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

首页 / 导游词 / |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1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小郭。今天我们是去游览的地方是麦积山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3

亲爱的乘客和朋友们:

  大家好!

  麦基山的许多洞穴被建造成独特的洞穴;戈雅”。七佛亭位于东亚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国典型的中式悬崖亭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然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客能够顺利登上所有洞穴。

  44号洞穴的雕像叫做“东方的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绘制了图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过道顶部其余的壁画也很精美。西端顶端的车马图画,从任何角度看车马方向都不一样,堪称中国壁画构图的经典。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秦末,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历经一千六百余年。由于历代地震,悬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有194个洞号。

  每个时代的特点:

  1、后秦朝(公元384-420xx年):初始阶段――74号洞和78号洞,野性与活力

  2、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的发展阶段――修古清巷115号和133号洞穴

  3、西魏(公元535-556年):提炼和改进阶段――秀古清巷127洞和121洞

  4、北周(公元557-581):创新阶段――朱元雨润洞4、洞62、洞44

  5、隋朝(公元581年-620xx年):新展览期-全夸张洞37

  6、初唐(公元618年-720xx年):新展览期――全夸张洞穴5

  7、宋朝(公元960-1120xx年):大规模重建时期――现实与求真洞165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4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素有“陇上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

  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2]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5

尊敬的小组成员:

  大家好!

  很高兴在麦基山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上辈子回望几百遍,只为今生路过一次。也许相遇是一种缘分。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互相了解吧。我旁边的司机是妙林法师,他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在他的陪同下,每个人都可以给我们两颗心,一颗是“放心”给我们的陪同大使妙林法师,另一颗是“开心”给我。这次我是你的导游...,你可以叫我郭果,郭导,小导,随便你!

  其实旅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都说旅行不需要在乎目的,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给你带来好心情。如果您在整个旅程中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来找我,我会尽力为您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祝大家在兰州过得愉快!我希望这次旅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来,然后玩得开心,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总之,我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麦基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这座山只有142米高,但它的形状很奇特,孤峰像干草堆一样升起,所以人们称它为麦基山。山峰西南面有悬崖,悬崖上挖有石窟,有的离山基20-30米,有的70-80米。在中国如此陡峭的悬崖上挖掘数百个洞穴和佛像是罕见的。

  麦基山四周风景优美,有柏树、松树和野花。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四周青山葱郁,只能看到前山的山川峡谷,松柏如海,云朵绽开,远眺与物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张图叫“麦烟雨”,是天水八景之首。在中国著名的石窟中,麦基山是最好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384年。经过十几个朝代的不断发掘和重建,它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和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穴194个,包括4世纪至19世纪的7200多件泥塑和石雕,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穴位于令人叹为观止的位置,大部分是在悬崖上挖掘的,可以通过竖立在悬崖上的凌空栈道进入洞穴。游客们不禁为爬上这些蜿蜒曲折的栈道而激动不已。古人曾盛赞这些项目:“悬崖峭壁之间,石刻成佛,佛龛千窟。断于人力,疑是魔。”附*的人也有一种说法,“南山砍柴后,筑麦收崖”,“麦收崖前有千柴”。可见当时挖洞筑栈道的工程是艰巨而宏大的。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国内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称赞麦积山是“一个展示雕像的大展厅”。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型壁画博物馆,那么麦基山就是一个大型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像,大至15米,小至20厘米,反映了几千年来不同时代雕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从墙面凸出的高浮塑料、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形塑料、贴在墙面上的模压阴影塑料和墙面塑料。其中数以千计真人大小的圆形雕塑被视为珍宝,在生活中非常有趣。

  麦积山雕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趋势。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的佛像来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帖耳,面容和蔼可亲。他们虽然是天上的神,却和世俗的人一样,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雕像的造型和服装来看,它正在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汉族的特点。

  麦基山的许多洞穴被建造成独特的“悬崖亭”。七佛亭位于东亚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国典型的中式悬崖亭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然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客能够顺利登上所有洞穴。麦积山石窟最高的雕像是16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其中44号洞的雕像**本人称之为“东方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绘制了图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过道顶部其余的壁画也很精美。其中西端顶端的车马图,从任何角度看车马方向都不一样,堪称中国壁画构图的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6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

  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7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8

各位游客们:

  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9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10

  麦基山风景区位于西秦岭北支的东部,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基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古镇。其中,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基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其形状如农家麦垛而得名,悬崖从地面升起,高80米,山陡峭,四周树木环绕,环境宁静。西汉末年,麦积山成为天水著名的肖伟的颐和园。十六国至秦朝(公元384-417年)期间,先开凿石窟,后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500多年间开凿改建,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194个洞穴,7200多尊泥塑和石雕,1300多*方米的壁画,尤其是泥塑艺术,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美丽的石窟和寺庙之一,其中七佛亭、万佛洞、牛二堂和吉岭最为著名。泥塑形式生动,形神兼备,体现的内容是彻底的世俗化,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塑料画技法是不讲究色彩的,特点很明显。麦基山风景区有一个植物园可以参观。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1982年被***公布为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三

  迎着秋风,踩着草。我家去天水旅游。在这次天水之旅中,著名的麦积山石窟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在一家酒店住下,吃过午饭后,我们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巧,刚才还是晴天,现在却下着毛毛雨。哎,下雨怎么玩!”我低声抱怨。“你错了,”爸爸说。"“麦烟雨”是麦基山的一大奇观,一般人是摸不到的!"我一听,眼前一亮,期待早日看到这个“奇迹”。

  在麦基山脚下,新鲜空气扑鼻而来。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一个农场的小麦垛,雨水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顶。朦胧的场景带来神秘的气息,宛如仙境。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走在麦积山石窟下。

  据导游介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为秦朝,历经十多个朝代重建,距今已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洞内有194个洞,大小雕像7200多尊,分为泥塑、石雕、石雕碑三种类型。泥塑为主,被誉为“东方雕塑展览馆”。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是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看着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这些神奇的雕像。有些是雕刻,有些是着色,有些是固定的..简而言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很努力。

  在这么多雕像中,有两件事让我感到惊讶。首先是山东这边的“西三圣”雕塑。中间的阿弥陀佛长13米,雄伟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明亮,衣服上的褶皱细致,因为掺泥的时候加了头发等材料,使佛像看起来光滑细腻,就像真的一样。然后就是那个叫“东方微笑”的小沙弥。他的眼睛微闭,嘴巴上翘,头微低,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和含蓄。很讨人喜欢。

  参观完麦基山后,我的心充满了情感。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勤奋和毅力,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发扬祖先勤劳、朴实、执着的精神,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扩展阅读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扩展1)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菁华6篇)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1

各位游客们:

  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2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3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4

  各位游客们,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5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6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扩展2)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菁选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 篇1

尊敬的小组成员:

  大家好!

  很高兴在麦基山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上辈子回望几百遍,只为今生路过一次。也许相遇是一种缘分。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互相了解吧。我旁边的司机是妙林法师,他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在他的陪同下,每个人都可以给我们两颗心,一颗是“放心”给我们的陪同大使妙林法师,另一颗是“开心”给我。这次我是你的导游...,你可以叫我郭果,郭导,小导,随便你!

