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古诗合集五篇

首页 / 古诗 / |

  《咏雪》古诗 1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的意思

  咏:吟唱。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雪: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下雪(名作动使用)

  《咏雪》古诗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彼苍。绝句(唐杜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大札。(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代咏雪的诗句(柳宗元:《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参军行七首其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千里黄云白天曛,寒风吹雁雪纷繁。(高适《别董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寒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名言警句

  燕上雪花大如*,纷繁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千里黄云白天,寒风吹雁雪纷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咏雪》古诗 3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解释: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咏雪

  选自《世说新语》

  《咏雪》

  作者:刘义庆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咏雪》古诗 4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解释: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咏雪

  选自《世说新语》

  《咏雪》

  作者:刘义庆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咏雪》古诗 5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解释: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咏雪

  选自《世说新语》

  《咏雪》

  作者:刘义庆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阅读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1)

——咏雪的古诗词 (菁华3篇)

咏雪的古诗词1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咏雪的古诗词2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咏雪的古诗词3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2)

——咏雪的古诗范本五份

  咏雪的古诗 1

  作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咏雪的古诗 2

  作者:梅尧臣

  风嚎大泽晚,云覆女墙低。

  惊霰夜将集,广庭朝复迷。

  莺鸣寒蔽日,鴈泊冻生溪。

  会待飘花密,开轩意外题。

  咏雪的古诗 3

  作者: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咏雪的古诗 4

  1、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吴均《咏雪》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色洒妆台粉、花飘绮*衣。——李世民《咏雪》

  5、年丰腊雪经三百、地暖春郊己遍青。——陆游《立春》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7、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9、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鲍照《学刘公干体》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的古诗 5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3)

——咏雪的古诗句优选【五】篇

  咏雪的古诗句 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青松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雪的古诗句 2

  引导语: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下文是关于描写咏雪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咏雪的古诗句篇1:

  1、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翁森《四时读书乐》

  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6、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 《咏雪》

  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8、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10、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11、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 《咏雪》

  12、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14、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 《咏雪》

  15、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韩愈《李花二首》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蕴《咏雪联句》

  18、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 《咏雪》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关于咏雪的古诗句篇2: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咏雪>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8、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李世民<咏雪>

  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0、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14、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咏雪>

  1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7、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18、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咏雪的古诗句 3

  1)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3)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5)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6)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7)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

  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0)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11)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12)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13)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14)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5)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16)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

  18)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19)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20)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21)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2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23)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5)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咏雪的古诗句 4

  赴京途中遇雪 (唐·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藏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唐·岑参)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

  色借玉珂迷晓骑,光添银烛晃朝衣。

  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

  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咏雪的古诗句 5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7.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2.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5.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杜牧《雪中书怀》

  16.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17.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 ——司空曙《雪二首》

  18.燕山雪花大如*,岂料江南亦见之。——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燕山雪花大如*》

  19.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0.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21.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司空曙《雪二首》

  22.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方回《丹阳道中大雪》

  23.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25.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李白《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26.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方回《大雪出三桥寓桥》

  27.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8.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29.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0.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31.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32.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33.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如梦令·有寄》

  34.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李峤《雪》

  35.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3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7.落花无限雪,残鬓几多丝。——白居易《残春咏怀赠杨慕巢侍郎》

  38.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

  39.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吕温《冬夜即事》

  40.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41.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42.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刘禹锡

  43.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44.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刘叉《雪车》

  45.小雪沉阴夜,闲窗老病时。——元稹《雪天》

  46.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47.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郑板桥《题游侠图》

  48.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陈羽《夜泊荆溪》

  49.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50.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杜甫《赠韦七赞善》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4)

——《咏雪》教案 (菁华6篇)

《咏雪》教案1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 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 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古人的智慧。

  4、 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京城,改朝换代。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在**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上就坐。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谢道韫,东晋时有名的才女,东晋的谢氏家族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谢道韫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才俊麋集的豪门中。她是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谢玄的姐姐。谢道韫在闺阁少女时就卓尔不凡,才识过人。一个冬日的午后,谢安与家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文义大略。不久,雪下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问:“大雪纷纷何所拟?”侄儿谢朗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叔父谢安十分赞许,于是后世就把能诗善文的女子称为“咏絮之才”。后来,谢道韫就嫁给了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王凝之以善“草隶”闻名,又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虽然没有他父亲和弟弟的名气大,但也绝非庸才。唐朝诗人有句诗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谢”指的就是谢道韫的娘家,“王”指的就是王羲之家。

  2、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篇古文就是“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师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说说还在那里见到过“咏”字,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咏鹅》、《咏柳》,想一想“咏”是什么意思?

  二、尝试自读,读通文章。

  1、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并标记下难读的地方。

  2、全班交流,说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师相机指导,请学生互相纠正,全班练读。

  学生朗读预设

  易错的字音:雪骤(zhòu) 何所似(sì)

  差(chà)可拟(nǐ) 即(jí)

  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3、指名读全文,齐读全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回忆以往学*古文,是怎么理解文意的?(读中理解,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2、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己默读文章,试着想一想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在读不懂的句子后面划“?”

