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2-17 00:00:0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复*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能正确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导入。

  现在是哪一个季节?(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松鼠想到山上摘松果吃,可刚出门,就遇到了一群小客人,它们都说自己是角,这下可把小松鼠难住了,它想请教大家,角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帮助它?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师:小松鼠还是不明白,谁能画一个给它看看?(生上黑板画)你是怎么画的?

  (生:过一点向不同的方向画2条直线)

  谁能把角各部分的名称也告诉它?生说,师在生刚画的角上标出。

  小松鼠还想知道直角是怎么画的?(生画)你是怎么画的?(过一点先画一条直线,它和三角板的直角边对齐,再过这个点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个线,最后要画上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在课堂上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与充满活力的氛围,学生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学的轻松愉快。课堂伊始从向小松鼠介绍角而进入复*,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味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通过大家的介绍小松鼠知道了(师板书:)角(直角)的组成、画法,它们都属于角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讨论:角与直角是一回事吗?

  生归纳得出:直角一定是角,但角不一定是直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复*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识知识结构,学会复*的方法】

  三、重点复*,强化提高

  1.有了大家的介绍,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接待了客人,你想去看看它的表现吗?出示(1)(2)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角?那些不是角?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师:这是小松鼠的答案,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为什么?(生略)

  怎么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生略)

  你对小松鼠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

  【设计意图:通过“你对小松鼠的答案有不同意见吗?”的提问,使学生担当了一个倾听者和一个思考者的角色,学生学*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接着提问:“你对小松鼠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引起学生思考、反思,教育小松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惯的培养】

  听了大家的话,小松鼠心服口服,它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摘松果,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出示(3)(4)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做对了就让过去,既然大家都是朋友,谁愿意上?

  (3)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4)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生边说边标出)

  大家表现很好,我们继续出发。

  3.刚到树下,一条大蛇出现了,怕吗?咱们用手势对付它,可以吗?

  (一只手打“√”,“×”用两只手)出示(5):

  (5)小法官。

  ①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

  ②角的边画的越长,角就越大。( )

  ③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同样大。( )

  4.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松鼠终于摘到了松果,可是一只老虎挡在了路上,我们有信心战胜它吗?出示(6):

  (6)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生边说边标出)

  有了大家的帮助,小松鼠终于品尝到了美味的松果,帮助别人你快乐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请大家接受最后的考验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可用测试纸呈现)考一考

  1.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请在角的后面打“√”

  2.画一个直角

  3.下面的图形中有( )角,( )个直角?

  4.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 )角.

  自我评价园:

  (师批改,或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表现的怎么样?

  【评析: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所学知识的认知结构。】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面图形吗?

  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

  (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指指看。(学生会指着两条边)

  (3)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点击课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学*画角

  (1)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老师示范画一画,边画边说: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起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

  (2)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指明学生说说怎么画的'。

  (3)师:为了让学生能规范正确地操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画角时除了纸和笔还需要什么;强调直尺。②画角时要画些什么,进一步巩固角的特点。

  (4)用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交流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运用动画的方式进一步强调画角时要用直尺。学生说画法,教师随之板演。学生练*画角,找出一些画得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师:设计了数角的检测练*,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

  2、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中哪里有角。学生从自己身边不同的物体表面上找出角,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谈收获,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以说,学*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其他几何知识的需要。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的层次上,从由共性的角度(角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认识角,再到由分类的'角度认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进而为角的度量及其他几何知识的后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备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1课时)→认识角;画角

  认识直角(1课时)→认识直角;画直角

  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

  解决问题(1课时)→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三角尺画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体验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主动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备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用三角尺画角的方法和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

  3.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给角进行分类。

  难点

  1.理解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2.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

  3.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结束

  回顾课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

  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

  同桌互相指一指。

  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

  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的,滑滑的)

  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评价。

  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指名汇报。

  都有顶点。

  都有两条边。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5、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其实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边说边画。连画3个角。你觉得老师画的怎么样?

  你发现老师刚才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现在大家会画了吗?

  学生试画。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觉得自己画的很好的请上来給大家看一看,找2、3生。问: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

  6、小朋友都会画角了,那现在大家都能当小老师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角会判断了,我看大家是不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角,它在哪里?

  数一数下面两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7、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角?看哪些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做完一个角。

  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同桌的小朋友。

  现在和老师一起玩角,注意用心玩,边玩边观察。来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通过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

  现在老师做好了一个角,大家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比老师的角小。

  和老师的角同样大。

  你怎么知道和老师的角就同样大呢?

  现在是第3次玩了,请一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谁愿意?小朋友你先做一个角,尽量大。大家都来当评委,看老师做的这个角,谁的的?老师再想想办法,教师把角的边拉长,问:现在呢?再次拉长,问:这次呢?现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仔细观察的好*惯。

  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2、摆一个角需要几根小棒?3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角呢?

  3、大家通过努力知道了角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自己创造一个角,大家有没有信心?(毛线,铁丝,圆形纸片)

  把你创造的角贴在黑板上。

  评价黑板上的各个角。

  你觉得上面这些作品有创意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角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再去探索,好不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38、39 例1、2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 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 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边)

  (2)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尖尖的点叫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 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全班交流。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开、收。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开的越大,角越大,*开的越小,角越小。)

  3、 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如图:·

  (3)学生练*画角。

  (4)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 完成40页的1、2题。

  2、 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你们能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3、 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40、41,例3、4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二、合作探索,学*新知

  1、 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3)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4)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制作的直角。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5)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 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3)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4)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教师示范和说明比的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合在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另一条边是否都重合在一起;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在一起,这个角不是直角。

  (5)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

  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直角的画法:先画一条边,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左端重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画的.这条边重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角的另一条边,这样画出来的角就

  是直角。

  三、学*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 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3、 第2 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第三课时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42、43页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二、合作探究

  1、 完成第3题

  要还应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 完成第4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说明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 完成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4、 完成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检验一下是不是直角。

  学生活动。

  5、 完成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三、学*效果测评

  1、 完成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后作必要的指点。

  2、 完成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四、课堂总结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拿出一张三角尺,指着其中的.角):三角尺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 师(拿出课本):书本的这里也是一个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凭着我们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好老师手上的活动角,(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折短)你们发现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呢?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7

  教材分析

  我是这样理解教材的,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认识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基础上学*认识角。二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结合图形来认识角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角的理解程度,紧接着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认识角,感觉角。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并学会自己画角。能从各种物品图形中找到角。从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并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到角。区分角,会做活动的角,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上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法及学法

  教法: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角、做角认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以谜语形式开头,全员参与,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不断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具,认识角,并会画角,做角,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学生汇报。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引导观察三角板。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找学生指一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探究新知

  1、感知角。

  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看谁指得好。请一个学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照样指一指角。请一名同学,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地摸摸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边,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找找角,摸摸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指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师板书(边)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逐个说明理由)

  3、折角、做角。

  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圆形纸)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生活动:自己用圆片折角、摸角,说说它的顶点和边,选择个别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同学们互相评价)

  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这样的小纸片做个角吗?试试看,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动:用小纸条做角,然后小组讨论、汇报。

  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了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最后又怎样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我们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师小结: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归纳提高

  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作业

  做一做: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你把它找出来,说给同桌听听。

  五、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内容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练*纸、圆形纸片、三张长方形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拼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围成一个漂亮的图形。

  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围成什么图形?

  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形吗?让学生将两根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 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一步一步揭示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2.指角

  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角,并用手指给大家看。(学生在指角时可能会出现指角的错误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适时练*:请学生拿出三角板,用正确的指角方法指出三角板中有几个角?

  3.认角

  我们在三角板中找到了角,请大家来用你的小手摸摸这个角,先来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这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小组讨论,发现角的特点)

  我们来给尖尖的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板书: 边

  顶点 边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板中其他两个角的顶点与边。

  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你能给你所找到的角画张相吗?(学生活动:尝试画角。并且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过程。学生再次画角后交流,并且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边

  顶点

  边

  (学生第一次学*角的认识,要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教学从具体实物引入“角”,并通过玩“活动角”,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感知。)

  5.课堂练*。课件演示,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且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的“导”、“扶”、“放”与学生的“探”、“思”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下,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学*的能力,最后一组练*,及时让学生掌握了新知。)

  6.折角

  1)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来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提问:你所折成的这个图形有3个角吗?为什么?

  7.比角

  1)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角,比较角的大小?请学生想办法如何来比较?

  教师小结: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比较,张开的大的这个角就比较大。

  2)课件出示不容易判断大小的红角与蓝角

  请学生比较哪个角大一些哪个角小一些?为什么?

  提问:你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的越大,角就越大。

  3)小活动:

  A:请学生用纸条图钉做一个角,教师做一个边较长而角大小相等的角,请学生判断,哪个角大一些。

  B:请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教师所做大的角。

  C:同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练*:

  1.猜角:出示一组图。请学生在下面图形中找出有几个角?并且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通过练*,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深化了新知,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动手做一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数学小灵通,他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裁纸的游戏好吗?

  A: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裁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活动)

  B:可是数学小灵通说,一张纸裁掉一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怎么裁的吗?试一试吧。

  C:小灵通说:也可能是3个、5个角,你知道是怎么裁的呢?

  3.活动:用准备的绳子,同桌合作做一个角。

  (通过开放性练*,让学生在猜测——求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画、折、裁、做。你从中都学到了什么呢?

  案例评析:

  这节课是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用手摸、用眼看、用手画、动手折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新知。

  1.借助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借助实物、图形的外部特征及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从图形中辨认出各种大小不同的角的表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精心设计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教师在最后设计开放性试题,一题多解,有趣新颖。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好奇心被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而当答案多解时,又产生了疑惑,进而又促使他们去思考。如此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评析: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做手工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画面的物体中抽象出*面图形,再从*面图形中引出新知一——“角”,这样的导入,不仅符合几何*面图形的一般规律,而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说明:为防止学生对角形成片面的认识,这里有意将三角形纸片上的角设计成开口朝下,闹钟上的角开口朝左]师(出示实物剪刀):打开剪刀,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角。(师指出,并用课件闪烁角)这就是剪刀上的角。

  师(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指着其中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师:剪刀、三角形纸片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评析: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有的开口朝左,有的朝右,有的朝下。

  生2:有的大有的小。

  生3: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生4:都有尖尖的地方。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评析: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很自然地把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具体的角,过渡到抽象的数学上的角,为学生形成角的表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像老师一样摸一摸,顶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生l:尖尖的,会刺人。

  师:他的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生2:**的、滑滑的、直直的。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师:凭着我们二(4)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搭角。

  师:刚才我们能正确地找出物体的角。你能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吗(生搭)师: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上台演示,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3.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4.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6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其中第三个图形,一男生填写零个,学生做完后,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对第三个图形的正确答案,教师没有作任何的评价)师:这位同学说第三个图形有两个,有没有不同意见(那位男生马上举手)师:你有不同意见你认为这个图形有几个角生1:我认为这个图形没有角,因为,他们说的这个角虽然下面是直的`,可是到了上面就变弯了,所以这个图形根本没有角。(多么认真观察的孩子!)师(惊喜的):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其余同学自发地鼓起掌来)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生2(举手):我不同意,如果我们把图形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所以它是一个角。

  师:你们听明白这位同学说的意思吗生3:。老师,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来看,那么下面的边就是直的了。

  师:你们不但善于听别人的发言而且还善于思考,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让同学们懂得了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其他同学露出了佩服的神情)评析: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留给学生的是广泛而又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得益于教师采用的延迟评价,当学生提出错误的想法时,教师没有轻易否定而是用赞赏的语言“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来缓解这位同学的紧张心理,然后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把问题抛给学生,在学生的辩论中,暴露思维过程,引出“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这么精彩的发言。这一过程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对角的认识,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相对封闭的*面图形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观察。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角还有什么特点(师演示钟面上的指针,将时针和分针拨成一个小角)师:现在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怎样(很小) (师慢慢转动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越来越大)师:角有什么特点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2.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3.比较C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4.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评析: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的递进学*活动,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度到认识动态中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直观体会、理解认识了角有大小,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大小的关系,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总评: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教师先引导观察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再利用课件演示将物体上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体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对角的特征的理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我们数学界的一位好朋友,它是谁?(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老师也在一些物体上找到了角,那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拿出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板演)

  (3)判断角

  角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3、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拉一拉角的两边。

  ①思考:怎样才能拉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拉出一个小一点的角?(个别学生演示)

  ②小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③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多媒体演示将两个角重合的过程,从而清楚地看出两个角同样大。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的程度有关。

  4、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1)观察画角,多媒体演示画角程序,先画一点,再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2)模仿画角,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在桌面画角。

  (3)动手画角,让每人动手画一个角。(展示学生作品,作出评价)

  五、知识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2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边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3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所以本课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教师提供有研究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丰富了对角的直观认识,空间观念有所提高。3.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并在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角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从常见的物品引出角。

  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请来了一个老朋友和我们一起学*,可是它被调皮的纸片挡住了一部分,聪明的孩子们,你知道是什么图形吗?

