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大班,学*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7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6、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活动反思:

  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7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7的减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

《7的减法》大班教案1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数的组成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将数学学*融入图片、游戏、生活中,让孩子在这种学*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并保护好它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编减法应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毛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鸟来做客

  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

  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

  1、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样)

  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

  ⑵、集中讨论

  ①、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

  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3、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

  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7的减法》大班教案2

  设计思路:

  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数的组成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将数学学*融入图片、游戏、生活中,让孩子在这种学*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并保护好它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编减法应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毛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鸟来做客

  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

  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

  1、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样)

  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

  ⑵、集中讨论

  ①、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

  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3、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

  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7的减法》大班教案3

  教学分析:

  大班孩子已经开始学*数的分解和10以内的加减法,本次活动是在孩子已经学*了7的组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本次活动我将数学融入图片、游戏中,让孩子在这种轻松的学*氛围中学*,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还是偏向于设计意图,教材分析应该分析教材里存在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我们的教法)

  教学重点:

  掌握7的减法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互换规律列出不同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在掌握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7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3、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教具准备:

  1、幼儿数学用书

  2、"-""=",数字1~7,水果动物等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利用"碰球"游戏复*7的组成

  例:老师说出数字1,"嘿,嘿,我的1球碰你几球?"幼儿"嘿,嘿,你的1球碰我6球"

  二、学*7的减法

  1、出示磁性教具7个苹果,提问:7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把7个苹果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教师演示)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来的?(减法)请小朋友根据7的组成列出减法算式例:7-6=1、7-5=2、7-4=3、7-3=4、7-2=5、7-1=6(依次类推得出算式)提问:为什么7-6=1?(因为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

  2、理解减法算式中的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小结7―1=6、7―6=1中三个数字相同,位置却不同,所以看到 7―1=6,马上就想到7―6=1。为了我们好记忆,我们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这个环节可能有难度,或者这样问:你们找找看,哪两道题里的数字是一样的?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请孩子们找找规律,教师再总结。)

  (2)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朋友题。如:教师说7-1=6,幼儿马上说出7-6=1或者男生说7-1=6,女生就要马上说出7-6=1等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幼儿数学用书第8页"学*7的减法"进行练*

  四、课后延伸

  引导幼儿使用幼儿数学用书第9页"复*7的减法",进一步巩固幼儿7以内的加减运算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复*7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中体验学*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虽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1-6的分成与计算初步感知,但要经历观察、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花片、闯关游戏等形式,幼儿园的孩子比较没接触过用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会更吸引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他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育为主,以教为辅,注重的是玩中学,教学的形式是以游戏为主,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的课堂,是以教为主,以育为辅,有较强的学*目的性,知识的密度相应增大,课堂的规则也比较多,行为上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动”—“静”,教师教法上的差异,许多孩子存在着不适应。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 (菁华3篇)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1

  活动目标:

  1、学*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列出算式。

  2、复*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5的组成。

  (二)学*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_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_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_1=5和1_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 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方式,“ ”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 ”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 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 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 1=3”和“1 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 ”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2

  活动目标:

  1、复*5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1、5以内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红、黄、绿队牌三张、抢答器(锣)三个,数字贴纸(选手号)若干张、统计牌一个,奖牌榜三张、

  3、红苹果若干个、奖状若干张、颁奖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整齐、响亮地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参加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三个方队,他们是(举队牌)--红队,欢迎你们!他们是--黄队,欢迎你们!他们是--绿队,欢迎你们!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例幼儿:2+3=5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三位选手依此回答完毕)。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某队和某队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又飞来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幼儿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哦,那么这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两个数字宝宝是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红队可以选择黄队和绿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选红苹果多的一队)师:你们选谁?黄队接受挑战,请听题。(黄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队鼓掌)恭喜黄队得到一个红苹果。现在请黄队出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我请每队的6号选手当队长,请队长那出凳子后面的乐器当抢答器,当我那出图片说:抢答开始。注意:队长必须在我说开始之后才能敲响抢答器。好!准备!抢答开始。

  3、小结:抢答环节中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黄队得到几个红苹果?绿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五、统计

  1、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出示统计牌)(幼儿唱数,教师统计)某某队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水果也很多。今天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冠军是--某某队!恭喜!请某某队的小朋友一起上来领奖。(放颁奖音乐),今天的颁奖嘉宾是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情!

