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

首页 / 教案 / |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1

  教学内容:

  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2

  教学内容:

  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主动探索的良好*惯。

  4、 正确书写0

  5、 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 重难点:

  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

  (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 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 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 老师示范书写0

  2、 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 8页12

  2、 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悉0-5的数序。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惯。

  3、情感与态度: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兴趣,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学会书写0。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几种含义。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个新教室里,你发现了那些数学知识)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今天,郭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见数字王国里的一位特殊宝宝。猜猜看,他会是谁呢?(书写0),认识他的小朋友请举手。和他打声招呼吧,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觉得他像谁呀?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直接导入,引出0唤起学生对0的记忆,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的学*。)

  二、引导——探究

  (一)0的写法

  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道0要怎么写吗?好,请上来写(强调: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写成椭圆型。)

  闭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样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个“0”。究竟谁写的最漂亮呢,咱们把他写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谁是咱们一(1)班的书法家,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想0到写0,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0的样子,会正确书写0)

  (二)0的含义:

  1、表示没有

  师:已经和0成老朋友了。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学生发言。)

  师:对,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猜一猜,郭老师盒子里有几枚硬币?

  师:当一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字。

  师: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生互说-同桌说)

  ①黑板上有3个0,都檫了还有()个0。

  ②请两个小朋友上台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回去了现在讲台上还有几位小朋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说说做做动动猜猜,使学生从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个含义——没有)

  2、表示起点

  师:当什么也没有时,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谁的'前面?这时0表示什么?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这长度越长,直尺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量东西的,这时0就表示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100米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让两个小朋友表演)

  ①你能填尺子上的数吗?

  师:0在数字队伍里排哪里?为什么排在最前面?

  排队歌:6个数字来排队

  从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从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线

  师: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他。

  出示温度计,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说说对0度气温的感受

  师:0不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和温度的分界线。

  0还有许多作用,等着我们小朋友们去研究和发现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活动,通过学生的找、说、猜、做,利用身边的物让学生充分感知0的含义。)

  三、游戏——加深

  现在,你们和0是不是已经成为好朋友了?那么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

  1、猜一猜:

  ①我是一个数,排队排第一,你说我是谁?

  ②我排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请你猜猜我是谁?

  ③今天,郭老师带了3个气球,可一不小心3个气球都飞走了,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时郭老师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谁?

  2、你的桌上几本书,好,郭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桌上有0本书,做一做。

  4、做手势猜数字(师生做——同桌做)

  (设计意图:在活动游戏中巩固更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激励:

  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

  把你今天发现的0的小秘密去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猜一猜、做一做,好吗?

  (设计意图:布置的亲子游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向家长说,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反思:从教学过程看,这节课的亮点: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基本上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品尝了数学的生活味。

  2、运用多种活动,动中学,学中动,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3、运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对0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不足: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距离。

  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的语言还不够精炼,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问题中,学生却重复着相同的问题:

  ①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②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我想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来的却是相同的意思。给人感觉在重复着上相同的内容。

  2、在教学活动着我没能很好的与学生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一些精彩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

  3、课堂环节的处置上还不够和谐。

  4、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课过程语速太快。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4

  教学内容:

  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主动探索的良好*惯。

  4、 正确书写0

  5、 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 重难点:

  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 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 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 老师示范书写0

  2、 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 8页12

  2、 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5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努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数学知识例1从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例2通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明白“没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认识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并认识已学过的数的排列顺序。接着教学0的写法。“想想做做”一方面巩固0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四、学*者分析

  这虽是学生初入学的第三课,但在生活实践中他们对“0”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0”的经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教师选择有趣的话题,让孩子们在动中完成学*。经历了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小组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

  六、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格尺等也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教学例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样练*,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四、全课总结

  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歌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1)

——一年级数学《认识0》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0》教学反思1

  数字0的认识一课安排在数字15的认识之后,我想学生既然有了前面的认数知识的基础,于是在教学0的认识之前,我先复*15的认识

  第一环节: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让学生明白0的初步意义就是没有的意思,证明学生对于0并不陌生。我是先在黑板上画了3个桃子,小猴吃掉1个,还有2个,又吃掉1个,还有1个,再吃掉1个,没有了,用0表示。学生也很容易接受。我发现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讲明白讲完整是很重要的。也要教会其他学生学会听。这些课堂常规的'建立在低年级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学会坐学会站这些也需要在课堂里慢慢的养成。接下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 的用法和含义。在这个小环节里我发现虽然学生会举出很多的例子,但是貌似和我讲的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比如我举的是妈妈买来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 个。叫了好多学生回答也是跟我类似的例子。很难发现跟我不一样的例子。

  第二环节: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尺,找到0的位置,自己发现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这里还可以表示起点,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在这里是第一,(他们的意思也就是尺子一开始就是数字0,从0开始)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需要老师来引导,然后再让学生们指着尺子齐读05,再倒数从50。

  第三个环节:教学0的书写,这个环节注意先老师自己示范,再让学生自己写,要提醒孩子写字的姿势。现在的孩子写字姿势很不雅观,人坐不直,头趴很下。很容易造成*视。

  四,0的加减法运算;学生的普遍现象就是做做会做,让其看图说说,说清楚那三句话的就很少,需要慢慢的练*。算式中各个数字的意思最好也让学生说一说。要照顾到全班同学。

  最后就是通过练*来加深对这节课知识的回顾。在这节课我觉得学生对于说话方面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

一年级数学《认识0》教学反思2

  1、有关0的加减法,主要根据0可以表示没有来进行计算。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动态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态势,数学中再现生活,问题中感悟数学。

  2、在探讨0的加减法的规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很好的发挥空间。时我先设计了几道同类的算式让学生做,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得较好,并且有些学生能按顺序把5以内的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及相关算式都讲出来。

  3、在上这个教学内容后,有一深刻的感受,学生的学**惯对教学效率的影响占的比重实在高。在一(4)班的教学记录是以上两点可以说的,但在一(3) 班,根本无法进行0的加减法规律的教学,一些学生思维涣散,纪律涣散,注意力涣散,你说怎么进行思维的深层次的探索?我得想想办法。首先,在两个班要用不同的方法,因为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尝试以下方法:1、教学设计的不同:三班必须要用上生动有趣的幻灯加上生动明快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图像、语言等情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从而进行有效教学。四班可以加些动手操作的内容,因为*惯已有保障;另外,继续做好深层次思维的引导,争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思维,多出数学尖子生;再者,鼓励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多鼓励,多引导,争取能让每节课上得有声有色。2、教学组织方法的不同:采用一种最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激励措施来组织三班的教学,我觉得可以另外设一套激励措施,如课堂纪律加星制度。在一张长条纸上写上名字,再在每节课前贴到黑板右侧,每节课都用正字法打星,每周根据正字统计数发奖,前十名5笑脸,第10到20名3笑脸,20到30名2笑脸,30到40名1笑脸,进步10名以上再加2笑脸。笑脸可以换红苹果,红苹果可以换绿星卡这些都不变。试试看,希望能够有效果。努力,少说抱怨的话,智慧地努力工作,要让大家都认为纪律不好课难上的班数学也能教好才是有本事。

一年级数学《认识0》教学反思3

  《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此之前,学生对“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难点: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想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之间,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0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能主动探索,学*0的有关加减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与学生共同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快乐学*。

  例如:引导学生理解“0”表示没有这一含义,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三毛掉毛”这一动画情境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感知0的第一个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接着,让学生猜罐子里的硬币加深对印象;最后,还让学生举例说明,用放磁铁强调。这样,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0表示没有的含义。

  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主动学*。

  例如:有关0的加减法,为了让学生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一个数加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一个数减0,结果也等于这个数本身的规律。我先让学生看图列出有关算式,再举生活中例子让学生列有关算式,最后让学生自己举出类似的算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上的组织教学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首次到学校五楼多媒体教室上课对周边一切都很好奇,加上多媒体教室相对教室大得多我没带扩音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纪律较涣散、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应该做到一手抓组织教学,一手抓学科教学,两手都不能误。

