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

首页 / 活动总结 / | 小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xx小学濒临莱州湾,多数家长以捕捞、养殖鱼、虾、贝类为生,学生跟随家长上海下滩是常事。由此启发了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路,自20xx年8月份开始,我们从采集、制作海洋生物标本入手,在全体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中广泛开展以制作海洋生物标本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组织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海洋生物标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年来莱州湾的海洋生物非但数量剧减,而且种类也远不及以前,有的海洋生物已濒临灭绝。我们就将“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的调查与研究”作为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学生以生活区域就*的组成活动小组,到渔港、海产品养殖基地、市集调查搜集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并制成标本,通过访问渔民、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这些海洋生物的生理特点、生活*性及其价值,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填写调查表并写出调查报告。

  寒假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在寒假中搜集的'资料(图片、文字、数据、标本)进行了汇总整理,对活动的开张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活动开展好的班级、活动小组进行了表彰。

  以上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会了运用网络、书籍查阅资料的方法以及怎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的方法。通过制作标本、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学生了解了莱州湾海洋生物的种类、生活*性、与当地人民的关系以及部分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的原因等。在调查与访问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等,提高了*作能力,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使爱护环境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xx小学

  年月日

  更多精品:20xk文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本学期,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资源开发求“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每两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根据期初规定的十月份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十二月份的主题为“健康伴我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心理与健康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实施求“鲜活”。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十月份适逢中秋一大传统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故事、介绍、朗诵、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能力。如:“快乐中秋”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调查中秋节美食——月饼的销售情况;“酸奶的制作”也设计了请半数学生去调查人们对酸奶的喜好情况;“运动与健康”更是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去采访体校生、体育老师,去调查人们的日常锻炼情况。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调查或采访,心里开始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陌生人说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和采访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调查统计的正确态度,发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针对现在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了解自我、赏识自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六年级还开展了“做自己的守护神”的自我保护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如:在制作月相盒、观察月亮时的“实验”、“探究”、“创作”、“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从而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三、评价方式求“多元”。

  综合实践活课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状态、生命活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我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展开。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各个活动小组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活动总结、反思和评价。评价方式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以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开展下一轮活动的动力。

  五、组织管理求“有序”。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课程,所以在活动中,我组的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主题活动设计、指导,每次活动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能丰富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采访、实验、设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活动;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整理汇总。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台。

  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践活动无所谓好坏,只要实实在在,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情商得到了培养,就是一种成功,是我们教育引导的成功!要知道与综合课程的亲密接触一定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在“做中”才能“会学”!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学*中,才能接*完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之路!这些活动的结果总是双赢的,不是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广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阶段检查”和“综合实践科组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抓好省、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还多次邀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开设讲座,参加科组的集备,科组的研讨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不断提升。

  2、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研训活动

  本学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并把学*、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科组老师传达,共同学*,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科组2位老师参加了9月份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全国综合实践年会;2位老师参加了10月份在佛山南海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食品教育研讨会”;2位老师参加了11月份在深圳市水库小学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全科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增城市荔江小学的广州市现场会;科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每次区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

  3、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规范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校加强搭建网络学*交流的*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xx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规范课题建设,推动学校科研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本学期,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我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惯。

  二、活动开展方法的尝试

  学生的学*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根据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根据《纲要》精神,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并立足xx市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根据同济小学20xx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顺利完成本学年度的工作任务。

  课程完成的情况和达到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以学*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学科界限。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的学*。学*方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学*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突破课堂时空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门独立形态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领域互为补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特点: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

  本学期在各位班主任、老师们设计安排课程专题内容:国际理解;资讯科技;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区参与;经济与生活。首先校行政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题会议,制定本学期综合课的工作分工和工作安排,分派行政下各个年级。二~~六年级各年级在级组长和下级组行政共同商议、策划9月份的综合课内容。二~~六年级进行“教师节”为主题的内容的综合活动。六(1)班魏毅祺老师以“广告的魅力”为专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接受佛山电视台城市纪实的采访和拍摄任务,并且在校内做了示范。校老师利用教师学*的时间学*有关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并提出建议、活动方案和改进措施。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翔教授来学校听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进行评课指导。二~~六年级各自开展活动,这个月以科任老师为主。全校教师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指导意见》。各年级组老师、各班下班的老师商议本月开展活动内容。学期结束时,各班级进行总结、交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根据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根据《纲要》精神,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并立足xx市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根据同济小学20xx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顺利完成本学年度的工作任务。

  课程完成的情况和达到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以学*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学科界限。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的学*。学*方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学*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突破课堂时空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门独立形态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领域互为补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特点: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

  本学期在各位班主任、老师们设计安排课程专题内容:国际理解;资讯科技;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区参与;经济与生活。首先校行政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题会议,制定本学期综合课的工作分工和工作安排,分派行政下各个年级。二~~六年级各年级在级组长和下级组行政共同商议、策划9月份的综合课内容。二~~六年级进行“教师节”为主题的内容的综合活动。六(1)班魏毅祺老师以“广告的魅力”为专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接受佛山电视台城市纪实的采访和拍摄任务,并且在校内做了示范。校老师利用教师学*的时间学*有关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并提出建议、活动方案和改进措施。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翔教授来学校听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进行评课指导。二~~六年级各自开展活动,这个月以科任老师为主。全校教师学*xx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指导意见》。各年级组老师、各班下班的老师商议本月开展活动内容。学期结束时,各班级进行总结、交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新设置的课程形态,也是课改的一大亮点。该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把我校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自从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迅速成长起来。

  1、培养了各种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如《保护水资源》,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实地观察、考察访谈、问卷调查、宣传动员等活动,他们观察、采访,在观察中学会了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他们拍照、访问居民,访问环保局的专家;他们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总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社会交际、科学统计等各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转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发展终身学*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小学生的学*方式存在着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的片面倾向,表现在重视知识结果获得的单一的接受性学*、偏重认知领域的认知性学*,以及受教材左右的机械的决定性教学等方面。这种在学*方式上的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的愿望,难以发展学生的重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和间接经验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与以知识信息的接受为主的学*活动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和学*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他们在观察实验中学*科学的方法;他们上网学*法律法规,学*统计总结,学*撰写课题报告,学*与人交流,学*伙伴之间互相合作,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学*的范围、内容和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主体和社会生活主体的必经途径。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价值。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和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体验、实践等学*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怎样开展研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

  二、正确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主动地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1、 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开展活动

  在活动主体或课题的确定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并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积极性;在活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教师全过程的组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会了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掌握各种方法,培养各种能力。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在挫折的磨练中成长

  由于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处在探索阶段,学生初次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亲身实践,尝试体验,因此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他们一开始工作没有计划性,随心所欲,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想得到什么,漫无目的,工作开始前根本没有活动框架;在活动过程中不会自我管理,拖拉,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找借口逃避;个别成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悄悄地做一些和课题研究无关的事情;不认真记研究笔记,总想把事情推给其他同学做,不能很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学*缺乏主动性,不爱提问,随大流;少数学生不愿观察周围世界,觉得一切如常,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懒得动脑,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等;在调查采访中调查的内容、目的不清楚;只凭个别或少数被调查者的回答,就轻率地做出结论;面对大量数据,不知道怎样分析和提炼观点;想做实验,却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比较合适,实验操作简单,数据处理随便等。针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教师要随时提供帮助,加以解决;针对学生怕困难的现象,我们教师要加强正确引导,“不经得风雨,怎么见彩虹?”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学会正视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在磨练中尝到成功的快乐,在挫折的磨练中锻炼成长。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学会了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怎样收集和处理数据,学会怎样靠自己的真诚获得别人的帮助,学会关注社会和人生并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学生在这个大空间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各种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将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片绿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8

  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听评课制度: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3、阶段性总结制度: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4、评价制度: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

  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9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我校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样本校,为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边学*、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学生评价工作和校本课程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活动形式。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本学期拟对“养成良好卫生*惯”、“校园万花筒”、“书海踏浪”、“果味飘香”、“多民族大家庭”、“购物讲价”、“吃的文化”这些主题进行研究。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老师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拟以五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二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学生、贴*教师、贴*学校。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配合全市课改样本校的调研工作,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校三、四、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小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当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中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高年级同学用评价手册已显示不出太大的激励作用,对高年级同学的活动评价是否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进行,使之更趋向于现代化、个性化,在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当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市、区教文局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具体做法

  20xx年4月份,学校委派有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班,对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很快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小组和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并做市级现场观摩课,增加感性认识。

  20xx年9月,课程正式开始实施,学校在全校师生范围内进行了动员,强调它对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成长,个性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开展了“奇妙的纸”、“我们的'眼睛”等活动主题,安排专人负责指导,期望通过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一些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要逐步推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培训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期望产生“裂变”效应。对于重点教师的培养,学校在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扶持。

  2、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第一学期,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理解不深,总是为课程资源的匮乏而苦恼。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不必抱怨学校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底蕴的不足、学校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不足,如果我们放眼整个辽宁,我们该利用的资源真可谓源源不断。

  3、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师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多种可行的形式,能否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今后阶段的研究重点。

  4、课题的选择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开始我们显得比较茫然,有些课题离学生太远,很难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恰当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虽然理论上讲,课题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手中,但实际上,初期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取得的成绩

  自综合实践活动开题以来,市区教研员认真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培训,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财富,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步骤,建立领导小组,成立课题组。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抵触转变为喜爱综合实践活动。市综合实践现场观摩会在我校成功的召开,我校教师徐宁老师讲的《我们的眼睛》主题确定课受到了与会领导的好评。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广大教师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扎实的工作,培训更多的老师参与这一课程,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推向新的高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学校组织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校本课程《求我》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领导,精心管理

  1、建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教研组。教研小组研讨、交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健全完善制度

  从课程实施开始我校就建立了一系列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制度。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等等,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二次全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研讨会。

  3、制定计划方案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将综合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学期初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组制定出《黎里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教师,提高能力

  理论培训。我们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有关指导性文件,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通过学*,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自我反思,通过反思,可以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到工作中的失误,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注重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发挥评价作用,推进课程实施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我们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

  1、学生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评价表

  2、教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

  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发展,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一些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要逐步推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培训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期望产生“裂变”效应。对于重点教师的培养,学校在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扶持。

  2、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第一学期,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理解不深,总是为课程资源的匮乏而苦恼。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放眼整个黎里镇,我们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可以建立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的探究性学*有更多的实践基地,有更多参与实地调查采访活动的机会,让我们的课程真正实现多领域的合作整合。

  3、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师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多种可行的形式,能否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今后阶段的研究重点。

  4、课题的选择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开始我们显得比较茫然,有些课题离学生太远,很难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恰当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虽然理论上讲,课题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手中,但实际上,初期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总结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广大教师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我校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步晚,还处在探索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扎实的工作,饱满的精神参与这一课程,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推向新的高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我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惯。

  二、活动开展方法的尝试

  学生的学*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和实践,在开放的学*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态度和*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县教研室以及总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广泛进行调研,使课程开设更科学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学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各年级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

  2、精心设计主题活动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学校确定的大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学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经过广泛的调研和交流,最后学校决定开设以下几个主题活动:我们的压岁钱、春节*俗、我们的传统节日、校园垃圾、我校的卫生状况调查、*梦我的梦。

  二、加强常规管理,保证课程顺利实施

  1、课时安排到位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按照国家课程规划每周安排1课时,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同时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统一安排使用。

  2、教师管理到位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选人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择优选出优秀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活动指导到位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4、评价、总结到位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门课程上好。我们将从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规划,真正使这一课程成为激励学生上进,拓宽学生思路,开拓学生视野,形成学生能力与技巧的一门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进,努力进步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治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爱好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回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同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奇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治理,促进课题深进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题目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买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买通,同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进步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8

  本学期,我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健全完善了以校长为主导、教师为主体、活动为主战场的三主型校本研训机制,确立“培训、教研、科研”三结合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形成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三种基本力量建设形式,使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职责明确,强化活动落实

  1、根据实际,明确职责。

  本学期,校长着力整合学校教导处、课题组等各种力量,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采用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采用请进来,推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把研训中心的课程专家请进来,为我们课程教师作课程指导,同时,我们还成功地向全市展示了我校五年来的成长、发展的理念与成果,获得了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这不仅使教师能够与校内、校外同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也强化了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为增强研究意识,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目标之下,每个教师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形成了教师个人五个一*惯(即每月一主持、一学*、一总结、一体会、一反思)。

  2、强化落实活动。

  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学期初,我们就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训计划,并将该课程的教研活动、理论学*、课题活动等纳入学校总计划中,以表格的形式下发到每位任课教师的手中。

  为突出基地学校的作用,本学期,我们课程的开设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年级段由原来的3—6年级向1—2年级延伸,使课程实施得到更好地衔接,开学初我们整合班级活动专题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级计划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职责,教研活动计划、理论学*安排等,逐步构建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训网络。同时学校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发展与提升,并将教师学期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教师年终考评的范围。以组织教研、集中培训、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上展示汇报课、课题研究等进行落实、考核。

  二、课程研训多样化

  我们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丰富多彩的*台,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灵活多样的校本研训。

  1、及时总结与自我反思

  根据学校活动三级安排,我们要求教师一活动一总结一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把活动的方案、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成果以及教师的总结、反思及时收集、上交归档,作为学期结束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我们非常强**师的自我反思,分别为教师搭建了三个反思的*台,即每次活动及时进行活动反思、理论学*写好学*体会,每次培训结合实际写好心得。

  2、教研活动

  我们将教研活动分为两块,一是常规性教研,每学期每个课程教师必须上一节教研课,二是课题性教研,这是专题研讨活动,要求课题组成员中负责活动过程研究的教师开1节研究课。专题讨论是教师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所得不到的东西。

  3、师徒结队

  本学期,我们努力培养实践中的“土专家”,从教师中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同时我们利用市级评比活动、片级、校际交流的契机,推出新人,锻炼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从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其中部分新教师专业发展较快,并能全面进入了角色,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可喜之处。但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个别教师对本课程理解的偏差,仍是我们下学期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

  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听评课制度: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3、阶段性总结制度: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4、评价制度: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

  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8

  我们学校在3——6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共6个教学班。其中刚才执教的 宋老师教学3年级,我教学4——6年级。我们每周有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除此以外,还借助多种机会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周一升旗仪式与大队部合作举办的奥运知识宣传;周二下午与教导处联合组织全校学生练*硬笔书法(50分钟);周四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涉及足球、篮球、科技创新、健美操、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50分钟);周五下午则是全校学生的阅读时间(50分钟)。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的设计和参与,我们也的确在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工作着。

  具体来说一说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堂吧!

