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调查报告,初中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1

  一、本课题的由来(或研究背景)

  20世纪后期,词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在西方已经逐渐得到重视,西方语言学家开始承认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合法地位,并陆续有专著问世。90年代以来基本词汇学专著的问世和<<词汇学>>(Lexicology)杂志的创刊足以说明“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已经取得一*之地。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英语词汇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自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人可以来,国内教育界对于英语词汇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过程

  1、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将会有利于初中学生,尤其是有利于英语“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词汇学*能力,丰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指导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而且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在具体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强有力的加速英语老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迈上新的台阶。

  2、 研究内容

  1.课堂词汇教学

  (1)、强化语音教学,注重构词规律教学。

  (2)、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

  (3)、注重语境教学,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加强作文练*巩固词汇教学。

  (4) 、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辨别英汉词汇差异性。

  2.学生词汇学*的策略培养

  (1)、充分利用词典,了解和掌握词汇。

  (2)、在一定的语境中学*和掌握词汇。

  (3)、用上下文判断和掌握词义。

  (4)、不孤立的记单词,要按词汇链记忆单词,更要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词汇

  3.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练*中掌握词汇,培养语感。

  (2)、用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复*,巩固学*成果。

  3、课题研究方法

  (1)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的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

  (2)星火记忆法。所谓星火记忆法就是利用单词的具体构成,采用字母谐音、汉语对比等形式,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像星星之火可以慢慢燎原。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而且学生容易接受,方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词,可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单词记忆方法。

  (3)利用真实场景直观教授单词。直观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多媒体设备、实物等一系列的教具和辅助活动来讲授英语单词。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就可以容易把实物与英语单词联系起来,加深记忆印象。

  (4)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5)进行连贯单词叙事记忆:连贯单词叙事记忆法也叫情境联想记忆法,是英语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记忆法。这种教学法是将各个单词串联成一件生动的事情或故事来学*。要知道,记住一个故事比单独记这么多单词要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6).阅读记忆法。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非常有效途径。首先,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巩固先前所学的词汇,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接触一些新词汇,通过查询字典或者询问教师,大意猜测这些新单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新词汇。反过来词汇量的扩大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学生英语水*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词汇只有在上下文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词汇学*不单纯是词的意义的学*,而是包括英语文化、故事风格、写作在内的全面学*。所以阅读是有效增加词汇量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最后是记忆的实践。

  4、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搜集整理资料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理解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

  研究探索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制定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建立个案后深入调查研究,作好前侧、后测工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保实验效果.全体课程组成员研究调查结果,通过课堂实践研究制定课堂词汇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

  实践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实践 创新词汇教方法,并各自完成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成果展示及材料的整理。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汇集整理资料、成果汇总、论文汇编。撰写结题报告送审。

  三、研究成果与成效

  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在词汇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深知我在理论上的造诣还是很低,还需要我继续努力去完善自己。在学生身上,通过一年的学*以及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词汇的记忆速度、准确度以及记忆的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有大约半数的学生基本掌握了音标记忆方法。

  文章类成果

  1.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2、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

  (内容简介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3、教学反思

  (内容简介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4.研究随笔等

  (综述要点及价值)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我对课题的研究只是皮毛,略知一二,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中多加关注,伴随自己教学实践的增加,能对课题的研究更加全面。

  2.由于我们现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在能力上的注重度有所降低,因此想要培养学生学*的能力,老师必须多下心思,多想办法。

  改进措施:

  1.针对课题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和学*生活中,我要多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素质。

  2.从自身实际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使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也从中受益。

  3.多与同事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从同事、网络等多个渠道获取相关知识。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2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

  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 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 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

  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

  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第六天:黄豆豆芽长度增加。通过*均值的计算,最长的是浸泡在0%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2.5%次之,接着是5%和10%。

  第七天:部分黄豆停止生长,表面布满大量不均匀黑色斑点。已发芽的黄豆部分仍未停止生长。

  第八天:至此黄豆豆芽的长度已有了一个较明显的差距:由长到短排列为0%、2.5%、5%、10%。由于温度等原因,黄豆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实验告一段落。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3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

  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 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 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

  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

  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第六天:黄豆豆芽长度增加。通过*均值的计算,最长的是浸泡在0%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2.5%次之,接着是5%和10%。

  第七天:部分黄豆停止生长,表面布满大量不均匀黑色斑点。已发芽的黄豆部分仍未停止生长。

  第八天:至此黄豆豆芽的长度已有了一个较明显的差距:由长到短排列为0%、2.5%、5%、10%。由于温度等原因,黄豆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实验告一段落。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1

  一、本课题的由来(或研究背景)

  20世纪后期,词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在西方已经逐渐得到重视,西方语言学家开始承认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合法地位,并陆续有专著问世。90年代以来基本词汇学专著的问世和<<词汇学>>(Lexicology)杂志的创刊足以说明“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已经取得一*之地。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英语词汇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自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人可以来,国内教育界对于英语词汇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过程

  1、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将会有利于初中学生,尤其是有利于英语“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词汇学*能力,丰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指导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而且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在具体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强有力的加速英语老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迈上新的台阶。

  2、 研究内容

  1.课堂词汇教学

  (1)、强化语音教学,注重构词规律教学。

  (2)、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

  (3)、注重语境教学,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加强作文练*巩固词汇教学。

  (4) 、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辨别英汉词汇差异性。

  2.学生词汇学*的策略培养

  (1)、充分利用词典,了解和掌握词汇。

  (2)、在一定的语境中学*和掌握词汇。

  (3)、用上下文判断和掌握词义。

  (4)、不孤立的记单词,要按词汇链记忆单词,更要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词汇

  3.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练*中掌握词汇,培养语感。

  (2)、用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复*,巩固学*成果。

  3、课题研究方法

  (1)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的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

  (2)星火记忆法。所谓星火记忆法就是利用单词的具体构成,采用字母谐音、汉语对比等形式,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像星星之火可以慢慢燎原。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而且学生容易接受,方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词,可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单词记忆方法。

  (3)利用真实场景直观教授单词。直观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多媒体设备、实物等一系列的教具和辅助活动来讲授英语单词。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就可以容易把实物与英语单词联系起来,加深记忆印象。

  (4)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5)进行连贯单词叙事记忆:连贯单词叙事记忆法也叫情境联想记忆法,是英语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记忆法。这种教学法是将各个单词串联成一件生动的事情或故事来学*。要知道,记住一个故事比单独记这么多单词要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6).阅读记忆法。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非常有效途径。首先,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巩固先前所学的词汇,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接触一些新词汇,通过查询字典或者询问教师,大意猜测这些新单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新词汇。反过来词汇量的扩大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学生英语水*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词汇只有在上下文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词汇学*不单纯是词的意义的学*,而是包括英语文化、故事风格、写作在内的全面学*。所以阅读是有效增加词汇量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最后是记忆的实践。

  4、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搜集整理资料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理解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

