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工作计划,生活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1

  一、总体思路

  本年度,品德学科重点做好区域整体发展的谋篇布局工作、学科中心组建设工作、教师队伍情况调研工作、教材研究分类指导工作、学科基地建设工作、课题研究工作等。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务课改,以课改推动各项工作展开的总体工作思路,建立“培训、实施、研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二、重点工作

  (一)做好全市品德学科谋篇布局工作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品德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课程地位逐步确立,陈旧观念不断转变,教研方式突显创新,教师研究水*得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明显提高,学科课程的发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认可。与此同时,品德学科发展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材研究实效的问题,学科在区域内整体发展的问题等。通过对多年来品德学科发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学科中心组一致认为,要抓住全市“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契机,着眼于学科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全市品德学科谋篇布局的工作。

  (二)做好全市品德学科中心组建设工作

  全市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不断加强学*和研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学科素养。我们一致认为,中心组成员能力的增强将大大促进学科的发展。为此,本年度将进一步思考学科中心组建设问题。要求中心组成员主动学*理论知识,主动参加学校调研,主动进行教学实践,主动领衔课题研究,主动承担学术沙龙的.主持工作,积极撰写能指导实践的论文。坚持中心组每二周一次的集体活动,将研究水*的提高作为衡量中心组成员工作情况的重要指标。积极吸引教学一线有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充实到中心组队伍中来。

  (三)做好全市品德学科教师队伍情况的调研工作

  目前,全市品德学科教师队伍主要呈现不稳定、专业化弱的状态。为此,本年度,我们将开展全市品德学科教师队伍情况大型调研工作。采用问卷、访谈、分片分区研讨等形式掌握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并认真分析完成调研报告,由此思考改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四)做好品德教材研究分类指导工作

  品德学科教材分主题呈螺旋上升的形态展现给师生。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对于教材的钻研存在很大的空间。同时,由于目前任课教师多为兼职,导致了对教材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局限,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我们认为做好品德教材研究分类指导工作十分必要。本年度,我们将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集中中心组力量,对教材进行更为合理的整合。首先将十二册教材进行重组,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各主题单元目标,每专题至少由三名教师进行课堂呈现,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建设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在次基础上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完善本市品德学科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完整的、可行的课程体系。

  (五)做好品德学科基地建设工作

  目前,全市品德学科有2所基地学校,他们分别开展基地学校研讨活动,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但仅有这2所基地学校是不够的。本年度,我们要求辖市区教研员在本辖区内确定2所学科发展情况较好的学校为区级学科教研基地。由基地学校带动区域学科发展。要求所有基地学校在组织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发展绩效等方面成为表率。

  (六)做好品德学科年会论文评比工作

  二年一度的年会将在十二月召开。在此之前,我们将做好年会论文的评比工作。本次论文评比将采取匿名评选的方式,杜绝搞地区*衡的不良做法,努力做到公*、公正,确保论文质量,促进广大教师研究水*的提高。 、

  (七)做好品德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本年度起,我们将成立《区域性推进小学品德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小组,从优化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学科教学资源库这三个具体目标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理论提升,团结广大教师,最终实现促进全市品德学科建设的目标,力争使本市学科课程发展在全省名列前茅。

  (八)做好校本研究的推进工作

  加强教研组建设。目前我市各小学能按照要求组建学科教研组,但是由于任课教师同时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所以组员的流动性和变动性较大,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要求各校努力使品德学科任课教师相对集中与稳定,并能在每个年级确定一至两位青年教师作为学科骨干教师,组建校级教研组。品德教研组长在期初要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时经常对照检查,期末写好小结,切实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 规范教研组活动。各校教研组要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型、研究型、创造型组织。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依托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通过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比,以评促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 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本着“有效课堂长能力,有效训练出成绩”的宗旨,努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鼓励教师切实改革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有成效,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九)做好教学研究工作

  本年度,将继续探讨教研方式多元化问题,开展专题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教研活动建设成教学思想的交流会,教师教育实验成果的展示会,学科教育、教学信息的发布会,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人人可以发表独立见解的学术讲坛。活动中,教师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信息的创造。置身于浓厚的研究氛围中,将有效地促进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不断壮大我市品德课程骨干教师队伍。 以活动促成长。本着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的目的,加强中心组活动,通过让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做好与兄弟城市或地区教研室的学科交流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外出上课,互动交流。 搭*台促交流。通过常州教育教研网这一*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本年度将尝试在教学活动设计交流的基础上,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

  (十)做好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开展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优化研究方式,积累典型案例。变常规研究为“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行为研究”,变“一次性教学研究”为“持续性教学研究”,工作方式由过去重横向的“点”上的点拨为重纵向的“线”上的跟踪指导,最后,通过“教育教学随笔”的形式促进教师从理性的视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善于理性思考的教育者。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本学期工作安排研讨会;

  2.召开《区域性推进小学品德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立会议;

  3.布置年会论文评比有关工作;

  4.组织精品课拍摄工作;

  5.中心组成员月度工作交流;

  十月份

  1.全市学科基地活动建设推进会;

  2.五年级教材《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教材培训;

  3.组织精品课拍摄工作;

  4.全市品德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5.中心组成员月度工作交流;

  十一月份

  1.组织城际联动教研活动:

  2.组织精品课拍摄工作;

  3.年会论文评比;

  4.《区域性推进小学品德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活动

  5.全市品德学科建设调研情况汇总;

  6.中心组成员月度工作交流;

  十二月份

  1.召开年会;

  2.完成全市品德学科建设调研报告;

  3.全市学科基地建设情况交流;

  一月份

  1.中心组成员学期工作交流;

  2.制订新学期工作计划。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2

  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课标要求,以课标为纲,加强课标对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指导;聚焦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以问题研究和解决为依托,促进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继续深化教学范式的研究与实践,深化教与学行为高效性研究与实践,优化常态课堂,落实省市区"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要求,促进教师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积极设计并开展多种有效的学*评价活动,提高学生学*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工作重点:

  教学范式的研究运用;教与学行为高效性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拓展研究能力?

  具体工作安排

  一、以课标为纲,提升课程实施水*

  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加强课程标准的学*、研讨。加强课标专题学*,以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线,精研课标,以课标为指导,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引导教师在课标的统领和指导下设计课堂,进一步明晰课标内涵和外延,强化课标意识,增强课标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充分落实课标的要求。要求三月份各单位积极围绕研究问题和"优课"课题,开展课标的专题学*,并遴选一节优课设计以网络研讨的形式将学*过程材料及心得上传至历城品生品社教研QQ群(群号:50678314)。格式为:

  研究主题

  课标专题论述

  研究心得

  优课设计

  活动图片

  视导中将针对课标学*与研究进行考查,进一步促进课标学研与教学实践的融合。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

  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认真思考并分解品生品社学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针对基本素养及要求强化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三、聚焦问题,增强课程研究实效

  1、以问题为切入点,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

  确立主题,以点带面,开展实效课程教学研究。结合优课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教研主题或阶段性研究课题,围绕问题的解决制定教研计划,精心谋划特色教研活动,积极设计开展专题学*、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研究论坛等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促进学科健康发展。要求各单位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实效教科研活动,并将活动实录图文并茂发至QQ群。

  附:历城区品生品社学科教科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承办单位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课堂观察团队成员

  执教教师及课题

  主持人

  讲座主题

  活动内容

  活动简讯:(300左右即可)

  活动图片

  2、以共同体为线,实现互动共进。本学期继续与章丘就"如何提高地理、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效性?"这一研究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四、加强区域间协作交流,促进课程实施水*的提升

  1、加强集体备课和电子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结合优课及研究主题,选取典型单元和典型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按照区集体备课规程中的要求,对课标、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与学方法设计、教学准备、活动设计、拓展作业、情境测评等进行充分分析,更好地把握课程实施要求,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加强电子备课。充分利用电子备课*台,按时并高质量地上传电子备课,教研组长积极调度、督导电子备课上传情况及质量。电子备课上传要求按照《历城区小学品生品社学科集体备课基本规程》中的要求,呈现全册教学计划、单元备课、学*主题备课及活动主题备课,严格按照《规程》中的项目进行备课,注重二次备课及反思,并在备课中以不同字体或颜色标识;提倡原创研究及备课,杜绝下载及抄袭现象。每周三上传一个学*主题的所有活动主题的全课时电子备课及相关课件,上传时每个活动主题单独建立文档,并同时上传各活动主题的ppt课件。上传电子备课时必须在标题处注明年级、单元、学*主题、学校、姓名,活动主题则加注活动主题的名称。

  按照假期备课工作安排,做好全册备课及课件的整理及上传工作。

  2、加强常态课研究,建设常态高效课堂

  教师认真把握学科特点及课标要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研究运用区品生品社教学范式,科学设计教与学活动,继续加强五分钟展示和情境测评的研究及设计,上好每一节课。参加4月份区教研室举行课前3分钟研究展示,

  3、加强微课题研究

  将研究主题上升为研究课题,抓关键问题,积极开展微课题研究。

  围绕各级课题的研究,积极设计多样的研究活动,以活动承载研究,以活动来促进研究的深入。要将相关研究活动过程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视导时接受督查。

  4、深化七个一工程,促进交流与均衡发展。每月上传一篇教学研究心得、一份教学素材、一套情境测评题、每月一篇学生学*作品(如拓展研究报告、生活体验论文、学生的专题*作、学*课件等形式),每月参与一次网络论坛,每月一个教学问题,每月上传一次特色教研活动实录,以广泛开展研究交流,实现均衡发展。要求每月的20日前上传相关材料至QQ群。

  五、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操作规程,促进师生发展

  1、积极落实品生品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要求

  认真研究《区品生品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按照要求,制定并完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评价、教科研等方面的制度及要求,规范本单位品生品社课程实施的各项常规工作。本学期检查上述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借助视导,重点检查督促课程管理、师资配备、备课、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特长生(情境测评展示)和学困生辅导、教科研(教研计划、教研主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骨干教师作用发挥、听评课质量等)。

  2、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设计有效的学*活动。在学*活动的设计中积极落实以下理念:让学生成为研究者、让学生成为学*成果的播报者和展示者、让学生成为生活现象的辨析者,并在五分钟展示、学*过程、情境测评中积极体现;深化情境测评研究,积极研究各种有效的情境测评形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学*特点及课标要求,研究科学合理的情境测评方案及测评方式,视导中各单位提供测评展示。

  加强对学生拓展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操作性、实践性、体验性、拓展

  性、探究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更要关注情感提升。

  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根据各年级学生学*特点制定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并结合区评价手册模板完善本单位评价手册设计;本学期将组织学生素质评价成果展示活动。

  参加第二届学生学*成果评选,本次评选将重点针对学生的学*能力及学*资源进行评选,举行学生自制课件和手抄报制作评选。

  三、具体活动配档表

  时间 具体工作

  3月

  1. 3月20日前上传教研计划至QQ群中(吴作霞)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学*特点及课标要求,制定情境测评方案和形式,积极围绕研究问题和"优课"课题,开展课标的专题学*,并遴选一节优课设计以网络研讨的形式将学*过程材料及心得上传至群。(王莉)

  3、3月份集体备课(吴作霞)

  4. 3月份的特色教研活动主题怎样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料?

  5. 上传七个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牛余钗 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王怀美

  特色教研活动实录---解英 情景测试题每人每月一套于3.18日传给我

  4月

  1. 特色教研活动主题--怎样提高学生的整合资料的能力?