  二、调控课堂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教师随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获取知识服务。但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课件的问题,所以在个别环节显得啰嗦。如,“三毛掉毛”环节,学生说三根毛都掉了,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成了光头,我应该顺势引出:没有一根头发用哪个数来表示。可考虑到下一张课件,却做到一再啰嗦三毛头上有三根头发用几来表示,二根头发用几表示,一根头发用几来表示,而后才问没有一根头发用几来表示,致使教学显得啰嗦。

  学无止境,在今后教学中我将把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随机调整预案,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作为努力的一个方向。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2)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汇总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悉0-5的数序。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惯。

  3、情感与态度: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兴趣,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学会书写0。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的几种含义。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个新教室里,你发现了那些数学知识)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今天,郭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见数字王国里的一位特殊宝宝。猜猜看,他会是谁呢?(书写0),认识他的小朋友请举手。和他打声招呼吧,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觉得他像谁呀?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直接导入,引出0唤起学生对0的记忆,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的学*。)

  二、引导探究

  (一)0的写法

  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道0要怎么写吗?好,请上来写(强调: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写成椭圆型。)

  闭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样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个0。究竟谁写的最漂亮呢,咱们把他写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谁是咱们一(1)班的书法家,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想0到写0,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0的样子,会正确书写0)

  (二)0的含义:

  1、表示没有

  师:已经和0成老朋友了。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学生发言。)

  师:对,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猜一猜,郭老师盒子里有几枚硬币?

  师:当一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字。

  师: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生互说-同桌说)

  ①黑板上有3个0,都檫了还有()个0。

  ②请两个小朋友上台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回去了现在讲台上还有几位小朋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说说做做动动猜猜,使学生从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个含义没有)

  2、表示起点

  师:当什么也没有时,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谁的前面?这时0表示什么?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这长度越长,直尺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量东西的,这时0就表示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100米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让两个小朋友表演)

  ①你能填尺子上的数吗?

  师:0在数字队伍里排哪里?为什么排在最前面?排队歌:

  6个数字来排队

  从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从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线

  师: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他。

  出示温度计,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说说对0度气温的感受

  师:0不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和温度的分界线。

  0还有许多作用,等着我们小朋友们去研究和发现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活动,通过学生的找、说、猜、做,利用身边的物让学生充分感知0的含义。)

  三、游戏加深

  最全面、最丰富、最专业的全免费中小学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源库行业性网站。

  现在,你们和0是不是已经成为好朋友了?那么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

  1、猜一猜:

  ①我是一个数,排队排第一,你说我是谁?

  ②我排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请你猜猜我是谁?

  ③今天,郭老师带了3个气球,可一不小心3个气球都飞走了,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时郭老师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谁?

  2、你的桌上几本书,好,郭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桌上有0本书,做一做。

  4、做手势猜数字(师生做同桌做)

  (设计意图:在活动游戏中巩固更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激励:

  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

  把你今天发现的0的小秘密去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猜一猜、做一做,好吗?

  (设计意图:布置的亲子游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向家长说,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反思:从教学过程看,这节课的亮点: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基本上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品尝了数学的生活味。

  2、运用多种活动,动中学,学中动,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3、运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对0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不足: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距离,

  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的语言还不够精炼,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问题中,学生却重复着相同的问题:

  ①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②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我想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来的却是相同的意思。给人感觉在重复着上相同的内容。

  2、在教学活动着我没能很好的与学生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一些精彩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

  3、课堂环节的处置上还不够和谐。

  4、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课过程语速太快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2

  一、教学内容:

  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

  2.使学生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惯。

  三、教学重点:

  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并掌握0-5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五、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图片,数字卡片

  五、教学流程:

  (一)复*旧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小朋友啦?(认识了12345)

  2、出示5幅图片,图中分别有1-5种水果。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

  提问: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这样猜的理由,并说一说这个数字像什么:数字1,像小棒;数字2,像鸭子;数字3,像耳朵;数字4,像面旗;数字5,像秤钩)

  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

  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随便让学生猜,当有学生猜0的时候,问为什么这么猜)

  揭开图,出现数字0的卡片。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的数字0。

  4、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那么,你们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强调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没有)

  5、师:今天这几个数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队伍排的乱七八糟的可不行,谁来帮他们排排队,排整齐了再出发?(有两种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随便学生排在哪里)

  (三)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1.投影1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

  师:数字朋友们整整齐齐排好队,兴高采烈郊游去。他们来到一座山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投影例图)他们看到了什么?(一群小兔子开开心心的去山上采蘑菇,)比一比,哪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最多?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谁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几只蘑菇?(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可以用0表示)

  2、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个也没有)

  3、看图写数。

  出示三幅图,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图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图里有3只杯子。

  (1)小兔子们可真好客,他们一定要请数字小朋友们去家里作客,他们端出了三盘茶。这是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题目想要考考他们。他说: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哪个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没了?(第3幅图)

  (2)提问:第3幅图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

  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来有的,现在没有了)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认识直尺上的0

  师:刚才同学们在给数字小朋友排队时让0排在了xx地方,那我们排的到底对不对呢?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投影直尺。

  (1)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着,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接着找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

  (3)找到3,说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从0开始数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个数字?(4)说明0到4之间有几段?(4段)

  (5)从0开始要数几段能数到5?(数5段)

  (6)师:这里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

  (7)请学生重新排列05,可从小到大,也可从大到小,齐读几遍。

  (三)指导书写

  1.提问: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

  师示范书写(在日字格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该注意的?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2、教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3.学生先书空练*,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四)多样练*、巩固新知

  1、独立完成第一、二题,教师巡视,集体核对。

  2、课本17页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并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4.拿出作业纸(见文件:练*题)

  (1)第1小题:学生先连一连,再说一说得到了什么图形。(五角星)

  (2)第2小题(小青蛙找家):小青蛙迷路了,它的家在哪儿呢?你能按从0到5的顺序连一连,帮它找到家吗?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校对。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数学王国的好朋友0,当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它会出现呀?(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当数字们一起排队的时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个,因为0表示起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悉0-5的数序。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惯。

  3、情感与态度: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兴趣,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学会书写0。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几种含义。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个新教室里,你发现了那些数学知识)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今天,郭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见数字王国里的一位特殊宝宝。猜猜看,他会是谁呢?(书写0),认识他的小朋友请举手。和他打声招呼吧,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觉得他像谁呀?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直接导入,引出0唤起学生对0的记忆,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的学*。)

  二、引导——探究

  (一)0的写法

  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道0要怎么写吗?好,请上来写(强调: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写成椭圆型。)

  闭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样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个“0”。究竟谁写的最漂亮呢,咱们把他写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谁是咱们一(1)班的书法家,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想0到写0,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0的样子,会正确书写0)

  (二)0的含义:

  1、表示没有

  师:已经和0成老朋友了。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学生发言。)

  师:对,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猜一猜,郭老师盒子里有几枚硬币?

  师:当一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字。

  师: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生互说-同桌说)

  ①黑板上有3个0,都檫了还有()个0。

  ②请两个小朋友上台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回去了现在讲台上还有几位小朋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说说做做动动猜猜,使学生从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个含义——没有)

  2、表示起点

  师:当什么也没有时,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谁的前面?这时0表示什么?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这长度越长,直尺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量东西的,这时0就表示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100米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让两个小朋友表演)

  ①你能填尺子上的数吗?

  师:0在数字队伍里排哪里?为什么排在最前面?

  排队歌:6个数字来排队

  从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从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线

  师: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他。

  出示温度计,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说说对0度气温的感受

  师:0不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和温度的分界线。

  0还有许多作用,等着我们小朋友们去研究和发现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活动,通过学生的找、说、猜、做,利用身边的物让学生充分感知0的含义。)

  三、游戏——加深

  现在,你们和0是不是已经成为好朋友了?那么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

  1、猜一猜:

  ①我是一个数,排队排第一,你说我是谁?