  其实旅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都说旅行不需要在乎目的,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给你带来好心情。如果您在整个旅程中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来找我,我会尽力为您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祝大家在兰州过得愉快!我希望这次旅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来,然后玩得开心,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总之,我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麦基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这座山只有142米高,但它的形状很奇特,孤峰像干草堆一样升起,所以人们称它为麦基山。山峰西南面有悬崖,悬崖上挖有石窟,有的离山基20-30米,有的70-80米。在中国如此陡峭的悬崖上挖掘数百个洞穴和佛像是罕见的。

  麦基山四周风景优美,有柏树、松树和野花。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四周青山葱郁,只能看到前山的山川峡谷,松柏如海,云朵绽开,远眺与物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张图叫“麦烟雨”,是天水八景之首。在中国著名的石窟中,麦基山是最好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384年。经过十几个朝代的不断发掘和重建,它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和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穴194个,包括4世纪至19世纪的7200多件泥塑和石雕,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穴位于令人叹为观止的位置,大部分是在悬崖上挖掘的,可以通过竖立在悬崖上的凌空栈道进入洞穴。游客们不禁为爬上这些蜿蜒曲折的栈道而激动不已。古人曾盛赞这些项目:“悬崖峭壁之间,石刻成佛,佛龛千窟。断于人力,疑是魔。”附*的人也有一种说法,“南山砍柴后,筑麦收崖”,“麦收崖前有千柴”。可见当时挖洞筑栈道的工程是艰巨而宏大的。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国内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称赞麦积山是“一个展示雕像的大展厅”。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型壁画博物馆,那么麦基山就是一个大型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像,大至15米,小至20厘米,反映了几千年来不同时代雕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从墙面凸出的高浮塑料、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形塑料、贴在墙面上的模压阴影塑料和墙面塑料。其中数以千计真人大小的圆形雕塑被视为珍宝,在生活中非常有趣。

  麦积山雕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趋势。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的佛像来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帖耳,面容和蔼可亲。他们虽然是天上的神,却和世俗的人一样,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雕像的造型和服装来看,它正在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汉族的特点。

  麦基山的许多洞穴被建造成独特的“悬崖亭”。七佛亭位于东亚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国典型的中式悬崖亭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然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客能够顺利登上所有洞穴。麦积山石窟最高的雕像是16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其中44号洞的雕像**本人称之为“东方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绘制了图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过道顶部其余的壁画也很精美。其中西端顶端的车马图,从任何角度看车马方向都不一样,堪称中国壁画构图的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 篇2

  麦基山风景区位于西秦岭北支的东部,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基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古镇。其中,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基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其形状如农家麦垛而得名,悬崖从地面升起,高80米,山陡峭,四周树木环绕,环境宁静。西汉末年,麦积山成为天水著名的肖伟的颐和园。十六国至秦朝(公元384-417年)期间,先开凿石窟,后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500多年间开凿改建,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194个洞穴,7200多尊泥塑和石雕,1300多*方米的壁画,尤其是泥塑艺术,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美丽的石窟和寺庙之一,其中七佛亭、万佛洞、牛二堂和吉岭最为著名。泥塑形式生动,形神兼备,体现的内容是彻底的世俗化,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塑料画技法是不讲究色彩的,特点很明显。麦基山风景区有一个植物园可以参观。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1982年被***公布为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三

  迎着秋风,踩着草。我家去天水旅游。在这次天水之旅中,著名的麦积山石窟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在一家酒店住下,吃过午饭后,我们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巧,刚才还是晴天,现在却下着毛毛雨。哎,下雨怎么玩!”我低声抱怨。“你错了,”爸爸说。"“麦烟雨”是麦基山的一大奇观,一般人是摸不到的.!"我一听,眼前一亮,期待早日看到这个“奇迹”。

  在麦基山脚下,新鲜空气扑鼻而来。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一个农场的小麦垛,雨水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顶。朦胧的场景带来神秘的气息,宛如仙境。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走在麦积山石窟下。

  据导游介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为秦朝,历经十多个朝代重建,距今已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洞内有194个洞,大小雕像7200多尊,分为泥塑、石雕、石雕碑三种类型。泥塑为主,被誉为“东方雕塑展览馆”。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是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看着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这些神奇的雕像。有些是雕刻,有些是着色,有些是固定的..简而言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很努力。

  在这么多雕像中,有两件事让我感到惊讶。首先是山东这边的“西三圣”雕塑。中间的阿弥陀佛长13米,雄伟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明亮,衣服上的褶皱细致,因为掺泥的时候加了头发等材料,使佛像看起来光滑细腻,就像真的一样。然后就是那个叫“东方微笑”的小沙弥。他的眼睛微闭,嘴巴上翘,头微低,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和含蓄。很讨人喜欢。

  参观完麦基山后,我的心充满了情感。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勤奋和毅力,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发扬祖先勤劳、朴实、执着的精神,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扩展3)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菁选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1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2

  万里长城——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古老长城的丰姿:登上雄伟的嘉峪关,领略古老长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关"的雄、壮、奇、美。关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耸峙,雄伟壮观;关内,游击府肃穆典雅,陈列栩栩如生,文昌阁、戏台、关帝庙雕梁画栋,飞檐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关外,瀚海空寂,长风猎猎,千年古道清晰可辨;关下,九眼神泉,碧波荡漾,景色宜人。极目远望,西面是广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连雪山,东面是优美靓丽的嘉峪关市区。

  雄壮非凡: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稠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极言这关的威严和雄伟壮丽。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古称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长城就是从这里起步,宛若巨龙,穿戈壁过沙漠,翻山越岭,蜿蜒东行直达辽东。长城第一墩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56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

  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了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这里曾经伴随着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演绎过许多神奇的故事,诗曰:长城第一墩"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衬映着蓝色天空,更是清新如画。景区面积3.22*方公里,包括长城第一墩、观景*台、地下谷服务区、讨赖河滑索、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等游览区。

  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一部分,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此段长城从关城东闸门边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长7.5公里。山上长城750米,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悬壁长城景区内长城蜿蜒于黑山之巅,陡峭险峻,委曲回旋。张骞、霍去病、玄奘、马可·波罗这些或是和*使者,或是开疆拓野的将军,都曾在这里驻足。刻凿于黑山崖壁之上的古代史书"岩画"是人类文明的印迹,蕴含的是一种永恒的古老与神奇。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3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嘉峪关,它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是长城的一部分。

  大门顶上有一块牌匾写着"天下第一雄关",它本来是朱红色的,但是经过风吹雨打,上面的红漆掉了。大门右面的走廊有许多文章和诗句雕刻在石碑上。各式各样的文章琳琅满目,其中有***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懂得欣赏诗句的人都会来看一看。

  走上城墙,踏着青砖,往下望,至少有两层楼高,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练兵场上放着数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学会六样兵器。大家想想看,这些士兵日夜驻守在边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城楼的一角有块黄土砖,关于它还有段故事呢。据说在长城建好后,工匠们发现剩余了一块砖头,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工匠们只好把砖头藏在城墙的一角。谁知还是被巡视的将军发现了,当将军问起,工匠们急中生智,都说那是一块"定城砖",如果移开它,城楼是会倒塌的.。这个传说真有趣,事实上,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砖头而已。

  一出嘉峪关就是茫茫的大漠,这个关口是古代的海关。尊敬的游客,请慢慢游览吧。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4

  嘉峪关文物景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关城保留得非常完好,关城建筑非常雄浑。嘉峪关市区有两条较繁华的美食街,一条是振兴市场,一条是镜铁市场,各色面食居多。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七一冰川、魏晋墓等驰名中外,加之当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工艺产品,使嘉峪关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5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张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雄关耀中华。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的大草滩,黄草*沙,地域开阔,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紧靠关东南坡下,有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共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据历史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长220丈,高2丈许,就是现在的内城夯筑部分,当时只是有关无楼。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肃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项修建嘉峪关关楼,也就是说,嘉峪关关楼是关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书上记载说:"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又过了20xx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 1520xx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关的样式、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于是大兴土木加固关城,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当时的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伊犁时速经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榜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悬挂于嘉峪关楼上,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几分雄壮。清末因禁烟而被贬赴伊犁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经嘉峪关时,面对巍巍雄关和大漠风光写下了的诗篇<出嘉峪关感赋)其中一首写道: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

  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苍茫人望迷。

  谁道堵函千古险,目看只见一九泥。

  一生酷爱古诗词和书法艺术的***同志曾手书过这首的诗篇。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扩展4)

——爱晚亭导游词通用10篇

  爱晚亭导游词 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叫冯明玥大家可以叫我小冯。很高兴,能够成为你们本次的游览导游。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岳麓山,我们将度过轻松愉快的一天。

  这就是岳麓山,海拔,308米高大坚固。

  现在我们位于岳麓山脚下,请大家和我一起看这边这座瓦片上沾满苔藓得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一颗,明亮的,明珠。他与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976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此讲学。我们继续往上走看,这就是爱晚亭。四个红艳艳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挺立在我们眼前支撑着这个绿油油的`屋顶。

  看,像一颗大树。与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顶上还有爱晚亭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

  爱晚亭,原名是,红叶铁盒后来由于著名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诗句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才改名为爱晚亭,他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岳麓山还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说也说不尽。

  大家先休息一下,待会我们去游览更美丽更精彩的景点,请大家注意,休息时千万不要跑到太远的地方,就在附*休息,以免掉队,注意安全二十分钟以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

  爱晚亭导游词 2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下面我们来到了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各位请看!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爱晚亭,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样长李达请***为亭题名,***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什么叫做攒尖顶呢?诶,我们往上看,爱晚亭的顶棚啊它有四个面,由四条斜脊构成,这四条斜脊呢在古代建筑中叫作“四披”。