  3、小组合作交流,重点交流自己不懂句子。

  4、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之后,全班交流:还有哪些问题或疑惑?

  预设:俄而雪骤。

  师引导:你还听过哪些带“骤”的词语,比如:骤雨,骤降,大胆猜想雪骤可能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知道“俄而”是什么意思?那么“俄而雪骤”连起来怎么解释呢?

  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引导:智力的“公”指谁?(谢安) 无奕女又指谁?为什么叫谢道韫为无奕女?

  5、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的主要内容。

  6、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古文的主要内容。

  四、突破难点,感受智慧。

  1、课件出示兄子和兄女的话。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喻,为什么?

  2、读文章,想一想谢太傅更欣赏谁的回答,从文中找出根据。(谢道韫回答之后,谢太傅大笑;文章最后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这都说明谢太傅更加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

  五、大胆想象,运用表达。

  1、通过*时的观察,你觉得雪还像什么?

  2、小组合作,试着用文中的句式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差可拟。

  未若____________因风起。

  3、学生交流*时积累的咏雪名句。

  4、师用课件出示古诗中的咏雪名句,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 李白《行路难》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宋 陆游《夜大雪歌》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宋 杨万里《观雪》

  5、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的情境。

  6、自由背诵,生齐背。

  六、充实人物,全面解读。

  1、学了这篇古文,谢道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师补充资料。

  谢道韫在王家*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静的隐士生活。

  3、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对谢道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七、课外拓展,广泛阅读。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结识更多聪颖机智的朋友。

  板书设计:

  咏雪 咏:歌颂、赞美。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胆识过人 咏絮之才

《咏雪》教案2

  [教学内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nǐ 无奕女 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 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 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 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咏雪》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我准备了几个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图片)

  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开课本《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

  三、诵读

  1、生自读

  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惯,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顿。

  2、字音学*

  3、断句分析

  4、听范读录音

  5、生齐读

  四、理读

  1、理解大意

  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2、梳理内容

  按记叙文六要素分析短文内容。

  3、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

  五、品读

  1、默读思考,分组讨论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你觉得文中谢氏家族的哪个人最有意思?

  2、问题讲解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3)谢安----慈和、大度、有生活情调。谢朗----粗率。谢道韫----聪慧、自信。

  六、展读

  1、阅读短文《徐孺子》,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好在哪里?

  把月亮比作眼睛,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2、学*两篇短文的比喻方法,想一想洋洋洒洒的白雪还像什么,造比喻句比赛。

  七、结读

  畅谈收获,背诵短文。

  八、布置作业

  1、把重点词义抄到作业本上。

  2、积累3个描绘雪的古诗词名句。

《咏雪》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的学*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

  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

  师:画得真好。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预*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骤:zhou 似:si 差:cha 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工作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

  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请生翻译全文)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也表现很不错。现在我们请男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朗读中,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下请同学来复述。(男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复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纸上写个提纲。

  (生写,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分钟后,请生复述。

  明确: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蕴回答说: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其实,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涵盖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把它用简图画出来吧,一起画)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师:好,虽然时隔今日已经很久了,但通过图画对当时他们咏雪的事情却一目了然了。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蕴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蕴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

  生齐:笑乐。

  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师: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师: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认识了晋代一位聪颖机智的才女——谢道蕴。感受了她出类拔萃的才情。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最后让我们结合图画,一起来背诵全文。

《咏雪》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培养学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5.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精神。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数张雪花飘洒的图片,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插入歌曲“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气氛,歌声响起过程中深情地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你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正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观察世界,来欣赏美好的事物。今天,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聆听着优扬的乐曲,欣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那么你觉得这些雪花又象什么呢?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只要能说出合理的理由都可以。

  教师活动:是啊,这些飘飘洒洒的雪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其实,早在1600年前,就有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且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咏雪》。

  二、新课学*

  (一)学*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学*《咏雪》。

  1.一读课文:

  听录音,根据文意断句,再朗读。注意语速、语调。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培养学养成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时重点

  1.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2.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3.背诵课文。

  学时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用“钟氏二子”的故事导入。

  二.预*检测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字音。

  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chà)柳絮(xù)

  王凝之(níng)无奕女(yì)道韫(yùn)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编者(),()的文学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儿女:俄而:骤:欣然:

  何所似:差:拟:未若:因:

  5.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后来人们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文言文翻译“五字诀”:留、补、调、删、换。

  2.借助学*古文的方法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并识记常见字词。

  三.自主学*,合作探究

  1、《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四.拓展延伸

  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5)

——《咏雪》教案 (菁华5篇)

《咏雪》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

《咏雪》教案2

  一、教学思路

  《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重难点一目了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的学*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

  师:画得真好。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预*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骤:zhou似:si差:cha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工作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

  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请生翻译全文)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也表现很不错。现在我们请男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朗读中,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下请同学来复述。(男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复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纸上写个提纲。

  (生写,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分钟后,请生复述。

  明确: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藴回答说: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其实,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涵盖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把它用简图画出来吧,一起画)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师:好,虽然时隔今日已经很久了,但通过图画对当时他们咏雪的事情却一目了然了。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藴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藴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