  2. 教学研讨及培训

  3.上传七个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王怀美 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王文黎

  特色教研活动实录---解英 情景测试题每人每月一套于4.18传给王莉

  5月

  1.教学研讨及培训

  2、优秀课程资源评选及第二届学生学*成果评选(高年级学生做好准备)

  3、特色教研活动: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的能力?5月份集体备课(吴作霞)

  4.上传七个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 牛余钗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李健美

  特色教研活动实录---石艳凤

  5、情景测试题5.18日传给刘云

  6月

  1.优秀课时及课件遴选(刘云)

  2特色教研活动主题-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实录---石艳凤

  3、6月份集体备课(吴作霞)

  4.上传七个一材料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 马健华 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刘云每个月的问题征集

  5、 教学研讨及培训

  6、6.18日传给牛余钗

  7月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美丽的校园》

  第二周《老师,你好》

  第三周《学校的一天》

  第四周《我是小学生》

  第五周《我喜欢我们班》

  第六周《我们一起做》

  第七周《学*真快乐》

  第八周《麻烦事我不怕》

  第九周《我的爸爸妈妈》

  第十周《亲亲热热一家人》

  第十一周《让我自己来》

  第十二周《新年到了》

  第十三周《欢欢喜喜过大年》

  第十四周《明年会更好》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状态和学*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为自己是*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

  4.学*收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 引导学生在亲*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 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惯。通过学*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 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欢度国庆

  第八周 我爱秋天

  第九周 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 中秋节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我的家

  第十三周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第十四周 好玩的冬天

  第十五周 奇妙的冬天

  第十六周 新年到了

  第十七周 过新年

  第十八周 送给新年的礼物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5

  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将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情感与态度:

  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行为与*惯:

  培养与人合作的*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

  情感与态度: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

  行为与*惯:

  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惯。

  知识与*惯:

  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

  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

  情感与态度

  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对学*、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向身边的榜样学*。体验到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

  行为与*惯

  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能天天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虚心好学。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惯。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到进步从点点滴滴开始,学*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在玩游戏、情景表演、行为训练、故事讲演、情感体验、讨论交流、对比思考等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初步掌握取得进步与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好方法。

  第四单元炎热的夏天

  情感与态度

  养成亲*自然、热爱夏天的情感,能充分体验夏天的乐趣,乐于对大自然中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成长的快乐。

  行为与*惯

  养成较好的假期生活*惯,合理安排暑期生活,注意游泳安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天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动植物、人的活动的关系,具有观察、记录动植物变化的能力。了解夏季防止雷击、消暑降温、游泳安全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讨、交流等探究活动,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科学常识,乐于实践,多渠道地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第二单元:

  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2、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3、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三单元: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4、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四单元:

  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能在**指导下利用;知道基本的紧急救助和自救办法。

  3、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知识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活动能力、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培养。因为动脑筋、有爱心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教学措施: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为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6

  一、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

  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到学*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三、本学期教材内容与课时安排:(六个单元、一个附页)

  1、 单元一:《我爱我的身体》 (4课时)

  主题一:《了解我的身体》 (1课时)

  主题二:《保护我的身体》 (3课时)

  2、 单元二:《收获中的乐趣》 (8课时)

  主题一:《收获的感觉真好》 (2课时)

  主题二:《粮食得来真不容易》 (2课时)

  主题三:《植物生长的秘密》 (2课时)

  主题四:《我们这里的农产品》 (2课时)

  3、 单元三:《做诚实的孩子》 (4课时)

  主题一:《诚实故事会》 (2课时)

  主题二:《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2课时)

  4、 单元四:《我爱我生活的地方》 (4课时)

  主题一:《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 (1课时)

  主题二:《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1课时)

  主题三:《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课时)

  主题四:《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课时)

  5、 单元五:《水和我们的生活》 (5课时)

  主题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课时)

  主题二:《变来变去的水》 (2课时)

  主题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课时)

  6、单元六:《怎样做好事》 (4课时)

  主题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课时)

  主题二:《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2课时)

  附页: 《这样整理和使用成长记录袋》 (1课时)

  备注: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17周讲完所学内容,一周2课时。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

  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

  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教研活动

  (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达到最高。

  () 为您服务!

  () 为您服务!

  (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育人环境。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课程,处处体现了生活性,我们通过各种节日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

  四.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1、组织本学科成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并向任课教师传达计划。

  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活动。

  十月1、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做好准备。

  2、每人上好常态课。

  十一月1、观看优秀课例录像。

  2、参加区名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十二月 1、 做好优秀课件、案例征集

  2、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做好评课活动。

  元月1、做好考查、抽测、工作。

  2、总结、整理、反思本学期工作。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指导,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惯为主,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使孩子们形成开朗自信大方宽容有爱心,有理想,有目标的合格小学生。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浅显的认识,养成了的好的*惯,社会生活范围的,认识社会和品德的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学生乐于本课程的学*,能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活动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发展自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惯,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道德判别能力,为成长为具备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公正、团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懂得规则、法律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

  3、尝试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判断和选择。

  4、学生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等地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方法:

  1、把握课程,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多种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学生已经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探究。

  3、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有机起来,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9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得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惯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了“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三个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二、教学总目标:

  1.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2.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参与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惯。

  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 今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们生活的主要食品。

  2. 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不偏食,不挑食。

  3. 不浪费粮食和其他食物。

  4.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各种主要食物其中所富含的营养,引导学生改正不良的饮食、卫生*惯,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措施:

  品德的宗旨是“品德源于生活,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和感悟“作为小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培养有机地蕴含在有趣的活动之中。

  第二单元 我的手儿巧

  教学目标:

  1.了解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勤用手、脑的乐趣。

  2. 会正确地使用一些常见工具。

  3. 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4. 热爱劳动,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珍惜劳动成果。

  5. 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热爱劳动,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珍惜劳动成果。

  2.会正确地使用一些常见工具。

  3. 引导学生养成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好*惯。

  教学措施:

  本课的教学设计抓住了新入学儿童天真、活泼、好动的特点。巧妙的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造美好。让孩子开动脑筋,热爱生活,发现生活。.com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1. 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热爱班集体。

  2.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3.喜欢与同学交朋友,合群,不孤僻。

  4. 做诚实的孩子,对人有礼貌。

  5.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

  教学重难点:

  1.热爱班级,做人诚实礼貌。

  2. 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相处。

  教学措施:

  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接龙等等小游戏,通过全体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大家慢慢熟悉,建立友谊,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集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生活。

  第四单元 快乐的小问号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常见事物。

  2.引导学生对自然或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 学生有好奇心,喜欢提问,敢于提问。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生活的环境抱有好奇心,学会探究身边的事物。

  2.学生善于并敢于提出问题,并找出答案。

  教学措施: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情景中,假设遇到的动植物,让孩子们讨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讨论做出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知识。并且教师要介绍给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不同渠道。

  第五单元 我爱美丽的生命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并能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2.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3. 让学生懂得动植物与人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们的成长需要得到大家的关爱。

  4.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小亲*大自然,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2.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生态意识,为周围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措施:

  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教 学 内 容周 次教 学 内 容

  1萝卜白菜我都爱吃11你留心了吗

  2萝卜白菜我都爱吃12我的问题卡片

  3我设计的午餐13到哪儿找答案

  4小心,病从口入14让我走进你

  5我有两件宝15美丽的生命

  6做个小玩艺儿16我能做什么

  7打扮我的小天地17补充课外知识

  8谁的朋友多18补充课外知识

  9你真行19期评

  10我们一起成长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1)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1

  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 “ 给小朋友的话 ” ,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 我 ―― 你 ” 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 1 )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 )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 “ 成长乐园 ”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 )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共 4 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同时,对学生专门的安全教育,与这一阶段儿童独立活动空间扩大、时间延长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单元“我是*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我们的祖国,以中秋节、国庆节为中介,将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融入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过度之中。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解祖国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并激发热爱生活之情。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是继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之后又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初步领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你·我·他”的教学肢体是群体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这四个单元从儿童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等主要空间出发并向祖国、世界延伸,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难忘的假期”);愉快积极、负责人有爱心(“我是*人”“你·我·他”);动脑筋有创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时进行其他射干货主题教育。

  二、学期教学目标

  1 、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 、行为和*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惯,自觉遵守升**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

  3 、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自我评点,学*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重点 :

  1 、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

  2 、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 、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 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难点 :

  1 、 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 、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 、提高*

  ( 1 )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 2 )主体意识:儿童是学*的主体 ,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动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 3 )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 4 )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的反馈。

  2 、做到四个尊重

  ( 1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 2 )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 宽容的课堂学*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 3 )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 4 )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 、实现四个转变

  ( 1 )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 2 )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 “ 我问你答 ” 。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3 )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 4 )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生活*惯和道德行为*惯。

  4 、体现四个互动

  ( 1 )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 2 )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学生生活。

  ( 3 )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 4 )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五、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1 预备周

  2 《暑假中的一天》 2 课 时

  3 《暑假的外出》 2 课 时

  4 《假期安全真重要》 2 课 时

  5 《夸夸我的假期生活》 2 课 时

  6 国庆节放假

  7 《中秋节》 2 课 时

  8 《国庆节》 2 课 时

  9 继《国庆节》 1 课 时 机动 1 课时

  10 《我爱您,祖国》 2 课时

  11 《*升起的地方》 2 课 时

  12 《炎黄子孙》 2 课 时

  13 《我爱秋天》 2 课 时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2

  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课标要求,以课标为纲,加强课标对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指导;聚焦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以问题研究和解决为依托,促进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继续深化教学范式的研究与实践,深化教与学行为高效性研究与实践,优化常态课堂,落实省市区"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要求,促进教师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积极设计并开展多种有效的学*评价活动,提高学生学*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工作重点:

  教学范式的研究运用;教与学行为高效性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拓展研究能力?

  具体工作安排

  一、以课标为纲,提升课程实施水*

  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加强课程标准的学*、研讨。加强课标专题学*,以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线,精研课标,以课标为指导,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引导教师在课标的统领和指导下设计课堂,进一步明晰课标内涵和外延,强化课标意识,增强课标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充分落实课标的要求。要求三月份各单位积极围绕研究问题和"优课"课题,开展课标的专题学*,并遴选一节优课设计以网络研讨的形式将学*过程材料及心得上传至历城品生品社教研QQ群(群号:50678314)。格式为:

  研究主题

  课标专题论述

  研究心得

  优课设计

  活动图片

  视导中将针对课标学*与研究进行考查,进一步促进课标学研与教学实践的融合。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

  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认真思考并分解品生品社学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针对基本素养及要求强化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三、聚焦问题,增强课程研究实效

  1、以问题为切入点,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

  确立主题,以点带面,开展实效课程教学研究。结合优课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教研主题或阶段性研究课题,围绕问题的解决制定教研计划,精心谋划特色教研活动,积极设计开展专题学*、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研究论坛等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促进学科健康发展。要求各单位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实效教科研活动,并将活动实录图文并茂发至QQ群。

  附:历城区品生品社学科教科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承办单位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课堂观察团队成员

  执教教师及课题

  主持人

  讲座主题

  活动内容

  活动简讯:(300左右即可)

  活动图片

  2、以共同体为线,实现互动共进。本学期继续与章丘就"如何提高地理、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效性?"这一研究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四、加强区域间协作交流,促进课程实施水*的提升

  1、加强集体备课和电子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结合优课及研究主题,选取典型单元和典型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按照区集体备课规程中的要求,对课标、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与学方法设计、教学准备、活动设计、拓展作业、情境测评等进行充分分析,更好地把握课程实施要求,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加强电子备课。充分利用电子备课*台,按时并高质量地上传电子备课,教研组长积极调度、督导电子备课上传情况及质量。电子备课上传要求按照《历城区小学品生品社学科集体备课基本规程》中的要求,呈现全册教学计划、单元备课、学*主题备课及活动主题备课,严格按照《规程》中的项目进行备课,注重二次备课及反思,并在备课中以不同字体或颜色标识;提倡原创研究及备课,杜绝下载及抄袭现象。每周三上传一个学*主题的所有活动主题的全课时电子备课及相关课件,上传时每个活动主题单独建立文档,并同时上传各活动主题的ppt课件。上传电子备课时必须在标题处注明年级、单元、学*主题、学校、姓名,活动主题则加注活动主题的名称。

