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分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1

  一、复*引新

  1.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6

  2.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分数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课件一下载)

  ①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②两块月饼,*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③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后,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④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⑤练*反馈。

  根据:,写出,(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1、把米铁丝*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课件二下载)

  ①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

  ③、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米铁丝*均分成3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把米铁丝*均分成6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

  1.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请同学求未知数①②3.判断。

  ①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②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③()

  ④()

  ⑤()

  4.解答下面各题。

  ①把*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②什么数乘以6等于?

  ③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七1、2、3、4

  六、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蕴伏铺垫

  复*时我安排了两道练*,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把一张纸的4/7*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利用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汇报

  三、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

  四、再次探究

  1、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

  2、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板书: 分数除法(二)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3

  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发现了什么?( )

  四、试一试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 )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教具学具:

  课件,模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0)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进分数,复*旧知。在探索新知时,从想象中每人2个饼,到一张饼,把一张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了刚才的复*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来计算,学生很快会说出1/4,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得过程,对分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5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也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我们将学*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

  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

  (1)每人吃张饼,4个人共吃多少张饼?

  (2)把2张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3)有2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除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题的探究和对比,使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使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55页例题。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均分成2份,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观察发现。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

  预设

  (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

  生1:把*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2:里面有4个,*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是,即÷2=。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

  预设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菁华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1/3(个)

  例2:3÷4=3/4(个)

  例3:7÷10=7/10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导入新知 [课件1]

  1,提问:A,7/8是什么数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运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2,揭示课题.

  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

  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

  板书: 1÷3= 1/3

  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

  表示 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

  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课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板书: 3÷4= 3/4

  (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

  ① 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

  ② 反馈分法.

  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

  (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

  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

  ※ 把5块饼*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结提问:A,观察上面的学*,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

  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书: a÷b=b/a (b≠0)

  D,b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书P91 深化.

  反馈: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三,巩固练* [课件5]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四,全课小结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a÷b=b/a (b≠0)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回答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练*题

  (1)把一根铁丝*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

  (2)把9个香蕉*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

  (3)把1包饼干*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题

  (1)把18个蛋糕*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2)把6个蛋糕*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

  出示例1:把1个蛋糕*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生:1/3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3,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

  生:1/3个。

  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蛋糕就是个。

  教师说明:1÷3表示把一个蛋糕*均分给3个人,求每人得到多少个,而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个。所以1÷3的结果就是1/3。(板书“=”)(齐读算式)

  师:一个蛋糕*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现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示例2)指名读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小组1汇报: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块。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吗?

  小组1:1÷4=1/4块。

  师:好。请接着汇报吧。

  小组1: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师: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吗?(可以)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他们的方法。(教师边叙述方法,边进行课件演示)

  师:还有没有和这组方法不同的?

  小组2汇报: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块。

  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

  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

  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

  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

  师:如果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生1:a÷b=a/b(师板书)

  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

  师:为什么b≠0?

  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

  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好。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

  学生观察算式,思考生:可以。比如3/4=3÷4。

  课件出示,齐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师:我们通过学*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观察黑板算式,和同学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同时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三、巩固练*

  1.用分数表示下列算式的商

  7÷13= 3÷11= 8÷5=

  9÷16= m÷n=

  2.试一试

  ()÷7=4/7 1÷()=1/3

  7/9=()÷9 5/8=()÷()

  3.把1千克葡萄干*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4.填空(练*十二3题)

  5.把5米长的绳子*均截成8段,每段长(5/8)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全长的(1/8)。

  四、全课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4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引进新课

  1、把8个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谁能列式?

  2、把4个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什么方法来计算?

  二、激思讨论,探讨新知识

  1、教学例1。

  (1)把1个饼*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怎样列式?

  (2)求每人分得几个?用除法来列式。那每人到底分得多少个饼呢?你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一张饼的1/3就是1/3张饼。)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让学生提出学*这一节课想知道的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对已有知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的理解,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在计算除法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实际操作,寻找规律

  教学例2。

  1、把3张饼*均分给4人该怎么计算呢?“3÷4”表示什么意思?现在每人能分得一张饼吗?

  2、指导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3个圆形纸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看看*均每人能分到多少块?

  3、各组汇报分法及分的结果。

  组1:我们是把这3张饼,每个都*均分成4块,一共分成12块,每人得3块。

  组2:一个饼一个饼地分。先将第一个饼*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

  将第二个饼也*均分成4份,每人也分得其中的一份;将第三个饼同样*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得其中的一份。将每个人得到的饼拼在一起,也是3/4张饼。

  组3:三个饼叠在一起,*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1/4,也是3/4张饼。

  4、电脑屏幕显示三种分法,让学生尝试说出推理过程。

  (1)把3个饼*均分成4份,我们可以吧什么看作单位“1”?一份是多少个饼?一份是三个饼的几分之几?

  (2)从屏幕显示和操作,我们可以看出:1个饼的3/4就是3个饼的1/4。

  (3)3/4就是哪一算式计算的结果?

  (4)3/4个饼表示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把3张饼*均分成4份”,完成了从观察到想象,从个别到其他的思维过渡,同时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四、比较分析,分析规律

  1、观察等式1÷4=1/4,3÷4=3/4,,3÷5=3/5发现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用相当于?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要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恰好是相应除法算式的结果,发现除法算式各部份与分数各部份的关系,并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中的“相当于”而不是“就是”,便于学生认识到分数与除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这个等式还有注意什么?在分数中分母能是零吗?为什么?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除数这个等式该怎样写?这里哪个字母不能是零?

  4、联系复*时3÷5=3/5,现在你能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来说明吗?

  5、小结:一个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得数,也可以看作一个除法算式。

  五、多层练评,反馈总结

  1、75页自主练*1,生独立完成。

  7÷12=()/()4÷3=()/()

  9/5=()÷()3/8=()÷()

  2、单位之间的互化。

  7分米=()/()米3克=()/()千克

  23分=()/()时59秒=()/()分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

  1/44/57/9

  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均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20÷12=10(人)

  (2)把12米长的钢管*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2÷6=2(米)

  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

  如果把(2)题的12米改成1米,如何列式?

  1÷6

  它的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所以1÷6=1/6(米)

  (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

  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教学过程

  备注

  (1)读题后指名学生列式:3÷4

  (2)边讲解边出示图式

  (3)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把3只饼*均分成4份,先把每只饼都*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是1/4只,3块饼有3个1/4就是3/4只。

  第二种方法是把3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3/4只。

  得出3÷4=3/4(只):从上面两例说明,当两个自然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例2、例3的算式。

  1÷6=1/6(米)

  3÷4=3/4(只)

  (2)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结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4)练一练:

  课本P75第1题。

  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

  4/7=()÷()21/25=()÷()

  14/27=()÷()7÷()=7/()

  讨论7÷()=7/()在括号里能填什么数?能否填任何数?为什么?