  ②我排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请你猜猜我是谁?

  ③今天,郭老师带了3个气球,可一不小心3个气球都飞走了,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时郭老师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谁?

  2、你的桌上几本书,好,郭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桌上有0本书,做一做。

  4、做手势猜数字(师生做——同桌做)

  (设计意图:在活动游戏中巩固更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激励:

  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

  把你今天发现的0的小秘密去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猜一猜、做一做,好吗?

  (设计意图:布置的亲子游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向家长说,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反思:从教学过程看,这节课的亮点: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基本上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品尝了数学的生活味。

  2、运用多种活动,动中学,学中动,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3、运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对0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不足: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距离。

  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的语言还不够精炼,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问题中,学生却重复着相同的问题:

  ①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②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我想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来的却是相同的意思。给人感觉在重复着上相同的内容。

  2、在教学活动着我没能很好的与学生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一些精彩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

  3、课堂环节的处置上还不够和谐。

  4、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课过程语速太快。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4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数。而0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随着幼儿对数字的认知维度的提升。我发现幼儿在对0的认识上有疑惑有问题有需求,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使幼儿能对0有最基本的认识,为将来更急一步的数学学*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数字结合后表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0”,理解“0”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数字“0”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和0的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积木)

  2、纸、数字1、2、0、0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游戏:小鱼游。(教师和幼边唱边做小鱼游的动作,师可以说3、5、6……游一起,然后3、5、6……个幼儿一起,最后所有小鱼都游走了,所有幼儿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数字0——9,回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朋友,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读一读。这些数字朋友想和我们做个小游戏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没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图片(5颗)。看,这里有几颗糖果?请你从0——9的数字中选出一个数字表示糖果的数量。(个别幼儿选出数字卡片)(师收起糖果)现在盘子里还有几颗糖果?(幼儿回答)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0)

  (2)出示图片(雪花片8片和3个水果积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里?(收起雪花片)现在还是8的朋友吗?那是数字几的朋友?(0)为什么要用0来表示?

  小结:是啊,没有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2)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电话中“0”表示一个号码,车牌中“0”表示号码……)

  小结:原来“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数字的结合。

  (1)我们都知道在这些数字当中“0”是最小的,可有时候它却变得非常厉害,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有趣的0》

  (2)为什么9个哥哥一会儿看不起小弟0,一会儿又喜欢0呢?

  如果0在数字1的后面一站,结果会怎么样?如果0在数字1的前面,结果又会怎样?(演示)

  小结:“0”表示没有,但它如果站在数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数字发生改变。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5

  活动背景:

  在*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各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数。而0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随着幼儿对数字的认知维度的提升。我发现幼儿在对0的认识上有疑惑有问题有需求,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使幼儿能对0有最基本的认识,为将来更急一步的数学学*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认识0的作用1.表示空集没有2.能使数变大

  活动准备:数字牌0-9,数量为9以内的物体卡片,带有0-9数字的头饰其中包括一个0和多个0的头饰,纽扣等

  组织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数字接龙计数导入活动

  一、 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空集没有

  第一步:感知操作认知维度

  1、 体验操作法:小朋友手里有3颗纽扣,教给老时3颗,手里还剩多少,使幼儿明白0表示没有。

  第二步:形象表象认知维度

  2、 表象对应法:幼儿点数卡片上的物体数量,把相应的数字卡放在下面。

  如:卡片上有5个苹果,引导幼儿将数字5放在下面。空白的卡片用数字0表示。

  3、 表象运算法:让幼儿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可用0表示没有?启发幼儿编应用题,如:妈妈给我2块糖,我全吃了,现在我有几块糖?“没有了”用什么表示。

  二、引导幼儿认识0能使数变大

  第一步:感知动作认知维度

  1、 情景表演法:10个幼儿分别戴上0-9数字的头饰,他们都说自己大,说0最小,但0不服气,他说:“我有魔力,虽然我单独的时候代表没有,但和你们在一起我用魔法能使你们变大。”说着他往1边上一站,1就变成10了;往2身边一站,2就变成20了,0宝宝又变出了好几个他的0兄弟们,于是1又变成了 100、1000,2又变成了200、2000……这回谁都不敢小看0了。

  第二步:形象表象认知维度

  总结:看图讲述法:看图讲述故事“有魔力的0宝宝”,强化0的两种作用:既表示“没有”,也表示“扩大”。

  活动反思:中班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活泼好动。题目有魔力的0宝宝,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中通过三个游戏和一个故事情境表演,让幼儿进一步强化了0的两种作用,从而达到了目标的落实和完成。

  活动延伸:

  1、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2、启发幼儿说一说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活动评析: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幼儿*时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惑。《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自己选择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协商解决问题的交往技能。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帮助幼儿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玩一玩、说一说,让幼儿感受活动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3)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精选十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

  (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二、探究

  (一)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认识接*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1)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2)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3)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4)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5)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6)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好像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1)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2)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2)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好像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7时。像这样接*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4、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2)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3)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情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好好学*。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结: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楚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交流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情景图和例1、例2。

  教学目标

  1比鲜吨用妗⑹闭搿⒎终耄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蹦芙岷舷质瞪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面,认识整时、几时半

  (一)观察钟面

  教师:互相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略。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表。

  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教师: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示什么?(时间)它们靠什么表示时间呢?(指示电子钟)这种靠什么表示时间?(数字)(指示剩下的钟表)那这一类呢?(指针)

  放大显示一个钟:教师介绍时针、分针后,学生进行拨针小比赛。

  (二)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显示77页例1的三个钟面,放大显示7时钟面。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的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教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多少时间。(板书:议。)

  如果学生能说出是7时,则鼓励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

  如学生不能回答,则直接告诉这是7时,并出示电子表显示的时间。

  教师:看看早上7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起床)想想(板书:想。)每天早上的7时你经常干什么?

  教师:再想想你周围的人,每天早上7时经常做什么?

  教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7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7时了呢?

  教师:这样学会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2.认识12时、4时

  显示12时、4时的钟面。

  教师:我们就同样的方法来认识第二、第三个

  钟面分别表示多少时间,教学过程基本与认识7时相同,但主要以学生认识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7时、12时、4时都是整时。你会认整时了吗?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教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对)教师也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整时?它们的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又指在哪里?

  请学生说一说,并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三)认识几时半

  显示9时钟面。

  教师:这是几时?(9时)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显示: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9与10之间)这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不是)像这样的钟面还有两个。(显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

  教师:请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认识整时的方法——看、议、想,任选一个钟面来讨论。

  学生讨论后,一组一组地上讲台汇报。

  教师:有道理吗?(有道理)我也觉得他有道理。谁再来汇报?

  学生继续汇报,不足的地方同组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刚才你们认识的9时半、3时半、8时半都是几时半的时间,它们在电子表上是这样表示的(显示电子时间),根据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我们把9时半写成9时30分,把3时半3时30分。8时半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8时半写成8时30分。

  教师:对了,我们说的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另外你还知道哪些几时半的时间?它们的分针、时针分别该指在哪里?这个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四)巩固运

  (1)教科书79页练*十的1,2题。

  (2)利今天学*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来猜一猜。显示以下情景:看《大风车》节目,早上上学,上午第二节课,晚上睡觉。

  学生根据以上情景猜大约是多少时间。

  三、课堂

  教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那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

  显示情景图片:兰兰这周星期天准备洗洗红领巾,看看电视,做做作业,到书店买几本故事书。请你利今天学*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帮她设计,她该什么时间洗红领巾,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做作业。看谁安排得最合理。

  学生安排后,集体评议略。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

  (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二、探究

  (一)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认识接*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1)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2)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3)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4)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5)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6)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好像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1)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2)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2)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好像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7时。像这样接*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4、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2)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3)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情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好好学*。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结: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楚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交流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4

  教材分析:

  本课以“小明的一天”为背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时、分”的重要基础。本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很小,刚刚入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本节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认识和区分时针与分针。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以及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引导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几时半,认识整时和半时钟面指针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儿歌,猜谜语。