  为什么是三角形呢?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猜的吗?

  回答的这么有理有据,一起来看看。真是三角形。大家刚才在猜的过程中都关注了图形上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吗?谁上来指一指。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角。我们让这些物品藏起来。现在,大屏幕上一共有3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将数学知识的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之上,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 新授

  1. 观察归纳,总结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那么大家好好观察观察,什么样的是角?角长什么样?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还有两条线)

  这些角都是尖的。每个角都有尖尖的地方吗?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数学上称作角的顶点。除了一个顶点以为,角没有其它东西了吗?两条线(边)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吗?(两条边)。谁来说一说被我们称作的角的这种图形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角。这是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动作)谁来像我这样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掌握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 判断角,完善角的特征。

  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们判断起角来就会很方便。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看第一小题,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的打√,不是的打×。把我们刚刚学的知识用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同桌两个都完成了,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意见,你为什么这样判断。(生判断并交流)

  生汇报。跟这个小朋友一样的举手,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谁能讲讲理由呢?

  (1) 一个顶点两条边。

  (2) 没有顶点。两个点要碰在一起,这个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

  (3) 旋转后还是角吗?为什么一直是?虽然位置在变化但一个顶点两条边没有变。

  (4) 找不到顶点,边不直。被我们称作角的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的。(板书)

  (5) 一个顶点两条边。

  (6) 没有两条直的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提高了学*兴趣。】

  2.做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

  会画角了,接下来,咱们动手做一个角,怎么样?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试试吧!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角。这是一个角,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手势)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咱们来做个游戏关于角的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是比比谁的角大?谁要第一个到前面来和冯老师比一比。怎样比呢?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老师前两次角大,让学生体会角张口大角就大。现在你知道如何让角变得更大了,那我们再比一比。教师输。诀窍都让你们学走了,要想角大,我们就要让角的张口变大。那现在请每个人准备好你的角,现在我们都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小。动手比一比吧!

  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让咱们来场比赛怎么样?同桌两个人比一比,谁的角大?生动手比,师巡视。哪一桌同学到前面来比一比。你是怎么赢的?他是怎样获胜的?

  有没有人敢和我比一比?师生分别出角比试,体会角的张口大,角就大。再比小。

  都会比大小了,那快点来帮帮我吧!我有两个角,他们都认为自己大,你们来当裁判到底谁大谁小呀?体会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系,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我们一起认识了角,接下来,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请你认真观察,老师是如何画角的。师画角学生观察。谁来说一说,老师是如何画角的?我们画角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听了他的提醒,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动笔画画吧!画完的同学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1.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我们一起认识了角这种图形,现在,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关于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的知识,既有利于巩固新知,又有利于提高学*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用数学眼光找生活中的角

  其实角,不只存在在数学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角,赶快,用我们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去找一找。

  大家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厉害。下课后,再去找一找,我们的教室外,还有哪些地方有角的影子,好不好?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4

  学*内容:

  教科书p40

  学*目标:

  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直角

  难点:画直角

  学*准备:直角三角形、活动角、一些纸

  学*过程:

  一、复*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来说一说角。拿出昨天我们制作的活动角。一个完整的角有几部分组成?同桌互相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在拉活动角中我们的能着到一个特殊的角,它不大也不小。现在老师来用活动角来比划比划,你们来看看。

  你能拉个和老师这个活动角一样大的角嘛?

  有点难是吗,其实用任意形状的纸片我们都能制作出这样一个角。对了,它的名字叫直角。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做直角

  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个直角。拿出一张纸,任意折一折。再沿着折痕对折。看,这两条边所夹的角就是直角。

  用手摸一摸,感觉直角的大小。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你觉得直角是什么样的,和大家说一说。(汇报)

  2、找直角

  其实直角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现在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并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

  如果学生出现课桌是直角,请学生具体说明,请他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

  学生回答时请其余学生进行互评。在评价中巩固直角的概念。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由于它的实际用途,象课桌,为了防止小朋友们碰伤并把课桌磨成圆角,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像直角。

  3、判断

  老师也找来了一些直角,小朋友们帮老师判断哪些是真正的直角?

  为什么?

  4、画直角

  小朋友都认识了直角,现在我们要来画一个直角,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直角画得标准?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工具。

  s:我可以沿着直角的边画直角

  t:那你用什么画呢?你真聪明。很多工程师和你有同样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先看老师来画一画,先画一条直直的线。把三角板直角中的一边和它重合,倚着另一条边再画一条线,你看。这就是我画的直角。你也来试一试。

  比一比,谁画的直角最标准。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展台展示个别作品,请学生判断。再说注意点。

  延伸问题:老师在黑板上的直角比你画的直角要大,对嘛?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角王国中的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你能来介绍你这位朋友吗?现在如果老师想让你们用活动角再来摆一个直角,你有什么方法?

  四、作业:寻找身边的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面图形,哪几个*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的大角就大,两边**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的距离有关。

  五、练*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的*惯。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学具 :课件、手工纸、活动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上周五我们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在入队仪式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为一年级的同学佩带了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爱护红领巾)。出示一条红领巾在黑板上,从红领巾上有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对,三角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面图形中的一种。在三角形中你能找到什么?

  生:角。

  师:角也是*面图形中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和研究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 师:角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校园中就有很多,不信你就试着找找吧!(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找到了这么多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上也有角,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指出在物品上显出角)

  3、师:在我们的教室中也有角你能找一找,并试着把它找出来吗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指名指角。

  2、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指的角,老师明白了角的图形是这样的(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个是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3、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学生思考)哪位同学能将数学书上的角指给同学看看?

  4、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得吗?(师示范指角)

  5、师:请同学们从身边选取一个角,像老师这样来指一指。

  四、自主探究,创造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角。

  2、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角。

  3、集体交流自己创造的角,完整的指出每个角。

  4、摸摸你折的角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5、学生汇报。

  6、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是角的边。

  五、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课件演示)

  3、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六、游戏活动,比比角

  师:想玩游戏吗?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1、师:变变变,把角变大,变更大。变变变,把角变小,变更小。

  2、小组内玩这个游戏,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3、指名汇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4、同桌两人把角张开同样的角度,看看会发现什么?

  5、生汇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6、师总结。

  七、巩固练*。

  课件演示;练*八中第7题。

  八、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角)。

  (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

  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角、优角、周角……

  (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

  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欣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行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力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学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怎样判断?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

  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三、角的初步认识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 sxsk/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

  四、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五、教学过程:

  1、水果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时喜欢吃水果吗?(喜欢)看看这个水果吃过吗?(出示杨桃的整体图片)

  师:这也是杨桃(出示杨桃横截面图片),它的形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生:有个五角星的形状。

  师:(出示五角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藏在五角星上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找角

  师:你能找到五角星上的角吗?除了五角星,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真善于发现。

  (幻灯片出示练*本、剪刀、钟面,让1个学生到台上指出实物中的角)剪刀中的角学生有可能会指错,如果指错?)

  师: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指着图形:这些图形都是角。我们通常在角的'图形里画“弧线”来表示这是一个角。(幻灯片出示从实物中脱离出来的角)。

  (2)师:想摸一摸角吗?你来摸一摸,什么感受?尖尖的;这两条线呢?直直的。大家都拿出三角板来摸一摸,你摸了之后什么感觉?

  师:角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呢!通过昨天的预*谁来介绍一下?(指明一位学生)

  生: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学生边讲边演示幻灯片)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那么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

  师:你还能在我们周围那些地方找到角呢?指正角的指法(他指的是角吗?刚才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他指的是顶点,还有什么呢?那你现在能完整的指出这个角吗?)

  2、画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先画一个顶点确定角的位置,再用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边确定角的方向,再标出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瞧,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板书画角)这里就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师:同学们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请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角。并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谁来展示你画出的角。(会忘了划小弧线)关于角我们还有一首儿歌呢,大家一起读一读。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不是角请说出原因。

  师:调皮的小角又钻到了图形中,仔细观察,看看各有几个角,到台上指指看。

  4、试着做角,初步感知角可大可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想不想亲手做出一个角呢?请组长拿出材料袋,小组成员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个角。

  师:请你来展示你做的角。

  师:玩玩角,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变小一些?

  生:往两边拉开一些角就变大了,往里面一些角就变小了。

  师:借着你的动作说一说。

  师:大家一起举起手中的角,听老师口令:大一些,再大一些;小一些,再小一些。

  师:所以,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5、比较角的大小

  (1)第1次比较角的大小。

  师:既然角有大小,那我们来比比看。(出示差别比较大的两个角)

  生:红角大,红角两边张开的大,蓝角两边张开的小。

  师:这种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出结论的方法我们称为观察法(板书)。

  (2)第2次比较角的大小。

  师:用观察法有信心挑战三个角比大小吗?(出示钟面上的三个角)生:1号钟面上的角最大,3号钟面上的角最小。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号钟面角的两边张开了5个大格,2号钟面上的角张开了3个大格,3号钟面上的角张开了2个大格,所以1号钟面上的角最大,3号钟面上的角最小。师: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3)第3次比较角的大小。

  师:(出示2个差别不大的角)比比这两个角。

  师:不能用观察的方法比出大小,那该怎么办呢?(无学生知道时教师摇一摇手中的活动角:可以用活动角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请学生到讲台上演示,边做边说)

  生:先做出和红角一样大的角,顶点和顶点重合,两条边重合;再把活动角和蓝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对齐,看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另一边在外面,这个角就大,另一边在里面,这个角就小。

  师小结: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发现蓝角大,老师发现,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小女孩。这种比较方法我们称为重叠法(板书)

  师:用重叠法同桌两人互相比较一下刚刚做的活动角谁大谁小。请两组同桌汇报一下。

  (4)第4次比较角的大小。

  师:这是老师刚刚做的两个活动角,看,这两个角?

  生:一样大

  师:老师不小心弄断了一条边,现在两个角还一样大吗?

  生:一样大。

  师:另一条边也被老师不小心折断了,现在两个角还一样大吗?

  生:还一样大。

  师:由此你们觉得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生:无关。

  师:那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跟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总结角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我是一个小小角……”

  生总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复*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节课复*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主要是结合教材*题有序地进行。

  1.复*长度单位知识时,首先结合*题引导学生复*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2.复*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一支铅笔

  学生准备 尺子

  教学过程

  ⊙整理复*

  1.复*“长度单位”的知识。

  (1)复*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  )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  )作单位。

  ②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

  (食指宽约1厘米,小明高约1米)

  ③复*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米=(  )厘米

  (2)复*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铅笔,提问: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复*“线段”的知识。

  (1)复*线段的含义。

  提问:什么样的线叫线段?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复*线段的测量方法。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②估计、测量、汇报。

  (估计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估计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3)复*线段的画法。

  ①提问: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②操作: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自主画线段)

  3.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1)复*角的'组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复*角的画法。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复*角的各部分名称。

  (4)复*学过的三种角。

  ①课件出示图形,学生指认并说出各种角的特点。

  (第一个角是锐角,第二个角是直角,第三个角是钝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②画一画学过的三种角。

  课件出示:以下面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能认识辨别直角,会画直角

  教学难点:判断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锐角、直角、钝角的纸。学生准备手帕、教科书、纸盒、练*本、纸。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

  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

  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着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书第42页的题目。

  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3. 教学画直角。

  教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怎样画直角呢?”教师边画边说:“先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跟这条边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这条边也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这样就能画出一个直角。”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直角,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直角。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

  3、第42页第5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钉子板上做。没有钉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书上画出所加的线段。

  4、第42页第7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我们学*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角).

  (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

  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角、优角、周角……

  (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

  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欣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行学*。

  在交流中,教师引用了较多的课外知识,比如介绍锐角、钝角、*角等角的种类,介绍诸如放大镜不能放大角的趣味知识,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学*变得愉快。

  由于本设计大量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师可用来制作公开课或观摩课。

  探究活动

  剪角、数角游戏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角的形状,并能数出角的个数.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准备

  投影仪、三个长方形.