  按照假期备课工作安排,做好全册备课及课件的整理及上传工作。

  2、加强常态课研究,建设常态高效课堂

  教师认真把握学科特点及课标要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研究运用区品生品社教学范式,科学设计教与学活动,继续加强五分钟展示和情境测评的研究及设计,上好每一节课。参加4月份区教研室举行课前3分钟研究展示,

  3、加强微课题研究

  将研究主题上升为研究课题,抓关键问题,积极开展微课题研究。

  围绕各级课题的研究,积极设计多样的研究活动,以活动承载研究,以活动来促进研究的深入。要将相关研究活动过程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视导时接受督查。

  4、深化七个一工程,促进交流与均衡发展。每月上传一篇教学研究心得、一份教学素材、一套情境测评题、每月一篇学生学*作品(如拓展研究报告、生活体验论文、学生的专题*作、学*课件等形式),每月参与一次网络论坛,每月一个教学问题,每月上传一次特色教研活动实录,以广泛开展研究交流,实现均衡发展。要求每月的20日前上传相关材料至QQ群。

  五、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操作规程,促进师生发展

  1、积极落实品生品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要求

  认真研究《区品生品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按照要求,制定并完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评价、教科研等方面的制度及要求,规范本单位品生品社课程实施的各项常规工作。本学期检查上述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借助视导,重点检查督促课程管理、师资配备、备课、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特长生(情境测评展示)和学困生辅导、教科研(教研计划、教研主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骨干教师作用发挥、听评课质量等)。

  2、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设计有效的学*活动。在学*活动的设计中积极落实以下理念:让学生成为研究者、让学生成为学*成果的播报者和展示者、让学生成为生活现象的辨析者,并在五分钟展示、学*过程、情境测评中积极体现;深化情境测评研究,积极研究各种有效的情境测评形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学*特点及课标要求,研究科学合理的情境测评方案及测评方式,视导中各单位提供测评展示。

  加强对学生拓展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操作性、实践性、体验性、拓展

  性、探究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更要关注情感提升。

  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根据各年级学生学*特点制定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并结合区评价手册模板完善本单位评价手册设计;本学期将组织学生素质评价成果展示活动。

  参加第二届学生学*成果评选,本次评选将重点针对学生的学*能力及学*资源进行评选,举行学生自制课件和手抄报制作评选。

  三、具体活动配档表

  时间 具体工作

  3月

  1. 3月20日前上传教研计划至QQ群中(吴作霞)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学*特点及课标要求,制定情境测评方案和形式,积极围绕研究问题和"优课"课题,开展课标的专题学*,并遴选一节优课设计以网络研讨的形式将学*过程材料及心得上传至群。(王莉)

  3、3月份集体备课(吴作霞)

  4. 3月份的特色教研活动主题怎样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料?

  5. 上传七个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牛余钗 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王怀美

  特色教研活动实录---解英 情景测试题每人每月一套于3.18日传给我

  4月

  1. 特色教研活动主题--怎样提高学生的整合资料的能力?

  2. 教学研讨及培训

  3.上传七个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王怀美 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王文黎

  特色教研活动实录---解英 情景测试题每人每月一套于4.18传给王莉

  5月

  1.教学研讨及培训

  2、优秀课程资源评选及第二届学生学*成果评选(高年级学生做好准备)

  3、特色教研活动: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的能力?5月份集体备课(吴作霞)

  4.上传七个一材料 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 牛余钗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李健美

  特色教研活动实录---石艳凤

  5、情景测试题5.18日传给刘云

  6月

  1.优秀课时及课件遴选(刘云)

  2特色教研活动主题-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实录---石艳凤

  3、6月份集体备课(吴作霞)

  4.上传七个一材料研究心得、 教学素材— 马健华 一篇学生拓展研究报告或生活体验论文或学生的专题*作、网络论坛—刘云每个月的问题征集

  5、 教学研讨及培训

  6、6.18日传给牛余钗

  7月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的指导观念为指导,开展教研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二、工作重点:

  1、由于本学科是一门薄弱学科,有些被人忽视的感觉,因此必须改变品德课程的地位,组织教师深入学*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由于任教本学科的教师为兼职教师,造成学科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必须强化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

  三、教研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品德新课程实验,努力构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全面总结新课程实验,大力推进品德组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品德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深入,培植学生的学*幸福感。

  2、继续打造品德教研组团队文化,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培育教研特色,扎根品德课堂研究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研究幸福指数。

  3、继续改进品德教学与研究管理,精细管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4、以教研组团队建设活动为契机,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认真开展、领会*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课题研究的精神,深化《主体活动化德育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子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创建“有追求、有理想”的学*研究型教研组。

  四,教研措施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组的小组长及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

  3、加强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全办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注重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得。

  6、通过理论学*、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课后反思、集体点评、专家引领、案例撰写等方式,切实帮助教研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得到切实提高,促进办事处办学水*的快速发展。

  四、本期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继续教研课主题:如何构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教学模式。

  上交材料:教研计划及教学计划

  三月:

  1、教研组第一次主题研讨活动

  2、不同年级教材分析交流活动。

  作业:指导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月:

  1、组织中心组成员听优秀指导课2—3节

  2、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

  3、指导课听课活动总结

  五月:

  1、教研反思交流。

  2、

  (1)全组品德教师参与组内说课比赛。

  (2)集体评议。

  (3)学*关于“说课”要求

  (4)学*几篇优秀的说课稿。

  (5)进行评比

  作业:说课稿

  六月:

  1、研讨品德科目的评价方式方法

  2、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活动。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4

  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将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情感与态度:

  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行为与*惯:

  培养与人合作的*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

  情感与态度: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

  行为与*惯:

  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惯。

  知识与*惯:

  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

  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

  情感与态度

  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对学*、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向身边的榜样学*。体验到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

  行为与*惯

  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能天天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虚心好学。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惯。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到进步从点点滴滴开始,学*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在玩游戏、情景表演、行为训练、故事讲演、情感体验、讨论交流、对比思考等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初步掌握取得进步与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好方法。

  第四单元炎热的夏天

  情感与态度

  养成亲*自然、热爱夏天的情感,能充分体验夏天的乐趣,乐于对大自然中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成长的快乐。

  行为与*惯

  养成较好的假期生活*惯,合理安排暑期生活,注意游泳安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天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动植物、人的活动的关系,具有观察、记录动植物变化的能力。了解夏季防止雷击、消暑降温、游泳安全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讨、交流等探究活动,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科学常识,乐于实践,多渠道地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第二单元:

  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2、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3、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三单元: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4、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四单元:

  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能在**指导下利用;知道基本的紧急救助和自救办法。

  3、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知识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活动能力、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培养。因为动脑筋、有爱心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教学措施: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为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5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的品德教学工作,为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做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引导他们综合地学*和思考。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另外,小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需要家长与教师不断地渗透安全教育。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是好*惯的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惯,生活*惯,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

  1.能发现学*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生活的爱与乐趣。

  2.突出养成教育。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3.突出画面、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4.利用课件,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空间。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5.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牙、护耳的*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6.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对自然现象有探究兴趣。练*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7.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洁工作。

  三、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在游戏中,学生体会到学*的乐趣。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的学*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渗透到道德思想。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5.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6.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

  7.加强课前预*,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惯和能力。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6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得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惯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了“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三个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二、教学总目标:

  1.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2.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参与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惯。

  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 今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们生活的主要食品。

  2. 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不偏食,不挑食。

  3. 不浪费粮食和其他食物。

  4.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各种主要食物其中所富含的营养,引导学生改正不良的饮食、卫生*惯,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措施:

  品德的宗旨是“品德源于生活,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和感悟“作为小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培养有机地蕴含在有趣的活动之中。

  第二单元 我的手儿巧

  教学目标:

  1.了解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勤用手、脑的乐趣。

  2. 会正确地使用一些常见工具。

  3. 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4. 热爱劳动,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珍惜劳动成果。

  5. 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热爱劳动,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珍惜劳动成果。

  2.会正确地使用一些常见工具。

  3. 引导学生养成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好*惯。

  教学措施:

  本课的教学设计抓住了新入学儿童天真、活泼、好动的特点。巧妙的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造美好。让孩子开动脑筋,热爱生活,发现生活。.com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1. 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热爱班集体。

  2.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3.喜欢与同学交朋友,合群,不孤僻。

  4. 做诚实的孩子,对人有礼貌。

  5.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

  教学重难点:

  1.热爱班级,做人诚实礼貌。

  2. 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相处。

  教学措施:

  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接龙等等小游戏,通过全体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大家慢慢熟悉,建立友谊,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集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生活。

  第四单元 快乐的小问号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常见事物。

  2.引导学生对自然或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 学生有好奇心,喜欢提问,敢于提问。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生活的环境抱有好奇心,学会探究身边的事物。

  2.学生善于并敢于提出问题,并找出答案。

  教学措施: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情景中,假设遇到的动植物,让孩子们讨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讨论做出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知识。并且教师要介绍给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不同渠道。

  第五单元 我爱美丽的生命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并能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2.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3. 让学生懂得动植物与人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们的成长需要得到大家的关爱。

  4.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小亲*大自然,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2.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生态意识,为周围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措施:

  1.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教 学 内 容周 次教 学 内 容

  1萝卜白菜我都爱吃11你留心了吗

  2萝卜白菜我都爱吃12我的问题卡片

  3我设计的午餐13到哪儿找答案

  4小心,病从口入14让我走进你

  5我有两件宝15美丽的生命

  6做个小玩艺儿16我能做什么

  7打扮我的小天地17补充课外知识

  8谁的朋友多18补充课外知识

  9你真行19期评

  10我们一起成长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认真钻研《品生品社》的课标与教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贯彻新的课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课程。

  2、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师业务常规管理,保障教学教研活动效果。

  3、继续加强品生品社教师的培训工作。

  4、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发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时间

  活动内容

  目的要求及方法步骤

  二月

  1、组织教师参加教研中心品德学科计划传达会。

  2、做好品生品社学科的课程纲要。

  3、为尽快了解课标、教材的新变化,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组织品德学科教师参加区“说课研讨会”。目的是让老师熟悉课标,了解教材并听取本学期教学计划。

  4、为让教师尽快了解教材内容,从全局把握教材,强化教师的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让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图片的编写意图真正变成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材变成老师上好课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三月

  1、传达计划。

  2、集体观看录像课并议课。

  3、学*并反思张老师在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所传达的学科精神,以及交流听取的说课内容与反思。

  4、组织骨干教师观看全国优质课录像课,围绕探索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的途径开展讨论交流。教师通过自主学*、同伴互助、观课议课、网络学*和师生主题研究等形式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拓宽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视野,打开教学思路。

  四月

  1、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2、参加区基本功比赛。

  3、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发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相互学*、互相进步的作用。组织各学区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专题“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究。

  4、*时在组内,加强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备课交流。认真学*领会新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勤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五月

  1、认真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2、组内听课活动。教学中,进一步反思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时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优化课堂教学。

  六月

  1、“美德少年”评比。

  2、总结工作迎接期末抽查。

  3、为贯彻落实“四德”建设精神,有效拓展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围绕“诚实守信、孝亲敬长”等方面,择优推荐事迹突出的学生,参加全区“美德少年”评比活动。

  4、反思工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下步工作方向,并做好期末考察工作。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

  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

  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教研活动

  (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达到最高。

  () 为您服务!

  () 为您服务!

