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主题班会,传统文化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看看谁最聪明。

  (出示课件)谜语:迎佳节,*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二、中秋由来、*俗

  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中秋*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的来历有关*俗:吃月饼、团圆饭、赏月。

  月饼的来历: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三、七嘴八舌话中秋

  1、刚刚老师先讲述了一些中秋小故事传说,现在由同学再补充一点点与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可以讲一讲中秋节的*俗。可以说一说与中秋或月亮有关的诗。(简短时间完成,注意用来调动气氛)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

  3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4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2 、活动二:老师和同学分享中秋怎么度过

  难点(1)状物(赏月)+寄情(表团圆幸福感、异乡思念之情···)

  状物(教学生用比喻)

  1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2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3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

  4那高高悬挂着的圆月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盘。

  结尾寄情(篇末点题)

  1夜已深,月正圆,我爱中秋,我爱圆月。

  2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四、出示一篇小范文

  板书:

  1短信祝福

  2中秋的由来、*俗

  3明月(状物)、吃月饼的场景

  4结尾抒情

  五、布置作文《中秋月圆》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3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

  三、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

  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3

  【地点】:四(1)班教室

  【与会人员】:四1班全体同学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内容较丰富,可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月亮》

  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朗诵

  教师以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传统。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共祝福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学业进步。

  五、活动结束:

  在王菲主唱(水调歌头)的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9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民族传说和中秋节的过节*俗。

  2、通过吃月饼让学生喜爱并记住这个节日。

  3、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一些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三)活动过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板书)中秋节的来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吗师:今年的中秋节准备是怎么过师: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有一点可惜,是吗好不好师: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一下。(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在班上交流)师: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好不好师:过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师:我们不但要吃月饼,还要在吃月饼时听一首好听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饼有关的,叫《爷爷为我打月饼》,好吗但是,在吃之前,我们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时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亲热师:现在我们可以下位子去向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拥抱他,并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我会给大家发月饼、放歌曲。但是,呆会儿音乐一停,我们就要坐回座位。(全班活动,教师同时发月饼,放音乐)许中秋心愿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全班闭上眼睛许愿)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课后延伸:把心愿告诉爸爸和妈妈并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一、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中秋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节日,几乎每个家庭或简单或隆重地会对这个节日进行庆祝。因此在设计本次中秋节的拓展方案时,我由谈话引入一些学生熟知的中秋*俗,并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可通过向长辈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俗,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书籍,还可上网查询等等,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一些*时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的知识。同时,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中秋节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帮助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和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兴趣盎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科渗透在活动中注重学科渗透,如听故事,说心愿这个环节,结合*时语文学科中语言训练的要求,让学生在说出自己心愿的同时,请他们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然后辅以电话的形式表达,并提醒他们运用礼貌用语,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了日常打电话的整个过程,而且又在其中渗透了礼的教育。

  (三)突出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最后一个环节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中,我一改传统的由老师介绍的方法,由一学生扮演月亮博士,由他充当一回小老师,组织整个环节的活动过程,包括提问布置任务、组织归类展示、归纳板书等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同,更容易接*,整个课堂呈现了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一系列的生生互动中,同学们的学*兴趣一浪高过一浪,不仅这位扮演月亮博士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其他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懂得了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课前准备: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俗、诗歌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俗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学生齐诵)

  2、月亮博士给同学讲一讲月亮的奥秘。

  (1)月亮博士请同学们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2)把同学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学交流从地球上会看到这些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归纳。

  (4)同学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师生一起品尝自己购买的中秋食品,共同欢度中秋。(音乐起)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对中秋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中秋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中秋月圆”的原因。

  2、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对民族传统佳节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民风民俗、名言佳句。

  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趣,导入:

  1、媒体出示:中秋圆月、背景音乐

  2、师: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中秋呢

  板书:中秋月圆

  3、小结: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③小组讨论:我们*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三、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

  唐明皇想念月宫;

  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4、出示:中秋月亮的图片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在书上找找答案。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6、中秋早知道。

  (1)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日历,了解今年中秋节的具体时间。

  ①小组合作:查一查今年的中秋节。

  ②了解公历与农历的区别,并在日历上加以辨认。告诉学生:中秋节指的是农历,与每年公历的日期都不一样。

  ③查看日历,将日历中上下日期对应起来,找到今年的中秋节是公历的几月

  几号。(公历:10月6日)

