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报告,幼儿园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食育指通过各种饮食观念、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食文化等知识教育和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体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有传统食文化理解力的、有良好饮食*惯的,能过健康食生活的人。狭义的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是指对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养成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惯。[1]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重知识、重学*理念的影响,食育是相对比较忽视的领域。在笔者所在地区,尚没有开展食育研究与实践的幼儿园或科研团体。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本园幼儿、家长的调查,了解我园“食育”的现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良好饮食*惯的培养教育,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学*与食物和饮食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食文化,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在我园食育课题组教师研讨论证、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家长实际情况制定。问卷初稿在征求幼儿园骨干教师、业务园长、区名教师、省特级教师意见后修改形成正式问卷。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分析

  本调查对象为我园新入学小班新生,共6個班级24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回收率为88.75%。填写时要求以幼儿监护人填写为主,观察、询问幼儿后如实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独立进餐状况——具备独立进餐能力,但并未养成良好的独立进餐*惯

  独立进餐状况的调查共设计有6个问题,分别指向幼儿进餐的能力、情绪、时间地点等,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1.调查显示,幼儿都能够掌握用勺子吃饭的技能,大部分幼儿能熟练使用勺子吃饭,具有自主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家能独立进餐的幼儿却只有33%,可见幼儿虽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家里却并没有做到独立进餐。

  2.有42%的幼儿能够安静就餐,有50%幼儿能愉快用餐。可见只有约一半幼儿在家中就餐时情绪状态良好,而很多幼儿用餐时的愉悦心理还有待提高。

  3.有57%的幼儿能在固定地方就餐,另有43%的幼儿无法在固定地点进餐。可见有将*一半的幼儿就餐时还无法专注。

  4.进餐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55%的幼儿,另有33%的幼儿进餐时间都要达到1小时左右,还有12%的幼儿每天进餐时间长短不一。可见有将*一半幼儿进餐时速度较慢,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进餐时没有集中注意力。

  (二)健康用餐*惯——有一定的进餐卫生意识,但尚不完备

  健康用餐*惯主要指的是清洁卫生方面的*惯,共设计有四个问题。统计数据如下(见表2):

  1.只有约38%的幼儿在就餐时能够保持餐桌整洁,众多幼儿尚未能够做到不让饭菜弄到桌上。可能是幼儿手指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全,幼儿控制手指进行挖舀喂食时的*衡性还不稳定;也有可能是家长没有在这方面予以指导教育。

  2. 63%以上幼儿能够做到饭前洗手,可见家长*时对这一卫生*惯比较重视。

  3.能够做到饭后漱口的幼儿比较少,只有约22%,其余42%的幼儿完全没有饭后漱口的*惯,36%的幼儿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可见饭后漱口这一*惯大部分幼儿在家里尚未养成。

  4.约39%的幼儿能做到饭前不吃零食,24%的幼儿饭前要吃零食,37%的幼儿有时吃有时不吃。可见饭前吃零食的幼儿还是比较多的,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幼儿正式就餐时吃不下、不肯吃的一大原因。

  (三)饮食口味与偏好——存在一定的挑食、偏食现象,最爱肉类、红烧、甜食

  饮食口味与偏好主要调查幼儿是否存在挑食偏食现象,了解幼儿最爱吃的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调查结果如下(见表3):

  1.调查显示只有32%幼儿能做到不挑食,38%幼儿经常挑食,30%幼儿有时挑食,可见挑食是幼儿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2.幼儿最喜欢吃的菜中,肉类选择的最多,其次是鱼虾,然后是蔬菜,爱吃蔬菜占26%,存在一定的偏食现象。

  3.在烹饪方式方面,幼儿最喜欢的是红烧,占46%,其次是煎炒和油炸,分别占32%和20%。这可能是受本地区饮食文化影响,苏南地区的人爱吃红烧的菜肴,尤其是荤腥偏爱红烧。

  4.幼儿最喜欢的零食根据举例多少排序,依次是饼干、巧克力、蛋糕、冰激凌、果冻、肉干、糖、海苔、山楂、坚果,可见大部分幼儿喜欢吃的零食以饼干、甜食为主。

  (四)家庭进餐教育——有较好的理念,但并没有落到实践

  进行家庭进餐教育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家长对孩子进餐*惯的教育理念,调查结果如下(见表4)。

  ⒈问题1显示,当面对宝宝不愿意吃饭,或者一边吃一边要玩时,大部分家长选择的是大人喂的方式,其次是用零食玩具来哄孩子吃饭,也有少数家长选择任由孩子不吃或边玩边吃,能够想办法让幼儿独立进餐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家长认为吃饭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能少吃或不吃,同时家长又缺乏引导孩子独立就餐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是他们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

  ⒉问题2显示,家长主观意识中,对进餐*惯培养的方法选择中,大部分家长都选择以鼓励为主,家长以身作则,其次是改善烹饪方式、创设愉悦氛围,也有家长选择顺其自然或惩罚这两种方法。可见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关于引导幼儿进餐及如何培养进餐*惯,家长都是愿意以鼓励引导为主,进行正面教育。

  四、思考与建议

  1.尊重幼儿,给予幼儿进餐自*

  对于家长们感到头疼的挑食问题,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被自己主观所左右,幼儿挑食可能有自身原因,如心理性因素怕腥味等,也有可能是经验性偏食,还有可能是过敏性偏食等。家长应了解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逐步矫正,不宜强迫他每餐必须吃完所有饭菜。*时不要刻意强调幼儿的挑食,一方面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可用自己对食物的喜爱影响幼儿。

  2.以身作则,注重对幼儿饮食*惯、卫生*惯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幼儿对食物和饮食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身边的各种食物,认识各种食物的来源以及它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帮助幼儿对不健康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培养幼儿饮食卫生*惯时,家长可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进行正面的示范,与幼儿一起坚持做到卫生*惯要求,从而让幼儿形成固定的心理卫生意识。

  3.重视情绪,创设温馨的进餐环境,营造舒适愉悦的氛围

  饮食与精神、情绪联系密切,被强迫则会不喜欢。因此在进餐过程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进餐的压力。*时应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饭菜吃完,建立成就感。可把孩子实在不吃的,或现有饭量减半,让孩子体验吃光饭菜的成就感。

  另外,家长可以尝试与幼儿一起亲手种植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可以让幼儿一起尝试参与食品制作,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增进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认识和情感,帮助幼儿悦纳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物,逐渐对健康、营养食品产生喜爱之情,远离垃圾食品,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行為,拥有健康的身体。

  4.家园合作,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相互配合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老师与家长可以相互配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食育活动。例如在幼儿园的点心和午餐,可以开展自助就餐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取餐具、取食材,等大家都自助取好后,一起开始享用。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幼儿时间和机会成长,同时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不要让家长产生误解。

  幼儿园还可以利用生活体验室开展一些简单的烹饪活动,或者带领幼儿参观食堂,了解做饭菜的过程。并鼓励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尝试合作烹饪食物、或参与买菜洗菜择菜等,还可用照片的方式带到幼儿园跟同伴分享,培养他们参与食物制作的热情,让他们对食物产生情感,从心理上接纳食物。

  此外,如果父母和老师每天在幼儿面前都能愉快享受的进餐,幼儿也会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而愿意去品尝。日本鼓励教师甚至其他员工与幼儿一起进餐,与幼儿培养更像家人的感觉,教师与幼儿一起就餐时必须以好的状态,对食物由衷的喜爱去影响幼儿。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一起陪孩子进餐,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惯。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2

  姓名:

  学号:

  专业:教育管理专科

  教学班: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实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农村;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活动

  “课程即学*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与情感体验。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

  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

  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3名,占20%;中专512名,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名,占4%,一级教师124名,占14%,二级教师43名,占5%,未定级的为77%。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任教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有168名,占19%,5~20xx年167名,占19%,5年以下513名,占59%。由此可见,教龄长、有经验的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不高(*均不超过2万),又缺乏进修、外出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教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低,与该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3

  姓名:

  学号:

  专业:教育管理专科

  教学班: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摘要]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实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农村;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活动

  “课程即学*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

  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

  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3名,占20%;中专512名,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名,占4%,一级教师124名,占14%,二级教师43名,占5%,未定级的为77%。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任教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有168名,占19%,5~20xx年167名,占19%,5年以下513名,占59%。由此可见,教龄长、有经验的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不高(*均不超过2万),又缺乏进修、外出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教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低,与该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4

  一、基本情况

  我园目前是市级示范幼儿园,教职工35人,其中在编教师共16人,正副园长2人,保安一名,其他8人专任教师年龄全部为40岁以上,且全部是从小学或中学转岗过来的老师,另外聘请专任教师14人,编制不足,导致除小班外其他班级不能达到两教一保的要求。我园20xx年春季共10个班级,幼儿426人,期中小班157人,中班128人,大班141人,目前只有10个教室能用,教室有限,每班幼儿基本都达到40人及以上,直接造成教师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大。

  二、主要问题

  1、聘请教师太多,教师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强,经验不足,保育和教育水*低;

  导致幼儿园教育效果不是很好。

  2、聘请教师工资低,社会保障缺失,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聘请教师的工资在1500至20xx左右,普遍不高,一般的情况下大部分聘请教师是因为孩子要上幼儿园,方便照顾孩子,才来幼儿园应聘做教师,孩子一旦毕业,不少聘请教师都会随着孩子离开,重新选择工作。

  3、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不高,压力大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聘请教师工资待遇本身就不高,但是幼儿园工作比较杂,在幼儿园要学*很多知识,包括教学能力、组织活动、家园联系等,使一些教师应接不暇,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不尊重、不认同,在职教师只能忍着,而聘请教师随时都可能离开。

  三、发展设想建议与思考

  1、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园鼓励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提高自身能力修养,园内认真开展培训、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2、建议上级部门每年招聘一批专业幼儿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引领农村幼儿教师成长。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

  3、利用暑假时间对幼儿园保育楼进行改造,扩建教室,一方面可以减轻大班额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招生,招收更多的幼儿,让更多的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颇多。农村学前教育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一是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学*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大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的状况难以改变。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学*,而像绘画、唱歌、进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某些学校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接受比较困难,影响学*兴趣。60%的家长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考试得高分”尤为重要,26%的家长觉得养成良好的礼貌*惯也很重要。二是村里一些幼儿园的课间较为单调,很少有幼师组织孩子做游戏,孩子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还好,但是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差,不具备这些设施,幼儿们的课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三是调查发现幼儿的作业负担较轻,66%的家长认为作业适中、负担一般,27%的家长认为作业太少,7%认为孩子作业多、负担重。

  关于幼儿园收费问题,大约有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6%认为不能接受,29%说无所谓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大部分家长并不明确知道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当问及“假如存在乱收费,您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00%都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乱收费没,我们也不清楚,就算乱收费了,我们也没办法,别人交,我们就交,为了孩子嘛!”