  2.想一想:钟表可以帮我们干什么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2.认读整时、半时

  3.区分整时、半时

  三、巩固拓展

  1.说一说:书91页第1题

  2.连一连:书91页第2题

  3.游戏:我说你拨

  四、小结归纳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5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6

  教学内容:

  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

  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

  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

  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

  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XX。)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

  b、拨出半时。

  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认识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半时做好铺垫。)

  认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学生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认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学生学会看半时。)

  认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及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介绍,最终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使学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及时反馈。

  4、教师拨出5时让学生认,并依次拨出6时、7时。通过拨表认识整时的顺序,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下课。”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XX。)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认识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半时做好铺垫。]

  认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学生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认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学生学会看半时。]

  认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及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介绍,最终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使学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及时反馈。

  4、教师拨出5时让学生认,并依次拨出6时、7时。通过拨表认识整时的顺序,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下课。”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9

  (一)、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自主探索

  (二)、找规律认时间。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延伸知识

  归纳小结

  1、这节课练*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课外延伸 。

  (三)、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时钟的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写整时。

  难点: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

  学生准备:学生用钟面模型

  (六)、教学策略

  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构建一个“回忆知识 — 梳理知识 — 分层练* — 应用知识 — 课外延伸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这节课通过回忆激发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钟表的知识,整时的认读方法进行梳理,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本节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合作学*、自主探究。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采用多媒体作辅助,因为多媒体能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课准备好,主是课本资源,采用实际生活活动情景作为练*素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七)、教学过程

  一、自我反思,梳理知识。

  1、整理有关钟表的知识。

  出示淘气猫时钟教具。

  师:淘气的小猫闹钟在外玩了一天,把身上的东西都掉光了,根据同学们对闹钟的认识,你乐意帮小猫把掉了的东西找回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猫闹钟补上1~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激活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助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2、整理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猫闹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进一步巩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理解数学知识。

  3、师生共同活动,完成87页第7题。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说出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生: 拨钟活动。

  【设计意图】: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认、写整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复*认写整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钟表上表现整时。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7页第5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了,喜洋洋也说它也会认时间,请同学们判断喜洋洋写出的时间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就打√,不对的请同学们帮喜洋洋改正过来。

  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

  生:独立汇报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辩错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强化整时的读法和写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看图:完成教材86页第4题。

  师:周末到了,小明很开心,妈妈答应星期六早上让他到公园放风筝。这就是小明愉快的周末活动,你能看懂图意,并完整的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图意吗?

  生:个别学生说图意。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几个电子钟表的时刻吗?

  生:个别学生读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读电子钟表的时刻,进一步认识电子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

  师: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你能为每件事找到相应的时间吗?试试看!

  生:独立连线。

  生:汇报结果。

  师:说所你们自己的周末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

  生:发表意见。

  师:周末不用上学,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去公园玩,开阔视野,但也要适当看看书,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在家做个好孩子。

  【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除了引导孩子学*知识,还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

  三、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但时间不会总是整时的,请看下面的`三个钟面。(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10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10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0时过一点儿。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个别学生汇报,分享发现。

  预设1: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10,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预设2: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10,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10,不是正好指着10。

  ……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10,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10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10。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10时,第二个钟面是快到10时了,第三个钟面是10时过一点儿。

  师:像这样, 快到10时了和10时过一点儿。 ,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师:请大家说说教材87页第6题。

  生:个别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好知识的铺垫。

  2、按规律填时间。

  师:请认真观察下面钟表,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思考最后一个钟面怎样表示?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练*,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所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钟表的时针的运动中。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的进步,体验学*的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10

  教学内容:

  义课标实验教材一册第91~95《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知识点: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

  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时针走一格时,分针要走一圈。)

  掌握整点的含义;

  知道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2.训练点:

  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比较熟练地认钟面表示的时刻。

  3.创新点:

  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教学重点:

  熟练的认时刻;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

  整点和半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环境设计:

  1、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2、反映学生一日生活内容的作息时间表(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3、动画课件一个,教具钟面模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揭示课题

  1.引入: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请看大屏幕。

  2.出示雄鸡打鸣的动画。猜猜,雄鸡打鸣了人们会干什么呢?

  3.揭示课题:雄鸡打鸣可以告诉人们时间,还有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用奖励的形式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钟来玩。(钟面只有刻度、时针、分针、秒针)

  (2)要求:在玩的时候,可以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学生自己展示)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发现了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跟我说:时针。较长的分针,说一次: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拨动钟后的按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

  5.巩固认钟面:真能干!指针说名称。

  三.整时的教学

  1.区别钟面:换一个有12个数的钟。

  这个钟面和刚才的钟面比较,多了什么?对,这个钟面上多了12个数,它们是用来记录刻度的。

  2.认识实物钟面上的时刻。

  钟由12点转到1点,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能说出来更好,不能说出也没有关系。)钟面表示的时刻,你知道吗?

  钟由1点转到2点,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3.出示3个模型钟面,进行整时认识。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3点也是3时。(同时板书)8时、11时。

  4.整时的书写:这个钟面表示的时刻可以记为3时,还可以这样写:先写一个3,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

  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8时、11时吗?(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

  集体订正。

  5.整时的特征:

  (1)刚才我们认的3时、8时、11时,它们都是整时。请仔细观察一下,整时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自由汇报。小结:对,分针指着12的钟面,肯定表示整时。

  (3)整时特点的介绍:看看,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时针指着8,就是8时;时针指着11,就是11时。

  那么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四.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1.过渡:你们会用这种方法认钟表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认认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2.出示动画。小明出场,提问:

  (1)小朋友,你能说出我什么时候干什么吗?

  (2)对其中特殊钟面提问:7时(什么时候的7时?)

  12时(咦!怎么12时的钟面上只有一根指针呢?)喔!原来12时,时针躲到分针后边去了。

  6时(6时钟面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特点?)6时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3.小结时间表的作用: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同组的小朋友说说。

  五.拨钟表练*

  1.过渡:大家都说得很好,那么你们能把自己早上起床的时间用钟表拨出来吗?

  2.学生拨钟表,展示汇报。

  -如果出现学生有半点的情况,可以提问:这是整点吗?为什么?对,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6和7之间,就是6时半。这种半时我们以后要学*。

  3.请拨出晚上睡觉的时刻。展示汇报。

  六.画钟面

  1.过渡:大家学得很好!老师准备了小礼物送给大家。猜猜是什么?对,那么看这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2.请大家画出时针、分针,表示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

  3.展示评比。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

  1.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那你们知道钟表的由来吗?请看.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后来又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以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4)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十)份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1

  (一)、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自主探索

  (二)、找规律认时间。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延伸知识

  归纳小结

  1、这节课练*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课外延伸 。

  (三)、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时钟的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写整时。

  难点: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

  学生准备:学生用钟面模型

  (六)、教学策略

  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构建一个“回忆知识 — 梳理知识 — 分层练* — 应用知识 — 课外延伸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这节课通过回忆激发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钟表的知识,整时的认读方法进行梳理,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本节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合作学*、自主探究。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采用多媒体作辅助,因为多媒体能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课准备好,主是课本资源,采用实际生活活动情景作为练*素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七)、教学过程

  一、自我反思,梳理知识。

  1、整理有关钟表的知识。

  出示淘气猫时钟教具。

  师:淘气的小猫闹钟在外玩了一天,把身上的东西都掉光了,根据同学们对闹钟的认识,你乐意帮小猫把掉了的东西找回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猫闹钟补上1~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激活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助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2、整理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猫闹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进一步巩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理解数学知识。

  3、师生共同活动,完成87页第7题。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说出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生: 拨钟活动。

  【设计意图】: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认、写整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复*认写整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钟表上表现整时。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7页第5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了,喜洋洋也说它也会认时间,请同学们判断喜洋洋写出的时间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就打√,不对的请同学们帮喜洋洋改正过来。

  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

  生:独立汇报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辩错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强化整时的读法和写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看图:完成教材86页第4题。

  师:周末到了,小明很开心,妈妈答应星期六早上让他到公园放风筝。这就是小明愉快的周末活动,你能看懂图意,并完整的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图意吗?