  (2)说说两个特殊的日子。

  师:今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正好在国庆长假中。20xx年的中秋节正好是10月1日,还记得是怎么过的吗20xx年的中秋节是9月18日,你知道9月18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

  媒体出示:勿忘国耻

  学生讨论交流。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3

  地点::四(1)班教室

  与会人员::四1班全体同学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内容较丰富,可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月亮》

  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朗诵

  教师以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传统。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共祝福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学业进步。

  五、活动结束

  在王菲主唱(水调歌头)的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的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一起读关于中秋的儿歌。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对中秋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中秋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中秋月圆”的原因。

  2、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对民族传统佳节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民风民俗、名言佳句。

  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趣,导入:

  1、媒体出示:中秋圆月、背景音乐

  2、师: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中秋呢

  板书:中秋月圆

  3、小结: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③小组讨论:我们*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三、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

  唐明皇想念月宫;

  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4、出示:中秋月亮的图片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在书上找找答案。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6、中秋早知道。

  (1)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日历,了解今年中秋节的具体时间。

  ①小组合作:查一查今年的中秋节。

  ②了解公历与农历的区别,并在日历上加以辨认。告诉学生:中秋节指的是农历,与每年公历的日期都不一样。

  ③查看日历,将日历中上下日期对应起来,找到今年的中秋节是公历的几月

  几号。(公历:10月6日)

  (2)说说两个特殊的日子。

  师:今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正好在国庆长假中。20xx年的中秋节正好是10月1日,还记得是怎么过的吗20xx年的中秋节是9月18日,你知道9月18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

  媒体出示:勿忘国耻

  学生讨论交流。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7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惯,增加学生学*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 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8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二、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欢迎词;

  2。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

  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5。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

  6。冯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

  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四、活动内容:

  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

  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

  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

  合:“中秋节快乐!”

  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有关中秋的?

  女:下面请欣赏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男:很好,谢谢周想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同学们自由发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 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 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学*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 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4、 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 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1) 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 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三: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

  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 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姐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四: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 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

  亮姐姐聪明。

  (2) 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 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

  引导幼儿说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五: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

  师:你们看,图中的初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添画出来)

  《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一)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二)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活动准备

  PPT、图画书《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想象

  [师]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是的,月亮很圆,也很亮。

  (出示图书)我这里有一本书,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本书的名字好吗?(《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幼儿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样甜甜的。

  幼儿B:也可能就是大饼的味道,成成的。

  幼儿C:也可能是没有味道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师]《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幼儿A:再找一只小动物,找一只小一点的就可以了。

  幼儿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

  幼儿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睡着了,让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A:这幅画面让我感觉很温馨。

  幼儿B:我感觉像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很温暖。

  幼儿C:这让我想起了宿泊活动,大家睡在一张大床上,心情很愉快。

  4、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幼儿A:小鱼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幼儿B:小鱼说,水里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

  5、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趣?

  幼儿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儿B:小动物们“叠罗汉”很有意思。

  幼儿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们是怎样“叠罗汉”的?

  7、小动物们想摘月亮,但月亮为什么要轻轻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动物们在做游戏)我们也来玩一玩。 (教师可请幼儿边复述边体验故事主要情节。)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听一遍这个故事。

  (播放配乐故事,引导幼儿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师]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教师示范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幼儿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飞机去摘月亮。

  幼儿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

  幼儿C:我要做一架很长很长的梯子。

  幼儿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

  幼儿E:我希望乘热气球去月亮。

  幼儿F:我希望月亮是月饼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来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在区域活动时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

  主题:

  《我和月亮手拉手》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技能目标:

  1、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的传统文化,

  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本学期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班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生活。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一份快乐。

  主题班会设计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设计了一个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个板块的活动,让孩子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竞赛题由他们自己找资料并出题。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引导孩子想办法多途径的去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俗的资料,

  二是学生在出竞赛题的过程中,必定会去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筛选资料,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很自然的常态下初步掌握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感受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

  第二板块是让学生自由合作,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佳节。虽然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但就我*时的了解,孩子们*时有不少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搭设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台,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收获和才华,同时为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们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第三板块是传递节日的快乐和祝福。让学生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边品尝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相互赠送着自制的节日贺卡,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中秋节知识竞赛(约10分钟)