  3年级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是《福娃巧制作》、《生活小窍门》、《健身1.2.3》,现在已经开展了《福娃巧制作》,因为正值咱们国家奥运会开幕之际,通过画、剪、贴福娃来了解奥运知识、来历、体育技能。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第二个主题是《生活小窍门》,从衣食住行入手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第三个主题是《健身1.2.3》,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4年级本学期的主题分别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有趣的民间艺术》、《我有一双小巧手》。目前已经开展并结束的是《我最喜欢的玩具》这个主题。学生通过玩玩具、口头编故事,进一步把自己口头编的故事形成作文,并在全班朗读交流,孩子们的作文形成了班级的作文集。这一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了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个主题《有趣的民间艺术》分为剪纸、编绳、布贴画几个板块,最后等这些小主题都进行完了还要举办一个作品展示会。目前正在开展剪纸这个活动,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最后一个主题《我有一双小巧手》共有洗衣服、做水果拼盘、拌凉菜等几部分。

  5年级的主题是《做特色饮料》、《我爱十字绣》、《我有一双小巧手》。《做特色饮料》这个主题已经结束,孩子们做的饮料也许不是最好喝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们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请大家看一些活动照片吧!目前正在开展的是《我爱十字绣》,这个活动的开展甚至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关注,听说有些6年级的学生也在绣呢!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孩子们的建议。本来我不会也不喜欢做这些针线活,开展这个活动是冒很大风险的。老师都不会,怎么去指导学生呢?后来的结果证明——孩子们可以教会我。现在,我自己也正在缝制十字绣呢!请大家看看我们活动的照片吧!第三个主题是《我有一双小巧手》,内容涉及橡皮泥、缝沙包、剪纸、布贴画、折幸运星等。

  6年级也有三个主题,分别是《我有一双小巧手》、《辩论会》、《种植》。《我有一双小巧手》这个主题已经开展完毕,具体内容是做凉菜拼盘。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确是之前我没有想到的。请大家直接看看孩子们的制作成果吧!最后,我也已学校的名义给这些作品颁发了获奖证书,表示对孩子们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吧!《辩论会》这个主题正在开展中,经过了选择主题、辩手、评委、嘉宾,明确程序等一系列环节,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在充分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后,最终确定了“电子游戏利弊谈”、“小学生早恋”这两个辩论内容,将分别组织2场辩论会。第三个主题是《种植》,这个主题的选材比较广泛,初步打算种植丝瓜、白菜花,也包括随机产生的其他植物。现在我们的丝瓜已经种下,具体的操作是找了几个楼前有空地的学生,让他们拿回家种的,因为我们学校实在没有适合种的地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个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区党校张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他亲自为我们提供了丝瓜种并送到了学校,借此机会感谢张校长。

  其次,我们还准备联合大队部开展扫墓、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请大家看我们的活动照片。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了留下课堂上那些珍贵的画面,我们用数码相机拍摄的这些照片大多已经冲洗了出来,总务主任还专门为我们设计、制作了相册。学校在财力、人力方面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教导处组织我们教研组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并开展人人一节课活动,提高了我们教研、教学水*。综合实践教研组汇聚了我们全校最年轻的2位老教师,虽然只有25岁,但我们的教龄已经有7年。

  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开展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请各级领导放心,我们会对孩子负责,我们会为祖国的未来尽力。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我们铭记在心,也正在努力践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这是*几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程,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自体验进行学*,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终身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已有四个年头,我们在不断加强理论学*的基础上,加强领导,扎实实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反思调整,收到了一定的实效,现作如下简要的总结,同大家讨论研究,以期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实践。

  一、加强理论学*,明确课程涵义。

  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实施新课程,教师培训要先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对于这门新兴课程,教师们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同以往的劳技课、活动课相混淆。为使教师能清楚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它的性质与特点,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相关内容,我们首先组织了全辅导组教师的学*培训,认真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资料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辅导材料,学*培训使教师们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即学*者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知道了课程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课程所要求的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教师们对新课程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课程的实施,能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学*和培训为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作好了师资储备。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实施。

  为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科学、规范、扎实、有效、顺利地开展起来,学校行政一班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校长在行政会议和教师大会上多次进行课程实施动员,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人员、教科室人员、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全员的宣传发动,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教导处全面负责课程的开展及研究工作,定期和任课教师进行课程开展情况的研讨。可以说,领导小组的成立为课程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在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教师们感到还是无从下手,不好确定较为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较为凌乱,在活动的时间,具体的组织开展方面随意性较大。对此,教导处经过讨论研究,首先是统一了备课方案,明确了一定的内容及格式,其次是根据各年级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师讨论,制定不同年级的工作计划,讨论活动选题和方案,这样使各年级能针对各自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一方面降低了活动开展的难度,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确保了各年级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教学工作“六认真”检查时,我们把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也纳入检查范围之列。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他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教导处在排课时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将综合实践课纳入课程安排中,同时明确,有一定的灵活性,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活动课题的情况,同教导处协调,做到统一与自主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这样,全校上下目标明确,统一要求,把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三、重视过程管理,开展实践探索。

  1、注重发掘课程内容。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培训,教师参加课改的积极性较高,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本地实际、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没有现存的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带去了广阔的空间。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汇聚着师生智慧的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如研究性学*课题《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我们知道,研究性学*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领域,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它对变革学生的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白茆塘水的污染与治理》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实地观察、取样,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事实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向社会发出呼吁。该课题研究方案获苏州市一等奖,并做了交流。此外,还有像《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合理回收》、《家乡的红豆山庄》、《绿色食品》、《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白茆山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家乡的骄傲——波司登》等课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深刻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除了研究性学*,其他活动内容也都在实践中一一得到有效落实。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我们在操作中注意时间的保证,师资力量的保证,同时对不同年级分别要求,中年级以学*信息技术为主,着重学*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进行文字输入、进行文本处理、上网查找资料;高年级则要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实践领域,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处理,操作要求相对要求熟练。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以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我们结合学校的打扫除活动、简单的种植、养殖活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科技活动等,强调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操作性学*、研究性学*、强调手脑结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立足开发校内资源,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开展一系列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开展校内中队值日,安排小警员、开展红领巾广播等。到校外进行义务宣传,培养活动能力;去烈士陵园扫墓,继承烈士遗志;去波司登集团参观,了解工人劳动情况;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表演节目等,了解老人的生活,懂得要尊敬老人。

  综合实践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等,对此,学校结合“大阅览”课题研究,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好书推荐会”、“故事大王比赛”、“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等活动;结合“山歌文化”课题,学校开展山歌文化艺术周、艺术节活动,康博少儿山歌艺术团进行演出活动,评选校园“十佳小山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这些极为广泛的活动,几乎班班都有开展,人人参与其中,大大丰富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2、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和其他课程一样,学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同样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主题活动,也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以鲜活的实例剖析,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深化,促进教师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及实施更趋合理化,从而克服随意性。

  在课程实施初期,教导处就组织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确定一些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本地区实际的活动课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思路,供不同年级的教师参考。此外,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定期组织专题学*讨论,提高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导处多次组织辅导组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如一位教师上“眼睛的保健”,开课教师确定了主题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相应的内容,同学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到各班调查实际情况,下发师生问卷,结果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具体的数据统计,生动的事例,完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眼睛保健课。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切实教育了广大师生,注意用眼科学,用眼卫生,保护自己的眼睛。在教育局教研室来校的一次教学检查中,一位教师上了“绿色食品”一课,同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到超市去寻找,到网上去搜集,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对绿色食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达到了培养能力,关注生活的目的。

  3、深入反思加以调整。

  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成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或仍视为单纯的活动课,或等同于学科课程。

  (2)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或一包到底,或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对教师的评价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对课程实施带来影响。

  (4)考虑到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及其他社会原因,给课程实施带来难度。

  要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必须进行深入反思,明确努力方向:

  (1)要切实转变观念,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2)要积极拓展外部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4、加强课程评价管理。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发挥着导向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目前评价却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较薄弱的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均可成为评价者。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注意评价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用作品评价(绘画、手工、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样,学校也对教师实施课程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如何上好这门课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广大教师去探讨去摸索,其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以上便是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几年来的一些做法,其中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不断向前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10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我校一直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设,对课程的内容、性质、特点、实施原则以及资源开发等进行研究,全面、务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组织管理: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学校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指导小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管理指导小组由戴金玲校长任组长,由刘国庆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班主任及侯国山老师。

  2、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会资源、学生家庭资源,开辟校外资源,获得社会的帮助和理解。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的使用。学校开放电脑房、图书馆、阅览室等,为学生开辟资料查询的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

  家庭资源的应用。每一个学生家庭就是一个研究的集体,学校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宣传研究性学*的做法和目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每一个家庭的资源可以进行互相的交流、利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的展开。

  3、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实施研究性学*的关键,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鼓励教师加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学*的方法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促使教育科研整合出最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持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还要求教师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为自己的实践积累材料,也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二、活动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产生

  按学校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活动课题征集工作,课题不分大小。学校的研究型学*指导小组,对学生的课题进行基本的可行性审定后,将课题汇集起来,供学生选择课题时参考。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基本由学生提出。学校选择科学性、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学校的倾向性重点研究课题。

  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课题或问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名称,学生阅读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活动的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和论证,制订出详细的`研究方案。

  三、活动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带来的转变和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我们最深感受是以下几点:

  1、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研究性学*到逐步适应研究性学*到喜欢研究性学*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性学*”过渡到了新的学*方式和传统的学*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2、丰富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新的学*方式的获得,必然意味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获得知识的途径。与以往相比,运用网络的学*方式由“自发状态”转化为“自觉状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传统的学*方式中融合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方法,促使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兴趣;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被学生提到比较高的地位,以往单纯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再是最吃香的学生,一部分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找到了学*的信心,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关注历史和文献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和求知的动力。学生获得丰富的学*知识的途径,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3、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话语的垄断者”到“求知的指导者”、“话语的分享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的主动者”的转变。

  4、丰富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研究性学*开展而变化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也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成为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使“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区中心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区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四年级都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综合实践网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学期,在区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读书剪影、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一个学期的过程,学生登陆二千多人次,发文篇数达到*1500篇。

  四、取得的成绩、反思。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区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当然,在网站上,学生的表现还是稚嫩的,有些地方还是粗糙的,我还要进一步的指导。学生上网总能受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的干扰,我还要正确的引导。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区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学校组织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校本课程《求我》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领导,精心管理

  1、建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教研组。教研小组研讨、交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健全完善制度

  从课程实施开始我校就建立了一系列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制度。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等等,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二次全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研讨会。

  3、制定计划方案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将综合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学期初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组制定出《黎里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教师,提高能力

  理论培训。我们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有关指导性文件,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通过学*,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自我反思,通过反思,可以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到工作中的失误,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注重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发挥评价作用,推进课程实施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我们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

  1、学生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评价表

  2、教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

  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发展,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一些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要逐步推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培训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期望产生“裂变”效应。对于重点教师的培养,学校在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扶持。

  2、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第一学期,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理解不深,总是为课程资源的匮乏而苦恼。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放眼整个黎里镇,我们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可以建立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的探究性学*有更多的实践基地,有更多参与实地调查采访活动的机会,让我们的课程真正实现多领域的合作整合。

  3、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师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多种可行的形式,能否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今后阶段的研究重点。

  4、课题的选择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开始我们显得比较茫然,有些课题离学生太远,很难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恰当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虽然理论上讲,课题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手中,但实际上,初期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总结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广大教师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我校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步晚,还处在探索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扎实的工作,饱满的精神参与这一课程,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推向新的高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我校一直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设,对课程的内容、性质、特点、实施原则以及资源开发等进行研究,全面、务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组织管理: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学校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指导小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管理指导小组由戴金玲校长任组长,由刘国庆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班主任及侯国山老师。

  2、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会资源、学生家庭资源,开辟校外资源,获得社会的帮助和理解。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的使用。学校开放电脑房、图书馆、阅览室等,为学生开辟资料查询的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

  家庭资源的应用。每一个学生家庭就是一个研究的集体,学校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宣传研究性学*的做法和目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每一个家庭的资源可以进行互相的交流、利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的展开。

  3、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实施研究性学*的关键,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鼓励教师加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学*的方法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促使教育科研整合出最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持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还要求教师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为自己的实践积累材料,也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二、活动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产生

