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 2

  〔解题〕

  《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史上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

  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结构分析〕

  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描述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

  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

  〔语意理解〕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

  〔写作特点〕

  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

  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

  2.于*淡中见新奇。

  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

  3.活泼自然的语言。

  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白如话。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 3

  【教学设想】

  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会背诵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惯。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

  看课文插图。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出示课题《锄禾》)

  2.教学“锄禾”。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讲读诗句,学*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读一读“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地滴到土里)

  (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

  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字词。

  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

  6.指导朗读。

  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8.*时你是怎么爱惜粮食的?(正面教育学生,表扬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

  9.背诵课文。(形式多样)

  10.总结谈话。

  这首诗讲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游戏《悯农》

  师:现在农民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第二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肯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办法等等第二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他们也在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教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农民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模仿农民)谢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愿意继续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 5

  【教学设想】

  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会背诵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惯。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

  看课文插图。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出示课题《锄禾》)

  2.教学“锄禾”。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讲读诗句,学*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读一读“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地滴到土里)

  (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

  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字词。

  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

  6.指导朗读。

  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8.*时你是怎么爱惜粮食的?(正面教育学生,表扬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

  9.背诵课文。(形式多样)

  10.总结谈话。

  这首诗讲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1)

——中班古诗《悯农》教案范本五份

  中班古诗《悯农》教案 1

  活动设计背景

  1、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孩子从小走进经典,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2、在*时,班上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惯,进一步了解农民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使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孩子词汇的运用能力。

  4、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热爱农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节奏的诵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准备

  《悯农》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1、播放《悯农》flash动画:一个古代装扮的农民在种地。

  动画片里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穿的衣服、发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看见他在干什么?

  2、继续播放动画: 一位诗人来到田间散步,看到农民在辛苦的种地,有感而发地念《悯农》。

  又来了一个人在干什么?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古代诗人李绅写的这首诗《悯农》

  二、出示诗歌,分析欣赏诗句。

  1.现在我们跟着动画片里诗人的节奏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2.帮助理解:“锄禾日当午” 的意思。

  诗句里的“锄禾”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日”又是什么?(定格flash动画)看看画面,想一想“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3、(引导观察画面)有太阳的时候,农民在种地,出现什么情景呢?

  说说“汗滴禾下土”这一句诗的意思。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教师和幼儿共同解释。

  “辛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你知道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学*用“辛苦”说一句话。)

  你还知道哪些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知道?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6.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诗的意思讲一讲。

  7.根据诗歌情境,配上动作再读古诗。(能背诵的背一背)

  8、读完了诗歌,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三、老师小结。

  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在我们身边这么多人都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由flash动画导入,引出主题。然后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画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并抓住了诗眼“辛苦”二字,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起孩子对农民的热爱尊重之情,达到了预期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学*的源动力。”我将flash动画引入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把他们带入学古诗的状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过程中,flash动画让孩子有了直观的印象,很好的帮助他们表情达意。

  3、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勇于表达: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看到的,读读古诗,说出自己想到的。并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同伴间相互学*,鼓励他们在同伴间相互讲解,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挥,宽松的语言交流空间,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中班古诗《悯农》教案 2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中班古诗《悯农》教案 3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

  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幼儿在与环境、老师、同伴的互动中自主的、自在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此活动时我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抓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较好的发挥作品的功能。

  中班古诗《悯农》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萌 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3、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视频朗读古诗、小孩用餐照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古诗引出主题。

  师 :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小朋友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哪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吧,《春晓》、《咏鹅》、《七步》。

  师:小朋友真棒,都已经记得这么多的古诗了,今天啊罗老师还想交小朋友一首 古诗你们想不想学啊?

  幼:想。

  师:好,在我们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挂图) 师:小朋友请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

  幼:太阳。

  师:哪小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呢?比如早晨、中午、还是晚上。 幼:中午

  师:对了,中午的太阳是最红最热的。晒得禾苗都弯下了腰。(出示第二幅图)

  中班古诗《悯农》教案 5

  活动主题:

  影子和我

  教案目的: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讨论图画。

  4、结合读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人物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5、帮助幼儿熟悉书中的文字内容。

  教案准备:

  大书《影子和我》、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教案过程:

  1、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2)、为什么要有蜡烛?

  4、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书上的人会和影子做什么?请幼儿看书的第二页。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出示书的第三页,将人物遮住,教师提问:我看到了图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书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吧。请幼儿站起来模仿影子的动作。教师掀开遮住的纸张,并请几个模仿得比较象的幼儿站到前面做动作,和大书中的人物比较一下。教师提问:为什么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吧。幼儿自己拿一本小书,跟着教师进行的指读,并注意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字进行指读。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2)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精选五篇)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1

  背景

  在讨论食物的营养时,我们提出了“粮食有营养吗?”给幼儿讨论,在讨论中很多幼儿了解了粮食均为谷类,能帮助我们长身体、长力气,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逐渐改变了认为粮食仅供吃饱没有什么营养的错误看法。秋季到周边农家乐的劳动,更使幼儿增加了许多直观体验,此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将一首古诗《悯农》教给幼儿,古诗寥寥数语的诗句,再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境,深得幼儿喜爱。

  但是,要画出农民在烈日下弯腰耕作的形象,对*惯于表现直立造型的幼儿具有很大的挑战。过去,我们采用教师示范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结果是幼儿只会画出和教师相同的图像。这种重复图像的画法,不但不可能形成幼儿自己的图式,反而会妨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疑问的能力。为此,我们一方面借助幼儿对农民耕作的直观体验和对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欣赏材料,给幼儿更多富有美感的直观感受。在讨论中,采取观察不同的人物造型,在分辨谁拾到了稻穗谁没有拾到的基础上纠错的方法,让幼儿用自己的图像进行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并不要求幼儿画得合理,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地创造。

  目标:

  1、大胆表现农民收割的辛劳,表达个人对古诗《悯农》的感受。

  2、尝试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惯,初步把握低头弯腰的人物动态。

  准备:

  1、欣赏作品: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

  2、比较辨别人物动态画面数张。

  3、印有稻穗的长条纸、打印的古诗《悯农》、勾线笔、白纸。

  过程:

  一、吟诵古诗,再现经验

  1.出示书法作品,吟诵古诗。

  2.谈论这首古诗的意思,逐句解释。

  3.农民除了种大米还种些什么?(教师协助归类——粮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二、欣赏艺术作品

  1.欣赏画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时候,农民怎样在田野的劳动?发现农民整天在田地里,低着头弯着腰不停地劳动,不丢弃一颗粮食,多辛苦啊1

  2.欣赏画面二(田问儿童):画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纪小,不能干这样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让她帮着捧卜豆。

  三、比较、判别——从四张相似的动作中判别IE确与错误,说出原因,设法纠正。

  1、四个小朋友第一次到农村学做小农民,从动作上分辨谁干得好。

  2、对不会干农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纠错。

  四、操作表现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画古诗《悯农》的书,了解老师已经把古诗打印在每一页上,由小朋友来画低头弯腰地辛占劳动的农民。

  2、四位幼儿为一组,各用勾线笔将农民劳作的情境画在白纸上,并适当涂色。

  3、依次粘贴在图画书的内页上。

  五、观赏诵读

  1、观赏每个小组的图画书,找一找哪几个小组的小朋友最勤劳。

  2、用自制的图画书颂读占诗。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3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

  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古诗。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活动难点: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

  1.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悯农的图片。

  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三、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

  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

  四、老师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4

  目标:

  1、通过欣赏古代优美的诗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理解转变为绘画造型的能力。

  2、启发幼儿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并且引导幼儿要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内容:联想创作画,画唐诗《悯农》

  准备:各种材料的纸张(生宣纸、水粉纸等)、笔(水彩笔、水粉笔、毛笔等)、以及各种辅助材料。

  过程:

  一、和幼儿一起探讨: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是谁辛勤耕种出来的?