  学生准备

  剪刀、长方形纸.

  游戏过程

  1.教师讲故事(投影仪出示背景):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投影仪出示三个长方形)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还有3个角.”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妈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黑兔哥哥说.(配合故事,在投影仪上逐步打出3个,5个,4个)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2.教师布置任务: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三个小兔中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以上叙述可参考音频“剪角、数角游戏的录音(一)”】

  3.学生4人一组,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4.教师继续讲故事: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以上叙述可参考音频“剪角、数角游戏的录音(二)”】

  下图供教师参考

  拼角游戏

  教师准备

  若干个固定角(用两根小棍或硬纸条拼成).

  学生准备

  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

  游戏过程

  1.分给每个小组2个角(大小不一).

  2.在顶点重合的条件下,将两个角拼起来.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拼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看谁的最多.(拼角情况参考下图)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法。

  教学准备:

  三角板、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因为在课堂上练*过,所以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说几个就可以。

  2、比较角

  用三角板先来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

  在班级中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角的,为什么说他们是锐角和钝角。

  3、画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锐角和钝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

  4、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一样的活动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5、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能数出个数就可以,不要再过多的扩展,以免增加学生的难度。

  6、这是一个做角的活动。可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与本单元的信息窗首尾呼应,突出了动手操作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认真观察,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7、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8、布置作业。

  提前预*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础上,通过练*,一方面深化了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了画角的知识。练*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合作交流学*角的画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回顾全课,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有差异,在学*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并在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剪刀三角板

  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角两边直直的

  生1: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拿出一张三角尺,指着其中的角):三角尺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 师(拿出课本):书本的这里也是一个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凭着我们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好老师手上的.活动角,(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折短)你们发现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呢?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见到角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

  1、三角形

  2、动物的犄角

  3、几角钱

  4、墙角、桌角

  5、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6、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

  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得越大,角就越大;**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角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板书:写作:∠1)

  4、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应用,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我们数学界的一位好朋友,它是谁?(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老师也在一些物体上找到了角,那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拿出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板演)

  (3)判断角

  角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3、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拉一拉角的两边。

  ①思考:怎样才能拉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拉出一个小一点的角?(个别学生演示)

  ②小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③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多媒体演示将两个角重合的过程,从而清楚地看出两个角同样大。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的程度有关。

  4、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1)观察画角,多媒体演示画角程序,先画一点,再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2)模仿画角,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在桌面画角。

  (3)动手画角,让每人动手画一个角。(展示学生作品,作出评价)

  五、知识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2)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能认识辨别直角,会画直角

  教学难点:判断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锐角、直角、钝角的纸。学生准备手帕、教科书、纸盒、练*本、纸。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

  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

  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着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书第42页的题目。

  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3. 教学画直角。

  教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怎样画直角呢?”教师边画边说:“先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跟这条边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这条边也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这样就能画出一个直角。”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直角,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直角。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

  3、第42页第5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钉子板上做。没有钉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书上画出所加的线段。

  4、第42页第7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我们学*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是个摄影爱好者,*时喜欢在校园里面拍照片,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个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

  师:老师现在有个问题考考你们,有些角藏在这幅图当中,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自己找到的角: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上台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请学生说说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描述角的特征:一个点(顶点),两条边。

  2.师:老师这里有个三角板,哪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角在哪里,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学生尝试画角,指1名同学板画。

  3、通过找角,画角,你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吗?

  4、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多媒体演示)

  5、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怎么画,集体说说

  6、讲解画角的口诀

  三、开动脑筋,判一判

  1、师:现在有一个几何王国,今天只欢迎“角”来做客,不是角的不能进屋,如果你是王国的国王,你会怎么让哪些客人来做客? 生来评判,判断哪些是角,并说明原因。

  2师:进入了几何王国以后,突然发现几何王国里的2个好朋友红角和蓝角吵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事情争吵啊?

  生:想!

  师:好,老师来告诉你,他们在争论谁大。他们都说自己大。你们来评判一下究竟谁说的有道理。

  课件演示角的移动,延长和张开,请学生说说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师:找一找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集体讨论研究,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生活中的数学,想一想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请学生读读日记材料,想一想

  五。积极动手,折一折

  师: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中得出结论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有一些进步。现自评一下。

  回顾整堂课,有三方面: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4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来找找图中哪里有角?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我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点、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我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我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讲课,我感觉自己又学到了知识,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力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学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怎样判断?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

  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三、角的初步认识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 sxsk/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

  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出示小黑板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

  二、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

  1、拼角游戏: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小组,作好准备。

  (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

  (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3个)

  (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

  2、数角游戏:

  (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

  (2)小组讨论,图**有多少个角?

  (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

  (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

  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林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2)同桌讨论、交流(3)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今天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

  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5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5、(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

  你为什么认为第一个角大呢?(指名回答)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

  四、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教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很难理解“角”这一抽象概念。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我想从两个方面对自己教案进行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水*。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设计了“(出示几个角)让学生指出顶点,边。”这一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角的各部分名称这一内容掌握得很好,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我把“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有关系”这一点有的学生混淆,特别是差生不够明白,放在“认识活动角”的后面。通过教学实践后,有些无法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来证实。,把这一内容放到了画角的后面,让学生在画一小一大两个不同角的过程中自己暴露出问题(有学生通过增加边的长度来使角变大),然后由教师引导解决,从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有关系”这一样对于学生就更明白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有差异,在学*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38、39 例1、2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 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 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边)

  (2)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尖尖的点叫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 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全班交流。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开、收。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开的越大,角越大,*开的越小,角越小。)

  3、 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如图:·

  (3)学生练*画角。

  (4)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 完成40页的1、2题。

  2、 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你们能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3、 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40、41,例3、4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二、合作探索,学*新知

  1、 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3)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4)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制作的直角。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5)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 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3)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4)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教师示范和说明比的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合在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另一条边是否都重合在一起;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在一起,这个角不是直角。

  (5)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

  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直角的画法:先画一条边,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左端重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画的这条边重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角的另一条边,这样画出来的角就

  是直角。

  三、学*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 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3、 第2 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第三课时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42、43页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二、合作探究

  1、 完成第3题

  要还应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 完成第4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说明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 完成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4、 完成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检验一下是不是直角。

  学生活动。

  5、 完成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三、学*效果测评

  1、 完成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后作必要的指点。

  2、 完成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四、课堂总结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8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 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 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惯。】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浙教版)第五册P1134135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是《角和直角》将为学生后继学*《射线和角》做基础。课本从红领巾、书本和五角星等实物上的角抽出角的图形,然后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试一试通过对角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与两边的**程度有关。直角是特殊的角,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直角的知识,认识直角又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所以教材安排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画直角的内容,并将它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教材处理:

  经过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所以我尝试着想是否能够将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为《直角的认识》。针对第一课时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用纸创造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角,了解知识起点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会学什么?

  2、(这堂课要学*角)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角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指指看角在哪里?

  3、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摸一摸,碰一碰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有二条线组成┅┅)

  4、学生试着画角。

  5、展示所画的角并评价:你认为这些图形是角吗?(由学生分类,并说说理由)

  (转动画的角)问是不是角?并说说理由(因为形状没有变)

  (教师选出典型的`角并画在黑板上)

  是不是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尖尖的一点给它起个名字?(引入顶点概念)直直的线叫什么?(边)

  谁来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顶点有什么特点?边呢?(直直的)

  2、闭上眼睛,把角记在脑中。

  3、判断,并说说理由。

  ()()()()()

  三、画角

  1、看原先的角,说说有什么想法?那怎样画角?

  介绍画角方法(师画,先画出尖尖的一点,再在这一点上画两条直直的线)标出顶点和边。

  2、生再次画角(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并写出顶点和边)

  四、创造角

  1、用圆片。

  ①这上面有角吗?你能想办法创造出一个角吗?

  ②合作操作,拿出圆片,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一个角,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角,指出顶点和边。

  (折、剪、先画再折,直接画)

  2、用长方形

  ①长方形有几个角?

  ②如果剪上刀那角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

  生说,并合作操作。

  3、介绍剪法:

  五、活动角,感知角大小

  1、拉开一边,另一边也不动,形成一个角。

  2、玩一玩,同桌各拉一个角,比一比谁大?

  再拉,比一比谁的小?

  3、想一想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拉开变大,合拢变小)

  六、总结:

  1、铅笔盒上有角吗?

  (有角,只不过为了安全才让它的顶点变圆了)

  2、三角尺的角,红领巾的角,为什么摸上去感觉不一样?

  (材料不同)

  3、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我改变了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认为的角并画自己心中的角的样子。注重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出发来展开进行教学,最后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判断题中也注重角的边的特点是直直的以及角的两条边可以是不一样长的,在现实的三角尺上就可以找到原形,通过练*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然后的再次画角以及创造角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飞跃。通过拉活动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程度有关,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老师怎么样去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最后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角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以及不同材料制作的角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学*是有用的。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回顾全课,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这个新朋友呀,很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让我们先来认识“角”和它做朋友好吗?

  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请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

  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场景:正在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还有教学楼和钟楼等等,指出相应的'角的位置。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角”,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物品,他们也有角,你能帮老师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师:老师把这些角,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

  2.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发出的线叫做“边”? (教师板书:顶点和边)小朋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边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

  4.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5.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发言后,教师将角的特点再总结一次。)

  三、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实践操作

  师:认识了角,我们下面来自己制作“角”,这里有一个正方形的纸,还有一些别的工具,开动你的脑筋亲手做个角吧?赶快动手试试!

  2.成果展示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

  3.角有大小

  师:(出示几个不同样式的角)这几个小朋友做的角都不一样。你们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总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开的大小有关。(出示课件)

  四、比较角的大小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出示课件:重叠法)

  如果两个角既不好移动,又没有格式我们应该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朋友互相讨论。(学生会提出复写、折纸、器具去量等方法)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科院张老师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提高了一大截。现自评一下。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 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 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并由衷地庆幸自己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2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 边 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3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练*十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辩认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教学难点:会辩认角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角吗?你能说一说吗?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

  课件出示例1图,观察这些物体,指出那里是角。

  二、动手操作,建立角的概念

  1、折角

  ⑴你们能用这张纸折出角吗?

  ⑵你们用手摸一摸角的这儿(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角的这两边,有什么感觉?

  学生摸一摸后,说一说感觉。(尖尖的;直直的光滑……)

  ⑶在学生折的角中选几个大小不同的角,贴在黑板上。你能说出这几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⑷:角是有大小的。

  2、做活动角

  ⑴如果给你一颗图钉,两条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活动角吗?

  ①学生试做

  ②操作:听口令,变大变小。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⑴抽象出角的图形

  课件:由活动角抽象成几何图形角。

  教师演示,学生想象:用小圆点代替图钉,用两条直直的线代替硬纸条。会是什么图形?

  ⑵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

  你们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两条线又叫什么吗?

  ①看书第43页

  ②反馈。板书:顶点、边、边

  4、:这节我们认识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说一说生活中所见到的'角。全班交流

  2、课堂活动,第2题。数一数,共有几个角?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3、练*十第1题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4、练*十第2题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四、课堂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3、例4以及练*十3——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感受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三角尺上的直角,会判断直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教学难点:会辩认角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指出那里是角。

  2、引入新课。我们还继续学*角。

  二、动手操作,建立直角的概念

  1、认识直角。指一指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黑板面上各几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分别说一说。

  ⑶教师:这些角都是直角。

  2、认识三角板上的直角。

  ⑴学生拿出三角板,你能指出直角吗?

  ⑵教师在黑板上画直角,并画上直角符号。告诉学生这是直角符号。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角

  ⑴拿出小朋友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观察长方形、正方形有几个角,它们都是什么角?

  小组活动,相互说一说。

  教师: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4、折直角

  ⑴你能折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试折,你是怎样折的?

  ⑵说一说教室里哪些是直角。

  5、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想知道它们是不是直角,怎么办?

  ⑵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判断。

  ⑶教给学生比的方法。

  ⑷学生用三角板比一比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的4个角是不是直角。

  6、:这节我们认识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十第3题。指出图中的直角,并标出直角。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全班交流

  2、练*十第4题,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全班交流

  3、练*十第5题。议一议有几个直角?

  ⑴小组活动

  ⑵反馈。说一说有几个直角?数一数。

  四、课堂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感觉: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很光滑很直的)

  3、学*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自己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自己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个角,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注意让学生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3)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菁选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具、学具】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出示一张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提问: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受。]

  二、研讨互学

  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体上有角。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学*角的认识,知道它是谁吗?