  最后是幼儿的入园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岁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对于有校车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学了,但是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幼儿园较远接送不方便又无校车接送,就让孩子在家多呆些时间。

  二、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从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入园难”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尤为突出。调查发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市区和城郊乡镇幼儿园密集,农村幼儿园极少,导致不少家距市区较远的家长,不得不进城租房陪伴幼儿入园,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经济活动。幼儿园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房屋简陋、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问题。某些幼儿园对基础设施、教师工资等的投入太少,由于工资待遇太低,致使农村幼儿教师人心不安,流动性大;有一定专业水*的幼儿教师不愿在农村幼儿园任教,造成农村幼儿园师资质量不高,特别是专业素质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没有经费和人员保障。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反映,学前教育经费从未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一般是占用义务教育经费;幼儿教师没有纳入国家编制序列,多是在小学编制中调剂;对幼儿园管理乏力,服务不到位。从幼师了解到,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对老师的专业培训。

  从教师方面:幼师的受教育水*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有的“幼师”是在学校“打工”的,并不是从幼教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技能水*较低。当问及对孩子的老师有何评价,大多数觉得还行,责任心较强,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长说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甚至有多学生体罚的现象。

  从家长方面:就拿收费来说,很少有家长监督学校是否乱收费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宁愿忍气吞声,没想过向教育局举报等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随之变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学*好,读书成才。但是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学*状况。调查发现,农村出门在外的家长似乎更关心孩子的学*,他们会打电话询问老师和抽空辅导孩子的学*。

  从*方面:*对农村幼儿园的政策不完善,出台的支持幼儿园发展的政策较少,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不够,幼儿园发展较为艰难,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够,缺乏规范化管理。一些地方对幼儿园违规行为查处不力。办园以盈利为目的乱收费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未经登记注册非法办园。

  三、对于这些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于幼儿园方面:在学校的信息公开栏里公布收费状况,让广大家长心中有数,接受监督。要坚持幼儿园的公益性质,合理收费,实行评级分类,按类别等级和地域区别确定保育费标准,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园。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准入制度,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幼师的质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幼儿营造快乐学*生活的环境。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中师和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对于家长方面:纠正“教育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加强同幼儿园的联系,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流,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变育儿观念,孩子不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惯,学会如何做人,这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对于*方面:坚持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对幼儿教育予以充分关注,促进教育的民主化发展。要进一步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公*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大地方*投资的力度,实现幼教经费的逐年增长,逐步提高幼教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扩大*的资金使用范围,逐渐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和社会的关怀,实现早期教育公*。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的隐性投资,鼓励社会多种力量办园。减轻幼儿园的负担,鼓励社会资金用于举办不同体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机构,发挥社会力量办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重视安全的督查。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6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幼儿教育,对巩固和提高全市“普九”质量、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及《xx省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根据县教育局部署和安排,我们在全县幼儿园进行了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专题调研。

  调研工作采取问卷调查法、资料调查法、表格调查法等方法,分2个层面进行:一是各地填报幼儿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二是调研组深入到全县18个乡镇的29所小学,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小学校长、园长和教师。通过对所调研资料和数据的系统归类、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并就如何推进幼儿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此促进xx县学前教育的规范有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我县共有公办幼儿园一所,其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校办一类一级中心幼儿园29所。公办教职工345人(其中专任教师236人,行政人员32人,教辅人员69人,职8人),临时代课教师167人,共有幼儿教职工512人。基本满足了城乡群众希望子女接受幼儿教育的需要,对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两全普九”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为宗旨,坚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优化硬件建设和强化软件管理并举,做到了与整个教育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全县的幼儿教育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0.86万人,其中3-5周岁幼儿0.8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61.6%(其中城镇80%、农村60%),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城市已经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逐年提高。

  (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充。

  县教育局制定了《xx市xx县幼儿园办园水*评估标准》,对幼儿园实行分类达标评估,加强骨干园、示范园的建设,提高办园水*。全县各地积极开展示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在增加示范幼儿园数量的同时,不断扩大示范园、优质园的办园规模,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目前,全县有省市级示范园1所,一类一级中心园19所,同时支持发展了一批较高水*的民办幼儿园。这些骨干示范园在全县学前教育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幼儿教师队伍逐步优化。

  通过对幼儿园园长擅长学科及管理能力的文字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园长依法办园的意识普遍较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性高。规范办园行为,坚持抓制度建设、抓常规管理,普遍较好。园长有自己擅长的学科,90%的乡镇中心园园长坚持兼课,工作在第一线。这有利于科学管理、指导教学。城区幼儿园园长都有明确的自主办园思路和目标意识,制定了符合本园实际的发展规划,园所的发展规划目标清晰,阶段目标分解明确,措施得当、可操作性较强,办园的整体水*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保证幼教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四)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学前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举办全员专业培训、讲座、开展教师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

  (五)婴幼儿早期教育开始起步。

  *几年来,各地各园开始关注和重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推进工作,婴幼儿一体化教育的发展水*进一步提高。县幼儿园成为我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试点园。

  (六)园所布局渐趋合理。

  随着学龄儿童人数的减少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些年来,我县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空余的部分校舍、设备和人员优先用于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各地整合多种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乡镇及以下一些幼儿园的内部装备水*有了新的提高,办园条件有所改善,增强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实力。

  二、我县学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年来,我县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普及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调查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幼儿教育在我县整个教育结构体系中,仍然处于一个比较薄弱和滞后的环节,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民办幼儿园良莠混杂等现状令人堪忧。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一)公办园发展不足,缺乏资金投入。

  全县公办园1所,仅占全县幼儿园总数3%,集中城镇,覆盖面很小;公办园发展缺乏项目支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学前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县内城区只有6所幼儿园(1所公办园、3所校带园、2所民办园),有的幼儿园在园幼儿600人以上,最大规模12个班,最小6个班,班大人多、地域狭小,严重超出国家规定办园标准(小班人数25-30人,中班30-35人,大班及学前班人数35-40人),生均面积严重不足。县幼儿园同样存在园舍面积狭小的突出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2.5%的家庭愿意把孩子送到公办园,但是公办园人满为患,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20xx年秋季学前一年将实行免费教育,大批适龄幼儿势必涌入公办幼儿园(城区适龄儿童预计超过3000人),公办幼儿园已超饱和,入公办园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民办园条件参差不齐,多数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实地查看和调查统计,除县中心城区几家私营企业投资的民办幼儿园条件较好外,其他各乡镇民办幼儿园,多数是租用房屋或家庭作坊式办园,活动场地狭小、未配足符合资职的保教人员、保教随意性、保教质量低、班额超标、食堂简陋、膳食质量差、设备陈旧、园舍达标率低、缺乏长期打算、不能持续资金投入和师生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普遍存在。

  (三)幼儿园的管理低效。

  幼儿园的管理停留在制度化管理的低层次上,不利于调动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些学校领导缺乏对幼儿园工作的有效监控,指导力度不够,不进课堂、不查工作、不问实情。缺乏对幼儿教师日常保教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四)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

  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衡,教师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幼儿园教师缺编,造成了教师在区域分布上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造成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乡镇中心园教师数量少,师生比过低,教师的保教任务重。根据调查,一个教师包干一个班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村小学前班,有的每班40多个孩子,有的还更多。教师的保育、教育教学负担沉重,没有办法实施个性化、个别化的教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引发和支持儿童应用各种感官和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索、自由表达、*等交流、合作分享等机会,“关、管、灌”的教育方式普遍还没有消除。“人员配备少,保教一肩挑”使得教学现代化、电教化的目标很难实现。人员不足,教师不能从保育长的职责中解脱出来,教科研力度不强、质量不高。

  (五)幼儿教师专业水*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

  全县幼儿教师的文化和专业水*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约占15%以上,中专学历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4%,专业对口学历仅占5.5%左右。45%的乡、村幼儿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脱产培训。由于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偏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自我更新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差,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年龄越大。由于低学历教师与小学年龄偏大教师不断进入幼儿教师队伍,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重新抬头。

  (六)幼儿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教师职称待遇问题突出。

  幼儿教师专业学*培训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建立合理可行的幼儿师资培训机制,保教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正规的业务学*培训,面向幼儿保教的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普遍缺乏。尤其是幼教职称评定不合理。公办幼教按照小学教师评定职称,内容差别很大,所学不能致用,且名额比例很小;民办幼儿教师未纳入职称评定管理,无职称、低待遇、无前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不利于提高幼儿保教质量和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我县学前教育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针对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要进一步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当前我县学前教育多元化的格局和家庭对幼儿教育需求差异化的现实,科学构建幼儿教育网络,制定推进计划和政策措施,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锻造师资队伍,提升保教质量,全面推进我县幼儿教育发展。

  (一)科学规划,改善条件。

  要把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既要满足现实需求,又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和把握好本地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制定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布局规划。

  千方百计改善办园条件。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教育由于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投入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各级*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并争取稳定的经费来源,为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要设立一定的幼儿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幼儿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生活、娱乐环境,真正使幼儿园成为儿童的学园、家园、乐园。

  (二)合理布局,公民办并举。

  高度重视公办幼儿园过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改变“公办为龙头,民办为主体”的幼儿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以*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要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为民办幼儿园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台,引导其顺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与趋势,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注重民办幼儿园内涵建设,通过优质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结对帮扶,促进民办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和教科研工作,加快推进优质民办幼儿园上规模、上档次。

  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几年,全县各地都建设了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和管理水*,具有较好的社会声誉,为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要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保证必要的投入,不断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质量。同时,要审时度势,把发展幼儿教育的重心下移,在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同时,利用学校撤并闲置的校舍创办村级幼儿园,满足当地群众对幼儿教育的迫切需求。

  加快示范幼儿园建设。省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一直起着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但目前我县的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数不多,示范和辐射范围有限。要继续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规范、教育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进入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行列,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早期教育等方面的实验、示范、辐射作用,承担起引领本行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带动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共同进步。