  (农民伯伯辛勤的耕种出来的……)

  二、启发幼儿说出《悯农》这手势格,并且和幼儿一起进行朗诵,向幼儿介绍这首诗歌的背景,作者及大意。病情幼儿说一说每句诗中都说了些什么?

  三、向幼儿介绍怎样用油画棒与国画色结合绘制出一幅画,(先用油画棒图小面积,再用水调稀点颜料渲染背景)。

  四、 幼儿进行绘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启发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和与《悯农》相关的内容,如:爱惜粮食等……

  五、讲评幼儿作品,鼓励用色大胆,内容丰富的幼儿。

  六、结束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3)

——古诗《悯农》的读后感优选【五】份

  古诗《悯农》的读后感 1

  今天,我写完作业,重新阅读了《悯农》这首诗,令我深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很普通的诗,在我3岁的时候就会背了。今天,又读到了它,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有一个头戴草帽、手握锄头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火红的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汗水如雨滴进了禾下的泥土,他的衣衫全湿透了……这使我感到了我们吃的粮食确实来之不易,这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白米白面渗透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可是以前,我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剩饭、剩菜,随便糟蹋粮食,现在想起来真惭愧。同样,任何劳动成果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难道不是吗?我们每天的日用品,身上穿戴的衣帽,鞋袜,我们的学*用品……哪一样不是工人叔叔们经过无数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从一项小实验到成为伟大的事业,那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创建更伟大更辉煌的事业?

  我读了这首古诗,使我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古诗《悯农》的读后感 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

  在这我劝告人们,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去浪费,也不要去糟蹋。虽然有的人他是这样说,但却不曾这样做,却一天天的在浪费。有一次,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每天每家浪费的食物已够灾区吃一年了!

  可知我们浪费的食物是多还是少!有些人只会浪费,觉得浪费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不足为事,就只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再灾区那可都是宝,为什么到了一些人的手里却是草了呢?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浪费食物的人去耕地,让他种出成果来,然后再让他去看看人们浪费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所换来的劳动成果,被人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会伤心吗?

  将心比心,如果被农民伯伯看见这一幕,他们该多伤心呀!自己辛辛苦苦种菜却换回了浪费和糟蹋。这样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节约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之间。

  古诗《悯农》的读后感 3

  我国的古诗众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读着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烈日当空,农民们流着满头大汗,辛勤地锄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来,滴进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粒米饭,都凝结了农民伯伯们的劳苦!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同学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总是随便把饭菜倒进垃圾桶里。

  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古诗《悯农》的读后感 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在我3岁时就会背的古诗。当再次细细品读这首诗——《悯农》时,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一幕幕情景:农民伯伯们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辛勤地在田地里耕作,豆大的汗水一滴滴地落在庄稼地里……原来,我们吃下的每一颗米饭,都包含着农民的汗水!

  由此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事情。妈妈饭菜都烧好后,叫我们全家一起吃饭,刚吃到一半时,我就想放下碗筷去玩,这时爸爸连忙叫住了我,说:“儿子,把饭吃完后再去玩!”我皱了皱眉头说:“爸爸,我吃饱了,不想吃了。”爸爸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的浪费,那就等着过天天饿肚子的日子吧!”哼,我不吃就不吃,不就是几粒米饭嘛!算的了什么。然而,当想起《悯农》这首诗,我又不由自主地拿起饭碗吃起来,直到把饭吃完。

  只有学会节约,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良好*惯,我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首古诗的含义。

  古诗《悯农》的读后感 5

  我读了李绅的杰出代表作《悯农》,这首古诗让我深深地了解粮食是来之不义的,让我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粮食,爱惜粮食。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不珍惜粮食的人,就是我的小表妹,*时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吃一半掉一半。每次都要浪费很多,我每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跟她说,她都会毫不在乎的说:“浪费这一点没关系”。有一次,我又看见她在浪费粮食,我马上说道:“妹妹呀!你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可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每一粒白米饭呀,都饱含着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他们顶着炎炎的烈日,不顾肚子叽喱咕噜地乱叫,坚持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身上的汗水啪哒啪哒不停地滴进泥土里。你呀,以后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姐姐,我以后一定不会再浪费粮食了。”妹妹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

  粮食是用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它凝结着无数汗水。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要让农民伯伯的汗水和辛苦白白浪费。

  来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珍惜粮食,爱惜粮食吧!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4)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 (菁华3篇)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1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游戏《悯农》

  师:现在农民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第二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肯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办法等等第二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他们也在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教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农民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模仿农民)谢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愿意继续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2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录音,米饭,场地布置(杂草地)。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古诗的兴趣。

  教师角色扮演并提出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吗?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呢?

  2.看图片,理解古诗大意。

  (1)师:当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的时候,我扛着锄头去种地。(出示教师角色表演时的种地图片)

  你种过地吗?和我一起去怎么样?今天你们可要帮我的忙,把地里的杂草拔光,要仔细地一个挨一个地拔,千万别漏掉哦。(幼儿体验拔草,体会农民锄地的辛苦)

  提问:为什么不想拔了? (太累了,太辛苦了)

  小结:拔了这么一点就累了,每天我不仅要拔这么多草,而且还要种粮食,你说我累吗?我辛苦吗?

  (2)边出示图片,边提问。(出示第二张图片)

  太阳照到身上什么感觉?热了会怎么样呢? (流汗)

  (出示第三张图片)

  小结:我看到粮食变成餐桌上的美食时,就更高兴了。

  (出示第四张图片)

  提问:可有时候我还是会生气,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出示第五张图片)

  提问:为什么我会生气呢?

  3.看动画,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古诗。

  (1)听古诗,说诗名。

  提问:谁听到了古诗的名字,是什么?

  (2)看动画,欣赏古诗。

  (3)观看动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提问:大米和所有的粮食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吃饭时,应该怎么做呢?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3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5)

——《悯农》教案合集20篇

  《悯农》教案 1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1白米饭从哪里来的?2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惯。

  《悯农》教案 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个小朋友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陈老师给他讲讲道理。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

  (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

  (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理解:

  悯:同情,怜悯

  三、学*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就容易多了。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谁,农,午,辛,苦)

  午和牛的区分!