  (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育人环境。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课程,处处体现了生活性,我们通过各种节日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

  四.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1、组织本学科成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并向任课教师传达计划。

  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活动。

  十月1、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做好准备。

  2、每人上好常态课。

  十一月1、观看优秀课例录像。

  2、参加区名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十二月 1、 做好优秀课件、案例征集

  2、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做好评课活动。

  元月1、做好考查、抽测、工作。

  2、总结、整理、反思本学期工作。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9

  一、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内容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二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七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东北虎”,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名称

  主题内容

  单元一《学校就是我的家》

  主题一《嗨,你好》

  主题二《请跟我来》

  主题三《校园生活真愉快》

  单元二《早起》

  主题一《我的小秘密》

  主题二《早起一次》

  主题三《你早》

  单元三《开心游戏》

  主题一《开心十分钟》

  主题二《玩的学问》

  主题三《好玩游戏自己编》

  单元四《搜集种子过冬天》

  主题一《神奇的种子》

  主题二《搜集种子》

  主题三〈种子朋友〉

  单元五《学会交流》

  主题一《猜谜比赛》

  主题二《无声的表演》

  主题三《挑战一笔画》

  主题四〈感受他人的困难〉

  单元六〈下雪啦〉

  主题一〈玩雪〉

  主题二〈雪花雪花我问你〉

  主题三〈雪中生活〉

  主题四〈可爱的小雪花〉

  单元七〈迎新年〉

  主题一〈话说新年〉

  主题二〈新年的礼物〉

  主题三〈新年联欢会〉

  四、学生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

  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

  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五、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2)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一、教材特征: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4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这一核心。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本单元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孩子们上小学后,《品德与生活》就伴随着孩子们一块儿成长。经历了*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以“我长大了”为主题,依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为切入点,编排了《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叫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三、班级学生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可爱,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能灵活地运用观点指导行为实践,能用所学的观点,分析日常学*和生活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

  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一、班级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1)班和(2)班《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任务,(1)班现有学生79人,(2)班现有学生79人,两班共有学生158人,入学半年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对学校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学校生活也逐渐适应,但是,从寒假休息状态中重返校园,生活*惯和学**惯又松散了很多,面临最大的是开学适应问题。由于家庭生活与学校的环境、休息时间、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转折。小学生对新的学期生活一般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也伴随着紧张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学期生活。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具体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假期过渡到紧张学*中来,逐渐适应学校学*生活。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从而热爱班集体,成为班级体的主人。

  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

  5、了解对季节的更替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三、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较快地重新熟悉学校环境,适应紧张的生活学*,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为班级集体着想。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会使用简单工具。

  四、教材的结构内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教材内容

  单元一爱护班集体 ;

  单元二春姑娘来到我身边;

  单元三我们的节日;

  单元四我们长大了

  单元五夏天来了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是贴*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

  六、采取的措施

  1、根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

  2、以开展班级活动为为主的《教与学》的形。

  3、确立儿童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而是采用形式多样与生活相结合。

  七、课时安排

  本学科每周3课时。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三,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5

  教材分析:

  在《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以儿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品德教育活动的依据,通过与儿童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活动化、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它努力让儿童道德的学*不再在事不关己的符号学*中进行,而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

  当然,儿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经验是不能代表其生活的全部的。但尽管如此,这门课程将通过密切贴*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惯,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我和春天在一起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逐步形成关注大自然、亲*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惯。

  3、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掌握春季防病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我在健康成长

  1、在形成良好生活*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及正确用眼、护牙的*惯。

  3、知道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爱护自己的眼睛。了解有关牙齿的基本知识,知道正确的护牙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知道各种食物都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会营养、卫生、文明地进餐,学*基本的用餐礼仪。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辨别并用正确的姿势指导自己的行为。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欢乐儿童节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到家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了解红领巾的.意义和少先队员的责任,能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主动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4、通过筹划、组织、参与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第四单元 小小班集体

  1、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体验到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养成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惯。能比较全面地看待他人的优点,并乐于向他人学*。

  3、知道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家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对班级的建设有一份责任。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春天,发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常识,进而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健康安全地生活。

  第二单元

  1、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行为*惯。

  2、指导学生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护眼小常识并督促自己保护好眼睛。

  3、了解正确的护牙方法,知道挑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单元:

  1、初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儿童关注外国儿童的生活,初步培养儿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引导学生解决值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引导学生在讨论、调查、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

  1、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1、在形成良好生活*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庆祝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基本能做到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教学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采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

  一、 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

  、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 的道德的、科学的 、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逐个单元分别是:今天吃什么……、我得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快乐的小问号……、我爱美丽的生命。在这五个单元中又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组,这这其中包括:萝卜白菜我都爱、我设计的午餐、小心,病从口入、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艺儿、打扮我的小天地、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找答案、让我走进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搜集所需要的资料的好*惯。

  2.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

  3.指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事情的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对的好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归类的能力。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7

  一、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6、能发现学*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生活的爱与乐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活动,体验学*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方法,了解丰富的学*途径。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

  从总体上讲,较上学期,学生的常规意识、行为*惯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较高,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尤其对班级事务较关心,班级荣誉感逐渐形成,对自己的学*表现出较高的`学*欲望。希望在这个学期的学*生活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惯,班级中能够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我和小伙伴四个主题。本单元以学生家庭生活内容、场景、氛围、人物、故事等为基础构建学*主题,关注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儿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劳动观念等最好的教育载体。

  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春天来了、太阳照啊照、风儿吹啊吹、春种忙又忙四个主题,“春天来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感受,使学生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春种忙又忙”,在学生参与种植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爱护花草树木的生态意识。“风儿吹啊吹”,主要引导学生从感受风,制造风的探究、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常识,让学生在贴*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我换牙了、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心 别伤着三个主题, “小心 别伤着”,让学生感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等。“我换牙了”让学生正确看待换牙现象,爱护牙齿,养成良好的刷牙*惯。“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第四单元《炎热的夏天》,夏天欢乐多、给你提个醒、快乐的夏令营三个主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识,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和测量天气的简单方法,最后,通过有计划地安排,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生活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劳动观念等最好的教育载体。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常识,让学生在贴*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

  3、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查自己的情绪。

  4、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五、教改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中以强化、感受、体验为主要的教育方式。

  2.通过真实的生活背景,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与规范意识,并自觉地接受规范制约。

  3.在丰富的学*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

  4.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5.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与区教学进度相同。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惯。初步掌握了儿童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基础知识和某些技能。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潜能生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本册教学内容分5个单元主题:自己拿主意、献出我们的爱、我们去发现、你好,祖国妈妈、愉快的收获。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活动主题,有的二级主题下又分设了三级活动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各个单元的目标主要体现如下:

  能初步分辩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体验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方便的快乐,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尊敬**、**,会唱**,为自己是*人感到自豪。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四、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部分内容,均为2课时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9

  一.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的基本知识,知道*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三、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班集体真温暖

  1、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惯。

  3、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惯。

  3、理解爱护树木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4、掌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1、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2、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爱护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

  3、了解学校和社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第十一周影子的探索

  1、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2、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第十二周我们来造彩虹

  1、对光的色彩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

  3、认识太阳的七种颜色。

  4、学*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太阳光的利用

  1、积极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2、学*避免光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好大的一个家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惯。

  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变化,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知识。

  第十五周好壮丽的一个家

  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2、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3)

——品德与生活教案 (菁华9篇)

品德与生活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家规”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使人们生活规则的一部分。

  2、感受家规是家庭生活的需要,是亲情的体现,是良好的家教。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家规”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

  教学难点:

  感受家规是家庭的生活需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做游戏有游戏规则,那在我们的家庭当中呢?

  二、新授部分:

  1、小品:(豆豆家发生的事情)

  2、豆豆父母的心情是怎样的?

  3、讨论豆豆得父母为什么会着急?

  4、看图感受家规。

  5、小组讨论,自家的家规。

  三、师。

  课后反思:学生普遍存在豆豆的情况,通过这节课的学*和对家长的了解,学生离家去玩时都能做到和家长打招呼。看来他们是真的长大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自觉遵守家规,培养“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

  自觉遵守家规

  教学难点:

  培养规则意识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家的家规。(形式多样)

  2、学生体验家规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

  3、家长表扬。

  布置作业:

  寻找校园规则

  课后反思:学生能感受到家规虽然不同,但是立家规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家更温暖更和谐。有些学生还把书中家庭的家规搬到家里去执行。

品德与生活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养成节约纸,爱惜纸的好*惯。

  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的意义重大。

  二、教学准备:

  1.计算器若干个,龟甲兽骨、竹木简及丝绸品。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纸制品,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并统计一周、一个月、一年全班的用纸量。

  3.搜集发明纸之前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

  4.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材料。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学生的课前收集的纸制品,让大家感受纸的用处多。

  2.引出课题:纸的用途

  3.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纸有什么用途?

  (2)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4.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说说纸的用处。

  5.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6.提问:思考并回答:

  我们刚才找了那么多的纸制品,这说明了什么呢?(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7.小结

  (二)学*明理

  一)纸的用途多

  8.统计用纸量

  (1)老师指名谈谈自己一天中的用纸量。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全班42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分别是多少?

  (3)学生汇报统计情况。

  (4)学生讨论交流用纸的需要量怎样?

  9.过渡语:

  纸的作用大,用途广,是人们学*、工作、生活等方面必不可少的。那么,纸是谁发明造纸的方法和技术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

  (1)引导学生看31页的图,说说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

  (2)指名说古代人写字用的材料

品德与生活教案3

  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3、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①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公民身份证号码

  ②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③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

  ④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板书设计

  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

品德与生活教案4

  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1)课间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楼梯奔跑;

  (4)教师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

  1、师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

  1、课件二,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

  (2)互相争抢玩具;

  (3)用扫帚和伞打闹;

  2、小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

  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

  (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

  (4)插电源时……

  (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五、实践操作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学生自由介绍;

  (2)教师介绍;

  (3)教师: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划伤

  (3)流鼻血

  六、讨论分析

  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七、积累资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

  (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鼓励在生活中学*救护常识,通过上、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4、办一期《自我保护》宣传板报。

  5、与家长共同编写《自我保护》诗歌。

  探究活动

  关于“了解常用自救药品”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通过了解一些常用的自救药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探究内容:

  1、创可贴的作用

  2、药棉的作用

  3、纱布的作用

  4、红药水的作用

  5、医用酒精的作用

  探究形式:

  1、到学校医务室请教校医。

  2、查阅相关书籍或者站。

品德与生活教案5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在地图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乡。下面请大家来说说你们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

  二、学生交流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请学生先分省交流。

  再请无锡的小朋友交流昆山的自然景物和物产。无锡三宝无锡旅游无锡三贤无锡小吃等。

  三、制定游锡惠公园、惠山古镇一日*程表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课堂交流。

  四、欣赏:《故乡的野菜》

  五、小结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同学的家乡,大家的家乡都是美丽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后请大家来编一份“家乡小报”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课后小结:通过对自己家乡的介绍,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设计之初,想借此节课来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他们才上二年级,对家乡的认识可能很多都停留在一些表面的认识上,而家乡深厚的文华底蕴,该怎么让孩子们感知到呢?无疑,活动是最佳的方式。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是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串联起来的。从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到介绍家乡戏,以及之后的介绍家乡菜和家乡的特产,都是以孩子们自主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当然,要上好这节课,可以说功在课外,因为对于家乡的任何一个信息的介绍,是建立在孩子们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其说,这节课表面上看是四十分钟,实际上从孩子们搜集资料到整理资料,花费的时间足足有一周。这样充足准备的一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展示课。这节课之后,孩子们对于家乡不仅多了一份了解,也多了一份热爱!

品德与生活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为家乡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

  3、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方法:

  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方法:

  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

  教学流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介绍巴蔓子将军。

  2、在我们江津最出名的家乡人就是*元帅,视频介绍这位伟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迹吗,如在战火中救出日本小孤女等。

  3、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

  *、*、卢作孚、邱少云、田亮、聂力……

  4、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

  5、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让学生知道*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

  三、介绍感动*感动重庆的家乡人陈华军、曹瑾等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

  六、课堂小结。

  略

品德与生活教案7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环保知识。

  过程与方法:

  说一说环保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学*过程:

  一、 说说你收集到的身边的环保问题。

  二、 板书课题

  三、 新课

  1.读一读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环保即环境保护。环保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找一找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交流汇报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

  3.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1)使用布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4) 倡步行,骑单车

  (5)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6)不燃放烟花爆竹

  (7)双面使用纸张

品德与生活教案8

  一、过渡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怎样保护眼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五官科的保护----鼻子和牙齿的保护。(出示课题)

  二、鼻子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鼻子?