  结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三、练*反馈

  1、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

  学生独立练*后集中反馈,说一说思考过程。

  :“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实际上是求7分米是1米(即10分米)的几分之几?同理,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也就是求23分钟是1小时(即60分钟0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低级单位名数的数值,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一练:

  课本P76第5题填在书上。

  四、课堂练*

  课本P76第2、3、4题。

  五、课后作业《作业本》

  学生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1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教具学具:

  课件,模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0)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进分数,复*旧知。在探索新知时,从想象中每人2个饼,到一张饼,把一张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了刚才的复*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来计算,学生很快会说出1/4,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得过程,对分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

  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3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教具学具:

  课件,模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0)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进分数,复*旧知。在探索新知时,从想象中每人2个饼,到一张饼,把一张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了刚才的复*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来计算,学生很快会说出1/4,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得过程,对分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4

  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发现了什么?( )

  四、试一试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 )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读题说得数.

  3。2+1。68 0。8×0。5 14-7。4 0。3÷1。5 4。8×0。02

  7。8+0。9 1。53-0。7 0。35÷15 0。4×0。8 0。8-0。37

  2.口述 表示的意义.

  3.列式计算.

  (1)把40棵树苗*均分给5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

  (2)把8米长的钢管*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新课导入.

  出示例2:把1米长的钢管*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板书: 1÷3

  教师提问:1÷3的结果能用准确的数表示出来吗?怎么办?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明白了.(板书、分数与除法)

  2.教学例2.

  (1)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即把1米长的钢管着成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用分数 来表示,1米的 就是 米.(板书 米)

  (2)学生完整叙述自己想的过程.

  (3)反馈练*.

  ①把1米长的钢管,*均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

  ②把1块饼*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块?

  3.教学例3.

  出示例3: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1)读题列式: 3÷4

  (2)动手操作:怎样把3块饼*均分给4个同学呢?

  (3)学生交流.

  甲生: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 块,然后把12个 *均分成4份,再把3个 拼在一起,每份是 块.

  乙生:把3个圆放在一起,*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 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 块.(在3÷4后板书 块)

  (4)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 表示的意义.

  ①乙生把3块饼*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 ,即

  ②甲生把1块饼*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5)都是 ,意义有何不同?(结合算式说出 的两种意义)

  明确: 表示把3*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还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

  (6)反馈练*: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教师提问: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呢?

  学生归纳: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做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也就是说分数既表示分数的意义,又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板书: )

  教师明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要求?

  (3)反馈练*.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明白了什么?

  四、随堂练*.

  1.填空.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 ).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 ),分母相当于( ).

  2.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

  4÷5 11÷13 27÷35

  9÷9 13÷16 33÷29

  3.列式计算.

  (1)把5米长的绳子,*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4*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方米?

  (用分数表示)

  (3)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

  五、布置作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9÷9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6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设置疑问,运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等学*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及交流的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分蛋糕”的情境入手,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学具 三种颜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与除法(一)

  ⊙设置疑问,导入课题

  1.下面各题的商可以分为哪几类?

  36÷6=6 4÷5=0.8 80÷5=16 5÷10=0.5

  3÷7=0.428571428571… 4÷9=0.4444…

  引导学生归纳分类:

  36÷6=6和80÷5=16的商为整数;

  4÷5=0.8和5÷10=0.5的商为有限小数;

  3÷7=0.428571428571…和4÷9=0.4444…的商为循环小数。

  2.师总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部分内容。[板书:分数与除法(一)]

  设计意图:复*旧知,回顾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出课题。

  ⊙层层深入,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把1块蛋糕*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如果把7块蛋糕*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师引导学生读题,提问(1):把1块蛋糕*均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写出怎样的算式?把7块蛋糕*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预设 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分别列式为1÷2和7÷3。

  提问(2):把1块蛋糕*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蛋糕?把7块蛋糕*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

  预设 生:每人分别可以分到块和块。

  提问(3):与1÷2之间是什么关系?与7÷3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可以明确:1÷2=,7÷3=)

  2.初步探索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师:观察1÷2=,7÷3=,说一说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与得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任何一个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子除以分母,其中,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即: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如果分别用字母a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

  质疑:这里的ab是否可以是任意自然数?为什么?

  (不可以,这里的b≠0。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为0。教师板书:b≠0)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7

  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发现了什么?( )

  四、试一试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 )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蕴伏铺垫

  复*时我安排了两道练*,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把一张纸的4/7*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利用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汇报

  三、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

  四、再次探究

  1、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

  2、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板书: 分数除法(二)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9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名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导入新知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课件3]

  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

  5,填空。[课件4]

  30分米=( )米 180分=( )小时

  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

  1,教学P91 。例4: (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17分是几分之几时

  思考:A,这两题与复*题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相同

  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 怎样计算

  板书: 3÷10=3/10(米)

  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 怎样求得

  板书: 17÷60=17/60(时)

  ※ P91 。做一做

  2,教学P92 。例5: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

  (1)提问:A,用谁作标准 该怎样计算

  B,与复*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2)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 P92 。做一做

  *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

  三,加强练*,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2,P93 。6

  提问:这两个问题中的标准量相同吗 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

  3,P93 。7

  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

  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

  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

  五,家作。

  P93 。5,8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10

  一、复*引新

  1.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6

  2.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分数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课件一下载)

  ①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②两块月饼,*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③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后,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④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⑤练*反馈。

  根据:,写出,(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1、把米铁丝*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课件二下载)

  ①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

  ③、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米铁丝*均分成3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把米铁丝*均分成6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

  1.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请同学求未知数①②3.判断。

  ①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②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③()

  ④()

  ⑤()

  4.解答下面各题。

  ①把*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②什么数乘以6等于?

  ③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七1、2、3、4

  六、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课件 (菁华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课件1

  教材依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大胆猜想——主动探究验证——合作交流得到结果”的开放式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要求,大胆猜想,使实验成为内在需求。通过观察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主动知识的探索者。

  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教学内容,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在教学之后将其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联系,有意识地加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的乐趣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白纸、圆片,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到来了,你们刚入校园时觉得我们学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换了新课桌,有了新的洗手间,有了文化走廊,有了开心农场),说到开心农场,还有一个小故事,开学初,校长决定把这块地的三分之一分给四年级,六分之二分给五年级,九分之三分给六年级,四年级同学认为校长不公*,分给六年级的同学多而分给他们的少,校长听了,笑了,谁能根据自己的预*告诉老师校长笑什么?

  生1:四、五、六年级分的地一样多。

  生2:……

  师:到底校长分的公*不公*,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按*时的分组*惯四人一组,用你们的学具来代替这块地,像校长一样来分地吧。

  2、汇报结果

  师生交流:你们是怎样做的?谁能说一说,请几个同学上台演示并口述演示过程。

  生1:用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的纸来代替这块地,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2:用三个同样的圆片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3:用三条线段分别画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4:把分数化成小数,他们的商也一样,所以三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生5:……

  3、课件展示,得出结论。师:校长分的和你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小电脑是如何拼的,(利用优质资源课件演示分地的过程,师生共同观察总结得到校长分的地一样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由的猜想,使实验成为自己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验证,使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进入探究新的学*活动之中。)

  4、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三个年级分的地一样多,那么你们觉得、、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

  生:相等。

  师:同学们请看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仔细观察,第一个分数和第二个分数相比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呢?

  生:分子分母同时乘2,……

  师:谁能用一句换来描述一下这个规律?

  生: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师随着板书)

  师:同学们在反过来从右往左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师:像这样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新知识。(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结合我们的预*,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0除外。

  师:为什么0要除外?