  生齐:笑乐。

  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师: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师: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认识了晋代一位聪颖机智的才女——谢道藴。感受了她出类拔萃的才情。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最后让我们结合图画,一起来背诵全文。

  六,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刚接触文言文,积累字词是关键,讲解可以帮组学生积累,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很重要。这节课是我执教生涯第一节公开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听课指导教师的肯定,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阅读方式比较单一,文言字词的讲解不是很透彻。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要更加仔细的研读文本,设法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发掘文本中有价值的成分。

《咏雪》教案3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咏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的学*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

  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

  师:画得真好。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预*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骤:zhou 似:si 差:cha 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工作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

  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请生翻译全文)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也表现很不错。现在我们请男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朗读中,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下请同学来复述。(男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复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纸上写个提纲。

  (生写,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分钟后,请生复述。

  明确: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蕴回答说: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其实,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涵盖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把它用简图画出来吧,一起画)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师:好,虽然时隔今日已经很久了,但通过图画对当时他们咏雪的事情却一目了然了。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蕴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蕴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

  生齐:笑乐。

  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师: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师: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认识了晋代一位聪颖机智的才女——谢道蕴。感受了她出类拔萃的才情。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最后让我们结合图画,一起来背诵全文。

《咏雪》教案4

  目标:

  1.感受雪花飞舞的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2.学*朗诵诗歌,用适宜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诗歌的意境。

  准备:

  1.经验准备:

  和幼儿一起了解芦苇荡的景色,感知芦花的外形以及芦花随风飞舞的样子。

  2.环境材料准备:

  (1)配乐多媒体课件,内容为:大片的芦苇荡开满了芦花,雪白一片。风一吹来,白色的芦花随风飞舞。此时,天上渐渐飘下雪花,一片二片三四片,越来越多。漫天飞舞的雪花和随风飞舞的芦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分不清是芦花还是雪花的美丽场景。

  (2)用大块白色纱巾饰芦花,用小块纱巾饰雪花。

  (3)自制的麦克风若干(也可以是积木等替代物)。

  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意境美

  1.谈话切入主题。

  师:冬天,你们会盼望下雪吗?为什么?

  幼:可以打雪仗/可以堆雪人/可以滑雪……

  师:下雪天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想想都好玩吧?

  2.欣赏小视频,感受漫天飞舞的雪景和意境。

  师:这么多小朋友盼望下雪,我们来看一段下雪的视频吧。(播放视频。)

  师:你看见雪是怎么下的?开始的时候比较少,后来呢?雪多起来的时候,天空中看起来怎么样?

  师:除了雪,你还看到了什么?芦花是怎么样的?芦花怎么样在动?

  师:雪花下着下着落到哪里去了?雪白的雪花落到白白的芦花丛芦花?

  师: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落人迎风摇曳的芦花丛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入迎风摇曳的芦花丛中,有的小朋友觉得有点冷,大部分小朋友觉得景色很美,很开心。下雪天的确有点冷,不过下雪天的景色真是越看越喜欢,也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才能等来下雪的日子,欣赏到下雪的美景。

  二、学*理解诗歌,诵读诗歌

  1.引入诗歌。

  师:有一个诗人也觉得雪景很美,就写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咏雪》。谁知道《咏雪》的“咏”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幼儿说是赞美的意思,教师可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般幼儿会和《咏鹅》这首诗做一个链接。如果幼儿不能说清楚,教师可说:“等我们读一读后你可能就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2.教师诵读,幼儿倾听。

  师:下面我来做诗人,朗诵一遍《咏雪》这首诗。(教师边念边用简单的手势动作表现。教师的手势动作设计建议如下:“一片两片三四片”,手掌摊*作接雪花状,随着诗歌节奏两只手依次往上叠加;“五片六片七八片”,同样的动作重复一遍。“九片十片”,伸出食指做点数状;“千万片”两只手臂从胸前划圆向上伸举;“落入芦花看不见”,双臂左右摇摆由上慢慢往下。)

  师:你觉得诗人一边念一边在干什么?

  师:你们眼睛真亮,看出来诗人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在数雪花。

  3.师幼共同朗诵。

  (1)师幼共同朗诵第一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边朗诵诗歌边数雪花。

  (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做数雪花的动作一边朗诵诗歌。)

  (2)师幼共同朗诵第二遍。

  师: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师幼再次边做动作边朗诵:)

  师:诗歌里数雪花从一数到了十,为什么没有接着数?诗歌里是用了怎样的词语来表达?

  师:是啊,雪花一开始比较少,我们可以一片、两片、三片……十片这样数,到后来越来越多,多得数不清了,诗歌里就用了“千万片”这个词来表达,说明雪花真是太多太多了。

  (3)师幼共同朗诵第三遍。

  师:我们再来边数雪花边朗诵一遍,大家做动作的时候要把雪花从少到多的样子做出来哦。(师幼朗诵。)

  师:诗歌的最后一句说了什么?千万片雪花落下来,为什么又说不见了呢?