  A鼻子的作用:呼吸的重要器官;

  B重要性:生病的危害:鼻炎影响大脑。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鼻子。

  (少抠鼻子,感冒要看彻底,冬天要戴口罩)

  (3)老师讲关于鼻子的医学故事。

  三、牙齿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牙齿?

  A作用:牙齿主要是咀嚼食物的器官

  B重要性:没有它,无法消化食物。

  (2)如何保护牙齿?

  (坚持刷牙)

  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B现场做小调查:

  我们一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新牙掉了,还能再长上来吗?

  (3)选择判断以下行为的对与错。(书上P3页内容)

  (4)学*《刷牙歌》及牙齿的小知识。(9月20日爱牙日)

  四、课外延伸

  回家把学过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

品德与生活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都有什么变化,这是本文重点。想想自己的愿望并画出来是课文的难点。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准备一张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教学器材:

  欢迎新同学图片 放大的课程表

  教学课件:

  电脑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录音:开学了,我们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和我们一样,小兔贝贝也和我们一样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了,电脑动画,一只小白兔背着书包,一蹦一跳的跑出来向大家招手。教师:听,小兔贝贝和我们说话了:(电脑录音)嘿!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小兔贝贝:现在我是的小学生了,我的心里特别高兴,你们呢?

  教师:同学们也是的学生了,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观看新生入学的录像)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小组间说一说。请同学汇报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况。

  看看现在自己都拥有些什么?比比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用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展示自己的照片,看看现在的自己和以前有什么变化?小组间互相交流,请同学到前边汇报 汇报时要把他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上放大展示给全班。

  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保卫祖国。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工作。(放录像,*边防站岗,工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录像。)我们是小学生,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呢?

  我们来到新学校,有了新生活,那你对未来的学*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小组间互相交流然后把未来自己的形象画出来。画完之后,全班互相展示。选出好的作品到前边展示并贴在展板上。

  让我们以我们都喜欢的歌曲来结束我们的第一节课。(电脑放录音同时配有动画 《上学歌》)同学们跟着学唱。

  小结:你们喜欢上学吗?请把学校里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4)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而且我班学生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动的学生较多,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学生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学生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性较强,由于学生学*环境及条件的限制,个别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的基本知识,知道*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惯。

  3、理解爱护树木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4、掌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

  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1、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2、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爱护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

  3、了解学校和社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第十一周

  影子的探索 1、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2、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第十二周

  我们来造彩虹 1、对光的色彩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

  3、认识太阳的七种颜色。

  4、学*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

  太阳光的利用 1、积极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2、学*避免光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个家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惯。

  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变化,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知识。

  第十五周

  好壮丽的一个家 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2、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六周

  我们的家在哪里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们更大的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大家园。

  2、与少数民族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和睦相处。

  3、学*与外国小朋友交往的礼仪。

  4、了解*的地理位置、相邻国家等简单地理知识。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学*风气,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积极探索的兴趣,喜欢动手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93人,其中女生57人,男生36人。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他们爱学*,有上进心。通过学*,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品德与生活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一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惯。随着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因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学*这一门课程,能积极投入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课内外的学*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生活、只

  有一个地球。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主题。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主要涉及到我的家乡、我是*人、走进世界等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放眼看世界。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

  (二)珍爱和*生活。1、战争的记忆;2、和*卫士; 3、放飞和*鸽。

  (三)只有一个地球。1、地球哺育了我们;2、地球的伤心事;

  3、为了地球的明天。

  2、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A、教学内容视角的全球性

  本册教学内容将看似距离学生遥远、实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当今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进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家乡、文化、思考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人。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奠定基础。

  B、以认识世界为主线,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世界的发展史,把握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

  C、注重把握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本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分析审视历史的同时,关注世界(人类)热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能纵向看待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D、以探究性学*为主,体现主题学*的综合性,实现学*方式的转变

  E、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和提高本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亲历亲为中经历了学*的过程,学生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事件,亲历了情感的波动,使学*内容与情感互动、与道德教育互动,情感的提升的效果真实有效,

  三、教学目标

  (一)、学会合作

  1、知道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

  2、懂得战胜困难、获得荣誉等都需要合作,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放眼看世界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的地形等基本常识。

  2、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3、知道一些国家的生活*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

  4、知道我国已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三)、放飞和*鸽

  1、和*,我们共同的愿望

  ⑴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表达向往和*的方式,懂得和*的含义。

  ⑵了解为和*服务的组织,掌握为和*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物事迹。

  ⑶激发学生热爱和*的思想情感。

  2、战争,人类的灾难

  ⑴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灾难,进一步体会和*的美好。⑵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环境,居安思危,增强优患意识。

  (四)、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生命的摇篮

  ⑴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⑵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深深的.爱。

  2、大自然的诉说

  ⑴了解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效应、沙尘暴、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等问题挑战着人类,使学生感 受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⑵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并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地球累了

  ⑴知道人中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人口膨胀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

  一、教材特征: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4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这一核心。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本单元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孩子们上小学后,《品德与生活》就伴随着孩子们一块儿成长。经历了*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以“我长大了”为主题,依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为切入点,编排了《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叫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三、班级学生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可爱,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能灵活地运用观点指导行为实践,能用所学的观点,分析日常学*和生活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

  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三,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5

  一、班级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1)班和(2)班《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任务,(1)班现有学生79人,(2)班现有学生79人,两班共有学生158人,入学半年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对学校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学校生活也逐渐适应,但是,从寒假休息状态中重返校园,生活*惯和学**惯又松散了很多,面临最大的是开学适应问题。由于家庭生活与学校的环境、休息时间、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转折。小学生对新的学期生活一般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也伴随着紧张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学期生活。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具体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假期过渡到紧张学*中来,逐渐适应学校学*生活。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从而热爱班集体,成为班级体的主人。

  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

  5、了解对季节的更替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三、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较快地重新熟悉学校环境,适应紧张的生活学*,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为班级集体着想。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会使用简单工具。

  四、教材的结构内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教材内容

  单元一爱护班集体 ;

  单元二春姑娘来到我身边;

  单元三我们的节日;

  单元四我们长大了

  单元五夏天来了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是贴*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

  六、采取的措施

  1、根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

  2、以开展班级活动为为主的《教与学》的形。

  3、确立儿童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而是采用形式多样与生活相结合。

  七、课时安排

  本学科每周3课时。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6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同学,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气,局部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外表化,为了做给他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置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思想不时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13课,大致可分为:温暖的家、美丽的春天、快乐的星期天、炎热的季节。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同学正确做人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同学关心、保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依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同学良好意识、*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每周一课时。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7

  一、教材特征: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4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这一核心。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本单元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孩子们上小学后,《品德与生活》就伴随着孩子们一块儿成长。经历了*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以“我长大了”为主题,依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为切入点,编排了《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叫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三、班级学生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活泼可爱,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能灵活地运用观点指导行为实践,能用所学的观点,分析日常学*和生活及社会上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

  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一部分同学上进心和求知欲较强,追求新鲜,但听得不够专心和认真,喜欢游离课堂,做自己的事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大体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1—4课)学做文明人;

  第二单元(5—8课)春姐姐的脚步;

  第三单元(9—12课)我的兴趣爱好;

  第四单元(13—16课)我长大了.

  三、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情感与态度。

  2、通过创设情景、仿真性表演等活动,诱发儿童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他们乐于交往、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举止文明、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态度。

  4、体验打电话、看电视的乐趣,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以积极良好的心态与外界交流合作。学会关爱,学会尊重,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5、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爱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6、通过指导学生学会安排一天的生活,增强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自己,争做时间小主人的思想感情。

  7、通过回顾两年的小学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并激发学生爱亲敬长、学会感激的思想感情。

  8、通过指导学生畅谈理想,展望未来,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从现在起就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生活的态度。

  行为与*惯:

  1、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的活动尊敬和热爱人民领袖。

  2、敬佩小英雄,学*小英雄热爱祖国的精神。具有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情感和行动。

  3、接受老师的正确教导,按老师提出的正确要求去做。

  4、遇事要和父母讲道理,不任性,不发脾气,不惹父母生气。

  5、对长辈说话有礼貌,会问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东西要先想到他们。

  6、和同学在一起能想到别人,不只顾自己。

  7、在集体生活中能心想集体,心想大家,热爱班集体,为班集体增添光彩,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8、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不争吵,不打架。同学有困难能关心、帮助。

  知识与技能:

  1、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妥善解决“陌生人来访”的问题。

  2、学会做客的基本礼节,在叫门、问候、用餐、谈话和道别时,做到有礼貌,做一名文明小客人。

  3、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的规则,初步认识规则的作用。能自觉劝阻不文明行为。

  4、了解打电话的一般常识,初步知道看电视的利与弊,掌握看电视的常识,不做“小电视迷”。

  5、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要做到玩要玩得痛痛快快,学要学的认认真真。

  6、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学*并掌握合理安排一天生活的技巧。

  7、引导学生分析成长中的喜悦和烦恼、进步和成绩,学会认识自己,全面看待自己,欣赏别人的长处。

  8、通过理想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实现理想必须要有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勇于掌握学*生活的各种技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体验学*的快乐和别人愉快相处的*惯。

  2、言行一致,落实到位。

  五、教学措施:

  1、 通过表演,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生活体验和智慧。

  2、通过谈论交流,让儿童获得体验。分享交流,锻炼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3、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知道遵守秩序的好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4、在谈论中,使学生学会表情达意,学会解决问题。

  5、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6、通过合理安排时间,体验学*的快乐,并探究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7、通过展示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成长比赛。认识周围的人事,学会感激,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和同学共同进步。

  8、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善于学*,乐于思索,尝试不同的方法实现探究活动,努力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9

  教学要求

  1、通过指导学生畅谈理想,展望未来,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培养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从现在起就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生活的态度。

  2、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目标的*惯,初步养成脚踏实地地认真做事的行为。

  3、通过理想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实现理想必须要有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勇于掌握学*生活的各种技能。

  4、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善于学*,乐于思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现理想的探究活动,努力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

  活动准备

  1、课前学生准备表演理想职业时所需的服装、道具等。

  2、搜集或创作时有关理想、希望的小诗。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理想、谈感受。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老师小时候常常去那里,在那儿,可以美美地做一个梦,想象自己的未来,大家想去吗?

  2、那么,首先我就欢迎大家到小小梦想剧场来做客!

  3、爱爱鸽讲老师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读书的小孩子,对学*很感兴趣,常常钻到书里不肯出来,在学校表现也特别好,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经常学着老师的样子帮助别的小朋友。后来,这个小朋友非常努力,考上了中学,又读了师范……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谁了吗?

  5、对,老师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经过努力,所以今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你们有什么梦想吗?

  6、 全班小朋友进行交流。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二)----进角色,谈体验

  1、既然来到梦想剧场,就多做一会儿吧!想不想做一会儿小演员,演一演20年后的你?

  2、自由选定角色配上适当的道具,进行想象表演。

  3、农民在控制室里操作,水泵在自动喷水,机器人在操作收割机……

  医生正在给病人做手术,手术台边的仪器正指挥医生进行准确的手术定位……

  警察正在马路边的控制室里用灯光的转换来疏导交通……

  4、20年后的我们变化真大啊!我想当这个,你想当那个,我们志向还真远大啊!但那是20年以后的事情。现在大家年龄还小,正在学校读书,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活动(三)-----定目标,谈想法

  1、你们想成为刚才剧中真正的人物吗?那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大家说想法。同学们可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想获得哪些进步?想得到哪些成绩?想实现哪些心愿?……

  3、所有的理想都与现实密不可分,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成功!所以我们为了实现理想,只有从现在开始辛勤努力。

  活动(四)-----诗朗诵,抒情怀

  1、理想是每个人都十分向往的,只有心中充满理想,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无限的阳光!

