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大班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人手一份数字卡片 答题卡 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 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 邀请小青蛙:复*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 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 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 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 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 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 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四、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人手一份数字卡片 答题卡 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 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 邀请小青蛙:复*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 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 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 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 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 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 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四、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5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用语言表达,并学会记录。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中、小塑料圈若干,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叫做《老狼老狼几点了》。小朋友们都玩过这个游戏吧?但是今天的这个游戏和以前不一样哦!

  二、教师出示小圈,请2组各5名幼儿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1、小羊只要站到圈内,就不会被抓住;

  2、每个圈内只能站一只小羊;小结:每个圈里站1个人,有5个圈, 合起来一共是5只小羊。

  三、教师出示中圈,请5名幼儿游戏。

  1、师:如果拿掉一个圈,还剩几个圈?

  (幼儿回答:4个)小羊还能都站进圈里吗?(不能)那想个什么办法呢?(幼儿讨论发言)2、教师出示中圈,并且说明中圈能站2只小羊。

  3、教师提问:小圈和中圈各用几个能站下5只小羊。

  幼儿思考并回答,回答后请幼儿游戏检验看是否能刚好站下5只小羊。

  小结:可以用3个小圈,1个中圈;也可以用2个中圈,1个小圈。

  4、填写记录表。

  (1)师:刚才小朋友都发现可以用3个小圈和一个中圈就能够站下5只小羊,3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3一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23只小羊加上2只小羊一共几只小羊?

  幼儿:5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幼儿:5可以分成3和2。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数字宝宝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教师在黑板示范,幼儿填写。

  (2)师:小羊还可以怎样站?(幼儿:2个中圈,1个小圈)师:2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4,一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1。

  加起来是5只小羊,所以5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在黑板示范记录,幼儿填写记录表里。

  四、教师出示大圈,5人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大圈能站3只小羊。

  2、教师提问: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小圈、中圈或者大圈来保护5只小羊,可以怎样放圈?

  幼儿:可以放1个大圈,1个中圈;可以放1个大圈,2个小圈,3个小圈,1个中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3和2)幼儿:可以放2个中圈,1个小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4和1)3、师:怎样用最少的圈把5只小羊都保护起来?

  幼儿思考:用一个大圈,一个中圈。

  五、结束活动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用最少的圈保护了小羊。现在大灰狼还没有离开,我们一起送小羊回家吧!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55cm。

  2、丰富圈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提高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圈,自制害虫若干,青蛙头饰一只,橡皮筋,筐,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幼儿人手一只圈斜背在身上,在操场一角呈四队站好。

  师:今天啊,老师来做青蛙妈妈,你们呢做小青蛙。妈妈要带你们学本领,你们一定要仔细听,认真学。好,现在我们出发了。

  (1)队列练*:一个大圆——走成一竖排——左右开花走——找朋友走成二竖排——走成二个小圆——走成五排。

  (2)做圈操:盖圈,翻圈,套圈,转圈,跳圈。

  2、基本部分:学*双脚立定跳远。

  (1)师:小青蛙们,到妈妈这里来,妈妈带你们炼本领了。让圈呀来帮助我们练*跳的本领好吗?等一会,妈妈要看看哪只小青蛙最爱动脑筋,想出各种跳圈的方法来。好,找空的地方去练一练。

  (教师以青蛙妈妈的身份注意观察新的跳圈方法,及时相互交流。)

  (2)集体练*:集合幼儿成一个大圆,请几只小青蛙示范跳法。

  师:妈妈想请小青蛙到这里来,把刚才练的本领跳给大家看看,谁愿意来表演。一起跟着做。(向圈里、圈外跳,前后左右跳,并拢分开跳……)

  (3)师示范:妈妈也有一种跳圈方法,是从圈的一边跳到圈的'另一边,跳的时候不能碰到圈。我们一起来练一练,跳。为了跳的远一点,跳前先要膝盖弯曲,用力摆臂,再跳一次。自己再练练。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布置场景)

  师:我们有了许多本领,妈妈带你们到田里去捉害虫好吗?先把圈放到边上去,然后到妈妈这里来排好队。你们看,田里有那么多害虫等着我们去捉,这里有一条田沟,你们先要跳过田沟,然后跳到田里去捉害虫,每只青蛙捉一条害虫,放进筐子里,再跳过田沟回来,妈妈的话听明白了吗?跟着妈妈捉害虫了。(练*二遍)

  3、结束部分:小青蛙你们本领真大,看,捉了这么多害虫,高兴吗?天不早了,拿一个圈排好队,妈妈带你们回家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动作语言和有趣的场地布置来吸收幼儿学*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跳、跑的欲望。发展了幼儿双脚向前跳和连续跳的能力,既锻炼了腿部肌肉的力量,又增强了幼儿的跳跃力。不仅让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树立了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精神,使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合作,学*小青蛙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在活动中,我抓住每一个能教育孩子的机会,不过,在活动中,我的参与性不够,没有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孩子的游戏当中去。老师的动作不够夸张,青蛙捉害虫比赛时,老师的要求不够清晰,幼儿本身规则意识不够强,导致比赛时场面比较混乱,以致于活动时间延长,因此应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教学活动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人手一份数字卡片 答题卡 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 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 邀请小青蛙:复*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 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 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 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 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 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 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四、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5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用语言表达,并学会记录。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中、小塑料圈若干,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叫做《老狼老狼几点了》。小朋友们都玩过这个游戏吧?但是今天的这个游戏和以前不一样哦!