  研究探索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制定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建立个案后深入调查研究,作好前侧、后测工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保实验效果.全体课程组成员研究调查结果,通过课堂实践研究制定课堂词汇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

  实践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实践 创新词汇教方法,并各自完成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成果展示及材料的整理。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汇集整理资料、成果汇总、论文汇编。撰写结题报告送审。

  三、研究成果与成效

  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在词汇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深知我在理论上的造诣还是很低,还需要我继续努力去完善自己。在学生身上,通过一年的学*以及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词汇的记忆速度、准确度以及记忆的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有大约半数的学生基本掌握了音标记忆方法。

  文章类成果

  1.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2、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

  (内容简介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3、教学反思

  (内容简介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4.研究随笔等

  (综述要点及价值)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我对课题的研究只是皮毛,略知一二,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中多加关注,伴随自己教学实践的增加,能对课题的研究更加全面。

  2.由于我们现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在能力上的注重度有所降低,因此想要培养学生学*的能力,老师必须多下心思,多想办法。

  改进措施:

  1.针对课题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和学*生活中,我要多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素质。

  2.从自身实际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使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也从中受益。

  3.多与同事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从同事、网络等多个渠道获取相关知识。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2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

  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 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 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

  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

  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第六天:黄豆豆芽长度增加。通过*均值的计算,最长的是浸泡在0%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2.5%次之,接着是5%和10%。

  第七天:部分黄豆停止生长,表面布满大量不均匀黑色斑点。已发芽的黄豆部分仍未停止生长。

  第八天:至此黄豆豆芽的长度已有了一个较明显的差距:由长到短排列为0%、2.5%、5%、10%。由于温度等原因,黄豆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实验告一段落。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3

  一、本课题的由来(或研究背景)

  20世纪后期,词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在西方已经逐渐得到重视,西方语言学家开始承认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合法地位,并陆续有专著问世。90年代以来基本词汇学专著的`问世和<<词汇学>>(Lexicology)杂志的创刊足以说明“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已经取得一*之地。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英语词汇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自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人可以来,国内教育界对于英语词汇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过程

  1、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将会有利于初中学生,尤其是有利于英语“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词汇学*能力,丰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指导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而且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在具体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强有力的加速英语老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迈上新的台阶。

  2、 研究内容

  1.课堂词汇教学

  (1)、强化语音教学,注重构词规律教学。

  (2)、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

  (3)、注重语境教学,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加强作文练*巩固词汇教学。

  (4) 、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辨别英汉词汇差异性。

  2.学生词汇学*的策略培养

  (1)、充分利用词典,了解和掌握词汇。

  (2)、在一定的语境中学*和掌握词汇。

  (3)、用上下文判断和掌握词义。

  (4)、不孤立的记单词,要按词汇链记忆单词,更要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词汇

  3.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练*中掌握词汇,培养语感。

  (2)、用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复*,巩固学*成果。

  3、课题研究方法

  (1)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的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

  (2)星火记忆法。所谓星火记忆法就是利用单词的具体构成,采用字母谐音、汉语对比等形式,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像星星之火可以慢慢燎原。这种方法简单、直接而且学生容易接受,方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词,可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单词记忆方法。

  (3)利用真实场景直观教授单词。直观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多媒体设备、实物等一系列的教具和辅助活动来讲授英语单词。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就可以容易把实物与英语单词联系起来,加深记忆印象。

  (4)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5)进行连贯单词叙事记忆:连贯单词叙事记忆法也叫情境联想记忆法,是英语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记忆法。这种教学法是将各个单词串联成一件生动的事情或故事来学*。要知道,记住一个故事比单独记这么多单词要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6).阅读记忆法。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非常有效途径。首先,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巩固先前所学的词汇,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接触一些新词汇,通过查询字典或者询问教师,大意猜测这些新单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新词汇。反过来词汇量的扩大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学生英语水*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词汇只有在上下文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词汇学*不单纯是词的意义的学*,而是包括英语文化、故事风格、写作在内的全面学*。所以阅读是有效增加词汇量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最后是记忆的实践。

  4、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搜集整理资料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理解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

  研究探索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制定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建立个案后深入调查研究,作好前侧、后测工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保实验效果.全体课程组成员研究调查结果,通过课堂实践研究制定课堂词汇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

  实践阶段 承担人宋玉波、刘伟伟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实践 创新词汇教方法,并各自完成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成果展示及材料的整理。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汇集整理资料、成果汇总、论文汇编。撰写结题报告送审。

  三、研究成果与成效

  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在词汇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深知我在理论上的造诣还是很低,还需要我继续努力去完善自己。在学生身上,通过一年的学*以及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词汇的记忆速度、准确度以及记忆的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有大约半数的学生基本掌握了音标记忆方法。

  文章类成果

  1.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2、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

  (内容简介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3、教学反思

  (内容简介及评价,是否发表或被转载)

  4.研究随笔等

  (综述要点及价值)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我对课题的研究只是皮毛,略知一二,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中多加关注,伴随自己教学实践的增加,能对课题的研究更加全面。

  2.由于我们现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在能力上的注重度有所降低,因此想要培养学生学*的能力,老师必须多下心思,多想办法。

  改进措施:

  1.针对课题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和学*生活中,我要多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素质。

  2.从自身实际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使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也从中受益。

  3.多与同事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从同事、网络等多个渠道获取相关知识。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初中调查报告 (菁华9篇)

初中调查报告1

  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以来,学生自主学*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但是长期以来,初中学生语文预*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主动,只是机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课前预*效率低下。学生的预*是否落实?在落实中是否做到位?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预**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预*能力水*。基于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度思考,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及时做好对学生的预*情况的了解反馈工作,对学生预*方法进行有的效指导,最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惯。

  一、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了解学生现在的预*情况,查找学生预*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策略提供依据。

  内容:学生对预*的认识和态度,学生预*的主动性,学生预*的有效性及方法等。

  二、调查对象与过程

  1、对象:从本校三个年级选取三个班级,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3张,收回率100%。

  2.过程: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由10道题组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预*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对此事感兴趣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力。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你经常进行预*吗?

  A、经常55%

  B、偶尔21%

  C、老师布置的时候24%

  经常会预*和在老师布置的时候的人数占到了78%,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预*比较重视,有22%学生课前就不预*。喜欢课前预*的占52%,不喜欢的4%,一般的44%。大多学生还是认可预*的。

  你觉得预*对学*新课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67%

  B、一般29%

  C、基本上没帮助

  D、预不预*一个样4%

  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预*的重要性,并且也能参与到课前的预*中。

  2.预*的主动性

  你的预*是

  A、老师的要求53%

  B、自己的*惯47%

  选A的占53%,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进行预*,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自觉的预**惯是不利的。选B的仅占47%,可见有一半的学生在被动的预*或不预*。

  3、学生在预*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

  你是怎样预*的?