  2、让我们一同在优美的小诗中想象未来,描绘明天吧!

  3、召开诗歌朗诵会。

  活动(五)-------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很开心,因为看到了同学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并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理想的道理。让我们朗诵诗歌结束这一课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5)

——品德与生活教案 (菁华9篇)

品德与生活教案1

  《品德与生活》课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再发展中生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找准贴*儿童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尽可能地为儿童创始条件和机会。通过听歌曲激发学生情感、师生家长共同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自主学*,明白道理;最后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基础,导致以行,完成了增情感、明道理、长知识等一系列任务。教学中教师避免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更加重视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

  师: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边看画面边轻声和唱)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这首歌非常好听。

  生:听到这首歌,我想到我的家。

  生:我爱我的家,我爱爸爸妈妈。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今天我们就以“家”为题,说说我们自己的家。

  (点评:课的开始非常自然、流畅。一曲充满诗意的《让爱住我家》,把孩子们带到温馨的家,让他们自然而然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情境的创设,起到了以情激情的作用,此时此刻,孩子们都沉浸在对“家”的遐想之中,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今天特意请来了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大家一起活动,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生:我家住在匡堰大道6号楼,我家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

  师: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同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找亲人”。(就是请爸爸妈妈或者孩子把眼睛蒙上,然后在众人中根据特征分辨出自己的亲人……。)

  (点评:把家长请到课堂中来参与活动,一方面,可以使一年级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会更加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并愿意表现自己;另一方面,这种活动方式,拓宽了品德教育的空间,把课堂与家庭有机结合,有效利用了教育资源,增强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游戏,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受到教育。教者这种巧妙设计,适合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辛苦,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自己洗袜子。

  生:爸爸妈妈生病了我给他们拿药。

  生:我不惹爸爸妈妈生气。

  生:好好学*……

  (点评: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受到温馨家庭的感染,以情为主线带动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与理解,激发学生从小关爱家人的情感。此处体现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课堂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品德教育就会在悄然中浸润孩子的心。一位教育家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其实我们就应该追求这种无痕的教育。)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全都真懂事,老师这也有两个跟你们一样乖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生:好。

  (出示:图1妈妈下班回家,小朋友给妈妈递茶杯。图2小朋友给爷爷捶背。)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图1妈妈下班回家,小朋友给妈妈递茶杯。图2小朋友给爷爷捶背。

  师:你在*时做过这样的事吗?

  生:做过。

  师:你愿意上台演一演吗?先同桌之间演一演,待会儿请同学上台演。

  学生自由练*

  师:谁愿意上台表演。

  表演捶背

  (师给扮演爷爷的同学带上头饰)

  生1:边躬着背边说真累呀。

  生2:爷爷,您请坐我给您捶捶背吧。

  生1:你真是我的好孙女。

  表演递茶

  (师给扮演妈妈的同学带上头饰)

  生1:玲玲,妈妈下班回来了。上班工作好累呀。边说边做动作

  生2:妈妈快坐下,边说边帮妈妈那下包。我给您倒杯茶。

  生2:表演倒茶的动作,妈妈请喝茶。

  生1:玲玲真是个好孩子。

  (点评:在低年级的品德课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负责人、有爱心的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对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低年级儿童有时会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父母、家庭的亲密、互动的关系。最后落实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学会为爸爸妈妈做些事,学会关爱家长。本课通过多个贴*孩子生活实际的体验活动,使教学活动体现了“无痕的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案2

  教学目标:知道关于牙齿的知识,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教学过程:

  导入:

  看照片你都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课件看照片

  :我们看到了他们灿烂的笑容,还发现了他们的牙齿都掉了,你知道他们的牙齿为什么掉了?

  新授:

  一,牙齿的生长(课件:介绍牙齿)

  牙齿都可以干什么用(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美观)

  二,同桌观察牙齿

  :发现正在换牙,还发现牙上有黑点,小黑点就是虫子牙(龋齿),让我们再看看龋齿是怎么形成的

  三,龋齿的形成

  让学生谈谈长了龋齿觉得有什么不舒服。

  四,龋齿的危害

  五,不良*惯对牙齿的危害

  1,学生讨论哪些不良*惯会影响牙齿健康

  2,课件看不良*惯,学生提建议

  六,保护牙齿的方法

  1,学生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

  重点介绍刷牙的方法

  2,课件:和兔子医生一起环球旅行,学生谈收获

  七,儿歌

  :希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特别是要记住每天早晚要刷牙。

品德与生活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举一个同学间发生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事例。

  师述:同学之间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矛盾,那么该如何处理是最恰当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同学之间》共同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

  二、美好回忆。

  1、师述: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请你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

  2、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讲。(对存在偏差的帮助、关心,如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等要正确引导。)

  三、设身处地。

  1、师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请看下面的两个事例。

  2、指名读第一个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当时的心情吗?你帮助过人吗?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

  (帮助体验互相帮助和分享的快乐)

  3、指名读第二个朱灵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样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因为别人的有某方面的缺点就排斥他人。)

  4、指名读第三个乔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

  (帮助学生体会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学间要互相信任。)

  5、指名读第四个王辉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帮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相处中要理解与尊重他人。)

  6、指名读第五个周青的事例。

  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绰号)

  7、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写一写再说一说:不会劝阻的原因。

  劝阻的原因。

  8、你们班上也发生过这类事吗?

  四、送他一缕阳光。

  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

  1、分别指名朗读和讨论三个事例。

  (1)告诉学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告诉学生同学间交往要尊重有各种困难的同学。

  (3)帮助学生懂得要帮助和尊重学*上有困难的同学。

  2、举班上的一些事例来讨论。

  五、黄金法则。

  师述:人与人相处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呢?

  1、读书,了解意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2、填一填,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说明。

  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也想要你他。

  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别人也想要你他。

  3、相反,如果你对别人不好的话,那你也就很难让别人对你好。

  听故事《蜗牛和蝴蝶》

  六、总结。

  读读名言结束课文。

品德与生活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能够初步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简单认识图例。

  (3)简单了解地图的用途,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4)培养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能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难点:

  培养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昆山是哪个省你知道吗?你能从地图上找出来吗?

  学生说一说,找一找。

  二、找家乡

  师:我知道我们班级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找一找

  交流:(1)家乡在那个省,在北京的哪一面

  (2)怎样看地图小喇叭:P61小小地图会说话P62小窍门P63

  三、看方位图,再画一画学校方位图学生先交流再动手画一画

  四、根据地图了解我们的珍惜动物及其所在的省。欣赏:美丽是不能忽略的、小资料:P66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我们的家乡,大家知道了家乡在我们国家的哪个方位,也了解了怎样看地图和方位图。课后请大家查阅一些资料

  (1)我国的领土面积

  (2)我国的主要湖泊和河流(3)我国的民族和人口

  课后小结:让学生通过交流,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

  《我的家乡在哪里》这节课要求学生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了解祖国的行政区划,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我国的行政区划知识非常陌生。如何引导学生了解34个省级行政区,以及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的概念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的知识性极强,让学生了解它们,而又不使学生感到枯燥,同时又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

  我借助课件,以“你的家乡在哪里?”用课件引出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图常识。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课件创造情境,引出四位来自北京、*、香港和台湾的小客人(这四个地点,是我精心挑选的,分别代表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让学生在地图上,帮助这四位小客人找出自己的家乡,然后让学生上台在课件中的大地图上依次找出相关位置。

品德与生活教案5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在地图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乡。下面请大家来说说你们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

  二、学生交流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请学生先分省交流。

  再请无锡的小朋友交流昆山的自然景物和物产。无锡三宝无锡旅游无锡三贤无锡小吃等。

  三、制定游锡惠公园、惠山古镇一日*程表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课堂交流。

  四、欣赏:《故乡的野菜》

  五、小结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同学的家乡,大家的家乡都是美丽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后请大家来编一份“家乡小报”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课后小结:通过对自己家乡的介绍,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设计之初,想借此节课来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他们才上二年级,对家乡的认识可能很多都停留在一些表面的认识上,而家乡深厚的文华底蕴,该怎么让孩子们感知到呢?无疑,活动是最佳的方式。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是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串联起来的。从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到介绍家乡戏,以及之后的介绍家乡菜和家乡的特产,都是以孩子们自主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当然,要上好这节课,可以说功在课外,因为对于家乡的任何一个信息的介绍,是建立在孩子们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其说,这节课表面上看是四十分钟,实际上从孩子们搜集资料到整理资料,花费的时间足足有一周。这样充足准备的一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展示课。这节课之后,孩子们对于家乡不仅多了一份了解,也多了一份热爱!

品德与生活教案6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和设施,知道他们的用处。

  2、以交通安全为主线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注意安全是热爱生命的表现。

  3、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惯。

  【教学重点】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注意安全,防止受伤害。

  【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

  1、 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想了解一件事,当你每次过马路时最担心的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公路上的车吧!为什么那么多的车在路上都要排着队伍呢?如果不排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规则和每个人相连,它就在我们身边。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则,会使我们的生活和学*有秩序,并带来健康、安全和快乐。

  今天,老师和同学一块来学*第4课《生活处处有规则》。(点击,出示课题)

  二、学文明理

  1、认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和安全设施的名称,说说他们的用处。

  老师课前让你们准备了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标志,谁能给大家说说你所制作的是什么标志呀,它有什么用途呀?

  (1)学生出示标志牌

  (2)老师补充(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交通标志设施图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3)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安全标志及设施,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考考你们看谁能够记住这些交通安全标志。(我在路上)

  (4)司机在开车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一些安全标志看来也不轻松呀!下面我们就坐下来听首《拍手歌》吧。

  2、看视频想问题。

  承上启下:有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可以保证人们的通行便利和安全,是不是有了它们就*安无事呢?请同学们看屏幕,想想故事中谁发生了什么事?(点击,出示故事画面)

  3、分组讨论,出示讨论思考题:

  (1)小明错在哪儿?

  (2)不注意交通安全产生什么后果?

  4、小结: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学*生活,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许多麻烦。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就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三、导行辨析

  1、辩一辩:他们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请你告诉他该怎样做。(点击)

  2、演一演:看画面内容,表演场景。

  看到翻越护栏的叔叔,你想对他说什么?(点击)

  3、小结: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注意交通安全以外还有很多安全标志及设施是需要我们大家注意的。

  4、出示,说说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总结评价

  全文总结:在课的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两句话()希望我们同学牢记生活中的规则,认真的去遵守它。

  五、课后活动

  1、设计交通安全卡

品德与生活教案7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行为与*惯: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知识与技能:1、能在生活总正确利用影子。

  2、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测量影子,发现影子的一些特点。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在阳光下与影子一起玩。

  2.孩子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发现的影子,教师根据孩子的记录分组。

  3.课前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玩影子,并向家长请教手影戏。

  4.每组学生准备手电筒、彩纸。

  5.教师准备幕布、灯光、投影。

  活动时间: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影子游戏

  1、趣味导入

  (教室内拉上窗帘,关掉灯)有的同学一进教室感到奇怪了,为什么今天上课的环境与*时不太一样呢?因为今天的这节生活课我们要请出一位特殊的朋友,让我们一一看它是谁?

  出示一则关于影子的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师:你是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师:你说得真好!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

  师:既然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那就和它一起做个快乐的游戏吧!在游戏过程中大家好好观察影子,看看谁的发现多。

  2、分组做“踩影子”、“玩手影”等游戏。

  二、初步认识影子的特点。

  1、刚才大家和影子玩得真开心,那在游戏当中你有什么发现?

  2、我们怎样才能把他们记录下来呢?

  (1)组织讨论记录影子的方法

  (2)画影子。

  (3)测量影子

  明确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测量、记录,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测量情况。

  教师布置中午及下午的测量任务。

  测量同时间影子的长度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欢迎孩子们从阳光下回到课堂!前几天,我们和影子一起游戏、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们有发现吗?