  电脑出示:小马背着粮食来到河边过河,牛伯伯拦住了它的去路说:小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要过河,先看看这些标志物上都有什么?小松鼠跳起来说:角、角、角。小马迷惑了:角在哪里哪?同学们你们能帮小马找一找吗?(同位互相说说,然后电脑演示各种角。)

  [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小马学*角)为线索,展开对角这个图形的研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达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师:小马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牛伯伯告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你过了河,要时刻注意发现生活中的角。小马高兴地点点头,就又上路了。它走着走着,突然在地上发现了一张不规则的纸,小马想:这上面有角吗?

  2.让学生折角。

  3.摸一摸角的感觉,体会角的特征。(板书)

  4.用折好的角比着在纸上画角。

  5.课件演示怎样画角。

  6.说说角的组成。

  7.让学生用尺子画角。(强调尺子的作用。)

  8.师:同学们,小马继续往前走,这回它更加仔细地观察,所以它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角,你想看看吗?(电脑出示)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我们都叫它角。(回顾、强调学生一开始折的一些模糊性的角及在比画上的错误。)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三、拓展练*

  1.认一认,辨一辨。

  2.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辩论。)

  由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大小,引出做一个活动的角的活动,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从而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这也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3.摆角。(用三根小棒摆出三个角)

  4.打擂台。(用三根小棒看谁摆出的角最大。)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题目,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1.师: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你是怎样画角的。

  2.质疑问难。

  [这既是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回顾与整理,又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本节课中受益。]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面图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面图形呢?

  (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1、感知角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集体说一说。(教师板书)

  追问:你能指出这请下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生上台指一指。

  2、找角

  谈话: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交流:你找到角了吗?

  小结: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3、辨角

  谈话: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手指表示)。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4、数角

  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思考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评议。

  5、画角

  谈话: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请你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做上角的标记)注意:实际操作中边用尺子画。(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试一试(制作活动角)

  谈话: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提问:你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谈话:咱们来变魔术,能把你的角变大一些吗?再变大一些。(生操作)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指出: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得大一些,师演示。

  引导:怎样可以把角变小? (生操作)

  指出: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得小一些,师演示。

  指出:把角的两边张开或合拢,角就会变大或变小(师生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角有大小。(板书:角有大小)

  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钟面图)

  生齐声说: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接着比较一组边不一样的角,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和同桌比比角的大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2、角的用处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奇妙世界!

  3、拓展延伸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上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感知认识角的过程。认识常见的各种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画出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直尺。

  2、学具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练*簿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图形游戏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先来玩猜图形的游戏怎么样?听好了:老师的信封里装了一些我们学过的*面图形,请你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图形,明白了吗?

  师出示信封,露出图形的一角,生猜(信封里装有正方形,三角形)。

  质疑:为什么没有人猜圆形?

  (设计意图:)

  2、折角活动建立表象(要不要视频?)

  师:(出示圆形)圆形没有角,那你能用圆形折出一个角吗?光说不练可不行,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圆形纸,请你用它来折一折,看能不能折出角,开始吧!

  生动手活动,师巡视。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师:折好了吗?没折好的同学来跟老师一起折。现在来摸一摸你折出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1)尖尖的,扎手,这是角的顶点

  (2)从尖尖的点出发,往这,是一条直直的线,往另一个方向,也是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和顶点就围成了一个角。

  3、揭示课题(书写)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角。

  白板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找角

  师:角不仅存在于*面图形中,在生活中,角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出示主题图

  这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请仔细观察,你能找到角吗?和你的同桌一起,看谁找得最多!

  (2)汇报角(插入flash、聚光灯、放大镜)

  师:找到了吗?你都找到了哪些角?

  谁还有补充?(引导学生说出什么组成了角,或者是用手比划一下)

  (3)认识顶点和边(笔、动画、手动添加文字)

  师:大家的眼睛可真厉害!老师啊,把大家找到的包含角的物体其中的三个展示出来(课件出示)

  你能说说这3个角分别在哪吗?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为了方便观察,我将这些实物隐去,这3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若生已经说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就让他上台用笔标出顶点和边)

  学生汇报,师出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尖尖的点是角的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你能指出其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4)、练*

  判断

  师:判断,下面图形哪一个是角?

  生判断,师:为什么不是?是的,指出顶点和边。

  师小结: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2、画角

  (1)师示范画角

  师:角真是一个有趣的图形,怎样画一个角呢?你有什么想法?

  生汇报(用尺子、有顶点、两条边)

  师小结: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先画一条直直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然后再标出顶点和边,最后标上角的符号,这样,就画成了一个完整的角。(强调第二条边的方向任意,边说边画一个角)

  (2)师:想不想自己也动手画一个?在你的本上画一个角吧!生画,师巡视。

  (3)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用投影仪):规范的;不标顶点、边的;锐角;钝角等

  3、比较角的大小

  (1)师:画角还真有趣,张老师发现大家画的角不仅有顶点和边,还有大小呢!现在把你画得角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画的角大?

  生比较角的大小。

  (2)汇报:

  师:你俩谁画得角大?为什么?

  预设:边长

  开口大

  (3)观察角的大小变化

  出示变化角的课件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一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

  它们的边长发生变化了吗?

  那你觉得角的大小是什么决定的,跟边长有关吗?

  (2)师小结: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与边长无关。

  三、练*

  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到几个角?

  出示练*八第三题。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世界也因为角的存在而变得异常美丽。下面请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角).

  (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

  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角、优角、周角……

  (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

  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欣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行学*。

  在交流中,教师引用了较多的课外知识,比如介绍锐角、钝角、*角等角的种类,介绍诸如放大镜不能放大角的趣味知识,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学*变得愉快。

  由于本设计大量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师可用来制作公开课或观摩课。

  探究活动

  剪角、数角游戏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角的形状,并能数出角的个数.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准备

  投影仪、三个长方形.

  学生准备

  剪刀、长方形纸.

  游戏过程

  1.教师讲故事(投影仪出示背景):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投影仪出示三个长方形)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还有3个角.”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妈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黑兔哥哥说.(配合故事,在投影仪上逐步打出3个,5个,4个)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2.教师布置任务: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三个小兔中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以上叙述可参考音频“剪角、数角游戏的录音(一)”】

  3.学生4人一组,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4.教师继续讲故事: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以上叙述可参考音频“剪角、数角游戏的录音(二)”】

  下图供教师参考

  拼角游戏

  教师准备

  若干个固定角(用两根小棍或硬纸条拼成).

  学生准备

  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

  游戏过程

  1.分给每个小组2个角(大小不一).

  2.在顶点重合的条件下,将两个角拼起来.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拼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看谁的最多.(拼角情况参考下图)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浙教版)第五册P1134135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是《角和直角》将为学生后继学*《射线和角》做基础。课本从红领巾、书本和五角星等实物上的角抽出角的图形,然后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试一试通过对角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与两边的**程度有关。直角是特殊的角,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直角的知识,认识直角又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所以教材安排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画直角的内容,并将它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教材处理:

  经过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所以我尝试着想是否能够将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为《直角的认识》。针对第一课时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用纸创造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角,了解知识起点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会学什么?

  2、(这堂课要学*角)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角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指指看角在哪里?

  3、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摸一摸,碰一碰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有二条线组成┅┅)

  4、学生试着画角。

  5、展示所画的角并评价:你认为这些图形是角吗?(由学生分类,并说说理由)

  (转动画的角)问是不是角?并说说理由(因为形状没有变)

  (教师选出典型的角并画在黑板上)

  是不是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尖尖的一点给它起个名字?(引入顶点概念)直直的线叫什么?(边)

  谁来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顶点有什么特点?边呢?(直直的)

  2、闭上眼睛,把角记在脑中。

  3、判断,并说说理由。

  ()()()()()

  三、画角

  1、看原先的角,说说有什么想法?那怎样画角?

  介绍画角方法(师画,先画出尖尖的一点,再在这一点上画两条直直的线)标出顶点和边。

  2、生再次画角(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并写出顶点和边)

  四、创造角

  1、用圆片。

  ①这上面有角吗?你能想办法创造出一个角吗?

  ②合作操作,拿出圆片,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一个角,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角,指出顶点和边。

  (折、剪、先画再折,直接画)

  2、用长方形

  ①长方形有几个角?

  ②如果剪上刀那角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

  生说,并合作操作。

  3、介绍剪法:

  五、活动角,感知角大小

  1、拉开一边,另一边也不动,形成一个角。

  2、玩一玩,同桌各拉一个角,比一比谁大?

  再拉,比一比谁的小?

  3、想一想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拉开变大,合拢变小)

  六、总结:

  1、铅笔盒上有角吗?

  (有角,只不过为了安全才让它的顶点变圆了)

  2、三角尺的角,红领巾的角,为什么摸上去感觉不一样?

  (材料不同)

  3、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我改变了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认为的角并画自己心中的角的样子。注重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出发来展开进行教学,最后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判断题中也注重角的边的特点是直直的以及角的两条边可以是不一样长的,在现实的三角尺上就可以找到原形,通过练*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然后的再次画角以及创造角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飞跃。通过拉活动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程度有关,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老师怎么样去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最后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角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以及不同材料制作的角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学*是有用的。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面图形吗?

  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

  (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指指看。(学生会指着两条边)

  (3)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点击课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学*画角

  (1)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老师示范画一画,边画边说: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起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

  (2)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指明学生说说怎么画的。

  (3)师:为了让学生能规范正确地操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画角时除了纸和笔还需要什么;强调直尺。②画角时要画些什么,进一步巩固角的特点。

  (4)用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交流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运用动画的方式进一步强调画角时要用直尺。学生说画法,教师随之板演。学生练*画角,找出一些画得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师:设计了数角的检测练*,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

  2、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中哪里有角。学生从自己身边不同的物体表面上找出角,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谈收获,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

  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面图形——角。

  二、找角

  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说)

  2、教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来。(教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

  现在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状是一个角。比如:房子的顶部,***,剪刀张开的这部分形状是一个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也是一个角。(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到数学的角的抽象过程)。

  四、学角,画角

  1、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谁来指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学*画角,强化角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个怎样的图形,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它画出来。

  想想,画角的时候,要画什么?

  请大家翻开书第39页看看例题2是怎么说的,想想例2那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刚才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但老师想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帮老师画好这个角,愿意吗?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好角的边?从哪里开始画?

  (3)另一边怎么画?谁来帮老师摆尺子?

  (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看完老师和大家画的这个角,如果觉得刚才自己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同学,现在可以再画一个。

  五、演示,摆角

  1、演示角从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请同学摆一个跟老师这个角差不多的,你会摆吗?(点击课件)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直角,再让学生摆直角。(点击课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钝角,让学生摆。(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造出了三个角,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发现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们觉得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们的理由。

  :一号角最小,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三号角最大,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生操作活动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个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师造出一个这么大的角,你们要造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摆角指角,深化角的认识。

  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一个有角的图形,然后在图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六、议角,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用一个“√”来大家的表现,这个符号里有角吗?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师(拿出一张三角尺,指着其中的角):三角尺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 师(拿出课本):书本的这里也是一个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师:三角尺,书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凭着我们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85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角有什么特点呢?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2.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好老师手上的活动角,(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折短)你们发现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呢?

  生答:角的两条边变短,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现在来看第4题,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们对应的角一样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9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是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画法是学*的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另外,学*这部分知识,也是为今后高年级学*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集合知识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

  学情分析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与物体的活动。”角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直观地认识角有大有小,会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折角和做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找角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能辨认角。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二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投影仪、三角板、红领巾、扇子、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上面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教师导学生观察大三角板面上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数数共有几个角。

  (2)出示红领巾,学生说出红领巾上面的角。

  (3)用投影仪出示扇子的图,指名学生指出扇子上面的角。

  (4)教师拿出教具钟面,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角,边演示、边说明时针和分针张开得小角就小,张开得大角就大。(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认识,不要再作进一步说明)

  2、由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把钟面的时针、分针转动形成的三个大小不同的角(锐角、直角、钝角)描画在黑板上。

  (2)教师以锐角图形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指出另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大小不同的角有什么共同点,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总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1)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哪些角。(**上面有角,少先队队旗上面有角,房屋的山墙上面有角,教室的窗上面有角,家里的防盗门上面有许许多多的角)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什么东要的面上有角。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的情况,把有代表性的实物利用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4、教学角的画法。

  (1)在投影仪上分三步显示出画角的步骤,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画角的方法。

  (2)教师示范:画角时强调先点一个点。从这点出发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照教师的画法画出几个角。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指点,例如,有的两条边没有接上,有的'第二条边没有从第一条边的端点画起等。

  二、巩固

  1、做教科书第113页的说说做做。

  第1题,要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角的知识独立进行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第二、第四个图形不是角,第一、第三两个图形都是角。

  第2题,师生一起把硬纸拉成大小不同的角,并说明两根纸条张开得小,所形成的角小;张开得大,所形成的角大。

  第3题,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依照教科书第113页上的图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可以让学生互教互学,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2、课堂练*

  做练*二十二第13题。

  三、小结

  教师先说明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接着要学生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画角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做练*二十二第4题。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

  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

  同桌互相指一指。

  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

  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的,滑滑的)

  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评价。

  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指名汇报。

  都有顶点。

  都有两条边。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5、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其实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边说边画。连画3个角。你觉得老师画的怎么样?