  (三)加强管理,规范办园。

  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控制幼儿园的班额,配齐配足保教人员。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合作,堵疏结合,增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清理力度,对于被取缔的非法办学机构,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动态检查指导制度,实行分类动态监管。要充分利用相关媒体,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家长走出幼儿教育误区,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课程和教材管理。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要创造条件,尽速使小学与其附设的学前班彻底脱钩,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四)多措并举,提高素质。

  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专业水*,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扩展1)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1

  姓名:

  学号:

  专业:教育管理专科

  教学班: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实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农村;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活动

  “课程即学*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与情感体验。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

  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

  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3名,占20%;中专512名,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名,占4%,一级教师124名,占14%,二级教师43名,占5%,未定级的为77%。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任教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有168名,占19%,5~20xx年167名,占19%,5年以下513名,占59%。由此可见,教龄长、有经验的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不高(*均不超过2万),又缺乏进修、外出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教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低,与该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2

  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互相联系和配合。尽管许多幼儿园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研究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xx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涉及xx名家长和xx名教师。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从教师和家长层面看,他们的家园合作观念和他们的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100%的教师和9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家园配合,99%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师愿意家长随时到班上观摩活动,只有23%的家长经常向园长或教师提各种建议或意见。尽管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在幼儿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只有39%的家长认为自己每天都有机会与教师交谈,只有6%的教师能在一学期内对全班幼儿进行家访。

  一系列数据真实地呈现了家园合作的现状,由此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师、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家园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通过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xx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有着以下特点。

  一、由于地域限制,家长多为爷爷奶奶。由于幼儿园地处xx镇裕盛村内,幼儿多为附*村内幼儿。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幼儿。

  二、园内教师与幼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地位不*等。尽管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双方对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家长把“参与”仅仅看作是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教师则认为“家长参与”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师做好工作。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师负责,我们家长就是打打杂,老师叫咱干啥咱就干啥,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长则表示*时没有时间参与,无可奈何。有教师承认,“在观念上我们能接受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有的教师觉得家长一到幼儿园、一进班级,就像个监督员,让他们觉得很不自在。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单向的。在家园联系栏,不少教师只是把从书报杂志上摘抄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张贴上去,把需要家长帮助幼儿准备的材料以及一周的教学计划告知家长。家长会也几乎是固定的“报告会”模式,由园长、教师宣讲,家长只是被动地接收,发言的机会很少。家长开放目的活动与形式也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家长只需到时参加就行……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是不*等的,教师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三、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缺乏积极的互动 。教师和家长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标,互相理解和认同对方的观念与行为,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儿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家长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家长重知识学*,轻*惯培养,不切实际地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课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弃原则,迎合家长。很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消极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面对观念上的差异,把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总之,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着意识淡薄,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的实践经验少,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尤其是不善于与家长沟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方法等问题。但是幼儿园年轻教师多也有很大优势,他们反应快、适应能力强,各种观念转变快,具有上进心和创新精神,其发展空间大,随着不断地学*和生成长,家园共育会成为现实。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3

  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互相联系和配合。尽管许多幼儿园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研究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xx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涉及xx名家长和xx名教师。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从教师和家长层面看,他们的家园合作观念和他们的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100%的教师和9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家园配合,99%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师愿意家长随时到班上观摩活动,只有23%的家长经常向园长或教师提各种建议或意见。尽管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在幼儿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只有39%的家长认为自己每天都有机会与教师交谈,只有6%的教师能在一学期内对全班幼儿进行家访。

  一系列数据真实地呈现了家园合作的现状,由此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师、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家园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通过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xx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有着以下特点。

  一、由于地域限制,家长多为爷爷奶奶。由于幼儿园地处xx镇裕盛村内,幼儿多为附*村内幼儿。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幼儿。

  二、园内教师与幼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地位不*等。尽管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双方对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家长把“参与”仅仅看作是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教师则认为“家长参与”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师做好工作。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师负责,我们家长就是打打杂,老师叫咱干啥咱就干啥,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长则表示*时没有时间参与,无可奈何。有教师承认,“在观念上我们能接受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有的教师觉得家长一到幼儿园、一进班级,就像个监督员,让他们觉得很不自在。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单向的。在家园联系栏,不少教师只是把从书报杂志上摘抄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张贴上去,把需要家长帮助幼儿准备的材料以及一周的教学计划告知家长。家长会也几乎是固定的“报告会”模式,由园长、教师宣讲,家长只是被动地接收,发言的机会很少。家长开放目的活动与形式也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家长只需到时参加就行……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是不*等的,教师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三、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缺乏积极的互动 。教师和家长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标,互相理解和认同对方的观念与行为,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儿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家长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家长重知识学*,轻*惯培养,不切实际地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课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弃原则,迎合家长。很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消极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面对观念上的差异,把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总之,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着意识淡薄,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的实践经验少,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尤其是不善于与家长沟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方法等问题。但是幼儿园年轻教师多也有很大优势,他们反应快、适应能力强,各种观念转变快,具有上进心和创新精神,其发展空间大,随着不断地学*和生成长,家园共育会成为现实。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颇多。农村学前教育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一是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学*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大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的状况难以改变。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学*,而像绘画、唱歌、进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某些学校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接受比较困难,影响学*兴趣。60%的家长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考试得高分”尤为重要,26%的家长觉得养成良好的礼貌*惯也很重要。二是村里一些幼儿园的课间较为单调,很少有幼师组织孩子做游戏,孩子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还好,但是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差,不具备这些设施,幼儿们的课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三是调查发现幼儿的作业负担较轻,66%的家长认为作业适中、负担一般,27%的家长认为作业太少,7%认为孩子作业多、负担重。

  关于幼儿园收费问题,大约有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6%认为不能接受,29%说无所谓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大部分家长并不明确知道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当问及“假如存在乱收费,您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00%都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乱收费没,我们也不清楚,就算乱收费了,我们也没办法,别人交,我们就交,为了孩子嘛!”

  最后是幼儿的入园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岁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对于有校车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学了,但是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幼儿园较远接送不方便又无校车接送,就让孩子在家多呆些时间。

  二、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从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入园难”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尤为突出。调查发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市区和城郊乡镇幼儿园密集,农村幼儿园极少,导致不少家距市区较远的家长,不得不进城租房陪伴幼儿入园,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经济活动。幼儿园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房屋简陋、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问题。某些幼儿园对基础设施、教师工资等的投入太少,由于工资待遇太低,致使农村幼儿教师人心不安,流动性大;有一定专业水*的幼儿教师不愿在农村幼儿园任教,造成农村幼儿园师资质量不高,特别是专业素质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没有经费和人员保障。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反映,学前教育经费从未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一般是占用义务教育经费;幼儿教师没有纳入国家编制序列,多是在小学编制中调剂;对幼儿园管理乏力,服务不到位。从幼师了解到,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对老师的专业培训。

  从教师方面:幼师的受教育水*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有的“幼师”是在学校“打工”的,并不是从幼教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技能水*较低。当问及对孩子的老师有何评价,大多数觉得还行,责任心较强,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长说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甚至有多学生体罚的现象。

  从家长方面:就拿收费来说,很少有家长监督学校是否乱收费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宁愿忍气吞声,没想过向教育局举报等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随之变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学*好,读书成才。但是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学*状况。调查发现,农村出门在外的家长似乎更关心孩子的学*,他们会打电话询问老师和抽空辅导孩子的学*。

  从*方面:*对农村幼儿园的政策不完善,出台的支持幼儿园发展的政策较少,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不够,幼儿园发展较为艰难,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够,缺乏规范化管理。一些地方对幼儿园违规行为查处不力。办园以盈利为目的乱收费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未经登记注册非法办园。

  三、对于这些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于幼儿园方面:在学校的信息公开栏里公布收费状况,让广大家长心中有数,接受监督。要坚持幼儿园的公益性质,合理收费,实行评级分类,按类别等级和地域区别确定保育费标准,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园。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准入制度,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幼师的质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幼儿营造快乐学*生活的环境。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中师和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对于家长方面:纠正“教育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加强同幼儿园的联系,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流,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变育儿观念,孩子不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惯,学会如何做人,这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对于*方面:坚持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对幼儿教育予以充分关注,促进教育的民主化发展。要进一步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公*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大地方*投资的力度,实现幼教经费的逐年增长,逐步提高幼教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扩大*的资金使用范围,逐渐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和社会的关怀,实现早期教育公*。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的隐性投资,鼓励社会多种力量办园。减轻幼儿园的负担,鼓励社会资金用于举办不同体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机构,发挥社会力量办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重视安全的督查。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5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活动

  “课程即学*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与情感体验。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

  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

  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刻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3名,占20%;中专512名,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名,占4%,一级教师124名,占14%,二级教师43名,占5%,未定级的为77%。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任教年限来看,2019年以上有168名,占19%,2019年167名,占19%,5年以下513名,占59%。由此可见,教龄长、有经验的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不高(*均不超过2万),又缺乏进修、外出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刻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刻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低,与该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扩展2)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菁选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1

  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互相联系和配合。尽管许多幼儿园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研究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xx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涉及xx名家长和xx名教师。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从教师和家长层面看,他们的家园合作观念和他们的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100%的教师和95%的家长认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家园配合,99%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师认为家长有必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师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师愿意家长随时到班上观摩活动,只有23%的家长经常向园长或教师提各种建议或意见。尽管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在幼儿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只有39%的家长认为自己每天都有机会与教师交谈,只有6%的教师能在一学期内对全班幼儿进行家访。

  一系列数据真实地呈现了家园合作的现状,由此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师、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家园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通过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xx镇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有着以下特点。

  一、由于地域限制,家长多为爷爷奶奶。由于幼儿园地处xx镇裕盛村内,幼儿多为附*村内幼儿。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儿多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幼儿。

