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

首页 / 调查报告 / | 2023-02-20 00:00:00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1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2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 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 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 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 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 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 ;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 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 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 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独立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3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代课的班级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课题“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对初一的7、8两个班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效能感(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评价(六)自主学*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7、8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124,回收问卷,124份,均有效。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8题,前16题是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第17和18题是非选择题,由学生填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效能感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22%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14%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4%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3%,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16%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6%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2%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27%的学生从不预*,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27%的学生从不预*,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60%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2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2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7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13%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34%,25%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7%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17%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5%。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5%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总结评价上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17%的学生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14%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什么都不阅读19%,从数字中说明,81%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9%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独立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4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独立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阅读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1)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1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2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第2页:学生自主学*能力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代课的班级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课题“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对初一的7、8两个班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自主学*效能感

  (二)自主学**惯

  (三)自主学*方法

  (四)上课思维

  (五)自主学*评价

  (六)自主学*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7、8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124,回收问卷,124份,均有效。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8题,前16题是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第17和18题是非选择题,由学生填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效能感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22%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14%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4%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3%,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16%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6%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2%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27%的学生从不预*,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27%的学生从不预*,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60%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2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2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7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13%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34%,25%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7%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17%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5%。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5%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总结评价上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17%的学生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14%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什么都不阅读19%,从数字中说明,81%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9%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3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2)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1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2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3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代课的班级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课题“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对初一的7、8两个班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效能感(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评价(六)自主学*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7、8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124,回收问卷,124份,均有效。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8题,前16题是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第17和18题是非选择题,由学生填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效能感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 22%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 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14%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4%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3%,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16%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6%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2%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27%的学生从不预*,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27%的学生从不预*,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60%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2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2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7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13%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34%,25%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7%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17%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 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5%。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5%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总结评价上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17%的学生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14%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什么都不阅读19%,从数字中说明,81%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9%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独立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4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独立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3)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优选【十】篇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1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第2页:学生自主学*能力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代课的班级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课题“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对初一的7、8两个班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效能感(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评价(六)自主学*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7、8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124,回收问卷,124份,均有效。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8题,前16题是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第17和18题是非选择题,由学生填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效能感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22%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14%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4%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3%,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16%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6%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2%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27%的学生从不预*,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27%的学生从不预*,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60%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2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2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7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13%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34%,25%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7%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17%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5%。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5%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总结评价上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17%的学生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14%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什么都不阅读19%,从数字中说明,81%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9%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独立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2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3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独立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4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5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处于山区,目前,随着进城务工大潮的冲击,所有的乡村学校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的孩子面临着:父母在外打工,无人管;家长文化不高,无法辅导;再加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学*十分被动,以至厌学。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自主性学*意识并不强,小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也不高。尤其是语文学*中,由于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语文学*的动力严重不足,小学生很难在学*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难以解决问题,因而学得被动,学得辛苦。着眼学生的终身学*,着眼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方法与技能。为了提高小学生学*语文的自主性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的自主性,我对小学生的自主学*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询问同学、家长,了解孩子们是怎么学*的。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共有多少人主动地学*。

  3、通过发表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我校1——6年级学生,每班随机调查10人,共60人。

  四、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不能主动地参与学*。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在学校里能主动参与学*的情况较好,而在家里能够主动参与学*的情况不容乐观。

  3.留守儿童中很多学生有抄作业的*惯。他们没有把作业看成是学*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学生的家庭作业都是抄的,不是抄答案就是抄同学的,只有很少的学生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班级里经常出现作业雷同现象。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学生都有不爱写作业或是操之过急的*惯,或是写也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只求不被老师批评就行了,并不在乎作业的对与错,书写的工整与美观。

  4.在课堂上低年级学生大多数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都是前十几分钟认真听讲,而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都能认真听讲,只是课堂上不太积极。农村小学普遍的问题是课堂上基本没有记笔记的*惯,也没有课前预*、课后复*的*惯。一般只是单纯的做完作业就算完成任务,剩余的时间就看电视,玩游戏。

  五、建议、结论

  1.关爱留守儿童,创建自主学*基础。所有的乡村学校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少,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对学*丧失兴趣,所以老师要给予这些孩子足够的关爱,并在*时学*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他们就会信任、依赖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就变得容易简单了,为他们能够进行自觉、自主地学*打下前提和基础。

  2.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的起点,是学生学*的内在动机,也是学生学*的强劲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产生兴趣时,才能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有兴趣才会愿意学,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培激发学生学*兴趣,挖掘出学生的各方面的巨大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乐学而不厌,教师乐教而不烦和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3.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高课堂质量。教学方式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最终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创新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中来。

  4.改变以“惩罚性”为主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学*的信心。家长和老师都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布置分层作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并对学生的成功进行奖励。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及时纠正他们个性中的一切不良*惯,这是掌握学*方法、培养思想品德的前提。如: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惯;培养学生科学学*及刻苦学*的*惯;培养训练学生学会独立学*、独立思考的*惯等等。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6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代课的班级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课题“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对初一的7、8两个班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效能感(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评价(六)自主学*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7、8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124,回收问卷,124份,均有效。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8题,前16题是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第17和18题是非选择题,由学生填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效能感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22%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14%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4%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3%,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16%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6%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2%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27%的学生从不预*,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27%的学生从不预*,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60%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2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2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7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13%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34%,25%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7%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17%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5%。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5%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总结评价上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17%的学生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14%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什么都不阅读19%,从数字中说明,81%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9%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独立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7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指导同学们学*,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能力和学*效率,对大家的学*情况做一初步调查,本问卷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姓名,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谢谢你们的配合!

  一、学*效能感

  ()1、你个人的学*主动性如何

  A、自觉主动完成学*情况B、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

  C、完不完成无所谓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如何

  A。充满自信,有把握学好B。需要再努力C。比较困难,没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

  A。个人兴趣B。老师的讲课方式C。老师的外表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

  A。愉快的心态学*B。紧张压抑的心态学*C。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惯

  ()5、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

  A。喜欢留抄写型作业B。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

  C。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D。喜欢不留作业。

  ()6、上课前,你的预*情况

  A。能进行预*,知道如何预*B。能进行预*,但不会预*

  C。从不预*

  ()7、你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

  A。先复*,后做作业B。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

  C。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

  三、学*方法

  ()8、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

  A。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

  B。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C。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9、课堂上,你做笔记的情况

  A。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

  B。记下所有的板书C。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

  四、上课思维

  ()10、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

  A。认真听讲,能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

  B。认真听讲,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基本跟上老师的思维

  C。认真听讲,但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D。不认真听讲

  ()11、上课时你对老师问题的思考程度

  A。能思考80%以上问题B。能思考60%以上问题

  C。能思考老师60%以下问题

  ()12、你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

  A。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B。按讨论要求做

  C。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

  ()13、上课时,你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

  A。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

  B。有时产生上述情绪

  C。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

  D。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

  五、总结评价

  ()14、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A。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B。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 C。从不归纳总结

  ()15、你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学*的进行评价的

  A。在每单元或章节后或在教师指导下B。自己不主动评价

  ()16。老师对你的学*进行评价后,你是怎么做的

  A。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改进B。对老师的评价无所谓

  六、自主发展

  ()17、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

  A。经常阅读文学名著B。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

  C。经常阅读武打、言情、网游小说D什么都不阅读

  ()18、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

  A。老师的讲授B。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C。自己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8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 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 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 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 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 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 ;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 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 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 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 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独立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9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第2页:学生自主学*能力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代课的班级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课题“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对初一的7、8两个班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自主学*效能感

  (二)自主学**惯

  (三)自主学*方法

  (四)上课思维

  (五)自主学*评价

  (六)自主学*拓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7、8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124,回收问卷,124份,均有效。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8题,前16题是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第17和18题是非选择题,由学生填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效能感的调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22%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14%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4%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3%,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16%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6%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2%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27%的学生从不预*,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27%的学生从不预*,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60%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2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2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7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13%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34%,25%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7%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17%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5%。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5%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总结评价上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17%的学生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14%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什么都不阅读19%,从数字中说明,81%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9%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开展“学生自主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0xx年11—12月,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学生自主学*的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一)自主学*动机(二)自主学**惯(三)自主学*方法(四)上课思维(五)自主学*过程(六)自主学*结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每个年级抽一、三、五班,共9个教学班。发出问卷315,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74分,有效率94%

  调查采用学校自编的自主学***问卷,共19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要求学生在每题的若干选项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回答。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而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自主学*动机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任务,对学*产生兴趣,具有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学*的前提和保证。

  1、是否喜欢主动的学*。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任务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80%、71%、52%;29%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16%、 29%、41%;10%的学生认为完不完成无所谓,三个年级分别占6%、 11%、14%。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初一年级学生较高,但随年级上升自觉性主动性下降,初三年级有48%的学生缺乏学*的自觉性。

  2、在学*上你对自己的信心。36%的学生充满自信或有把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41% 、37%、 30%;50%的学生认为需要再努力,三个年级分别为48%、48%、54%;13%的学生认为在学*上比较困难,没信心,三个年级分别为9%、 15%、14%。调查说明:86%的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学*是需要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充满信心。但也有13%的学生对学*失去信心,三个年级差别不大。

  3、你喜欢某科目是因为。56%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三个年级分别为56%、61% 、52%;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6%、29%、36%;7.3%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3.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4、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学*。55%的学生是以愉快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58%、64%、43%;37%的学生是以紧张压抑的心态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7%、34%、39%;10%的学生是以无所谓的态度,三个年级分别为12%、 2% 、16%。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学*上压力比较大,令人担忧,初一、初三年级最为明显,初一学生因为刚刚入校,不太适应中学学*,而初三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比较紧张,初二则处于渐趋*静,多数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学*。应加强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初三毕业班进行减压或心理辅导。

  (二)学**惯

  1、你最喜欢老师留什么样的作业。22%的学生喜欢留抄写型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22%、18%;41%的学生喜欢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分别36%、46%、40%;13%学生喜欢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分别为14%、14%、12%;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调查说明,学生喜欢留多种形式的作业,口头背诵、动手实践型作业学生最欢迎;13%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表现出一部分学生学*的主动性、主体性;21%学生喜欢不留作业,表现出部分学生的懒惰性和厌学情绪。

  2、上课前,你的预*情况。83%的学生能进行预*,三个年级分别为89%、87%、74%的,但只有48%的学生会预*,三个年级分别为55%、53%、36%;14%的学生从不预*,分别是10%、 11%、 22% 。从调查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懂得预*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不会预*,只是看看书而已,有14%的学生从不预*,初三年级达到22%,这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有效的指导。

  3、在做作业的方式与时间。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三个年级分别为25%、18% 、14%;61%的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才翻书,三个年级分别为57%、 67%、60%;11%学生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就不做了。从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先做作业,有问题在看书;19%的学生先复*,后做作业,是一种比较好的作业方式;11%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不做了,存在学*的依赖性,对学*缺乏责任心。在作业时间上43%的学生在12小时之间,初二学生作业时间最长。

  (三)学*方法

  1、听课时是否有自己的学*目标。21%学生上课前就有明确的学*目标,三个年级分别为32%、21% 、12%;在教师讲课时形成自己的学*目标的占30%,三个年级分别为28%、31%、 31%,;36%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三个年级分别是31%、38%、41%;7.6%的学生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目标。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听课心中无数,跟着老师走,对制定好学*计划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学*目标的方法。

  2、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三个年级分别为37%、46%、42%;记下所有板书占34%,三个年级分别为36%、35%、 32%;21%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四)上课思维

  1、你上课的思维状态怎样。73%的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师讲的知识要点并认真思考,三个年级分别是73%、76%、70%;10%的学生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15%的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三个你年级分别为5%、16%、23%。从调查中说明,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但20%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其中初三年级达到23%,教师忽视了这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发展。

  2、上课时你对老师的问题思考程度。能思考80%以上问题的占29%,三个年级分别是44%、23%、21%;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三个年级分别为22%、32%、33%;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导致28%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60%以下,初三的学生达到33%,*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的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参加课堂讨论的情况。26%的学生努力发言,常引导本组同学,三个年级分别为34%、28%、15%。49%的学生按讨论要求做,三个年级分别为50%、42%、55%;不想参加、不发表意见占23%。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跃,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讨论组织形式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经常组织活动十分必要。

  4、上课时,有没有过激动兴奋的体验。14%的学生经常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为25%、16%、2%;有时产生上述情绪59%,三个年级分别58%、63%、 57%;26%的学生产生过无聊、灰心丧气的情绪,三个年级分别是20%、19%、40%。总体说明,学生上课时学*情绪比较低落,感受不到学*的乐趣,其中初三年级最严重,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情绪,讲究教学艺术。

  (五)自主学*过程

  1、你是否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15%的学生经常定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三个年级分别为26%、12%、7%;偶尔和考试前进行归纳总结的占68%,三个年级分别61%、68%、83%;7.6%从不归纳总结。调查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定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惯,为了考试而学*,缺乏自主学*的方法。

  2、对学*的评价。39%的学生在每单元或章节后对自己的学*进行评价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评价,三个年级分别为38%、36%、43%;47%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真的思考并改进,三个年级分别为50%、55%、36%;10%学生自己不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对学*的评价并不断改进,但缺乏主动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自主发展

  1、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19%的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三个年级分别为22%、16 % 、20%,36%的学生经常阅读中学生读物,分别为26%、51%、32%;26%的学生经常阅读武打小说,分别为26%、25%、28%;什么都不阅读12%,分别为12%、9%、16%。从数字中说明,88%学生有阅读*惯,但阅读书籍不同,有*26%的学生阅读武打小说,有12%的学生还没有阅读*惯,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惯。

  2、你认为自己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什么。37%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讲授,三个年级分别为36%、42%、33%;21%的学生认为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如报纸杂志网络;23%、22%、19%;1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学*,分别为12%、5%、6%。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来源于不同渠道,反映出自身知识的价值趋向,初三年级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认识略高于初一、初二,但从总体上说,学生对自主学*能力的价值还不能充分认识。

  四、建议与对策

  1、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意识、方法、*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方法、培养学**惯、学*评价、学*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的研究中。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构建学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培养自主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5、培养自主,学*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五.结语。

  初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既有孩子单纯可爱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自以为是,叛逆固执的一面,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以初中三个年级的三百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主学*动机,学**惯,学*方法,上课思维,学*过程,学*结果六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生自主学*现状。结果表明初中生自主学*现状还是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影响学生自主学*的原因很多,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家长和学生自身。

  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善于学*,勤于实践,敢于反思,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育教学水品。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4)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菁选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8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这次实*,我去了一所既有初中又有小学的农村学校。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职教师寥寥无几,而代课教师却占了多数。

  我不禁困惑了:现在的师范生都说就业困难,有的毕业好几年了也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代课教师呢?于是,我对这里的代课教师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原因

  这里地处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得颠簸三四个小时。当地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看家,顺便带带孩子。农村教师每月除了领国家规定的那点工资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补贴。在职教师得在这里工作至少6年才有资格申请调离。现在的师范生毕业时差不多已经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师范生毕业后宁愿托关系进城镇 的学校,哪怕那些现象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也不愿去农村任教。

  代课教师大都为学校附*的长住人口,农村学校的教师奇缺现象,无疑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二)代课教师的学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代课教师,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临时工”,因为他们没有与学校签定正式的合同,没有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获得教师资格证,没有正式的编制。有的只念了初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过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大学文凭,却因为国家有关于代课教师转正年龄不得超过35岁的规定而只好继续代课。

  (三)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

  从学校领导那里我了解到,教育部门预计拨给代课教师的工资有600元,但是因为现在农村学生的学费不收了,学校的流动资金少了,学校就的从代课教师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学校的`流动资金,这样到代课教师手里的,只有400多一点了。

  400多一点,我的天。我不禁叹息,这要比在职教师几乎少2倍了,何况代课教师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这点钱怎么养家糊口呢?