  按学校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活动课题征集工作,课题不分大小。学校的研究型学*指导小组,对学生的课题进行基本的可行性审定后,将课题汇集起来,供学生选择课题时参考。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基本由学生提出。学校选择科学性、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学校的倾向性重点研究课题。

  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课题或问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名称,学生阅读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活动的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和论证,制订出详细的研究方案。

  三、活动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带来的转变和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我们最深感受是以下几点:

  1、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研究性学*到逐步适应研究性学*到喜欢研究性学*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性学*”过渡到了新的学*方式和传统的学*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2、丰富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新的学*方式的获得,必然意味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获得知识的途径。与以往相比,运用网络的学*方式由“自发状态”转化为“自觉状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传统的学*方式中融合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方法,促使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兴趣;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被学生提到比较高的地位,以往单纯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再是最吃香的学生,一部分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找到了学*的信心,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关注历史和文献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和求知的动力。学生获得丰富的学*知识的途径,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3、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话语的垄断者”到“求知的指导者”、“话语的分享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的主动者”的转变。

  4、丰富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研究性学*开展而变化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也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成为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使“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一、实施效果

  1、学生通过查找、收集、整理资料,了解了垃圾食品对身心发育造成的危害,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让他们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在访谈中锻炼口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来收集资料,让学生感受网络强大的资料搜索功能,能认识到网络正确的用途。

  2、学生通过合作,对自己的实践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对路边小吃摊点与学生食用零食的调查与研究,引导学生对食物的关注,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3、至于根本不应食用,或者经不住诱惑但只能浅尝辄止的,像油炸类食品含丙烯酰胺(致癌),腌制类、果脯类含超量的亚硝酸盐(致癌),方便食品(主要是方便面)含油脂量过高,汽水类含大量的碳酸,造成肠胃紊乱外加缺钙,烧烤食品,尤其是街头的烧烤食品,既含有超量的三四苯并吡(致癌),同时卫生问题难以保证。上面这些食品除了好吃以外真的一无是处。奉劝大家还是少食用或者不食用为好。

  4、我们的生活需要多姿多彩,我们的餐桌也需要丰富多样。完全拒绝垃圾食品是很困难的,那我们就在有选择拒绝的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粗粮,以补充垃圾食品给我们带来的维生素的缺乏,多喝绿茶,新鲜果汁等健康饮品(当然不是那种瓶装的所谓绿茶或者什么果汁饮料),以帮助体内排除有害物质,降低垃圾食品的危害。

  二、体会与感悟

  拒绝垃圾食品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随着小胖墩的不断增多,孩子们身体的早熟,我们觉得这个活动开展的很有生活意义,能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关注,让他们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惯,这对于他们一生的成长都有价值。学生们是从生活经验入手,在亲自调查、探究的基础上,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是教育,采访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通过采访调查,分析问题,发现了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垃圾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学生想到向摊点老板提建议,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他们赢得更多的利润。这些教育都是活生生的教育,在书本中、课堂上难以获得。综合实践重在活动的过程!活动到最后,“作品”、“成果”质量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的何种体验,是否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引起了关注?学生在实践中有没有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健康充分的发展?

  三、理性思考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思考、独立活动。他们感到这并不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而是觉得自己是在娱乐、在创造,在向人们展示自己,因而兴趣盎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把活动当成是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无疑成了最为重要的一条。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用欣赏的态度,使其坚定信心

  赏识是激发学生学*积极性的动机,表扬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而训斥只会使学生产生沮丧和自卑心理。在活动中,我们要善于使用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比如“你来试一试”“相信你能行的”等信任语言,都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由于得到教师的信任,学生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动脑想办法,使学生的个人潜能达到最佳发挥,从而创造出奇迹来。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不要吝啬使用激励,尽量找学生活动时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抓住了,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产生成就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信。

  (二)、淡化指导解释,使其自主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性质不同,活动时必须正确处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指导最好是隐性的,隐含在活动设计中,隐含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身参与、自主发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省颁课程文件精神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为了及时对学期发现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学科开展更加有序和规范。现对本学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学校教研组整体情况:

  本学期教研组集中教研8次,提供公开课4节,上交活动设计60份,公开课反思10份,听课心得体会6份,论文或小结32份;学生过程性资料*150份,教师外出听课、培训6人次,组织兴趣小组活动16场。

  具体工作总结:

  一、 制度先行,措施到位

  1.强化制度。

  教研组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保证。制度如下:

  (1)每学期教研组老师必须上交两份活动设计、一份论文或小结、3类学生过程性材料,以上材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

  (2)每次教研实行考勤。每次教研时间和地点、内容,教研组都会事先通知,要求老师做到教研时不迟到、不早退,尽量不请假,将出勤情况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师履行职责和月评挂沟,从源头上杜绝拖拉散漫行为,严肃纪律。

  2.措施到位。

  有时不是老师不想进步,而是缺少学*拐杖。本学期教研组不论是听课或培训,教研组均为老师们提供培训学*材料和公开课设计,为老师们学*提供有力的载体。多途径为老师提供学*的机会,如邀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为老师们做讲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老师接受最前沿的理念,本学期晋江进修学校王雯老师曾两次走进学校指导教研组活动,为教研组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组织教师参加福建省综合实践活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研讨会暨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及实施子课题中期交流研讨会,观摩专家冯京广现场教学,组织教师参加晋江市组织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二、扶放结合,促进成长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单位,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展示教学实践智慧的学*型、研究型团队。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在教研组中,每位教师都是一种资源,都具有不同的思想和优点。可是教师职业倦怠还是会经常出现在老师身上,如何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瓶颈。本学期更加关注成长过程中教师的扶,首先教研组要成为老师的依靠。要成为学*共同体,形成一个和谐团结的团队。老师们遇到困难,教研组要及时伸出温暖之手,让老师们觉得我成长并不孤单,如老师要提供公开教学,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如老师要参加录象课例比赛,教研组陈瑞清老师带来家里的摄象机协助拍摄、剪辑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另一渠道。本学期开始扶持一些新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结对子,形成团结互助、合作共进的良好教学氛围,鼓励新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有创意、有质量的论文,争取有更多论文获奖或发表。

  三、 立足实际 有效教研。

  1.主题来源教师实际。本学期初,学校向全体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征集了教学问题,收集了所有任课老师的问题单材料;并组织教师通过交流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筛选,发现有的问题可以在实践中直接调整解决,还有的问题不具研究价值,有的问题不具共性,有的问题切入点过大,经过筛选梳理出八类问题:

  1.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识别较差?学生对突发火灾不知道如何处理?

  2.学生参与不投入,不能保持兴趣?

  3. 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学生筛选信息能力差?

  4. 学生主观性强,确定主题呈现多样性,如何引导学生确定主题,进行归类?

  5.劳技课如何有效渗透探究性学*?

  6.预防火灾方案学生不懂设计?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程度达成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哪些教学途径和内容,学生才可能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

  教研组经过三次调整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主题《如何落实一节课目标活动方案指导课》,本学期教研均围绕此主题开展理论学*、专题研讨、骨干教师的专题讲座,示范课,师徒结对的新教师研讨课通过一学期的教研,很多困惑在老师们头脑中逐渐明朗了。

  2.基于证据,提升能力。课题研究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实践,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学*了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后,深受启发,尝试采用了课堂观察,引用课堂观察工具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教学和学的一种方法,它的目的是给被观察者一些发展性建议,它的过程,重在准备、重在证据,倡导每个教师要学会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以 课前会议、 课中观察 课后诊断三环节,通过摆事实、多分析,少评价,立足课堂教学情景,基于证据适当推论,从而明确改进的措施。尽管本学期开发了〈学生课堂倾听情况观察量化表〉、〈情景创设有效性观察量表〉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改进和完善,但起码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的方式,真正改进我们的教学,才能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逐渐提高老师的能力。

  学校一学期取得成绩:

  1. 20xx年6月官岚岚老师参加晋江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课例评选获得二等奖(指导老师:颜小文)

  2.20xx年3月官岚岚老师参加晋江市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课例评选获得二等奖(指导老师:黄丽蓉)

  3.黄丽蓉老师撰写4个海西家园教案被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发表。

  4.20xx年5月黄丽蓉老师指导颜美亚老师撰写信息技术案例获得镇二等奖。

  5.20xx年5月黄丽蓉老师在20xx年晋江市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做《我与综合实践一个*凡老师的美丽蝶变》专题讲座。

  6.20xx年2月黄丽蓉在福建教育学院做专题讲座。

  7.20xx年6月施妮、黄丽蓉获得安海镇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8.许婉婷老师人参加20xx年晋江市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9.黄丽蓉参加晋江市专兼职教研员华师大高级研修班研修班。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相信在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8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省颁课程文件精神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为了及时对学期发现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学科开展更加有序和规范。现对本学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学校教研组整体情况:

  本学期教研组集中教研8次,提供公开课4节,上交活动设计60份,公开课反思10份,听课心得体会6份,论文或小结32份;学生过程性资料*150份,教师外出听课、培训6人次,组织兴趣小组活动16场。

  具体工作总结:

  一、 制度先行,措施到位

  1.强化制度。

  教研组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保证。制度如下:

  (1)每学期教研组老师必须上交两份活动设计、一份论文或小结、3类学生过程性材料,以上材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

  (2)每次教研实行考勤。每次教研时间和地点、内容,教研组都会事先通知,要求老师做到教研时不迟到、不早退,尽量不请假,将出勤情况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师履行职责和月评挂沟,从源头上杜绝拖拉散漫行为,严肃纪律。

  2.措施到位。

  有时不是老师不想进步,而是缺少学*拐杖。本学期教研组不论是听课或培训,教研组均为老师们提供培训学*材料和公开课设计,为老师们学*提供有力的载体。多途径为老师提供学*的机会,如邀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为老师们做讲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老师接受最前沿的理念,本学期晋江进修学校王雯老师曾两次走进学校指导教研组活动,为教研组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组织教师参加福建省综合实践活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研讨会暨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及实施子课题中期交流研讨会,观摩专家冯京广现场教学,组织教师参加晋江市组织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二、扶放结合,促进成长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单位,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展示教学实践智慧的学*型、研究型团队。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在教研组中,每位教师都是一种资源,都具有不同的思想和优点。可是教师职业倦怠还是会经常出现在老师身上,如何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瓶颈。本学期更加关注成长过程中教师的扶,首先教研组要成为老师的依靠。要成为学*共同体,形成一个和谐团结的团队。老师们遇到困难,教研组要及时伸出温暖之手,让老师们觉得我成长并不孤单,如老师要提供公开教学,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如老师要参加录象课例比赛,教研组陈瑞清老师带来家里的摄象机协助拍摄、剪辑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另一渠道。本学期开始扶持一些新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结对子,形成团结互助、合作共进的良好教学氛围,鼓励新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有创意、有质量的论文,争取有更多论文获奖或发表。

  三、 立足实际 有效教研。

  1.主题来源教师实际。本学期初,学校向全体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征集了教学问题,收集了所有任课老师的问题单材料;并组织教师通过交流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筛选,发现有的问题可以在实践中直接调整解决,还有的问题不具研究价值,有的问题不具共性,有的问题切入点过大,经过筛选梳理出八类问题:

  1.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识别较差?学生对突发火灾不知道如何处理?

  2.学生参与不投入,不能保持兴趣?

  3. 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学生筛选信息能力差?

  4. 学生主观性强,确定主题呈现多样性,如何引导学生确定主题,进行归类?

  5.劳技课如何有效渗透探究性学*?