  A、看看书,画一画20%

  B、做摘录,做练*68%

  C、提出问题12%

  学生不讲究预*方法。预*的内容偏重做课后练*,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随便看看书的占12%。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课前预*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4、预*的效果调查

  你对即将上的语文课的内容

  A、已全部掌握7%

  B、已经认真预*42%

  C、知道要学的内容39%

  D、一无所知学合作12%

  学生的预*效果不大,全部掌握知识的仅仅只占到了7%,没有预*一无所知的占到了12%,而其他81%的学生只是浅层次的预*。结合“你能认真完成预*任务吗”的问题,经常能的完成任务的仅仅只占了37%,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存在以下五点问题。

  1、对课前预*不够重视。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提前预*。但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样没有主动去动脑筋,长期不假思索、分析地被动的接受一切,久而久之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

  2、没有养成预**惯。

  有些同学虽然也预*,但只是被动的去完成课前预*,他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走马观花,匆忙完成,根本没有想着自觉的预*。例如:有些学生简单地看看课文、画画词语,没有发散思维,没有动脑思考。结果在课堂上听讲时无法理解重难点,小组合作时无法完成预设的任务,学*困难重重,逐渐对预*失去了信心。

  3、预*方法不正确。

  学生在预*课文内容时往往偏重基础性知识,而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重视。预*结束后,能主动去做课后*题进行自我检查的学生较少,并且预*时采用的方法较单一。学生在预*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不善于合作学*。

  学生在预*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而是将希望寄托在老师的帮助以及借助于资料,或千篇一律的抄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5、不注重预*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但预*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敷衍了事。对各种问题不钻研、不归纳、不总结;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听讲时无法理解重难点,小组合作时无法完成预设的任务,学*困难重重,逐渐对预*失去了信心。所以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惯是提高预*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成功的保证。

  五、反思

  1.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任务,教师绝不代替,同时引导学生不依赖资料,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解读。

  2.教师积极的创设课堂条件,让学生体认到自己是学*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例如:课堂上教师创设情景,营造宽松活泼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再给予积极评价。教师积极的创设激励方法,激励学生,提前预*,甚至超前预*。

  3.教师指导学生预*时,要让学生有明确预*要求和目标。预*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任务应在读中完成。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高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4.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5.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这时就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监督。

初中调查报告2

  既然是社会调查,不一定和学校有关嘛~~

  一、调查原因:

  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场,可妈妈又在催我去补*班,补、补、补,我晕。其实饱受补课之苦的又何尝我一人呢?每到双休日和假期同学们就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班,可又有几人愿意补*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

  我在补*班调查了63人,结果有56人说不愿意补课,只有7人是自愿的。我把同学们在补课班的表现归为三类。

  1、云中漫步者 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

  2、地下工作者 老师上面讲,他在下面玩。

  3、逍遥逃学者 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反感补课呢?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1、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的兴趣。

  2、家长们送孩子去补*班,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双休日、寒暑假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们会受不了的。

  四、调查建议:

  1、家长们应还给孩子双休日和假期,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2、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补*班时,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热爱的前提,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如果强行给孩子增加营养,反而会营养不良的。

  家长们,好好反思一下吧,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为了完成这次调查报告,在20xx年的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我特意走上街头去卖花,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完成这次作业,使自己的社会调查作业不必过于空洞,脱离实际。更可以让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与生存的艰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

  调查内容:

  情人节,这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为*人所了解,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时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钟爱,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继圣诞节之后又一在*大受欢迎的西方节日。但是,人们对于情人节的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节,但仅有24%的市民同时知道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为西方情人节和我国传统情人节;83%的市民会选择在2月14日送礼物给自己的爱人或亲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以上是我在调查中得到的结果。

  就在我们已经将西方的情人节再也过不出新意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也有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最早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就会搭着鹊桥在天上相会……*情人节所推崇的内敛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节缺少了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却另有一番韵味。

  “七夕”是我国最动人的神话故事之一,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热闹程度为什么远远敌不过西方的“情人节”?它的原因又在哪里?

  西方情人节虽然是舶来品,但市民却对它情有独钟,商场、花店、礼品店纷纷打造出了情人节时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传统情人节却日趋淡漠,有人说,“七夕节”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有人说,洋节的特性商品更明显,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有人说,七夕节太土了,不够时尚;还有人说,洋节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自身感想:商品经济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伴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西方商及文化在*畅通无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比起军事侵略,更甚。这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切记——我们的——根!

  我是福建的所以我不知道

初中调查报告3

  眼睛视力,是现在学生家长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眼睛伴过我们一生,对我们人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的这篇报告,希望能让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们(特别是中学生)的用眼情况: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挤进*视甚至失明的行列,预防或避免学生视力下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调查目的:让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们(特别是中学生)的用眼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日——20xx年10月7日

  调查对象:学生(初中生)家长教师

  调查说明: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访谈

  调查说明:(网络查询)

  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视神经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调查过程:首先设计问卷调查,再抽样调查初中生用眼情况;然后与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谈论:如何能够使初中生预防或者避免*视?最后再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一一列举说明。

  调查结果:经过我的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中,初一学生*视率最低,约占总人数的20%;初二学生*视率高于初一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5%;初三学生*视率最高,约占总人数的38%。其中涉及到四个导致*视的常见因素——

  第一是因为学科作业的繁多而导致*视,在这一情况的初中生中:初一*视学生约占10%,初二*视学生约占16%,初三*视学生约占30%!

  第二是因为过度地如上网,看电视,看武侠或者言情小说等而导致*视,在这一情况的初中生中:初一*视学生约占20%,初二*视学生约占12%,初三*视学生约占4%!

  第三是因为坐姿不规范而导致*视,在这一情况的初中生中:初一*视学生约占24%,初二*视学生约占28%,初三*视学生约占36%!

  第四是因为过度地玩手机而导致*视,在这一情况的初中生中:初一*视学生约占40%,初二*视学生约占37%,初三*视学生约占12%。

  调查后的发现

  涉及到四个导致初中生*视的常见因素中,“坐姿不规范”和“过度地玩手机”这两个因素是使初中生*视的罪魁祸首。

  调查结论

  (为了减少*视人数所占初中生的百分比,我咨询了初中学生,家长还有教师的宝贵意见,也上网采纳了一些建议)。

  1、各个中学定期检查本校的作业布置情况;教师也要酌情适量布置作业。

  2、现在的初中生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导致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挤进*视的行列;各个中学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家长也尽量不要给孩子买手机。

  3、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坐姿不够规范,使其成为自己*视的罪魁祸首;所以现在自己应该迅速矫正!