  生: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师:(补充板书0除外)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那几个词比较重要?

  生:同时相同0除外

  师:(把这三个词用红笔加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谁比较相似?

  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为什么?

  生:我们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所以他们是相通的。

  师:数学知识中有许多知识如像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因此*时学*中我们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才会举一反三。

  三、应用新知,练*巩固。

  (一)练一练

  (二)摸球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有许多水果,水果上面写着不同的分数,如果你摸到一个水果,说出一个与它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新分数,这个水果就奖励给你。

  (二)判断(抢答)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过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给分数的分子加上4,要是分数的大小,分母也要加上4。()

  (四)测一测

  1、把和都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和都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的分子增加2,要是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几?

  四、总结。

  1、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谁能说说你这节课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2、把板书最后补充成一条鱼,希望大家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肚子里装满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完成板书)

  五、作业

  练*册2、4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课件2

  设计思路: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的快乐最终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个人思索的问题。我看到了电视上“挑战800”节目一瞬间我就想用这样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上也能和班会课一样,让我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课堂上的“”?本着“体现新理念,用活教材,练活*题,激活课堂”的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让学生分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理解本课重难点,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两、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及推理能力。

  3、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自制4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里的娱乐节目吗?比如夺标800、春节七天乐?今天我们来玩一玩《挑战课堂四十分》,愿意吗?挑战之前要知道我们班的课堂比赛规则

  A、把我们班分成四大组,如果哪一组回答问题出色,或者回答问题积极相应加上两颗星。

  B、如果哪一组不听人家的回答则倒扣一颗星。

  C、最后看哪一组胜利相应进行奖励。

  师:在比赛之前先来进行热身运动。

  【设计意图:这种比赛关键在*时,所以在课前我已经分小组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早已让他们盼望着课的开始,我以主持人的身份调控比赛的时间、顺序,以协作者的热情感染整个课堂的气氛。】

  二、复*导入

  1、是把单位“1”*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xx)的数;的分数单位是(xx)。

  2、里有(xx)个,里有(xx)个。

  师: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这些概念,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教学新课

  1、小组研究: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1)小组操作探究。

  师:你想研究哪一组?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有没有不同意见?你可以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

  (设计意图:把教材上的例7和例8综合在一起教,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比较,也体现了“用活教材”的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效果颇佳。)

  (2)小组汇报总结。

  师:你研究的是哪一组?你用的是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知道那个分数大小的?

  生1:我们这组研究的是第一组,我们用的是折纸法,可以把一张纸*均分成5份,取这样2份,当然要比取这样3份少,所以>。把二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均分成3份,另一张*均分成2份,都取这样的1份,从纸上可以看出>。

  (有的小组用的是想象法,如吃大西瓜。还有用的是画线段图。老师根据课堂气氛和学生汇报的情况,如:语言组织、层次是否清楚等,老师可以给小组以加星以鼓励。)

  (3)观察比较。

  师:这组和另外一组有相同的情况吗?你能再举一些相同的例子吗?

  师:通过这些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生2:我还看出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反而大。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次。

  生: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反而大。

  (教师要根据学生多回答并根据情况给相应小组加星,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2、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的得到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今后我们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就不需要画图、折纸等方法了,如果遇到分数的分母相同就怎样比较?分子相同又怎样比较?

  (适当多让几名学生回答。)

  3、练*。

  完成第83页练一练第一题。

  4、教学例9

  (1)出示练*十五第三题中前两题。要求学生将分数按一定顺序排列。

  师:一定顺序什么意思?

  生: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

  师:那你能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

  (2)出示例9:

  师:同学们能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同分母的分数和三个都是同分子的分数。那么我给你这样三个分数你会吗?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会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再教学例9,从而降低了难点,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巩固练*

  1、基本题练*

  (1)完成练*十五第一题。

  (2)完成练*十五第二题。

  2、小结。

  师:今天的比赛阳光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出色,比其他小组略胜一筹,荣获冠军,老师为你们祝贺!但老师觉得另外三组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主动学*,同样值得老师喝彩!但是下面还有好题,落后的小组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哟!

  【设计意图:适当的总结和鼓励为学生的学*活动作了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赏识的话语中体验到合作学*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迎接更大的学*挑战。】

  3、发展题练*

  (1)同样做十道口算题,东东用了规定时间的,明明用了规定时间的,哪个同学做得快一些?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和你会比较大小吗?

  (老师要给回答好的学生加星,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设计意图: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们不仅要重视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固然重要,但是少数的优等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更符合因材施教。)

  五、全课梳理

  师:你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吗?

  生: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也相应给小组总结,评选出的优胜小组。整堂课结束了,往往很多老师课前定好的规则没有实施而就此结束,其实要上好家常课适当总结一下很必要的,因为要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这样学生才更可能信任你,才能更好为下一堂课努力争取夺到好名次。)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课件3

  教材依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大胆猜想——主动探究验证——合作交流得到结果”的开放式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要求,大胆猜想,使实验成为内在需求。通过观察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主动知识的探索者。

  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教学内容,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在教学之后将其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联系,有意识地加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的乐趣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白纸、圆片,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到来了,你们刚入校园时觉得我们学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换了新课桌,有了新的洗手间,有了文化走廊,有了开心农场),说到开心农场,还有一个小故事,开学初,校长决定把这块地的三分之一分给四年级,六分之二分给五年级,九分之三分给六年级,四年级同学认为校长不公*,分给六年级的同学多而分给他们的少,校长听了,笑了,谁能根据自己的预*告诉老师校长笑什么?

  生1:四、五、六年级分的地一样多。

  生2:……

  师:到底校长分的公*不公*,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按*时的分组*惯四人一组,用你们的学具来代替这块地,像校长一样来分地吧。

  2、汇报结果

  师生交流:你们是怎样做的?谁能说一说,请几个同学上台演示并口述演示过程。

  生1:用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的纸来代替这块地,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2:用三个同样的圆片分别涂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3:用三条线段分别画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二,九分之三。经过对比发现三块地一样多。

  生4:把分数化成小数,他们的商也一样,所以三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生5:……

  3、课件展示,得出结论。师:校长分的和你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小电脑是如何拼的,(利用优质资源课件演示分地的过程,师生共同观察总结得到校长分的地一样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由的猜想,使实验成为自己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验证,使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进入探究新的学*活动之中。)

  4、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三个年级分的地一样多,那么你们觉得、、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

  生:相等。

  师:同学们请看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仔细观察,第一个分数和第二个分数相比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呢?

  生:分子分母同时乘2,……

  师:谁能用一句换来描述一下这个规律?

  生: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师随着板书)

  师:同学们在反过来从右往左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师:像这样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新知识。(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结合我们的预*,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0除外。

  师:为什么0要除外?

  生: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师:(补充板书0除外)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那几个词比较重要?

  生:同时相同0除外

  师:(把这三个词用红笔加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谁比较相似?

  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为什么?

  生:我们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所以他们是相通的。

  师:数学知识中有许多知识如像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因此*时学*中我们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才会举一反三。

  三、应用新知,练*巩固。

  (一)练一练

  (二)摸球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有许多水果,水果上面写着不同的分数,如果你摸到一个水果,说出一个与它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新分数,这个水果就奖励给你。

  (二)判断(抢答)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过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给分数的分子加上4,要是分数的大小,分母也要加上4。()

  (四)测一测

  1、把和都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和都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的分子增加2,要是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几?