  二、教师出示小圈,请2组各5名幼儿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1、小羊只要站到圈内,就不会被抓住;

  2、每个圈内只能站一只小羊;小结:每个圈里站1个人,有5个圈, 合起来一共是5只小羊。

  三、教师出示中圈,请5名幼儿游戏。

  1、师:如果拿掉一个圈,还剩几个圈?

  (幼儿回答:4个)小羊还能都站进圈里吗?(不能)那想个什么办法呢?(幼儿讨论发言)2、教师出示中圈,并且说明中圈能站2只小羊。

  3、教师提问:小圈和中圈各用几个能站下5只小羊。

  幼儿思考并回答,回答后请幼儿游戏检验看是否能刚好站下5只小羊。

  小结:可以用3个小圈,1个中圈;也可以用2个中圈,1个小圈。

  4、填写记录表。

  (1)师:刚才小朋友都发现可以用3个小圈和一个中圈就能够站下5只小羊,3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3一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23只小羊加上2只小羊一共几只小羊?

  幼儿:5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幼儿:5可以分成3和2。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数字宝宝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教师在黑板示范,幼儿填写。

  (2)师:小羊还可以怎样站?(幼儿:2个中圈,1个小圈)师:2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4,一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1。

  加起来是5只小羊,所以5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在黑板示范记录,幼儿填写记录表里。

  四、教师出示大圈,5人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大圈能站3只小羊。

  2、教师提问: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小圈、中圈或者大圈来保护5只小羊,可以怎样放圈?

  幼儿:可以放1个大圈,1个中圈;可以放1个大圈,2个小圈,3个小圈,1个中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3和2)幼儿:可以放2个中圈,1个小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4和1)3、师:怎样用最少的圈把5只小羊都保护起来?

  幼儿思考:用一个大圈,一个中圈。

  五、结束活动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用最少的圈保护了小羊。现在大灰狼还没有离开,我们一起送小羊回家吧!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菁华3篇)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1

  音乐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 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2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

  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

  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起的荷叶,单个荷叶)

  3、介绍游戏规则

  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知道了么?

  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

  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那边的农民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让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竞赛

  1、介绍游戏规则

  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获胜。

  2、幼儿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我们也累了。放松一下,跟着妈妈回家吧。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3

  活动目标:

  1、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保护青蛙

  2、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能大胆地想出各种玩法,遵守纪律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学*阶段

  ①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立定跳远;

  ②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③请1~2位幼儿示范;

  ④全体幼儿分散练*,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并根据不同水*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①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②"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③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④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 (菁华3篇)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旋律,学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歌唱。

  2.学*用喜欢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后高兴的心情。

  3.在熟练歌曲的基础上替换歌词。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2.小熊、小刺猬、小松鼠、小花蛇的贴绒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律动《小鸟飞》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学小鸟飞进教室

  二、练声《小动物醒来了》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有些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都醒来了。它们在哪呢?我们来找找看。

  2.教师和幼儿分别找到小松鼠、小熊、小刺猬、小花蛇,唱一唱这些小动物醒来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三、学唱歌曲《小青蛙捉害虫》

  1.出示小青蛙指偶,激发学*兴趣

  池塘里真热闹,是谁在叫?(教师学小青蛙叫)

  小青蛙醒来了,可小青蛙有重要的事要做,小朋友猜猜看它有什么重要的事?

  小朋友自由讨论

  2.教师无琴声伴奏演唱,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小朋友猜的对不对,让小青蛙唱给你们听。

  3.师和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跟着琴声轻轻地唱

  5.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演唱

  四、根据歌词内容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编相应的动作

  1.集体在座位上边唱边做动作

  2.创编小青蛙捉到害虫后高兴的动作

  3.个别、集体进行歌曲表演

  五、替换歌词演唱

  将“一只小青蛙”可更换成2只、3只、许多只等等

  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由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小青蛙捉害虫,并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和创编,用其他数量词替换歌词中的'“一只小青蛙”,拓宽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演唱中让幼儿充分思考、讨论,总结出小青蛙捉害虫既轻巧又灵活。在演唱中注意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主题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美中不足的是表扬孩子的话太少,生硬,形式太单调