  你发现老师刚才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现在大家会画了吗?

  学生试画。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觉得自己画的很好的请上来給大家看一看,找2、3生。问: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

  6、小朋友都会画角了,那现在大家都能当小老师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角会判断了,我看大家是不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角,它在哪里?

  数一数下面两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7、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角?看哪些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做完一个角。

  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同桌的小朋友。

  现在和老师一起玩角,注意用心玩,边玩边观察。来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通过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

  现在老师做好了一个角,大家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比老师的角小。

  和老师的角同样大。

  你怎么知道和老师的角就同样大呢?

  现在是第3次玩了,请一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谁愿意?小朋友你先做一个角,尽量大。大家都来当评委,看老师做的这个角,谁的的?老师再想想办法,教师把角的边拉长,问:现在呢?再次拉长,问:这次呢?现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仔细观察的好*惯。

  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2、摆一个角需要几根小棒?3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角呢?

  3、大家通过努力知道了角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自己创造一个角,大家有没有信心?(毛线,铁丝,圆形纸片)

  把你创造的角贴在黑板上。

  评价黑板上的各个角。

  你觉得上面这些作品有创意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角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再去探索,好不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2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112113页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二十二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4.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掌握角的画法。

  教具:三角板、红领巾、扇面、棋盘面

  学具:两根硬纸条、图钉、橡皮头、直尺、小棒、彩纸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板书:角。问:这个字你们认识吗?(齐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角、研究角。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有角的图形吗?说说看,哪些图形上有角?(生举例)

  说到三角板,师出示准备好的三角板:老师这里就有一把三角板,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现在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指直角),把这个角描下来,请小朋友注意看好,老师是怎么描的?

  说到红领巾,师再出示红领巾,红领巾上有几个角呢?谁来指一指?

  老师也把它贴到黑板上,把这两个角描下来(锐角和钝角)。

  看,黑板上现在留下的这些图形就叫角。

  二、初步认识角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三个角,说说你看到的角是什么样的?(两条直直的线,一个尖尖的点)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和这个尖尖的点,都有个好听的名字,有谁知道?(如果学生不知道,师介绍)我们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角就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

  2.在我们认识角的时候,有几个小动物也找来了他们认为的角,你们看,他们找的对吗?

  出示小兔,我们先来看小兔找的角,对吗?

  再来看小猫找来的角,(不对)为什么不对呀?谁来说说?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也变成角吗?(学生上来动手使两条边碰在一起,形成顶点)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

  小羊找的对吗?(对)

  再看小狗找来的对吗?(不对)说说理由(两条边不是直的)。想个办法使它也变成角?(一生上来动手拉一拉)你是怎么做的?

  3.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小猫和小狗改正了错误,下面请小朋友快速用手势表示,这些图形是角吗?

  4.我们已经学会了找角,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请小朋友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分别藏着几个角?

  看,这是什么?(出示扇面)扇面上有几个角?(指名上来指)

  再出示棋盘(六边形),这是我们小朋友玩的飞行棋的棋盘,这个棋盘上又能找到几个角呢?(指名上来指)

  5.刚才小朋友很快帮老师找出扇面和棋盘上藏着的角,相信下面这一题也难不倒大家,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116页看第2题,这些图形中又藏着几个角呢?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谁来和小朋友汇报一下,(口答校对)。如果有图形学生有争议的,师出示图片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三、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个角,会画吗?试试看(师巡视,找一个画法正确的小朋友板演)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小朋友的画法再来画一个角,好吗?(生练*纸上练*画)

  找几人上黑板画(画不同方向的)

  2.画好后,和同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四、做角

  1.课前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2个纸条、1个图钉和橡皮头,猜猜看,我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做角)你能行吗?

  2.小朋友动手能力真强,我们一起来玩玩自己做的活动角,好吗?

  我们一起来变一个大一些的角,能再变大些吗?变小些呢?

  3.老师也做了个角,你能变一个比周老师手里的这个角大些的角吗?变一个小一些的角呢?

  (指名上来拉)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原来角的大小只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五、总结

  今天,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了哪些本领?(学生自由说)学生说到学会了画角,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在脑子里画一个角,想一想,要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另一条边你画好了吗?把眼睛睁开。

  六、游戏

  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来玩几个游戏。开心吗?

  1.我们先来玩折纸游戏。请你拿出一张白纸,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折好后指给同桌小朋友看你折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2.我们再来玩剪纸游戏。请小朋友拿出一张彩纸,看看这张纸上有几个角?动手摸一摸。现在我们在纸上剪一刀,看看纸上还留下几个角?

  师巡视,选取不同的剪法展示。说说现在纸上留下了几个角?

  3.玩小棒。1根小棒可以摆成角吗?2根小棒可以摆成角吗?3根小棒呢?试试看。谁愿意上黑板摆?请几人上黑板摆,有和黑板上的摆法不一样的小朋友自己上来摆,说说你摆的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结合个生活中的情景和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在生活中学会辨认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辨认角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图中找出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来加深对角的认知,让学生去感受角就在生活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师:出示三角板问:“知道这个叫什么吗”?

  生:三角板

  师:“那为什么我们叫三角板”?而不叫一角板、两角板、四角板呢?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谁能指出角在哪里?(学生来指)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角?比如我们的教室。

  生:门(四个角)、黑板(四个角)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

  师:对于“角”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上在“角”的身上藏着很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角”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补充完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觉现实中的角(直观感知现实中的角)

  师:打开课件

  师:观察课本38页图,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引导一个如老伯伯剪树

  师:还有......

  生:老师、踢球的同学、做操的同学

  师:那我们找一找这里面的角。

  生:球场的边角线、老师的手里三角板上的角、老伯伯手里的剪刀··如果说出很多角来,还是主要引出几个关键的角。

  如果没有足球门的话,老师进行引导:还有足球门。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准确的将叫找到。

  老师将找到的角标记出来。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角的存在。那我们在观察一下,这几个图都是什么?

  生:剪刀、吸管、水管

  师:那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身上的角?试一试

  生:剪刀口、吸管弯弯的那里、水管玩玩的那里(只要合理就可以,不要过于要求)

  2、折一折(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太优秀了,太棒了。我们能把生活中的角找到,现在我们一起来折一个角,老师先示范给大家看,先折一下,在折一下。看看这个是不是角了?

  生:是

  师:老师已经折出来自己喜欢的角了,大家动手试一试。老师会找同学们展示。

  师:大家都折好了吗?

  通过老师的示范折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纸片,折出角。展示两名同学折的角。

  师:他们折的是角吗?

  生:是

  师:好,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折的角

  1、老师先示范感觉的路线,去感觉角,看能达到效果

  2、如果同学没有感觉出来的话,见如下:

  老师与学生一同用手去感觉这折出的这个角的边、角有什么特点?

  师:二(1)班,我们一起用手感觉这个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即可

  师:那扎手是不是说明,这里是尖尖的的啊

  师:那边的这里有什么的感觉

  生:滑滑、**等词即可

  师:那**的是不是说明这里直直的啊

  生:是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叫角的顶点。那这两个**、直直的叫角的边。

  师:顶点的感觉是

  生:尖尖的

  生:师一起,直直的

  师:那我们一起看刚才从这几个刚才从图里面找的那几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老师找同学到前面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他回答的对吗?

  继续在找两个同学指出。

  师:刚才的那个找出来了,老师在给你们三个角,哪位同学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她回答的对吗?

  生:对

  师:好的请回

  师:剩下的老师指你们判断对错

  师:......

  生:对或错,根据老师当时指出的情况

  师:那我们看一看一个角有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对或错,老师都要引导

  师: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展示课件的信息

  一起读两遍

  师: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后我们见到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可以认定这个图形是角。那边是弯弯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我们会找角了,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么我们一起来判断这些是不是角。

  看课件:判断角后,在次找顶点和边,强化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三、画角(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又到抽象,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画角。老师先示范话。

  二(1)班,仔细听,认真看,画角这里很关键的。

  师: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边说边演示。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你们听懂了吗?老师在说一遍: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我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说的是不是有些长,我们翻开书,看看书上的话是怎么说的,一起读一遍

  师:那大家拿出笔、尺子、本子。动手画一个角

  画好后展示两名同学画的角,如果有画的不一样,马上到黑板指出。老师呢,将画角和角的构成编成了一个小口诀,大家读一遍。

  四、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深化,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老师现在制作一个角,活动角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黄色角和紫色角(重合),发现了什么?

  生:角相等

  师:那这两个角的边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那是不是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那与什么有关呢?

  生:是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师:我们看一个角,(慢慢张开两条边)角有什么变化?张开的越大角越?

  学:越大

  师:老师慢慢的合拢角的两条边,发现怎么了?

  生:变小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以上过程如果同学们不能理解,老师必须引导。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跟着老师读一遍

  生:我们在声音洪亮的读一遍。

  拓展:看课件“大雁”。

  四、疏理总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交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对他有多少的了解?

  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五、巩固练*

  40页做一做1、2题

  练*八1、2、3题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面图形,哪几个*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的大角就大,两边**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的距离有关。

  五、练*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4)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面图形,哪几个*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的大角就大,两边**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的距离有关。

  五、练*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

  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面图形——角。

  二、找角

  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说)

  2、教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来。(教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

  现在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状是一个角。比如:房子的顶部,*,剪刀张开的这部分形状是一个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也是一个角。(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到数学的角的抽象过程)。

  四、学角,画角

  1、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谁来指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学*画角,强化角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个怎样的图形,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它画出来。

  想想,画角的时候,要画什么?

  请大家翻开书第39页看看例题2是怎么说的,想想例2那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刚才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但老师想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帮老师画好这个角,愿意吗?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好角的边?从哪里开始画?

  (3)另一边怎么画?谁来帮老师摆尺子?

  (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看完老师和大家画的这个角,如果觉得刚才自己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同学,现在可以再画一个。

  五、演示,摆角

  1、演示角从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请同学摆一个跟老师这个角差不多的,你会摆吗?(点击课件)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直角,再让学生摆直角。(点击课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钝角,让学生摆。(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造出了三个角,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发现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们觉得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们的理由。

  :一号角最小,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三号角最大,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生操作活动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个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师造出一个这么大的角,你们要造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摆角指角,深化角的认识。

  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一个有角的图形,然后在图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六、议角,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用一个“√”来大家的表现,这个符号里有角吗?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

  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面图形——角。

  二、找角

  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说)

  2、教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来。(教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

  现在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状是一个角。比如:房子的顶部,*,剪刀张开的这部分形状是一个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也是一个角。(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到数学的角的抽象过程)。

  四、学角,画角

  1、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谁来指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学*画角,强化角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个怎样的图形,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它画出来。

  想想,画角的时候,要画什么?

  请大家翻开书第39页看看例题2是怎么说的,想想例2那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刚才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但老师想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帮老师画好这个角,愿意吗?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好角的边?从哪里开始画?

  (3)另一边怎么画?谁来帮老师摆尺子?

  (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看完老师和大家画的这个角,如果觉得刚才自己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同学,现在可以再画一个。

  五、演示,摆角

  1、演示角从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请同学摆一个跟老师这个角差不多的,你会摆吗?(点击课件)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直角,再让学生摆直角。(点击课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钝角,让学生摆。(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造出了三个角,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发现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们觉得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们的理由。

  :一号角最小,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三号角最大,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生操作活动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个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师造出一个这么大的角,你们要造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摆角指角,深化角的认识。

  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一个有角的图形,然后在图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六、议角,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用一个“√”来大家的表现,这个符号里有角吗?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浙教版)第五册P1134135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是《角和直角》将为学生后继学*《射线和角》做基础。课本从红领巾、书本和五角星等实物上的角抽出角的图形,然后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试一试通过对角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与两边的**程度有关。直角是特殊的角,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直角的知识,认识直角又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所以教材安排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画直角的内容,并将它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教材处理:

  经过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所以我尝试着想是否能够将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为《直角的认识》。针对第一课时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用纸创造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角,了解知识起点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会学什么?