  四、总结。

  1、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谁能说说你这节课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2、把板书最后补充成一条鱼,希望大家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肚子里装满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完成板书)

  五、作业

  练*册2、4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课件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预*生成单、作业纸、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师:通过昨天的预*,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内容?(生:分数的基本性质)

  2、 师:针对这个内容,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相信你们一定提出了不同的数学问题,现在请组长带领组员提炼出你们组最想研究的问题。

  3、 指名学生汇报。

  4、 师:同学们,不管你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关,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

  二、 检查预*,自主探究

  1. 出示预*生成单:(师:我们已经预*了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预*成果,形成统一意见准备汇报。)

  2. 指名上台展示并汇报。(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最先上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3. (学生展示中注意分工汇报,在汇报中要注意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证明涂色部分相等,如果有用分数的意义的理解“都是相同纸的一半”或者“分子是分母的一半”理解也要给予肯定,教师应及时提出,照这样一半的理解,提问:你能在写出一个和他们大小一样的分数吗?教师及时的板演,

  4.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你们得出这个结论了吗?

  三、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师:第一张纸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学生说二分之一),第二张纸涂色部分是这张的(四分之二),第三张纸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八分之四),涂色部分都相同,也就证明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也(学生说相等),可是,它们的分子分母却不相同,他们有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呢?我们通过合作交流来探究这个问题。

  2. 出示合作要求(课件),指名学生读一读。

  3. 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

  4. 学生汇报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要规范,同时,可以让小组回想补充,特别是,跳跃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变化规律是怎样?

  5. 指导汇报,总结规律。谁能完整的说一下你们刚才总结出的规律?

  6. 教师归纳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7.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吗?(0除外)

  8. 再读一读,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比较关键。

  9. 拓展深化,加深理解 ,完成练*,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练*一)这个过程也要看学生的生成在哪,教师及时的给予肯定。

  9.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孩子们的表现特别出彩,老师相信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会更棒。

  四、应用拓展,新知内化

  1.出示例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师:你觉得解决这道题应该利用什么知识?(生:分数的基本性质)

  3.学生独立在练*本上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自主学*、小组探究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就应用分数的基本性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课件5

  设计思路: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的快乐最终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个人思索的问题。我看到了电视上“挑战800”节目一瞬间我就想用这样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上也能和班会课一样,让我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课堂上的“”?本着“体现新理念,用活教材,练活*题,激活课堂”的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让学生分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理解本课重难点,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两、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及推理能力。

  3、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自制4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里的娱乐节目吗?比如夺标800、春节七天乐?今天我们来玩一玩《挑战课堂四十分》,愿意吗?挑战之前要知道我们班的课堂比赛规则

  A、把我们班分成四大组,如果哪一组回答问题出色,或者回答问题积极相应加上两颗星。

  B、如果哪一组不听人家的回答则倒扣一颗星。

  C、最后看哪一组胜利相应进行奖励。

  师:在比赛之前先来进行热身运动。

  【设计意图:这种比赛关键在*时,所以在课前我已经分小组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早已让他们盼望着课的开始,我以主持人的身份调控比赛的时间、顺序,以协作者的热情感染整个课堂的气氛。】

  二、复*导入

  1、是把单位“1”*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的数;的分数单位是()。

  2、里有()个,里有()个。

  师: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这些概念,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教学新课

  1、小组研究: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1)小组操作探究。

  师:你想研究哪一组?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有没有不同意见?你可以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

  (设计意图:把教材上的例7和例8综合在一起教,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比较,也体现了“用活教材”的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效果颇佳。)

  (2)小组汇报总结。

  师:你研究的是哪一组?你用的是哪种方法?你是怎样知道那个分数大小的?

  生1:我们这组研究的是第一组,我们用的是折纸法,可以把一张纸*均分成5份,取这样2份,当然要比取这样3份少,所以>。把二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均分成3份,另一张*均分成2份,都取这样的1份,从纸上可以看出>。

  (有的小组用的是想象法,如吃大西瓜。还有用的是画线段图。老师根据课堂气氛和学生汇报的情况,如:语言组织、层次是否清楚等,老师可以给小组以加星以鼓励。)

  (3)观察比较。

  师:这组和另外一组有相同的情况吗?你能再举一些相同的例子吗?

  师:通过这些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生2:我还看出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反而大。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次。

  生: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反而大。

  (教师要根据学生多回答并根据情况给相应小组加星,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2、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的得到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今后我们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就不需要画图、折纸等方法了,如果遇到分数的分母相同就怎样比较?分子相同又怎样比较?

  (适当多让几名学生回答。)

  3、练*。

  完成第83页练一练第一题。

  4、教学例9

  (1)出示练*十五第三题中前两题。要求学生将分数按一定顺序排列。

  师:一定顺序什么意思?

  生: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

  师:那你能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

  (2)出示例9:

  师:同学们能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同分母的分数和三个都是同分子的分数。那么我给你这样三个分数你会吗?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会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再教学例9,从而降低了难点,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巩固练*

  1、基本题练*

  (1)完成练*十五第一题。

  (2)完成练*十五第二题。

  2、小结。

  师:今天的比赛阳光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出色,比其他小组略胜一筹,荣获冠军,老师为你们祝贺!但老师觉得另外三组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主动学*,同样值得老师喝彩!但是下面还有好题,落后的小组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哟!

  【设计意图:适当的总结和鼓励为学生的学*活动作了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赏识的话语中体验到合作学*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迎接更大的学*挑战。】

  3、发展题练*

  (1)同样做十道口算题,东东用了规定时间的,明明用了规定时间的,哪个同学做得快一些?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和你会比较大小吗?

  (老师要给回答好的学生加星,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设计意图: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们不仅要重视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固然重要,但是少数的优等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更符合因材施教。)

  五、全课梳理

  师:你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吗?

  生: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也相应给小组总结,评选出的优胜小组。整堂课结束了,往往很多老师课前定好的规则没有实施而就此结束,其实要上好家常课适当总结一下很必要的,因为要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这样学生才更可能信任你,才能更好为下一堂课努力争取夺到好名次。)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三》教案 (菁华5篇)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三》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方程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为新知作铺垫

  课件出示:

  1、写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判断谁是单位“1”

  (1)故事书的3/5是150本。

  (2 )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3)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2。

  2、复*题:写出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1)谁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写出等量关系式。

  (3)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4)根据题意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反馈。

  二、导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一)学*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简要回答

  2、出示例题:

  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3、讨论:(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根据那句话得到的信息?

  (3)你能列出等量关系是吗?

  半数: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未知) (已知)

  4、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以前的知识解答这道题?

  同桌互相说说,在练*本上做一做。

  生反馈,师板书。

  学生口头检验对错。

  5、对比复*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二)巩固新知

  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

  (2)同桌互相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三)练*、巩固

  打开书,29页,试一试1,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伸

  回过头来看例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

  (用除法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三》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方程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为新知作铺垫

  课件出示:

  1、写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判断谁是单位“1”

  (1)故事书的3/5是150本。

  (2 )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3)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2。

  2、复*题:写出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1)谁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写出等量关系式。

  (3)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4)根据题意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反馈。

  二、导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一)学*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简要回答

  2、出示例题:

  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3、讨论:(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根据那句话得到的信息?