  小百科: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2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活泼可爱,他们喜欢爬行、蹦跳、奔跑……,并喜欢在一定的情景游戏中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达到快乐的目的。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热情参与活动,通过学*小青蛙捉害虫学*点数1到4,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青蛙图片,小害虫图片。

  2.幼儿学*资源5第9页及操作卡,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听《小蝌蚪找妈妈》音乐,轻声哼唱。

  3.“小蝌蚪要长大啦,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跳一跳,细尾巴没有了,变成了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大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2.教师问幼儿: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青蛙是益虫,大家都保护青蛙)。

  3.教师出示四张青蛙图片,请幼儿观察这几只小青蛙有什么不同,说出它们的明显区别(每只青蛙身上的数字不同)。

  4.请幼儿根据青蛙身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小害虫”,分别贴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并讨论作品,数一数,看看做得是否正确。

  6.请幼儿帮小象套圈,复*1到4的点数。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2.幼儿学青蛙跳。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胳膊伸一伸,腿儿蹲一蹲。腰儿转一转,眼睛仔细看,害虫找到了,跳起来吃掉它。

  “一跳、两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坏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苍蝇,蚊子…………?

  教学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幼儿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身体*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身体*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难点: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硬纸板做的荷叶人手一份

  2、磁带(轻松的.音乐)、录音机

  3、报纸卷成的小虫若干

  4、篮子两个、*衡板两块

  教师行为:

  1、学*跳的本领。

  2、捉害虫。

  ⑴情景讲述及游戏规则有一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捉害虫好吗?

  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跳过小沟才能到达,小青蛙一次捉一条小虫,然后从*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⑵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幼儿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3、吃虫子(热身运动)

  ⑴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⑵表扬活动中本领最大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⑶"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一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一条吧。"⑷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范文十份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联练*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小青蛙头饰若干个(数目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玩法:

  半数幼儿带上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里。

  游戏开始:

  小虫四散在稻田李自由的跳来跳去。小青蛙四散在家中双脚并跳,念儿歌: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里划,看见害虫吃掉它,农民伯伯把我夸。念完儿歌,小青蛙便双脚立定跳过小沟,跑着去稻田里捉小虫,小虫跑着赶快躲避,被捉到的小虫就跟青蛙一起跳过小沟到青蛙的家中。捉完小虫,游戏结束。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规则:

  1、过小沟时,必须双脚立定跳远。

  2、小虫被青蛙拍拍到或跑到稻田外,都算被捉到。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准备活动是为内容服务的,我设计的准备环节与内容一致,这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处,青蛙喜欢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动作,准备活动可以更好。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最高点。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这次体育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掌握了技能。

  本节课始终贯穿于游戏中,使活动生活化,便于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体育活动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2

  目标:

  联练*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准备:

  小青蛙头饰若干个(数目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玩法:

  半数幼儿带上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里.

  游戏开始:

  小虫四散在稻田李自由的跳来跳去.小青蛙四散在家中双脚并跳,念儿歌: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里划,看见害虫吃掉它,农民伯伯把我夸.念完儿歌,小青蛙便双脚立定跳过小沟,跑着去稻田里捉小虫,小虫跑着赶快躲避,被捉到的小虫就跟青蛙一起跳过小沟到青蛙的家中.捉完小虫,游戏结束.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

  1、过小沟时,必须双脚立定跳远.

  2、小虫被青蛙拍拍到或跑到稻田外,都算被捉到.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学*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人手一份数字卡片 答题卡 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 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 邀请小青蛙:复*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 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 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 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 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 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 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四、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6以内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

  2、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小青蛙胸饰若干,虫子一条,剪刀一把,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练*卡片若干学具:虫子人手五份,记录纸人手一份,剪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

  师说:青蛙宝宝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学做小青蛙跳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中间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说:(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得多好呀!

  师说:咦!这边的稻子怎么这样乱?(有虫子)师说: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说:这条虫子长得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一个圆圈﹑一节一节的……)师说: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写"6"在记录纸上)师说:"六节虫"很厉害,它能在短时间内毁坏我们的稻田,吃掉我们的粮食,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捕虫本领。

  师说:(师拿出灭虫武器——剪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武器,看我的。(师用剪刀将虫子一剪为二)师说:我的刀剪在虫子的.第几节?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老师边讲边写完整分合式)师说: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把它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了,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已经捉了一条虫子。

  师说:刚才"六节虫"被我的刀剪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剪在虫子哪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剪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宝宝们要把每次捉的虫子怎么剪的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谁捉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师说: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回到自己座位上自由练*,师巡回指导。

  师说: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回中间座位)6、交流捉虫经验师说: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消灭虫子的?

  师问:

  (1)你剪在第几节?

  (2)分成了几和几?

  (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师演示并写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师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分合式,好吗?