  辛注意是前鼻音

  谁读好拼音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a、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锄禾:用锄头锄禾苗周围的土

  农民中午的时候正在田地里为禾苗除草

  b、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c、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这句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又有谁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2、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指名读,齐读。

  4、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注释

  1、悯:怜悯。

  2、粟:(s ù)谷子;栗粟。

  3、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3、通过学*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指名背古诗。

  板书设计:

  悯农

  李绅

  辛苦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方式,生字的学*,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悯农》教案 3

  活动设计背景

  1、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孩子从小走进经典,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2、在*时,班上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惯,进一步了解农民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使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孩子词汇的运用能力。

  4、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热爱农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节奏的诵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准备

  《悯农》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1、播放《悯农》flash动画:一个古代装扮的农民在种地。

  动画片里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穿的衣服、发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看见他在干什么?

  2、继续播放动画: 一位诗人来到田间散步,看到农民在辛苦的种地,有感而发地念《悯农》。

  又来了一个人在干什么?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古代诗人李绅写的这首诗《悯农》

  二、出示诗歌,分析欣赏诗句。

  1.现在我们跟着动画片里诗人的节奏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2.帮助理解:“锄禾日当午” 的意思。

  诗句里的“锄禾”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日”又是什么?(定格flash动画)看看画面,想一想“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3、(引导观察画面)有太阳的时候,农民在种地,出现什么情景呢?

  说说“汗滴禾下土”这一句诗的意思。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教师和幼儿共同解释。

  “辛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你知道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学*用“辛苦”说一句话。)

  你还知道哪些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知道?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6.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诗的意思讲一讲。

  7.根据诗歌情境,配上动作再读古诗。(能背诵的背一背)

  8、读完了诗歌,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三、老师小结。

  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在我们身边这么多人都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由flash动画导入,引出主题。然后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画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并抓住了诗眼“辛苦”二字,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起孩子对农民的热爱尊重之情,达到了预期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学*的源动力。”我将flash动画引入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把他们带入学古诗的状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过程中,flash动画让孩子有了直观的印象,很好的帮助他们表情达意。

  3、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勇于表达: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看到的,读读古诗,说出自己想到的。并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同伴间相互学*,鼓励他们在同伴间相互讲解,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挥,宽松的语言交流空间,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悯农》教案 4

  〔解题〕

  《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史上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

  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结构分析〕

  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描述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

  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

  〔语意理解〕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

  〔写作特点〕

  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

  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

  2.于*淡中见新奇。

  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

  3.活泼自然的语言。

  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白如话。

  《悯农》教案 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通过看图和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3、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师给他讲讲道理。(只要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好。)

  2、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他的另外一首诗。板书课题:悯农。

  二、指导学生自学:

  1、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夫、农、万、收”,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字义: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到许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很多农民因为吃不饱而饿死。

  5、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7、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本课学*情况: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能够不断地去学*思考,反复诵读古诗,表现真不错,农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才换来珍贵的粮食,我们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六、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

  《悯农》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通过看图和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3、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师给他讲讲道理。(只要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好。)

  2、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他的另外一首诗。板书课题:悯农。

  二、指导学生自学:

  1、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夫、农、万、收”,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字义: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到许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很多农民因为吃不饱而饿死。

  5、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7、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本课学*情况: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能够不断地去学*思考,反复诵读古诗,表现真不错,农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才换来珍贵的粮食,我们要

  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六、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

  《悯农》教案 7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1白米饭从哪里来的?2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惯。

  《悯农》教案 8

  【教学设想】

  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会背诵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惯。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

  看课文插图。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出示课题《锄禾》)

  2.教学“锄禾”。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讲读诗句,学*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读一读“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地滴到土里)

  (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

  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字词。

  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

   6.指导朗读。

  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8.*时你是怎么爱惜粮食的?(正面教育学生,表扬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

  9.背诵课文。(形式多样)

  10.总结谈话。

  这首诗讲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悯农》教案 9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四、简要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本次活动由儿歌导入,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挂图,老师讲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通过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解释,但可以借助图画、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幼儿找到共鸣,找到切入点。在这一片断中,抓住了诗眼“辛苦”字,通过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看图想象,转换角色,层层深入,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

  《悯农》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

  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幼儿在与环境、老师、同伴的互动中自主的、自在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此活动时我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 ,抓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较好的发挥作品的功能。

  《悯农》教案 11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禾、日、午、下、土、中”这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汗、谁、知、盘、粒、辛、苦”的读音。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练*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内容。

  (二)能力教学点:通过学*古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字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懂得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古诗内容,学*生字。

  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解决办法: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结合看图,体会诗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猜字、抢读、找朋友的游戏。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借助拼音读熟课文,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练*背诵。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学*生字,并练*默写古诗。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全诗共4行,两句,有两幅插图,第一句讲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第二句讲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后的感想: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艰辛劳动之苦。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下面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田的。

  (板书课题:4悯农)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图意。

  1、出示投影1

  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投影2

  图上画的什么人?在做什么?

  3、借助拼音让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把全诗读正确,读熟。

  4、使用生字卡,盖上音节,检查学生对字音掌握的情况。

  读诗时,下面几个字,指导读准

  谁,翘舌音,读shu0

  知,读“zh9”,不读“z9”

  5、指名读古诗,教师予以指导评价

  6、教师范读,指导读

  (三)理解古诗内容

  1、学*第一句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农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他怎么样了?

  (2)结合句子理解“日当午”“滴”、“禾下土”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炎热的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农民累得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4)通过学*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农民劳动辛苦的情景。

  2、学*第二句

  (1)过渡语。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作者想到了什么?

  (2)齐读第二句,体会“盘、餐、粒粒、皆”这些词语的意思。

  盘——碗里

  餐——饭

  粒粒——每一粒

  皆——都

  (3)想象第二句话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的汗水换来的)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引申、扩展: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6、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

  (四)指导背诵:出示悯农(二)读一读

  教学反思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在现代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切收获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特别是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早熟记于心,甚至达到倒背如流。对于这样的古诗又如何进行教学呢?我想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以下就是我的几点创新:

  一、独特引入,贯穿线索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我认为应从孩子们熟悉的语言故事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在教学开篇就引入了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们眼前一亮,我随即导入了和食物有关的课题《悯农》。然后以这一线索激励学生为小女孩努力挣得食物,完成了“朗读课文”“认读词语”“认识生字”等教学环节,学*效果较好。

  二、游戏渗透,兴趣浓厚

  在朗读课文环节,我变换多种朗读方式,如“自读”、“同桌两人共用一本书读课文”、“指名读”、“黄金搭档读”等。

  在认读词语环节,我加入了“小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积极性很高,小老师也得到了一次提升锻炼的机会。