  师:有些小朋友说雪花融化了,所以看不见了;有些小朋友说雪花落进了草丛里,所以看不见了。那么,诗歌里为什么要说落人芦花看不见?芦花是怎样的?

  师:原来白色的雪花落入白色的芦花里面,两种白色混在一起雪花就看不见了。

  师(小结):寒冷的冬天,下雪了!天上飘下一片又一片雪花,雪花越来白的芦花丛中,看起来分不清到底是雪花还是芦花。师:现在你们知道《咏雪》是什么意思了吗?在你会念的诗歌里,有没有题目里也带着“咏”字的?诗人看到下雪很喜欢,就写了这首诗歌来赞美雪,题目就叫“咏雪”。

  (4)师幼共同视频)。

  师:我们再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歌《咏雪》。这一次我请一个小朋友在看见视频里天上飘雪花时马上喊一声“下雪了”,然后大家开始朗诵诗歌。

  三、角色扮演,表达表现

  1.师幼表演。

  师:如果我们把自己装扮成洁白的雪花和芦花来表演,是不是一件令人开心又美好的事情呢?有雪花、芦花和诗人三种角色可以选。

  (初次表演时,幼儿都沉浸在用白纱巾装扮、表现上,大多忽略了诗歌的内容,于是,在第一遍表演后,教师组织了幼儿讨论、交流扮演的情况。)

  师:刚才扮演雪花的人是怎么出场的?

  幼:一起出场的。

  师:诗歌里是怎么描写刚刚开始下雪的场景的?

  幼:一片、两片、三四片……

  师:一开始,一片两片三四片,雪花比较少的`时候,怎么表现比较合适?

  师:你们说得不错,刚开始“雪花”出来得比较少,后来才慢慢地多起来,是根据诗歌内容和节律有顺序地一个个出场的。你们自己商量一下顺序吧。

  2.幼儿表演。

  “千万片”的时候可以怎么做?手呢?怎样表现“落人芦花”的景象呢?

  3.想象改编。

  师:雪花落人芦花看不见,雪花落人哪里也会看不见呢?你会模仿诗人编最后一句诗吗?请每个人想一想、编一编。

  附: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万片,

  落入芦花看不见。

《咏雪》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6)

——咏雪作文 (菁华5篇)

咏雪作文1

  “呼——呼——”刺骨的寒风正猛烈地刮着。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大概都是被这寒冷的天气吓得不敢出门了吧?确实,零下十几度的天气的确让人望而生畏。路边的小河结冰了,呵出的气都快上冻了。

  马路边有一个非常显眼的建筑。路人一看便知,这是大户人家的府邸。只见那门头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谢府”。虽说天气寒冷,可这府邸的主人——谢安,可不愿闲着。他将家里的侄子辈的人召集在一起,正在高高兴兴地谈论着诗文呢。你听,这个说一句,那个说一句,好不热闹!

  一会儿,雪下起来了,且越下越紧。顷刻间,院子里房子上满是一片白。约莫半个时辰,从院子里传出一阵阵哈哈的笑声。是谁在笑呢?走进谢府宅院,你会看到谢太傅一行人正在院子里赏雪景呢!其中有几个小孩正在打雪仗呀!这个抓起一把雪撒在他身上,那个抓起一把雪砸到他腿上。大伙乐作一团,纷纷加入了打雪仗的行列,只有谢太傅在一旁观看。谢太傅看着这个场景,突然情不自禁地向子侄辈们喊叫起来:“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啥呀?”哥哥的长子谢朗上前一步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啊!”这时,从远处传来一个女孩声:“哥哥,你说得不对!”一个落落大方的女孩从远处跳着跑来说:“应该像是漫天飞舞的柳絮啊!”听了这个女孩的话后,大家纷纷称赞。 这女孩就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名叫谢道韫。

  太傅摸着胡子也高兴地笑着,笑声随着雪花飞扬!

咏雪作文2

  谢太傅在雪天的时候把家里人召集在一起,与他的儿女和子侄辈讲论文章的义理。不久以后,雪下得很紧,谢太傅高兴地说:大家看外面的雪,谁能说一下外边的雪都像什么呢?太傅的侄子抢先地回答说:好比像在空中撒盐一样,谢太傅高兴地说:不错,那谢道韫你的意见是什么呢?谢道韫想了想说:这些雪就像柳絮一样乘风飘扬。谢太傅笑着说:"太棒了,不亏是我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啊?”

咏雪作文3

  如果冬天没有雪,那将是多么无趣的一件事,身在江南的我对雪是更为渴望。还好今天的天气预报说,过几天有中到大雪,我郁闷心情着实轻松了一把。

  雪,如约而至,来时已是深夜。外面无风,但却很冷,在昏暗路灯光下可爱的雪精灵们纷纷跳跃着、舞蹈着。雪,我喜欢你,你是纯洁无私的。当寒风刮去,我期盼的雪,慢悠悠地飘落下来。飘在我的头上,顽皮地在头发中捉迷藏;飘到我的耳旁,诉说藏在心中的秘密;飘到我的肩头,给我最温暖的问候;飘到我的心中,纯洁的心灵贯彻我的全身。雪,不像水晶,尽情绽放自己的光彩,只是静静地、悄悄地来到人间,给大地、房屋、树木、草地换上银装,融化后又滋润了万物,谁比你更无私?