  7、游戏:找朋友师说: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害虫消灭了,不过青蛙妈妈还要看看你们今天的本领学得怎么样?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宝宝们,看看你的小青蛙背后有什么?(数字)如果我拿出数字2,数字2的青蛙宝宝就去找和它合起来是6的数,我说:"2的朋友在哪里?"你找到后说:"我的朋友在这里。"并和找到的朋友抱在一起。

  8、结束师说: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跳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5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巡逻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了4以内数的分解组成后,初步理解数量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4以内的数量小,不能很好地体现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5有4种分法,可以让幼儿很好地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使幼儿掌握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和学*方法,以便在以后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的组成,并尝试进行记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教具:磁带,稻田场景,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一把,1——5的数卡各一,分合号一个。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刀、笔、记录卡人手一份,数字卡人手一张。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比它小的数,两个小的数合起来仍是5。

  难点:能够边操作边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以到稻田捉害虫的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稻田,发现稻田有五节虫,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五节虫数量。

  3、以让宝宝学*“捉虫本领”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5的组成。

  (1)青蛙妈妈示范一种捉虫方法,请宝宝说说妈妈把虫子分成了左边几节和右边几节,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这个分合关系。

  (2)青蛙妈妈提简单的捉虫要求后,宝宝“尝试捉虫”,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捉虫经验,妈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总结出5的组成式,即教师把幼儿记录的结果用数字列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分解式寻找规律递增、递减的规律。

  (4)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部分数的秘密,即数的有序性和互换性。

  4、游戏”找朋友”,巩固5的组成。

  5、以“宝宝捉虫辛苦要休息了”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游乐场、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超市里,要用5元钱买两种物品,必须是两种物品合起来的钱刚好是5元,不多也不少。)

  活动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5的四种不同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学*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6

  设计意图

  游戏应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活泼可爱,他们喜欢爬行、蹦跳、奔跑……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热情参与活动,通过学*小青蛙捉害虫学*点数1到4,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青蛙图片,小害虫图片。

  2、幼儿学*资源5第9页及操作卡,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听《小蝌蚪找妈妈》音乐,轻声哼唱。

  3、“小蝌蚪要长大啦,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跳一跳,细尾巴没有了,变成了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大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2、教师问幼儿: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青蛙是益虫,大家都保护青蛙。)

  3、教师出示四张青蛙图片,请幼儿观察这几只小青蛙有什么不同,说出它们的明显区别(每只青蛙身上的数字不同)。

  4、请幼儿根据青蛙身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小害虫”,分别贴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并讨论作品,数一数,看看做得是否正确。

  6、请幼儿帮小象套圈,复*1到4的点数。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2、幼儿学青蛙跳。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胳膊伸一伸,腿儿蹲一蹲。腰儿转一转,眼睛仔细看,害虫找到了,跳起来吃掉它。“一跳、两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坏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

  教学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巅峰。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学*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55cm。

  2、丰富圈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提高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圈,自制害虫若干,青蛙头饰一只,橡皮筋,筐,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幼儿人手一只圈斜背在身上,在操场一角呈四队站好。

  师:今天啊,老师来做青蛙妈妈,你们呢做小青蛙。妈妈要带你们学本领,你们一定要仔细听,认真学。好,现在我们出发了。

  (1)队列练*:一个大圆——走成一竖排——左右开花走——找朋友走成二竖排——走成二个小圆——走成五排。

  (2)做圈操:盖圈,翻圈,套圈,转圈,跳圈。

  2、基本部分:学*双脚立定跳远。

  (1)师:小青蛙们,到妈妈这里来,妈妈带你们炼本领了。让圈呀来帮助我们练*跳的本领好吗?等一会,妈妈要看看哪只小青蛙最爱动脑筋,想出各种跳圈的方法来。好,找空的地方去练一练。

  (教师以青蛙妈妈的身份注意观察新的跳圈方法,及时相互交流。)

  (2)集体练*:集合幼儿成一个大圆,请几只小青蛙示范跳法。

  师:妈妈想请小青蛙到这里来,把刚才练的本领跳给大家看看,谁愿意来表演。一起跟着做。(向圈里、圈外跳,前后左右跳,并拢分开跳……)

  (3)师示范:妈妈也有一种跳圈方法,是从圈的一边跳到圈的另一边,跳的时候不能碰到圈。我们一起来练一练,跳。为了跳的远一点,跳前先要膝盖弯曲,用力摆臂,再跳一次。自己再练练。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布置场景)

  师:我们有了许多本领,妈妈带你们到田里去捉害虫好吗?先把圈放到边上去,然后到妈妈这里来排好队。你们看,田里有那么多害虫等着我们去捉,这里有一条田沟,你们先要跳过田沟,然后跳到田里去捉害虫,每只青蛙捉一条害虫,放进筐子里,再跳过田沟回来,妈妈的话听明白了吗?跟着妈妈捉害虫了。(练*二遍)