  (四)代课教师的心态问题

  以学校的于老师为例,她代课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过自考取得了小学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不能取得正式的编制。

  在别人看来,像于老师这样来学校代课,每个月的工资又有了,家里的农业生产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过和于老师的几次闲谈,我才知道,于老师的心里装着不少苦水呢。

  这里的学校实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学校教师的严重不足,一个教师往往要上好几个班级。于老师说,*时还好,要是遇上农忙时节,她早上去学校之前就把粮食晒在院子里,若是碰到变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粮食冲走了。“我不可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学生说不上课了,我要回家收粮食吧。”于老师苦笑着说道。

  谈到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于老师也觉得挺委屈的。她说自己对学生付出的心血并不比在职教师少,有时还远远超过了,可到头来得到的呢......我们都是写临时工,随时都可能下课,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不过于老师又说,虽然是这样,可当她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时,她的那些抱怨、那些烦恼,都抛之脑后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五)几点值得讨论的问题

  1 国家既然允许了代课教师的存在,那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善一下他们的待遇呢?比如,尝试着给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时年,做出了不少贡献的代课教师一点奖励,以后发一点退休工资,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也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晚景凄凉吧。

  2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代课教师也有一颗进取的心,原来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没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现在他们参加了自考或函授取得了大学文凭,却又遇上了国家对代课教师转正年龄的限制,这是不是让人感到很遗憾呢?

  3 现在大学扩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了,面对毕业生们一个劲儿地往城镇学校跑,哪怕是托关系,而农村学校却无人问津的现状,国家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农村任教呢?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

  20xx年,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是社会公*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也十分重视,最*又提出了要在20xx年之前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大国的计划。“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已广泛地被大家所接受。任何教育都是要从小打好基础的,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将起到极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据统计:我国有80%的学生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这些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学生的素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大连市内的望海小学挂职3天,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选送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选送意识不强。同时,很多学校的教师是包班教学,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教师不能外出培训,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影响了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不能高标准、高起点地实施教学工作,学校不能形成骨干教师队伍。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校本培训停留在低水*的集中学*材料上,开展有效的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等多种校本培训有很大难度。校本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不能满足工作所需,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部分。就校外课程资源来讲,农村学校极为有限。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

  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使他们为课程资源不足而发愁,教师只教教材、学生被动学*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四*镇四*村原来有两所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最后两所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级**部门对教育重视不足,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注:①摘自《“重中之重”的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关锐捷20xx年5月27日中国农村研究网 ②同①

  ③摘自《中国迈向终身学*时代》周满生中国农村研究网 ④摘自中国农村研究网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3

  按照《关于开展**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各小学课程开设齐全,执行从简。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二、学校道德教育虚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轻视道德教育。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三、撤点并校,安全隐患增多。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四、留守子女问题突出。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惯、生活*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五、校长素质堪忧。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六、教师工作缺乏激情。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七、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4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Xx小学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Xx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 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Xx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Xx小学还没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 教师的业务水*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Xx中小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 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四 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Xx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五 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对学*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六 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七 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 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的监督和动力。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5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发展要讲究科学,社会要讲求和谐。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教育领域的今天,看看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我利用节假日对我镇农村小学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再而是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新溪镇14所小学只有三所有用电脑室,7所拥有电教室,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只有二所小学达标。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乡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下降。采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只粉笔书一本”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仍为数不少。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多数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实际重视不够,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其所存在的弊端。

  解决问题的办法

  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均衡、科学的必然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得当的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杜绝教师培训走过场。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现阶段上级财政拨付的免费教育资金只能够维持学校的一般性开支,不足以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只有切实提高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相应提高。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要切实贯彻好教师工资的有关政策,想办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

  这次走访,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乡村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同时,也了解到了乡村小学教育的真正现状。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国家和**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更需要全民支持。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6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党的“***”报告也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将起到极大的作用。那么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今年10月份我对黄峤乡几所小学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黄峤乡各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楼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黄峤乡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一些沿海地区,我们的差距就更大了。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

  调查结果: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较满意45.5%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基本够用50%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没有70%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不充足70.5%无7%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黄峤乡各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6%不是30.5%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一般48.5%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一般38%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个别70%一人一门课25%

  三、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所以黄峤乡几所小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受许多因素制

  约的,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但现实中,农村家长们的观念常常是"读书--考大学--当官"的思想,所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考试与素质、智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开来。错误的观念不转变,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一个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教师状况的根本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三是课程建设。且不说课程的内容改革是个难题,单就课程的形式而言,要实现由教师的"教材"向学生的"学材"转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教育评价。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内容能否评价出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评价,是社会还是学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尴尬局面就很难改变。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黄峤乡的一些村级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

  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合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7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1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2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学生入学较晚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有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还在低年级,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有满意。农村家庭生活水*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了。*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办学条件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设施不完备,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题材匮乏,微机室的微机一部分成为摆设,多数教

  3师依然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

  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学校教研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

  三、四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校本培训、政治学*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五)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

  4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

  (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笔者所在的乡镇,煤炭和烟花是地方的两大支柱产业,由于国家对煤矿开采和烟花制作门槛的提高,加之产业技术水*的不断革新,富余的劳动力都流往城市。而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状况使大量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

  5显;智力发展滞后,学*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

  二、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促进均衡了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热爱学*、终身学*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货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没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

  6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夯实“备”、“教”、“改”、“导”、“考”、“评”各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学*《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意识。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优良教风、学风的体现和量度。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学*常规,理解常规,强化常规。

  2、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常规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各校必须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从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出发,重视抓细节、抓过程、抓考评,制定本校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生动、有序落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创建学校的管理文化。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会学*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首先要加快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理念不转变,许多教育问题不可能解决。而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与教师一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学会学*。以此提高学*能力,增进智慧生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其次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化校本教研,使教师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针对

  7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水*的提高,打造“活力、高效”课堂,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信心、兴趣和能力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促成专业成长。

  4、精心编选学科资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学生的训练是学生有效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有效,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训练效率低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使训练能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教学要求。学校要建立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监控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措施,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要求,并做到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要控制考试频度,杜绝考试的随意性,提高考试的实效性。

  5、加强监督管理,使常规管理经常化。

  优良的常规管理最终要创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做到。在常规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监督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评价方案,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关注学生、提升质量。最终使常规成为*惯,成为学校优良文化,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提升教师上课水*

  教师要加强学*,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学*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8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备课成为九峰职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课是老师有步骤地、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学*的过程。

  (四)、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让校校有歌声、校校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台,学*优秀教育和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

  9培养人才服务。

  (七)、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创新现在教育模式,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上述观点,是我针对我校以及其他乡直学校*几年的教学成绩和我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奋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8

  义堂镇教育办公室

  古镇义堂,位于滔滔涢水之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教育底蕴丰厚。勤劳、朴实、智慧的义堂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丰实的人文条件,书写了义堂历史上的灿烂辉煌。义堂教育是义堂古镇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义堂走出了数千名大、中专毕业生。*年来,义堂中考连创辉煌,这些都是义堂的骄傲,是义堂教育的骄傲。然而,它们无不得益于义堂的小学基础教育,义堂的小学基础教育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义堂小学基础教育成绩瞩目,可喜可贺。然而,解读义堂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又令人喜忧掺半,给人留下沉重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

  1、人口、面积情况。

  义堂镇辖28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总人口4.9万人,国土面积64*方公里,是云梦县所辖乡镇中的一个大镇。

  2、学生情况。

  现设小学16所,其中镇辖2所即张庙小学和义堂镇镇小学,学区中心小学6所,村级完小6所,教学点2个,分布于各行政村。在校学生 人,开设教学班 个,班*生额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

  3、教师情况。

  全镇有小学教师 人,其中女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具有中专、高中学历的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教师配额为 ;45岁以上的教师 人,占教师总

  数的 %,年轻教师所占比率极低,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4、经费情况。

  学校经费紧张,不得不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把开支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勒紧裤带过日子。必不可少的日常开支、办公费用等主要靠杂费和部分勤工俭学资金维持。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基础教育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我们认为,制约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教育投入问题,改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段时期,随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响起,背负债务的乡镇财政,只好向农民收取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义务教育实际是农民自掏腰包办教育。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义务教育将变成了完全由**承办的教育。费改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虽然客观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费改税后,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减少,财力保障缺乏,难以保障必需的义务教育资金的正常拨付,使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难以顺利进行。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1、危房问题是老大难问题。

  *几年来,在镇**的领导下,镇教育办,做了大量的工作,创造条件,改造了黄孝小学,搬迁了镇小学,但是由于资金的严重缺乏,我镇学校缺乏正常的改造和维修,仍有多所小学存在着安全隐患。经调查统计,目前有张庙小学、**小学、*石小学、胡蔡小学、好石村小学等学校校舍亟待重建和维修。

  2、教育装备相对落后。

  教育装备是办学条件的一个硬性指标。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对我国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用,在改变教学手段方面,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变教学手段“单一”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镇16所小学中,普遍存在“普九”负债问题,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一所学校配置电脑、微机、打印机等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只有张庙小学、镇小学等部分学校配有少量而陈旧的投影仪、收录机等传统电教设备。目前,占我镇小学教育教学主流的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模式。教育装备的落后,使我镇小学教育难以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无法走上科技教育的*台。

  3、师训不到位。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这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我镇小学教师中,有许多人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他们急需培训,以提升学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学知识、智能结构和职业技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又是由于资金缺乏这个老大难问题,致使我镇师训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厢情愿了。

  4、教育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第一,由于资金紧缺,不能及时添置设备、教具、学具等,导致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这突出存在自然、科技活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中。例如,我镇16所小学中,还没有一个达标的篮球场供体育教学之用。

  第二,资金的短缺,是校际之间,镇际之间的学*交流、研讨活动少了,许多学校、教师面对外出学*研讨的机会,只能忍痛割爱、望洋兴叹,教师们只能各自为教,“老死不相往来”。

  (二)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1、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日趋突出。

  原因之一:“孔雀”飞走了。一段时期,由于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种种差距,少数有学历有水*的年轻教师受金钱观的影响,“孔雀东南飞”,辞职到经济发达地区求职。

  原因之二:“凤凰”没进来。由于财政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的.影响,教育系统几乎没有招收大中专毕业生,致使一些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是*几年教育系统没有分配一个青年教师,致使教师队伍没有注入新鲜血液,补充新的活力。

  原因之三: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据调查统计,我镇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占7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数据,这意味着:我镇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极为突出。

  2、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真正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性教学。然而,由于目前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教育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考试分数仍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升学率、优秀率都是硬棒棒的指标。学校、教师只好进行题海战役,通过大量的机械重复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也生怕孩子耽搁一分一秒,希望老师把自己的孩子抓紧些,多布置作业,延长教学时间。这样,没有实现教育观念的真正转轨。

  (三)专职教师紧缺,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既有高超的科学技能,又有丰厚的人文素养。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转轨,农村小学教育必须具有大量的面向WTO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能熟练地运用以信息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我镇小学教师中,属于体、音、美专业出身且具有较为娴熟操纵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专职教师完全没有,这无疑使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真正落实难以实现。调查发现,有较多学校由于没有专职教师,体、音、美等课程的教学只好由其他

  教师担任,而其他教师又不能胜任,致使这些课程的教学组织不好,教学目标不到位,不能实现师生的互动,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的能力,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四)学校布局不合理,极大浪费了教育资源。