  6.预防火灾方案学生不懂设计?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程度达成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哪些教学途径和内容,学生才可能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

  教研组经过三次调整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主题《如何落实一节课目标活动方案指导课》,本学期教研均围绕此主题开展理论学*、专题研讨、骨干教师的专题讲座,示范课,师徒结对的新教师研讨课通过一学期的教研,很多困惑在老师们头脑中逐渐明朗了。

  2.基于证据,提升能力。课题研究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实践,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学*了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后,深受启发,尝试采用了课堂观察,引用课堂观察工具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教学和学的一种方法,它的目的是给被观察者一些发展性建议,它的过程,重在准备、重在证据,倡导每个教师要学会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以 课前会议、 课中观察 课后诊断三环节,通过摆事实、多分析,少评价,立足课堂教学情景,基于证据适当推论,从而明确改进的措施。尽管本学期开发了〈学生课堂倾听情况观察量化表〉、〈情景创设有效性观察量表〉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改进和完善,但起码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的方式,真正改进我们的教学,才能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逐渐提高老师的能力。

  学校一学期取得成绩:

  1. 2012年6月官岚岚老师参加晋江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课例评选获得二等奖(指导老师:颜小文)

  2.2012年3月官岚岚老师参加晋江市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课例评选获得二等奖(指导老师:黄丽蓉)

  3.黄丽蓉老师撰写4个海西家园教案被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发表。

  4.2012年5月黄丽蓉老师指导颜美亚老师撰写信息技术案例获得镇二等奖。

  5.2012年5月黄丽蓉老师在2012年晋江市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做《我与综合实践一个*凡老师的美丽蝶变》专题讲座。

  6.2012年2月黄丽蓉在福建教育学院做专题讲座。

  7.2012年6月施妮、黄丽蓉获得安海镇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8.许婉婷老师人参加2012年晋江市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9.黄丽蓉参加晋江市专兼职教研员华师大高级研修班研修班。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相信在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9

  本学期,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由行政主抓,成立学校教研组,每个年级有两个教研组成员,以利于年级活动的开展和教研活动的进行,他们是:黄奋荣高少媚林少妹陈笑玲郭水英陈惠玲黄见眉吴继红。教研组的成立有效提升了教研组的力量,促进教研活动更好地开展,推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带动其他老师参与活动。这个学期我们综合实践科组的教科研活动开展得扎实而有序。

  一、抓实常规管理,致力于活动开展正常有序

  我们学校根据《广州市番禺区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重视教师在活动过程所起的指导作用,指导教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每个主题活动按“四个单元”(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开展教学活动,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须上交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总结,学生活动过程资料和教学设计,以保证活动落实到位。

  二、培养校内骨干,实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要成为常态,一定要靠骨干带头。为此我校在区、镇的工作计划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制订骨干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主要为教研组成员,学校给他们压力,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带领教师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活动。为进一步探讨、交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方法与策略,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凡是有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培训我校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金秋9月,我们教研组的黄奋荣、高少媚、林少妹、黄见眉几位老师到金海岸仲元实验学校参加了全国第八届综合实践会议,聆听了众多专家的讲座和观摩了名师的课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开发,活动方式及实践途径,活动评价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得益匪浅。在临*期末考试的12月29号,我们全体教研组的老师参加了榄核中学举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现场会,听取了榄核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经验介绍和区镇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的总结和对以后工作的展望,观摩了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对我们的上课也很有指导意义。我们还邀请了番禺区综合实践中心组成员李艳枝主任对我们的课程设置、档案管理和活动开展进行指导,促进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档案资料的管理。学*和培训为老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顺利通过专家评估,成为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示范校。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老师们的理论水*和教学能力都得到大大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学校又有多位老师的案例获得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八届研讨会优秀案例奖,高焕儿老师的《走*20xx年广州亚运会》和高少媚老师的《自然灾害的自救自护》获一等奖;黄奋荣老师的《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和周志强老师的《我爱我家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获二等奖;冯少英老师的《垃圾分类》获三等奖。我们学校还顺利通过番禺区专家组的评估,成为番禺区综合实践示范校。

  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促进综合实践科组的进一步发展。

  1、教师需要进一步培训。骨干教师的培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深入的理解,为了进一步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达到全体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支持和各学科的有效整合,以及对学生长足的发展着想,希望对全体综合实践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合格的综合实践教师,给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高度重视。

  2、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还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使我们的活动课程更具有学校特色。

  3、由于综合实践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如能提供一些综合实践的案例选,供老师们参考和学*,相信可以减轻老师繁重的工作负担。

  4、希望老师们能积极参与论文和案例的撰写,并积极向番禺区学科资源库上传资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0

  社会实践是乘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乘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进,努力进步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治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爱好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回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同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奇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治理,促进课题深进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题目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买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

  社会、科学等买通,同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进步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菁华9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情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教案。

  四、各年级课程内容及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三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

  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3、参加地方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根据上级指示,本学期本校3至6年级活动主题如下:

  三年级:“认识自我”

  活动建议:

  活动一:我的名字的由来

  活动二:认识我自己(我的优缺点)

  活动三:展望未来的我

  四年级:我爱我家

  活动建议:

  活动一:我的家庭成员

  活动二:我的父母

  活动三:我的小天地(布置我的小居室)

  活动四:我的成长足迹(制作我家庭相册)

  五年级:我可爱的校园

  了解学校的历史(如什么时候建校,当时学校的规模,历任校长、师资变化等),学校历年所获得的荣誉,学校未来的发展展望等。通过这些探究,感悟学校的变化。

  六年级:我的家乡

  活动分二个阶段进行,建议:

  活动一:家乡的昨天

  了解家乡原来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生活、经济状况、医疗等情况

  活动二:家乡的今天

  了解家乡的现状,家乡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经济

  状况、医疗设施等变化。

  活动三:家乡的展望

  了解家乡未来发展规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

  为进一步贯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试行)》(京教基[20xx]16号附件8)精神,有效落实《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包括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四部分内容。

  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要求。

  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努力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实践性原则: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特别关注实践过程的充分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主观感受应成为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是完整的生活世界,是各学段学生文化课学*与非智力品质发展的综合表现与应用,应切合该学段学生综合发展水*。同时,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强调其主题性,主题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时代性、生活性、真实性。

  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都具有开放性。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应在活动方式的选择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充分体现开放性。

  发展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与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态度。综合实践实施应根据学生活动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发展程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3-6年级的学生认识发展上呈现出具体性和形象性,社会性发展上具有协调性、开放性和可塑性等特点。这个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以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为主,以学生直接感受生活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主,并逐步增加对学生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的选择机会。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养成初步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小学3-6年级的学段目标:

  1、了解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态度;

  2、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发展人际交往,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养成合作的品质,融入集体;

  4、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初步了解科学的基本方法,发展探索问题的初步能力;

  5、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

  学校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明确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并以必要的经费为保障,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在师资配备、资源统筹、课程实施、目标落实等方面严格管理。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小组,由教学干部、骨干教师参加,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安排和统筹考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及时掌握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的评价,督促教师按课程计划的要求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及研讨活动,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此项工作。

  (二)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要求

  学校要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要求开齐、开足所规定的课时。劳动技术教育在3—6年级为110课时,信息技术教育在3-6年级为70课时,研究性学*、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在3—6年级为140学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弹性课时制,由学校集中安排或分散使用。在内容安排上可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

  学年初,学校要制定“年度课程实施计划”,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通盘考虑、整体安排。学校干部要指导教师做好各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计划,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的活动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落实。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与培训,指导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掌握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方法,按照课程要求规范、有效地开展教学及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优秀课例、典型经验及时向全校传播、推广。

  (四)开发利用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立比较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要积极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鼓励和帮助教师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式。发挥市、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的作用,学校确立1-2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满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要。

  (五)探索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机制

  结合“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实施,参照“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监控*台”提供的数据,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评价。评价应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实效的评价。通过检查学期活动计划、系列活动方案设计情况,考察活动准备情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参照“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监控*台”提供的数据,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体现激励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办法和小学生质量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小论文、专题报告、实践日志,以及电子书刊、网页、网站等多种形式,并通过活动积累和收获成果,展示主体发展过程。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可通过记录卡、档案袋等进行认定和考核,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德育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教师要深入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蕴涵的德育价值。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生德育活动的重要领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提升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完善人格,最终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

  活动目的:

  为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接触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也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我校师生决定4月13日去合肥植物园参观。

  时间:

  4月13日

  地点:

  合肥植物园

  参加人员:

  一年级师生,约550多人。

  活动费用:

  25元/人(午餐自带)

  活动安排:

  教育活动

  08:30---09:00

  从学校出发坐车到达植物园。

  09:00---09:30

  1、一日活动安全教育

  2、强调活动纪律。

  综合实践活动

  09:30---09:50

  学生稍息片刻,组队。

  09:50---11:20

  学生进入园区进行参观。

  11:20---11:30

  学生上厕所、洗手准备午餐

  11:30---12:00

  学生午餐、休息

  12:00---14:00

  教师将学生组队进入其他园区,继续参观。

  游戏活动

  14:00---14:10

  学生休息。

  14:10---14:50

  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14:50---15:00

  组织学生乘车回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4

  教学目标:

  1、经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2、经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尊重别人,并在生活中能主动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明白怎样去尊重别人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背景资料中的第3幅图提问:“这位学生在做什么?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请学生思考。

  二、活动过程

  1、讲故事。

  讲讲古人和现代人尊重别人的故事。

  教师先讲列宁的卫兵而理解检查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后,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是不分职位高底贵贱的。

  让学生讲讲学材中另一幅图的故事,*古代的老学者向青年学者请教,使学生体会到老年学者对知识和人的尊重。

  2、议一议。

  (1)先选择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在全班范围内辨析,其他图在小组内讨论。

  (2)教师加进与本班、本校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进行分析,在分析几幅图后,能够点明:如果我们也有过类似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应当立刻改正。

  3、说一说。

  第1幅与第2幅图的资料能够让学生把自我的做法表演出来后阐述理由。第3幅图和第4幅图的资料能够让学生自我先进行充分的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做。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经过看图,说说应对这些情景,自我会怎样做,目的是为学生树立行为上的榜样。

  三、活动评价

  主要请学生谈谈经过活动获得的情感上、思想上的收获。为学生树立学*的榜样,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去做有礼貌的人。

  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去谈。也能够自由谈自我经过活动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

  请学生在家中与父母一齐讨论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讨论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

  一、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提高其团结协作精神,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劳动*惯,特开展以灯塔年糕为主要食材的年糕美食节。

  二、活动时间

  12月6日(周五上午两节课后),下午第一节不上课,用于活动整理、作业布置等等。

  三、活动场地

  以各班教室及教室前面走廊为主,如需其他场地,请事先申请。

  四、活动准备:

  1、活动前,班主任应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并强调纪律及安全、环保教育。

  2、各班邀请家长志愿者若干名,参与活动的指导及协助工作。(建议优先考虑生火、烹饪、摄影等经验丰富的家长,人数可结合本班实际而定。)

  3、各班按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数分成若干小组,并事先安排相关事宜,及时查看小组分工情况及所带东西清单。

  4、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除年糕外,所有的东西都由学生自备,但要注意卫生、节俭。应带物品由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建议。

  【各组应带物品参考】煤炉、煤饼、打火机或火柴、引火用的易燃柴火(以上也可用其他安全的灶具代替)调料、其他食材(如年糕团的馅儿)、锅、勺、碗、水、桌布、垃圾袋等。

  五、活动过程:

  【主要过程:一共是两个活动,包年糕团和烹饪年糕美食,大家可以统筹安排一下。生火——烹制年糕美食——用餐——收拾场地——检查灭火情况】

  1、09:35活动正式开始(具体时间各班自行控制)。

  2、13:20大队部检查场地卫生(已完成清理工作的班级也可提前通知检查)。

  六、注意事项:

  1、严禁学生携带刀具,同时为避免清洗场地拥挤,建议学生所带食材在家洗净、切好后装袋,所带炊具及餐具要安全保管。

  2、注意用火安全,灶或炉要远离易燃物,操作时注意自身及周围人员的安全,做到人走火灭,严防火灾。

  3、要求备足一定的饮用水,严禁学生喝生水和使用不洁净的水用于烹饪,用于烹饪的水源由教师确定。

  4、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提倡活动间隙开展有意义的集体联欢,严禁单独行动或做其他危险的事情。

  5、活动中各教师保持手机畅通,以便及时取得联系。

  6、活动后自觉将垃圾带回,保持环境卫生。对于违规班级将扣除五项竞赛分,严重的将在*上点名批评。

  七、具体分工:

  (一)整体安排

  1、指导、巡视:z(三、四)、z(五、六)、z(一、二)

  2、策划组织:z

  3、年糕准备(采购、称重、分发等):z

  4、摄影:z、各班主任、小记者、各班家长代表

  5、电子屏:z(灯塔中心小学第三届年糕美食节)

  6、新闻报道:z

  7、安全员:z(备急救箱:创可贴、纱布、酒精、棉花、红药水等)

  (二)班级安排:每班由两位教师负责整个活动。

  接下来我把各班的老师安排以及包括家长的总人数宣布一下。

  班级 班主任 代班主任 人数 要求

  班级 班主任 代班主任 人数 要求

  备注:

  1、各班在活动后的一周内上交一篇班级报道(附照片)。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3、各班尽快上报总人数(本班学生人数+2位教师+家长志愿者)及要求(年糕都切好,还是切一半,还是都不切)

  灯塔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6

  1、活动选题:

  水果忍者人们热爱大自然,大自然也给了人类丰厚的回报——在绚丽迷人的四季中,各种各样的水果纷纷显露身姿,他们以可爱的外形、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学生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水果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它为人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还能美容,虽然大家与水果打交道很多,既熟悉水果,但又缺乏水果知识。而在我们学校附*有许多果农种植水果,在水果市场也有许多品种售卖,资源丰富。针对这一现象,我决定以“水果忍者”为活动主题,走进水果大观园进行研究与调查。

  2、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次实践的各项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

  (1)调查采访。初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语言能力

  (2)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观念和领导能力,使学生在小组里各展所长。

  (3)资料搜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水果的营养成份、食用疗效及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等。

  3、初步掌握本次活动调查要运用的基本技能。

  (1)了解撰写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2)会写活动日志与心得

  (3)初步掌握文档编辑、摄影技术。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7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在体验中研究”为主,并依靠外部力量的熏陶来实现活动的目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访问,了解美丽的天台山。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是天台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组成。生活在天台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认识、欣赏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她。

  2、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四、教学措施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重点。主要采用如下形式:

  1、以体验性学*活动为主体。体验性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的基本活动方式。

  2、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性学*活动为辅。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扑捉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

  3、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设计性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8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吃瓜果的卫生。

  2、让学生懂得吃不干净的瓜果有害健康。

  教学重点:

  生吃瓜果必须要洗干净。

  教学难点:

  生吃瓜果必须要洗干净。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你们爱吃水果吗?吃水果前洗不洗手?削不削皮?

  二、探究新知

  1、吃瓜果有什么好处呢?

  瓜果的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有助于消化,人人都喜欢吃。

  2、生吃瓜果为什么要彻底洗干净呢?