  2、想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相机揭示活动主题)

  二、堂展示,探究活动

  1、师: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看谁最会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小组长作好主持工作。

  学生组内交流。组内成员归纳主要发现

  2、(巡视倾听后)刚才你们交流得很热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在全班作个交流吗?

  3、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启发、。)

  (1)真棒!你们不仅有了发现,还把自己的发现画了出来。

  学生展示影子画。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相反。)

  (2)你是怎么发现的?你知道

  子为什么会变大变小吗?想知道的举手!让我们亲自动手试试吧!

  影子会变大变小。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手电筒和投影,想办法进行实验,去发现影子在变大小,并找出变化的原因。)

  (师:物体离光*,影子大,离光远,影子小。板书:会变大变小。)

  (3)你们真会发现,是怎么发现的?有办法让大家看看彩色的影子吗?

  (学生利用彩纸、手电筒、投影分组实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

  (师:光线透过彩色的东西,就会产生彩色的影子。相机板书:黑色、彩色。)

  三、拓展运用

  1、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影子的秘密,影子对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的帮助呢?

  2、师:影子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便,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呢?让我来考考你们。

  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一盏台灯,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放最合适,你能帮帮他吗?

  学生上台示范:做作业时台灯的摆放。

  (其他学生观察,。)

  四、活动

  孩子们,你们和影子一起玩,感觉怎么样?是呀!影子真有趣啊!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孩子们在玩中感到快乐,也在玩中有了许多的发现,其实影子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孩子们努力学*,长大以后去研究,去探索,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板书:

  影子的探索

  会动黑色(彩色)

  影子

  变大变小与月光、阳光、灯光相反

品德与生活教案8

  教学目标:

  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课前准备:

  调查了解本校本班有没有儿童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分析

  1、读故事,四人小组讨论:小姑娘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骗子的狡猾之处在哪里?

  2、讨论后交流

  (小姑娘遇事慌张着急,离开校园顾不上向班主任请假就匆匆跟人贩子走了;没能冷静地思考,不知让老师帮助自己,就轻信陌生人的话;小姑娘对坏人缺少警惕性,没有安全意识,心中没有110,以至事到临头,不知所措……)

  3、假如你是小姑娘,在哪些环节上你可以识破骗子。

  二、别忘了拨打心中的110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看上去很*常的事情,但有时这些*常的事情中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你心中的110,给自己提个醒。

  2、学生自己看图读读三个例子,想想潜在的危险在哪里?

  3、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吗?说一说

  三、警觉的王丽

  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想想:王丽是好样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些什么呢?

  3、讨论后交流

  四、故事续编

  1、让学生读读故事《勇敢的季明》

  2、将故事续编下去,写出季明是怎样巧对歹徒、安全脱险的。

  五、危险在哪里

  1、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儿童不能去?

  2、读案例《游戏厅里的惨案》,谈谈你的感受

  3、讨论会:你知道游戏厅对小学生有哪些危害吗?你能给大家讲一则小学生玩游戏机不能自拔的事例吗?

  4、拟定倡议书

  六、补充故事

  1、《智斗歹徒》

  2、《10岁智斗人贩子》

  3、《救救游戏机房里的孩子》

  9、家庭树

品德与生活教案9

  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说说你的家里有哪些成员?

  2、请将家人的称呼写在树的恰当位置上。想一想:树是先从根长起的,我们家先有谁呢?

  3、学生填写,师巡视

  4、指名交流

  5、读读“家庭小词典”

  二、家庭成员简况

  1、调查一下家庭成员的简况

  2、向班中的同学介绍

  3、交流你和家人之间发生的趣事

  三、抢答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2、加赛题: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3、画画家庭关系图

  (1)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下面的示意图

  (2)上面出现的家人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四、尊敬长辈的礼节

  1、读古训,让学生演一演

  2、背一背

  3、正是因为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有了爸爸妈妈。也正是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把爸爸妈妈抚养**,你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都是长辈,值得你去尊敬。你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做得怎么样?

  四、美文欣赏

  让学生阅读美文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6)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1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1.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2

  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改进教学思路: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1 让我想想 11 我们的科学小组

  2 相信自己 12 可爱的祖国

  3 学*生活有计划 13 ****真美丽

  4 我们手拉手 14 敬礼,人民英雄

  5 爷爷奶奶,你们好 15 我在长大

  6 帮助残疾病人 16 我在长大

  7 帮助残疾病人 17 努力才会有收获

  8 我发现 18 丰收会

  9 我也做研究 19 复*

  10 我也做研究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三,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4

  教材分析:

  在《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以儿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品德教育活动的依据,通过与儿童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活动化、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它努力让儿童道德的学*不再在事不关己的符号学*中进行,而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

  当然,儿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经验是不能代表其生活的全部的。但尽管如此,这门课程将通过密切贴*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惯,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我和春天在一起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逐步形成关注大自然、亲*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惯。

  3、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掌握春季防病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我在健康成长

  1、在形成良好生活*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及正确用眼、护牙的*惯。

  3、知道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爱护自己的眼睛。了解有关牙齿的基本知识,知道正确的护牙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知道各种食物都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会营养、卫生、文明地进餐,学*基本的用餐礼仪。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辨别并用正确的姿势指导自己的行为。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欢乐儿童节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到家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了解红领巾的意义和少先队员的责任,能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主动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4、通过筹划、组织、参与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第四单元 小小班集体

  1、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体验到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养成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惯。能比较全面地看待他人的优点,并乐于向他人学*。

  3、知道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家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对班级的建设有一份责任。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春天,发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常识,进而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健康安全地生活。

  第二单元

  1、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行为*惯。

  2、指导学生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护眼小常识并督促自己保护好眼睛。

  3、了解正确的护牙方法,知道挑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单元:

  1、初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儿童关注外国儿童的生活,初步培养儿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引导学生解决值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引导学生在讨论、调查、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

  1、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1、在形成良好生活*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庆祝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基本能做到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教学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采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二、基本情况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他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性。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二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非常肤浅,要求教师利用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1、“自己拿主意”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惯,要求学生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惯;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献出我们的爱”这个单元教育学生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3、“我们去发现”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养成探究的*惯,学*探究的方法;能够应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4、“你好,祖国妈妈”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要求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尊敬**、**,会唱**,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人感到自豪。

  5、“愉快的收获”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要求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7)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份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二)、积极、愉快地生活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洁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友情;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四)、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三周1课2课

  第四周——第五周3课4课

  第六周——第七周5课

  第八周——第九周6课

  第十周——第十一周7课8课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9课10课

  第十四周——11课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复*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2

  一、学生分析:

  此次担任5个班的品德教学任务,本年级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五、教学安排:

  (略)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3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共有学生104人,其中男生54人,女50人。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二、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一《新学期,你好》主题一《寒假生活交流会》

  主题二《春节知多少》

  主题三《新的学期新的我》

  单元二《春天来了》主题一《春天在哪里》

  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

  主题三《和春风一起玩》

  主题四《春天的盛会》

  单元三《欢乐总动员》主题一《“六一”大策划》

  主题二《“六一”大行动》

  主题三《开心“六一”》

  单元四《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我的这一年》

  主题二《二年级生活怎么样》

  单元五《暑假来了》主题一《怎样过暑假》

  主题二《健康、安全要牢记》

  附页《废旧物品用处大》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

  废纸盒等的利用

  四、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新学期,你好6课时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7课时

  第三单元欢乐总动员6课时

  第四单元我要上二年级了4课时

  第五单元暑假来了4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尊敬**,学会唱**。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构成及他们之间的伦理和血缘关系。形成初步的小主人意识,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感受家庭生活愉快、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

  5、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认识十二生肖,学会区别公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能够尝试一物多用,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教法设想: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改变呆板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的时间和空间。

  3、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5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 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 3 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 2 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56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设想:

  a)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b)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c)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d)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e)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f)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五、各单元教学内容与措施: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共6课时

  主题:《我上学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共7课时

  主题:《看看时间》《好好走路》《*安回家》

  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共7课时

  主题:《认识好朋友》《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第四单元:家里的我共6课时

  主题:《我的家》《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共7课时

  主题:《亲亲大自然》《美丽的小问号》《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7

  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将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情感与态度:

  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行为与*惯:

  培养与人合作的*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

  情感与态度: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

  行为与*惯:

  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惯。

  知识与*惯:

  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

  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

  情感与态度

  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对学*、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向身边的榜样学*。体验到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

  行为与*惯

  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能天天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虚心好学。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惯。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到进步从点点滴滴开始,学*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在玩游戏、情景表演、行为训练、故事讲演、情感体验、讨论交流、对比思考等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初步掌握取得进步与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好方法。

  第四单元炎热的夏天

  情感与态度

  养成亲*自然、热爱夏天的情感,能充分体验夏天的乐趣,乐于对大自然中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成长的快乐。

  行为与*惯

  养成较好的假期生活*惯,合理安排暑期生活,注意游泳安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天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动植物、人的活动的关系,具有观察、记录动植物变化的能力。了解夏季防止雷击、消暑降温、游泳安全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讨、交流等探究活动,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科学常识,乐于实践,多渠道地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第二单元:

  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2、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3、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三单元: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4、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四单元:

  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能在**指导下利用;知道基本的紧急救助和自救办法。

  3、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知识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活动能力、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培养。因为动脑筋、有爱心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教学措施: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为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

  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到学*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三、本学期教材内容与课时安排:(六个单元、一个附页)

  1、 单元一:《我爱我的身体》 (4课时)

  主题一:《了解我的`身体》 (1课时)

  主题二:《保护我的身体》 (3课时)

  2、 单元二:《收获中的乐趣》 (8课时)

  主题一:《收获的感觉真好》 (2课时)

  主题二:《粮食得来真不容易》 (2课时)

  主题三:《植物生长的秘密》 (2课时)

  主题四:《我们这里的农产品》 (2课时)

  3、 单元三:《做诚实的孩子》 (4课时)

  主题一:《诚实故事会》 (2课时)

  主题二:《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2课时)

  4、 单元四:《我爱我生活的地方》 (4课时)

  主题一:《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 (1课时)

  主题二:《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1课时)

  主题三:《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课时)

  主题四:《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课时)

  5、 单元五:《水和我们的生活》 (5课时)

  主题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课时)

  主题二:《变来变去的水》 (2课时)

  主题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课时)

  6、单元六:《怎样做好事》 (4课时)

  主题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课时)

  主题二:《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2课时)

  附页: 《这样整理和使用成长记录袋》 (1课时)

  备注: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17周讲完所学内容,一周2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9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共12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爱

  3、我为家人添欢乐

  4、我和小伙伴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5、春天来了

  6、小苗快快长

  7、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8、风儿吹呀吹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换牙了

  10、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别伤着

  12、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好*惯。

  5、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0

  第一单元教学要求

  1、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2、 能在**的帮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3、 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 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 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乐于帮助他人。

  6、 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7、 初步认识规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8、 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第二单元教学要求

  1、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 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 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4、 爱护花草树木。

  5、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6、 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7、 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8、 学*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9、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1、 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 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4、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5、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 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7、 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8、 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运用。

  9、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第四单元教学要求

  1、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 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3、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5、 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6、 学*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7、 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人和残疾人。

  8、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班级基本状况

  本班共有学生45名,刚入学的新生面临最大的是入学适应问题。由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课程、班集体、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小学新生对新的学生生活一般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也伴随着紧张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

  二、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具体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

  三、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会使用简单工具。

  四、教材的结构内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教材内容概览

  单元名 单元一我上学了 单元二上学路上 单元三我的同学和老师 单元四家里的我 单元五大自然真美丽

  主 题 主题一上学去 主题一看看时间 主题一认识好朋友 主题一我的家 主题一亲亲大自然

  主题二看看我们的学校 主题二好好走路 主题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主题二我是家里的开心果 主题二美丽的小问号