  生:个别学生说图意。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几个电子钟表的时刻吗?

  生:个别学生读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读电子钟表的时刻,进一步认识电子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

  师: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你能为每件事找到相应的时间吗?试试看!

  生:独立连线。

  生:汇报结果。

  师:说所你们自己的周末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

  生:发表意见。

  师:周末不用上学,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去公园玩,开阔视野,但也要适当看看书,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在家做个好孩子。

  【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除了引导孩子学*知识,还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

  三、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但时间不会总是整时的,请看下面的三个钟面。(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10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10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0时过一点儿。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个别学生汇报,分享发现。

  预设1: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10,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预设2: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10,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10,不是正好指着10。

  ……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10,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10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10。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10时,第二个钟面是快到10时了,第三个钟面是10时过一点儿。

  师:像这样, 快到10时了和10时过一点儿。 ,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师:请大家说说教材87页第6题。

  生:个别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好知识的铺垫。

  2、按规律填时间。

  师:请认真观察下面钟表,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思考最后一个钟面怎样表示?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练*,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所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钟表的时针的运动中。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的进步,体验学*的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2

  教学内容:

  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

  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

  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

  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

  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

  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巩固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

  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2)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

  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3)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

  三、巩固练*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

  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

  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时间很宝贵,希望同学们会安排好你们的时间,爱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回去拨你的小闹钟,告诉你家人,你会看整时了。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4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5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与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渗透接*整时的内容。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还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度量工具,表盘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升,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摸、可感受到的.活动。

  备内容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1课时)→会认、读、写整时,知道钟表;了解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钟表,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时钟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3.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利用时钟模型,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在两种表针的运动中对整时和时间顺序有深刻的体会。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经历自己安排生活和学*时间的过程。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钟表,能区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难点

  1.会认、读、写整时。

  2.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6

  教学内容:

  课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时间观念。

  2、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

  教具:实物钟表、钟表图片。

  学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仔细听好了。

  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生:6点半、7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生:听家长说的、看钟表的……)

  要想知道这些时间我们就要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关钟表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请优等生介绍:钟表上有数、有长针、有短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长针短针

  谁还有补充?

  (生:钟表上有大格、有小格……)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格小格

  2、指导观察: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钟表。

  拿出你的钟表。请仔细观察钟表上的数。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钟表上有12个数。还有学生会边说边比划数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钟表上的长针、短针分别叫什么吗?

  长针叫分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分针。

  短针叫时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时针。

  钟表上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钟表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有12个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生:共有60个小格。)

  有关钟表上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就是表示几时的。

  3、认识时间:

  出示钟面图:

  8时3时6时

  这几个时间你们认识吗?分别是多少?

  你是怎么认识的?

  想一想这些时间你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几?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分针都是从12出发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写时间:

  你会认时间,会写时间吗?

  我们来看第一个时间是8时,我们先写一个“8”再写一个“时”。

  时间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电子表的显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是这样写的“8:00”。

  你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在哪见过的?你可真会观察。

  你想试试吗?

  请你把后面的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找两人板演,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认识钟表的方法是什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下面就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练*。

  三、巩固练*: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7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

  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

  (2)课件出示主题图。

  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情趣高涨,拉*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b.有从1到12这12个数。

  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8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2认识整时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册才出现,在新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来编排,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上册。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的知识接触早了。

  从学生的学*起点来看,在农村学校里,并没有像有的杂志上写的那么高。在一个50多位的班级里,有少部分学生认识整时,认识的也相当模糊,比如拨得时候把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5认为是5时。这样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听了一些《钟表的认识》,总体的感觉是,照顾学生个性多了,但学*效果却差了。囫囵吞枣式的只怕学生掌握的不够多,只怕听课老师说学生的起点不够高,就让几个好生撑撑台面。基于以上几点,把教学内容定位在认识整时上,半时的认识作机动处理。为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会读、写时间(整时),认识钟面结构(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学会交流,学会分类。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教学设计基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体验。

  2、教学素材生活化。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创设情境,读写电子表:

  (1)在班级学生中找一个电子表,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是9:00)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闹钟、电视、手表、手机、太阳等。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像闹钟、手表这样的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课前在教室周围粘贴4——6个不同的钟面)学生离开座位进行钟表文化欣赏活动。(配以音乐)

  2、学生汇报。你们刚才发现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

  3、钟表认读活动。在这么多漂亮的钟面(刚才粘贴在周围的)中哪个你会读?(学生有选择地读)

  4、再次观察钟面——闭眼想——回忆(出示,你能在上面添上什么,就是一个钟面了)——划一划(你知道时、分针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吗?)

  5、学生制作钟面。(活动要求: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来。)

  6、展示交流、评价。在这些钟面中,哪些钟面认识起来最方便?并说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整时以外的时间,待结课时或当场解决,视学生情况而定)

  7、找规律。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三、应用发展:(设了四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

  第二关:我是小判官(对吗?还缺什么)

  4时11时2时

  第三关:我演你猜(一生上台做动作,如刷牙等,其余学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时间)

  第四关:认识“大千世界”

  1、你*时做哪件事情用的时间长?

  与与

  2、出示:(这是为什么?)

  3、想想画画:

  你能按规律画出第4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吗?

  通过学生身边的电子表引入,能拉*学生的心理距离,从简单表示时间引入,也能体现从易到难的原则。

  为学生设计钟表欣赏环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钟表奥秘的心理意向。

  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这道题的设计在于学生能对钟面结构有深入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这两组题中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时间的长短。

  本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今天学*的知识进行运用,能根据钟面间的联系,合理解决问题。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师: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

  另一生理直气壮地说:太阳。

  师为之一怔:你来说一说怎么一回事?

  生: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爸爸买给我的书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能从课外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不过,你能根据太阳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片断二:

  师:你觉得这些钟面(整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有时针。

  生:都有分针。

  生:还有12个数字。

  师: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针指的是一样的,都指12。

  (在一个试教的`班级中,学生更是瞪大眼睛观察,无言以“对”。此时,师: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终于学生发现了。)

  六、教学反思:

  1、体现传授与启发的统一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电子表的形式表现时间的,如电视、手机、电子表等,就选择直接从电子表上的时间引入,更能贴*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这种简便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当问到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时,学生说太阳,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是啊,古代不就是这样知道时间的吗,多有创意的想法。那么做为现代的人,怎样知道准确的时间呢?因此认识钟面显得尤有必要,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

  2、体现教学的开放度与数学学*有效性的统一

  从学生的特点去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主体。如果我们不加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可能无所体验,无所收获;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的指导,也很难将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不断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接着学生自己制作自己喜欢的钟面,如何让入学不久的学生学会合作,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做法是让学生分三步走:

  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

  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

  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来。

  接着在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时的规律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问题:

  一是每个钟面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二是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三是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结果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第一层次的问题无从下手,第二层次刚好够得着,第三层次的问题(片断二中的试教情况)对一些班级的学生有明显的效果。

  3、体现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统一

  现在的学生会说的多了,会做的少了。说的很好,但做的效果却不*人意。如何在练*中体现双基,又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一课中,设了四关。主要让学生学会认读整点时刻,再通过判断,运用钟面上的知识;在“大千世界”中,通过生活情境的比较,体验到时间的长短;通过早、晚9时的比较,渗透符号化的思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得主动,思维始终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愉快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10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

  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

  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

  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5)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五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形状。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形状

  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各自的学具。

  问:这么多学具中你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①、活动:按老师要求,学生分组活动。

  ②、学生汇报,在投影仪下分类。

  ③、揭示概念。

  师: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④、活动:师板书球,生拿,并检查是否拿对了。

  再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2、摸感知特点

  ①、感知长方体。

  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小朋友说一说。

  汇报:用你的话来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②、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说说这三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③、比较

  投影出示33页第一幅画,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

  ④、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他吗?请闭上眼睛想一想。

  ⑤、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他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猜物体

  请两位小朋友上来,蒙上眼睛猜猜这是什么?(如图2)

  2、搭一搭

  用自己手上的学具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各种物体的形状,还用他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狗贝贝给大家请来了几个图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图形朋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课件)

2、认识这几个图形朋友吗?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

谁知道第四个图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三角体)

其实这个图形朋友叫三棱柱,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谁还能再说说?