  3、结束部分:小青蛙你们本领真大,看,捉了这么多害虫,高兴吗?天不早了,拿一个圈排好队,妈妈带你们回家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动作语言和有趣的场地布置来吸收幼儿学*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跳、跑的欲望。发展了幼儿双脚向前跳和连续跳的能力,既锻炼了腿部肌肉的力量,又增强了幼儿的跳跃力。不仅让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树立了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精神,使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合作,学*小青蛙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在活动中,我抓住每一个能教育孩子的机会,不过,在活动中,我的参与性不够,没有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孩子的游戏当中去。老师的动作不够夸张,青蛙捉害虫比赛时,老师的要求不够清晰,幼儿本身规则意识不够强,导致比赛时场面比较混乱,以致于活动时间延长,因此应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教学活动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8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巡逻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了4以内数的分解组成后,初步理解数量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4以内的数量小,不能很好地体现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5有4种分法,可以让幼儿很好地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递增、递减关系,使幼儿掌握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和学*方法,以便在以后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的组成,并尝试进行记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教具:磁带,稻田场景,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一把,1——5的数卡各一,分合号一个。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刀、笔、记录卡人手一份,数字卡人手一张。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比它小的数,两个小的数合起来仍是5。

  难点:能够边操作边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以到稻田捉害虫的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稻田,发现稻田有五节虫,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五节虫数量。

  3、以让宝宝学*“捉虫本领”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5的组成。

  (1)青蛙妈妈示范一种捉虫方法,请宝宝说说妈妈把虫子分成了左边几节和右边几节,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这个分合关系。

  (2)青蛙妈妈提简单的捉虫要求后,宝宝“尝试捉虫”,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捉虫经验,妈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总结出5的组成式,即教师把幼儿记录的结果用数字列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分解式寻找规律递增、递减的规律。

  (4)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部分数的秘密,即数的有序性和互换性。

  4、游戏”找朋友”,巩固5的组成。

  5、以“宝宝捉虫辛苦要休息了”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游乐场、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超市里,要用5元钱买两种物品,必须是两种物品合起来的钱刚好是5元,不多也不少。)

  活动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5的四种不同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学*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5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用语言表达,并学会记录。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中、小塑料圈若干,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叫做《老狼老狼几点了》。小朋友们都玩过这个游戏吧?但是今天的这个游戏和以前不一样哦!

  二、教师出示小圈,请2组各5名幼儿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1.小羊只要站到圈内,就不会被抓住;2.每个圈内只能站一只小羊;小结:每个圈里站1个人,有5个圈, 合起来一共是5只小羊。

  三、教师出示中圈,请5名幼儿游戏。

  1、师:如果拿掉一个圈,还剩几个圈?

  (幼儿回答:4个)小羊还能都站进圈里吗?(不能)那想个什么办法呢?(幼儿讨论发言)2、教师出示中圈,并且说明中圈能站2只小羊。

  3、教师提问:小圈和中圈各用几个能站下5只小羊。

  幼儿思考并回答,回答后请幼儿游戏检验看是否能刚好站下5只小羊。

  小结:可以用3个小圈,1个中圈;也可以用2个中圈,1个小圈。

  4、填写记录表。

  (1)师:刚才小朋友都发现可以用3个小圈和一个中圈就能够站下5只小羊,3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3一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几?

  幼儿:23只小羊加上2只小羊一共几只小羊?

  幼儿:5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幼儿:5可以分成3和2。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数字宝宝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教师在黑板示范,幼儿填写。

  (2)师:小羊还可以怎样站?(幼儿:2个中圈,1个小圈)师:2个中圈代表数字宝宝4,一个小圈代表数字宝宝1。

  加起来是5只小羊,所以5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在黑板示范记录,幼儿填写记录表里。

  四、教师出示大圈,5人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大圈能站3只小羊。

  2、教师提问: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小圈、中圈或者大圈来保护5只小羊,可以怎样放圈?

  幼儿:可以放1个大圈,1个中圈;可以放1个大圈,2个小圈,3个小圈,1个中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3和2)幼儿:可以放2个中圈,1个小圈;(教师和幼儿一起巩固:5可以分成4和1)3、师:怎样用最少的圈把5只小羊都保护起来?

  幼儿思考:用一个大圈,一个中圈。

  五、结束活动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最少的圈保护了小羊。现在大灰狼还没有离开,我们一起送小羊回家吧!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学*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能向前跳过70—80厘米的距离。

  2、锻炼弹跳能力,肢体协调性,灵敏性。

  3、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户外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能向前跳过70—80厘米的距离。

  2、难点:能大胆尝试、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跳跃的能力

  2、物质准备:青蛙妈妈头饰、害虫图片、体能环、单元砖、*衡木、体能条、桌子、小板凳、钻圈、轮胎、口哨、毛巾、水杯、水杯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天气越来越热了,青蛙妈妈的池塘里长满了害虫,你们愿意帮她捉害虫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活动一下身体”。

  播放小跳蛙音乐热身

  二、幼儿自由练*、探索

  1、你们看,是谁来了?(青蛙叫的声音,青蛙妈妈出场)

  青蛙妈妈:“小朋友好,我是青蛙妈妈,天气太热了,我的池塘里有很多害虫,我要着急去捉害虫,你们要和老师学好本领,快来帮我捉害虫吧。”

  2、幼儿自由探索双脚跳的方法。

  师:“青蛙妈妈是怎样捉害虫的?我们也来学一学青蛙妈妈跳的本领!”