  主持竞赛

  参与知识竞赛

  根据前一阶段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资料,开展知识竞赛,一来通过竞赛检查学生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程度,二来活跃气氛。

  师生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中秋节(约20分钟)

  1、《我给月亮写封信》

  2、古诗吟诵《月亮组诗》

  3、古诗吟唱《静夜思》

  4、古筝《登月交辉》

  5、《口琴,器乐联奏-----月亮船》

  6、书法展示《月圆,人圆,梦圆》

  7、泥塑展示《奇特的月饼》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式来歌月,颂月,庆祝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进一步了解*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一方面搭设*台,全面展示学生的才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并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传递祝福,感受祝福(约5分钟)

  1、品尝月饼

  2、赠送中秋贺卡

  品尝中秋特有的食品,了解月饼的品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通过赠送自制的贺卡,向他人传递祝福的心意,再次感受节日的快乐。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2

  一、背景描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寄宿性质的,学生寄宿在校,中秋节也在校度过。早在几日前,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赏月,又有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绪。如丁威在日记中写道:“又是一个中秋节即将来临,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多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观西湾潮。”宋昌飞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提着月饼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悦,我将在学校中度过中秋节,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朋友们。”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中秋节让学生思念亲人,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由此,我设计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培养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真实的生活,抒发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描述和设计意图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黑板中间写着“月到中秋”四个大字,左侧画着柳条,其中隐约可见一轮黄色的圆月,古筝曲《汉宫秋月》轻轻荡漾。一切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意。

  师:八月中秋桂子飘香。今晚,我们未能和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日子。但我们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别致而难忘的中秋节。古往今来,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把前几日收集的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文章片段献出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教室的布置,古典的背景音乐,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比较富有诗意的,能引人遐思的情境,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为下面的教学铺设情感基础。)

  2、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不但要大声朗读,而且要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你的共鸣。

  (设计意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诗句、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将材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行交流,耳闻目睹心思,能使文字的意境再现眼前,为写作提供情感上的依据和一些文字材料。)

  学生非常兴奋,比赛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类:

  ⑴词语。如“春花秋月”、“清风明月”、“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⑵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⑶文章片断。如“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从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视,一扭身,出现在空中。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3、布置观察任务

  4、师生赏月

  学生在接触了文字材料后,非常想去亲眼目睹中秋月,领略中秋的意境,这时赏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情趣。来到操场,月亮升上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说说观察到的景色。陈*说:“看,月亮悄悄地从楼顶上露出光净洁白的脸,把银色的光辉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陈加威说:“月亮真调皮,我走,它也跟着走,你们看,它害羞了,躲到树枝中间去了。”

  学生安静地谛听周围的声响,他们听到了风吹过树木的呜呜声,墙角秋虫的鸣叫,远处传来的淡淡的音乐声?

  学生坐在长廊上品尝着月饼。师:在这充满了思念的夜晚,说说你想对在远方的亲人、伙伴说的话。学生杨盈盈说:“爷爷,上个月您的脚摔坏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学校里很想您。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多想您早点康复。”徐文纬是班里的小诗人,她说:“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洁。我把祝福送给父母,祝他们身体健康;我把祝福送给昔日的伙伴,祝他们时刻快乐;我把祝福送给老师和同学,祝大家万事如意。”余慧说:“我唱支歌给爸爸妈妈,祝他们中秋快乐。”清脆的歌声在操场上荡漾?

  (设计意图:中秋之夜进行赏月活动,能积累学生的生活感受。文发与情,情出于境。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刺激作者的思维器官,即客体对主体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才能使主体产生情。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面对景、物,还应激**感。)

  5、协商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回到教室)师:如果要以今晚的活动来写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说,可以写中秋夜景,献诗句的活动过程,对亲人的祝福,同学们吃月饼的样子?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学生更是喜形于色,有的说写记叙文,有的说写诗歌,擅长于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郑哲一脸得意地说:“我可以编写一个跟中秋有关的小品,再演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柳斌)”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灵,激发写作兴趣,展示个性。)

  6、学生写作

  7、讲评和修改

  8、延伸

  师: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实、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设计总意图

  多年来,学生*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自主表达真实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和文章片段的活动,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活动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活动写活动,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赏月、*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文学的美和深远的意韵。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赏月、吃月饼,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作前,老师不圈定*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以今晚的活动可以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