  2、(这堂课要学*角)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角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指指看角在哪里?

  3、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摸一摸,碰一碰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有二条线组成┅┅)

  4、学生试着画角。

  5、展示所画的角并评价:你认为这些图形是角吗?(由学生分类,并说说理由)

  (转动画的角)问是不是角?并说说理由(因为形状没有变)

  (教师选出典型的角并画在黑板上)

  是不是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尖尖的一点给它起个名字?(引入顶点概念)直直的线叫什么?(边)

  谁来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顶点有什么特点?边呢?(直直的)

  2、闭上眼睛,把角记在脑中。

  3、判断,并说说理由。

  ()()()()()

  三、画角

  1、看原先的角,说说有什么想法?那怎样画角?

  介绍画角方法(师画,先画出尖尖的一点,再在这一点上画两条直直的线)标出顶点和边。

  2、生再次画角(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并写出顶点和边)

  四、创造角

  1、用圆片。

  ①这上面有角吗?你能想办法创造出一个角吗?

  ②合作操作,拿出圆片,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一个角,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角,指出顶点和边。

  (折、剪、先画再折,直接画)

  2、用长方形

  ①长方形有几个角?

  ②如果剪上刀那角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

  生说,并合作操作。

  3、介绍剪法:

  五、活动角,感知角大小

  1、拉开一边,另一边也不动,形成一个角。

  2、玩一玩,同桌各拉一个角,比一比谁大?

  再拉,比一比谁的小?

  3、想一想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拉开变大,合拢变小)

  六、总结:

  1、铅笔盒上有角吗?

  (有角,只不过为了安全才让它的顶点变圆了)

  2、三角尺的角,红领巾的角,为什么摸上去感觉不一样?

  (材料不同)

  3、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我改变了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认为的角并画自己心中的角的样子。注重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出发来展开进行教学,最后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判断题中也注重角的边的特点是直直的以及角的两条边可以是不一样长的,在现实的三角尺上就可以找到原形,通过练*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然后的再次画角以及创造角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飞跃。通过拉活动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程度有关,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老师怎么样去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最后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角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以及不同材料制作的角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学*是有用的。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黑板上画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就要学*“角的初步认识”。

  2、老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让学生看图,这几个图形里都有角,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这就是角。

  放有关学校的情景图的幻灯片让学生找角。学生一一做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学们找找看,(请学生来指一指。)学生回答:课桌的角、课本的角、门和窗的角等等。

  4、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放PPT)边放边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再放一遍,老师说顶点,边,边。然后板书:顶点、边、边。

  5、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个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看大屏幕(放PPT),同学们看懂了吗?画角时,要先定顶点再画两条边。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7、师: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8,比较角的大小,放两个同样大小的角,但是边不一样长,提问学生,哪个角大,同学可能要说,边长的那个角大(放幻灯片),老师问学生是不是边越长角就越大哪?同学们看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它开口的大小有关。

  9、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10,折角: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纸折几个角,同桌比较一下大小。再用一张圆形纸折,看学生能否折出角,老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5)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菁选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能为以后进一步学*几何图形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感受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即情景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的早上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学主题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些什么?待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片中所隐藏的角。并告诉学生它们有个好听的名字——“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角,板书出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本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活动:认一认角、做一做角、玩一玩角、画一画角。

  1、认一认角

  首先,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剪刀、吸管、水管,让学生找角,并指给同桌看(这些物品中都有角)。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一位小朋友们在自己身边找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并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时学生就会说出自己摸角的感觉:角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时我及时告诉小朋友,在数学的王国里,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两条边。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角的特征: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做一做角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做一做角,然后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做的角,并指名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玩一玩角

  我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游戏1:变角

  要求用身边的材料(如手指、课本或其它学具)一起来玩变角的游戏。通过角的'变大变小,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游戏2:谁的眼力好

  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长不同的角,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画一画角

  (1)观看视频上角的正确画法。

  (2)请小朋友说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学生动手画角。教师巡视,强调画角时一定要用尺子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学生评价。)

  (4)儿歌总结画角的方法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巧设练*,巩固提高

  基础练*:1、识角。2、数角。 3、比角的大小。

  拓展练*: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四)回顾新知,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说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让学生在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纵观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有几点:

  1、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性,加深学生对角的特征的认识。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学*。本课通过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3、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索,正是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面图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面图形呢?

  (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1、感知角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集体说一说。(教师板书)

  追问:你能指出这请下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生上台指一指。

  2、找角

  谈话: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交流:你找到角了吗?

  小结: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3、辨角

  谈话: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手指表示)。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4、数角

  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思考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评议。

  5、画角

  谈话: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请你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做上角的标记)注意:实际操作中边用尺子画。(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试一试(制作活动角)

  谈话: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提问:你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谈话:咱们来变魔术,能把你的角变大一些吗?再变大一些。(生操作)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指出: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得大一些,师演示。

  引导:怎样可以把角变小? (生操作)

  指出: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得小一些,师演示。

  指出:把角的两边张开或合拢,角就会变大或变小(师生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角有大小。(板书:角有大小)

  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钟面图)

  生齐声说: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接着比较一组边不一样的角,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和同桌比比角的大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2、角的用处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奇妙世界!

  3、拓展延伸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上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

各位专家领导:

  早上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角的初步认识。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角的初步认识》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今后角的进一步学*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基础,因此,角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诸多*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角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提高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概念性,抽象性和生活性,应着重采用演示法,谈话法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我注重展示与角相关的图片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认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此外,我还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有关角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角的知识。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们所用到的学法有以下: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教学。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健康、快乐的学*、生活,那你们*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你们看,(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就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齐读: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分析:这一环节主要是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标》指出“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本环节的教学我分四个活动来进行探究:

  1、联系实际找角,指角—-建立“角”的表象

  1)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指一指哪里有角。先指给同桌看一看。

  2)全班交流指角。

  (大多数学生指出的角都是物品突出的一个尖点,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角的概念。此时教师顺势强调学生指出的“角”,在黑板画出这样的“角”,实际上是一个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次思考应怎样指才能表示出“角”)

  3)再次指角。学生可能这样表示:

  (由学生再度带着明确的问题思考,自己探索怎样表示角,有一定挑战性,为形成角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师示范指角

  (教师用课件演示指角,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

  5)学生在自己指指角,建立表象。

  这个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2、动手操作认识角—-探究角的共同特征

  这是教学的重点。心理学家表明: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所以,此活动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分三步完成:

  A折角

  1)请小朋友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指指上面有几个角。

  2)用正方形纸折角。

  3)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那里。教师把折的角帖在黑板上,用线勾出角的'外形,抽象出角的表象,再次认识角。

  4)小组内相互之间指一指折出的角。

  (通过折角,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角的表象。)

  B做角

  1)请小朋友们用学具做活动角。

  2)摸一摸:接着让学生摸摸自己做的角,使他们通过亲身体会充分感知角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3)说一说:紧接着我有组织学生交流摸角的感觉,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根据学生的汇报,我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看着板书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4)玩游戏:变大变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5)用手做一个角,玩变大变小游戏。(再次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上面三个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中来,在玩中学,逐渐领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形体,建立角的表象。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C画角

  《课标》指出“本学段学生应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依据这一理念,我将画角的活动分成三步进行:

  (1)看一看: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使学生对画角的各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的能力。

  (2)画一画:在老师的示范下,师生共同画角。通过老师的板书,有助于规范学生画角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画出不同方向的角,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说一说: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特征和画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编儿歌是为了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好学、乐学的高昂情绪中学*。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呢?

  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形成完整的认识。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

  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合同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同学的特点,首先从同学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溢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同学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发明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同学谈一谈自身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同学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同学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同学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沛感知角,让同学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沛调动同学学*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身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小朋友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小朋友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优秀教案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同学充沛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方法,使同学在尝试学*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的快乐。】

  3、尝试练*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同学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同学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区分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同学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同学思维,也发挥了同学间的相互作用。】

  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同学利用自身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表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笼统,又由笼统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同学在获得了从感性资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同学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同学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方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同学自身想方法判断,自身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方法,为同学提供了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方法,养成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惯。】

  2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同学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同学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胜利。在小小的成绩感面前,感受学*的快乐。】

  2、同学自学画角:同学看书后,画一个自身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同学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身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同学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同学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出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同学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同学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同学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志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出现同学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同学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全课设计意图: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

  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

  (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

  (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角).

  (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

  (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

  (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

  (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

  (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

  (7)教学画角的方法.

  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

  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

  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

  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

  (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角、优角、周角……

  (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

  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欣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行学*。

  在交流中,教师引用了较多的课外知识,比如介绍锐角、钝角、*角等角的种类,介绍诸如放大镜不能放大角的趣味知识,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学*变得愉快。

  由于本设计大量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师可用来制作公开课或观摩课。

  探究活动

  剪角、数角游戏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角的形状,并能数出角的个数.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准备

  投影仪、三个长方形.

  学生准备

  剪刀、长方形纸.

  游戏过程

  1.教师讲故事(投影仪出示背景):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投影仪出示三个长方形)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还有3个角.”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妈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黑兔哥哥说.(配合故事,在投影仪上逐步打出3个,5个,4个)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2.教师布置任务: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三个小兔中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以上叙述可参考音频“剪角、数角游戏的录音(一)”】

  3.学生4人一组,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4.教师继续讲故事: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以上叙述可参考音频“剪角、数角游戏的录音(二)”】

  下图供教师参考

  拼角游戏

  教师准备

  若干个固定角(用两根小棍或硬纸条拼成).

  学生准备

  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

  游戏过程

  1.分给每个小组2个角(大小不一).

  2.在顶点重合的条件下,将两个角拼起来.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拼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看谁的最多.(拼角情况参考下图)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说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整堂课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情绪中, 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一〉激趣导入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

  教师指着三角形说,早晨上学的时候,粗心的"小马虎"却把一条边忘在了家里,(媒体应用)〈计算机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大家看这还是一个三角形吗 ——不是.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的——角.

  教师指着角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的学*中我们将逐渐解决.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上课前10—15分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所以导入这个环节我尽量简化,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目标,直入课题.

  〈二〉引导探究

  1,影像激趣,整体感知.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

  (媒体应用)〈屏幕依次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钟面和折扇实物图〉.

  学生讨论找角.

  (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2)举例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也有角

  (3)启发学生用纸片折角.

  (媒体应用):利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

  学生讨论折角,(媒体应用)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然后同桌两人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你能折得再小些吗 用这种方法可以折出多少个角

  (4)做活动角

  引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两人为一组).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媒体应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纸条张开大小的关系,角的大小与纸条长短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媒体应用)多媒体演示制作过程,讨论过程及结论.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找出最终结论:角是有大有小的,但角的大小与纸条长短没有关系.

  新课标提倡做数学,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靠具体的操作与观察.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形象直观的作

  用,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折角,做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过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让他们亲身感受学*的乐趣,成为学*的主人.

  2,通过感知并利用媒体,建立概念.

  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四个实物图的角.

  四个图的角闪动,淡化实物外形,留下闪烁着的角.

  让学生尝试归纳出角的组成.

  教师订正,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练*,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在学生对角有了一个感性的[说课稿]认识后,马上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让学生自己归纳角,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3,指导学生正确的画角.

  我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实物上存在的角,若要把它画下来,该怎样画呢

  让学生讨论: 并尝试画角.

  (媒体应用)展示作品,讲画法.

  学生交流角的画法,讨论后老师归纳:画角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媒体应用)计算机出示画角的全过程,学生在本子上练*画角.

  (媒体应用)展示作品,说画法并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归纳角的本质特征.