  我镇农村小学一般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形成每村一校的格局。虽然能方便学生就*入学,家长乐于接受,但是这样的布局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学校分散,布点多、学生少、规模小、效益低,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针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镇教育办作了大量的工作,原来30所小学经过几年的努力,相继撤消了民汪、红堰、吉口、新光、*石、蔡河、上岗、东方、土桥、双龙、周熊、五四等十二所村小,经过重组合并现设16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学规模,优化了教育资源。虽然如此,我镇现有16所小学中,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举债运转的地方**无力从根本上解决小学重新布点的问题,有限的教育投入对于嗷嗷待哺的农村小学教育来说等于杯水车薪。此外,村级组织、群众及社会对联村办学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僵化,目光短浅,造成困难重重,阻力多多,使学校重新布局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五)教育组的撤消,增加了对小学教育管理的难度。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县于20xx年8月撤消原乡镇教育组,成立了乡镇教育办。我镇原教育组10名工作人员精简到现在的4人:一名教育助理,三名铺导员。镇教育办的4位同志,既要应酬**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频繁的检查,又要指导全镇的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系,虽兢兢业业,负重工作,但因人手不足,显得捉襟见肘,成天忙于应付,疏于管理,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全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督查和管理。

  三、几点建议

  为解决我镇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我镇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着力解决教师断层和专职教师紧缺的问题。针对我镇农村小学特别是边远乡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和专职教师紧缺的情况,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采取“留得住,招得来”的办法,优化人才环境,使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能留得下来。并安心从教,为家乡教育献智尽力;另外,下大气力,吸收一些师范专业或其它专业毕业的一专多能的优秀大学生加入我镇小学教师队伍,使我镇小学教育工作具备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让我镇教育事业长盛不衰。

  第二,加大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采取“请进来”(传授)和“走出去”(学*)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对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轮训,提高我镇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

  2、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第一,教育办增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改变因人手不足导致的小学“放羊式”管理的现状,使我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轨道。

  第二,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学区、中心学校为龙头,带动村小(特别是边远村小),以点带面,形成合力;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全面启动名师工程,以强帮弱,整体提高。

  第三,建立健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制度,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不能仅以小考成绩定论学校工作的好坏,不能仅以学生考试积分的高低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对学校、教师工作的评价,应看全体学生综合素质水*。必须制订出相应而实用的评估考核制度,在评价目标上,淡化考试的功用,实施学生素质等级制度;在评价方式上,实行考试和考核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实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考核,综合评定,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切实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二,加强教师的教学业务管理。教师的教学业务管理不能停留在领导的口头上,不能睡躺在白纸黑字的文件中,应该落实在行动上。要加大对教师的备、教、改、辅、考等工作的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

  3、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我镇小学危房问题突出,师生安全令人忧心忡忡,教育装备陈旧落后,离素

  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为此,建议**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危房改造和新建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张庙小学、**小学、好石村小、*石小学、胡蔡小学等学校校舍危房问题,为师生创建一个安全、明亮、舒适的教学环境。另外,加大投资力度,购置教育装备,完善电教手段,逐步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教学信息化,使我镇小学科技教育的航母完全浮出水面。

  以上是我们对我镇小学教育情况的调查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许不够全面,有失偏颇,但它毕竟表达了我们对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忧患。我们坚信:有**的领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我镇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会陆续得到解决,我们迎来的是义堂小学教育绚丽的明天。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5)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菁选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

  在学*、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现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

  一、 引 言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式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但是我们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有价值的谈话记录下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访谈法,正式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县义务教育现状。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教育主体中心,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我们分别和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被调查者对教育费用的负担能力及评价

  ⒈ 关于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7.37%的被调查者反映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25.7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调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7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住房及医疗支出,5.78%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比较大,远远高于农业

  生产、吃穿用、和住房与医疗费用等支出项目。在其它项目中多为大比非农产业投资,如购买汽车、机器等。如表所示:

  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 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 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 教育支出 住房及医疗支出 其它支出

  人数 37 129 258 49 29

  比例 7.37% 25.70% 51.39% 9.76% 5.78%

  ⒉ 关于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23.90%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合理,初中过高,13.75%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过高,初中合理,45.22%的被调查者认为都过高,17.13的被调查者认为都比较合理。综合比较,认为收费都过高的被调查者的比例高于认为都比较合理地方被调查者,认为小学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1.03%,认为初中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30.88%,认为小学收费过高的占58.97%,认为初中收费过高的占71.12%。可以看出,总体上还是认为过高,义务教育收费还是被调查者意见比较大、比较多的问题。如表所示:

  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 小学合理, 初中过高 小学过高,初中合理 都过高 都比较合理

  人 数 120 69 227 86

  比 例 23.90% 13.75% 45.22% 17.13%

  ⒊ 关于家庭中义务教育费用不能及时缴纳时的采取的办法。57.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向亲友求助借贷,8.37%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学校批准缓交,4.18%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帮助,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15.3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想其它办法,10.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这表明89.2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中存在缴费困难,并且大多积极争取解决,或以自己借贷的方式解决,或找学校、**帮助。只有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是在缴费困难时采取消极态度,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

  家庭中义务教育 费用不能及时缴 纳时 向亲友求助借贷 请求学校批准缓交 请求**帮助 让受教育者辍学 想其它办法 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

  人数 290 42 21 18 77 54

  比例 57.76% 8.37% 4.18% 3.59% 15.34% 10.76%

  四、关于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的问题

  ㈠ 乡村学校教师对所代班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⒈ 关于失学学生数量

  的问题。32.02%的老师反映每年没有失学的现象,4***9%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14.91%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6.58%的老师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失学.67.98%的反映有现象,这表明失学现象比较严重,很普遍。详见下表:

  教师对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没有失 学现象 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 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 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

  人数 73 106 34 15

  比例 32.02% 4***9% 14.91% 6.58%

  ⒉ 关于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问题。在185位老师里面,56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以下,39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50%,41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50-70%,19还有位老师反映生比例在70%以上.失学学生中女生比例在50%以下的情况占61.29%,在50%以上的情况占38.71%,显示出目前女生的失学情况并不比男生严重,人们在关于子女辍学上对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所改变。详见下表:

  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 30%以下 30-50% 50-70% 70%以上

  人 数 56 39 41 19

  比 例 36.13% 25.16 2***5% 12.26%

  ⒊ 学生失学现象的趋势上。9.65%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师反映是基本持*,26.75%的老师反映是偶尔发生,3.51%的老师不清楚.这一问题上,只有9.65%的被调查老师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师反映基本*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师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师反映失学趋势朝好的方面走。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现象的趋势 逐年上升 基本持* 逐年下降 偶尔发生 不清楚

  人 数 22 63 64 61 8

  比 例 9.65% 27.63% 32.46% 26.75% 3.51%

  ⒋ 对于学生的失学原因(多选)。49.1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对学*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24.56%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的,4.82%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师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师门眼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缺乏兴趣,家长方面的因素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原因的分析 学生自己对学*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 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 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 其他原因

  人数 112 128 56 11 7

  比例 49.12% 56.14% 24.56% 4.82% 3.07%

  ⒌ 对于学生提出退学老师采取的对策(多选)。48.25%的老师自己深入了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21.49%的老师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52.63%的老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1.75%的老师选择向社会求助,3.70%的老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0.44%的老师选择其他办法.在处理学生主动退学方面,老师首选的办法是与学生家长联系一起解决,老师们第二个优先的办法就是自己了解情况,争取自己解决,第三位的就是请求学校解决,老师们的第四个选择就是寻求法律手段解决,而请求社会帮助的只占较小比例。详见下表:

  有学生提出退学时,老师 自己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 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 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 选择向社会求助 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选择其他办法

  人数 110 49 120 4 7 1

  比例 48.25% 21.49% 52.63% 1.76% 3.08% 0.44%

  (二)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现象的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是普遍存在的,从绝对数量看,还比较多,这说明失学问题在目前还是比较严重.从年级上看,据老师反映以毕业班为最多,特别是初中三年级 ,往往有有大面积地辍学,这说明需要稳定学生的求学心理.从性别上看,男生失学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与以往女生失学为主不同,表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很大改观,人们对子女上学更趋现在,理性.从失学趋势上,是基本持*,并逐年下降,趋势是好的,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关于乡村中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相关问题

  (一)教师部分

  ⒈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39.04%的老师知道并很清楚,56.14%的老师有所了解,2.63%的老师听说过,没有老师是第一次听说。详见下表: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有所了解 听说过 第一次听说

  人 数 89 133 6 0

  比 例 39.04% 58.33% 2.63% 0.00%

  ⒉ 对于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26.32%的老师认为没有,73.68%的老师认为有。详见下表:

  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 没 有 有

  人 数 60 168

  比 例 26.32% 73.68%

  ⒊ 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5.70%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根本就没有,90.79%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2.63%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很强的法制观念,0.88%的老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详见下表:

  在老师眼中,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 根本就没有 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 有很强的法制观念 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人数 13 207 6 2

  比例 5.70% 90.79% 2.63% 0.88%

  对于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95.18%的老师了解或很清楚,这说明老师们的教育法制意识很强.但是从学校对义务教育采取法制化措施看26.26%的老师认为没有,说明了义务教育法在学校里需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制度、法制行为.而在老师眼中,学生及其家长绝大部分有一定义务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这说明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在农村有一定的影响。**对义务教育法宣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据老师们的建议看,家长和老师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指导。特别是那些需要澄清的模糊性认识,那些与现实条件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学生及家长等于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方式

  ⒈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14.3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很清楚,61.95%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知道一点,23.71%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但非常有限,还有部分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详见下表:

  受访者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人 数 72 311 119

  比 例 14.34% 61.95% 23.71%

  ⒉ 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渠道。

  在483位被调查者中,37.2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了解的,23.9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13.1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以其它形式宣传了解的,16.14%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学校宣传了解的,9.5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的。在知道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被调查者中,最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其次是报刊杂志,通过**(这里主要是指基层**组织)其它方式的宣传了解的被调查者并不多,只占13.15%,学校在这里作用也不是特别地突出。详见下表:

  了解方式 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 报刊杂志 **以其它形式宣传 学校宣传 其它方式

  人 数 132 92 50 62 37

  比 例 37.25% 23.90% 13.15% 16.14% 9.56%

  六、被调查者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⒈乡村教师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对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有何建议(开放式)?有120多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来看,有40多位认为应该加强义务教育法律观念,有38位老师认为国家应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有26位老师提到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19位老师认为必须加深农村义务教育的宣传 ,有16位老师认为应该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有12位老师认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10为位老师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作风.还有部分老师分别提到增强农村学校教材的适应性,与就业相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实际和收入,改变学生及其家长的陈旧的思想观念等.

  ⒉学生及家长等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的评价及对改善状况的建议

  ①关于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价,3.19%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15.74%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40.6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30.67%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差,5.9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差,3.78%的被调查者回答不清楚。

  受访者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价 很 好 较 好 一 般 较 差 很 差 不清 楚

  人数 16 79 204 154 30 19

  比例 3.19% 15.74% 40.64% 30.67% 5.98% 3.78%

  ②关于对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多选),25.9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49.0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减轻农民负担,26.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国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施、设备,21.9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水*,13.5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1.20%的被调查者有其它见解。

  受访者认为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减轻农民负担 国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施、设备 提高教师水* 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 其 它

  人数 130 246 135 110 68 6

  比例 25.90% 49.00% 26.89% 21.94% 13.55% 1.20%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2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1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2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学生入学较晚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有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还在低年级,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有满意。农村家庭生活水*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了。*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办学条件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设施不完备,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题材匮乏,微机室的微机一部分成为摆设,多数教

  3师依然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

  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学校教研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

  三、四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校本培训、政治学*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五)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

  4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

  (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笔者所在的乡镇,煤炭和烟花是地方的两大支柱产业,由于国家对煤矿开采和烟花制作门槛的提高,加之产业技术水*的不断革新,富余的劳动力都流往城市。而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状况使大量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

  5显;智力发展滞后,学*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

  二、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促进均衡了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热爱学*、终身学*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货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没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

  6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夯实“备”、“教”、“改”、“导”、“考”、“评”各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学*《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意识。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优良教风、学风的体现和量度。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学*常规,理解常规,强化常规。

  2、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常规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各校必须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从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出发,重视抓细节、抓过程、抓考评,制定本校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生动、有序落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创建学校的管理文化。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会学*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首先要加快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理念不转变,许多教育问题不可能解决。而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与教师一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学会学*。以此提高学*能力,增进智慧生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其次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化校本教研,使教师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针对

  7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水*的提高,打造“活力、高效”课堂,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信心、兴趣和能力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促成专业成长。

  4、精心编选学科资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学生的训练是学生有效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有效,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训练效率低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使训练能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教学要求。学校要建立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监控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措施,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要求,并做到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要控制考试频度,杜绝考试的随意性,提高考试的实效性。

  5、加强监督管理,使常规管理经常化。

  优良的常规管理最终要创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做到。在常规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监督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评价方案,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关注学生、提升质量。最终使常规成为*惯,成为学校优良文化,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提升教师上课水*

  教师要加强学*,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学*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8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备课成为九峰职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课是老师有步骤地、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学*的过程。

  (四)、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让校校有歌声、校校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台,学*优秀教育和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

  9培养人才服务。

  (七)、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创新现在教育模式,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上述观点,是我针对我校以及其他乡直学校*几年的教学成绩和我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奋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3

  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基本环节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庙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区、镇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年来各级**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呆在农村,是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就我们学校来说吧,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叫他们如何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呢?懂计算机的人更是没有;老师的年龄老龄化,学校中差不多都是临*退休的'老师。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学生们将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方法有待改进,老师教的不好,归于外界,没有考虑自身的因素。60%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

  4、家长问题

  在农村,家长一般考虑的是学生的学*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了解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废书,看那些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对学生的考试没有好处。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但这些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吧。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教师的工资,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特设岗位的教师到偏远地区支教。

  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国家拨款只能满足维修校舍和购买必需的办公用品的基本需求,许多村不仅没钱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维持正常教**转所需资金都缺乏。资金不足导致了硬件设备的匮乏,大部分村级小学存在用地狭窄,教室破旧,没有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施,教师宿舍紧缺,厕所条件简陋等问题。大部分学校仍然是黄泥地,下雨后到处都是泥浆,学生活动和上厕所都很不安全。