  (3)你能列出等量关系是吗?

  半数:参加活动总人数x2/9=跳绳的人数

  (未知) (已知)

  4、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以前的知识解答这道题?

  同桌互相说说,在练*本上做一做。

  生反馈,师板书。

  学生口头检验对错。

  5、对比复*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二)巩固新知

  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

  (2)同桌互相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三)练*、巩固

  打开书,29页,试一试1,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伸

  回过头来看例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

  (用除法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三》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

  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三》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

  3、全班汇报: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P28“做一做”

  (三)、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 ÷2= =,每份就是2个。

  B、 ÷2= × =,每份就是的。

  (4)如果把这张纸的*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2和÷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计算

  ÷3 ÷3 ÷20 ÷5 ÷10 ÷6

  2、解决问题

  (1)、一辆货车2小时耗油10/3升,*均每小时耗油多少升?

  (2)、正方形的周长是4/5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讲评,小组间批阅。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三》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 ,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 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 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 =25

  (1+ )=25

  =25

  =20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

  练*十第4、12、14题。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菁华6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

  (1)、把a块饼*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

  (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

  2÷3= 8÷7= 16÷5= 10÷12=

  5/6=()÷() 13/15=()÷()

  12/7=()÷() 100/6=()÷()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2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

  2、检测合作学*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

  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四、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导入新知 [课件1]

  1,提问:A,7/8是什么数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运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2,揭示课题.

  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

  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

  板书: 1÷3= 1/3

  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

  表示 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

  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课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板书: 3÷4= 3/4

  (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

  ① 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

  ② 反馈分法.

  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

  (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

  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

  ※ 把5块饼*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结提问:A,观察上面的学*,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

  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书: a÷b=b/a (b≠0)

  D,b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书P91 深化.

  反馈: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三,巩固练* [课件5]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四,全课小结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a÷b=b/a (b≠0)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1/3(个)

  例2:3÷4=3/4(个)

  例3:7÷10=7/10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4

  一、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学*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三)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后记: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1/3(个)

  例2:3÷4=3/4(个)

  例3:7÷10=7/10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

  1/44/57/9

  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均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20÷12=10(人)

  (2)把12米长的钢管*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2÷6=2(米)

  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

  如果把(2)题的12米改成1米,如何列式?

  1÷6

  它的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所以1÷6=1/6(米)

  (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

  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教学过程

  备注

  (1)读题后指名学生列式:3÷4

  (2)边讲解边出示图式

  (3)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把3只饼*均分成4份,先把每只饼都*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是1/4只,3块饼有3个1/4就是3/4只。

  第二种方法是把3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3/4只。

  得出3÷4=3/4(只):从上面两例说明,当两个自然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例2、例3的算式。

  1÷6=1/6(米)

  3÷4=3/4(只)

  (2)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结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4)练一练:

  课本P75第1题。

  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

  4/7=()÷()21/25=()÷()

  14/27=()÷()7÷()=7/()

  讨论7÷()=7/()在括号里能填什么数?能否填任何数?为什么?

  结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三、练*反馈

  1、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

  学生独立练*后集中反馈,说一说思考过程。

  :“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实际上是求7分米是1米(即10分米)的几分之几?同理,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也就是求23分钟是1小时(即60分钟0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低级单位名数的数值,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一练:

  课本P76第5题填在书上。

  四、课堂练*

  课本P76第2、3、4题。

  五、课后作业《作业本》

  学生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精选十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六相关*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

  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在学*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 )*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教师引导概括分数意义。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3)出示练*六(3)

  学生先按书上的说法,说说第1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三好生有这样的几份;再参照第1题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4)出示练*六(4)

  先引导学生明确单位“1”,再依次出现*均分的点,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说说想法。

  (5)出示练*六(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数有什么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1)谈话: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7、1/5、1/2呢?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设计意图】联系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分数单位。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班内交流。

  (3)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订正。

  (4)完成练*六(1)

  同桌读一读,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是什么?生活还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数来表示,她们又是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找一找,和同学说一说。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提纲:

  1.观察课本第29页的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分析例题,写出等量关系,并试用方程解答。

  4.想想还有别的算法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吗?你们喜欢参加哪些课外活动?

  2.课件出示:从画面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的1/3.

  (3)跳绳的人数是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操场上一共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小朋友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列出这题的等量关系,并解答。全班交流。

  2.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出例题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能找到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你能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应该如何解设?小组讨论,再由教师指名在黑板上演示。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χ×2/9=6

  χ×2/9÷2/9=6÷2/9

  χ×=27

  3.想一想,还有别的算法吗?怎么算?为什么?

  6÷2/9=27(人)

  三、巩固练*,实践探究

  刚才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能解答吗?

  1.操场上打篮球的有4人。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4/9,踢足球的人数是多少?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1/3,踢毽子的人数是多少?

  (3)操场上踢足球的有9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操场上参加活动有多少人?

  (4)操场上踢毽子的有3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9,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

  2.某月双休日 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板演过程中,着重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

  3.根据以下方程,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χ×1/5=30 χ×2/3=40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3×=++==

  通过复*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导入新知 [课件1]

  1,提问:A,7/8是什么数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运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2,揭示课题.

  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

  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

  板书: 1÷3= 1/3

  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

  表示 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

  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课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板书: 3÷4= 3/4

  (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

  ① 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

  ② 反馈分法.

  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

  (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

  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

  ※ 把5块饼*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结提问:A,观察上面的学*,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

  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书: a÷b=b/a (b≠0)

  D,b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书P91 深化.

  反馈: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三,巩固练* [课件5]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四,全课小结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a÷b=b/a (b≠0)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整数加法的基础上,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重点难点

  1、分数加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录音内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请哥哥、姐姐帮我一个忙。我妈妈烙了一张饼,爸爸把它*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谁要是能帮我,就奖给大家一个赞,我先谢谢哥哥、姐姐了。

  2、师:同学们,能帮助小妹妹吗?那怎么列式(板书式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同分母分数加法。

  活动2【讲授】学*目标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3【活动】提示预*内容,学生自主学*

  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一)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二)学生先自主学*,再小组讨论

  (三)学生讨论,师个别指导

  (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提示可以借助辅助工具来解题。)

  2、汇报交流

  生1:同学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组跟大家分享我们组的.做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当成妈妈烙的饼,我也把它*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妈妈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还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师,我想对赵红俐的讲解做下点评,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来解决问题,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学*中你能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生2:大家请看,我们组是用折纸法,我把这张圆看作是妈妈烙的饼,我把它对折三次,*均分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这1块是妈妈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来为大家讲解说意义的方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把它*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三,妈妈吃了1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一,两个人共吃了4块,也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的,我是把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成是妈妈烙的饼,把它*均分成8份,这3份是爸爸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三,这1份是妈妈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请大家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们组是用画图法来解决的,我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是妈妈烙的那张饼,把它*均分成8块,爸爸吃的3块,我是用蓝色表示的,妈妈吃的1块,我是用红色表示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们组是用切割法来解决的,请八位同学来帮我完成,请大家手拉手紧密的围成一个圆,我把这个圆*均切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这1块是妈妈吃的,一共是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对陶梦如的做法做一下点评,你的想法很新颖,但在日常的应用中不实用,我建议你可以用小棒来代替人。