  “四披”向中心凝聚成一点而形成的顶棚结构就叫做攒尖顶了。

  攒尖顶使得整个亭子有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重“中庸”、重“立身”、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的体现。

  我们往下看,发现顶棚下面啊还有一套顶棚,我们知道,一般的亭子它是只有一个顶的,而这种两套顶棚的结构就相对少一些,这种结构就叫做“重檐”了。

  “重檐”使得整个亭子显十分有气势和稳重,但我们从外面看来,爱晚亭整体稳重却不显笨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们的古人,当时建造爱晚亭的工匠心思十分巧妙,我们沿着四条脊往檐角看去,可以发现檐角是向上飞翘的,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或者想要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样就使得亭子有了一种轻巧活泼的感觉。

  再加上爱晚亭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我们可以全面感受到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导游词 3

  岳麓书院之所以人才辈出,湖南之所以人才辈出,都与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密切相关,也都是“经世致用”四个字的最好体现。一个人要想有经天纬地之材,救济万民之心,则必须要在少年时刻苦攻读,完善自我。岳麓书院内广种桑树,就是提醒每一位学子都要像春蚕一样埋头苦学,终生不辍;讲堂四壁上石刻的.院规就是要规范每一位学子的思想、品格乃至言行举止;书院内“实事求是”,“道南正脉”等匾额也是在告诫每一位学子都要牢记儒家传统中虚怀若谷、严谨治学的优良风尚。但埋头苦读、修身养性就算是人才了吗?不是,人才不是知识和道德的容器,他必须具有胸怀万民之心,回报社会之志,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传统教育原则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将知识取之于书,用之于民,只有那济世救国、奋不顾身的学生才能在岳麓书院永远受到尊重和怀念。

  正因为岳麓书院本着“经世致用”的教育原则,千百年来,它为社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值得永远缅怀的精英。如抗金名将游九功,改革先驱陶澍、魏源,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民族英雄”左宗棠,直至后来的谭嗣同、杨昌济、蔡锷、陈天华、***、***等三湘俊杰,无一不是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精神的伟大实践者。

  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想必已经看到了我们湖南的改革日渐深入,长沙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何尝又不是“经世致用”的最好体现呢!岳麓书院辟出这样一片宁静的院落,供奉理学大师和“经世致用”的圣贤,以便后人瞻仰,实在是要告诉每一位参观者,经世致用,回报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可喜可贺的是,“经世致用”已被市**定为我们长沙精神的组成部分,这既是对我们长沙人民过去贡献的一个总结和肯定,又将更加旗帜鲜明地指导我们每个市民努力参加到改革的大潮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想必大家参观到这里,已经体会到了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真正魅力之所在了吧!

  爱晚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叫秦银燕,您可以叫我小秦,今天呢,我奖和大家一起游览四大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一起领略它深厚的人文积淀。

  爱晚亭呢是与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浙江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囯四大名亭。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爱晚亭大体的建筑风格。爱晚亭最初俢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由岳麓书院院长,山长罗典所创立。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讲穵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有体现,我们看,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搪”,属水,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

  过去清枫峡遍地古枫,到深秋时节,枫叶火红,故而亭子原名“枫叶红亭”亦名“爱枫亭”。那爱晚亭的由来是什么呢?原来啊,是清朝的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山行》而改名的,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例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

  好的,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我们有缘在相见。

  爱晚亭导游词 4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观游览爱晚亭。

  爱晚亭坐落在岳麓山脚,也就是大家此刻所处的清风峡里。岳麓山是一座典型的城市风景山岳。据史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在今湖南衡阳市内)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的主峰碧虚峰最高海拔也只有300。8米,相对高度还不到200米。但它地域很广,主脉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方圆553。0公顷,加上外围丘陵总计面积有23*方千米。

  岳麓山虽不高,但却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整个山体全被树林覆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全区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都是虬枝苍劲,高耸入云,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者,实属罕见。据科学考证,长沙市区的氧气消耗量中,五分之一来源于岳麓山,由此可见,岳麓山也可称做是长沙市的“氧气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上虽然没有仙人,风景名胜却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但整个岳麓山风景至幽至美的所在,还是首推大家前面就要看到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园1792年。

  建立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罗典。过去,清风峡遍布古枫,每到深秋,满峡火红,故而亭子原名“红叶亭”亦名“爱枫亭”。提起今名“爱晚亭”,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确,爱晚亭周围的风光能够说是将杜牧《山行》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杜牧的《山行》不是为了这座亭子而专门写的诗。

  杜牧生活在唐朝,爱晚亭是清朝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诗句而改名的。但是民间关于亭名的由来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当年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见这样的后起之秀,袁枚也不言语,转身上了山,在岳麓山上,袁才子诗兴大发,见一景题一诗,惟独到了这红叶亭,他只抄录了杜牧的《山行》诗,还漏了两字,后两句抄成了:“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赞不绝口,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他一下子全明白了: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晚”呢,不爱护晚辈呀。

  得了,这亭子就改名叫“爱晚亭”吧。于是,红叶亭就这样变成了爱晚亭。传说归传说,说到景色,爱晚亭倒不愧为岳麓山风景一绝。在那里,春天,山色苍翠;夏天,月明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此刻,我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座天下名亭的全貌了。

  亭子坐西朝东,三面山峦耸翠,四周枫叶如丹,左右溪涧环绕,前后怪石嶙峋,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对于爱晚亭,能够用一个字来形容它――古。爱晚亭既有古形,又具古意,兼擅古趣。先说古形吧。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式亭子。它按重檐四披攒尖顶建造。

  重檐即两套顶,这使得亭子气势高亢,雄浑天成;四披即采用四条斜边,这使得亭子端庄稳重,方正敞亮;攒尖顶更使得亭子具有了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理学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大一统”思想的反映。爱晚亭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此众多的精华部分,也就难怪人门会络绎不绝地造访了。

  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翘起,使得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顶反而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此外,它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无一不反应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再来谈谈它的古意。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

  这种地势正贴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围绕着爱晚亭有许多趣闻轶事。前面提到的罗典趣改亭名的故事便是一例,当然那只是传说,但***当年曾频频登临此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同志从1913年到1923年间,在长沙学*、工作了10年。在10年的'生活中,青年***曾多次携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畅游湘江,攀上岳麓山,就在那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探究了真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一举三得。

  这天大家看到的是一座富有灵性的爱晚亭,然而,这座古亭能够说是饱经了磨难。过去,爱晚亭这儿满目疮痍,罗典专门花大气力进行了修整,疏浚水道,移花栽木,才使爱晚亭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家在亭柱上看到的这副对联就是罗典所题的“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山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表现的就是当年爱晚亭的风姿。

  但以后爱晚亭几经沧桑,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1952年,湖南大学拨专款重修爱晚亭,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还专门函请***题写亭名,此刻亭棂上的红底镏金的“爱晚亭”匾额便是**亲笔题写的。亭内悬挂的《沁园春61长沙》诗词匾,也是**手迹,笔走龙蛇,更使古亭流光溢彩。爱晚亭现已成为古城长沙的标志。

  爱晚亭导游词 5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沙市面上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册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墓、云麓宫、岳麓书院等*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现在,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这里林森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中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全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叶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可以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样长李达请***为亭题名,***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亭术上有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好的信使。

  爱晚亭导游词 6

  岳麓书院之所以人才辈出,湖南之所以人才辈出,都与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密切相关,也都是“经世致用”四个字的最好体现。一个人要想有经天纬地之材,救济万民之心,则必须要在少年时刻苦攻读,完善自我。岳麓书院内广种桑树,就是提醒每一位学子都要像春蚕一样埋头苦学,终生不辍;讲堂四壁上石刻的院规就是要规范每一位学子的思想、品格乃至言行举止;书院内“实事求是”,“道南正脉”等匾额也是在告诫每一位学子都要牢记儒家传统中虚怀若谷、严谨治学的优良风尚。但埋头苦读、修身养性就算是人才了吗?不是,人才不是知识和道德的容器,他必须具有胸怀万民之心,回报社会之志,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传统教育原则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将知识取之于书,用之于民,只有那济世救国、奋不顾身的学生才能在岳麓书院永远受到尊重和怀念。

  正因为岳麓书院本着“经世致用”的教育原则,千百年来,它为社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值得永远缅怀的精英。如抗金名将游九功,改革先驱陶澍、魏源,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民族英雄”左宗棠,直至后来的谭嗣同、杨昌济、蔡锷、陈天华、***、***等三湘俊杰,无一不是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精神的伟大实践者。

  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想必已经看到了我们湖南的改革日渐深入,长沙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何尝又不是“经世致用”的最好体现呢!岳麓书院辟出这样一片宁静的院落,供奉理学大师和“经世致用”的圣贤,以便后人瞻仰,实在是要告诉每一位参观者,经世致用,回报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可喜可贺的是,“经世致用”已被市**定为我们长沙精神的组成部分,这既是对我们长沙人民过去贡献的一个总结和肯定,又将更加旗帜鲜明地指导我们每个市民努力参加到改革的大潮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想必大家参观到这里,已经体会到了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真正魅力之所在了吧!