  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30—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和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专业教师极度紧缺。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学以20—30岁的年轻老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为教学主力军,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两者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此外,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大部分学校采取“复合型”的教学,即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几门课程教学,但一名教师将5门以上的课程全部以高质量教授是基本不可能的,且大部分老师只擅长语文或数学教学,学校的音体美课程形同虚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乡村小学还要面对优质师资的流失问题。目前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待遇都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好老师都会争取调到县级以上的学校任教,越优秀的教师从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学前班,因而使得该校学生的学前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为以后的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且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0—90%,“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都没有能力给予孩子学*上的辅导,对孩子也比较溺爱,无法与学校教育相互协调,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朔里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做好准备。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4

  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针对很多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可行的防治对策,并得到认真落实,以防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蹈城市发展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农村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我国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心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欠缺。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乏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础的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异常严峻,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度重视,今年来曾先后多次召开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专项工作会议,部署和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等特点,因此短时间难以见成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本实践团队在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后,探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农民环境意识现状,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1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1.1.1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由于目前我国处于依靠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药用量达140万吨,其中杀虫剂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而有机磷农药中高毒种类占70%。化肥的施用量为4700万吨左右,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由于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绝大部分挥发到空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污染,进而通过呼吸或食物链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据统计,20xx年全省农药的使用量达861吨,很多农药、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同时化肥的使用导致田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施用量增加,造成恶性循环。

  1.1.2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4万多家,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约27亿吨,COD(化学耗氧量)产生量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城市COD排放量的4倍多,已经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然而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还很低,一些地区养殖规模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且种养分离现象严重,大量畜禽粪便无法就*还田,而是直接排到土壤、河道中。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因此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土壤、河道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

  长株潭地区农村水源丰富,但不合理的使用和欠缺保护,造成很多水源的严重污染。调研过程中据村民介绍,很多村民将家中的生活污水、畜禽的粪便随意排到农田和水沟里,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成了酱紫色的污水,下雨天,粪便、卫生纸和卫生巾等到处都是;村民下田时,皮肤常常发痒难受。

  1.1.3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

  大量使用农用薄膜已成为一项农业常规技术。我国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4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分析出铅、锡、钛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

  20xx年全省农膜使用量达446吨,20xx年单位耕地面积农膜使用量8.44Kg/m2。农膜除了残留在耕地中,造成土质的污染外,废弃堆积情况随处可见,遇风雨天气,便在空中乱飞,挂在输电线、建筑物等上面,严重影响了农村面貌。

  1.1.4秸秆焚烧

  在历史上,我国秸秆多作为替代薪柴使用,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煤炭、液化气等开始作为农村燃料代替了秸秆。此外,以秸秆为原料的小造纸厂全部被取消,也使大量秸秆成为无用废弃物。我国每年秸秆产量为7亿吨,其中有约4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又

  无处存放,压占大量土地,所以农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还造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事故。

  1.2农村生活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现在还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现状。全国约4万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处理还处于空白。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8亿吨,露天碓房量超过30%,*均处理率为20%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不仅成为蚊蝇的孳生地,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90多亿吨,*均处理率15%左右,其他均就*排往农舍附*的沟渠,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很大。

  1.3乡镇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污染那你控制力度的加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由于进入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再加上监督管理不力以及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等原因,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方千米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均处理率。乡镇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和89%,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株潭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经济区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小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将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乡镇企业并没有很有效的“三废”处理措施,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将废弃物排入附*的河道或堆积在农田旁,在一些乡镇的工业园区,远远就可以问道一股刺鼻的味道。在对附*的村民的采访中,村民对此喜忧参半,一方面,乡镇企业给很多村民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家坦言环境已大不如前,农作物的产量没法保证,而人畜也只能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

  2.防治对策

  2.1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还很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因此人为地、随性地破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2.2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必须落实好资金,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来解决资金问题。首先中央和地方**均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其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筹集的资金要优先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村庄区域区分,制定不同标准,分类组织实施。把农村垃圾处理等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投资建设,采取“村收集、镇中转、失去处置”的运行机制,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的陋*。二是建设中心镇和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防止城镇污水污染。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情况看,城镇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一般能够满足农灌用水的要求,既能防止污染水环境,也能够节约水资源。

  从湘潭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得知,20xx年,湘潭市开始向国家环保部争取中央农村环保资金,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当年,成功争取到资金77万元,对岳塘区板塘乡摇钱村进行了环境整治;20xx年,争取到272万元,分别对湘潭县白石镇潭口村、韶山市清溪镇清溪村、湘乡市棋梓镇鹅石村进行了环境整治;20xx年,争取到1700万元,对湘乡市和韶山市的农村环境进行了整治。

  2.3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调查报告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从株洲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全市有养猪户约20万户,年存栏规模5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3家,其中

  20xx头以上的11家。规模在20xx头的养殖场在20xx年6月前已完成治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已于20xx年6月前完成治理。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xx年改进完善规模养殖小区(场)76个,20xx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2.4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监管工作基本处于真空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各级**应高度重视,要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努力形成“层级职责清晰、面上责任落实、运转制度保障、防治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各级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减排,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严格环境准入,淘汰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通过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能够促进各级**领导层对本辖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并通过量化指标考核,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别切实得到落实。

  株洲市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少、素质较低且监管能力及手段弱,醴陵、攸县站稍好外,其他3各站3-4人,离国家县级站的标准建设要求15人相差甚远。检测仪器缺乏,现有的几台仪器非常落后,均无专用检测车辆,大部分污染物县环境监测站无法检测,不能掌握其污染情况,监测站形同虚设。针对以上情况,株洲市重点加强先环境保护局的建设,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办公室或环保专干,建立了乡镇长及党委**的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2】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

  【3】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4】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5】俱国鹏,房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6】株洲市环保局网站

  【7】湘潭市环保局网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走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为了了解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状况,*日,剑阁调查队在汉阳镇中心村和武连镇计划村对4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留守儿童超五成,父母双双外出占绝大多数

  据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计,20xx年春季,全县27284名小学、初中生中,留守儿童占56.6%。调查的汉阳镇中心村、武连镇计划村有小学、初中生138名,留守儿童达到80人,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63人,占留守儿童的78.8%。

  二、留守儿童以隔代照顾为主,暑期普遍继续留守

  留守儿童以爷爷、婆婆照顾为主,他们与父母的相聚,一年基本上只有一次,主要是父母返乡过春节或者春节期间到父母身边与其相聚,由于夏季高温,留守儿童暑期一般不到父母务工的城市相聚。调查的40名留守儿童中,留守期间全部与爷爷、婆婆一起生活,今年暑期仍全部留守在家,仍全部由爷爷、婆婆照看。

  三、留守儿童生活单调,暑期以玩耍为主

  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加之爷爷、婆婆的“过分”疼爱,暑假期间很少安排他们做家务,更不会安排他们做农活,特别是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几乎不做家务和农活,玩耍和作业几乎就是暑期生活的全部。调查的40名留守儿童中,暑假期间,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全部以玩耍、看电视为主。虽然有年龄稍大一点的7名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但是,与同村其他小伙伴玩耍或在家看电视几乎是他们暑期的主要生活方式。虽然所在乡镇也有暑假兴趣班,但出于经济和接送不方便等多种原因的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暑假被迫留守在家,40名留守儿童全部没有参加过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相关机构等组织的学*辅导、文体活动。武连镇计划村罗如均表示,虽然镇上有适合自己孙子的培训班、兴趣班,但是,一个暑假三、四百元的培训费还是有点贵,同时,如果到镇上参加培训或兴趣活动,每天都要接送,有点费时费力,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其自由玩耍。

  四、隔代监护乏力,留守儿童需要特别的关爱

  担负隔代监护职责的爷爷、婆婆,受身体和文化知识的限制,在留守儿童的'监护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一是代沟明显,爷爷、婆婆无言以对。孩子自我意识、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隔辈之间观念的不同,沟通的难度增加,孩子越大,自我意识越强,叛逆心理越重,加之没有开展留守儿童的专门心理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的个性越来越偏激。汉阳镇中心村一留守儿童对他婆婆说:“你们的社会我们过不了,我们的社会你们不懂。”二是“技不如人”,爷爷、婆婆束手无策。汉阳镇中心村一没有的文化爷爷说:辅导、检查孩子的作业是爷爷、婆婆最头痛的事情,*时住校还好,做不起的作业孩子可以问老师或其他同学,放假了,爷爷、婆婆辅导不了作业,只好找邻居帮忙。三是不敢闪失,爷爷、婆婆心力交瘁。20xx年寒假,汉阳镇中心村一8岁女童,与同学家玩耍后的回家途中被车撞了,全家悲痛不已,爷爷、婆婆更是感觉没法向其父母交代。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听到爷爷、婆婆说的最多的是“简直不敢让孩子脱离视线”、“只要孩子安全,其他啥子都无所谓”、“要是孩子出啥事了,我们咋个给他父母交代嘛”。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特别关爱的特殊弱势群体。相对寒假,暑期时间更长,但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机率更小,因此暑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建议**和有关部门,动员学校及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发力,以村(社区)为单位,适度集中建立留守儿童暑假生活营,从志愿者、学校老师中挑选专业人力量,围绕留守儿童的思想、情感、学*、生活,免费开展专门的学*辅导、心理引导、体育锻炼、劳动体验、安全教育等健体益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全方位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6

  这次实*,我去了一所既有初中又有小学的农村学校。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职教师寥寥无几,而代课教师却占了多数。

  我不禁困惑了:现在的师范生都说就业困难,有的毕业好几年了也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代课教师呢?于是,我对这里的代课教师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原因

  这里地处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得颠簸三四个小时。当地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看家,顺便带带孩子。农村教师每月除了领国家规定的那点工资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补贴。在职教师得在这里工作至少6年才有资格申请调离。现在的师范生毕业时差不多已经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师范生毕业后宁愿托关系进城镇 的学校,哪怕那些现象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也不愿去农村任教。

  代课教师大都为学校附*的长住人口,农村学校的教师奇缺现象,无疑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二)代课教师的学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代课教师,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临时工”,因为他们没有与学校签定正式的合同,没有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获得教师资格证,没有正式的编制。有的只念了初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过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大学文凭,却因为国家有关于代课教师转正年龄不得超过35岁的规定而只好继续代课。

  (三)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

  从学校领导那里我了解到,教育部门预计拨给代课教师的工资有600元,但是因为现在农村学生的学费不收了,学校的流动资金少了,学校就的从代课教师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学校的流动资金,这样到代课教师手里的,只有400多一点了。

  400多一点,我的天。我不禁叹息,这要比在职教师几乎少2倍了,何况代课教师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这点钱怎么养家糊口呢?

  (四)代课教师的心态问题

  以学校的于老师为例,她代课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过自考取得了小学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不能取得正式的编制。

  在别人看来,像于老师这样来学校代课,每个月的工资又有了,家里的农业生产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过和于老师的几次闲谈,我才知道,于老师的心里装着不少苦水呢。

  这里的学校实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学校教师的严重不足,一个教师往往要上好几个班级。于老师说,*时还好,要是遇上农忙时节,她早上去学校之前就把粮食晒在院子里,若是碰到变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粮食冲走了。“我不可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学生说不上课了,我要回家收粮食吧。”于老师苦笑着说道。

  谈到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于老师也觉得挺委屈的。她说自己对学生付出的心血并不比在职教师少,有时还远远超过了,可到头来得到的呢......我们都是写临时工,随时都可能下课,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不过于老师又说,虽然是这样,可当她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时,她的那些抱怨、那些烦恼,都抛之脑后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五)几点值得讨论的问题

  1 国家既然允许了代课教师的存在,那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善一下他们的待遇呢?比如,尝试着给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时年,做出了不少贡献的代课教师一点奖励,以后发一点退休工资,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也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晚景凄凉吧。

  2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代课教师也有一颗进取的心,原来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没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现在他们参加了自考或函授取得了大学文凭,却又遇上了国家对代课教师转正年龄的限制,这是不是让人感到很遗憾呢?