  二、园内教师与幼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地位不*等。尽管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双方对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家长把“参与”仅仅看作是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教师则认为“家长参与”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师做好工作。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师负责,我们家长就是打打杂,老师叫咱干啥咱就干啥,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长则表示*时没有时间参与,无可奈何。有教师承认,“在观念上我们能接受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有的教师觉得家长一到幼儿园、一进班级,就像个监督员,让他们觉得很不自在。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单向的。在家园联系栏,不少教师只是把从书报杂志上摘抄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张贴上去,把需要家长帮助幼儿准备的材料以及一周的教学计划告知家长。家长会也几乎是固定的“报告会”模式,由园长、教师宣讲,家长只是被动地接收,发言的机会很少。家长开放目的活动与形式也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家长只需到时参加就行……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是不*等的,教师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三、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缺乏积极的互动 。教师和家长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标,互相理解和认同对方的观念与行为,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儿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得不到家长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部分家长重知识学*,轻*惯培养,不切实际地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课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弃原则,迎合家长。很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消极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面对观念上的差异,把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总之,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着意识淡薄,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的实践经验少,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尤其是不善于与家长沟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方法等问题。但是幼儿园年轻教师多也有很大优势,他们反应快、适应能力强,各种观念转变快,具有上进心和创新精神,其发展空间大,随着不断地学*和生成长,家园共育会成为现实。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食育指通过各种饮食观念、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食文化等知识教育和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体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有传统食文化理解力的、有良好饮食*惯的,能过健康食生活的人。狭义的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是指对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养成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惯。[1]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重知识、重学*理念的影响,食育是相对比较忽视的领域。在笔者所在地区,尚没有开展食育研究与实践的幼儿园或科研团体。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本园幼儿、家长的调查,了解我园“食育”的现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良好饮食*惯的培养教育,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学*与食物和饮食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食文化,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在我园食育课题组教师研讨论证、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家长实际情况制定。问卷初稿在征求幼儿园骨干教师、业务园长、区名教师、省特级教师意见后修改形成正式问卷。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分析

  本调查对象为我园新入学小班新生,共6個班级24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回收率为88.75%。填写时要求以幼儿监护人填写为主,观察、询问幼儿后如实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独立进餐状况——具备独立进餐能力,但并未养成良好的独立进餐*惯

  独立进餐状况的调查共设计有6个问题,分别指向幼儿进餐的能力、情绪、时间地点等,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1.调查显示,幼儿都能够掌握用勺子吃饭的技能,大部分幼儿能熟练使用勺子吃饭,具有自主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家能独立进餐的幼儿却只有33%,可见幼儿虽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家里却并没有做到独立进餐。

  2.有42%的幼儿能够安静就餐,有50%幼儿能愉快用餐。可见只有约一半幼儿在家中就餐时情绪状态良好,而很多幼儿用餐时的愉悦心理还有待提高。

  3.有57%的幼儿能在固定地方就餐,另有43%的幼儿无法在固定地点进餐。可见有将*一半的幼儿就餐时还无法专注。

  4.进餐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55%的幼儿,另有33%的幼儿进餐时间都要达到1小时左右,还有12%的幼儿每天进餐时间长短不一。可见有将*一半幼儿进餐时速度较慢,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进餐时没有集中注意力。

  (二)健康用餐*惯——有一定的进餐卫生意识,但尚不完备

  健康用餐*惯主要指的是清洁卫生方面的*惯,共设计有四个问题。统计数据如下(见表2):

  1.只有约38%的幼儿在就餐时能够保持餐桌整洁,众多幼儿尚未能够做到不让饭菜弄到桌上。可能是幼儿手指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全,幼儿控制手指进行挖舀喂食时的*衡性还不稳定;也有可能是家长没有在这方面予以指导教育。

  2. 63%以上幼儿能够做到饭前洗手,可见家长*时对这一卫生*惯比较重视。

  3.能够做到饭后漱口的幼儿比较少,只有约22%,其余42%的幼儿完全没有饭后漱口的*惯,36%的幼儿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可见饭后漱口这一*惯大部分幼儿在家里尚未养成。

  4.约39%的幼儿能做到饭前不吃零食,24%的幼儿饭前要吃零食,37%的幼儿有时吃有时不吃。可见饭前吃零食的幼儿还是比较多的,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幼儿正式就餐时吃不下、不肯吃的一大原因。

  (三)饮食口味与偏好——存在一定的挑食、偏食现象,最爱肉类、红烧、甜食

  饮食口味与偏好主要调查幼儿是否存在挑食偏食现象,了解幼儿最爱吃的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调查结果如下(见表3):

  1.调查显示只有32%幼儿能做到不挑食,38%幼儿经常挑食,30%幼儿有时挑食,可见挑食是幼儿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2.幼儿最喜欢吃的菜中,肉类选择的最多,其次是鱼虾,然后是蔬菜,爱吃蔬菜占26%,存在一定的偏食现象。

  3.在烹饪方式方面,幼儿最喜欢的是红烧,占46%,其次是煎炒和油炸,分别占32%和20%。这可能是受本地区饮食文化影响,苏南地区的人爱吃红烧的菜肴,尤其是荤腥偏爱红烧。

  4.幼儿最喜欢的零食根据举例多少排序,依次是饼干、巧克力、蛋糕、冰激凌、果冻、肉干、糖、海苔、山楂、坚果,可见大部分幼儿喜欢吃的零食以饼干、甜食为主。

  (四)家庭进餐教育——有较好的理念,但并没有落到实践

  进行家庭进餐教育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家长对孩子进餐*惯的教育理念,调查结果如下(见表4)。

  ⒈问题1显示,当面对宝宝不愿意吃饭,或者一边吃一边要玩时,大部分家长选择的是大人喂的方式,其次是用零食玩具来哄孩子吃饭,也有少数家长选择任由孩子不吃或边玩边吃,能够想办法让幼儿独立进餐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家长认为吃饭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能少吃或不吃,同时家长又缺乏引导孩子独立就餐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是他们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

  ⒉问题2显示,家长主观意识中,对进餐*惯培养的方法选择中,大部分家长都选择以鼓励为主,家长以身作则,其次是改善烹饪方式、创设愉悦氛围,也有家长选择顺其自然或惩罚这两种方法。可见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关于引导幼儿进餐及如何培养进餐*惯,家长都是愿意以鼓励引导为主,进行正面教育。

  四、思考与建议

  1.尊重幼儿,给予幼儿进餐自**

  对于家长们感到头疼的挑食问题,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被自己主观所左右,幼儿挑食可能有自身原因,如心理性因素怕腥味等,也有可能是经验性偏食,还有可能是过敏性偏食等。家长应了解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逐步矫正,不宜强迫他每餐必须吃完所有饭菜。*时不要刻意强调幼儿的挑食,一方面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可用自己对食物的喜爱影响幼儿。

  2.以身作则,注重对幼儿饮食*惯、卫生*惯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幼儿对食物和饮食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身边的各种食物,认识各种食物的来源以及它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帮助幼儿对不健康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培养幼儿饮食卫生*惯时,家长可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进行正面的示范,与幼儿一起坚持做到卫生*惯要求,从而让幼儿形成固定的心理卫生意识。

  3.重视情绪,创设温馨的进餐环境,营造舒适愉悦的氛围

  饮食与精神、情绪联系密切,被强迫则会不喜欢。因此在进餐过程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进餐的压力。*时应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饭菜吃完,建立成就感。可把孩子实在不吃的,或现有饭量减半,让孩子体验吃光饭菜的成就感。

  另外,家长可以尝试与幼儿一起亲手种植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可以让幼儿一起尝试参与食品制作,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增进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认识和情感,帮助幼儿悦纳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物,逐渐对健康、营养食品产生喜爱之情,远离垃圾食品,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行為,拥有健康的身体。

  4.家园合作,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相互配合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老师与家长可以相互配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食育活动。例如在幼儿园的点心和午餐,可以开展自助就餐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取餐具、取食材,等大家都自助取好后,一起开始享用。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幼儿时间和机会成长,同时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不要让家长产生误解。

  幼儿园还可以利用生活体验室开展一些简单的烹饪活动,或者带领幼儿参观食堂,了解做饭菜的过程。并鼓励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尝试合作烹饪食物、或参与买菜洗菜择菜等,还可用照片的方式带到幼儿园跟同伴分享,培养他们参与食物制作的热情,让他们对食物产生情感,从心理上接纳食物。

  此外,如果父母和老师每天在幼儿面前都能愉快享受的进餐,幼儿也会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而愿意去品尝。日本鼓励教师甚至其他员工与幼儿一起进餐,与幼儿培养更像家人的感觉,教师与幼儿一起就餐时必须以好的状态,对食物由衷的喜爱去影响幼儿。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一起陪孩子进餐,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惯。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3

  [摘要]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的性质和实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农村地区;幼儿园

  一、提出了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掌握本质为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构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市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14个集体公园和165个私人公园(1个六星级、4个五星级、3个四星级和15个三星级我们把幼儿园分为六个等级,六星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0%。

  三、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宁波市钦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四种课程模式:主题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和单元与综合主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所选教材大部分是浙江省编写的教材(新旧都有)。对园本课程的研究处于观望状态,50%没有开展,40%构思,只有10%尝试。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经趋于多样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理念已经得到认可,尤其是综合主题教学模式 已经被广泛使用。

  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性质的片面理解

  1.课程是一门学*科目或教学材料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 的真实反映。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答: 你的幼儿园开设什么课程? 语言、数学、常识、音乐、艺术所以在老师眼里,课程就是具体学*科目的总和。教科书成为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科书和孩子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抓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视野狭隘,只重视 教什么 ,而没有注意 为什么要教 和 如何教 ;只注重孩子的认知学*,忽视孩子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发展,忽视孩子在生活和学*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是学*活动

  课程是学*活动 受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是教材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理论,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儿童的学*活动。这种认识在星级幼儿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采访中,当被问到什么是课程 当时,许多幼儿园表示,他们已经开展了许多实践活动,如自己制作小吃,带小的,种植小树等 有的幼儿园认为很重视孩子的操作,在操作中设立实验室让孩子发展;其他幼儿园把角落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 课程理解作为孩子的学*活动,与前者相比,可以关注孩子的体验、孩子的需求和兴趣,而不仅仅是关注 教什么 ,也注意 如何教 ,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这种理解倾向于将注意力引向表面活动的形式,取决于活动本身的目的,而忘记了活动的目的。过于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主导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和儿童学*的本质特征。

  (二)课程的实施仅限于课堂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有些老师把课程实施简单理解为上课,经常安排一整天的活动,总想把孩子喂成大胖子。在这一天的活动中,老师组织了7次集体活动,时间长达3个小时,上课时间占孩子在幼儿园时间的40%。即使是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的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时数也只有每周15节(6天),占7.5小时,约占幼儿园儿童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大班每周12节课,占6小时,仅占幼儿园儿童总学时的16.7%。可见孩子的学*时间已经大大超标了。孩子如何在一天内消化这么多教学内容?在这里,虽然老师把课程理解为 活动 ,但这 活动 显然只是老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孩子主动的学*和情感体验。

  (三)高度重视利益集团的活动

  从27份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8所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原因如下:

  1、以兴趣小组为课程改革的旗帜。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发联系起来,这被视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所有幼儿园都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的唯一途径,于是纷纷成立了兴趣小组。