  你是有趣的,一场雪过后,积雪虽然还不是那么厚,孩童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堆雪人,打雪仗了。看他们很熟练的先滚一个大雪球,再滚一个小雪球,小手抄底一托把小雪球垒在大雪球的上面,紧接着用两个黑豆塞进雪球里当眼睛,然后把胡萝卜插在上面变成鼻子,最后把帽子戴在上面,瞬间一个经典完全版雪人便完成了。寒冷的空气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玩雪的心情。三两只麻雀在树梢忽而嬉戏忽而歌唱,那劲头毫不逊色于树下的儿童。当我沉浸在这美妙的大自然,感受天籁之音的时候,身体突然被谁拉了一把,回头一看竟是我的好朋友。“走吧!等雪都融化了,就堆不了了”,看她满脸激动的样子,我拉起她的手,头也不回地冲向那片雪地,身后留下两串碎碎清晰的脚印。

  你也是团圆的。春节将至,所有的游子,不远万里都要回家看望自己的亲朋,陪他们吃顿团圆饭聊聊家常,开开心心地过个年,就算家境贫寒一些也不例外。一句“新年快乐!”是亲朋之间互赠新年最温馨的祝福,挂灯笼、贴对联,大红的“福”字倒着贴,福到啦!这就是*传统,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首民谣唱出了归心似箭回乡人的心情。“瑞雪兆丰年”,更是人们对来年丰收的憧憬!

  你是爱的使者,表面冰冷却给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你唤醒了春天的美丽。

咏雪作文4

  雪,漫天飞舞;雪,纯洁无瑕,雪,从天而降。雪是一个个真诚的精灵,使人心灵纯洁,让人消除恶意,雪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事物啊!

  冬天,雪花随处可见,雪精灵飞来飞去,想要钻进坏人的心,让他们由恶改善。

  雪花虽冷,但雪在我心里却温暖了我,他们让我感觉是一个纯真的孩子,个个天真无邪。

  雪,又像一个棉被,覆盖在大地上。踩上去则像地毯,软绵绵的,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感觉,很舒服。

  雪啊雪,你的形状各种各样,但是,人们认为你只有一种颜色——白色。其实在我看来,你有一种更美的颜色——淡蓝色,那是要很多雪再加上冰丝才能感觉到这种颜色,我很少见到,可我非常非常喜欢这种颜色。清淡而优雅,纯洁而美丽。我最喜欢这种颜色——淡蓝色。

  雪啊雪,你虽然是六角形的,可是里面却含有更美的内容。

  也许,女孩子都喜欢粉色,都喜欢爱心?,可我不一样,我喜欢淡蓝色,喜欢六角形,这也是我爱雪的第二个原因。

  雪的美丽,雪的纯洁雪,漫天飞舞;雪,纯洁无瑕,雪,从天而降。雪是一个个真诚的精灵,使人心灵纯洁,让人消除恶意,雪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事物啊!

  冬天,雪花随处可见,雪精灵飞来飞去,想要钻进坏人的心,让他们由恶改善。

  雪花虽冷,但雪在我心里却温暖了我,他们让我感觉是一个纯真的孩子,个个天真无邪。

  雪,又像一个棉被,覆盖在大地上。踩上去则像地毯,软绵绵的,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感觉,很舒服。

  雪啊雪,你的形状各种各样,但是,人们认为你只有一种颜色——白色。其实在我看来,你有一种更美的颜色——淡蓝色,那是要很多雪再加上冰丝才能感觉到这种颜色,我很少见到,可我非常非常喜欢这种颜色。清淡而优雅,纯洁而美丽。我最喜欢这种颜色——淡蓝色。

  雪啊雪,你虽然是六角形的,可是里面却含有更美的内容。

  也许,女孩子都喜欢粉色,都喜欢爱心,可我不一样,我喜欢淡蓝色,喜欢六角形,这也是我爱雪的第二个原因。

  雪的美丽,雪的纯洁,雪的颜色,都让我倍加喜欢雪。我爱雪,更爱雪的真诚。

咏雪作文5

  周二的下午,北风猎猎,寒冷刺骨。

  根据天气预报,这一天洛阳会下小雪。立冬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雪花却一点不见影子,所以我们很期待。

  到了下午,小雪依然不来,我们都有些失望了。当年轻貌美的语文老师出现在门口宣布:“这节课讲新课。”时,我们都有点不情愿,在大家的要求下,老师说:“好,这节课我们讲得轻松一点吧。”全班同学都兴奋起来,听老师怎么个兴奋法。

  我们要讲的是《世说新语》两则,第一则是《咏雪》。老师说:“今天预报是不是要下雪呀?”我们齐声说:“是!”

  老师又问:“你们喜欢下雪吗?”

  我们都齐声回答:“喜欢!”

  老师又问:“那你们下雪都干什么呢?”

  全班热烈的讨论开来了。都是打雪仗、堆雪人、滑冰、滑雪之类的,还有人说下雪了就在家抱着暖气不出门的……

  语文老师听了笑道:“只知道玩!看看人家古人是干什么的吧。来读一遍课文,起!”