  3 现在大学扩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了,面对毕业生们一个劲儿地往城镇学校跑,哪怕是托关系,而农村学校却无人问津的现状,国家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农村任教呢?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7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一、 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

  问题 调查选项 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 31%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 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 9%

  父母探亲时间

  一年一次 74% 两年一次 17% 三年一次 9%

  监护人状况

  与母亲居住 51% 与父亲居住 5% 与祖父母居住 30% 与外祖父母居住 11% 独居 3%

  感到孤独烦躁时

  找朋友倾诉 64% 看电视 14% 玩耍 16% 无法解脱 5%

  学*态度

  对学*感兴趣 51% 一般 37% 学不进去 9% 旷课逃学 3%

  遵守纪律情况

  遵守纪律 85% 经常迟到 15%

  课外活动与娱乐

  做家务 56% 干农活 29% 玩 3%

  遇到困难时

  靠家人 45% 靠朋友 20% 靠自己 17% 靠老师 18%

  生病时

  母亲照顾 56% 父亲照顾 29% 祖父母照顾 5% 亲戚或其他人 10%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长年累月没有联系。抑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抑或数年不知家里的境况。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照顾不周,内心感到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因此,留守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是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们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留守儿童也就变得胆大起来,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错误思想观念极易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另一严重后果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乏起码的父爱母爱。他们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没有倾述和求助的对象,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引发多种心理疾病。他们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是接触甚少,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得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其有的行为甚至让人不可理喻。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8

  一、劳务输转现状

  所调查的6乡18村共有109个村民小组,4106户1.9万人,现有劳动力8270人,耕地6.1万亩,人均3.2亩,现有果园1.7万亩,饲养大家畜 3930头。调查显示,20xx年,18村共输出劳动力20xx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4.5%,户均输出0.5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44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57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

  (一)劳务输转规模。调查村XX—20xx年三年来输出劳动力分别为2264人、2147人和20xx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 3.6%,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发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70%以上。

  (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81.3%,女性占18.7%;年龄构成上,18—35岁占52.6%,35—45岁占 38.5%,45岁以上占6.1%,18岁以下占2.8%,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45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5%,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13.5%;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

  (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据调查,20xx年,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5.2%,较XX年的3.1%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61.2%和33.6%。在务工行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汽车驾驶、社会服务等行业为主,以泥瓦工、技术工、缝纫工、服务员、保安、保姆、司机等职业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占73%,工厂技工和服务行业占14.7%,其它行业占12.3%。

  (四)劳务输转人员培训、就业时间和**情况。在就业时间上,20xx年,在外就业6—12个月的占输出总数的57.7%,务工兼务农,就业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占27.2%,一年以上的占15.1%(含整户外出打工者)。其中,源自中南部乡镇的务工人员就业时间普遍在6—12个月内。在就业培训方面,培训后输出的不到输出总数的2%,主要以职教中心等机构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在权益维护方面,劳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约有90%的务工人员就业时仅签订了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签订者仅10%左右,在劳动保障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调查中出现的5位工伤人员中,用工方仅为他们开销了医院费用,补全了工伤期间工资,对于后期治疗和劳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取得的成效

  *年来,农村劳务输转工作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就我县西北部、中南部山区两大贫困片带的'劳务输转工作而言,在干部群众的重视下,一年一度颇具规模的劳务输转队伍,正在拓宽农村生产力发展领域,成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调查显示,劳务输转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年来,劳务输转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短*快”项目,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捷径,劳务收入已是农业和农村收入的半壁江山。被调查的18村,XX—20xx年三年分别实现劳务纯收入1164万元、1258万元和1442万元,务工人员人均劳务纯收入分别为5141元、5859元、 7103元,无论总收入还是人均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当然,务工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用工单位普遍提高工资待遇有关,据统计,*三年农民工工价依次为30—50元/天、40—60元/天、40—80元/天。所调查的灵芝、原安、雷大3乡9村20xx年劳务输出 1264人,实现劳务纯收入829.4万元,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1095元,接*所在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收入水*看,基于外出就业时间长短,中南部较西北部务工人员人均劳务纯收入高出1000元左右。

  (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年来,许多农民靠劳务收入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电家具和生产工具,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劳务收入弥补了农业投入的不足,大部分农户实现了劳务脱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城川乡陈马村20xx年劳务输出260人,劳务收入200多万元,63%的农户依托劳务收入修了新房或对旧房进行了改造,拥有手机200多部、安装固定电话78部,有摩托车、三轮车、旋耕机等140多辆(台),通过劳务脱贫50多户、232人。该村五社李世军一家8口人,2人长期在外打工,*年来年均劳务收入3万元左右,*年翻修房屋10间,购置摩托车1辆、手机2 部,家电一应俱全,引进基础母牛3头,新发展果园4亩,依托劳务收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发展载体。

  (三)群众观念和素质得到转变和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入城镇务工,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进而则增强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劳动技能,最终将改变过去死守一业、死守一家、死守一方的传统观念。在此过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步成长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劳动者,其结果自然是减轻土地生态负荷,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调查统计,64%的家庭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如早婚、早育、超生现象明显减少;劳务人员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自觉遵纪守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求助有关机构进行维护,尽量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调查村约有186户整户外出就业家庭,勤学苦干,掌握一定技能后,在外站稳了脚,带着家属、亲戚、朋友务工创业,过上了殷实的异地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

  1、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文化程度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5%;专业技能水*低,73%以上的务工人员从事的工种仅局限于各种粗重的体力劳动和机械性劳动,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由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的要求很不适应;部分富余劳动力安于现状,宁可在家闲散受穷也不外出务工,既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制约了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2、劳动力市场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县、乡(镇)劳务机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未完全理顺,劳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覆盖面窄,时效性差,工作效率低。专业中介组织稀少,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中介服务、信息反馈和跟踪管理工作微弱。劳务市场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劳务工作需求极不对应。

  3、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有效维护。农民工**方面的体制和政策还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劳动力转移的自发行为较多,缺乏跟踪管理。农民工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用工单位没有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不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拖欠克扣农民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工伤和职业病得不到有效防治,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4、劳动力培训和组织输转不到位。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管理比较分散,投入少,规模小,与农民工培训的需求相差悬殊。有组织输出规模小,组织输转工作不到位,致使务工保障和跟踪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无法到位。

  5、劳务输出致使潜在矛盾出现。劳务输出产生空巢家庭,孩子监护教育出现空档,爷爷奶奶隔代教育,溺爱多于管教,留守儿童的管理教养存在很大风险,不利于农村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并且老人抚养不能到位,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荒芜,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也显得不足。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拓展劳务输转空间,围绕产业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一要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瞄准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省区,积极开拓新的劳务基地,加大有组织输出规模,鼓励技能型、智能型、专业型劳务人才大规模输出,切实提高输出质量,增加劳务产业效益。二要充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产业开发,积极开展北劳南移工程,扩大县内输转规模。要促进北劳南移规模,必须加大果品标准化生产规模,拓展延伸果品专业村、专业乡和专业经济带区域,大规模引导农户进行果品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加大的同时劳动需求量相应增加,县内劳动力输转就业空间增大,无疑会带动周边乡镇富余劳动力的就*转移,有利于果品和劳务两大产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潜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基地建设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利润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强化职能,提高效益,加快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各级劳务机构建设,强化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益,搭建信息*台,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开展劳务输出和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形成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劳务输出工作网络。二要扶持建立和完善劳务协会等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和社区积极兴办各类中介机构,鼓励创业人员、农村能人、劳务经纪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集信息收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有序输出为一体的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健全**推动、市场运作、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劳务输转体系。通过**的主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和形成劳务组织化输出格局,提高劳务效益。

  (三)积极维护农民工权益,不断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宣传和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切入点,加强对县内劳动用工单位的监察执法力度,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认真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督促用工单位依法将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并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同时,**主导,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及群众积极参与,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维护和保障力度。

  (四)发挥劳务机构的主动性,进一步抓好返乡创业工程。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成功人士的衔接沟通,大力宣传静宁优惠政策,利用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他们获取资金后回乡落地生根,创办、经办企业和经济实体,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返乡创业在劳务输转工作中有新的突破。

  总之,劳务输转工作量大面宽,各级组织和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劳务输转对农村经济工作产生的深远意义,要看到劳务输转有利于解决本地经济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应把此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为构建小康静宁、和谐静宁、活力静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9

  一、基本情况

  陕西省勉县武侯镇杜家坝村有6个村民小组,142户共455人,其中党员21名,村干部四人。该村耕地面积650亩,20xx年人均收入7005元。新农合参保率98%,新农保参保率95%,20xx年劳动力转移156人,创经济收入255万元。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村有了很大变化,各项事业有了显著发展,但这个村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居多,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由于地处汉江河畔,汉江阻隔,交通十分不便,资源匮乏,集体经济较为落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老人现象比较普遍。

  二、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一)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完全依赖着个人家庭的。“百善孝为先”就是靠着这个“孝”字,靠着孝道,我们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个比较安稳的晚年。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等开支,都是依赖家庭经济的支持。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即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里打工,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造成家庭成员精神方面的照顾缺乏,就医看病困难,晚年养老负担加重。

  (二)农村社会保障任务加重。 一是农村人口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该村有6个村民小组,142户共455人,60岁以上人口占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该村总人口的8.5%,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就目前情况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涉及到农村家庭的家庭负担和家庭和谐。二是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的瓶颈。虽然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该村实行了很久,但药品价格及医疗费用不断增高,报销比例仅为40-65%。特别是一些贫困家庭,农民低薄的收入只能维持养家糊口,遇到疾病只能“小病磨、大病拖”,实在坚持不下去则靠东借西凑,变卖粮食或牲畜来支付医药费,以致债台高筑,“一人得病,全家返贫”。调查中,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说:“不怕贫穷,只怕生病,穷可以慢慢致富,病特别是大病,足以倾家荡产。”三是外出务工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亟需保障。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但与城市的人相比,受到种种歧视,不仅就业机会少,而且就业后待遇不公,在保险待遇上也与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调查中,外出务工农民90%都担心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85%很纠结自己到底是在家乡参保还是在务工地参加社会保险,70%搞不懂自己的个人社保账户是干啥的。

  (三)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水*低。对于杜家坝村农民来说,目前社会保障主要有新农合和新农保,农村低保的社会救济方式还不规范、不统一,实施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救济方式以临时救济为主,定期救济以集体救济为主,而且只对五保户和困难人口提供救济。

  一是新农合群众享受的报销范围和幅度都不大,对于生大病,一花就是几千上万元的根本无济于事,所报销的一点费用还不够往返的车费,尽管深知合作医疗的好处,一旦知道自己三、五年不生病时,就是不愿掏那份“不必要”的钱。特别是今年个人缴费调整到65元后,更不愿眼看自己出钱别人吃药。二是新农保从制度上是一次重要突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依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的生活仍比较艰难,个人负担的部分保险资金根本无法支付。农民自身对养老保险缺乏认识,目光短浅,在“新农保”调查中,85.7%的农民期盼养老金的金额能提高一些。“新农保”实施时,年满60周岁老人不需缴费就可领取每月55元的养老金,60周岁以下的老人通过15年的缴费,若缴费档次为100元/年,60周岁后大约可以领到76元/月的养老金。无论是55元/月,还是76元/月都是一个低水*的状态,而且物价处于上涨阶段,将来这些养老金肯定不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社会保障体制太复杂。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外出务服务等主要归人社部门管理,医疗保障主要归***门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安置、救灾救济、老年人社会福利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部门、乡村也制定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如人武部、***、组织部、教育局、残联和慈善总会等。对义务兵、独生子女户、村组干部、残疾人、特困户的社会保障都有相应的指导意见,各自为政,条线分割。部分商业保险公司也对部分农民搞了商业保险,形成了“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民搞不清有啥问题该找哪个部门。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社会保障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把现有的政策用好,宣传好,引起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组织公益活动宣传,让广大农民知晓如何实现自己的`权益。二是强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参加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带头救助各类困难群体。三是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期,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让受益的农民现身说法,讲自己受益后的亲身感受,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好处。

  (二)不断提高保障水*。在中央、省、市、县逐步提高社保资金补助金额的基础上,当地镇、村相应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帮助那些依然交不起费的困难群众,切实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逐步提高农民养老、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封顶线,切实降低个人自付金额,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同时,逐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农村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养老的优越性。

  (三)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部门要切实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服好务,在社会保险的参保、接续、转移,以及个人账户的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五险合一”,推行社会保障卡制度,为外出务工人员消除后顾之忧。

  (四)健全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整合人力、财力和信息网络资源,研究在乡镇、村建立养老、新农合、低保救助、救灾救济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台,配置必要的人力和财力,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协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推进。提高行政效率,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真正做到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0

  一、城市化下的xx省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xxxx

  二、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农村土地科学、合理利用,探索农村土地利用新模式。

  2、通过深入、全面地调查,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3、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调查对象

  农民、部分**人员、学生。

  四、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资料。

  五、调查时间

  20xx.8.15―20xx.8.20

  六、调查内容

  部分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农民对城市化的看法,并对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知识水*。我们做了两个调查问卷,各向对象提出了10个问题。(见附1、2)

  七、调查结果:

  通过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调查,在发放了一百多份调查问卷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目前,xx省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为两种情况:

  1、*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2、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一)*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土地撂荒现象存在但比较少,而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如:挖农田里的土卖给砖窑厂,农房规划不合理,以及乱占耕地现象。从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到,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地区土地开阔,便于集约化耕种,机械化水*较高。

  2、国家目前实行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3、*原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但季节性外出务工较多。

  4、城市化不断推进使大量农田被侵占。

  5、部分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并没有实施可行性的便民、利民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

  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民的收入不仅仅局限于对土地的'利用,还来自于经商、外出务工、养殖等其他方式。

  (二)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但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多元化,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如毁林造地,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浪费、闲置现象严重,农村办的工厂用地较为浪费等。从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出,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山区地区地形起伏大,不利于集约化耕种。

  2、山区耕地面积少,建筑用地规划不合理。

  3、山区坡度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较贫瘠,产量不高。

  4、废弃的房屋得不到及时的拆除,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土地的闲置。

  八、调查体会:

  通过此次调查我切实了解到了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滞后,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觉得自己身负着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使命。此次的经历加上我个人的薄见,我认为农村的发展,土地是根本和关键,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但基于目前我们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土地并没有使大部分农民走向富裕,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改变当前单一的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2、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政策、财政支持。

  3、改变当前粗放的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如:“科技下乡”等。

  5、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1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素质,是二十一世纪科技时代国家强大的基本体现,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对知识的苛求程度越来越大,全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大多数人却忽视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时代农村人材,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1

  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的大好形势,本人在新学期之初对我县部分农村小学进行了深入地走访了解,从中总结出我县现阶段农村教育现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按照学校学生人数拨给,但农村学校规模较小,生源有限,回拨经费往往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维持学校正常办公办学。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层层克扣,造成办公经费更加紧张。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却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负担。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课程不完备。由于乡村小学比较分散,加上经济的制约,农村小学课程除语文、数学之外,往往缺少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或有开设但无专业教师任教,甚至由主科老师将所有课程一手包办。但主科老师因缺乏足够知识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所以往往这些本该开设的科目就成了一种摆设,每天的课程表中虽说有这些科目,但结果上的却是语文课、数学课或自*课,结果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乡村经济的不发达和学校办公经费紧张,使许多必备的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音美工具等严重短缺,甚至是没有,造成小学生的音体美发展不*衡。如科学课上,经常是老师照本宣科,把这一节课的内容从头到尾讲完就算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却无法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了解一些基本自然现象,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对大自然事物的认知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听和讲为主,但学校因缺乏听力器材,学生根本就无法通过听来较对所讲的内容,所以有的学生把英语单词读成汉语拼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体育课上,因无体育器材,我们就只能看到整班的学生在操场上满场飞奔的体育课。由于远离城镇,科技,通讯设备缺乏,诸如电脑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知识亦无