  4、假期或者*时在家,应该拘束自己不要过度娱乐。

  5、多运动,多爬山,多看绿色的东西,多与大自然接触。

  6、需要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

  眼睛的保健工作

  一:眼保健操

  第一节:按揉天应穴。

  第二节:挤按睛明穴。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第四节:按太阳穴刮上眼眶。

  第五节:按揉风池穴。

  第六节: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注意事项:视网膜脱落者或者其他眼部病症不能挤压眼部等情况不能做眼保健操。

  二:用眼注意事项

  1、需要合理的环境光线;

  2需要良好的*距离用眼姿势;

  3、需要缩短*距离时间;

  4、需要增加户外运动;

  5、需要睡眠充足,否则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易造成假性*视;

  6、定期检查,如果发现自己视力异常,应该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问卷调查

  1、你*视吗?

  A、*视B、不*视

  2、你为什么*视?

  A、学*压力B、过度娱乐

  C、玩手机D、坐姿不规范E、其他原因

  3、你正在读初中几年级?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4、你觉得应该怎样矫正视力?应该怎样预防或避免*视?

初中调查报告4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照本宣科的无奈,有过突发奇想的惊喜,但更多的是一中彷徨和困惑,见过大多数老师像庖丁解牛一样的把每一篇课文肢解干净,然后做些课堂作业,批批基础训练,、完成了大小作文各八篇,间或发些东抄西摘来的试卷强化训练一下,勤劳点的老师还会吩咐学生买些现代文阅读、作文选打打牙祭,期末试一考,急于看看人均分,有人欢喜有人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有时也想过要穷则思变,浏览过汗牛充栋的文献,聆听过挂名专家口沫飞溅的空谈,真是不说我倒还明白,越说我越糊涂了,要么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么天马行空,说些他自己也并不明白的话。而在我冥思苦想的孤独求索之中,也隐约瞥见东方丝丝曙光,初中语文教学,有四点还是值得三思一番。

  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是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东西给学生呢?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课要一节一节的上,具体到每节课,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控制好三维,(就像一个妙龄少女,只要把三围搞的中规中矩,养眼问题就不大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观,每篇课文都是有点身份的人写的,多少有点含金量,要让学生通过学*课文,了解相关知识,包括字词句,课文介绍的内容、文体、作者、相关背景等等。在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读、说、听、写四种能力,让学生会默读、朗读、泛读、精读多种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捕捉文本信息,概括总结能力,教会学生怎么读文章,不同的文章怎么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会读会说还不够,还要会手写吾心,把耳闻目睹的,心中所想的在笔端下流淌下积案来,说简单点,就是读的方法,写的技巧。另外在解读文本时,要充分感悟文字的神奇,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肌肤和心灵得到*的熏陶,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合这三点,这课就没有白上。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素质教育核心的理念是创新和实践,但出新却不能出格,要紧紧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求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学好它是为了交际,如果搞成哑巴语文,搞成会考试的工具,那就背离了学*的初衷,但它又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担负着人文熏陶的重任,让学生在一篇篇文章的诱导之下明白道理,规范行为,学会做人,感悟人生。而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的载体,既要尊重它,借他山之石攻玉,又不能被它所束缚,老是围着它团团转,在它基础上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引进课外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知识面,阅读面。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等、互动的教学新秩序,教师只能做引导者,做学*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激发其学*欲望,特别是要养成积极主动、自主学*的好*惯,劳逸结合,学会预*复*,当日任务当日毕,认真独立思考,不做假做业。教师在讲解时,要高屋建瓴,拨云见日,要有师讲生听升华到生学师点拨的境界,对课文分析要着眼整体,就像写意泼墨,而不是工笔细描,精耕细作,力争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不是求甚解,不好读书。在课堂中要控制课堂气氛,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紧张,一潭死水沉闷乏味当然不好,欢声笑语喧哗吵闹更是糟糕。要求活而不乱,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三、不同文体课文的授课方式。

  在具体分析每篇课文时,无论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是电脑课件晃大腿,教学流程都是八九不离十,一般分为四大版块:1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是自学感知,整体把握,三是合作交流,解读探究,4是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但同中有异,不同文体,教学侧重点,授课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按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课文,可以作如下分类: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情的道理),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散文,现代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古文,另外在课型上还有复*课,作文指导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在写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切合学生,变换教法,每节课上完后,要养成教学反思*惯,总结得与失。

  四、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作业,切实加强课后督查。

  光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后就成了耳边风,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要设计优质高效的作业来复*巩固所学的内容,可按排大小作文、周记、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作为基本作业,学有余力的可根据学生自愿按排强化作业(阅读和写作),作业这一块要求做到八个字:按时按量,独立认真。坚决打击假作业,即抄作业(抄答案书,抄其他同学的)和糊作业(不动脑筋,偷工减料),对于拖拉作业,不交作业者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要适当惩戒,不可姑息养奸。对于课外时间要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可,课外指导扩大阅读量,主要选些文质兼美的短文,对优秀的文章要背诵一些,培养语感,让学生互查,教师定期抽查,考试每月至少一次,每次考三试后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写小结反思。总之,要通过训练和督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俗话说:教学有方,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多读多写多背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虚心学*,教学相长,让课堂富有诗意,让课堂充满韵味,要做教书先生,不做搬书工匠。

初中调查报告5

  居家过日子,这是再基本不过的了。只有吃住不愁,人们才有可能去干事业。随着生活水*与消费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小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方式就是在这种趋势的催化下诞生的。对于这种新生的小区管理方式,人们褒贬不一,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对此,我们进行了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成果与结论报告如下:

  一、物业管理的性质:

  物业管理与传统的小区管理方式(如家委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物业管理公司是一个企业,自然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所提供的服务是有偿的。而家委会只是一个组织,是*的一个部门,是非盈利性的;其次,由于物业公司是一个企业,所以有权力,也有义务为业主提供有偿的服务,而家委会却没有这样的义务。由上述区别中我们发现:由于物业管理是有偿性服务,那么其总体服务水*一定在无偿服务之上,也就是说,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更加周到。

  二、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建设:

  为了使业主能够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满意,物业公司都在积极地做实事,小区建设就是最好的例子。以我们调查的世纪城小区为例,物业公司已为业主提供了体育器材等设施,并计划提供更多文体、商业类设施,大大方便了住户。也正是因为物业公司做出的努力,使得相当一部分住户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生的小区管理方式。

  三、未来的发展空间:

  由于物业时新兴事物,所以有些细节问题还不是很清楚,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冲突屡有发生。但纵然是这样,物业管理业凭借着齐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可以相信,随着法律条文的完善与管理、服务项目的增加,物业管理市场将会更加规范,住户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到那时人们的居家生活将会更加舒适,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初中调查报告6

  一、调查背景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方式,由此学生的学*不再是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积极主动的获

  取知识的过程。合作学*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今年,学校掀起了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浪潮,大家积极参与校本研究,共同学*与交流,在摸索中实践高效课堂,在研究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我的课题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自主学*模式初探》就是以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也在目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太明白,大家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学生问卷调查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学生调查从学生课前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设计了15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在中厂初中和宋家初中随机抽取了176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无记名进行回答,力争反映学生真实的学*情况,客观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现状。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1、课前预*情况:

  调查中,第(1)题预*方式上,只看书的,占44%;边看书边做练*的56%。

  (2)认为课前预*,对课堂上的新课学*有较大帮助的占47%,有一些帮助的占36%。

  (3)预*中遇到困难的处理方式:问家长的占1%,问同学的23%,自己钻研18%,集中精力上课专心听讲59%,反映预*中,学生自主讨论交流、钻研精神不太好,依赖老师的还居多数。

  (4)遇到查阅资料的问题时:认真查阅

  资料的占28%,不查资料听老师讲的占50%,看别人怎么做,抄袭别人的占10%,可见学生自主学*的观念和意识不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引导他们自主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来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自己的自我学*能力。

  从调查的数据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科学的指导学生预*,并且要及时检查预*效果,对中等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独立钻研。对小部分后进生应提出基本的预*要求和目标,预*题的设计要相对的简单、适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效果,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2、课堂教学情况

  (5)课堂上怎样的学*方式有利于学好本学科问题是老师少讲,自己自学的是13%,分组讨论的占21%完全听老师讲解的占38%,说明同学们课堂的依赖思想严重,认识需要提高,一部分学生就想自己不懂脑筋,等着老师总结,老师讲。

  (6)课堂上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程度:学生认为课堂上有机会发言的,占45%,有很多机会的占26%。从数据显示上反映,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少数不善发言的同学,要培养她们大胆求真的学*精神。

  (7)课堂上喜欢老师上课方式的:讲得好、讲得多、讲得透的占33%,老师少讲,多留时间自己思考的占12%,先让自己思考,不懂问老师的占43%,从学生的心中答案可以知道,他们从心里上还是希望能够自己独立自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老师应该满足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

  (8)课堂上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处理方式:有问题教师马上讲解的占24%,让学生思考后再讲的28%,让学生讨论后再讲解的占34%。数据反映课堂上,教师还是存在不放心同学自己解决问题的现象。不能大胆把时间还给学生自己。

  (9)课堂上学生有疑惑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说明他们从内心上,碰到困难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10)课堂教学喜欢小组合作的占34%,还可以的占45%,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11)课堂上参与讨论积极的占35%,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的占46%,这里说明学生应该更开放,更大胆些才好。

  (12)课堂上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看法认为真勇敢的占63%,就爱出风头的占6%,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主动回答问题,只是单子不大,怕回答错误丢人而已。

  (13)对教师“满堂灌”认为合理的占34%,留时间给学生的占42%,心理上学生希望上课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14)喜欢老师用自主学*模式的占34%,喜欢合作讨论的占45%,老师讲学生听得占3%,教师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15)有关课堂自主学*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已经把我适合自己方法的有34%,试着尝试别人介绍的方法的有17%,说明学生学*新东西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希望老师能够好好引导,让他们做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调查结论简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可以看到当前小组合作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现象:

  1、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已养成预**惯,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同学预*具有盲目性。预*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新课预*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预*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2、调查资料显示,预*时碰到不懂问题,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的占多数,其他同学几乎都选择自己反复思考,或等着老师讲解。

  3、在学生功课有疑问、遇到难题时,选择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说明他们从内心上,碰到困难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4、小组合作学*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等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问卷第11题“在小组合作学*过程积极参加讨论吗?回答是的占32%,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的占58%,不回答的占4.5%。不太主动参与的原因,都是自认为学*中等或不太好,怕说错了大家笑话他。

  5、对于课堂上回答问题表现积极的同学,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学*的榜样,是正能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不认同他们,认为他们虚荣、爱表现。不过,还有一部分同学也会有反思:为什么别人会,但自己不会?

  五、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策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的反馈分析,可以看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小组合作自主学*”的模式。但同时受目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老师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课堂上,他们对老师仍有依赖性,离不开老师的讲授教学。

  对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需要过程、时间、学*和研究,学生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老师可以先用“小组合作自主学*”和“讲授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慢慢放手,慢慢减少“讲授式”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都经历一个缓冲阶段,最后,再让“小组合作自主学*”模式占主导的地位。

  2、大多数同学虽然已养成预**惯,可是少数同学预*具有盲目性。预*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导致课堂上新课预*,就好比是在做题检测。根本没有达到预*的真正目的。而且有时预*碰到不懂问题,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的占多数,其他同学几乎都选择自己反复思考,或等着老师讲解。这种依赖思想太严重。

  对策:预*看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的预*目标,就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预*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预*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那是老师应该加以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合作讨论。

  3、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功课有疑问、遇到难题时,多数学生选择的还是“等”“靠”的思想,不愿自己动脑筋独立解决,之所以调查中显示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说明大多数学生从内心上,碰到困难时,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对策: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明白了,现在课堂的主人不再是学生眼中了不起的老师,而是真正能够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勤于思考的学生。因此,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课堂多引导,多鼓励,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对别人说出来,不同意见和别人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小组合作自主学*”模式的推行。

  4、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的占一小部分;有时积极、有时不积极的占一半,还有少量同学因害怕错而选择课堂沉默。学生的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长期的“听课”状态,对于“小组合作自主学*”的教学形式有初期的“不适应感”。

  对策:教师*时多与学生进行心理交谈,给他们“洗脑”,初期用“讲授法”和“小组合作自主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上课,让学生有过渡的时间和空间。慢慢在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解决问题,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5、在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自主讨论时能够表现积极,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学*的榜样,是正能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不认同他们,认为他们虚荣、爱表现。不过,还有小部分同学也会有反思:为什么别人会,但自己不会?

  对策:备课时,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梯度,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水*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适中较难一点的问题留给中等生和尖子生解决,这样就照顾到了班级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想象。从而也增加了我们每一位学生上课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大胆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六、启发与感想: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不要让他们觉得历史是一门副课。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而老师在课堂形式上,可以是活动课、讨论课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并快乐地学*并掌握新知识,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2、合理搭配学*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能力、性格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小组,最好做到性格互补,学*互补、男女搭配。如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要互补,不能出现有的小组爱说话、爱讨论,有的小组不爱说话,不爱讨论。同时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汇报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3、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流于形式。课堂涉及到问题讨论时,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杜绝小组合作学*的“假”与“浮”的现象出现。

  4、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要让后进生也觉得他在小组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们去学*,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即使有时需要批评学生,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5、小组合作学*要有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等。

初中调查报告7

  一、调查背景

  伴随着天气急剧变化,气温明显下降。据有关疾控部门预测,季节和气温的变化,会让甲型H1N1流感出现新的流行高峰。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更加活跃。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病菌传播特别适宜,因此学生是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人群,预防甲流是当前防控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的预防甲流,针对这一情况,杭州多数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门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二、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1月份,对我所在实*中学的学生进行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宣传教育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对于学校所做的预防甲流的宣传教育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来说,宣传教育还是到位的,但是在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形式单一,学生只对部分内容了解的情况等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调查为探索更好的实施宣传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了解学校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2、了解当前中学生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了解;