  主题三在学校的一天 主题三*安回家 主题三我们的老师真好 主题三这是我的心愿 主题三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是贴*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

  本册教材设计了五个综合学*单元。

  第一、二、三单元分别是“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根据入学后儿童面对新环境的情感、行为特点、认识能力和学*方式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而设计。

  第四单元“家里的我”———―这一阶段儿童的生活空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较之以后的.学段,这一时期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更大、更明显。因此,本单元围绕儿童熟悉的家庭生活圈展开活动,指导儿童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体验亲情,爱亲敬长,同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儿童和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儿童应有的品德、劳动*惯及其生活能力。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按时间线索,这一时期儿童将迎来秋高气爽和季节。秋天是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这是儿童容易直接体验和感受到的,以此为线索,引导儿童亲*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以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乐趣,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发展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态度。

  六、采取的措施

  1、根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

  2、以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3、确立儿童在学*中的主体地位

  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

  七、课时安排

  本课程每周为2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实验教材强调,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重点”“学*内容”“学*活动”“单元练*”及“单元评价”等6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为增进学*兴趣,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如儿童歌曲或漫画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

  2、学*重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内容: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4、学*活动: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练*:分课文练*和活动练*两大部分“课文练*”意在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活动练*”意在形成相应的态度、技能,增强社会参与和道德体验。

  6、单元评价: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测验、口头、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均可,重在发展性评价。

  四、采用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1、歌曲:通过歌曲来导入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教材在每个单元教学前都选用了一首歌曲。所选用的歌曲,大都是节奏轻快、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富于教育意义的中外儿童歌曲。这些歌曲还附有动作,让学生边唱边作,以强化学*效果。

  2、故事: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适合孩子的年龄、心理及语言特点的故事,肯定大受欢迎。教材中所选用的故事包括漫画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等。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让学生边学边动脑筋深入思考。

  3、儿歌:儿歌简短、生动、形式活泼,语言富于节奏感,最适合儿童学*。

  4、诗歌:教材也选用了少量适合学生读的古典诗,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儿童接触一下古诗,效果良好,因为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会学*意义的。

  此外,还有漫画、游戏、谜语等形式。

  五、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 13课时

  第二单元 为了建设新中国 10课时

  第三单元 腾飞的中国 15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3

课程总目标。

  1.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和生活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基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学期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3.培养孩子们的和*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学*,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惯。

  5.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鼓励他们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教的六年级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学*比较认真,求知欲较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四.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

  1.综合性。

  本册教材共设五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开放性。

  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

  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4.形式活泼。

  教材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富有亲切感。

  五.教学措施。

  1. 积极转变观念。

  (1)、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4)、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注意整体把握。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尽力挖掘活动空间,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尽可能地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朋友。

  六.减负提质措施。

  1.为了让孩子们轻松而又愉快的学到知识,增强能力,我在课堂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氛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

  2.不布置呆板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去读报、上网查资料、做社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七.潜能生转化措施。

  针对部分潜能生,本学期需对他们注以更多的爱心和关心,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加强学**惯、生活*惯和行为*惯的督促和指导,让他们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另外我将多注意这些孩子接触外界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地引导。

  八.评价措施。

  本学期将采取*时评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结合,而不是靠一张试卷定成绩,而且重在*时的学*情况及完成作业、处理问题的情况。再结合家长及同学们的评价情况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评价。

  九. 环境教育。

  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行为和*惯。

  十. 教学安排。

  略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2、收获中的学*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一些劳动技能。

  3、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4、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5、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6、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

  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生活与卫生*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 收获的感觉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水稻、小麦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第五周植物生长的秘密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区有关农作物的知识。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

  第六周 我们这里的农品

  1、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2、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有什么作用的社会调查。

  3、知道本地的粮食作物达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诚实故事会

  1、积极参加故事会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诚实带来的美好体验。知道说谎害处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绍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诚实故事。

  3、学会收集、表演故事,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第八周 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体验坦诚沟通带来的快乐几对诚实行为的积极认同感。

  2、能够较全面、客观的2看待自己和别人说谎的现象几原因,并领悟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

  3、增强说实话、不说谎的诚实意识。

  第九周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内、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3、能从多角度发现、感受社区的美丽。

  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十周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1、了解、体验社区环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务设施和功用设施机构。

  3、学会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场所等。

  第十一周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对为社区服务的劳动者的感激。

  2、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用实际行动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和尊敬。

  3、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第十二周 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惯。

  2、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的环境状况。

  3、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 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1、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 变来变去的水

  1、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究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第十五周 保护水,节约水

  1、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个*惯。

  2、增长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知识。

  3、掌握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

  2、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品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做好事的好*惯。

  3、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1、培养愿意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获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也快乐的体验。

  2、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的道理,做到校内外表现一个样,培养诚实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不同的困难或难处,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4、要学会友善的帮助别人。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学*风气。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6、能发现学*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生活的爱与乐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活动,体验学*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方法,了解丰富的学*途径。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惯。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59人,其中男34生人,女25生人。这些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可塑性又强的小学生因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在情感态度、行为*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生活*惯和学**惯的小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主题。

  教科书的结构是以学*主题的形式构建的。第一单元《温暖的.家》:我的家、我的事情我来做、我为家庭添欢乐;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春天在哪里、我和小树交朋友、和风在一起、种养一棵花;第三单元《快乐的星期天》:我们去游泳、爸爸带我去做客、看电视;第四单元《火热的季节》:互相提个醒、学会看天气、迎接暑假生活。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活动的安排:

  1、说说我的家。

  2、该我做的事。

  3、我能行。

  4、寻找春天。

  5、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6、风车转转。

  7、我做小客人。

  六、教学业务的学*:

  认真学*教育理论,研究新课程标准,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工作。认真学*相关刊物及先进经验,结合本学期学科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改。努力适应当前创新教育发展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发展和提高。

  七、教学进度表

  (略)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惯。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

  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提高学*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从问题开始

  2 创造的快乐

  3 让田野告诉你

  4 走进车间

  5 插上科技的翅膀

  6 坐在家里看世界

  7 沟通无极限

  8 我的信息生活

  9 灿烂的古代文明

  10 伟大的科学成就

  11 绚丽的文学艺术

  12 文明遗产知多少

  13 地球有多大

  14 飞越太*洋

  15 和非洲朋友共舞

  16 迷人的欧洲风情

  17 世界真奇妙

  18 期末总复*

  19 期末总复*

  19 期末考试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教学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3名学生,活泼可爱,自尊心很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个个都积极上进。大多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上认真,能及时完成各项作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勤俭节约。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第1~4课)生日快乐;第二单元(第5~8课)走进秋天;第三单元(第9~12课)成长乐园;第四单元(第13~16课)金点子行动。

  三、本学期主要教改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红星儿童团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 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求,以实施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推进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根据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规律,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一)课程改革工作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指导工作。

  经常性深入学校听课及参加年级集体备课, 每月开展一次中心组集体备课活动。了解当前思品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健全学科中心组的研究活动,增强中心组的凝聚力和幅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具体教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积极规划、组织、指导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2、加强对本学科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提升教研能力,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扎实开展好新课程培训活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师自身的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强化研究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改进和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研品位。在课堂教学贴*学生生活实际上下功夫、构建生活课堂。在学科教学中以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学*方式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为纽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程,规范学生行为*惯,抓好养成教育。关注教学一线典型的新课程案例,积极发现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逐渐丰富新课程资源,使教师们在实践与反思中促进自我专业发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

  (二) 课题研究工作。

  严格执行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强化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的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中给一线教师创设更多的学*和实践机会,争取今年下半年结题。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学校德育形成合力,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导、学、做统一的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文明*惯的养成。

  三、 工作安排:

  二月

  1、 下校检查开学工作及备课情况。

  2、 学科中心组及思品学科教研组长会议。

  3、 课题组活动。

  4、 集体下校。

  三月

  1、各年级教材培训及集体备课。

  2、课题组及中心组活动。

  3、集体下校。

  4、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五、六年级研究课)

  四月

  1、下校听课。

  2、课题组活动。

  3、教学交流研讨课活动。(三、四年级研究课)

  五月

  1、下校听课。

  2、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一、二年级研究课)

  3、课题组活动。(成果收集及整理)。

  六月

  1、下校听课

  2、课题组活动。(课题组研究课)、

  七月

  1、学期总结工作。

  2、收集学科资料。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身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同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老实、求上进。

  2、行为与*惯:

  (1)初步培养同学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惯。

  (2)教育同学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维护环境,顾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同学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同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掌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协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空虚,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效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20

  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 “ 给小朋友的话 ” ,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 我 ―― 你 ” 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 1 )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 )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 “ 成长乐园 ”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 )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二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经过一年级的过度,逐渐开始在更大的生活空间里尝试独立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主题单元。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科书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知道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科书还试图以社会技能、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

  第一单元“难忘的假期”共 4 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同时,对学生专门的安全教育,与这一阶段儿童独立活动空间扩大、时间延长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我们的祖国,以中秋节、国庆节为中介,将学生融入祖国大家庭,融入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过度之中。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解祖国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并激发热爱生活之情。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是继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歌”之后又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初步领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你·我·他”的教学肢体是群体生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指导,单元围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两条轴线组织素材,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我、宽容地对待他人,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生活的基本原则。

  这四个单元从儿童生活的学校、家庭、社区等主要空间出发并向祖国、世界延伸,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难忘的假期”);愉快积极、负责人有爱心(“我是中国人”“你·我·他”);动脑筋有创意(“金色的秋天”),并同时进行其他射干货主题教育。

  二、学期教学目标

  1 、态度与情感

  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愿意创造快乐。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意义。能积极地预防、应对外出时可能出现的麻烦。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能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增进亲人间的感情。能积极加入到节日的活动中去,体会节日的色彩与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自己的祖国,增进爱祖国的情感。感受并喜爱秋天的独特魅力,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悦纳自己,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能真诚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

  2 、行为和*惯

  会初步评价自己的生活。能发现并能自己设想外出活动是的麻烦,能处理常见的困难,并对处理方法进行评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灾害的良好*惯。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养成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学**惯,自觉遵守升**时的基本礼仪。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选择生活和学*物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能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

  3 、过程和方法

  在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中,学*自我评点,学*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模拟外出、面对灾害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麻烦的方法,学会一定的防灾方法。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出、面对灾害时可能面对的麻烦。能发现并理解不安全的情景。有一定的日程防灾知识与能力。熟悉校园及居住环境中的消防通道。能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从不同途径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能描述秋天的特征、了解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和种子成长的里程。懂得秋季的一些基本保健知识。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集体生活的一些基本原怎,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重点 :

  1 、珍爱生命,名队灾害胆大心细。能从成果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收获。乐意向别人展现自我。

  2 、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 、学*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

  4 、 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知道做人当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初步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难点 :

  1 、 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 、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 、提高***

  ( 1 )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 2 )主体意识:儿童是学*的主体 ,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动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 3 )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 4 )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的反馈。

  2 、做到四个尊重

  ( 1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 2 )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 宽容的课堂学*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 3 )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 4 )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 、实现四个转变

  ( 1 )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 2 )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 “ 我问你答 ” 。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3 )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 4 )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生活*惯和道德行为*惯。

  4 、体现四个互动

  ( 1 )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 2 )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学生生活。

  ( 3 )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 4 )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五、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1 预备周

  2 《暑假中的一天》 2 课 时

  3 《暑假的外出》 2 课 时

  4 《假期安全真重要》 2 课 时

  5 《夸夸我的假期生活》 2 课 时

  6 国庆节放假

  7 《中秋节》 2 课 时

  8 《国庆节》 2 课 时

  9 继《国庆节》 1 课 时 机动 1 课时

  10 《我爱您,祖国》 2 课时

  11 《***升起的地方》 2 课 时

  12 《炎黄子孙》 2 课 时

  13 《我爱秋天》 2 课 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