  法在乡村小学中普及开来。这些必备的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音美工具等配套设施的短缺,也是拖慢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

  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有很多是民办教师或代课转正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是少之又少,月工资收入大多在一千至一千五百元左右,至于其他如考核奖,岗位津贴,职位补贴等其他福利则无谈起,这样就给教师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农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继续教育或参加种种培训学*,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容不得教师反对,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由于受我县经济水*发展滞后的影响,**在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没有较好的吸引力,很多当地专(本)科师范毕业生毕业后根本不愿意回乡任教。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大多数从事乡村教学十几年的老教师,缺乏现代高科技知识,连普通话都讲的不是很标准。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其中问题最大还是在于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面临着教师紧缺的情况,这样就造成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地增加。据统计,很多学校*均每个老师一星期要上18节课以上,而且还要兼顾不同年级的主副科教学,甚至是双主科。老师们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是越来越重,精力上也有些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肯定会随之下降。因此,解决农村教师问题是改变我县农村教育现状的之根本。

  五、资源分配不公*。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各**、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镇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小学中我看到一种现

  象:篮球场是黄泥地,操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六、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儿童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家庭的经济拮据,使儿童很早就离开学校,外出打工,流失率不断升高。据很多学校校长反映,在农村学校中,一至六年级在校生人数都是呈现金字塔形的比例,越往高的年级,学生的流失就越大,其中约70%的为女生。如何控制学生不断地流失,降低辍学率,这也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我县农村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同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欣喜地看到我县农村教育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优势:农村广阔的土地,多彩的森林,连绵的山脉,蜿蜒的河流,使得农村学生掌握了好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二、社会环境优势:农村学生远离繁华的城市,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起城镇学生来说相对较小,不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腐蚀,能够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三、农村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勤俭的优秀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对乡村儿童进行言传身教。

  总结:

  我县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广大的农村儿童全面的,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畏手畏脚,全盘否定。我们还应该看到乐观的前景,许多新毕业的青年教师正在乡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不断壮大;各种教师培训课程更加完善;教育投资不断增多,新的小学课程像英语,体育等正在逐渐开设。诸如此类的现象正在农村教育改革中日渐成效。特别是从国家实行了农村学生免费入学,以及国家正大力实施农村教

  育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我相信我县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会慢慢消失。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2

  一、现状

  xx镇在最*五年里对水利设施、农田灌溉等方面的投入很少。现在全镇共建有电排x座,其中国家投资x座,自筹资金建设x座,现装机容量为xx台,xxxx千瓦。外排渍水全靠以上x座外排机埠。原来大多以劳动力代替资本,由**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动员并组织劳动力承担的建设。对我们xx镇来讲,劳动对资本的替代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好多村都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但绝大部分是举债办事,自筹资金部分的大部分至今未还。尽管如此,在此方面本镇还是不够。按集雨面积计算,全镇xxxxx亩,每千瓦负担面积为xx.x亩,按耕地面积计算每千瓦负担面积为xx亩,负担较重。灌溉以电排直灌的只有xx个村民小组,占xx.x%直灌面积xxxx亩,占总耕地面积的x.x%。

  公路建设方面,受*几年经济状况的影响也是差强人意。我镇范围内有省道Sxxx线、乡级公路三五线及其它xxxx公里的村级公路。Sxxx线路基宽x米,有效路面x米,从xx年镇**自筹资金xxx余万元硬化了x.xx/公里。还有x公里为砂石路面,xxxx年x月上级准备硬化,由于资金短缺,只搞了基础路面,没有硬化,现以破烂不堪,基础损失严重。三五线全长x.x公里,有效路面x米,实际路基x米,是xx年镇**自借资金xxx多万元铺的山渣为渣石路面。由于经济状况不好,加上原来的有*xxx万的债务,所以养护不到位,现已大坑小沟,通行已相当困难。村级公路也是前些年有过投入,或是只搞一小部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也是急待投入养护。

  农电网改造方面由于是*年来的国投,情况好一点。xxxx起由国家投资xxx多万对全镇所有行政村、居委会都进行的电网改造,现在只有刹尾工程了,大约还需资金xx万元。

  二、问题

  从上面调查的.情况来看,通过分析,会发现有以下几个较为深刻的问题:

  一是前些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我们说,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应当是上级**,也就应是国家,而不应当是县、乡地方财政。

  二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供给严重不足。在上面几个得到改善的方面,供给的主体是我们**,镇**财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农村公共产品总的供给水*仍然很低,如不进行改善则还不断降低。

  三是原来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超前发展给现在留下了很大的麻烦。原来所有的供给大多是举债,现在xx因超前建设而引起的债务*千万。这个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现在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缺口

  我们镇现在最主要的也是以上几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更新改造。由于年失修,绝大部分设施老化损坏严重,进行农田灌溉,安全渡汛都有相当大的问题。要想把电排、修防会的所有问题解决,包括债务、设施更新等,对于我们xx镇来讲至少要xxxx万元。二是公路建设步子要加快。省道Sxxx线已动工,但现在因停工而带来的损失已相当大,仅这项投入资金要xxx万元。其它乡村公路可以分步来做,每年至少要投入xxx万。三是农电网改造工程。现在只有刹尾工程,约需资金xx万元。

  四、建议

  鉴于目前的现状,认为在投入上可以从构建新的供给体制入手,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是要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实行慎重投入。

  二是要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断提高效率。有些公共产品的投入就可以在**补贴的基础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 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受益程度的大小进行集资生产。我们认为对于我们镇的水利排灌设施就可以按此办法来实施。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于可以使绝大部分的群众受益的公共产品,争取立项,实行国投。

  在管理上可以实行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

  _年四月二十日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3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区x镇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xx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状况

  (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压力大

  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二)、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9。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儿童因触犯法律被判处十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让人值得深思。

  (四)、*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五)、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采访一陈姓村民时我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镇江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附*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及社会方面

  第一,强化**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普查,在镇、村设立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办事机构,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教育情况。把学校与村委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定点帮扶,及时发现报告留守儿童们的情况与动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保证。

  结语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

  青春有限,选择无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关爱留守儿童是值得我去为之奉献一生的事情。

  目前,广大x村民正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迎接“十二五”的到来,争取在此期间全村各项事业都实现质的突破。在制定“十二五”工作目标时,我村支部**范志红**把留守儿童问题列为全村的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升至战略高度。我想有了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我村留守儿童的头顶一定会出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4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从*几年的情况看,**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我深入部分乡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 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二)尽管*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 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三)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四)最*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的现状与思考,在调查学生的学*态度或学*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目标,但学生的学*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查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时能努力学*,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时学*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学生们将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归于学*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

  四、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的家长选择“一般”,25%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臵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五、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七、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才能促使农村小学教育走出困境,才能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15

  为了制定“多样化的自主学*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方案,并使方案中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特随机进行了一次“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在自主学*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自己怎样做的等,从中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是怎样关注学生自主学*的,又是如何组织学生去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的,以便为方案中的“研究基本设想”提供一些实践性资料。同时,也通过一些数据,引发研究者的思考。

  二、调查情况

  1、这次调查围绕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时,应该做哪些具体事情,持什么态度、自己又怎样做等,从不同角度,共计命题十二组,每组有3个、4个或5个不等的选项,但都要求被调查者从每组的题目中只选择一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调查对待学生自主学*态度的有六组,调查教师活动组织情况的'也有六组。

  2、本次调查是在一次“小学数学自主学*、自主发展课堂教学交流会”上进行的,共有100人接受调查(实际94人,随后找乐亭一小的6名教师进行了答卷),其中农村教师6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实小教师39人。

  3、调查的结果

  选项人数题号12345一554131二1954三74242四5232151五25741六3664七793八95311九37819十167581十一266824十二821062

  三、调查分析

  1、第一组题的“必须经常预*”和“有时可以预*”的人数分别为55和41。

  2、第“二、五、六”三组题,从表面上看似不同,实质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进行教学活动时,事先(备课)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可以随时调整,赞成这种做法的三组题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74%和64%。

  3、第“三、四”两组题,虽然是课上学生的一个“说”和一个“问”,但所反映的同时课上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赞成学生这样的,三组题人数为74人,四题人数为3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4%和32%,两个数据有些矛盾。

  4、第“七、八、九”三组题,看似调查的两件事情,实际是调查学生在自主学*,合作学*时,教师应该怎样去做。七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教师带着”,八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观察、倾听并参与”,九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经常由学生自主参与交流,教师提出活动结束”,七组题的这项为93人,八组题的这项为95人,九组题的这项为78人,究竟教师应该如何去做,七、八两组题的结果是否有些矛盾。“八、九”两组题的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5、第“十一、十二”两组题,也是一个意思的两组题,课上如果“重过程又重结论”,必须“讲清要求并示范”,否则,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率,而十一组题选“讲清要求并示范”这个项的人数仅有26人,还有2人为“不讲不示范”,两组题的结果还是有些矛盾。

  四、调查启示

  1、从数据上反映的情况看,好多数据说明被调查的教师,自己心理想的和自己作的有矛盾之处,说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多是从自身出发,关注的多是结论(知识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还不够。为此要加强理论学*,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让学生去主动学*,自主学*。

  2、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条件和原则,研究如何有的放失的组织学生进入情境,以便进行有效的学*活动。

  3、一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教学内容,还是一个教学内容要用几个教学模式,不管是怎样,需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去组织学生去学*,研究如何促进他们的自主、主动、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

  4、思考之余,还是要加强实验教师的理论学*,组织他们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确定符合理论的基本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6)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菁选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1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2

  一、问题提出

  学*心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学*迁移等。笔者于20xx年3月——6月对黄骅市吕桥镇中学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研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吕桥中学进行,共发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

  二、调研结果

  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21%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29%的学生害怕学*或对学*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或对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

  3.学*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有将*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更希望学*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的科目。调查中还发现41%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2%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三、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大多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几点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期间确定自己的学*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3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实*的一所镇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紧张而又快乐的实*生活结束了,这次实*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的济*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

  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 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 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 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许多学生不明白学*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课文。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语文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

  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 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粤教版的新教材的内容难以体会。我觉得教材较多地针对大城市的学生,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的经历比较接*,山区学生的体会较少,难以把握个中情感。

  该校放学时间为4点20分,由于较早,学生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时课间课后厚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4

  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25日。

  调查人数及对象

  初二年级七班八班各50人

  调查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和学*状况,为搞好教学服务。

  调查情况分析

  1你现在的学*压力;过大的百分之十一,过小的百分之八十二,还可以的百分之七。

  以上数据表明,现在的学生学*压力并不大。说明学*心态的调整很重要。让学生把学*当做乐趣,他不会感到学*的`压力。

  2你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的百分之七,家庭的期望的百分之三十一,自己的期望的百分之五十六。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自我期望较高。他们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

  3一般情况下,你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与别人面对面交谈的百分之五十二,电话的百分之八,书信的百分之九,网络的百分之二十九。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需要交流,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缓解压力的主要方法就是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交流也成为孩子缓解压力的主要途径。

  4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学*,会的百分之七十九,极少的百分之二十不会的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学*主动性很强。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5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你会学*的百分之四十六,体育活动的百分之三十二,上网的百分之七。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5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6

  导语: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5日。

  查看时候,20xx年11月25日。

  查看人数及东西,初二年级七班八班各50人。

  查看目标;经过议定对门生进修和心理查看,明白门生心理和进修状况,为搞好传授办事。

  查看环境分析。

  1你如今的进修压力;过大的百分之十一,太小的百分之八十二,还可以的百分之七。

  以上数据表明,如今的门生进修压力其实不大。阐明进修心态的调整很紧张。让门生把进修当作乐趣,他不会感触进修的压力。

  2你觉得如今的压力来自于;教授的盼望的百分之七,家庭的盼望的百分之三十一,本身的盼望的百分之五十六。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自我盼望较高。他们盼望自我代价的兑现。

  3*常环境下,你会如何减缓本身的压力,与他人面劈面交谈的百分之五十二,德律风的百分之八,手札的百分之九,收集的百分之二十九。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必要交换,特别是独生后代。他们减缓压力的紧张方法便是交换。跟着科技的成长,收集交换同样成为孩子减缓压力的紧张路子。

  4如果他人不鞭策你,你是不是自动进修,会的百分之七十九,极少的百分之二十不会的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进修自动性很强。进修已经成为他们糊口生涯的第一必要。

  5除了教授指定的功课,你会进修的百分之四十六,体育活动的百分之三十二,上彀的百分之七。

  以上数据表明,进修是孩子的紧张任务。

  6你能自力结束教授安排的功课吗。完全可以的百分之九十七,只能结束某几门的百分之二,部分结束的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进修自发性很强。大部分门生对进修很珍视。

  7为了及时结束某项功课,你会废寝忘食的百分之八十五,参考他人的百分之十三。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进修自动性很高。对学业很珍视。

  8你觉得进修是乐趣的百分之七十四,不能不做的事百分之二十四。

  以上数据表明,培养孩子进修乐趣特别紧张。

  9在进修和文娱产生辩论时,你会进修的百分只七十四,拿不定注意的百分之二十三,文娱的`百分只三。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对本身学业的珍视。也阐明玩是孩子的本性。

  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会抛却很多感乐趣的活动,会的百分之三十六,二者分身的百分之五十一不会的百分之十二。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会安排本身的进修和糊口生涯。能处理好进修和文娱的矛盾。

  经过议定以上十个题目的查看表明,孩子的进修心理是好的,大都孩子进修目标明了,进修心态精良,进修方法精确。求实的教诲是告成的。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7

  内容摘要:我们于20xx年8月~12月,对桃花江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学*心理、学*态度、教育价值观、心理特点??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水*和科技水*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消极的心理我们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具体目标