  书声琅琅,把北风都吓的退老远了。

  语文老师待我们读完了,就说:“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讲几个人家庭聚会,以雪对诗的故事。开始出诗题目的是谢太傅,他说:‘白雪纷纷何所似?’意思是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文中有两个诗句,大家认为哪个更好呢?”

  全班又讨论开了,把刚刚回过神来的北风又吓退了三寸。

  语文老师又说:“如果大家觉得都不好的话,我们自己来写吧。看我们班的`才子才女们写的怎么样。谁愿意上来写呢?”

  有趣!我们自己来写诗哦!全班踊跃举手。首先上台来的是张浩天同学,只见他手持粉笔,站在讲台上,时而沉思,时而写几个字,时而又拿黑板擦擦掉。让我们看得笑了起来。最后他写下:如同银装裹大地。

  看完张浩天写的,好多同学也要来写,我也想去黑板上咏雪,于是高高的把手举了起来。老师点了我、王丽璇和徐世元还有我们的“”班长刘静涛上去。

  过了一会,大家都差不多写成了,我也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了:白银斑斑漫空舞。

  语文老师一一看来,大家写的都不错,王丽璇的是:白雪漫漫似锦绸。

  徐世元写的是:鹅羽片片落地下。

  刘静涛模仿我写了一个:白糖斑斑漫空下。

  语文老师给大家解释:“题目说‘白雪纷纷何所似’,我们要紧扣题目来写。先看‘白雪’,要我们写出雪的颜色,‘纷纷’则是要我们写出雪纷纷扬扬飘落的形态,我们就要抓住这两点来写。”

  哈哈,不愧是我们的研究生老师,就是有水*。接着听分析:

  “先来看张浩天写的‘如同银装裹大地’,颜色突出了,‘银装’,但是没有突出纷纷扬扬的姿态,所以这句还是有可修改之处的。”

  说到我的了。“看看这一句,‘白银斑斑漫空舞’,颜色突出出来的吧?而且‘漫空舞’三字也表现出了下雪的样子,应该是不错的。”

  “看王丽璇的。‘白雪漫漫似锦绸’,颜色也表现出来了,但是锦绸却不是表现雪花飘舞的样子的,和张浩天写的一样,需要修改。”

  “最后看刘静涛的。”老师话音未落,大家就嚷了起来:“抄袭!抄袭!”老师让大家安静:“这句和‘白银斑斑漫空舞有点类似,不一样在哪里呢?白银和白糖不一样。两者都是表示白色的,那怎样写才好呢?我们知道诗歌是高雅的文体,所以写诗要雅。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银字比糖字就更高雅一些了。”老师微笑着说,“而且呀,我看刘静涛同学写的不是好看,而是好吃。”老师拿粉笔指着白糖二字。

  哈哈哈!全班笑得人仰马翻。

  这节课真快。在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就打响了下课铃,我兴冲冲的跑出去咏雪,确实失望了。万里天空,哪里有雪花飘舞的样子?

  雪啊,海拉尔的雪已经下了四场了,古城洛阳何时能迎来冬天的精灵!?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7)

——《咏雪》教案优选【10】篇

  《咏雪》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

  《咏雪》教案 2

  教材分析: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之才”等典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前预*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讨论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预*:

  1、熟读《咏雪》,掌握作家作品;

  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教学过程:

  【复*回顾】

  引入新课学*。

  【新课探究】

  1、出示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 (2)疏通文意。 (3)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自学:

  (1)检查预*

  (2)朗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②学生自由练*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③学生齐读

  ④分组读 ⑤指名读

  (3)研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强调的问题: 积累重点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因”等。

  【跟踪练*】

  1、 《咏雪》这篇文章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得出来?

  2、 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3、 文章末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课堂小结】

  1、 作家作品

  2、比喻修辞的运用

  【当堂达标】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笺疏( ) (2)太傅( )(3)俄而( ) (4)雪骤( )

  (5)差可拟( ) (6)无奕( ) (7)柳絮( ) (8)谢道韫( )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_

  (3)公欣然曰 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

  (5)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

  3、写两句与雪有关的诗句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配套练*相关*题

  课后反思 本节公开课,有诸多不足之处:

  1、 课前布置预*要求不明确,致使学生预*不扎实,影响课堂进度及效果。

  2、 课堂引导学生做的不到位,自己紧张,学生也紧张,课堂气氛明显不好。

  3、 备课不充分认真,课件中出现了重复性的错误。

  4、 驾驭课堂能力还须提高,课堂时间把握不好,练*时间过短,没有真正检测出课堂学*效果。

  5、 对于重点探究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时间,最终还是让课堂成为了“满堂灌”,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谨记,吧课堂归还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

  6、 没有布置作业。

  总之,本节课教学中有太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努力站稳三尺讲台。

  《咏雪》教案 3

  一、教学思路

  《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没有这一环节,

  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重难点一目了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的学*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

  师:画得真好。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预*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骤:zhou 似:si 差:cha 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工作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