3、这几个图形朋友真调皮,一个个跳到了地上,地上湿湿的,弄得到处都是脚印。你能猜猜他们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吗?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朋友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呢?圆柱体会留下……?为什么?正方体会留下……?长方体会留下……?三棱柱会留下……?这些物体留下的脚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有趣的图形朋友。板书:有趣的图形

二、玩中认图形

认识我手中的图形朋友吗?(正方体)你能不能找出正方体呢?举高,看看都拿对了吗?从正方体的面上你能找到什么图形呢?(正方形)板书:正方形。你找到几个正方形呢?(6个)谁能到前面来摸一摸你找到的正方形呢?我们也一起摸摸,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好吗?

用刚才的方法,在你喜欢的物体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还能找到什么图形朋友呢?

生汇报:我在圆柱体上找到圆,我在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

(举起圆形)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圆柱体)谁知道老师是怎么把脚印留到纸上的吗?你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让这些图形朋友在你的纸上留下脚印呢?

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汇报说方法

师多媒体展示方法

第一种方法:印一印,第二种方法:画一画。谁能说说用第二种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动)

第三种方法剪一剪。

接下来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物体,用你喜欢的方法,让他在你的纸上留下漂亮的脚印吧!(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们仔细看看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几个图形,我说图形的名字,你举起手在空中画一画好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板书:认识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

三、猜中辨图形

接下来请大家睁开眼睛,老师这里有个魔术袋里面住着老师的图形朋友和今天认识的新的图形朋友,谁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说出他们的名字呢?(谁来试试?)

谁能把这些图形朋友分成两类呢?

你为什么这样分?

“体”和“形”有什么不同呢?

四、忆中说图形

同学们真棒,能够区分各种图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练*好吗?

其实这些图形不仅在书上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指着其中一个安全标志问: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行人走天桥、残疾人专用设施、学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车场)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安全标志的面是什么图形呢?

2、你还能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吗?四个人一个小组,先在小组中说说吧。

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窗户、黑板、文具盒、书……)

2、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3、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红旗……)

4、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可乐瓶的面,铅笔上下的面……)

五、活动五:动中摆图形

这些图形不仅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如果把他们进行适当的组合还可以拼成美丽的图案,下面是老师用这些图形拼的美丽图案,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吗?

1、课件展示图案

这些图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图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笔画一画。先自己动手试试,然后四人一小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组作品最精彩。

2、生动手拼组图案

3、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呢?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3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难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大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个、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每人一份、小动物屋3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去图形王国里玩一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出发了。

  2、提问:王国里有哪些图形宝宝啦?(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它有长得怎么样的呢?

  3、图形宝宝自我介绍(小结):小朋友们好,我是圆形宝宝,我的身体是胖乎乎的一个角都没有。小朋友们好,我是正方形宝宝,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小朋友们好,我是三角形宝宝,我有三个角三条边,大家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吗?

  二、游戏“喂饼干”

  1、按形状给小动物喂饼干。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啦?(出示三个形状小动物的家)教师分别扮演小动物,说喜欢什么形状的饼干。

  2、师:小朋友们,现在拿起小椅子下的三种形状的饼干,你们手里有什么形状的饼干啦?小动物饿啦,给他们喂一下吧。

  3、小朋友喂饼干。

  三、经验迁移。

  1、师提问:在小朋友的家里或在幼儿园,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呢?回家之后,我们在去找找其他的物品吧。

  活动反思:

  活动刚开始,我以带小朋友去图形王国参观的形式,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接着我直接出示三个图形宝宝请小朋友说一说长得怎么样,用直观的图形来进行表示。小朋友自己先说出第一感觉的形象。然后教师在自我总结,以图形宝宝自己介绍的方式较科学的介绍给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三个形状的基本特征。但是之后,教师可以请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等方式来考考小朋友有没掌握,可以更好地巩固对图形基本特征的了解。重点可以更好地突破。

  第二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小朋友按照形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以此加深小朋友对三个形状的特征。比如请他们拿起饼干的时候,先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饼干,然后再去喂饼干。因为“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学*形式,让他们“玩中学,学中玩”,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

  最后一个环节经验迁移,让小朋友自己说说幼儿园、家里的物品。哪些是圆的、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将枯燥的图形与生活相联系,较好地融入到生活,作为生活经验。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狗贝贝给大家请来了几个图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图形朋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课件)

2、认识这几个图形朋友吗?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

谁知道第四个图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三角体)

其实这个图形朋友叫三棱柱,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谁还能再说说?

3、这几个图形朋友真调皮,一个个跳到了地上,地上湿湿的,弄得到处都是脚印。你能猜猜他们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吗?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朋友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呢?圆柱体会留下……?为什么?正方体会留下……?长方体会留下……?三棱柱会留下……?这些物体留下的脚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有趣的图形朋友。板书:有趣的图形

二、玩中认图形

认识我手中的图形朋友吗?(正方体)你能不能找出正方体呢?举高,看看都拿对了吗?从正方体的面上你能找到什么图形呢?(正方形)板书:正方形。你找到几个正方形呢?(6个)谁能到前面来摸一摸你找到的正方形呢?我们也一起摸摸,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好吗?

用刚才的方法,在你喜欢的物体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还能找到什么图形朋友呢?

生汇报:我在圆柱体上找到圆,我在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

(举起圆形)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圆柱体)谁知道老师是怎么把脚印留到纸上的吗?你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让这些图形朋友在你的纸上留下脚印呢?

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汇报说方法

师多媒体展示方法

第一种方法:印一印,第二种方法:画一画。谁能说说用第二种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动)

第三种方法剪一剪。

接下来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物体,用你喜欢的方法,让他在你的纸上留下漂亮的脚印吧!(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们仔细看看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几个图形,我说图形的名字,你举起手在空中画一画好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板书:认识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

三、猜中辨图形

接下来请大家睁开眼睛,老师这里有个魔术袋里面住着老师的图形朋友和今天认识的新的图形朋友,谁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说出他们的名字呢?(谁来试试?)

谁能把这些图形朋友分成两类呢?

你为什么这样分?

“体”和“形”有什么不同呢?

四、忆中说图形

同学们真棒,能够区分各种图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练*好吗?

其实这些图形不仅在书上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指着其中一个安全标志问: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行人走天桥、残疾人专用设施、学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车场)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安全标志的面是什么图形呢?

2、你还能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吗?四个人一个小组,先在小组中说说吧。

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窗户、黑板、文具盒、书……)

3、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4、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红旗……)

5、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可乐瓶的面,铅笔上下的面……)

五、活动五:动中摆图形

这些图形不仅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如果把他们进行适当的组合还可以拼成美丽的图案,下面是老师用这些图形拼的美丽图案,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吗?

1、课件展示图案

这些图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图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笔画一画。先自己动手试试,然后四人一小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组作品最精彩。

2、生动手拼组图案

3、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呢?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行四边形,感受*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感受*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与长方形的联系,加深对*行四边形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条做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以前认识过哪些图形?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师:其实在几何这个家族中还有很多图形等待我们去认识。想认识更多的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行四边形。板书:*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1、认识*行四边形

  播放课件,内容设计到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有*行四边形的物体。(如果没有多媒体,可以展示挂图或举例)

  学生看过课件后教师提问: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学生可能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等,但估计大多数同学会感受到有很多*行四边形,也可能有的同学说不出*行四边形的名称。这时,教师有意把录像中的有关*行四边形突出显示,并用不同的颜色闪动实物中的*行四边形。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行四边形。教师把*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或显示在屏幕上。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些角是什么角?学生交流后,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有*行四边形?