  在认识生字环节,我重点渗透了“游戏识字”,如:“快速反应站立读”“摆长龙”“找朋友、找影子”“碰碰车”“打扑克牌”“收麦子”等,又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了学*效果检测。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新课改下的“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运用视频,突破难点

  在理解古诗含义时,有一定难度,我给学生播放了“小猪吃米饭”的视频,让后发问“你喜欢小猪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地讲解了古诗的含义,学生理解的很清楚。然后播放了《洪都拉斯饥饿儿童》的视频,学生看后吃惊的表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此时的想法,学生说了很多令我感动的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深化了本课主题。在评选出“表演小明星”后,我以视频“绚烂烟花”加以表扬,在欢快声中结束了本课教学,学生感觉意犹未尽。

  四、看图表演,加深认识

  我请学生欣赏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在小组内挑选人员,上讲台进行表演,表演时老师负责摄像,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把自己的状态表现出来,都想成为今天的“小明星”。我适时引导“要想成为小明星,*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都能说出“要爱惜粮食”,我以总结的方式再次给孩子们强调“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在此环节学生不仅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同时还要设计动作,这一过程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五、不足之处:

  1、在欣赏图片表演环节,由于前面环节进行的不紧凑,时间不够用了,我只好以老师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内容,告诉大家“这样做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未能进行完整表演,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

  2、本节课开始时,我已告诉大家要评选出今天的“小明星”,可是未能进行完整表演,评选环节我只是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表扬,没有在“绚烂烟花”的音乐声中进行颁奖活动,这又是一处遗憾。

  也许,每次上完课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遗憾,没有遗憾就没有下一次的亮点,更不会在反思中一次次成长、进步,期待自己今后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

  《悯农》教案 12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录音,米饭,场地布置(杂草地)。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古诗的兴趣。

  教师角色扮演并提出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吗?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呢?

  2.看图片,理解古诗大意。

  (1)师:当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的时候,我扛着锄头去种地。(出示教师角色表演时的种地图片)

  你种过地吗?和我一起去怎么样?今天你们可要帮我的忙,把地里的杂草拔光,要仔细地一个挨一个地拔,千万别漏掉哦。(幼儿体验拔草,体会农民锄地的辛苦)

  提问:为什么不想拔了? (太累了,太辛苦了)

  小结:拔了这么一点就累了,每天我不仅要拔这么多草,而且还要种粮食,你说我累吗?我辛苦吗?

  (2)边出示图片,边提问。(出示第二张图片)

  太阳照到身上什么感觉?热了会怎么样呢? (流汗)

  (出示第三张图片)

  小结:我看到粮食变成餐桌上的美食时,就更高兴了。

  (出示第四张图片)

  提问:可有时候我还是会生气,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出示第五张图片)

  提问:为什么我会生气呢?

  3.看动画,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古诗。

  (1)听古诗,说诗名。

  提问:谁听到了古诗的名字,是什么?

  (2)看动画,欣赏古诗。

  (3)观看动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提问:大米和所有的粮食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吃饭时,应该怎么做呢?

  《悯农》教案 13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禾、日、午、下、土、中”这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汗、谁、知、盘、粒、辛、苦”的读音。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练*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内容。

  (二)能力教学点:通过学*古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字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懂得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古诗内容,学*生字。

  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解决办法: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结合看图,体会诗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猜字、抢读、找朋友的`游戏。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借助拼音读熟课文,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练*背诵。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学*生字,并练*默写古诗。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全诗共4行,两句,有两幅插图,第一句讲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第二句讲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后的感想: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艰辛劳动之苦。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下面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田的。

  (板书课题:4悯农)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图意。

  1、出示投影1

  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投影2

  图上画的什么人?在做什么?

  3、借助拼音让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把全诗读正确,读熟。

  4、使用生字卡,盖上音节,检查学生对字音掌握的情况。

  读诗时,下面几个字,指导读准

  谁,翘舌音,读shu0

  知,读“zh9”,不读“z9”

  5、指名读古诗,教师予以指导评价

  6、教师范读,指导读

  (三)理解古诗内容

  1、学*第一句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农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他怎么样了?

  (2)结合句子理解“日当午”“滴”、“禾下土”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炎热的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农民累得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4)通过学*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农民劳动辛苦的情景。

  2、学*第二句

  (1)过渡语。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作者想到了什么?

  (2)齐读第二句,体会“盘、餐、粒粒、皆”这些词语的意思。

  盘——碗里

  餐——饭

  粒粒——每一粒

  皆——都

  (3)想象第二句话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的汗水换来的)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引申、扩展: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6、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

  (四)指导背诵:出示悯农(二)读一读

  教学反思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在现代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切收获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特别是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早熟记于心,甚至达到倒背如流。对于这样的古诗又如何进行教学呢?我想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以下就是我的几点创新:

  一、独特引入,贯穿线索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我认为应从孩子们熟悉的语言故事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在教学开篇就引入了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们眼前一亮,我随即导入了和食物有关的课题《悯农》。然后以这一线索激励学生为小女孩努力挣得食物,完成了“朗读课文”“认读词语”“认识生字”等教学环节,学*效果较好。

  二、游戏渗透,兴趣浓厚

  在朗读课文环节,我变换多种朗读方式,如“自读”、“同桌两人共用一本书读课文”、“指名读”、“黄金搭档读”等。

  在认读词语环节,我加入了“小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积极性很高,小老师也得到了一次提升锻炼的机会。

  在认识生字环节,我重点渗透了“游戏识字”,如:“快速反应站立读”“摆长龙”“找朋友、找影子”“碰碰车”“打扑克牌”“收麦子”等,又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了学*效果检测。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新课改下的“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运用视频,突破难点

  在理解古诗含义时,有一定难度,我给学生播放了“小猪吃米饭”的视频,让后发问“你喜欢小猪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地讲解了古诗的含义,学生理解的很清楚。然后播放了《洪都拉斯饥饿儿童》的视频,学生看后吃惊的表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此时的想法,学生说了很多令我感动的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深化了本课主题。在评选出“表演小明星”后,我以视频“绚烂烟花”加以表扬,在欢快声中结束了本课教学,学生感觉意犹未尽。

  四、看图表演,加深认识

  我请学生欣赏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在小组内挑选人员,上讲台进行表演,表演时老师负责摄像,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把自己的状态表现出来,都想成为今天的“小明星”。我适时引导“要想成为小明星,*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都能说出“要爱惜粮食”,我以总结的方式再次给孩子们强调“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在此环节学生不仅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同时还要设计动作,这一过程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五、不足之处:

  1、在欣赏图片表演环节,由于前面环节进行的不紧凑,时间不够用了,我只好以老师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内容,告诉大家“这样做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未能进行完整表演,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

  2、本节课开始时,我已告诉大家要评选出今天的“小明星”,可是未能进行完整表演,评选环节我只是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表扬,没有在“绚烂烟花”的音乐声中进行颁奖活动,这又是一处遗憾。