  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请生翻译全文)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也表现很不错。现在我们请男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朗读中,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下请同学来复述。(男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复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纸上写个提纲。

  (生写,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分钟后,请生复述。

  明确: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回答说: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其实,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涵盖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把它用简图画出来吧,一起画)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师:好,虽然时隔今日已经很久了,但通过图画对当时他们咏雪的事情却一目了然了。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

  生齐:笑乐。

  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师: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师: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认识了晋代一位聪颖机智的才女――谢道。感受了她出类拔萃的才情。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最后让我们结合图画,一起来背诵全文。

  六,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刚接触文言文,积累字词是关键,讲解可以帮组学生积累,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很重要。这节课是我执教生涯第一节公开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听课指导教师的肯定,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阅读方式比较单一,文言字词的讲解不是很透彻。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要更加仔细的研读文本,设法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发掘文本中有价值的成分。

  《咏雪》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

  《咏雪》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我准备了几个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图片)

  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开课本《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

  三、诵读

  1、生自读

  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惯,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顿。

  2、字音学*

  3、断句分析

  4、听范读录音

  5、生齐读

  四、理读

  1、理解大意

  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2、梳理内容

  按记叙文六要素分析短文内容。

  3、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

  五、品读

  1、默读思考,分组讨论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你觉得文中谢氏家族的哪个人最有意思?

  2、问题讲解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3)谢安----慈和、大度、有生活情调。谢朗----粗率。谢道韫----聪慧、自信。

  六、展读

  1、阅读短文《徐孺子》,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好在哪里?

  把月亮比作眼睛,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2、学*两篇短文的比喻方法,想一想洋洋洒洒的白雪还像什么,造比喻句比赛。

  七、结读

  畅谈收获,背诵短文。

  八、布置作业

  1、把重点词义抄到作业本上。

  2、积累3个描绘雪的古诗词名句。

  《咏雪》教案 6

  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

  1.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高效课堂从预*开始)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该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过程: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 问题导向】

  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

  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学则须疑)

  提问向导: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提问,提出小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1.请说出一句有关描写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仔细点、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阅读《咏雪》,完成一至三题。

  一、解释词语:(每词8分)

  1.内集:? 2.儿女:?

  3.俄而:? 4. 差可拟:?

  5.未若:?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教案 7

  一、教学思路

  《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重难点一目了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文言的学*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

  师:画得真好。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预*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骤:zhou似:si差:cha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工作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

  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请生翻译全文)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也表现很不错。现在我们请男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朗读中,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下请同学来复述。(男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复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纸上写个提纲。

  (生写,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分钟后,请生复述。

  明确: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藴回答说: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其实,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涵盖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把它用简图画出来吧,一起画)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师:好,虽然时隔今日已经很久了,但通过图画对当时他们咏雪的事情却一目了然了。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藴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藴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

  生齐:笑乐。

  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师: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师: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认识了晋代一位聪颖机智的才女——谢道藴。感受了她出类拔萃的才情。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最后让我们结合图画,一起来背诵全文。

  六,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刚接触文言文,积累字词是关键,讲解可以帮组学生积累,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很重要。这节课是我执教生涯第一节公开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听课指导教师的肯定,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阅读方式比较单一,文言字词的讲解不是很透彻。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要更加仔细的研读文本,设法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发掘文本中有价值的成分。

  《咏雪》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白文朗读、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学会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学*古人的聪慧,感受良好的家教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

  2.学*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朗读时的白文断句,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教会学生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两个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聪明、机智。)

  今天,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来认识两个孩子,看一看这两个孩子与司马光和曹冲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多种朗读,理解内容

  1.教师展示《咏雪》的白文(竖版)的课件给学生。学生根据理解朗读断句。

  学生自由断句,展示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讨论断句,各组展示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根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学生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学生学*兴趣。

  2.教师展示《咏雪》的标点版(竖版)课件给学生。学生自读,对照自己的断句,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根据词语的解释、句段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学生集体朗读,感受有标点的文章阅读在朗读时,要比白文的一读到底,顺畅、舒服、意思明了,断句和标点符号帮助自己更好地通过语气、节奏感受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感受白文朗读与标点文朗读的区别。

  3.教师展示《咏雪》的课本版课件给学生。男女生比赛读,各组比读,谈横版与竖版书写阅读的区别。(现代汉语的语言书写*惯是从左往右书写,而古代文言文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书写。)

  【设计意图】了解古代文章的版式与现代的不同。

  4.概括故事。

  教师设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问题,然后将表格内容组织成一句话。

  人物:谢太傅、兄子、兄女(谢道韫)

  情况:下雪日谢家聚会,谢太傅问飘飞的大雪像什么。

  做的事情:兄女分别咏雪。

  组织成一句话:下雪日谢家聚会,谢太傅问飘飞的大雪像什么,兄子、兄女分别咏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简单基本概括的能力。

  (三)围绕“咏”字,把握情感

  1.析“咏”解题。

  教师通过展示“咏”字由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知道“咏”的本意,由此学生知道“咏”的引申义:深情地抒发,表达,即赞颂。由此完成对题目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质疑,为后文的学*做铺垫。