  用学生所画的角,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这些角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5,练*:(屏幕出示练*)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时通过巩固练*,辨析练*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

  〈三〉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到些什么

  〈四〉巩固练*

  1, 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

  2,要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媒体显示)

  3,(发展思维)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也有发展性练*,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并通过教法,学法的使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①教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画角。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④创造*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精神,形成良好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

  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二、说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由自主探索与合作学*有机结合。多种形式的学*方式可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经历将实际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基本理念,而多媒体的运用则通过形象生动的直观演示变静为动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本课将努力达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让全体学生乐于探索新知。

  三、教学流程:

  大家都知道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学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认识水*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共设计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拓展延伸、小结反思。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听一个小故事。

  话说小圆点拉着太阳的胡须在空中晃来晃去,好不痛快,可是手一松,"啪"地从空中摔下来,一下子摔到地上,有两条射线被小圆点扯掉下来啦。

  "这怎么办呢?"小圆点对躺在地上的两条射线说:"不要紧,请圆规大叔来帮忙,请他把两条射线连起来。"这时大铅笔博士出现了,笑**地指着身后的高个子,戴着一顶黑帽子的圆规说:"能是能,不过连起来不见得一条直线,那是怎么回事呢?"小圆点问:"我们试一下不就知道了".把它们连在一起,结果呢?"哎哟"小圆点叫起来"这是什么呀?"这上面还有一个拐角呢?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猜出来了吗?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位新朋友。

  (大部分孩子都是爱听故事的,特别是配有动画的故事,用故事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学*)

  (二)观察实践,引讨探究。

  ①情境展示找角课件展示请大家先来看一看《校园一角》图,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角。

  ②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角。

  ③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a、观察一下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b、师:角爷爷今天过生日,客人都是家庭成员,快来帮帮角爷爷,他该欢迎谁呀?

  课件展示:

  c、学生活动汇报交流(本环节通过找角——认角——再找角的活动,让学生在初次找角的活动中建立角的表象,并及时安排观察对比与发现,用小组交流的学*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活动的情境,在找角的过程 中让学生体验到"角"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生活,而帮助角爷爷则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角的基本特征。)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可见,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会辨认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法与学法

  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用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找一找”、“折一折”、“认一认”、 “练一练”、 “画一画”、“做一做”、“变一变”这几个环节来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旧知导入——利用钟面,初次直观感知角

  利用说一说、画一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初次感知角的存在,然后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联系生活,建立概念

  1、说一说

  我根据教材例1情景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剪刀、钟面和折扇图片,让学生找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

  2、摸一摸

  通过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上的角,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发现原来角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和尖尖的点,从而形成对角的特征的初步感知。

  3、找一找

  学生经历了“说一说”、“摸一摸”这两个环节的学*后,对实物角的辨认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就水到渠成了。我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己找到的角来加深对角的特征的感知,同时让学生发现角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

  4、折一折

  这一环节通过用纸折角的活动,不仅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还通过把所折的角“印”下来这一过程来完成从实物角抽象出数学中的角的过程,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利用“印”角的过程让学生再一次总结出角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为后边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打下伏笔。

  5、认一认

  直接向学生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6、练一练

  我先设计了判断角的练*,通过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对角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然后出示几种*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

  7、画一画

  在学生逐步建立起了角的表象后,我再利用画角来加深学生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一特征的认识。

  8、做一做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活动角。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作出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9、变一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同时又借助《红角与蓝角比大小》的动画故事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为以后学*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三)总结延伸——儿歌总结、拓展训练

  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再用儿歌总结本课时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记忆琅琅上口的儿歌的同时,又牢记了角的特征。最后设置一个拓展训练进行课外延伸。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会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角的认识》。

  2、地位: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3、重点和难点

  在以课程标准为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在考虑到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具体情况,我觉得本堂课的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所以她将角的正确表象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作为本课时教学;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说学生思维能力:

  低段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 注意:低段的学生主要是一无意注意为主学*动机:直接动机为主 认知水*: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滚动逻辑。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2数学思考:警力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考。 3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4情感与态度: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说教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为主,让他们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说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四个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概括归纳、辨别延伸、及小结反思。

  (一)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个礼物(大红五角星),准备送给今天最表现好的同学,谁能表现的最好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奖品呢?(老师放在一个盒子里,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等学生摸了之后肯定能够得出是五角星,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叫它是五角星呢?学生会回答有五个角。老师边摸角边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的认识的———角。教师指着角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的学*中我们将逐渐解决。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低段的小学生的学*动机是很直接的,对于奖品(例如小红花、火炬、五角星等等)是非常喜欢的,何况是大大的五角星呢?有物质奖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掌握知识。其次是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

  (二)提供材料,引导探究生活中会有哪些角呢?请学生来举例,(三角板上的角,牛角等等)。哪些是数学中的角呢?也让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引导和补充什么是数学中的角。 课件出示教学图街景图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角,请你找一找这副图中有哪写角呢(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通过刚才的找角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也可以让刚才摸过五角星的学生说一说感觉),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对角的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且能够会读法和写法。 折一折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圆纸片)做出一个角,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

  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做角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折、画等等),让每位学生亲自摸一摸,感受角是如何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面是**滑滑的),这样经历可以让学生的脑海中对角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 课件出示练一练进行“判断”练*和“找角”练*,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本意,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三)、概括归纳老师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再由老师总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概念是又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样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四)、辨别外延课件出示提出问题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由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问题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两个问题思考:

  1、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老师可以叫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小组的结论和想法,归纳得出(首先是一眼能看出大小的角,其次是不能一眼看出的,利用重叠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在比较角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做一做)制作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环节孩子们的比较方法很多,也很有创意,从中也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的能力。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角的大小和它的两边有关,两边张得越大,角也就是越大。与它的两边无关。 课件出示接着可以做一做相关的题目,1判断下面角,哪个更大;2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小结

  总结今天学*的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角的认识》。

  2、地位: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3、重点和难点

  在以课程标准为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在考虑到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具体情况,我觉得本堂课的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所以她将角的正确表象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作为本课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说学生

  思维能力:低段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

  注意:低段的学生主要是一无意注意为主

  学*动机:直接动机为主

  认知水*: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滚动逻辑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数学思考:警力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考。

  3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4情感与态度: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说教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为主,让他们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说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四个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概括归纳、辨别延伸、及小结反思。

  (一)情境导入:

  老师有一个礼物(大红五角星),准备送给今天最表现好的同学,谁能表现的最好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奖品呢?(老师放在一个盒子里,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等学生摸了之后肯定能够得出是五角星,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叫它是五角星呢?学生会回答有五个角。老师边摸角边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的认识的———角。教师指着角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的学*中我们将逐渐解决。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低段的小学生的学*动机是很直接的,对于奖品(例如小红花、火炬、五角星等等)是非常喜欢的,何况是大大的五角星呢?有物质奖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掌握知识。其次是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

  (二)提供材料,引导探究

  生活中会有哪些角呢?请学生来举例,(三角板上的角,牛角等等)。哪些是数学中的角呢?也让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引导和补充什么是数学中的角。

  课件出示教学图街景图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角,请你找一找这副图中有哪写角呢(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通过刚才的找角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也可以让刚才摸过五角星的学生说一说感觉),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对角的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且能够会读法和写法。

  折一折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圆纸片)做出一个角,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做角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折、画等等),让每位学生亲自摸一摸,感受角是如何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面是**滑滑的),这样经历可以让学生的脑海中对角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

  课件出示练一练进行“判断”练*和“找角”练*,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本意,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三)、概括归纳

  老师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再由老师总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概念是又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样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四)、辨别外延

  课件出示提出问题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由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问题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两个问题思考:1、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老师可以叫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小组的结论和想法,归纳得出(首先是一眼能看出大小的角,其次是不能一眼看出的,利用重叠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在比较角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做一做)制作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环节孩子们的比较方法很多,也很有创意,从中也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的能力。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角的大小和它的两边有关,两边张得越大,角也就是越大。与它的两边无关。

  课件出示接着可以做一做相关的题目,1判断下面角,哪个更大;2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小结

  总结今天学*的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我是这样理解教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认识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基础上学*认识角。二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结合图形来认识角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角的理解程度,紧接着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认识角,感觉角。了解角成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并学会自己画角。能从各种物品图形中找到角。从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并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到角。区分角,会做活动的角,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上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2、 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

  3、 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3)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6)教学准备:为完成以上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使用的教具有:幻灯片,折扇三角尺。学生的学具有:每组一份正方形、五角星、剪刀、三角形、闹钟、长方形。还有毛线、纸、纸条。

  (7)学*方式: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二、说学生:

  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分析学生: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学*基础深浅不一,思维程度不一,反应灵活程度不一,面对这样的学生,因此我设计出不同层次教学题目,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学*,全面发展。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以谜语形式开头,全员参与,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不断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具,认识角,并会画角,做角,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角、做角认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1、以猜谜语和导入课题,使学生爱听,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角。通过实物认识角,知道的角的特征。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通过实物小组合作找到角。这样可以培养二年级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让学生找出教室中的角。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

  (2)通过做活动角,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学生自己做角,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自主探索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人人有事可做,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3)学生通过认识图形是不是角,加深了对角的认识。(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图形,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答对的小朋友给予鼓励)。(评: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情况)

  (4)从认识角到判断是不是角,再到找出图形中的角,和找出几边形中有几个角,最后自己折角,这样由浅到深逐层深入,体现了对学生的分层布置作业。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38-39页《直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①教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③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④创造*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精神,形成良好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二、说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由自主探索与合作学*有机结合。多种形式的学*方式可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经历将实际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基本理念,而教具、学具的运用则通过形象生动的直观演示变静为动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本课将努力达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让全体学生乐于探索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整堂课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情绪中,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低段的小学生的学*动机是很直接的,对于奖品或礼物是非常喜欢的,何况是一包东西呢?有物质奖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掌握知识。其次是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

  (二)提供材料,引导探究

  找一找生活中会有哪些角呢?请学生来举例,(三角板上的角,牛角等等)。哪些是数学中的角呢?也让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引导和补充什么是数学中的角。

  通过刚才的找角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对角的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且能够会读法和写法。

  剪一箭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长方形)剪一刀,能把它变成几个角。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练一练进行"判断"练*和"找角"练*,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本意,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三)、概括归纳

  老师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再由老师总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概念是又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样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素质教育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时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尽最大努力体现到因材施教及坡度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深化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我这节课的主要意图。

  四、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3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让学生小结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今天这节上可以说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角的特征、说操作过程、说判断的理由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学生操作的学具、老师的教具以及板书等,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说。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节课中邹老师在学生认识了顶点和边后,加以示范性的说明并配合手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了顶点和边。在之后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并说一说的时候,也给与了师范性的演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3、动手操作,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做一些角,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可以达到统一和谐。在制作角后的交流中学生也有很多亲手指一指的机会,通过让角变大、变小的操作学生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往往是肚子里知道却说不出怎么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教材在教学各个内容时安排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作增强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说一说就是要借助语言,把想的过程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增强语言的培养就是增强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4、学会倾听,成为数学语言的中介

  我们低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说话最初都是需要高级“翻译”的,这个翻译从哪里来?就是我们的老师。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更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教强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中介,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在*时的上课中,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会用直尺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教学难点:通过角的特征会画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可热闹了。看,今天在校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角”,你发现它了吗?请你快把书打到38页,看看“角”藏在哪里呢?(汇报)

  2、 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是太强了,那么现在请你也用你的大眼睛好好看看,在我们周围的哪些物体表面上藏着角?你还在哪里发现过角?你能说出来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个角?

  3、 那你愿意到数学王国里认识“角”这个好朋友吗?(板书)

  二、 初步认识认识

  1、 不管“角”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哪里你都能找到,那么在数学的大家庭中的“角”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想看看吗?

  2、 拿起你的三角形,找到这个点摸摸,说说什么感受?这是角的顶点。(读)现在请你摸摸这两条边,什么感受,这就是角的边,(读)一个角有几条边?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读)

  3、 请你用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给你同桌介绍一下角的各部分名称。

  4、 你能指出黑板这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5、 练*。你能在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吗?

  三、活动:既然角已经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让我们站起来,摆个有角姿势。

  四、 做一做

  1、(出示不规则纸)我们玩的高兴可是这张什么也不是的纸先生不高兴了,他也想和角成为朋友,我们能帮他找到角吗?我们可以动手折一折,就能折出角,每折一次要把纸按*,然后再折。

  2、请你把折好的角举起来,互相看看你们折出的角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角也是有大有小啊。(指名贴三个)你能比一比黑板上哪个角大吗?纸先生高兴了,现在把你的纸先生放在桌位里吧。

  3、我们还可以用两条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个活动的角呢。这图钉就是角的顶点,这就是两条边,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做一个活动的角。

  4、谁愿意和我比一比谁的角大?(两条边开叉的越大,角越大)

  5、看看这两个角谁大?虽然这个角的边很长,但是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也就是说角的大小和边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只和两条边开叉的大小有关。

  四、画角

  1、角已经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了,让我们来画画角吧。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读)

  2、请你认真看。教师画,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能画出一个角。(强调向不同方向)

  3、画角时要牢,先画定点再画边,现在请你画角。

  4、展示。

  五、拓展

  1、我们手里都有三角形,请你拿出来,它有几个角?给你一把剪刀,你能让变成四个角吗?再剪一刀,看看有什么发现?再剪一刀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给你三根小棒,看看能摆出角吗?