  爱晚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叫秦银燕,您可以叫我小秦,今天呢,我奖和大家一起游览四大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一起领略它深厚的人文积淀。

  爱晚亭呢是与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浙江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胨拇竺�亭。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爱晚亭大体的建筑风格。爱晚亭最初�c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由岳麓书院院长,山长罗典所创立。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讲�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有体现,我们看,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搪”,属水,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

  过去清枫峡遍地古枫,到深秋时节,枫叶火红,故而亭子原名“枫叶红亭”亦名“爱枫亭”。那爱晚亭的由来是什么呢?原来啊,是清朝的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山行》而改名的,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例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

  好的,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我们有缘在相见。

  爱晚亭导游词 7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陪伴大家一起游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长沙市面上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册虽然不高,但确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名山,山上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墓、云麓宫、岳麓书院等*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现在,来到的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清风峡。这里林森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中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全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叶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可以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样长李达请***为亭题名,***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亭术上有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好的信使。

  爱晚亭导游词 8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参观游览爱晚亭。

  爱晚亭坐落在岳麓山脚,也就是大家此刻所处的清风峡里。岳麓山是一座典型的城市风景山岳。据史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在今湖南衡阳市内)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的主峰碧虚峰最高海拔也只有300.8米,相对高度还不到200米。但它地域很广,主脉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方圆553.0公顷,加上外围丘陵总计面积有23*方千米。

  岳麓山虽不高,但却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整个山体全被树林覆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全区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都是虬枝苍劲,高耸入云,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者,实属罕见。据科学考证,长沙市区的氧气消耗量中,五分之一来源于岳麓山,由此可见,岳麓山也可称做是长沙市的“氧气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上虽然没有仙人,风景名胜却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但整个岳麓山风景至幽至美的所在,还是首推大家前面就要看到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园1792年。

  建立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罗典。过去,清风峡遍布古枫,每到深秋,满峡火红,故而亭子原名“红叶亭”亦名“爱枫亭”。提起今名“爱晚亭”,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确,爱晚亭周围的风光能够说是将杜牧《山行》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杜牧的《山行》不是为了这座亭子而专门写的诗。

  杜牧生活在唐朝,爱晚亭是清朝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诗句而改名的。但是民间关于亭名的由来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当年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见这样的后起之秀,袁枚也不言语,转身上了山,在岳麓山上,袁才子诗兴大发,见一景题一诗,惟独到了这红叶亭,他只抄录了杜牧的《山行》诗,还漏了两字,后两句抄成了:“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赞不绝口,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他一下子全明白了: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晚”呢,不爱护晚辈呀。

  得了,这亭子就改名叫“爱晚亭”吧。于是,红叶亭就这样变成了爱晚亭。传说归传说,说到景色,爱晚亭倒不愧为岳麓山风景一绝。在那里,春天,山色苍翠;夏天,月明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此刻,我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座天下名亭的全貌了。

  亭子坐西朝东,三面山峦耸翠,四周枫叶如丹,左右溪涧环绕,前后怪石嶙峋,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对于爱晚亭,能够用一个字来形容它――古。爱晚亭既有古形,又具古意,兼擅古趣。先说古形吧。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式亭子。它按重檐四披攒尖顶建造。

  重檐即两套顶,这使得亭子气势高亢,雄浑天成;四披即采用四条斜边,这使得亭子端庄稳重,方正敞亮;攒尖顶更使得亭子具有了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理学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大一统”思想的反映。爱晚亭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此众多的精华部分,也就难怪人门会络绎不绝地造访了。

  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翘起,使得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顶反而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此外,它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无一不反应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再来谈谈它的古意。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

  这种地势正贴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围绕着爱晚亭有许多趣闻轶事。前面提到的罗典趣改亭名的故事便是一例,当然那只是传说,但***当年曾频频登临此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同志从1913年到1923年间,在长沙学*、工作了10年。在10年的生活中,青年***曾多次携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畅游湘江,攀上岳麓山,就在那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探究了真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一举三得。

  这天大家看到的是一座富有灵性的爱晚亭,然而,这座古亭能够说是饱经了磨难。过去,爱晚亭这儿满目疮痍,罗典专门花大气力进行了修整,疏浚水道,移花栽木,才使爱晚亭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家在亭柱上看到的这副对联就是罗典所题的“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山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表现的就是当年爱晚亭的风姿。

  但以后爱晚亭几经沧桑,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1952年,湖南大学拨专款重修爱晚亭,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还专门函请***题写亭名,此刻亭棂上的红底镏金的“爱晚亭”匾额便是**亲笔题写的。亭内悬挂的《沁园春61长沙》诗词匾,也是**手迹,笔走龙蛇,更使古亭流光溢彩。爱晚亭现已成为古城长沙的标志。

  爱晚亭导游词 9

  爱晚亭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观游览爱晚亭。

  爱晚亭坐落在岳麓山脚,也就是大家现在所处的清风峡里。岳麓山是一座典型的城市风景山岳。据史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在今湖南衡阳市内)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的主峰碧虚峰最高海拔也只有300.8米,相对高度还不到200米。但它地域很广,主脉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方圆553.0公顷,加上外围丘陵总计面积有23*方千米。

  岳麓山虽不高,但却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整个山体全被树林覆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全区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都是虬枝苍劲,高耸入云,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者,实属罕见。据科学考证,长沙市区的氧气消耗量中,五分之一来源于岳麓山,由此可见,岳麓山也可称做是长沙市的“氧气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上虽然没有仙人,风景名胜却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但整个岳麓山风景至幽至美的所在,还是首推大家前面就要看到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园179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罗典。过去,清风峡遍布古枫,每到深秋,满峡火红,故而亭子原名“红叶亭”亦名“爱枫亭”。提起今名“爱晚亭”,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确,爱晚亭周围的风光可以说是将杜牧《山行》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杜牧的《山行》不是为了这座亭子而专门写的诗。杜牧生活在唐朝,爱晚亭是清朝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诗句而改名的。不过民间关于亭名的由来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当年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见这样的后起之秀,袁枚也不言语,转身上了山,在岳麓山上,袁才子诗兴大发,见一景题一诗,惟独到了这红叶亭,他只抄录了杜牧的《山行》诗,还漏了两字,后两句抄成了:“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赞不绝口,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他一下子全明白了: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晚”呢,不爱护晚辈呀。得了,这亭子就改名叫“爱晚亭”吧。于是,红叶亭就这样变成了爱晚亭。

  传说归传说,说到景色,爱晚亭倒不愧为岳麓山风景一绝。在这里,春天,山色苍翠;夏天,月明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天下名亭的全貌了。亭子坐西朝东,三面山峦耸翠,四周枫叶如丹,左右溪涧环绕,前后怪石嶙峋,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对于爱晚亭,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它——古。爱晚亭既有古形,又具古意,兼擅古趣。