  3、吃了不干净的水果有什么危害呢?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小结:

  瓜果蔬菜在生长中除了需要阳光、水分外,还需要很多的粪便和农药,粪便中有很多的细菌、虫卵,很容易污染瓜果蔬菜,农药也残留在上头。另外,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也易被病菌污染。假如我们生吃这些食物时没有洗干净,很容易把细菌、虫卵及残留农药吃到肚子里,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

  所以,当我们生吃这些食品时,必须要用流动水彻底洗干净,能削皮的削皮,不能削皮的用热水烫一烫。道“病从口入”,像肠炎、痢疾、肝炎、蛔虫病等,就是嘴巴这个唯一的入口吃进去的,所以,当我们伸手去拿西红柿、黄瓜、苹果、桃子、杏、梨等瓜果时,先要问问自我“我们的手是不是彻底洗干净了?这些瓜果是不是洗干净了?”必须保证洗净手、洗净瓜果再吃。

  6、吃瓜果什么时间吃有利于健康呢?

  7、一次能不能吃太多呢?为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9、教师小结:

  瓜果中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而瓜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应在饭后吃适量的瓜果利于食物的消化。但不可在饭前把水果当零食吃,更不可过量,以免影响正常进食。

  有胃病的学生要少吃或不吃含酸性较多或带刺激性的水果,如杨梅、李子、柠檬等。经常大便干燥的学生要少吃莲子、苹果,而应多吃香蕉和梨。对因维生素C缺乏而常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或伤口不愈合的学生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鲜枣、山楂、柑、柠檬、草莓等。天气炎热可吃西瓜、黄瓜解署。

  三、巩固练*

  1、吃水果时要注意什么?

  2、吃水果前你是怎样做的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9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在研究性学*中,了解研究内容知识,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湿地;在学生课堂中,学*各类课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

  三、年段分目标

  四、课程内容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保障

  1、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级部长共同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年级各阶段活动策划负责人,落实相关的责任任务。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胡顺利副组长:张兰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级的级部主任组员:三到六年级的综合实践任课教师和班主任。

  2、课时设置

  根据学校特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根据需要可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办法。

  3、师资力量

  我校特别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区率先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化,将年轻、求知欲、上进心强的三名教师来担任综合实践老师。三名教师,在区内优质课评选中都获得一等奖,两名获得市一、二等奖。其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创新大赛中纷纷获奖

  (二)课程实施措施

  1、准备阶段

  (1)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专项理论。

  (2)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

  (3)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活动计划。

  (4)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5)分析学情,确立主题,设计教案。

  2、实施阶段

  (1)制定学校实施计划。

  (2)分年级组按计划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

  (3)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

  (4)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

  3、成果展示阶段

  (1)积累资料,创造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完善机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课程评价

  1、评价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

  2、对学生的评价

  采用:成果汇报式、作品评价式、展示与交流式。

  3、对教师的评价

  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并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4)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网站——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网页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网站——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最佳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

  三、深入探索,及时反思——初显成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学生都从活动中收获颇丰。

  本学期,有两个河小学生的命运紧紧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三月,xxx同学患骨癌,四月,xxx同学右腿患恶性肿瘤,消息震惊了河小校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在《爱的奉献》序曲中,全校师生为她们倾情捐款,学生们经受了一番爱的洗礼,涌现出了大批“爱心小天使”,我们还带领学生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给他们带去爱心,带去鼓励,带去希望;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采访捐款最多的“爱心小天使”,把活动推向高潮。活动过后,学生们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xxx说,真没想到,两个星期前,还跟我们一起快乐地跳皮筋,顽皮地捉迷藏的钱甜甜突然患上这样可怕的疾病,看着她昔日漂亮的马尾辫现在变成了光头,我的心里难过极了……

  ——xx说,xxx实在是太可怜了。命运对她太不公*了,她是我们班最能干的劳动委员,每次劳动,她总是干得汗流浃背的,可是总不说声“苦”。今天,我们去看望她时,她虽然在对我们笑,可我们却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从这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表白中,我们难道不能看到“综合实践活动” 已经散发出它的魅力,已经撞击到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活动效果,岂是我们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说教能媲美的?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分工合作、学会积累资料、学会调查研究,学*设计活动方案、学*记录活动资料、学*撰写调查报告、学*运用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常常体验着活动的快乐,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鼓励教师开研讨课、写典型案例、写经验总结,多组织评奖活动,适时给教师搭建展示成果、相互交流的*台。我们举行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论文、案例等项目的评优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一线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推荐优秀案例、教学设计向上级部门参评、报刊杂志投稿。有一则案例获得江阴市“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三等奖,一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发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杂志。

  四、主动参与,总结提高——多元评价

  我们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的开展,使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考核、同辈评鉴),行动观察(轶事记录、角色扮演)等定性评价方法,做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记录打分;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的实验、*题进行评价;老师的记录力求及时公正;运用传统的答卷形式考核学生知识技能,分为a、b、c三级。最后以手抄报、图画、调查表、表演吟唱等展现学生一学期的活动成果。根据表中各项内容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前后评价结果的比较反映学生和教师的进步情况。

  回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我们算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成绩告慰我们:汗水没有白流!但是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在活动中,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指导?如何保证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但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问题和困难会得到解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健康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用心经营,激发“学趣”;用心创设,激活“学识”;用心发掘,激进“学技”,真正有效地“激”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创造性问题解决、合作学*等策略的运用,鼓励学生建立各种联系,从而走出封闭的个体学*行为,迈向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社会主体,使学*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而《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但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闹而开设的,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其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学*具备着个人和社会两重意义,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由此可见,有效性的教学正应该朝着学生们的“综合性学*”目标而迈进。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双边活动。数学新课程标准也较为明显地强调课堂中的教学应转变教师的角色,指出教师不但是综合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也强调了我们的综合性活动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获得对学数学的理解。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生活,那么学科综合性活动则是让学生回归生活的真正领域。所以,如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从而爱上了数学。这就是数学综合性学*活动中教会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但如何让教好学生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真正起到学以致用呢?从多年来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中,我们认为应该大胆创设出学科综合性学*活动,让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用心经营,有效地“激”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真正得以发展。

  一、用心营造,激发“学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真正的学*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的,而是出自学生本身,要让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进行学*。而这一系列活动都源于学生浓厚的学*兴趣。故此,作为数学综合性学*活动课的经营者,我们更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用心营造有利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动机。而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充分地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对于这些枯燥泛味的数学知识来说,我们更应创设一切实践时机,重视所有活动情境的创设,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都能发现问题并且乐于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要是运用已有知识于活动中,没有统一的具体要求,没有统一的做法,其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都是开放的,不可预测的,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传授、讲解等陈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放手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设计具有意义的感兴趣的问题,安排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感兴趣地参与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自主地探究,自由地选择,获得自己的成果。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教师可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自主的、有选择的选用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比比谁的图案最美丽”的系列活动;又如,六年级比例知识讲授完后,教师亦可结合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开拓了“争当小小设计师”的活动,画出自己家的*面图,或创设出理想的家园等实践活动。这学期,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教师用心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关于时间方面的信息。他们很感兴趣地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到客运站收集关于汽车运行的时间;有的对校园内师生的作息、工作、学*方面的时间;有的去到商店门前等地方记录下关于时间的内容等等。然后,让他们在班上与同学们交流和探讨。最后,学生还很有兴趣地制作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从而培养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好*惯。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教师都不提具体要求,只提一般性要求,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喜悦,从而激起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对数学的“学趣”,同时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教师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情趣及数学知识用处之大,让他们在创新运用中中培养审美情趣。

  二、用心创设,激活“学识”。

  数学课内容的构建是专家在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上,按知识的生成体系,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精心选择优化组合的。而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则不同,它应融入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尽量保持日常生活的原形,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基础及实践空间。正如《大纲》中所指出:“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正充分体现了数学活动课独特的实践性。但对于这些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透化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用心创造,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首先,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年龄和知识特点用心引导,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生活题材,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知识,并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巧妙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实践情景,是日常中有效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前提之一。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的设计实践活动的情景,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创设“配菜、配衣服”等生动形象的活动环节,更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蒂┅┅,通过教师的用心创设,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领悟到数学的用处及乐趣,从而提高了学数学的欲望。

  三、用心发掘,激进“学技”。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它充分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思想,教学中应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过程。也明确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活动中让学生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

  但由于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太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总是留有人为编造的痕迹,各类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即使有一些也比较牵强,综合运用就更谈不上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笔试、弱于创造的局面,农村小学生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数学综合性活动的指导者,更应用实践教学改变现有的学*方式、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生存,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倡导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从而真正地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实践证明,在开展学科综合性活动课程中,活动的方式可以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他们可以标新立异,可以超越常规,各种潜在的创造欲望可以尽量的发挥,各种独具的才能可以充分的展示,这种教育环境十分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其综合性更高层次上明确了学生在进行活动中应用具备的多种能力:有获取直接知识前提的观察力,适应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合作、交流思维的交流表达能力;还有大胆质疑尝试的质疑思考能力,自主研究学*的探究能力,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等,都是数学综合性活动课必备的能力所需。

  而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一定程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高于学生的.生活,甚至其他学科,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数学知识抽象性及教育环境等客观原因的局限,更造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不懂怎样实践”、“不会合作交流”等的不良现象。所以,我们用心地去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在活动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失败,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探究。并把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应努力提供机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更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全方位上教给学生实践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激进学生的“学*技能”,从而有效地综合再现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各种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想法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我们相信,只有用心去经营,全面去“激起”,我们的数学综合性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其“活动”性——“活”而有效,“动”而有得!

  学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后,在教学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确定起跑线”时,教师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冬季运动会即将来临,体育教师正在忙着各项准备工作,教师与体育教师协调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确定田径400米的起跑线,交接到任务后,老师在征求学生的意见时,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个个眼睛转悠、发亮,一种被学科知识束缚、压抑之后的大**场景。教师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安排学科组长为小组长,每个小组负责一圈跑道。任务下达后,各组争先恐后的到运动场上查看,并根据任务确定了所需工具,老师要求所需工具能小组内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实在没办法的再向老师请求。工具准备好后,各小组根据组员的个性、特长分工,有计算的、测量的、画线的,在活动中,学科知识基础差的同学不再是观众,热情洋溢的参与其中。教师在各组的邀请下,与组员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教室里因敬畏教师权威而不敢说、不敢做的现象消失了。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

  这次活动课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一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三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方式的变革。

  这一实践活动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研究性学*的基本要求: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活动本身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提高理论素养。教师由单一知识传授者成为问题解决的合作者,学*过程的分享者;由知识权威变成“*等中的首*”:由课程“消费者”变成课程“设计者”、“开发者”;由活动主宰者成为活动指导者和组织者。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教师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开发、生成新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课程体系。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教师形成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1)、提高教师的活动规划、实施能力。

  (2)、增强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3)、发展了教师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4)、培养了教师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书本知识的机械传授,要**学生的手脑,甚至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充分与具体事物和大自然直接接触,培养他们兴趣。如:提出疑问,创造情境来激发学生学*兴趣;运用分组竞赛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彻底**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等。

  总之,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认识到:生活是知识的宝库,四季变换,万物兴衰,日月星辰,无不蕴含于生活之中。让综合实践活动面向生活,就能使活动如生活般充满情趣。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声、有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不竭之源,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延伸与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一、对课程开发的说明

  本学期中开展的综合实践课是在上学期的综合实践基础上的延续。开展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进而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小组学*的能力的形成,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对*时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拓展、提升的效果。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二、课程开发过程的说明

  在开发初期,充分考虑本校学生学*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课程设置的形式及内容。学生学*基础较低,普遍感觉物理学*较难,学*兴趣不足,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及学生学*方式的单一和自主学*能力及合作意识较差。故在设置课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而且结合了现阶段学*的内容及参考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开展的形式上,考虑以上学情,课程中有培养学生动手的实验操作,有提高学生学*兴趣及视野的视频科教(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课程开发中注重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与查阅(如上网针对某一问题自主查阅资料,最后形成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并形成文字的报告)。在课程的组织上始终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提倡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讨论,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讨论问题是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解决,讨论统一,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根据课堂内容合理的选择了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活动。尽可能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

  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备课组共同开发的统一方案及实施的主要过程。课前每人一份讲义并及时上交教务处,如又必要提前对学生需要的材料进行准备或告知。

  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堂课都有统一的目标。在目标制定过程中,以课程内容为主题,结合了学生的学情及认知水*。目标的制定过程参考了《课程标准》对综合实践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结合了物理联系生活的一面(以物理在生活中的体现为载体),而且适当的为学生物理学*进行补充。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能让学生有比较开阔的发挥空间,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灵活性。

  在课程开发前面向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了宣讲,对课程开设的目的,要求,内容,形式,意义,评价方法进行了说明。

  三、课程实施的说明

  课程开发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运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视频播放,学生课堂所需要的资料课前进行及时印刷,利用学校机房进行资料查阅,教室实施问题讨论与交流,而且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

  在实施的时间分配中,一堂课四十分钟里,教师指导实践大约只占15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必要时让学生自己给其他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教师在课堂的作用只是引导和抛出某一问题。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征求学生对课程开发的意见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征集。在课程框架内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或者把某一问题进行处理以满足学生的情景设置及心里特点。

  四、评价机制的说明

  课程评价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1、考勤:考勤占评价总分值的25%,以百分制计算。旷课一次扣二十,迟到一次扣五分,请假一次扣十分。