  ①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②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③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和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调查,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等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桃花江镇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调查问卷100份,回收调查问卷9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87份,无效调查问卷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3%,调查问卷有效率87%,接*理想的高效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 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1.2学*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表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目标,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和该怎么做,都有较强的自控能力。14%的中学生其学*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即使有老师的督促也没有用处,这是比较危险而严重的教育问题。13%的中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当代中学生对学*的热情主要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不想学*的中学生数其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不想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所讨厌的课程中,英语作为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竟然有6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

  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经过对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2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四、讨论(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1.2、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 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中学生中途退学的隐性原因。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在某些县市,尤其是农村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要等一年才能分配工作,还要有关系。有权有势的

  进了机关等好单位,没有关系的孩子只能在家待业或到外地打工。这种现实使许多人有了“读书有什么用?钱要花很多,毕业后又没工作。”"的观念。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再抬头,这将直接导致中学生学*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学*、读书看成是一种“工具”,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而学*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目的。因此当学*没有达到某种目的时,其积极性便荡然无存了。

  1.3学*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

  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目的模糊,对学*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成

  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2、形成健康的学*心理对策

  2.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2学*目的性的教育

  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其次要强调学*的内在意义,即强调学*对个体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8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9

  为了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以便对其研究探索出相应的有效对策,我做了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与时代相对应的时代特征。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2、学*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14%的中学生其学*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13%的中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不想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3、学*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考一定制,中学生要想上大学几乎都必须经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故而学*成绩对于当代中学生可以说是**子,只有学*成绩好才有可能上得了大学。调查结果显示,95%的中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学*成绩。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82%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学*态度。这说明,中学生在追求自己学*目标的道路上,其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他们又不知如何去处理好这一问题,很难把学*压力化为学*动力,总处是于矛盾迷茫之中。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当代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学*目的。其中,78%的中学生明确学*是为了上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学*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学*为了什么。

  二、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

  2、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研究结果表明,98%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当代中学生学*目的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其就业竞争力是非常激烈的,普遍认为未来的生活将是异常的艰难。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不够客观的。而当代中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则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78%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1、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

  2、学*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目的模糊,对学*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成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1)学*目的性的教育。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

  (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学*及时了解自己的学*结果,可以激发其进一步学*的动机。因为知道学*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奖赏具有促进活动的力量,是一种外在的激励因素,如分数、等级、奖金、奖品。奖赏是一种手段,若用之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发生弊端。奖赏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的学*积极性,而不应使中学生变成物质或金钱的奴隶,否则,一旦取消奖赏,中学生将不再努力学*。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应注重奖赏而不去注重惩罚,因为这样可以减弱失败给人带来的恐惧心理。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10

  我们于20xx年xx月~xx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期间确定自己的学*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学*心理调查报告11

  我们对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

  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

  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7)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菁选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25日。

  调查人数及对象

  初二年级七班八班各50人

  调查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和学*状况,为搞好教学服务。

  调查情况分析

  1你现在的学*压力;过大的百分之十一,过小的百分之八十二,还可以的百分之七。

  以上数据表明,现在的学生学*压力并不大。说明学*心态的调整很重要。让学生把学*当做乐趣,他不会感到学*的`压力。

  2你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的百分之七,家庭的期望的百分之三十一,自己的期望的百分之五十六。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自我期望较高。他们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

  3一般情况下,你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与别人面对面交谈的百分之五十二,电话的百分之八,书信的百分之九,网络的百分之二十九。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需要交流,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缓解压力的主要方法就是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交流也成为孩子缓解压力的主要途径。

  4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学*,会的百分之七十九,极少的百分之二十不会的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学*主动性很强。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5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你会学*的百分之四十六,体育活动的百分之三十二,上网的百分之七。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2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0月份,对我实*的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七成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接*两成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一成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接*六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接*两成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一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六成以上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两成以上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一成以上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到九成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xxxx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九成x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五成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七成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九成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八成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四成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三成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3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实*的一所镇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紧张而又快乐的实*生活结束了,这次实*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的济*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

  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 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 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 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许多学生不明白学*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课文。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语文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

  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 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粤教版的新教材的内容难以体会。我觉得教材较多地针对大城市的学生,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的经历比较接*,山区学生的体会较少,难以把握个中情感。

  该校放学时间为4点20分,由于较早,学生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时课间课后厚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4

  我们对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

  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

  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5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6

  内容摘要:我们于20xx年8月~12月,对桃花江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学*心理、学*态度、教育价值观、心理特点??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水*和科技水*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消极的心理我们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具体目标

  ①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②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③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和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调查,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等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桃花江镇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调查问卷100份,回收调查问卷9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87份,无效调查问卷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3%,调查问卷有效率87%,接*理想的高效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 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1.2学*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表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目标,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和该怎么做,都有较强的自控能力。14%的中学生其学*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即使有老师的`督促也没有用处,这是比较危险而严重的教育问题。13%的中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当代中学生对学*的热情主要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不想学*的中学生数其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不想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所讨厌的课程中,英语作为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竟然有6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

  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特点

  经过对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2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四、讨论(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1.2、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 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中学生中途退学的隐性原因。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在某些县市,尤其是农村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要等一年才能分配工作,还要有关系。有权有势的

  进了机关等好单位,没有关系的孩子只能在家待业或到外地打工。这种现实使许多人有了“读书有什么用?钱要花很多,毕业后又没工作。”"的观念。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再抬头,这将直接导致中学生学*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学*、读书看成是一种“工具”,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而学*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目的。因此当学*没有达到某种目的时,其积极性便荡然无存了。

  1.3学*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

  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目的模糊,对学*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成

  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2、形成健康的学*心理对策

  2.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2学*目的性的教育

  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其次要强调学*的内在意义,即强调学*对个体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7

  为了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以便对其研究探索出相应的有效对策,我做了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与时代相对应的时代特征。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2、学*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14%的中学生其学*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13%的中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不想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3、学*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考一定制,中学生要想上大学几乎都必须经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故而学*成绩对于当代中学生可以说是**子,只有学*成绩好才有可能上得了大学。调查结果显示,95%的中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学*成绩。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82%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学*态度。这说明,中学生在追求自己学*目标的道路上,其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他们又不知如何去处理好这一问题,很难把学*压力化为学*动力,总处是于矛盾迷茫之中。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当代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学*目的。其中,78%的中学生明确学*是为了上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学*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学*为了什么。

  二、当代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

  2、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研究结果表明,98%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当代中学生学*目的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其就业竞争力是非常激烈的,普遍认为未来的生活将是异常的艰难。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不够客观的。而当代中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则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78%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当前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1、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

  2、学*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目的模糊,对学*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成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1)学*目的性的教育。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

  (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学*及时了解自己的学*结果,可以激发其进一步学*的动机。因为知道学*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奖赏具有促进活动的力量,是一种外在的激励因素,如分数、等级、奖金、奖品。奖赏是一种手段,若用之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发生弊端。奖赏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的学*积极性,而不应使中学生变成物质或金钱的奴隶,否则,一旦取消奖赏,中学生将不再努力学*。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应注重奖赏而不去注重惩罚,因为这样可以减弱失败给人带来的恐惧心理。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8

  一、问题提出

  学*心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学*迁移等。笔者于20xx年3月——6月对黄骅市吕桥镇中学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研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吕桥中学进行,共发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

  二、调研结果

  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21%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29%的学生害怕学*或对学*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或对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

  3.学*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有将*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更希望学*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的科目。调查中还发现41%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2%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三、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大多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几点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期间确定自己的学*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9

  导语: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5日。

  查看时候,20xx年11月25日。

  查看人数及东西,初二年级七班八班各50人。

  查看目标;经过议定对门生进修和心理查看,明白门生心理和进修状况,为搞好传授办事。

  查看环境分析。

  1你如今的进修压力;过大的百分之十一,太小的百分之八十二,还可以的百分之七。

  以上数据表明,如今的门生进修压力其实不大。阐明进修心态的调整很紧张。让门生把进修当作乐趣,他不会感触进修的压力。

  2你觉得如今的压力来自于;教授的盼望的百分之七,家庭的盼望的百分之三十一,本身的盼望的百分之五十六。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自我盼望较高。他们盼望自我代价的兑现。

  3*常环境下,你会如何减缓本身的压力,与他人面劈面交谈的百分之五十二,德律风的百分之八,手札的百分之九,收集的百分之二十九。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必要交换,特别是独生后代。他们减缓压力的紧张方法便是交换。跟着科技的成长,收集交换同样成为孩子减缓压力的紧张路子。

  4如果他人不鞭策你,你是不是自动进修,会的百分之七十九,极少的百分之二十不会的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进修自动性很强。进修已经成为他们糊口生涯的第一必要。

  5除了教授指定的功课,你会进修的百分之四十六,体育活动的百分之三十二,上彀的百分之七。

  以上数据表明,进修是孩子的紧张任务。

  6你能自力结束教授安排的功课吗。完全可以的百分之九十七,只能结束某几门的百分之二,部分结束的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进修自发性很强。大部分门生对进修很珍视。

  7为了及时结束某项功课,你会废寝忘食的'百分之八十五,参考他人的百分之十三。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的进修自动性很高。对学业很珍视。

  8你觉得进修是乐趣的百分之七十四,不能不做的事百分之二十四。

  以上数据表明,培养孩子进修乐趣特别紧张。

  9在进修和文娱产生辩论时,你会进修的百分只七十四,拿不定注意的百分之二十三,文娱的百分只三。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对本身学业的珍视。也阐明玩是孩子的本性。

  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会抛却很多感乐趣的活动,会的百分之三十六,二者分身的百分之五十一不会的百分之十二。

  以上数据表明,孩子会安排本身的进修和糊口生涯。能处理好进修和文娱的矛盾。

  经过议定以上十个题目的查看表明,孩子的进修心理是好的,大都孩子进修目标明了,进修心态精良,进修方法精确。求实的教诲是告成的。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10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中学生的学*心理调查报告11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态度、学*需求和学*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学*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的兴趣,失去了学*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动机、学*兴趣、学*能力、考试心理、学*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方法简单和学*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8)

——贫困生现状的调查报告菁选

贫困生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贫困生现状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贫困生现状的调查报告1

  政和县位于闽北山区偏北处。由于位置偏僻经济基础差多年来未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因此,在不足三千学子的政和一中贫困生人数就高达总数的10%。现作如下调查:

  贫困生的构成

  一、大多数贫困生都来自于农村。

  家庭成员众多,压力沉重难以担负学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是造成贫困生人数众多的根本原因。

  二、贫困生的另一大来源地是下岗职工家庭。

  由于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导致儿女的学业难以继续。这是下岗问题所造成的另一隐患。

  三、贫困生的学*生活

  政和一中从初中到高中 ,共六个年段。其中大多数的贫困同学是靠学校、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采取发送补济金,设置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手段来帮助同学减轻困难。其它的均由亲属或“一帮一”结对子等手段来解决。

  在校被列为补助对象的同学大多是学*勤奋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荣同学家庭突然变故。父亲丧失劳动力,在读大学的哥哥又因病休学在家。全家人仅靠爷爷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然而荣同学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依然咬紧牙关刻苦学*,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绩,但他每月的生活费仅仅只需30余元。

  再如张同学因母亲病重,家庭需巨额的医疗开支,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献爱心活动,广大师生踊跃支持,为此该同学解决了部分费用。因此,张同学心怀感激。不仅勤奋学*更发挥自己体能的优势,在各大赛势上都取得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

  四、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援助

  团县委的“希望工程”,妇联的“春蕾”计划以及许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为贫困生解决了物资方面的巨大困难,并在精神方面给予莫大的支持与鼓励。如县妇联就发动女干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不仅给予女同学经济方面的支援。更让他们体会到亲人的关爱与温暖。

  我们相信政和一中贫困生的状况会越来越好。

贫困生现状的调查报告2

  xx县位于闽北山区偏北处。由于位置偏僻经济基础差多年来未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因此,在不足三千学子的xx一中贫困生人数就高达总数的10%。现作如下调查:贫困生的构成

  一、大多数贫困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成员众多,压力沉重难以担负学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是造成贫困生人数众多的根本原因。

  二、贫困生的`另一大来源地是下岗职工家庭,由于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导致儿女的学业难以继续。这是下岗问题所造成的另一隐患。

  三、贫困生的学*生活

  xx一中从初中到高**六个年段。其中大多数的贫困同学是靠学校、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采取发送补济金,设置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手段来帮助同学减轻困难。其它的均由亲属或“一帮一”结对子等手段来解决。

  在校被列为补助对象的同学大多是学*勤奋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荣同学家庭突然变故。父亲丧失劳动力,在读大学的哥哥又因病休学在家。全家人仅靠爷爷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然而荣同学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依然咬紧牙关刻苦学*,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绩,但他每月的生活费仅仅只需30余元。

  再如张同学因母亲病重,家庭需巨额的医疗开支,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献爱心活动,广大师生踊跃支持,为此该同学解决了部分费用。因此,张同学心怀感激。不仅勤奋学*更发挥自己体能的优势,在各大赛势上都取得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

  四、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援助

  团县委的“希望工程”,妇联的“春蕾”计划以及许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为贫困生解决了物资方面的巨大困难,并在精神方面给予莫大的支持与鼓励。如县妇联就发动女干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不仅给予女同学经济方面的支援。更让他们体会到亲人的关爱与温暖。

  我们相信xx一中贫困生的状况会越来越好。

贫困生现状的调查报告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课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的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学*、生活的因素,以便于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我们的实践组于暑假在北京高校中进行了一次“北京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同时,根据调查现状、分析成因,为我校制定更好的帮扶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尽可能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帮扶贫困学生共同成长。

  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男生占50%, 农村学生占61.8%。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在北京高校就读的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 、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

  通过我们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对被调查者的访问,98.5%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高校中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有76%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也认可这一比率。首都现有各类高校67所, 在校学生23 万名, 有3 万多名学生可界定为贫困生。

  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山区, 城镇居民下岗成为大学贫困生新的滋长点。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 有60%以上来自农村, 其中又有25.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调查表明, 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 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 7%,因属“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 7%, 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 2%, 因“自然灾害”的占14. 7%, 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 9%。