  先说古形吧。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式亭子。它按重檐四披攒尖顶建造。重檐即两套顶,这使得亭子气势高亢,雄浑天成;四披即采用四条斜边,这使得亭子端庄稳重,方正敞亮;攒尖顶更使得亭子具有了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理学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大一统”思想的反映。爱晚亭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此众多的精华部分,也就难怪人门会络绎不绝地造访了。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翘起,使得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顶反而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此外,它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无一不反应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再来谈谈它的古意。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这种地势正符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围绕着爱晚亭有许多趣闻轶事。前面提到的罗典趣改亭名的故事便是一例,当然那只是传说,但***当年曾频频登临此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同志从1913年到1923年间,在长沙学*、工作了10年。在10年的生活中,青年***曾多次携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畅游湘江,攀上岳麓山,就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探究了真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一举三得。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座富有灵性的爱晚亭,然而,这座古亭可以说是饱经了磨难。过去,爱晚亭这儿满目疮痍,罗典专门花大气力进行了修整,疏浚水道,移花栽木,才使爱晚亭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家在亭柱上看到的这副对联就是罗典所题的“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山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表现的就是当年爱晚亭的风姿。但以后爱晚亭几经沧桑,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1952年,湖南大学拨专款重修爱晚亭,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还专门函请***题写亭名,现在亭棂上的红底镏金的“爱晚亭”匾额便是**亲笔题写的。亭内悬挂的《沁园春长沙》诗词匾,也是**手迹,笔走龙蛇,更使古亭流光溢彩。爱晚亭现已成为古城长沙的标志。

  爱晚亭导游词 10

  爱晚亭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们,下面我们来到了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各位请看!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爱晚亭,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样长李达请***为亭题名,***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

  什么叫做攒尖顶呢?诶,我们往上看,爱晚亭的顶棚啊它有四个面,由四条斜脊构成,这四条斜脊呢在古代建筑中叫作“四披”。

  “四披”向中心凝聚成一点而形成的顶棚结构就叫做攒尖顶了。

  攒尖顶使得整个亭子有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重“中庸”、重“立身”、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的体现。

  我们往下看,发现顶棚下面啊还有一套顶棚,我们知道,一般的亭子它是只有一个顶的,而这种两套顶棚的结构就相对少一些,这种结构就叫做“重檐”了。

  “重檐”使得整个亭子显十分有气势和稳重,但我们从外面看来,爱晚亭整体稳重却不显笨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们的古人,当时建造爱晚亭的工匠心思十分巧妙,我们沿着四条脊往檐角看去,可以发现檐角是向上飞翘的,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或者想要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样就使得亭子有了一种轻巧活泼的感觉。

  再加上爱晚亭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我们可以全面感受到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导游词(2)

  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

  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

  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合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确,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可以看到爱晚亭的全貌了。

  它坐西朝东,四周山峦耸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涧环绕,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爱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攒尖顶亭子。

  它有两套顶棚;称为“重檐”,显得气势雄浑;它的屋顶采用四条斜脊,称为“四披”,表现出稳重端庄之美;攒尖顶使得亭子有一种向心的凝聚力。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统”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筑学上的体现。

  同时,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飞翘,使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

  加上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和彩绘藻井,全面展现了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爱晚亭既是名胜古迹,也是革命圣地。

  ***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当时的新民学会成员周世钊老人回忆这段时光曾经赋《踏莎行秋日游爱晚亭》一首:

  碧涧鸣琴,红林供画,一山秋色多潇洒。

  为寻旧迹上芳亭,早接英风忆黉舍。

  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

  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为亭题名,***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亭柱上有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这是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所题,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爱晚亭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参观游览爱晚亭。

  爱晚亭坐落在岳麓山脚,也就是大家现在所处的清风峡里。

  岳麓山是一座典型的城市风景山岳。

  据史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在今湖南衡阳市内)为首,岳麓为足。

  ”岳麓山的主峰碧虚峰最高海拔也只有300.8米,相对高度还不到200米。

  但它地域很广,主脉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方圆553.0公顷,加上外围丘陵总计面积有23*方千米。

  岳麓山虽不高,但却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

  整个山体全被树林覆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全区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

  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都是虬枝苍劲,高耸入云,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者,实属罕见。

  据科学考证,长沙市区的氧气消耗量中,五分之一来源于岳麓山,由此可见,岳麓山也可称做是长沙市的“氧气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岳麓山上虽然没有仙人,风景名胜却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

  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

  但整个岳麓山风景至幽至美的所在,还是首推大家前面就要看到的爱晚亭。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园1792年。

  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罗典。

  过去,清风峡遍布古枫,每到深秋,满峡火红,故而亭子原名“红叶亭”亦名“爱枫亭”。

  提起今名“爱晚亭”,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确,爱晚亭周围的风光可以说是将杜牧《山行》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

  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杜牧的《山行》不是为了这座亭子而专门写的诗。

  杜牧生活在唐朝,爱晚亭是清朝湖广总督毕秋帆根据杜牧的诗句而改名的。

  不过民间关于亭名的由来另有一种说法。

  据说当年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见这样的后起之秀,袁枚也不言语,转身上了山,在岳麓山上,袁才子诗兴大发,见一景题一诗,惟独到了这红叶亭,他只抄录了杜牧的《山行》诗,还漏了两字,后两句抄成了:“停车坐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

  ”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赞不绝口,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他一下子全明白了: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晚”呢,不爱护晚辈呀。

  得了,这亭子就改名叫“爱晚亭”吧。

  于是,红叶亭就这样变成了爱晚亭。

  传说归传说,说到景色,爱晚亭倒不愧为岳麓山风景一绝。

  在这里,春天,山色苍翠;夏天,月明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天下名亭的全貌了。

  亭子坐西朝东,三面山峦耸翠,四周枫叶如丹,左右溪涧环绕,前后怪石嶙峋,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对于爱晚亭,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它——古。

  爱晚亭既有古形,又具古意,兼擅古趣。

  先说古形吧。

  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式亭子。

  它按重檐四披攒尖顶建造。

  重檐即两套顶,这使得亭子气势高亢,雄浑天成;四披即采用四条斜边,这使得亭子端庄稳重,方正敞亮;攒尖顶更使得亭子具有了一种向心的凝聚力。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理学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大一统”思想的反映。

  爱晚亭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此众多的精华部分,也就难怪人门会络绎不绝地造访了。

  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翘起,使得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顶反而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

  此外,它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无一不反应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再来谈谈它的古意。

  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譬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

  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

  这种地势正符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

  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

  围绕着爱晚亭有许多趣闻轶事。

  前面提到的罗典趣改亭名的故事便是一例,当然那只是传说,但***当年曾频频登临此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同志从1913年到1923年间,在长沙学*、工作了10年。

  在10年的生活中,青年***曾多次携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畅游湘江,攀上岳麓山,就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探究了真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一举三得。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座富有灵性的爱晚亭,然而,这座古亭可以说是饱经了磨难。

  过去,爱晚亭这儿满目疮痍,罗典专门花大气力进行了修整,疏浚水道,移花栽木,才使爱晚亭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家在亭柱上看到的这副对联就是罗典所题的“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山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表现的就是当年爱晚亭的风姿。

  但以后爱晚亭几经沧桑,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

  1952年,湖南大学拨专款重修爱晚亭,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还专门函请***题写亭名,现在亭棂上的红底镏金的“爱晚亭”匾额便是**亲笔题写的。

  亭内悬挂的《沁园春?长沙》诗词匾,也是**手迹,笔走龙蛇,更使古亭流光溢彩。

  爱晚亭现已成为古城长沙的标志。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通用10篇(扩展5)

——无锡导游词通用10篇

  无锡导游词 1

  九龙灌浴位于灵山大佛的广场里,是国内最大的音乐动态青铜雕塑群,讲述了释迦摩尼出生的故事。这里是灵山胜境的一大景观,随着音乐的伴奏、莲花开合、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圈。九龙灌浴每天有五次表演,表演完毕后,广场周围的龙口会喷出功德水,游客可以带走。

  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这个故事十分神奇,让人浮想联翩。

  更难得的是,灵山胜境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龙灌浴,花开见佛”再现了故事中的绚丽景象。在九龙灌浴广场,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

  无锡导游词 2

  灵山梵宫是无锡灵山胜境中的景点之一,坐落于烟波浩淼的无锡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比邻而立,瑰丽璀璨的艺术和独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

  灵山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方米,高三层的梵宫采用退台式建筑布局,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呈对称分布,建筑面宽150米,进深180米,顶部为错落有致的五座华塔,后侧为曼陀罗形态的圣坛。步入梵宫,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朱炳仁铜雕、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琉璃巨制、扬州漆器、油画组图、景泰蓝须弥灯、景德镇青花粉彩缸、瓯塑浮雕壁画,这些艺术珍品在灵山梵宫各区域演绎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梵宫的文化不仅有静态、更有动态。在具有会议和演出多功能的灵山圣坛,将上演由国内高水*团队导演排练的,以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心灵智慧为主旨的音乐大典。作为东方佛教艺术荟萃载体的灵山梵宫堪称是东方的"卢浮宫"。梵宫内珍宝荟萃,光彩四溢,充满着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气息。大块的石板建筑,金色的攒尖屋顶,精美的佛像浮雕,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加惊人的在梵宫内部。