  生:我觉得小棒易丢,也不实用,可以用手指来代替小棒,因为手指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生:我觉得手指算小数可以,假如就没法算了,我觉得还是画图比较好。

  生7:大家请看表示3个,表示1个,它们两的分数单位都是,所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刚才大家用这么多方法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那到底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呢?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同桌互记计算法则。

  活动4【练*】能力提升

  师:在***流传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谁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

  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学情: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 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分数的再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复*导入。

  导入:同学们,听指令做动作,知道吗?准备好了没有?女生起立,男生坐正,全班起立,所有同学坐正。下面听问题回答,准备好了没有?全班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谁能像老师这样来提问?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复*分数,从而来导入新课,这样加深我们对分数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互动探究,学*新知。

  活动一:拿一拿。

  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让同学之间看看,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拿的。然后老师问:为什么都是拿了所带笔的1/2却支数不一样呢?同桌说一说。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活动二:涂一涂。

  老师将准备好的两根纸条请两名同学比赛涂它们的1/3,看谁涂得快?为什么快?猜猜看?接着露出两根纸条的1/3,将其它的部分藏起来,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想说什么?师小结:看来都是纸条的1/3,但是两根纸条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它们的1/3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我把教材进行了小小的处理,改成了涂一涂,猜一猜,说一说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活动三:猜一猜。

  师: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2,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书?把你的想法在纸上画一画,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老师巡视,指名把不同的画法画在黑板上。然后师问: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指名针对黑板上的图谈谈自己的想法。师: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3,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书?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4呢?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快速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这时的活动难度加大了,是让学生知道了部分,让学生猜整体是多少,在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四、练*反馈,发展能力。

  1.画一画。

  给出一个图形1/4小正方形,让学生画,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教师巡视,指名把不同的画法画在黑板上,然后再看书中小明、小林和小伟的画法,看来这样的图形的画法有很多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这样的学*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涂一涂。(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3、辩一辩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 ,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层层深入的巩固练*,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通过1题的练*,在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时,进行逆向思维练*,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又有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第2题通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再一次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3题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同一数量所对应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分数不同,整体不同,所对应的数量无法比较。在练*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中来。

  五、知识延伸,激发爱国。

  你知道吗?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莱茵德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我国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就有许多有关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分数的来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畅谈收获,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对分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七、作业布置,课外学*。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7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纸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生:我是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材料不同。

  跟进:但我们都把这些材料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相同点:都是把这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如果一个菠萝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果然如此。

  师:如果2个橘子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她的单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已经能很快地找到单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

  (1)、找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8个三角形分别看作单位1,*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现在请你继续观察,还能发现其他的分数吗?

  那就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这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写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课件使用说明:点击课件出现:

  师: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为都是*均分成了4份

  师:把什么*均分成4份?——单位“1”。

  师:要是单位“1”*均分成5份,分母是几呢?——5。*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师:分母其实就是表示——*均分的份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不一般呐。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师:分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取的份数不同

  师:*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一份就是1,两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师:分子其实就是表示——取的份数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能力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现在老师再写一个分数5/9,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生:把单位“1”*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说的真好。如果不是*均分成9份,板书5/(),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均分成很多份,取这样的5份,就是5/()。

  师:很多份可以是几份?——2份,3份……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板书:若干份)

  师:如果取的份数也不是5份了,板书()/(),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若干份,就是()/()

  师:可以取这样的一份,也可以取这样的……几份。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1/4,2/4,3/4,4/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师:5/9的分数单位?

  生:1/9

  师:5/99

  生:1/99

  师:()/1000

  生:1/1000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数单位了?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4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9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合作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巩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填一填

  (1)说说3/5的意义

  (2)同意吗?

  (3)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点击生活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

  (1)、我校五年级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6

  (2)、长江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还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受污染呢?

  师:受污染水体多还是没受污染的水体多?——怎么想的?

  师:有什么想说的?——要保护环境

  师:看来同学们很有环保意识。那你希望,长江受污染的水体占长江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共同来保护环境。

  (3)、姚明的头部高度约占他身高的1/8

  师:我们的身体中还蕴藏着很多分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

  五、总结全课、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8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9

  教材分析: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出小数商。二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小数;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得出的小数商再按四舍五入法则根据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教学时要讲清“=”和“≈”使用的道理。

  学情分析:

  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应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交流、辨析和比较,逐步明确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如在教学例9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0.5与3/4的大小。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比较,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至于如何把分数化成小数,要启发学生应用前面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2、能力目标: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总结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

  一、媒体运用、任务导学、明确任务

  最*,和我们同一学年的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一些关于分数和小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解决吗?(愿意)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要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 (出示幻灯片)

  2、填空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

  (2) 0.9 表示( )分之( )。 0.07 表示( )分之( )。

  0.013表示( )分之( )。 4.27 表示( )又( )分之( )

  二、课堂探究,自主学*

  1、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这些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什么难题?

  (出示灯片)学校手工课上教同学们编中国结,欢欢编的中国结用了0.6米红绳,明明编的中国结用了3/5 米的红绳,谁用得红绳多?为什么?(指名读题)

  师:要想知道谁用得红绳多,实际就是求什么?生: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

  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看合作要求。

  探究要求

  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汇报。

  (1)因为3/5=3÷5=0.6,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用三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下面就请第一名同学汇报

  (1)根据小数的意义,在线段图上找到0.6,明确就是6/10

  师:他是根据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实在是太棒了

  (2)下面就请第二名同学汇报

  生:因为0.6= 6/10= 3/5,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你能说说理由吗?生1:利用小数的意义,因为0.6里有6个十分之一,表示十分之六,就是6/10,约分后是3/5。

  师:他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与分数比较大小,他这种方法非常好,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掌握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

  三、合作探究

  师:那老师再出几道,1,2,3位小数,你能用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做出来吗?

  合作要求

  1、把 0.3,0.15,0.543化成分数, 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生1: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生2: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3、师:谁来总结一下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和注意点。(出示灯片)

  生:小数化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师:老师相信大家运用这个规律,在做小数化分数的时候会做得更快,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快速地做下面的题

  (1)(出示灯片)练一练:把“0.07,0.24,0.123,1.05化成分数。用作业本试着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那么分数又该怎样化成小数呢?

  下面就请第三名同学汇报

  (2)因为3/5=3÷5=0.6,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

  师:他是用分数化小数(板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说说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的,怎么办

  4、利用分数化小数的算法,探究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1)出示灯片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2)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做下面一组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出示灯片)练*题:把3/4,1/2,4/7化成小数。汇报

  四、交流展示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一般方法,但有些分数的分母比较特殊,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灯片)交流讨论:请观察下面几个分数分母的特点,你能找到更巧妙的方法把他们化成小数吗?想好后组内交流。

  把9/10,43/100,7/25化成小数。

  生1:象9/10,43/100,这样,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化成小数。

  生2:象7/25,这样,分母是10、100、1000 ……的因数的,可以通分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再直接化成小数。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分数化小数的两种特殊的方法,再加上之前我们总结的分数化小数一般方法,一共有三种方法,谁来说说分数化小数的三种方法?