  师:“请小朋友们四散开向外跳,在跳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落地时要*稳,不能撞到别人。”。

  3、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

  师:“在刚在练*的时候,我发现这位小朋友跳的很远,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跳的吗?”

  师:“谁能比他跳的更远呢?”

  4、教师小结,立定跳远的方法(双脚用力往前跳,胳膊前后用力摆,身体前倾,落地时屈膝缓冲,保持*稳,双脚同时落地。)

  5、现在请小朋友按着老师的示范,听着音乐来学小青蛙跳一跳,跳的时候注意安全,不到撞到别人(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三、游戏:捉害虫

  1、幼儿自由练*

  师:“我们已经学好了本领,快帮青蛙妈妈捉害虫吧!

  青蛙妈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帮我捉害虫”。

  师:“那我们开始吧!”

  2、幼儿自由探索、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师:“在捉害虫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到了水里,有的小朋友没有用我们刚学到的本领,有的小朋友和别的小朋友撞在了一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捉到更多的害虫?”(幼儿自由回答)

  师:“那用我们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再来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捉了这么多害虫,这都是你们的劳动成果。

  青蛙妈妈:“小朋友你们辛苦了,帮我捉了这么多害虫,快来休息一下吧!

  师:“现在请小朋友休息一会,擦擦汗,喝喝水,补充点能量。”

  四、游戏:池塘大冒险

  1、教师介绍材料,幼儿分组讨论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青蛙妈妈修建2条通往池塘的小路吗?(幼儿自由回答)在修建好的小路上通过时,我们要用到钻、爬、*衡还有立定跳远的本领。

  师:“请小朋友们分成两组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搭建的?

  2、幼儿分组游戏

  3、青蛙妈妈:“你们把池塘里的害虫都捉完了,谢谢你们,你们真是我的好帮手,是个环保小卫士”。

  4、教师小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你们帮助了青蛙妈妈自己还学会了一项新本领,我们一起欢呼起来吧!

  五、放松身体,游戏结束

  师:“请小朋友今天辛苦了,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身体。”(播放轻音乐)

  教师示范放松动作,重点放松腿部与脚部。

  活动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明确强调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在这节活动中,全体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并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本节活动的动作训练内容主要是立定跳远,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协调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大多数幼儿完成较好,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向前跳过70—80厘米的距离是不成问题的。在活动中我采用提问法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思考,从而启发他们积极大胆地想象模仿青蛙跳。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了解大体上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状况。活动的主体环节创设了两个情境:“捉害虫”、“池塘大冒险”。

  这使整个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此外我还采用了自主探索法、示范法、重复练*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尝试练*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整节活动,大班幼儿的活动量达到了,出汗量达到了,孩子们也特别兴奋。相信孩子们在本节活动锻炼了身体,萌发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教案优选【五】份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6以内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

  2、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小青蛙胸饰若干,虫子一条,剪刀一把,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练*卡片若干学具:虫子人手五份,记录纸人手一份,剪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

  师说:青蛙宝宝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学做小青蛙跳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中间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说:(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得多好呀!

  师说:咦!这边的稻子怎么这样乱?(有虫子)师说: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说:这条虫子长得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一个圆圈﹑一节一节的……)师说: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写"6"在记录纸上)师说:"六节虫"很厉害,它能在短时间内毁坏我们的稻田,吃掉我们的粮食,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捕虫本领。

  师说:(师拿出灭虫武器——剪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武器,看我的。(师用剪刀将虫子一剪为二)师说:我的刀剪在虫子的第几节?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老师边讲边写完整分合式)师说: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把它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了,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已经捉了一条虫子。

  师说:刚才"六节虫"被我的刀剪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剪在虫子哪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剪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宝宝们要把每次捉的虫子怎么剪的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谁捉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师说: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回到自己座位上自由练*,师巡回指导。

  师说: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回中间座位)6、交流捉虫经验师说: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消灭虫子的?

  师问:

  (1)你剪在第几节?

  (2)分成了几和几?

  (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师演示并写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师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分合式,好吗?