  2.满足父母的'需求。因为父母 看着成龙,看着女人变成凤凰 他们渴望并且经济富裕,为了弥补教育的不足,他们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因此,幼儿园的兴趣小组越来越繁荣。

  3.经济诱惑。兴趣班收费一般在每学期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师收入不高,对幼儿园的诱惑很大。

  四.讨论

  (一)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也不在于认识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学前教育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理念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和地方资源开发,推进园本课程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散,难以管理,大多数小型幼儿园条件较差,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农村幼儿园总体布局的调整,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促进幼儿园更加规范和规模化,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在经济条件上可能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优势,根据当地特点开展园本课程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陈鹤琴先生还指出,自然和社会是活生生的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眼于充分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研究,逐步构建适合自身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雕刻家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是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的调查中得知,随机抽取的880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83人,占20%;中专512所,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人,占4%,一级教师124人,占14%,二级教师43人,占5%,77%不分级。因此,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教学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168人,占19%,5-20xx年167人,占19%,5年以下513人,占59%。可以看出,教学经验长的教师供不应求,师资队伍相对年轻。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该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不高(*均收入不超过2万),也缺乏深造和出国留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雕刻家培训仅限于教师个人职业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式教师 转化为专家教师 。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征之一是满足 反思 和合作 。因此,建议建立以各级业务部门负责人、中央幼儿园为出路、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研究与实施能力。

  (4)加强**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雕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人均收入低,与该地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投身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和建设。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4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活动

  “课程即学*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与情感体验。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

  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

  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3名,占20%;中专512名,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名,占4%,一级教师124名,占14%,二级教师43名,占5%,未定级的为77%。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任教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有168名,占19%,5~20xx年167名,占19%,5年以下513名,占59%。由此可见,教龄长、有经验的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不高(*均不超过2万),又缺乏进修、外出学*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教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低,与该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去。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5

  一、基本情况

  我园目前是市级示范幼儿园,教职工35人,其中在编教师共16人,正副园长2人,保安一名,其他8人专任教师年龄全部为40岁以上,且全部是从小学或中学转岗过来的老师,另外聘请专任教师14人,编制不足,导致除小班外其他班级不能达到两教一保的要求。我园20xx年春季共10个班级,幼儿426人,期中小班157人,中班128人,大班141人,目前只有10个教室能用,教室有限,每班幼儿基本都达到40人及以上,直接造成教师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大。

  二、主要问题

  1、聘请教师太多,教师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强,经验不足,保育和教育水*低;

  导致幼儿园教育效果不是很好。

  2、聘请教师工资低,社会保障缺失,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聘请教师的工资在1500至20xx左右,普遍不高,一般的情况下大部分聘请教师是因为孩子要上幼儿园,方便照顾孩子,才来幼儿园应聘做教师,孩子一旦毕业,不少聘请教师都会随着孩子离开,重新选择工作。

  3、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不高,压力大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聘请教师工资待遇本身就不高,但是幼儿园工作比较杂,在幼儿园要学*很多知识,包括教学能力、组织活动、家园联系等,使一些教师应接不暇,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儿教师的不尊重、不认同,在职教师只能忍着,而聘请教师随时都可能离开。

  三、发展设想建议与思考

  1、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园鼓励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提高自身能力修养,园内认真开展培训、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2、建议上级部门每年招聘一批专业幼儿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引领农村幼儿教师成长。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

  3、利用暑假时间对幼儿园保育楼进行改造,扩建教室,一方面可以减轻大班额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招生,招收更多的.幼儿,让更多的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幼儿教育问题得到改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颇多。农村学前教育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教学内容方面:一是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学*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镇幼儿园,大多内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课程资源,而农村孩子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丰富的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教师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儿被动学*的状况难以改变。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学*,而像绘画、唱歌、进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某些学校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接受比较困难,影响学*兴趣。60%的家长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考试得高分”尤为重要,26%的家长觉得养成良好的礼貌*惯也很重要。二是村里一些幼儿园的课间较为单调,很少有幼师组织孩子做游戏,孩子门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学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设施还好,但是农村学校的条件都比较差,不具备这些设施,幼儿们的课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丰富多彩。三是调查发现幼儿的作业负担较轻,66%的家长认为作业适中、负担一般,27%的家长认为作业太少,7%认为孩子作业多、负担重。

  关于幼儿园收费问题,大约有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6%认为不能接受,29%说无所谓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大部分家长并不明确知道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当问及“假如存在乱收费,您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00%都选择忍气吞声,“他们乱收费没,我们也不清楚,就算乱收费了,我们也没办法,别人交,我们就交,为了孩子嘛!”

  最后是幼儿的入园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岁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对于有校车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学了,但是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幼儿园较远接送不方便又无校车接送,就让孩子在家多呆些时间。

  二、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从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入园难”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尤为突出。调查发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市区和城郊乡镇幼儿园密集,农村幼儿园极少,导致不少家距市区较远的家长,不得不进城租房陪伴幼儿入园,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经济活动。幼儿园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房屋简陋、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问题。某些幼儿园对基础设施、教师工资等的投入太少,由于工资待遇太低,致使农村幼儿教师人心不安,流动性大;有一定专业水*的幼儿教师不愿在农村幼儿园任教,造成农村幼儿园师资质量不高,特别是专业素质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没有经费和人员保障。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反映,学前教育经费从未纳入财政专项预算,一般是占用义务教育经费;幼儿教师没有纳入国家编制序列,多是在小学编制中调剂;对幼儿园管理乏力,服务不到位。从幼师了解到,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对老师的专业培训。

  从教师方面:幼师的受教育水*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有的“幼师”是在学校“打工”的,并不是从幼教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技能水*较低。当问及对孩子的老师有何评价,大多数觉得还行,责任心较强,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长说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甚至有多学生体罚的现象。

  从家长方面:就拿收费来说,很少有家长监督学校是否乱收费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宁愿忍气吞声,没想过向教育局举报等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随之变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学*好,读书成才。但是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学*状况。调查发现,农村出门在外的家长似乎更关心孩子的学*,他们会打电话询问老师和抽空辅导孩子的学*。

  从**方面:**对农村幼儿园的政策不完善,出台的支持幼儿园发展的政策较少,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不够,幼儿园发展较为艰难,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够,缺乏规范化管理。一些地方对幼儿园违规行为查处不力。办园以盈利为目的乱收费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未经登记注册非法办园。

  三、对于这些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于幼儿园方面:在学校的信息公开栏里公布收费状况,让广大家长心中有数,接受监督。要坚持幼儿园的公益性质,合理收费,实行评级分类,按类别等级和地域区别确定保育费标准,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园。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准入制度,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幼师的质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幼儿营造快乐学*生活的环境。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中师和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对于家长方面:纠正“教育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加强同幼儿园的联系,主动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流,认识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变育儿观念,孩子不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惯,学会如何做人,这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对于**方面:坚持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对幼儿教育予以充分关注,促进教育的民主化发展。要进一步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公*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大地方**投资的力度,实现幼教经费的逐年增长,逐步提高幼教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扩大**的资金使用范围,逐渐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和社会的关怀,实现早期教育公*。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的隐性投资,鼓励社会多种力量办园。减轻幼儿园的负担,鼓励社会资金用于举办不同体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机构,发挥社会力量办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重视安全的督查。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7

  调查内容: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现状

  调查时间:20xx年6月—12月

  调查对象:西葛中心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

  调查方法:观察法、谈话法

  我们把游戏看作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这是对幼儿的人格和权利的尊重,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儿童学*成长的特点的尊重,是对幼儿教育规律的尊重。只有让游戏伴随着童年,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希望和欢乐,让教育隐含在游戏之中,使游戏既能保证教育上的自由,又能使儿童发展的过程实行自主建构,才能促使幼儿个性健康的发展。总之,一方面儿童在游戏中满足各种发展需要,实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游戏完成教育价值引导。幼儿游戏是幼儿教育活动系统的基础。

  在幼儿教育领域里,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教育观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新大纲提出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必然要求彻底改变现状,不仅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 还应通过教育去实现教育目的。

  首先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这不仅是因为儿童最喜欢它,它占有儿童的时间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戏最适合儿童发展,最能满足儿童发展需要,能最好地促进儿童成长。由于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的特点,而将幼儿教育与小学区别开来,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特色。

  其次,由于幼儿园游戏区别于自然状态下的游戏,它是在教育的特定环境下进行,因而具有教育性特点,幼儿园游戏已将游戏因素与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把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性体验、游戏性体验看作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现将目前我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情况做调查,情况如下:

  一、幼儿园游戏中好的方面:

  1:我园的办园理念是“民俗乐童、游艺树人”,因此,我园开展的大部分游戏都以民间游戏为主,紧贴主题。

  2:我园的游戏丰富,形式多样,同一种游戏材料可以有多种玩法(如口袋的玩法,可以踢,可抛接,可头顶、可用腿加跳等)

  3: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利用废旧材料(如纸箱、易拉罐、PVC管、废旧报纸、旧地毯等)制作了大量的户外玩教具,如哑铃、套圈、轿子、毛驴、龙、高跷等等,丰富了活动材料。

  4: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后开展了关于如何幼儿有效开展民间游戏等教研活动,以便工作中更好的.准备和组织游戏。

  5:教师在实际组织操作中,对部分游戏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如改编歌谣、改编游戏规格等,使游戏不枯燥,更适合本园幼儿。

  6:幼儿园在10月份举行了亲子游园会,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12个游戏,有效的促进了家园共育的进行。

  二、幼儿园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1、我们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比较差,游戏的材料、玩具及活动场地都受到一定限制。

  2、游戏时间相对较少。

  3、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把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硬塞给学生,仅把游戏当作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种例行公事。

  4、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在游戏中没有选择权,不够积极,有时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游戏。

  5、游戏目标的定位上,老师会定位在单纯的模仿练*动作上,而忽略儿童本身的游戏的兴趣点,很少给幼儿自我锻炼的机会。

  6、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易分散。

  7、家长对游戏的偏见,有些家长孩子是关注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知识,对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够了解。

  三、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8

  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代人,现在的蓓蕾们物质生活都更为丰富,他们所受的教育也更为完善。在郴城,许多只有两三岁的小孩,便在幼儿园里开始了人生最初的集体生活。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还在假期将幼儿送入各种培训班。于是,幼儿园和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勿庸置疑,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扩展3)