  六、全课小结

  1、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老师吗?

  2、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5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以前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前面的几何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教材只是把建立角的概念放在初步的水准上,这就要求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为中高年级继续学*角和其它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可见,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实际上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

  从学生认知水*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难点是: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识规律,采取了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剪一剪等教学手段,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知亲手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加强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因此,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具体的操作与观察。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折叠、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在手脑并用中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的乐趣,成为学*的主人。

  首先,我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接着,出示一张圆形纸,让学生观察有没有角,启发学生用圆形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我不讲怎样折,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折。再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然后让学生用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

  最后,鼓励学生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也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做。然后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活动自己的角,边活动纸条边观察: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这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使他们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

  在学生的所有操作活动中,我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教具为自己动手,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多感官并用,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操作的主体作用,力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学*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直观、形象的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优化课堂教学。

  1、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作为一名教师重在授之以渔,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使其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本节课中,从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是教学的关键。如何把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这又是教学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分两个层次进行突破。

  首先,从活动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教学中,让学生从观察生活的角、折角、做活动角,然后从活动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抽象呢?为此,我设计了由活动角到角的几何图形抽象过程的动画。用点来代表图钉,用一条直直的线来代表这根纸条,再用一条直直的线代表另一根纸条。这样,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与角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认识。而且,用线代表纸条的连续过程,也孕伏了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这一几何概念。

  然后,从学生已经感知过的实物中再次抽象出角。在学生初步形成角的概念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感知过的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利用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上的角的形状,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去掉,再次抽象出几何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虽然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但都有什么共同特征?这时画面上同时闪动所有角的顶点,然后闪动各自的两条边。帮助学生再次抽象概括出所有的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就实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2、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认知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其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持。而让学生直观感知不管边伸长还是缩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做到。比如用实物演示,首先角的两边伸长缩短的教具难以制作,其次是演示时角的位置方向大小容易变动,不易比较。于是,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通过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跟纸条张开的大小有关,再提出疑问:角的大小跟纸条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这时,我设计了把活动角的两根纸条伸长和缩短的动画,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没有?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看到,不管纸条伸长还是缩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说明角的大小与纸条的长短无关。这样,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另外,在完成练*题第二题,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先用动画演示怎样用三角板上的角去比第一个角,接着让学生自己用三角板比一比。在学生得出两个角的大小一样的结果后,我又告诉学生:刚才,我们是借助三角板比出了这两个角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重叠的办法进行比较。这时,又借助多媒体用动画演示把两个角移*,使两个角重合,不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两个角一样大,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体大小的不同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活动中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情绪中,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1、导入激趣。

  课一开始,我就用动画显示出色彩鲜艳的钟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滴答滴答地走动,有声有色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等声音和画面静止后,才问学生:刚才是什么声音?对,刚才是时钟走动的声音。这时闪动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问学生:现在,时针和分针之间形成了一个图形,认识这个图形吗?这是什么图形?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这样,利用模拟逼真的动画和声音,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于课堂,而且渲染了气氛,创造了意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

  2、在动中感悟知识。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单调的刺激容易产生厌倦。针对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3、练*中创设故事情景、竞赛情景。这节课我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这一得天独厚的教学功能,使练*生动有趣。如判断角的大小一题,我是这样出示的:小乌龟画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要请小朋友们用角的特征来判断一下。然后投影出示一只小乌龟和图形,让学生用手势判断,并伴随有趣的声音。又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一题,我也是把题目融入故事当中,对学生说: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当裁判。有两个角,一个叫红角,一个叫蓝角,一天两个角争吵起来,红角骄傲地对蓝角说:我比你大,可蓝角不服气地说:你并不比我大,那么,这两个角到底谁大呢?请小朋友来当当裁判。并伴随蓝角红角的声音。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故事,激起了学生解疑的兴趣。最后的发散练*勇夺智多星,我用比一比谁最聪明能干,谁能夺得智多星,创设竞赛的情景,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际交往活动。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的交往形式优化和多样化,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摸式,能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健康的人格,提高智力及创造力。为此,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用了小组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剪一剪等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在各自独立学*的基础上,一起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一方面,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以活动的空间,各个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知识的获得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更重要的一方面,积极创设一种*等和谐、富有人情味的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互相协作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上就是我设计本堂课的一些想法。

  总之,教学中我本着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思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的参与学*活动,在生动、活泼、和谐、合作的氛围中,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设计中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6)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优选【5】篇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浙教版)第五册P1134135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是《角和直角》将为学生后继学*《射线和角》做基础。课本从红领巾、书本和五角星等实物上的角抽出角的图形,然后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试一试通过对角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与两边的**程度有关。直角是特殊的角,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直角的知识,认识直角又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所以教材安排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画直角的内容,并将它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教材处理:

  经过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这样的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所以我尝试着想是否能够将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为《直角的认识》。针对第一课时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用纸创造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角,了解知识起点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会学什么?

  2、(这堂课要学*角)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角吗?

  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指指看角在哪里?

  3、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摸一摸,碰一碰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有二条线组成┅┅)

  4、学生试着画角。

  5、展示所画的角并评价:你认为这些图形是角吗?(由学生分类,并说说理由)

  (转动画的角)问是不是角?并说说理由(因为形状没有变)

  (教师选出典型的角并画在黑板上)

  是不是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尖尖的一点给它起个名字?(引入顶点概念)直直的线叫什么?(边)

  谁来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顶点有什么特点?边呢?(直直的)

  2、闭上眼睛,把角记在脑中。

  3、判断,并说说理由。

  ()()()()()

  三、画角

  1、看原先的角,说说有什么想法?那怎样画角?

  介绍画角方法(师画,先画出尖尖的一点,再在这一点上画两条直直的线)标出顶点和边。

  2、生再次画角(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并写出顶点和边)

  四、创造角

  1、用圆片。

  ①这上面有角吗?你能想办法创造出一个角吗?

  ②合作操作,拿出圆片,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一个角,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角,指出顶点和边。

  (折、剪、先画再折,直接画)

  2、用长方形

  ①长方形有几个角?

  ②如果剪上刀那角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

  生说,并合作操作。

  3、介绍剪法:

  五、活动角,感知角大小

  1、拉开一边,另一边也不动,形成一个角。

  2、玩一玩,同桌各拉一个角,比一比谁大?

  再拉,比一比谁的小?

  3、想一想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拉开变大,合拢变小)

  六、总结:

  1、铅笔盒上有角吗?

  (有角,只不过为了安全才让它的顶点变圆了)

  2、三角尺的角,红领巾的角,为什么摸上去感觉不一样?

  (材料不同)

  3、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我改变了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认为的角并画自己心中的角的样子。注重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出发来展开进行教学,最后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判断题中也注重角的边的特点是直直的以及角的两条边可以是不一样长的,在现实的三角尺上就可以找到原形,通过练*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然后的再次画角以及创造角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飞跃。通过拉活动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程度有关,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老师怎么样去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最后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角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以及不同材料制作的角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学*是有用的。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 3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是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画法是学*的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另外,学*这部分知识,也是为今后高年级学*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集合知识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

  学情分析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与物体的活动。”角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直观地认识角有大有小,会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折角和做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找角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能辨认角。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面图形,哪几个*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的大角就大,两边**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的距离有关。

  五、练*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 5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同学思维能力,就必需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沛挖掘同学的潜能,以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 给同学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同学数学思维的形成

  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同学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让同学小结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今天这节上可以说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比方:说角的特征、说操作过程、说判断的理由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同学操作的学具、老师的教具以和板书等,向同学提供鲜明的感性资料,协助同学考虑、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同学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同学的思维发展。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同学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他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身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同学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考虑、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示范,让同学知道怎么说。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同学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同学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同学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说。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同学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同学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节课中邹老师在同学认识了顶点和边后,加以示范性的说明并配合手势,使同学进一步明确、规范了顶点和边。在之后同学找生活中的角并说一说的时候,也给与了师范性的演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同学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3、动手操作,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同学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沛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同学亲自动手操作来做一些角,同学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一起参与活动,可以达到统一和谐。在制作角后的交流中同学也有很多亲手指一指的机会,通过让角变大、变小的操作同学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级的同学年龄小,活泼好动,笼统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往往是肚子里知道却说不出怎么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教材在教学各个内容时布置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同学通过操作增强感性认识,逐步达到笼统化。说一说就是要借助语言,把想的过程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同学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增强语言的培养就是增强了对同学思维的培养,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4、学会倾听,成为数学语言的中介

  我们低年级的绝大局部同学在课堂里说话最初都是需要高级“翻译”的,这个翻译从哪里来?就是我们的老师。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更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教强的逻辑性,而小同学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同学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中介,一年级同学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在*时的上课中,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和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时指出,力求使同学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菁选(扩展7)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1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角,并说一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展示学生做的几种角:锐角、钝角、直角。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看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

  师: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学生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

  3.如何判断直角

  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练*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3. 教学画直角。

  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你能用三角板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吗?”

  学生尝试用三角板画直角,画完后找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角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三、巩固练*

  1.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

  3. 让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教师:我们学*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2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 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 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惯。】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3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学*的,也是第二学段进一步学*角和其他*面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法:

  情景导入、谈话。学法:讨论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教师活动:

  谈话: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物体,他们的面的形状是不同的,像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游戏中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红领巾的面呢?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新的*面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学生活动:

  生:长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请你拿出三角板、钟面等物体,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他们的角在哪里。

  (3)教师正确指导指角的方法。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

  (5)学生观察情景图。

  说情景,并在图中找角

  (6)学生小组中合作学*。

  (7)学生指角,感受角。(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角的特点和形状)

  (8)学生利用三角板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做角、感悟角的大小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办法做一个角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小组内动手做角。(放轻音乐)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做的角展示看。

  ∠∧∨>∟⊥

  四、组织练*,拓展延伸

  1、请你找出我们周围物体面上的一个角。(让学生走出座位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角,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请你说出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角的特性)

  3、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来做一个角。(动手做角,让学生更加懂得角的特性)

  4、自主练*2。

  5、请你数出下面图形共有几个角。

  学生边指边说

  生:顶点、边

  学生独立完成练*

  五、全课

  通过一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呢?

  1、学生谈收获。

  2、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知识,希望你们课下多观察,将得到的收获应用到学*和生活中去,好吗?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复*学过的*面图形导入新课,将新知识的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的欲望。认识角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4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提问:你认识这几个图形吗?

  指三角形,问:为什么把这个图形叫做三角形?请同学指一指三角形的角。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角吗?指出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红领巾、手绢、三角板等,它们都有角吗?

  教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题。

  二、新课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

  从校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做操学生伸开的两臂、足球场的边线、三角板的两边、老爷爷拿的剪刀都组成了什么?(角)

  提问: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你从图上还能看出什么地方有角吗?

  2、认识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1) 课件出示实物。

  提问:从张开的剪刀,吸管,自来水的水龙头,你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角吗?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作出肯定,并在课件中抽象出角。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把它拉成不同的角。

  提问:这里面有角吗?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征?(角的各部分名称)

  范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组成的。(板书: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指出其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告诉学生:指角时,必须从顶点开始向斜线方向指。

  (3) 教师演示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

  小结: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边的长短没变,说明角的大小与边长没关系。

  (4) 折一折。

  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师生共同动手折角,对照自己折的角指出顶点和两条边。鼓励同学你能折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角吗?

  可折大小不同的角,再一次证实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 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

  3、学画角。

  (1) 看书本例2,你知道怎样画角吗?

  (2) 讨论怎样画角?

  教师说明:画角的过程(边说边演示)。

  第一步:先点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

  第二步: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实际上应叫射线)

  第三步:再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直线。然后标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3) 学生动手画角,画完后标明角的各部分明称。

  三、练*

  1、P42练*八N1

  教师说明: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边,第2图有一条边,另一是弯曲的线;第三幅图两条相连的地方不是一个“点”而是弯曲的线,所以它们不是角。

  2、N2

  范 教师说明:数角时,指角的动作要准确,最好标出角的符号。

  3、N3 可以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4、 P43 N7 先让学生找出各个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教师加以指点提示,注意重叠的角和对着的角。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面图形,哪几个*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的大角就大,两边**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的距离有关。

  五、练*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