  7、游戏:找朋友师说: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害虫消灭了,不过青蛙妈妈还要看看你们今天的本领学得怎么样?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宝宝们,看看你的小青蛙背后有什么?(数字)如果我拿出数字2,数字2的青蛙宝宝就去找和它合起来是6的数,我说:"2的朋友在哪里?"你找到后说:"我的朋友在这里。"并和找到的朋友抱在一起。

  8、结束师说: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跳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教案 2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 一只小青蛙 呱呱呱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 复*歌曲《青蛙捉害虫

  2、 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 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 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教案 3

  一、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跳,有时晨间活动时在跳,有时排队时在跳,甚至上台阶都会看见他们跳着,所以本节活动就在幼儿会跳的已有的经验上引出本节活动重点“蛙跳”。幼儿跳跃能力的练*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时空感知能力还很差,协调动作能力还很低,但是幼儿的天生特点模仿能力强,他们天性好动,于是本节课融入情境,学*蛙跳,练*蛙跳动作时,让幼儿观察和模仿教师由全蹲直接起跳,到落地直接下蹲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动作、力量原因,所以不适宜追求距离性的蛙跳。

  2.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依据《指南》要求,我们需要从原来“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转换为“从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的角度来考虑锻炼性目标的设定,同时需要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发展进行相应的了解,即明确幼儿的基础与发展需要,进而设置适宜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发展目标。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连续跳。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起跳和落地姿势,起跳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3)情感目标: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3.准备

  活动的准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我作了如下准备:

  青蛙头饰、害虫(大)8只、害虫(小)若干、方向指示4个、热身放松和游戏音乐、场地布置

  4.重难点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双脚连续蛙跳,双脚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再起跳。幼儿已有双脚起跳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引出蛙跳。(在我没有看教案前,我认为蛙跳是前脚落地,因为立定跳远,向上纵跳都是前脚掌先落地,后来翻看教案后又在网上查找资料,确认蛙跳是后脚跟先落地。)本节课还有对幼儿最大挑战,是在掌握蛙跳技能基础上,还能连续蛙跳,对孩子的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在突破重难点上,采用了游戏情境贯穿,提高了幼儿积极性,而不是枯燥的反复练*。

  二、教学法

  1.教法

  本次活动采用(情境法、演示法、直观法、提问法、谈话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等教法来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以实现预期活动目标。

  2.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探索法、尝试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以培养幼儿在自主探索玩法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蛙跳。

  三、活动流程

  分三部分(热身、基本和放松)

  (一) 热身

  1、入场队列练*,报数与分列。2、律动《小蝌蚪要长大》(音乐)

  (二) 基本部分

  1、导入

  师:青蛙宝宝们我们长大了,变成了大青蛙,那么我们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呢?

  幼:跳着的。

  师:那你们看这边有几个池塘我们自己练*一下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哦。

  2、幼儿自由探索蛙跳

  3、新授 技能(连续蛙跳)

  动作要求:五指张开,双臂向上摆动,曲腿蹬地向前跳,后脚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4、自由练*连续蛙跳

  小结: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5、游戏1(拍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拍害虫)

  分男女生出发

  师:宝宝们我们田里来了几只害虫,我们青蛙是要保护庄稼的,所以我们要把害虫消灭,看前面有害虫,我们分队跳过去拍一下你想消灭的害虫,然后再跑回来。

  6、游戏2(捉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捉害虫)

  幼儿自由选择分4列,进行游戏,游戏先根据提供的“草地”长短幼儿进行蛙跳,然后过小石桥,最后找到害虫后贴衣服上。各列根据提供路线指示回来,回来后还可以站别列再次游戏。

  (3)教师进行小结

  表扬捉害虫多的幼儿,鼓励捉害虫少的幼儿。

  (三)放松(音乐)

  1、教师带着小青蛙走一走,调整一下呼吸。教师说一说青蛙是益虫,帮助庄家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坐线上自己捶捶腿,捏捏肩,宝宝们相互捏一捏。

  (四)反思

  本节课《小青蛙捉害虫》情境贯穿整节活动,幼儿对生活中小青蛙都有所了解,在我问到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啊,小朋友们都了解是跳,自然引出蛙跳。但在引出本节活动重点前,幼儿还是需要有探索过程,让幼儿探索不同跳跃方法,探索过程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小结一下就可以新授本节活动的动作技能。

  本节活动幼儿在连续蛙跳后,对幼儿体能是个考验,为了孩子健康着想,也为了缓解幼儿疲劳,所以大量运动需要教师对幼儿有呼吸调整环节,教师及时的小结也是对幼儿的身体进行调整。因为活动重点就是连续蛙跳,如果再反复的练*,不仅幼儿体能跟不上,而且幼儿也会渐渐失去兴趣,所以两个游戏(拍害虫)和(捉害虫),幼儿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游戏,而且也有竞技性,让幼儿更有动力融入游戏。在放松活动时,孩子在大量运动后不宜立马坐下,所以带孩子们慢走了两圈,然后进行放松。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教案 4

  设计思想

  本节教育活动是根据《山东省幼儿课程指导》小班下主题五“健康歌”次主题《我运动》中的《动一动真有趣》而生成。在《动一动真有趣》主题活动中,我班幼儿李钎诺问我:“老师,我想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它是怎样动的?”与此同时孩子们议论纷纷的讨论起来。于是我就搜集、整理材料,设计此活动《小青蛙捉害虫》。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在学青蛙跳的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练*双脚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身体的*衡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沙包(5个)、呼啦圈(5个)