——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1

  街道位于市西北,总面积26*方公里,有农田10273亩、耕地4767亩、林业用地13650亩、茶园4445亩。目前,总人口5099人,基本上都属于农业人口,农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迫切希望农业能增效,收入能增加。

  一、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农业经济主要为粮食、茶叶等传统农作物种植,辅以苗木、烟叶种植及牲畜养殖,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业大户的生产经营上。

  1、粮食种植。主要为双季水稻和小麦,其中,双季稻毛收入约2200元/亩,纯收入约1000元/亩,小麦亩产可达1000斤/亩,纯收入约600元/亩。种粮大户有:村熊旺生150亩、钱村杨有全280亩,汤村李永彬150亩。

  2、茶叶种植。茶叶正常情况每年机采三季,茶农不生产干茶,只买鲜叶,产量约600斤/亩/季,鲜叶价格约0.6元/斤,正常情况下毛收入1000元/亩,纯收入200元/亩。种茶大户有村曾浩110亩,郎能信100亩,洪义文350亩,李五四、郎能进合伙280亩。

  3、烟叶种植。20xx年度,共种植烟叶900多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亩。种烟大户有村李水生15亩,钱村李春水380亩,汤村徐造国60亩。

  4、苗木种植。苗木种植主要是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余亩,年产值约60万元。

  5、牲畜养殖:主要是村养羊专业合作社,每年养羊170只左右,20xx年养羊纯收入12万元。

  二、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小农意识强。此次调研,我们选择参与座谈的对象均为各村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但在实际调研座谈的过程中,他们最关注的还是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非常严重,缺少长期谋划和创新的想法。

  2、土地流转难。目前,种田大户承包*国有水田和普通农户的散田,绝大部分签订的.是只有一年期限的承包合同,这大大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今年是你种,明年就可能是别人种,所以种田大户们都不敢在承包田块上投入过多,每年都是维持现状、得过且过,土质得不到改良,产量提高难,长期规划实施难度大,从而限制了农业种植的扩大发展和提质增效。

  3、劳动力素质不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青壮年弃农进城务工,留守农村发展农业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多为老弱病残,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意识不强,在农业发展上思想相对保守,缺少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这也会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项目实施的难度。

  4、市场风险。粮食有保护价格,烟叶是按计划种植,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但茶叶和苗木产业的市场风险就相对较高。*年来,茶叶行情不高,加上茶叶本身品质低,人工费又不断上涨,茶叶种植的利润也不断降低。据参与调研的农业大户一致反映,目前茶叶在主要农作物中,效益是最差的,前景不容乐观。

  5、政策制约。烟叶种植,效益可观,*年来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但自“调烟”政策出台后,20xx年的种烟指标仅为800亩,以后还有可能减少,烟农们想扩大生产已经没有可能。

  6、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大型农机具的增加,多处机耕路需要拓宽重新铺垫,部分水渠年久失修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7、宣传力度小。苗木合作社负责人反映,几笔生意均因合作社位置偏僻而失之交臂,究其原因,主要是广告宣传不够,外来客户很难知道的苗木基地,部分客户还会被318国道边的总场苗木公司拦截。

  8、管理不到位。水产养殖合作社,20xx年成立,20xx年创市示范合作社,20xx年创市标准研制基地,20xx年创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可谓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合伙人思想不统一,管理上松散混乱,实际上该合作社已经停止运转。

  三、农业发展建议

  1、加强农民尤其是农业生产大户的综合素质培训,包括思想引导、技术指导、实地考察等,**思想,增强本领。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事业有成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农业生产上有所作为。

  2、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应地制宜制定相关规则,正确指导经营户与农户签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签订多年的流转合同,让经营户便于规划,敢于投资。

  3、根据农业资源状况,积极引进一两个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培育基地,树立品牌,走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档升级。

  4、积极鼓励农业创新增效,加大农业创新发展扶持力度,在资金借贷、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帮扶。如,村李水生计划种植“有机稻”,汤村李xx计划种植“黑糯米”等创新想法,都是一种应该积极鼓励的尝试。

  5、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一方面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完善库塘、沟渠、机耕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推广秸秆还田,科学施肥,保护环境,改善土壤肥力。

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2

  一、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年来,我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四百一菌”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即百万亩用材林、百万亩油料植物、百万亩林下水域经济、百万亩优质果产业,“一菌”即食用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20xx年以来,我县以发展“三特”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三特”水果、烤烟、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三特”水果、食用菌两大优质特色产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粮食总产量6.6万吨。实施超级稻高产示范项目,*均亩产656.5公斤,比面上*均亩产增89.5公斤。特色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去冬今春种植核桃2.6万亩,全县核桃面积达20万亩;种植毛竹5000亩,种植“三特”水果3万亩,全县xx珍珠李面积达8.6万亩。今年种植甘蔗3400亩、蔬菜12.5万亩、烟叶2600亩、蚕桑1.15万亩、食用菌2000万棒,中草药2.5万亩。科学规范养鱼2.6万亩,养殖示范基地10个,生猪出栏1.53万头、鸡出栏638万羽。

  (二)产业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围绕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培育和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按照“立足产业、分批建设、突出重点、强化辅导、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快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质量、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农民合作组织达98家,农户覆盖率达23%以上,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在全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体达4家以上,家庭农场14家。

  (三)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油桐之乡”、“*山鸡之乡”、 “*金花茶之乡”、“*xx珍珠李之乡”等金字招牌越来越亮,“xx珍珠李”、“xx油桃”、“都隆香米”、“尧山茶”等特优产品的名气越来越响。同时抓好示范区、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带和已认定基地的产品申报工作,不断提升特色品牌效应。目前,共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证3个,无公害大米认定面积24990亩、无公害杨梅基地认定面积21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860亩。正在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申报绿色食品认证2家。

  (四)科技服务水*不断提高。

  20xx年以来我县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4个,总投资规模1000多万元,建设xx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推进xx万亩核桃核心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自治区级向阳和市级xx、xx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县级“高仁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乡镇创建1个以上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三特”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技术服务水*,加大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指导、跟踪服务及帮扶力度,抓好“三特”农业种植管护工作。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每年按专业对乡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15天以上,每年至少有20%的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系统技术培训1个月以上。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全县培育种植能手500人,养殖能手50人,农村加工能手200人,农机手150人。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培养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每年带动农户20户以上,目前全县农业科技示范户达到2000户。

  (五)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实施“五小”(小水池、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工程,全年水库除险加固完工4座、新开工建设2座,全县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全部落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达30万亩,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达21.3%。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建立,动物防疫开展面达100%。

  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

  xx特色农业品牌多,但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还不大,如xx油桃、黑山羊等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总量较少,特色农业“有品牌、无规模”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特色农业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此外,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等,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全县虽成立注册了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仍然相对较少,同时有一部分协会是与农户之间没有利益关系的、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技术,特别是缺乏能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导致真正能够完成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很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健全和完善。

  (三)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

  我县龙头企业与外地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同时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还较低,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精深加工的不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难以真正形成规模,产业竞争力不强。

  (四)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难度大。

  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涉及千家万户,矛盾很多,流转困难。一是土地承包时,土地肥瘦不一,要大搭小、好搭差,使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形成插花地,要流转这类土地,涉及的农户多,且农户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有的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难还原,不愿进行土地流转,工作难开展。二是受我县山区特点制约,除少数乡镇有成片大面积耕地外,多数都是缓坡耕地,地块面积小,灌溉条件差,机耕条件差,需进行改造,受让方开发成本增加。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现代特色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科技服务支撑、质量安全保障、电商销售等体系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一)构建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加快建立以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发生产高精产品、特色产品,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纵向拓展和横向联合,大力推动合作社一体化经营,着力推进发展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覆盖面、土地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规划好一个农产品加工区域,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茶叶、特色蔬菜、畜禽等加工产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三是突出农产品品牌效应。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农产品品牌。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加快开展HA*、ISO900、ISO9001等体系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质量认证。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技贡献份额。

  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广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畜禽防疫、节水栽培技术等成熟技术。继续实施xx珍珠李产业(核心)示范区项目,xx万亩核桃核心示范区建设,无公害大米示范基地建设。在自治区级向阳和市级xx、xx特色农业示范区,建成县级“高仁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乡镇创建1个以上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三特”产业提质增效,切实提升示范区的现代元素。二是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大力改革农技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更新速度不快,难以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对农技推广工作需求的现状。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立起工作高定位、人员高素质、装备高标准的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每年按专业对乡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15天以上,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水*。三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全面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积极培养农村经营型人才,加快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配套农业标准的制定,尽快形成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生产技术规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衔接、检测方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我县产业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重点产业和产品,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活动,建设4个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体现xx特色、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模式。在示范点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用药登记制度、休药期制度等,保证农产品质量全过程可追溯。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形成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支撑,乡镇、生产基地、市场为补充的四级农检网络体系。加强检测队伍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互联网助力产品销售。

  *年来,县农业部门相继建立了县“12316”服务热线、县农业信息网等服务“三农”的信息网络*台,通过整合全县涉农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市场销售、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为主要服务功能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时下最火热的销售渠道,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业态,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与消费。2015年初,xxxx珍珠李产业合作社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站开通电子商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产品电子商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正在有效地缓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拓展销售市场的过程中,要努力突破传统农业地域性强、季节性强带来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制约,认真解决好资源、质量、包装、销售、网络和成本等问题,细分市场,找准定位,突破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瓶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快捷、直接、低成本的营销优势,搭建网络*台,整合市场需求,加快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与提升。

  (五)抓好现代农业“五大工程”,壮大农业综合实力。

  一是抓好高效特色种植业工程。继续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四百一菌”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积极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大力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二是抓好畜牧水产养殖业工程。加快推进六画山鸡、黑山羊、生猪规模化养殖,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六画山鸡生态养殖业,打造产业集群基地。三是抓好林业经济开发工程。大力发展核桃、油桃、油茶等种植;实施生态林业体系工程,做强做大木材加工业。四是抓好新一轮开发扶贫工程。创新开发扶贫思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加快发展“八大”扶贫产业,不断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五是抓好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程。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示范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示范区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同时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示范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提高示范区规模经营水*。

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3

  今年来,全国部分省市取消了农业税,使乡镇干部从比较压头的税费任务中解脱出来,但是,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干部“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段,我们组织专人对我县20个乡镇工作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大多数乡镇能顺应税费改革的形势,积极探索乡镇工作运行的新模式,创造了一些好的作法,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工作思路逐步转向,但在抓落实、见成效上有差距。