  二 、贫困生花费与学生*均花费存在较大差距

  一个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到底要花费多少钱?从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公布的收费标准看, 每年学杂费以5000元左右居多(调查主要以北京地区一本院校),再加上每年700元~1200元的住宿费, 年总费用约5700 元~6200 元, 四年下来, 约为24000 元, 而每个大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包括其他消费)在400元~500元左右,按每年在校10个月计算,四年就是16000元~20000元。几项费用加起来,一个大学生应花费40000元左右才能完成学业,即每人每月的花销是833元,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调查表明, 有52%的调查对象月*均支出在600元以内, 而纯粹用于生活保障的费用则更少为500元以内,这与北京地区高校的收费标准相差很大, 从数字上即可判定其生活的质量较低。调查还表明,普通大学生月生活费用约为833元, 是贫困生该项费用的1.66倍。

  三 贫困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及支出情况

  调查发现, 贫困生家庭的首要经济来源为工资收入,占总体的41%,然后依次为农业收入、做生意收入、低保及社会补贴。而贫困生*均每月家庭给钱不足600元的达到66%,这与学生一般花销差距甚远,可见高校中的经济资助已成为贫困生度过难关的主要依靠。同时,这也显示出,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市场化,高校将必然承担越来越沉重的贫困生资助负担。

  调查还发现,贫困生每月用于日常饮食开支为300到500元的占到了54%,也就是说每个月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贫困生绝大多数的开支都用到了日常饮食上,这部分人群的恩格尔系数相当高,达到了66.7%,这体现出了大多数贫困生的生活水*十分低。同时又41.1%的贫困生表示每个月的最低生活费用不能完全保证生活学*的需要,由此可见高校的资助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十分重要。

  四 贫困生的受助额度与学校的资助条件

  接受调查的高校对贫困生都有一些资助政策,规定了多种资助形式。在资金支持上,*均为200元/人(月) ,以奖(助)学金的形式发放,这与调查得出的贫困生每月费用缺口300 元/人(月) ,仍有一定差距。而且,这种支持并不是每个贫困生都能够得到,相当部分的院校将此与德才表现联系起来,用以鼓励贫困学生克服困难,努力成才。还有减免学杂费、提供困难补助等一些资助措施,但都因额度较小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贫困问题。

  五 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贫困对学生的学*造成影响,为获得收入而奔波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七成以上的贫困生认为受经济匮乏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饭问题, 为节约伙食费,一天只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很普遍。同时,有23.5%的学生的学费为贷款所得,因此在日常支出更加困难,也因此有29.4%的贫困生选择自己做兼职来补贴生活费用以及学*费用,而兼职势必对大学学*造成一定影响。因为贫困牵扯了贫困生过多的精力, 对他们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 而且必须为获得收入而奔波。因为贫困, 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使他们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 易造成严重后果。贫困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

  六 贫困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尽管贫困在学生们心理方面蒙上了一层阴影,却有64.7%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勤工俭学, 走自力更生,自己学*锻炼能力的道路,寻找改变家庭贫困的办法。依靠自立自强,一是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二是得到了脱贫必要的资金;三是通过自身诚实劳动得到的报酬,心理上很坦然。因此,有部分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在校内外为贫困生寻找勤工助学的机会,很受欢迎。同时调查发现有91%以上的贫困生的学*成绩处于班级的中等偏上的水*,这也体现了绝大部分贫困生虽然生活状况堪忧,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惯,坚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努力提升自己。

  七 发放奖(助)学金是高校鼓励学*、扶助贫困的一个重要办法

  65%的学生认为发放奖(助)学金是高校最好的资助形式,另外, 利用贷款助学等方式的选择率是25.5%。“生活上节俭”、“渴望各种打工机会”、“需要各界的经济支持”是贫困生突出的特征。同时,同时又67.8%的贫困生认为大学努力学*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同时回报学校回报家庭,所以现在高校的资助在日后会得到相当的回报,这也表明奖(助)学金的重要意义。

  总结:这次关于首都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其中, 20至30岁人士占90%,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人员涉及大学中各个专业。通过调查, 也反映出公众对高校贫困生较高的关注程度。


学生自主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菁选(扩展9)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菁选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1

  一、学校特点

  (一)租赁场所居多,消防安全责任不清,失控漏管。

  通过检查发现90%以上的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使用的是租赁的场所,而且多数使用的是建筑物的局部,加之租赁协议无消防安全条款,这就造成了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不清的问题,导致消防安全工作失控漏管的严重现象。例如朝阳区火炬大厦和凯维大厦内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均属此种类型且比较集中。

  (二)使用场所空间小,人员多,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经营的面积多数较小,但学生很多,造成场所活动人员相对密集,而且学生的年龄偏小,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例如南关区小白桦舞蹈学校、宽城区华夏外语学校等均属此类。

  (三)经营者和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无消防组织和安全管理制度。

  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是经营为目的,主要精力都投在生源和教学两个环节,从而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通过检查发现有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根本就无消防安全的概念,造成无人管理,更谈不上组织和制度了,这样的单位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会如何。例:朝阳区博奥高考学校、绿园区脑功能开发培训班等均属此类。

  (四)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居多,从消防安全角度看,根本不符合办学条件。

  通过检查发现,采用居民楼改建;毗邻娱乐场所且无防火分割;设在高层建筑且在六层以上等的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占总数的20%,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十分困难,势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例:朝阳区凯维大厦内、今日新概念英语学校等。

  (五)同一建筑物多家使用或多家产权,导致无独立的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被堵死和占用。造成消防责任不清,疏散困难的混乱局面。

  检查中发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95%以上是与其他单位同设在一个建筑物内,且有的是多家产权。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很不明确,管理混乱,发生火灾逃生极其困难。各自经营者无法保证通道畅通,受条件所制无法保证消防安全。例如朝阳区火炬大厦内的多家、西朝阳桥附*的多家。

  二、隐患现状

  (一)共性问题

  一是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均无第二个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有的具备两部疏散因局部租赁也无法使用,导致只有一条安全通道,而且室内人员居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十分困难,势必造成群死群伤。占检查总数的85%。

  二是疏散通道堵塞占用比较严重。通过检查发现民办学校规模比较小的和课后补*班多数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其主要原因是方便管理、投入资金小。表现为在走廊安装拉链门,设家长休息区等等。占检查总数的40%。

  三是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安装配备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消防设施安装符合要求也无人维护和保养,导致设施损坏无法正常使用。较为突出的是墙壁消防栓破坏的`严重,多数只有箱体,无任何配件。灭火器、安全标志、火灾事故应急灯等配备的十分混乱,型号、数量、质量、期限等都不符合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占检查总数的68%。

  (二)个性问题

  一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部分设在高层建筑内。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生源是中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一旦发生火灾逃生能力差,很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现象。突出表现在朝阳区火炬大厦和凯维大厦。

  二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采用的装修材料可燃物居多。此类学校不但在装修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可燃材料,而且装修造成通道狭小,发生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目前占总数的3%。

  三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将教学、住宿、办公等设在一起。检查发现在朝阳区和南关区有少数学校设有宿舍,宿舍安全出口均上锁,问题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南关区的**市五环体育中等职业学校和设在市委党校5号楼的几所学校。

  四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设在陈旧的建筑物内。这类学校无任何消防设施,建筑物安全性差,有的设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发生火灾扑救困难。

  三、防范措施

  一要加强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办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针对目前的现状,应当有计划地加强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办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的责任心。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拿到重要议事日程。

  二要严把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审核关,把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作为办学审批的前置要件。通过检查发现,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消防安全条件不符合消防要求,只由教育部门把关很难达到消防要求。一是教育部门对消防技术标准掌握有限;二是教育部门无法实施消防行政许可。

  三要加大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消防安全监督力度,切实保证消防安全。通过检查发现,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消防监督工作存在严重失控漏管的现象。原因:一是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消防监督属三级派出所管理,既有监督不到位又有监督不利的因素;二是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监督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高。如此一来,势必造成失控漏管。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2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该乡对所有学校

  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学校安全现状调查报告3

  【摘要】

  学校门口在学生上学放学时常常发生交通拥堵,学校学生比较多,家长接送子女,学生安全状况令人担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本次校外活动的主题——校门**通拥堵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问卷调查,找出校门**通拥堵的原因。并结合学校、家长提出的建议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校门交通拥堵调查交通安全

  【选题依据】

  学校门口在学生上学放学时常常发生交通拥堵,学校学生比较多,家长把汽车随意停放在路边接送子女,学生安全状况令人担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本次校外活动的主题——校门**通拥堵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究价值】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了解造成学校周围交通拥堵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研究内容】

  1、学校门口存在哪些交通隐患。

  2、造成学校门**通拥堵的原因。

  3、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行动起来改善学校门**通拥堵现状。

  【调查方法及过程 】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在学校范围内对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在校外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到交警队虚心听取交警叔叔的意见,并实地考察了学校周围适宜停车的场所。最后,我们对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 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活动一:统计校门口高峰时段车流量、家长违规停车开车现象。

  为了解每天上放学时有多少车辆会经过学校门口、有多少车辆违规停车。在明确分工后,进行实地考察,并拍摄照片。我们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两次进行测量上学放学时段20分钟的车流量和违规停车情况。由于车流量较大,我们综合科技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测量,再取*均值,以求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另外还进行对学校旁边的流动小贩、小吃摊等进行了记录和汇总。

  在短短的20分钟内,我们校门口前就有500辆左右的汽车穿梭在马路上、200多辆次违规停车。*均不到3秒就有一辆汽车通过校门口的斑马线,而同学们就是在这500多辆汽车中走过马路。学校教师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会在校门口维持秩序,有时也有交通警察执勤,在校门口过马路的同学基本安全。但是在校门口较远地方停车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安全意识淡薄,过马路在车辆中穿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再加学校一侧为建筑工地,给我们师生上、下学进出校门带来安全隐患。学校门口道路宽阔,行人横过马路时,没有黄闪信号灯,使得人流量和车流量汇集,造成行人横过马路时人车争道等混乱拥挤情况的发生。 活动二:制定和分发交通拥堵问题调查问卷,采访家长、交警。

  为了调查学校门**通堵塞的原因,我们制定了调查问卷表,对学校学生、家长、交警进行交通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发出160份调查问卷,收回151份有效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活动二:实地考察学校附*是否有合适的停车场或停车泊位。

  门口*时车流量不多,但是车速快,家长在此接送子女,一方面加剧了交通拥堵,另一方面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有没有更合适、更安全的停车场所呢?

  1、距学校步行5分钟左右的康泰路两侧有免费停车位,但很少有家长将车停在这里。通过采访调查,有些家长根本不知道这里有停车场,有些家长嫌路远,不愿子女多走路。

  2、学校门前道路两侧有大约20个停车位,相对家长车辆来说远远不够。步行三分钟左右,在南北交接的康泰路和繁荣路上均有停车位。学校对面勤政路上车流量小,但没有停车位,家长担心违法停车。

  活动三:提出改善学校门**通拥堵的对策

  1、学校方面曾经提出的解决方案:

  (1)分时段放学:为了缓解道路的拥堵状况,采取了分时段放学的措施,即

  一、二年级提前放学。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家长接送的较多,错开时间段,可以缓解拥堵状况。

  (2)划出家长禁止线,限时限车驶入:道路前划出家长禁行线,在上学放学时段不许通行,避免人员拥堵到学校门口,造成安全隐患。

  (3)设立教师值班管理:每天有教师轮流值勤,对过马路同学进行护送,劝阻越线的家长,人员密集时及时疏导,以免发生不测。

  (4)请交警大队协助管理:请交警大队派人员在高峰时段来协助管理。

  (5)严格控制上下学时间,避免学生因早到校及晚放学造成孩子发生意外。

  2、家长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1)严格实行分时段放学,以错开人流高峰。

  (2)勤政路刚改造好,路面宽广,可和交警部门协商,规划一些限时段停车位。

  (3)改善学校门口道路硬件设施,如加宽道路、增设行人过街信号灯、附*交叉口实行信号灯区域协调控制、设置隔离栏、减速带等。

  (4)长远规划,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学校操场建立地下停车场,由**投资,学校管理,彻底解决学校老师和家长接送车的停车问题。

  3、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1)学校多开设交通安全课。通过课堂、讲座和绍兴安全教育*台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并通过学生对家长的影响,提高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2)划出家长禁止线,高峰时段增加交警警力,加强管理疏通。在学校门口50M内,高峰期禁止车辆进出,学校的保安、值班老师协同交警管理,维持好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疏导人员和车辆。

  (3)严格落实分时段放学制度,并要求家长配合按时接送。错开时间段,避免家长的车辆长时间滞留在校门口,以缓解拥堵状况。

  (4)因地制宜,在学校附*争取更多的停车位,让家长尽量不要把车停在学校门口。学校附*的勤政路可规划一些停车位。

  (5)鼓励师生骑车、步行、坐公共汽车到校,减少私家车接送子女放学。 上述建议中有相当一部分需**的关注和支持,否则很难落到实处。如高峰时段增加交警指挥,规划停车位、改善学校门口道路硬件设施、利用学校操场建立地下停车场。**的力量要比学校的力量大,如果**能够关注这个情况,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帮助。

  活动四: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五:发倡议书

  【研究结论与分析 】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造成学校门**通拥堵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学校门口场地狭窄,停车位少,上下学车流量密集。而学校附*又没有停车场,家长为贪图方便往往将车停在主道或辅道上。

  2、校门口有公交站台,过往乘客不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追逐玩耍,没有注意环顾前后左右,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大型车辆、机动车太多,行驶速度较快,人行横道前没有按规定让行。

  3、部分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缺少文明出行的意识,随意停车、掉头、随意按喇叭、让学生随意下车, 造成车辆无法正常行驶,造成拥堵。

  【研究反思】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实践与体验,培养了我们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团结合作、勇敢与学校、家长、交警沟通,胆量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大大提高,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