  无锡导游词 3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伯渎港和古运河距今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是无锡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最*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2月份开始的,对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目前已经初见成效,预计在明年市民就有机会乘着小船,一览全貌了。从南禅寺门前的码头上船,途经宝塔桥、阳春桥、跨塘桥、清明桥等节点,一路欣赏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这次的保护性修复工程,把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分成11个节点,目前第一期修复性工程即将结束,首批向市民开放的将是南禅寺节点、中国丝业博物馆、祝大椿故居等五个文化节点。其中丝业博物馆是利用永泰丝厂原厂房整体打造的博物馆建筑,包括丝业博物馆和薛南溟故居两部分。目前博物馆单体工程已经完成,而薛南溟故居修复工程和内部布景也已完成,并对外开放。祝大椿故居的修复工程更是十分细化,目前故居一至三进深已经完成,四进正在工程收尾,预计在元旦前就能对外开放。

  清明桥,原叫清宁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1983年在桥东西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

  在它数百年的岁月中,它就是如此紧密伴随这儿的居住者,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事实上,当它第一眼出现在我的眼前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这是一处旅游胜地的任何迹象,人们忙碌着上上下下,推着单车的,抱着婴儿的,提着菜篮的,甚至扛着花圈的。黄昏的河边,人们纷纷在桥头享受一丝丝难得的微风,一个男孩干脆铺着凉*躺在桥上。大师说"清名桥的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它是需要细细地、静静地品味地。我上清名,必关手机,拒友人、择雨日而独往之,唯此,才倍感心爽而神怡!"在他这篇游记之中,从来都是低调*实的笔锋,唯独提到清名桥才流露出这种纯粹的爱意,可见清名桥的独特所在。

  无锡清明桥导游词优秀范文

  无锡导游词 4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很高兴能作为此次的导游,为大家服务。我姓蔡,名晓蕾。用一个成语表达就是“破晓绽放”,今天我将以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我将一直携带微笑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来无锡,但是也许有的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匆匆而来,匆匆而过,并没有好好的欣赏无锡的美丽风光。不管怎样,今天大家就定下心来好好的参观。不知道大家选择无锡这个城市游览的原因为何呢?让我来猜猜。也许大家早有耳闻“范蠡和西施”泛舟湖上,过着神仙眷侣般生活的传说故事而来吧。大家想看看那所谓的湖究竟有多美。连这位足智多谋的谋臣甘愿放弃权势而协美女西施隐居在此。而这太湖的确就具有这样的魅力。它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所以资源丰富,水域辽阔,号称三万六千顷之大。当然无锡并不是唯一一个濒临太湖的城市,然而却拥有太湖最美的一角,所以无锡就素有“太湖明珠”的美称。而那首传唱“太湖美”的歌曲唱遍了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太湖的美景和无锡的特色。也许在座的有个别是闻歌至此吧!

  但也有人是冲着这座所谓的江南历史名城而来。据说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的确无锡的历史要追述到:3000余年前“泰伯奔吴”说起。3000余年前商周文化时期黄河流域陕西**有一姬姓部落,然而《史记》作者司马迁认为吴是资历最深的姬姓诸侯国,商代后期,周开始强大的时候,泰伯和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利的长兄,他俩为成全父亲想传位给季利的意愿,就离开陕西**下的周原经过千山万水来到为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梅里,就是现在无锡的梅村,这就是有名的泰伯奔吴,然而当时的江南是一片狼藉,到处是森林覆盖,一片原始荒古的景象。泰伯就带领着当地的居民一起共同劳作,在梅里筑城建国,自号“勾吴“,即后来的吴国。促进农业的发展,传播了黄河流域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帮助江南走出了愚昧和野蛮。所以江南的老百姓特别是无锡人对吴文化的创始人泰伯十分敬仰,尊称他为“江南鼻祖”。还在现在的无锡梅村特别为他建了“泰伯庙”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瞻仰一下这位名人。其实很多人一直很困惑为什么这个城市要叫无锡这个名呢?无锡不是一向很富有,难道会缺少“锡”吗?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24年在无锡西郊的锡山脚下曾挖出一块石碑上刻有文字:“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在古代人们把锡和铜合炼以铸兵器。据说无锡的锡山在周秦时期盛产锡矿,所以引起天下人的抢夺时常爆发战争。然而到汉初时期居然采尽了,所以就太*了。这个地方就取名为“无锡”以求太*。

  有人来无锡旅游的原因可能是听闻无锡是有江南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而慕名而来.的确无锡与芜湖、长沙、九江并称为”四大米市,并位列之首。而无锡的地形为*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网密布,早在明代时,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就非常发达。无锡一直被中文友人们称为充满温情和水的地方。这个水字,不光是指那辽阔的太湖,还指那著名的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条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开挖的运河,它流经无锡时穿城而过,因而给无锡带来了无限商机。在明清时代,无锡就声名鹊起,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布码头”和“丝市”,与长江沿岸的汉口“船码头”,以及镇江的“银码头”齐名。而说无锡具有这两处水,而这两处水却是各具风格。太湖是水域辽阔,宽广雄伟,那古运河就是涓涓流水,细腻有韵味啊!这似乎及造就了无锡人也具备了这两种特质。处事不仅可以向太湖一样,胸襟宽广,更像古运河一样做事细腻,有条不紊。所以在无锡历史上也培育出了一代代的伟人。在资本主义时期,无锡培育出一大批民族资本家,如“荣宗敬,荣德生等”他们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因而成为了无锡地区首屈一指的“富翁”。但是他们在富有后都不忘本,反倒“以善济世,造福桑梓”.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办学校,造园林,修桥铺路等等。因此他们都是我们这一辈年轻人所学*的榜样啊!

  无锡经济的发达有目共睹从古至今,存储着深厚的基础。因地理位置优越,西距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7公里,全市面积4656*方公里,并辖江阴市、宜兴市、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及新区几个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轻工、纺织、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的中等城市。本世纪以来,无锡更是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之称。无锡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为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地理和气候也为养殖业提供了条件,太湖中出产的各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更以银鱼、白鱼、和白虾及太湖三白而成的太湖船菜而享誉各地。无锡的土特产品:假(惠山泥人)、大(无锡酱排骨)、空(无锡油面筋)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并且无锡阳山地区的水蜜桃更是享誉中外,流传到世界许多城市。

  便利的交通为到无锡旅游的宾客提供了方便。无锡硕放机场已开通北京、福州、佛山、惠阳等多条直达航线。无锡地处京沪线上,每天在无锡停留的快车逾百列,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火车可直达无锡。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无锡,与华东每个城市每天均有旅游汽车往返;九条国道、省道成放射状通向全国、全省。水路:从浙江湖州可乘旅游船经太湖到无锡;从苏州、镇江、丹阳可乘游船经古运河到无锡。城市建设也使无锡在短时期中面貌翻天覆地。以太湖大道为主的周边建设更是繁忙。靠太湖边,接太湖大道一代的环湖风光带让无锡城更具欣赏的价值,百米高喷,渔夫岛,勃公岛等典型景点成为大家免费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并也是饱览太湖风光的优越地带。太湖广场边上更是耸立一标志性建筑物”凯宾斯基大饭店“国际上超五星的酒店。它的落成为无锡走向国际道路埋下了伏笔,更吸引了无限的商机。

  无锡的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还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也有*几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游城”等影视拍摄基地。这些景观,使游客们在观赏大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游客们:太湖的山水,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古迹,使无锡成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这座温馨美丽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尽情游赏吧!

