、学*作者的预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穿的衣服好漂亮,请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谈谈,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以衣服的选择和心情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史铁生与地坛)

  二、检查预*: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 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三、课文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⑴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

  明确: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生命荒芜

  地坛的特点: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他们相似,还因为地坛“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⑵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不衰败的表现?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的活动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处处有生命的律动)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古圆就像一个智者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并给他以生命的启迪。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这段描写细致而深刻,写了园中的几中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石门中的落日,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三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对生命的感悟。

  4、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5、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四、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五、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高中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 明确作者所感悟到的自然景物带给他的人生启迪。

  二、理解感受深切的母爱。

  三、学*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一课时

  一、课前放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二、导语:

  随着铿锵有力的乐曲,我们走进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高亢的旋律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探讨,雄壮的乐章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感悟,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谱写了生命的赞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走进史铁生,去感受它对情感的冲击,对心灵的敲打。

  三、教学过程:

  读过课文,大家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感动,掀起一层波澜,甚至于潸然泪下,是什么使文章具有如此魅力?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体味。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并没有马上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他是从地坛的景物中得到启迪,从母亲的关爱中获取力量,从而走向了成功。

  史铁生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进入地坛之前和进入地坛之初心情怎么样?

  明确;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作者是在21岁生日那天瘫痪的,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整天失魂落魄,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想关于死的问题,心情苦闷甚至绝望。

  2、后来作者的心情是否有了变化?是什么使他有如此大的变化?

  明确:由苦闷绝望到后来充满希望,坦然面对生死问题。是地坛中的景物。

  3、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地坛中的景物,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三次景物描写,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它们是怎样影响作者的?(配乐朗读)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注意从原文中筛选信息,找出关键词,要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言之成理。

  明确:第一处景物可以说是满目颓败,二处是充满生机,三处是多姿多彩。这三处景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荒芜而不衰败),这是景物描写,由板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景物的变化是渐进式的,为什么?作者的思想是逐渐变化的,是怎样逐渐变化的?刚开始作者的心情是苦闷的甚至是绝望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破旧的,颓败的,后来他看到了地坛中到处呈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些小生灵都很卑微,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由此作者感到了地坛中看似沉寂荒凉之中孕育的历史沧桑感和生命意识,这些使他对生命有了希望。后来,他进一步感受到地坛景物的坎坷中有灿烂,落寞中有高歌的多姿多彩,使他终于能豁达坦然的面对生命,面对人生的不幸与灾难,同时也使他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一个人残废了,但不可颓废,卑微的小生灵在荒芜的场景中尚且能竞相生长着,一个人,不论遭受怎样的不幸与灾难,不是都更该充满希望的生活吗?这就是作者由景物中悟到的哲理,抒发的情感,这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渐进式的,逐渐进行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作者的思想是逐渐变化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逐渐变化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也是本篇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4、地坛中的景物给了作者生命的启迪,使他坚强的活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对他默默地理解与支持,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母爱,感受亲情。

  ①人世间最伟大而又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受,本文作者的母爱有它的独特之处,读课文思考,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来表现她那种独特的爱?

  明确:(打出图片),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②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思考理解课文的两句话,让我们更深的理解那默默的毫不张扬的母爱。(打图片)

  明确:由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的鼓励我勇敢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②表面上看,呼应了母亲“找”我,体现了母亲的关受,作者意识到处处时时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实际上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我走出生命的误区,是母亲心血的凝注,母亲是我人生成长的挚爱,母子相依相怜,共度患难,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已与我融为一体。这是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的赞歌。

  四、作者从地坛的景物中得到启迪,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地坛是他精神的归宿;从母亲身上汲取力量,感悟亲情,母亲是他灵魂的守护神,从而走出自残的阴影战胜自我,完成了生命中一次质的飞跃。(完成板书)

  这篇文章对人生的探讨感悟还有很多,不是我们本节课就能解决的了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生活中继续深入领会理解。

  五、学*每篇文章,我们都要或多或少的有所收获,

  《我与地坛》高中教案 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我与地坛教案。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 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 “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我与地坛教案》。(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 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

  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我与地坛》教案 (菁华9篇)(扩展7)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精选五篇)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1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的乐趣

  3、学*作者的预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穿的衣服好漂亮,请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谈谈,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以衣服的选择和心情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史铁生与地坛)

  二、检查预*: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 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三、课文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⑴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

  明确: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生命荒芜

  地坛的特点: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他们相似,还因为地坛“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⑵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不衰败的表现?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的活动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处处有生命的律动)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古圆就像一个智者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并给他以生命的启迪。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这段描写细致而深刻,写了园中的几中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石门中的落日,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三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对生命的感悟。

  4、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5、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四、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五、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

  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

  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 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下课前上交。

  2、预*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去雕饰 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突然残废 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显本真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生存还是死亡 生命自有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情趣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 生命永恒 太阳、雨燕

  成为心灵家园 之美 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 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3、发展性作业: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理解儿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 担忧却不敢表现 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 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3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画出来,进行品读。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三、讲析第二部分: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

  3 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四、全文小结: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4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下课前上交。

  2、预*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去雕饰 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突然残废 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显本真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生存还是死亡 生命自有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情趣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 生命永恒 太阳、雨燕

  成为心灵家园 之美 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3、发展性作业: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板书】 理解儿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 担忧却不敢表现 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 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5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O�O�@�@: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