  3、分析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了解和探讨像该类的宣传教育有什么特点;

  4、给学校预防甲流知识宣传教育提些建议。

  (二)调查方法

  1、走访校医务室,了解学校的一些预防甲流的措施,学生发烧及停课情况。

  2、学生问卷,内容涵盖对甲流的认识、学生预防甲流的措施实施的情况、学校对预防甲流宣传教育的实施情况和对甲流的看法这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初一和初三几个班的学生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3、随机抽样访问调查。在校园内,如医务室、操场、校门口、办公室等地方随机访问经过的学生和老师,询问有关学校宣传教育预防甲流的实施情况及对甲流的看法等等较为具体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

  (一)学校的具体措施

  1、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工作会议上强烈强调、宣传甲流的预防工作,并要求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都要做好学生发烧、发病情况的调查和紧急处理。

  2、在学校里设立了有关甲流知识主题的橱窗,内容包括什么是甲流及甲流的一些预防措施。并要求班级设立专门的信息栏粘贴有关甲流的宣传知识材料。

  3、利用午休时间,通过广播,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如“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4、进入校门均要进行体温测量,并要求每个班级在一定时间内必要开窗通风半小时,同时每天进行教室消毒,并加大医务室的体温计、口罩和部分防甲流药品的用量。

  5、与家长配合,做好每天早晚两次的体温检测工作,填写每周上交的《一周体温记录表》。如有发现有流感症状和身体不适的学生,由家长带回,并要求在家休息、自学一周后由医院开具证明到校医务室,经校医允许后方可进班学*。

  6、以班级为单位,若有班级发烧、请假人数过多,则由学校统一安排个别班级停课。

  (二)对问卷调查和个人随机访谈(7名学生、2名教师)的分析。

  1、对甲流的认识

  调查显示,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部分学生对甲流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但认识程度不一,相差的较大。100%的学生了解甲流的部分临床表现和部分传播途径。这说明学校的甲流知识宣传教育是成功的。但是约有21%的学生认为甲流的临床表现有仅有发烧,学生能够完整的知道甲流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也只占了29%。这说明,学校的宣传教育还是不够到位的。而且,我们在调查访问中还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问学生对甲流的了解,其中有3位学生对甲流不了解,甚至有1位竟然表示对其一无所知。还有同学反应,每次的宣传教育,大部分都是贴在班级或学校的宣传栏里让学生自己去看,这样一来反而许多学生不会去了解了。

  2、学生预防甲流的措施实施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学生知道部分预防甲流的措施,但有46%的学生知道的并不全面。其中有83%的学生表示愿意注射甲流疫苗,却有17%的学生并不知道感冒后、吃了消炎药的是不可以打疫苗的。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生了解了预防甲流的措施,但是预防措施的实施部分却是十分薄弱的。据调查,虽然有70%的学生会因预防甲流而勤洗手,但仅有47%的学生会坚持每天测量体温,有甚至7%的学生表示从未测量过体温,但是学校要求每周上交的《一周体温记录表》是要求学生每天早晚两次测量体温并记录的。这说明,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不够,预防甲流的有关措施的落实情况还是十分不理想的。确实,这项预防措施落实起来有许多困难,但只要学校方面加强与家长方面的联系,我想,多多少少会有些效果的。我在访问调查中还发现,对于一些出门、上课学*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开窗通风、少和有感冒症状的同学聊天等措施均表示理解和已在实施。

  3、学校对预防甲流宣传教育的实施情况

  5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对预防甲流宣传教育十分了解,可是却有6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甲流宣传教育效果一般。当问及“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时,是如何看待因为发烧而要求在家休息、观察一周的预防措施?”时,多数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约有22%的学生认为不好,会影响学*;约有4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约有26%表示赞同学校的做法,但是希望学校不要一概而论,从而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学校放假表示“幸灾乐祸”,很希望学校没事放放假什么的。在访问的过程中,也有教师表示,在这个甲流高发季节,尤其是天气骤变、温度急降的时候,进行全校性调整时间作息表,放宽一些衣着要求,应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4、对甲流的看法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是没有想法的,这说明,甲流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是好事。更值得鼓励的是,有少部分学生明确认为甲流并不可怕,只要做好防预工作,就能度过这个甲流高发期。还有学生写到“卫生从*时做起(包括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从我做起。”

  五、调查小结

  学校在应对全社会性的甲型H1N1流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总体来说,该学校的宣传教育是十分到位的,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是落实的十分好的,不论是从学生的知识方面还是从学生的落实情况分析,都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和目标。

  但在宣传的教育过程中一些漏洞是再所难免的。比如,宣传教育的形式缺乏多样性,与家长的反映情况的处理和沟通,针对教师的一些预防措施,及教师得流感后的处理情况等问题还有待更好的解决。

初中调查报告8

  为了推进我县初中校本研修工作和市县“新常态,大视导” 活动要求,县教研室三、四月对全县十三所初中的校本研修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课、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较详尽地了解了各校校本研修开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各校领导对校本研修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工作原则,有力地督促和推进了校本研修的工作进程。领导小组经常深入教学工作当中,督促、指导工作的开展,研究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科研氛围的营造、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实现了教研工作的常态化。

  (二)制度完善,保障实施

  各校制定了详细的校本研修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修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如:药惠中学、高陵四中、姬家一中、泾渭中学、鹿苑中学等学区长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制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有力的推动了校本研修的顺利实施,同时他们也修订了学校教师考评体系学生评价机制。

  (三)校本培训多样,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各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高陵四中、庙西中学、榆楚中学、耿镇中学利用全干会、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各种法律法规,先进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师理论和业务能力。

  张卜中学结合教育局提出的“四心”、“四有”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学*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依法施教,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形象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培养更多的思想健康、行为规范的学生 。

  各校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市英语教法培训,中考复课研讨培训会。回校后利用教研活动向本组教师传达会议内容及精神,使优质资源做到共享。药惠中学先后组织教师13人次参加市级各类培训,参训教师回校后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级培训,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契机,引导教师获得有益信息,组织教师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四)校本教研活动丰富多样,促教师专业发展

  1.积极开展大学区活动

  姬家一中大学区本学期继续开展大学区“同课异构”活动,让更多学科的教师参与其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改变旧有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听课教师在比较中获得启发,取长补短,在研讨交流中不断进步。药惠中学大学区开展了大学区九年级物理、化学复*备考工作会议,通过教师上复*课,课后进行研讨,以及针对20xx年中考复*备考工作,各校拿出了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明确了努力方向。鹿苑中学大学区开展大学区骨干教师示范课、评优课、以听课、评课为载体,推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利用大学区qq群,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联系和研讨,提高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工作的效果。

  高陵四中大学区以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为依托,组织本学区对应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开展学区内的校本研修活动。