  1、复*学*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目的:

  1、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秋传统典故。

  2、激发探索科学兴趣,增强刻苦钻研精神。

  活动过程:

  (一) 中队长向辅导员申请召开“团团圆圆过中秋”中秋主题队会。

  (二)队会过程。

  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金秋时节佳节多,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二(3)中队“团团圆圆过中秋”中秋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王远铭:明月当空洒银玉,中秋正至喜悦人。 主持人张静仪:月是中秋分外明,且把问候遥窗寄;

  主持人王远铭:是呀,每当风清月朗、硕果飘香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一番风味。

  主持人张静仪: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个朝代盛行起来的吗?请 闫老师同学向我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因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

  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主持人张静仪:中秋的月亮更加圆。自古到今,人们举杯望月,吟诗作画,尽情地赞美地球的朋友——月亮。人们多么想到月亮上去看一看啊!《嫦蛾奔月》这个民间故事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愿望。请听赵锦泽同学讲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逄蒙看见,逄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主持人王远铭:古代人的梦想,我们现代人终于实现了。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号”登上了月球,人类终于跨出了一大步。请听谷雨琪同学介绍人类登月的故事。

  xxxx年7月16日,3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长途跋涉后进入月球轨道,在这里,派出2名使者转乘“鹰号”登月舱在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

  遗憾的是,阿姆斯特朗眼前的月球世界是个没有空气、水和生命的“超级撒哈拉”。月亮女神和嫦娥仙女没有来迎接,吴刚也未捧出桂花酒,迎接他的只是深黑色的天空、棕灰色的尘土和一片荒冰而死寂的世界。

  18分钟后,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他俩穿着宇航服幽灵似的在月面“游动”、跳跃,拍摄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安装仪器、进行实验和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探测信息。

  活动结束后,他俩便乘登月舱上升段飞离月面,升入月球轨道,与由科林斯驾驶的、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指挥舱会合对接。3名宇航员共乘指挥舱返回地球,在太*洋溅落。

  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宇航员们还在月球上留下刻有下述文字的“纪念碑”:公元xxxx年7月,地球行星上的人类,在此首次踏上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的和*来此。

  主持人张静仪:是啊!人类在不断地探索宇宙的秘密,我们*也不例外。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飞上了太空,我们*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为期不远了。

  主持人王远铭:哎呀!说了这么多,我的肚子可有点饿了。咱可不能唱空城计。我看这样,咱们边吃月饼边活动。

  主持人张静仪:哎,先别急,我先要考考你,你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下面请曹欣然同学说说月饼的来历。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安。

  主持人王远铭:原来中秋节吃月饼还有这么多的知识呀!好了,咱们赶快来品尝品尝吧!(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月饼拿出来分着品尝。)

  主持人张静仪:是啊,中秋的月饼品种可多啦。谁来说说,你知道有哪些品种的月饼?(同学们举手发言:有豆沙月饼、火腿月饼、鲜肉月饼、水果月饼、蛋黄月饼……)

  主持人王远铭:自古以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也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主持人张静仪:说到中秋,人们总要“举头望明月”,因为中秋的月亮在一年中是最大最美的。古代的许多诗人写下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篇,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主持人王远铭:是呀,李白醉酒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挥毫而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诗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给大家吟诵其中的几首。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三)辅导员老师讲话:

  首先,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今天的主题中队会非常成功。通过这次队会,同学们品尝了月饼,了解了一些和中秋节有关的知识,在这里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祖国国强家富人长寿,花好月圆年久丰。

  主持人(王远铭、张静仪)在音乐声中宣布:二(3)中队《团团圆圆过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祝大家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学*DVD

  2.动态教具

  3.课件: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份

  4.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根据幼儿已学的美术活动中《月亮姐姐》,进行经验的迁移

  师:上星期的美术课中,我们学*画了一个美丽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来,她是谁?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她长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师:对,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还记得月亮姐姐的脸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小朋友画了圆圆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画了细细弯弯的`月亮姐姐,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亮姐姐的脸可以变化?