  无锡导游词 5

  “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心节点,倚太湖,揽运河,临长江,地理位置绝佳。无锡市境内以*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丘陵,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无锡水网密布,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1.4% ,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无锡市下辖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区7个区和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788*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646.55多万。

  无锡是一座江南古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泰伯奔吴开创了千年文明,民族工商打造了百年繁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则引领了苏南模式,形成“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独特城市精神。

  3000多年前,以无锡为发祥地的吴文化和中原文化、楚文化等一起组成中华古文明的灿烂版图。公元前11世纪末,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泰伯、仲雍率族南迁,来到了江南梅里(今无锡梅村镇),筑城立国,自号“句吴”。由此,吴文化在无锡生生不息,成为无锡文脉之开篇。春秋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归隐无锡蠡湖边,号陶朱公,著《养鱼经》,抟泥制陶,货丝贸鱼,堪称无锡工商文化之开山鼻祖。

  无锡地名是如何而来的呢?明代冯梦龙所撰的《东周列国志》记载:在周*王时,无锡锡山盛产锡矿,前后400多年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大将王翦路经此地时得碣石一块,其铭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说:此碑露出,天下看来从此太*了。无锡的地名由此而出。明末清初,无锡成为江南漕粮集中之地,又遍植桑麻,纺纱织布民间作坊为一时之兴。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与长沙、芜湖、九江并为中国四大“米市”。清代中叶,从北栅口至北塘,则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又被称为“布码头”,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20世纪20年代,无锡民族工商业更是一支独秀,以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为三大支柱的*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代中国民族企业先驱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1928―1937年,无锡生产总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列全国第三,有“小上海”之称。

  20世纪70、80年代,无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乡镇工业的发祥地,不仅提供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苏南模式,至今仍是上市公司最多的地级市。在40多家海内外上市的优质企业中,有过乡镇企业的创业经历的占2/3以上。

  无锡是一座工商名城,经济繁荣,充满活力。其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各大中城市前10位,多年被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和“中国最具发展前途城市”之一,连续5年在《福布斯》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年来,无锡主动调整经济架构,致力于转型发展,新兴产业稳步发展。 2012年,无锡被评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五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第一名。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锡可谓是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在众多人物中,有中国绘画史上的代表人物顾恺之,有悯农诗人李绅,有爱国名相李纲,有东林领袖顾宪成、高攀龙,有中华游圣徐霞客……*现代,无锡更是涌现出一批民族工商业实业家、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外交家以及其它各界知名人士,呈群星辉耀之势:民族工商业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等,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教育家唐文治、顾毓秀、蒋南翔;国学大师钱钟书、钱穆;画家徐悲鸿、钱松�恰⑽夤谥校灰衾旨一�彦钧(瞎子阿炳)、刘天华,政治家秦邦宪、王昆仑、***,经济学家陈翰笙、孙冶方、薛暮桥等等。当代中国两院院士中,无锡籍院士多达80人,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无锡还是一座山水名城,风光秀丽,山辉川媚。无锡不仅拥有太湖鼋头渚、锡惠公园、寄畅园、蠡园、梅园等经典江南园林,还拥有像灵山大佛景区、三国水浒景区等堪称中国一流的精品文化主题园区;不仅建有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惠山古镇、薛福成故居、清明桥古运河、阳山桃花源生态旅游等一批文化旅游名品,而且还重点建成了蠡湖新景和宜兴竹海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开放式山水休闲景区和旅游生态景区。可以说,太湖岸边、古运河畔、惠泉山下、长江尽头、竹海深处等,处处体现了无锡的魅力之所在。2009年,无锡成为江苏省内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并获得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颁发的“全球绿色城市”称号,2012年又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生态竞争力城市。

  如今,无锡正在加快打造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的“魅力无锡”,创新动力强劲、体制机制灵活的“创新无锡”,发展环境优越、产业实力雄厚的“创业无锡”和居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无锡”,力争当好江苏省的“先行军”和“排头兵”,确保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无锡导游词 6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位于横山风景区的江南*代著名的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梅园,又名荣氏梅园。

  梅园距离市区7公里,位于无锡西郊的的东山和浒山南坡,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与苏州邓尉、杭州孤山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1912年由我国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两所建。

  那么,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荣氏梅园,去解读荣氏家族的血泪成功史吧。从三星石起、观米襄阳拜石、登天心台、穿过香海轩、漫步梅林、参观全园精华景点诵豳堂,随后参观乐农别墅、招鹤亭、登念劬塔,在花溪结束游览。

  【三星石】我们面前的“米襄阳拜石”高3米多,据说石身有九九八十一孔,大可容拳,小仅纳指,是典型的水中湖石,古怪离奇,酷似米颠拱手作揖拜石模样。

  三星石中又以“嘘云”福石最为明显。奇妙的是,透过石中最大洞窍,远处浒山之巅的念劬塔隐现其间。当初此石落于此处,不知是否刻意为之。

  我们现在看见的梅园刻石是1980年按旧老照片重新临摹重刻的,旧刻石已毁于**。刻石旁的紫藤,已有100多年历史,寓意“紫气东来”,象征吉祥富贵。园门东侧的洗心泉,凿于1916年,由荣德生先生为它取名。

  【天心台】沿着这条道往相反的方向走,我们会看到一个六角亭坐落于假山石上,这就是著名的天心台了,建于1914年,源于“梅花点点皆天心”之意。环绕着亭子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桥,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叫野桥。影射古诗“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意境。大家可以在亭子里休息一会儿,有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拿起相机在这拍照留念。

  【香海轩】循着石径,我们就来到了香海轩。

  关于轩内的匾额,据说是轩屋建成时,荣德生花五十两购得康有为手书的香海轩,后被前来游玩的康有为识破是有人假冒的,便重新题香海两字。

  香海轩是梅园中赏梅最佳处之一,梅花品种尤繁。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胭脂滴滴的朱砂梅,还有浓妆艳抹的墨梅等。

  轩前的荣德生铜像是***先生于1986年所赠。

  【诵豳堂】从香海轩穿堂而过,就是梅园的主体建筑诵豳堂了。诵豳堂俗称“楠木厅”。于1916年建成。诵豳堂为“荣氏梅园”的主体建筑,居中朝南,随势设景:左有乐农别墅,右为留月村,前置香海轩,后设招鹤亭,众星托月,堂皇焕然。大家抬头看,我们面前的“湖山第一”匾额为两广总督岑春煊所书,两侧廊柱所挂的,一为秦岐农录江南才子祝枝山的佳句: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一为1929年钱以振撰赠、唐肯手书的“使有粟帛盈天下,常与湖山做主人。这些楹联、匾额点名了园址的环境之胜,造园的意趣所在。步入堂内,中堂正中高悬匾额“诵豳堂”,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吴作人的手迹。荣先生取《诗经·豳风》种庄稼艰辛劳作之意用为堂名。寓意深刻,出典古雅而不忘根本。荣氏在实践其“工业救国”思想的过程中,深知民生以衣食为本,故以面粉业为起点,继之以纺织业,这两大产业的基础都在农村。两柱上的对联“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囿空山;为天下布芳馨栽梅花万数”,点出了造园宗旨,表现了园主人当年造福桑梓、无私奉献的的博大胸襟。

  诵豳堂内陈设物品均为荣家原物,有红木家具,福禄寿喜的透雕木屏,九九归一的古铜镜和大理石挂屏等等,建筑与陈设珠联璧合,匹配有情。它与香海轩南北呼应,面阔九间,

  中间三间为正厅。因用楠木为梁,称楠木厅。额下悬挂梅园全景图,1979年周怀民冒暑之作。中堂两侧,悬有《豳风》八章,突出了主题,取得满堂生辉的效果。这里所悬的两匾两联,及荣德生先生于1949年清明节为周怀民所书“妙笔天然”匾和当代书法家李**的“清香远布”匾;清伊秉绥sui的“晴日醉,雨日睡,福简简,吁可愧;短歌强,长歌狂,诗**,乐未央”联,清沈兆霖书写的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处坐,向宽处行。这两联虽均为他事所作,用在诵豳堂,却十分得体。现在看来,还成了荣德生先生一生志向远大、生活简朴的写照。他从实业救国开始,造福桑梓。荣德生先生不仅一生立志高远,且脚踏实地、待人宽厚,荣氏家族的兴旺不败,和荣德生先生为人处事的准则是分不开的。每年早春,游人都争先恐后前来一睹其风采。此情此景,正如堂前这副篆书楹联中所书:“四面有山皆人画,一年无日不看花。”

  【乐农别墅】因荣德生先生号“乐农”,所以取名为“乐农别墅”。乐农别墅门口还有圆形石台三张,这原是保兴面粉厂1902年所用的法国石磨

  【招鹤亭】 在诵豳堂的后面,就是招鹤亭了。

  【念劬塔】远处的念劬塔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为纪年母亲而建的纪念性建筑。

  【花溪】花溪景区因引进奇异花卉并建有巨石景观,让人有种回归自然的欢畅。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梅园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参加此次游览。