  2、*时表现:占评价总分值的25%。小组讨论积极的,而且达到了一定的效果,集体加五分,小组内表现突出,具有小组引导能力的个人加五分。小组内成员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或不参与的小组扣五分,个人扣十分。能够对自己的观点在全班同学前进行发表的另加五分。该部分一100分为基础。

  3、作业:占评价总分值的25%。在课程实施的课堂实践以外,适当的布置可与作业。对作业的评价以学生是否又自己独特的观点,是否体现自身主观能动性,是否围绕课堂内容,作业书写是否规范,认真。作业以百分制认定。

  4、总结性评价: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内容。满分100分,占总值的25%。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我校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样本校,为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边学*、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学生评价工作和校本课程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和研究,并按开展了多次学*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活动形式。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本学期拟对“养成良好卫生*惯”、“校园万花筒”、“书海踏浪”、“果味飘香”、“多民族大家庭”、“购物讲价”、“吃的文化”这些主题进行研究。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老师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拟以五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二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学生、贴*教师、贴*学校。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配合全市课改样本校的调研工作,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校三、四、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小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中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高年级同学用评价手册已显示不出太大的激励作用,对高年级同学的活动评价是否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进行,使之更趋向于现代化、个性化,在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本学期,四(1)班围绕着主题《我的游戏我做主》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本学期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主题的生成

  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九成以上不爱参加运动。他们不爱玩、不会玩,更谈不上创造性地玩,超重、肥胖、*视等现象屡见不鲜。闲暇时和节假日,他们热衷于看韩剧捧超女,沉溺于上网络打电玩,偏爱于阅读动漫书、口袋书,出现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周围同学相处不和谐等不良倾向。传统游戏多为集体活动,运动量大,富有情趣,游戏规则又可潜意识地教育学生如何与伙伴相处。因此,有必要让传统游戏回归儿童生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矫正学生人际交往的误区,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传统游戏是农村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视发掘、保护、开发、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必将极大的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密切学校、家庭、社区的关系,协调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二,活动的实施

  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要使传统游戏进入学生视野,让他们觉得好玩,就要用心地去挖掘整理带着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

  首先,通过图书、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收集、整理滚铁环、跳皮筋、玩陀螺、丢沙包、跳房子、下对角棋、舞狮子、划龙船、赛龙舟、耍猴拳等已消逝在学生视野的传统游戏。以摘抄资料、绘示意图、写读书笔记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采访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学生自拟采访提纲,写出采访笔记,整理游戏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三,请相关专家做报告,讲述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了解游戏的健康价值;讲述游戏的起源、发展、变化、衰落的历史(如足球起源于宋朝的蹴鞠,武术起源于华佗的五禽戏),通过当小,写听后感等方式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后,针对专家报告,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就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办奥运知识专刊,开疾病防御主题班会,进一步使游戏进入学生生活。

  2,我的游戏我做主

  要让传统游戏在学生中流行,还要让他们会玩,善于玩。

  首先,引导学生对收集的游戏进行统计、整理和分类。如跳类有跳房子、跳皮筋、跳绳。针对学生的体质和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保证人人参与。其次,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做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游戏工具的制造方法。至于玩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尝试中摸索,在体验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合作中学*相处。第三,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道具制作方法,统一游戏规则,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快乐十分钟”活动,放手让学生玩。全员训练,提高游戏的训练水*。

  3,盛夏的果实

  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玩得有收获,玩出成果,进而爱玩。

  首先,举行传统游戏比赛,过传统游戏节。学生自己想点子,自己策划组织,人人参与,改变以往运动会、艺术节只有骨干分子参与的局面,使人人得到展示的舞台,在合作游戏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其次,将传统游戏带入社区,如春节期间组织舞狮队、高跷队给社区拜年,端午节参与社区划龙舟比赛。学校的游戏节也可以采取亲子游戏的形式进行。第三,举行传统游戏、现代体育知识竞赛,深入探究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

  4,希望

  要让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编、创新游戏,使学生玩出新意,玩出成就感。

  学生的创新可以是改变游戏的工具及制造方法(如陀螺由木制变成其他材料制作),也可以是改变游戏的玩法(如踢毽子),或者是将几种游戏结合创编出新游戏(如跳皮筋与歌曲结合),或者是自己创造出独特的游戏种类(如奥运操,看不见的跳绳等)。要让传统游戏散发出时代气息,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此外,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使棋文化、武术文化、球文化等游戏文化形成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

  三,活动反思

  1,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善于挖掘、整理“传统游戏”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及课程开发。有了资源意识,漫山遍野都是可用之材,顺手拿来的短棍,石头,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工具。

  2,要大力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使“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的研究系列化,系统化,使校本活动形成特色。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把农村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多采的风俗人情、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等课程资源引入课堂。

  3,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广泛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学校应当冲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增强社区的教育意识,主动争取社区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指导下,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现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注重活动实施和教师培训的有机统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方面,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最少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知识领域。能力方面,它需要发现问题、课题设计、社会调查、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课题研究,就不那么得心应手。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另外,在综合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应当加强教师的合作。综合学*课题,都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以学科为划分依据的教研活动难以适应综合学*开展的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也都突破了学科界限,这样的交流形式,应当制度化,定时间、定地点,让教师交流体会和策略,商讨疑难问题,分享做法与经验,在促进课题实施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可以将考虑分层、分模块培训,使各层次的教师都得到逐步地提高。

  二、以综合实践教材为扶手,通过课题研究驱动综合实践课开展

  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研究,教师们对照课标,对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明确了认识,意识到上好综合实践课能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水*得到很大的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以综合实践教材为扶手,通过把课本上一个个主题,确定为研究课题,明确了实践主题,同时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让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游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引导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四、综合实践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五、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共同成长的*台,让我们在新的教与学中一展身手。我们今后将不断探讨,不断发现;我们也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为新课程改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心校三月份进行的教研活动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会后对我校进行安排,现对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由班主任组织学*,由于我校的微机少,只能三、四名学生使用一台,学生很难进行实际操作,也就由教师说一说,学生了解一下。

  二、关于“研究性学*”:老师都认真上课,让学生进行了研究,每周上一次课。

  三、关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我校安排在第十一周进行,三年级结合语文课的内容,以“环境保护的调查”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四年级结合学生浪费现象的调查以“调查学生草稿纸的使用”为主题的调查活动;五年级的主题是“*几年道路交通工具的状况改善的调查”;六年级的主题是“神奇的不倒翁”。以上活动都有方案和过程材料然后又有总结,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比如:学校的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浪费现象,了解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关于“劳动技术教育”:学校安排在第五周进行,我校利用伙房两边的一块空地师生共同开垦出来,作为学生的劳动实*基地供学生使用,

  三、四年级,劳动的主题是“学种蔬菜”;五年级的劳动主题“豆角的田间管理”,六年级的主题是“美化校园我当家”。通过共同的劳动实践,学生由一开始的劳动工具都不会使用,到会使用,并能正确的进行操作:在劳动中发现现在的孩子虽然在家里娇生惯养,可在学校的教育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快乐,增长了知识和见识,从中也受到一次很好的爱劳动教育,看到自己管理的小菜园生长的蔬菜,孩子们个个露出笑脸。

  五、结合学科特点,语文学科教材中的综合性学*材料,三——六年级,如:六年级的主题《难忘小学生活》的征文活动;五年级开展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和搜集精妙语言的活动;四年级结合《走进田园》、《大自然的启示录》的调研活动;三年级以“心存感恩和关爱”的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了组织语言、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调查研究和报告增长了见识。

  总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在中心校教导处的指导下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信息技术课开设的不好、不及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的电脑缺少和领导不够重视,希望在新的学期取长补短,发扬已取得的成绩,更好的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能够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进取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进取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经过对**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理解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本事和建构本事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当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很多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也迷茫、忧虑和担心,可是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得更好!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9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类生存的家园,则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环境。对于保护环境,同学们又了解多少?知道多少?环境对人类又有什么影响呢?因此,我们对本校各年段同学的环保意识做了个小调查。

  经我们调查发现:35.8%的同学环保知识了解丰富;46.7%的同学了解较多的环保知识;17.5%的同学环保知识了解较少。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本校学生的环保素养较不错,但少数同学的环保素养还有待加强。

  本调查还发现50.8%的同学有很强的环保意识;39.2%的同学有较强的环保意识;5%的同学有一点环保意识;5%的同学缺乏环保意识。从这个结果可看出本校绝大部分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强,只有极少同学环保意识较弱,甚至缺乏,这些同学应多学*,提高个人的环保素质,增强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但是,我们在学校里却发现有一些同学乱扔垃圾,如装珍珠奶茶的瓶、零食的包装盒、塑料袋。更可恶的是某些同学会乱吐痰,如有时会发现教学楼的二楼或三、四楼的同学往下吐痰,下面的一些同学走过就被吐到头上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作为一所省二级达标中学,当你迈入这所学校,见到此景,你又有何感想呢?在此,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2、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

  3、提倡同学们自觉保护环境。

  4、爱护花草树木

  ……

  这是我给同学们的建议。为了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让我们共同携手去创造一片更美好的天地,。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菁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1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

  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2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完成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三、主要经验与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五、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市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市中心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市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综合实践网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学期,在市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一个学期的过程。

  四、取得的成绩、反思。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市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市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4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所以它决不仅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5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大课、一节小课。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诱**感:截取反映家乡悠久历史、人文环境、名优特产等方面的精彩“镜头”,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观看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划分小组:按“人文历史、风俗*惯、自然风貌、美好风光、典型人物、典型特产、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划分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组长和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此同时,各小组明确摄像人员、录音人员、资料搜集人员。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查阅县志、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梳理的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对手抄资料尽可能进行电脑打印。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

  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和内容占有的形式,确定本组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实物展示”等。

  成果展览: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安排的叙述顺序,确定的叙述重点,在下面练*介绍。此后分小组上台介绍,介绍中要发挥图片、资料、录音等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语言清晰,说有条理,说有趣味。介绍的过程中,可叙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体验快乐,升华情感。

  活动延伸:各小组出手抄报(手抄报的期数根据本组内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各人写一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的作文。为全校学生设计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各主题可根据学生自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类。解说员和解说词各小组自行拟写。

  4、优化实施方法,体现自主性。综合实践,是特殊认识与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重视了实施方法的优化,注重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外显性;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等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动性。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

  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

  重视体验评价,突出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交流中评价。每学期我们都坚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各任课教师可以从资源挖掘、主题确定、内容安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资料搜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选择一两个重点来谈实施体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评价。学校把教师交流情况作为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展示中评价。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每学期我们举行“三个一”的展示活动,即:一次综合实践方案设计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坚持人人参与,集中展示,大家“浏览”,让全体教师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向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为加强管理,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网络,重视上对下管理和指导,保障下对上负责和联系,做到上下贯通,整体连动,构成网络,以寻求管理效应。

  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断学*,充实自己,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研究的课题由教师指定发展到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再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建设。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6

  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市区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积极与郑州市科技馆建立手拉手和谐共建单位,把科学课搬到科技馆来上。充分利用科技馆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学*。看着学生们在各项科学仪器前兴致勃勃地研究、思考,在科技馆的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明白某个科学小知识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驻扎的***某炮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洁净整齐的营队大院、整齐划一的队列表演、严格的军事化训练,整洁的内务,不时引发学生的啧啧赞叹。

  为使学生了解地质结构,我校组织二、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实物,包括亿万年前的生物化石和全国各地的地貌介绍,巨大的恐龙化石、几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珍贵展品、地理风貌等。整个博物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地球演变史画卷,是学生了解地球历史、生物进化、倡导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大课堂。此次活动为小学生们探索深奥的地质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促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一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设了“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三年以来的入住率的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商务区的住宅小区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个小区入住率的迅猛增长和小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两年东区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腾飞中的'郑东新区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郑东新区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水域靓城的蓝图,颇有新意。

  五二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的交通设施的安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与交警六大队取得联系,在交警六大队民警的帮助下,学生们走上交警工作岗,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当了解到由于缺少交通信号灯,每年都有几百甚至上千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看到交警叔叔拍摄到得事故现场惨状的照片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了惊叹,更坚定了要把 “关于交通设施安装情况的调查统计”这一活动做到底的决心。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调查与统计,学生们拍摄了大量图片,做了*万字的活动汇报册,还自发组织给河南省***的黄保卫局长写了建议信,建议尽快在东区没有安装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安装上安全标志,以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出行安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做优秀交通小卫士!