  也许,每次上完课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遗憾,没有遗憾就没有下一次的亮点,更不会在反思中一次次成长、进步,期待自己今后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

  《悯农》教案 14

  背景

  在讨论食物的营养时,我们提出了“粮食有营养吗?”给幼儿讨论,在讨论中很多幼儿了解了粮食均为谷类,能帮助我们长身体、长力气,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逐渐改变了认为粮食仅供吃饱没有什么营养的错误看法。秋季到周边农家乐的劳动,更使幼儿增加了许多直观体验,此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将一首古诗《悯农》教给幼儿,古诗寥寥数语的诗句,再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境,深得幼儿喜爱。

  但是,要画出农民在烈日下弯腰耕作的形象,对*惯于表现直立造型的幼儿具有很大的挑战。过去,我们采用教师示范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结果是幼儿只会画出和教师相同的图像。这种重复图像的画法,不但不可能形成幼儿自己的图式,反而会妨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疑问的能力。为此,我们一方面借助幼儿对农民耕作的直观体验和对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欣赏材料,给幼儿更多富有美感的直观感受。在讨论中,采取观察不同的人物造型,在分辨谁拾到了稻穗谁没有拾到的基础上纠错的方法,让幼儿用自己的图像进行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并不要求幼儿画得合理,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地创造。

  目标:

  1、大胆表现农民收割的辛劳,表达个人对古诗《悯农》的感受。

  2、尝试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惯,初步把握低头弯腰的人物动态。

  准备:

  1、欣赏作品: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

  2、比较辨别人物动态画面数张。

  3、印有稻穗的长条纸、打印的古诗《悯农》、勾线笔、白纸。

  过程:

  一、吟诵古诗,再现经验

  1.出示书法作品,吟诵古诗。

  2.谈论这首古诗的意思,逐句解释。

  3.农民除了种大米还种些什么?(教师协助归类——粮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二、欣赏艺术作品

  1.欣赏画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时候,农民怎样在田野的劳动?发现农民整天在田地里,低着头弯着腰不停地劳动,不丢弃一颗粮食,多辛苦啊1

  2.欣赏画面二(田问儿童):画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纪小,不能干这样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让她帮着捧卜豆。

  三、比较、判别——从四张相似的动作中判别IE确与错误,说出原因,设法纠正。

  1、四个小朋友第一次到农村学做小农民,从动作上分辨谁干得好。

  2、对不会干农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纠错。

  四、操作表现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画古诗《悯农》的书,了解老师已经把古诗打印在每一页上,由小朋友来画低头弯腰地辛占劳动的农民。

  2、四位幼儿为一组,各用勾线笔将农民劳作的情境画在白纸上,并适当涂色。

  3、依次粘贴在图画书的内页上。

  五、观赏诵读

  1、观赏每个小组的图画书,找一找哪几个小组的小朋友最勤劳。

  2、用自制的图画书颂读占诗。

  延伸:

  开展**收的运动游戏,学唱歌《悯农》。

  纠错——儿童主动学*的好方法

  美术教学活动离不开美术技能的学*,美术教学活动时常会出现教师不教幼儿则学不会画,教师教了幼J乙又学死了的两难境地,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结合美术教学活动为古诗《悯农》画插图,尝试采取“纠错”这一教学方法,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悯农》是一首幼儿较易理解的古诗,但是在表现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中,必须把握低头弯腰的动态,这对*惯表现直立人物动态的幼儿来说有较大的挑战。我在教学时采用了纠错的方法,通过观赏、分辨、解释、纠正等步骤,引导幼儿自己来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自如地表现个人的感受。

  一、观赏

  选择众多农民劳作的实景照片和《拾穗者》和《拾土豆》两幅欣赏作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强化印象,发现问题:

  在观赏实景照片,重现生活情景以后,首先出示了一幅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这是一幅非常经典的艺术作品,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在烈日下收割粮食的情境,激发了幼儿对农民劳动的敬佩之情,体会到农民伯伯每天在田里长时间低着头弯着腰的辛苦,也强化了他们对弯腰这一动作的直觉印象。

  接着又拿出第二幅画:《三个拾土豆的孩子》一。农村的孩子们也在帮助**干活。在欣赏中提出:三个小朋友都在拾土豆吗,引导幼儿从人物弯腰和直腰两种不同的姿态中发现哥哥姐姐在忙着拾土豆,小妹妹年纪小,只能帮着捧3=-豆,将动作和内容建立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动作的意义。

  二、分辨

  在活动前,从幼儿日常作品中寻找表现弯腰的画面,发现一般都会出现以下图像:

  1、身体垂直,腿弯曲,双手距离地面很远(尚未摆脱画直立人的*惯)。

  2、身体水*,四肢垂直,如同动物一般(尚未把握身体的倾斜与四肢弯曲)。

  3、身体倾斜,腿从身后像管子一样弯曲到地上(尚未把握人物动作时各部位活动的特点)。

  我们将这些错误图像和许多其他正确图像放在一起,提出“这些第一次到田间的小朋友,他们都能拾到稻穗吗’’的疑问,引导幼儿一一对应地比较和判断,找出错误图像。有了比较,就降低了找出错误图像的难度,也使他们发现表现弯腰动作同样可以创造无限丰富的图像。

  三、解释

  在请幼儿谈论错误的原因时,却发现幼儿有着与**完全不同的解释:

  1、身体垂直,腿弯曲,双手距离地面很远。

  幼儿的解释:这是蹲着,没有弯腰,他一根麦穗也没拾着,倒马上要摔跤了。

  2、身体水*,四肢垂直,如同动物一般。

  幼儿的解释:这是动物,添上耳朵和尾巴就可以画成小花猫、小狗,还有……,小动物怎么能当农民呢?

  3.身体倾斜,腿从身后像管子一样弯曲到地上。

  幼儿的解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残疾人啊?

  从以上解释中不难看出幼儿与**不同的视点和思维方式,**总是善于从具体事物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例如:关节活动的特点),幼儿则是用直觉生活经验解释一切。由此领悟到以前在讨论后教师惯用的简短总结,自以为很清晰,实际上时常不自觉的拉大了和幼儿的距离,只有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才会让幼儿信服。

  四、纠错

  发现和解释错误以后,纠正错误就成了幼儿最关注的问题,于是,我们发动幼儿一起来想办法,由幼儿说方法教师操作,对以上三张错误作品逐一进行修改,帮助三位朋友一起参加劳动:

  1、将“身体垂直,腿弯曲,双手距离地面很远”修改为把身体垂直改为向下倾斜。

  2、将“身体水*,四肢垂直,如同动物一般”修改为四肢弯曲或倾斜。

  3、将“身体倾斜,腿从身后像管子一样弯曲到地上”修改为表现双腿的前后位置,并找出“找到身下的衣角画双腿”的办法。

  师生的共同修改,使幼儿发现即便错误的图像,也不是全盘皆错,只要局部稍加修改,就能创造出另一个图像。也使我们发现,在操作讨论时,多听取幼儿的意见(而不是勉强幼儿顺从自己的做法),哪怕有些看法并不十分合理,只要有可取之处,教师也应加以考虑,努力创造*等对话的氛围,才能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因势利导。