  无锡导游词 7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笠泽、五湖等。《尔雅》中有“吴越之间具区”之句。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总面积2400*方公里,有两个香港/四个新加坡/四百个西湖那么大,号称三万六千顷。水发源于茅山、天目山,经吴江、黄浦江流入东海,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良好的天然蓄水库。

  那么太湖是怎么形成的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无科学根据。据考证,真正的太湖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海的儿子”。

  关于太湖的成因还有很多种说法,如1986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用自制的走航式地层剖析仪,在湖上行使200多公里,对湖底穿透程度40―80米,最终查明,太湖之底是坚硬的黄土层,上面覆盖着10―200厘米不等的软泥。在黄土层上,还有许多掩埋的古道河的浅洼地痕迹,这却清楚的说明太湖并不是一个泻湖,而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冲积*原环境。科学研究尚未统一,就不要说民间的传说了。

  这里呢还有一个“沉落山阳县,汆出无锡城”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代,太湖在山阳县,这里的人作恶多端,天上玉皇大帝听说后,派太白金星在下凡去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太白金星下凡后呢,在山阳县遇到一个孩子,他每天打柴侍奉老母。于是太白金星就变作一个老乞丐向孩子要吃的,孩子看他很可怜就把身边唯一的一个馒头给了他。太白金星看到孩子这么好心,决定拯救这个孩子。他告诉孩子,说:“如果山阳县狱庙前的石狮子眼中淌血,就又洪水冲垮山阳县,你赶快背着老母往西北逃命。”于是这个孩子就每天到狱庙前去看石狮子的眼睛,这个秘密被一个屠夫知道了,便和孩子开玩笑,将猪血涂在狮子眼睛里。孩子一见,立即背着母亲香西北跑,边跑边喊:“山阳县要沉了,赶快逃命!”可是人们都以为孩子疯了,没有理睬。谁知孩子前脚刚走,洪水后脚就到。孩子跑啊跑,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了下来,洪水也就在孩子的脚下停了。后来人们发现,在孩子背母逃命时,在一个地方歇了三歇,这地方就长出三个山峰,就是现在湖中的三山――乌龟山;母子最后停留的地方就是鼋头渚。太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严寒年代才全湖结冰,*650年中全湖结冰仅10次。它的*均深度只有2米左右,最深处也只有4。87米,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饲料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基地。湖中有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一百五十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更是名扬天下,现在先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太湖的无边风光,中午再品尝太湖的水产。

  无锡导游词 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欢迎来到灵山胜境。灵山胜境是国家AAAAA级景区。座落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佛祖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拥有当前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展现当代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建筑的景观群和艺术珍品。标志性景点为88米高神州第一大佛�D�D灵山大佛,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立佛像。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龙灌浴”,展现了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绚丽壮观、震撼人心的佛诞场景。灵山梵宫集世界佛教论坛会址、艺术殿堂、旅游奇观于一身,美仑美奂,庄严神圣。感悟灵山,吉祥*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灵山大照壁,正面的“湖光万顷净琉璃”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提写,认为灵山胜境与太湖交相辉映,就像佛教中的琉璃世界。照壁在园林风格中起到藏景的作用,在灵山又起到了藏风纳气的作用。灵山胜境是在赵朴老鼎力支持下建成的,在照壁的北立面,是朴老题的《小灵山》一诗??“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意思是说:我曾去过印度灵鹫山,那里原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地方,现在一片空荒,令人叹息,在小灵山看到了法脉兴旺盛景,重现灵鹫峰当日的盛况,就像灵鹫飞来一样啊。朴老给予灵山许多关爱,希望灵山能成为新时期的佛教圣地、世界佛教文化中心,我们没有辜负朴老。2009年3月28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会在灵山顺利召开。

  前面我们要走过的这五座桥称为“五明桥”。佛教将人类五种智慧概括为五明:声明(语言学)、因明(逻辑学)、内明(哲学)、医方明(医学)和工巧明(应用科学)。每个人都要广学五明,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众生服务。现在我们过“五明桥”,通过不断的提升自己达到文明大道更高境界。

  过了五明桥,就到了胜境门楼,这集徽式建筑、皇家建筑、藏式建筑之风格于一体。门上悬挂“灵山胜境”匾额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现在灵山胜境已经是国家的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年轻的5A级精品景区。

  胜境门楼背面是由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题写的梵文体“灵山胜境”。回过头,两侧不远处是洗心池,大家可能都熟悉一首禅诗“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洗心池寓意就是让我们清净心灵,以*静安详的心态来游览灵山胜境。

  现在请各位领导跟我一起继续往前走,前方的大理石基座上所供奉的是当年佛祖涅?前为弟子留下的双足印,称为“两足尊”,是佛教徒千百年一直供奉的圣迹,唐玄奘法师到古印度取经时将其临摹带回我国,现供奉在西安大雁塔内。我们可以看到佛足足底*满,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满足”便是由此而来,另外可以看到佛足五趾齐*,代表*安吉祥,也寓意了众生*等。佛祖一生传教50年,足迹遍布南亚大大小小的国家,直到涅?,佛足印就是佛祖脚踏实地、精进不止精神的象征。现在让我们沿着佛祖的足迹,了解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和他创立的渊源流长的佛教思想。

  前方我们看到的大型石牌坊称为五智门(大圆镜智、*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手工艺石牌坊。佛教认为人们通过修行,不断提升五明,最终可达到五智圆满的境界。牌楼上两面雕刻了佛教的“六度”,就是修行的六种主要方法和原则。正面是“布施”、“持戒”、“忍辱”,后面是“精进”、“禅定”、“般若”,“布施”,就是给与,无私地不求回报的给与别人。佛教把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很好理解,就是施与财物给需要的人,法施就是把正确的道理告诉他人。无畏施就是给与他人勇敢和自信。“持戒”就是守法,遵守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修行者要持五种最基本的戒律: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佛教以戒为师,我们讲以法治国。“忍辱”:指我们处世要安心忍性,忍辱负重,有忍力,有耐心,不鲁莽,不浮躁才能成就大事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转过来看这一面,“精进”就是奋斗,凡成就事业必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奋斗,要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禅定”是一种心性的修养,提高专注力和定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轻易被各类事物诱惑。“般若”就是大智慧,是说我们为人做事要讲究大智慧,讲究方法,不要蛮干,要圆融;也不要耍小聪明,要诚信。五智门的门柱是由整根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每个石柱上都有一只威武的石狮子,俗语说:雄狮一吼,威震四方。狮子吼在佛教中是法音传播四方的象征。门柱两面还有名人名家的对联,意义深刻,值得品味。

  无锡导游词 9

  无锡太湖龙头渚自然风景区位于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最南端,面对万顷太湖,背靠灵山大佛,得天地之灵气,沐大佛之恩泽。

  龙头渚由大储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岛,酷似巨龙伏卧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龙头渚。从龙舌、龙眼、龙耳、龙颈到龙背,全长2500米,这里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深而烟波浩淼,山青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画。

  山上四时佳果不断,水中常年湖鲜不绝,龙头杨梅和太湖银鱼早已弛名江南。人游其上,四周水抱山环,松柏叠翠,气势壮阔;处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风景优美。

  远眺:万顷碧波,群雁南归;*观:椒山浮碧,帆影鸥逐。波涛与松涛齐鸣,落霞与孤鹜齐飞,更觉湖天壮阔,怡然有超凡绝尘之感。1994年4月10日,全国**副主度赵朴初为其题名,并盛赞道:"龙头渚,景色胜天堂"。

  无锡导游词 10

  寄畅园位于无锡惠山东麓、锡惠公园之内,是无锡最著名的古典园林。寄畅园引惠山泉水成为园中水景,巧妙地利用借景手法,在园内可以见到远处锡山上的龙光塔倒影在池塘的景象,布置相当别致。

  寄畅园曾是明朝归乡官员的私人园林,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园内以假山池塘为中心,有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环绕池水。还引“二泉”(惠山泉)水注入沟涧,因潺潺有声,被称作“八音涧”。园内另有园中园“秉礼堂”、园主曾经的书斋“含贞斋”等建筑。

  寄畅园深受清朝康熙、乾隆二帝的喜爱,他们南巡数次必游此园,如今还能看到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枞”御书石匾额各一方。就连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以及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已毁于战火),也是仿寄畅园而建。

  此外,园内大树参天,还是消夏小憩的好去处,而秋季来更可见到绚彩的红枫与银杏。

相关词条