  2.赏读咏雪句子,把握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在文中用横线划出兄子、兄女二人咏雪的句子并朗读。

  (2)学生运用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两个人物朗读咏雪句子时的感情、语气、节奏等,并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两句咏雪的句子,一个是兄子胡儿说的,一个是小才女谢道韫的;两个人回答的都是“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句问话。两个孩子回答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描述,你能想象两个孩子回答时的神情、心理、语气、语调、节奏等吗?同学们运用脚本批注的方法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落实成文字,写到相应的句子旁边。使作者给我们的这块留白,通过我们的想象丰富起来,精彩起来。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多元解读。)

  举例:男孩性子急,想问题简单,只抢占第一个答题名额,所以他会很骄傲地快速地高声脱口而出;而女孩相对较沉稳,性格内向些,深思熟虑之后,自信地微笑着,不徐不疾地说。

  分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中,在全班中演读展示。

  【设计意图】巩固脚本批注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书写和演读,给孩子们充分的展露自己才能的舞台,提高文言文学*的兴趣。

  (3)体会文中人物对咏雪的句子的评价。

  教师提问:谢太傅更赞赏谁的咏雪句子?

  请学生们用曲线,划出描写谢太傅表情动作的句子并朗读。体会揣摩谢太傅对两个孩子咏雪句子的评价。

  教师提问:其实两个人都很聪明,一个好,另一个更出色,他们为什么这样优秀?

  教师课件出示谢太傅的学识、家庭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家庭生活情趣的词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大笑乐),加以分析。

  得出:她的家庭是一个温馨、欢乐、融洽的书香之家,正是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了如此聪明的孩子。

  分析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背诵、演读的方式,将咏雪故事的场景再现给同学们看。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讨论,更好的理解文章。让学生领会家庭氛围在对人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利用背诵演读,提高学生快速记忆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咏雪句子的评价。

  (1)教师提问:作者认为哪个好?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用括号标出表明作者态度的句子并朗读,之后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对于谢道韫的赞赏之情。

  (2)补充文学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提示学生:“言语”指会说,善于言谈应对。作者正是欣赏谢道韫的这方面才学,才将此文编入《言语》一门。

  【设计意图】明确作者选材的意图,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

  (四)写法探究与活动学*

  教师提问:我们通过读文章知道了这则小故事的内容,知道了这个温馨和乐的大家庭,通过读作者,知道了他的写作意图。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又怎样看呢?你觉得怎样的比喻才是好的比喻呢?

  (教师带着学生分析两个比喻句,一个有形无神,还不是很贴切;另一个既有形又有神,给人一种很诗意的美感。总结得出好的比喻: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有意蕴。)

  学生尝试仿写赞美雪。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古诗中咏雪的句子,拓展思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描摹事物的方法,考察学生学*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文章。

  2.描摹事物练*:请你任选一样事物进行描写和比喻。

  【设计意图】巩固学*成果。

  (六)板书:

  《咏雪》教案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培养学养成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时重点

  1.掌握学*文言文的方法。

  2.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3.背诵课文。

  学时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用“钟氏二子”的故事导入。

  二.预*检测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字音。

  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chà)柳絮(xù)

  王凝之(níng)无奕女(yì)道韫(yùn)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编者(),()的文学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儿女:俄而:骤:欣然:

  何所似:差:拟:未若:因:

  5.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后来人们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文言文翻译“五字诀”:留、补、调、删、换。

  2.借助学*古文的方法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并识记常见字词。

  三.自主学*,合作探究

  1.《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四.拓展延伸

  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咏雪》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三、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刀朗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四、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以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以点评。

  3、扫除字词上的障碍,请同学们借助注解,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含义。

  4、用学过的“加字法”和“换字法”翻译课文,并试背诵课文。

  五、分组讨论 质疑体会

  学生按学*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教师适时点评,自然过渡。

  六、生生交流 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七、运用比喻 想像写作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

  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八、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8)

——借景抒情的古诗合集五篇

  借景抒情的古诗 1

  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2、《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7、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借景抒情的古诗 2

  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借景抒情的古诗 3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借景抒情的古诗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本诗也许还有别的寓意,但作为爱情诗却是几无异议。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借景抒情的古诗 4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借景抒情的古诗 5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咏雪》古诗合集五篇(扩展9)

——描写思乡的古诗合集五篇

  描写思乡的古诗 1

  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唐·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描写思乡的古诗 2

  1、《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6、《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12、《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3、《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5、《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6、《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思乡的古诗 3

  描写思乡的古诗

  思乡爱国诗词名句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班彪)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 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欧阳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杜牧) 描写思乡的古诗欣赏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描写思乡的古诗 4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适

  5、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6、君自

  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7、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8、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9、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阔, )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0、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3、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1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4、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25、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26、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7、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2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9、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0、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31、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32、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3、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34、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5、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6、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37、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8、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9、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0、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1、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2、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43、月夜亿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4、渡汉江 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5、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6、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对月思乡古诗:

  47、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8、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9、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50、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51、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描写思乡的古诗 5

  描写思乡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江楼感怀

  ---- 唐.赵瑕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 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