  学生举例。

  2、感受*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师出示一个用木条钉的长方形。

  教师:长方形和*行四边形是好朋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变换,你相信吗?

  学生分组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条钉的长方形,把他拉成一个*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发现长方形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你们能把*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吗?学生再次分组活动。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容易变形)

  教师:你现在知道生活中有的自动门为什么要做成*行四边形了吗?(此点只让学生有一点感受)

  [点评: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到*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做准备。]

  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第2、3题,然后交流。

  (2)完成练*五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辨别长方形和*行四边形的,以加深对*行四边形的认识。

  (3)分组活动完成练*五第2、3、4题。

  (4)学生独立完成练*五第5题,然后交流。

  (5)在小组里讨论怎样做思考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6)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优选【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算钱、付钱、找钱等实际操作,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

  教学难点:

  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商品或小商品的图片并打印好价格

  学生准备:人民币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预*展示、提出问题:

  师:通过预*,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谈话:同学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大家想自己去买东西吗?

  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

  1、出示商品图片和价格:

  ①仔细看一看、认一认,这些商品你认识吗?说说看,都有哪些?

  ②说一说,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购物

  ①说一说,小女孩想买什么?应付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

  6角+7角=13角=1元3角

  ②看,图上还有一个小朋友再买东西,他准备买什么?他付给售货员多少钱?售货员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要找给他多少钱?

  师:为什么要找给他钱呢?

  学生列式:1元-8角=2角

  说一说,算式中的1元、8角、2角分别表示什么?

  三、类化练*、限时作业

  类化练*:模拟购物

  四、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2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8页

  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②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位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③创设“文具小超市”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认识1元=10角。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②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进一步学*分类方法。

  ④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⑥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怎样让他们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二个环节:(1)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让他们通过换钱自己找出1元=10角的换算关系。(2)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1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②1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③我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

  让学生自己找出1元=10角的十进位关系。

  ④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这么多钱,拿出5角怎么拿?(不同的拿法)

  ⑤很多的东西想卖给你,1元2角钱,怎么买?(不同的买法)

  ⑥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3、实践活动:文具小超市。

  4、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①认识了人民币;

  ②怎样换钱;

  ③知道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④学会了怎样买东西。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1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例1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课件,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知识运用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4

  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目标: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借助经验,交流介绍

  1、学生介绍认识的人民币。

  2、根据学生回答形成:1元以内的人民币有1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硬币和纸币)

  3、分类游戏。

  三、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1、橡皮2角,学生说出不同付法。

  2、羽毛球8角,学生在桌上摆一种付法。相互交流。

  3、书本1元, 1元可以怎么付?学生在桌上摆出多种付法,然后交流,引出1元=10角,学生一起数出1元,1角……9角,1元

  4、火柴1角,引出 1角=10分

  5、学生根据商品钱数说出价钱,再根据商品价钱摆出钱币。

  四、模拟购物,体验升华

  学生拿好一元人民币,进入一元超市。

  1、师生示范。

  2、同桌练*。

  3、购物表演。

  五、交流收获,自我感悟

  1、学生谈收获。

  2、学生体验:要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三、设计理念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以 “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嗨,我叫聪聪。我叫明明。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

  小结:**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m(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

  币和我们*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

  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

  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

  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7)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本5份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1

  一、小明的一天

  “认识钟表”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兴趣比较高,该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中感受新知,做到“在动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亲*数学,感受学*数学的快乐,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注重小组合作学*,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如,在学生认识钟面时,先自己独立的观察钟面上有什么,然后再把自己发现的告诉组里的同学;又如,认识整时和半时也是这样,每人挑一个时间认一认,再把自己认识时间的方法和同学说说,因为每个人选的时间不同,所以在交流时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使每个孩子都能真正带着自己的想法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中来。 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课标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把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相结合,本节课中学生之间的评价,使得课堂上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既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同时培养了学生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因为学生之间评价时认可了别人的优点(比方说:谁的回答声音宏亮,谁的说话完整)既是他虚心的表现,又能促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被评的人得到了他人的肯定,树立了自信心和成功感,而指出别人缺点的同学,自己可能就要想到要比他好,接受评价的人,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也是一种美德。长期培养下去,学生们会养成真诚待人,公正,公*合理客观地评价一件事,一个人。这其实也是一种素质。教学中,只有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二、小芳的上午

  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把单调的书后练*转化为与动物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学*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生活中。

  一、结合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周玉仁教授说过: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在本课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以了解一名新朋友的生活为背景,挖掘数学因素,设置学*情境,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激励,提高学*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课中,教师设计了学生间的评价,在为动物朋友当裁判的情境中,对参赛小动物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起学生学*的热情,促进课堂学*效率的提高。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2

  1、留给学生较大的“时空”

  修改后的案例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会。一个钟面,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要让学生去欣赏、体会教学的`美。如果这个钟面只是让学生简简单单地说或被教师灌输理论,学生就没有那种兴奋,智慧的源泉只能深深地埋藏起来,这不是一大遗憾吗?本案例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2、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人人享受成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想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环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悟性、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学生所想的可能不是教师所需的答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地想。本案例中,每位学生都仔细观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时针、分针的独特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认识钟面的快乐。

  3、多媒体的恰当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主动探索的境界中,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创造。本案例中,用课件显示了一个动态的钟面的情景图,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动态、生活的境界中。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新颖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多媒体教学容量大,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在操作中,体现学*的乐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行动开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学*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为学生提供动手时间的机会,让学生有意去学数学,并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避免了学生死板的记忆和脱离实际的学*,使学生能够轻松并且牢固地记住一些概念。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3

  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带的都是实物钟表,在学生动手拨时间的过程中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做练*时间较紧张。

  2、提出的问题方向不够明确。如在让学生观察三个钟面,让学生找出三个钟面的异同点时,我让学生说说从三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提得太泛了,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答不到点子上。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比如问时针和分针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4

  在一年级下册第二章中有一个快速做20以内的减法的方法,这一节中主要是对两种方法的掌握。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

  在我撒谎能够这节课的时候,是将20以内的所有减法算式放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将竖行的算式计算结果写出来,再让学说将横行的算式计算出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通过一些题目让学生去观察这些减法可以用什么方法简便的计算,引导学生用差几法来做,即用被减数的各位与减数作差,告诉学生差几多几这些现有的东西,再加以训练,最后用小黑板上的算式巩固。但是这一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因为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听懂,一脸的茫然,就这个问题我做了思考,我应觉得应这样来讲。

  在上课过程中只讲差几法,并在讲的过程中稍做改动,介绍差几法时这样来说:被减数个位的数与减数的差与该减数的和是10,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说“我用被减数与减数个位上的数作差,我知道两个个位数相加等于10的所有算式。”因此,学生算起来就比较简便,清晰明朗。从中不断的训练其口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5

  回想起这快乐的、无拘无束的40分钟,我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感慨孩子们在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感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我真不敢相信,六七岁的孩子竟然知道得这么多,合作得这么好。数学已经成为了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一个工具。

  成功的一节课必须要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新理念的理解之上。胸中有邱壑,教学才有方。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努力挖掘教材的两个优势:

  1.情境创设得好,是儿童熟悉和感兴趣的;

  2.素材提供得好,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方式,给学生多次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去自主地学*探究。在学生交流时,我把自己也看成是小组中的一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便及时地来引导。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小脸,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堂。

  〖案例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 重视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中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既关注又尊重学生的情境是每个教师竭力追求的。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舞台,通过“小明的一天”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去合作、去交流,去认识整时和半点。我想,这一情境会使儿童终生难忘,甚至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在本节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学*。在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注意生生、师生的多项交流,集中小组的智慧,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点。尊重学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3.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数学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数学课堂真正变成学生实现心灵自由放飞的舞台。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5)份(扩展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认识0(教科书第16页例题和第17页“想想做做”的*题。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0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0的不同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放大的尺子图,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教学例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多样练*,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四、总结全课

  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

  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认识“0”的意义,会写“0”;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2.在现实情境中经历“0”的符号化过程。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惯。

  教学思路

  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教学时,从摘苹果这一生活化的情景出发,让学生参与游戏,亲身体验,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隐藏的数学知识,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用1-10来表示物体个数,并说说1-10各数表示的意义,特别是注重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用数表示“一个也没有”,给学生提供机会大胆尝试创造,最终抽象出“0”这一数的表示方法。这样就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摘苹果呈现,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观察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胆创造、多向交流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合作交流的学*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0的意义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经历一个创造符号的过程,让学生感知0的含义,知道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课前准备:

  苹果树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见过苹果树吗?你摘过苹果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苹果树

  (出示苹果树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什么了?