  2、专业引领。泾渭中学通过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等活动,让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发挥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促进名师更快发展和推动全校教师提升教学素质、提高校本教研的水*。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高陵四中开展了本期骨干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分别由冯宇玉、李瑜、杜玉、刘凤娥、洪涛和朱花妮六位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这几位骨干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努力打造有个人特色的高效课堂。各组教师能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评课中肯实在,除了精彩课堂的亮点以外,大家还能在研讨交流中指出不足之处。虚心好学的品质,积极参与的热情,和谐热烈的氛围,充分见证了活动的效果。

  3、同伴互助。泾渭中学通过组内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使青年教师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环节通过名师的指导,尽快成长起来。姬家一中、姬家二中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它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各学校要求教师每课一反思,并写在教案后面。泾渭中学、崇皇中学、姬家二中 的教师每月有两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高陵四中,鹿苑中学,姬家一中,药惠中学要求教师在听公开课后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师听课、写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5、开展“五个一”活动。湾子中学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对每位教师提出:一节过关课,一节教学设计,一篇课后反思,一次竞赛活动或者检测,参与一项课题研究,这项活动旨在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创建示范化校园打好基础。

  (五)课题带动校本研修,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各校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发挥了课题的引领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张卜中学的付存山校长、耿镇中学的路盾校长、通远中学的董惠民校长主动带头进行省级课题研究,为本校老师带了好头。调研中发现此次各校课题研究的总体水*较以前有所提升,课题的个数也达到了在校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张卜中学、通远中学、耿镇中学教师人人有课题。课题研究的教师也注重了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能积极撰写研究体会和心得,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 存在问题

  1、校本研修观念有待提高

  校本研修不能只是停留在学校原有水*上的机械重复,听听课、评评课那么简单,不是听一篇论文就完事,对课题研究、高效课堂探究、减负增效、专业素质提升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新中研究和提高。

  2、课题研究质量不高

  有些学校没有按要求把课题研究作为主线工作,没有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使学校课题缺乏有效的指导。更有教师只是为了评优,晋升职称而进行缺乏实际性的课题研究,有很多含有应付因素,导致了课题质量偏低。

  3、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的反思仅流于形式。

  三 建议:

  1、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认识到位,明确抓好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成为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的强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要加大对校本研修经费的投入,保证校本研修制度的有效实施。

  2、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各校要进一步从教学实践需要出发,在教育现场情境中去发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校本研修一定要注重实效,要能通过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3、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机制,在学校内最主要的是靠教研组、备课组去落实和实现,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不能将校本研修完全等同于教研活动,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

  4、教师应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教师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方式。做好反思,要有反思意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全程反思既要反思课中得失,还要反思课前得失;最后,还要把反思结果落实到下一步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才能趋于完美,教师的教学水*才能得以升华,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提升

  总之,要将校本研修和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继续以科研为先导,稳步、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是我县的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初中调查报告9

  *年来,我国大、中、小学生*视人数不断增加,呈现出较快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此类人*视情况,我做了一个社会调查。

  我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我对我市的200名小学生、250名中学生和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2%的小学生,56%的中学生和70%的大学生存在有*视眼。这份调查报告十分令人震惊。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时不注意用眼卫生而*视的:如看电视距离太*,时间太长,画面浓度太深,写作业的姿势不正确,在光线很强的太阳光下或在光线很弱的地方看书,以及长时间接触电脑等。有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因高度*视而导致变盲的人有三十多万,并逐年增长,势头迅猛。由此可见,保护眼睛已成为我们青少年的当务之急。我们应注意*时的用眼卫生,还要经常做眼保健操才行。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当今中小学生*视率不断上升,但有些中小学生对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还有人认为,*视眼只要戴副眼镜就可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无疑是错上加错。所以,人们的意识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调查中,许多*视的人都说这是他们不良的用眼卫生引起的。但*年来有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也会引起*视眼,所以在这方面也得主意。

  看来,要有效地预防*视,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合理饮食;二是要纠正不良*惯及用眼卫生;三是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战胜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进而走向成功!


初中寒假研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初中调查报告 (菁华6篇)

初中调查报告1

  九年级是初中学*阶段中最关键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学生的学*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学*数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学*成绩及数学学*能力,现做如下调查。

  调查的目的:

  1、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状况。

  2、分析学生学*效果的差异,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措施,提高学*效率。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本校的九年级全班学生,参加调查的人数56人,收回56份问卷。

  调查的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周会的时间(20xx年11月10)

  调查内容的说明:

  本报告从预*、上课、复*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原因归属四个部分组成。

  调查结果分析:

  1、 预*情况:

  本班有20名学生没有预*的*惯,25名学生只是粗略的看一遍。其他学生认真的预*。

  2、 上课情况:

  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有36%,主要是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是我们教师要关注的问题。30%的学生由于听不懂上课内容而注意力不够集中,34%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我们注意到,听课的效果不仅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自身的学*能力。

  3、复*和作业情况

  在完成预*和听课学*任务后,复*的学生有62%,而不复*的有3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复*巩固的好*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复*巩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约70%的学生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这和前面反映的学*效果和上课注意力有很大的联系。

  原因归属:

  综上分析,造成我们学生数学学*困难的原因,有些学生虽然喜欢学*数学,但是数学基础不好,总是跟不上。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智力差,没有信心,不会做题。大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是教学内容难。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缺乏家长的帮助,看来家长的素质有待提高。

  解决方法和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在数学的预*、听课、复*和作业的完成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由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我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让学生要接纳你。要抛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和学生零距离的交谈,做他的知心朋友。要为学生创造*等的参与学*机会。其次,建立融洽,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就是最简单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促进学生的学*兴趣。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差生”。如果学生的劳动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会产生消极甚至抵触的情绪,从而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拒绝老师的教育。那么,再能干的老师,加上最聪明的学生,也无济于事。

  2、加强数学学*的指导。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数学方面,比如预*,听课及复*方面有待于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不管是学*方法还是学*内容,我们教师都应当努力地化解他们学*中的困难。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让之慢慢地积累。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欲速则不达。在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展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克服他们学*数学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要使学生对各门功课感兴趣,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除了传统的教法还是传统的教法,教无新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怎样激发学生想学*兴趣呢?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在单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他们学*能力,让学生均衡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优秀的中学生。

初中调查报告2

  我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全乡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惯,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及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这种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而差等生则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效率。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农民工靠的是实用技术,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办学机制,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调查目的:通过对贺家桥中学师生对历史学科认知的调查,了解普通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期间确定自己的学*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和低效局面。

初中调查报告3

  一、调查原因:

  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场,可妈妈又在催我去补*班,补、补、补,我晕。其实饱受补课之苦的又何尝我一人呢?每到双休日和假期同学们就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班,可又有几人愿意补*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

  我在补*班调查了63人,结果有56人说不愿意补课,只有7人是自愿的。我把同学们在补课班的表现归为三类。

  1、云中漫步者: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

  2、地下工作者:老师上面讲,他在下面玩。

  3、逍遥逃学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反感补课呢?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1、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的兴趣。