  纵观幼儿的绘画过程,面对这一极有挑战的尝试,竟然没有一位幼儿束手无策。幼儿笔下的拾穗者也立刻鲜活起来了,不再是千篇一律。幼儿作品中创造的众多拾稻穗的图像,虽然并不像**那样结构合理,却多了几分大胆与自信,同时保持了儿童的稚拙。我体会到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以后,他们所表现的惊人创造力,相信幼儿在今后观赏、比较、判断和纠错中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新发现。

  《悯农》教案 1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吟唱古诗,引出诗题

  1、同学们,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丽灿烂,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所以古诗不仅能诵读而且能吟唱,我们每天下午上课前,总要吟唱一首古诗,来放松头脑,陶冶情操,谁来清唱一首?而且每天吃午饭前,都会听到广播吟唱一首什么诗?《锄禾》大家一起唱唱吧!很好,锄禾是李绅写的,也叫《悯农》,这是第一首,唱了这首古诗,李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农民种田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

  2、是呀,古代劳动人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却怎样呢?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绅写的古诗,板书课题:悯农(二)。谁想来介绍介绍诗人。

  (收集资料要注意筛选,懂得抓关键。大家要向他学*哦!)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诗中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听课文范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读这首诗,注意是否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指明评价)

  师:老师想考大家,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生:“悯”是什么意思呢?(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你真是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学*古诗,看能否找到答案吧。)

  三、读悟结合,感受画面

  1、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现在自由小声地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并把你读懂的地方标注出来,读不懂的提出问题,现在开始。(师巡视指导)

  2、师:现在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的读书心得吧。

  3、生:汇报读书心得。(小组派代表先来说说你们读懂的地方吧!)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粮食作物。泛指粮食种子。

  子:这里读第三声,成熟的稻子。

  (2)从第一句诗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粮食获得丰收。)

  粮食要怎样才能获得丰收呢?(要进行辛苦的田间管理)

  (3)你还感受到什么呢?

  (从“春种”——“秋收”、“一粒粟——万颗子”这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如除草、杀虫、灌溉、施肥等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你的领悟力太强了。

  (4)指导朗读。那么这句诗要读出什么感情呢?(劳动艰辛)对诗的不同理解就会读出不同的韵味,谁来试试吧?(评价:让我感受到丰收的不易,掌声送给他)你也来读读吧!大家听出什么了?(同情)本句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师小结:读得太棒了,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农民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画面(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全班再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谁有问题要问吗?

  为什么种了那么多粮食又获得丰收,农民还是活活饿死呢?

  是谁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

  丰收的粮食哪里去了?

  (7)你们预*时,有收集时代背景的资料吗?谁来说说为什么?

  (由于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是指:当时农民没有土地,是找地主借的地,所收的粮食都被地主没收了。因为种的越多,收的越多,交给地主的也越多。)

  (8)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但是,这些苛捐杂税压得人民饿的饿,死的死。这些社会现实诗人没有明说,然而,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这种社会太不公*了。

  (9)指导朗读。那么后面这句诗应怎么有感情地读呢?(既同情又愤恨)你来试试?哪个小组也来示范读读呢?(指名评价)读得真好,你也来试试!(师评价:让我仿佛看到一个痛恨统治者的好少年,喔又让我听到你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声。)本句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10)师先配乐朗诵,生再配乐朗诵。

  (1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吗?诗人所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表达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剥削者的强烈愤恨)

  (12)那么诗题的“悯”字你理解了吗?

  (有同情、怜悯农民之意!)

  四、再找组诗,拓展延伸

  1、观看唱古诗视频《悯农2》学着唱。(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古诗呢?)

  2、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劳动的古诗呢?各描写什么劳动场面呢?

  a.《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教师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没有不劳动的个体,只有不愿劳动的思想,败的思想,违背规律的思想,这都将——受天地所摒弃。而爱劳动是最光荣的,因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才能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深入骨髓的传统和*惯,将会世代相传。

  板书设计:

  春种-----秋收

  一粒-----万颗

  无闲田(艰辛)

  犹饿死(同情、愤恨)

  《悯农》教案 16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及意境,并能大胆地随乐吟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幼共念《大馒头,哪里来》

  师:孩子们,大大的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师:农民伯伯种地辛苦吗?那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变换方式诵读古诗

  1、观察图片理解诗意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有些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怎么劳动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谁知道盘子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哪里来的?

  师:秋天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的粮食都丰收了。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2、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师:我们的唐代大诗人李绅写下了一首很好听的古诗《悯农》,就藏在这几幅画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诗句?

  3、多种形式熟悉诗句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试着来念一念。

  师:会了吗?接下来我领诵第一句,你们接下面几句,题目我们一起说。

  师:你们念的真好听,下面我来请一位小诗人来领诵,谁愿意自告奋勇?

  师:你们真像小诗人,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试试看。杨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杨老师念第三句,你们接第四句,我们轮流念,好吗?

  师:接下来,我们男孩和女孩来PK下,看看谁念的又清楚又好听,好吗?谁先来?男女小诗人们表演的旗鼓相当,为你们精彩的朗诵鼓掌。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开火车的游戏,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诵读一句古诗,看看哪一组朗诵得又清楚又好听。

  4、捡米粒游戏有节奏诵读

  师: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粮食丰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时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么办?那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我是怎么捡的?(教师示范有节奏边捡米粒边念古诗)

  师:我是怎么捡米粒的?让我们跟着熟悉的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这边有好多米粒,我们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捡米粒吧!天快黑了,我们得加快速度捡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诗情感升华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还可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可以跟着这段熟悉的音乐配上我们新学的古诗一起轻声地唱一唱(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师:看来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唱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吟唱古诗)

  师:你们唱得很动听,那我们集体来表演这首古诗,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演一演,跟着音乐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古诗《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教案 1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悯农》教案 18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同情农民。

  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

  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牛”的字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

  (3)鼓励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几个朋友组成词吗?