  取消农业税前,许多乡镇把税费征缴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无论是干部力量的摆布,还是工作经费的安排,都把税费征缴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取消农业税后,大部分乡镇能适应形势,果断地把工作重心调整到发展经济上来,提出集中主攻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城镇开发的工作思路。但从目前具体实施来看,一部分乡镇虽然提出了较好的工作思路,但在如何组织实施,如何抓落实等方面还在徘徊观望,一下子难以适应工作思路的转变。

  二、运行机制正在转变,但在促*衡、促发展上有差距。

  取消农业税前,大多数乡镇实行“管线联村”的运作机制,将乡镇所有干部划分到各个村,村级各项工作都由驻村干部去落实。每名班子成员还联系分管1—3线。税费改革后,特别是今年,大多数乡镇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运作模式。从我们调查的20个乡镇来看,有13个乡镇将干部分成了产业发展组(抓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组、综合事务组(抓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农村党建等)3个组,有5个乡镇将干部分成了城镇开发组、招商引资组、产业发展组、综合事务组4个组,还有2个特色产业比较明显的乡镇将干部分成了烟叶产业组、苗木花卉组、综合事务组。运行机制经过调整之后,很明显地突出了改革发展主题。但从运作效果来看,产业发展、综合事业、城镇开发3个组因以往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运作比较好,但分到招商引资组的干部,由于有的认为招商引资不确定因素多,劳神费力后不一定见成效,干脆不争不跑,因此,招商引资这块工作显得滞后,从而影响整个乡镇工作的*衡推进。

  三、改革分流顺势推进,但在聚能人、优结构上有差距。

  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也顺势而进。领导职数减少了,干部人数精简了,但仍然存在部分乡镇干部年龄结构老化、能力水*不高等问题,从调查的20个乡镇来看,XX年底,机关干部在册人数530人,其中30岁以下的45人,31-45岁的275人,46-50岁的140人,50岁以上的70人。可以看出,部分乡镇干部年龄确实偏大。从工作水*上讲,相当一部分干部属于那种只会“管线联村”的“万金油”式的干部,思想比较封闭,竞争意识、开拓意识不强,经济工作能力差,服务本领缺乏,难以帮助农民解决致富本领不高、信息不灵、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

  四、干部管理继续加强,但在改作风、树形象上有差距。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各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加强教育培训、严格责任考核、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管理。但从目前来看,部分乡镇干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认为取消农业税后,最压头的“担子”没有了,可以轻松了,上班时看看报,象征性地在机关转一转,到村组跑一跑,工作浮于表面。特别是还有少数乡镇干部参与请吃请喝请玩,损坏了干部的形象,群众反映差。

  五、财税征缴压力骤减,但在保运转、减赤字上有差距。

  取消农业税后,曾经是“铁板一块”的财税压力骤然没有了,在让乡镇干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内心里又开始担忧工作经费从哪里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20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负债,少则几十万,多的上千万元。只要乡镇工作在运转,那么就要经费投入,小到电话费、电费等办公经费,大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经费的投入,尽管各级各部门对乡镇也加大了投入,但因乡镇工作头绪多,经费来源相对不足,以后工作运转特别消赤减债的钱从哪里来,90%以上的干部都比较担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要顺应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住发展的新机遇,采取积极有效的新措施,乘势而上,开创乡镇工作新局面。

  一、对乡镇干部的职责定位要有新突破。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干部的工作职责就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具体落实“三抓”。

  一是抓产业结构调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主导工程来抓,在措施落实上要注意做到“两个转变”,即调整产业布局要由均衡分布向突出重点转变,靠农村经济大户带动促发展;指导农业生产要由管种管收向品牌培育、规模经营转变,靠优化品牌和做大规模促增收。二是要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经济大户为依托,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包括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是要抓招商引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寻找发展出路、加快消赤减债的根本举措来抓,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争技术、争人才,搞活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强农兴工之路。

  二、对乡镇工作的运行机制要有新调整。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要彻底从以往的“催粮要款”任务观念中走出来,围绕发展要务创新工作运行机制,要由包线、包片、包村逐步转变到包产业、包行业、包项目上来,要敢于打破常规,果断调整,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抓发展。如有些乡镇把工作力量分成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城镇开发、综合事务几块,让一些思想观念较新、开拓意识较强、经济工作本领较高的乡镇干部从事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就不啻为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因此,各乡镇要立足乡情,根据自身特点创新工作机制。

  三、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有新举措。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抓发展,因此,在要求乡镇干部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必须要有较扎实的经济工作本领。要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摸清乡镇干部文化科技水*的基础上,采取聘用专家上辅导课、开展远程教育、创建科技示范基地、举办“学用科技大比武”活动、外派学*考察、实践锻炼等形式,对乡镇干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企业经营管理、投资融资、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

  四、对乡镇干部的考核管理要有新办法。

  要树立以政绩论英雄的考核理念,建立健全考核管理体系。乡镇对干部下达考核指标时,要根据干部个人长处,在实行“因事择人”的基础上,科学量化考核内容,合理地配置工作责任金,既要考虑到工作的原有基础,又要考虑到工作的难易程度,让干部感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同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干部所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干部工资福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尽可能地拉大奖励和处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连续三年处于考核最末位的,组织上要进行谈话诫免,并调整岗位。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扩展4)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

  调查地点:麻虎镇中心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调查对象: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调查人:贺兴艳、闻小蔓、熊丽丽、冉广华

  一、测查目的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在家庭中,大多数独生子女,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脆弱、无责任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在幼儿园,由于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幼儿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缺失,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在众星捧月、重智轻德影响下,形成很多幼儿不良的品行,现在危及家庭,将来危及社会。因此,我设计这次问卷调查。

  二、测查的对象、方法、步骤

  (一)对象: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二)测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拟定调查的内容:“—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因此,我设计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品德教育行为*惯问卷调查表,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具有通俗性和代表性,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大部分幼儿的品德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拟定调查的题目;我的选题是以我们对幼儿家庭教育目标、内容、组织方式与策略、家庭教育环境等的了解认识水*进行部分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道选择题和道问答题,这道题均根据幼儿*常生活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随机选取我园幼儿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反思、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准备。

  3、各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并强调如实填写,按时回收调查表。

  三、分班级、年龄、进行结果分析

  小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xx%。 在回收的 份答卷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在家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小班幼儿在上幼儿园后,*惯有所改进,但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穿拖鞋等日常生活、行为*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吃饭,喜欢东张西望、挑食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穿、脱鞋没有次序,方法不当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家长提醒。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爱抢,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诚实、大方、知错认错。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中班: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中班幼儿。问卷发放份,回收份,回收率为xx%、本问卷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本次问卷内容分为热爱祖国 、讲文明讲礼貌 、诚实 、勤劳勇敢 、学会感恩 几大方面,家长部分把选择题做完了,少部分家长把问答题做了。

  1、中班幼儿xx%会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独立进餐,主动地喝水。

  xx%安静入睡,乐于学*穿脱衣服,不蒙头睡,不吮手指。xx%能自己吃饭,帮助大人倒垃圾、搬椅子等。xx%东西放在固定地点,不随地吐痰,不躺着看书。

  2、会谦让,会等待与合作,愿与别人分享玩具、食物与快乐。勇敢坚强,乐于帮助他人只有xx%幼儿能做到,大部分幼儿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与家长的过多包办主义、溺爱有密切关系。

  3、大部分幼儿都认识*,占xx%。

  4、在礼仪方面,xx%幼儿都比较有礼貌。

  5、在**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xx%幼儿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6、xx%能做到诚实大方,不骄不躁,言行一致、懂事不任性。大部分幼儿是很诚实的,但大多数会任性,对家长耍脾气。

  大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大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xx%。 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相对于小、中班幼儿在生活*惯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班幼儿毕竟上了两年幼儿园,在生活和礼仪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了两年后,日常生活*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据统计: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安静入睡等日常生活、行为*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独立进餐,喜欢边吃饭边看动画片;挑食不爱吃青菜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xx%的幼儿需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懂礼貌。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愿意分享,还有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不会谦让,爱抢,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还有xx%的幼儿是有时会合作分享,帮助别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认识****、知道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xx%的幼儿认识**、不认识**。

  6、xx%的幼儿诚实大方、不骄不躁、知错认错、懂事不任性。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xx%的幼儿经常任性、不懂事,耍小孩子脾气。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2

  一、问卷调查内容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82.83%,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39.91%。

  3、调查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 “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 “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3

  一、调查对象:

  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

  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从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和.%,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4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要充分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确立生成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理念比预设理念具有更加深远的价值。

  一、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1]幼儿园教育活动观要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决裂。

  [2]的活动观转变。这是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

  [3]它认同的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倡导多元、创造与自由,从而对现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解构与批判。幼儿园教育活动过于注重预设而无生成的理念,活动目标是预设的,选择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文化知识。

  [4]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活动由于幼儿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活动过程充满着无数变化的因素,活动进行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既然过程是创造的,本质是生成的,那么。不同的过程、同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便会有不同的本质,这样.差异个性便会存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一性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奉质的生成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质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而设置的活动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使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应是唤醒、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营造公正社会文化,而不是客观化知识的传播,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总是现实的、真实的、及时的、当下的活动,总是教育要素在特定情境中、在时空上的意义联结。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于受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内隐思维活动、精神活动以及外显的操作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活动总是伴随着无数的非预设性、不确定性、动态性。体验、顿悟、灵感等为超越预设性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便产生了新的体验和新的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运行机制

  幼儿的现实生活并不是处于封闭的、完成性状态,而是处于开放的、形成性状态,稳定、*衡是暂时的,而变化和重构是经常性的。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自组织”的机制,能够自我调整和不断变化,从而不断地从无序状态达到更高层次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有序状态。活动的运行是一种开放的形成过程,教师和幼儿是参与活动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既是活动的传递者、吸收者,同时又是活动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活动的开发过程与幼儿的学*过程是合二为一的。因此,活动的动态性、发展性特征改变了预成活动计划性的实践范式,揭示了预成活动接受式教学的弊端。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转化成幼儿学*的内在动机,应为幼儿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幼儿更主动、更自由地去参与活动。幼儿通过在多种活动中自主操作材料、体验、发现,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创造,从而获得了有关周围世界的直接经验,促进了他们的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5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0xx年6月

  调查地点:商州区幼儿园。

  调查对象:全园教师

  调查人:鱼洋萍

  一、测查目的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那么,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和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水*怎样?