  2、家长们送孩子去补*班,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双休日、寒暑假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们会受不了的。

  四、调查建议:

  1、家长们应还给孩子双休日和假期,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2、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补*班时,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热爱的前提,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如果强行给孩子增加营养,反而会营养不良的。

  家长们,好好反思一下吧,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为了完成这次调查报告,在20xx年的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我特意走上街头去卖花,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完成这次作业,使自己的社会调查作业不必过于空洞,脱离实际。更可以让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与生存的艰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

  调查内容:

  情人节,这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为*人所了解,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时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钟爱,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继圣诞节之后又一在*大受欢迎的西方节日。但是,人们对于情人节的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节,但仅有24%的市民同时知道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为西方情人节和我国传统情人节;83%的市民会选择在2月14日送礼物给自己的爱人或亲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以上是我在调查中得到的结果。

  就在我们已经将西方的情人节再也过不出新意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也有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最早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就会搭着鹊桥在天上相会……*情人节所推崇的内敛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节缺少了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却另有一番韵味。

  “七夕”是我国最动人的神话故事之一,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热闹程度为什么远远敌不过西方的“情人节”?它的原因又在哪里?

  西方情人节虽然是舶来品,但市民却对它情有独钟,商场、花店、礼品店纷纷打造出了情人节时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传统情人节却日趋淡漠,有人说,“七夕节”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有人说,洋节的特性商品更明显,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有人说,七夕节太土了,不够时尚;还有人说,洋节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自身感想:商品经济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伴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西方商及文化在*畅通无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比起军事侵略,更甚。这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切记——我们的——根!

  我是福建的所以我不知道

初中调查报告4

  一、调查目的

  在我进入工作岗位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数学学困生,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调查概况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我所工作学校的部分学困生进行了调查,因而对学困生有了较深的了解。

  三、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2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通过与学生、老师的沟通交流以及家访的方式收集了很多有效资料。

  四、调查结果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我找到了学困生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以及让学困生转化的六个主要对策。

  正文所谓“学困生”,我是这样界定的:其一智力正常,而学*效率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准备与学*任务不相适应,学*效果低下,持续困难状态的学生。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和班级,而我实*的班级学困生人数竟达到班上总人数的30%—40%。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在与学生,老师的交流中,特别是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社会,个人方面。

  1、家庭方面

  我认为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这在我们班上特别严重,班上有超过20%的学生都遭遇过家庭变故,出现单亲、离婚、再婚、夫妻关系破裂等现象。这些都给学生的心里蒙上了很深的阴影,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全,以致于让他们产生厌学,目无纪律的情况;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亲朋好友照顾,没有很好的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而孩子也疏于管理,性格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三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一部分家庭富裕的孩子,由于生活优越,家长有求必应,让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惯,并且很多家长没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经常在孩子面前骂脏话、吸烟、喝酒,我们班有七八个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坏榜样而染上了吸烟的坏毛病。

  2、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网吧,媒体方面的侵蚀,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特别是网吧,部分学生因缺乏正确引导而不能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他们一天沉迷于游戏或生活在一种不健康的网络小说或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二是由于受当前经济意识的影响,认为有真才实学不一定有用武之地,文盲照样挣大钱,调查结果显示这种错误观点在学生中占了*10%,而这种错误的观点与学校的教育存在相悖的一面,导致学*基础本来较差的学生对学*更加丧失了信心,从而在无聊和无为中虚度年华。

  3、个人方面

  个人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正当的交友,他们经常三五成群,打架斗殴,不仅害了自己,也影响班集体的团结;二是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三天两头的生病,因而严重影响了学*,这在女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特别是像我们班的学生正处于初二,有些学生心思开始没有放在学*上,一上课就走神,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听课效果。

  针对上述原因,我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让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学*的热情

  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极大的调动学困生的学*热情。教师要主动地多与学困生接触,关心他们的学*、生活,诚恳地征求他们对教学的建议,经常问问:老师讲课会太快吗?听课有什么困难?作业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课内,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学困生的情绪变化,迅速地通过自己的语言、手势、眼神传递出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这样师生之间的情感才会贴*,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感,由对教师的爱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爱,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成为一种乐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热情是做事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体会成功的乐趣

  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困生从学*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动力。与此相反,如果学*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学困生的意志,才能让他获得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体验。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动机,增强他们学生主动学*的信心。

  4、加强方法指导,让学困生学会学*

  有些学困生虽然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策略,不会学*。加强学法指导首先要从学困生学法上的薄弱点和数学知识学*所需方法的矛盾处下手,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提高学困生“看、听、悟、敢、练”的能力。

  (1)、看“脉络”。学困生不爱看书,不会看书。要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要么一目十行,东翻翻、西瞧瞧。看书,是培养自主学*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演练”掌握沿着某一思路看书的方法。如: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有什么联系?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教材的思路是怎样的?难点、疑点在哪里?并根据自己的*惯画上相应的标记。这样看书,就能帮助他们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

  (2)、听“门道”。有的学生讲,听课时好象都懂了,一到做练*又糊涂了。可见,学生听课客观存在会听和不会听的差别。怎样听?听老师如何展开思路,如何阐述道理,如何分析教材,如何进行总结。还要听同学发言,用别人的见解启发自己。听要专心,以免发生“断路”;边听边想,才能消化吸收。

  (3)、悟“道理”。学困生都有侥幸心理“反正不会问我”,所以对老师的提问不当回事;遇到难题,“这么难我怎么会呢?”要设法让他们明白“激思索果,就能出智慧”的道理。教师要通过典型的范例,引导他们在学*数学时,常思、多思、善思,思在知识转折点、思在问题疑难处、思在真理探求中。他们学*过程中做到了启思明理,就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4)、敢“参与”。参与是人的一种本能,即便是学困生也不例外。但学困生往往怕自己表现不好,让同学笑话,不敢参与学*活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这样就可以慢慢减轻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能力和交往能力。

  (5)、练“规律”。练*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练*后要引导他们学会抽出现象看本质,分辨差异找规律,以求达到“举一反三”、“执一绳百”的效果。

  5、善于激励,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困生自信心,提升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对学困生的任何回答,教师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及时肯定;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

  6、持之以恒,搞好学困生转化教育工作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对学困生做了许多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学困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

初中调查报告5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期间确定自己的学*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和低效局面。

初中调查报告6

  一、调查概况

  我于xxxx年9月份,对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第四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1

  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

  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中学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

  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中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中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中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中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中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传张,张广节.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校外教育,20xx(08)

  [2]堵惠娟,胡永萍.江西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

  [3]邱丽芬.浅论教师素养对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j].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0xx(26)

  [4]陈夏飞.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校外教育,20xx(08)

  [5]张明.成为合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6]刘闽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科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xx(11)

  [7]林崇德主编:《学*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9]巴班斯基著:《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0]皮连生主编:《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