  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爱东区美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东区大大小小*百座桥前,实地考察桥的外观、构造,了解桥名的由来及传说,拍下了几百张美丽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东区桥韵”大型摄影展,将东区美丽的桥展示在师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学生热爱东区的热潮!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7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效果显著。现将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学*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

  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活动及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8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广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阶段检查”和“综合实践科组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抓好省、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还多次邀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开设讲座,参加科组的集备,科组的研讨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不断提升。

  2、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研训活动

  本学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并把学*、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科组老师传达,共同学*,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科组2位老师参加了9月份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全国综合实践年会;2位老师参加了10月份在佛山南海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食品教育研讨会”;2位老师参加了11月份在深圳市水库小学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全科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增城市荔江小学的广州市现场会;科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每次区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

  3、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规范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校加强搭建网络学*交流的*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xx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规范课题建设,推动学校科研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路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首先,要注意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特色,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也获得发展。如:在《神奇的.叶子》这一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探究和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中了解了鱼的情况。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实施全面教育,因此,选取学*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社会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在教《怎样进行观察》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实去感触一下昆虫的世界,这毫无疑问比书上的描述更有说服力。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距离效应,实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报复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生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合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的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应回归社会与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菁华9篇)(扩展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0)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

  社会实践是乘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乘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进,努力进步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治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爱好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回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同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奇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治理,促进课题深进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题目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买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

  社会、科学等买通,同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进步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广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阶段检查”和“综合实践科组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抓好省、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还多次邀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开设讲座,参加科组的集备,科组的研讨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不断提升。

  2、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研训活动

  本学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并把学*、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科组老师传达,共同学*,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科组2位老师参加了9月份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全国综合实践年会;2位老师参加了10月份在佛山南海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食品教育研讨会”;2位老师参加了11月份在深圳市水库小学举行的“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全科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增城市荔江小学的广州市现场会;科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每次区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

  3、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规范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校加强搭建网络学*交流的*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xx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规范课题建设,推动学校科研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3

  本学期,我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健全完善了以校长为主导、教师为主体、活动为主战场的三主型校本研训机制,确立“培训、教研、科研”三结合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形成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三种基本力量建设形式,使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职责明确,强化活动落实

  1、根据实际,明确职责。

  本学期,校长着力整合学校教导处、课题组等各种力量,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采用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采用请进来,推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把研训中心的课程专家请进来,为我们课程教师作课程指导,同时,我们还成功地向全市展示了我校五年来的成长、发展的理念与成果,获得了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这不仅使教师能够与校内、校外同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也强化了新教师的专业能力,

  同时,为增强研究意识,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目标之下,每个教师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形成了教师个人五个一*惯。(即每月一主持、一学*、一总结、一体会、一反思)

  2、强化落实活动。

  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学期初,我们就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训计划,并将该课程的教研活动、理论学*、课题活动等纳入学校总计划中,以表格的形式下发到每位任课教师的手中。

  为突出基地学校的作用,本学期,我们课程的开设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年级段由原来的3——6年级向1——2年级延伸,使课程实施得到更好地衔接,开学初我们整合班级活动专题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级计划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职责,教研活动计划、理论学*安排等,逐步构建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训网络。同时学校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发展与提升,并将教师学期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教师年终考评的范围。以组织教研、集中培训、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上展示汇报课、课题研究等进行落实、考核。

  二、课程研训多样化

  我们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丰富多彩的*台,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灵活多样的校本研训。

  1、及时总结与自我反思

  根据学校活动三级安排,我们要求教师一活动一总结一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把活动的方案、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成果以及教师的总结、反思及时收集、上交归档,作为学期结束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我们非常强**师的自我反思,分别为教师搭建了三个反思的*台,即每次活动及时进行活动反思、理论学*写好学*体会,每次培训结合实际写好心得。

  2、教研活动

  我们将教研活动分为两块,一是常规性教研,每学期每个课程教师必须上一节教研课,二是课题性教研,这是专题研讨活动,要求课题组成员中负责活动过程研究的教师开1节研究课。专题讨论是教师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所得不到的东西。

  3、师徒结队

  本学期,我们努力培养实践中的“土专家”,从教师中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同时我们利用市级评比活动、片级、校际交流的契机,推出新人,锻炼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从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其中部分新教师专业发展较快,并能全面进入了角色,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可喜之处。但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个别教师对本课程理解的偏差,仍是我们下学期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4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本学期,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资源开发求“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每两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根据期初规定的十月份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十二月份的主题为“健康伴我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心理与健康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实施求“鲜活”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十月份适逢中秋一大传统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故事、介绍、朗诵、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能力。如:“快乐中秋”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调查中秋节美食——月饼的销售情况;“酸奶的制作”也设计了请半数学生去调查人们对酸奶的喜好情况;“运动与健康”更是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去采访体校生、体育老师,去调查人们的日常锻炼情况。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调查或采访,心里开始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陌生人说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和采访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调查统计的正确态度,发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针对现在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了解自我、赏识自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六年级还开展了“做自己的守护神”的自我保护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5

  xx年11月被聘为xx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第二年任期即将结束,在过去的两年里压力与动力并存、忙碌与收获同在。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认真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教研任务。回顾期间的工作,有欣慰与成功,也有惭愧与不足。

  一、引领学校科组建设。

  1、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并安排了三位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科研课题是我专业成长起点。

  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帮助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进而提升为“学者型”。课题研究,是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20zz年至今,我一直参与东莞市“六课型”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我校是该课题的.实验学校,我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一直亲历课题的研究,该课题已经申请为省的优秀课题。这也成就了我专业成长。

  二、课堂教学是我成长的催化剂。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

  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三、培养青年教师发挥指导能力。

  作为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发展自我的同时,还要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带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有计划的培养青年教师,每学期具体指导不少于2次,注重培养效果,培养对象每年能在校级出一节公开课。我指导的赵少华老师在我的引领下制作的微课获得市一等奖,在今年也获得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称号,真正起到了辐射与引领作用。

  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更是一种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绩在取得的同时又将成为历史。面对未来,自己秉承敬业、责任、诚实的美德,抓住每一个提高与促进的机遇,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尽情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6

  本学期,我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健全完善了以校长为主导、教师为主体、活动为主战场的三主型校本研训机制,确立“培训、教研、科研”三结合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形成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三种基本力量建设形式,使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职责明确,强化活动落实

  1、根据实际,明确职责。

  本学期,校长着力整合学校教导处、课题组等各种力量,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采用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采用请进来,推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把研训中心的课程专家请进来,为我们课程教师作课程指导,同时,我们还成功地向全市展示了我校五年来的成长、发展的理念与成果,获得了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这不仅使教师能够与校内、校外同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也强化了新教师的专业能力,

  同时,为增强研究意识,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目标之下,每个教师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形成了教师个人五个一*惯。(即每月一主持、一学*、一总结、一体会、一反思)

  2、强化落实活动。

  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学期初,我们就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训计划,并将该课程的教研活动、理论学*、课题活动等纳入学校总计划中,以表格的`形式下发到每位任课教师的手中。

  为突出基地学校的作用,本学期,我们课程的开设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年级段由原来的3——6年级向1——2年级延伸,使课程实施得到更好地衔接,开学初我们整合班级活动专题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级计划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职责,教研活动计划、理论学*安排等,逐步构建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训网络。同时学校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发展与提升,并将教师学期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教师年终考评的范围。以组织教研、集中培训、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上展示汇报课、课题研究等进行落实、考核。

  二、课程研训多样化

  我们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丰富多彩的*台,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灵活多样的校本研训。

  1、及时总结与自我反思

  根据学校活动三级安排,我们要求教师一活动一总结一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把活动的方案、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成果以及教师的总结、反思及时收集、上交归档,作为学期结束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我们非常强**师的自我反思,分别为教师搭建了三个反思的*台,即每次活动及时进行活动反思、理论学*写好学*体会,每次培训结合实际写好心得。

  2、教研活动

  我们将教研活动分为两块,一是常规性教研,每学期每个课程教师必须上一节教研课,二是课题性教研,这是专题研讨活动,要求课题组成员中负责活动过程研究的教师开1节研究课。专题讨论是教师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所得不到的东西。

  3、师徒结队

  本学期,我们努力培养实践中的“土专家”,从教师中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同时我们利用市级评比活动、片级、校际交流的契机,推出新人,锻炼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从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其中部分新教师专业发展较快,并能全面进入了角色,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可喜之处。但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个别教师对本课程理解的偏差,仍是我们下学期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7

  我校在寒假前以《区教育局“20xx年1月份重点工作布置”的通知》中“宝坻区中小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精神和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关于“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见为指导,本着让全体少先队员在寒假期间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各种教育活动的原则,力争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终身学*的观念,使全体学生度过一个文明、安全、充实的寒假。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策划具体落实。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寒假前,在校领导的专门指导下,政教处制定了“我爱家乡宝坻”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按照要求开展有意义的寒假活动。我们努力做到队活动与个体实践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二、队员参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家庭”主题实践活动。每一名小学生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份家庭文明公约并将实施公约情况记录下来;

  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在合作交流、口头表达、创意设计等方面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该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也得到了广大同学和家长的喜爱和支持。.“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文化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抓住春节契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元宵灯谜创作竞猜、剪贴窗花、制作中国结等富有生活情趣的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民俗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幸福、欢度新春。开学后我们收到很多较好的作品其中:春联、灯谜、窗花、中国结等各种作品都有。.“安全伴我度假期”安全教育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假期前**下讲话、主题班会、家长学校活动和假期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段,对学生和家长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活动,以安全知识武装学生和家长,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和家长,让广大学生和家长知晓国家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具体规定,切实增强安全使用煤气、电器及防火防灾、防盗防骗、交通安全等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今年寒假期间我校全体师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开展“呵护宝坻观鸟与思考”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在自己居住的村队或社区周边,自愿开展“观鸟与思考”自然观察体验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好多知识方面的东西但更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相互协作,懂得了保护环境,知道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最后每名学生完成了一篇观察报告。

  三、主要经验

  1.精心部署。.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及时报道实践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开展活动。我们一方面组织开展集体性活动,一方面发动同学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分散性的个体活动,收获不小。.总结表彰。新学期报名时,各班开展寒假活动交流,每一个学生根据暑假生活上的要求上交有关作品、成果。学校进行表彰。

  这次寒假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成功。学生的思想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短暂,但是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成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家长配合,实践活动辐射更广。

  在告家长书上,我们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本次活动,除了让队员填写自己的寒假实践活动外,还专门让家长填写了意见或建议,很多家长在反馈中均对学校提出的寒假实践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有的家长还参与了实践小队活动,有家长这样说:谢谢学校老师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小孩懂事了,的确是“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这个寒假,学校组织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变得既充实又愉快。使同学们在玩中学,体验了自然和各种实践活动,得到了快乐,也获得了健康成长。

  开学典礼上,学校总结了活动的开展情况,表彰了部分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并制订了“寒假作品评比要求”将对寒假实践活动进行评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8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期末了。盘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开展的情况,收获不少。一学期来,老师们虚心学*,认真实践,用心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师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日渐成长。

  一、理论学*促成长

  任课老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进修学校组织的活动,共有100多人次参与各级培训与学*。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9月23日,全体任课老师参与晋江市视频教研活动,研讨的主题是《主题生成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9月30日,倪红群、许珊妮等老师参与镇骨干教师团队研讨活动,观摩《寻找先辈的游戏——做毽子》,并参与评课活动。

  10月15日校本教研,学*“我们的综合实践”博客网上文章,并交流心得体会。

  10月29日校本教研,学*郭元祥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

  11月12日校本教研,学*《五年级综合实践创新活动〈当家学理财〉活动设计》。

  11月20日校本教研,侯婉琴老师执教《豆贴画》,进行教学研讨。

  11月25日,陈鸿莉、侯婉琴老师参与晋江市课题调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镇级整体推进研究》,听取进修学校的姚永宁校长对课题实施的指导意见。

  12月17日校本教研,学*郭元祥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类型与层次》。

  经过一学期的理论学*,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目标设计有了较深的认识,能够成为学生活动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二、博客交流促提高

  博客架构了老师们与他人沟通的桥梁,在 “我们的综合实践”博客里,我校老师扩大了视野,实现即时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本学期,我校在“我们的综合实践”博客中发表相关的日志13篇,17人次参与评论。此外在*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常常摘抄网上相关的理论、课例作为学*材料,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有付出,就有收获。我校许琳老师的博客——“绿叶许琳”,在泉州市“博客伴我成长”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晋江市首届“天翼杯”优秀教育博客评选中荣获优秀教育博客奖。正如她所说的:“博客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自我不断学*,与同行的不断碰撞中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日益自发自觉思考起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将日常教育行为反思成为自己的一种*惯。”

  三、多元评价相结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强调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老师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即时给予表扬、肯定或批评指正。口头评价与非语言式评价相结合,利用肢体语言、眼神、语气暗示学生,既含蓄又能达到激励、矫正、反思等功能。

  同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案,课前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评价的项目,使学生针对评价项目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培养了他们的自律能力,有效地促进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活动评价阶段,我们设计评价表,有自评、小组评、老师评栏目。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主体,使评价更为客观、全面。

  四、镇级研讨开视野

  12月2日,我校承办了镇级集中研讨活动,侯婉琴老师执教《豆贴画》。我们以课为例,展示课题实施情况,侯老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学生们动手制作豆贴画,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探索气息,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12月30日,郑海燕、陈美玲、许鹤治等老师参与了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阶段研讨活动。观摩了五年级《生活中的广告》和三年级《影子游戏》。课后,在教委办颜娜艺老师的主持下,教研氛围浓厚、轻松愉快。

  五、常态实施更可贵

  通过一学期的学*,老师们提高对课程的认识,能常态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们共有10个班级进行着课题实验。课题组老师转变课程理念,实施多元化评价,力求落实课程要求与目标,初步形成有效措施促进课程常态实施的策略。

  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会查资料,学会整理、归纳、利用信息,注重小组合作。老师们的成长也不容忽视。每位实验老师都能积极进行活动反思,通过反思,找出不足,改进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艺术。

  课题实验是辛苦的、繁琐的,但有专家的指导、同行的互助,我们将以专注的情感、凝聚集体的力量,以无尽的活力追逐综合实践活动无限的风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9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所有老师都有很多感触,我们所有老师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智慧,在实践中做了很多深入思考和有益尝试,研究性学*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主要的工作:

  1、开学初制定学校课题总方案和3-6年级各年级的活动方案。全体组员在学校课题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多方收集资料,严密制订了学期计划。特别是制定了6年级的方案,大家边学边教边研,逐步理清了思路,这都包含了教师自主学*的经历。

  2、利用校园网和博客建立学*园地,教研园地。本学期仍尝试在博客上上传资料,主要是上传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与教研组的成员共享。为自编教材,积累资料打基础。各个年级分别按照期初制定的计划,教师认真钻研。搞好活动。在博客上,还把一些优秀的教案、教师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和总结。

  3、积极参与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项评比。

  在学生研究性学*成果评比中我校瞿立女老师辅导的《杜绝“白色污染”,加强环保意识》和石岩梅老师辅导的《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处理的研究报告》分别获得萧山区20xx年研究性学*成果评比三等奖;

  在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评比中,我校石岩梅老师撰写的《分段追踪式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尝试》和金亚军老师撰写的《磁悬浮列车模型制作有感》分别获得区三等奖。

  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争取完善校本教材,使“开发蜀山人文资源”的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材,留下全体教师学*和成长的踪迹,同时也为继续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供条件。

  2、充分利用博客,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总结。并通过发表评论互相探讨,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多渠道的最佳切入点和方案。

  3、 把握机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活动的教学和实践,充分体现“综合”两字,尽最大可能,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也应多参与公开教学,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案例、论文,通过听课、学*、评课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

  4、邀请教研员亲临我校指导把脉,为全校教师做讲座引领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全体组员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相信大家利用集体的智慧,在下一学期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请学校领导给予我们教研组一如既往的重视和支持。由于我们这门课程的特殊性,非常需要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对我们这个教研组勤加诫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0

  我校一直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设,对课程的内容、性质、特点、实施原则以及资源开发等进行研究,全面、务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组织管理: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学校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指导小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管理指导小组由戴金玲校长任组长,由刘国庆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班主任及侯国山老师。

  2、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会资源、学生家庭资源,开辟校外资源,获得社会的帮助和理解。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的使用。学校开放电脑房、图书馆、阅览室等,为学生开辟资料查询的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

  家庭资源的应用。每一个学生家庭就是一个研究的集体,学校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宣传研究性学*的做法和目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每一个家庭的资源可以进行互相的交流、利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的展开。

  3、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实施研究性学*的关键,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鼓励教师加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学*的方法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促使教育科研整合出最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持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还要求教师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为自己的实践积累材料,也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二、活动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产生

  按学校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活动课题征集工作,课题不分大小。学校的研究型学*指导小组,对学生的课题进行基本的可行性审定后,将课题汇集起来,供学生选择课题时参考。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基本由学生提出。学校选择科学性、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学校的倾向性重点研究课题。

  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课题或问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名称,学生阅读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活动的'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和论证,制订出详细的研究方案。

  三、活动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带来的转变和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我们最深感受是以下几点:

  1、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研究性学*到逐步适应研究性学*到喜欢研究性学*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性学*”过渡到了新的学*方式和传统的学*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2、丰富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新的学*方式的获得,必然意味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获得知识的途径。与以往相比,运用网络的学*方式由“自发状态”转化为“自觉状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传统的学*方式中融合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方法,促使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兴趣;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被学生提到比较高的地位,以往单纯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再是最吃香的学生,一部分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找到了学*的信心,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关注历史和文献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和求知的动力。学生获得丰富的学*知识的途径,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3、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话语的垄断者”到“求知的指导者”、“话语的分享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的主动者”的转变。

  4、丰富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研究性学*开展而变化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也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成为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使“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1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我校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样本校,为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边学*、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学生评价工作和校本课程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活动形式。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本学期拟对“养成良好卫生*惯”、“校园万花筒”、“书海踏浪”、“果味飘香”、“多民族大家庭”、“购物讲价”、“吃的文化”这些主题进行研究。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老师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拟以五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二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学生、贴*教师、贴*学校。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配合全市课改样本校的调研工作,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校三、四、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小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当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中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高年级同学用评价手册已显示不出太大的激励作用,对高年级同学的活动评价是否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进行,使之更趋向于现代化、个性化,在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当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2

  xx年11月被聘为xx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第二年任期即将结束,在过去的两年里压力与动力并存、忙碌与收获同在。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认真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教研任务。回顾期间的工作,有欣慰与成功,也有惭愧与不足。

  一、引领学校科组建设。

  1、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并安排了三位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科研课题是我专业成长起点。

  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帮助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进而提升为“学者型”。课题研究,是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20zz年至今,我一直参与东莞市“六课型”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我校是该课题的实验学校,我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一直亲历课题的研究,该课题已经申请为省的优秀课题。这也成就了我专业成长。

  二、课堂教学是我成长的催化剂。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

  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三、培养青年教师发挥指导能力。

  作为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发展自我的同时,还要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带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有计划的培养青年教师,每学期具体指导不少于2次,注重培养效果,培养对象每年能在校级出一节公开课。我指导的赵少华老师在我的引领下制作的微课获得市一等奖,在今年也获得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称号,真正起到了辐射与引领作用。

  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更是一种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绩在取得的同时又将成为历史。面对未来,自己秉承敬业、责任、诚实的美德,抓住每一个提高与促进的机遇,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尽情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3

  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听评课制度: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3、阶段性总结制度: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4、评价制度: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

  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4

  一学期以来,我校综合科组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实施养成好*惯教育,打造农村城市化名校”为办学思路,以“好*惯终身受益”的校训为内涵,以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为校园文化特色,以校本教材《好*惯》与其它学科的有效整合为教学特色,因地制宜,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更好地实施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回想起来,我感觉既紧张忙碌,又很充实;既有得又有失。现做如下小结:

  一、狠抓落实,加强监管,开足开齐开好综合实践课程。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先培训后上岗,组织教师学*了《综合实践指导纲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参考书》等培训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课。本学期,我科组将及时了解各年级上课情况,并在期末进行了统一考核,各班成绩优良,效果明显。

  二、大胆尝试,凸显特色,成功举办东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课。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及时总结和推广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经验,推动课程的有效化和常态化实施,促进我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持续、健康发展,4月22日上午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会在我校如期举行。各镇(街)辅导员和全市20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研讨会。

  观摩研讨会上,樟木头镇实验小学巫荫强校长做了《因地制宜,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发言。

  主要从:

  1、因地制宜,大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2、开放活动空间,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外延。

  3、整合课程资源,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4、学用并举,凸显特色,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等四个方面对我校常规化,有效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了具体的阐述。

  接着展示了两节观摩课例,柯雪冰老师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课》,蔡叶萍、蔡华瑜和黄建军三位教师共同推出了一节《我是客家小主人》过程指导课。两节课例课型新颖,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迈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新课型的第一步,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我们所展示了两堂课,从《好*惯》入手,开发了《我是客家小主人》的案例,积极整合课程资源。依托校本特色活动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内涵,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血有肉、结构清晰,又使学校特色活动更有深度和广度,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三、整理资料、再创特色,力创市(省)综合样本学校。

  围绕市公开课,积极积累相关的教学活动资料(如课题实施方案、成果总结等),撰写三份学*案例、一份说课设计、4篇论文,准备参加每年一次的市(省)论文、课例评选活动,力争篇篇获奖,形成实验应有的特色,创出品牌,成为市(省)的样本学校。

  四、高度重视,苦心经营,夯实东莞市综合实践教研网站。

  东莞市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一学科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了,是引以为豪的;东莞市综合实践教研网是聚东莞实践成果于一炉,是展现东莞实践成果魅力的窗口,然而,这一窗口的内容、人气等是值得怀疑的,是不如意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5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完成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三、主要经验与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五、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6

  本学期,我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工作,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市综合实践课题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市县教研活动,认真学*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市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共同体教研活动。每次学校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全市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中,我校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垃圾的分类”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市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教师做了阶段成果汇报,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学期,学校主题活动,参与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在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做一个*等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构建宽松的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并获得积极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

  1、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贴*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家乡的的`发展,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3、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根据主题的内容,结合本地区的地理条件,校本资源,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老师的角色的把握,老师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指导者。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集体探究等。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取得的成绩、反思。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学生有着浓厚的学*探究兴趣,自主学*、合作探究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并掌握了一些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信息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更加热爱自然环境,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学期取得如下成绩:

  1、组织学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2、荣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

  3、荣获市综合实践优秀成果展评一等奖,

  4、组织16位学生在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5、县基础教育劳动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6、县综合实践成果一等奖……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我们感到欣慰,老师和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了不少收获。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去面对和解决,因此我们要继续不断地加强学*,努力去探索与实践,力争使综合活动课有一定特色。在市县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7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所以它决不仅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8

  一、中华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启动。

  10月23日,结合语文书上的第五单元文章的学*,我们逐步深入的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在启动的课堂上,同学们谈了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包括的必然是中华的,而不是国外的,是传统的,而不是现代的。

  然后学生又纷纷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书本上本单元透露出来的信息,归纳整理了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根据学生的总结,我们共归纳出以下内容:节日*俗、戏剧、绘画、科技、陶瓷、舞蹈、汉字、汉语、武术、对联、建筑、手工艺、神话传说、古诗词、民俗、音乐、菜肴、服饰、书法等20多个内容。

  接着我们在课堂上布置了整个活动的步骤和大致时间安排。

  二、搜集活动相关资料。

  搜集资料阶段,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活动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了解的或者熟悉的、感兴趣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进行搜集。老师给家长发信息,布置任务,要求家长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搜集资料时间计划安排是两周,但由于期中考试,我们的活动完成延长了一周。

  搜集资料的途径,由学生总结:通过网络、书籍、报刊、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搜集的内容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实物等。

  搜集资料阶段,老师不断让资料进行完善,提供了十多本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供学生进行阅读、参考。根据学生所掌握的资料,要求学生和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类,分栏。同时,要制定一个比较多项目的大纲。

  三、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和完善。

  接着,利用周末,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份手抄报,把一些常识性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所收上来的手抄报进行展览,对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

  让学生在搜集了资料、完成手抄报之后,11月12日安排了两节课对自己的材料分成小组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小组,交流各自不同的内容。然后,再按照同一类的内容进行分组交流,把问题更广更深的进行讨论、补充、完善。

  四、学生作品和成果展出。

  选取优秀的学生代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接下来作文课上,让学生根据这几周的实践活动,以及自己的学*和积累,把自己活动的过程或者收获写成一篇文章。当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本次活动成果,采用班报专刊形式进行总结。

  本次活动为小学以来第一次长时间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全员参与且注重过程的指导,尽管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还比较幼稚,但整个过程扎实有效的开展,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收获很大,通过自主独立搜集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让孩子真切有了体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为以后开展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9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我校让实践课真正起到实践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室外实践课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实践探索。看着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成功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前往学*劳动。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庄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校田地种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两年农村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型我秀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拍下了几百张学生展现自我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我型我秀”大型摄影展。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

  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任重道远。但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在新的一年中,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愿综合实践活动永远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充满着旺盛的张力,充满着最浓厚的生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是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是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是开发科技教育资源。我们通过建立市农业局、科技局、种子公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科技教育基地,抓住中国银杏节、学校红领巾菊花节等科技教育时机,通过“走*银杏”、“多彩的菊花世界”、“小小气象台”、“五彩的秋叶”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询、调查访问、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向学生打开科技的大门,让他们尽快接受科技新信息,了解科技新成果,认识科技新发展。

  四是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大课、一节小课。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结合;既可充分发挥家庭优势、学校优势、社区优势,又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使方案不断完善,活动不断推进。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诱**感:截取反映家乡悠久历史、人文环境、名优特产等方面的精彩“镜头”,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观看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二是划分小组:按“人文历史、风俗*惯、自然风貌、美好风光、典型人物、典型特产、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划分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组长和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此同时,各小组明确摄像人员、录音人员、资料搜集人员。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三是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查阅县志、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梳理的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对手抄资料尽可能进行电脑打印。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

  四是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和内容占有的形式,确定本组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实物展示”等。

  五是成果展览:各小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安排的叙述顺序,确定的叙述重点,在下面练*介绍。此后分小组上台介绍,介绍中要发挥图片、资料、录音等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语言清晰,说有条理,说有趣味。介绍的过程中,可叙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体验快乐,升华情感。

  六是活动延伸:各小组出手抄报(手抄报的期数根据本组内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各人写一篇以“请到我们家乡来”的作文。为全校学生设计以“请到我们家乡来”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各主题可根据学生自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类。解说员和解说词各小组自行拟写。

  5、优化实施方法,体现自主性。综合实践,是特殊认识与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重视了实施方法的优化,注重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外显性;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等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动性。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

  一是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

  二是重视体验评价,突出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三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一是在交流中评价。每学期我们都坚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各任课教师可以从资源挖掘、主题确定、内容安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资料搜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选择一两个重点来谈实施体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评价。学校把教师交流情况作为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是在展示中评价。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每学期我们举行“三个一”的展示活动,即:一次综合实践方案设计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亮相,一次综合实践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坚持人人参与,集中展示,大家“浏览”,让全体教师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视课程管理,优化管理机制。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切实重视了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我们把“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主要目标,一切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切为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并引导他们把教育理念转化向教育行为,我们成立了由校分管领导、特级教师、名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从资源的挖掘、内容的选择、专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为加强管理,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网络,重视上对下管理和指导,保障下对上负责和联系,做到上下贯通,整体连动,构成网络,以寻求管理效应。

  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断学*,充实自己,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活动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研究的课题由教师指定发展到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再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建设。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