  二、测查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时间

  (一)对象:全园教师。

  (二)测查方法:个别测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我园教师20xx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初海以上审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七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学*知识。

  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测查显示,我园教师教育环境的认识不足,答题的正确率只为57、5%。说明多年来,我们教师虽然也是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对教育环境进行了创设,但忽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忽视幼儿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忽视创设发挥教育作用的环境体系、忽视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百分比统计说明,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环境的认识差异不大,百分比分别为58%和57.2%。我园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前测情况比较中,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大,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总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5%和52、1%,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可见,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研究前测水*总的来说是均衡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测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据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的内容。同时要使教育目标需求化,激发幼儿内在的学*动机,教师要从只注重教材和教师既定的目标与决容,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并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从而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

  展。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

  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再次,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上获得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引导孩子主动学*的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物体相互作用,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学*,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识。只有幼儿真正愿意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得好。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创新一方面必须重视对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青年教师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同时,要吸收好的经验。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水*,走出一条“科研育师求创新”的路子。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科研组织网络,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动做到有内容、有重点、有专题发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规范管理,使教师的科研水*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6篇)(扩展5)

——幼儿园食堂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幼儿园食堂调查报告1

  根据市x食药监【xxxx】8号文件,并教(xxxx)51号文件要求,本月进行自查整改如下:

  1、在xx区食药监局、区教委直接领导下,申芸*高度重视下,李新芝主任三月份组织全体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员工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进提高。

  2、针对食药监局领导对实验幼儿园食品安全制度提出的建议,进行条条对照,根据实际重新改定,重新制定了食品安全十条制度。

  3、对食堂安全环境进行彻底清除,强化消毒留样制度的督促,做到天天有记录,遵照食药指示的精神,对食堂的全貌进行设计照相,交食药监局领导。

  4、3月21日下午,在申芸*的直接领导下,李新芝主任亲自组织召开家委会,家园共育,征集广大家长的建议,改善幼儿膳食营养,经过园、家委会研究、酝酿、商讨制定出一套合理可信食谱表,使幼儿健康食欲,快乐成长!

  5、针对食药监局领导提出的蛋糕无索票失误,进行及时的迷补,3月份重新核定在双合成店订阅蛋糕,做到证件齐全,且对食品的所有索证索票进行整改梳理,做到凭证凭票齐全。相互匹配。

  6、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3月26日利用星期六日药监局领导组织对全区食堂从业人员到神堂沟进行了预期两天的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精神,传播到实验幼儿园教师、家长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责任重大,做到相互学*提高,相互理解,赢得家长的支持谅解!

幼儿园食堂调查报告2

  一、前言

  学校食堂是学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既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之一,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食堂是学生每日用餐的场所,关乎着每位同学的生活和健康,进一步影响着学校的正常运行。因此,基于学校食堂对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我们就学校食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还有相对措施进行了调查。此次报告,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并且以客观真实的情况做了具体的调查。调查报告仅仅是一次尝试,希望能够对学校食堂及学生生活有所改进。

  二、学校食堂现状

  学校食堂和学生群体之间是存在着很多因素,客观来讲,并不是所有现状都令人满意。而这些现状如果不被重视不被改善,定会阻碍食堂乃至学校的发展。以下便是我们从食堂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用餐人数比重,菜品菜色,价格,刷卡以及同学们的满意度的调查的几个方面现状:

  1、食堂规模及经营情况

  学校现有三个食堂,即西校区,中校区和东校区各有一个。各食堂主营各类面食,米饭,粥,地方小吃,各类菜色及饮料,教工食堂主要是为学校教职工开设的,有时也对学生开放。

  2、食堂环境卫生

  根据调查显示,百分之五十的同学认为食堂环境卫生良好,桌面干净,及时倒废弃物;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认为食堂环境还好;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认为食堂环境不好。可以看出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情况有点差强人意,还需改进。是啊,食堂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和卫生了,一个干净整洁的食堂,才能够给同学们愉悦的用餐的环境和心情。

  3、食堂人员服务态度

  根据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的同学对服务态度满意,百分之三十的同学基本满意,百分之十的同学不满意。可以看出,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

  4、食堂用餐聚集人数比重

  就东校区来说,有两个食堂供选择,根据每个人选择不同,分布情况比较均衡,相对来说一楼食堂比二楼食堂人数更多,排队也显有些许拥挤。

  5、菜品菜色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东校区食堂菜品菜色较为单一,没有新菜色。多数同学对西校区食堂较为满意。中校区早餐类别比东西校区丰富。

  6、价格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认为食堂价格合理有据。百分之十八的同学对价格基本满意,百分之二的同学认为有些菜品收费不合理。就东校区食堂而言,蔬菜类价格比较合理,肉类价格有少许偏颇。

  7、刷卡情况

  据大部分同学反映,食堂存在多刷或少刷等情况,给某些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8、满意度

  综上所述,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对食堂还是很满意的,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学对食堂表示较为满意,百分之十的同学对食堂现状不太满意。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学校食堂是老师和同学的聚集地,因为学校人数多,常常会产生不必要的问题。同学们和老师们都有意识到这种问题,但是却没有人及时上报和解决。现有食堂剩菜剩饭问题、放菜盘、饭碗等问题。

  1、食堂剩菜剩饭问题

  据数据可知,食堂剩菜剩饭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是食堂阿姨给的量大或菜不符合同学们的胃口。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菜不够辣,咸淡不适。

  2、放菜盘、饭碗秩序问题

  大部分同学表示每次放碗筷时,秩序差,导致剩菜剩饭洒落到地上。完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①管理秩序的人并没有按时到岗。

  ②学生没有意思到秩序的重要性。

  ③提供当碗筷的地方集中,不分散。

  ④食堂放碗筷的地方小,但学生人多。

  3、食堂饭桌不够

  据调查显示,多数同学反映,吃饭时很难找到空的桌椅。原因有如下:

  ①考试临*,有些同学会选择在餐厅复*,吃饭时没有把书拿走。

  ②学校学生人口众多,吃饭时间集中。

  ③同学不喜欢和不认识的人共桌吃饭。

  四、措施

  1、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2、餐厅由食堂管理人员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同志负责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3、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学生在进餐时,餐厅干净卫生。

  4、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5、引导学生文明就餐,进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要面对同学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喷嚏,防止飞沫唾液传播疾病。

  6、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或值周老师值班,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和纸屑,不要乱倒残留的食物和废弃物。

  7、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分管领导或行政值周领导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餐厅的卫生情况。

  五、总结

  食堂是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去的地方,食堂的卫生环境,食品安全问题和我们息息相关。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了大家眼中的食堂,看到了好的方面,但不足的地方也急需改进。在此调查中,说明在很大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现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对食堂改进有所帮助。

  1、彻底做好食堂内部和外部的卫生,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2、要注意饭菜的保温,尽量让同学们吃到热的饭菜。

  3、食堂应该购置一套餐具清洗和消毒的工具,保证餐具同学们的卫生。应由专人负责验收。

  4、食堂应该经常更新菜色,以满足老师同学的口味。

幼儿园食堂调查报告3

  调查时间:4月19号

  调查地点:安徽工业大学东校区

  调查对象:安工大在校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概况

  为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了解我校学生食堂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学*食堂的工作水*,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我们举行“学校食堂饮食服务工作调查”的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反映学生的意见,希望对食堂搞好服务有一定帮助。

  二、问卷统计资料

  在本次调查中,下发问卷40张,统计回收问卷40张。其中男生18张,女生22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对学校食堂的整体评价方面,有20%的同学满意,55%的同学觉得还行,25%的同学不满意。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我们总结如下:

  1.菜品方面

  (一)对于菜的价格,大约75%的同学认为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偏高,只有小部分人觉得还能接受。

  (二)菜的口味时而偏淡时而偏重,每天的菜色重复。

  2.服务方面

  在对食堂各方面服务情况的调查中,20%的认为的工作人员态度较好,15%的同学认为态度很差,其他认为态度还可以接受,九食堂的评价蛮高,西苑餐厅评价最差,表现为服务人员缺少热情,没耐心,打菜打饭量度不好,偏少。

  3.卫生方面

  关于食堂整体卫生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卫生一般的同学比例占大多数,只有一点点人觉得卫生情况好。

  4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图可知大部分同学的日消费在10元--15元之间。说明大多数同学的消费水*相当,没有过多的浪费。大家都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从上图看出九食堂和六食堂的就餐情况比其他的都要好,就问卷调查和大家的反映来看,这两个食堂卫生和服务的态度比较让人满意,菜色也不错,对于东苑餐厅,因为位置和时间原因,大多数同学不愿意去。多数同学反映八食堂菜色不好,东西吃了感觉不干净;西苑的服务人员态度不好,工作人员卫生搞的也不好,经常乱收钱,饭菜给的量也少。大米的质量一般,偶尔在饭菜中吃到杂质。

  三、小结与讨论

  为更好的促进食堂的工作与发展,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就餐,合理解决食堂存在的问题已十分重要。综合上述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合理处理食堂与就餐学生的矛盾有所帮助。

  1.规范食堂的各项管理

  一方面,学校采用合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食堂的菜品和价格,做到各个食堂的统一,同时建立卫生督促小组,抽查食堂环境卫生和消毒清洁的情况食物的新鲜情况;另一方面,食堂应该积极配合搞好厨房卫生和食物的保鲜状况。具体来说就是:不要用手抓菜,不要在大家用餐的时候打扫卫生,餐具洗干净,不要在菜没洗或没洗干净的情况下就炒。应保证最基本的饮食卫生。

  2.微笑服务,互相尊敬

  作为食堂工作者,就算做不到微笑服务每个人,但最基本的要有耐心,要细心,打菜和打饭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给量,不能为了钱而克扣同学的食物,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同时,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尊重辛辛苦苦为我们准备美食的师傅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将怎么样?我们的学*还有什么保障?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大家都微笑着去面对每一个人,我们的大学生活才能更美好!

  3.后勤和设备

  因为学校里面的就餐是一卡通,所以经常有同学吃饭时卡里面的钱不够,所以希望能在每个食堂设转账终端机。很多时候面对一哄而来的人群,食堂工作人员都手忙脚乱,所以希望对那些特别受欢迎的菜增设打菜窗口。

  4.不断提高竞争力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年代,哪怕是一个食堂,也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食堂关注食品安全卫生,不断提高饭菜质量,一是要保证食材新鲜,二是要增加普通炒菜的种类。

  每一个大学都会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希望服务人员多加考虑同学们的饮食*惯,更加合理的安排同学们的膳食情况,实现双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