  生生、师生交流,学会积累词语。

  教师总结:*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听朗读录音带。

  2、读给同伴听。

  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

  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

  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停顿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采用多种形式抽背。

  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

  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漂亮。

  2、生生、师生交流,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自己写。

  4、评价。

  (1)自评:在你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下画颗星,以表鼓励。

  (2)互赏、互评。抽生上台展示,评好在哪儿。

  九、教师推荐古诗,欣赏古诗

  1、小结学*古诗的方法。(读、悟)

  2、出示李绅另一首《悯农》诗,小组讨论学*,熟读成诵。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课外你还读过哪些诗?全班交流。

  十、作业:(任选)

  1、写写生字或背背诗歌

  2、收集古诗。

  教学反思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二、三岁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学这首古诗,对于中班幼儿要求背诵并不难,能作过多的要求。于是,教学中关键重点引导小朋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为此,我从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感受“辛苦”来展开教学活动。

  1、让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儿教学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教学活动不能凭空开展,一定要在幼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他们做弯腰姿势保持五分钟来感受“辛苦”,他们个个都觉得累。这种亲身体验比凭空解释效果好。另外,为了让幼儿真正了解粮食,特准备了水稻,让幼儿进行实物观察。看到幼儿脸上摆出好奇和惊喜,我别提有多高兴。我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到收获,再到稻谷变成米饭的漫长经历以及期间的`农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2、看图了解“辛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幼儿学*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创设*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早期阅读教学的自主化、个性化。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时,我不作任何要求,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空间。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再让他们举手发言。有个孩子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说:“我知道这是夏天,很热很热的,我外公去种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图上有太阳的。”这时,妞妞也说是夏天,我也要她说明理由。她说:“那农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问:“农民伯伯这么热,还在干活。那你们觉得怎样的太阳好一点?”这一问,激发了孩子热情,课堂就热闹了。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对比春天与夏天的太阳。孩子们就更加了解了农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动的辛苦。

  3、以朗读感受“辛苦”: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生合作读,引读,范读等,让幼儿从朗读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种表示劳动艰辛的句子,我作了重点引导。更是提醒他们中午用餐时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里面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孩子们爱惜粮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不足之处,在看图讨论和观察实物水稻的环节花得时间太多,留给朗读的时间就不够了。所以,朗读指导不很到位,应该分为两课时效果比较好。

  《悯农》教案 1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家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学*古诗《悯农》

  活动准备:

  米饭、馒头、花卷等幼儿常见的食物;农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出示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出活动的主题

  出示图片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 关键步骤

  1、教师请幼儿观看农民耕种的FLASH的动漫,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2、教师大志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3、幼儿学*朗诵古诗《悯农》

  三、 结束活动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泥塑区

  在泥塑区投放采泥,指导幼儿学*团、搓、压、捏的`技能,练*制作好吃的面食

  2、其他活动:比比谁最节约粮食

  制作一张大表格,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谁吃的最干净就给谁盖上小印章

  活动反思:

  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教案 20

  活动名称:

  语言

  活动内容:

  古诗《悯农》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理解大意;

  2、使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幼儿教材

  准备一些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爱惜粮食

  1、提问:小朋友你们每天都吃什么呀?

  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观察与体验,区分米和面

  (1)、提问: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

  (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粒米都应该珍惜。

  今天我们来学*古诗《悯农》

  二、教师将书发给幼儿

  三、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四、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

  2、集体背诵。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6)

——悯农教学教案(五)份

  悯农教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吟唱古诗,引出诗题

  1、同学们,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丽灿烂,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所以古诗不仅能诵读而且能吟唱,我们每天下午上课前,总要吟唱一首古诗,来放松头脑,陶冶情操,谁来清唱一首?而且每天吃午饭前,都会听到广播吟唱一首什么诗?《锄禾》大家一起唱唱吧!很好,锄禾是李绅写的,也叫《悯农》,这是第一首,唱了这首古诗,李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农民种田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

  2、是呀,古代劳动人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却怎样呢?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绅写的古诗,板书课题:悯农(二)。谁想来介绍介绍诗人。

  (收集资料要注意筛选,懂得抓关键。大家要向他学*哦!)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诗中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听课文范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读这首诗,注意是否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指明评价)

  师:老师想考大家,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生:“悯”是什么意思呢?(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你真是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学*古诗,看能否找到答案吧。)

  三、读悟结合,感受画面

  1、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现在自由小声地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并把你读懂的地方标注出来,读不懂的提出问题,现在开始。(师巡视指导)

  2、师:现在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的读书心得吧。

  3、生:汇报读书心得。(小组派代表先来说说你们读懂的地方吧!)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粮食作物。泛指粮食种子。

  子:这里读第三声,成熟的稻子。

  (2)从第一句诗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粮食获得丰收。)

  粮食要怎样才能获得丰收呢?(要进行辛苦的田间管理)

  (3)你还感受到什么呢?

  (从“春种”——“秋收”、“一粒粟——万颗子”这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如除草、杀虫、灌溉、施肥等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你的领悟力太强了。

  (4)指导朗读。那么这句诗要读出什么感情呢?(劳动艰辛)对诗的不同理解就会读出不同的韵味,谁来试试吧?(评价:让我感受到丰收的不易,掌声送给他)你也来读读吧!大家听出什么了?(同情)本句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师小结:读得太棒了,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农民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画面(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全班再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谁有问题要问吗?

  为什么种了那么多粮食又获得丰收,农民还是活活饿死呢?

  是谁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

  丰收的粮食哪里去了?

  (7)你们预*时,有收集时代背景的资料吗?谁来说说为什么?

  (由于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是指:当时农民没有土地,是找地主借的地,所收的粮食都被地主没收了。因为种的越多,收的越多,交给地主的也越多。)

  (8)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但是,这些苛捐杂税压得人民饿的饿,死的死。这些社会现实诗人没有明说,然而,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这种社会太不公*了。

  (9)指导朗读。那么后面这句诗应怎么有感情地读呢?(既同情又愤恨)你来试试?哪个小组也来示范读读呢?(指名评价)读得真好,你也来试试!(师评价:让我仿佛看到一个痛恨统治者的好少年,喔又让我听到你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声。)本句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10) 师先配乐朗诵,生再配乐朗诵。

  (1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吗?诗人所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表达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剥削者的强烈愤恨)

  (12)那么诗题的“悯”字你理解了吗?

  (有同情、怜悯农民之意!)

  四、再找组诗,拓展延伸

  1、观看唱古诗视频《悯农2》学着唱。(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古诗呢?)

  2、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劳动的古诗呢?各描写什么劳动场面呢?

  a.《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b.《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教师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没有不劳动的个体,只有不愿劳动的思想, 败的思想,违背规律的思想,这都将——受天地所摒弃。而爱劳动是最光荣的,因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才能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深入骨髓的传统和*惯,将会世代相传。

  板书设计:

  怜悯、同情--- 悯农(二)

  春种-----秋收

  一粒-----万颗

  无闲田 (艰辛)

  犹饿死 ( 同情、愤恨)

  悯农教学教案 2

  【教学设想】

  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会背诵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惯。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

  看课文插图。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出示课题《锄禾》)

  2.教学“锄禾”。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讲读诗句,学*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读一读“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地滴到土里)

  (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

  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字词。

  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

  6.指导朗读。

  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8.*时你是怎么爱惜粮食的?(正面教育学生,表扬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

  9.背诵课文。(形式多样)

  10.总结谈话。

  这首诗讲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

  悯农教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个小朋友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陈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应该浪费粮食)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

  (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

  (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理解:

  悯:同情,怜悯

  三、学*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就容易多了。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谁,农,午,辛,苦)

  午和牛的区分!