  【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共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苹果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好不好?

  活动二:摘苹果,提出问题

  1、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表示什么意义?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2、指几名学生上前摘苹果。

  3、提问:苹果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能不能把这些苹果排排队?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四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1.3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直尺割裂图。

  3.跳远起点条及终点位置标志条,一把长米尺。

  4.数字卡片,磁性黑板(用来完成练*四第2题)。

  5.鱼缸图投影片(用来完成练*四第1题)。

  6.1~5的数字卡片和一张空白卡片(为写“0”做准备)。

  教学设计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猜为什么有这引进变化?(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利用学生喜爱的小猴子形象,创设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迅速进入最佳学*状态。]

  学生描述三个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行。

  揭谜底,教学第一种含义

  导语: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数数看。

  1.揭示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学生用2表示,举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学生用1表示,举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没有表示“没有的卡片,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有的学生领悟到什么,举起课前让准备的空白卡片。

  揭示课题: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

  板书: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

  2.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老师竖起2根手指,让学生说是几(学生读“1”);再竖起1根手指,学生说是几(学生读“2”)。

  [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学生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师:老师握起拳头,我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指头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那么,你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藏起桌上的物品、书包里的书、口袋里东西等等方式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0在1的前面。)

  师: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大。

  让学生试比较三角板和黑板擦的长度,让学生看到两面三刀样东西的一端都对齐“0”起点,三角板的另一端对齐5,黑板擦的另一端对齐2,说明三角板的长边长,黑板擦的长边短。

  教师强调:量东西长度时,“0”就是起点。然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起点“0”。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注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育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a.指名请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b.说说怎么比才公*。

  c.说说课后比赛跳远时,也要注意什么。

  (一听说比赛跳远,学生立即兴趣大境,而且主动当起了小裁判,从“0”起点起跳的规则也深入人心。)

  [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跳远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为学生营造一种学*的情趣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教学书写“0”

  教师:学*了“0”的这么多作用,我们应该掌握好“0”,写好“0”。

  a.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0”,注意什么。(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长圆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b.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教师书写。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29页描写“0”,请两面三刀位同学上小黑板描写,全班同学评价公有缺点。(学生提出的优缺点比老师想的要更有针对性,更贴*学生实际,教师要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的说法,但也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巩固练*

  1.练*四的第1题。

  a.学生依次数出每信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b.学生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整洁规范。

  2.练*四的第2题。

  a.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写有0~5的数字卡片。

  b.排好顺序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

  c.有不同排列顺序的组都可以上台展示,鼓励不同的排法。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感受是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味浓;课结束,趣未尽。

  本节教学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2.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练*五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2、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

  备茶杯图,直尺图,画着放大的写字格的小黑板,学生放气球圈,蜡笔盒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2+3 5-1 4+1 4-2 5-3

  2+2 3-2 3+1 1+2 3+2

  5-4 1+4 4-3 5-2 1+3

  2、从1数到5。

  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

  二、新课

  1、认识0

  接着复*中的看图写数。

  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

  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

  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会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0像个鸡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_。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2、认识直尺。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

  3、0的写法。

  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

  带着学生书空2~3遍。

  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

  4、巩固练*。

  (1)做练*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做完后指名订正。

  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做练*五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

  (3)做练*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

  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

  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

  (4)做练*五第9题。教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课间活动。

  5、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有关0的加、减法。”出示学生放气球图。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小强手里有两个气球,放走了1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2-1=1)

  师:“小强手里有两个气球,放走了2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板书:2-2=)

  “得数是几?”(0)“为什么?”(2个气球都放走了、就没有气球了。)

  板书得数:2-2=0

  指明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提问:“小丽有4块糖,吃了4块,还剩几块?”“怎样列式?”(4-4=0)“为什么?”

  师:“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想出5-5的得数吗?”“3-3=?”“1-1呢?”

  师:“一个数减去与它伺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蜡笔图。

  师:“左边盒里有4枝蜡笔,右边盒里有1枝蜡笔,一共有几枝蜡笔?”(4+1=5)

  师:“左边盒里有4枝蜡笔,右边盒里没有蜡笔,一共有几枝蜡笔?”“怎样列式?”

  (板书:4+0=)“得数是几?”(得数是4)“为什么”’(因为右边盒里没有蜡笔,所以就只有4枝蜡笔。)

  板书得数:4+0=4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把左边盒里的蜡笔换成3枝。提问:“现在一共有几枝蜡笔?”(3枝。)“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3+0=3)

  再把左边盒里的蜡笔换成2枝,问题同上。(板书:2+0=2)

  师:“想一想5+0、1+0等于几呢?”

  师:“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教师把两个蜡笔盒交换一下位置。“现在一共有几枝蜡笔一?”“怎样列式?”(0+2=2)

  师:“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师:“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师:“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师:“想一想5-0等于几?”(……)

  师:“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师:“4-0、3-0、2-0、1-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

  6、混合练*。

  做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中的题自。说明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7、 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

  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0的认识”及自主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探索“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并理解“0”的其它含义起点,分界线等。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工整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惯。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师讲故事:星期天,有四只小猫结伴出去钓鱼,它们高高兴兴的向小河边走去。其中有三只小猫钓鱼的时候非常专心,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河面,等待鱼儿的上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几个钓上了一条一条又一条小鱼。还有一只小猫在钓鱼的时候一会儿看看远处的风景,一会儿看看飞来的蝴蝶,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四只小猫钓鱼)

  1. 教师:你能猜出故事里的那只三心二意的小猫是哪一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鱼,你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教师:小蓝猫一只也没钓着,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 “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鱼缸空空的一条鱼也没有 板书:一个也没有)

  教师:小猫钓鱼的时候三心二意,所以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向它那样,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2.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师: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我们用0来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个苹果,爸爸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我吃了一个,结果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这时苹果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你能说几个要用0表示的例子吗?(学生大量的完整地说,教师正确地引导。)

  3.课件展示0的起源(结绳计数)。

  4.生活中的“0”。

  教师:现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0呢?

  (门牌号码上的0;电话号码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图片)

  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直尺、台秤、计时秒表、温度计的图片)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1.观察自己的直尺

  教师: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声的把直尺上的数字读一遍吗?

  2.出示图片(直尺)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

  教师:谁来把这些数大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一生到黑板上指读)

  教师:这个0表示什么呢?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起点的意思.(板书:起点)

  3.出示图片(温度计)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生尝试说)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所以这里的0表示分界线。

  4.小节0的三个含义。

  三、学*写0.

  (1)师:我们已经学*了0的这么多知识,0应该怎么写呢?

  你们看这个0像什么?(生发挥想象,充分说明)

  (2)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0,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上半格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圆圆的没有一点棱角,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这里还有一首有关写0的小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写好数字0 ,封口之处是关键”。

  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观察并书空临摹

  (3)学生描红,独立书写,教师指导。(你们写得真漂亮!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

  (4)展示两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哪还需要改进呢?(生评)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练*题.

  四、课堂练*

  1.填数.

  2.出示图片:按顺序连数

  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鲸鱼)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3.出示图片:(可能剩几个)

  五、 回顾反思――总结学*所得,深化对0的认识。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生:认识了数字王国的新朋友--0。

  生: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

  生:还学*了怎么写0。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一个也没有

  起点

  分界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