  2、音乐:《青蛙最伟大》、《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小青蛙,模仿青蛙跳,师生一起随《青蛙最伟大》音乐,进入活动场地,“捉”害虫去。

  2、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做热身运动。

  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胳膊伸一伸,腿儿蹲一蹲。腰儿转一转,眼睛仔细看,害虫找到了,跳起来吃掉它。

  3、组织幼儿做游戏

  (1)跳荷叶(呼啦圈),练*双脚跳

  (2)跳土堆(沙包),练*巩固双脚跳的技能

  (3)跳小河,鼓励孩子们想出其他办法

  (4)到了田地了,捉害虫

  4、青蛙宝宝们,把害虫消灭光了,跟着妈妈回家,原路返回。

  跳小河——跳土堆——跳荷叶

  5、小青蛙跟着妈妈做放松动作。(背景音乐《我爱洗澡》)以小青蛙回家休息结束本次游戏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教案 5

  活动目标:

  1,练*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练*跑,发展幼儿灵敏性)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材料准备: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想玩。

  教师: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立定跳远。

  教师: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通用5篇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1

  【活动目标】1。练*双脚立定跳(40——60厘米)和纵跳触物,发展跳跃能力。

  2。通过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头饰、布圈、背景音乐、害虫若干、*衡木、梅花桩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蝌蚪变青蛙。《青蛙舞》热身。

  二、小青蛙练本领。

  1。幼儿自由练*跳,教师指导。

  2。总结分享,引出双脚立定跳过荷叶。

  个别幼儿演示。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跳的时候要并并脚,弯弯腿,用力摆臂向前跳。

  3。集体练*双脚立定跳过荷叶。教师指导。

  4。练*纵跳触物。

  师:大家刚才说青蛙能捉害虫,青蛙不仅能捉到地上的害虫,而且青蛙还能捉到空中的害虫,大家想想空中的害虫怎样能捉到?

  个别幼儿展示。

  讲解动作要领:捉虫前,双腿蹲下一点,要看的准,而且还要跳的高。幼儿练*。

  三、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分两组游戏,去捉害虫时要跳过荷叶,走过小桥,跳过树桩,捉到虫子后在一旁跑回来。第一只小青蛙捉到虫子跑回来要拍第二只小青蛙的手,第二只小青蛙再开始去捉,依次进行,捉到虫子的小青蛙要到队伍的最后面,试一试哪组能以最快的速度捉到害虫。

  2。先请一只青蛙探探路。游戏开始。

  四、放松活动。

  今天我们捉到了这么多害虫,大家都累了,咱们跳到河里洗个澡吧!

  下雨了,咱们顶着荷叶回家吧!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要保护青蛙

  2、活动中幼儿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幼儿学*阶段

  (1)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立定跳远;

  (2)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3)请1-2位幼儿示范;

  (4)全体幼儿分散练*,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并根据不同水*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

  (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2)"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3)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4)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3

  活动目标:

  1,练*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练*跑,发展幼儿灵敏性)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材料准备: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想玩。

  教师: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立定跳远。

  教师: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要保护青蛙

  2、活动中幼儿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幼儿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玩法(可与几个同伴合作玩)。

  2.引导幼儿学*阶段

  (1)组织全体幼儿排成半圆形跟着教师练*立定跳远;

  (2)教师以儿歌的形式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双膝弯弯,两臂摆动,用力一跳,轻轻落地;

  (3)请1-2位幼儿示范;

  (4)全体幼儿分散练*,要求任选一空旷地方,边念儿歌边练*,并根据不同水*自由选择,可以跳过一块,也可与同伴合作,跳过两块塑料板

  (5)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教师检查幼儿跳的情况并小结。

  3.复*巩固阶段: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请全体幼儿用塑料板排成长方形的稻田,师将害虫撒在稻田里:

  (2)"小青蛙们都学会了本领,真棒!刚接到一个通知,田里又发现了许多害虫,如果我们不快点消灭它们,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就会被它们吃掉,就不能丰收了。今天妈妈看哪个孩子最勇敢,学得最快,吃掉的害虫最多。"

  (3)大家一起朗诵:"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学好本领捉害虫,消灭害虫保庄稼。幼儿边说儿歌边在稻田上双脚前进跳跃,捉害虫;

  (4)游戏反复2~3遍。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虫,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边唱边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场地。

  四、延伸活动启发幼儿互相讨论: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杀害或吃青蛙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5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经验:练*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活动准备:小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半数以上幼儿带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画一个圈)里。游戏开始,"小虫"在田里跳来跳去,"小青蛙"在家中边跳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本领大"。念完儿歌双脚立定跳过小沟,去捉害虫,小虫被捉完,游戏结束,互换角色。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