  辛注意是前鼻音

  谁读好拼音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a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锄禾:用锄头锄禾苗周围的土

  农民中午的时候正在田地里为禾苗除草

  b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c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这句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又有谁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2、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指名读,齐读。

  4、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

  2、粟:(s ù)谷子;栗粟。

  3、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3、通过学*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指名背古诗。

  板书设计:

  悯农

  李绅

  辛苦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方式,生字的学*,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悯农教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个小朋友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陈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应该浪费粮食)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

  (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

  (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理解:

  悯:同情,怜悯

  三、学*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掌握了方法,学*起来就容易多了。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谁,农,午,辛,苦)

  午和牛的区分!

  辛注意是前鼻音

  谁读好拼音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a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锄禾:用锄头锄禾苗周围的土

  农民中午的时候正在田地里为禾苗除草

  b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c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这句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又有谁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2、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指名读,齐读。

  4、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

  2、粟:(s ù)谷子;栗粟。

  3、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3、通过学*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指名背古诗。

  板书设计:

  悯农

  李绅

  辛苦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方式,生字的学*,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悯农教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吟唱古诗,引出诗题

  1、同学们,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丽灿烂,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所以古诗不仅能诵读而且能吟唱,我们每天下午上课前,总要吟唱一首古诗,来放松头脑,陶冶情操,谁来清唱一首?而且每天吃午饭前,都会听到广播吟唱一首什么诗?《锄禾》大家一起唱唱吧!很好,锄禾是李绅写的,也叫《悯农》,这是第一首,唱了这首古诗,李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农民种田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

  2、是呀,古代劳动人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却怎样呢?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绅写的古诗,板书课题:悯农(二)。谁想来介绍介绍诗人。

  (收集资料要注意筛选,懂得抓关键。大家要向他学*哦!)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诗中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听课文范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读这首诗,注意是否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指明评价)

  师:老师想考大家,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生:“悯”是什么意思呢?(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你真是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学*古诗,看能否找到答案吧。)

  三、读悟结合,感受画面

  1、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现在自由小声地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并把你读懂的地方标注出来,读不懂的提出问题,现在开始。(师巡视指导)

  2、师:现在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的读书心得吧。

  3、生:汇报读书心得。(小组派代表先来说说你们读懂的地方吧!)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粮食作物。泛指粮食种子。

  子:这里读第三声,成熟的稻子。

  (2)从第一句诗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粮食获得丰收。)

  粮食要怎样才能获得丰收呢?(要进行辛苦的田间管理)

  (3)你还感受到什么呢?

  (从“春种”——“秋收”、“一粒粟——万颗子”这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如除草、杀虫、灌溉、施肥等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你的领悟力太强了。

  (4)指导朗读。那么这句诗要读出什么感情呢?(劳动艰辛)对诗的不同理解就会读出不同的韵味,谁来试试吧?(评价:让我感受到丰收的不易,掌声送给他)你也来读读吧!大家听出什么了?(同情)本句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师小结:读得太棒了,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农民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画面(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全班再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谁有问题要问吗?

  为什么种了那么多粮食又获得丰收,农民还是活活饿死呢?

  是谁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

  丰收的粮食哪里去了?

  (7)你们预*时,有收集时代背景的资料吗?谁来说说为什么?

  (由于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是指:当时农民没有土地,是找地主借的地,所收的粮食都被地主没收了。因为种的越多,收的越多,交给地主的也越多。)

  (8)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但是,这些苛捐杂税压得人民饿的饿,死的死。这些社会现实诗人没有明说,然而,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这种社会太不公*了。

  (9)指导朗读。那么后面这句诗应怎么有感情地读呢?(既同情又愤恨)你来试试?哪个小组也来示范读读呢?(指名评价)读得真好,你也来试试!(师评价:让我仿佛看到一个痛恨统治者的好少年,喔又让我听到你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声。)本句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10) 师先配乐朗诵,生再配乐朗诵。

  (1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吗?诗人所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表达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剥削者的强烈愤恨)

  (12)那么诗题的“悯”字你理解了吗?

  (有同情、怜悯农民之意!)

  四、再找组诗,拓展延伸

  1、观看唱古诗视频《悯农2》学着唱。(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古诗呢?)

  2、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劳动的古诗呢?各描写什么劳动场面呢?

  a.《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b.《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五、教师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没有不劳动的个体,只有不愿劳动的思想, 败的思想,违背规律的思想,这都将——受天地所摒弃。而爱劳动是最光荣的,因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才能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深入骨髓的传统和*惯,将会世代相传。

  板书设计:

  怜悯、同情--- 悯农(二)

  春种-----秋收

  一粒-----万颗

  无闲田 (艰辛)

  犹饿死 ( 同情、愤恨)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优选【五】篇(扩展7)

——中班教案《悯农》范文五份

  中班教案《悯农》 1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及意境,并能大胆地随乐吟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幼共念《大馒头,哪里来》

  师:孩子们,大大的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师:农民伯伯种地辛苦吗?那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变换方式诵读古诗

  1、观察图片理解诗意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有些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怎么劳动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谁知道盘子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哪里来的?

  师:秋天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的粮食都丰收了。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2、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师:我们的唐代大诗人李绅写下了一首很好听的古诗《悯农》,就藏在这几幅画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诗句?

  3、多种形式熟悉诗句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试着来念一念。

  师:会了吗?接下来我领诵第一句,你们接下面几句,题目我们一起说。

  师:你们念的真好听,下面我来请一位小诗人来领诵,谁愿意自告奋勇?

  师:你们真像小诗人,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试试看。杨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杨老师念第三句,你们接第四句,我们轮流念,好吗?

  师:接下来,我们男孩和女孩来PK下,看看谁念的又清楚又好听,好吗?谁先来?男女小诗人们表演的旗鼓相当,为你们精彩的朗诵鼓掌。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开火车的游戏,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诵读一句古诗,看看哪一组朗诵得又清楚又好听。

  4、捡米粒游戏有节奏诵读

  师: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粮食丰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时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么办?那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我是怎么捡的?(教师示范有节奏边捡米粒边念古诗)

  师:我是怎么捡米粒的?让我们跟着熟悉的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这边有好多米粒,我们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捡米粒吧!天快黑了,我们得加快速度捡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诗情感升华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还可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可以跟着这段熟悉的音乐配上我们新学的古诗一起轻声地唱一唱(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师:看来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唱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吟唱古诗)

  师:你们唱得很动听,那我们集体来表演这首古诗,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演一演,跟着音乐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古诗《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班教案《悯农》 2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

  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幼儿在与环境、老师、同伴的互动中自主的、自在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此活动时我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 ,抓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较好的发挥作品的功能。

  中班教案《悯农》 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中班教案《悯农》 4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中班教案《悯农》 5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

  1、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重点)

  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悯农的图片。

  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三、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难点)

  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

  四、老师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