  出示灯片:方法(齐读)

  希望大家在做分数化小数的实际做题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五、反馈拓展,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学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基本题型

  (1)数学书99页1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数学书99页3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与下面的分数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再与上面的小数比较。

  2、灵活题型,

  有三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顶,甲用了 3/4 时,乙用了0.8时,丙用了3/25时,你能比较出哪位同学登得快吗?先试着做,然后汇报

  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都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比较大小简便。

  3、知识拓展,100页,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其实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灯片)思考

  (1)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

  (2)7/8,7/25,7/40,7/9.7/30,7/44,这些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 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六、总结

  今天你学到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评价检测

  练*十九6题7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教案 10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内容。

  ⊙自主探索,学*新知

  1.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因为,所以0.06。

  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练*,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优选【10】份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1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 P31 7-9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2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

  四、尝试运用

  1、提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2、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提出“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先讨论:把2.5扩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

  五、课堂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3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自主探索除数是两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3、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介绍自己家冰箱的容量和功率,教师记录下几组典型数据。

  (设计意图:介绍自己家冰箱的容量和功率,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轻松愉快话题,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学*。)

  2、让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讨论:冰箱容量和功率有什么关系?得出:一般情况下,电冰箱的容量越大,功率就越大;反之,电冰箱的容量越小,功率就越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感,丰富生活经验,并自然引出节能冰箱。)

  3、教师谈话并介绍节能冰箱与普通冰箱每天的耗电量,让学生计算两种冰箱每月的耗电量。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冰箱耗电量学生不太熟悉,教师给出每天的耗电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二、解决问题

  1、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己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计算,满足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好奇心,也为下面用竖式计算活动经验。)

  2、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结果。

  (设计意图:交流列式的想法,用语言描述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除法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三、竖式计算

  1、教师谈话,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问题,并板书竖式,提出:0.34有两位小数,要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怎么办?为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把除数0.34转化成整数34进行计算,要扩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25.5也要扩大100倍。

  (设计意图:试算前的讨论,既是已有知识经验的回顾与迁移,也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及自主建构知识的重要过程。)

  2、学生自主计算,并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对比,然后,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在思路的基础上,自主计算并检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计算的方法。)

  3、提出“节能冰箱每个月的耗电量够普通冰箱用多少天”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列式并用竖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补充相关问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掌握计算方法,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提出“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讨论、了解除数是一位、两位小数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是对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整合和理解的过程。)

  5、提出“用自己的话说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的要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怎样计算,就是计算方法、归纳的过程。)

  6、提出第二个倍数关系的问题,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要求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给学生开放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列式解决问题的空间,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探求结果的愿望。)

  四、课堂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5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答: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回顾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1、早晨吃早餐,5个包子2.5元。请问:一个包子多少钱?

  我们来换一下单位,把2.5变成整数来计算。

  2.5元= 25角

  25÷5 = 5角

  所以,一个包子0.5元。

  2、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教师:求*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 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作业:练*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6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除法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主问题和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数学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

  2、针对5号电池。

  引: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5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2.5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

  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节5号电池2.5元”)

  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

  3、小组交流算法.

  4、根据元角分知识引导算法。

  针对除得余数为1后引:个位商2后,余数1不够商了怎么办?得数中的`“5”是怎样来的?如果余数不是1而是10该多好呀!商2后还剩下几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后全班内交流算法。(巡视中把各种竖式让学生板演黑板上)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数点?

  6、同桌互说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题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

  出示情景图二

  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

  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

  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

  4、重点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

  5、小组内讨论交流。

  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

  三、巩固。

  1、数学诊室(改错题若干)。

  2、把没做完的题补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选择题。(练*中的题若干)

  四、: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7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除法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主问题和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数学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

  2、针对5号电池。

  引: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5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2.5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

  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节5号电池2.5元”)

  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

  3、小组交流算法.

  4、根据元角分知识引导算法。

  针对除得余数为1后引:个位商2后,余数1不够商了怎么办?得数中的“5”是怎样来的?如果余数不是1而是10该多好呀!商2后还剩下几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后全班内交流算法。(巡视中把各种竖式让学生板演黑板上)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数点?

  6、同桌互说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题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

  出示情景图二

  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

  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

  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

  4、重点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

  5、小组内讨论交流。

  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

  三、巩固。

  1、数学诊室(改错题若干)。

  2、把没做完的题补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选择题。(练*中的题若干)

  四、: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9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

  四、尝试运用

  1、提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2、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提出“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先讨论:把2.5扩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

  五、课堂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10

  ●学*目标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问题

  3、能初步利用等量划分(包含除)与*均分(等分除)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两个量的关系有时可用“小数倍”表示。

  ●重点难点

  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难点: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教材知识讲解

  例1、买3千克黄瓜要5.28元,每千克黄瓜售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根据我们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黄瓜每千克的售价不到2元。又:黄

  瓜的单价=黄瓜总价÷数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样计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个0.01元,528÷3=176(个)

  就是说每千克是176个0.01元,是1.76元

  两种方法算得的结果一样,接*我们的估测,而且两种方法都采用了整数除法计算,

  我们尝试用竖式计算:

  点拨: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继续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均分给7人,每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3.5÷7,显然,每人分到的不足1千克,整数部分不够分,怎么办?

  我们把3.5千克转化成3500克计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竖式计算:

  ●方法与技巧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继续除。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在个位上直接商0,点上小数点,再按整数除法的方法

  继续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几倍时,不仅可以用整数倍,还可用“小数倍”表示。

  3、应用

  (1)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几小时后可以到达?

  (2)甲种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种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种巧克力的单价是

  乙种巧克力单价的几倍?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 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时)

  (2)65.8÷47=1.4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1

  一、分便笺情境引出分数梳理已知揭示课题

  老师这里有4张便笺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两张)

  还有2张便笺还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一张)

  最后1张便笺还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这张卡片的1/2

  这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看来大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建构分数意义

  1、独立操作用一样物品做1/4全班交流引出分一群物体

  2、小组合作分一分一群物体实物展台学生边操作边汇报分得的分数

  3、针对板书揭示单位“1”

  4、层递说分数意义深化分母分子含义揭示分数的意义联系班级实际说分数

  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分数?

  好,看清要求

  独立操作用桌上的材料表示出1/4涂上颜色或作上标记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注意重复的就不要贴了

  大家做得都非常好来,先看这个圆纸片想一想你是怎么表示出这个圆纸片的1/4?这个圆纸片上还有分数么?

  再看这条线段,它的1/4又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分一分都能分得一些分数

  那,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分一分,你能分出一些分数来么?

  别急,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样的材料请你们小组合作共同分一分并且把分得的分数记录在纸上

  等会儿我们会请操作最棒的小组上台来汇报

  好赶紧开始

  贴板书

  现在让我们总体的看一下这些分数都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

  哪些东西被*均分的?对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被*均分获得分数,它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在数学里通常叫做单位“1”

  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分数,你能试着说说它的意义么?

  再来一个

  来点难的?难在哪儿?也就是不知道......?

  再来一个难的?

  最后一个,还难么?

  你们真行,你们不经意间自己就把分数的意义给出来了

  请看大屏幕轻声读读是不是和你说得一样好给你一点时间能记住它么?