  2、结束:现在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1、看图编应用题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测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都是已知两件事和一个基本问题组成的。幼儿要解答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当教师出示牛奶瓶图时,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接着把“原来有一只奶瓶,后来又送来四只”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融于情境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幼儿马上就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

  然而,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试着让幼儿自己上来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幼儿在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很多,而事实上孩子们创编的应用题前两句基本是一个模型:本来有····后来又来了····。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也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创编应用题,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有5个幼儿甚至不会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最后的看算式编应用题的时候,有的孩子直接独处算式,我稍稍有些许变动,使得幼儿在独立完成列式时遇到了困难,有的观察仔细,有的不能理解题意,我就引导孩子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创编应用题。这可能是老师在我们编好应用题时我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帮助幼儿进行梳理,。这让幼儿在学*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掌握。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每个教育环节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引领幼儿真正探索学*。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

  2、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活动重点:

  掌握5的加法算式。活动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师:引导幼儿说出加法的含义以及4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师: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1只狮子(出示1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狮子(出示4只狮子图片)1只狮子再添上4只狮子是几头?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1+4=5)师:老虎妈妈要给所有的小老虎开会,先来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图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几只?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2+3=5)师:大象爸爸要给所有的小象开会,先来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图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斑马老师要给所有的斑马开会,先来了4只斑马(出示4只斑马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1只斑马(出示1只斑马图片)4只斑马再添上1只斑马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小结,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题:4+1=5,1+4=5,3+2=5,2+3=5。

  师:引导幼儿观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师:你们看4+1=5和1+4=5,3+2=5,2+3=5。这些算式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它们数的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师: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三、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法)2、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四、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五、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学*7的加法》大班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学*7的加减教案 (菁华3篇)

学*7的加减教案1

  在学*2-6的加减的过程中,幼儿已对数的加、减的含义有了基本的感知,对加减中互换互补的规律有了更多的经验。本活动就是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学*特点,创设“快乐的鸟儿”的情境,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发现、探索,进一步理解7的组成,感受其分合的过程,理解数的组成的意义,学*7的加减运算。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7的加减运算。

  2. 探索发现互换、互补规律,灵活进行加减运算。

  3. 能主动参与,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7的组成、加减算式,图片或课件(内容:7只鸟:1只先来,6只后来;2只黑色,5只黄色;3只在树上,4只在天上)。

  2.7的组成、加减式中所需的数字和符号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建议

  1. 组织幼儿玩拍手和填数游戏,复*7的组成。

  (1) 拍手游戏。幼儿边拍手边说出7的分合式,如:7可以分成1和6,1和*起来就是7。

  (2) 填数游戏。请幼儿又快又对地给缺失的7的组成式填上合适的数。如图: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发现数的关系,学*7的加减法。

  (1)从鸟儿先后飞来的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如: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列出算式1+6=7,并说出各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先飞来了6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怎么列算式?幼儿可列出:6+1=7。引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引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如:因为7可以分成1和6,1和*起来是7,所以7-1=6、7-6=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鸟的黑、黄(不同颜色)或在树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 7 7 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减法算式。

  如根据 7 可以列出2+5=7、5+2=7、7-2=5、7-5=2;根据 7 可以

  列出3+4=7、4+3=7、7-3=4、7-4=3。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据7的加减算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经验编出新的应用题。

  如:根据7-2=5,可编出:我们班有7个小球,借给小班2个球,我们班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引导幼儿创编主题新颖的应用题,发展幼儿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7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

  如:教师说出3+4,幼儿快速答出3+4=7。也可变成幼儿出题,教师或全体幼儿回答等形式。

  活动反思:

  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学*7的加减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学*7的加减,能根据图形特征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1-7。

  2、人手一只笔、操作本。

  三、活动过程:

  1、复*巩固:开火车我们一起玩一玩开火车游戏。

  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集体、个别)家长说,孩子答。

  2、情境感知---看图学*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两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两个城堡里分别有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再列算式

  (1)问: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有1只大鸟,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刚才小朋友讲了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你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列出一道算式题,你会吗?谁来试一试?

  (3)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理解算式再看图讲述

  (1)还有谁有不同的讲述方法吗?(教师出示算式)(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7只鸟,有1只大的,剩下的是都是小的,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还列出了算式,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四:活动结束:

  带小朋友进入城堡跳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操作作业。

  (1)讲述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学*7的加减教案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信封活动过程:

  1、复*巩固:玩"碰球游戏"师:我的1球碰几球?

  幼:你的1球碰6球。

  2、情境感知———看图学*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来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游戏规则:

  (1)每个信封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答对的得一朵小红花。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四:幼儿练*主题数学操作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理解、运用数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