  2、倾听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发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愿望

  (1)师:为什么月亮姑娘做的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激发幼儿发现月亮在不停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见过的什么样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讲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动画,请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变化和你看见过的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四:简要解释月亮姑娘变化的原因,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姐姐”为什么变化?请你们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告诉老师。

  (2)播放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请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儿?地球在哪?那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月亮姐姐被谁挡住了啊?原来是月亮姐姐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阳,可是月亮姐姐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怎么办?

  师:月亮姐姐很聪明,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围绕地球旋转)噢,原来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围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阳啦?

  五: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师:月亮姐姐聪明不聪明啊?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亮姐姐聪明。

  (2)观看教学挂图,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出示动态教具,请幼儿总结月亮变化规律

  引导幼儿说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六:幼儿根据月亮变化规律进行填图游戏

  师:你们看,图中的初九和二十四号得月亮被刘老师不小心擦掉了,现在忘掉了她们的样子,请你们当我的好帮手,帮我把她们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

  (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添画出来)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2023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5)份

  2023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1

一、班会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二)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

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三)话说中秋

1、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

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

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2、听故事《嫦娥奔月》

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

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

3、竞猜中秋灯谜

主持人:同学们,中秋夜,明月高悬,桂香浮动,民间有赏月猜谜的*俗。下面和中秋有关的谜语你会猜么?

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十五的月亮(猜成语)

月亮里的桂树(打一成语)

4、品诵中秋诗文

主持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

(生诵诗歌)

全班:古诗吟唱:水调歌头(歌曲:但愿人长久)

甲: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乙: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甲乙:《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四)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形状

五、小结

  2023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2

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庆祝中秋节,我校决定举行“庆中秋”手抄报比赛。具体要求如下:

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20__年x月x日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

一、比赛要求

手抄报统一用8K纸,由学校统一发放。每份报纸上、下、左、右页边距各1-1.5厘米,版面布局合理,图文结合,知识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二、参赛形式

1、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参赛。

2、所有参赛作品于20__年9月6日上午放学前交到少先队大队。

三、版面要求

1、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

2、版面内右下角写明班级、编者和指导老师等信息。

3、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版面制作不能有任何粘贴。

四、评比标准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突出“欢度中秋佳节”的主题。具体题目自行设计。

2、栏目丰富,文章有文采,文章流畅字迹工整。

3、手报纸的名称贴切,版面设计新颖,有创意,版面图文并茂,整体效果好。

五、奖项设立:

各年级评比一名优秀班级

  2023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3

主题班会教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对中秋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中秋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中秋月圆”的原因。

2、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对民族传统佳节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民风民俗、名言佳句。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9月------号下午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③小组讨论:我们*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三、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宫;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三、了解*俗,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师:作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有好多庆祝的方式。

①说说全国各民族人民是怎么来庆祝中秋节的?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合作交流。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 嫦娥奔月

(2) 朱元璋起义

(4) 月饼典故

(5)传 统 * 俗

灯谜 吃月饼 燃灯 祭月赏月

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远在台湾岛的小朋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尽管我们现在各在一方,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团聚的,我们在这团圆佳节里给他们写一封信吧!遥祝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安。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2023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4

一、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皎皎天上月,圆圆中秋节”

三、活动时间:

9月14日下午1:30——3:30

四、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亲子制作月饼(一年级)

邀请家长进校园,大手拉小手制作月饼,利用这次学做月饼、品月饼,让孩子深刻感受月饼的香甜,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负责人:一年级正副班主任)

4.佳节感恩送祝福(二年级)

拿着一张精美的中秋祝福卡,在校园里向学校的老师、同学送上一句中秋祝福语,回到家里,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送上一句中秋祝福语等,被祝福的人在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比一比谁送出去的祝福多。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胆量,还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负责人:二年级正副班主任)

5.做灯谜(三、四年级)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谜面,设计一张精美的谜语卡。然后将谜语卡挂在灯笼上,让全校进行猜灯谜,让学生在猜灯谜中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故事。

(活动负责人:三、四年级正副班主任)

6.画灯笼(五、六年级)

同学们在卡纸、皱纹纸、海绵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下来粘到灯笼上。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风格,勾画在灯笼上。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灯笼。且将画好的灯笼挂在长廊上,渲染学校的中秋佳节气氛。本次活动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从中感受节日的乐趣,以及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2023中秋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5

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

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活动地点:

八(1)班教室

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出示图片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李白的《静夜思》)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引出——吃月饼、送月饼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