  开始停你来说好极了慢着同学们看好这名同学占这桌人数的......?怎么想的?

  这名同学还占这排人数的......?

  你自己能说一句么

  好第一组把分数的意义再说一遍大家瞧好他们组占全班人数的......?还有答案么?

  精彩全体起立说一遍分数的意义预备齐

  请问所有站起来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也就是?

  学的真行啊

  那,敢不敢接受练*的挑战?

  三、分层练*巩固提高

  1、练一练

  2、想一想

  3、试一试

  4、说一说

  5、画一画

  6、玩一玩

  好,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

  谁来说对么第二个有点小难度谁说?好让我们看看动画演示*均分成三份两只熊猫是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只熊猫是两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下面请你想一想......

  评论别人头头是道那自己做如何呢?请你试一试

  看清题目在作业本上写出你的答案

  这么会说就请你们来说一说

  轻声读题用心考虑

  喜欢画画么?那想不想在这节课上画一幅数学画?

  哪位同学读题?

  想好了再动笔,画出你的理解和个性

  大家的表现真的是精彩极了

  做了这么多想不想玩儿?

  好这是?数数,几个?

  谁能上台来拿出这9个球的1/3?对么?

  谁能继续来拿出剩下球的1/3?对不对?

  怎么都拿1/3却一次拿3个一次拿2个?

  猜猜这里装的是什么?哦,2个球。听好,这2个球是袋子里原有球的1/3,你知道袋子里原来有球多少个么?真的么?倒出来看看

  再来还是2个球这2个球是袋子里原有球的1/5,你知道这个袋子里原来有球多少个?再次验证一下

  四、布置作业留下思考

  你看关于分数,有趣的知识真的是太多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的研究只能到这儿

  请同学们在余下来的时间把课本76页练*十三的1-4题做在本子上。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2

  教学目标

  1. 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母、分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课前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让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

  再请同学们看两个例子。

  1、出示2个实例(课件)

  (1) 这些饼,我们可以用3个来表示,而这些呢可以用4个来表示,再请大家看这半个饼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2) 用米尺来测量木板的长度,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许多例子都可以告诉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我们通过计算或是测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也就是分数(出示)。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吗?我国还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其实分数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分数的意义。

  二、互动探究

  (一)复*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 用课件展示。(3个例子)

  (1) 把一块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均4份。

  (3) 把一条线段*均分成5份,

  2. 小结:以前我们学*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学*把一个整体*均分

  1.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请举例。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均分。

  2.思考:

  这里有一堆苹果,你能拿出它的1/4 吗?你是怎样想的?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个苹果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讨论:

  把6只熊猫*均分,有几种分法?每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1)汇报分的情况。

  (2)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注意叙述完整。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

  把六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只熊猫就是这个整体的1/6。要表示这个整体的2份呢?3份?5份?

  还可以怎样分呢?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单位换算的练*

  1、口答:

  1分米是1米的()/();1*方分米的()/();

  1分是1小时的()/();1克是1千克的()/()。

  你是怎样想的?把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怎样?

  出示: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用分数表示)。

  2、学生独立作业:第80页练*十第1题。(做后同桌互查订正)

  二、分数大小比较的练*

  1、师: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一般会遇到哪几种情况?在比较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请举实例说明同分母分数与同分子分数是怎样进行大小比较的,并说说思考的方法。

  2、学生独立作业:第81页练*十第2题。

  直接做在书上,做后全班交并对其中的7/11和5/11;7/30和7/24说说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3、结合下列三题说说你是怎样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的?

  5/14、3/14和9/1411/13、11/12和11/143/5、3/4和2/5

  归纳: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先根据比较大小的方法,认真进行比较,(要注意认真审题,题中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是用“〉”号连接,还是用“〈”号连接,再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思考下面问题:小明、小红和小华进行100米赛跑,三人的成绩分别是5/19分、6/18分和6/19分,谁跑得最快?谁跑的最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在全班交流。主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作业。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

  6/17、1/23和6/1912/35、16/35和9/354/15、11/15和11/12

  教学过程

  备 注

  (2)第81页练*十第6题。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行了445千米,离乙地还有52千米。

  (1)已行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2)剩下的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学生讨论列式解答并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方法怎么样?

  6、学生独立作业:课本第81页第4--5题。

  三、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练*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认为在练*中要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

  四、作业《作业本》

  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要加强培养。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4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六相关*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

  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在学*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 )*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教师引导概括分数意义。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3)出示练*六(3)

  学生先按书上的说法,说说第1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三好生有这样的几份;再参照第1题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4)出示练*六(4)

  先引导学生明确单位“1”,再依次出现*均分的点,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说说想法。

  (5)出示练*六(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数有什么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1)谈话: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7、1/5、1/2呢?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设计意图】联系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分数单位。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班内交流。

  (3)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订正。

  (4)完成练*六(1)

  同桌读一读,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是什么?生活还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数来表示,她们又是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找一找,和同学说一说。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5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60~62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

  2.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

  3.在学*中能运用观察、分析、比较、辨析等方法,会合乎逻辑,较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和观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

  2、明确学*目标。

  3.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二、展开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较合适呢?

  为什么?

  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个月饼,

  ()包饼干。

  3、: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质疑:观察:刚才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交流: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

  学生汇报、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同)

  2、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

  移动()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

  移动()它们为一个整体。

  (板书:一个整体)

  (注意引导辨析:一个计量单位例:1米长的线段的1米,就是计量单位,哪些是一个整体?)

  3、揭示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单位“1”。

  4、强化延伸。

  这几幅图中,单位“1”可以指什么?

  (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单位“1”指什么?

  单位“1”指什么?

  5、分数概念:

  (1)除了我们刚才表示过的以外,

  你知道用还可以表示什么?

  (2):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单位“1”

  *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都可以用1/4来表示。

  你们都已经能正确地表示1/4了,那么别的分数你们能表示吗?

  (3)其它分数课件演示

  ①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部分呢?

  这一部分呢?为什么都用表示?

  (4)归纳意义:

  通过上面的学*,像这些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概念)

  6、巩固练*:

  (1)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并说一说。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观察:有什么发现?知道叫什么?追问:为什么是分数单位?

  :整数我们学过计数单位,6里面有几个一,60里面有几个十。个、十、百……是计数单位,分数也应有分数单位。

  7、分数单位:看看书上是怎样定义分数单位的。(读一读)

  三、练*

  1、5/6分数单位是(),5/7……5/100,51/100,

  2、在四幅中选一幅表示出5/6。

  (1)学生活动。

  (2)反馈。(逐一反馈,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第4幅,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分数大小(一样),

  什么不一样?(意义、分数单位)

  ②第一幅,去掉“”,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想用表示,怎样表示让人一眼就可看出?

  (每个○*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可以用很多个分数表示,它们只是大小相等,意义、分数单位不一样。

  四、拓展:

  出示两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5,这学期他得了()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

  1/8,这学期她得了()朵笑脸。

  设疑:同样是2朵笑脸,为什么一会儿是1/5,一会儿是1/8,你是怎么想的?

  五、

  收获?这节课你的表现用一个分数表示?如果表现非常棒可得10分,那你能说说你根据自己的你能的几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